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7:32

沟通交流问题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问题”家长;沟通交流

在当今的社会中,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一些问题现象随之呈现。家长的包办、溺爱、娇惯等等随处可见;随意训斥孩子、动手打孩子、过分压抑、期望值过高等等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的发生,大大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大大降低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导致孩子的行为、心理、性格等等出现偏差,就变成我们所说的“问题”幼儿了。事实上,每一个问题幼儿的身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家长。为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就应该和“问题”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指引他们走出对孩子错误教育的误区,使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因人而异

幼儿的家庭是不同的,孩子家长的心理特点、脾气性格、说话方式各不相同,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呈现,就会使家长对自己在接受语言信息时所要求的也不一样,假如我们老师总是采用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这就很难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为此,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是,应该先了解家长的特点,针对家长的特点、文化、年龄、工作找寻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

例如,面对“隔代”家长,教师要揣摩家长的内心活动及想法,他们往往对孩子上幼儿园是千个不放心、万个不放心,孩子明明做错了,也不以为然,视而不见。此时教师应该抓住有效时机进行开导,让家长晓其利害。

二、因事而异

沟通交流问题篇2

沟通是外来语,英文原文为CommUniCation,释义是:①通信通知;②传达、传授。现在翻译为传播和沟通,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交流和分享。师生间的沟通,是指学校教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处理学生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教育工作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服务环境,逐步建立起尊重、平等、信任、合作的关系。正确运用沟通技能,是解决学生各种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笔者对高校辅导员沟通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论述如下:

1.沟通的基本理论

1.1沟通概念

心理学专家认为: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个体沟通和群体沟通。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体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①有明确的目标;②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③达成共同的协议。

1.2沟通的作用

社会学专家认为:沟通的作用主要是:①传达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②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③分享情感和满足需求;④减少冲突、维持心理平衡;⑤协调群体行动;⑥有效的组织和控制管理过程;⑦促进效率提高和目标决策实现。

1.3沟通的方式

1.3.1正式沟通

是通过组织规定的正式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主要包括按组织系统的命令、指示、文件,组织召开的会议,组织颁布的法令规章、手册、简报、通知、公告,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正式接触。特点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性高。

1.3.2非正式沟通

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特点是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块。弱点是信息有时可靠性差,会出现失真和歪曲现象。

1.3.3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

前者是指自下而上(下情上达)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后者是指进行的自上而下(上情下达)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如以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组织的政策、计划之类的信息。

1.3.4平行沟通

是指组织的同级间(非上下级关系)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

1.3.5单向沟通

是指发送者和接受这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变(单向传递),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单向沟通速度快,信息发送者压力小。但是接收者没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不能产生平等和参与感,不利于增加接收者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不利于建立双方的感情。

1.3.6双向沟通

指在沟通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两者之间的位置不断变换,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接收者,信息发出去以后还需及时听取意见,必要时双方可多次重复商谈,直到双方共同明确和满意为止。

1.3.7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运用语言来表达,如谈话、演讲等活动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非语言沟通是利用动作、表情、姿态等方式进行。

1.3.8书面沟通

是指通过文件、报刊、备忘录等书面形式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优点是可以作为资料长期保存反复查阅,沟通显的正式和严肃。

1.4沟通的有效性

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认为有效沟通是:

1.4.1有效果的沟通

强调沟通目标的明确性。通过交流沟通双方就某个问题可以达到共同认识的目的。

1.4.2有效率的沟通

强调沟通的时间概念。沟通的时间要简短,频率要增加,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沟通目标。

1.4.3人性化的沟通

强调人性化作用。沟通要使参与沟通的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只有心情愉快的沟通才能实现双赢的思想。

2.高校辅导员沟通工作中应掌握的原则

2.1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认为良好的沟通关系是顺利进行沟通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沟通效果,否则再好的沟通方式和技能都会失去意义。

2.2目的性原则

指沟通达到的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沟通目标明确;②沟通重点突出;③沟通范围合适。应在沟通前准备好。

2.3针对性原则

指要根据不同问题的原因针对性的去解决,主要掌握三个方面:①对象的针对性。如女学生或男学生;②问题的针对性。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等;③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如学习问题的原因是认知偏差,沟通内容应围绕主题,纠正认知偏差;如是行为偏差,针对性的沟通是指导行为训练,纠正不良行为。

2.4灵活性原则

主要掌握三个方面:①沟通时间的灵活性。②沟通方式的灵活性。③沟通环境的灵活性。

2.5互动性原则

主要掌握三个方面:①语言的互动性。②非语言的互动性。③情感的互动性。目的:提供和谐的沟通氛围,有利于解决问题和双方达成共识。

2.6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原则

即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承担的社会角色等来组织不同的交谈内容和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2.7严格保密性原则

有时问题的原因触及到个人的隐私,隐私问题应在保密之列,否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严格保密原则。

3.高校辅导员沟通工作的类型

3.1根据沟通方式可分为

3.1.1面对面沟通交谈

是近距离的面对面谈话,是最常见的沟通交谈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情,手势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实现沟通交谈的全方位性。

3.1.2电话沟通交谈

通过电讯系统来实现远距离沟通交谈方式。这种沟通方式特点是快捷方便、利用率高,但交谈中有一定局限性,如情感的互动性较弱。

3.1.3网络沟通交谈

通过网络系统来实现远距离的沟通交谈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聊天、e-mil、博客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交谈。这种沟通方式特点是更快捷、更方便,网络聊天时借助视频还可以运用非语言方式(表情,手势等)来互动自己的观点、要求和表达情感,很受现代青年学生的青睐。

3.1.4书面沟通交谈

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沟通交谈方式,目前运用较少。但对于在特殊情况下,如语言表达能力弱、双方关系不太和谐时、性格比较冲动者,运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1.5专题沟通交流

通过系列的专题活动达到一定的沟通效果。这种方式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广泛的参与性、突出的实践性,其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广泛,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2根据沟通交谈规模分

根据沟通交谈规模可分为:①个体沟通交谈。②群体沟通交谈。

3.3根据沟通交谈目的分

根据沟通交谈目的可分为:①了解性的沟通交谈。②帮沟通交谈。③鼓励性沟通交谈。④安慰性沟通交谈。⑤支持性沟通交谈。⑥突发事件时沟通。

4.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沟通特质

4.1尊重、相信和理解学生

沟通交流问题篇3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 作用 问题解决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作用。表现如下:

1 快捷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换思想、意见和看法的过程。教育者在与大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来自大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教育者与大学生及时地、经常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大学生所反馈的思想、意见、看法的信息,从而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比如教育者在与大学生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沟通时,在一次次的平等沟通与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待的,这样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由这一问题引起的其它想法。通过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教育者在努力与大学生及时地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意见交换的交流后,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教育反馈信息。

2 及时消除思想隔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一个就是能够消除思想隔阂、调解利益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消除思想隔阂、调解利益矛盾的功能,就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消除彼此思想上存在的隔阂,调解实际利益矛盾的功能。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思想和思维上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彼此的心理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不同,沟通时的物理背景对各自的影响不同等,造成双方理解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存在差异,不利于沟通双方对沟通信息的意义理解,容易造成思想上的隔阂。沟通可使双方了解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就思想上存在的分歧和差异进行交流和沟通,最终消除因思维方式和水平的差异,以及沟通背景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上的隔阂。

3 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意见、情感的交流和交换过程。一般情况下,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都是就某一个或某些具体问题而展开的。教育者按照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求主动发起沟通活动,并通过不断地沟通与交流,了解大学生对这些具体问题有何意见和看法,然后根据大学生所反馈出的意见和看法来重新制定或调整沟通的计划,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符合事物本身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观点去看待和思考这些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看法。这实现了教育者发起沟通时的预期目标。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在取得了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信息通道不够通畅、形式运用比较单一和传统、不同程度的意义理解障碍、沟通状况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和期望等问题。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不够畅通

信息通道不畅通,会影响信息到达对方和信息反馈的速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分为非组织的情感联系的信息通道和有组织的直传式信息沟通网络。其中非组织的信息通道还比较畅通,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隔阂较小,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完成彼此间意见和看法的交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不够畅通,主要表现在有组织信息通道上。比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院领导、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传递不时出现障碍,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和学院领导的沟通不及时,院领导与学校领导与大学生之间直接的沟通机会太少,较为普遍地存在院领导和校领导经常缺位,等等,造成在不少高校中,大学生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传达到学校领导层,得不到教育主体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由此引发大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造成校方与大学生的矛盾不断升级。

2 沟通过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意义理解的障碍

沟通过程中的意义理解障碍,是指“由于地位、能力、过长的交流和易引起分歧、混淆、威胁等意义的信息带来的语言和语义上的偏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存在意义理解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第一,沟通双方思想意识的差异造成了理解障碍。教育者与大学生在认知或思维上存在差距,大学生跟不上教育者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或者教育者不能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氛围,使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思想意识出现脱节,引起彼此意义理解上的障碍。第二,沟通双方不同的角色心理造成了相互理解认同障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平等的沟通,但教育者和大学生固有的角色关系,容易使教育者不经意间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思想信息交流时,不注意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学生不理解认同教育者的局面。而学生基于这种固定角色关系的影响,会对教育者产生畏惧心理,拒绝与之沟通,从而加剧了彼此间的不认同,造成意义理解障碍。第三,沟通双方人际关系的疏远造成逆反和抵触心理。这主要是由生态距离和心理因素造成的,表现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交谈时距离过远,双方显得生疏,感情不易沟通。交流的信息自然要少得多,这使得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引起大学生对沟通活动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

3 大多数学校的沟通状态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和期望

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不畅通、沟通形式偏重传统和单一、沟通过程中存在意义理解的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沟通无法进行或进行得不顺畅,这样的沟通状况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沟通的需要和期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迫切地要求沟通,而教育主体和部门以各种借口推开或推诿。当大学生个人或者群体遇到问题,主动找到教育主体,希望就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时,教育主体通常以没有时间、具体问题去找具体部门解决等为借口把事情推开;或由这个教育主体推给另一个教育主体,这个教育部门推给另一个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之间、教育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这样推开或推诿的结果就是学生迫切进行沟通的需要和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和实现。二是沟通中的双向平等互动不尽人意,教育主体是信息解释的权威,学生的被动地位难以得到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双向互动,但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这样的平等性不能很好地被运用和体现出来。教育主体所处的教育者的角色,决定了教育主体是信息解释的权威。大多数时候是教育主体来解释沟通信息,并带有权威性和不可质疑性,大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接受,大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得到改变。三是学生传递的信息常常不能及时得到教育部门和领导的反馈。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将沟通信息传递给教育部门和领导后,不能及时得到教育部门和领导对于所发送信息的意见和看法的反馈。比如学生以短信的方式向教育部门和领导发送沟通信息后,不是收不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回复就是回复得很滞后:很多教育者甚至对学生的电子邮件不回复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解决途径

1 坚持及时沟通的时效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时效观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及时进行、快速开展的观点。及时沟通的时效观要求沟通者抓住需要沟通的信息,因势利导,及时沟通。这是由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的。信息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信息的时效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并且,一定的信息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这就要求沟通双方能及时地向对方传递信息,以便双方都能做出正确决策。建立及时沟通的时效观就要求教育者认真对待学生的沟通要求,及时组织沟通平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沟通。当学生有沟通的需要和期望时,教育者应抓住大学生所发出的沟通信息,选择适当的沟通形式,通过合理的沟通渠道,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消除障碍,化解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在沟通重要的价值观指导下,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坚持双方地位和人格平等的观念中,在讲求沟通时效理念作用下。必将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沟通交流问题篇4

1.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人格上需要受到教师的尊重,在情感上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上更希望在班级或学校中获得充分的归属感,因此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师生沟通,建立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的人际知觉偏见,关注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师通过积极的师生沟通,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学生的特点,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教师要善意、理性、饱含情感地看待学生,用全面、前瞻、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与他们的沟通中,注重有效沟通:一要真诚地听,就是听取学生的想法、建议和意见;二要细心地看,就是多观察、多注意学生的行为表现;三要坦诚地说,就是向学生传达自己的管理和工作理念、具体想法与工作计划。2.教师在师生沟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教师作为师生沟通和交流中信息接收方,存在一些常见而又不自觉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急于下结论或断言,以体现或维护自己的地位或身份;在学生说话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或表情,轻视甚至直接回绝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诉求;不顾忌学生的表达完整与否,随意转移话题或打断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师生沟通和交流中信息发出方,往往没有意识到消极的语言表达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后果。教师可能的轻视、贬低等消极语境:“我看你是没有指望了。”(对学生表达失望)“你怎么又犯错了?”(表达了对学生的指责)“你是这样想问题吗?”(表达了对学生的讽刺)

二、教师需要掌握并有效运用必要的沟通技巧

1.注重掌握并引导学生谈话的技巧。教师要充满善意、饱含感情地与学生相处、交流,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识或信念。教师在认识到这些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学习并注重运用一些有效的交流方法技术(见下表)。2.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1)多渠道多方式地进行师生间的沟通与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小型会议和大型会议,班级和学生会、团组织的干部等沟通与交流渠道,利用电子邮件、学习视频、问题讨论等作为有效的交流工具。教师没有必要把与学生的交流,完全建立在现代通信手段上,真诚、坦率的交流和明确的信息,才是最有效的。(2)需要加强师生沟通中的双向性。活跃的双向交流氛围有助于师生间真正的交流与沟通。要摒弃将由上而下的、单向的师生信息交流模式,改变为灵活的双向交流沟通。如果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得到他们对学生工作热诚的支持、配合,教师一定要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拿出真诚的愿望与学生交流。(3)首先做到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及时反馈。在师生交流与沟通中,未能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学生往往会向坏处设想。设想:主刀医生在手术进行了一半,发现工作的某些方面助手做得不符合操作规程,假定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你,你是愿意主刀医生待几个月后为这位助手作年终鉴定时再提出来、还是希望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提出并要求及时纠正呢?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尤其是批评性的、需要学生尽快改善或努力做好的事,教师及时反馈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才有助于实现师生交流沟通的目的,这也是教师对学生爱与责任的体现。

三、结束语

教师要意识到良好师生关系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师生心理沟通,充满善意、饱含感情地与他们相处、交流,建立起师生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果。

作者:聂冰青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昕琳.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科学导报,2015

[2]王燕,王娟.非正式组织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赵德志.非正式组织:特征、作用与管理——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视角[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沟通交流问题篇5

【摘要】中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班主任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交流,对和谐师生管理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班主任要掌握沟通艺术,关系、爱护学生,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从中职班主任沟通方法出发,分析了中职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沟通艺术

前言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中职教学工作而言,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工作,班主任必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构建师生心灵桥梁,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掌握沟通技巧,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愿意接受教育。下面就中职班主任的沟通艺术进行分析。

1.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中职学生和普通中学生和高职院校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在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差,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搭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桥梁,用真诚感化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

1.1倾听法

倾听是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常见方法,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学生提出的建议,班主任要认真的记录,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在学生与班主任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眼神的沟通,要全神贯注的聆听学生的心声,通过眼神的心领神会,对学生表现现出肯定接纳的意味,从而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这样学生就能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吐露出来。班主任在聆听学生的内心想法时,切不可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武断的处理问题,这样学生很难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就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埋藏在内心深处。在我的班级中,就曾遇到比较特殊的两例学生早恋及逾越行为的情况,当时我在处理的时候,尽可能的采取了理解,倾听的方法,并且换位思考,将自己的学生时期的感情生活也和学生做了提前的沟通,用自身的经历令学生感同身受,获得了学生的信任,最后学生也是将真实的情况都告之与我,我也尽可能的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最终比较圆满的处理了学生早恋及行为逾越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青春期情感问题的伤害。

1.2询问法

中职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学会有效的询问,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语言沟通时,要夹杂着询问的语言形式,这样就不会造成班主任突然询问,学生不答的尴尬场面。班主任和学生沟通时,要积极主动的询问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帮助。

1.3观察法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学会观察,从外到内观察学生的表现,从学生的细微动作中,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中职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一些家庭有缺陷的孩子,这一类的孩子通过仔细观察,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通过不露声色的提醒,劝导,引导,批评等手段,能够有效及时的解决孩子在情绪上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情绪处理,慢慢的成熟起来。

2.中职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策略

中职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想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沟通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中职班主任要真诚、理解、尊重、关爱的和学生进行沟通。

2.1真诚的沟通

中职班主任要真诚的与学生沟通,将心比心,在平等、真诚、诚实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以情感人,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切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和学生沟通,班主任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缩短学生与自己的距离,从而营造良好的沟通范围。班主任真诚的与学生沟通,能让那些不真诚的学生感到压力,时间一长,学生会在这种压力下,和班主任坦诚的交流,可以说真诚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在沟通中流露出真诚,才能有效地达到与学生沟通的目的。

2.2充分理解学生

中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时,要充分理解学生,很多时候班主任会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没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学生犯错后,就会对学生批评教育,这样往往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的理解、开导、鼓励学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

2.3充分尊重学生

班主任要想与学生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进行交谈,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得学生毫无保留的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琐碎,特别是近几年,中职班主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导致中职班主任很多时候无法保持良好的情绪,但由于中职学生的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如果学生犯错后,班主任没有谅解学生,也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而是一直批评学生,那么中职学生就很有可能走上极端。因此,中职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绪,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包容学生。

3.总结

中职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能打破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构建师生心灵桥梁,促进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中职班主任要掌握沟通艺术,真诚的对待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冬丽.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艺术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2):141-142

[2]刘莹.刍议中职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与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8):235

沟通交流问题篇6

一、积极主动的交流是做好家园沟通的前提

与家长主动的交流体现了教师对家园沟通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教师对孩子、对家长、对工作的一种负责任的体现,这更是做好家园沟通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在实际的家园沟通工作中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则很难顺利开展家园工作。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

老师,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

浩浩是在小班下学期转到草莓一班的,刚开始,他还不是很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浩浩妈妈很想和老师交流一下,想进一步了解浩浩在幼儿园的表现,因此,每次她接送孩子的时候都会非常主动地去和老师交流,但是老师总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并且模式一直是家长问一句老师答一句,家长问的多了,这位老师就会回一句“挺好的”,要不就是海阔天空地聊一些空泛的教育经。至于浩浩在班里的各种表现,这位老师好像不太了解。久而久之,浩浩的妈妈也不去主动问浩浩的在园表现了,每次都是唉声叹气地拉着浩浩就走。

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该老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一直是处在被动的地位,没有主动去和家长交流,而且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没有很认真地去回答家长的问题,总是“言之无物”,表现出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以至于最后招来家长的不满,认为该老师不负责任,更谈不上对老师的信任。

如果这位老师早就意识到这位家长的需求,对于这些有需求的、平时不爱笑、不爱搭理老师的家长,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的交流态度和他们沟通,最终的沟通结果将会截然不同。比如,每次当这位妈妈来和老师聊孩子的在园表现时,老师就要察觉出这位家长是对孩子不放心的,非常想知道孩子的在园表现,进而老师就要采取措施,就要经常积极主动地去和这位家长进行交流。可以具体聊一聊孩子一天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他们都做了什么,包括吃饭、睡觉、户外活动等,这些环节都可以用手机录下来或拍照,发给家长看一看,主要目的是打消家长的顾虑,让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对幼儿园放心。案例中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这样做,最终错失了获得家长信任的机会。所以,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老师要能够对家长“察言观色”,积极主动地去和家长沟通交流,抓住家长的心理,抓住每一次取得家长信任的机会。

二、足够的交流时间是做好家园沟通的保障

家园沟通主要是教师与家长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交流时间,则很难保证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一些教师会无意间忽视这个问题,下面的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老师,我家孩子怎么回事

梓蘅是中一班的小朋友,平时比较调皮,不善言辞,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性格还比较倔强。平时都是由爷爷奶奶来接送,爸爸妈妈一学期最多来接送一两次,平时很难见到爸爸妈妈的身影,更谈不上和老师进行过多的交流。有一次,梓蘅被班里的小朋友咬了一口,手上留下了一个红印,爷来接的时候,老师和爷爷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到了晚上,老师却接到了梓蘅妈妈的电话,她开口就问:“老师,我家孩子被咬了一口,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很耐心地给她又解释了一遍,但是她不信,老师就一直给她解释,但是她自始至终都不信,最后在不愉快中结束了电话。

在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对老师是不信任的,任凭老师怎么解释,家长也不相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和老师一学期中见面的机会太少,沟通交流的时间太少,几乎为零,没有保证足够的沟通交流时间,这就导致了不愉快的通话,导致了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也就谈不上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如果老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个问题,对这些平时不来接孩子、和老师见面机会少、沟通交流时间少的家长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保证足够的交流时间,结果就会好一些。比如,平时多和这些家长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围绕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有空的时候多和这些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在保证了足够的沟通交流时间的同时,家长就会信任老师、理解老师,那么,接下来家园沟通工作的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平等的交流地位是做好家园工作的关键

平等的交流地位是指家长和教师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要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只有双方在交流中保持平等的地位才能保证家园沟通的畅通,而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老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自己总是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高高在上,习惯了对家长主动出击,这种交流地位偏颇的沟通势必影响着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下面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可是锦宜在家吃饭不是……

下午,锦宜的爸爸来接锦宜,老师以一种专家的口吻严肃地对他爸爸说:“锦宜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爱挑食,很少有能吃的东西,每次都这样,而且吃饭特别慢,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但是我们幼儿园现在要求的是营养均衡,每个小朋友都不能挑食,要养成良好的吃饭就餐的习惯,更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锦宜爸爸听完之后,笑着说道:“可是锦宜在家吃饭不是……”还没等锦宜爸爸说完,老师一下子打断他的话:“我们幼儿园现在注重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说你们家长要听我们老师的话,要听我们教育者的分析,在家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因为你们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饮食习惯,如果你们做不好,孩子很难做好……”“哦,好,知道了。”锦宜爸爸象征性地答应了一句,这时候的锦宜爸爸已经变脸了,刚才的笑容也消失了,接着拉起锦宜就走了。

案例中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高高在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讲话,家长还没说完,就中途打断家长的话语,并用命令的口气来要求家长,这些均是双方地位不平等的表现,最终的结果是引起了家长的反感,影响了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沟通交流问题篇7

沟通以后及沟通过程中,要了解你自己的感觉。“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时刻凭自己内在的感觉去体会沟通的效果如何。

当呵斥下属时,他表情如何:愤怒、反抗、委屈、受辱,还是十分惭愧地接受你的批评?这时,要密切注意他的感受,不断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内容等,以免沟通僵化,适得其反。不强迫进行沟通,也不放弃任何沟通的机会,以便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接纳不是代表接受,同理不是同意。也就是说,以任何事情,任何问题,我们应求同存异。既要民主,又要集中。提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沟通原则,在监理工作整个过程只有沟通,敢于讲真话,才能找出隐含在事物背后的问题。自己在与现场人员进行沟通一定要宽容别人,尽量发觉别人的长处,并要求其他员工向他学习。

现场监理人员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必须会与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部内部进行交流沟通。同样一个问题,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肯定不一样。监理人员在交流沟通中,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原则;要以理服人;说话要注意策略,斟酌言辞,掌握分寸;要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调整方式和方法,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沟通;决不能以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态度交流。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伤和气。由于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将工程项目按业主要求完成,因而,只要在交流沟通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是能够达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并解决问题的目的。现场监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这方面修养,努力提高交流沟通的技巧,将监理工作做得更好。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个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方面,否则是搞不好管理工作的。现场多数人员由于在这方面欠佳,往往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具体来说,就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主动协作的精神管理好监理部,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监理工作往往是由多个元素协同完成的,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给整个监理部带来严重后果,因而每位人员都必须确保自身监理工作质量,并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才能确保整个监理工作的成果。

沟通交流问题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话语沟通

小学生一般处于6到13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贪玩是本性,为了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积极活跃,对语文课充满兴趣,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做到改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互动沟通交流的技巧,互动是师生之间增强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是保障课堂效率的必要方式。所以,教师如何加强互动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隔阂的主要原因

1.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阻碍与约束

传统教学模式是造成师生话语沟通之间存在隔阂的主要原因。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学生按照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和模式,按部就班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对一些孩子也有一定的优点。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学生思维发挥能力,从而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有效进行非常放松的语言交流,学生在这种学习方法的情况下缺乏相应的信息反馈,很难表达孩子本身的真实想法,很容易变成老师一个人的课堂。

2.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有些教师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他们还是小学生,课堂没有自控能力,不知道如何学关于语文的一些知识。有些老师为了赶学习进度,没有想方设法和学生沟通,导致学习的效率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特点,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堂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课堂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习,避免出现不愿学习,对学习产生厌倦的现象,慢慢让学生都养成自主学习,热爱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

3.师生互动过程中不注重情感交流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师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顾学生的感受,用强硬的话语和加附学生的作业量来体罚学生,一个活跃的课堂对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是很关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进行话语沟通的途径

1.通过提问中的话语沟通师生互动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教学领域,提问法是非常高效且被学生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互动中达到更好的情感传递效果,通过提问中的话语沟通师生互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可能学生会对这种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不是非常感兴趣,互动也会显得不积极,但是如果教师设立回答问题就会有奖励,就会增强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而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为什么大自然会给人类启示?同学们觉得人类和大自然是什么关系?或者文章向我们表达的是什么思想?”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建立很好的沟通,在交流中把教学内容高效

落实。

2.课堂讨论中的话语沟通师生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难免有小组讨论的情况,而通常教师会让学生自行分组去学习,自己充当评价角色,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找不到方向。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融入讨论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学生在讨论《江雪》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学生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与理解和学生简单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孤舟”和“独”两种表达感情的词,从而在平和的讨论中达到互动沟通的高效性。

3.师生交流过程中要注重言语贴近生活与情感的表达

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生活用语的利用,不能说学生听不懂的话等待学生回应。在语文教学中,可能很多教师都愿意把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例如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通常用提问的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这时学生就会因为不了解而不能做出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沟通时要注意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关于父爱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父亲的爱的表达,自己当然也要讲述和父亲的故事,这种情感教育对于加强师生互动是非常有效的。

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与情感沟通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上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交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师生交流过程中要注重言语贴近生活与情感的表达、课堂讨论中的话语沟通师生互动等三种教学策略,相信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会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更大的作用。

沟通交流问题篇9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涉外商贸谈判中跨文化沟通,是国内企业谈判者难以把握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涉外谈判中的文化沟通,如何避免谈判中的误解……,是国内许多涉外谈判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论文从谈判中常见的中外商务谈判的文化冲突分析出发,结合东西方思维方式、商业习惯、社交禁忌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涉外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商务活动开展必须依跨文化沟通来实现。跨文化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这些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融合。

三、选题的学术前史

跨文化沟通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层次及文化差异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和谈判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基础有着重要影响。肩负跨文化沟通任务的跨国管理者们应该认识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协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沟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

四、选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的重要意义。

2、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语言文化差异。

3、商务谈判人员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难点: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计划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资料,10月整理资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将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论述。既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论述,又结合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谈判的具体工作中去。

六、论文纲要

目录

第一章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流学

第一节内容

第二节文化交流学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跨文化交流学的基础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三章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语言修养

第一节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七、参考文献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⑶王兴孙,陈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编著:潘雪辉、滑本忠、刘肖云、张季芸,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三方面的专家共同认为在国际商务沟通方面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学号:

专业:

沟通交流问题篇10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

【分类号】G635.1

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最为主要的就是做好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学会与学生沟通,就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打开心扉,减少学生心中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而教师掌握好与家长的沟通力度,也可以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动态与近况,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工作沟通中遇到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一)缺乏技巧,学生不愿袒露心声

班主任要想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在大多数学生的心中,教师都是比较严苛的,因此一些学生在心里畏惧教师,导致与教师产生隔阂,班主任教师也不容易开展工作。当前我国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也主要是因为师生关系的紧张而造成的难以开展。学生畏惧教师,就会将自身包裹起来不愿与之交心,班主任也就不能够知道学生生活以及各方面的相关内容。看到的也只是学生的表面,从而对学生了解不够或者过于片面,造成管理不力,进而造成学生自身的一些问题不断出现。

例如当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在情感上受到了挫折,这时候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善意的引导与沟通,就会让学生越陷越深,进而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出现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学习成绩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二)缺乏家长沟通,家长不能及时获取学生信息

初中班主任目前在交流方面还比较欠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校和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大部分场所,甚至超过了学生在家度过的时间。班主任教师担任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学生们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责任与义务。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班主任教师,因此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当前我国的初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却少之又少,有些班主任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而不与学生家长沟通。还有一些班主任压根认为与家长的沟通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就会造成与学生家长不能够及时的交流,造成学生的信息与动态无法与家长进行交换。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也不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并且配合班主任进行管理,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分析

(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1、平等对待学生,在思想上多与学生交流

作为班主任,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区分。班主任对待每一个人都应该一视同仁,并且要多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上的交流,主动地亲近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感到畏惧,认为班主任是高高在上,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教师的威严班主任应该具备,但是适当的时候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某一位同学的家里遇到了困难家里有一位生病的妹妹,父母又是普通工人,在外打工赚钱,学生自身想要读书却感到压力倍增。这时候这种类型的现象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主动地发现,并且积极的解决。首先班主任应该以温暖的口气来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就像父母一样爱自己,这样学生也会打开心扉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其次班主任可以发动同学对这位学生进行善举和募捐,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到学生,积极的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无论这位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优秀,都应该给予同等的关心,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开展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亲和力。

2、积极的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

班主任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和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这也就充分的证明了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是可以被采纳的。当某一学生的建议对班集体的建设有益,并且被班主任教师采纳的时候,这一学生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对于学生自信的提升也是有所帮助的。作为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和思考空间。例如班级条例的制定,就可以由班委组织学生集思广益,大家各自献计,为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这样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1、心平气和的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应该充分的注意自己的语气。有一些班主任教师因为学生表现不佳,就会将家长请到学校,将对学生的一些怨气发给家长,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尊重学生家长的表现。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心平气和的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双方共同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互相埋怨。

2、虚心的接受家长的意见与建议

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该充分的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毕竟家长与自己的孩子整日朝夕相处,对于孩子的性格、特点、脾气爱好都有所了解。班主任教师一个人负责整个班级,必然不可能做到全面的了解深入。这时候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家长进行配合,共同的教育好学生,让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3、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

班主任应该学会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有一些教师喜欢用有色眼镜来看家长,有时候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造成自己对待家长的不一视同仁。有时候因为某一学生家长有权有势,而对此无故献媚,这些做法都是应该严格制止的。班主任应该提升自我的素质,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和家长。在班主任的工作当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每一位家长也都是平等的。当学生出现问题,教师都应该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双方共同配合来帮助子女走出困境。只有双方都予以足够的尊重,才能够彼此信任的开展工作,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结束语:

加强初中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技巧,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和谐健康的环境。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苏毓丽.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初探[J].现代交际,2013,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