医院临床实践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4:04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1

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后劲大的高级研究型医学人才和高级临床医学人才[1]。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不仅要承担在校本科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还要完成临床医学继续教育和为其它医院培养进修医生的任务,起着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

1.1医学教育的办学模式

目前,医学院校一般以本科教育为主,其教学医院的医疗与临床实践教学并重。因此,医学院校面临着办学目标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并重型转变;教学医院面临着从医疗、教学并重型向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变。如何继续发挥教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开拓创新,的确需要医疗卫生部门和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建立新的临床医学办学模式。

1.2学校的政策导向

部分重点医学院校明确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在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以科研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调以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并重。但由于实践教学的“软性”和科研的“刚性”,往往“两个中心”实际变成“一个中心”,科研和实践教学顾此失彼。教学医院的许多临床教师自然也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行医之外,无心于实践教学,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现行的晋升标准,把多出论文、多出科研成果当作自己成功的评判依据。

1.3教学医院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形成了“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仍然具有显著的集中领导协调难、分级管理放权难的特征。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表现在医学院和教学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1.4医院必须接受医疗法规的约束

在《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颁布实施后,对医师的权力、义务和医疗事故的认定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实习生可以从事的医疗诊疗活动、书写医疗文书的效用等未做出要求,使教学医院和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感到茫然,严重地影响着医疗和教学质量。

1.5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压力

1.5.1社会不良风气给医院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良的带教传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医院科室各项工作都与经济利益挂钩,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往往成为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3)医院分科越来越细,高科技在医学检查中得到广泛运用;(4)就医难、住院难、医疗费用昂贵等因素,使病人离医生越来越远,医患关系受到了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5)医疗体制改革后,病人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不愿配合学生的实习工作,加上带教医师担心学生造成的差错而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不愿让学生多动手。

1.5.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差错一律由带教医师承担:因为实习生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实习生处在学习阶段,对体检、操作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容易出现因技术不熟练给病人增加痛苦等而受到投诉,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处治病人。

1.5.3病人对实习生看病不信任:由实习生问诊、检查、开处方,带教医师只是过目签名,觉得看病名不副实,担心被误诊或漏诊。其次是认为实习生做过检查后,带教老师又将实习生做过的检复一遍,且边做边讲解,浪费了病人的时间。

1.5.4没有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现阶段尚缺乏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临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于临床带教老师而言,临床教学任务是一个“软”任务,而科研工作却成为考核教师及临床医师的主要标准。由于学校的人事政策没有将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成绩作为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从而严重影响了一些优秀的带教教师参与临床教学的积极性。临床教学中实习生见得少、看的少、听得少、动的少的情况较为突出,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出科考试及格就行,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积极、认真、主动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临床技能、诊疗技术水平考核是难以量化的,对毕业考核影响不大,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在临床工作上,加之科室及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考核力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2临床实践教学的对策

2.1制定相应法规以保障临床实践教学

我国现行的各种医疗规章制度都未对医学生可从事和承担哪些诊疗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在从事医疗活动范围的问题上还很不规范[2]。不仅影响着教学和医疗质量,而且还决定着临床实践教学是否能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因此,在保障患者权益和遵守医疗常规的前提下,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订对实习生的诊疗处置权、书写医疗文书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保障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合理合法地进行。

2.2践行行医准则以尊重病人权利

根据我们对在校医学生的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医学科技进展情况的兴趣、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了解以及对依法维护患者权益的态度分别为70∶20∶10[3]。因此,加强学生的医学法学教育,在临床实习工作中应尊重病人及其家属,增强维护患者权益的法律意识,提高与病人交流的技巧和能力。

2.3明确医患义务,正确处理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关系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的法规,赋予医院有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两个基本职能,完成医疗、教学、科研3项任务。教学医院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明确告知病人,医院有从事教学、培养医学人才的任务和义务,使患者知道来医院就诊也就需要承担作为医学生教学对象的可能与义务。同时明示病人,医院在不影响病人病情、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从事教学工作。患者及其家属要理解、配合与支持,从而减少非技术事故的医疗纠纷和法律纠纷。

2.3.1建立医院临床教学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和建立组织结构是搞好临床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4]。为了加强对临床教学的领导,应该把临床教学工作列入医院党政负责人的主要任务目标,坚持院领导听课制度,经常深入课堂、病房指导和检查教学工作。经常研究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问题。建立院长(系主任)定期检查临床教学质量的制度,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2.3.2增强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责任感:实践表明,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是做好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5]。因此,应该强化临床教师(医生)的教学意识,明确临床教师的职责和工作范围,逐步纠正部分临床教师重医疗、轻教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倾向。把临床教学工作作为教职工晋升晋职和岗位聘任的考核指标,临床专职带教教师的收入应与本科室同职称的其他医务人员相同或稍高。

2.4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实施系统

2.4.1加强临床教研室建设:健全的临床教研室组织对于组织教师、发挥集体力量,加强教学与科研工作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临床教研室的领导,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教研室主任必须由教学意识强、学术水平高、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教授或主任医师担任。

2.4.2加强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1)加强临床带教老师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授课教师进行公正的评价,对优秀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要把教学意识强、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放到教学第一线。要由主治医师或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带课实习和毕业实习,并将此作为医院教学工作考核条件之一。

(2)加强实习生病例书写质量的控制:病历是临床实习生必须着重练习的重要基本功,它能真实地反映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和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对病历书写的督促和检查。

(3)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目前,临床基本操作教学中经常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和缺乏理论指导等弊端[6]。因此,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完成临床实践任务的能力。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必须进行严格训练并通过出科考核。

(4)制定临床医师带教规范:由于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三阶段”的教学方法,医学生基础学习阶段基本技能训练较少,进入临床学习后,时间非常紧张。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教技能,更要带思想、带作风,关心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和进步[7]。

(5)严格规范出科考试:出科考试是控制临床实习质量诸多环节中重要一环,是对学生临床学习效果的一种测量,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临床带教实习任务的落实和完成,也是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科考试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获取信息的能力、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实习评分,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防止出科考试走过场。

2.5先行能力训练、后到临床实习

2.5.1利用虚拟病人:在美国,为了提高医学生的操作技能、减少医疗事故,开发出一种新的手术模拟技术,它使医学院的学生先在虚拟手术室里反复进行操作,直到手术技术达到纯熟的地步再给真病人开刀,这项技术提供的虚拟人体器官和组织感觉跟真的一样。我国科学家已向国家提出了“虚拟中国人”计划,该计划已于2001年列入“国家863”指导目录。可喜的是,作为“虚拟中国人”计划最重要的前期项目,已研制出了体内脏器清晰可见、皮肤弹性和质感与真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女仿真病人[8]。不久可供学生实习前进行操作练习。

2.5.2培训标准化病人: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它通过临床环境的逼真模拟,以能复制的方式准确表现实际的病人,直到替代部分病人的作用,在美国和加拿大70%的医学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这种病人教学。我国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医学中心和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标准化病人的技术合作项目,从最初的用于诊断学的问诊、整体体格检查教学至现在扩展到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等临床各项基本技能,弥补了临床病例不足及因特殊病人、隐秘部位的实体检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2

关键词: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

临床教师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学科发展的品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医学科研工作水平与新技术新疗法的创新能力和境界。因此,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已经成为医学院校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对强化临床医学院的学科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深化医学院校临床教师岗位聘任重要性认识

1.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需要

基于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各级各类学生全学程几乎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临床医学院完成临床课程教学、见习和实习任务,从而达到学生临床实践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临床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过程,影响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以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为抓手,通过对临床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实绩、学术水平的考核以及临床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的强化,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师职业素质、医疗服务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岗位聘任过程中对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形成以临床教师职务岗位聘任政策为导向,强化激励与约束的平衡,激励发展临床教师临床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临床学科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正能量基础,为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2.“学院型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

“学院型医院”很早就受到研究型大学成功发展的启示。如今,美国一流的临床医学院均为学院型医学院,其取得的成就使美国在世界医学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居于主导地位。

大学临床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构成,要实现“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发展目标,其应具备学科齐全、学科水平高、专业特色明显和创新能力强这四个基本特征。首先,临床医学院只有学科齐全,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并通过人才培养延伸到对本医院学科发展的支持;其次,在学科齐全基础上,无论是优势学科还是教育学科都必须有较高的水平,才能够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解决疑难杂症的专业特色,“能提供其他医院提供不了的医疗服务”;最后,是创新能力的要求,即必须具有知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创新能力,以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临床医学发展。因此,学院型医院的四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临床医学院必须有一批有影响的学科、一批有带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有一支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热心医学人才培养、努力做好科学研究的学科队伍作支撑。而临床教师就是集医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一身的医学人才,因此以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为抓手,引领临床教师参与临床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完成好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任务,保证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需要

国家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强化医疗服务公益性,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换句话说,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院的公立医院既要在激烈竞争中求发展,又要努力保证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医院势必会对教学功能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临床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力投入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分散。因此,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人事制度,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通过临床教师的岗位聘用制度的推进和落实,进一步加强高校的临床学科队伍建设,保障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

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需把握的关键环节

1.科学设置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发挥编制岗位的本质效能

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设置是实施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科学合理编制好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设置,编制配置原则是关键。

鉴于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的实质与内涵,编制岗位设置要强调教学机构设置和学科功能的强化,因此教育教学统筹原则应为编制配置的基础原则,以切实保证主体编制用于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体可包括教学机构原则、教学职务岗位规模比例原则、教学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原则和教学职务岗位编制循序配置原则等。其中,通过教学机构原则明确编制配置要在临床医学院所属的教研室和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研究机构范围内,根据教育教学需要予以配置;通过教学职务岗位规模比例原则来明确教学岗位的整体规模;通过教学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原则以明确教学岗位教授、副教授与讲师不同教学职务的结构比例;通过教学职务岗位编制循序配置原则来建立临床教学编制岗位滚动配置模式和编制岗位的开放体系,实现理想配置设计基础上的阶段性配置,既考虑到实际也考虑到发展。同时,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对临床教师学科建设岗位责任要求,还要全面考虑并坚持优势学科与学科平台加强原则、临床基础应用研究支持原则和发展学科扶植原则等,以确保编制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而发挥编制岗位服务学科发展的本质功能。

2.科学制定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研究表明,个体职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且设定合理,其本人就很容易受到激励,也就不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因此,要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岗位聘任条件,不仅为岗位聘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发挥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导向作用,包括作为临床教师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水平的导向,体现在教学实绩、学术水平、师德与医德考核等。同时,实行聘期监督制度,打破终身制,通过对聘期岗位聘任政策的不断调整,强化临床教师的责任意识,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学科发展要求,保证聘任工作能够有利于临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有利于临床教育教学和学科科研整体水平质量的提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健全和完善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的评审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健全和完善聘任工作的组织和程序,是实现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工作规范、公平的重要保证。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摸索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的评审、聘任工作的规律,逐步健全聘任组织,完善聘任程序。鉴于高等医学院校的地位,尽管临床学科比较齐全,但即使同一学校内的各个相同临床学科水平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优势学科资源全面和充分利用,科学研究实现各医院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高等医学院校可以二级或三级临床学科为切入,以临床专科学院或临床专科学系为载体,确定临床专科学院(系)学术追求、学术引领和学术民主的原则,明确临床专科学院(系)的学术权力,授权由学校临床专科学院(或学系)负责本学科拟聘教师的学术评议工作,实现临床专科院系的学术统筹,保证职务岗位聘任的质量,带动各临床医学院相同临床学科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各临床医学院成立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本学院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工作;学校成立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委员会,作为学校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最高评议机构。通过建立和完善两级管理、学术统筹的评议机制,保证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工作的质量。

4.强化考核管理,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确保临床教师发展内动力的可持续性

聘后管理是实施岗位聘任制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强化考核管理,保证岗位聘任效果的可持续性。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聘期和聘期内应完成的工作任务。通过聘期考核,了解临床教师的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成果,发挥岗位聘任的持续竞争效应和激励效应,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临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工作质量。聘期期限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行设定,多为3年,有些高校基于实现学校规划任务和学科岗位履职的有机结合,聘期期限为5年。

在聘期考核基础上,为充分发挥考核管理的效能,有些高等医学院校在推进并实施岗位聘任的聘期考核制度基础上,实行了中期考核模式,如5年聘期的“3+2”聘期模式,即在5年聘期中,5年聘任,3年考核。在3年中期考核时,依据临床教师所聘岗位的聘期内业绩要求,凡考核能够达到相应岗位业绩条件者,可续聘原岗位至本聘期结束,到下一个5年聘期时再根据学校相应的岗位条件,进行下一个聘期的竞聘上岗;凡中期考核不能够达到相应业绩条件者,将依岗依条件重新予以聘任,以进一步实现临床教师发展内动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的深入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有效降低临床教师的流失

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打破了教学职称评审的终身制,按照聘期考核的聘任条件进行聘期管理和考核,无论在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中都会有落聘人员。为有效降低临床教师的流失,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不仅要关注源头和过程管理,更要关注后期管理工作,保证细节落地。高等医学院校和临床医学院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立足于思想上引导、事业上帮助,坚持将考核聘任和思想工作协同开展。学校和各临床医学院的主责部门要对落聘人员进行逐一分析,针对问题,及时与落聘人员沟通,讲明政策,化解不良情绪,指出努力方向,同时人事部门作为主责部门要会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主管部门因人制宜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鼓励他们勤勉奋斗,通过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再重新回到教师队伍中来。

2.坚持破格聘任制度,加快高水平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临床学科发展急需的或在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工作中有一定成就和贡献的中青年骨干还需要建立破格聘任制度,打造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平台。破格制度的评价标准和任职条件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队伍实际,以促进临床教师快速成长为主旨,使临床教师中的中青年骨干,虽不具备所要晋升职务的任职年限,但基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中的突出业绩,鼓励他们破格聘任到高一级别的教学职务岗位,在此平台上经过努力成为临床学科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为“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医学院校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医学院校要以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不断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临床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医药卫生及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志安,吕兆丰等.构建学院型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9,13(3):25-27.

[2]陈兴炎等.谈医药卫生改革语境中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76-78.

[3]吕兆丰.强力整合临床学科打造医学优秀人才培养基础[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z1):135-136.

[4]韩德民.大型公立医院应向“学院型医院”转型[n].健康报,2010-02-08.

[5]赵宗庆等.加强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01):41-44.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3

[关键词]电子标准化患者;临床实践;标准化患者;改善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R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1(c)-0137-04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stheeffectofelectronicstandardizedpatients(eSp)inthemedicalclinicalpracticeteach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collegeanduniversitythroughanalyzing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eSp,andputsforwardsomemeliorativeadvicesuchasincreasingthejointofstudentstandardizedpatientsandeSp,increasingeSpinthetCmcollegeanduniversity,changingthoughtsandconcept,strengtheningtheearlyclinicalpracticeeducationofmedicalstudents.

[Keywords]electronicstandardizedpatient;Clinicalpractice;Standardizedpatient;meliorativeadvice

1电子标准化患者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引入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养并有临床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满足临床医疗工作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生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学到的知识。临床实践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医学生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关系着每位医学生的职业成长。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大多数患者不愿配合见习和实习医学生的实践工作,部分带教医师由于忙于医疗和科研也忽视了对临床医学生的指导,再加上高等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医学见习和实习人数逐年增加,致使临床实践资源严重匮乏。很多临床实践基地都同时承担着多家医学院校实习生、研究生及进修医师的实践教学任务,临床实践资源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致使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受限[1-2],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医学院校开始应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patient,Sp),即正常人或患者经过训练能够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患者情况,起到患者、教师和评估者的多种作用[3-4],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但由于Sp培训周期长、费用高、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其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推广普及受到制约[5-7]。笔者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仿真人体模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组成的电子标准化患者(electronicstandardizedpatient,eSp)作为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教学效果良好,标准统一,可反复操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

2eSp在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eSp作为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已被国内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应用,从中也发现了其优点和不足。邓娅莉等[8]认为,eSp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可让学生反复操做,但是心律失常、肝脾肿大等症状不一定在患者身上全都出现,可用电脑给eSp设计出某个急危重病例的体征,编排出诊疗路径,当学生在某一时段内未给出准确的诊疗措施时,则只能眼看着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此外,eSp是仿真人,不能引导学生和患者进行病史和其他方面的交流。李阳阳[9]将eSp应用于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认为eSp在目前护理学生实训教学中的训练资源不足起到了一定作用,弥补了真人示教和练习中无法表现阳性体征这一缺憾。eSp具有无风险性、操作可控性、练习可重复性等特点,能够使学生在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敢于操作,确实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也正由于此,使得学生容易忽略医患间的交流以及“爱伤意识”的培养。此外,eSp在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很难完全表现阳性体征,在整体表现上不如真人生动,没有体现出现代护理的整体性。郭大英[10]将eSp应用于《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认为eSp教学系统具有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eSp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并可反复练习,而这些是在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中不可能做到的。软件中的呼吸音、心音系利用先进的音频采集装置,在典型患者身上采集,解决了模拟音教学中的失真问题,更贴近于临床。但是eSp也存在手感与真实人体有一定差距等缺陷。郭华林[11]使用电子模拟人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考核程序,建立了临床技能考核综合评估体系,并将实践考核引入实践教学之中,提高了《诊断学》的临床技能教学质量。

eSp在中医院校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具有以下优点:①弥补了临床实践中的教学资源不足;②eSp提供了多种阳性体征,且可供多人反复练习,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③eSp使用时间灵活,可控性强,消除了医学生面对患者时的紧张感,增加了实践操作学习的信心;④eSp为临床技能考核提供了资源和软件系统,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⑤eSp可以综合模拟多项病理体征,也可以通过程序加重病情或临时改变病理体征状况,有利于加强医学生临床诊治思维及临床综合技能的培养。其也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①eSp利用的是仿真模拟人,与临床病例的真实体征存在一定差异;②虽然eSp可以同时模拟多种阳性体征,但不具有临床典型病例的整体观;③随着eSp使用人次的增加,操作时会出现异常工作现象,稳定性有待提高;④医学生无法与eSp进行语言交流,不能通过问诊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同时也不能培养和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

3改善性建议

2011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实践教学是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当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临床实践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巩固医学知识、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的必由之路。我国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主要是Sp和eSp,而Sp和eSp又存在上述问题,其数量和质量整体无法满足目前临床医学生的实践需要。目前,我国医学生特别是中医院校医学生面临着临床实践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笔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带教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下改善性建议。

3.1培训学生标准化患者(SSp),加大SSp和eSp的联合

SSp是指经过培训能够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患者情况的学生,一般是高年级医学生或临床实习生。将其应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中,能够明显减少在校学生的SSp教育经费支出,缩短培训时间,而且SSp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和培训,可控性较好,提高了培训效率[12]。SSp来源于学生本身,其培训强调主动性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有效的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并提高学习的内部动力,提高其临床技能。SSp模拟的病种较多,作为“活体”考卷,更能锻炼和反映出医学生的实际反应和操作能力,而且解决了Sp标准差异较大的缺点,为标准化的考核和教学提供了条件。SSp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给医学生模拟了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为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学习及解决医患纠纷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能力,能够为其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进而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

eSp与SSp相结合可增加模拟疾病和模拟患者的真实性。经过培训的SSp能够叙述患者的全部病史和模拟大多疾病的症状,而且还可表现出忧伤、恐惧、愤怒等情绪特征;eSp可提供模拟疾病特定的阳性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拓宽了Sp模拟疾病的范围[13],使医学生能够掌握和学习全面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

3.2开展“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增加中医院校eSp的投入

“政府引导、校企合作”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及资源分散等问题。“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主要内涵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创新医学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搭建医学院校实践基地建设平台,使政府和企业的资源及设备为学校所用,共同培养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14]。

临床实践基地是医学生与医疗相关技术岗位接触的起点,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部分,为医学生巩固和提高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实践性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建设临床实践基地耗资较大,且又受到各高等医学院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制约,因此建设较好、较完善的实践基地难度很大,需要引进“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即在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政府牵头,积极而充分地利用区域内行业、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实践场地以及优秀的企业师资,调动企业参与临床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医学院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政府积极进行统筹和引导,做好与企业及医学院的沟通工作,核算企业参与实践基地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及人才培养成本,并给予适当补贴,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现有实践基地的管理,拓宽临床实践基地的功能,制订诸如人员配置、资金、财物、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校企合作领导体系、校企合作评估、激励体系,做好人事、劳动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制订相关法规,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高等医学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加快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步伐,使校企合作能够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下,应增加中医院校eSp的投入,完善中医院校实践实训系统,如完善实训系统综合模块中的中医各科常见典型病例,制订中医辨证思维程序,突出中医特色,提高医学生的中医诊断能力。利用较完善的eSp系统开展多样化的医患沟通实践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患者、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5-16]。

3.3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医学院校Sp的投入

医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医学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法规制度的健全(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明确了患者具有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作为传统教学的主体――患者,有权拒绝作为教学的对象,故临床实践教学中很多患者不愿意作为教学对象参加辅助医学生的教学工作,更不能接受尚未取得行医资质的学生对其进行问诊和查体,特别是一些隐私部位的检查,甚至很多患者认为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是学校和国家的事情,自己在医院就诊的过程属于个人隐私,不想被太多人知道,更不能被医学院校或医学生利用。在学生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医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动手能力较差,再加上受到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部分学生为了准备“考研”“托福”“雅思”等考试而放弃临床实习和技能训练机会。以上多方面因素致使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相对较差。研究显示,临床实践教学中引入Sp可解决以上部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内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的Sp工作发展还不尽人意,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思想观念,营造更有利的社会氛围:①直接承担Sp工作的人员应转变思想,通过岗前培训、思想教育及不断交流等方式,逐步改变Sp人员中存在的一些“仅仅为了挣钱”“疾病模仿是否到位无关紧要”“Sp工作给医学生显露身体不好意思”等错误观念,树立“为培养医学人才,牺牲自我,服务光荣”的理念,强化“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使Sp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临床实践教学和医学生技能培训工作中。②从事Sp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应及时转变思想,充分认识Sp工作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积极意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认真负责地组织和教授每一次教学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相关课程,同时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授课中把尊重Sp人员的思想意识灌输给医学生,保障Sp人员的合法权益。③参与Sp工作的医学生应及时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到Sp作为教学工具的重要性,模拟不同疾病及病种,模拟不同临床情境,供学生反复操作练习,以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故医学生在操作Sp时不能扭捏、不好意思甚至放弃操作练习机会,在操作中像对待真实患者一样多给予Sp充分的尊重。④转变观念涉及到Sp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校领导层面要更加重视Sp工作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对Sp进行正面宣传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Sp,支持Sp工作,从人员、场所、经费、资源等各个方面为Sp在临床实践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加大用于Sp项目的建设经费和物资资源的投入,保证Sp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物资条件和基本设施需要;加大Sp工作专业技术力量的投入,组建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用于承担Sp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工作;加大对Sp工作的社会资源投入,通过协调同类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缓解经费和物资等资源的不足,为高校与医疗机构在Sp的利用、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合作提供更多的条件与保障。

同时,为使Sp工作健康迅速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需完善相关法令、法规,使高等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组织的Sp工作在法律的轨道上更加规范,如在应用Sp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过程中,有关Sp的定位、权益、标准等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和颁发部门性规章、Sp工作规范、Sp行业标准和考核评定标准等,以规范和完善Sp,确保高等医学院校Sp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适应我国Sp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

3.4加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教育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下,以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临床诊疗活动为核心的一种医学教育方式,而“早期临床实践”的“早期”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医学教育的前一阶段即最初两年。国内中医院校通常采用“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三段式传统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即第一阶段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通常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完成)、第二阶段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常在三年级完成)和第三阶段临床见习和实习(通常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完成),此种医学教育模式使医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牢固的医学知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时缺少必要的临床实践,缺乏医患沟通能力,这使患者投诉医务人员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医学人才的质量,故应尽早地开展临床实践教育,以帮助医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倡早期临床实践教育不应拘泥于某一形式,而要“百花齐放”,提倡多种形式,可以是课堂内的临床医学总论课程开设、医院临床课程观摩,也可以是节假日的“预见习”(即低年级医学生在节假日提前到医院进行临床课程观摩,提前了解临床相关实践知识)。低年级医学生在节假日到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患者访谈、健康档案建立、病例搜集、患者病情检测等活动,加强了其对疾病和患者的理解,提前营造了疾病的诊治氛围,及早培养了医患沟通能力。早期临床实践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各医学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早期临床实践活动,以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

4小结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核心环节,能够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而eSp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需要扩大其规模、数量、应用场所及应用范围,需要医学院校、教育管理机构及政府财政等多个部门联合建立水平高、质量优的临床实践基地,从而更好地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促进医学教育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成明,王桂芝,沈玉强,等.医学生实习与病人就医间矛盾调和[J].医学与哲学,2006,27(l):76-77.

[2]蓝文渠,王爱式,袁卫红.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2):93-94.

[3]陈适,朱慧娟,陈未,等.标准化病人规范化培训流程[J].协和医学杂志,2014,5(2):225-227.

[4]赵平,王玲珠,薛芝琴,等.标准化病人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69-171.

[5]寇全强,陈丽丽,耿晓松.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J].医学教育与管理,2009,22(5):466-467.

[6]吴丽萍,张建军.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4):441-442.

[7]于跃,杨善兵,王志农.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2-93.

[8]邓娅莉,丁依玲,陈蒲香,等.tSSp联合eSp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17-118.

[9]李阳阳.电子标准化病人与真人示教在《身体评估》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对比[J].科技经济市场,2015,(4):233-234.

[10]郭大英.电子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8):79.

[11]郭华林.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4):109-110.

[12]王秋兰,刘丽,温晓辉,等.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0):1380-1382.

[13]于翠英,陈彦博,杨平,等.学生标准化病人与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在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78-80.

[14]李滨,徐筱.“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包装设计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250-252.

[15]杨宇峰,陈雷.临床技能中心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47-348.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4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8(c)-0157-02

在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临床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的教学职责,在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医学,它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更应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必须依托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大力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然而,由于高等医学教育扩招,附属医院的数量和床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此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共建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改善临床实践教学条件和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际工作,对高等中医院校建设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创新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目前中医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普遍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教育资源不足与扩招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高等医学教育来说,临床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尤为突出,中医临床教学更是如此。同时,中医临床实践与中医理论教育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需求与中医教育供给还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1]。多年来,我国高等中医教育虽然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仍未完全摆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传统模式,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作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均采取独立的整时段,与理论教学在时间上相分离。以五年制本科为例,教学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时间为2~3个月;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至五年级第一学期,时间不多于12个月。而课堂见习一般只有少数临床课程在其它时段会安排一次或几次。总的来看,实践学时大约占理论学时的四分之一或略低,实践远少于且滞后于理论学习[2]。并且,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一般分散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承担教学任务各医院的条件、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难免存在差异。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相对来说这是最不可控的一部分,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又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3]。由于受到临床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异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方面,很难保持前后一致,临床教学效果往往受到影响[4],从而有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和人文精神欠缺等问题的出现[5]。

2学校与医院联合创办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模式

为缓解高等医学教育扩招与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在附属医院的数量和床位不能满足教学规模的情况下,我国不少医学院校,如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积极吸纳非直属附属医院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了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尝试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说以称之为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是因为它在体制上不同于附属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它在功能上与临床医学院相同,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协作关系,承担临床课程的全程教学任务。除此之外,非直属临床医学院还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并且须经省(市)级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校于2012年在非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建立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2013年,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开设中医学专业“深圳创新班”,利用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班学制五年,前两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学习,后三年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学习。到深圳后,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从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诸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尽量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做到“早跟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医学专门人才。这样,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得天独厚的临床教学条件和氛围,对学生进行中医经典和临床课程的教学,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经典理论的理解,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临床氛围,加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中医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非常有利于中医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3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优势

学校和医院各自独立办学虽然各有其固有优势,但从教学过程的整体要求上来看,两者条件均欠完善,学校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医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能力上相对欠缺;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可以把两者的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化办学条件,在整体上产生“1+1>2”的效应,进而在整体上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保证。中医教育具有理论体系独特、实践性很强的特色。封闭的学校教育很难体现这一特色,而医院“真刀真枪”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体现中医教育的鲜明特色。同时,学校与医院合作办学能提高办学规模,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此外,办学双方在其它方面也可以相得益彰。学校从医院直接了解到市场信息和专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增强服务意识,开阔教改思路,为教师进修、实践和调研找到基地;医院与学校联合办学,可通过教学相长,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的提高,并利用学校在医疗、教学和研上的优势,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能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全面发展[6]。

4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与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相比,非直属临床医学院通常缺乏完整、规范的教学管理队伍及相应措施,教师通常未经规范化教学培训,在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和课堂驾驭能力上都相对欠缺。因此,要确保直属临床医学院教学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其教学能力的建设,主要包括:构筑教学工作网络、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培训骨干师资队伍、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和编发标准化工作指南等六个方面。从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来说,必须有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设有教务和学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干部;各科室应指定一名负责本科室教学工作的领导,以及责任心强的教学秘书,负责协调、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同时,医院要统筹规划好与教学规模和教学组织形式相配套的支撑条件建设,包括学生食宿、教室、临床技能训练室、图书信息资源和文体活动场所等。从学校来说,应结合医院工作特点和医学生成长规律,制订统一的教学基本制度;重视推进教具、课件、题库、专业教学网站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对骨干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指导,为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规范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教学实施、运行管理和学生工作;实施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纠偏;统一实施教员理论和技能考核,准确掌握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水平,以确保教学质量[7-9]。

高等中医院校建立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可以促进学校与医院的深度融合及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它对于学校发掘和利用临床医院的教学资源、开拓发展空间,对于医院通过医、教、研的同步发展来提高医院的综合素质、增强医院的活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发挥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教学优势和办学特点,使它更好的服务于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和探索。我校建立深圳临床医学院、开设中医学专业“深圳创新班”,正是高等中医院校建设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高思华,翟双庆,罗祥云.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6):1-4.

[2]王朝晖.学用相长,造就中医人才(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5):75-77.

[3]张勇,黄一峰,钱峻.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床边教学模式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52-53.

[4]李艳红,毕立雄,张顺贞.对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60-61.

[5]陈朝晖.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7):640-641.

[6]北京护士学校.学校和医院联合办学的回顾、启示与展望[J].中等医学教育,2000,18(6):6-10.

[7]许劲松,沈胜娟,戴伯军,等.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76-78.

[8]徐彬月,张雯,张鑫.护生情绪调节与临床沟通能力的关系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0-31.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5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践;管理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制定符合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临床医学教学离不开课本的基础知识,更离不开实习课程的实践。因此,教学医院应转变传统偏重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观念,制定符合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教学医院可以积极主动编写教材,将更多的临床实例和案件加入到课本当中,扩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应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战略计划。教学医院应将临床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教学课程、模拟临床教学等都纳入课程体系当中,使得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践行所学理论[1]。

2完善实践教学体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

很多教学医院并不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体制,导致实践教学的内容单一、缺乏专业性。因此,应完善实践教学体制,以培养实习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首先,教学医院应根据实习生的不同年级设立有关临床技能的实践课程,利用临床教学模型让学生提前适应临床护理和救治。通过此种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此外,教学医院必须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以将实习课程落到实处。教学医院可以通过调查学生的复习时间和考研时间,将实习时间错开到学生时间比较充裕的学期,以免阻碍临床实习的落实。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课程质量

教师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关键,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和精细管理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教学医院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课程质量。医院可以定期聘请权威医疗机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以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医院可以实行小组学习制度,将实习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一组由一名教师负责,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实践问题解答。不同小组的教师可以定期集体研讨和备课,以此调动教师群体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课程质量[2]。

4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评

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不仅要注重推动实践课程的运行,还要根据实习学生学习后的实践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以贯彻精细管理的宗旨。因此,医院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实现对实习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考评。比如,医院可以采取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同时,可以采取周考、月考、学期考等考试形式对实习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解,考评方法可以利用理论笔试、床边口试、临床事件的处理等模式。通过考评医院可以按照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将实习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对等级低的实习学生采取加课形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5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制,以推动实践教学的稳步进行

为提高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医院应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制,以推动实践教学的稳步进行。医院可以聘请临床实践教学丰富、热爱医疗事业、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教授,组成教学质量评估团队[3]。该团队可以对医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质量监督,及时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通过该监督体制的运行,教师可以根据评估团队的意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6

关键词: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临床进修

职业院校是我国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而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只有定期进行临床实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更新、优化临床新技能、新理论,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一、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必要性

(一)满足临床发展需求

在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医学分科也在持续细化,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护理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在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学也在持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知识逐渐涌现。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发展理念,重视临床实践,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二)技术更新需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临床护理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吸氧疗法使床边供氧朝着中心供氧转变,大部分操作用物朝着一次性操作材料转变,如一次性腰穿包、导尿包等,这些操作用物简化了传统的操作程序,有效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学校实训中心还没有这些操作用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使用传统操作方法教学,导致教学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通过实践,掌握临床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教授学生,避免教学和临床脱节。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明社会的构建对护士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学生严格根据临床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出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才。

二、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

(一)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方式

我国各地区的护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匀,不同学校护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工作经历和师生比例各有不同,参与临床实践方式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大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通过部级培训或者省级培训机会,脱产一年,到临床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时间比较长,系统性比较强。还有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短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但是不太贴合实际,大部分护理教师希望能够在假期休息。另外,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临床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相互沟通交流、探讨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保证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临床实践内容

第一,参与临床护理。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同院校的护理系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医疗实践年限提出针对性的需求,包括参与护理工作、掌握工作环境特点、熟悉护理工作常规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专业教师要02ZHiSHiCHUanG76论文展台掌握健康教育、护理程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典型的临床病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第二,参与医疗实践和临床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业务学习、病案讨论,提高护理教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此外,护理教师通过医疗实践,对护理发展与临床医疗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拓展了知识领域,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pBL教学、CBL教学等,教授给学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护理专业人才,满足时展的需求。第三,在临床护理中渗透人文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重视对护理心理、法规、利益、伦理等实践,还要参与常规管理工作,这种护理教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护理教师通过全方位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反省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偏差,以科学的依据开展护理教学。

三、护理教师临床进修的建议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临床进修,对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划,存在部分问题。如医院实习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使护理教师深入了解临床实习的精髓,从而无法有效衔接护理岗位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进修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实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考察参观

护理教师应该参观医院运营与机构设置的情况,掌握主要岗位职责与临床操作流程,考察医院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方便合理开设课程。护理教师还应学习医院对复杂群体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些经验。

(二)联合协作

顶岗实习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课程设计和科研开发,利用联合协作分析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未来医学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使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满足临床需求。

(三)接受专业培训

职业院校应邀请医院主要岗位负责人和临床骨干讲解医院组织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提高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邀请临床和护理专家开展系统、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临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观点,以供护理教师参考。

(四)创建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大部分护理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岗位,他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另外,职业院校缺少对护理教师临床实践效果和质量的量化考核,部分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而参与临床实践,这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不大。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创建完善的临床实践监督管理制度和补助赞助制度,调动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五)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护理教师应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反思教学,深刻认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差距,还要定期开展临床实践,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和实际需求。

(六)完善相应制度

要想提高实践效率,职业学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培训制度。教师在进入临床前要经过培训,熟悉实践内容。第二,带教制度。护理教师临床都是护士带教,而不是医生带教,无法满足实践教师的需求。临床医疗诊断和相关知识是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好是由医生带教,护理教师参与医生查房、业务、门诊等。第三,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明确对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方法,对考核进行量化。

(七)观摩各种护理操作

在临床进修过程中,护理教师完成床位医师工作后,还要跟随床位护士观察临床专科操作。如在妇科病房进修时,护理教师要掌握妇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静脉输血等,还要掌握颈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此外,护理教师要学会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护理病案,掌握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如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坠床跌倒评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等,而观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出院健康教育、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宣教和新患者入院宣教等。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护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护理教师临床进修实践的体会

笔者把临床实践和自己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重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与知识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教学过程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法律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临床实践的,所以在医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前瞻性,避免学习落后的临床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临床护理比较先进的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使今后的科研、教学更加顺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经验、年资、学科的教师面对的临床要求也不同,如经验少、年资浅的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临床护理流程、基础护理操作、临床知识、护理教育等;年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重视护理科研、专科护理、医疗业务学习、临床操作实践等。临床实践机会难得,不同学科、年资的教师也难得长时间协作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可以在实践开始时组成科研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参与临床实践,这不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科研成果,还能够帮扶年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学生做事情比较机械化,带教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缺乏对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为此,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主动学习求知的理念,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第二,学生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局限于机械式的操作,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渗透人文素养。

五、结语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不仅是理论的教授者,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专职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实践,缩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自身素养,改革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云,刘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大陆桥视野,2020(11).

[2]丛日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实践与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李家福,李文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

[4]李鸿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行重要性浅析[J].文存阅刊,2019(6).

[5]王善讨.从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2).

[6]贾俊红,刘迎,马冬梅.浅谈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7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ZYB2011042)。

作者简介:苏丽环(1972年9月-)女,本科,副主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医学教育与临床。

摘要:目的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一行之有效、可供参考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方法对初步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进行阐述,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保障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初步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主要特点是: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要求相对接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校院合作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及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图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校院合作”。结论构建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可行性较强,可为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临床医学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临床实践教学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2]。如何加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2002]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要积极探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3],构建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关键。

我校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初步取得效果。经调查,在过去两年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我校毕业生的通过率达40%以上,高于全国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在各实习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对我校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进行剖析,阐述如下。

1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

2构建图的阐述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质量保障等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子体系[4]。

2.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素质能力的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是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第一线从事疾病预防、诊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

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集“三位一体(知识-能力-素质)”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是具备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专业知识。二是具有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等专业技能。三是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的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强,具有在艰苦环境下独立开展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等专业素质。

2.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以临床医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2.1实践教学模块

根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由四大模块组成:一是医学人文学习领域;二是基础医学学习领域;三是临床医学学习领域;四是能力拓展学习领域。

2.2.2实践教学环节的布局及各环节课时

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临床医学专业行业的特点,制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项目有:①入学教育:新生早期医院临床工作岗位体验;②军事教育:军事训练;③社会实践:寒、暑假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体验;④三大学习领域的实践教学:公共人文学习领域、基础医学学习领域、临床医学学习领域的实践教学;⑤毕业实习:临床毕业实习;⑥毕业教育:毕业职业教育。

具体实施:

(1)新生入学后第一、二周进行军事训练加强军事教育。第三周到教学医院各临床科室体验,初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

(2)第一、二学期开设的公共人文及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在校内实验室及学校的模拟医院完成,约342学时。

(3)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当地医院见习两周,体验临床的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第二年的寒、暑假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医院集中见习三周。

(4)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由校内实训操作、模拟医院见习和教学医院见习(其中一周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见习)交替进行。第四学期开设一门临床诊疗综合技能课程,在实习前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综合实训。临床医学学习领域的实践教学约545学时。

(5)第三学年到医院临床实习,约98时。

(6)实习结束毕业前进行一周的毕业职业教育。

2.2.3实践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

确定四大学习领域各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课时分配比例。医学人文学习领域理论课298学时,实践课206学时,总课时504学时;基础医学学习领域理论课31时,实践课136学时,总课时455学时;临床医学学习领域理论课417学时,实践课1534学时,总课时1951。能力拓展学习领域最低要求理论课时180学时。这样,临床医学专业总课时30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14学时,实践教学1876学时,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62%。

2.2.4临床医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比例

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实践项目。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及执业助理医

师技能考试要求,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筛选整合[5],删除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实践项目,避免前后续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并确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比例。

2.2.5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培养,不仅要求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场等模拟现场进行反复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训练;更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和实训。因此,实践教学有校内实验和校外(医院)的实训,科学进行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的交替,把学校搬到医院,把课室搬到实验室。

2.2.6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做法如下:⑴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采用情景模拟、病例讨论、医院见习和实习训练,并强化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技巧、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⑵体格检查采用学生相互检查、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见习和实习训练。⑶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和急救技术采用技能操作训练、医护同场情景教学和计算机虚拟教学。⑷外科基本技术在模拟手术室使用模型、离体组织、动物手术进行训练。⑸辅助检查操作和判读采用技能操作训练和tBL教学等。

2.2.7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指导校内教材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要求,各门

课程制定系统的、可靠的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指导教材。

2.3管理体系

2.3.1校院共同管理的长效管理体制

校内实践教学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课程上课时间、地点和课时,系部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和项目管理协调者,专业负责人为项目具体实施组织者,实验中心负责各实验平台建设、监管和保障,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由相关教研室的专业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实施,分工明确,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校外实践教学实行校院共同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实践教学项目,医院协调管理及组织实施项目,各临床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这样,依靠学校和教学医院的力量,检查、督导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达到有效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与发展。

2.3.2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医学基础课实验考核侧重动手能力、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能力,以项目完成为主。医学专业技能实训考核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制度。实践教学考核不能单纯地从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按照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核的要求和形式,在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诊断等课程开展多站式考试。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的多站式考试形式,按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临床类)考试大纲进行,内容有病例分析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等。同时把人文关怀、职业态度列入评价内容中。

2.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2.4.1“工学结合,校院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

遵循“校院合作、共建共赢”的原则,在有行业专家参与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院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按照“真实设备、真实情境、真实工作过程”(三真)情境建设,基本实现了实践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零距离”对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既可以满足学校的专业实践教学,又可作为基层医院临床医师技能培训基地,达到了校院共赢。校外实训基地(医院)是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的“教学医院”,能较好地满足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2.4.2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兼职兼课教师均纳入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规划建设中,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要求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不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均应有较为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和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7];建立对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制度;并对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制定出培训计划。通过加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2.4.3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

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

3构建图的意义

本构建图的特点是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要求相对接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校院合作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及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优化教学资源,可行性较强,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校院合作”。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三年制高职高专是五年制本科压缩版的传统观念,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同时,也为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4构建中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三部分组成,它们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要有相对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相配套。因此,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让三者有机融合,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熊大胜,罗玉双,王文龙等.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98-100

[2]魏继文,杨建宏,邓雪松.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6:78-79

[3]肖吉文.相对独立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59-161

[4]莫琳,梁保恩.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174-176

[5]饶洪德.对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109-111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8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heanalysisoftheproblemsinClinicalteaching

mUKe

(DepartmentofDrugmarketing,Collegeofpharmacy,Xi`anmedic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21)

abstractClinicaleducationisoneoftheimportantlinksinuniversityeducation,whichisveryhelpfultoconsolidatethestudents'theoryandtosolvetheproblemsinclinicalpractice.However,withthedevelopmentofmedicalscience,medicaleducationmodeisnotchanging.Consequently,therearealotofproblemsinclinicaleducation.itisnecessarytofindoutthesequestions.

Keywordsmedicalstudents;clinicalteaching;problem

作为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临床教学在医学生成长为专业的临床医生的道路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科技进步带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变化,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体制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对于以后我们提高临床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临床教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当前培养医学生面临的一些问题。

1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契合度不高

目前,“三段式”课程设置是我国培养医学生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分为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教学阶段。①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生在经过三年左右的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学习后,才会在第四年或第五年开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即从前两个阶段走向第三个阶段。这种分段式的培养体系会带来一定弊端,比如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不紧密,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不足,使得医学生往往局限于有限的学科思维模式,很少发生交叉思考,更无法从整体观点出发解决临床实际应用。理论基础知识固然重要,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向来强调理论知识的积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科基础知识的教育方式,单方面建立知识体系,而忽视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尤其是利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医学生建立起系统、完整、循序渐进的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反复学习观察很多医学生也能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但却无法及时与临床实践结合,培养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医学生的实践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提高,更无法融会贯通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难得更有效地发挥特长。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得医学生们更需要主动积极地自愿学习,多方面思考,加强团队协作。另一方面,临床教学在普遍观点中,不容易出成绩,难以量化考核和评定,因此长期以来多没有其他两个阶段发展的完善。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临床教学既不能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也没有明确的量化考核目标,与绩效挂钩不明显,因此领导教学的义务人员面对这种“额外负担”都难以主动,积极性不高。

2病员与医学生总人数不成比例

为了满足人民对知识教育日益高涨的需求,我国自21世纪以来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医学院作为特殊专业的一员也实行同意的政策,因此需要参与临床实践的医学生人数也不断上涨,相应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并没有增加,医学生人数与所需医院数量逐渐不成比例。而且由于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些疾病由原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变成目前的少发病。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临床实践等医疗教育资源不断扩张,但过快的医学生扩招是其无法赶上的,可供临床实践教学的病症、病员相对不足。并且由于临床实践教学的时间性规定,医学生只可能在固定的时间内持续地观察学习,但相应的病症、病员不一定可以与实践同期发生,因此无法保证每个医学生都了解到每种病例。无法了解病症、病员的临床症状,也就无法实现教学培养的目标。

3临床实践期间能力训练不足

面对每一个病症、病员的新症状,由于临床教学实践时间、资源有限,每个实习的医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其检查手法不系统有效,询问病症时思路不清、顺序不当,以及最终病例书写不规范,都是其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不足造成的。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病症,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正确的思路,观察归纳分析。然而目前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人数不成比例,导致资源时间分配不足,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局限性,和其基础、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足,基本诊疗步骤不熟练,询问病情时思路不清,都是当前医学生缺乏临床实践训练的表现。

4临床实习安排时间不合理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生同样如此。此时供他们选择的道路主要有继续深造、工作和待业。对于医学生来说,继续深造考研的学生,通常在大学进入临床实习期初期就会将主要注意力转移到复习备考上,从而将本专业临床实习置于次要地位;对于即将工作的医学生,在实习期通常都会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有些学生继续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有些则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不同的考试、面试,很有可能将实习放在一边;对于少部分对前途迷茫的医学生,对工作和继续深造都没有兴趣,得过且过,对临床实习可能也置之不理。③无论哪种学生,对于临床实习不认真,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就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上去。

5导师对临床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参与临床实践教学的医师众多,可能会存在一部分人不够重视,认为教学任务与绩效无关,将其当作负担。而开展临床实践教学的医院,通常都是附属医院或相关教学医院,在次过程中承担着治疗和教学双重职责,既要诊治患者病症,又要指导未来的医生教学实践,因此承担的责任与相应的压力较大,风险也较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引导越来越多的医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这也使得部分医师对教学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够热情。并且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质疑声和不信任度越来越高,导致某些患者对医师产生了质疑,也有可能导致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不顺利。④参与临床实践教学的医院一般都是三级以上医院,本身医疗资源就较为紧张,无论医师还是设备都处在高负荷运转状态,能够参与教学的医师相对不足,基本无法脱产教学,因此医学生实习的时间性和连续性都无法得到保障。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医疗科学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深化改革,对于医师的需求量也会不断提高。临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医学生的重要一环,必须从传统单向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多种手段结合,建立适应时展和科技进步的新临床教学体系,以培养出更多的医师人才。

注释

①肖毅,刘文励.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4):630-633.

②杨燕玲,吴泽全,闫广华,等.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49-150.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9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措施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学科重要的二级学科,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学科的基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内容不但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而且还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不断在更新变化。现代外科学体系庞大,不管在深度还是在广度均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都不能再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了[1]。如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外科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学不断呈现专业化分科,学习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每一位有志于做外科医生的临床医学生至关重要。然而,临床医学生由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外科学课程在毕业学年的学习,特别是实践环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医学生所忽视甚至放弃,这对于毕业后或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临床业务训练及思维均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临床医学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进措施予以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1外科学教学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医学院校多重视外科学的理论教学,而轻临床实践带教,在外科实践中未带给医学生应该获得的学科知识。外科学是医学院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必修学科,通常从第3学年下学期开始学习,整个学科学习时长基本达3个学期。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第3、4学年,外科学理论得到了良好的讲述,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系统理论认识和训练。在临床医学本科的第5学年,即毕业学年,临床实习即开始,本科生开始在医学院或综合大学附属医院等各级医院开始接受以临床医生带教的临床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式。通常教学医院在外科学理论讲授中有较系统的教学计划,投入良好教学经验的教师教授外科学学科理论。然而,在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多数教学医院未建立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良好衔接的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外科学教学队伍;因临床工作繁重,也不能抽调专职带教老师讲述日常外科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知识,导致没有专业师资研究具有外科学的特色教学,更做不到对临床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的系统教育和对外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全面教学。

1.2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被忽视

外科学为多数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重点,多数大型教学医院已达到以系统或器官为依据的外科分科,如泌尿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腺外科、血管外科等外科专科,外科学的发展及细化分科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外科学整体的认识无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1]。本科外科学教学以讲述外科学基本理论和训练外科基本技能为目的。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虽已完成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并通过外科学基础实验课初步得到了外科操作技术和技能的认识和培训,但多数学生对外科疾病并无立体的认识,也对外科疾病的诊治如手术原则等无清晰的概念。医学生进入外科系统各科室后不知从何开始学习和开展实践工作。相对于内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外科学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临床操作能力通常要求更高,学习强度也更大。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面临毕业后的找工作、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甚至在外科等学科系统实践过程中脱离临床,放弃临床实践,从新开始毕业学年前的理论学习。

2改进措施

2.1制定符合毕业学年医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生并没有专门为其设计的实践学习及培训过程,目前的外科学临床环节也没有固定而有效的教学体系。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临床实践带教教学较前有所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通过,对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采访调查,普遍反映外科学课时压缩,教学内容节奏过快。因此,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方案,充分讲述外科学理论知识,将对医学生毕业学年掌握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外科学实验课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良好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外科临床实践能力。但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普遍反映外科学实验课课时安排过早,当开始临床实践时实验内容已经生疏。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外科学实验课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虽然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有利了外科学学习,但是外科学实践更像是一门连接外科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一门课程。如安排学时在毕业学年,可能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外科学知识。重视临床外科实践能带医学生的不止是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带给他们良好的外科临床思维,这些可以使医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认识更立体化,更容易达到对知识的长期记忆[2]。

2.2加强教辅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毕业学年临床医学生的观察、沟通及采访,发现其普遍心理是怕临床实践占用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时间,而且临床见习无专业指导老师,实习带教老师教学辅导欠佳。因此,构建良好临床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人员传授外科学理论技能和培训考试经验,能增加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获得外科学知识达到临床工作能力和研究生入学水平的信心。目前,多数教学医院的中青年带教老师多数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为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有丰富的学科学习经历,有严谨的学科思维模式,有找工作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历,对本科生的外科学培养有良好的经验和针对性。选拔具有优秀素质、德才兼备的临床带教老师,建立结构合理、团结一致的临床外科学教学队伍可将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良好衔接,为临床医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对提升外科学教学水平,使医学生获取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外科学理论知识均有益处。发展外科学优秀带教师资,开展特色的外科学实践教学,建立对临床医学生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负责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以后的研究生升学及工作推荐进行评估评分,将有利于系统对医学生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实践和外科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教育[3]。

2.3加强外科学实验课程与临床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临床实习是最佳获得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在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中有良好的教学衔接,使医学生能受到良好的临床实践前教育,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转化能力将有较多裨益。在医学院校尚无将实践教学编纂为教学教材的内容,没有可用的临床实践教程对医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辅导,多数医学生因为无可利用的如实习手册等临床实践书目,导致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掌握外科学知识重点和胜任临床实习工作。因此,建设临床实践精品课程能够帮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重要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增加在实践工作中的信心,强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提高对外科学整体的学习能力。

2.4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升医学生学习动力

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生命发展变化规律和个体疾病诊疗的科学。其对人类的影响力与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作为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医学高等教育,除必须使学生具备牢固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多种综合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科学,是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外科科学研究与实践,多需要对病人进行有创性操作,器官切除或重建等,不仅对病人身体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病人心理也有明确的影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外科学实践学习环节至关重要。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临床医学生对外科学学习的热情及动力,使学生们更积极的参与到理论和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4-5]。

综上所述,相比于内科学,外科学学习更为直观和立体,一个外科疾病,在外科理论和技能支持下很快能得到验证,获得完整的认识。在临床实践环节中学习外科学知识更为直观,更为实用,记忆也更为深刻。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学年如能带着问题在临床中学习外科学知识,将更能深入理解研究生入学等相关考试的思路,获得更优异的成绩;完善的教学模式及优秀的带教老师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对以后的外科学以至于整个医学科目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绪论[m]//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

[2]陈创奇,李引,何裕隆,等.加强外科学教学管理,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教学[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4):196-198.

[3]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97-1399.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篇10

【论文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的医学教育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的关键期。医院经过实践,在实习阶段,严格临床实习生的教学与管理,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是金州区的医疗中心,是大连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是金州区的高校毕业就业见习基地。医院每年承担大连医科大学一个班的临床毕业实习任务。临床实习的教学是医学大学学习的继续,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的实践过程,此阶段是医学生的医学教育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能力。对于从学院课堂走向临床实习的学生.尽管心理上有准备。但对医院的工作对象和环境,医疗流程,各项规章制度还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医院的流程和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他们实习期间乃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现将医院的具体做法小结如下:

1领导重视,保障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和实施

院领导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分管领导明确,组织机构健全。院内成立由院长、主管副院长、科教科、护理部、医务科和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专家组成教学领导小组及教学委员会,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的领导、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科教科),具体负责医院教学日常事物性工作;执行医院教学委员会的决议和工作任务;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院内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检查评教工作.促进教学工作任务的落实。

医院从主管领导到各带教老师,都有明确的责任,各负其责。学生上岗前,主管部门科教科,组织各有关科室,分工对学生集中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尽快适应医院的规章制度。科教科定期向主管院长汇报教学工作进展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管院长有针对性地做出部署,以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和实施。

2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2.1临床带教老师是实习生专业实践的启蒙者,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当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影响十分重要。鉴于此,医院对带教老师的挑选严格把关.高标准要求。要求带教老师以严谨的作风带教,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影响学生,同时以父母般的温暖关心学生,使学生在即将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时受到好的感染。因此.医院在带教老师的选择上,按照要求,经过多年考核、考查,着重选择工作能力强,有丰富临床经验,医德医风好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教学任务,科教科组织他们认真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带教。

2.2建立监控机制,竞争上岗

老师的挑选不是一成不变的,带教过程中,科教科根据教学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监控管理考核。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听取学生对带教老师的反应及评价,对带教老师进行监督,择优选拔优秀临床医生带教,以保证教学质量。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讲座与教学查房。在教学讲座方面,医院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教学查房方面,科教科定期组织教学查房竞赛,请大医知名教授来作点评,规范了医院的临床教学,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对医院临床教学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临床教学骨干,保证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学生灌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全面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清现象与本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随着医疗制度的各种改革.医疗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患者就医有了很大的选择性,对医院和医生乃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医院和临床医生必须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一些有关权利,合理处理这些不利因素,提高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好医疗与教育的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来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007年l0月,大连医科大学出版了《实习医师临床技能与操作指导》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使医院在规范实习医师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方面有了理论指导,为医院深入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临床实践教学的要求,医院在教学硬件方面购买了教学模具: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胸腔穿刺引流模型、骨穿刺及股静脉模型、心肺复苏术模型,建立了临床技能实验室。

在临床技能实验室里,医院主讲教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逐渐深入开展临床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各教研室还根据学生轮转病房的专业,组织多形式讲座,强化学生“三基”训练,着重做好各种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医院还定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更有效地做好教学工作。

3严格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