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5:42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1

关键词:党建;质量管理;理论思考

十以来,把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铜川矿业公司2009年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历经多年的不断实践、大胆尝试、积极创新,2012年煤化集团全面推广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把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管理原则、过程方法等方面与党的建设的宗旨、原理、方法进行对比辨析,思考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对体系的推进和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将有积极的作用。

一、体系的导入是党建工作对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有益借鉴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集中世界上众多优秀的企业管理专家,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总结发达国家不同组织200余年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精华,而形成的一套具有科学性、适宜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比较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党建工作导入这一标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及十提出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和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的具体行动。

二、体系的首要管理原则是我党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

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管理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并作为质量管理标准永恒的宗旨。质量管理体系中“顾客”包括且不局限于:党群部门的上级部门、同级部门、所辖群团组织、党员、以及群众等,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所关注的主体基本一致。而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到思想中提出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到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再到十“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等的提出,从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到衡量标准、评价判断依据等社会主义理论,都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二者互通互鉴,体现着我党的根本宗旨。

三、体系的过程方法与我党的工作要求本质一致

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过程管理方法,从“计划、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改进”,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辩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以及我党解决党内矛盾采用的“团结――批评――团结”[14]的方法等有着本质的相似。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受实践检验,经过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检验、修正、丰富、发展,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飞跃的过程,就是pDCa循环的过程。从唯物主义事物发展量变、质变的辨证关系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无不体现了pDCa循环过程方法,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有其过程方法基础。

四、体系中5w1H工作方法与我党关于发展的理论基本吻合

质量管理体系中5w1H工作方法,是针对某项工作提出的“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什么时间做,什么地方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规范、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中“根本任务(做什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做)”,发展阶段(什么时间),发展道路(什么方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谁来做),发展动力和战略步骤(如何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与科学发展观体系构架中表述的“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依靠谁发展”等理论的表述和实质相一致,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有一定的方法基础。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质量管理体系与党建工作的结合,有利于工作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强调工作效果和结果的测量,加强问题和不足的改进,必将促进党的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水平,必然促进企业管理文化和党的执政艺术的提升,必然促进党政融合,引领企业完成包括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财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升级换代,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02008/iSo9000:2008.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iSo9000:2005.

[3]王安琦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11出版.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2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在职社会人员提升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职责,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这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成人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成人教育办学的质量与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

成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

成人教育即是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录取,取得成人高等教育资格,修完高等教育相应专业层次的所有课程,经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在职人员提升学历与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为进一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量与效果,需要成人高等学校明确培养的目标和合理的原则,构建起科学的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由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以确保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是我国终身教育的根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1有利于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人教育学生是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引导成人教育学生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贯彻落实,确保成人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1.2有利于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可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人教育学生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践行中去,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3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办学的质量

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方面是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检测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标准,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引导成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促进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4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让更多的人领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1.5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的优秀人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需要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丰富的优秀人才。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成人教育,让成人教育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人生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

2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关系到我国终身教育的质量与方向,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如下:

2.1确保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非常丰富的人生价值导向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以正确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成人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2.2引导成人教育学生领会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以自觉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2.3确保成人教育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成人教育的方向,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确保成人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导向,解决了成人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

2.4促进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成人教育办学受到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办学功利性强,对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通过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真正推动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

3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需遵循如下原则:

3.1政治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成人教育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中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以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统一思想,让成人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

3.2价值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原则。价值导向是成人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关系到培养的学生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更加重视正确价值导向的原则,才能确保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人续教育中的贯彻与落实。

3.3实效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杜绝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实际产生的效果,真正使成人教育学生能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测的标准,即注重实效。

3.4科学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发展原则。无论是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是评价体系的构建,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才能使评价体系落到实处并产生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与教育规律有效结合才能符合实际并为大众所接受。

3.5创新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务实创新的原则。评价体系既是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测指标,又是成人教育办学改革与创新的依据和指挥棒,有关成人教育的执行部门必须以评价体系作为依据,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以务实创新的态度推进评价体系的构建。

4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构建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办学中落实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反响和评价、工作开展的特色与亮点等方面来进行。

4.1评价建议

无论是哪一个等级的评价,评估组必须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评价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办学整改与进步。所以,给出的建议必须科学合理,有利于办学单位整改与提高。

4.2评价周期

每一项评价体系都必须跟上时展要求,对于评价周期,建议五年评估一个周期,以更好地促进各单位在成人教育中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3调查对象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查对象的选择面要适度扩大,调查对象应包含老师、学生、办学管理者、社会人员、企业等用人单位等;同时,调查对象的抽选要科学化,要科学使用随机抽选等方式选择调查对象,提升调查的代表性。

4.4评价计算原理

评价结果的计算是依照观测点得分乘以该观测点的权重得出对应二级指标实际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之和得出对应一级指标实际分值;五个一级指标分值之和得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总分。

4.5总体调查与深入调查

以上调在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总体评价,因此评价的指标层级相对不多,评价的观测点主要重在反映总体情况。实践中,为了深入掌握和了解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和评价的观测点,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5小结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成人教育是重要的力量,在成人教育学生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办学质量。

作者:戴春平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灵红.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继续教育,2015,(01).

[2]林志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成人高等教育的思考[J].科技文汇旬刊,2014,(11).

[3]吴云.关于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2).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3

的重要讲话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想。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上,深刻把握“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本质要求及其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事”。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上来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大拓展了我们对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视野。

“因时”、“随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和研究的新视界

在谈到思想宣传工作创新问题时,引用了“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说法,强调了思想理论要“因时”、“随事”而变的深刻道理,这也就是所提出的“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思路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70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结合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在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要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风格,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探索的理论精髓,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当展的新概括和新提炼。在理论建设和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和着力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的、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成效;要在现实、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在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上,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发挥意识形态引导功能的协同上,在中国的现实发展和中国梦的未来憧憬的联结上,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影响力和作用力,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强。

四个“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的四个着力点

“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的重要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和实践为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的根本要求。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现。”面对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就要在讲话中强调的四个“讲清楚”上下功夫、求成效。这四个“讲清楚”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基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深化四个“讲清楚”的研究,能够更为广泛地激励以人民为主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创新,能够更为深刻地激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精神。

“增强国家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内涵

的重要讲话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以新的内涵。他在肯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时,提出了“增强国家精神力量”的新观点;在肯定改善人民精神生活重要性时,阐释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新思想。贯穿国家的“精神力量”和人民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精神需求”之中的主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建设和现实践行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凝聚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根本的价值支撑。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力量及基本道德规范,积极探索践行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要按照在重要讲话中所要求的,“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同时,“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在积极引领社会思潮中发挥中坚作用,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新表达

的重要讲话还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要着力提高理论研究和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做到“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要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真、讲实、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中国情怀,进一步扩大中国道路、制度及其理论的国际亲和力、感染力和认同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4

一、何谓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全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旨在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五大方面。其中,质量工程将围绕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内部发展与外部适应的关系等多个关系体系,进一步推进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体系、专业结构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1]。

二、将质量工程概念引入地方高校教研室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高校教研室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基层单位,围绕其展开相应的调查与研究,对于推动高校高等教育迈向更加纵深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高校教研室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起着重要关键作用。[2]对高校教研室的建设投入必要的精力加以研究,正是迎合了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将质量工程概念引入地方高校教研室建设研究体系之中,可谓应时应景。正如前文所述,质量工程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大方面的基础内容,对应这些内容,高校教研室可以进行重点学科的建设、专业特色的培育、教学团队的培养、特色专业的打造、精品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教学标准的构建等等工作改革的尝试,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其最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使教育规模、教育结构和教育收益等模块能够与教育质量协同发展。尤其是面对当下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素质整体有所下降的形势,将质量工程建设理念引入地方高校的教研室改革与建设研究模型设计之中,既有利于加强教研室的工作建设,激活教研室的教师能量,同时也有利于革新教研室的功能和作用,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三、如何在质量工程背景下开展地方高校教研室建设

综上所述,将质量工程嫁接进地方高校教研室建设的研究工作益处明显。为了高效地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手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加强认识。在充分认识现存的高校教研室建设不足现状的基础上,强化教师对教研室作用的认知,使教师愿意自发的适应质量工程中对的教师教学能力作出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训练,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具体而言,目前现存的高校教研室发展瓶颈有四点:一是相关部门对教研室的地位、功能和研究开展情况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忽略了对教研室建设和发展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相关部门没有深入教研室的访谈机制,不能直接的了解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的瓶颈与困难,不会直接的对教研室进行表彰或评比;三是教研室自身的工作状态一般,学术氛围不强,科研“传帮带”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四是教研室性质定位不清晰,权力和义务不对等。在充分认识到以上困局的基础撒谎能够,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思想认识上加强引导,使教师意识到教研室是一个知识共享的组织,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一个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机构。如此,教师才能自觉愿意通过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开展,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推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强化管理。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健全教研室的管理工作体系。可以考虑建立学校、学院(系部)、教研室、教师的四级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的各级主体,同时确立这些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他们的日常工作,从而进一步明确教研室的相关性质、责任和义务。推荐教研室秉持质量工程的相关理念,深入到教学流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专业课程建设这些具体的日常工作事务当中,在岗位职责的约束下,桩桩有章可循,件件落实到人。

第三、夯实建设。从教研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做起,相关部门要多方位地积极协调资金,完善教研室的教学设备和仪器的投入,尤其是导师工作室的实验设备或仪器的投入。从质量工程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入手,保证教研室拥有足够的硬件资源指导老师教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操作;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于教研室的软件环境建设。要能够给予足够多的政治关注,从政策待遇上给予教研室一定的权利用以表彰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训练中作出优秀成绩的老师,保障他们的相关权益。如此既有利于保持优秀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也能够给予其他教师示范作用,起到很好的以点带面的效果。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科学指南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继邓小平在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进行战略调整后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它标志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的飞跃。《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第一,《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表明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无阶级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总是附属于一定的阶级且为其利益服务的。既然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毋庸置疑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改变,关键要做到一点,即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无产阶级性质。

第二,《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表明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对于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马克思说“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鉴于此,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就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大胆吸收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了对糟粕文化的剔除。

第三,《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表明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它受制于社会存在。与此同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还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的、革命的意识形态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相反,消极的、反动的意识形态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当代中国,我们要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营造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争取形成奋发向上的社会精神力量,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搞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用更先进的社会存在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导向作用

马克思曾指出:“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这就是说,共产党人始终是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无产阶级的利益。这在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化的构建上,也就体现为构建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需求的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所以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的文化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先进的社会存在的观念体现。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指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续强调先进文化建设。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意识形态上就体现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人民的要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重视内容上的创新,同时还要重视文化生产体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同志指出在文化生产中,我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只有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我们的文化生产者们才能不断地从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得到素材,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新作品。而只有在坚持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下,我们的文化生产者们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异彩缤纷的文化。

三、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提出之初就特别重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革命与战争”的年代迈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一转变使社会主义的传统强项“革命”被弱化,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会因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经验不足逐渐丧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优势会不断削弱。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思想不断腐蚀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的基础,侵蚀着人民原本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选择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6

专科升本科《政治》

总要求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论证、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

现实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

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要求】

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政治结构——国家

3.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要求】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的作用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

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

性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特别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要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依据、历程和成就,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3.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刻理解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要求】

深刻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准确掌握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模式及其优势,深刻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

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深

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

了解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准确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要求】

了解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准确掌握我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深刻理解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要求】

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结合香港、澳门

的回归,深刻理解以“一国两制”构想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2.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要求】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三部分时事

了解上一年7月1日至考试当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例如,2011年考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65%

时事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53%

辨析题约13%

简答题约20%

论述题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文化建设不仅给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而且日益成为和谐社会的思想支柱与协调力量,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深人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化,文化和谐愈益突出和重要。因此,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

和谐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易传》所谓的“保合太和”,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春秋繁露》所载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及张载所径直表述的“天人和一”,等等,表明和谐观念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和谐”作为社会状态,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一种表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适应的。

文化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与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综合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延伸,是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综合水平的象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达到人与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和谐社会是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双赢的概念,是一个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系统内部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是文化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其标志是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人与社会之间融洽共同前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立在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文化和谐繁荣。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根本都要回归到人,其本质是一致的,作为准确反映社会存在的文化是这一社会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指出:“‘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能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文化和劳动一样,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社会的物质基础会塑造一定的社会文化,只有在社会中文化才能凸现其功能。

而这一文化成果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点就是全面协调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只有这三者协调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中国当代和谐文化既是我国当代经济和政治基本特征的反映,又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事业要兴旺发达,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振兴,二十一世纪要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文化建设无疑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文化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重要动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竟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文化是和谐社会本身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与战略目标。

1、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搞好和谐社会建设重要保证。

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看,和谐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十三大报告都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口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竟争力”。这些命题都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在认识上的深化,建设和谐文化更是体现了党在社会发展战略上的远见卓识。

2、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物质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形成的强大推动力。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能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能为和谐社会的形成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思想保证,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着精神动力;人们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着智力支持。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3、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凝聚和激励力量。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团结、动员、依靠全国各族人民。这就要求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等精神力量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同时,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这同样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未来的的竟争,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教育程度,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竟争。我国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和谐社会的文化途径

和谐社会的发展也需要相适应的文化来指引方向,提供力量。在当代背景下,无论是资本的跨国流通,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环境,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都恰好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大力开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7]我们要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列主义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瑰宝,是和谐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新的时期,我们要继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文化建设,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用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符合时展要求的和谐文化。

2、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首先,在全体人民中进行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要对全体人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的教育,进一步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其次,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应当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出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素质。再次,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应加强对一些重要的道德意识诸如“竞争意识”、“信誉意识”的培育。

3、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也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加强教育,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投资的利用效率。为了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模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私人投资教育事业,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同时应加强对教育经费和使用的监督,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其次,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以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先进文化成果,通过文化的交融整合,吸收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再次,普及科学知识。掌握了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确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经济建设转移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理论创新。

4、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通过塑造主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斗精神,同时,我们要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传播媒介,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文化产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法规,通过适时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走集团化、规模经营的道路,以实现可持续的超常发展,进而在未来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势与作用。另外,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监督管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文化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5、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在政治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动作将严格依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办文化”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管文化”方向的转变,要以行业管理为主,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正确引导文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加快文化部门的职能转变,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加强面向社会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逐步建立党委领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独立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另外,要加速改革,人才也是关键,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社会化管理机制。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8

大气污染:秋天收割后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冬季农户们主要靠燃烧秸秆取暖和做饭,到了春季用不了的秸秆也被燃烧掉。在燃烧过程中潮湿的秸秆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对人和牲畜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酸雨,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造成重大的伤害。

垃圾污染:现阶段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缺失,许多地区的农村还处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污染包括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农村垃圾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日晒雨淋成为环境污染的二次污染源,堆积如山的垃圾对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水污染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缺乏环境保护设施,造成了农村大量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会污染水源,为了提高产量,现代农业加大了化肥农药的用量,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把化肥农药冲刷到附近的河流,使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土壤污染: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地力肥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壤大幅度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同时,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造成毒害而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发展的时代呼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它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是党和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小学生成长成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构建的新需要,更是广大青年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诉求。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能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风向标和稳定器。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统领,社会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对于个性鲜明的中小学生而言,提炼符合中小学生自身特征并为其欣然接受的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引导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小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科学提炼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定中小学生群体,凝聚中小学生力量,发挥中小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中小学生前进,激励中小学生持续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是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中小学生价值观与时俱进的体现。概括、提炼出简洁明了、易于识记且内涵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教育方针以及目前中小学生自身特点相吻合的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理论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要求。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成效显著。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中小学校,及时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宣传、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的现实挑战,多方面因素制约着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把握和理解,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有调查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丰富性制约着人们对其的全面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理性制约着人们对其的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不够大众化制约着人们对其的理解与接受。”可见,这些主客观因素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对于中小学校中小学生而言,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把握不够全面和学理性理解不够透彻以及学校宣传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等因素,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小学校的深入推进。此外,部分中小学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比较丰富,不易识记,影响了其在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简洁明了的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现实挑战,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报告全面论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是继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我们党又一次把文化强国列入党的行动纲领,充分说明领导层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需要深刻理解文化强国的内涵、深刻把握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目前,关于文化强国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对文化强国的内涵阐释、意义分析,推进文化强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其实文化强国不仅体现在文化经济价值的彰显上,更体现在其精神层面吸引力、感召力的升华上。本文拟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文化强国的衡量标准、探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和途径。

一、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党的十报告关于文化强国的论述勾勒出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彰显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决心。

何为文化大国?笔者认为文化大国有三层面的标志:一是文化资源丰富。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当今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异彩纷呈,流传深远。现在,我们的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三是文化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吸引别国主动学习、模仿和传播。

文化强国何以凭借文化而强盛?实现强国目标的文化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文化强国不可能仅仅靠一种文化来实现,只有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也就是说,文化强国的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我们要发展的“文化强国”之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大力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并积极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西方文化之精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前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多元文化的共荣共生。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因。

文化强国强调的是文化自身强还是文化助国强?党的十报告有这样一段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说明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应该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与繁荣,把文化作为目的,建成文化强国。比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活力进发、文化创新力提升等。二是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把文化作为手段,靠文化强国。比如,提高素养、更新观念、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既要实现好文化自身的发展繁荣,又要发挥好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之,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关系密切,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大国是走向文化强国的基础,但文化大国不等同于文化强国。我们不能以文化大国沾沾自喜,没有文化大国质的提升,很难走向文化强国。党的十再次强调文化强国建设,正是基于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的这种内在关联,激发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文化强国的衡量标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做了这样的表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考察国外的相关情况,世界一些文化强国在构建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多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设置一些衡量指标:一是关于环境改善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建设对自然与社会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二是关于个人福利与发展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造福人类,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三是关于社会资本与社会建设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建设对社会财富创造及社会凝聚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四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五是关于文化活力的指标,反映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全民文化参与度;六是文化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用来衡量文化事业及产业的运行状况。结合我国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强国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文化精品力作持续涌现、文化精英巨匠不断产生。一个民族只有创作出对世界文明带来深远影响的精品力作,拥有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大师或文化巨匠,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例如,我国唐朝时期是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被誉为“诗国”,名篇佳作影响至今,诗坛巨匠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享誉海内外,唐代的中国不愧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强国。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大师,就不是真正的文化强国。

第二,主流文化旗帜鲜明,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尽显。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一种多元复合的文化,所有国家都有代表本国特质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比物质更加强大的力量,当国家的政治经济更能体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品格,这个国家就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所以,文化强国必然要拥有旗帜鲜明的主流文化,以表明自身的文化态度。一般来说,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质。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的构建,其价值观念都居于核心地位。鉴于此,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主流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发挥。

第三,国民文化素质整体较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一方面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是文化强国的显著标志。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文化发展离不开人民。只有全体国民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科学、民主、法制意识等现代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的,才能更好地助推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的终极是社会文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是在思想上强大、观念上超前、价值上先进、道德上高尚、素质上优秀、精神上凝聚,那就很难谈得上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高层次的社会文明。

第四,文化创新力强劲,文化影响力强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只有复制,没有精品只有仿品,是难以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跨越的。我国一直以来是文化资源大国,也是文化产品生产大国,之所以还不算不上文化强国,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创新活力有待激发。此外,一国是否是文化强国,还要看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果一国文化能够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欣赏、所喜爱、所认同甚至所追随,国家形象能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认可,那么这样的国家就是一个文化强国。

三、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探析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采取上下结合、内外兼修、软硬皆备的方略。一是上下结合。从国家、各级政府、领导者层面讲,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进文化微观运行机制,为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体制环境,焕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从文化创造主体的角度讲,文化工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讲,应主动吸收先进文化,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积极参与文化创造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上下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内外兼修。文化强国的衡量离不开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比较。从纵向的角度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强盛的时期;从横向的角度看,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是要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中华文化更深入人心和更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为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内外兼修,一方面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文化的强国。三是软硬皆备。从上文对文化强国的内涵分析中我们知道文化强国不仅包含文化“量”的增加,还有文化“质”的提升。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看文化作品的多少、文化设施的多寡、文化产业园区的数目、文化产品输出的数量,还要看这些要素品质的优劣,更要看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否带来社会风尚的好转、是否促进人们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否利于整个社会文明度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既要注重文化“量”的扩张,更要注重文化“质”的累积。只有量没有质不可能成为文化强国。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路径在于坚持好一条道路、完成好一项根本任务、选择好一处落脚点、建设好一个支柱产业、利用好一个动力源泉、营造好一种良好氛围。

1坚持好一条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报告开篇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主题鲜明地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朝什么目标前进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4个核心问题,这也是我们做好文化工作的指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曾经,我们过多地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制约了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我们不断改变以往对文化属性的看法,承认文化也具有商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产品、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价值……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否退居其次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属性都是文化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约、引导、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西方学术界被称为是马克思文学理论批评家之“珍品”的特瑞・伊格尔顿明确指出:文化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的问题。文化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以一种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力量,把人的行为拉人文化价值设定的制度规范的轨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完成好一项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并把它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中,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其渗透进思想理论、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3选择好一处落脚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人素质

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属于人民。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这一执政理念出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素质,促进全体国民全面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因为国民素质与文化强国息息相关。强国必须强人,没有高素质的国民,强国就像空中楼阁,缺乏坚实的人力基础和长久发展后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报告又特别强调要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并重点论述了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近年来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动国人,可歌可泣,但是价值失落、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问题,亦令人触目惊心。因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提升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公民道德素质。而这需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建设好一个支柱产业: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快慢、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弱、文化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低是衡量一国是否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指标。目前文化强国大多是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我们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正是看到了文化产业对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标志是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3%,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激活两大动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科技创新;需要实施三大战略:文化精品战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构建四大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5利用好一个动力源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明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外文化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文化要有活力、实力、竞争力,归根到底要激发创造力。创造力的涌现离不开改革创新。为此,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做好4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二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三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