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十篇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十篇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36:05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1

第4期:评判体育教师教的质量――如何评教师

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国家教材实施教学,但具体教得怎么样,学生学会了吗?体育教学的质量如何对体育教师进行有效监测?有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如果监测工作做得不好,将动摇体育学科的根本。

第5期: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来自体育教师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体育教师所运用的教法与手段取决于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不同,教法与手段各异。课堂教法与手段的运用能力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中规划“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力的提升?其方法与路径有哪些?

第6期:如何改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体育教师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

很多老师对现状不愿进行改变、不知怎么改变、不想突破现有问题、想变没有环境支持,多数老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带坏了一拨年轻人。教学质量除了聚焦教师、课堂和学生外,外环境、大环境、大教育观更重要。改变教师的现状需要在观念上、行为上提出有效且有吸引力的措施。

《实案选登》栏目

第4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跳跃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跳跃活动方法。水平三、水平四:蹲踞式跳远。水平五:挺身式跳远。

2.案例片段分析类:跳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段展示。片段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立定跳远;(2)蹲踞式跳远。

4.各水平段跳跃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5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走、跑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跑的活动方法。水平三、水平四:快速跑、障K跑。水平五:耐久跑、途中跑。

2.案例片段分析类:跑类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段展示。片段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快速跑;(2)弯道跑。

4.各水平段跑类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6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排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排球垫球方法。水平三:排球垫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排球(技术运用)。水平五:排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段分析类:排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段展示。片段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排球垫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教研园地》栏目

《教研园地》栏目是教师进行教研的主阵地,本栏目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其基本点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入点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2017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稿件来源分为约稿和自然来稿,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积极投稿。一线教师投稿的字数为2000~4000字。

第1-2期:何为教研,为何进行教研

针对区域、片、校、组谈上年度个人方案、计划、实施及参加培训的体验、感悟、成功与不足,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作为教研主力军的一线体育教师可以谈如何改变、适应、跟进教研,教研的优势、功能、价值何在,可以通过校本教研谈自我担当与发展的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结合年度计划、方案等提出探讨的问题、建议或向专家求助。

第3-4期:如何进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的。校本研究的实施途径丰富多彩,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例谈校本教研的途径有哪些,怎样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让校本教研保持高效、发展的态势。一线教师可以结合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从操作层面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尤其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谈如何应对、反思、改进、提升中、高考体育策略的点滴体会等。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2

a: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确,如果仅仅是现代设计的如何定义就容易回答,而中国设计定义,就很困难的,因为我不认为中国设计应该有与国际通行的设计有不同定义的地方。中国设计面临很多的特殊情况,有超历史水平的高速经济发展期、有国企、民企混杂的特殊经济市场、有官民两方面权力形成的潜规律,有对智慧产权不尊重的特殊生态空间,有经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造成制造业留下的困境,也有急功近利的设计心态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定义域的内容,而是设计生态空间的因素。

Q:如果要描述中国设计,您认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或要素)?

a:经济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设计在生产行业中的位置,民众消费心态的成熟程度,国际市场对中国设计的认知水平和态度;

Q:您是如何描述中国设计的当下状态?

a: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的关系是一种衡量方法,德国、日本、美国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是均等状况;意大利、法国设计是设计水平高于制造水平;那么中国设计就是设计水平远低于制造水平。原因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出口型经济、急功近利的发展心态、消费主义的泛滥压抑了创意和设计的发展。

Q:你是如何评判一个设计的价值?当前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a:德国当代设计重要的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Rams,1932-)提出好的设计有十个原则(tenprinciplesof“gooddesign”),分别是:“好的设计是具有创新性的,是好用的设计,是好看的,是容易看懂的产品,是不显眼的设计,是诚挚的设计,是经久耐用的产品,是精心关注细节的设计,是保护自然环境的设计,是尽量做到少设计。”

我想中国设计也不例外,应该符合这些基本要素的发展。

Q:您认为中国设计应如何对待中国的悠久历史与当下生活?

a:当下生活,或者某种生活都是“内容”(content),设计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内容”,而是“文脉”(context),文脉承上启下,是“脉”,我们多年来的社会革命,就是不断的切断“文脉”,所以现在几代人对破坏传统毫无负疚感,即便用传统,也是当“内容”在用,不是从“文脉”角度去用。脉已经断了,要续起来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我不乐观。

Q:如果我们“再定义”中国设计,您认为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a:那就是认知的执行兰姆斯的十条要求,加上整个社会提高对“文脉”的重视,杜绝天翻地覆的暴力革命再次出现,逐步形成一个自己的文脉系统、一个道德底线,才有资格谈我们是一个有文明的民族,才有可能发展中国自己的设计,

Q:您期待在中国设计奖的评选中看到什么样的设计?

a:期望看到一些对我上面提到的原则有感悟的作品。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3

一、教学设计部分撰写要求

1.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作者应针对本课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重难点及与其他课时上下之间的联系、价值、教材易犯错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安全事项等层面去进行剖析。

2.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要从任课的实际对象入手,从生理、心理、已有运动技能基础以及男女生学习差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突出体育弱势学生的学情困难点分析。

3.设计思路:简要分析在践行理念、方法手段的设计等方面的亮点与特色,提供范式,以便借鉴。

4.教学重难点分析:从学生的学习方面重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的重难点分析,教学组织的重难点分析,这几方面分析入手。

5.教案:教案不要固守格式,可以丰富多样,图文并茂。但是表述要规范、准确、科学,练习次数、组数、时间、运动负荷、心率等要素要齐全。在教学片段之间,可以插入“设计意图”,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创新点在哪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等。

以上1~4点需要做出真正的分析,表述出设计的相关思考,而不是官话套话的堆积。

二、主题预告

第1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二:足球运球活动方法。水平三:足球运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足球运球(技术运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足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节点分析;也可针对一个教学单元呈现上下衔接的准备活动内容呈现与剖析。

一般教材类:利用篮球、足球和排球发展体能的游戏。其他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

3.各水平段足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2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小足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足球传接球活动方法。水平三:足球传接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足球传接球(技术运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足球教学内容“课课练”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运动技能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各水平段足球传接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3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二:篮球运球活动方法。水平三:篮球运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篮球运球(技术运用)。水平五:篮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篮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篮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4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跳跃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跳跃活动方法。水平三、水平四:蹲踞式跳远。水平五:挺身式跳远。

2.案例片断分析类:跳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立定跳远;(2)蹲踞式跳远。

4.各水平段跳跃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5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走、跑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跑的活动方法。水平三、四:快速跑、障碍跑。水平五:耐久跑途中跑。

2.案例片断分析类:跑类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快速跑;(2)弯道跑。

4.各水平段跑类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6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排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排球垫球方法。水平三:排球垫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排球(技术运用)。水平五:排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排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排球垫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教研园地》栏目投稿指南

《教研园地》栏目是教师进行教研的主阵地,本栏目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其基本点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入点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2017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稿件来源分为约稿和自然来稿,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积极投稿。一线教师投稿的字数为2000~4000字。

第1-2期:何为教研,为何进行教研

针对区域、片、校、组谈上年度个人方案、计划、实施及参加培训的体验、感悟、成功与不足,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作为教研主力军的一线体育教师可以谈如何改变、适应、跟进教研,教研的优势、功能、价值何在,可以通过校本教研谈自我担当与发展的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结合年度计划、方案等提出探讨的问题、建议或向专家求助。

第3-4期:如何进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的。校本研究的实施途径丰富多彩,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例谈校本教研的途径有哪些,怎样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让校本教研保持高效、发展的态势。一线教师可以结合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从操作层面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尤其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如何应对、反思、改进、提升中、高考体育策略的点滴体会等。

第5-6期:校本教研的提升,校本教研案例谈

校本教研旨在寻求旧“质”向新“质”突破,在充分了解师生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谈校本教研给自身、学生、学校、学科带来了什么,重点凸显计划、方案与实施、反思、成果的对接,力求说清楚典型案例好在何处,通过捕捉典型案例比对自我,提出独到的见解,以达到资源共享。

《游戏百花园》栏目选题指南

一、主题内容

第1期:室内课游戏

由于各种环境天气条件限制,室内体育课比重无形中会增多,需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性地组织有效游戏,高效务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2期:冰雪游戏

冰雪游戏并非专指在纯冰和纯雪上游戏,还包括一些与之有关的类似形式,如旱地模拟、草地模拟、滑动类、布艺材料类游戏及器材游戏,其中各种项目也可以做适度延展和模拟。

第3期:室内外热身游戏、放松游戏

热身游戏延展就是热场游戏,减缓或放慢就可以是放松游戏。

第4期:校园拓展游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很多优质游戏资源,各种依托新型材料的拓展游戏、大型互动游戏、体育电子竞技游戏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加以引进或是加工成校园拓展实用游戏,融会贯通,这不是要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思想和视角的再创新。

第5期:地方特色游戏与特色游戏器材创意

体育游戏的发展总是和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是个很好的解决之道,玩道也是道。

第6期:体操游戏

体操被称之为运动之父,快乐体操也是同理,通过简化设置和器材改造,用更简单有趣的方式和方法吸引儿童参与其中。

二、投稿要求

1.作者投稿游戏百花园请最晚于该月份主题前一个月完成稿件,如3月组稿稿件,需2月1日前投稿。

2.游戏主题并非一成不变,作者也可自定主题,稿件择优录用。

3.每篇游戏稿件中每个游戏请配1~2张照片和说明,目标明确、贴近教学,侧重一物多用、一用到底,形式多变,变化无穷。

4.单个游戏介绍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其中包含游戏名称、游戏玩法、游戏规则、游戏延展与感悟。

《场地器材》栏目选题预告

2017年场地器材栏目以“实用、实效”为中心,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征稿,欢迎大家将自己在本方面的研究与经验或外出培训学习中看到的分享、整理出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1.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园环境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布局设计,一些地形、地物完全可以为体育教学所用,特别是一个郊区或边远的学校,如小树林、小山坡、坚实墙体等,可用来摸高(或爬树)、投掷(或上下坡跑)、投掷墙(或做攀岩墙)等,都需要我们去发掘利用。

2.体育器材和生活物品的利用与开发

众多的常规体育除自身显性的使用价值外,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拓展功能,也就是一物多用;在琳琅满目的生活物品中定有一些为教学所用;每年报废的体育器材,通过我们的智慧与巧手,让它们获得第二次生命,重新成为我们体育教学中的好伙伴;对废弃的体育器材、生活物品及其他材料进行创新组合设计,便制作成新器材,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会。

3.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设计

一堂精彩、有效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课前、课中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与布置,才会有体育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有效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170-01

1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就目前来说,高速公路工程造价不同的阶段,其影响因素都是不同的。下面,笔者就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介绍。

1.1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设计观念、设计时间以及设计团队等因素。

1.1.1设计观念

设计观念是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设计观念如何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水平和质量。就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设计来看,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当地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会出现一味地追求风格或者是质量而导致了忽视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问题。部分设计人员认为,只要高速公路的质量可以确保,那么即便是价位高些也没有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会造成设计阶段的造价失约现象的产生。

1.1.2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是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就笔者的实际工作来看,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设计方案的经常变通或者更改。经常变通或者更改设计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高速公路的造价产生了影响。毕竟不同的设计方案其对费用的预算都是不同的。

1.1.3设计团队的水平

设计团队的水平如何是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关键因素。高速公路的工程主要是由技术人员来设计的。技术人员如何设计、如何通过采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设计团队水平的一种体现。因此,通过聘用高水准的设计团队是做好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1.2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施工是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极为重要。下面,笔者主要就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介绍。

1.2.1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动

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动是影响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方案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工程的造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方案进行改动或者是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造价的变动。

1.2.2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是影响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主要因素。高速公路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施工材料的选用,选用什么档次、什么规格的施工材料对于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建筑市场的材料涨落情况不确定,这样更是对造价的不稳定性提供了因素。

1.2.3劳动力费用

随着当前我国物价的上涨,劳动力的费用也大幅度提高。而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费用的提高影响着高速公路的造价。

1.3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竣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阶段,我们主要是考虑竣工结算对造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能够按照合同上规定的来进行施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工程预算外的费用。

2针对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下面,笔者针对高速公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有效控制进行简要说明。

2.1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有效控制

做好高速公路工程造价设计因素的有效控制工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要进一步更新设计观念。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到工程质量和价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造价控制意识,以减少相关的企业成本。第二,要进一步安排好设计时间,设计的时间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时间很紧,工作人员不能够有效地对方案进行修改。因此,合理安排好设计时间尤为重要。第三,要进一步提高设计团队的水平,只有高水平的团队人员才会进一步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2.2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有效控制

做好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有效控制是做好造价工作的重要要求。下面,笔者主要从三方面对此进行相关说明。

2.2.1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动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动可以减少工程的造价控制。一般来说,设计的变更或者是改动都是很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其变更对于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工作,要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动。

2.2.2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是开展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施工材料对于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造价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施工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就笔者的工作经验来看,高速公路工程的材料费一般占工程总价的70%,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经营管理预算人员必须与施工技术人员,材料机械人员密切结合,严格制约好材料的用量,材料人员定货数量一定要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图纸量略加损耗来制约,避开浪费。

2.2.3加强高速公路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

加强高速公路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是做好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在工作中应该认真审查承包商上报的施工设计,通过多方位、综合性地选择来决定采用最为合理、科学而经济的施工方案。作为高速公路工程现场的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在现场的管理中,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和利用场所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大规模的施工局面,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3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竣工阶段的有效控制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竣工阶段的有效控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可以完善对项目工程的监督工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竣工监理的监督,推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竣工的检验趋于合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得工程项目的造价制约在限额范围内。反过来,也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水平,真正做到造价控制。

高速公路工程当前是我国建设项目的重要工程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好其造价控制工作。上文中,笔者主要从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控制层面的建议,以更好地推动高速公路造价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常萌.施工企业高速公路施工成本制约的实施[J].科技信息,2010(23).

[2]吴洪松,郝中华.高速公路施工成本制约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7).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5

1.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比较缺乏由于我国广告设计专业起步比较晚、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实际教学环节中更是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比较缺乏,这严重制约着广告设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实际的广告设计从业经验。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复合型学科,需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设计经验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很显然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还需进一步提高。

如何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开展

1.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促进学生角色认知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模式,搜集多种时尚元素与广告素材为学生创建训练平台,通过设计教学案例、建立资源库与客户系统、下达设计任务、与客户沟通交流并团队合作模式设计作品、进行作品综合点评等方式完成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方式,积极引进客户沟通环节与学生团队合作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参与性高、目标性强,与市场、客户需求相吻合,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中,促进学生角色认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2.完善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好的符合客户需求,必须将广告设计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不仅需要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广告作品的设计,还需要充分利用多种设备、软件制作出相应作品。因此,必须完善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本着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岗位需求的主线,加强与报社、广告设计公司等的合作。建设广告设计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的硬件教学水平,突出生产实际与学生实践学习的联系,为进一步探索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3.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师资力量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结合广告设计的专业特点,必须积极打造复合型师资力量。一方面从校外积极引进专业能力强、技术经验丰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担任专业教师,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其的理论学习水平与教学水平。一方面对现有教师进行综合培训,鼓励他们进入一线实践、学习,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设计经验与技能。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结语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水平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利用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最主要的、非常不可缺少的手段。显然,前者包含后者。为免混淆它们的概念,我们必须对两者有正确的认识。就工程施工管理中推广信息技术而言,不仅仅是解决是否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比如说,即使企业各部门都应用了计算机,而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仍需要纸质媒体来进行,这样,就不能说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化。同时,使用计算机的现代化工程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有效、自动而有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因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施工进度、质量、工程投资成本控制进行跟踪、管理。如:建筑房地产企业的oa办公自动化,ppt建筑、图形模块的展示和说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pKpm建筑制图软件、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亿图流程图制作软件以及施工网络图、横道图等计算机技术在实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既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又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或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项目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

首先,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建筑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定额套价、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工程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横道图、模板、脚手架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脚手架设计、高大模板设计、施工详图及模板放样设计),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投资成本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管理控制、项目绩效考核控制、日常信息收集和管理)等。

第二,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自动提升滑模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装饰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施工中垂直运输、水平运输、安全预警等。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会使企业的生产控制成本和工作劳动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a)、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的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很不科学;

b)、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输,工作效率较低;

c)、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oa企业局域网络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企业与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没有形成网络,信息不能相互传输与交换。

d)、不论政府网站还是企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

e)、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

f)、我国建筑业生产环境,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特别是中、小建筑企业,受企业内在机制制约;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相互制约。也就是说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以信息网络技术覆盖进行生产模式体系。

3、国内外同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国外建筑业同行信息技术应用较早,成功的经验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列举一些实例。

a)、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网络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充分利用。已达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

b)、在香港,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进行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等信息)等。

C)、在国内房地产、建筑施工、监理企业中普遍应用的《月度生产例会》、《工程例会》、《监理例会》都使用ppt、亿图施工横道图和施工网络图,为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管理提供了直观、明显的对比和了解,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彰显了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4、提高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1)、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

建设部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列为目前的重要任务。部长俞正声强调,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建设领域的工作,不是赶时髦,更不是点缀,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特别应加强在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建筑业成为大势所趋。而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技术、i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统eSS等)。企业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2)、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

当代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大,参建工程的单位和施工人员多,建设工程文件多(如图纸、合同、信函、通知、工程联系单、进场材料报验、工程施工进度、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隐蔽验收记录、企业季度、月度考核等),信息量大。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是以纸为载体,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纵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容易在信息交流中丢失和延误,沟通交流失误造成损失。正如美国BRiCSnet公司的调查显示,项目成本中的3%~5%是由于信息失误导致的,其中使用错误或作废图纸造成的损失占30%。在美国,每年为了传递项目管理的文件和图纸而花在特快专递上的费用约5亿美元,项目成本中的1%~2%都用于日常的印刷、复印和传真等。调查还显示,建设项目参与任何一方在竣工时所掌握的有用记录文件都不到总量的65%。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建筑企业管理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3)、开发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网上工程项目管理等。

以互联网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重点是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系,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网上资料传输与提交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施工阶段,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例如:项目经理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召开虚拟的工作会议,项目组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相关的工程师交换资料信息,审阅施工质量,会签设计图纸和文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掌上电脑将施工质量检测信息直接上网到公司进行评定;施工单位将施工质量检测信息,通过网络提交给质检部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阶段,各类竣工资料根据质量记录自动生成的信息管理;把资料进行拷贝存档保管。

(4)、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当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进度、质量、投资成本)和三个管理(合同管理、资源信息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相关软件的应用。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线路工作、非关键线路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利用网络管理软件控制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的特点,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高。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以及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隐蔽记录的产生。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投资管理软件也可用于工程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的核算与计量,为工程的进度、质量提供资金保障和管理措施,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保障条件。

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支护、降水设计与计算、建筑施工高大模板设计、脚手架的设计与计算、钢筋制作加工、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室内外管线设备的安装、屋顶花园设计、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地下三层机械车库车位三维效果设计等软件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7

关键词:公路几何设计交通安全灵活性设计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

3、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3.1平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常用的线形,其优点是勘测、设计简单,方向明确,距离短捷,但直线单调,对驾驶人员易产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选用直线线形时,一定要十分慎重。满足最小长度和最大长度的要求。

曲线线形要适合地形的变化,并能圆滑的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圆曲线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些。在较小半径弯道上,应该设置超高,超高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应该综合考虑。超高、加宽不足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曲线转角对公路交通安全也有影响。小偏角曲线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急弯错觉,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合理确定路线转角十分重要。

3.2纵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纵面线形应注意纵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曲线两类。纵向坡度受车辆和行驶性能的影响较大。爬坡能力明显不同的车辆混在一起,不采用适当纵向坡度和在路段设置爬坡车道,就会成为道路通行能力低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纵向坡度的标准值,要在经济容许范围内按尽可能较少的降低车辆速度的原则来确定。在连续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不安全,因此必须控制坡长。

一般,凸曲线段事故率要比水平段高,小半径凸曲线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竖曲线频繁变换会影响行车视距,严重降低公路安全性。在夜间没有照明的公路,凹曲线必须考虑视距问题。

3.3横断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公路路幅的布置方式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车行道、路缘带、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形状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一般车行道的宽度控制在3.5~4.0m之间。

车行道宽度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缘带和路肩的状况,高速公路设置规定宽度的路缘带能起到分隔车行道和路肩、车行道和分隔带的作用,并诱导驾驶员,有利于安全行驶。

3.4平纵横组合设计与交通安全

平纵线形的组合,对视觉诱导起重要作用,在视觉上违背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在平纵线形设计中,要避免竖曲线与回旋曲线重合,特别是凹形竖曲线与平面上两反向回旋线的拐点重合;避免竖曲线顶部有急弯,以免驾驶员靠近顶部来不及判断,从而造成速度过高引发交通事故。在平曲线的组合中,尽量避免或少采用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和复曲线。看起来扭曲的路段,破坏了线形的一致性

4、公路灵活性设计方法

4.1灵活性设计的原则

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连续性。公路线形是优美的三维空间结构,要求线条流畅,具有韵律感。

(2)融合性。公路路线要与环境融为一体。

(3)原始性。公路路线选线时应充分利用风景资源,视野要多样性,尽量保持现有环境,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施工痕迹要注意恢复其自然外观。

4.2灵活性设计的方法

(1)协调设计

从灵活性设计的角度出发,公路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协调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灵活运用线形设计指标,使其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二是公路布线要灵活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公路建设不破坏周围环境的自然美。

(2)超标设计

公路作为大跨度的巨型构造物,所经地区往往地形复杂、差异较大,面临极端的自然气候或地形环境条件,设计者有必要灵活地寻求其他的一些解决办法,其中超标设计就是选择之一。对于特殊的公路立地条件,即使使用极限的设计标准也可能会出现高造价或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突破公路线形设计标准中所规定的底限指标,以达到设计的均衡性。

4.3主要做法

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都很宽,有10m以上的宽度,一方面考虑将来道路加宽时,不需要再征用土地,但多数情况下是考虑在现有的运营条件下,车辆行驶如偏离行车道驶向对方车道时,中央分隔带有足够的宽度用于减缓汽车的速度,避免与对面来车相撞以造成恶通事故。路基设计采用低路堤形式,排水沟设计基本采用平坦三角形或浅碟形,路侧护栏视需要而设置。边坡坡度一般很缓,边坡防护几乎全用生态防护。

5、总结

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交通事故并非一定是几何设计不当造成的,但科学完善的交通安全设计特别是加强几何设计等内容是减少交通事故、减轻旅客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的手段。为了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水平,必须在道路的规划设计各个阶段重视安全因素,达到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湧平.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几何设计增加交通安全[J].交通标准化,2007,(06):216-218.

[2]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凌镭,吴海翔.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3,(6).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8

一、概论

1.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我们作为勘察设计工作者,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之,在公路几何设计等各种方案中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二、平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常用的线形,其优点是勘测、设计简单,方向明确,距离短捷,但直线单调,对驾驶人员易产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选用直线线形时,一定要十分慎重。我国规定最小直线长度为:当设计速度为60Km/h,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米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米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在实际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直线,特别在平原地区,不能过多的人为改变直线线形,但也要注意适当引入曲线,以便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一般直线最大长度为20(V+ΔV),其中V为设计行车速度,ΔV为通常在直线段的实际行驶速度与设计行车速度的差值,一般取ΔV=15~20km/h.

曲线线形要适合地形的变化,并能圆滑的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圆曲线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些,一般避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缓和曲线通常采用回旋线,对于设计车速较高的公路,在计算缓和曲线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宜采用0.45m/S3,并相应增加缓和曲线的长度。

在较小半径弯道上,应该设置超高,超高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应该根据弯道半径以及道路等级、所在地区的寒冷积雪程度、地形状况等综合考虑。对超高、加宽值的计算,必须有足够的满足,超高、加宽不足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曲线转角对公路交通安全也有影响。大量资料统计,小偏角曲线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急弯错觉,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合理确定路线转角十分重要。

三、纵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纵面线形应注意纵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曲线两类。道路原则上按在同一设计车速路段保持同一行驶状态来进行设计,纵向坡度和别的线形因素不同,受车辆和行驶性能的影响较大。爬坡能力明显不同的车辆混在一起,不采用适当纵向坡度和在路段设置爬坡车道,就会成为道路通行能力低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纵向坡度的标准值,要在经济容许范围内按尽可能较少的降低车辆速度的原则来确定。在连续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不安全,因此必须控制坡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对纵坡长度受限路段采用平均坡度法进行验算。

一般,凸曲线段事故率要比水平段高,小半径凸曲线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竖曲线频繁变换会影响行车视距,严重降低公路安全性。在夜间没有照明的公路,凹曲线必须考虑视距问题。

四、横断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9

【关键词】框剪结构;优化设计;措施;内力分析

框剪结构是一种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组成的结构体系。框剪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由于拥有较大的平面空间,其抗震性和整体性能都相对较为良好,因此在建筑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适合用于很多大型高层公共建筑设计。目前来看,这种结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并且为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设计当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

1、基本概况

1.1结构承重体系设计

结构承重体系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进行,在设计中,裙房部分要考虑荷载效应的发生,主楼的部分也要考虑竖向的荷载效应,同时对于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荷载效应也要加以重视。因此裙房结构需要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形式,而主楼采用框架一剪力墙承重结构体系。

由于主楼的抗侧力构件是重要的部分,在设计中剪力墙要承担主要水平荷载,同时框架承担少部分水平荷载作用和大部分的竖向荷载作用。如果要提高主楼的抗扭能力,在设计中要加强剪力墙和楼梯主楼结构的相互位置,其中主要要注意建筑结构设计的变形限值,将其进行综合匹配,以刚度、承载力和延性来进行综合。

1.2建筑缝的处理设计

建筑缝的处理设计是通过主楼和裙房之间的连接部分来进行设计的。由于主楼和裙房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连接处需要设计出防震缝和沉降缝。防震缝的设计是为了减少主楼和裙房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从而增加裙房的防水难度,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将主楼和裙房看做一个整体的设计方案来进行设计计算。而沉降缝的部分是主楼按照实际的需要,将主楼基础设计成桩基础,与此同时,裙房的基础设计成柱下条形基础,二者在调整彼此间的不均匀差,从而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这也是建筑缝最常见的处理设计方式。

2、结构优化设计策略

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较多的方式是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这种体系的建立有效的提高了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并且更好的提升了使用空间,使建筑更为优质。由于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相对较好,因此也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完好。在一定条件下,采用框架结构设计能有效的提高水平变形曲线能力。然而钢筋混凝土一剪结构具有多种效果,从力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进行设计优化设计也难以完成。因此,及时国内外很多的专家进行了多种实验,但框剪结构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在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科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2.1框架结构的分部优化设计技术

钢筋砼框架结构属于具有多个多余约束的超静定结构,其荷载效应不仅与外荷载大小有关,还与结构构件的材料特征、几何构造特征有关。钢筋砼框架结构的分部优化设计,即是在结构整体内力分析完成后,根据梁柱各构件的控制内力进行截面优化设计,确定满足荷载效应水平要求的各结构构件的几何特征和配筋量的优化结果,由此导致原结构的几何特征和荷载特征发生变化,优化结构在现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特征发生变化,各构件控制截面上的控制内力也发生相应变化,据此再进行新一轮的优化设计。因此框架结构的分部优化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迭代、渐进的寻优过程,计算结果虽不总能等价于整体优化设计结果,但通常能给出工程实用的满意结果。

钢筋砼框架结构的分部优化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初始选型:根据结构平面、立面布置及建筑物设计使用功能,分析结构所受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及其传力路线,并考虑施工因素,归并框架梁、柱的类型,初选梁柱的几何尺寸;

(2)结构分析:按照结构的实际几何构造特征,计算结构所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对钢筋砼结构进行空间内力分析。根据结构分析结果,将截面尺寸相同的构件的控制截面内力,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构件的设计控制内力;

(3)截面优化设计:截面优化设计是对优化的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设计过程中,保证其整体设计方案的准确性,提高设计质量是关键的步骤;

(4)可行性判断: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一次内力分析,检验其可用性。若整体分析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则可按此方案进行配筋和构造处理,作为最终的优化设计结果。否则需根据工程经验和结构内力分析结果进行局部调整,直到方案可用为止。

2.2框—剪结构的三阶段优化设计策略

框—剪结构的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优化问题:一是结构最优设防水平的决策,二是框架与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以及承载力、刚度与延性变形能力间的最佳匹配设计,三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的优化设计问题。

高层框—剪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协同工作问题,主要是水平荷载在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之间的分配设计,因此剪力墙数量和位置的设计是关键问题。这里,我们将框)剪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优化准则进行优化设计。

(1)第一阶段:最优设防水平id的优化决策

以地震的危险性为前提,分析地区地震的相关强度,从而评测出相应的结构优化方案,在进行设计前,将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评测,从而把设计方案综合在内。

(2)第二阶段:剪力墙构件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结构构件的优化设计主要是结构刚度与延性指标的最佳组合,可用力学准则进行优化。结构刚度对结构的影响主要为结构的自振周期和侧向位移,结构延性对结构的影响主要为保持承载力前提下的变形能力。因此,可用结构整体的侧向位移量来协调结构的刚度和延性。我们根据高层结构设计规范对结构层间位移和顶点总侧移的限值来控制结构的刚度设计和延性设计。

(3)第三阶段: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准则是一个结构准则,在一次整体分析完成之后,可按照前述方法对框)剪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进行优化设计。

3、结论

综上所述,框剪结构存在着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融合了二者之间的优势,其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互补,如果涉及合理的话,优势将会更为突出,对于建筑物整体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进行综合的考量,设计时要在整体的情况下进行结构的布置,从而分析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的进行调整,使建筑的受力充分的均匀,这样不仅保证建筑质量,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平面设计水平篇10

1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1帮助个体的学习。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如何讲完知识内容,而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个体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因此教学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到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1.2重视个人的发展。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明确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自主性,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并确保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潜能的平等机会。新课程侧重于学生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条件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所知道的东西,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1.3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指对知识的延续性、传承性和系统性而言,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身心状态这一条件有关,分为即时的或长期的,长期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于课程的一种整体设计,即时的教学设计即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到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学生的现状: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遵循教育规律的渐进性。

1.4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深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及其关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2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2.1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2.2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2.3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2.4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它是在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习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