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经济地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2:29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1

[关键词]教师待遇;教师工资;教师身份;教师权益

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质量的保证,必然要以教师队伍的稳定为基本前提。而在影响教师队伍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之中,待遇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幼儿教育体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突出表现在旧的供给和管理体系被打破,而新的替代性供给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正处于探索之中,多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其中,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的同时,也存在着身份“名不副实”、待遇普遍偏低、专业发展权益得不到保障、素质不高和流动性大等严重问题,尤以待遇问题最为突出,已严重影响到整个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深切关注。

鉴于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问题的现实紧迫性和研究必要性,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待遇问题的研究作一个综述,希望能对研究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教师待遇问题是多个学科关注的重要问题,鉴于不同学科有各自不同的概念框架和分析逻辑,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综述。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待遇研究

社会学对教师待遇的研究主要是在明确其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提升途径。

社会学对“待遇”的理解,与“社会地位”含义等同,包括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即专业地位)三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66年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鉴于“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这种职务对人类和近代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因而,必须确保教师的应有地位”,并注明这个“地位”是指“社会按教师任务的重要性和对教师能力的评价而给予的社会地位或敬意,以及所给予的工作条件、报酬和其他物质利益”。可以看出,这里主要强调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经济待遇。

就教师的经济待遇而言,社会学认为其主要依据是教师职业的劳动形式,即教师劳动的特殊性。目前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以描述性的居多,有说服力的研究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形式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劳动属于复杂劳动,据此判断教师劳动力的价值应高于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价值,理应享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其工资等经济待遇至少应超过社会平均的经济收入水平,具体水平应根据教师队伍总体的教育程度在社会总体劳动力中所处的位置来确定[1]。

有关教师待遇的提升途径,有研究者基于我国教师待遇的现状分析指出,首先应从具有重要前提性作用的教师经济地位的提升人手,因为它相对于政治地位和专业地位而言,仍未能获得较好保障[2]。栗洪武则表达了“看似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认识与评价教师社会地位的标准应是多元的,既要有工资、福利、住房、晋级等经济因素,也要有工作环境、社会声望、威信、荣誉、尊重等非经济因素;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应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社会化”这一有效途径着手[3]。对此,教师社会学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一系列中观理论(如教师职业声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教师素质研究的新的认识视角和分析框架。不难看出,两种意见并不相左,都强调教师社会地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是前者谈优先的解决途径,后者谈最有效的解决途径。这恰恰反映了待遇(社会地位)研究中经济待遇(地位)与其他非经济待遇(地位)相互依存,不可能孤立地通过某一途径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有研究从教师社会地位对师资队伍建设影响的角度人手,根据多项社会调查结果和具体实例说明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对师资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4]

社会学为我们理解教师待遇问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社会学在探讨教师待遇提升途径问题时,强调应看到不同待遇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经济学视野下的教师待遇研究

经济学主要以教师劳动力市场分析为基础,对其“经济待遇”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国际上――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对教师待遇问题重新给予政策关注是源于近年来各国在“教师供给(teacherSupply)”问题上遭遇的挑战,即:合格教师的短缺。经济学强调教师待遇研究不应脱离对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5]。

从研究内容来看,经济学关于教师待遇的研究主要以工资待遇为主,同时涉及工作条件等。

1.教师工资待遇研究

总体看来,各国教师工资的保障以工资制度的确立为基础,并以工资的水平、标准、等级/结构的确定为具体内容。

(1)教师工资制度的确立

各国确立教师工资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家首先规定各级教师的资格条件,并确定相应的报酬水平和报酬标准,用人单位据此录用、考核、晋升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从教师工资制度的确立过程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①由教育当局与教师团体(工会组织)协商决定。②经与教师团体(工会组织)协商后,交由政府部门决定。③政府不与教师或教师团体(工会组织)协商,独自决定教师工资制度。在这类国家里,教师既无权参与工资制度的决定,也无权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6]从前两类看,教师协会/工会(teachertradeunion)作为教师劳动力议价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在绝大多数国家教师工资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解决聘用教师(或称“合同教师”)工资方面,国际普遍采用的工资制度主要是最低工资制和协议工资制两种,而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通常都是协议工资制的重要内容。有关这两种工资制度的内涵、构成、程序等研究十分丰富,国内外的经验总结也比较完备。

(2)教师工资的影响因素

综观已有研究,对教师工资有影响的因素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因素包括:①政治因素。指一国的政治制度、教育政策和教师政策,它们会影响政府对教育,主要是对教师工资的投入。②经济因素。指一国的经济状况,包括两个因素:国内教师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平衡的动态变化;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前者会在后者的宏观背景下发挥影响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作用。③文化传统。有“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中,教师经济待遇相对较高。④集体议价。主要在那些采取了协议工资制的国家中发挥作用。上述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因此,在考虑教师工资待遇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宏观因素。

微观因素主要有学历、教龄、职务(职称)。其中,以职务为主的工资标准最为普遍。但这种标准相对单一的工资确定依据近来受到多种质疑。质疑之一,片面强调学历和教龄而忽视才干和能力是否会导致大批优秀人才离开教师队伍;质疑之二,人力资源理论强调的个体受教育水平(即学历)与其工资水平正相关的理论,未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因为(教师)劳动力市场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而在不同的部分里,教育水平与工资水平之间有不同的关系。因此,实践中各国在确定教师工资时常常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多因素中的某几个因素,且在不同时期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实践证明,多因素决定工资的方法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教师工资水平的确定依据

综观各国实践,教师工资水平的确定大多体现了“模糊原则”,即:不规定具体的工资水平――因为这根本无法确定,而是指明一定的参照标准或域值范围:①参照标准,研究者认为主要应考虑某人口集团或行业收入水平高低的两个相对指标;其一,比较该集团人员人均收入与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其二,比较该集团人员的平均收入与其他行业或同类人员的平均收入。专家建议这两项指标应同时参照使用,以全面反映收入状况[7]。此外,兼顾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支增长速度、物价涨速等也是必要的。②域值范围。域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各国社会及教师自身表示满意的收入水平,发达国家教师平均收入与人均Gnp之间较合理的比值在1.8:1~2:1之间(日、德、加等国的域值);发展中国家此比值相对高些,大概在2.5:1~3.5:1之间(教师队伍比较稳定、素质较高的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域值)。

(4)工资等级/结构的确定

教师工资结构的确定涉及工资等级/结构的划分和增资(或称“提薪”“加薪”)的确定两方面。多数国家实行“结构工资制”(或“等级工资制”)。工资等级和增资的确定主要也是参照工资水平的确定依据和标准。具体而言,增资的内容包括增资方式(含自然提薪和晋级提薪两种)、增资时限及增资幅度的确定。

2.教师其他经济待遇研究

工作条件是影响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规定必须的工作时间和必须教授的学生数量,二者都反映了教师的工作量。

首先,合同中规定的工作时间仍然是教师在作职业选择时重点考虑的[8],但它与教师工资水平的直接关系目前仍未得到充分的证实;其次,教师的工作量还反映在“班额大小”和“师生比”两个指标上,它们与教师工资存在密切的“正函数”关系,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条件。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有关教师待遇的经济学研究,在内容上,对教师待遇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工资水平的确定等作了十分深入的探讨;在对象上,涉及高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并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在方法上,既有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论及实证探讨,又有针对各国教师工资制度的文献比较。

(三)法学视野下的教师待遇研究

法学对教师待遇的研究主要是从对教师法律地位的探讨出发,强调应将待遇看作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是教师社会地位的法律保障。主要涉及教师的法定身份、教师法律关系的特征以及教师权益等问题。科学界定和落实教师的法律地位,不仅是确保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也是增强教师自身素质,使教师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核心所在[9]。

(1)教师身份的法律规定

教师身份包括教师的专业身份和政治身份,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所能享受到的待遇。

教师专业身份的确定取决于其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性质,取决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有关这一问题,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已有深入探讨。从法律角度来看,强调在法律法规中对教师的专业身份予以确认和保障。教师政治身份的确定受各国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条件及文化传统等影响,条件不同,给予教师的法定身份亦有所不同。世界范围内大致有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简称“公务雇员”)三种类型。许多国家通过赋予教师公务员的政治身份而使其享有相应的地位及待遇,并成为教师工资待遇的一种主要类型;另一种类型是,教师享有国家公务员的地位,但工资待遇略高,这主要是考虑到教师职业和工作的特殊性,这在近年已逐渐成为教师工资的主流类型。[10]

当前我国教师的法律身份,有研究者通过对现行政策分析指出,一直以来政府把教师队伍简单笼统地划入我国庞大的干部队伍的做法未能突出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性,且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教师管理科学性的不足。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身份的法律规定明确了教师的职业身份,突出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但关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是否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的问题仍不够明确。[11]

(2)教师法律关系的特征

教师法律关系,指以法律规范调整的教师社会关系,包括教师与政府、学校、学生及社会四类关系,它们对教师待遇的保障及救济有深刻影响。有的研究对上述四对法律关系的特征作了细致分析,认为“教师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具有纵向隶属性特征。随着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的实行,二者之间的关系会朝着行政法律关系与契约法律关系重合的方向发展;“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在聘任制之前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聘任制实行后则以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只靠道德规范,还应通过完善的法制来规范;“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则主要表现为社会对教师权益的尊重和保护[12]

(3)教师权益保护

权利与义务是教师法律地位的核心问题。我国教师权利依《教师法》之规定主要有六项①,其中包括“按时获取报酬待遇权”。当前有关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及民办教师权益的探讨都将上述权利作为参照依据。幼儿园教师作为《教师法》覆盖的一部分教师群体,亦当如此。

教师权益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教师保护的立法,加强社会法制宣传,使每位教师都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以便正确地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研究普遍发现,不论哪一层次的教师,维权意识都比较薄弱,幼儿园教师也不例外。[13]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从教师权益保护的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民法救济、刑法救济和行政救济等司法救济途径,此外还包括本组织和机构内部的民间途径(指调解制度),其中以行政救济为主,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但目前对该制度的评价不一,有的认为它为我国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思路,更多的意见则对教师申诉制度的实效性提出质疑,认为该救济手段已越来越成为教师权益得到有效救济的“瓶颈”,在实际上导致了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只能通过“申诉”进行,而未能纳入《行政复议条例(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救济范围,致使教师权益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法律保护。[14]而且,法律界人士也指出,鉴于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特殊关系,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15]。

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教师权益虽受到《教育法》和《教师法》的保护,但侵权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聘任制下的教师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研究认为,尽管聘任制使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从以前单一的行政法律关系向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并存的二元化趋势发展,[6]但是,一方面,这在现实中造成了更多的不平等,产生了教师的法律地位模糊不清、教育法规不完善及实施细则滞后、学校管理机制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教师聘任制的法律规范,导致教师聘任的随意性和教师管理的非规范性,各地的教师聘任活动实际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使广大教师权益不仅未得到应有的保障,反而受到侵犯。此种现象在已开始实施聘任制的中小学和高校都存在。

此外,研究还发现,教师权益受侵犯在不同的教师群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存在一定的不平等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教师和民办教师这两个弱势群体身上,他们的权益遭受侵犯的现象更为严重,突出表现为待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研究提出的对策大致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救济角度谈如何对已发生的侵权行为予以法律救济。有的研究强调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前“未雨绸缪”――事前规则①。不过,对事后救济②的研究探讨更多,且有关事前规则的探讨主要也是谈现有侵权行为发生后如何避免未来侵权行为之发生。其二,在保障途径的手段方面,强调应从加强法制建设人手,或是通过非法律途径予以保障。[17]

从以上法学关于教师权益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师待遇是教师应享有的权利而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教师待遇的保障应从教师权益的保护人手,首先要健全有关教师待遇权及其他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并注意发现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不断完善法制,避免实践背离初衷现象的发生。教师经济待遇的保障应被看作是教师权益保障这一整体的必然组成部分,待遇权的保障离不开其他相关权益的必要保障。

(四)管理学视野下的教师待遇研究

管理学视野下的教师待遇研究充分借鉴了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强调教师待遇对于师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人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国内外近半个世纪以来教师管理政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亦证明,教师职业的社会待遇(地位)的高低与教师队伍素质状况的好坏存在着重要的内在依从关系,表现为:当教师的社会实际待遇高时,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职业角色形象就较高,也容易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就能得到很大改善;反之,则会出现教师职业的社会竞争力下降,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可见待遇对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有的研究指出,惟有依靠政府行为方能解决教师的经济待遇问题。不但如此,政府对教师的社会待遇问题承担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18]由此可看出政府在解决教师待遇问题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众多研究也都指出,对外积极赢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与认可固然重要,但解决教师社会待遇低下的根本出路,主要还在于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走内涵发展之路。

由上可知,教师待遇的保障、提升与教师职业专业化之间密不可分。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如:教师准入、培训、任用、流动等)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赢得更高的待遇,如此才能水涨船高,在教师待遇提升与专业化发展之间建立起适宜、健康的关系。

小结:

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层面研究了教师待遇问题,概括而言:社会学明确了教师待遇的内涵(经济待遇、教师权益和专业地位),强调三者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该学科研究成果为其他学科的教师待遇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经济学和管理学均在强调经济待遇、社会权益与专业地位之间存在内在依从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前者对经济待遇的确定及其与专业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作了细致研究,后者着重从教师待遇整体提高的角度强调经济待遇和专业待遇共同作为提升途径的不可分割性;法学则侧重讨论教师各方面待遇的法律规范及保障。

可见,对教师待遇问题的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多种因素,必须充分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使研究在一个较为广阔、完备的理论基础上展开。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问题的研究也不应例外。

参考文献:

[1]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李晓燕.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10,18

[3][10]栗洪武.论社会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地位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4]黄淑华、陈幼华.教师社会地位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0,5

[5]edinge.BoeandDorothym.GUford.teacherSupply,Demand,andQuality.policylssues,models,andDataBases.nationalacademypress,1992

[6]孟翔君,魏爱华.国外教师工资制度评介.济宁师专学报,1995,1

[7][12]曲恒昌.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的几个问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3

[8]oeCDeducationpolicyanalysis1996-teachers’payandConditions,www.oecd.org

[9]刘冬梅.教师的法律地位问题探讨.教育评论,2000.1

[11]包秀荣,试论教师的法律地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1

[13]童宪明.幼儿教师的权益与义务浅谈.山东教育,2003,1、2

[14][17]朱应平.教师权益法律救济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00,4

[15]阎尔宝.对高校管理中教师权益的司法保护.人民司法,2000,5

[16]赵恒平,廖红梅.论聘用制下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2

关键词:公立学校;体育教师;法律地位

1前言

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其劳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直接导致体育教师的合法权利不受重视、甚至常常被忽视,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羁绊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述因素,究其根本原因,是在聘任制过程中,教师的法律地位发生变化,目前的法律规范对其尚无明确规定,学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法律地位不明确使得教师与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出现混乱,不仅有上下级的行政法律关系,还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采取的法律救济方式不同,这给教师权利救济的法律适用造成诸多不便,法院与教育行政主管机关互相推诿,致使教师合法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

研究公立学校体育教师法律地位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探讨公立学校体育教师法律地位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学校教育领域以及我国的教育法学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律主体,其法律地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和权利的法律救济理应成为教育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次,只有明确公立学校体育教师的法律地位,才能规范学校和的教育行政机关管理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探讨教师的身份问题,在于不同的身份及其法律地位决定了适用法律不同,不单是决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任用以及工资待遇等,更重要的是当教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救济的途径和方式会截然不同。”

最后,研究公立学校体育教师法律地位和权利救济有利于推进和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规范教师聘任制度。

2文献综述

法律地位(Status),在英语上与法律身份是同义语。根据《法学大辞典》的解释“法律地位,即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状态。关于教师法律地位的研究中,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种是专业人员说。该观点认为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教师是专业人员。

第二种是雇员说,认为根据《教师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并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教师和学校之间在聘任合同的基础上形成劳动雇佣关系,是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教师的法律地位应为“雇员”,其地位与一般的雇员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种是公务员说,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师仍处于公职人员的地位,与国家构成公务关系。教师要履行国家指派的教育教学职责,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包括教师工资在内的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直接划拨,教师的职务具有很强的公务性。国家对教育实施严格的行政管理,在教师任命上学校依然没有完全的自,还要受到定岗定边的限制。因此,教师与国家的关系仍属于国家公务关系,教师的法律地位类似于公务员。

第四种是公务雇员说,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师兼具雇员和公务员的双重身份。该学说主要是受英、美两国公立学校的教师任用制度影响。主张公立学校的教师应由政府任用,教师同地方政府签订合同,并依此合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教师与学校签订雇佣合同,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3文献评述

专业人员说和雇员说是从现行教育法规的解释出发,对教师的法律地位进行论述。从严格意义来讲,专业人员只是对教师工作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不是一个专业的法律术语,并没有真正描述出教师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从而不能清晰地界定其法律地位;雇员说,描述了聘任制下学校与教师之间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聘任合同的主要特点。但是该说忽视了聘任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与教师之间上下级的隶属、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依然存在;而公务员说和国家工作人员说,考虑了教育的公务性质、教育经费的来源等问题,但过分强调公务员法律地位的稳定性对教师的保护,却没有考虑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趋势就是要“去行政化”,其目的是加强教育人才的流动和优胜略汰,达到优化教育资源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我国公立学校体育教师法律地位不确定,主要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之后,教师由国家认命,是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干部,教育改革使教师的法律地位发生改变。而我国现行的《教师法》和《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的法律地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体育教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法律地位不明确致使其与其他教育主体之间法律关系混乱,既有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又有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直接导致在其权利受损时法律救济的适用上,教育行政主管机关与法院互相推诿,致使教师合法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

笔者认为,教育改革20多年来,《教师法》、《教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了,应在今后的教育法制建设中对教育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完善,对不合理的法律规定进行废、改、立,重新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法律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在聘任制过程中,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教师定位为“公务雇员”,既能体现教育的公务性,又便于教师聘任,提高竞聘上岗和教师的流动性。

《《教师法》、《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应对体育教师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救济等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3

[关键词\]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53-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学独特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进行的教学实践研究和理论探讨较多。因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国内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急需改进。文章对中国和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中国经济学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差异

(一)教学主体不同

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地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听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一和单向的课堂关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领导者。

美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经济学自学网站。网站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练习题目、模拟试卷和答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问题答疑、小组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方便。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主动听取教师、同学对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不同

国内经济学教学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偏向社会本位,阐述较为宏观和宽泛,多是考虑国家、社会的层面,强调经济学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或有害之处;二是为了权衡取舍,即结合我国国情,决定西方经济学说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三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国情,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教学目的与社会联系较多,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教学目的的描述多是强调个人本位。如美国经济学教授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学习经济学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使你的政治行为(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更理性。这种对经济学教学目的的阐述,将经济学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选用不同

国内教材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也有高校自己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与美国经济学教材代表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尔森的《经济学》相比,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多为国外教材的复制、节选,案例较少,模型和公式较多,结合中国实际较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因此,重点大学较多选用国外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但是国外翻译过来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版本滞后、翻译错误等问题。

在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00余所大学一般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该书通过名人传记、故事、新闻、时事等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晦涩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都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与此书配套的专门教学网站、教学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丰富,经济学教学系统性、完备性强。

(四)教学内容不同

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科学,一般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才能学习宏观经济学。如果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也是先学习微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学习宏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相对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课时较多。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不但内容划分与我国不同,而且教学次序也不一样。许多美国高校将宏观经济学开设在前,微观经济学在后。

在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得较少。美国的经济学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数学论证和解析,美国经济学教学强调“数理统计”“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的实证应用。

(五)教学方法不同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授内容较多,学生与教师互动少、交流少。有些高校看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足,多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国外案例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差别大,学生难以设身处地地考虑经济问题,理解经济学知识较为困难,对知识的把握比较片面。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专家讲座等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学生会产生诸多困惑和不解。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阅读、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评价方式不同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一考定终身”,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多采用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证明价方式,是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监控,对考试结果过度依赖,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通过考前几天的突击学习,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形成性评价。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有时作业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翻阅资料、整理文献、归纳总结,才能定时、定量地完成任务。这些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给出的课程成绩是包含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评,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中熟练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差异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上,使学生能自我监督、自我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能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应相对宽松和开放。教师的角色要有所改变,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展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明确教学目的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片面。灌输式教学或者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要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和学两方面目标一致,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从简单到复杂,明确经济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经济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既有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的能力,又有从事其他工作所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经济学发展的实际,选用国内外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如萨缪尔森、曼昆、帕金等,避免因为翻译、编写等问题导致的差错,缩小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学的差距。

案例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借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一些当今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经验建设完备的经济学教学网站。选择西方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筛选、提炼案例。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有意识地编制一些涉及多章知识的综合案例。

(四)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明确认识到,不能把实践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实质、产生问题的缘由等,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学习是基础,基本假设、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本科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实习课的地位。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从学生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变以往ppt教学、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开设专家讲座,组织精品课程、时事热点讨论等。组织学生实时收看并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相关课程,了解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开拓知识学习视野。

利用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走出去,建设学习小组,去企事业单位,实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典型经济案例。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观察经济现象,参与经济实际,总结、分析经济问题。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应用多种评价方式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章节考核、考试成绩作为几个考核指标,在确定学生最终成绩时,将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重视课堂讨论,更要注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在线交流、学业指导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经济学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六个阶段: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和进行中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参与精神。

参考文献:

\[1\]丁刚,罗暖.国外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2\]杨艳芳,高书丽.国外经济学教学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教文汇,2012(12).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4

1.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特别是对大学毕业生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要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的要求。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备法律素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备技能之一。大学生通过学习经济法等法律课程,掌握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大学生依法经营和管理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3.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迫切要求。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懂经济、管理、财会会计、金融投资等,还要求懂法律。高职院校要培养既懂经济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学生的职业技能对法律基本理论的系统性要求不高,但对法律教育的岗位针对性要求较强,对现实法律问题关注较高。[1]高职院校应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面落实教育部在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学历毕业证、职业技能资格证),促进大学生就业或创业。

4.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需求。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是以理论传授为主,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的特征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牢固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职业的适应能力,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知识体系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转变。[2]本文结合黄冈科技职业学院《经济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探讨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课程的定位。我们在对武汉城市圈、湖北省及中部地区的有关企业、行业、职教专家和学院往届毕业生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经济工作的重要性、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经济联系的全球性等使得经济和法律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对法律的依赖日益突出,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济法是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先行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学生掌握了法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经济法》课程为学生后续《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财务管理》、《国际商法》和《电子商务法律》等课程的学习服务,还能使学生顺利通过会计证、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中有关经济法的考查内容。《经济法》课程定位:坚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法律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武汉城市圈,辐射湖北及中部地区,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培养既懂经济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经济法》课程组教师与有关工商企业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法院等企业、行业和司法部门的法律专家经过深入、细致地分析,依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由感性到理性,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经济活动中进行依法管理工作的实际所必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立了以企业经济法律基础理论、市场主体法律实务、市场行为实施与规制管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劳动者保护与社会保障、经济纠纷的解决等6个项目模块,建立了认识企业与经济法、个人独资企业设立与管理、合伙企业设立与管理、公司设立与管理等16个工作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经济法律实务工作要求,以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了《经济法》课程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经济法》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的改革,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根据工作任务相关性及工作能力复杂程度对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形成行动领域。校企(行业)共同设计和开发了以企业经济法律基础理论等6个项目模块,认识企业与经济法等16个工作任务,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并根据学院内外的教学资源条件,安排了16个教学实训实践项目,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每个项目模块对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实施步骤等提出要求,使课程内容既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又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态度的要求。目前我国企业法律顾问、会计证、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和职称晋升等涉及到经济法知识的考试,高职院校应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的融合,落实教育部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的制度。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以满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掌握企业经济法律实务中的工作技能,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崇尚法律精神,提高防范风险和解决纠纷的能力,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经济法教师应优先从有民商经济法学历背景的教师或毕业生中选聘,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经济法教师要密切关注当前理论研究与经济立法的最新动态,积极开展教科研、学习、进修、访问、交流等活动,积极从事经济法律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如担任律师、企业法律顾问、法制宣传员、仲裁员、人民陪审员等职务,不断提高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服务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聘任律师、法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律职业人士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专长,共同做好《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经济法教材要适应经济法律的时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较强等特点,及时关注法律的立、改、废和司法的动态,做好教材编写和修订,加强教材建设工作,以适应经济法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吸收了当前经济法律研究和经济立法的最新成果,并依据企业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精心选取设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写出版了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经济法律实务》。这本教材理论与实训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已被多家高职院校选用。

4.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活动中,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全面参与信息收集、计划制订、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结果等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使之在学校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或行动来提高职业能力和教学效果。《经济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除了具有传统法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中要坚持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经济法》课程特点和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综合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专题演讲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教、学、做”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习实训,把法律知识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创建经济法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网络学习平台,并运用e-mail或qq工具进行交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在线交流,开展网上辅导答疑、互动讨论等,全方位地拓展了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5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论文联盟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论文联盟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6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40-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同时,其所具有的功能也日益要求多样化。{1}作为由地方师专、教育学院和职工大学合并升格形成的本科院校,忻州师范学院在新的挑战面前,在实现自身职能转化、努力寻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2000年升本以来,忻州师范学院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大规模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提出并落实全程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岗位实践能力。

首先,大规模实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忻州师范学院地处山西省中北部的忻州市,近年来,忻州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该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致使广大农村学校合格教师数量短缺,教学质量一直不高,急需大量优秀中小学教师,就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1997年以来,忻州师范学院先后组织33批次,共31000余名大学生到原平市、河曲县、五台县、忻府区、代县、繁峙县等地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帮助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与此同时,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提升了学生服务基础教育的思想素质和教师技能,创新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山老贫困地区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忻州师范学院组织本专科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是新建本科院校主动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对缓解忻州市农村教师短缺及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实施全方位教学实践体系。忻州师院全面实施了包括教师教育实践体系、专业实践实验体系和综合实践体系在内的全方位教学实践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院对非师范专业学生,安排一个学期的岗位实习。通过实行非师范专业岗位实习,解决了地方一些部门急需工作人员的困难,也培养了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深入实际,认识社会,锻炼技能,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大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搭建平台、政策倾斜和持续推进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成立多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3}依托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教师技能、CCtV英语、广告设计、体艺各类竞赛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更快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忻州师范学院担负着为广大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开展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范院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忻州师院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以问题为纽带,将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起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实验探究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一考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制度,变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能够有效反映教师教学绩效和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体系。

通过长期不懈的教学改革,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增强了就业竞争力,缩短了岗位适应期,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科研方向实现了重大转变,坚持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并注重成果转化,使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开展五台山文化研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进一步凝聚研究方向,积累研究成果,提升学院整体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多次广泛征集意见后,学院将“五台山文化研究”确定为科研主导方向之一。{4}从2011年起,先后确立三批院级专题研究项目,学院在经费及人员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目前,“五台山学”研究、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五台山、名山文化中的五台山文化、五台山文化交流与国际影响、五台山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研究、五台山自然地理研究、五台山佛教断代史研究、五台山志书研究、五台山文殊信仰研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活动已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系列丛书”数种。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弘扬了五台山文化,促进了五台山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开展忻州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地方经济是由其人口驱动的,而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最大的驱动器。{5}忻州师院按照坚定不移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思路,把忻州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忻州地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忻州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重点关注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分析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规划忻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为忻州经济今后的发展指方向、找路径。

忻州地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研究,重点关注忻州地区的民歌二人台、地方节日文化、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劳动生产、民间传说与故事、村史族谱、村落布局及民谚庙会等,在研究过程中加大对正在消失的忻州地区文化资料的保护与研究。研究人员不定期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及相关人士开展信息、学术交流,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诸多问题进行解读、研究忻州地区的社会文化现象。研究成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忻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为忻州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如忻州“7451工程”、忻州旅游产业开发等事宜,忻州师范学院有关专家都全程参与其中。

三、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机制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机制的构建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近年来,忻州师范学院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在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强化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管理。为加强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管理,保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成效,学院成立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领导组,{6}学院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领导组全面组织领导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负责进行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另外,学院专门成立扶贫实习支教管理处,组织落实具体措施。学院的其它机构也全面参与其中,如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各系部等,都有详尽的分工与职责,各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保证扶贫顶岗支教工作顺利实施。

在人员配备方面,为了全面提高实习支教质量、增强实习支教效果,形成实习支教指导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忻州市教育局和忻州师院分别下发文件,要求受援的实习支教学校也要认真做好相关的管理、服务、考核等工作。实习支教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帮助支教的青年大学生提高业务技能,使他们健康成长。忻州师范学院则每年选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实习支教大学生的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学院鼓励干部、教师承担实习支教工作,对工作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的构建,忻州师范学院以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当地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提高了薄弱地区农村教育水平,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2009年,《地方师范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忻州师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受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高校唯一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管理模式。学院先后成立了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所、五台山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专门开展区域文化研究,在政策、编制、人员、经费诸方面给与大力支持。2013年,学院整合研究队伍,又成立八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就忻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

此外,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引导学院教职工开展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学院设立专项基金,吸收忻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人员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建立评估结果与资源分配和投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对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的考核。通过完善的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整合了研究队伍,明确了研究方向,产出了有效成果,为忻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四、打造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加快忻州师院为地方服务的步伐,学校高层领导主动争取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忻州市委、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办好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忻州市加大了经费投入,在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报批、土地证办理等方面提供各种便利,保证了新校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尤其应该提到的是忻州市委于2007年下发忻政[2007]86号《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定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就经费投入、实习基地建设、考核管理等问题进行具体部署。2010年又下发[2010]76号文件,针对扶贫定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全面协调。山西省教育厅也在2007年下发晋教高[2007]15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对实习支教的组织领导等工作。正是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忻州师院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连续15年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农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促进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学院八个研究团队在院领导带领下积极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先后到忻州市中小企业局、繁峙县及定襄县等地调研,与当地政府部门如科技局、文化局,企业如天宝集团等进行交流座谈,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这样的合作,使政府部门及企业对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科研实力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认同。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积极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并对一些重大需求项目给与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通过上述举措,学院为企业、政府规划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忻州师院在教学及科研等方面与地方的对接,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沟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也为忻州师院自身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外部空间。

[基金项目:2013年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041040—01)研究成果。

注释:

{1}任羽宇.对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8

{2}忻州市人民政府忻政[2007]86号文件

{3}忻州师范学院院政字[2013]31号文件

{4}忻州师范学院院科字[2011]44号文件

{5}avison,a.Chancellorsaysuniversitydriveslocaleconomy.[eB/oL].(2007-01-25)[2007-07-02].http://209.189.226.235/stories/012507/am_20070125005.php.

{6}忻州师范学院院党字[2010]20号文件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7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大量的记忆。而对中职学生来说,这堂课重理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来说显得十分枯燥无趣,很难激发学习的兴趣。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

即使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但是最终的学习目标仍然是要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经济法教学中,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拥有极其深刻的内涵,教师不妨尝试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将课程中需要讲述的知识点融入一个个的小故事中,利用这些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知识,以此完成教学课堂中的任务。

(二)采用多媒体手段

随着社会中的高科技不断发展,多媒体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普及,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在经济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将生活引入课堂

经济法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的目的也是要回归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学习内容结合到一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经济法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探索可行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我将简要地为大家展示三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对比分析法

这种教学方法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有效地运用在教学中了,它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类似问题的对比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此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经济法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学到容易混淆的词语,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学习中,因为两者名字相似,给学生记忆到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进行对比记忆,在这两个概念中,对比的内容包括了股东人数、注册资本、出资方式等。之后通过详细的分析,学生就会发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限制,而股份有限公司人数不少于五人但没有上线。以此作为两者之间的区分重点,其他的区别也就很容易记忆了。

(二)案例分析法

在经济学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案例,而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实际,找到案例的本质,与此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经济法律的基本概念学习中,教师先给出三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1)张某绑架了刘某的儿子以此换得赎金五万元。

(2)甲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向路过的乙求救,乙表示就他可以,但需要甲在得救之后给乙一万元的“感谢金”。(3)一个9岁的男孩支付了六千余元购买了苹果手机。这三个案例中哪一个属于有效经济行为。在分析中,因为学生对有效的经济法律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很容易就会分析出这三个案例哪一个都不是有效的经济法律行为。此时,学生已经能够基本掌握有效经济法律的基本概念,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更复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师生换位法

目前,在教学中要求注重学生的地位,要求教师在日常做到创新教学,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提出了师生换位这一教学概念。

日常教学中,往往都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师生换位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角色,学生在学习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找到重、难点内容走上讲台,为全班学生进行讲解。或是在课程结束后,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课程中的知识点设计题目,作为测评试卷对其他学生进行考评。这种师生换位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制作测评试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经济法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教师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而是要通过对学生的不断了解,找到最合适他们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并且可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邹杨.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杨晶晶.浅议经济法的教学方法[J].职业技术,2010(3).

[3]司徒巧.如何在经济法教学中贯穿案例教学[J].价值工程,2011(8).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少的教师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驰、舒劲松(2013)指出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姚春玲(2010)、杨清、姚永鹏(2012)、李琪(2014)指出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殷颂葵等(2013)探讨了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孙立霞、丁生喜(2013)讨论了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问题。

1授课前教师要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定位

首先,授课前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在专业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各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不仅有经济学系开设该课,而且地理学系和公共管理学系也在开设。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学生既有研究生层次的,也有本科生层次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或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等等。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不同,因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会不同。

其次,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不同,教学任务就不同。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比如高校地理学系、经济学系、公共管理学系都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但教学目标显然不一样,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教学的出发点和授课角度以及侧重点就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清楚授课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明白课程教学目的,知道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构成,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授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就要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要事先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教师应事先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既能把握粗枝大叶,也能在上每一堂课时随时添枝加叶进行润色,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所谓“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全面地、深入地、透彻地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1)研读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如周起业、刘再兴(1989)、郝寿义、安虎森(1999)、张秀生(2007)、孙久文、叶裕民(2010)、安虎森等(2010)、魏后凯(2011)等等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根据对区域经济学概念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教师在选定一本教材进行研读的同时,还应参阅相关参考书,以便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根据课时的约束,有选择地、有侧重点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和方法。

(2)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课后的习题不光是留给学生复习巩固用的,区域经济学老师通过做练习也能获得很多教学启发。通过做练习可以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哪些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做练习时要用到哪些方法,包括一些数理方法,可能是学生的薄弱点,要提醒学生事先去查找有关工具,也便于老师在教学中就这些问题做重点介绍。另外练习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老师通过做练习可以及时得以纠正,也便于学生在做练习碰到难题时,老师可以及时地答疑解惑。

(3)认真研读有关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区域经济学课程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整个课程讲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与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课程联系也较为密切。区域经济学教师在授课前得知道本课程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怎么样?有的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会有重复,出于课时的考虑或是不同课程性质的原因,这些重复的地方可以删减或是从特定课程的角度讲授。

(4)教学内容能突出时代背景。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专业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这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跟踪要及时,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报刊杂志网络上时有介绍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实例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方针政策和报告文件中经常出现如“区域”、“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驱动”等词语,区域经济学教师通过仔细研读“党的十”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等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报告文件,可以从中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把握科研方向,探索促进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促使教研相长。

(5)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抽象性比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学中如果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应用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会令学生感觉到这些理论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学而有用的。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以便于授课时作案例教学或作专题介绍。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时会观察到一些新情况,得出一些新结论,因为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它的优势或长处,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它的劣势或短处,就像“木桶原理”。如以江西省为例,可以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大势等方面采用比较分析法将江西有关指标与中部及江西周边地区进行比较,从而把握江西的基本区情,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局中的地位、区位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人文环境等。利用众多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经济指标,并通过各种图形和表格动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将理论和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说服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这样精心的理论联系实际式的教学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3授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

我国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说的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先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区域经济学老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进度、广度、深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4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区域经济学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基本的任务,但是也要认识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一个针对社会需要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有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能由灌输式向激发式转变;在培养模式上,能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

总之,经过精心的教学准备,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书本理论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为基础开展互动教学,开展小组和小组之间的互动讨论或比赛,激起学生个人之间或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敏纳.论高校本科专业《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建设[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刘驰、舒劲松.pBL模式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9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25-02

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力推进其不断发展与进步,是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职院校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有或缺少大型企业、特色产业的依托,学校发展受地域各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

1.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实验实习设备设施投入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和教学运行成本高。但地方高职院校鉴于“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省级政府基本无办学经费投入。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政府经济总量相对较少,无力对高职院校有很大投入,绝大多数只能按学校核定编制数支付教职工的国家财政工资基数,学生的生均教学经费不能保证,对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等根本无力投入经费。学校主要靠收取学生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数量有限,且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比,学费标准低,贫困生多,学生欠费严重。这些因素导致地方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缺口较大,学校的办学条件很难适应规模扩张的需要,不少学校还在为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院校合格办学条件而努力。经费问题已成为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障碍。

2.师资队伍总体素质较低

地方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一是改制升格前的中专类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二是改制后补充进来的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三是少量招聘的高级人才。总体上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第一,原有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亟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第二,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偏多,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总量明显不足。第三,“双师”素质教师缺乏。第四,学科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学术研究能力先天不足,在精品课程建设、示范性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方面举步维艰。第五,高水平教师补充异常困难且极不稳定。师资队伍总体素质较低是制约学校向更高层次、更好水平、更大规模发展的“瓶颈”。

3.招生、就业渠道不畅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依赖性的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社会对地方办高职院校信任度还是较低的,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也不高,导致招生工作出现了高录取率、低报到率的尴尬现象。且学生入学分数低,综合素质也较低。另一方面,学校的招生工作还面临着地方劳动部门举办的技工类学校强大的竞争压力,技工学校灵活的招生政策和办学机制是地方政府举办的公立高职院校无法比拟的。从学生就业方面看,出现了学校定位与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矛盾。绝大多数毕业生均不愿意也不会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作为自己的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去竞争就业是他们的就业追求,很显然他们在竞争中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同时较偏僻边远的地理位置又使他们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一些企业对偏远地区大学生缺乏了解,信任度低,从而导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就业率问题成为影响地方高职院校赢得较高社会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4.综合办学能力不强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办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的相对低下,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抗衡。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学校创新能力有限,在教育大家庭中地位低,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竞争中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地位,学校很难争取也无力主持科研项目,学校的科研成果偏少。第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应对能力不强,所办专业大多是“大路货”,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使用他人的成果,有些学校的办学特色极不鲜明。第三,高职教育固有的“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活动难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受到制约,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不高。这样又使高职院校失去了参与高职教育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条件。

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实际上是处于国家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并且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这些院校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二、发展对策思考

1.由国家实施“和谐高职”发展战略

国家应通过公共政策调节,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职院校优先发展的地位。

首先,改革高职教育体制。公办高职改为省、地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职教育统筹方面的作用,避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不平衡,导致在招生、办学质量上产生明显的差距。

其次,在积极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同时,实施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振兴行动,设立专项基金,集中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办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落后的问题。

第三,各地级政府进一步提高对高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坚持做到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并在地方公共政策制定和经费投入上向高职院校倾斜,确保其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树立“依法经营高职”的思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多途径筹集办学经费,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第一,地方办高职院校在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要积极探索管理理念的创新,变行政管理为经营管理,使学校办学围绕市场转,从市场中寻找发展契机,通过银行贷款、实行股份制等筹款方式,走出一条多元投资的办学之路。

第二,积极寻求依托发展、合作办学对象,通过各种形式,与经济发达地区院校或公司、企业建立依托关系,利用他们的教育优势和资源优势带动自身发展。全力吸纳企业、行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建立互惠互利、共谋双赢的经济利益机制引导企业、行业将资金投入到学校中来,开展合作办学。

第三,走集约式发展的办学之路。地方办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应重视低成本发展,坚持通过优化内部教育资源配置和加强效益成本管理,实现办学规模的扩张,探索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实际的集约式、节约型发展道路。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使教师、学生都能在学校得到充分的发展

首先,要坚持以教师的进一步发展为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其次,要不断改善教师教学、科研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逐步缩小他们与发达地区教师在收入和工作环境方面的差距。

再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一定要牢牢坚持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事事为学生服务,努力建设“学生乐学”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机制,促使学生最终成才。

只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能做到使“教师人人乐教,学生个个成才”,制约学校发展的社会美誉度和信任度一定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4.强化“质量发展”和“特色品牌”意识,突出高职的地方特色

第一,不断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着力研究本地区行业和企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计教学和教学活动,构建模块教学结构,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第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和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熏陶,教育学生要具有诚信、敬业的品格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形成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特有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第四,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以区域市场变化为导向,设置并重点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使之成为办学的专业“亮点”,并逐步形成办学品牌,进而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经济地位篇10

关键词:新教材观二次开发教学情境学习效果

思品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范例、题例,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学习教材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掌握知识,而在于通过对教材中概念、原理、事实、教学背景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情感。

教材的内容并非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认知顺序,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中应注意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教材的前后顺序是可变化的,事例可以更换,内容也可以有取舍。

新教材设计具有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教师要关注书本知识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根据学生需要,创造性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在学习抽象的知识时更是如此。

初三年级第七课第一框(人教版)“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学习内容具有概念多、观点多、内容抽象的突出特点,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既缺乏生产生活经验,同时抽象思维能力也有限,历来被师生视作学习活动的“青藏高原”,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痛苦。那么如何突破这一学习活动的“青藏高原”,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

人教版教材的新课导入,选用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成立和地位、影响方面的事例,主要是显示国有经济的力量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就此引出公有制经济的学习内容。这一设计致命的缺陷在于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并不关心钢铁行业中谁是龙头老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另辟蹊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书本知识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造性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事例分析、师生互动,将抽象概念生活化、具体化,深入浅出,降低学习难度,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上课之初,教师提出一个生活场景供学生分析思考,一个叫小明的同学,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面临就业问题,家长开始和他一起找工作,首先他们想去邯钢,随后想去美食林试一试,小明本人着急上班,想去肯德基快餐店试一试,他想实在不行先找家小吃店干干试试,最后,一位亲戚介绍他进了一家乡镇企业学钳工。请问同学们,邯钢、美食林、肯德基、小吃店、乡镇企业这些经济单位的性质一样吗?同学们纷纷回答,他们的性质不一样,邯钢是国企,美食林是私企,肯德基是外企,小吃店是个体,到了乡镇企业学生们不知道它的性质,教师点拨,乡镇企业是集体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所有制形式。教师进一步引领学生分析思考:在上述五种经济成分中哪两种是一类,为什么?学生回答,邯钢和乡镇企业,因为他们都是生产资料归人民群众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教师紧接着追问,剩余的三种经济成分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它们都是生产资料归个人占有的所有制形式。教师总结,这三种所有制形式与公有制是对立的,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自然导入公有制经济的学习,而且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学习打下了铺垫,更重要的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拉近抽象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找到二者的交汇点、融合点,实现学习难度的降低,学习兴趣的调动,知识能力的达成。整个过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清新、自然,基本做到了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