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与市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8:36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1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①我国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基本上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非常活跃的局面,但是,在金融领域民间资本的进入目前还不是很顺畅,仍然存在着一些金融体制上的障碍。

因此,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目的是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总体方案提出了“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②这项改革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中小企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保证就业、社会稳定和增加税收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金融业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却一直不够,这导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始终不太明显。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而言,中小企业必须成为今后我国金融服务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发展服务于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包括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下同),将是帮助小企业化解融资难的有效措施。

随着金融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进入金融领域,兴办各类股份制的区域型小型金融机构,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农村金融领域改革最富有特色的事情。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理论,为小型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小型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与市场准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二、农村金融理论的演进

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领域,农村金融理论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种不同理论流派的演变过程。

(一)农业信贷补贴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

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农民没有储蓄能力导致农村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外部注入大量低利的政策性资金,建立专门服务于“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这样有利于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如高利贷、民间标会等)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根据农业信贷补贴论,普遍实施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提高了向农业部门的融资力度,从而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依赖低利率信贷政策,根本无法建立自己的储蓄机制,信贷资金无法回收,致使融资偏好向中上层农民集中,许多国家同时陷入了严重的财政负担。总体来看,单纯地从这一理论出发,很难构建一个有效率、自立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20世纪80年代

农村金融市场论认为,农民是有储蓄能力的,不必由外部注入大量低利的政策性资金,利率必须由市场机制决定,实现储蓄动员和平衡资金供求,并且认为非正规金融具有一定合理性,应同时利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市场。

但是,农村金融市场论的作用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由于信贷的高成本和缺乏银行所要求的担保,通过利率市场化能否使农民得到正规金融市场所期望的贷款,仍然是一个问题。所以,仍需政府的介入以照顾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有适当的体制结构来管理信贷计划的话,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仍然是必要的。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充分地说明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培育稳定的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和降低金融风险来说,合理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斯蒂格利茨总结了金融市场中市场失败七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对公共品的监控问题;监控、选择和贷款的外部性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外部性问题;市场不完善和缺乏的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无效率问题;投资者缺乏信息问题。斯蒂格利茨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败,政府应积极介入金融市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政府不能取代市场,而是应补充市场。政府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监管的范围和标准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在农村,仍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由于无法充分了解借贷方的信息,通过市场机制培育出一个农村所需要的金融市场困难重重,所以政府以适当的方式介入金融市场是相当必要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政策主张有:①低通胀率等宏观经济的稳定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②在不损害金融机构储蓄动员动机的同时由政府从外部供给资金;③政策性金融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润的范围内是有效的;④为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的问题,应鼓励并利用借款人联保及互助等;⑤为确保贷款的回收,利用融资与实物买卖(如肥料、作物等)相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⑥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例如限制新参与者等保护措施)以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⑦政府应适当介入非正规金融市场以提高其效率。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显然它不是农业信贷补贴论的翻版。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市场要素介入,应该关注改革和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这包括消除获得政府优惠贷款方面的垄断局面;随着逐步取消补贴而越来越使优惠贷款集中面向小农户、小企业;以及放开利率后使小型金融机构可以完全补偿成本。

三、小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与改革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适用于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③对此,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作为重点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开展得并不理想。小额贷款公司普遍不愿转型成村镇银行,截止2012年10月温州只有2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转向村镇银行的审批之中。而温州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从2012年4月至10月实际成交量只有1.8亿元。成交量较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民间借贷阳光化后的利息收入是否要纳税并未明确;二是企业的贷款利息是否计入成本也未明确。归根结底,还是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并未纳入《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总体方案》中。

为了促进农村村镇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降低其市场准入门槛和进行一些配套的改革措施,同时有必要逐步完善适用于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一)市场准入

1.注册资本限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对于小型金融机构的最低限额应当给予下调,即建议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5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股权设置和股东资格限制:现有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对于村镇银行的设立仍有很多严格限制,如: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比例不得低于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以及各种股东资格限制措施等。这些限制措施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也难以实现。所以,相关规定必须尽快修订给予放宽限制,建议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将有利于吸纳更多、更大比例的民间资本进入,使村镇银行得到较快发展。

3.变更股份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应当事前报监管部门审批。由于小型金融机构的规模都比较小,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需要报批的比例建议提高到10%以上。

(二)配套改革

1.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则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很重要的一条是金融资源要通过金融机构把它配置到最需要资金、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上来,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降低利率呢?只有通过竞争,通过利率市场化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还本付息的负担。而消除民间利率与银行利率双轨制的最有效方式,同样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只有推进利率市场化,才能将民间的游资吸引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中来,引导民间金融从“地下”走上“地上”,从“野蛮成长”走向“理性发展”,同时又在风险相对可控、资金明码标价的情形下,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大中型金融机构规模大、资金雄厚,吸收存款能力强。相比而言,小型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则远不如大中型金融机构。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直接受到资金规模的限制,因此,在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仍不顺畅的情况下,对于小型金融机构应实施比中型金融机构更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大型金融机构20%,中小型金融机构16.5%,建议将小型金融机构调整到比中型金融机构降低5%的存款准备金率即11.5%。

3.出台财政政策支持: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加大财政政策的扶持力度,在财政性存款给予优惠和倾斜,实施政府资金支持等措施。

4.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建议对小型金融机构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实行减免政策,即从小型金融机构开始营业算起,营业税前5年免征、后3年减半征收;同时,小型金融机构经营利润的所得税税率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存贷比限额管理:由于小型金融机构仍处于发展初期,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弱,建议银监会将小型金融机构不纳入存贷比限额管理范围。在经济紧缩的情况下,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时,有助于小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给小企业。

6.设立风险基金: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为小型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提供担保。当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超过一定水平时,则从风险基金中划拨资金,为小型金融机构分担部分贷款坏账。

在政策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实施配套改革,使得以服务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小型金融机构进入到快速发展期,这样就可以使民间借贷逐步浮出水面。通过加强市场竞争,现在有些地方的高利贷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广大借款用户能够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利率比较低的借款,高利贷自然就没有了市场,自己就会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

四、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监管

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局既与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不足有关,也与小企业本身信用制度不健全有关。所以,应努力建立以正规金融为主导、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健全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在欧美国家,小型金融机构,如美国的社区银行是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小对小”——小型金融机构服务于小企业,应当成为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

然而由于刚刚起步,小型金融机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还没有跟上,利率、信贷、人才等方面的管理基本上直接参照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模式,忽视了小型金融机构运作的特殊性。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加快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并加强其风险管理已显得至关重要。

在发展小型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兼顾发展原则与风险可控原则,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情况逐步完善监管。总体上看,监管应注意掌握尺度,“防止过松”和“防止过紧”,其中主要的是“防止过紧”,毕竟小型金融机构仍处于发展初期,还是要适当放松监管,以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第一,放宽各种限制,吸纳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借鉴美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做法,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增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信心,鼓励民间资本成立服务于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

第二,直面民间借贷,坚持规范与严厉打击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健全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能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形式应规范发展,促使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规范化和合法化;二是对以投机为目的的非法集资等,给予严厉打击;三是严密监控银行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贷款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市场,切断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扩散的路径。

第三,实施差异管理,坚持有针对性的监管原则。我国小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没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政策,目前的政策大多参照针对大中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做法。相比大中型金融机构,小型金融机构在经营环境、市场信誉、管理水平、资金来源、资本实力等方面有较大差距,现在执行的监管政策必然使小型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可否认大中型金融机构也必然会挤压小型金融机构正常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小型金融机构而言,应实行有别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

第四,理顺上下关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对区域性的小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责任交给地方政府,并建立起地方性的针对小型金融机构独立设置的金融监管体系。在业务上可以划归银监会指导,但监管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同时要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

第五,借助行业协会,协助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监管。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凭借其专业优势和对市场的敏感度,充分发挥其行业专长协助监管,以填补金融监管的一些空白地带。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行业的自律制度来进行监管的。

第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风险是金融体系固有的特性,这是银行经营业务的本质所决定的。不管是金融监管还是行业自律,或者其它各方力量的监督,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金融监管体制不论多么的有效和完善,也都无法绝对保证不会有金融机构陷入危机。因此,只有通过建立专门的适用于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促使小型金融机构审慎经营,杜绝过度冒险行为,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当然,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为小型金融机构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主要有几个观点:一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同时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标准,通过加强市场竞争,使得高利贷现象自然消失。二是对区域性的小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责任交给地方政府,并建立起地方性的针对小型金融机构独立设置的金融监管体系。三是对于小型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实行有别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政策措施。四是建立专门适用于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注释:

①2010年5月7日,国务院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文),简称“新36条”。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2

收稿日期:2007-11-05

作者简介:蒋晓全(1976-),男,四川万县人,经济学博士,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

摘要:构建市场化金融监管机制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之一。虽然上海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但在构建市场化金融监管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在借鉴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议充分利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关政策,建立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市场化金融监管体制。

关键词:市场化;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43-03

构建市场化金融监管机制就是需要拥有“监管+发展”的视角,在借鉴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改变以往政府行政主导型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以法律和制度安排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合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

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变革,要求世界各国依据不同的具体国情来选择适合本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分业监管、集中统一监管和超级统一监管,并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分业监管转向统一监管。

一定程度的统一监管是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趋势,而统一监管的程度与具体方式,必须根据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设计出适合本国市场发展的最优方案。

2、强调发挥交易所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注重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并重。

交易所和协会等自律机构行使一线风险监管作用,是政府监管的有效配合。建立以自律监管为基础、政府监管为指导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够使集中监管和自律监管发挥各自的优势。

3、注重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无论是分业监管还是统一监管模式,都需要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分业监管注重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外部金融监管协调;统一监管注重同一监管机构下属的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内部金融监管协调。

4、注重由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

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会造成不同监管机构对不同金融机构相类似的金融业务可能采用不同的监管标准和体制,出现过度监管或者监管缺位的问题。

5、注重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在国际货币政策趋同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标准和准则日益趋同化。银行业监管执行《新巴塞尔协议》,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机构协会也制定了一系列协调一致的证券业、保险业国际监管协作标准。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经验的启示

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适应本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变化,引导本国金融产业向有利于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的方向发展。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应表现为监管效率的提高、监管成本的降低和监管功能的充分发挥,最终服务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上海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与改革必须与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紧密相结合,而不应简单化或一刀切地做调整。要立足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适应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的出发点,构建市场化金融监管机制,强化金融协调监管功能,强化交易所与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赋予市场主体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自,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逐步接轨。

二、上海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上海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分别负责上海市银行业、证券与期货业、保险业的金融监管。

虽然“分业监管”模式符合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形势,但是与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相比,上海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上海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

虽然2004年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通过签署《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备忘录》建立“三方协调监管合作机制”,但仅仅是一种对监管各方没有直接管辖权、不具备强制力的非制度安排。上海金融服务办也曾与三家金融监管机构建立起了“3+2”联席会议制度,但主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2、交易所和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与国外交易所充分发挥自律监管功能不同,我国交易所更多的是充当市场参与者,而不是监管者的角色,这主要源于我国交易所的出资人和监管人的一致性,即主管部门既充当事实上的所有人(多数情况下名义上不是出资人,但行使着出资人的权利),又充当监管人,导致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作用发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些本属于交易所一线监管的职能还没有从上级金融监管机构中分离出来,交易所没有足够的市场监管和发展的权限。另外,虽然上海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同业工会已经建立,但更多是遵守金融监管当局的各项法律法规,形式大于实质,没有太多话语权。

3、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审批机制管制过严,期货衍生品的品种上市机制比较落后。

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都需要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进行审批才能通过,并且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较长,导致金融产品创新十分困难。以期货市场为例,国外期货品种上市实行备案制或试运行制,而我国实行审批制,新品种上市,首先要经过交易所研究审核,然后上报中国证监会,证监会做出审核后,再上报国务院,国务院综合国家相关部委意见后,最后做出是否批准上市的决定。这种落后的品种上市机制,不利于上海争夺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不利于上海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创新本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行为,最终却需要政府行政审批来主导,无形之中提高了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难度,大大抑制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4、与国际监管标准还没有完全接轨。

为了让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能够参与上海金融市场,应逐步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接轨,按照国际标准对外资金融机构实行监管,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监管实行“国民待遇”。否则,就只能游离在国际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之外,对业务发展迅速、业务范围相对复杂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难以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5、高素质金融监管专业人才的不足。

一方面,上海金融监管机构都比较缺乏对被监管金融机构的产品、业务、风险管理深入了解的高素质金融监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上海各金融监管机构缺乏独立的人事权,如果一个部门需要增加3名监管人员的配置,需要报国务院审批,周期较长,手续较多。

6、金融企业税收税率偏高。

为了实现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和金融资产交易的规模效应,降低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对金融企业和投资者实行营业税、所得税和交易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见表1)。

表1国内外金融企业主要税收政策对比

注:英国2008年企业所得税将降为28%,香港降为16.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大部分实行不征收或者免征收营业税,而上海金融企业的营业税虽由8%减为5%,但仍然偏高;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国际上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新加坡和香港的企业所得税远低于上海,而深圳实行减半征收的优惠措施;国外对于期货衍生品交易实行免征交易税,鼓励期货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三、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与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1、强化上海市金融服务办的监管协调职能。

在“分业监管”的模式下,金融监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注重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效率,而不在于监管机构的分合。提高上海市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强化上海市金融服务办的监管协调职能。具体而言,由上海市指定一名市级领导牵头负责金融服务办的领导协调工作,上海市金融服务办不仅要在上海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之间建立制度性安排模式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金融机构监管信息共享系统,定期举办监管联席会议,还要加强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管局、财政厅、审计署、上海发改委、外经委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形成监管合力,在应对金融突发事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鼓励交易所和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重点扩大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权限,建立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关系。

第一,将上海金融监管机构拥有的“一线监管”和自律监管职能逐步转由交易所承担;第二,发挥上海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同业工会等行业组织的自律监管职能,提高行业自律意识与自律水平,形成监管合力;第三,赋予交易所对市场参与者的直接调查监管权限;第四,建立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交易所自律监管的行政监督,体现在两个层次:①政府对自律规则内容的行政监督;②政府对自律规则执行状况的行政监督。另一方面,加强交易所对政府行政监管的社会监督,当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瑕疵时,交易所应当及时建言献策。

3、积极争取赋予市场主体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自,推行期货衍生品的产品试运行机制。

积极争取赋予市场主体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自,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导型创新向市场主导型创新转变,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市场主体的金融创新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有效监管,实质是建立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促进金融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

另一方面,推行期货衍生品的产品试运行机制。交易所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专家充分论证推出新的期货产品,上报中国证监会及当地监管部门备案。条件成熟的期货品种可以进行1-3年期的试运行检验,市场运行成功则申请正式上市,不成功就从市场退出,从而建立市场化的新产品上市机制,提高上市效率。

4、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

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监管体制建设,积极推进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保持正式的合作与交流机制,积极发展双边和多边监管合作关系,对跨国金融机构实行国际统一监管,并建立监管高层的互访和磋商机制、实行跨境联合现场检查。另一方面,努力与巴塞尔银行管理与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所推行的国际监管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具体而言,银行业要与“新巴塞尔协议”监管准则接轨,以原则监管、功能监管和风险监管为导向;证券业要建立有效监管资本框架;保险业要建立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5、培养高素质金融监管人才,加强金融监管研究。

一方面,要加快金融监管人才集聚,既要争取赋予上海金融监管机构一定的人事自,也要大力培养对金融行业熟悉、了解金融机构运作和金融产品创新的高素质金融监管人才。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研究,既要深入研究国际金融监管的规则和标准,加强对国际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研究,更要研究在现阶段分业监管体制下逐步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的途径。

6、实行金融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上海金融机构按照国家统一的金融企业税收制度征收33%的所得税、5%的营业税和0.6%的附加税等,不仅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就是与深圳对金融企业实行15%优惠的所得税制度相比,上海的金融税收明显偏高。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税收制度,适时取消金融企业营业税;对金融企业实行优惠的企业所得税;本着国民待遇原则,尽快统一中外资金融企业所得税税率;对期货衍生品交易实行免征交易税。

参考文献:

[1]尚福林.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8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3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协调推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1-001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金融业日益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金融业国际化成为各国(地)扩大本国(地)金融业国际影响从而在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居于主动地位的一种战略。我国随着经济实力和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金融实力也不断上升,迫切需要推动金融业国际化。金融业的三个组成部分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金融业国际化中的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机构国际化之间也具有紧密联系。从文献检索结果看,关于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机构国际化各自都有一些讨论,但关于三个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比较鲜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分析金融业三个国际化的概念入手,探讨三个国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提出协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和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业三个国际化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一)三个国际化的含义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个货币区的货币国际化,指其由在法定流通区域内被使用到跨出其法定流通区域被使用的过程。一个货币在其法定流通区域以外被接受的程度越高,其国际化程度就越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指一国(地)金融市场由为境内市场参与者提供服务到提供跨境服务,为境内外参与者同时提供服务的过程。金融机构国际化指一国(地)金融机构由在本国(地)内从事经营活动到跨国(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

(二)金融业三个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区别和互促

货币国际化的主体是货币,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主体是交易场所,金融机构国际化的主体金融机构是货币的经营者和交易场所使用者。这几个主体之间性质不同但又因金融活动具有紧密联系。因此三个国际化之间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面以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和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为例进行论述。

1、人民币国际化与其他两个国际化之间的区别。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境外使用者不限于中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只是为人民币的其他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但人民币产品相关服务的提供者也不限于中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同样可以提供类似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不完全依赖于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人民币标价产品可以在境内交易。也可以在境外交易,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也不完全依赖于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

2、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与其他两个国际化之间的区别。

中国金融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有人民币标价产品,也有外币标价产品,因此金融市场国际化不限于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不但有中资金融机构,也有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都可以成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结者。因此金融市场国际化不完全依赖于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

3、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与其他两个国际化之间的区别。

中资金融机构跨国经营,不但经营人民币产品,而且经营外币产品,因此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并不等同于人民币国际化,也不完全依赖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实现国际化经营以后,不但经营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产品,而且经营国外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因此金融机构国际化不完全等同于金融市场国际化,也不完全依赖于金融市场国际化。

4、人民币国际化与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人民币在国际上被接受有利于金融机构跨国经营。中资金融机构在人民币资金取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比较方便地在本土取得人民币资金),因此在跨境经营人民币产品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中资金融机构跨境和在境外经营人民币产品,增强人民币产品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也直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和境外使用。

5、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后,可以向境外提供市场交易及辅助服务,向境外提供人民币标价产品的交易及辅助服务则直接推动境外市场参与者持有人民币标价产品。人民币在国际上被接受,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标价产品因其容易转变成人民币现金类资产,因而也易于在国际上被接受,因此货币国际化有助于金融市场国际化。中国金融市场向境外提供人民币标价的产品和服务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6、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与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国际化以后。中资金融机构可以为境外参与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提供服务,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拓宽了中资金融机构对外服务的空间。中资金融机构实现了跨国经营,则中资金融机构可以将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产品销售到境外,有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二、金融业三个国际化的目标

1、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及人民币标价金融产品的跨境使用和境外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从现金形式货币、非现金形式货币、境内外金融产品形式分别着手。在现金形式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人民币境外现钞库并建立现钞回流机制;在非现金形式方面。应着手规划建立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清算体系:在境内金融产品形式方面,应积极稳妥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外部参与者持有境内市场产品;在境外金融产品形式方面,应支持香港全面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市场。当前应加快建立人民币境外现钞库和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为金融产品的境外持有提供技术保障。

2、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

在近期内将中国金融市场建成初步具有对外提供金融交易服务能力、由境内外参与者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国际或区域影响的市场。当前,要实现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吸引境外参与者参与国内货币、外汇、股票、债券、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和黄金市场,吸引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标价权益类产品和债务类产品。

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中国由国际金融市场的单纯参与者转变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织者;由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接受者转变为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形成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由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息者:由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关联服务的消费者转变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关联服务的生产者;由国际资金流入的吸引者转变为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媒介者。

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必须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一是要吸引境外参与者进来,以活跃交易和提高市场的国际影响:二是要培养一批立足于本土的大型金融

机构充当主流参与者,发挥市场稳定者作用。

3、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和国际化。

金融机构实行国际化可以有两种基本战略。第一种是面向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即国内金融服务在境外的自然延伸,目的在于巩固国内客户资源,为国内客户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主要利润来源在国内。第二种是面向国际市场实行全球布局、全球经营的战略,目的在于在全球范围内占领市场,利润来源分散。已经有海外经营经验的大型中资银行应着手进行全球布局,实行第二种战略;其他实力不够强大或海外经营经验不充分的中资金融机构应着眼于现有国内客户的需要开展跨境经营,先实行第一种战略,待积累了充分经验和实力后再实行第二种战略。

中资金融机构在国际化过程中应努力克服来自内部的约束和来自外部的障碍:实施恰当的地域战略,既重视周边国家(地区)及与中国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拓展,也要重视巩固并拓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业务网络,学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经验;灵活选择扩张形式,探索使用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快速扩张,统筹境内外上市和境内外布局;与外资银行特别是外资战略投资者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金融机构的规模不同,业务重心不同,对国际业务的倚重程度不同,各自的总体经营战略不同,国际竞争力也不同,实行的国际化战略也应不同。大型金融机构应着重于全球布局,次大型金融机构应执行跟随客户走的战略;以零售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应注重全球网点建设,以批发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应在国际金融中心或业务密集地设立有限网点。

三、协调推进金融业三个国际化

三个国际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收到三者互相促进的效果;但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彼此构成障碍的可能。例如,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如果形成境外人民币产品市场的规模和重要性都超过境内人民币市场的局面,则不利于境内市场的繁荣;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如果产品大量使用外币标价,则不利于人民币地位的巩固,也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由外资金融机构主导,则中资金融机构在国际化经营中就难以发挥其依托本土的天然优势,不利于其开展跨国经营。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三个国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三个国际化良性互动,提升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力戒一个方面不恰当的国际化阻碍其他两方面的国际化的顺利推行。

1、同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并促使二者良性互动。

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体现,又有利于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完全可兑换条件下,应稳步规划和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利于人民币被广泛接受,但在资本项目非完全可兑换条件下,人民币也可以跨境使用,事实上也已经实现了一定量的跨境使用。只要流到境外的人民币资金能用于境内购买商品劳务和支付债务并为境外机构、个人持有,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国际化。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的逐渐增大,将使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风险降低。因此,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必要等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以后再来规划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应该同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并促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2、以人民币标价产品为主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以人民币标价产品为主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有利于避免国内货币替代现象严重化。否则,若以外币标价产品为主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则短期内可能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推动,但同时也有可能加剧外币对本币的替代,不利于维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影响人民币的国内地位,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因此应该坚持以人民币标价产品为主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

条件成熟时,可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标价债务产品,允许境外机构参与人民币标价的黄金交易、特定商品期货交易及金融衍生品交易。除外币对手交易外,尽量避免在境内市场向外资推出外币标价金融产品。

3、中资金融机构要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人民币产品的跨境交易及境外交易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中资金融机构要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人民币产品的跨境交易及境外交易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有利于中国货币当局对人民币市场进行调控。因此,要努力维持和发挥中资金融机构在经营人民币产品方面的优势,鼓励其跨境和在境外经营人民币产品,为人民币的境外使用提供全面服务。

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开办人民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境外结算业务,建立人民币资金的境内外转移机制。

4、发挥中资金融机构在联结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将其培养成国内国际市场的主要联结者。

中资金融机构由于熟悉国内市场且具有强大的国内网络,在联结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中资银行的固有优势,努力发挥其在联结国内外市场方面的主导性作用。

5、中资金融机构要在国内金融市场对外提供交易及辅助服务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中资金融机构熟悉国内法律和市场运作,在吸引外部客户方面也有其优势。只要加上政策鼓励和引导,中资金融机构一定能在国内金融市场对外提供交易及辅助服务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中资金融机构由于立足于本土,对本土市场有着天然承诺,它们在本地市场上发挥主导性作用有利于维护大家对市场的信心,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金融安全和正常金融秩序。

6、重视发展金融关联服务业。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4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创新,它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使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衍生品的复杂性使监管难度增大、投机行为增多,监管已经逐渐跨越国界。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还存在诸如缺乏均衡的市场价格、机构投资者的实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的功能入手,阐述了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功能;监管

0引言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世界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是一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中,我国金融业怎样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定价,二是金融工具的具体影响。而研究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的功能与影响,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思路。对于其功能来说,许多学者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值发现、转移风险与套期保值的功能;对于其发展思路来说,学者对其研究可分为三个不同方面:一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偏向于在我国的概况和国际市场的历程;二是以分析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具有的必要条件和现实条件为前提,谈论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并且提出其准备工作;三是偏向于研究借鉴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国际上的发展经验。我国探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问题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改革国内证券市场具有重要关系,所以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可行性意义重大。

1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的功能

1.1合理规避风险

金融衍生品能更好的为客户管理相关金融风险,在金融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在当今市场经济中,金融衍生品的日益复杂与快速发展,不但反映了客户对管理好金融风险的需求,还反映了市场创新能力受到金融服务业的影响。

1.2优化资源配置

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机制有助于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主要表现在:其一,衍生品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似,其价格与供求均衡价格相近,用这一价格来对资源进行配置,比使用即期信号来对下期生产与消费进行安排的效果要好。其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体现的价格是对基础市场价格的一种预期,它能反映出未来基础市场收益率的预期。当哪个基础市场的预期收益要比社会平均收益高时,社会资金将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

1.3国家风险有效降低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有效降低国家风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她主要表现在金融衍生品能使金融风险降低,让金融体系的效率得到提高。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实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使金融体系扩大流动性,给借款人提供规避风险的方法与进入市场的渠道,让融资成本从整体上得到降低。此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国家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的降低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我国目前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对其能否顺利实现套期保值,怎样合理规避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债风险等,都对我国的经济风险造成直接影响。政治风险相对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影响。

2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

2.1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由于短期内难以完全掌握创新型证券的现状、特征及其长远影响,在投资创新型衍生证券时更是要采取比较严格谨慎的态度。对投资创新型证券的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在规模有限时即便出现损失也不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此外,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以便使风险分散,是对投资规模进行控制的另一个方法。拿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来说,不但对银行家、金融工程师而言创新型金融衍生品是一个新兴事物,它也深刻影响着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因其认识不足,不可能及时有效的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除此之外,由于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难免使得管理当局顾此失彼。就次债危机而言,美国政府在实施救市的行动中还存在不少不确定的因素,如到底需要美联储注入多大规模的资金才能保障被卷入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受其牵连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安全,政府能否确保所有衍生品在出现问题时都能得到有效救助。

2.2缺乏均衡的市场价格

我国大部分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还不完全是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之间形成的差价,就是投机者与游资之间激烈的争夺大战,这必将风险范围扩大,使其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功能逐渐削弱。国家外汇仍然在实施严格的管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兑换。我国在1996年就已经出现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但是与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英国Libor相比,还远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市场均衡利率。此外,国家对国债发行利率、银行存款利率还实行管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利率。

2.3机构投资者的实力不足

近些年我国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力量正在逐渐壮大,如初步形成了远期和掉期市场会员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境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及综合类券商等机构投资者队伍,这些机构投资者大力推动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只是伴随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层次、规模、结构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单一结构的机构投资者主体。当前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主体主要是券商、公募基金及银行,养老保险、保险资金等进入市场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在国内因缺乏相关法律保障的私募基金很难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二是相对而言机构投资者的规模比较小。主要表现在相对偏小的总体规模,就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当前在我国GDp中基金管理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只占了很少部分,而美国基金管理的资产则超过了GDp的一半;表现的另一方面是在机构投资者中个体实力比较有限,我国境内最大的华夏基金管理的资产净值为1300亿元,而美国的富达基金管理的资产却超过万亿美元。三是机构投资者因受到市场的限制具备比较强的同质性。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机构投资者都是以自营为主,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产品主要是以投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为主,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专业投资的。由于我国存在局限性的市场导致了机构投资者具有同质性,这就使闲置资本流向机构投资者受到限制,从而使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健康发展的措施

3.1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

因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性和复杂性,要保障市场健康运行就需要依据市场的发展来逐渐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具体而言,我国可以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建立监管体系。首先,是要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持续的、稳定的监管制度,为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就是要根据不同特征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建立高效的、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体系。最后,可以根据以往的一些事件来吸取经验与教训,制定一套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相关工作人员的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毋庸置疑,伴随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有的机制都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3.2逐步将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向国际化

金融衍生品市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竞争性的国际化市场,这就要求逐步将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向国际化。就一个国家而言,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实现国际化是时代潮流。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世界上都是对外开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两个方式实现对外开放,一是同意本国企业进入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或者是通过经纪公司对国外业务进行,二是同意外国资本直接参与到本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有不少金融机构与企业通过中介机构或是直接进入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力推动了我国证券业、信托投资和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向国际化奠定了一定基础。从未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历程来说,要想达到国际化目标,其发展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国内开拓为重点的国内经营阶段。这是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重点是满足社会需要,对交易规则、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体。由于在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小,不完善的管理规则,在实践中市场主体缺乏经验,外国资本应该不允许参与我国国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达到了国际化阶段。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这一阶段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市场运作和监管方面已经获取了不少必要的经验,在国内有很多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能够娴熟的掌握运用金融衍生品来防范风险和套期保值,金融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国金融市场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有条件开展对外开放,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限制予以逐步开放,同时还同意在规定的范围内外国资本能参与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3.3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

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时,不能轻视机构投资者所发挥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大型投资基金,它有利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吸引更多的资金,从而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繁荣;它有利于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可以保持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同时它也有利于在金融衍生品市场规范交易行为,以防产生市场操纵和垄断的现象。此外,机构投资者的理在对资产进行有效组合时将有利于实现套期保值,进而有助于稳定金融衍生品市场,所以需要加大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力度。

4结论

综上所述,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拥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当然其发展还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逐步将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向国际化、加强对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培育。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必定能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走向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安毅.《衍生品市场与宏观经济调控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5

开发性金融,是在市场缺失和市场机制形成不充分的条件下,由政府给予信用支持,运用金融机制开发市场、建设市场,以带领商业性金融、推进发展经济的金融关系和金融活动的总和。

与政策性金融的区别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实质性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理论基础不同。政策性金融建立在市场失灵的理论基础上。市场失灵是西方经济学在讨论公共经济时候使用的概念。它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虽然效率可以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无法通过市场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失业、贫富差别、环境污染、社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因此,需要运用政府的财政机制来克服市场失灵,对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对低收入和无收入家庭进行救济、对环境进行治理、通过制度及其他机制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通过公立和财政资助实行义务教育或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等等。这一切措施,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公平程度,尤其是受教育公平、机会公平、就业公平等等。

与此不同,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缺失或者虽有市场但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形成。市场缺失是指市场不存在的状况,此时市场机制未发挥作用,也就谈不上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未充分形成是指市场虽已存在,但市场机制尚未成为配置资源和决定价格的基础性机制,此时市场的商业价值未有效显示,从事商业运作存在着很大风险,因此,一方面谈不上市场失灵,另一方面,一般的商业机构不愿介入。

对中国和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处于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在国民经济相当一些领域,或者市场还不存在,或者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开发市场、建设市场依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在这些方面,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市场失灵。

立足点不同。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立足点主要有二:一是支持政府的公共产品建设,包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扶困,主要包括对一些特殊产业、项目和地区提供低息乃至无息贷款。与此不同,开发性金融运作的主要立足点是市场开发和市场建设。其运作的先期,由于市场机制不存在或不充分,因此,不具有商业价值,与政策性金融有相似之处;但在运作的中后期,随着市场开发进展,商业价值逐步显示,就展现了与政策性金融不同的特点。

财政支持的重心不同。政策性金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具体表现有二:一是财政资金的贴息。政策性金融运作中,各种无息和贴息贷款,常常由财政资金弥补其运作中的入不敷出和亏损。二是财政投入。政策性金融运作中相当多的贷款实际上是通过信贷机制运作的财政资金。由于政策性金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所以,一方面它的运作规模常常受到财政资金的供给量限制,另一方面,其运作业绩也常常与财政目标处于一种“说不清理还乱”的情势中。例如,在运作亏损的条件下,财政部门常常追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责任。而导致亏损究竟是原先的财政目标还是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规定,或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无方,常常难以区别。

开发性金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的信用支持,即通过政府信用来增强(或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用能力。对开发性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个“增信”的机制。由于开发性金融机构不依赖于政府财政资金,因此,独立性较强,运作空间也较大。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这些贷款不是那个国家的财政资金,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各种路径借取的,但当这些资金贷给某个国家时,需要接受国的财政提供按期偿还本息的担保,由此,使这些贷款的信用能力增强。

运作机制不同。受财政资金、财政目标的制约,政策性金融运作强烈贯彻着财政机制,不仅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作中明显贯彻着财政机制,而且接受资金的地区、项目和机构也往往将这些资金看作是财政资金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与此不同,开发性金融运作受财政机制的影响较小,其资金主要由开发性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取向进行运作,因此,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不仅如此,资金的接受者也较多从市场机制角度看待和安排这些资金的使用。

发展前景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发展来解决市场失灵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市场开发和市场建设,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选择的一种政府介入市场的方式。但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市场运作机构都逐步认识到,它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发达国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逐步消解,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转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并且根据实践的需要,新设了一些开发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也从原先的“政策性”转向了“开发性”。从这个角度说,开发性金融是从政策性金融脱胎而出的一种政府介入市场的新型金融机构,它克服了政策性金融的缺陷又保留了政府介入市场的机制,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发性金融运作特点

贯彻市场原则。开发性金融以开发市场和建设市场为主要目标,自然就要强调市场原则。这种市场原则的贯彻,不仅表现在开发性金融机构方方面面的运作中,而且要求政府部门、合作方以及市场的其他参与者都共同遵守市场机制的内在规则。例如,贷款需要按期偿还本息,一旦债务方不能履行还款义务,经协调无效,就应按照市场规则予以处置(包括项目破产清算或机构破产清算)。在不能充分贯彻市场规则的条件下,开发性金融活动不可能有效开发市场、建设市场,其基本功能也就丧失了。

贯彻市场原则的另一个表现,是开发性金融重视商业价值。所谓市场缺失或市场机制形成不充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缺乏商业价值,从事这些经济活动要冒很大的风险,所以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易介入。由于财政机制不可能解决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形成的问题,所以,政策性金融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决定了必须建立开发性金融。

在运作中,开发性金融机构只有能够充分识别风险、评估商业价值、进行金融机制的组合运用,才有可能将不具有或不充分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产业和地区开发成为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项目、产业和地区。反过来说,如果开发性金融机构自己都不清楚开发对象可能具有的商业价值以及开发这些对象所应承担的运作风险,它又怎么可能进行市场开发、市场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商业性金融相比,对开发对象的商业价值,开发性金融应更具“慧眼”和“远虑”。

贯彻与财政互动的原则。开发性金融的运作离不开政府财政的信用支持。因为在市场缺失或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的条件下,金融运作风险较大,商业性金融不愿意介入,只有开发性金融能够介入。如果政府财政不给予对应的信用支持,那么实际上是将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同等对待,开发性金融机构就可能因信用能力不足而难以展开相关的市场开发、市场建设活动,甚至可能面临难以承受的信用风险。

开发性金融的目标与财政目标不是矛盾的,是能够形成协调互动机制的。其内在机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进经济发展是政府财政的一个主要目标。对中国而言,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发展什么?用什么机制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方法就是“建立市场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而开发性金融要“开发”的就是这些对象。在这个基础上,开发性金融就能够与财政机制互动,即共同开发市场、建设市场、发展经济,实现双赢。

贯彻带动商业性金融的原则。开发性金融在开发市场、建设市场的过程中,随着开发对象的市场运作风险降低、商业价值提高,商业性金融将随后跟进这一领域。这种开发性金融先行、商业性金融跟进的情势,反映了开发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带动功能。在中国的实践中,国家开发银行的项目贷款和地区开发常常成为商业银行追踪和跟进的先导,这体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带动功能。

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在商业性金融较为全面进入后,开发性金融是否应当从原先开发的项目、产业和地区退出,以体现非商业主导的原则?这恐怕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开发性金融不应与商业性金融成为相互竞争的对手,因此那些已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运作对象应由商业性金融运作。但另一方面,任何市场、任何地区都存在深度开发的问题,这些开发同样存在各种非市场风险,存在缺乏商业价值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性金融的开发活动把市场向宽度、深度和厚度“三维”空间拓展。但如果开发性金融机构不清楚已具有商业价值的运作对象的情况,又如何能够具体详尽地弄清市场的“三维”空间在哪里,从而展开开发活动?

贯彻非竞争性原则。开发性金融以开发市场、建设市场为己任,需要承担相当多的非市场风险,因此,不应选择竞争性原则。贯彻非竞争性原则的含义主要有三:一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具有较高程度的惟一性。如果一个产业领域中同时存在两家以上从事同一业务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就可能形成某种业务竞争,贯彻商业原则就难以避免,“开发性”将在这种商业竞争中丧失。从国际社会看,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都是具有较高程度惟一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运作中一般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正面的市场竞争,因此,在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优胜劣汰、彼此收购(或资产重组)等问题。三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彼此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在一些国家,针对具体的项目、领域和地区的市场开发,可能设立业务职能不同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但这些开发性金融机构彼此间有着明确的业务边界,因此,不直接展开市场竞争。

开发性金融的这些运作特点,决定了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和运作发展的前景。

积极推进开发性金融发展

经过国家开发银行的努力,中国开发性金融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受政策性金融思维的影响和与此对应的相关政策影响,开发性金融的发展还是初步的、受到诸多限制的。要积极推进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

正确认识开发性金融的地位、特点和功能。开发性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对它缺乏了解。迄今,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或者金融实务部门,深入研究和准确认识开发性金融的人还不多,不少人还把它与政策性金融混淆,或者认为它只是政策性金融的另一种提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并进行广泛宣传,以形成共识,为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创造基本认知条件。

形成相关制度。开发性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它不仅需要由制度赋予业务功能,而且需要由制度予以保障,因此,在深入研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应着力进行有关开发性金融的制度探讨,并通过实践逐步予以完善。在这方面,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跳出政策性金融的制度框架,根据开发性金融的特点,着手进行开发性金融的制度研究。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6

【关键词】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法律金融理论混合机制

法律金融理论(LegaltheoryofFinance,LtF)是法律金融学的重要成果,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法学与金融学研究交叉融合的产物。法律金融理论比较深入地研究和揭示了法律制度与执法效率对金融市场的关键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金融法律制度产生和发展的一些内在逻辑。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规则约束的体系,本质上还是一个政府与市场、公共与私人的混合体系。作为金融交易的基础,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信用都需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予以维护,而为了避免金融市场体系的自我毁灭也必然需要公共权力的介入。{1}可以说,任何现代金融体系都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公共与私人机制的混合基础之上。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不仅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政府利用现代经济体系推行其社会政策的重要手段。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的使用能够实现住房经济的社会性与经济性有机融合。但是,政策性金融稳定性与流动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又加剧了政府住房金融政策实施的风险和难度,也造成了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在目标定位和机制创设上的困境。

一、政策性金融的混合特性及其内在冲突

具体而言,法律金融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了现代金融体系中混合特性所产生的两种内在冲突。

其一,宏观金融层面中流动性与稳定性冲突。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实质性变化在于,金融交易的基础性工具从实物货币转向为纯粹的法定信用货币,法定信用货币的产生将金融市场的基础与政府公共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随着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各种金融监管措施与货币政策权力的结合使得政府不仅能够在货币数量上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在货币价格(利率)上也获得了举足轻重的权力。实际上,现代金融市场很难从本质上去区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甚至于金融产品的定价也很难说是典型意义的市场行为。透过公共权力与现代政治体系的介入,金融法律制度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大大超出了传统法律制度的维护和保障范畴。政府通过货币权和监管权调控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产生了法律与金融体系目标上的悖论。法律金融理论也认为,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法律制度提供稳定和可预见的规则基础,而金融市场的经济性波动却要求法律制度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做出适时调整,否则金融体系就有可能因为流动性的匮乏而导致崩溃。可预见性、稳定性和流动性在金融法律制度在内在逻辑上是存在冲突的。

流动性与金融稳定的冲突在政策性金融中体现更为突出,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的权力干预更为普遍。特别是政府透过货币权力所施加的影响更容易扭曲市场的秩序,而且在公共视野中也更为隐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影响住房金融市场的价格都是一个普遍的做法,也是政府用以支持或者调控住房市场情况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研究表明,住房价格、信贷利率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密切而重大的交互影响。住房价格(不动产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对金融稳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货币政策的失当则是导致不动产资产价格失控的一个重要诱因。{2}显然,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本意与促进经济发展等宏观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内在冲突。当货币政策被利用来促进就业或者其他特定社会经济目标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就有可能因此遭到破坏,但令人困惑的是,当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危及到金融稳定时,利用货币政策挽救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却又似乎成为了唯一可行的应急措施。2008年金融危机的演绎过程生动地展现了美国住房抵押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权力之间的上述悖论,也充分揭示了稳定性与流动性在金融法律制度中的内在冲突。

其二,微观金融层面中公共与私人的利益冲突。公共权力的运行往往具有多重政策目标,多元利益诉求在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中必然形成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与纠葛。在金融法律体系的微观层面,各种利益的冲突并不总是能够将制度的运行导向良性状态,少数利益危及公共利益的例子屡见不鲜。政策性住房金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房利美(Fanniemae)和房贷美(Freddiemac)与普通金融机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以私人股权方式从抵押按揭再贷款市场获取利润的同时,享有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融资担保。此外,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金融需求的公共利益旗号,使得这两家机构还可以享有一定程度的监管豁免。以公共利益为名的特权和以市场自由为名的私人利益得以结合,一旦监督机制和治理结构无法与金融创新同步发展就极有可能在金融体系中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分析房利美和房贷美在金融危机中的失败原因时,有研究者就认为:“二者之所以做出一系列严重的错误判断并招致失败,是因为他们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不愿意接受更为有效而严格的资本监管。”{3}

虽然,美国住房按揭抵押贷款机构采用的政府支持型企业模式在金融危机能够被证明是不可靠的,但是也必须承认这种结构设计也的确在支持居民住房需求以及满足住房金融市场流动性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产生弊病的关键不在于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中所采用的私人产权与政府发起的结合,而在于不同金融主体的行为机理未能在一个清晰和严谨的规范框架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金融体系本身所内在的混合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与利益激励二者同样不可或缺,因而回避或者拒绝任一要素的介入都是不切实际,也无法在现实中加以贯彻的。法律金融理论对此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向,也即是从制度和规则的约束角度来正确认识、分析以及判断金融领域中权力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混合体系,并力图从规则约束的角度来获取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的灵感。

二、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目标定位:稳定与发展的平衡

要正确认识政策住房金融机构中权力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混合特性,还必须从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初衷出发。因为,目的决定方向,而方向决定可以选择的有效工具。政策性金融机构之不同于商业金融机构的根本之处在于其所肩负的政策目标。无论是出于单纯经济目的,或者是经济与社会政策目标兼而有之,政策性金融机构多是目的上的非营利性与工具和手段上的市场化所形成的特殊聚合。目的之异使之不同于商业性机构,而工具和手段之异则使其有别于政府行政机构。市场化筹资方式和政策性信贷目标之间的混合使得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目标定位、治理结构以及运行机制上面临着一系列困扰,同时也是理论研究中所争议的关键问题。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一个突出区别就在于其政策性目标,具有社会和公益性质的政策导向决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在自身的运营风险与推动社会发展之间进行必要的利益抉择。这就决定了政策性金融机制的决策者不能用商业性金融的绩效标准来考核和管理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不能完全无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效率原则。首先,并不是任何情形和任何条件下,我们都能够找到风险、效率和政策性目标完美结合的金融工具。许多政策性金融业务之所以需要政策支持恰恰是因为这些业务本身的风险和收益匹配根本不足以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直接介入。政策性金融区别于商业性金融的一个本质属性就在于对社会效益目标的追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商业利益。尤其是一些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却很难产生商业利益的金融业务更需要政策性金融的介入。因此,政策性金融很难用单纯的商业性或经济性指标来进行有效衡量和评价。其次,政策性金融中的社会效益并不构成对经济利益的排斥或否定。社会效益比经济利益具有更为广阔的范围以及更为复杂的体现形式,社会效益更注重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所衡量的绝对利润水平。但是,经济收入是持续推动社会效益改善的基础,也是金融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政策性金融必须将社会效益建立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之下,而不是完全脱离市场规律行事。

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公共利益,其在经济体系中不可避免的与公共经济部门具有难以分割的关联。一些社会利益可以内化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而另一些则几乎完全缺乏市场供给的动力。前一种社会利益通过规范市场行为加以实现,后一种社会利益则需要依赖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然而,更多的情形是二者兼而有之。由于一些社会利益的实现过程中也存在产生商业利益的空间,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政策性金融的介入,引导、推动,甚至放大公共资源的功效。同时,错误的政策选择和不当的金融工具也极有可能造成公共资源使用的异化,从而造成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重损害。有学者认为在政策性金融中“政策性目标是最高目标,是最高宗旨,而市场化运作则只是其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原则,而非其最高宗旨、最高目标,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或层面上。”{4}但是,政策性目标中的政策具体内涵必然是涵盖了社会与市场的多元复合目标,而且越是宏观的政策目标,其所涵盖的领域与所涉及到的利益范围就愈发广泛,各种利益之间的交叉与互动也就愈发复杂,政策目标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多种组合的可能。把政策性目标作为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最高原则并不必然能保证此类金融机构的良性运行,除非政策性目标本身能够得到合理的确认、评价和监督,而且政府的不同政策性目标之间能够构成彼此协调一致的体系。

三、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效率与风险的平衡

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于一般性行政机构或金融企业,它既是公共机构又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作为公共机构他必然以政策性目标为最高宗旨,但是不同于财政所支持的行政部门,它需要以财政资源为依托撬动和引导市场资金流向,这也就意味着它必须在市场秩序之中行事。在财政资金和市场资金的共同组合中,政策性住房金融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信贷可获性、投资积极性、纳税人权利保护、金融和经济稳定”{5}四个方面的要素。事实上,构成政策性目标的多个要素并非简单而孤立的结构,也无法在立法或规章制度上事先排定优先序列,各构成要素之间必须通过合理的组织治理加以协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政策性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价值判断和取舍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多元利益博弈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参与的程度与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政府运营企业,一类是政府支持企业。两者的资金虽然都以政府的直接或间接资金作为基础,并将市场资金作为重要融资渠道。但是,前者通常由政府直接管理和运营,而后者则由私人机构负责管理和运营。2014年新设立的国家开发银行住宅金融事业部在组织机构上基本上属于政府运营企业,其人员选任、资本金来源、盈亏分担、监督和约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政府财政和行政机构。除了利用国家信用进行市场化之外,国家开发银行住宅金融事业部的市场性组织特性并不明显。与政府运营企业不同的是,政府支持企业形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更为鲜明的市场化特征。例如,美国的房利美和房贷美就属于比较典型的政府支持企业,二者不仅资本金来源中都有较大比例的私人股权,而且企业管理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据市场组织的方式选任董事会和管理层,其运营盈亏也由股东承担,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为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和财政信用的支持。

实践表明,政府运营企业通常能够为政策性目标的推行提供更便捷的组织条件,但是其运营效率往往难以有效提升,而政府支持企业在私人股东的逐利驱动下又有滥用特许经营权和财政信用的风险。政策利益、机构利益与运营者个体利益之间能否实现良性关联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效平衡风险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在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立法中应当充分考虑决策行为中的利益驱动机制,将多元主体参与、规则约束、权力制衡的法治化治理手段运用于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组织治理当中,以实现社会经济利益与金融风险的有效平衡。从美国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运行中可以发现,财政监督和市场监管二者缺一不可。有激进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授予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特别权限显然有损于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其公共性职能应当由单纯的政府机构承担。{6}笔者虽然不赞同政策性金融完全纳入政府部门的观点,但是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竞争约束和金融监管仍然不失为改进其治理结构有效手段之一。

四、结论及思考

现实经济和政治运行的结果表明,公共政策体系多数时候并非高度一致,而所谓政策性目标在公共机构的运行中也没有得到规范地界定和确认。因此,笔者认为,政策性金融的目标定位之困实质上并非政策性与市场性的绝对冲突与排斥,也不仅仅是政策性目标与市场化机制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其实质在于如何在政策性金融体系中防止市场化运作对政策性目标的异化,以及防止政策性目标对金融市场秩序的破坏。为此,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治理机构与政策目标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目标设定、人员选任、权限设置、决策规范、激励与监督上建立起完整的治理体系,才能够实现政策性住房金融目标与市场化融资手段的有机结合。在此意义上,政策性住房金融行为过程的规范、科学和透明甚至比所选择的法定目标本身更具有规范价值。

参考文献

[1]Katharinapistor.alegaltheoryoffinance[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ume41,issue2,may2013,pages315-330.

[2]FredericS.mishkin.Housingandthemonetarytransmissionmechanism[R].nBeRworkingpaperno.13518,october2007.

[3]thomasH.Stanton.FailureofFanniemaeandFreddiemacandtheFutureofGovernmentSupportfortheHousingFinanceSystem.JournalofLawandpolicy.18,2009:217-261.

[4]白钦先,刘子赫.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14(06):3-6.

[5]U.SDepartmentofthetreasury.teReformingamerica'sHousingFinancemarket[R].http://www.treasury.gov/initiatives/pages/housing.aspx,February11,2011,page.2.

[6]DavidReiss.Fanniemae,Freddiemac,andtheFutureofFederalHousingFinancepolicy:aStudyofRegulatoryprivilege[J].Catoinstitute,policyanalysisno.674,april18,2011.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7

关键词金融创新联动效应启示

为促进改革的巩固深化、以及应对入世后的挑战,特别是金融领域受到的冲击,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包括金融创新在内的措施。要建设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样不可或缺的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随着若干年来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创新已有诸多表现,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

1金融创新的积极联动效应

1.1金融创新与其构成因素的联动影响

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而其中金融工具创新构成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金融制度创新为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出现提供了发展空间及保证;金融市场的创新则是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运作的场所,而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创新直接丰富了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的种类。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创新是互动的,同时配之与其适应的金融制度,提供相应的金融技术支持,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金融创新系统。

1.2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转移风险的角度分析,如果没有金融创新所产生的转移价格风险的金融工具,那么厂商从债务市场进行融资或是在外汇市场进行外汇兑换时,都面临着很大的利率或汇率风险,这样将对传统意义上的厂商生产商品和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若没有这些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同样面临着很大的价格风险,这会对资金的融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从增加资产流动性的信用工具和权益工具的创造的角度分析,将不能流动的资产转变为可以流动的证券提高了银行资金的效率,新的信用工具和权益工具挖掘了金融市场一切可以赢利的机会,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机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往往是通过资金融通来实现的,资金融通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正因为这样,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创新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金融创新越多,金融市场就越发达;同时,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经济的发展水平就越高。

1.3金融创新资产财富信用化的联动影响

体现在为社会提供了新的投资与融资渠道,一方面金融创新的保值避险功能,能使不同风险偏好的交易者选择合适的金融资产进行交易,扩大了信用规模;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的降低成本功能,也使一些规模小、利润率低的企业进入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此外,各种金融资产所包含的信息正是信用形成的基础,由此人们又会产生各种预期,预期又会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金融创新的价格发现功能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加强了信用形成的基础。而信用的不断加强又促进了金融领域的层出创新。

2金融创新的消极联动效应

2.1我国金融创新的规范性分析

根据戈德斯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以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应该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相比较西方成熟的货币市场,我国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种类稀少,且规则不完善,应该说还处于不断探索完善中。在这个时候为盲目讲求大而全而将金融创新拓展到资本市场,无疑相当于要在没有稳固的地基上修建一座摩天大楼,其结果不言而喻。西方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多遵循“先货币市场,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中先债券市场,后股票市场”的发展顺序。我国发展金融市场时却采取资本市场先行且优先发展股票市场的策略,结构导致股市结构失衡、投机盛行、秩序混乱。又如金融期货市场,不过我国政府债券现货品种稀、规模小的国情,在1992年盲目国债期货,终于在1995年酿出“3.27”风波后而草草收场。

我国存在的事实是:直接融资的比重从2000年以来逐渐下降,原先我们有的就是一个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金融体系,这种金融体系的缺陷谈得很多,亚洲金融危机使它暴露得更为充分,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金融界特别是亚洲地区的金融界最大的任务是要改变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要改革这个结构必然的内容是要扩大直接融资,而在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却是逐渐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正是由于人们判断资本市场新的金融工具根基不牢因而回归最原始却相对稳妥的银行借贷。

2.2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虽然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创新存在着主要是上文中提到的正相关关系,但同样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金融工具本身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就是避险和投机的功能并存。如果一种金融工具只能用于避险,那么在金融市场上往往只出现买方或卖方。这种金融工具难以形成市场,也就难以用这种金融工具避险。如果一种金融工具只能用于投机,那么金融市场将成为,金融市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正由于金融工具同时具有避险和投机两种功能,它就可以形成活跃的市场,避险者和投机者都通过这种金融工具的交易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金融市场具有一种金融杠杆放大作用的机制,一方面成倍放大潜在收益,同时也将风险成倍放大。这意味着金融创新在使人们有更有效的方法避免风险的同时,也将使金融市场存在更强的投机性。这也意味着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加深,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完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金融创新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提高其定价的有效性,对其发展规范化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增加了市场的投机行为,加重经济中的泡沫极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些都是对金融资产发展规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2.3我国金融创新下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分析

不言而喻金融创新带来了大量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提高了金融机构获利的可能,但同时,也使它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我们知道,金融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方面已起到很大的作用。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和业务把所有风险或部分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的一方,使得金融风险得以转移或适当的分散。但是,从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创新仅仅是转移或分散了某种风险,并不意味着就消灭减少了此风险;相反金融机构在利益机制驱动下可能会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大数量上承担风险,一旦潜在风险转变为现实损失,其破坏性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金融风险。这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的重要指标—金融工具上。

其一,创新工具在消除市场阻碍的同时也强化了因市场依存性的增强而增加的脆弱性。因为任何源于某一市场的冲击将会被快速地传递到其他市场;其二,创新工具交易多为表外业务形式进行,这使投资者和管理当局难以对发行机构准确的评估和监控;其三,在竞争中为了吸引客户,许多场外交易实际上已经成为无保证金交易。过度的竞争,往往引起错误的合同定价,由此带来的风险是很难控制的;第四,创新工具场外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传统上在场内交易的产品,如与股权相连的创新工具将会更多的在场外进行交易,由此发展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

3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1)上面对金融创新缺乏规范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金融创新,应该优先选择银行业的发展,相机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发展。放缓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制度、工具等的创新,待前者实力逐渐增强之后,在加快后者的创新发展步伐。而金融制度的规范化创新,其关键不在于排斥政府而依赖自由放任制度下的市场力量,而在于改革政府介入金融的方式和职能。

(2)从创新金融工具的方面来看: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股票市场还有待完善,目前不宜恢复利率期货市场和建立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现阶段应鼓励和支持目的在于增强资产流动性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金融创新。最近一个时期,建立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呼声又开始出现。人们认为应该考虑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和建立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理由是前者可以为国库券的投资提供一个保值的手段,后者可以使保险公司资金和其他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尤其是不久前,股票市场向保险资金敞开了大门,这一变革更是提升了人们的上述预期。

先来考虑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利率已部分上调0.29个百分点,且还有上升的潜力空间。解决这种市场利率趋向于上升给国债投资者带来风险的问题,以浮动利率发行国债比建立国债期货市场简单易行得多。因此,虽然我国建立利率期货市场的必要性比以前增大了,但条件尚未成熟。建立利率期货市场的合适时机,是利率市场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避免利率风险成为确有必要的时候。

再来讨论建立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问题:建立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有助于保险资金和其他基金入股票市场,这从理论上来说是成立的。但是在我国现实的股票市场上,股票的市盈率普遍高于0甚至高于50。这意味着人们买卖股票主要是获股票的差价而不是股息,股票具有投机的价值而没有多少投资的价值,保险公司资金和其他基金以期保值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意义不大。再者,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投机性过强,因此,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和完善现有的市场而不是去建立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如果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再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同交易,将为一个投机性已很强的股票市场再提供一种投机性更强的金融工具。

(3)笔者认为,剔除以上观念外,对于提高资产流动性、增进金融市场效率的金融创新则不必严格管制,由金融市场进行选择。2004年2月2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正确提出:研究和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

纵观全局,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深化金融企业的改革,以提高其效益,降低风险,同时尽可能逐步实现金融企业市场化。金融改革还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包括建立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这样才能够真正优化配置金融资源。

参考文献

1王爱俭.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8

关键词:金融发展趋势监管

金融机制改革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受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改革滞后的约束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和技术进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相对落后,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又将为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金融创新定会进入新的周潮,与此同时,由大量金融业务创新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及不断增加的混合经营趋势,也会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金融机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外资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结构加快创新步伐,同对,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同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1.在现行金融管制范围内的金融业务创新将出现突破性进展

当前,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地域限制已基本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将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全面业务竞争。外资金融机构的母公司均为实力雄厚、经营历史久远、技术先进的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其必然迅速推出各种金融创新业务,如资产管理、现金管理、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商人银行等,以优质服务争取优质客户;还将以先进技术挖掘国内金融机构尚未开发的潜在优质客户——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中小企业,扩大在传统金融业务和中介服务中的市场份额,为了在竞争中求取生存,获取发展空间,国内金融机构也将在国外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示范效应的带动下迅速跟进,从而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的深化发展。

2.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扩大金融创新的业务范围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拓展,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已实现自由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也必将加快,而一旦实现利率自由化,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将产生对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的需求,与利率相关的金融业务创新必将应运而生。如何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浮动利率抵押贷款、背靠背贷款以及可实现储蓄收益最大化的现金管理业务、资产管理技术等都是金融界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颗。

3.资产证券化和证券投资机构化将成为金融发展的新兴领域

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很高,蕴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在1999年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之后,目前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仍在25%以上。为化解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1999年,我国金融机构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等方式专门处理已剥离的1.4万亿银行不良资产,但面对巨额的且不断增加的不良资产,仅仅通过债转股和出售等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金融业尽快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需求。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正在考虑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当今国际金融业流行的方式优化资产结构,降低金融风险。资产证券化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业务创新领域,资产证券化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崛起也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外保险、证券投资机构的涌入也将加快国内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一样,我国证券投资机构化的趋势也将不断增强。

4.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的规模会迅速扩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更多、更直接的国际市场风险,对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商品期货、外汇期货、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会引起对汇率、货币衍生工具以及互换交易的需求;为完善国内股票市场,引进期权交易也是现实需求。因此,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5.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

我国日前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活动受制于这一原则只能在各自经营业务范同内进行,但逃避监管以获取竞争优势始终是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和同内金融市场垄断格局的打破,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将加剧,各金融机构为提高竞争力、拓展生存空间,必然将通过业务创新规避或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走向混业经营。对国内金融机构而言,通过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战略结盟是当前不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融通和业务相互渗透的合法途径。这一合作方式将会进一步深化发展;对外资金融机构而言,母公司多为混业经营的金融财团,即使母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按中国金融法规从事严格的分业经营,但从事不同业务的分支机构仍可通过母公司实现混业经营。当前,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方式是收购、兼并或成立合作公司,大量合资金融机构借助上述两种方式将进一步增强混业经营的趋势。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双向的,即外资金融机构将广泛介入国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也将走出国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而世界其他同家金融业多数已实行混业经营制度,内资金融机构即使在国内坚持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其国外分支机构也将进行混业经营,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将因此而成为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

二、金融业务创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的挑战

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发展,特别是适应实体经济结构升级而进行的金融结构提升,又是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实现的。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看,金融监管机构应鼓励而非限制金融机构为满足个体经济需求而进行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但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并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对外资金融机构而言,许多在成熟市场条件下已操作多年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新的环境内推出,依然会产生新的风险;对不熟悉多数金融创新工具的国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而言,是更难以鉴别或准确度量新推的创新工具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入世后大量深层次的金融业务创新,既会促进我国金融业向现代成熟金融工具发展,也会对我同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是:其一,在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而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又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化解的情况,金融监管机构如何把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国内金融机构盲目创新所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其二,如何处理同国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关系。如果片面抑制国内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譬如当前对内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需要审批,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没有任何限制的不平等规定,这会使内资金融机构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没有持续发展的支持,内资金融机构更难以化解现存的不良资产,有引发内资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险,并会危及金融安全。其三,由业务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必然会对当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形成冲击。如何改革金融监管体制以顺应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

为了化解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改革与完善国有金融机构的治理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手段尽快剥离和外置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应改变监管理念,实现从管制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不断增强市场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再次,统一对内外资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的管理,对传统业务领域的创新活动予以鼓励以促进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深化,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必要限制,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和监管机构对风险的控制能力逐步推进,以控制金融风险。最后,改革当前的分业监管体制,加强协调监管能力,建立统一监管的职能体制。

参考文献

邵敏.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理中的运用[J]国际金融研究,1999(3).

张亦春,许文彬.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再考察[J].金融研究,2002(3).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9

一、我国当前各层次的金融协调

金融协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当代金融生态环境及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种金融资源、主体、客体、中介等要素的流动与融合,符合现今金融发展潮流。金融协调可分为两大层次:金融内部协调,其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制度等;金融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社会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关于金融协调的方式,总体有三种:计划与行政协调、市场机制协调和网络协调。

(一)金融内部协调的现状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金融市场在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融资、提高效益、加强经营管理、促进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在推动市场改革、增加市场主体、丰富市场品种、提高交易量和效益、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

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我国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市场投融资仍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与问题。

我国目前风险对冲机制缺位、金融市场流动性不高,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更是在所难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不同信用级别金融产品品种的出现,还会给银行业投资带来信用风险。同时过度依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发展落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仍占市场主体融资比重的50%以上,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二者不平衡性比较严重。

2.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协调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仍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主要集中于机构层面,以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经营为目标。金融行业具有较高的外部性,单个金融机构的经营稳健并不足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许多在单个机构角度看来是合理的行为,在整体上甚至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缺乏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重外部监管、轻内部控制;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监管,这些都会制约我国金融发展。

(二)金融外部协调现状

金融外部协调主要表现为金融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就我国来看,我国的金融体系随着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但却难以从现在的金融体系里获得足够的服务;农村更加需要金融支持,但是农村不仅没有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为资金的输出方。投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银行资金大量流入大行业、大企业,小企业资金短缺但筹措资金较难,对小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强化金融协调的措施

(一)金融内部协调层面

1.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化改革,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及市场机制创新,为金融机构参与市场提供更好的平台

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继续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贷款基础利率,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金融监管要向着综合化方向演进,从金融机构更多地转向金融市场,从行政性的监管转向中立、专业、审慎性的监管

今后我国金融监管应努力尝试建立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实现从机构型监管模式到功能型监管模式的转变,充分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混业经营局面。监管部门要把规范市场秩序,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实施动态、系统的金融监管,并制定一系列金融创新的鼓励政策,提高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实现金融市场的全方位、有效的监管。

(二)金融外部协调层面

1.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着力促进内需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进一步拓展,消费金融产业将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内需、改善民生,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机构应重点对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服务拓展,提供透明快捷的消费贷款服务,促进消费金融普及与推广,并帮助客户建立个人征信记录,提供覆盖中低收入人群信用记录与消费习惯的“大数据”平台,并为央行征集完善其初始信用数据库,令其日后能享受到更为多元的金融产品。

金融机构与市场篇10

【关键词】城乡风险分担

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是314总体部署的一大定位和核心内容,也是实现314总体部署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必由路径,不仅对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国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实施肩负着试点、积累经验、示范和带动的重要职责。

笔者认为,城乡统筹的基础和重点是资源的统筹,即要打破城乡和区域界线,实现全市发展资源统一、有效配置,使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和经济发展先进地区都能享有和获得公平的资源配置机会。因此,金融资源作为动员和分配其他社会资源的手段,应在城乡统筹中率先统筹,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一、金融支持城乡统筹的现实悖论

城乡统筹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的全面和谐发展,但当前的现状是城乡发展严重脱节,农村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因此,面对此种局面,金融支持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应是着重支持农村经济,解决“三农”在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然而,当前却存在这样一个市场悖论:急需资金的涉农主体不仅很难得到外源性的融资支持,甚至还存在农村内源性资金外流的现实,金融资源紧缺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金融市场割裂的原因

以上悖论实质上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并行且不均衡发展的一大现实。笔者认为,此种现状是城乡二元结构下金融服务主体市场化进程中理性选择的结果: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牢固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将市场割裂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且严重脱节、不均衡发展,该局面导致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机构向城市收缩,金融资源向相对收益高、风险低的城市市场集中。

三、构建城乡统一金融市场的构想

如何构建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重点仍在“统筹”二字,即要实现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统筹,打破城乡割裂局面,构建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重点不在于增设多少专门为乡村服务的金融服务机构,而是政府应主导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垫高农村金融市场,使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接轨,使全社会金融资源能在城乡统一市场上实现市场化配置。

(一)打破人为割裂城乡金融市场的观念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来已久,且在客观上催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界和学术界已习惯于将基于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独立分支进行研究,并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城市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这种简单划分的作法,无疑是对城乡金融市场割裂并行的默许和支持,不仅不符合我国城乡结合类金融机构业已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国情,也不利于城乡金融市场调控与发展的政策研究与机制设计,与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目标相悖。因此,应打破这种人为割裂城乡金融市场的观念,将思想从单纯、割裂地研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致力于构建城乡统一金融市场。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

金融支持城乡统筹面临市场悖论本质上讲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因此,建议政府应予以适当干预,但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应在构建城乡统一金融市场过程中起基础性、导向性作用,而资源配置的主要功能仍应由市场完成。形象地讲,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垫高农村金融市场使之和城市金融市场接轨,工作在台面以下,而台面以上的工作交由市场完成。

(三)政府主导建立收益补偿机制以垫高农村金融市场

投资预期收益率低是农村、农业项目对市场投融资主体缺少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应针对性建立相应收益补充机制,适当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提升预期收益水平,增加市场投融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政府根据项目投资回报期、预期收益水平有区别地给予投资商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财政优惠政策或税收优惠政策;对涉农借款费用给予政策性补贴,以发挥国家财政的金融与经济结构调整作用等等。

(四)政府主导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以垫高农村金融市场

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生产高度的自然依赖性是金融机构风险的最大来源,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将起到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积极开发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险新产品。

第二个层次是建立农业融资担保体系。以政府出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为主,以财政补贴和其他扶持政策为基础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农户互助型担保机构为补充,形成担保形势多样、担保渠道多元的农业贷款担保体系。

第三个层次是建立城乡统筹风险基金。转换政府投资模式,减少对可商业化项目的直接投资,转而建立城乡统筹风险基金,用于对市场化城乡统筹项目的风险分担,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探索城乡统筹中“项目组合”融资模式创新

我市在推进城乡统筹过程中,势必涉及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收益不等、风险各异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业产业项目和农业产业项目,对这些项目中的单个项目而言,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波动性是比较大的。但是,根据大数定理,如果有选择地将其中一部份项目组合起来,那么收益和风险将趋于确定。因此,我们可以基于“项目组合”,探索一种适应城乡统筹的新型融资模式。

“项目组合”融资模式的主要思路是:政府主导建立项目组合的管理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在全市范围内挑选一批预期收益和风险各异,相关性低甚至不相关、负相关的拟融资项目形成“项目组合”。一方面对“项目组合”中单个项目招标、招商确定投资商;一方面通过城乡统筹风险基金、担保或保险等方式对“项目组合”进行信用增级,并以此向市内、国内,甚至海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