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6:15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1

做好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法治江苏建设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对我省现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在促进和保障创新型经济建设方面,这一清理工作应当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对不适应创新型经济建设和创新省份建设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条文进行废止、修改;二是将省委省政府比较成熟的推进创新型经济和创新省份建设的政策制度化、法律化,转化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三是在法规、规章清理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我省在推进创新型经济地方法制建设的缺漏和不足,拾遗补缺,在全国率先进行地方法制创新,通过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促进和保障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国率先制定《江苏省促进技术转移条例》。我省2009年实现了专利申请数、授权数、企业申请数、企业授权数四个全国第一,专利成果的转化也处在全国的前列,但仍然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技术不能转化为我省的现实生产力。这是一种严重的科技资源的投入浪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1996年制定了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省人大2000年制定了我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但十多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的做法和新的举措需要用法律法规进行确认、调整。国家科技部几年前开始调研,起草《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形成了草案,但至今未能制定完成。2009年科技部委托南京市先行制定《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课题组于2010年1月将专家建议稿提交南京市科技局和人大常委会,该工作已经列入南京市2011立法计划,进入立法程序。根据江苏的实际情况,应当修改或者废止原条例,在全国率先制定《促进技术转移条例》,以吸引、鼓励和促进国内外,特别是本省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我省实施。

新的条例应当完善六大制度:

――建立和完善我省科技资源共享制度。建立全省性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形成科研大型仪器、科技文献、数据库、实验室、实验场馆、技术成果、科技团队和科技人员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以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授权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全省科技资源、科技成果供需交流信息平台,通过科技网站、技术交易市场、内部信息简报、信息会、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定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动态、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畅通科技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科技信息交流和沟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独自或者合作建立专业性、公益性的信息平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门紧密联系,注意收集相关单位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态和信息,建立专家信息库和技术成果库,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将相关科研和科技成果信息在科技信息交流平台。

――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制度体系。建构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推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沟通和全面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与研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与研发、共同培养人才、科技人才相互交流和共享、联合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鼓励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与国外大学、研究机构联合著名企业共同建立国际研发平台,参与本行业国际技术联盟的工作,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

――制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完善科技园区的服务管理制度体系。科技园区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市场经济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科技创新示范、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建议制定统一的科技园区管理规范,明确科技园区的性质、职能和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的范围,对科技创新企业进入园区的资格条件、有关政策支持、园区的服务和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扩散的孵化器,新兴产业发展辐射源的功能。

――完善科技转移服务机构和科技转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地方法律制度。推动我省科技转移服务机构、技术交易市场和人才队伍的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专利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依法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从事促进技术转移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健全技术交易市场的服务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交易市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由专业科学技术、科技经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普及以及技能型人才等所构成的,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我省科学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制度。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用于创新和研发的财政投入占全省GDp的比例以及增长比例用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加以固定,明确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支持纳入科技创新和研发的财政经费支持和保障体系之中;设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产业升级、融资环境改善、产学研平台搭建、相关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现代工业服务业等,引导社会风投资金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创业投资、金融信贷等直接、间接投资支持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保险等业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推进创新型产业发展的相关服务、管理和监督制度,明确相关法律责任。进一步加强科技开发、产业创新和技术贸易等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合同的管理和服务,规范技术市场的运行;进一步明确和严格依法追究在科技活动中弄虚作假骗取名利的行为、非法挪用政府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经费和贷款的行为、虚假科技信息的行为、非法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将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促进我省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创新型经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2

【关键词】依法治理高校科技创新法律体系

高校科技创新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真正担当起历史使命,就必须注重依法治理,树立治理也是科学,高效的治理出高水平、高科技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不够。因此,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法律保障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相关理论的基本内涵

根据世界一流高校成功的治理理论和经验,要使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必须坚持法治观念,使高校科技创新规范化、法治化,让法律成为最有效的治理依据。

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公共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高校治理则是运用科学的运行结构和过程,解决高校存在的潜在冲突,以构建良好的秩序,从而实现高校目标的制度安排。

依法治理,就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优化、制衡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构和过程的法律制度安排,它包括高校科技创新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

科技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因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在科技创新基本理论中,要弄清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科学创新是发现与揭示尚未被发现的自然与客观规律;而技术创新则是利用科学(自然规律)的新发明、新创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法律的保障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依法治理科技创新的力度不强,致使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已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瓶颈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必须走依法治理的道路,这是现代高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治校原则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因而需要法律的保障。近年来,尽管陆续出台、修订了一些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形成了一定的科技创新法制框架,但就我国科技创新法律体系而言,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法律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方面。

高校科技创新立法方面。首先,法律政策冲突失衡。在依法治理的框架内,作为基本的法治理论和原则,科技法律理应是科技政策的指导,科技政策应当是科技法律的补充和完善。然而在现有的科技政策中,有时却较少遵循法治原则,甚至超越科技法律所赋予的职权,为所欲为,导致科技法律与科技政策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其次,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我国有些科技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这样可操作性就差,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依法治理就不理想。由于没有具体措施或实施细则不细,导致科技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大,自由裁量无限,不仅不能够较好的实现科技立法的目的,还容易导致科技法治秩序的混乱。

高校科技创新执法方面。首先,权责不明,救济乏力。高校科技创新执法涉及政府部门较多,这些部门往往在高校科技创新执法方面权责不清,各行其是。同时,我国的高校科技创新执法,也较少地为高校、师生及有关部门和人员设立有效的救济途径,造成当事人诉求无门,这往往会挫伤高校、师生甚至社会力量依法从事科技创新的信心和热情,致使政府、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力量等,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其次,部门权利为重,执法效率低下。我国不少的科技法律政策是部门制定的,由于部门立法制策,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特别注重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忽略与其他部门的衔接互动,致使一些科技法律政策的颁布先天不足,执法过程中的矛盾不可避免。

高校科技创新监督方面。首先,监督依据空洞,监督空虚无力。由于科技创新法律对监督条款设定的模糊、空白,使得监督的法律依据空洞、不足。哪些部门拥有监督权,哪些人员拥有监督权,拥有哪些监督权,如何依据法律规定有效行使监督权都不清楚。对每一科技事项的全过程,从立项、研发、结题到成果转化,都监督空虚、没有力度。其次,监督职责不清,追究责任不力。由于对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监督的依据空洞、监督权模糊、监督无力,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监督责任的不落实。一旦出现问题,根本谈不上追究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致使法律形同虚设。

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走依法治理的道路,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建立积极的创新环境,以便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持。

健全高校科技创新的立法。健全的立法是良好执法的前提,是有效监督的保障。因此,对立法而言,要尽量地科学、专业,使立法具有合理内涵。高校科技创新立法的合理内涵是保证其高效实施的先决条件,这就决定了立法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努力使其具有科学合理性。在立法中要更新观念,以促进科技进步、造福人类为目标,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提高立法效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相适应,将切实可行的、成熟的科技规章政策、法规及时上升为法律,以提高其阶位和保护强度,使之真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要能充分调动政府、高校、师生、科研院所、企业、军队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

立法也应具有可操作性。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的可操作性是保证其高效实施的内在要求。要使科技创新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根据高校的实际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尽可能地增强科技法律的可操作性,减少自由裁量的幅度;改变传统的立法模式,变主要由部门立法为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调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军队、司法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立法的科学性、专业性,增强其针对性;根据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可以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建立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研究基地,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提高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的执法。高校科技创新的执法,需要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支持,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予以配合。首先,要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遵循法治规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制衡的执法结构;要进行综合治理,捋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使科技创新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要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地方政府谋划科技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政府加强与高校、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要构建有效救济机制。其次,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要建立科学的权责配置制度,既要科学界定政府各部门在科技创新中的权限和责任,又要合理地配置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形成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要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制度,把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与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政绩挂钩;要勇于制度创新,积极探索高校理事会制度、教授治学制度;要完善规章制度,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实际,修正相关规章制度,使之形成既与我国科技总体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完善科技规章制度。

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监督。依法监督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科技创新法律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缺失有效的监督,使得监督成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急待解决。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不同组织部门、个人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监督权限和责任,这种规定应当程序清晰、职责明确、具体可行,使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外部监督都能有效进行,形成合力。同时,要做好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高校师生、群团组织和职能部门的监督。在这些监督中,首先要真正落实法律、章程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监察、审计、学术委员会、工会等组织的监督权力。其次,要筑实监督的基础,充分发挥教授、学生在治校治学中的监督作用。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立法部门、政府部门、社会等的监督。立法部门的监督主要是人大组织的对科技法律实施的执法检查;政府监督主要是财税、科技、教育、审计、金融等部门进行的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社会大众、新闻媒体,对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的舆论监督。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3

[关键词]文化校园;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7-02

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传承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为此,在当下呼唤重塑大学精神,提高大学软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打造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校园,进一步彰显文化校园建设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整体优势,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各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投入力度不够。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来讲,要想持久深入开展,而且要卓有成效,那么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活动资金和活动场地是重要的基础保障。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有了可观的转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不广、保障不足,活动阵地有限,专门用于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研究活动的设备设施数量有限等问题。

5.活动水平不高。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各高校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名牌和重点院校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规范,发展历史久远、层次和水平较高、师生参与面广;而一些普遍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不重视、活动内容不丰富、载体和形式单一、主题和特色不突出、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受众面窄等问题。

6.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时代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高教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发挥大学文化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辐射作用,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作为机制保障。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主要集中体现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型课程改革内容等;从微观层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集中体现在工作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活动运营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

2.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活动工作体系。一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和专业特点。精心设计面向全校和院系特定群体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挖掘各种资源,有效利用竞赛、展览、报刊、网络等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二是根据针对性、科学性和使用性原则来确定学术科技活动课题。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着力形成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三是活化科技活动竞赛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讨论式、对抗式、命题式、挑战式等不同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课外科技活动中来,造就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四是通过“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集思想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创办学术科技型精品学生社团,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风格、文化底蕴、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力量和发展目标,以夯实基础,打造精品为重点,发挥品牌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划拨专款扶持有特色、有前景、有影响的精品学生社团,使学生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

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激发创造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特色。积极为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历来是高校物质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物质保障主要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等。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的投入,基金来源可通过“学校专款划拨、社会企业赞助、校友资助、教师科研经费”等渠道筹集,用以满足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书籍、原材料、实验工具等必需品的购置需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拓展科技创新活动空间,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社团或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为满足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平台。校外基地是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的就业实习和实训的场所。校外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方双赢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重视校园的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要使校园布局、建筑风格在保证实用性、特色性、美观性的基础上,特别要彰显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无可厚非,清新的环境、优美的景致、特色的建筑、创新的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时刻在熏染着青年学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格局。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其中价值观念最为重要,高校创新教育应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努力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内容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转变单存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着重培养创新意识的创新教育观念;从注重传授和继承前人总结现成知识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精神。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民族振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加强文化校园建设,把作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的大学,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道德风范、机制创新、大学精神等文化校园特质的塑造。对大学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和广泛辐射,切实强化文化校园建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衣峻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衣峻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7,(05)

[3]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9,(02)

[4]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建设的整体思考[n],光明日报,2008―12―05

[5]石冬明,论构建高校文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校园环境[J],求实,2005,(06)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国家林业局唯一的科研机构,下设20个研究所,人员编制总数5090人。按非营利机构管理的机构数为8个,占机构总数的40%,核定非营利机构人员编制1091人,占原编制总数的21.4%;企业化转制的机构为11个,占机构总数的55%,职工2574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69.8%;转为中介机构的1个,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公益类部分,发展是硬道理,结合林业科学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林业局党组十分重视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林科院搞好了,局就搞好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和研究。为保护好林业的科技资源,特别批准同意为林科院成立6个林业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和保留了试验基地和相应的技术人员。

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1996年开始,以院机关为突破口,出台了27个管理办法,将原有的19个职能处,精简为13个处,后勤分离出去,向社会化发展,目前机关人员90余人;

****年院召开了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改革要以发展为目的,增强实力。认真抓了院办公司大大小小公司70多个的清理整顿、合并工作,并注册了一家1000万元的公司,由林科院内5大股东组成,其中院办作为控股方,出资510万元;

****年底至今一直抓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1)目前在向教育部申请,争取创办研究生院,努力加大人员的培养力度,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将研究生数量翻一番。(2)制定了院的十五学科规划,设29个学科方向、86个重点研究领域。

林科院****年提出“一院两制”,即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企部分,按“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建设目标管理非营利部分。林科院不主张、不强求转企部分与非营利部分的剥离,但又要遵循科技部改革的精神,所以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支持,成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保证了科研的完整和连续。

****年院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的主题为“创新、产业化”五个字,创新,建立科技支持平台;产业化,增强实力。

****年围绕院的整体方案,进行操作,使方案变成现实。****年11月16日,林业局召开了动员会,林科院上报了总体方案。整个改革分5部分10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为3个月,计划****年12月份完成。

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制度建设。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转换机制,制度创新”16个字上做文章。要靠制度管理,要有配套政策,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给所长适当放权,对每个研究所研究员比例可不限止,由各所自主招聘,内部结构自主决定,但总编制数、预留20%流动编制应有所控制。改革由林业局组织、领导,院所负责实施。对理事会问题,认为理事会应由政府部门、出资方(包括社会企业)及行业知名人士组成,暂未出台章程。目前已基本完成的规章制度有:学科建设规划、国家林业局非营利单位全员聘任制实施办法、非营利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办法、非营利单位分配实施办法原则、未聘人员安置办法、领导干部公开招聘办法、院部职能处室干部聘任办法等。部分规章制度由林业局颁布实施。

林业局对林科院的改革支持力度非常大,从加大科研投入到发文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有效地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林科院科研体制改革的特点

(一)、加强领导,国家林业局的支持力度大。林业局非常重视林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年7月6日和****年12月8日两次专门召开局党组会议听取林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方案指定的情况汇报。林科院的有关科研体制改革的规章、制度,例如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是以林业局的文件下发,这样有助于整个院所科研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在林科院4个试验中心因为科技部文件转制50%的规定而可能失去成果转化基地的情况下,林业局及时指导规划,筹建成立6个自然保护区,协调、处理好林科院体制改革有序发展。

(二)、坚持以实事求实的态度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在处理100万亩林业中试基地是否属地化的问题上,林科院申述说明林业科学研究中活体保存在山上、成果转化也在山上等特性,以及科学试验林、繁殖种子库、国防林、生态定位观测站等方面的要求,较好地保存了必要的试验基地,真正体现了改革促进着科研发展的目的。

(三)、注重学科建设的布局、规划。林科院在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初期,即开始注重学科建设的规划、探索。从国家林业发展着眼,充分考虑林业周期长、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公益性强的特点。采取学科建设以研究所为基础进行,明确学科负责人。强化交叉学科,更新传统学科,发展新型学科。目前已初步确定重点29个,研究方向(领域)86个。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人才培养。林科院在制定改革发展规划时,注重人才培养。目前林科院已有在读研究生150余人,这在部属科研院所之中已属非常多了,但林科院结合体制改革,正在申报十五期间组建研究生院,预计在读研究生将翻一番,达到300人,由此确保科研生力军后继有人,实现林业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

(五)、狠抓制度创新,约束科研体制改革有序发展。林科院在体制改革中注意在管理制度上创新,规范改革进行过程。改革开始的第一年就出台27项规章制度,而且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还随时注意根据改革工作的需要,修订已有的制度,制定新的规章,努力进行制度创新,让改革进入规范、有序的过程。

三、几点体会:

(一)、职能部门的改革是科研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林科院自1996年列为农口惟一公益类改革试点单位,把院机关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将19个职能处缩减至13个,分流人员120人,只保留90人编制。我部所属的四院同样存在职能部门机构臃肿,职责不明的情况,应借此次改革的机遇,在加强职能部门服务职能的同时,合理设置职能机构,形成精干、高效的机关队伍,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二)制度建设是体制改革的关键。林科院把“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的有力措施,拟制订的管理办法数十个,现已成熟的办法有7个。为了顺利实施各项制度,其中6项关键的管理办法都以中国林业局下文。建议我部借鉴林业局的作法,在涉及学科建设、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由水利部下发管理办法或指导性的文件,给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政策上的支持,以推动四院的改革。我部要在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上提出有自己特色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措施和实施办法。

(三)产业化是转企的最终目标。林科院将院属70余个公司进行整合,注册成立“中林绿原公司”,把分散的资源集中,以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我部水科院、南科院、长科院也存在公司多,人员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在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的资质缺乏等问题,需要部给予政策支持。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5

学校的行政管理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转变,向民主、科学、现代的方向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服务教育教学,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应当是服务,其管理工作应当围绕着培养高素质学生为目的,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完善良好的服务体系。

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在实行行政管理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要让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其管理的依据来源于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管理制度相关规定,促进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自己职责。凡事都要有章可循,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要追究其责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依章管理的水平,树立行政管理工作的良好形象。规章制度的建设要立足于实际,贴近现实,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要有解决能力,同时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案。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的观念,老师和学生要树立监督检测的观念,这样学校的规章制度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时我们要明确,制度是用来防止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和提高效率的,不是为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只要是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积极作用的都应当得以实施和贯彻。

富含创新精神,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学校在管理工作上要树立创新的理念,学校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源于其自身主体的综合创新。加强对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建设是保证中职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适应学校的发展,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利用其高素质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在工作中落实和贯彻党的教育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实现道德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出所有的知识技能,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行政人员还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所在的不同岗位进行不同专业的系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大自身的知识覆盖面,以期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能够迅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行政管理人员还应当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冲突能够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发挥整体的作用。

实现技术现代化的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技术保证就是管理技术和工具,管理技术和工具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其产生的行政效率也就越高。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设计到的方面很广,能够对其产生作用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其必须借助较高的技术工具来完成。现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已经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管理了,中职学校里的行政管理同样如此。学校必须意识到行政管理如果单靠经验和文书很难适应现如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其必须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在行政管理方面加强现代的科学技术的运用,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学校的相关事务信息管理,实现办公的自动化,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6

关键词:沈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联盟在范围、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初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国家有关部委强力推进联盟构建以来,联盟发展逐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近年来,沈阳市将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截至2014年末共组建16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整合了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看,联盟尚处在发展初期和探索阶段,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作用尚不明显,相关部门对联盟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有限。为进一步促进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对市级联盟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并结合沈阳科技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促进联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顶层设计

(一)确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盟的构建不仅涉及产、学、研三方,而且由于各方的隶属关系不同往往分属多个政府部门,因而推进联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由相关技术领域院士及专家牵头,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政府层面的专家委员会,整体协调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对联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计划指南、认定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确定年度重点培育联盟

一是从各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的项目中,筛选产学研结合基础较好的重大项目作为年度重点培育联盟,促进项目参与单位加强创新合作的组织化、持续化,支持合作各方在共同执行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

二是依据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引导和促进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或转制院所)牵头,联合相关企业、大学、研发机构,以共同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通过契约形式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机制,构建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结合沈阳市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在已形成的产业集群中,以产业集群发展的共同需求为基点,加强与高校和科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制定并出台《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和管理办法》

目前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认定依据是主要是《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648号)。前者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后者就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市级联盟毕竟不同于部级联盟,鉴于目前沈阳市市级联盟快速发展的势头,为进一步规范联盟的认定条件并加强对联盟的管理,急需制定适应沈阳市联盟发展实际的具体规定,因而建议制定并出台《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和管理办法》,明确具有沈阳特色的联盟认定条件,同时加强对联盟的动态管理。

二、专项支撑

(一)联盟的新要求

科技计划是政府资源在技术创新配置的主要方式,根据2013年和2014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指南,市级科技项目计划均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两大主体计划组成。总体来说,现有沈阳市科技计划是围绕技术创新的领域和技术创新的环节进行配置的,联盟的出现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路径,强调围绕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构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推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发展。联盟这一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出现,对现行科技计划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探索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

近年来,沈阳市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集成各类科技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市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明确规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形成利益共同体。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这些规定虽然全面但过于笼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技计划支持联盟培育和发展的力度和效果。在总的科技计划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探索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专项支持的对象仅限于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专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专项,它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微版的市级科技计划,市级联盟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计划指南并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申报联盟专项。联盟专项支持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联盟的不同需求、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具体安排。联盟专项涵盖科技计划的所有专项,包括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中心及孵化器)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等科技专项。具体支持项目涉及某个专项,即参照这个专项申报及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使用可以探索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前支持与后补助相结合等方式。支持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联盟发展需要设定,不必拘泥于以往1~3年的支持周期。联盟专项的资金总额度设定可参考上年度分散在各个专项中支持联盟各个项目的总额,划定一个浮动的范围,每年根据联盟的发展视具体情况而确定每年度的专项支持总额。

三、科学管理

(一)加强政策引导

针对沈阳市大多数市级联盟组建时间较短且处于起步期的实际情况,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国家相关政策规章,促进市级联盟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评估引导

完善市级联盟发展动态监测机制,联盟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废除终身制。探索开展联盟专项经费使用绩效评估管理办法,每年度开展一次联盟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调查并定期汇总使用效果,为下一年度联盟专项年度计划指南的制定和提供依据。

(三)明确联盟的主体地位

联盟理事长单位(盟主单位)应承担起更多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责任,主要包括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考核指标、选择实施单位、监督检查与验收、责任追究等主要方面。

(四)促进联盟间形成自律组织

鼓励市级联盟建立自我约束的自律组织,如联盟联合会,通过制定公约、章程、准则等,监管、指导成员联盟的活动,保证联盟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在政府和联盟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提高联盟运行效率。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创新基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9]47号)以及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国家设立创新基金旨在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地方、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三条创新基金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创新基金的年度预算安排由财政部根据中央财政预算情况和创新基金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学技术部会同财政部向国务院提交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四条创新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开支范围

第五条创新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支出。具体开支范围包括项目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第六条项目费是指用于支持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经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审批立项的项目经费。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分别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其中,创新基金对每个项目的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数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个别重大项目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一)无偿资助

主要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包括人工费、仪器设备购置和安装费、商业软件购置费、租赁费、试制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鉴定验收费、培训费等与技术创新项目直接相关的支出。

(二)贷款贴息

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小批量生产、银行已经贷款或有贷款意向的项目。项目立项后,根据项目承担企业提供的有效借款合同及项目执行期内的有效付息单据核拨贴息资金。

(三)资本金投入方式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条管理费是指用于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从事创新基金项目的评审、评估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经费。包括基本支出(项目管理所需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具体按《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2]355号)和《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4]84号)执行。

管理费实行预决算管理。管理中心年度管理费预算通过科学技术部报财政部审批后,列入创新基金预算。年度管理费决算经审计后,通过科学技术部报财政部。

第八条其他费用是指经财政部批准开支的与创新基金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

第九条企业依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申请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受理、评审和监管。

第十条企业在申报项目时须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出具推荐意见前,须征求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的意见,并将推荐项目名单抄送省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通过受理审查的项目,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和评估机构进行评审、评估。根据评审、评估意见,管理中心本着"择优支持"的原则,提出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和金额建议,报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审批。经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审批的项目正式立项。

第十二条创新基金项目实行合同管理,正式立项的项目由管理中心与项目承担企业、推荐单位签订合同。

第十三条创新基金项目资金在合同签订后分两次拨付。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项目立项后拨付70%,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其余资金(第二次拨款);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项目立项后按企业有效借款合同及付息单据核定的应贴息数额拨付80%,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其余资金(第二次拨款)。

第十四条管理中心依据合同金额每年分批编制立项项目用款计划,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五条管理中心每年根据项目验收情况分批编制二次拨款计划,报财政部审核。

第十六条财政部对管理中心报送的立项项目用款计划和二次拨款计划审核后,将创新基金项目资金指标下达到项目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第四章监督管理与检查

第十七条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当地创新基金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当地创新基金的运作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参与项目的验收工作;管理中心负责制订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的工作规范,组织实施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分析总结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八条项目承担企业应按要求定期填报监理信息调查表(半年报、年报)。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可委托地市级科技主管部门或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理。管理中心根据企业监理信息调查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监理意见、省级财政部门的检查意见、实地检查情况等,提出项目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报送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第十九条省级财政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创新基金项目的跟踪问效。科技主管部门应将本地区项目监理信息汇总情况抄送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要定期抽查项目执行情况,对于所辖地区创新基金使用管理情况提出年度执行情况报告,下一年度4月底前报送财政部,同时抄送管理中心。

第二十条项目承担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合同,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创新基金拨款,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第二十一条项目承担企业须对项目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无偿资助项目承担企业,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后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形成资产部分转入资本公积,消耗部分予以核销;贷款贴息项目承担企业,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后作为冲减当期财务费用处理。

第二十二条省级财政部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对创新基金项目实行定期检查,管理中心实行重点检查。财政部、科学技术部采取委托有关监督检查部门抽查、社会中介机构检查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创新基金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

第二十三条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重大违约行为,将终止合同并采取通报、停止拨款、追回项目资金等相应处理措施。需追回项目资金的,由管理中心负责监督企业将未使用的扶持资金如数上缴国库,已形成资产的将资产变现后上缴国库。

凡违反创新基金有关管理办法及国家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分别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8

第一条 为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创新基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xx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9]47号)以及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基金是经xx批准设立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国家设立创新基金旨在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地方、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三条 创新基金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创新基金的年度预算安排由财政部根据中央财政预算情况和创新基金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学技术部会同财政部向xx提交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四条 创新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 开支范围

第五条 创新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支出。具体开支范围包括项目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第六条 项目费是指用于支持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经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审批立项的项目经费。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分别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其中,创新基金对每个项目的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数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个别重大项目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一)无偿资助

   主要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包括人工费、仪器设备购置和安装费、商业软件购置费、租赁费、试制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鉴定验收费、培训费等与技术创新项目直接相关的支出。

   (二)贷款贴息

   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小批量生产、银行已经贷款或有贷款意向的项目。项目立项后,根据项目承担企业提供的有效借款合同及项目执行期内的有效付息单据核拨贴息资金。

   (三)资本金投入方式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条 管理费是指用于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从事创新基金项目的评审、评估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经费。包括基本支出(项目管理所需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具体按《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XX]355号)和《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84号)执行。

   管理费实行预决算管理。管理中心年度管理费预算通过科学技术部报财政部审批后,列入创新基金预算。年度管理费决算经审计后,通过科学技术部报财政部。

第八条 其他费用是指经财政部批准开支的与创新基金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 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

第九条 企业依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申请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受理、评审和监管。

第十条 企业在申报项目时须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出具推荐意见前,须征求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的意见,并将推荐项目名单抄送省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通过受理审查的项目,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和评估机构进行评审、评估。根据评审、评估意见,管理中心本着“择优支持”的原则,提出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和金额建议,报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审批。经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审批的项目正式立项。

第十二条 创新基金项目实行合同管理,正式立项的项目由管理中心与项目承担企业、推荐单位签订合同。

第十三条 创新基金项目资金在合同签订后分两次拨付。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项目立项后拨付70%,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其余资金(第二次拨款);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项目立项后按企业有效借款合同及付息单据核定的应贴息数额拨付80%,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其余资金(第二次拨款)。

第十四条 管理中心依据合同金额每年分批编制立项项目用款计划,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五条 管理中心每年根据项目验收情况分批编制二次拨款计划,报财政部审核。

第十六条 财政部对管理中心报送的立项项目用款计划和二次拨款计划审核后,将创新基金项目资金指标下达到项目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第四章 监督管理与检查

第十七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当地创新基金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当地创新基金的运作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参与项目的验收工作;管理中心负责制订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的工作规范,组织实施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分析总结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企业应按要求定期填报监理信息调查表(半年报、年报)。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可委托地市级科技主管部门或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理。管理中心根据企业监理信息调查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监理意见、省级财政部门的检查意见、实地检查情况等,提出项目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报送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第十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创新基金项目的跟踪问效。科技主管部门应将本地区项目监理信息汇总情况抄送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要定期抽查项目执行情况,对于所辖地区创新基金使用管理情况提出年度执行情况报告,下一年度4月底前报送财政部,同时抄送管理中心。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合同,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创新基金拨款,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企业须对项目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无偿资助项目承担企业,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后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形成资产部分转入资本公积,消耗部分予以核销;贷款贴息项目承担企业,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后作为冲减当期财务费用处理。

第二十二条 省级财政部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对创新基金项目实行定期检查,管理中心实行重点检查。财政部、科学技术部采取委托有关监督检查部门抽查、社会中介机构检查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创新基金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

第二十三条 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重大违约行为,将终止合同并采取通报、停止拨款、追回项目资金等相应处理措施。需追回项目资金的,由管理中心负责监督企业将未使用的扶持资金如数上缴国库,已形成资产的将资产变现后上缴国库。

凡违反创新基金有关管理办法及国家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分别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9

浙江省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二、项目背景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聚集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它不仅是新的知识、技术和制度的载体,也是一种新的文化的载体。创新是大学科技园的灵魂,大学科技园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创新来进行。可以说,创新是大学科技园根本属性,离开了创新活动,大学科技园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20xx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36.50万人,R&D人员25.11万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739.15亿元,同比增长24.65%;R&D经费内部支出478.61亿元,同比增长13.03%。

浙江省除了1所国家重点高校浙江大学以外,还有23所省属本科院校,其中56.5%集中在杭州。身处浙江这块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的土地,这支庞大的科技力量已经以各种方式融入到浙江经济的发展大潮之中,与浙江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浙江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征程中,这支力量必然会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各个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打造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科学技术“xx”规划》中提出,至20xx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xx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3%;研发人员40万人年,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2万人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严重,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途径。高校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能,在政策、资源、人力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创造条件,高校也相继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优势。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第1章:大学科技园项目总论

1.2.1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2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背景

(3)项目承办单位

(4)项目建设用地

(5)项目建设期限

(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8)大学科技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3前瞻对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2)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3)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4)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5)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7)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8)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9)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大学科技园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大学科技园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大学科技园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大学科技园市场规模分析

2.2.3大学科技园盈利情况分析

2.2.4大学科技园市场竞争分析

2.2.5大学科技园进入壁垒分析

2.3大学科技园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大学科技园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大学科技园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大学科技园项目技术方案

4.1.4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大学科技园项目设备方案

4.3大学科技园项目工程方案

第5章:大学科技园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2大学科技园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3大学科技园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4大学科技园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第6章:大学科技园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大学科技园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3大学科技园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4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第7章:大学科技园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2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3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4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第8章:大学科技园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大学科技园项目组织架构

8.2大学科技园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第9章:大学科技园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大学科技园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2大学科技园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0章:大学科技园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10.1大学科技园项目投资预算

10.2大学科技园项目融资方案

第11章:大学科技园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11.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2前瞻对大学科技园项目销售收入估算

11.3前瞻对大学科技园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1费用估算基础数据

11.3.2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3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4.1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现金流量分析

11.4.3投资效益分析

11.5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1.6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7不确定性分析

11.7.1盈亏平衡分析

科技创新规章制度篇10

关键词:新形势;新保密法;保密工作

一、充分认识新保密法的重要性,增强学校保密工作的责任感

(一)范围广。

新形势下,学校科技工作的事项主要包括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国家秘密有学校承担的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相关的科研项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等;商业秘密包括学校拥有自主产权的科研成果以及尚未公开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新工艺、技术、方法、材料等技术信息;工作秘密有科技档案、国家考试、评审材料等。

(二)对外交流活动频繁。

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大大增加了泄密渠道的可能性,给科技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

随着办公自动化在校园里的推广,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因特网、校园网等的使用给我们日常工作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特别是每年国考和有关资质的考试,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准确把握新保密法的精神实质,做好学校保密工作创新思路

(一)思想理念创新。

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全方位、多变化、高科技和开拓性的保密思想。

(二)工作思路创新。

学校的保密工作须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相结合,应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积极转变观念,走创新发展之路。

(三)管理方式创新。

把握新形势下学校保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保密工作方式,不断增强保密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

(四)工作机制创新。

建立科学规范、保障有力的保密工作机制,做好保密服务工作。

三、切实抓好新保密法的学习贯彻,推进学校保密工作管理

(一)贯彻落实新保密法宣传是前提。

学校要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学校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学习宣传贯彻新保密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抓实抓好。针对教职工的不同特点,深入开展新保密法的学习宣传工作与普法教育、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广开渠道,创新载体,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保密意识和保密观念,提高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性。

(二)贯彻落实新保密法制度是保障。

一是加大新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保密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健全学校保密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加强保密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保密要害部门、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切实管好各类载体;四是加快保密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步伐。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加强指导、监督,重点加强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保密制度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对高科技窃密的防御能力及保密技术。

(三)贯彻落实新保密法技术是依托。

针对国家考试窃密手段层出不穷,管理以技术为依托,技术靠管理来保障。提高保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是做好学校保密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保密技术的重要性,着重抓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公共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分类管理和指导。

(四)贯彻落实新保密法监管是重点。

学校保密工作的重点就是科技保密和考试保密。学校保密工作要坚持“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的方针,重点做好科技保密和考试保密工作,要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科技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以及防止试卷窃密、泄密,确保考试安全进行。

(五)贯彻落实新保密法队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