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30:48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1

一、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

1.生物知识目标。生物知识素养内容包含与人类现代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基础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知识,还有生物学方法论知识等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2.生物能力目标。生物能力素养中既有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观察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实践活动能力,更有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或自主学习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首要步骤。科学研究中问题的提出和假设是通过仔细观察产生的,结论也是从实验过程中精细、系统的观察获得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各种生物学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观察与分析。观察为各种思维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生物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正确客观而敏锐的观察力的培养。

(2)实验研究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生物学实验是验证和获取生物学知识、技能,发展思维力的重要手段。生物学实验能力包括: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验技能整体化运用的能力,具有运用实验寻求解答的能力。

(3)实践活动能力。实践活动能力主要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与自然界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及各种社会实践联系的能力。包括:能正确地把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知识运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实验中去,特别关注传统知识的现代拓展。如分析解释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中的应用;更强的实践能力还表现在能将中学的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如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物理、化学、地理与数学等多学科的简单综合性知识,共同解决环境治理、能量开发利用、生物种群分布等问题。

(4)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生物学的各种观察、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分析、比较、判断与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基础。探究式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大量的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及各种思维活动,是知识与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训练,是多种能力整体性运用的创新活动。在培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当今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3.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在生物科学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经常渗透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的教育,这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如,在知识与能力培养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热爱生物科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与人合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

二、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原则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中心,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能主动探索,才能在问题探索中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概念、原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全面性原则。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生物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传统的生物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授受,轻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构建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科学教育体系。

2.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现在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也使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样化需求成为可能。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必修模块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选修模块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3.基础性原则。知识是发展能力的载体。知识性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就越长久,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生物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特点,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关的教学内容,忌盲目拔高,避免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4.时代性原则。生物学教学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反映当今社会、经济和生物科技的关系。植物组织细胞离体培养、试管婴儿、克隆、基因工程技术合成胰岛素、干扰素、酶工程的应用、分子探针的应用、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已经或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生物教学应引入这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关心又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的基本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本质

[作者简介]赵娟(1979-),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成人教育。(河南郑州45004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30-02

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并渐趋规范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指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及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仍存在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引起社会多方的困惑。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现状。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的内容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从最初确定“面向生产第一线”到面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再到后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语言的变化虽然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积极反应,但也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变宽,直接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引发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争论。二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趋同。由于“高素质”的目标引领,强调满足“岗位群”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中较多出现“综合”“多元”“宽基础”等字眼。从表面来看,这体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但也说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困惑。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限定下,既能照顾到专业发展的深度又能提升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对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讲是突出的矛盾。三是未能体现地域发展需求。各地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长期以来出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造成了贫富不均等诸多社会问题。高职教育尤其要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其职业发展道路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多指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够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应在准确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标准制定,以便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实习实训安排上综合考虑。

2.来自多方的困惑。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学校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组合;企业据此了解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结构;社会据此了解各高职的专业设置及具体培养水平的差异,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但从现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描述却未能很好地消除人们的疑虑,没有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之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引发了学界对“高素质”研究的热潮。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一般把素质分解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并认为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人才素质应满足“岗位群”的需要,需要“多元”和“综合”,于是出现高职院校大设人文课程的现象。课程门类多固然好,但却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矛盾。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调产学结合,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来提升人才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这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高职三年如何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深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能同时学习宽泛的人文课程,这些问题困惑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二是企业之困。企业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但目前却无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看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性。虽然高职培养目标中对技能的表述较中职和技校高了一个层次,但距离企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从宏大的语言表述中,企业看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宽泛的,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社会之困。面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将高职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专”形式或是中等技校的高级形式,但高职的含义究竟为何、高职的竞争力何在,社会并不了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的误解及对高职的困惑,直接导致社会对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不高,影响了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

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正确解读高职教育的本质,重申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思考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

1.从学校角度讲,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组织课程体系,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可以让教育管理者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各种资源。

2.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学生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时,可以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预设,明确高职的人才定位。

3.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式呈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职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可以弥补原有教育序列发展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思考

综合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多是对领导讲话、有关政策语义的字面解读,表现出较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和主观化倾向,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调研和准确理解,缺乏对我国高职特点的具体把握和市场所需人才规格的客观分析,未能较好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的明确要求,使得目标的制定脱离现实。具体来讲,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1.厘清教育本质――注重教育目标的终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要具备“教育”的本质特征。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高职教育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体发展之前。当前的高职教育无论知识内容的选择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出现了只谈“社会”而不见“人”的情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潜能,长此以往,将会因个体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底蕴缺乏而影响社会发展。

2.把握高职特性――区别已有教育形式准确定位。什么是高职教育?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一般来说,对高职特性的把握要区别于两个相近概念: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术性”和“研究性”,而高职教育则要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够直接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和实践做到更快、更好地衔接。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与中等职业教育有明显的层次之分。高职更为强调“术”,强调对技术的掌握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具备更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人之为人的整体素质上,更注重生命的哲学意识和对人生的宏观把握。

3.遵循系统性原则,兼顾“度”的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注意把握“度”的平衡,既要体现教育本质,又要突出高职特性。针对当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语词的表述精练而不失具体。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语词的表述上有诸多模糊之处。为了扩大生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么大而全,使得人们对高职的定位产生模糊的感觉;要么不能准确把握高职特性,不能合理预期毕业后的人才去向,使学生对高职产生不合理期待。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中,要使人清晰了解高职的定位与特性,明白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在校期间的知识结构,对未来发展产生合理预期。二是专业能力设定要体现差异性。高职诸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出现趋同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满足“岗位群”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而“岗位群”这一概念过于宽泛,而不同专业之间首先应体现区别和差异,帮助企业和个体能够更好地了解专业特性与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使个体有的放矢地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发展自己,使得企业能够更清晰地将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的不同专业更好地匹配。三是时间考量兼顾短期与长期。高职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序列,对人的培养不应仅着重于单项技能的具体掌握,而应从生命质量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个体禀赋和社会行业发展需求,引发人内在的创造性,更好致力于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为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注入更强的生命力,使教育适当超前于个体和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四是空间限定侧重本土区域。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高职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此外,还可依据对当地政策的深度了解、对当地经济的合理预期以及对当地人力资源特点的充分了解,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资源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五是内涵兼具做人与做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因此,应从生命教育视角出发,避免学生成为只拥有“专业性”和“技术”的工具性人才,而应首先致力于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名梁.试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问题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7(24).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3

关键词: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结构高等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因此,对其修订和调整至少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要求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及时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保证学校办学思想的延续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因素: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是由国家提出的对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都必须使其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高等学校的功能:结构决定于功能,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内容必须根据高等教育的功能来构建。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本体功能,也称育人功能,即个体社会化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结构中的相应角色;二是工具功能,即社会功能,是指通过育人功能的实现,维持社会运行机制和延续社会结构。

人才培养的多层需要:教育质量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与学科自身逻辑关系的限制下,一定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核心。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是在满足个体、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中得到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为目的。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内容必须以个体、社会和国家多层需要为依据。

高校自身的历史、人才培养定位:每一个高校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价值选择和一切行为,对其培养目标的构建也不例外。高校定位既要反映社会的期望,也要反映高校自身的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结构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大致上概括为三个层次: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顶层目标。

基层目标反映学生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发展目标;二是就业导向目标。基层目标主要是解决培养对象“成人”的问题。“成人”的根本含义是文化成人或文而化之。“成人”需要通过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就业,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学生和家长就无法获取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中层目标反映社会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层目标要解决培养对象“成材”的问题,即“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对于社会来说,“成材”是指通过高等教育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成为推进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中层目标包括“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的培养目标,“通才”目标反映了社会的公共需要;“专才”反映了社会行业的特殊需要。

顶层目标反映了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解决培养对象“成家”的问题,这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高要求。“成家”就是通过高校培养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才能出众、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能够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如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等等,也就是使他们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家”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方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须要求。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高校人才培养的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顶层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三个目标构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体。基层目标是基础,顶层目标起着统领作用,但是,每层目标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成人”目标是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成材”目标的基础。其次,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是“专才”教育目标的基础。第三,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依赖于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依赖于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第四,创新能力的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基层目标和中层目标也都受顶层目标(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的)的统领。因此,高校在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时都必须统筹兼顾,三个层次在统一体中缺一不可。

多样性的质量观要求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科学设计每层目标在统一体中的比重,不应“一刀切”。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型、传统、定位、现实条件和培养对象的基础确定各层之间的比例。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招收的学生具有不同基础和发展潜能。一般来说,重点大学招收的学生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社会化基础,而大专类院校招收的学生社会化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确定各层次目标的比重时应体现学校类型的要求。

总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必须对历史承担责任,必须对未来承担责任,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开轩: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理论战线》1997年第1期。

[2]顾明远:为了未来的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原则

我国农科专业学位主要是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自2000年正式批准试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一直伴随着农科专业学位设立、发展的全过程。某种程度上,我国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太准确,导致培养过程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不能很好地契合社会需要,培养质量受到制约,限制专业学位进一步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1]。

目前,全日制农科院校专业学位的招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至2015年,其规模将达到在校研究生的一半,农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科学地定位农科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有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表述单一

专业学位的应用型要求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针对生产实践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授社会最需要的专门知识。各个学校应该建立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尤其是农科专业学位,更应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区域特色。但是,通过对多个学校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调查发现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缺少多样性和特色性。笔者主要选取某校6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发现,虽然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有一定差异,但是各专业培养目标都是比较单一、非多样化的,体现不出学校各自发展的特点和专长,更体现不出地域和区域的特色。

1.2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农科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没有真正区别开来。从各学校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农科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并没有很清晰的界定。由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确定,导致从任课教师到授课内容以及论文的选题等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明显的区别,与专业学位专业性背道而驰。另外,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层次性不足,专业学位是一种总结性的高层次学位,其培养目标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统筹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实施能力。但是,由于对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导致学生更多地是为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相当于进行一次高级培训。实际中农科专业学位的培养也基本起到这样的作用,失去培养高级人才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成熟的美国,其农科专业学位要求层次很高,和学术型学位的要求较相似。

1.3培养目标没有细化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从构成内容看,由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2部分组成。培养目标应当对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作详细的规定。如农业推广硕士分为很多领域,不同的领域应当规定不同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培养方向指将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何种专业方向的人,而培养规格是指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达到的水平与标准[2]。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要求表述宽泛,可操作性不强。

1.4培养目标与实践需求相脱节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人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仅更加旺盛,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科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需求,农业生产实践中缺乏大量的应用型、推广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产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更应该偏重于培养学生快速推广能力以及技术培训能力。因此,专业学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性促使高校应当与社会紧密结合,制定适时适地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定位原则

2.1适应性原则

首先,培养目标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准则的基本描述,应体现本领域和各个领域之间的共性问题和要求。其次,培养目标不仅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具有引导性,对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具有参考性,对国际同类学位也应具有可比性。第三,培养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适应不同的时期,考虑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到适应性原则,要有一定的弹性和柔性。

2.2层次性原则

专业学位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学位。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具有特定性和特殊性,其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当与同一层次的学术型学位有所区别,也应当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同时,专业学位自身的不同层次之间也要进行区分,对于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目前主要指兽医博士和兽医硕士之间的培养目标要区分开来,体现专业学位的层次性原则。

2.3地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显著,同为种植业,有的地域适宜种水稻,有的适宜种小麦;同为林业,有的以针叶林为主,有的以阔叶林为主;同为渔业,有的以淡水养殖为主,有的以海水养殖为主等。此种不平衡性必然要求有1个与之相应的多样性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学位重在应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如果不能与地域性相结合,则其“应用”价值会大打折扣[3]。因此,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考虑地域性原则,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其课程的制定、案例教学的选取、教学方法等应该有所不同,与地域性特点相结合。

2.4行业性原则

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有着明显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由于农科专业学位涉及不同的领域,各个领域对硕士的培养要求是有差异的。培养目标要针对本领域相应行业的学科特点、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并分领域进行,对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发展要素作进一步的规定,注意与本领域执业资格的接轨。制定领域培养目标时应充分吸纳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和行业代表人士的意见。

2.5细化原则

培养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所需的各种资源和学校自身的战略定位、自身的资源状况等因素。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其培养目标的表述应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语义应当清晰、明确,文字应当精炼、简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的积极意义

3.1促进培养观念的转变,提高培养质量

由于目前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模糊,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观念和培养质量都存在一定问题。有学者对农科专业学位做过1项调查,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总体评价中,认为适应了在职人员继续学习需要的占64.0%。由此表明,选择攻读硕士专业学位,首先是把专业学位教育当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同时也获得了可能攻读更高学位(博士)的机会。而认为专业学位教育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只占28.0%。专业学位知识体系更符合需要的仅占0.6%。认为专业学位教育适应了行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的只占25.2%。结果表明现实生活中对于农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满足实际工作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认同度并不高。因此,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有利于澄清社会上对专业学位存在的模糊认识,提高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度,促进培养观念的转变,真正满足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4-6]。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不少培养单位对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其是为学校“创收”的部分,对教学质量要求不严格,在此前提下,错误认为招生规模越大越好,领域越广越好。因此,根据在职人员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他们的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是保证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目标运作的基本程序,也是保障和促进农科专业学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

3.2推动与执业资格的衔接

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表现为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专业学位的培养应当符合职业背景的需求。由于目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与岗位资格挂钩,造成3个突出问题:第一,农科专业学位冠名与培养实质不完全一致。在美国,农科设置的专业学位名称比较细,与专业联系紧密,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宜于做哪种行业的工作。如农业硕士、林业硕士、森林硕士、农业管理硕士、农业工商管理硕士、农业企业管理硕士等。第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脱离实际。由于与行业岗位没有挂钩,导致设置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教学内容针对性也不强,体现不出按领域培养的特点。第三,用人单位对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认同度不高。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衔接已经成为常态,形成职业学位与执业资格紧密联系的机制。因此,培养目标的科学制定,有助于推动专业学位教育和和执业资格相衔接。相反地,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途径。

3.3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农业要求的高级人才既是过硬的技术人员,又是农业生产的管理人才、组织人才。要能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融入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充分驾驭环境,转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选择技术,达到技术效益的最大化,并能迅速消化吸收新的知识。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对现有人才培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不仅有利于培育农业高级人才,促进发展科技成果,还有利于使人才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社会化,主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改变我国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力度,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更快更好发展。

4参考文献

[1]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5):9.

[2]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等.当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00-5601,5606.

[3]魏敏,柴晓峰.关于农科专业学位教育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践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2,21(6):19-20.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5

关于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教学的核心,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准确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升学状况。

比如:浙江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世纪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为了实现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该目标的实现”

比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将努力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以适当的知识为支撑,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而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这些培养目标的定位中,重点的是“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良好的就业前景,甚至浙江大学明确提出了“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

但是,随着本科专业的扩招,随着毛入学率的增加,随着“精英教育”向“素质教学”的转变,随着我校生源水平的下降,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产生的原因

“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的产生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源于精英教育思想。

使我们国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大大地落后于世界水平,因此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培养一批“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挑起国家建设的大梁。因此在当时的制定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就是“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提高招生和就业的吸引性。

好的生源可以是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一般高等院校为了吸引好的学生,配合社会舆论,都把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用来吸引学生和提高他们在就业时的被认可程度。

×.拉开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档次。

通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是非学历教育。因此,为了拉开档次,自然计算机本科的培养目标就是“高级技术人才”了。

三、学习高等教育法

××××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历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

第十六条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

(一)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从高等教育法中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的学业标准是“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和“初步能力”,应该还谈不上是“高级技术人才”,根据我的理解本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种“专业人才”。

四、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为了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准确的定位,就需要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国内人才需求的分析[×]:

×.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是金字塔结构。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需要培养研究型的人才。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

×.需要培养工程型的人才。

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

×.需要培养信息化类型的人才。

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需要培养学习能力强的人才。

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目前高等学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异。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需要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必须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是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分析。随着高校扩招,目前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新生有许多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很少;许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弱;许多同学来自边远地区,知识面很窄。然而他们面临的却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要求他们掌握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这样如何针对绝大多数同学制定一个合适的培养目标就显的特别重要。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于技术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计算机数学、软硬件的基础理论,要系统地学习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完整过程,要实际地掌握软件编程和网络建设的基本方法,培养出初步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本专业教学计划还系统地设立若干系列的选修课程,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个教学计划中把“高级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改变为“多类型、多层次的初步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就特别突出了以下的特点:

×.重基础,重动手能力

首先我们把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四类:基本原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然后为每一类都设定了最基础的理论和动手的要求,然后用××%的课时来培养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的需要,再深入就行了。这样培养的学生就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宽口径的就业范围。

×.多层次的培养目标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点,将以上四类课程按照教学次序和难易程度分开。分别安排到各类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达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多方向的培养目标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6

1.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关系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核心。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合理结构)是体现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的重要方面: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对高职教育的质的规定,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具体化。只有准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正确设计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正确把握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正确定位,做到健康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职业教育的贡献。因此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好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2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认识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首先必须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阐述。总体上看,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而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日益明确,而且越来越接近职业教育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大学到以后的“三教统筹”(即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办高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即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或“实用性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等。比较典型的表述有:

1.2.1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

1.2.21995年8月,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这类人才一般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1.2.3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个文件首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定位问题,而对高职人才的定位,突出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1.2.4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1.2.52003年底党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把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范畴,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周济部长在200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明确高职培养的人才就是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或者叫‘银领’人才,是高技能专门人才”。

1.2.6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诚信、敬业、有责任意识、遵纪守法,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以上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来看,虽然表述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并呈现出发展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客观上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与性质。通过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表述进行归纳,可以看出,虽然表述不同,但有着以下几个共同要素:1)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知识型和研究型人才是有差异的。2)高职培养的人才层次是高技能专门人才,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即现在提出的所谓高技能型人才。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相结合,以岗位为驱动来组织教学。达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4)工作目标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5)工作岗位是生产第一线。

2高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1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自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电信运营商的加入,电信市场的竞争层次更高,竞争更加激烈,范围更广,迫使我国通信行业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电信市场将进一步打破垄断、促进发展、建立多元化的有效竞争结构。随着国内通信产业从基础电信运营到综合信息服务;从电信技术到信息通信技术(iCt);从关注信息的传输到关注信息的应用;从单一业务到多媒体应用。通信技术领域也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卫星通信),通信新技术不断涌现(扩频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的“热点”层出不穷(CDma、XDSL、iSDn、蓝牙、wDm),各种通信技术又不断的相互渗透(扩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的特点。各大通信运营商要立足于通信市场,就势必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掌握通信新技术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校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事情,是高等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项目执行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前虽有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通信类专业,但由于他们对通信行业研究不深入,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准确。同时由于没有很好的吃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通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通信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通信企业岗位来确定培养目标。(2)培养目标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技能要求和职业培养上没有特色。(3)培养目标沿袭普通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没有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2.2确定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法途径针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确定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存在的问题,通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跟上通信技术发展的步伐,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实现:首先组织专家下到通信企业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收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根据通信工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归纳岗位能力;再次将岗位归类到相应专业,根据岗位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社会综合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最后根据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开发新的学习领域。

2.3统一规定通信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最近几年,我院分别派出部分教师到湖南省乃至外省的各个电信公司和其他通信运营商进行调研和考查,在对通信技术、宽带通信、光纤通信、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优化、计算机通信、通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以及将来几年内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各个运营商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特别是对通信人才的能力要求有了很大改变。我院为适用市场的需要,加强通信类专业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完善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建设,为湖南省通信企业乃至中南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统一规划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3.1光纤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通信企业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光纤通信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光纤通信业务能力;具备通信终端设备的维护技能;主要在通信工程公司、通信设计公司、通信运营公司宽带维护部门等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3.2通信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既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有从事通信技术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工作在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现代电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与通信技术相关的产品生产(工艺、调试、检测、维修)、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代维公司等通信企业,培养熟练掌握电子技术,交换、传输、数据和线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交换机务员、传输机务员、数据机务员、工程设计施工员、社区经理、基站建设与维护等岗位相关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3.3计算机通信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面向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培养具有牢固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维护管理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技能型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可适应电信、计算机网络、广播通信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事数据通信网络内各种传输、交换、路由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数据通信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数据通信业务及互联网业务应用与研发等工作。

2.3.4宽带通信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主要面向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代维公司等通信企业,培养熟练掌握电子技术,交换、传输、数据和线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数据机务员、工程设计施工员、综合网络管理员、基站建设与维护等岗位相关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3.5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专业紧跟通信服务市场变化,紧跟通信服务市场人才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通信建设服务企业急需的通信工程设计员、通信工程监理员和通信工程管理员三大职业岗位。在高等教育的基本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充分重视职业态度的逐步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掌握通信工程设计、监理、管理技术,并侧重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协调能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和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为通信设计企业、通信监理公司、通信建设企业输送优秀的高级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2.3.6通信电源面向通信行业培养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对基础电信网络中的交换、传输、电源设备及网管监控系统进行维护、值班、调测、检修、障碍处理,初步具有通信电源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2.3.7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专业面向移动通信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人才。通过职业岗位必须的文化知识、基本能力知识、核心能力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达到基站查勘与设计岗位、基站工程建设岗位、基站设备日常维护岗位、2G/3G网络优化岗位、网络管理岗位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核心技能水平,同时适应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适应社会能力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2.3.8移动通信专业面向移动通信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人才。通过职业岗位必须的文化知识、基本能力知识、核心能力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达到基站查勘与设计岗位、工程建设岗位、基站设备维护岗位、手机产品生产岗位,网络优化岗位、手机销售及维修岗位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核心技能水平,同时适应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适应社会能力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2.3.9通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市场营销和管理基础理论,具备市场调查、预测、统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熟悉通信业务,具备通信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具备通信业服务支撑能力,在通信企业、工商企业或相关行业第一线从事营销及管理工作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蓬勃发展良好的态势,特别是面向通信业务营销的紧缺人才需求,在深入通信行业和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通信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通信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市场营销专业划分为2个职业岗位群,即侧重于通信行业的产品销售岗位群和客户服务管理岗位群。

3高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是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关系到学院的持续发展大计,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做到科学合理。那么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满足那些要求呢?通过多年实践,归纳如下标准:

3.1符合教育部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

3.2符合通信教职委对通信人才要求。

3.3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规格表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3.4培养目标能主动服务于地域经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85-02

2005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性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从教育类型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职业技能的,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学科或学术研究型的,培养目标不同,层次各异。

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就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应加强社会调研,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对口的人才。任何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即是素质教育更是择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将直接影响到学院发展问题,出口畅入口才能旺。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这是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原则和依据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要解决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会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2.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原则。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在培养目标设置和培养规格标准时,必须依据职业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匹配,这有利于对人才的培养,企业的欢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择业的竞争力。

3.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相一致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岗位整合速度加快,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对从业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提出了更加宽泛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比较宽泛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职业工作任务。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针对相关行业或职业岗位群,这样才有利于择业和今后的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培养目标是工人阶层的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高级蓝领阶层,这就是最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它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不同的。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但在行动上却背离了这一点,把自己定位成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偏离了方向,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产生了迷茫。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也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队伍,我们所培养的就是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在宣传、教育、育人中必须有所体现,使每位职教工作者、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有正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才能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企业的欢迎。工人队伍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家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进程。

五、如何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

高等职业教育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把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师资队伍和教学硬件建设等,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高技能型人才将产生直接影响。

1.进一步加快学院基础建设,加大实训场地投入,完善实训、教学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2.加强社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设置合理专业,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理念,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同时,增加现场教学和专业技能演练,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技能大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校外,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方式,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强化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办学优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人才。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专业特色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优质办学,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4.加强德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同等重要,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两条腿,只有成人才可能成才,否则也是歪才,缺一不可。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好,所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青睐。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间的办学竞争将日趋激烈,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择业竞争越来越强,现已初见端倪。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出社会、行业、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谁就办出了特色,谁出口就畅入口就旺,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全,张涛.《试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与探讨》.《教育与职业》,2007(32).

[3]潘菊素.《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与职业》,2007(29).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方向

会计培养目标是会计教学工作遵循的总方针。然而,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会计理论界、教育界、实务界等都提出了诸多观点,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会计教育的发展,这些规定已经不能反映会计教育的发展。

一、国外会计培养目标分析

(一)美国的会计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美国会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会计实务日趋复杂,会计师的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将难以应付更多的新变化。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的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会计教育的重点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aeCC认为,会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即已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二是区分了会计教育目标与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aeCC认为,会计学业教育的要求与会计职业考试是两项不同的标准,应区分学业课程和职业会计准备课程。因此,aeCC将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重新表述为:“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作准备”。

(二)日本的会计培养目标

日本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重理论、轻实务,将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于基本会计理论的学习和一般知识能力的培养。因为,日本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很少关心其所学的专业,但十分注重毕业生所在大学的牌子,认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必定是块好料,而会计毕业生具体的会计实践知识和能力却是公司教育的事。

(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培养目标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阐述:一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教育目标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的会计培养目标分析

从19所“211工程”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分析发现,大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会计基本理论及实务能力的培养。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表述较为笼统

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简单、笼统,普遍在培养目标中使用“能力强”、“素质高”等词,如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会计实务、会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能承担会计师职务的高素质人才。而会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知识还是能力,会计人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标中尚不明确、具体。

(二)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广

19所高校中有13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会计人才,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本科生毕业后能否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取决于其实际工作能力、职称评定情况等,还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高校只能培养学生作为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无法使其一开始就能成为高级会计人才。

(三)过于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

有10所高校强调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首先,会计职业所从事的工作范围更加宽广,会计学生将来面临的将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工作;其次,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了对“边缘人才”的需求;再次,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对会计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全面素质。而一个人的素质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学校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四)忽视经济全球化所需能力的培养

有4所高校突出外语的教学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得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无时不在,所需会计人才并不单纯要求学好一门外语,能够翻译一般的外文资料,而是要能够参与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协调各方的经济利益,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中级以上的会计人才应具备进行国际交往所需的能力,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目标定位偏离现实环境

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把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三位一体”,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会计教育结构层次偏低的产物。现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已有了较大发展,今后会计研究生教育会有更大发展,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会计人才的任务,也应当有个“梯度”转移,即转向研究生教育层次。

三、我国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人才热线网站上的会计人才的招聘信息,笔者收集整理了招聘一般会计、主办会计、财务经理的招聘信息各200条,对各招聘职位的能力及其他要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列示如表1:

上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的要求较高,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与当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不稳定情况相符。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同时,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个别单位还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挑战性,从事一些非财务工作。可见,我国实务界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会计人员仅具备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重塑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适应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这就使得会计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毕业后,还会遇到许多新知识和新问题。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美国《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提到:“今天大学教育最成功之处是培养能力”。我们应强调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学会学习”,就是使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

(二)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

美国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有27项,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有较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对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会计教育要以培养这些能力为主要目标,满足实务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满足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需求,即会计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wto使得以全球化的视野培养会计人才更加重要,更注重从全球的角度理解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这一角度出发,会计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考虑会计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如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包括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等三方面的能力。从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看,能力培养是其核心内容。

(四)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强调素质教育

这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与原则的重大变革,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实用主义教育加上智慧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教育。所谓智慧教育,包括精神与能力两方面。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本科会计教育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一体。

(五)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中级会计专业人才

本科会计教育应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成为中级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中级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会计拓展能力,许多外国公司对中级会计人员还要求具备创造性、分析能力等。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中级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及会计拓展能力,强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培养具备会计基本知识与各项技能的通才,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等专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其安.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探析[J].暨南学报,2001,(6):184-188.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9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操作化

从人才培养过程考察,不管是提高教育质量,还是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首先将其具体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整体推进,逐级落实,方有真正的保障,这才是“质量工程”的现实逻辑。这就要求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当其冲地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上,即在由办学类型与层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或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和社会(或用人单位)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能力结构具体化、可操作化,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可测量、可评价的人才培养具体规格或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量。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与层次

在类型上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以工程教育为例,是培养科学家还是培养工程师?任何一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部分从事工程科技攻关和技术发明的工程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掌握工程科技前沿知识和实用技术,着重从事各领域工程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更多掌握一定的工程科技知识,从事开发工程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管理的人才。现实是工程教育的体系、模式主要还是科学范式,因而现实的培养尚以科学学位为主,这从学院热衷于改名为大学可见一斑,其背后就是骨子里总认为科学是高级的,科学比技术高;工程教育需要培养工程科学家,但其比重应该是非常小的,绝大部分应是面向未来的工程师(或工程师的毛坯),还应该培养一部分面向市场的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自2009年始,国家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专业学位硕士生,到2012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的30%,以后还将逐年升高,到2015年提高到50%。需关注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相比,其在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培养过程上的重心在哪?又如何去实现?目前来看,两者差异不明显。

在层次上,我国同类高校培养目标趋同性强,特色不明,难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不同层级的高校因其所承担的教学或人才培养功能定位不同,故其知识劳动就存在着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形成了不同层级高校的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第一级属于高深知识和变化中的知识级,训练人们独立工作,指导别人(如工程师、律师),并开发和组建新的知识;第二级是既成的职业能力级,训练人们在一般的指导下工作(如生产工程师、中小学教师或会计师),使用比较传统的知识;第三级是编集的技能级,训练人们在比较特殊的指导下工作(如技术员、低级文职人员或高级秘书),使用公认的技能。正是基于对这种知识与职业的分层及对应关系的认识,欧美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培养目标多是分层次、差异化、多样性的。以机械系为例,全美工科排名高居榜首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培养领袖人才为己任,而工科排名处于一般水平的科罗拉多大学(CoLoRDa)则定位在提高学生在机械领域的职业技巧。反观国内,不同院校相近专业长期保持着高度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国内诸多“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同一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体现出这种层次性与差异性。这一点在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各高校撰写的本科教学评估报告中得到清晰的呈现。

但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与层次过程中,要首先处理好一对关系,即培养人与培养人才的关系。这一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朝普及化的方向发展过程中显得更为迫切。大学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才是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历史上以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为代表的纽曼、洪堡、雅斯贝尔斯等学者都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或“全人”(thewholeman),意即培养有修养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实用主义或工具主义哲学思想家科尔指出:大学应该为民主社会培养有效的公民,这种有效的公民不但是一个积极的公民,而且还是积极的生产者和积极的消费者。爱因斯坦笃信:“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其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深入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文辅相先生系统研究后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普通教育目标淡化;二是科学教育目标层次偏低;三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四是个性发展受到忽视。”正是看到这一点,一辈子深耕在高等教育实践一线的知名高等教育专家杨叔子先生持续呐喊:“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和标准

明确了类型与层次培养目标,接着就要将其具体化、操作化,即确定人才培养具体标准。然而,我们高校往往就停留在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目标上,少有将其具体化为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有学者对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文献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15个重要目标,并注解了相应的教学理念或原理。这里选择其中两项笔者认为是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与实施中欠缺的重要目标予以说明:一是促进反思的能力。其具体包括学习技能(记忆技能、检索技能等)和对学习类型及战略的反思能力等,因为“基本的学习技能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能够把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并将隐藏在教学战略背后的学习心理学原理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的关键技能与策略,则无异于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才落到了实处,有了可测量的操作化标准。二是培养有效思维能力。它涵盖了思维心理学各种重要的思维类型,如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等。这些都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思维方式,但通常认为,没有前者,所为之事难创新;没有后者,则所为之事无可成,故通常视前者为创新思维,即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等,为创新所必须。如果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这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创新思维),那么无异于让学生具备了创新的重要工具―有效思维能力。笔者以为,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肩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重任的国内大学来说,除了以上反思与有效思维能力之外,以下四点也应成为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共通能力标准:一是善于表达,即具有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二是国际视野,即具有在国际区域乃至全球视角来观察与解决问题,并反思与锤炼自身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三是人类情怀,即具有认同不同人类文化所公认的诸如真爱、诚信与责任等普适性人类道德能力;四是善于合作,即具有与他人合作、团队协作的能力。

具体到某一所大学来说,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具体的“十二项标准”: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以批评的方式系统推理的能力;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有了这一具体明了的培养标准,就大大增强了后续由培养目标而至课程设置(设计)以及课程实施、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构建基于课程的、可测量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课程教育目标的设定直接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它体现的是学校和教师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什么知识最值得学生学习”这些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因而是体现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在有了学校层面的顶层目标和标准设计后,接下来就是将其分解落实并贯彻到具体的课程中去:宏观层面学校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构建起培养能力标准明确的课程结构,如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明确不同类型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体系中所承担任务各是什么;中观层面院系通过将课程结构中的不同类型课程、特别是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具体化,构建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在微观层面科学设计每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体系中所承担的能力培养内容,明确表达每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教学大纲)。最终构建起课程―能力结构图式,形成人才培养课程―能力目标体系。

此过程需关注三点:一是统筹考虑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三对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功能与贡献度,即树立“大教育”“大课程”和“大学习”的观念。二是对于人才所需共同能力,有些需安排一些专门的课程(群)来达成,如写作与表达能力、学习策略与技能等,而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如中文的写作等表达能力培养被严重忽视;而有些如独立思考、有效思维、善于合作等普适能力的培养却是每门课程教学均应承担的任务和达成的目标。三是要科学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发展目标,特别是认知发展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所构建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体系因其具有分层次、可测量等优点,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课程目标的设计、表述与评价。布卢姆将教育认知过程目标划分为由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各层次之间具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序列特征。一般认为,好的课程应当覆盖认知过程所有的层级目标,并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好的课程体系应该体现认知目标层级的梯度设计,进而实现所有层级目标的合理发展。虽然当前不管是“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还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强调对各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且均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表述;然而据“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课题组自2009年以来对全国本科教育学情调查表明,从课程目标的设计角度考察,国内高校缺乏对课程认知发展目标的梯度设计,对高级思维技能目标(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覆盖不够。导致这样现状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却是不容忽视的,即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以及承载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目标之设计与表述很少是建立在基于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上,且大多停留于宏观抽象的表述,而少有可测量、操作化强的清晰明确的目标陈述。例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样一个目标,很抽象,如何将其具体化为可测量、可操作而落实到课程教学等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呢?至少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以下四条标准:一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具有综合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与毅力。

本成果得到2013年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项目―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DD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伟廉.质量、创新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43-44.

[3]JoanS.StarkandLisaR.lattuca:ShapingtheCollegeCurriculum:academicplansinaction[m],Boston:allyn&Bacon,1997:236-259.

[4]姜远平,刘少雪.从工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4(5):55-58.

[5]罗燕,史静寰等.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1-13.

[6]史静寰,涂冬波等.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9-23.

[7]史静寰,赵琳等.“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一―本科教育怎么样?[n].光明日报,2012-6-19(15).

高中生的培养目标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应用型;高技能型

作者简介:胡昌建(1964-),男,湖南安乡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及校企合作研究;张伟(196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教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培养体系构建研究”(编号:BJa110084),主持人:唐瑾。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6-0029-04

教育部在《2015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实中当今高职教育也正努力朝着这一方向迅速发展。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处在建立过程中,职业呈现多样化、专职化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也因此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变革,而培养目标的变化必将引发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变化,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体系必将重组,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局面的要求。因此,本文试从理论上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模式与实践框架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重新定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应为社会生产生活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第一线管理所需的应用型人才[1],更需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型尖端技术人才。因此,对现代高职学生培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德、技、才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高级目标,使高职学生具备接受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职业发展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当有别于理论研究型大学生的培养,坚持应用型为基础,以动手能力为基本方向

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有限,要实现生产体系和社会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加快培养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培养现代化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目标。只有把广大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才可能使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涯适合社会生产的需要。市场的发展需要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尽快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而非等待市场熔炉重铸再加工的人才。过去,高职院校受到场地、经费、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的培训往往流于简单的理论教学,无法实现与市场现实结合的深层次培养目标,导致学生理论水平不深且实际操作能力差,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难以获得优势地位。

(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当坚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世界是发展的世界、创造的世界,创新是经济科技发展的永恒主题曲。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以工科为主,比如机械制造、软件编程、网页制作等专业。这些专业符合目前新应用技术的社会现状,但也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性提出较高要求。在创新是任何时代的灵魂现实背景下,学校培养的高职学生必须是能够紧跟时代科学技术潮流,且能够动手创新的高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获得企业和市场的青睐。

(三)高职学生培养应当以培养德、技、才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德”是基础,“技”是核心,“才”是关键,从历史经验来看,无“德”无法成为合格的公民;无“技”无法在市场中立足;无“才”则无法创新,也无法成为职场的领先者。以往的高职培养工作,目标过于单一片面,即强调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片面的注重应用性,而对以职业伦理为核心的“德”和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才”关注不够。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社会和市场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专业技能中的实操部分是职业能力培训的核心,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培训则成为职业能力培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应改变过去单一片面的面貌,实施以德、技、才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