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1:10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经济因素

一、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1.人员因素。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系统化的工作任务,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由建筑工程相关的监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参与。每个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都应当由专业经济管理人员从事专门的经济管理工作。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往往把经济管理的重任放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承建方,工程监理方、建设方与行政监管部门未能及时的参与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活动当中。加上建筑工程企业缺乏经济管理人才,有限的经济管理人员难以适应复杂大型工程的经济管理需求。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往往缺乏科学的预算、成本控制与经济控制的能力水平。例如,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能更好地捕捉市场信号,无法在市场大环境下为建筑工程获得更好的经济空间,不能在工程材料配置上,人力资源的统筹,各相关单位的协调方面有效的节约工程成本。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忽略经济管理,不能根据经济管理的需要多角度的分析评价工程进展情况,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不符合市场的新要求,没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经济环境调查,不能在发现企业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优化与改进。只有大力培养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加大经济管理知识的普及培训力度,保证现有从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工作方法,合理地进行经济管理人才配置,才能提高经济管理的整体效率。2.材料配备。建筑经济管理水平在大程度体现在材料配置水平方面。建筑工程材料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工程技术要求,能否以更低的价格采购符合工程技术需要的材料,材料的配置周期、供给能力与质量检验水平均可能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有时候,一些建筑工程企业把重点放在压低工程材料的价格上,没能找寻优质的材料供应商,缺乏对材料供应链的有效监控,导致材料供应环节问题频出,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而且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质量,甚至加大了整体施工风险。当前应当从保证建筑工程材料的安全性、可用性、有效性,进一步形成科学化的材料供给机制,加大材料供给的分析工作,解决因为材料供给审验不足,缺乏科学优质材料审验程序,材料安全性控制不足造成的问题。重点完善材料管理的流程机制,着力优化材料管理的编制,确保材料采购的整体质量,形成合理的采购控制机制,这样才能提高材料控制整体效率,降低材料控制方面的风险。3.工程技术。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正处在深刻的转型阶段,现有的建筑工程技术不仅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要达到环保、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的经济管理水平。首先,一些建筑工程缺乏有先进理念的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理念与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因此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水平。其次,工程技术人才配置的不合理,技术人才不能参与经济管理活动当中,无法从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风险角度进行技术革新,促进工程成本的有效节约。第三,现有的经济管理人员不掌握建筑工程的总体进展情况,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经济化的顺利运行,没能节约建筑工程的经济资源,因此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不利于达到促进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目标。第四,传统的工程建设方与现代经济管理的方式不适应,基层管理人员水平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效益,降低了工程的成本与效益4.设备因素。当代建筑工程更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降低工程进行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加大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力度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率,实现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保证工程安全的目标。一些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主要放在人员管理方面,没能加大设备更新的力度,不能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合理的配置技术设备,不能对工程建筑工程做好组织与策划工作,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运行。只有保证技术设备符合工程要求,对建筑工程环境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工程管理设备能够合理地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建设工程机械设备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效率,应当根据工程环境、规模与技术要求配置设备。其次,建筑工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影响工程技术人员的操作效果,智能化的工程设备可以提高工程的控制水平,提供丰富的工程数据信息,有助于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预判,达到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风险,有效优化工程方案的目标。第三,设备的管理水平影响设备价值的发挥,配置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做好必要的设备保养工作,发挥设备最大作用目标。

二、应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问题的措施

1.改善管理运行机制。建筑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强调围绕着核心工程目标确保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首先,合理优化控制工程的进度,确保工程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重点从各方面对工程效益进行优化。其次,还要加大技术投入,合理的分析技术环节,根据建筑工程需要选择优质的工程技术。第三,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企业升级转型,把环保、节能、完善管理机制等融入管理体系当中,运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合理分析工程环境,达到全面进行建筑工程控制的目标。2.实施必要的监督管理。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与工程监管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应当形成以独立第三方监督为核心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应当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程序,形成科学化的建筑工程经济审批机制,明确审批监督人员的职能和地位,切实提高审批的质量。其次,还要对不同的监管部门进行科学的调整,重点发现企业监管中的不合理情况,对监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有效的调整,对于实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督办调整。第三,还要明确监理人员的责任义务,形成监理部门的奖惩机制,在全面提高监理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工程成本,有效地降低工程运行中的风险,达到全面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目标。3.加强工程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直接反映在人员配置与工程材料的控制方面。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机制,对重大工程材料引进项目采用招投标管理方法,有效地做好建筑工程材料的预算,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机制,提高成本预算控制的全面性,根据成本实际情况形成预算控制机制。发挥基层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作用,围绕着节约工程成本开展技术攻关,形成综合性的奖惩机制,对工程参与人员的成本控制水平进行核算,以必要的奖励手段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围绕着降低工程成本引进必要的工程技术,通过技术革新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总体目标。4.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协调控制机制,在经济管理实施中实现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调,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与运行工作制度,通过一系列有效适应的规则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首先,应当明确规定各建筑工程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与管理权限。其次,形成必要的沟通响应机制,加强工程数据信息的分析,对工程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由各部门协商解决工程中的问题。第三,各单位之间应当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每个单位的核心人员应当积极地参与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培训,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获得与管理沟通机制,从而为创新性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企业还要与相关机构保持必要的沟通,这样才能为实施经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没能形成完善的经济管理工作机制,不能有效的应对建筑工程实施中的因外部变动因素,缺乏更好的经济监督与成本控制方法。因此,还要在信息化、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制度体系下节约工程成本和提高建筑工程总体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机制,引进和培训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形成综合性的建筑工程实施协调机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水平,解决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利芳.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8(16):97+99.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因素;效益

abstract: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sinconstructionprojectstoimprovethemanagementmodel,correctprocessingtherelationshipofeconomyandmanagementgoodcangetthebesteffectofprojectinvestment.inthispaperhow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enterpriseprojectmanagement,raiseeconomicbenefits,andenhancethemarket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areanalyzedanddiscussed,andpropose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

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economicmanagement;factors;benefi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提供高质量、短工期、成本低的建筑产品。所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施工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是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建设工程经济与管理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经济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建筑经营与管理概论,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技术方案经济评价,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工程合同,价值工程,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预测和决策,建筑企业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房地产经济与开发经营,线性规划存管理中的应用。建筑工程经济总论、建筑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价值原理及应用、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投资方案评价与选择、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经济核算、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项同资金筹措、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以及价值工程等。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具备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套完善项目管理配套设施是完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基础。其需要具备以下几点项目管理因素:

2.1工程项目各种管理人才配备:主要有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经理管理人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各工种技能人才。

2.1.1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负责工程项目内部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标、工程项目商务谈判及有关工程项目决策事宜,它直接对企业负责。

2.1.2项目经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执行者。负责项目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排、项目各工种技能施工人员安排。项目资金及材料计划、项目施工进度执行,它直接对工程项目负责。

2.1.3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项目施工中各工种配备的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各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督以及对各工种施工人员的管理,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2.1.4各工种技能人才是项目施工、各工种施工专业性人才。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每道工序落实、质量把关,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2.3项目资金配备

分为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它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的根本条件。资金使用前期主要采购工程各种材料用量大:中后期主要有人工费、项目管理费、零星材料费等,资金用量较小。

2.4材料配备

是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组织、材料进场计划实施过程。只有对材料组织做到周密、详细有序安排,材料进场计划做到精、准、及时,施工中材料的合理化利用,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资金周转到位发挥最好的作用。

2.5施工机械配备

完善的施工机械配备,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难度并控制人工费成本。可见,管理人才为项目工程管理的主导者。资金、材料、施工机械配备为项目工程的根本条件。他们共同配合影响着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生产。

3.提高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造成了企业的支出大、效益低下。现在就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提高一个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施工管理的组织人员、机械的投入及材料的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和进行单价分析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采取措施。

3.1项目经理部

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工程项目的作业管理班子,是代表公司进行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所以他应对公司的整体利益负责。因此,对于每个工程项目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选择及组织施工,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项目部在组织投放施工上要合理的选择人员、机械及材料的实施。

3.2人员、机械的配置

工程技术人员及机械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工程量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从而针对性的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达到降低工日消耗,缩短工期。

3.3机械的配套使用

机械的配套使用,是工程项目施工能否按照计划进行流水作业施工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减少机械施工中,不必要的机械台班消耗量。通过合理的施工计划组织、机械投放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3.4材料的管理

材料是工程项目最多的经济投入,是整个项目经济的关键,因此在材料的管理上就显得尤其重要。结合工程项目采用按量、价分离的原则进行材料管理。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实行限额领料的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机材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3.5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要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效益

我国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项目经理部对他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时还会盲目的强调工程质量,造成工程费用额外的增加。目前,在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少工程项目没有在充分考虑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即使比较也只是在技术上进行比较或者是根据经验在局部方案上进行比较,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我们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这样才会提高效益。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及规范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一般的设计配合比是较保守的,水泥用量比较多,致使成本比较高。但是,作为我们施工企业来讲,不能够只重示质量而不顾经济效益,所以在我们施工时,就结合施工设计的实际要求进行平行试验,以最优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6进行单价分析以变更单价高的施工项目提高效益

做工程的,不只是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的进度,做材料的,也不只是负责材料的采购和进场验收的工作。这样表面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效益是要靠大家来管理、控制去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只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而不选用最优的施工方案,必然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不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施工前,要对各工程项目的单价进行分析,进行综合比较,对于单价低成本的,结合施工实际尽可能的变更减少此项目;对于单价高成本低的,则尽可能的变更增加,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为项目争取更大的效益。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提高经济效益项目管理的原则及应用的分析得出,任何一项工程的项目管理不单单只保证质量合格,而且也要考虑它的成本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领域出现蓬勃之势,有关建筑承包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是当下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承包模式,此种模式的运用可以使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本文首先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如何在epC总承包模式的运用基础之上有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的建筑经济管理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建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世界经济开始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高潮,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据相关数据统计,1999至2005年全球建筑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平均约为5.2%。根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全球建筑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在如此活跃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承包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并使之与工程项目的发展相适应。epC总承包模式的应运而生不仅能是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化,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实现承包商的经济效益而有效控制成本以及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因此在今后的工程项目承包方面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可谓是明智之选。

一、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是当下国际以及我国建筑承包领域普遍所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受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epC即由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组合而成,分别是指设计、采购和施工。具体而言,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是指负责项目工程的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自己所负责的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商并且由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方案设计、施工采购等事项进行管理并对项目工程的造价、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进行全面负责,最后直接将建设完成的并且符合工程合同规定标准的竣工工程交由建设单位验收的项目工程承包模式。

与以前较为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对比而言,epC总承包模式将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优化完全交由总承包商进行,此举可以使总承包商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改善和优化而无需经过繁杂的请示手续,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此种模式有利于项目工程整体运行的顺畅性,使得施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进而有效的控制造价并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此外epC总承包模式使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之后的法律追责变得更加清晰,有利于及时确定法律纠纷的参与主体并及时息诉。

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承包商作为工程项目的主体施工单位,其除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取决于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然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施工材料的选取、机械设备的购买、施工人员的安置、突发状况的解决、工期的合理控制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如果上述因素难以得到合理解决,那么承包单位的施工成本就会明显上升,甚至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因此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承包商首先应该对施工方案作出合理设计并对施工的阶段进行细致划分,在每个阶段确定好要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实现的施工进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浪费。同时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核查以免相关采购人员弄虚作假,而且在编制造价方案的时候要进行整体考虑,对每一项费用支出尽量控制在施工方案所预先设定的支出范围之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情况要及时进行变通并对更改后的成本核算进行再次计算,以免出现大额度的不合理支出。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是当下社会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进程中,如果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工程就是去了建设的意义,因此工程的质量问题应成为承包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关注的重点环节。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应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相关负责人要将施工的各个阶段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态度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以及工作散漫的现象出现。同时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严格要求施工者必须遵守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对于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更换,对于不合格施工人员要进行及时培训和惩戒,对施工的质量监督要定期组织并完善相关的责任机制。

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

当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过于简单或者不符合标准的时候,会由于协调困难而出现施工工期延长的情形,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进行项目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法律规定的格式进行,对于各自负责的内容以及责任承担的范围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既能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尽快进行协调,也使得出现问题之后能准确及时追责。

4.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总承包商在日常的施工活动中应强化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集中组织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给与必要的惩罚。除此之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也要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对于材料的放置位置进行明确规定,对施工结束后的夜间巡视进行合理安排,对相关设施的安全操作标准严格遵循,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资格进行核实验证。总之施工现场的活动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建设单位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为了使建设单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有生机且更加具有竞争力,国家和政府理应对其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并增加对其的政策倾向。就目前而言,epC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承包模式应该受到关注和普及,因此在今后的建设承包工程中应多采取上述模式,并对工程在造价、安全、质量、合同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岳峰.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4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问题资金建设完善方式

在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应用先进的经济管理技术,提高资金建设的时效性。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还应及时发现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一、建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难以提高建筑经济管理的工作质量。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建筑经济数量较多,在经济管理期间,部分管理人员会出现盲目管理的现象,对建筑经济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在建筑经济管理期间,由于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程序较为繁琐,给经济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压力,难以有效开展资金建设工作。尤其是在建筑施工期间,部分企业不能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导致资金建设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不符,难以发挥其经济管理作用。[1]

第二,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由于管理观念的制约,难以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期间,还没有树立先进的工作观念,一味地应用传统工作方式开展经济管理活动,导致经济管理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同时,部分建筑经济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根据企业的经济情况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导致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浪费现象,不仅无法控制施工成本,还会引发各类经济管理问题。[2]

第三,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资金筹集能力的影响,无法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在建筑企业实际发展期间,由于建筑施工周期较长,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建筑竣工之前,施工企i应筹集足够的周转资金。然而,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筹集能力较低,无法在短期内筹集足够的周转资金,从而导致建筑企业发展效率降低,核心竞争能力无法得到增强,甚至在施工期间出现施工项目脱节、无法正常开展施工活动的问题,使建筑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四,在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未能做好有效的准备工作,因此难以提高施工质量,更无法增强建筑经济管理效果,有时还会导致企业在施工期间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时候,未能对所筹集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建筑企业受到严重的资金建设压力,难以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3]

第五,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未能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因而无法根据成本控制规定执行相关工作,导致建筑资金管理效率与质量较低。同时,在资金建设期间,管理人员无法提出更好的资金建设建议,未能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资金建设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因此难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造成各类经济损失,影响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制定完善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

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全面控制建筑的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施工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在施工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应将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项目策划与方案中,保证在各个建设阶段都能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并且全面反映项目成本的真实数据,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开展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利用良好的资金管理措施开展相关工作,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与风险控制范围,确保能够达到良好的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目的。其次,建筑企业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人员必须要全面管理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设备成本等,同时还要对各类管理费用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在建筑企业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期间,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规避各类资金风险,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减少各类风险因素,在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

第二,施工建设成本控制的途径。在建筑企业建设项目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应重视各类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拓宽成本控制的工作范围,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应与其他施工部门相互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在各个业务密切配合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在控制施工成本的基础上,经济管理人员还应重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而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优化。[5]

第三,建筑企业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在建筑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应遵循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应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严格控制企业成本。其次,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应遵循全员参与控制的原则,使建筑企业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大力开展理念的宣传与培训,充分调动工作人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经济管理期间,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应遵循成本目标细化与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在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分散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上,增强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的工作效果,进而优化每个阶段的成本控制体系,这样才能全面缩短建筑施工周期,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6]

三、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的完善途径

在建筑企业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资金建设制度,逐渐拓宽建筑资金的建设途径,从根本上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正确的资金建设与成本控制意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企业应通过开展各类讲座活动等,为员工讲解资金建设的相关知识,提高资金建设的有效性。同时,还应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地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作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第二,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案。在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资金建设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案,使施工技术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从而达到防控资金运行风险的目的。同时,经济管理人员还应重视建筑项目安全性与流程完善性,保证建筑资金的平衡性,这样才能增强管理效果。为了提高建筑企业资金建设的效率,经济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融资方案,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融资能力,提高建筑企业的资金建设质量与成本控制效率,从而达到较好的资金建设效果。[7]

第三,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资金建设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应利用考核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与招聘制度等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增强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效果,达到预期的资金建设目的。同时,还应定期对管理人t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能够根据建筑企业资金建设规范开展相关工作;在提高资金建设工作规范性的情况下,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结构,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四,在建筑企业的资金建设期间,经济管理人员应重视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从根本上保障建筑企业良好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同时,建筑企业还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建筑资金建设与成本控制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成本控制效率与资金建设工作质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四、结语

在资金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资金建设与成本管理方案,创新相关的管理方式,逐渐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果,并逐步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为浙江宏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媚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2.

[2]杜莹.寿光市金色华府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齐亚丽.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121-122.

[4]李成顺,刘明军.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996-997.

[5]叶欣原.新形势下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举措[J].商品与质量,2015

(1):8-9.

[6]张龙.关于建筑经济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能力,可以使建筑企业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成本管理方案,依照方案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价值。但是建筑企业会出现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出现经济成本管理问题。

一、制约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现阶段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将工作的重点关注获得更多的利益等方面,从而忽视建筑工程其它工作,如资源未能有效利用、未能建立完善成本管理机制等,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建筑企业缺乏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由于建筑企业缺乏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一方面为降低工程成本,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使建筑结构未能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建筑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建筑企业沿用传统的经济成本管理理念,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需求,在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出现许多缺陷,最终导致建筑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企业缺乏对经济成本动态控制管理;其次,未能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变更项目,会打乱建筑企业正常的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再次,建筑企业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限制建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的技术经济评估为有效提高经济成本管理效率,建筑企业应做好科学性的技术经济评估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使建筑经济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但是建筑企业主要具备经济成本控制能力,无法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对工程的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性的技术经济评估,致使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工程的经济状态。由于建筑企业缺乏对建筑工程经济情况全面的掌握,制定的经济成本管理方案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效率不断降低。

(三)建筑企业没有良好的采购习惯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采购材料、设备等,是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采购适合的材料和设备,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工程成本。但是许多建筑企业未能养成良好的采购习惯,一方面建筑企业未能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勘察,由于未能掌握工程实际情况,采购的材料、设备等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未能对材料、设备等供应企业的生产资质进行检查,盲目签订采购合同,一旦供应企业提供的材料、设备等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并造成建筑企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在采购中,建筑企业未能全面检测材料的质量或者设备的性能,如果进入到施工现场,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更换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进度。

(四)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很难适用于当前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成立成本管理部门,或者成立管理部门后,未能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管理工作,缺乏责任主体,一旦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无法追究相关管理人员。此外建筑企业尽管制定成本管理制度,但是未能在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管理制度,同时缺乏奖惩机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散漫等情况,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并且在计算和复核经济成本数据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五)成本管理工作的任职员工工作能力急需加强现阶段工程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全部由工作人员完成,但是建筑企业未能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工作能力,导致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质量不断下降。

二、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企业要强化项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能责任感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2021年9期(3月)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聘用专业的经济成本管理人员,组建经济成本管理部门。或者建筑企业采用培训的方式,通过培训向工作人员讲解经济成本管理知识,结合实际案例锻炼工作人员的管理技能。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建筑企业应重视人员专业素质与职能责任感的培养,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贯彻和落实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工作人员完成培训后,必须经过上岗考试,通过考试获得上岗证书,才能进入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建筑企业应实施奖惩措施,建立约束机制,有效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为经济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提供保障。

(二)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在建设期间,会出现质量问题,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建筑企业进行返工等工作进行修补,在返工过程中,会影响工程进度,并且工程成本会不断增加。所以加强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质量抽检等方式,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三)建筑企业要对采购工作内容不断地加以规范建筑企业应加强采购工作的管理,材料采购资金在建筑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现阶段建筑企业应对采购工作内部不断加以规范,具体规范内容如下:1.建筑企业应建立采购制度,要求采购制度必须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并且采购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在工程的准备阶段,依据采购制度制定材料采购方案,在方案内详细标注各种材料的数量、价格等,使材料采购工作可以按照方案进行;2.建筑企业制定的采购方案,可以明确企业采购目标,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低材料价格,有效控制采购成本;3.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建筑企业应按照流程开展采购工作,一方面与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另一方面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材料出现问题,可以与供应企业及时更换,防止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四)对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在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应全面勘察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经济成本管理体系,在体系中加入经济成本管理评估机制,可以对准备阶段制定的经济成本管理方案进行评估,在评估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实施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使经济成本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在制定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建筑企业应明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使每名管理人员可以明确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将管理制度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企业可以根据工作获得的效果,给予工作人员相应的奖励,有效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五)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建筑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通过理念的转变,使建筑企业认识到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经济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根本依据、成本管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以及有利于企业内部机制的健全等。通过更新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建筑企业可以将经济成本管理作为控制工程建设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在动态监管过程中,及时发现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快速实施解决措施,将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三、工程案例

以某公路工程经济成本管理为例,该公路工程作为路桥连接的基础工程,公路全长为2.8公里,工程总投资金额为1.2亿元。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十分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通过培养工作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保障机制,为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在培养工作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过程中,建筑企业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经济成本管理部门,在工作开展的准备阶段,部门领导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意识培训,在培训中将工程经济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等内容讲解给人员,同时详细介绍工作内容,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可以依照目标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建筑企业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保障体系,在体系中建立完整高效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各个部门及职员的职责分工。在建立组织机构过程中,将项目经理作为组织机构的核心,要求项目经理与其它部门进行有效的交流,建立相互协作的关系,有助于经济成本管理制度贯彻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该工程建筑企业在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对工程所处的环境以及现有的施工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影响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通过融入管理理念以及制定管理方案,防止存在的不利因素影响工程建设。在该工程中,以路基土方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为例,路基土方量为35.83万立方米,其中人工费设定的预算成本目标为104.8万元,控制成本目标为99.8万元。基于成本管理目标,管理部门参与施工预算以及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工作,将工程施工时间设定为18个月,在每个月设定分项成本管理目标,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每个月设定的目标开展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详细记录每个阶段的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等数据,以便根据工程的变化,加强经济成本管理,最终实现经济成本管理目标。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细化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当下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建筑企业是当下国民经济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而动态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也成为了当下工程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建筑企业的有关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施工单位管理和控制建筑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阐述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质上指的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通过相关数据的变化,及时地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工作,降低影响因素造成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发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开展与合理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是工程项目减少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相对其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实践性,因此在实际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技术条件,通过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快速的加以解决,降低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变动性较大,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周期产生较强影响,而通过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通过与实际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能有效地控制造价,推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协调建筑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保障,是实现投资商工程投资总成本的重要管理手段。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建筑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最终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同时,对施工企业的整体实力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当前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建筑技术和能力、内部管理工作质量以及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质量。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我国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中都存在许多不足,相关人才建设与工作经验方面比较欠缺,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质量与项目的品质,不利于建筑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一方面受国家相关法律与政策影响,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相关企业、相关工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建设进行了行为约束,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同时还影响了建筑的施工造价,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另一方面还受地区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即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供需管理的不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对工程的造价的产生影响。

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质量的措施

(一)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发展理念与施工技术的影响,缺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致使在管理模式方面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工作难度,不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内部发展的不足,阻碍了动态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与推广。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实现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实施力度

构建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实施力度能落保障相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为构建相关基础设施构建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通过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一方面约束各部门的规章行为,另一方面还能规范和督促施工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建筑企业在现代市场中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障。现代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以期科学地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与造价的编制与调整工作,从而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工程造价管理目标,进而促进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作者:李约翰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正阳.建筑工程动态造价管理理论的应用[J].工程建设信息资讯,2010,12:105-111.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7

1成本控制的原则

在建筑企业中的成本控制是企业针对这一时间段内设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控制管理范围之内,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消耗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完成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管理性行为。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3条基本原则:首先,在成本控制的范围内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即成本控制的全面介入原则。全面介入可以分为全部、全员、全过程3个方面,其中“全部”即建筑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控制;“全员”即对建筑企业中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在内,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观念;“全过程”即对建筑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中、后期竣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成本管理控制。其次,在建筑企业中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要实施灵活管理原则,即在对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面对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最后,建筑企业运营的主要目标是提髙经济效益,提髙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不仅仅要靠降低产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髙产品的使用率,节约资源,从而提髙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只有提升经济效益才是实现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2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理念的发展

早在20世纪初,就有对于成本控制的理念提出,在此基础上标准成本法又应运而生,一直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标准的成本制度才被研究而成。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期间内,受科技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企业在追求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不得不加强建筑成本控制,因此,在此期间内成本控制逐渐被建筑企业关注,将技术与经济发展进行结合,降低企业的成本。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建筑企业中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建筑成本转移至导致成本的行为。建筑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提髙建筑工程质量,需要从全局出发考虑企业的工作流程。

建筑企业中的成本控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20世纪初发展至今,成本控制已经经历多次发展变革,而每次变革都是受社会经济发展而来。同时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对建筑成本管理认识由浅入深变化的过程。在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建筑企业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不断地形成成本管理的新认识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中成本管理还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理念的应用

3.1经济投资决策环节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过程周期较长,因此,对于其投资较大,风险也较髙,面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投资需要进行谨慎考虑。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施工的地址选择、建筑规模设定、建筑施工材料选择、以及建筑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由于其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会存在影响。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关于经济的决策都同样需要成本投入,这也就需要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在建筑施工前期阶段,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免影响建筑的施工进程。确定建筑施工的规模与范围,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时间,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可操作性,提髙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对经济决策方案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查,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改正,以免问题扩大化对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从而有效减少资金的浪费,促进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3.2招标与合同签订环节的应用

选择建筑施工企业时,要对企业的信誉度、施工技术水平、合作态度等进行合理的考察,保证双方能够在良好的合作中实现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髙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达成企业合作的双赢的经济目标。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招标与合同签订时要不断地强化成本管理水平,将项目双方合作企业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合理约束,保证合作双方的行为都能受到法律保护,避免因为合同出现漏洞而引起企业双方的经济纠纷,以免在未来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资金浪费,引起法律纠纷。

3.3施工阶段的应用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主要依靠建筑施工主体的经济行为。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要合理使用建筑资源,严格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免出现建筑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及管理方式的要求,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造价进行严格的监控,对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因为监督不到位导致的建筑项目施工经济成本浪费,减少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

3.4建筑材料管理环节中的应用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成本占据了建筑施工总成本的很大比例,为此,合理规划建筑材料使用率,减少建筑材料成本,是有效应用成本控制理念的有效手段。首先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及其材料供应商,严格掌控建筑材料质量,通过对建筑材料价格、购买、入库、使用、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监督,实现建筑材料成本控制。只要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经济行为都要归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中,但是在建筑施工成本形成的过程中,要对建筑施工过程所耗损的建材、工时、成本费用等进行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及时纠正,避免因为建筑材料过期等问题造成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的浪费。

4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深入,该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从投资决策、招标与合同签订、施工阶段、建筑材料管理等4方面对成本控制理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筑企业必须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

1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相关概念概述

1.1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

所谓的建筑工程预算,主要指的是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利用各种文件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和确定,简单的说就是要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项目完成建设之后所获得的效益进行计算。在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岸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成本控制目标为基础,避免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过度消耗而对建筑工程的成本造成不利的影响,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1.2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贯穿性原则。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工作会贯穿始终。同时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像施工安排、财务管理、设计维修以及物资采购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管理都必须以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为基础。所以,施工单位不仅要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开展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必须要将其与建筑工程的所涉及的环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施工成本的目标。综合性原则。综合性较强是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最大的特点,所以,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像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施工工期的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以及施工成本的管理等,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其充分的认识,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全员参与原则。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工作,需要全体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共同完成。所有参与施工的单位或者部门,必须积极合作相互协调,才能有效的落实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相关方案,同时进一步加强针对施工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成本意识,才能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为经济预算指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3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积极有效的实施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作为建筑工程最基础的管理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首先,设计概算的作用。确定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各项费用、单项工程概算、工程项目的合理性等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概算。其次,施工图预算作用。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范以施工图预算作为基础开展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编制企业固定资产以及调整设计清单等方面的工作;再次,施工预算的作用。施工预算最主要作用就是为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材料的使用以及定额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以便于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低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从根本上促进了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经济预算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改善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措施

2.1加强施工前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要做好施工前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预算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强对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部门、预算机构、工程承包方等进行合理的控制,明确各个部门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权责分配,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关键的作用。

2.2建立明确的权责分配制度

建筑企业要建立明确的权责分配制度,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进行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划分,每一个环节都要委派相应的负责人进行监督与管理,全权负责这一环节中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相关工作。如果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要找相应环节的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工程建设情况挂钩。这样相关负责人就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去面对每一次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确保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在建筑企业确定承包项目之初,就要开始进行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的成本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成本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决策的成本控制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四个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建筑企业要合理的对建筑施工阶段中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工期成本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因成本控制不准确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情况,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基本保障。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应该将质量作为主要参考标准,既要满足工程项目对材料质量上的要求,还要满足建筑企业经济成本上的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无论是对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还是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强化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将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有效地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性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9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任何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都应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才能推动建筑企业良性发展,保障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2.1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准确反映施工质量

成本管理和企业生产理念与运营方法具有密切关联性,并与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联系。现阶段利用最终产品质量分析,可对工程管理效益进行真实确定,为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2.2成本管理其产品价格制定的主要根据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计算、估测各类产品生产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材料、产品作用,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与此同时,规范建筑工程流程,能够与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相符,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3成本管理是企业运营决策的重要理论条件

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极为重要,是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的重要理论条件。在工作中企业通过成本核算方法实施管理,并在完善成本核算基础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这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并对企业成本管理流程造成极大的影响。

3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建筑企业不够重视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建筑企业只对施工阶段消耗能源量进行重视,忽略了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环节以及成本控制环节,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供应链架构松散,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成本无法得到控制的现象发生。其二,受到滞后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影响,不能够对成本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认知,使得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漏洞和缺陷,无法发挥其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真正效用,甚至会出现建筑企业在运作过程产生巨额浪费的情况,而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在以往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的制约下,建筑企业的经营机制无法与现代化的市场需求相协调,这就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2缺乏良好的采购习惯

目前,采购习惯缺乏规范性是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这种尚未完善、缺乏合理性的管理体制下,建筑企业往往养成了不良的采购习惯。该习惯会导致大部分供应商在竞争时,失去竞争机会,长期以往,市场竞争机制与调节的作用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在采购时,往往仅考虑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与商品的性能两方面内容,却忽略了对生产成本与质量之间协调关系的研究,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与经济合理化方向背道而驰,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3缺乏科学性的技术经济评估

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时,往往不能够有效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对经济成本管理的认知水平仍局限于建筑经济成本控制阶段,在这种经济成本目标控制体系没有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监控与管理整个建筑工程经济状况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建筑企业不能够充分了解招投标项目的设备以及人力资源情况,使得施工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就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性的因素,在这种缺乏科学性的技术经济评估条件下,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技术的应用也缺乏针对性,这就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4基于市场经济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措施

4.1强化项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能责任感

企业项目全员要对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职能责任感进行不断的强化,同时,建筑企业的职能部门要发挥好监督员工的职能,采用持证上岗制度,针对于专业素质缺乏、业务不纯熟以及职能责任感意义淡薄的员工,建筑企业要积极对其进行组织培训,从而使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保证了经济成本核算的精准性。

4.2建筑企业要对采购工作内容加以不断的规范

首先,企业要对自身采购制度进行科学的规范,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准备阶段,企业要保障施工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经过审批合格才能制定工程材料清单,同时,企业要保障清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使工程材料清单在采购中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对采购管理制定加以不断的规范,对采购审批流程、具体采购流程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关系进行明确,并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对多家材料供应商进行考察,并与产品的价格、质量等综合条件最佳的产品供应商进行合作。

4.3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其对成本管理水平的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修补、补造或者返工的现象,倘若能够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做好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则能有效的规避这些不利现象的发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企业的修补与返工费用支出,从而使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了科学的优化。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篇10

建筑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学与经济学互相交融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目标在于最大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在实践活动中带来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尽管我国的建筑市场随着国家发展、需求增大而迅猛发展,但是对于相关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理论,国内对其研究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对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如何平衡应用施工技与投资的金额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最小的消耗得到最大的收益,如何在投入、工期与质量之间达到三方最优都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经济亟需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当下我国的建筑市场需要一场关于建筑工程经济的理论变革,以此解决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些普遍问题。

二、对建筑业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革发展的理性思考

与其他行业不同,我国对建筑业的定义相对广泛。在我国,通常将以工程建设为主(铁路、公路、房屋等)的土木工程类,以大型设施的配套建设为主(电力、给水、供热等)的线路、管道、设备类以及以建筑物装修、装饰等活动相关的施工类合并成为建筑类。因此,对于建筑业而言,一个建筑工程是从设计到建设再到完善的系统工程,而并非是单单某一个子类。这样的定义也决定了在我国建筑业是与设计单位、中介组织、建材、设备供应、以及教育科研息息相关的产业门类。正是因为在我国建筑业涉及面的广泛,对于具体的建筑管理而言,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而言,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管理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对于建筑业系统范围的界定,国内一直存在者“大建筑业”与“小建筑业”的争议分歧。争议与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要将涉及建筑相关的勘察、设计、咨询单位以及部分专业工程纳入建筑业的范畴之内。对此,我们可以参照《建筑经济》中的相关定义。该册中指出,建筑业是包含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维修和管理机构与有关教学、科研、咨询等项目的综合学科,是大建筑业中所指的定义。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更加认同“大建筑业”的概念。事实上,随着建筑业本身系统的不断扩大,它与其他行业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并且建筑业与其他行业还呈现出系统集成的趋势。甚至在部分国家,政府已经组建了全新的用于管理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交融而成的管理机构。例如德国近几年组建的“交通、建筑与住宅部”,英国组建的“环境、建筑与区域部”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发达的国家“小建筑业”的概念在被逐渐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适应建筑业发展的“大建筑业”体系。可以说,“大建筑业”是综合了现代工程科技的集中体现,是建筑业改革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依赖于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能够成为经济支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①建筑业是独立的物资生产部门,为我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的固定资产。②建筑业在我国的国民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③发展建筑业就等于在无形中发展了重工业和其他相应工业。④在我国当前阶段,建筑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⑤我国许多大型的建筑企业承包了国际工程项目,无形中带动了我国的综合性输出。⑥建筑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业的发展状况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综上,建筑业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在无形中改变了我国的城乡结构,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建筑业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事实上,尽管一直以来人们对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在具体怎么变革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整体上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信息喷涌而出使得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分歧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导向却不能及时的给人们以明晰的答案,另一方面现行的建筑业管理体制复杂,部门之间利益纠葛,企业之间竞争等局面使得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举步维艰。在通过对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分析之后,结合当前国内形势以及未来建筑业改革出现的部分趋势,我们认为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把握几个要点。

1.归口管理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在成分上有省、部属,地(市)属,县属之分。行政隶属关系的互不相同造成了对建筑企业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不同属别的建筑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在管理职能上,建设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以及专业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由此,在审批权、收费权、发证权上各部门互相争夺。整个建筑行业虽然貌似稳定和谐,然而内部却十分混乱。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保护主义横行,对市场规律完全忽略,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市场迟迟不能建立。因此,想要对建筑业进行大改革,归口管理是第一项要进行的任务。只有加强了行业的归口管理,我们的建筑企业和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才能明确,业务活动才能更加专业。例如我们可以将工程资质的审查,招投标项目等方向性问题要归口与建设主管部门。

2.对建筑企业进行整合,优化现有结构

事实上,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有80年代不足一千万人已经发展到如今三千五百多万人。从整体上,我国的建筑行业一方面出现了总量大,产能剩,利润少,竞争大等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行业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建筑企业发展稳定程度缺乏等情况。对此,我们应当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建筑企业进行整合,通过调控企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合并改组企业,形成综合能力足够强大的建筑企业以改变当前建筑大而不精的现象。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级结构对现有行业进行改变。第一级别是总承包级别,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及承包事务;第二级是业务分包级别,负责项目具体的筹建等事务;第三级别是劳务输出级别,负责工程施工等现场问题。

3.加强市场及投资的管理

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不仅方便了建筑业的宏观调控以及监管,还将市场上活跃的各类经济成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计划性强于市场性,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干涉过多,以至于建筑市场尚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同样的对于建筑工程的投资而言,由于当前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大型项目是由政府投资和集体投资的。对于此类工程投资而言,公益效益和工程质量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然而,由于当前对投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建筑行业中的非私人投资往往出现浪费等现象。因此要想规范建筑业的发展,当前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业的市场以及投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健康的市场机制以及严密的投资管理,建筑业会逐渐从混乱的现状中走出。

三、持续加强对建筑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促进行业发展

对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而言,急缺的并不是相关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大牛,而是构建现代“大建筑业”的先进理论。建筑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也是指导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建筑行业的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始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就出版了以建筑工程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刊物《苏联建筑工程经济学》。在此基础上,我国也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建《建筑工程经济学》刊物。建筑工程经济学在我国起步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国政政治环境的问题,并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建筑工程经济学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成立了建筑工程经济学术委员会,专门从事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对现实建筑经济问题开展各类学术探究。也是在此阶段,《建筑经济》等相关专业刊物得以诞生。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比国外的相关研究,我国建筑经济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可以说,建筑工程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当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日渐壮大,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发展成熟也是指日可待。对于如何发展我国觉得建筑工程经济学,我们认为,发展中国的建筑工程经济学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加强与国际建筑工程经济学学科之间的甲流,融合发展出真正适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建筑工程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稳定的研究队伍,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与再学习,激发出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学在建筑生产领域的强大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才能一如既往的繁荣下去,才能真正利于国计民生,才能真正发挥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