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31:26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1

   一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实训设计整体思路

   1.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

   严格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主干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其中核心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专业实验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2.参照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金融学院、河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和综合类院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参照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统计学经济统计、商务统计、金融统计方向中,财经类院校主要突出经济学课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主要课程为理学类,招生偏重理科生。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专业应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3.与学院培养方案形式统一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整个学院的形式保持了统一,以便于教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设置

   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和招收对象为理科生,设置了保险精算、金融统计和商务统计三个方向。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由于经济统计学对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我们提高了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注重主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和教学周学时分配,强化实训实践课程,实行理论和实践并行。

   培养方案确定了5门学科基础课程,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确定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确定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投资学、数据挖掘。

   分设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保险精算(开设保险学、保险统计学、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5门课程)、金融统计(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评估、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5门课程)和商务统计(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企业经营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统计方法5门课程)方向。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红河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调研”项目(项目编号:ZYDY142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以红河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8日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在地级城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找准与地方支柱产业需求的结合点,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提供高效服务。本文旨在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持续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许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至今为止招收了三届,在办学上面临着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境,要克服困境,找出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经济统计人才为主,专业定位应以地方经济社会经济统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地方,服务基层,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培养学生应用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近年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不断尝试,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但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依然是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缺少全真环境。

(二)缺乏实践实训环境,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经济统计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实践性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实践实训环境的支撑。

1、校内、校外实践方面。在建设校内实验室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我校的做法比较传统,仅依靠电脑和网络软件,仿真环境和模拟场景严重不足,与先进院校相比,差距较大;校外实践、实训场所较少,实习场地的功能不全,学生想全面深入地实习比较困难。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大多缺少行业、企事业管理实践经验,同时现代企事业之间的竞争,对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事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使得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3、实践教学考评效果不理想。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外实习是通过深入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我校在实践教学考评方面,考评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首先,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所上交的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其次,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应有的激励机制,由于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我院专业教师人数较少,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在实践教学方面,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我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真正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师资队伍匮乏,实践经验不足。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以后,不断发展新专业,急切的增加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专业教师数量增长严重滞后,个别高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出现二三个人支撑一个专业的现象。目前,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就面临着这样的办学困境,连基本的专业教师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保障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在现有教师中,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师资的匮乏是制约当前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瓶颈。

(四)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推动校企互动发展的措施力度不够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设在地级市,办学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就我校而言,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校企合作项目上,仅仅满足于跟企业合作办学,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培训上,没有形成办好应用型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此外,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存在政策上的诸多障碍。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一)准确定位经济统计专业办学目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应用型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又懂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统计人才,其毕业生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人才,应当既能胜任企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从我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上,专业设置要考虑到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特点,还需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应立足“边疆、民族、地方性”,学校要紧扣“地方性”的要求,把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内嵌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面向的服务范围是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同时辐射周边,乃至全国,服务层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课程体系要全面考量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市场取向,专业方向课程的具体设置可以依据专业方向的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二)深化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彰显专业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教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增强就业能力,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彰显专业特色。现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为例,研究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是句空话,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是我校经济统计专业能否真正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尽可能缩短毕业生毕业后的适应期。首先,积极与学校争取资金,筹建各种模拟实验室;其次,积极与社会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合作培训关系;最后,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洽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2、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经济统计应用型人才。要提高我校实践教学质量需要做到:一是要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和熟悉经济统计实务操作,可考虑分批次让教师带薪去企业锻炼的形式,增强教师自身的统计实务处理技能,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统计实践水平,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三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提高年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四是聘请公司、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重视实践成果考评。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又要有质的考核。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还可以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核实践教学成果。

4、充分恰当的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统计专业毕业生要学会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统计预测法、经济计量方法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强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以我国经济运行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开展统计实验,将理论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的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育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校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主,以引进为辅,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教学队伍。从目前我校来看,师资普遍比较年轻,教师基本上是出了校门进校门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这种关门教学,很难适应培养有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存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参加实际锻炼,不断增强实践经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专、兼结合的开放性的师资市场,有目的的从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选择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建设一支既是教授又是实践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专业学者请进学校,请进课堂,给师生作讲座,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发挥经济统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做好产学研结合。我校培养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所以在学科专业的设置方面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才能办出特色。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教学要做好,而且科研也要做好,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要切实改变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脱钩的现状。我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地方企事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联合,实现共赢。企事业由于有了高校的技术支持,在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等方面为企事业提供便利;而我校的教师,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或者实习实训等提前接触企业,缩短了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这一切将对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及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

四、结语

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可以与企业、证弧⒁行、保险、地方统计部门等行业联合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培养制度,促进经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与产业结合,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以此来达到真正培养市场需求的统计人才。我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办学功能向应用型发展:第一,确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校发展的资源不足等问题;第二,以应用研究为方向,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服务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和智力支持;第三,继续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群建设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紧密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相成.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J].统计研究,2008.5.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31-0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做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200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性本科人才。作为新升本的地方院校,应首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下,根据各个专业实际状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作为新乡学院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根据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历史学学科专业实际发展和就业需求,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加强应用性,强化实践性方面下功夫。

一、历史学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新乡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坚持“以服务新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立足豫北、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定位,立足于新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紧紧围绕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为豫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坚持通识为主,全面发展。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社会学科,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体现通识性、基础性、综合性,要给学生以全面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坚持能力为本,优先发展。基于历史学的师范类专业性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突出师范性,注重学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其他培养目标的能力。要以能力培养要求为主线,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4.坚持人文为魂,和谐发展。基于历史学科综合性特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体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塑造和谐人。

二、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强调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改变以前历史学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2.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制要求,要统筹培养全过程,科学处理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教学目标和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主次、层次,联系与配合;注重历史学、哲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文化学等学科之间的渗透,合理调整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课程中的综合化程度;注重教学计划中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

3.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历史学的教学计划应体现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统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的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要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就业愿望选报全学校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地方性大学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历史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综合性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进行统一设置,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5.努力做好“四个坚持”。在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特色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在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方面,必须走出去,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人才培养目标措施落实到实处。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79-02

《统计学》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实质上是在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等课程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统计学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对于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掌握本课程的统计方法并学会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然而近年来老师普遍感受到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时少内容多,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结合的经济管理类案例较少,学生学习后应用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发现和分析当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强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

一、目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常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偏理论,课程间重复内容过多,阐述浅显

目前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偏重于统计定理讲解、公式掌握和习题训练等的传授,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方法学习,很少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掌握统计理论、统计公式,但是无法将这些理论和公式运用到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长时间以来,由于经管类学生有半数学生来自文科,数学底子薄,教学内容主要是描述性统计部分,对推断性统计描述不够重视,而推断性统计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的重要内容载体。而且,即使包含推断性统计部分,也是各种数理公式和各种分布推导等遍布章节,与描述性统计内容割裂,与经济管理类的案例联系少,课后习题与统计学专业教材课后习题差别不大,没有突出推断性统计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另外很多的教学内容与前面或者后续的课程重复,例如,线性回归在《应用统计学》、《统计预测》、《计量经济学》中相继出现等,缺乏整体性。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统计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制,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电子教案传授。电子教案虽然可以将一些概率分布等直观地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仅通过粉笔黑板加电子教案式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形同于直接灌输,学生往往上课只带耳朵、不带脑子,采取左耳进、右耳出的方式应付课程,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应用过程脱节,统计学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脱节,不利于统计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

多数考核中平时成绩在整个考核中约占比40%,比重过低;而期末闭卷成绩占比60%,比重过高。因此学生平时学习松散,导致课堂出勤率过低,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直接旷课现象严重。另外,学生考前几天突击式复习,虽然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不能真正地掌握统计学理论知识,更谈不上有效地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平时的作业、期末考试命题方面涉及的内容也偏重于统计学理论知识,较少涉及到实际的知识应用。显而易见,这样的考试内容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教学

统计学课程中有较多的定理、定义,抽象的理论原理讲述、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烦琐的统计计算,因此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如果采取灌输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让学生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尽量以启发式教学来让学生成为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角,主动思考问题,加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主地学习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完成。在引导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告诉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干巴巴地灌输学生一条条的理论知识点。因此老师课堂教学中应多多尝试采用参与式、开放式、提问式、竞争式教学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共同“解决问题”。

(二)加大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占比

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增加教学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内容,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案例教学,每章都必须要有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统计知识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于实际中。因此如何选择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案例的选择不仅要求要能精准地体现知识点,而且要与时俱进,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案例,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统计学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收集案例,形成自己的案例库。在案例教学时,应多以学生讨论为主,以老师引导为辅,因此老师要认真准备案例,要养成学生敢于争辩,敢于和老师讨论的习惯,进而形成互动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三者为一的教学体系

学生要学好统计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走向社会去组织有效的调查获得一手数据,还需要到实验室学习如何运用统计软件处理得到的数据,探索数据背后的规律性。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包含课堂、实验室和社会于一体的三维教学体系,使学生不仅要掌握统计学的理论知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教室、实验室、社会融合的教学体系能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只有构建三者为一体的培养模式,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出有应用能力的、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四)考核方式多样,题型丰富多彩

要侧重平时的考核,避免期末定终身,平时与期末比例应调整。可以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比重,比如平时比重提高至60%,期末考试成绩比重降低至40%。平时考核要包含多个方面,如小测验、期中考试、出勤、实验报告、组织统计调查、撰写统计报告等方式。平时成绩中增加上机实验操作,选用普及程度最广的eXCeL软件工具进行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较系统地掌握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布置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选定某个社会关注问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设计,完成调查问卷、数据收集、整理和调查报告。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挑战杯大赛以及省级的大学生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等,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期末考试方面,考试题型应当更加丰富,除了常规的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还应当增加主观综合分析题,考察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区分度,更重要的是将偏向考试能力的培养调整为偏向应用能力的培养。客观题应避免烦琐的公式计算,要体现出统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避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就能取得高分的情况出现。

(五)教学内容跟上市场需要的步伐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各种统计软件的出现,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旧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可能不再适合当今的大学生。与前几年教材相比较,国外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调整。最典型的是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已经十分方便,教材中传统的利用手算的一些简捷公式和方法已经过时,如讲授均值时,要着重于与实际结合起来,讲清楚各种均值的应用范围,而不是去介绍这些公式如何的理论推导,在计算均值时可采用软件计算等。如讲授统计分组频数分布,可以考虑如何画出洛伦茨曲线及如何计算基尼系数。那么就有必要从实际调查数据出发,讲清频数分布、累积频数分布的含义,然后自然过渡到运用eXCeL做出洛伦茨曲线,再到基尼系数的求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也应以经济案例讲解为主,最好是这些知识讲解时与学生自己的调查方案数据有效结合,在知识点讲解上避免枯燥的数理统计推导,运用案例讲清统计思想即可。另外加强推断性统计部分的教学为后续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讲解时要多运用经济管理类案例,或者与学生的调查问题案例结合起来。如讲解假设检验时要通过案例讲清楚不拒绝和接受原假设的区别,犯两类错误的严重比较时也要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教材内容较多,受到课时和后续课程的影响,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有所取舍,如回归分析可放置在计量经济学中讲解,注意避免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的重复。

因此,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教学,要以统计思想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依托,以软件操作技术为手段,突出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构建教室、实验室、社会三者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初旭.浅析财经类专业中统计学的改革与现况[J].商业教学,2014,(2).

[2]董瑞.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设想[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

[3]巩红禹.关于财经类高校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5).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信息管理市场调研培养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大法,学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社会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要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当前,信息管理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等问题。

为使信息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适应社会企业实际需求、跟紧学科自身的发展、力创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本研究对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互联网络问卷和回收数据,获得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省内企业对本系学生需求和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邀请企业校友回校面对面座谈。通过网上信息搜索,了解国内典型高校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比和国内高校的培养计划,发现趋势、特点、差距和不足。通过教师、在校生座谈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本系教师和在校生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数据分析结论

本次调研通过调查毕业生、典型企业、同类院校、在校师生等多个调查对象,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模式。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图谱的总体思路仍然有效。信管专业仍将发挥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全面发展的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建设,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化规划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评价以及信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构信息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要引进订单式等培养模式,参考走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落实以强化学生高级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强“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把握市场当前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实现人才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潜力之间的最佳平衡。

关于人才能力组成和结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贵在“复合”,难在“复合”。应突出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个性心理素质。通过在校接受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掌握现代经营管理原理、方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事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信息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等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开发与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情报检索、信息搜索、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信息分析与开发能力,能了解并跟踪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及其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形成较强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

关于课程体系建设。应强化融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厚基础、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专业特色,对于定量数学决策优化模型技术、计算机领域技术模块,以及代表信管专业问题解决特色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核心课程知识模块等三大知识团,需要进一步精心设计、组织知识点,做到逻辑连贯、没有过多的重复,理论学时精简、合理,淘汰一些技术内容已经陈旧的课程或章节,引入先进技术内容的章节或课程,健全、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实现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三大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融经济、管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

关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信管专业,怎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都不过分,这是因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落实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上。应在整合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重新审视课程实验、实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一系列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体系,精心安排实验项目,尽量将多个知识点组合成较大的实践项目,并严格指导,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商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教学手段和模式。为很好地完成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支持,实现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和谐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成果,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大力建设好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突出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基于行业与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加强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减少必修课学时数,增加选修课学时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对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配套政策的建议

关于素质教育。针对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了解太少,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在所有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均匀地分布在1-6学期,其实践环节均在假期中完成。这样总学分不变,但省出了课内学时,又可使学生到社会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加明确的主题,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更加深入广泛地了解社会,锻炼其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215-02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共同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指导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转型,促进地方院校提高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湖南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院校,必须贯彻落实党的重大教育决策,积极适应我国教育发展新常态,教育教学中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经济学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也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更加专注于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新路径。

一、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意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统计学数据为依据,利用数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软件,建立模型,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和完善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评估经济政策的影响,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认为“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就是普林斯顿大学计量经济学双塔之一,偏重于研究微观计量。计量经济学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对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最后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从而加强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自2000年被确定为湖南科技学院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课之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重方法轻实践的问题,既不能实现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与地方院校加强应用性和技术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不相符,不能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本文结合我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研究了我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向应用技术性转型的道路进行探索,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促进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学生数理基础薄弱,对本门课程存在严重的畏难心理

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除了金融工程专业外,其他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并且文科生的比重要显著高于理科生,因此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类课程存在严重的畏难心理。有学生反映自己碰到数学就头痛,数学类的课程基本都听不懂的,碰到数学课程考试必定挂科。而计量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经济类学科,但是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一般都注重于理论推导,忽视案例教学和实践应用。教材中一般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进行公式的推导及证明,只在每章的最后一节中给出一个案例分析。学生翻开教材,看到的是满篇的理论推导,下意识地将计量经济学归类为数学课程,产生心理暗示――“这门课这么难,我肯定学不会。”另外,计量经济学创始人弗瑞希曾说,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结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储备不够,存在先修课程的缺位,那么必然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对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方法介绍,轻应用能力培养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问题,其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分为四个步骤:模型设定、数据搜集、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应用。在计量经济学的各个步骤中都离不开经济学理论,无论是模型的设定、指标的选取,还是参数估计或者是模型的检验及应用,都离不开具体的经济背景。计量经济学不仅要寻求经济计量的分析方法,而且要对实际经济问题加以研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公式的数理推导,而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选取指标、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根据软件输出的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等讨论都较少。这样导致学生不知道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到底有什么用,也不理解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使用场合,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生搬硬套教材上的模型,而不管研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建立该模型,在数据的处理、模型的诊断,以及最后的经济意义解释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任课教师大多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缺乏将计量经济学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经验,并且从事计量经济学的教师大多是数学教师,缺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大多重理论推导,缺乏经典的案例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没有掌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内涵。

(三)考核方式存在弊端,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

考试是督促学生学习、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与手段。目前,我校对计量经济学成绩的计分方式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上机实验、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其中上机实验占一半,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占一半。上机实验是根据教材给定的数据进行操作。虽然能够训练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但是没有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而且教材给定的数据一般比较理想,不能反映出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是闭卷考试,题目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以及计算题等。大部分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学生平时不学,通过考试之前的临时抱佛脚,或者是作弊都能通过考试,少数能学甚至能够高分通过考试。这既打击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也在无形中助长了舞弊现象。而计量经济学是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培养的应该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模型来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临时的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就更谈不上应用了。而模型的设定、数据搜集以及模型应用等在闭卷考试中基本没有办法进行考核,因此目前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引进案例教学,弱化理论推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即通过导入案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计量经济学中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定量分析房地产价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确实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计量经济学中虽然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推导,但是这些公式的存在是为了说明模型结果的正确性。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应该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建立模型,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操作,并对软件的输出结果进行正确分析,而不是在公式的推导上。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软件的输出结果以及模型的应用条件的理解。当然,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搜集和编写符合计量经济学研究主题,切合学生专业的案例,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双师”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基本上都是刚踏出校门又进了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却没有机会将计量模型用于社会实践,缺乏应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实践,了解计量经济学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换,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打造“双师型”队伍。教师的应用能力提高了,才可能培养出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另外,学校应该多聘请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担任兼职的实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师培养方案和人才引进措施,推动“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三)引入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完善现有的考试体系

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既然闭卷考试不能反映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可以尝试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当然,为了保证课程论文的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防止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敷衍了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重视论文写作,合理安排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论文的选题方法、写作规范、文献查询等与课程论文撰写相关的内容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论文完成后加强对论文的严格验收,对抄袭的论文一经发现,一律判定为零分。同时也不能将试卷考核的方式抛弃,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它需要经济理论、统计软件和数学知识三者的结合,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强调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提高计量经济的教学效果是一项持久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成文,金露,魏文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2]庞浩.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07).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课程

1、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还不能令人满意: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仍然不明白经济法是什么,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不能有效地反映教学目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经管类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也感觉十分枯燥。有的教师在经济法教学中只重视具体法律制度的讲解,而忽视对总论内容的把握,使学生对经济法的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和了解,从而教学效果不好。其次,案例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取,而不能主动的参与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

2、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2.1基于对教学目标与对象的定位:

由于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与高校本科生经济法教学目标和对象不同,其采用的教学目的和方法也应该不同。高职院校应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培养一批素质良好、知识够用、能力很强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各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高技能人才类型和目标定位。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经济法学的教育目标也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经济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经济法人才,而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只是经管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标不能与法学学生的相同,而必须立足于高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而现有的教学方法又不能满足这样的目标,那么,在现行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2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取舍

基于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高技能人才类型和目标定位。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经济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把握和解决经济法教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首先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层次的实际,取合经济法和相关法课程的内容,形成适应专业要求的“自已的经济法课程内容。

2.3基于对教学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中,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教师绝对是主导;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填鸭式,满堂灌;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地反映教学目的,更不能适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改进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的建议

3.1能力培养为核心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大学生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就在于大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的是社会,是成为社会的一员,接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洗礼与检验。高职培养的是高索质技能型人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其教育的核心。在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包括思维能力、技艺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培养。而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强沟通的实践,包括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沟通。另外,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体现在经济法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3.2案例教学为关键

由于高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中,首先,应把主要的知识结构和要点通过有机的案例组合形成逻辑链条,并由此推导、总结出规则和对规则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些规则、方法分析实际的问题和案例,这样既可以培养出会运用法律的人才,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所讲课程内容有关的案例材料,对以收集编制的案例进行认真分析与比较以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3.3教法创新为手段

衡量经济法教学的科学标准,不在于给学生传了多少“死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如何理解通说,经济法教学应该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让“过程”培养人。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就应该让这个“过程”活起来,活起来的目的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做法就是增加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或是案例教学。

其一,教师必须根据授课对象所面临的具体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由教师提供与某种理论有关的案例,然后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论。其二,大学生的学习应注重于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故在教学中应该着力拓展学生的能力。笔者在实践的教学中,尝试改革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在课堂上演示出案例:要求学生将案例的内容演示出来,而不是口头表述或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由另外几个同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分析演示学生的表演技巧,分析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分析其他同学对该案例的理解和提问;几个学生对分析的情况进行评判:评判演示的隋况,分析的情况。最后由一个同学对他们这一组的案例知识进行总结:总结这一组的整体表现,总结案例所体现的知识点。查找、演示,分析、评判及总结,是完成一个完整案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他负责做最后的总结和评判。通过这一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团队的协调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而且,通过这一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真正体现了高职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倡导,体现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革新。

参考文献: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就业;统计学;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专科学院的主要职能。统计学教学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现状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当前社会应用技术类人才短缺和就业形式严峻的特点,在统计学教学中,在此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当调整统计学教学培养方案。

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操作,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涉及现行制度及其变革态势,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着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查研究,获取来自统计岗位的一线资料,根据统计学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所需要的若干项主要能力,来设计统计学中重点要详讲的章节,使学生既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充分的职业技能、较高的统计学软件应用技能。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基础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根据统计类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总结出适合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的统计学软件有:excel、spps、sas等。

二、对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一)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让学生熟悉各个统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要求。其目的在于深化和提高孕生对行政、事业、企业统计以及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的关系,微观统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种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了解较少、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接触甚少,因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通常感到抽象和空洞,而且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带领学生走出去,通过到实际部门的考察、调研可以极大地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此,我们组织了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的课程实习,而且每次实习尽可能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企业,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并且鼓励学生去寻找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他们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积极的思考。比如选择了从事市场调查的四川四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企业统计工作开展较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课程实习基地,这些课程实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程实习不仅有助于经济统计知识的学习,对其它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了解专业就业信息也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尽量结合实用系统,掌握分析、操作、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二)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应用型;统计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40-02

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调整中,将应用经济学、数学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统计学分支整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统计学一级学科分类,可授予理学或经济学学位[1]。统计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后,全国各大院校对统计学的办学与教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当前本科教育规模已经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初建玮[2]总结了西安邮电学院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要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成功尝试;李春艳[3]结合重庆科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外的研究[4-6]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统计学升为一级学科的时间不长,而国内对统计学师资及人才培养均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如何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进课程设置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便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办学背景为基础,从统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方案、其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等方面,探讨地方多科性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办学情况,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湖北工业大学是传统的工科院校。经过长达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5年,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迄今已经有九年的办学史。统计学专业的开办,是为了满足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对理科人才的渴求,特别是为了满足对既具有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又能灵活运用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当然统计学专业的应运而生,对开拓学校理科办学格局,形成比较全面的多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也功不可没。在开办之初,由于当时统计学专业的在学或毕业学生人数相对不多,市场属于相对稀缺阶段,因此学校对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培养出在企业、事业单位或教育行政部门从事市场调研、数据处理分析、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的较高层次人才。尽管几经当时各位领导和专家反复论证,数易其稿,这种定位仍然存在模糊不清的硬伤。

首先,统计学专业属于理科范畴,自然逃脱不了理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的作用,基础性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理论性强,实践性相对比较弱。而地方工科大学主要致力于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湖北工业大学属于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统计学的开办如何与教育部直属等重点大学以及普通地方弱势的本科院校拉开办学层次的距离,形成专业办学的错位竞争,这也是统计学专业的办学载体的档次定位的问题。

最后,统计学专业跟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终到底应该跟谁联系更紧一点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湖北工业大学顺应时代潮流,英明地做出统计学专业应当服务于工科,突出理科,与经济管理相互融合渗透的办学方针,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侧重于应用的学科定位,符合学校的办学层次与要求。近年来,学校发挥多科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在与学校经济类学科的交叉融合中,逐渐形成了金融统计、经济统计等热门办学方向,不少学生毕业后就业于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形成良好的办学声誉;在与机械学院的质量检测与管理类专业的合作中,也发挥了统计推断在自动检测中的理论优势。此外,统计学学科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科研项目与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在服务于本校特色优势学科的过程中,也通过其他学科的平台优势,顺利借力完成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目前统计学专业正在朝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目标前进。

二、课程设置方案

统计学专业在开办之初,积极借鉴和学习了武汉地区老牌财经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相关课程设置方案,也参考了重点理工类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办的统计学专业起步阶段的课程设置方案。同时,由于统计学的申报学院是以数理基础擅长的理学院,因此,在办学之初,受制于师资力量、办学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当时前几届的学生学习了较多的数学基础课程,比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抽象代数、运筹学等,旨在让学生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突出理科特色。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大胆开设了统计软件分析、可视化编程、C++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在高年级阶段,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风险管理、管理学等经管类模块课程,而形成了“数学+计算机+经济”模块形式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在后来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发现学生考研时都呈现朝经济学类一边倒的趋势,而且高质量就业人群也集中于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或工商、地税等部门,同时,前几年风生水起的信息技术类行业逐渐出现疲软的势头。为了顺应时势,突出应用理念,理学院及时调整了统计学专业中数学、计算机、经济类课程的构成比例,压缩了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等数学专业课程;压缩了部分计算机的课程;增强并优化了经济、金融类的课程,并且增加了相关课程实验实训的课时比例。同时,让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重心前移,使得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就可以相对完整地接触到统计学的核心类课程,为后面多元化的学科方向分流与就业赢得了可贵的机遇与时间。

三、其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统计学专业开办九年来,一直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统计实验室、资料室、实验实训中心等。统计学专业试行专业负责人制度,同时,每一班级均会安排负责又具有爱心的导师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全程进行指导。统计学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经常邀请统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职业生涯指导,促进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学术能力的稳步提升。

每一门课程也会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担任,并定期举行师生交流会,及时发现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这种积极畅通的师生沟通机制进一步疏通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让教学相长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教学改革之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目前统计学专业的已经毕业的学生去向来看,考研率、就业率以及就业的质量均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在统计学专业近九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培养了两名教授、三名博士(外加引进了一名博士),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专业影响力也逐步提升。

四、结论

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办学实践为例,介绍了统计学专业在开办过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其他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措施,旨在指出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背景下,地方多科性大学应当积极地从自身条件出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搭建数学、计算机、经济等学科课程构成为基本元素,以实用统计方法和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模式主导下的课程框架体系,积极探索多层次化教学改革实践方案,促进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发展壮大,为构建和谐的大学育人环境做出贡献。

致谢:感谢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的教研课题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28(11):3-10.

[2]初建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3):130-133.

[3]李春艳.普通工科院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8):37-38.

[4]王炯琦.吴翊.周海银.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3):61-64.

[5]王金华.吕效国.统计学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5):46-48.

[6]周涌.对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2):70-71.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教研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综合研究。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篇10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设置了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如何使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适应高职高专的社会需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程教学意图体现“教、学、做、练、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务求符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教学过程注重层次递进性,强化技能训练。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应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把区域性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开设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并将其设为专业基础课正是针对以上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始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条文规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专业领域中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同时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重点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经济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系统思维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逐步发展出自己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意图体现高职高专的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适应各专业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应重视“经济法基础知识”中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观察、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把“教、学、做、练、用”定位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务求符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经济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占用学时为45学时,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两者的比例为2︰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必需”是指理论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按照这样的层次递进式学习;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规定;“够用”是指要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和相关专业需要相吻合,以实际课程占用的课时要求为标准。因此在“够用”的标准下,教师“教”的内容要“精”“准”。“精”的标准就要求选取精当的内容,“准”指选准法律规定,同时教师的讲解也要“精”“准”。

2.实践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上务求“新”“简”。积极选取最新的案例,跟踪经济法发展的前沿,力求做到与现实同步,充实教学内容。“简”是指选取的案例既要简约又要符合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需要,要选用有递进层次和层层深入性的案例。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的针对性与应用性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经济法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相关专业开设,由于每个专业面临的岗位关键技能不同,决定了每个专业的教学略有不同。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课程作为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之一,可以设计考试系统;其他专业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同的条件下,考核内容这方面就没有硬性要求而是主要采取了案例引导教学法。

针对课程性质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根据经济法律的适应经济形势需求不断变动修改的特点,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需求重点讲解相关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精练、新颖,更能反映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能适应学生,充分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比如,在内容选取上我们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详细讲解,为将来学生的自主创业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

“教”是指理论知识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法律规定,解读法律规定,然后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即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采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吃透教材的内容。

关于“学”,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二者之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当然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

“教师教学生学”的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即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

举具体案例实例(选取典型案例)—引出本章具体内容—指出问题。教师讲解本章节具体内容—再进一步解决所举的具体实例—发散思维举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能力(根据具体教学状况可以选取教师举例和学生举例两种方式,实现互动)。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立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网站进行教、学研讨,师生互动;在教学网站上将相关法规收集齐全提供给学生;每章案例资源上网;上传相关案例视频,如《经济与法》和《今日说法》的相关视频案例等。

“做、练”指我们采取的校内校外实践实训教学,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社会需要。为此,我们在学习指导和校企交替环节设计了自拟案例、课前五分钟演讲、辩论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10个实训项目等实践实训环节。针对测试知识掌握情况我们设计了考试系统。

“用”是指实际应用,这种应用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和在校条件的限制。“教、学、做、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用”。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报告写作、校园法律咨询平台、社区法律咨询等技能检验环节。

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还体现在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模式,整体上按照授课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如下:(1)课前:课程网页上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前五分钟演讲;(2)课中:案例引导教学;(3)课中+课余:自拟案例、10个实训项目;(4)课后:考试系统测试、“教、学”研讨与交流;(5)课余:辩论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校园法律咨询平台、社区法律咨询;(6)毕业前:部分学生可以写经济法方面的毕业实践调查报告。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创新性和实践性为特征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交融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上突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强化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以日常实践活动为纽带,采用探究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部分鼓励学生在模拟职业岗位情景实训或在真实环境、条件变数很大的实际工作场所中获得所需的技能。

1.案例引导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为:讲授每章节之前先提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重点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讨论,最后教师评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实施效果:抽象的法律法规具体化,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2.阶段性课前5分钟演讲和辩论赛相结合。演讲题目和形式学生自拟自导;辩论赛先以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最后复赛利用课堂实践对抗进行。

3.个别教学内容师生讨论式。我们在教学中作了关于讨论式教学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先把学生自动组合成小组,对授课教师所给出的案例或提出的法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写出集中书面意见,按照合议庭评议方式进行,不同意见执笔人均要在书面意见中体现。再由授课教师点评,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这样的互动教学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4.设计专业实训项目共10项,规定实训流程和考评方法。例如,讨论并制作一份企业设立策划书、进行公司审批申请及登记注册、签订并完成一份业务合同法律文本设计、订立劳动合同、书写诉状等。

5.模拟法庭。课题组和鞍山铁西人民法院、鞍山正大律师事务所长期合作开展此项教学实践。通过学生模拟审理案件的全过程,在检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识,形象、直观地再现法庭审理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旁听审判。每学期安排两次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到鞍山市铁西区人民法院和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通过直接参与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学生亲身感受诉讼的步骤、程序,加深对法律应用于实践的感性认识。

7.专业实践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消费者权益日法律宣传,专业见习。利用寒暑假期到法院、检察院、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司法职业精神也得到培养。

8.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交流。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增强了教学效果。

9.考试方式多样化。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占总成绩的70%,题型以选择题、名词解释、解答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主要是案例分析),并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文章,占成绩的10%,其余实践活动占20%,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程考核的灵活性。

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同时又融入实践性教学,且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只有在全面、准确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促使经济法教学与经管类专业的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经济法教学的应有作用,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汉宏.关于“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2]邓擎刚.浅议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商场现代化,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