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与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7:51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1

影响我国美观功能设计的因素一般分为经济因素和在材料使用上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共同影响着我国建筑美观功能设计。资金的不充足无法保证设计施工规范高效化,同时在材料上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进行质量的选控,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能源的消耗浪费。以下对这两点进行简单说明: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建筑美观功能设计最首要问题。过去,我国处于发展中阶段,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也没有较大的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没有太多的高标准高要求。同时经济导致我国建筑科技水平不高,一些美观功能技术还不够成熟,严重影响建筑美观功能设计的实行。

(2)使用传统建筑材料。

在建筑中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建筑物能否体现综合美观功能效果最直接因素。过去我国建筑行业在进行施工时不注重材料的选择。部分墙体中大量采用实心粘土砖,并且在窗门上也采用传统密封性差的合金窗和单层玻璃,不仅生产能耗高,而且建筑本身的保温效果不好。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美观功能设计的执行,同时造成能源一定程度上的耗损浪费。

二、建筑美观与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人风格和倾向的影响,在进行设计时对于美观与功能上的结合出现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建筑实用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的外在美学观赏。如下对建筑设计美观与功能中存在的现象进行简要介绍:

(1)不恰当地运用高台基大台阶。高台基大台阶是建筑手法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是能够增加建筑整体的雄伟感,具有一定的庄严高大效果。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建筑体量一般不大,因而在设计中滥用大台阶,目的为增强小体量建筑的雄伟感。然而这种做法严重不符合实用功能,对于一些社会弱势人群而言,这种大台阶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严重忽视建筑朝向。在建筑朝向问题上对于我国最佳的方位是坐北朝南,然而在整体设计中我国同样出现东西朝向的建筑,造成没有充足的日照进行采光,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环境。为了在建筑排列的美观,忽视建筑正常使用功能,严重忽视了建筑以人为本的原则,缺少一定的经济适用性。

(3)忽视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目前设计师为了能够加强建筑美观上的提高,在设计中滥用玻璃幕墙、彩色玻璃和异形窗户,造成建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不好。一些建筑采用深蓝色的外层玻璃,白天使用也要开灯。同时一些中小型城市使用玻璃幕墙,没有完善空调系统的前提下,造成建筑物内部闷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秩序。设计师应加强以人为本,美观功能完美结合的设计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气候、经济特点精心地进行人性化设计。

(4)无障碍设计流于形式。无障碍设计是保证人们使用建筑产物安全的结构。但是目前由于设计师个人认识的偏差,在无障碍设计中过于形式化,从而造成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加大。

(5)忽视隐性安全问题。建筑第一要素就是安全使用,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功能的使用。然而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师常常忽视安全问题,为了能够实现建筑整体结构上的美观效果,对于疏散用楼梯等方面的设计存在着不足或缺失,造成出现火灾隐患时不能及时疏散人群,引发火灾现场的混乱,增加危险系数。同时,设计师一般喜欢用新型的玻璃幕墙进行建筑美观提升,但是这种墙体抗撞性差,在大温差或风暴碰撞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玻璃自爆、破碎坠落等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对于这类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应在玻璃幕墙下的入口处都设计了外挑的雨篷,就可避免在进出时受到坠落玻璃的伤害。在玻璃幕墙范围内的其它部位,在底层沿外墙设计成行人不可靠近墙根的花坛,这样的设计基本就可以保证即使玻璃高空坠下,也不易伤到人。

三、建筑美观与功能设计之间的联系

基于建筑产生的缘由以及建筑与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最为重要的两个特性就是实用性和美观性。实用性堪称是建筑所有其它功能发展的基础,甚至于是除实用性外的另一大特性——美观性也是立足于实用而后才建立起来的。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建筑实用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导致建筑美包括建筑艺术美的诞生。在追求实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注重比例、均衡、材料质地、牢固程度以及重量之类的问题,而这一举动却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产生出了建筑的形式美感。因为实现了建筑的实用而引起的人的那种有别于对天然巢穴的满足感、舒适感和喜悦感,是一种真正的人的感觉,一种能够发展人的审美情感的心理因素。于是,面对一定的建筑形象,我们才能深感其美。当然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建筑上的美观与传统意义上的美观的差别。不若那种文学意义及视觉感官美学意义上的美,建筑美不仅仅是美在其颜色搭配之巧妙,外观造形之奇特,它更多的是注重一种有韵律的、均衡的、有规律可循的美感。

四、建筑内管功能设计应有个性

(1)突出、强调建筑物的竖向线条是当代建筑师常采用的手法,它能使建筑物产生一种飘逸而上的感觉。简单的竖向线条排列的建筑方面并不困难,但是,与环境结合是建筑外观处理上常遇到的主要问题。这就依靠建筑师根据建筑物所处具置、建筑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也是建筑师自身尺度感一个体现。

(2)突出平整外形的设计造型较多体现在办公、宾馆建筑,在繁华喧杂的建筑群中,运用平面整体性为主立面,在平整外形的基础再追求某些线条、门窗的变化,使建筑物脱颖而出,给人一种清朗、简朴的造型,表达一种大度、高尚的意境。反而有些办公建筑采用复杂、多变的主立面会带给人们一种繁琐、心烦的感觉和视觉效果。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理论也日臻完善,对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了。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工程由于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不当,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探讨了工程造价与工程设计的关系和意义,总结了在工程设计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对以后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因为高层建筑具有特殊性,所以,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非常重要,工程设计是施工的前提,所以,合理的设计是施工顺利的基本保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贯穿节能的原则,根据建筑用电设备的特点、负载容量以及供电分布等特点来进行电气设计,从而减少电气能耗,节省运营成本。

建筑电气工程概述

现代建筑对于内部电气化设施要求较高,其主要在于人们对电气设备与居住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使用建筑物时一定要配备安装相关的电气化设备,建筑框架只是居住的硬件设施,而电气设施则是其软件。面对当前不断提高建筑物内部电气设施自动化程度的局面,人们对于电气设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升级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外接电器与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与安全已成为人们选择建筑硬件和进行家居装修的主要考虑对象。那么,建筑电气工程是什么呢?其实,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在建筑配套中管线走向、输电、输气、弱或强电的安装与相关电器预留接口的布局等环节。在电气系统中,其整体结构很复杂,管线走向与布局也比较多变,并且电气工程对设备稳定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电气安装与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严格根据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来保证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选择供电电源和电压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层数都比较多,建筑面积也普遍较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供电的可靠与安全,一定要配备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这些电源都是同时供电,充当彼此的备用电源,在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时,其它电源正常工作,以保证正常供电。为了保证楼层的稳定供电,很多高层建筑安装了发电机组,在停电时,采用发电机组发电,保障停电时,建筑内可以正常供电。

配电系统设计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高层建筑供电都采用10kV的标准电源同时供电,为了自动切换电压,通常都采用单母线进行高压分段。配电系统的计费方式采取的是两部电价法,对于低压,采用在配电系统旁安装计费表的方法进行计费,对高压采取高供高计,通过这两种方法,分别对低压与高压进行计费。

设备的选型

1、高压开关柜。现代高层建筑的变配电室一般设在主楼地下层。国外用于高层建筑的开关有三种类型可供选用:真空断路器、SF6开关与高压空气断路器。其中高压空气断路器由于技术老旧,SF6开关尺寸数大,气体具有毒性,所以当前10kV真空断路器被普遍应用着。

2、电力变压器。依据防火要求,主楼内是不能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当前有SFe变压器、硅油变压器与干式变压器等三种产品可以选择。

3、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大多数都做成抽屉式,尤其是大容量的出线,则做成手车式。

4、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很多使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几年,国外高层建筑已开始使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故障率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应急备用发电机组一定是快速自起动的。通常应能在15s内恢复供电。从可靠性出发最好选用两台,自动并车。较小容量时可以选用一台。

(四)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现代高层建筑的用电量比较大,在明确变电所位置时,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方便进出线,接近电源侧,方便设备运输、吊装。不能设在一些经常积水场所的相邻或正下方的位置,不能设置在有爆炸危险介质或有剧烈震动的场所,不能设置在地方可能积水与地势低洼的场所。

(五)强电系统网络设计

强电系统的网络设计系统:动力线路、照明线路;各种实验用电插座线路,各种实用和生活辅助用电线路,消防系统中的动力、照明、控制线路。还要增加生产、生活、办公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与自动化发展要求的用电弦线路。预期内与预期外,可能增加的电气网络系统线路。饮食电气、厨具、空调设备与取暖用电气能源等等,在强电系统设计时,一次性都需纳入设计之中,强电系统的网络设计,要比之前在线路要求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制约机制比较复杂了,设计的复杂性,精确与难度要求,越来越严越高。

弱电系统网络设计

弱电系统网络设计除常规的电话系统线路,火灾系统线路,直线电视系统线路、直线广播系统线路外。要增加网络终端系统线路,电子计算机终端系统线路,多媒休系统线路,闭路电视射、放系统线路与电化教育系统、直流子母钟系统线路等等。社会发展与未来科技还要增加某些系统线路的要求,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弱电系统网络设计之时,就要有所考虑,有所预见,有些项目的增设纳入设计,也是有必要的。

防雷与接地

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使用避雷带与避雷针的做法经济合算、简单可靠。施工时一定要确保各层楼面金属管道、钢筋和该层用作引下线的柱筋有可靠的连接,形成等电位层。现代高层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现代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与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构成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一般是在4欧以下。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虽然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符合接地电阻的要求,但仍应该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建筑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都非常有利。

消防

现代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有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包含: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与自动洒水灭火系统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等四个部分,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与消防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与消防指挥。

三、高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管线的敷设和选材方面

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时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比如减小线管壁的厚度,利用其他材料的管来替代镀锌管,管子在通过结构伸缩缝时并没有装设过路箱,管子埋地或埋墙不够深等,给建筑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安装防雷装置时存在的问题

设备的接地干线和接地地排之间并不是直接连通,而且防雷支架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引下角和弯角之间的角度是锐角,也没有对屋面的金属物做对应的防雷接地措施,引下线和带间运用了对焊技术或是单面焊接技术,并且在焊接的接口处有十分严重的锈蚀现象。

建筑电气施工不当造成火灾事故

建筑电气施工中影响最大,损失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因建筑电气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火灾事故。由于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防雷接地和重复接地工作,或者没有按施工方案的标准要求施工,而是出现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等不规范施工,特别是接地极没有合理选定,并做好送电前检测,从而出现电线着火或电气开关烧毁,发生火灾事故。

建筑电气施工不规范造成安全隐患

主要体现在建筑电气施工人员在没有熟悉各种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地安装和操作上。由于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很多隐蔽的记录和资料,特别是施工中的电气设备比较烦琐,如果没有按照其功能或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很可能就会因为操作失误,或安装失误给建筑电气施工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四、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施工

认真研究、全面考虑、科学配置电路

接地保护装置线路、弱电系统网络、强电系统网络等,都应在建筑物墙壁内指定的有效空间内安排。各种电气系统网络线路的交叉和并行,都一定要设计得合理、科学、排列顺序规范,各种线路管位位置配置方便得体。尤其要注意的是各种电气系统网络线路的配置,不但要研究空间配置科学合理,而且要重视各种电气系统网络线路之间的物理影响,各线路之间的相互感应,感应的强弱与可能发生的电学现象。对其可能发生的物理现象的后果,要有精确的计算,科学的分析与相应的措施。有些的项目,还需要请有关专家与有关科研单位,做出科学鉴定与施工意见。一定不能粗心大意,要防患于未然。

电气线路暗配管的选材与施工

传统使用的电气线路暗配管,很多不使用规格的钢管。从弱电、强电等系统网络物理性能要求,并行、交叉重叠线路暗想套管,在选材上不但要考虑暗配管的坚固与实用,而且要考虑其化学与物理性能的科学、适宜。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验、论证后,再明确选材。现浇混凝土中电气线路配管,很多使用钢性阻燃管(FpC)暗配,在浇混凝土过程中要避免管路断裂、阻塞、盒位不正、管口脆盒等。还要在浇混凝土前使钢性阻燃管接口、接头有充足的凝固时间,致使其完全凝固后再浇混凝土。而依据新的工艺要求,使用的其它非金属暗配管,更要重视浇混凝土之间的固定与浇混凝土过程中的精心施工,进而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不会发生管路脱位或阻塞。

强化后期验收质量控制

在电气工程施工结束以后,项目工程部要组织人员对工程进行预验收,并对各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使用便捷性等进行测试,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同时,要抓好设备的试运行工作,详细测试电气设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检查管线布局、安装是否科学合理,并严格测试建筑避雷系统的安全性。最后要将各项测试数据进行归档,做好管线分布图的记录,以便今后维修和升级。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具有普通建筑不具备的特点,因此,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认真根据建筑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同时,在建筑施工时,把质量和安全放在建筑电气施工的核心上,确保建筑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177-01

引言

高层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反过来也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做好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入手,通过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使用性能。

1.给排水工程设计

1.1建筑给水

(1)给水管道设备的选用

我国传统的给水管道材料为热镀锌钢管,这种钢管具有易锈蚀的特点,使得生活用水不满足饮用要求,近几年由于高分子合成技术和添加剂的不断革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给排水管道,如pp-R管、pVC管、pe管、aBS管等,他们都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当采用pp-R管等可热熔连接管材时,可将接头设置于地面下,当选择铝塑复合管等非热熔连接管材时,应将连接接头设置于地面上,防止漏水时检修困难。

(2)给水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与一般多层建筑相比,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结构复杂,在给水排水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的选取加压供水设备,如高位水箱供水、气压水箱供水、无水箱变频泵供水等,需要对给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区,并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3)管道设备的布置

1.2建筑排水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排水立管比较长、泄水量大、落差高、产生的能量比较大,往往会在管道内产生气压波动,最终造成卫生器具的破坏,从而下水道中的臭气侵入室内,污染环境。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排水的效果和质量,要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的安全。

(1)卫生间出现渗漏情况,主要原因是卫生间地面防水未处理好,地面水渗透到下层,因此要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保证卫生间所有的管道进行严格注水试压后方可进行隐蔽工作。

(2)如果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侧排地漏,应该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各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沿卫生间地面墙角处引至外墙。器具存水弯、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建筑外墙处。

2.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各个专业相互协调配合,尤其是土建施工中,没有做好给排水的预埋工作,将会造成预埋孔洞位置不准确,甚至出现漏埋现象。

在进行楼层施工时,首层一般比较复杂,涉及到的管线、洞口都比较多,从第二层开始就为标准层,其上所有楼层的给排水管道、洞口、管线留设都一样,方便施工,因此需要对土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在高层建筑中,要做好防火措施,一般横干管要穿越防火分区时,需要设置隔离墙和防火墙,防火套管、阻火圈等材料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管道贯穿部位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阻火圈宜采用阻燃膨胀剂制作,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有效阻止火焰和烟气蔓延,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以下方法予以解决。

3.1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工序,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最终影响到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安装;当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凿开,重新进行埋设,即费工又费时,因此在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预埋,保证对设备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非常熟悉,并绘制出预埋图,才能顺利的完成预埋工作;当预埋完成后,应该做好固定工作,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情况。

3.2样板层

为了保证标准层的管道安装、尺寸、位置都满足要求,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正确,就需要在施工前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一个样板层,可以在制作样板房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处理,最后要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验收。

4.施工质量控制

4.1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要熟悉工程相关文件,并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通过设计交底就可以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纸会审解决设计中的缺陷、错误,作出相关专业的位置、尺寸、标高协调,解决各专业问题的矛盾冲突,统一各方面的意见,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4.2事中控制

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应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的进行控制:

(1)严格执行给水排水材料检验制度。在材料、设备进场时,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核对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书,确保所有的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2)做好隐蔽工程检验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隐蔽验收制度。高层施工中给排水管道安装比较复杂,施工方必须安装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规定进行隐蔽验收。

(3)合理组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4.3事后控制

在给水排水工程完成后,要做好竣工验收,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情况可以按照工序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在验收过程中要控制重点,坚决把好质量关,不得让不合格的工序通过验收,不得在没有进行验收的情况下进入下道工序,进而确保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

现代高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做好施工各环节的统筹规划,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满意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路树生.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2,08:270-273.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44-0082-02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给水排水安装质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的主要原因。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多为框剪或筒体结构,主体结构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到位准确情况,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给水排水施工需要精确的施工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严格的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1给排水工程设计

1.1建筑给水

1.1.1给水管道设备的选用

我国传统的给水管道材料为热镀锌钢管,近几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给排水管道,如pp-R管、pVC管、pe管、aBS管等,他们都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当采用pp-R管等可热熔连接管材时,可将接头设置于地面下,当选择铝塑复合管等非热熔连接管材时,应将连接接头设置于地面上,防止漏水时检修困难。

1.1.2给水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与一般多层建筑相比,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结构复杂,在给水排水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的选取加压供水设备,对给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区,并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1.1.3管道设备的布置

对管道布置进行优化可以在满足用户用水的情况下减少工程造价。但是相对于城市管网优化设计,建筑管网具有特殊性,且管网覆盖面小、管径小,造价自然低,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针对高层建筑管网的特殊性,不断提高管道的质量和性能,通过进行管道的优化改善管道设备的布置。

1.2建筑排水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排水立管比较长、泄水量大、落差高、产生的能量比较大,往往会在管道内产生气压波动,最终造成卫生器具的破坏,从而下水道中的臭气侵入室内,污染环境。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排水的效果和质量,要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的安全。

1)卫生间出现渗漏情况,主要原因是卫生间地面防水未处理好,地面水渗透到下层,因此要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保证卫生间所有的管道进行严格注水试压后方可进行隐蔽工作;

2)如果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侧排地漏,应该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各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沿卫生间地面墙角处引至外墙。器具存水弯、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建筑外墙处;

3)在施工中要注意和各个专业的协同配合,由于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置于外墙,为了减小对外观的影响,要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建议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凹槽处,尽量降低对建筑立面的负面影响;

4)高层建筑为减少空调凝结水的自由散落,因此在空调机旁要设置凝结水排水立管,卧室大多采用分体式空调机排水,在离地面2100m处的冷凝水排水立管上接入三通口,将空调凝结水排水软管接入。

2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以下方法予以解决。

2.1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工序,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最终影响到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安装;当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凿开,重新进行埋设,即费工又费时,因此在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预埋,保证对设备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非常熟悉,并绘制出预埋图,才能顺利的完成预埋工作;当预埋完成后,应该做好固定工作,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情况。

2.2样板层

为了保证标准层的管道安装、尺寸、位置都满足要求,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正确,就需要在施工前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一个样板层,可以在制作样板房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处理,最后要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验收。

2.3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具有外墙面积大、高度高、功能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该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按建筑的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别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等优点,有效的执行施工组织、监督工作。

3施工质量控制

3.1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要熟悉工程相关文件,并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通过设计交底就可以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纸会审解决设计中的缺陷、错误,作出相关专业的位置、尺寸、标高协调,解决各专业问题的矛盾冲突,统一各方面的意见,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3.2事中控制

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应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的进行控制:1)严格执行给水排水材料检验制度;2)做好隐蔽工程检验工作;3)合理组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在给水排水工程完成后,要做好竣工验收,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情况可以按照工序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进而确保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

4结论

现代高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做好施工各环节的统筹规划,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满意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方肃.高层建筑给水排水[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6

【关键词】基坑支护;支护结构;土方开挖;信息化施工;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一种必然,如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铁及地下车站、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必然涉及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基坑工程具有安全储备小、风险大、制约条件多,经验要求高等特点,因此支护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成为了基坑支护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时,应充分研究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周边环境保护及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护结构与技术措施控制成本及工期目标。

1.1基坑支护设计条件

充分阅读和分析勘察报告,了解土层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开展环境调查工作,充分了解基坑影响区内的道路、管线及建(构)筑物。充分收集主体结构的图纸,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结构平面图、建筑剖面图及基础结构与桩基设计资料等。了解当地的施工经验及施工能力。遵守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并应根据当地的工程经验设计和施工。

1.2基坑支护结构型式

支护结构型式选择直接关系到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便利等。常见的支护结构如支档式结构(锚拉式结构、支撑式结构、悬臂式结构、双排桩及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结合的逆作法等),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放坡等。

1.3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选择

支护结构型式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基坑深度,土的性状及地下水条件,基坑周边环境,主体地下结构及其基础形式、基坑平面尺寸及形状,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季节,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和施工工期等。同一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可根据不同的土层性状、周边环境条件、基坑深度等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可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支护结构上、下部位可采用不同结构结构类型。

2、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合理选择支护施工方法

根据基坑工程的施工、开挖方法可分为无支护开挖和有支护开挖。无支护开挖适用于场地空旷、周边环境简单的基坑施工,一般包括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地基加固和护坡,施工中应重点控制边坡稳定性和变形。有支护基坑施工包括围护结构、锚杆、土钉、支撑体系、土方开挖、降水工程、地基处理、监测、环境保护等,应主要控制围护结构质量、降水效果、地基处理效果、超挖、超载、时空效应、锚杆、支撑、监测、环境保护、安全风险管理等。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环境保护、安全风险管理及信息化施工等。

2.2基坑的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

基坑工程中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依据工程地质条件、支护设计文件、环境保护要求、施工场地条件、基坑性状、开挖深度等编制土方开挖施工方案。遵循“分层、分段、分块、对称、对称、平衡、限时”和“先撑后挖、限时支撑、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土方开挖可分为无内支撑土方开挖和有内支撑土方开挖,无内支撑土方开挖主要有放坡开挖及采用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土钉支护、锚杆支护悬臂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有内支撑基坑开挖主要由支护结构中采用一道或多道内支撑的基坑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临时土坡的稳定性,土方应及时外运以并且应加强对支护构件、降水井、监测点的保护,同时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做好信息化施工。

2.3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由面层、土钉、被加固的土体及必要的防排系统组成,具有自稳能力的原为挡土墙。土钉墙可与各种微型桩、隔水帷幕、预应力锚索等构件结合起来构成复合土钉墙。土钉墙有如下优点:施工设备、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经济性较好,可实现敞开式开挖。支护结构柔性大,有良好的延性。密封性好,防止雨水及地下水对边坡的冲刷侵蚀。能合理利用岩土体的自稳能力。土钉墙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填土、粘性土、砂土等非软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

2.4锚杆的支护技术

锚杆是将受拉杆件的一段锚固在稳定地层中,另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联结,用以承受土压力、水压力、地面超载等施加于构筑物的推力,从而利用地层或岩层的锚固力以维持构筑物的稳定性。与其他支护形式相比它的特点主要为:提供开阔的施工空间,方便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对岩土体的扰动小,充分发挥岩土体的自身稳定性,通过施加预应力能有效的控制变形。锚杆的作用部位、方向、间距等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锚杆可通过抗拔试验、蠕变试验确定其抗拔力及变形特征,可保证其有足够的安全度及适用性。

2.5地下的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现浇地下连续墙是采用原位连接成槽浇筑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围护墙。在深基坑工程中有较多的应用。它具有如下优点:施工低噪音、地震动,对环境影响小。刚度较大、连续性较好,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性高,支护结构变形小。抗渗能力较好。可作为地下室外墙使用。同时也存在弃土和废浆处理、粉砂地层易引起槽壁坍塌、渗漏等问题。由于施工机械的限制,墙体的厚度具有固定的模数。对地下连续墙的选用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实经济合理时才可使用。

2.6排桩支护的施工技术

排桩围护体是利用常规的各种桩体,如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钢板桩或混合式桩等,按一定的间距或连续咬合排列,形成的挡土结构。与地连墙相比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平面布置灵活等优点,缺点是整体性和防渗较差。当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时,可采用止水帷幕与排桩配合使用或采用咬合式排桩支护体系。排桩常与锚索(杆)或内支撑组合使用。

3、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1基坑支护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全面、系统掌握基坑工程相关标准规范各自特点、体系,设计计算应使用同一标准的体系,不要几本标准混用。合理划分基坑安全等级。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土压力计算模型。合理的选择勘察报告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所需的参数。设计应考虑正常施工偏差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监测和质量检测要求。

3.2基坑支护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前应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支护设计方案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土方开挖应按照设计工况及土方开挖方案分层、分段进行,严禁超挖。支护结构及地下水控制施工应选择合理、适用的工艺和工序。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并分析监测数据以指导施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基坑的深度、数量不断增加,如何降低基坑事故的发生、减小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基坑工程重点控制的目标。做好基坑支护设计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范要求控制施工质量,同时做好信息化施工是基坑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一)节能

在建筑物高品质的室内环境设计中,暖通空调专业的设计人员要从节能环保角度主动参与建筑方案的设计,要与自动控制专业相互融通,改变过去的纯专业设计为跨专业的协同设计。要密切关注最新的节能科研成果,要积极采用并推广节能新技术,要努力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要与设备制造商保持密切联系,要对业主做好节能工作的思想工作,尽力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二)消声

现代社会对噪声污染控制很严格,而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时的噪声是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所以暖通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非常重要。一般来讲,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空调机房不就近设在人群密集的地下,而设在裙房的地下设备用房内,最大程度地减少震动和噪声的影响。组合式空调器应选用双风机,降低风机的风压,降低风机的噪声水平。从地下空调机房到人群密集地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地下送回风风道,加大了自然衰减。同时排风系统上设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以隔断外界噪声。

(三)自净

在暖通空调设计中,设计一个良好的净化空调系统,保持良好的室内建筑环境和空气品质是优化建筑环境的关键所在。理想的净化空调系统,必须控制以上两项功能并达到规定的技术参数,才能满足一些特殊室内建筑环境和空气品质的要求。

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杜绝容易产生的设计问题

现如今在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时,大多数的设计人员在确定负荷时都是用估算值来进行的,很少人会真正切人到房屋的实际情况中,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或者调整,这样的估算的话就会产生非常大的负荷,进而加大了能源的浪费。由于现阶段中国的新技术研制方案层出不穷,每一种技术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或者缺点,因而在选择设计方案上,不同的人对于方案的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其得到的相关设计数值也是不同的,同时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赶进度,往往会忽视某些特殊的情况,造成了局部的损失过大,没有使设计方案进行平衡处理,造成部分负荷及风量的分配不均,进而引起各个房间冷热不均情况的发生,达不到应有的设计目标。有时相关人员在进行建筑工作时,选用的建筑材料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热力状态,从而导致室内微气候条件与设计方案上的出入。

(二)可行性和可靠性设计问题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如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能否有足够的机房面积也是评判设计方案可行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改造工程和建筑面积比较紧张的情况。对于一些要求全年保证室内空气参数的重要工程以及空调系统故障停机将产生严重损失的场所,应考虑系统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备份问题讲行系统工作可靠性分析。

(三)推广节能设计

当前,随着能源危机问题的逐步凸显,各行各业都十分关注本行业的节能问题,而暖通空调行业作为能耗大户,其节能问题就显的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在各方面条件得以满足的前提下,选用最为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这样不仅有利于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还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三、暖通空调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一)做好施工之前的管理工作

首先,在焊接钢管之前,人工或者机械清除锈斑、污垢,当清理干净管内壁之后,封闭管口。在管道施工过程中,没有完全封闭的管口应及时封堵,避免污物流入。连接管道时,及时清理其中的麻丝、焊渣等杂物;

其次,在管网的最低位置,安装一个较大的排污阀,如果排污阀过小,排污效果相对变差,增加清洗的次数;如果没有将排污口设置在低处位置,就会造成排污不彻底,影响运行。安装管网时,适当增加旁通冲洗阀门以及临时过滤器,在连接设备之前进行通水试验,分段清洗设备,做好水系统循环的试运行工作,为后期施工做好准备。

(二)严格检验施工材料

无论采取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还是甲方提供材料的办法,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如果采购材料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一律禁止进场;必须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与设计要求。

另外,各种阀门在暖通管道工程系统施工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暖通工程中使用的器材,尤其是大的管件、管材、散热器等,均需符合国家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验收各种材料、器材、配件的进场,检查三证,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做好严密性与强度试验,一切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场,更不能随意使用。

(三)注重控制设备的噪声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加入新型弹簧阻尼减震系统,并在风机与管道连接位置采取软连接,利用弹簧吊钩将风机盘固定,减少由于暖通空调系统安装不当而产生的各种噪音。在空调设备所在的机房中,加强吸音处理,在房间中使用效果较好的隔音材料,做好围护工作;或者可以在墙壁中直接粘贴隔音材料,避免设备噪音的大肆传播;在机房吊顶材质以及机房墙壁外表,采取粗糙的平面吸音板,减少由设备产生的噪音,同时也可利用吸音效果较好的机房门窗材料,也可减少一定的噪音污染。

(四)避免出现管道滴漏

首先做好管道的保温材料检查工作,确保施工之前做好图纸交接工作,落实各项监督检查职能,减少管道和保温套管的配置不合理问题,加强管道与保温管的契合,尤其要控制阀门、弯头的接口位置;

其次,在通过墙体的冷冻管部分,加设保温保护,确保墙壁与管道保温层的严密性;

再次,做好风机盘管中滴水部分的清理工作,保护好设备运行。

(五)冷却塔的安装

在正式安装暖通空调系统之前,检查设备是否符合施工规范,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冷却塔的平稳安装非常重要,做好地脚螺栓的固定工作,正确布置冷却塔中喷嘴和出水管的位置与方向,均匀出水。安装冷却塔时,应该远离密集尘垢区或者酸性气体过多的场地:应该在安装冷却塔的位置留有一定空间,连接配管和机房主机,保持冷却塔安装位置的水平,并将基础和水盘支架连接紧靠、牢固。

另外,在安装冷却塔过程中,风口以及周围的障碍物必须保持一定高度、距离,减少出现风量不足或者回风问题;冷却塔在组装过程中,不能采取电焊或者气焊塔顶的方式,避免出现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必须采取这2种方法,也要严格遵循消防规则,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随时预备灭火器材,保证施工安全;配管的大小应该按照冷却塔体的接管尺寸进行配接,将回水总管的水平高度尺寸,处于水盘盛水、水塔的最低点,可保证冬季排水需要。

四、结语

综上,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是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要细心、认真、严谨,按国家规范处理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强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聪.论暖通工程安装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措施[J].科学之友.2011(12)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类型;设计要点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环节,其占有的比例非常大。框架结构如同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是建筑达到美观、经济、使用的关键部位。由此可见,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其设计过程中,一旦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其抗震性能、抗雷击性能以及抗风性能等。

一、框架结构的主要类型

框架结构主要是由梁与柱两个部分构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承载水平及垂直方向的荷载。但是需要设计者清楚的是,梁与柱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在连接梁与柱的过程中,设计者一般会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这是当前应用最广的一种。

1、根据框架结构承载能力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底层框架结构。这一结构一般应用在平面空间大或者对建筑物外观要求高的建筑物中,在其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设计者一般会在上层采用混合结构进行施工,这样整体结构也就具有下柔上刚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但是这种结构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2)内框架结构。在内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设计者一般会将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及砖块应用在其中,在较大荷载作用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及砖块的连接刚性也就相对较大,在建筑结构中不易造成变形,也就是说其抗震能力相对比较弱,在抗震要求高的建筑工程中,这一结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3)全框架结构。相对于前两种框架结构类型而言,这种框架结构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抗震能力。

2、根据其施工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框架结构分为几种类型:1)装配式框架结构。在该结构组成之前,设计者首先需要将材料置于预制场进行预制,然后在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材料。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的知道,这一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比较弱,整体结构也不够高,在地震带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尽量避免这一结构设计。2)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是将现浇式结构的优点与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但是施工程序极其复杂,需要技术能力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与施工。3)半现浇式框架结构。这一结构是需要经过预制来完成其施工的。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浇筑量,节约施工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结构很难使其抗震性能以及整体结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4)全现浇式框架结构。与前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恰巧相反。在该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施工者需要在施工现场直接对梁、柱、楼板等各个部位进行施工。这一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以及整体性能,但是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施工材料,并且会延长施工工期。

二、框架结构设计的依据

1、框架结构组成构成中需设置安全措施

在对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结构体系,然后通过该体系来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与抗震性能,能够避免突发事件对建筑结构造成伤害。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设计者只在其中设置一道安全防线或者安全结构体系,那么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将无法得到保证,我们必须要在其中设置多道安全设施,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注意保护重点结构

在一个工程的整体性的构建中,每一个构件的性质都具有很大的区别。每一个构件的发挥的作用也具有天壤之别,有的构件发挥的作用大,有的构件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组织框架结构时需要抓住重点结构以及重点结构的重要构件,就是所谓的“弱梁强柱”,“强剪弱弯”,只有如此,才能使建筑工程在面对突发性强大破坏时,以牺牲一些相对次要的构件来减少重点部件遭到破坏,从而防止整个框架的结构遭到彻底的摧毁,尽量减少灾难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3、柔中带刚,刚柔结合

每一个建筑结构体系的构建工作都应该遵循刚柔结合的原则。因为如果建筑的结构过于刚化,将会大大降低其抵抗外部作用的能力,一旦遭遇强大的外力来袭可能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变形能力,而导致整个框架的结构彻底被摧毁破坏。因此,建筑工程的框架构建要刚柔并济,合理处理好刚和柔的关系。

三、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

1、框架结构使用高度设计

为了保持建筑工程既具有安全性又具有经济性的特点,国内外的众多专家都争相投入到地震的危害与工程结构设计的关系研究工作中。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楼层设计是不可以过分强调高度的。楼层越多的建筑物在水平负荷压力下,产生水平位移的可能性会增大,而且框架的层数增多会加剧框架的内力,当层数达到一定的节点时,建筑水平负荷所产生的内力将远远大于竖向负荷所产生的内力。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增加,其宽度和高的数值也在不断的增大,由此带来的是水平负荷与竖向负荷内力的增大,而且框架结构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柔韧性的特点,水平的力和竖向的压力不平衡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偏移。因此,当建筑物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增加建筑下面的梁柱承载面积,保证框架结构的刚性和硬度是控制整个建筑位移的最主要措施。

2、框架结构抗震等级设计

同样等级的地震强度下,结构类型不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具有不同的抗震要求。建筑抗震级数的设计是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的,由于房屋建筑的结构类型、抗烈度以及高度的不同。将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分别划分为1-4级,同时还规定不同抗震级数的抗震结构应采用相应的结构计算和分析方法。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抗震级数时,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要区别规则和不规则结构方法,如果忽视了对不规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妥善解决,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四、结语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构造与设计是整个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效果关系着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整体性能以及经济效益,所以在框架结构设计与构造中多层框架结构因为其具有整体性能好、设计灵活、抗震效果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中。

参考文献

[1]吴贺敏.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构造与设计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07)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配电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不断的增多。然而,在建筑工程配电施工中由于供电线路老化、损坏、雷击及配线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电气火灾事故机其他事故的发生不断上升,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建筑工程配电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施工方案和使用计划,对线路敷设,防雷接地等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规划,否则,将对建筑工程配电施工安全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

一、建筑工程供配电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配电工程中,影响建筑工程配电施工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在设计阶段,所以,为了保证建筑配电工程的质量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建筑工程的供配电进行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可靠性原则,这是建筑工程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按照实际用电负荷等级,要求在建筑工程供配电系统应当在任何运行方式都能够提供连续的供电,以确保供电可靠性;

2.简洁性,在建筑工程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设计应当尽可能明显,简单,尽量不要存在多余的电气设备,并确保某些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应当便于操作且分合闸要直观,这样的设计不但能够避配电系统操作的事物,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供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使各类建筑工程配电故障的处理也更加简单迅速;

3.安全性,在建筑工程配电系统中应当确保在实施所有操作切换时,施工作业人员及电气设备的安全,并保证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配电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并且还要确保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在额定电流和电压的情况下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应当能够及时对故障部位进行切除,确保建筑工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4.选择性,在建筑工程配电系统中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当从控制安全故障事故范围扩大的角度进行考虑,这就要求应当有选择地进行断路器配合,但是若是选择性大幅度提高有可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因而,选择性的设计建筑工程配电系统应当尽可能在较为重要的回路上考虑,这一原则在进行普通回路设计时一般可予以忽略。

二、建筑工程工程配电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敷设消防线路

存在问题:在对大量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研究与分析时后发现,其设计方案中,在进行消防管道线路敷设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的pVC管的塑料管材,并且pVC管道的分布位置直接穿过了室内空间的吊顶,这一施工方式和我国电气工程的设计规范有着极大的出入,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在相关的电气工程设计规范中,明确的指出了,任何和消防设施有着直接联系的电气线路,例如灭火控制、通信、联网控制、广播等等,其建筑工程配电线路都应当使用质量较好的金属管材来对线路进行包裹,避免建筑工程配电线路在发生火灾之后严重受损,其建筑工程配电线路保护管材的厚度应达到3cm以上,如果建筑工程配电工程由于受条件限制,其建筑工程配电线路管材能够在空气中,那么也需要是对其管道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管道被空气,太阳以及雨雪的腐蚀,促使线路能够正常、长久的运行。

解决措施:针对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敷设消防线路的问题,我们建筑工程配电工程设计人员应该足够重视起规范中的内容,不再设计走向为穿过吊顶的消防线路,因为这种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方法不仅会使消防线路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腐蚀而致使基本功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且在火灾发生时可能导致消防线路第一时间就被损毁,不能起到火灾时期的应急处理作用,将火灾给建筑物内人员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扩大化.实际建筑工程线路敷设设计过程中,只要是规范中提到的消防线路,我们都要采取暗敷的形式将线路全部布置在建筑板内或墙内,并用金属管材包裹保护,确保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时候,能起到应急作用,减少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二)防雷系统

存在问题: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防雷系统是建筑工程配电工程中的关键部分之一,避雷带搭接地装置接长度不够,或采用单面焊,对焊、焊接的地方支架脱落、锈蚀、避雷带严重变形,转弯的地方和引下处为锐角,引下点的间距过大;防雷系统与屋面金属物没连上。这些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非常隐蔽,正常使用使不容易被发现,然而在雷雨天气时,由于不健全的防雷系统而引发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防雷系统上的质量通病要尽量避免,避免在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的伤亡。

解决措施:针对建筑工程配电系统中防雷系统的问题,我们设计人员要充分考思到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防雷参数,对避雷带的搭接地装置接的长度,采用的焊接方法都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设计,对建筑物的高度、尺寸、面积、工程实地雷击平均数值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能为电气设计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依据,指导由气设计防雷计算工作科学开展,保证建筑防雷系统设计合理、科学,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三)消防电气

存在问题:在建筑工程配电设计中,消防电气设计在设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电气系统涉及到建筑工程火灾、报警、扑救及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安全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建筑物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按国家有关规范作好消防电气设计。

解决措施:在建筑工程配电设计中,消防电气设计在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涉及的火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巨大的威胁。因此,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应按国家有关规范作好消防电气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建筑工程的设计对象来确定。设计者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分类、形式、规模、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随着不断的的发展,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工程的要求就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才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才能够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建筑工程配电工程是现代建筑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电气工程设计,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从而才能够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水平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同理.建筑工程配电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4,02:355.

[2]杨成德,黄丽.超高层与特大型建筑工程的供配电设计[J].建筑电气,2011,04:36-43.

[3]郑猛.探讨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的可靠性与经济性[J].民营科技,2012,11:334.

建筑工程与设计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工程技术更新;建筑行业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对能源和环境,都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依据是重点解决的问题。然而,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建筑行业进行全面的管控,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其实是指:在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的同时,对周围的绿化和自然资源,进行喝了、科学的规划,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其实,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应用,也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对各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环节了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绿色建筑设计在规划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从规划的角度入手,并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朝向、楼间、层高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工作人员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1.对建筑面积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空调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面积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尽量采用护结构的形式,对建筑面积进行合理的整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冷负荷的能源。

2.对建筑朝向的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朝向是非常重要。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通常建筑工程内部结构长宽比例为4:1。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一般以南北朝向为主,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冷负荷的能源消耗。

3.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面积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自然风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可以利用敞开的形式,或者将室内窗户的面积扩大,从而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另外,在建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室内的布局相对布置紧密一些,这样可以相对减少窗户的面积,增加了自然空气的流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能源的消耗。

二、墙体工程技术应用形式

1.在现代化建筑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砖成为绿色建筑墙体设计中的主要形式,这样对于传统的粘土红砖而言,其能源消耗会相对较小,并且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小型空心砖作为工程技术更新的主要形式,为整个施工过程中,也提供了相对便捷的条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抗震性能。

2.利用砂浆的形式,对墙体进行保温。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多利用粉煤灰、膨胀珍珠岩等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和搅拌,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添加一些添加剂,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的了建筑工程的保温性能,同时对其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三、门窗工程技术应用形式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门窗一般会占很大的面积,大约在30%左右,然而其消耗能源为60%-70%之间。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应当将门窗的设计和施工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重点,并且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经室内的采光、日照、通风等各个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对门窗的数量,也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对建筑空间,进行了合理、科学的规划,以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的大量的消耗。

2.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对季节的变化,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就以夏季来说,室外的空气和相对较为充足。因此,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这样的特点,利用先进的设备对阳光进行采集,并且进行全面的转化,这样可以有效的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展现。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利用一些遮光板,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屋内,从而降低了室内空调的冷能源。

3.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加强门、窗之间的紧密性。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门、窗之间,添加一些密封条,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门、窗之间的紧密性,避免因为外面的空气流动,带走室内的能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工程不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建筑行业进行全面的管控,加强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应形式,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并且进行有效的应用。本文就以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角度出发,并且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以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作者:杨敬淇张蕾单位:天津天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浩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勇,林边,贾宁.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更新之刍议[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04:470-473.

[2]赵建修.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