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市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6:51

高端医疗市场篇1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却忽略了其商品属性,使得优质医疗服务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目前我国医院收入结构中,药品占一半左右,而医疗服务的比重明显偏低,医生薪酬比重也较低。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重药品,轻服务”现状将逐步得到纠正,医疗服务也将经历市场化下的价值回归。

 

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不少民营医疗机构走上了高端化路线。业内人士认为,发展高端医疗是必然趋势,且必须由民营资本主导发展。

 

高端医疗=高价医疗?

一位医疗界人士如此定义高端医疗——在满足基本医疗基础上,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享受更好的服务,如减少等待时间,改善病房设施,提高就医舒适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秋霖表示,“高端”是经济概念,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理解。需求方面,高端医疗是针对高收入人群提出的,是满足高收入人群需求的医疗服务;供给方面,主要指附着于医疗服务的附加性服务,比如便捷的就医安排、舒适的就诊环境、宾馆式住院、个性化健康指导、康复旅游等。当然,也包括一些成本较高但只是减轻患者痛苦而不影响主要治疗功能的药品和技术,但总体应尽可能与医疗功能本身脱钩。

 

与高端医疗相对应的是基本医疗,在建有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国家,政府承担基本医疗的主要责任,保障人人享有此权利。高端医疗则是非基本医疗的一部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看来,高端医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只在医疗领域,各行各业都在为高端客户提供着差异化的服务,满足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航空公司设有头等舱、经济舱;高铁设有一等座、二等座。医疗服务需求,也正从基本医疗服务转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高端医疗服务也就应运而生。高端医疗的主要特点是:住房高标准、服务高规格、检查高费用、用药高价格。但是,它的治疗效果未必一定比普通医疗更好。不管是高端医疗还是普通医疗,遵循的永远是一样的诊疗规范。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的看法是,从医疗的本质来讲,高端医疗与基本医疗并没有区别。医疗技术水平同样是高端医疗的立身之本,之所以说高端,最主要的是附加在医疗本质之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流程、质量标准、文化等,它迎合了基本医疗之外的更高层级的需求。从高端医疗的核心来讲,它更体现了“奢侈品”的人性化,让传统的刚性需求变得丰富多彩、温馨亲近。不过,高端医疗并不等于高价医疗。当就诊患者接踵而至的时候,服务与需求如何相应是关键问题之一。

 

谁来发展高端医疗?

从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实施方案》,不难看出,国家在保障基本卫生保健措施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开放,为其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契机。

 

我国高端医疗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另一类则由民营资本所设。公立医院发展高端医疗固有其医疗实力雄厚等长处,但由于公立医院本身所具职责便是推广较成熟、廉价的医疗服务。因此,公立医院所主导的“特需”病房等项目,往往遭受诟病。民营资本所设的医疗机构早期虽面临诸多不足,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高端医疗机构,并发挥专科治疗等优势,也能为客户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刘玉村认为,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向患者提供高规格的医疗服务。他希望,公立医院既服务于普通百姓,又服务于高端人群。在比例上,医院利用8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80%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普通百姓,医院由此得到的回报只占总量的20%;而医院利用2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2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高端人群,医院得到的回报却可以占到总量的80%——这样会迎来一个良性循环:公立医院有更多资金用于持续发展和改善医务人员待遇,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普通患者也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刘玉村说,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不应为了扶持社会资本办医起步,就要求公立医院将高端人群拒之门外——那样将会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高端化、高收费的民营医院获得了高额回报,而处于不公平竞争下的公立医院生存艰难,医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优秀人才流向民营医院。最终结果是,高水平的医疗人才集中在民营医院,服务于高端人群;一般人才在公立医院服务于普通百姓,这样的情景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位资深医院管理研究专家认为,高端医疗应该是高技术品质和高服务品质,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走的是高服务品质的路子,高技术品质达不到,因为医疗人才没有流动起来。目前,高技术品质大部分集中于政府办的大医院。“不一定非要让公立医院做基本医疗。即便是有介于基本和高端之间的特需服务,也不一定规定公立医院只能做10%以内。不一定非要把社会资本架到三楼,就让他做高端”。

 

眼下的情况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立医院要在自我经营和发展中寻求市场,于是,公立医院的市场触角已经超越其公益性的边界,延伸至高端医疗市场,这种有悖于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的市场行为便被默许存在了,并被美其名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高端医疗在公立医院大行其道的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变,公立医院兼做高端医疗的现象很快将会消失。早前就有政协委员提议,新建医院不得设Vip病房,而像总统间、“一对一”服务等高端医疗服务的空缺,便由民营资本来补充。

 

有人担心,由民营资本来发展高端医疗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有权威人士认为多虑,因为公益性医疗和高端医疗的投资渠道不同,任务不同,两者并不冲突。例如,有人分娩愿意花费10万元享受高端服务,就应由民营医疗机构满足其需求,其费用自付,并不需要医保负担,其对医生和医药资源的占用,也是此长彼消的关系。此外,市场机制也会有效地满足各种服务需求,发展了民营高端医疗后,反而会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凸显。

高端医疗的商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指出,医学本身具有“趋高性”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外资本强力注资高端医疗机构便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相关需求,同时也分流了部分患者,在将医疗市场分层拉大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医疗商业市场的完善。

 

随着中外资本争抢高端医疗市场,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彼此间的有益竞争亦将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不断壮大,在不断实现专科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将促进高端医疗机构向着真正的一流、顶级目标所进发。

高端医疗市场篇2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高端医疗市场篇3

俾斯麦混合型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存在。在很多国家,社会医疗保险设定一定的起付线、自付比例和封顶线,需要居民自付一定的费用,商业健康保险通过销售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保障客户的自付费用。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在补充健康保险中,往往采取对封顶线以上补偿给予继续保险支付办法,此类保险有多种形式,有商业保险形式,也有通过总工会大病保险形式等。另外,在商业保险中,往往有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除外项目或者不保障的项目提供全部或部分保障,例如,视力矫正、牙医、整形、长期看护、康复保健、豪华住院服务等。补偿水平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也因不同保险福利包不同而不同。可以看出,私人保险模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是美国的主流医疗保障制度;贝弗里奇公众模式主要是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而俾斯麦混合模式结合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补充健康保险为居民提供在公共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保险,减轻了看病费用负担;商业健康保险则在封顶线以上部分支付和社保覆盖以外项目、补贴住院费用等方面满足本国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内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社会医疗保险一般分为社会医疗救助、国家卫生服务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等五种模式。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其中,社会医疗保险起基本保障作用,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部分组成。由于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只能做到“低水平、广覆盖”。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商业健康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的需求,主要是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外的补充保障,是人们提高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竞争激烈;风险管理的能力、风险管控的手段等都相对较低[3];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供求矛盾”与“市场潜力与市场风险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健康险的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而保险公司相关业务却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社会公众需求迫切,难以得到满足。这些均使得目前的商业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各阶层人士不断提高的医疗保障需求。

上海市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支付者三方分析

医疗服务支付方(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机构)和被保险方(患者)构成了医疗服务的三方,其中保险公司为患者提供保险产品及理赔服务,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或健康服务,而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相互合作,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并解决了支付问题。

上海市有近100家中外保险和服务公司,较知名的约有30家,包括国际保险公司、国内健康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tpa)[4]和保险援救公司。它们的服务及运作各有特色:国际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经验丰富、产品齐全、海外购买人数多,但受政策影响未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健康保险公司发展迅速、网络齐全,但产品单一、有些受医保用药等多重限制;tpa公司在国际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均受限的情况下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其服务周到、理赔便捷、24h热线、医疗护送、签证协助等,但公司规模偏小、业务种类不多;国际救援公司以紧急援救为特色,拥有专业的航空和旅行专家,能够安排相关医疗的地面或空中转运,但费用昂贵。

上海市可提供高端医疗或特需服务的医疗机构约有80家,但能够与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免现金直接理赔服务并为境内外人士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约为30家,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及一部分综合性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如华山国际医疗、市一、和睦家医院和百汇医疗集团等。其布局由市场因素决定,基本满足上海市场的涉外高端医疗需求。但目前公立三甲医院国际医疗服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受到国内医改政策影响,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如职称晋升等,后备人才不足,医疗服务、文化背景有差异;与国际保险公司建立直付困难,尤其是公立医院没有保险专业团队,资金结算存在风险。

高端商业保险购买方主要由长期居住上海的境外雇员及家属,短期商务人士及游客和境内高端人群所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其对医院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外籍患者倾向于外资诊所;华裔及港澳台患者倾向于去综合性医院;重症及疑难病例选择三甲医院等。购买的保险也主要是患者在本国购买或中国境内购买。对于医疗机构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保险公司、领馆、公司和亲友推荐,广告等,但仍存在信息渠道不畅通、对购买高端商业保险认识不足或有疑虑等问题。由于上述原因,上海的商业健康保险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

高端医疗服务和商业健康保险合作案例分析

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是沪上最早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机构之一,集门急诊、住院、出诊、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国际转运、教育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至今已为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40余万人次提供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境外人士达75%。自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与商业健康险公司建立合作,开展直接理赔结算业务,现已与欧美、日本和国内20余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保险收入占医疗总收入从最初仅为5%,以后逐年增多,截至2010年已达到35.9%。中心举办了四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发起筹建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研究会,为整合上海涉外医疗资源、推动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美国、英国、德国等10国领事馆、国际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和跨国企业的指定医疗单位。

加强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国际商业健康保险不同模式分析并结合上海实际,提出建立上海商业健康保险新模式,即按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类型保险制度互补结合,既保障基本医疗,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图1)。在满足基本医疗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特需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按大的框架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服务两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及部分私立医院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目前主要由部分公立医院的涉外和特需医疗部门、中外合资医院和诊所等提供。建立多种类型医疗保险制度互补结合,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即现有的城保、镇保和新农合等。由政府承担,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强调全覆盖,体现公平性。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保险相结合:对封顶线以上部分,宜引入补充保险,可以由政府推动或结合商业等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人群作为受益方,提高该人群的支付能力。补充保险可以由个人或结合集体共同出资购买,其费用低、受益面广,解决了部分“看病贵”的问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保障;另外,作为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扩充,大大增加了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医疗保险产品市场的基数,降低了其健康险的运营风险,亦有利于商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基本医疗保险+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采用分类支付的办法,对于有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首先就其基本医疗服务范畴由基本医疗保险负担,而超出基本医疗服务的特殊服务需求,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设计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作为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来提供,包括市场上存在的涉外高端医疗、特需医疗和高端体检等。可由个人或单位集体共同购买,从而使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顺利接轨,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

针对商业保险需求,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商业医疗保险法律法规,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大力开发和开放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鼓励国内知名保险公司及各种中小保险公司加入到健康保险的经营和管理中;有序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海外健康保险公司和tpa公司;解决医院参与医疗保险经营管理和保险公司开办医院或收购医院的合法性[5];适时建设商业医疗保险统一结算平台。

高端医疗市场篇4

2017年1月13日,网络大V“急症科女超人”于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诊所招聘信息时,透露其管理的一家综合门诊,于2016年12月接诊患者突破1800人次。这个数字对于一家中高端全科诊所来说,颇为不错。

于莺预估随着保险的加强,“客流量仍会持续上升”,这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似乎正在迎来一个高速成长期。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中的报告显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2010年-2015年复合成长率高达29%;按这一速度成长,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到2020年或将接近万亿元规模。

随着北上广地区大型公立医院高端服务部门逐渐发展起来,民营医院在全科和部分专科优势较为明显,部分高收入阶层的全科到专科高端消费流程已经打通,一些新款的商业健康险应运而生,但在现有医疗体系下,能否发展壮大,还待观察。健康新险种盯住高端客户

郑是美中宜和国际保险部副经理,是公司2015年从保险公司挖来的专业人士之一。随着郑和其他同事的加入,美中宜和在2016年底联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高端保险计划。

这是一款面向儿童的医疗保险产品。家长缴纳8000多元年度保费,获得一个美中宜和全科医生初诊服务的服务包,比如体检、电话咨询等。每管理一名参保者,美中宜和每年从保险公司接受一笔固定诊疗费用,就是所谓按人头付费。即使患者一年之内没在医院就诊,保险公司依然给付这笔费用。

此前,高端医疗保险的签约医院主要采用按项目服务,服务量越大收入越高。按项目付费下,医院有动力做大服务量,从保险公司多获得费用赔付。而且,很大一部分高端医疗险是个人投保。有些投保者等到疾病风险较高的时候才去投保,出险概率高,这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为了保证利润,高端保险公司选择持续上涨保费。这导致中国高端医疗保险保费近年水涨船高,三五万元的保费,让很多高收入阶层也望而却步。投保人数少,使一些保险公司干脆选择部分放弃市场,不再接受个人投保高端医疗保险,专注于公司团体市场。

和睦家网络管理总监司伟塔告诉《财经》记者,根据医院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的情况来看,中国高端医疗保险实际上并没有开拓出太多的新客户。

合理控制保费价格和诊疗费用,高端医疗保险应该能够在中国中高收入阶层中吸引更多客户。

2015年,和睦家联合永安保险推出针对成人、儿童共同投保的家庭保险。这一保险计划过去一年吸引到1000多参保者,八成以上都属于国内消费者。

上述两种新保险产品的特点是,由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联合开发,共同管控患者就医流程;保险公司适当降低保费,吸引更多客户投保;医院适当控制费用,牺牲客单价,获得更多患者;患者投保成本适当降低,而且有一家固定机构专门管理自己健康,也就是患者看病先到固定机构进行初诊,建立健康档案。如果患者确有需要,则由该机构联系预约转诊到大型公立医院就诊。

这跟已有的主流高端医疗保险产品不一样。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投保患者在高端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高端病房看病,由保险公司与医院结算。患者选择范围比较宽,只要是保险公司认可的机构就能去,高端医疗保险公司甚至以服务网点众多来吸引客户。

新产品的前景还待观察。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博士后李明强指出,消费者在这一新模式下首诊选择受到限制,与过去的就医模式相比可能会不适应。当然,合理转诊和健康管理也许会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下可以使保费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起始保费在1万元左右。

郑认为新保险产品“在商业逻辑上是通的”。类似新型保险产品借鉴的是美国管理式医疗的理念。早年间,美国保险公司向医疗机构采购医疗服眨也是按项目支付。随着费用不断上涨,保险公司和患者不胜其扰,出现不同形式的管理式医疗。在管理式医疗模式下,保险公司甚至直接投资医院,参与到医疗流程中;保险公司适当限制患者就医,强化预约转诊流程控制,引入按人头付费等结算方式,从而控制保费和就医费用失序增长。

这样的探索并不是毫无风险。早年间,部分保险公司曾经联合高端牙科诊所探索管理式医疗模式,但是最终因为无法拓展市场而黯然退出。

时机很重要,中国的高端医疗保险市场2015年规模约在30亿元左右,在保险市场走热、人们的观念改变的大背景下,新型险种的试水,很有可能会把一部分中端消费者也吸引进来。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罗英就指出,部分中等收入阶层也许不会给自己购买高端保险,但是在公立医院儿科就医难背景下,他们可能会给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合适的中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社保缺口正是商险机会

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超过4万亿元,全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更是超过1.2万亿元;而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规模仅有0.24万亿元,总体依然偏小,潜力较大。尽管政府统计数据还未正式公布,2016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应该能够超过4000亿元,增速超过70%。“我自己承保的业务增加了230%。”保险经纪李杰告诉《财经》记者,从业15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

市面上,部分保险产品的销售提成已高达10%到40%。这意味着,包括李杰在内的整个保险行业的从业者,2016年的个人收入应该非常不错。

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可谓一片繁荣,堪比2016年中的房市。

在李杰拿到的业务单子中,九成以上都是重大疾病保险(下称重疾险)。重疾险的常见模式为,投保人一旦被诊断为事先约定的可涵盖的少数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将会一次性给予大额补偿款。此外,中国市场上的商业重疾险普遍具有返还功能:如果在约定保险年限内,投保人没有患病,保险公司还会将本金和利息返还。

尽管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但是中国政府举办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有限,实际报销比例偏低。福建泉州白血病患儿的家长庄龙章告诉《财经》记者,自己孩子治病花费了超过25万元左右费用,实际报销也只有8万元,这还不包括误工造成的家庭收入损失。

因为看病贵,很多人选择商业重疾险,一旦生病可以从商业保险公司直接补偿一笔费用,避免因病致贫。2015年,重疾险保费收入规模为1690亿元,占整个商业健康险的三分之二强,超过98%都是由个人消费者购买的。

重疾险市场利好,也催生该险种的各类销售服务企业出现。丁云生曾经是一家跨国保险公司高管,2016年他自己创办了一家重疾险销售培训企业,出版两本重疾险销售的培训教材。他告诉《财经》记者,商业健康险分为报销型医疗保险、重疾险、失能险和护理险等。目前,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主要是前两者。

前述中的两个新保险产品属于报销型医疗保险。不同于重疾险,这类保险不返还本息,投保者看病,保险公司按照保险约定进行赔付。业内人士也称之为“消费型保险”。

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报销型医疗保险收入720亿元,其中,80.8%近600亿元来源于团体保险,主要由企业为员工集体购买,大部分来自于所谓“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由于社会医疗待遇有限,大量药品、耗材、服务项目不能完全报销,还需要患者自付一部分;完全自费的也不在少数。为了提升员工的医保待遇,一些企业就购买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在北上广,很多企业招聘员工时,都会特别提出,员工福利包括补充医疗保险,以吸引优秀员工。一般来说,享有这一商业保险的员工,门诊起付线实际下调到500元,即他们看门诊只要超过500元就可以报销。而且,社会医疗保险仅部分报销的药品、耗材、服务项目等,保险公司则会支付剩下的部分。

这类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由于购买企业比较多,市场比较透明,成本和费用信息越来越公开。太平洋保险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年轻人比较多的科技公司,人均保费在五六百元;中老龄员工占比较高的国企,人均保费可能到两三千元;一部分公司可能给部分中高层管理者追加部分保费,再报销一些自费药品和自费服务项目。保险体系结构失衡

在欢庆2016年保险市场一片繁荣时,仍有必要审视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结构问题。

返还本息的重疾险,设计借鉴了寿险和意外险,现在长年占据商业健康险的三分之二份额。李明强告诉《财经》记者,此类保险在东南亚比较多见,发达国家市场主要见于前英联邦国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因为发展较晚,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长期依附在寿险之下,曾长期由寿险公司销售,专业健康险公司发展缓慢,是寿险公司做大的。“有病看病,无病养老”看似是重疾险的优点,实际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就指出,“在保单设计中,保险企业列出一系列重大疾病;只要投保人患有其中任何一种疾病,保险公司就向投保人支付约定的赔付金额。至于患病投保人是否治疗,赔偿金是否足够支付医疗费用,都与保险公司无关。”

而且,一旦患者遭遇一次约定大病以后,商业保险公司通常就不再接受再投保。因此,这类保险实际上无法为患者提供持续的费用补偿。

因为这一类保险部分具有的储蓄和投资功能,市场看重的其是其返回本利的保险设计,而不是保险本该具有的对冲风险的功能。

国内报销型商业医疗保险,以补充医疗保险为主,长期与社会医疗保险绑定,保险产品设计相对单一。社会基本医保由政府主导、强制参与。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已花去不小的开支,再购买中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形成双重成本,压力较大。

除了受社保挤压,大型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走强,也让保险公司的生意不好做,因为门庭若市的大型公立医院缺乏和保险公司配合的意愿。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称,中国医疗保险企业“与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依旧薄弱,进而导致其无法获取必要的患者信息,为成功的产品设计和定价提供支持”;同时,商业保险提供商“与医生之间的互动也十分有限,使之难以制定有效的风险和赔付率降低举措”。

民营医院数量虽多,但服务能力普遍偏低;部分中小型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逐渐劣质化,始终无法从医疗服务市场上被淘汰,这使保险企业可以信任的民营医院比较少。

朱俊生分析,“由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滞后,掌握大量患者资源的社保机构进行费用控制尚且困难重重。商保承保的患者只是医院患者的一小部分,根本无法与医疗机构形成谈判格局,自然无法控制费用。费用控制完全掌握在供给方手中,这就会让保险公司设计费用报销型产品非常被动。”

高端医疗市场篇5

医疗器械属于医药工业中医药制造业的一个子行业。

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威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根据具体用途不同,又可将医疗器械细分为以下十二大类(见表1)。

二、行业背景

(一)国际医疗器械行业背景

200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0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医疗器械市场长期由大型跨国公司所垄断。2009年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如表2所示。

由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强生是医疗器械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其它主要竞争者如西门子、通用、飞利浦和雅培等,虽然并非专业的医疗企业,但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专注于细分行业产品的公司如美敦力、百特医疗和波士顿科学也同样收入不菲。

目前,全球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全球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继续扩大之势。在人口老龄化压力和新兴市场医疗需求持续增长背景下,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美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9%的年增长率;2008年日本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到1142亿日元;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的新加坡,近年来医疗器械销售额每年上升18%左右。据Kaloramainformation预测,201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3120亿美元,并且未来几年将会以4%~6%的速度增长

从风险投资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较大,加之医疗行业本身的风险较大,2010年风险资本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风险投资相对谨慎。美国2010年风险资本投资医疗器械行业总额为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根据产品实际情况,美国风险资本更看好已在欧洲获得批准、相对风险较小的产品,融资主要用于国内试验以及FDa批准。具体细分领域集中在心血管产品(如triVascular的血管内支架、CardiomemS的心衰压力测试系统)、家用医疗(如HomeDialysisplus的家用肾透析设备)和医疗信息(theranos的医疗it系统和个体化用药)等领域。

(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背景

截至2009年底,中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876家,其中:Ⅰ类3696家,Ⅱ类7869家,Ⅲ类2311家,全国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共有155765家。目前我国可以生产47个种类、5000个品种、30000余个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能力基本能满足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的基本装备需求。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告,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市场地位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是医药产业中同比增幅最大的行业。由于销售情况出现好转,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盈利显著增长,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近115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根据海关数据,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出口额为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进口额为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时创造历史最高记录,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1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累计贸易顺差额达6742亿美元[1]。这表明国际市场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行业内仍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一般占55%,中低端产品占45%。而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为:中高端产品仅占25%,而中低端产品则占75%。虽然我国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如卫生材料、一次性医院耗材、输液器、B超、呼吸机、普通手术器械和激光类手术器械等方面,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产品均为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这类产品相对依赖较低的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容易受到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从企业构成来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较高(90%左右),且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新产品研发投入,仅能依靠低价在国际市场竞争。

由于医改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倾斜和医保覆盖面的扩大,由医院设备的巨大缺口产生的市场空间十分可观。据卫生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000多所县医院、50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万~5万所村卫生室装备配置平均缺口达30%。尽管在中国市场上,外资巨头占据了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80%,然而外资企业一家独大的情况并不存在。因为想在中国市场立足,仅仅依靠品牌和产品并不能掌控市场,还需要推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主动和经销商合作、加强售后服务解决方案等。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呈现出外资巨头与本土龙头企业相互向对方势力领域渗透的格局。我国已有多地先后建立了专业发展医疗器械的医疗产业园区,以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例如2011年4月,江苏常州武进区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引进建设了总投资额达50亿人民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并配套建设国际会展、物流、信息、产学研服务、检测等6大中心,设立共享Gmp仓库和实验室,形成医疗器械科研、转化、生产、展销多功能基地。

从风险投资角度来看,2010年,医疗健康产业名列ipo数量最多的四个行业之一,以截至创业板上市一周年的数据来看,各行业企业ipo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是医疗健康,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868倍。在此背景下,各类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先后成立,项目争夺战硝烟四起。

三、行业政策

我国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并加强药品价格管理,药品利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国家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将对医疗器械市场产生利好。医疗器械科技成果一般需要3-5年的转化期,上千万的投入,因此普及型器械的发展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以政策、资金等加以推动,帮助企业走完全程。政府采购导向对促进本土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相当重要,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把替代进口产品的国产产品列入医保范围,会给本土企业带来更多成长机会。基于此背景,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扶持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

(一)卫生部公布《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2011年3月,卫生部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的通知,旨在加强医学装备采购管理。《管理办法》的出台为今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管理办法》强调,未来医疗卫生机构须加强医学装备采购管理,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或集中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医学装备,应当首选公开招标方式采购。据此推测,未来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价格和利润也将无法保持原有水平,而产品独特、技术门槛较高的企业将在招标中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二)卫生部启动耗材集中采购

2011年卫生部重新启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系统。高值医用耗材是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

2004年,卫生部曾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8省市进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目的是挤掉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分,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试点的范围为普遍使用的心脏介入类医用耗材、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三大类产品。经过集中采购,耗材价格确有下降:心脏介入类耗材降价376%,心脏起搏器降价152%,人工关节降价243%。2007年,卫生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3]。《通知》规定,“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工作由卫生部审批,其集中采购由卫生部统一负责组织。心脏起搏器、心脏介入类等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少,各地采购价格差异大,价格虚高问题较为突出,由卫生部统一负责组织。”2008年,卫生部进行了第一次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这也是卫生部第一次大规模采购医用耗材。这次集中采购,实现了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全国统一价格,为全国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奠定了基础。

卫生部集中采购,将减少企业产品进入终端销售的流通环节,产品价格预计会有明显下调,这将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药物和器材的价格,但在执行过程中有可能走偏,出现例如“中标死”等问题。同时,如果卫生部集中采购要求降价,可能促使外资企业的产品降价,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进军,这将会对国内中低端产品生产企业构成巨大威胁。

(三)新医改国家将投入千亿巨资装备县级医院

据测算,目前我国2000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平均缺口达30%,西部地区甚至超过50%。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投资总需求已达1000亿元(含设备投资),这包括全国2000多所县医院、50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万~5万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截至2010年6月底,中央专项投资200亿元已分3批下达。

依此政策,首先,基建行业的水泥、沙石、门窗、上下水管件和瓷砖、玻璃、灯具等医疗机构常用、必需设备行业以及新兴低碳行业将明显受益。由于县乡村建设的地域性等特点,一些地方性的中小型企业由于价格和运输成本等优势,在政府招标采购中胜出几率更高。

其次,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将获得巨大市场空间。卫生部明确表示,此轮县医院建设必须全部装备Ct,部分经济发展和诊疗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配置核磁和直线加速器,三类设备将纳入国家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其中Ct选择16排以下(含16排),核磁选择10t以下,直线加速器选取普通、三维适形和立体定向放疗设备。

四、投资重点关注领域

2007年到201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年销售收入增长保持在20%左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医疗器械是医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医疗器械将随着整个医药大行业的发展迎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面对形形、千差万别的医疗器械,究竟哪些领域值得投资呢?根据我们的分析,未来以下细分子行业将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的:

(1)社区、家用医用电子诊疗仪器:适用于社区快速诊断的poCt类仪器,家庭用小型、多功能、快速诊断治疗仪器。

(2)可替代进口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如高场强Ct、mRi、高精度内窥镜。

(3)人性化康复辅具:设计人性化、细节周到、使用方便的家用康复辅具。

(4)临床检验分析设备和试剂:能够快速给出可靠的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设备及配套试剂。

(5)肿瘤放化疗设备:超声治疗、光学治疗、激光治疗等专业设备。

(6)医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性能极佳的人工骨、口腔填充材料、人工皮肤、人工器官、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等。

(7)系统性医疗信息软件:远程医疗、个人电子信息整合与医疗资源对接等软件。

下面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七个重点细分领域的行业、市场和技术方向。

(一)社区、家用医用电子诊疗仪器

社区、家用等电子仪器属于医用电子产品中的一类。

医用电子产品最主要的应用范畴是快速诊断与治疗,由于医疗需求的增长医院等医疗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将医疗装置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研发成可居家使用的小型医疗设备,可以让人们随时监测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又有利于病人自身健康,再加上设备小巧、使用便携,将有可能作为消费性电子产品走向市场。

家用医疗电子设备将是21世纪前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曾出任布什和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的保罗·皮尔泽也指出“保健产业蕴含着兆亿美元的商机”[4]。根据BCCRe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至2012年,全球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04亿美元,仅血糖测量仪就有89亿美元的商机。其他包括辅助复健、治疗、监视等有益健康的家用医疗装置也将有大幅增长。报告还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推动家用医疗电子发展的主力之一,家用医疗电子市场的销售额区域性分布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美国与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占有全球家用医疗电子约70%的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仅占约30%。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家用医疗电子市场主要被强生、罗氏与拜耳三大龙头所占据,并且都拥有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其他包括微软、英特尔、飞利浦等半导体、硬件与软件厂商也开始逐渐将焦点转移到家用医疗电子市场。涉及领域包括便携式设备(诊断影像、氧气治疗和病人监护)、家用设备(生理监视器、疾病管理、康复、遵守监督和医疗信息终端)、安全设备(耗材鉴定和数据保密)以及无线技术等。

据国内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总销售额仅有140亿元,仅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4%,而在国际市场上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家用便携式医疗设备技术将向以下方向发展:

1.小型化、低成本。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需要产品小型化。因此,未来家用医疗设备可能会尽量采用SoC、Sip(系统封装)或高密度模块。然而高密度集成有一些技术困难有待突破,例如把多传感器放在高密度的范围内时,信号会互相干扰,参数较多,处理困难等等。同时家用器械成本不能过高,否则一般家庭将无法负担,产品市场会受限。

2.低功耗、智能化、信息化。由于人体的生理周期长,有些检测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时间,因此需要医疗器械超低功耗。同时,为符合数据采集处理、体内控制、远程医疗等要求,未来家用医疗器械将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例如重庆金山公司的胶囊内镜,可通过口服胶囊代替常规内窥镜检测,在体内每分钟拍照1~2次,并通过无线把图像传输出来,可以持续8小时,对病人损伤小、无痛苦。进入体内的仪器还要符合体外可控性,这就需要体内与体外通信,例如低功耗的无线信号发射和接收。

(二)医学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设备包括超声、X线、Ct、核磁共振、内窥镜等设备。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Karolama的报告,由于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和各国对医疗行业投入的增加,从2010年开始全球超声设备行业将以6%~8%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2012年将达到50亿美元。另一份来自imS的数据表明,到2012年中国国内超声诊断设备销售额将达到62亿美元。超声医学设备包括B超和彩超两种,国内生产超声诊断设备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品以黑白超声设备为主,同质化严重、企业数量众多、在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然而在高端彩超市场,跨国公司则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有近9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已经有一批拥有研发实力的国内领先企业开始推出高端产品,如便携式彩超等。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声设备技术含量体现在数字3D影像、多普勒造影、造影剂技术、软件系统升级、仪器便携性等方面。

Ct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设备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检测器多列化、数字化、高分辨率、高扫描速度、计算机运行速度等方面。由于政府对医疗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医院X光机设备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中国医用X光机设备市场每年将以9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2年将达到87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跨国公司在高端X光机(心血管、胃肠机,移动C臂以及DR)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超过80%的DR产品都是由跨国公司供应。由于三级医院对于X光机产品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国内企业在高端X光机方面很难与跨国公司竞争。本土企业更多的以较低的产品价格在相对低端的市场进行竞争。

核磁共振成像既是科技界炙手可热的重点跨学科领域之一,又是高科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生物医药领域。用于人体的核磁共振装置依其磁场强度可分为高磁场与低磁场两大类型。前者一般为15-30t,价格在15-3百万美元,而后者一般为02-05t,价格在50万美元左右。低场机由于价格优惠更适用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普及,缺点是性能不如高场机。据预测,随着临床应用,包括神经、心血管和乳腺影像的增长,到2015年全球mRi设备市场将增加到74亿美元。目前全球mRi市场仍由飞利浦、通用和西门子主导。

利用内窥镜可以直观显示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内窥镜领域无论从技术、临床和市场来看,都在不断变化。未来内窥镜技术将向微型化、集成化、远程会诊和远程治疗等方向发展。相关的胶囊内窥镜、内窥镜病理信息远程会诊等领域值得关注。

(三)康复辅具

康复辅具是指能够有效预防、代偿、监测和缓解残障的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机、环境一体化和工程仿生,是一个涉及面广,与人体特点息息相关,技术要求高的交叉学科。基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问题,在未来十年内康复辅具市场将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89亿,占总人口的12%。我国老年人中,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约有2700万人,半身不遂的约有70万人,82万老年性痴呆病人中约有24万人长期卧床。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占人口总数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

康复辅具产品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有上万个品种,而这些品种在我国市场上仅能见到约1/5左右。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假肢、矫形器和轮椅车等辅助器具领域已形成产业,制定和了不少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与整个康复辅具产业相比,仍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

由于尚未建立辅具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没有国家或集团的支持,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研发成果很难进行转化,导致了中国康复辅具产品存在市场比较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商业价值不高等问题。目前康复辅具高端产品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产品,大多只是简单的仿造,产品种类少、技术含量低,无法形成辅具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尽管科研院所研究的相关课题如钛合金下肢假肢组件、肌电假手、2C运动储能脚等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很多产品从研究院向产业化的衔接还不成熟,难以顺利产业化发展。

辅助技术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它们的个体性。每个服务对象的个体特征不同,康复目标不同,则会要求不同的康复产品,有些可以对市场产品进行改装,有些则必须定做。未来康复辅具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个体化和无障碍两个方面。

(四)临床检验分析设备和试剂

临床检验分析领域涉及生化分析、生物学检验和实验室仪器行业。其中体外诊断试剂是临床检验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460亿美元左右,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5]。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体外诊断费用占到医疗费用的20%-30%,而我国只有10%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临床基础生化、免疫检测试剂技术十分成熟,目前国产和进口试剂质量已不相上下,开始逐步替代进口高端产品。从测试设备上来说,高端的诊断设备仍是由进口产品(罗氏、贝克曼、朗道等)占据大半市场份额,在国内三级医院的高端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1-5倍。国产产品具有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优势,用户集中在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中低端市场。

未来临床检验分析的技术发展方向将向诊断设备的快速化、结果可靠、配套试剂价格低的方向逐步发展。仅做试剂而没有生产设备能力的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同时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企业也将逐渐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一大部分。

(五)肿瘤治疗设备

2008年,全球有1270万人患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第五届亚太癌症预防组织大会预测,从2008年至2030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从每年的1240万增至2640万[6]。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和社会压力等因素,我国患恶性肿瘤的人数急剧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在过去30年增长了80%,肺癌、肝癌、宫颈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死因。

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根据发病部位和病理改变不同,还有超声治疗、光学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

现在约有70%的肿瘤患者可以使用放射治疗手段,常用的放疗设备包括:x线治疗机、钴-60治疗机、医用加速器。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速器工厂。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建成了以生产直线加速器为中心,包括钴60、模拟机、后装机、伽玛刀等治疗主机和剂量仪器、定位设备、模室设备、计划软件、网络系统全套放疗设备的生产能力。中国的放疗设备不仅已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而且开始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此外,对肿瘤患者实施准确定位的热塑膜与碳纤维定位技术、适形铅模块屏蔽技术以及放疗剂量仪、三维剂量场分析系统这些放疗配套设备也在临床广泛应用,所有这些放疗配套设备中,国产设备占有率可达65%-70%。

其他治疗设备理论上优于传统放疗设备,然而由于种种技术条件的尚不成熟,无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只能针对性治疗某些肿瘤,未来在超声、光疗、激光等领域获得巨大技术突破的企业值得我们关注。

(六)医用植入材料与人工器官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医用材料应用广泛,分类多,常用的医用材料包括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骨科内置物、口腔材料、组织工程用材料、载体和控释材料等。

国产骨科材料包括骨折用固定钢板、螺栓和骨水泥等在内的常规材料,由于生产厂家竞争逐渐激烈,使其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同时由于医保费用控制加强,使其近年来增长非常迅速,在2010年首次压倒进口材料,占据国内市场主流。与骨科材料类似,国产心血管支架也逐渐有替代进口产品的趋势。2010年,我国心血管支架类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50亿元,其中进口支架与国产支架零售额之比为1∶1,表明国产支架已在植入式支架这一高端器械产品市场上站稳脚跟。所以涉足相对技术门槛较低领域的材料企业,关注价值将逐渐降低。

医用材料和人工器官都属于长期性植入装置,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是该类产品的核心技术所在,因此国内外医疗厂商正在大力研制各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新材料,以取代传统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此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才能够占领市场制高点。

(七)医疗信息化系统、远程医疗及相关软件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在出席2011中国数字医院建设高峰论坛暨首届县医院数字化促进改革与发展大会时表示:2010年中央财政专门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层卫生信息化专项总计投入了27个亿。数字化医疗及其解决方案已成为这次改革的主角。“十二五”规划提出75%以上的城乡居民都要求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到2013年国内医疗it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元人民币,未来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6%,而其中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甚至有望高达45%。

由于看好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国内外各大医疗企业纷纷进行相应产品的开发,英特尔、iBm、Ge、迈瑞医疗、东软医疗等众多公司不约而同地展出了最新的医疗信息化产品,且目标大多剑指基层,展会现场中远程医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已随处可见。国内医疗领域软硬件供应商龙头也开始着手布局健康服务领域。

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数字化医疗,但仍存在医疗信息系统不统一的情况,这一现状将在未来五年内得到逐步解决。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相关政策分析,未来医疗信息化将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方向发展,具备医疗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参与国家信息化统一标准制定的企业,才能在行业内占据长久有利地位,一些小的、仅能提品、无法进行标准化和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技术企业,将会被逐渐淘汰。因此在医疗信息化行业中,企业规模和现有优势十分重要,新设立的小企业风险将会非常大。

五、总结

从产品构成来说,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群对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诊断治疗仪器等小型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更高,今后中国将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的日本一样,需要更多的植入式血管支架、矫形器械、家用电子诊断仪器、心房除颤器、心脏起搏器、各种大型电子诊断设备等。而这些中高端设备将主要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同时,中国具有全球最强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能力,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袋、普通外科器械产品、各种医用纺织品等。在经济和产业转型过程中,中国将仍然占据着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

此外,因为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技能水平较高,近年来成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产品“外包生产”重要基地。包括通用医疗、西门子、iBm等在内的医疗器械巨头为节约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相继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生产线,直接在当地生产并就近销售。随着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亚洲生产规模的扩大,今后几年,亚洲国家医疗器械外包业务也将大幅度增加,这一方面会为外包承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不可忽视的是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因素。首先是在全球资源紧缺背景下,加之国内经济通胀预期,上游原材料如石油、棉花、电力、钢铁、化工原料、劳动力等成本将维持上涨势头,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生产中断。其次,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利润将带来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运行回顾[eB].(2011323)http:///zjgx/t20110323400831.htm.

[2]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eB].(2011329)http:///gzdt/201103/29/content1833615.htm.

[3]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eB].(2007629)http:///zwgk/200706/29/content666514.htm.

[4]保罗·皮尔泽.财富第五波[m].知识出版社,2004:1012.

高端医疗市场篇6

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根据该方案,2009年至2011年,中国将斥资人民币8500亿元推动医疗体系改革。“新医改”大蛋糕引发中外医疗器械和医疗软件厂商摩拳擦掌。新医改将为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机遇?中外各医疗器械厂商的竞争优势何在?

医疗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快速发展,所有制类型以私营企业、外商企业为主。2003~2007年间,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速为27.08%,利润年平均增速为33.73%,除2005年行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低于收入增速外,其余年份的利润增速均快于行业收入增速。2007年,中国共有298家私营医疗器械企业、240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企业仅36家、集体企业25家。

经济危机下,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之称的医疗行业备受关注。居民财富的增长和对健康重视的提升,为医疗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需求。在金融危机的恶劣背景下,与电力、钢铁、建材等业绩下滑的行业不同,医疗行业有望成为避开市场低迷的阵地。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将再次催生医疗市场的扩容。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新医改将重点进行五项改革,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未来三年内,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2009年将完成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虽然8500亿元的具体分配尚不明确,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医疗器械和医疗软件行业将受惠新医改。iDC预测,到2010年,中国医疗it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20多亿元人民币,东软Coo预计,新医改带动的医疗设备投入将达到160亿元,医疗信息化投入至少100亿元。

中外医疗厂商竞争态势分析

跨国巨头主要占据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凭借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占据了中国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且均是高端市场。省市级医院除了一些常规消耗性产品外,主要的医疗器械均是外资产品;县区级医院,有2/3的医疗器械采用外资产品;只有乡镇、街道医院才多用国产品牌。以放射诊疗设备为例,Ct多使用Ge的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主要由西门子提供,血管造影设备则大多使用飞利浦的产品。中国本土大多数医疗器械企业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迈瑞公司、威尔科技、万东医疗和新华医疗是本土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为迎接农村市场的崛起做准备,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随着国家对农村基本医疗建设的重视,跨国企业也开始向农村医疗市场渗透。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添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容,吸引了跨国公司做出战略性调整,参与该领域的竞争。例如,2007年4月,西门子发起了为期5年的农村医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2007年10月,锐珂医疗向宁夏农村基层医院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数字化远程影像解决方案,协助当地开展“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200B年10月,西门子与卫生部合作在陕西洛川建起了“西门子新农村医疗示范中心”,借此在中国农村推广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设备解决方案和医疗服务模式”。

新医改方案公布后,中外医疗器械和软件厂商纷纷出手,旨在抓住未来市场机会。iBm在新医改方案公布两日后,就推出了“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以求争得新医改带来的区域医疗、电子健康档案等软件需求。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第61届医博会上,中外企业纷纷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新产品,强化本土市场策略。多家国内外医疗器械商都推出了针对“新医改”的数字医疗设备全面解决方案,并了其相应的新产品。

中外厂商各有优势,有望共同分享新医改大蛋糕。外资厂商占据技术优势,全球医疗行业经验也更为丰富。作为全球医疗软件系统的领先供应商,iBm已为美国多个州提供了电子病历系统和区域性医疗解决方案,iBm“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中的医疗协同平台便引进了美国的先进方案,并根据中国医疗的需求进行了本地化。基层医疗机构更倾向于配备基本医疗器械,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机会。专家调研结果指出,基层配备高端设备造成资源浪费,装配设备应从当地实际出发,而在中低端设备上,国内厂商的技术水平与外资相差无几,渠道方面优势更明显。政府在进行医疗器械采购时,将更倾向于国产厂商,这对国产厂商也是一大利好。

结论和展望

中国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将吸引更多厂商加入竞争,中外厂商的争夺也将呈胶着态势。发达国家医疗设备器械产业和制药业的产值比为1:1.9,而中国这一比率仅为1:5。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将不断淘汰老旧残次医疗器械。据统计,占据中国医疗机构总数8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中,有约15%的设备是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中国医疗市场的发展潜力将吸引更多厂商加入到该领域的竞争行列,第61届医博会共吸引了来自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家企业参展,创近年来新高。中外企业各具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竞争态势必将激烈。

高端医疗市场篇7

2010年6月,上海市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正式运行,这是上海第一次正式向海外患者推广专业的医疗旅游服务,也是中国第一次出现完整的“医疗旅游”产业概念。而在毗邻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其成熟的医疗旅游产业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新富阶层,去韩国做整容,去日本泡温泉保健,去新加坡体检,都已经成为中国富裕阶层感兴趣的服务。

潜力巨大的处女地

与中国医疗旅游市场的蹒跚起步相比,国际医疗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单向流动、相对成熟稳定的格局。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医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国效力以及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以优质的服务、可靠的医疗水平和低廉的价格显示出强劲的吸引力。

例如,印度的医疗服务被誉为“一流世界的服务,三流世界的价格”。虽然印度国民平均每1000人分配一张床位,但印度却拥有高端的医疗技术和新颖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在私营医院。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截止到2012年,印度医疗旅游业的收益可达20亿美元,医疗旅游正成为印度继信息技术之后第二个快速增长、贡献巨大的服务产业。新加坡也是具有高吸引力的医疗旅游目的地,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亚洲拥有最佳医疗系统国家”,许多印尼富商每年定期到新加坡接受健康检查。韩国政府则积极推广“健康体检”、“美容整形”、“皮肤美容”、“牙科”、“韩方”等5个医疗观光代表品牌,为医疗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还致力于培养医疗观光协调人员,专门为入境的医疗旅游人士提供医疗签证。

实际上,随着国民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中国民众对医疗旅游的需求并不亚于发达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迅速形成的新富阶层使国内医疗旅游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内医疗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医疗旅游产业仅仅是刚开始起步。由于消费观念、政策体制、医疗基础设施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国内医疗旅游市场成为诸多业内人士看好,却又面临重重困难的处女地。

高端医疗市场篇8

这项制度的建立,加上早期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98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2年起)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普及和完善,使得“全民医保”构图日渐完整清晰:到“十一五”末期,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既然“全民医保”的序幕已经拉开,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医药市场格局、医药健康产业链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处于变局中的医药企业又该如何顺势而为,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

药品市场结构趋势:总量增长,结构颠覆

其实,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需求增长一直十分强劲,但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却是严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

总量增长:医药企业再次进入战略机遇期

从1985年到2003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2%;而在这一期间,我国居民诊疗人次数的增长率仅为0.2%。如果我们简单地将医药卫生费用拆分为量价因素“医药卫生总费用=医院诊疗人次数(量)×每人次就诊平均费用(价)”,那么,我国居民每人次就诊平均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9%。

就是这个“价”的因素拉动了我国医药卫生市场的增长,而市场“量”的增长被严重压制了:2003年,我国居民患病而未就诊的比例高达49%;2004年底,我国至少有8亿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老百姓看不起病,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十分突出。医疗卫生体制中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政府没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有效和广泛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社会支付系统严重缺位,个人支付比例过高,社会公平性缺失;其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严重的分配失衡,农村缺医少药,而城镇由于缺乏必要的分诊和转诊制度,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实情况;其三,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医院不得不“以药养医”,不得不变相提高医疗费用,严重扭曲了药品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其四,诸多药政监管不科学。

而近年来,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新一轮医疗改革提出了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中央有关部门分别或联合出台各种政策、制度和指导性意见,如《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在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推动下,2007年全国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达到3917亿;有4亿多人参加了“新农合”,中央财政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101亿元,比2006年增加584L元;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216.84L;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也计划由目前的2万个增加到6万个。

这一系列数字体现出来的主题是“投入”和“扩大”,也就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原有的中低端市场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投入资金进行补贴,扩大政策覆盖面,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这样一来,中低端的消费潜能被大大激活,医疗服务方面长期压抑的居民需求将得到快速释放,医药卫生行业增长的“量”的因素会大大增加,居民健康消费带来的水滴效应,会快速激发药品市场总量的放大。

市场容量也将被有效地释放出来:2006年以前我国医药终端市场销售总量一直在3000亿内;但随着以上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在未来五年时间,药品销售总量可能会突破1万亿,甚至2万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容量,对医药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因为在3000亿的市场规模时,我国已经涌现了多家过百亿的医药工业企业和三家过百亿的医药商业企业;在过万亿的市场规模下,中国医药市场“千亿商业很快会出现、百亿工业会更多”,关键在于企业如何把握好市场“总量增长”所带来的战略机遇。

结构颠覆:准确定位是抓住机遇的前提

药品市场容量增长并不是改革所带来的全部效应。企业还必须考虑药品价格的调整和“新农合”、“社区首诊制”、“双向转诊制”等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对市场结构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目前“倒金字塔”式的药品市场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进而成为“金字塔”式结构。(见图1)

1、高端医院:药品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销量增长将放缓。

当前,三级医院占据着医疗服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然而,在三级医院的门诊中,80%以上是慢性病、小病、常见病。今后,在全民医保政策的调控下,随着“社区首诊制”、“双向转诊制”等政策的逐步落实,三级医院的患者将被分流,至少有60%将被引导到基层医疗单位。

虽然三级医院可能会因为门诊量下降而导致用药量下降,但是因为医保覆盖面提高、保障程度提升,同时今后三级医院的主要职能将转向疑难杂症、大病重病的治疗,因而三级医院的用药金额不会有很大的下滑,仍将是药企的白热化竞争之地。

2、中档医院:药品市场占有率快速下降,销量将出现萎缩。

二甲、二乙等中档医院将加速分化:一部分可能会被出售,条件较好的将会转化为三级医院,部分效益差、规模小的医院,可能会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是其他服务机构。这类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量将快速下降。

3、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销量将出现井喷。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含乡村卫生室等)等公立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是全民医保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市场总量的增长点所在,今后几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在行业受到政策调控影响进入“冰河期”的阶段,这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非盈利基层医疗单位已成为部分企业的战略性市场。

4、民营医院:药品市场占有率不容乐观,暂时可能受到政策挤压。

民营医院,特别是综合性民营医院的主要消费对象是非医保人群。因为这些医院普遍存在着趋利倾向,近年来受到极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伴随着原卫生部长高强对“医疗改革绝对不能市场化”的定调,医保、准医保人群的不断扩大,该类医院如果不能纳入政府医疗服务供应商名单,其消费群体将出现萎缩,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药品销量的停步不前或下降。

5、otC零售:增长速度将大大低于预期,主阵地发生转移。

在反商业贿赂的大背景下,不少药

企纷纷押宝otC市场,有的甚至孤注一掷,撤销医院推广队伍,全力开拓otC产品的主要销售阵地――社会零售药店。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病去药店、大病去医院”的消费模式,是我国医保范围过小、医疗扭曲消费过高的恶果,是一种不正常现象。越是缺医生,医疗费越是需要老百姓自己承担,otC的比例就越高;越是医疗服务保障程度高,otC占药品市场的份额就越低,如部分非洲国家高达70%以上,我国目前的比例在30%~40%之间。

随着类似北京、上海等地的“零差价”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全国基层医疗单位的推广应用,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项目免费诊疗,以及otC价格管理的改革,药店价格优势会极大地削弱,药店的用药模式会受到严重冲击。otC产品的主要销售阵地也会转向那些数量有限的医保定点药房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广大基层医疗单位。

医药产业结构趋势:四大价值链条,相互制约

在医药健康产业链中,谁来决定消费者如何“消费”,谁来为消费者的消费“埋单”,是影响医药企业竞争方式选择的关键。目前,“药品消费者”、“药品消费决策者”和“药品消费支付者”是互相分离的个体。

扭曲的医药健康产业链:充满悖论

1、由于消费者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认知度差,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大多数的消费过程中,不是消费者本人而是医生来决定他们如何消费和消费什么,而这个消费决策者(医生)却又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2、由于医院在产业价值链中的特殊性: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又决定了患者如何消费,并且不承担任何支付责任,所以,它具有本质上的强势地位。如果医院缺乏市场机制,工作效率低下则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市场支付系统中的重要支付力量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在以商业保险为主要支付力量的美国,这个监管者是以健康管理组织(Hmo)形式存在的保险公司;在以政府作为主要支付力量的日本,这个监管者是日本政府;而如果一个国家中,主要的支付力量是患者本人的话,医院管理将失控、混乱不堪,会出现很多突出的社会问题(医患纠纷、社会矛盾等)。

3、在政府、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环境中,支付系统中的消费者本人不用全额支付费用,政府、社会保险机构都将以不同的比例承担支付职能,这会进一步减少消费者的消费弹性和做出消费决策的主动性,并使整个市场的关系更为复杂:市场理论往往无法解释行业中的诸多现象,市场机制经常失灵。(见图2)

理想的医药健康产业链:多方制约

我国即将推行的医改思路已经明确:政府代表消费者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以此实现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方案。政府支付的固定医保“人头费”,决定了医疗机构只能靠固定的医保收入生存,医生们将自觉选择疗效最高、成本最低的治疗路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由于医保收入是按固定人头下发的,因此医生开大处方、滥开贵药或搞过度检查等行为,丝毫无助于自己的收益。这会让他们主动杜绝过度的医疗行为,从而解决“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医生们一味地压缩成本而不顾疗效,也会被患者投诉,无法通过政府考核,会因医疗服务不佳而丢失医保合同。医疗机构将在成本与效率之间自动寻找平衡点。

医保资金的筹措问题采取“以政府为主导”方式,“政府从一般税收和社会保险两个途径筹资。凡是有支付能力的人都必须交纳医保费用(城、乡标准可以有别),人人都要加入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实在没能力支付的人群(如贫困的农民、城市贫民、学生以及儿童)则由国家投入,建立医保系统,从而保证人人参保”。

在全民医保的市场条件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药健康产业链条中的支付系统由原来的消费者个人支付为主,逐步转化为由政府、社会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构成主要支付力量。政府为了缩减开支,一定会去监管医院和制药企业,保险公司会比政府更加不遗余力地去限制医院和制药企业的行为,因为他们更在乎盈利。在这种环境下,医药健康产业链将会逐步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理想的医药健康产业链应该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或社会医疗保险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监管,形成患者、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医药流通、药品制造五方相互制衡的闭环监督机制。为适应不同层次的医疗、用药需求,应在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在用药范围上应有别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激励企业开发真正的医药新产品,或医药企业以低成本生产仿制药品,从而真正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降低健康产业的社会总成本。

市场化机制的医药健康产业链由金融价值链、医疗价值链、流通价值链和制造价值链构成。医疗保险为导向的金融价值链是医药健康产业链的核心;医疗价值链是受保险业约束的分层化医疗体系;流通价值链是社区化消费为主的医药流通;制造价值链是创新扩张为基础的大公司机制,或以低成本控制为基础的仿制药加工基地。(见图3)

市场化机制下的医疗保险业的最大特征是――医生受保险机构的全面监督,不敢“吃黑”,医生只开药不配药,没有机会赚药钱。在“双向转诊”等制度安排下,如果病人患有较大疾病,则自然转入大医院进行治疗。患者有自由选择在哪家保险机构投保的权利,有自由选择医疗机构、花费政府提供的健康服务的权利。保险机构为争取患者自然要提高患者的投保收益,缴费降低保额提高。医疗机构为争取患者自然要提高服务质量,并且严格受到保险机构和政府等支付方的监督。保险机构可以聘请大量专业的医学、药学、管理学专家来监督医生的诊疗是否科学合理,改变目前患者任医生摆布的弱势地位。通过市场化机制自然形成患者、保险机构、医疗机构、药品流通、药品制造等几方利益的相互制约关系。

市场竞争结构态势:蓝海泛红,绿海呈现

在实施全民医保政策以前,医药市场的高端医疗机构、otC市场由于竞争异常激烈,被称为红海市场,第三终端(农村市场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市场被称为蓝海市场。

新政以前医药市场的红海与蓝海

几年以前,当全国8亿人还没有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推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建设还比较滞后的时候,我国药品市场是二元结构的市场,也是“倒金字塔式”的格局,是由政府主导的高端市场和由市场调节的低端市场同时存在,但却呈现显著差异的一种市场态势。高端市场主要存在于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低端市场主要存在于农村和社区医疗机构,二者既分割排斥,又交叉渗透。高、

低端市场的品种结构、利益机制、组织形式、监督管理等均存在显著差异。

1、高端市场:市场失灵。

在医院营销过程中,医药企业间竞争行为扭曲,主要依赖回扣促销;医院在顺加作价条件下以高进高出实现利益最大化;医药企业的不正当竞争使药品价格背离价值,越是生产过剩,越是竞争性上涨;医院的创收机制使药品价格背离医药费用,价格高患者费用负担重,价格低患者费用负担可能更重;医院还因在买方(相对制药企业等供应商)环节对“采购权”垄断,以及在卖方(相对患者)环节对“处方权”垄断的强势地位,可以长期拖欠货款,随意退货换货。

同时,由于消费者(患者)、消费决策者(医生)和消费支付者(多方支付系统)的相互分离,市场机制在这里经常失灵。高端市场上“市场失灵”的同时发生了“政府失灵”,政府的强力压制(药品政府定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反商业贿赂等)未能改变“潜规则”:政府降价后的药品零售价格大大高于低端市场;集中招标采购的中标价大大高于低端市场的购进价,造成了三项改革政策在医院市场中的尴尬。这样看来,被称为“红海市场”的高端医疗市场,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的红海市场,人们被激烈竞争的假象所蒙蔽,这是市场机制失灵的市场,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

2、低端市场:市场有效。

由于低端市场的医疗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诊所、卫生站,城市社区服务机构、门诊部等),绝大多数类似承包制,这些机构往往自负盈亏,负责人相当于机构的“老板”,他们有经营的压力和赚取利润的动力,对产品价格敏感,追求低进高出,进价越低,差价率越高;依靠低进高出、低进低出能够实现药品经营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强调价低质优,无法进行回扣促销,潜规则不能左右采购过程;药品采购以现款现货为主,基本不存在拖欠货款问题;以货到为物权转移的标志,基本不存在代销和随意退货换货问题;药品采购批量相对较小,医疗机构地域分布分散,配送费用偏高;以仿制药品为主,强调质优价廉,品牌忠诚度偏低。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市场中,很多医药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四川蜀中药业、西安杨森、修正药业、汇仁制药、九州通医药等),这块市场也被很多低成本运作的企业称为“蓝海市场”。2005年医药业内提出“第三终端”的概念,对这一市场是个很好的诠释。

医保新政转变竞争态势

1、认清“权宜之计”:长远目标与分步实施。

全民医保,也就是“人人享有初级保健服务”,这使得这个行业具有其特殊的社会性和公平性。也就是说,这个行业不一定遵守市场买卖原则,居民不能因为支付不起医疗费用就享受不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公益性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诸多买卖矛盾问题的行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各国政府的难题,在我国也一样,如果政府必须提供基本医疗保障,那么这样的基本医疗保障到底应该在一个什么水平上?提高太多,政府会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使政府职能失去可持续性;提高太少,则会失去社会公平性。在这个行业中,医院是需要监管的特殊实体,那么到底监管到什么程度?监管得过于严厉,则医院效率低下;监管得过于宽松,则医院会诱导消费。

这些都还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在各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以市场化为主的美国,还是以政府监管为主的日本,都无法既满足居民医药卫生需要,同时又能合理控制财政支出,既形成有效监管又保持行业效率。全世界大多数的政府都在诸多矛盾中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只是这个平衡点很难把握。

正在逐步实施的全民医保政策,将使医药健康产业链条中的支付系统发生根本转变,这必然带来市场竞争关键因素的变化。在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非常明确的是,我国的政府补充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能力、应答社会舆论的反应能力和监督医疗相关机构的执行能力都将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政府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大政方针的基本前提下,逐步完成整体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在完成之前的过渡阶段中,必将采取短期的、分步骤实施的“权宜之计”,一是为系统改革争取过渡时间,二是为改革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和宽松的舆论环境。

所以,在改革之初,政府必将以控制成本为主线,可能会通过“牺牲”部分企业利益来实现整体社会效益;必将以缓和社会突出矛盾为先导,尽管这些矛盾问题多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表象而非根本所在。如药品持续性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基本药品目录政策、城市社区医疗政策、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药品优质优价政策、药品单独定价政策等在医保新政出台之前已经开始实施的一些政策,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政府逐步实现改革的前奏或是整体改革的一个步骤。如果我们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能够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看待这些政策,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政府改革的长远目标。

2、把握竞争态势:蓝海泛红与绿海呈现。

分步骤实施的一些政策,必将对医药企业的经营行为带来直接影响,这也正是笔者要分析的,药品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将是:蓝海泛红,绿海呈现。

泛医保目录。全民医保后,必将使原来存在于蓝海市场中更多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企业的药品是否能够进入基本药物(医保药品)目录、城市社区药品采购目录、新农村合作药品采购目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没有纳入医保范围的少量药品,将面临众多垂死挣扎的企业的激烈争夺,变成血战目标。原来蓝海市场中少量的可供非医保药品销售的份额将成为红色海洋,而纳入医保范围的药品,也未必能够赢得蓝海市场,还会受到更多政策门槛的制约。

招标采购。全民医保后,政府为了控制整体医保费用支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将会更加深入,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农村新农合医疗机构等)的采购活动属于政府公共采购范畴的特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而公共采购的权力来源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置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

集中采购是政府对公共采购活动的有效管制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国际化发展趋势,政府试图通过集中招标采购来遏止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的不正之风。所以在某些区域市场里,没有中标的处方药品几乎将失去市场,没有中标的otC药品将只能在更加血腥的药店系统中厮杀。而中标的药品,也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中标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中标后的市场销售。而中标质量又涉及到优质优价资质、单独定价资质、各种其他相关因素等。如果产品中标了,恰恰是众多中标产品中价格最低的,在中标后的市场销售

也同样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医院营销。今年5月1日已经配套实施的卫生部第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这将给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这一政策实施后,很多企业的产品将退出部分医院市场,企业已经明显感受到政策的威力。而对于能够继续在医院销售的企业则是很好的市场机遇,也是他们将竞争产品剔除医院、实现局部医院市场垄断的好机会。

定点生产。全民医保后,《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的执行也将进一步落实,也自然会给医药企业带来很大变化。是否能够获得生产资格将是能否进入某些市场的关键。

零差价销售。北京市在全国首次提出社区卫生中心常用药品“零差价销售”,即常用药品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按照出厂价卖给病人,对药品实行“平进平出”,差额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的结果是社区医疗机构对药品采购的心理驱动因素发生根本转变:他们原来有经营的压力和赚取利润的动力,对产品价格敏感。全民医保以后,在某些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善的时段内,药品采购价格高低与他们的实际利益几乎没有关系,甚至会出现药品价格采购越低,对他们越不利,因为采购价格低,销售执行零差价,机构赚不到钱。因为价格低,厂家也没有可以“活动”的经费空间,他们也得不到暗扣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在被原来称为蓝海的(第三终端)市场中也将失灵。

统一配送。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市级药品统一配送商的选定,也给药品流通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北京有20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参与竞争配送资格的18家企业中,最后两家获得了配送资格,并且是一家企业配送15个区县,另外一家企业配送其余3个区县。获得配送资格的企业,几乎相当于对其所服务的区域有服务的完全垄断权。显然,一旦获得资格,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将大大弱化,甚至失灵。

综合考虑以上列出的各种因素(当然还有很多因素暂且不再列举)后会发现,我们面临的药品市场不再是“红海”、“蓝海”能够界定的,因为在获得进入市场的资格时,竞争比红海还红,而一旦获得进入“门票”则比蓝海还蓝;原来的红海或蓝海战略的市场运作思路也将在这类市场中失效,这块市场应该是一种“绿海市场”。

3、适时应对策略:阶段竞争与绿海战略。

全民医保后,医药企业面临的市场是绿海市场:它介于红海和蓝海之间,进入市场的门槛类似红海,竞争异常激烈但又不是纯市场化竞争,很多时候市场机制失灵,政府的干预比较多,而真正获得相关资格进入市场以后类似蓝海,但比蓝海还蓝,处于半垄断状态(甚至垄断状态),竞争较少甚至没有竞争,可能完全独占市场。

在绿海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采取绿海战略:企业产品是否成为基本医保品种,是否能够进入社区药品采购目录、新农合药品采购目录,是否能够获得优质优价资格、单独定价资格,是否能够在招标采购中中到比较好的标(价格比较好),是否为专利药品,是否为原研药品,能否获得某些区域市场独家垄断的配送资格,能否获得某些品种的定点生产资格……这些将是企业能否获得市场份额至关重要的竞争因素,而这些几乎都受到相关政策的直接影响,也不是仅仅依靠市场手段能够解决的。在获得上述资格后,再去采取原来的“老办法”(市场机制的手段)去运作市场,方可在未来绿海市场中取胜。

假设某个企业的产品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注射剂型(用量大、处方不外流、医生愿意开),医保品种(可报销),优质优价(招标有优势),在某个区域市场同类中标价也是最高的(招标采购中公关能力强或优势独特),操作空间比较大(商有钱赚),这样的品种一旦出现,企业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就自然有很多行业居间人主动(甚至争抢)要求现款现货地去帮助运作某些区域市场,甚至全国市场。这也正是目前医药市场面临的现实。

我国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的初衷是建立具有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涉及到产业链布局的梳理。长期来看,政府系统化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整顿行业秩序,对医药健康产业链关系的整理也将为我国医药行业提供一个规范的竞争环境,这都将有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而短期来看,企业难免经历政策阵痛和经营调整,经历产业调控的痛苦蜕变过程,这也是我国制药企业发生分化的过程――具有质量和成本优势的基础药品生产企业面临产业机会;处方药市场的优胜劣汰加速,具有品种优势、新药研发优势的强势企业将“剩者为王”;otC市场将迎来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全民医保导致消费分流,市场份额可能萎缩;品牌堡垒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端医疗市场篇9

日前,新版基药目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市场在未来3年持续扩容被看好,基药otC的扩张,也将进一步挤占同类治疗领域中非基药otC的空间,这无疑会对otC的医疗终端和零售市场格局进行重新调整,这必然会对相关企业的销售产生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处在其中的otC企业该如何进行营销变革,已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1、新版基药目录的实施必将会带来终端市场格局的调整,在您看来,这种调整将表现在哪些方面?王亮:未来以省级招标为核心基药操作模式下,市场的主渠道不可避免的会倾斜在医疗机构,这里面既有基层医疗机构的百分百使用,也有向上扩容后的二三级医院市场占据相当比例的使用,都会是一块很大的主流销售市场。而未中标的产品则会大量流向以otC零售药店和民营医院为代表的非政策市场进行激烈争夺。基药的强力推进,会对未来的市场渠道的划分造成深远的影响,将企业的产品销售转变为两个渠道终端“医疗机构和自由市场”。前者是大市场,会占据整个药品市场销售份额的80%乃至更多。后者是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会成为很多企业市场竞争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2、作为otC主要销售载体的零售终端,基药目录实施后,其产品结构会发生何种调整?王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基药全面实施之后,otC零售市场的的产品数量会增多,很多在基药而未中标的产品会涌向otC市场进行争夺。同时,产品的价格因为受到基药零差率的影响,otC市场销售的产品也会逐步走低。另外,还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原本只在医疗机构销售的独家基药等相关产品,因为医疗机构的拉动效应,企业会通过变换包装规格和形式的方式出现在otC市场进行销售,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饱和度,实现临床带动销售。3、有观点认为,基药品种的扩大,必然会对相同治疗领域内非基药产品的市场空间造成挤压,对此您如何看?比如对于非基药otC产品,新版基药目录实施后,其将很难进入医院,相当于失去了医院终端市场,这对其销售是否会产生影响?其市场布局是否将做调整?王亮:这种挤压主要是由于基药产品数量的扩大和销售范围的扩大双重造成的。这样,原本可以在二级以上医院销售的相同治疗领域的非基药产品,由于基药政策的强力推进,商业企业和商都会以基药的操作为主流,非基药产品的销量在医疗机构销量下滑的趋势不可避免。这样,对于此类产品的企业来讲,一方面是如何寻找合适的商以及调整操作模式保证医疗机构的销量不下滑或少下滑,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在自由市场的销售提升问题,探索在民营医院和otC渠道的布局和突破。4、基药目录的实施加上部分退出医院市场的品种转战otC,整个otC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为了保证市场份额,企业必须开始重视otC营销方式。具体而言,以前通常采用的otC产品营销模式是怎样的?随着市场和竞争的改变,此种模式的弊端体现在哪些方面?王亮:传统的otC市场运作,大企业以“广告+渠道”的模式运作,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入来推进商业公司和商来进行终端运作。小企业则以“高毛+招商”为核心操作,主要突出商的区域市场把控实力,以产品的高毛利来推进市场销售。这两种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好的促进了企业在市场的销售。但是面对基药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产品转战otC市场,这两种模式必然会受到冲击。大企业的高举高打因为终端掌控力不足,容易造成渠道冲货,导致渠道混乱。因为价格透明导致利益不够,满足不了药店终端需求,很多药店只是把品牌产品作为促销的噱头利用,而主推同类的高毛利品种。小企业的借势销售模式,虽然迎合了终端药店的利润需求,但是由于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患者的认可度不高而销量有限。同时,其过于依赖商,很容易造成对终端的失控,被有实力的商所左右。5、有观点指出,otC产品的营销变革已经刻不容缓,在您看来,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变革?王亮:鉴于以上实际情况,对于otC企业及拥有基药otC未中标产品的企业来讲,市场操作变革刻不容缓。毕竟,政府主导下的本次医改,对于医疗机构产品销售的扩容十分明显,而对于自由市场的销售促进则推动手段不多。针对以上分析的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不同操作模式,营销变革的核心集中在“抓品牌、抓终端、抓重点、抓主流”四个方面。a、抓品牌。毕竟药店产品销售的特性决定了患者对于熟悉的产品更愿意主动购买,而企业如何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目前信息空前发达的情况下,央视广告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如何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媒体(如社区教育、新媒体、联合宣传等),则是企业打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要重点考虑的问题。B、抓终端。药店销售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药店铺货的竞争,是单店销售产出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加大终端队伍建设,通过人员覆盖和有效控制能保证铺货和产出。无论对于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抓好人员建设实现终端的掌控很关键。C、抓重点。这里主要讲的是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有效结合问题。由于药店数量庞大、中国地域广阔,企业要想做到全面实现自营人员的掌控,难度和投入都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清楚自己的核心产品在什么区域最适用,企业的战略市场在哪里,以重点资源完成对这类市场的掌控。D、抓主流。就是要清楚otC市场的操作主流及区域主流是什么。根据企业产品的不同情况,既可以实现Ka直供与大连锁合作保证销量,也可以通过高毛首推与区域中小连锁和单体药店建立长期合作。甚至也可以与终端有庞大人员队伍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实现产品销售。发表于2013年5月25日《医药观察家报》“专家访谈版”王亮,医药行业实战营销专家,历任大型企业市场总监、营销总监、事业部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国内某上市企业营销中心总经理。理论与实践功底扎实,对医改政策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基本药物操作转型,同时致力于招投标和招商新模式的创新。国内主流媒体《医药经济报》、《中国医药报》、《医药观察家报》等媒体特聘专家,第一营销网、中国营销传播网、品牌中国网、世界经理人网等知名网站专栏作家,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机构特邀专家,为外资、合资、大型国企和私营企业提供各类专场培训近百场,深受一致好评! 邮 箱:wl51688@sohu.com

高端医疗市场篇10

自2009年3月中国政府开启新一轮轰轰烈烈的医疗改革运动,转瞬间,新医改已经实施一年有余,从药品制造到医疗器械、从新疫苗研发到传统中医药,这些细分领域吸引着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医疗服务行业却似乎一直被市场所淡忘。隐藏在这种淡忘背后的,是一次巨大的投资机遇。一个属于医疗服务行业的淘金时代或许正在来临。

隐藏的机遇

新一轮医疗改革给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提供了机会,然而,资本如何进入医疗服务这样一个长期以来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行业,曾经使pC和Ve们大为头疼,经过一年摸索,资本已经找准了细分市场,见缝插针似地瞄上它们。

之前,大量的风险资本在医疗服务产业门口观望深有原因,中国两极分化的收入结构决定了消费市场的“两极性”,表现在医疗服务市场就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高端市场和以社区医疗为主体的基础医保市场。

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医疗服务领域在整个经济周期放缓的大环境下,表现出了惊人的活力。投资人如何选择医疗服务的细分领域,又有哪些板块将受到风险资本的亲睐呢?

有关人士指出,投资医疗服务的时候,要把握好企业的自身定位,考虑企业往哪里发展,是走高端还是走普通大众。

软银中国投资总监赵刚透露,软银中国在医疗方面已投资5家企业,覆盖医疗设备、医疗电子、医疗it以及诊断和生物技术,最近两年,他们投资的企业中,将有两家在中国ipo上市。

华东国际董事总经理王一敏则说,医疗保健方面一直是华东国际关注的重点,他们是第一个投资深圳迈瑞的公司,迈瑞已于200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他们又投了三生制药以及做医疗连锁的爱康国宾,前者成为在美国第一个上市的生物公司。

中国仁济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开发副总经理王正云则表示很多高端临床治疗服务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强,比如肿瘤治疗。

Ge医疗集团大中国区市场部与战略业务部总经理曹承治则非常看好目前的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行业。曹先生认为医疗服务行业的规模远远大于医疗器械及其子行业,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医院,而占用医院主要资源的高端人群并没有发生需求变化,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中央、财政对基础医疗的投入也将会巨大。将来,Ge在策略上将会抓高端和基础这两个两极分化市场。

爱尔眼科医院董事长陈邦表示医改新政策的出台,应该能够极大地激活医疗市场,最关键的就是基层医疗市场。爱尔眼科将奉行“基本医疗保生存,高端医疗求发展”的发展战略。同时,医改还将促成一些国有医院的投资机会,整个医疗服务行业将迎来发展与投资的春天。

市场走向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近期的《2010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不含村卫生室,中国医疗机构的总量达到27.45万个,比上年增长1.89%。在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并购及ipo方面,2006年至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共披露21起投资事件,均已披露投资金额,共涉及投资金额21252万美元,平均每笔投资金额1012万美元。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总体看来,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环境具有以下特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就医人群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分化。由消费水平、就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而产生差异化的就医需求,将成为医疗服务领域蓝海市场的基础,各种面向细分人群的医疗服务逐渐产生。即使在以公益为主的公立医院,大部分的一线城市的公立医院都开设了特需门诊。各类私立医疗机构面向人群的细分则更加明显。因此,风投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要抓住细分市场,见缝插针,选择投资。

同时,清科分析指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其中尤其值得医疗服务投资领域关注的重点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其一,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工作安排》,2010年将“在2009年基础上,再支持830个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900个左右中心乡镇卫生院、1256个左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D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探索规范合理的补偿办法”。

除了加强建设以外(实际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增长高峰已经过去,从后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的尝试将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产生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其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优化调整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明确行政区域内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主要功能和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研究探索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出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对非公资本进入医院改制领域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这样一个长期以来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行业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面临与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及合作。清科研究认为,考虑到私立医疗机构在吸引人才、医保覆盖、公众信任度方面的弱势,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时,非公资本进入的领域应当具有以下一项或几项特征:目前该细分领域供给严重不足以满足需求:定位与公立医疗机构有较大差别的细分市场;不产生危及生命后果且医疗保障体系不覆盖的医疗需求;能够直接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或依托公立医疗机构资源的领域。

然而,在投资者大举进军医疗服务市场的同时,也一定耍投资风险分析。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

第一,政策风险。医疗服务总体看来应当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公益事业,并且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该行业的发展受政策牵动较大,相关监管政策或准入机制的变化,可能对投资的进入和退出造成巨大的影响。此外,2005年有关部门认定上一轮医改失败,于是推出了新的医改方向,现有的医改措施未来也可能因为实施问题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而面临否定或调整,因此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风险不容忽视。

第二,医疗风险。各类诊疗服务由于医学事业发展水平的局限、患者个体差异、病况的差异、医生素质的差异,以及其它不可抗因素的作用,在诊疗过程中难免存在风险。尤其是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现阶段,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无论医疗机构是否应当承担责任,都会给医疗服务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麻烦。医疗责任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一风险带来的损失,但无法完全避免。

第三,社会认知风险。整体民营医疗机构由于起步晚,在医疗专业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原本就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差异,加上部分民营机构缺乏诚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医行为,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公众对民营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投资细分市场

综合考虑医疗服务市场的产业环境、供求关系以及经营状况,以下领域值得资本市场关注:

特色专科:从供需关系来看,特色专科中尤其值得关注的科室是儿科(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儿童医院2008年病床使用率达到100.5%,各类专科医院中位居首位),其次还包括口腔、眼科;与公立医疗机构差异化定位的角度看,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妇产科、整形外科、体检和健康管理等。特别是口腔科、整形外科以及健康体检,同时还满足较少危及生命且医保不覆盖的特征。

而肿瘤医院由于收入和利润水平较高(2008年各类专科医院中,肿瘤医院平均收入和平均利润排名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也值得资本市场关注。在肿瘤专科医院领域,有可能产生类似血液病领域道培医院的标杆型民营医院。但是需要形成自身医疗特色并建立良好的口碑难度较大,因此该领域投资风险较高。

社区医疗: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多级医疗机制以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现象是本次医改的工作点之一。社区医疗机构的数量近年来也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社区医疗机构范围广、数量多、规模小,相关监管部门在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方面难免力不从心,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医疗领域宜以连锁社区医疗服务的形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