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十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十篇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37:51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1

关键词:交际策略能力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及应用

1.交际教学的形成

交际教学的产生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传统英语教学的变革。在此之前,情景教学法是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此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逐渐受到应用语言学家的质疑,他们开始注重语言的功能及交际潜能。

以教育为主要活动的欧洲理事会开始寻求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1917年,一些专家开始调查建立“学分制系统”的可行性。在此系统中,学习任务被分为若干部分或单元,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对应。他们制定的“入门大纲"融入了功能分析的成分。wilkins于1976年发表“意念大纲”,此大纲注重语言的意念及交际功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语言学革命注重语言运用而非语言学习,Hyms于1970年发表“关于交际能力”的文章,强调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所有这一切最终促使交际教学的形成。

2.交际策略能力的提出

Canale和Swain(1980)把交际策略能力模式分为四个部分:(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语篇能力;(4)语言策略能力。Bachman(1990)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由三部分组成:(1)语言知识;(2)策略能力:(3)心理生理机制。两种分类方法虽不大相同,但都包括策略能力,都把交际策略能力看作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交际策略的分类

交际策略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口语教学中。因此,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交际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交际策略,主要有两大派。Faerch及Kasper将其定义为:个体为解决因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出现的困难的一种潜在的有意识的计划(Faerch&Kasper,1983:81)。tarone将其定义为:当精确的意义结构不被交际双方认同时,双方为达成一种意义共识而作出的努力(tarone,1980:420)。前者注重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后者注重从社会角度去探讨。

笔者将以tarone的交际策略为理论基础,分析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及运用此能力。

4.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tarone的交际策略注重发话者及听话者双方的共同参与,而非发话者单方的责任,这更符合口语交际的实际。根据tarone的交际策略,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注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学生的回避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有时会因话题不熟悉而产生交际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口语中尽量避开不熟悉的话题,舍弃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从而达到沟通目的。

(2)培养学生的释义/意译能力。在口语教学中,因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每个词都用得精确无误。为达到交际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近似原则”、“创造新词语”及“迂回说法”来弥补口语交际中出现的交际缺口,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培养学生的有意识转换能力。此种策略能力的培养使交际双方在外语信息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母语知识进行交际,一般有“逐字翻译”及“语言转换”两种实现形式。

(4)培养学生寻求帮助的能力。当交际双方不能通过上述策略进行沟通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寻求帮助进行解决,如提问、要求解释和重复等,且寻求帮助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交际过程,而且是一个学习运用交际策略的过程。

(5)培养学生运用模仿及手势语的能力。此能力在实际的社交场合、表演场合、演讲场合等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5.交际策略能力的运用

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要在交际策略的运用中得以实现及巩固。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恰恰是为了应用。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口语教学主要以课堂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5.1口语交际活动的原则

Richars&Rodgers(1986:72)关于交际教学提出了三条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口语交际活动的原则,主要内容有:

(1)交际原则:交际活动要在课堂环境下体现真实的交际目的。

(2)任务原则:交际活动要达到完成有意义任务的目的。

(3)意义原则:交际活动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有意义,以促进学习进程。

由此可见,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要基本遵循以上三条原则,运用有意义的语言,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而实现真实的交际目的,在交际中不断培养交际策略能力,提高交际水平。

5.2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

在遵循口语交际活动原则的前提下,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活动。它一般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特定的交际背景,学生在某一特定的交际背景下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提供的交际背景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上面所讲的交际策略能力,达到交际策略能力培养的目的。

(2)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也是一种不错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此种交际活动与角色扮演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有特定的交际背景。不同之处是,角色扮演至少是两个人,而即兴创作没有人数的限制。更突出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即兴”二字上,即,即兴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设定的特定交际背景临时发挥,几乎没有或没有准备时间,而角色扮演一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即兴创作与角色扮演相比难度稍大,但在此活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

(3)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需要学生分组参与、难度较大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实现形式。此活动需要学生掌握及拥有相关的背景知识、组织语言的技巧及敏锐发现对方辩论缺点的能力。此活动一般在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它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此活动中对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提高交际水平。

6.交际策略能力与外语水平

poulisse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总结了关于交际策略的实验,他把学习者遇到词语表达困难时所采用的策略称为“补偿策略”。实验发现,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越高,所用策略越少,且种类也有所不同。Schmidt(1983)的研究也证明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外语水平几乎没有提升,但策略能力却大大提高。所以一味强调策略能力是否阻碍外语学习者外语水平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7.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交际教学法盛行的当今社会,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及运用能力,以使其达到最佳的交际目的。关于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关键是掌握一个度。交际策略是达到有效交际的手段,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它也将最终服务于实际交际,使交际更流畅、更完美。两者可互补共存、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CookVivian.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chpress,2000.

[2]JohnsonKeith.anintroductiontoForeign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chpress,2002.

[3]RichardsC.Jack&RogersS.theodore.appro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chpress,2000.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2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扬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为了达到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育口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语文交际工具最突出的要求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春秋战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拜六国之印;三国时,诸葛亮独步东吴,舌战群儒;当代我们敬爱的,各种场合应对自如,无往而不胜,足见口语交际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而小学阶段是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教学任务。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而口语交际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的社会,交往活动是新世纪人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担负着每个社会人交际效率高低乃至成败的重任,显得更为重要。

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以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兼及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为目标的口语交际教学正顺应了这一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出发点。

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堂改革的要求

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较多地受到考试形式的导向和制约,往往只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训练,而忽略了口头语言的训练,重笔头、轻口头的现象在教学中比较突出,这将严重制约着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实践意义。

五、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的6年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特别是语言训练更是如此,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最快的阶段,具有基础工程的重要意义。如果在小学时期,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开发,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能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语言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人类即将走进崭新的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人变得不再遥远。“地球村”概念的出现,说明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愈,并呈发展的趋势。口语交际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种时展的潮流。

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前提是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听说能力显然是水融、协同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主要在交际实践中进行。所以提口语交际,强调了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了辩正唯物主义哲学,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

八、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把握学科特性

小学语文教学固然有思想性、人文性等多种属性,但最本质的我们要把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母语这一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听和说的本质是信息、情感等的交际活动,故现在“口语交际”的提法更符合学科特性。

九、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听话、说话的训练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教师往往不够重视。更主要的是过去的训练方法存在与生俱来的缺陷,练说话就是一张或几张图,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言语交际实际,故而根本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效率可想而知。现在提口语交际,指出了训练听说的主要途径就是言语交际活动,而并非“纸上谈兵”。另外,听与说有时是单向的,但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师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助于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这样的教学势必能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由此可见,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把握“口语交际”这一概念蕴涵的深刻含义,是搞好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必须正确把握,深刻领会学科理论基础,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以更好的促进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3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策

一、引言

语言表达通常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而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赖以存在的基础。然而,过去我国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亦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口语能力不强,缺乏英语口头交际的能力,很难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确切地说,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注重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谈一谈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的语音练习

学好语音是学习语言和进行交际的基础。只有学好语音,才能更好地掌握词汇和语法,提高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从而真正地掌握好英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语音知识成了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致使他们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低下,有的人甚至成了听不能听、说不能说的“聋子”和“哑巴”,间或说出来的英语也不标准,使中国人听起来像外文,外国人听起来像中文,因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进行校音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弄清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引导学生将自己熟悉的单词或一段文章录下来,然后与原版磁带进行比较,找出差距。

(3)注意模仿磁带或外国人的发音。

(4)让学生多进行朗读练习。朗读时必须充分放开,消除紧张、害羞和怕人嘲笑的心理。

2.引导学生学好逻辑重音

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出于强调、对比和语法等方面的需要,常对句中的某一个词特别加以重读。如果这个词原来是不重读的,则要变为重读;如果原来是重读的,则须更为加强。在对某一个词特别重读的情况下,句子里其他的重音便相对减弱;或者完全失去重音,这种现象称为逻辑重音。逻辑重音能更好地体现说话者的意图,使听话者更好地领会说话者的意思;它能使交际显得生动活泼,充分表现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使交际的目的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逻辑重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学生必须好好掌握。其实,英语中的逻辑重音和汉语及其他语言中的逻辑重音基本上是相同的。比如说,“这是你干的吗?”“不是我,是他。”说话者必定会加重“我”和“他”的语气。若不知道逻辑重音及其运用,往往会使听话者抓不住说话的重点,甚至使人感到费解、误会、不知听云,有时还会使话语显得滑稽可笑、怪腔怪调,难以实现交际的目的。许多学生常说,我们所说的话根本没有用词或语法方面的错误,但外国人听后总是不得要领。我们觉得其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逻辑重音的交际功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好逻辑重音。

3.鼓励学生掌握好连读

很多人可以发好单个的词,却说不出流畅、连贯的句子;他们能听懂单词,却听不懂连贯的句子、对话和篇章。这在听力测试中尤为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英语中的连读。

连读是英语口语交际的重要技巧之一,它能使句子流畅、连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交际信息量。具备一定的连读知识和技巧不仅有利于口语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提高听力水平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英语学习者必须努力掌握连读的知识和技巧。值得注意的是:连读只能在同一意群或同一口气说出的短语或句子内进行;

连读必须自然、顺畅,千万不能将两个词生硬地连在一起,否则,既会使话语显得断断续续,又会改变词的意义,使人无法听懂所要表达的意思。

以getup为例,举一种简便有效的训练方法:先分开慢慢地读get和up,然后逐渐加快速度,直到两个词自然地连在一起为止;千万不能进行强制性的连读,以致把getup读成[get?蘧p],从而使人无法听懂。

三、结语

随着我国英语学习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我国的英语教学法的重心亦由“语言输入式”向“语言输出式”移位,即从单纯的领会能力教学转向综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上来。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志军.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07(35).

[2]薛莲.论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措施[J].新课程:下,2011(5).

[3]岳莲.关于职校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3).

[4]张西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9(7).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4

关键词:情境;习惯;争议;拓展;倾听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更需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教师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更多地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即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使他们想说、敢说、乐说,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哪些策略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萌发口语交际欲望

口语交际训练融说话训练和交际训练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口头语言是交际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交际活动又为口语表达创造了条件。因此,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一些以介绍知识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学完《桂林山水》一文后,让学生当导游,向“游客”介绍令人赞不绝口的桂林山水,“游客”向导游提出要求或疑问;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如《狼和小羊》一课,文中狼、小羊的性格是鲜明的对比,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课本剧。在表演中,学生把狼的凶残、狡猾、咄咄逼人以及小羊的善良、温顺、无可奈何演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学生有了自主的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这样的情境教学,既渲染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形成习惯,让学生成为口语交际的强者

每次我讲故事,总是到高潮部分突然停住,让学生去想、去猜。时间一长,学生会不自觉地就“插嘴”,创新的火花就在这里诞生了。而且当我公布的答案与他们的想象有差距时,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想法说服对方,让对方心服口服。“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新课改要求教师将孩子从注重课内学习的“三味书屋”带到体验实践学习的“百草园”中,真正地做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便应运而生。每次的筹划、每次的分工、每次的成果展示以及最后的学生感受都成为他们必修的说话项目。渐渐地,他们的热情越来越高,而且自信心也格外高涨,口语交际的习惯逐渐形成。

三、激发争议,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从对立两方面去辩。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到月球上居住,针对这一提法,我让正反不同意见的学生展开辩论。在争辩中,我注意训练学生说话的规范性……有些课文的结尾确实有文断而义无穷的感觉,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凡・卡》一文的结尾,让学生讨论:爷爷是否能收到信?假如收到信,爷爷会带凡・卡回家吗?等等一些问题,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发展。

四、课外拓展,让学生口语交际的实效得到展现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自觉而有意义的口语交际尚处于形成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具有无意识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时,如果学生的交流话题不一致,学生不可能迅速展开话题,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除课本上指定的一些口语交际外,有必要延伸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交际的对象、内容及范围,把自己推向社会,把自己介绍给他人,实现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家庭走向社会多渠道、全方位的口语训练局面。教师开展的这些交流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用心倾听,培训学生文明交际的良好习惯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表现欲太强,只注重自己的表现,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我们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认真地倾听,首先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

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良好的素养和品德。善于倾听是现代中小学生口语交际必备的素质之一,“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引导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想,理解体会别人的语言表达,从而实现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讲话后,可以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经过教学实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从有话可说到有话必说,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激发。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会说、善说,说好、说妙的开放型人才。

参考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5

   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忽视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怀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没机会开口说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个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以下途径的尝试。

   一、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传授中,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导致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较差的局面。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在注重词汇讲解和语法分析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初中英语在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英语口语交际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定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大量英语口语“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的现象,导致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重视度不够造成的,教师没有真正将口语教学放在心上,缺乏对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将英语口语教学落实到实处,花费一定的精力去仔细研究英语口语的有效性教学,务必要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二、调节策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我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曾这样说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任教来,我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总是词不达意,或者干脆就是中文直接翻译式的英语口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而直接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学习英语所导致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渗入一些跨文化交际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此同时奇特的异域文化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dog”这个词在东西方就有着截然不同文化含义,在汉语里狗经常是用来表达不好的、令人憎恶的情感,是一个贬义词,有鸡鸣狗盗、狗仗人势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却是忠诚的象征,常常带有褒义色彩。例如“aluckydog”应该译为“幸运儿”而不是“幸运狗”,“loveme,lovemydog”则译为“爱屋及乌”。又比如我们说“吹牛”,而西方文化里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是用“talkhorse”一词,在这里学生就要注意不要把它直译为“吹马”。还比如“白色”这一颜色在中国象征了凶兆、失败、愚蠢等不好的意思,有白事、白旗、白痴等;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它却象征着高雅纯洁、纯真无邪,如“awhitesoul”就译为“纯洁的心灵”、“whitelie”则译为“善意的谎言”等。

   2.2营造一个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操作可行的英语口语练习语言环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适应英语口语的表达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现在新编的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本资源,让英语口语落实到每天的教学日程上来。如每天“课堂五分钟”前可以轮流让每一位学生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讲故事、美文朗诵等,然后再根据上台者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问,争取将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编排成话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得到口语的实践锻炼。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6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说不清楚。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3)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课本,课文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交流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流,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在家尽量用汉语和孩子对话,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比如母亲节到了,要求学生做张爱心卡,并对妈妈说几句祝福的话。班上新转来一位小朋友,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口语交际的主阵地,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说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2)活动之后说活动。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7

一、忽视学生口语交际心理培养:口语交际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基础教育领域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更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共同讨论的热点问题。①语文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就其总体而言,课堂教学改革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这严重制约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作为语文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和语文教学五大板块之一的口语交际教学是否也存在着低效化的问题呢?为此笔者最近对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很多语文教师还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口语交际教学内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些导致口语交际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语文各能力中最差的方面。现实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相距甚远!②所以,有效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变得尤为紧迫。

现代教学论和实践已证明: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关注学生心理,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③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口语交际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相比,它对心理素养的要求更高。因为口语交际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处处都受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态度、习惯等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成为影响口语交际成败的关键性因素。④时至今日,口语交际教学为什么仍没有突破传统口语交际教学的痼疾,存在严重的低效化倾向呢?这主要是由口语交际教学普遍存在的片面强调口语交际教学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而忽略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情感与修养目标造成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力,而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并未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切实转变口语交际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心理素质,全面实现教学的突破和创新,是关系到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口语交际六大心理障碍:口语交际教学低效的突出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存在过分地注重口语交际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良好的口语交际心理素质培养的弊端。有效地口语交际心理训练严重不足,造成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低下,导致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上存在诸多偏差。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六个方面的心理障碍。这六大心理障碍不仅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而且也成为学生口语交际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调查还发现,尽管目前大家对口语交际教学效率之低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差有所认识,但是对学生口语交际心理素质之低的严重程度认识有所不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考查,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低效性的突出症状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畏惧心理

畏惧心理是指个体由于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超限抑制,降低机体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机体的工作效果与工作积极性的一种负面心理反应。学生口语交际的畏惧心理具体表现为:怕尝试、怕失败、怕讥讽、怕受伤等。畏惧心理是阻碍学生顺利完成口语交际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课从不举手,怕回答问题,怕答错被师生笑话,和陌生人讲话胆怯,不敢正视对方,声音很低的学生占很大比重。有90%的学生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讲话时经常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如果学生口语交际的畏惧心理无法得到克服,也就无形中失去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诸多机会,导致学生“金口难开”的痼疾难以消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心理。调查发现,有34%的学生表示在交际中存在自卑心理。具体表现为自己看不起自己,遇事表现出我不如人,甚至自惭形秽等心理趋向,严重者还会产生对身边的人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自身性格决定的,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表现不活泼、不好动、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强烈、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当而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需要指出的是,自卑心理与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是极不相称的,自卑者由于缺乏竞争的信心和勇气而使他们缺乏竞争力,更谈不上个人的全面发展。

3.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一般是指个体对自身某种因素或客观上的某种因素作出过分严重的估计而造成内心不安。调查发现,有14%的学生存在焦虑心理。这类学生有的平时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或做事;有的容易被情绪左右,情绪差时,不愿说话;有的下课时与大家谈天说地,上课时便焦躁不安,不知所措。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为一点小事都会过度着急、坐立不安,有时还会有心慌、头痛、气促、出汗、呕吐等症状,人际交往中敏感、紧张、多疑。如不及时疏导,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4.害羞心理

害羞心理是一种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事怕人嘲笑而形成的不安心理。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紧张、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及情感上的社会性抑制。调查显示,有54%的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存在这种心理。有些学生性格较内向,导致他们羞于在别人面前说话;有些性格较外向的学生觉得和别人说话很别扭,怕招致别人的笑话,也羞于开口。尤其以女生为甚,她们在众人面前讲话往往会出现羞涩心理,羞于开口、怕出错、以至于不敢开口,不肯开口;即使开口也会紧张得面红耳赤,言不由衷,语无伦次。害羞的学生头脑中存在着自挫偏见,通常缺少社交技能,因此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5.自闭心理

自闭心理是一种将自我封闭起来的病态心理。自闭心理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压抑情绪体验,孤独感强,行为表现为胆怯、退缩。调查显示,有7%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心理。这类学生心情抑郁、苦闷,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人际关系较差。由于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些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被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患有自闭心理的学生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活动,其口语交际能力更令人担忧。

6.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指望依靠别人来帮助解决的一种心理。依赖心理在青少年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它的形成主要是由青少年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家庭、学校、社会外在因素造成的。产生这样想法的学生主要是缺乏信心,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决定。具有依赖性格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他们时时处处被动、依赖、消极、等待,很难以一个独立的人立足于社会,其口语交际能力可想而知。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口语交际教学的终极目标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自身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经常性的、本质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信念、态度、兴趣、情感、性格、气质等方面。在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在口语交际中,成熟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使口语交际产生积极的效果,而且是形成独特的口语交际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地促使表达主体自觉地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性优势,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⑤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学生口语交际心理现状,口语交际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六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1.坚定果敢的信念

信念是建立在认识和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主要是指一种个人极度尊重和信服、并以之为行为准则的思想。因此,信念是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一种精神支柱。在口语交际中,信念是一种特有的激发力和强化力。具有坚定信念的人表现为热情果敢、镇定自若,使自己的口语表达能超常发挥;而缺乏坚定信念的人往往自卑胆怯、顾虑重重,甚至惊惶失措、语无伦次。同时坚定的信念还可以克服迷茫和畏难情绪,提高责任心和加强使命感,促使口语交际取得圆满成功。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使学生坚定各种信念,克服迷惘和畏难情绪,从而促使口语交际取得圆满成功。

2.谦虚诚恳的态度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因素构成,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立言以诚”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思想道德基础。这种谦虚诚恳的态度既包括称谓上的礼貌、语气情态上的礼貌、体态语的礼貌;也包括语言本身的诚挚、得体,仪态的大方、自然。这种谦虚诚恳的态度,显示出对交际对象的尊重和爱意,必然会获得对方的尊重和赞赏,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和谐。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从科学的角度全面认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并掌握协助学生转变消极的态度为积极态度的策略和方法。

3.强烈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伴随快乐、喜欢和满意的情感体验的、对客观事物积极探究的一种认识倾向。强烈浓厚的兴趣是促使口语交际获得成功的前提之一,是创造口才艺术的一种动力。第一,有了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展示口才的冲动和欲望,就会注重和加强口才艺术的基础和培养口才表现的技能。第二,有了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克服因精神紧张、恐惧而怯场的心理障碍,就会自觉地鼓起热情和激发灵性,在交往过程中谈笑风生、举止得体。第三,有了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就会娴熟地掌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预见性地研究口语交际过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语交际过程中的意外情况的应变措施,并胸有成竹地积极激发对方的交际兴趣,创造和谐的交际氛围。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化交际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兴趣。

4.丰富饱满的情感

情感是接触客观事物而激起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有原则性倾向并且深厚而稳固的情感,往往会产生巨大的鼓舞行动的力量。这就首先要求口语交际者自觉地将要表达内容的情感与表达者自己的情感协调一致,对于欢乐与忧愁、激昂与愤怒给予恰如其分的表露,使听众受到感染和熏陶。其次,充分运用饱含感情的言词和体态语去刺激听众的听觉和视觉神经,使之兴奋起来,且受到刻骨铭心的感染。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力,从而掌握在口语交际中如何运用情感来达到表情达意的技巧。

5.乐观自信的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性格有好坏之分,好的性格如自豪、自信、乐观、诚实、谦逊、勤奋、温和、谨慎、坦率等等;坏的性格如自卑、虚伪、傲慢、懒惰、孤僻、粗暴等等。不同的性格在口语交际中有不同的表现:雄健豪迈者,谈吐激昂劲拔;温文尔雅者,言词平实含蓄;灵慧智敏者,言语启迪奇崛;机警沉着者,话语直率苍劲。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不良性格却是口语交际的大忌。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性格特点之外,还要认真发掘学生性格中积极意义的方面,并在教学中刻意地加以培养和锻炼,使他们的性格逐步向开朗、开放、开通、开豁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乐于交际和善于交际的人。

6.刚柔相济的气质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气质的生理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前两种属于外倾型,在口语交际中一般带有“阳刚之气”,语词激烈,语速快,语调、音量变化大,常伴有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语。后两种属于内倾型,在口语交际中一般表现出“阴柔之美”,语言平稳、舒缓,语调、音量变化小,面部表情和手势较单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和每一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及其优缺点,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优化学生口语交际心理品质:高效口语交际教学的应然路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的是“人化”教育,也即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说,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品行修养、扎实的口语交际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实现有限时间内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说,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对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口语交际素养,真正实现有限时间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⑥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解决当前口语交际教学低效化的问题,就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口语交际心理问题。由忽视口语交际心理培养到重视口语交际心理培养,这是口语交际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心理特点,通过全面优化学生口语交际心理品质,以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创新和高效。

1.激发口语交际动机,培养学生“要说”的心理品质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既能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又能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同时还能维持、增加、制止、减弱活动的力量。可见,积极的动机是活动取得成功或获得高效的根本保证。口语交际动机是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维持已引起的口语交际活动,并指引交际行为朝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学生一旦具有这种动机,就能主动地引起和发动口语交际活动,能把自己进行的口语交际向着理想的目标推进,能自觉维持和增加开展交际活动的信心和力量。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机,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意义、强化学生的交际欲望、加强教师的情感期待、树立学生的人生理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机,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树立口语交际信心,培养学生“敢说”的心理品质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学生口语交际的成功与否,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而缺乏自信或自信心不足却成为制约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课堂上缺少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土壤,使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几乎没有得到锻炼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生不敢说,也不愿说的尴尬局面。所以,口语交际教学首要的是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消除惧怕心理,培养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创设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等“敢言”的交际条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爆破法”、“放松法”、“应变法”、“忽略法”、“弥补法”等训练方法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敢说”的心理。

3.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乐说”的心理品质

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具有重要的智能暗示作用。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难以进行。可见,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宽松愉快的情境,让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化为学生生活化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有了这种感觉,情绪也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带着强烈的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一个真实的、自然的“交际场”,聚精会神地听,自由地表达,达到一个“乐说”的理想境界。

4.传授口语交际技法,培养学生“会说”的心理品质

口语交际技法是在口语交际实践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它源于口语交际实践,在经过规律性的认识和概括之后,反过来对口语交际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成功的口语交际除了表现出丰富、深厚、切实有力的内容之外,还表现为娴熟而巧妙地运用口语交际技法。特定的表现技法与具体的表达内容水融,有机结合,从而获得口语交际所需要的现场表现力度并形成语言艺术的美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口语表达者是这一言语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口语表达者具备较高的口语交际技巧和方法。这种技巧和方法的基础是深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缜密的思维水准等个性特点的综合。具体到口语交际过程中,口语表达者的技巧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内容方向的把握、信息反馈的领悟、情绪场合的调控等三个方面。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地介绍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技法,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发问的技法、应答的技法、叙述的技法、描述的技法、阐述的技法、模糊言语表达的技法、委婉言语表达的技法、幽默表达的技法、预设表达的技法等等,以此解决学生不会说的问题,培养学生“会说”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5.训练口语交际思维,培养学生“智说”的心理品质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与言语的关系密切:思维是以言语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活动;而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工具。对于口语交际这种言语活动来说,思维能力的高低对口语交际的优劣、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为:思维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制约着口语交际活动,思维的内容决定了口语交际的意义,思维的质量决定口语交际的效果。一个思维敏捷、广泛和缜密的人,可以用极简单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思想;而一个思维迟钝、狭隘、混乱的人,即使运用了许多言辞,也可能说不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语交际训练从本质上说也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和谐发展,是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根本保证。目前中小学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常见问题就是思维混乱、言不由衷、语无伦次,而这正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后果。因此,只有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效果。教师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基本思维能力,还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敏性、准确性等思维品质,使学生真正做到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反应敏捷、表达准确,培养学生“智说”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注释:

①王鉴:《有效教学尚待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8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45页。

④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75页。

⑤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50页。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文化 意识 培养

1、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2.1 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2.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亩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3 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应教会学生考虑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综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出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并努力使受话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

,m代表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婚姻状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初中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口语交流,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地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失学出版社,2001.

[2]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9

论文摘要: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本文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出发,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1、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2.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2.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亩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3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数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当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基本上是哑巴英语,能够听懂并理解,却不能顺畅地表达,原因主要有:

1.1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下使用的,这种环境是独特的、自然而然形成的。但是在中国,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明显缺乏生动、新鲜的语言环境。良好语言环境的创设和丰富的语言材料是让学生改善英语口语的基本前提。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人数过多,师生和生生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互动,无法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2没有给予英语口语训练和培养足够的重视。现今的中考和高考都没有将口语成绩作为录取的必要条件,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老师、学生和家长没有给予英语口语训练足够的重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专门针对口语进行训练,有些老师则干脆用汉语进行教学。

1.3学生固有的心理障碍。因为没有进行正式的口语训练,很多学生英语口语功底差,存在发音不规范、不能连贯地表达句子等问题,害怕、畏惧说英语,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学生往往只会做题,不会开口。

2.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2.1鼓励学生参加口语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和平等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分组研讨、英语演讲或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2.2应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目标。所谓交际策略即学习者在对所学语言掌握较为有限的前提下,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目标,弥补其自身词汇和语法的不足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通过适当应用交际策略,可以使沟通交际变得更顺畅。常用的交际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1)外语转述策略,即当学生的词汇量不足,无法清楚表达某一含义时,可以通过近义词或者举出相关例子进行说明阐释,从而顺利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应用该策略,学生要拥有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知识量,在转述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简洁的语言,避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2)延迟策略,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可能会语言不流畅或者犹豫不决,这时可以采用拖延策略让表达变得流利。(3)合作策略,当交际的双方有一方靠自己的语言水平无法顺利完成交际目标时,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向对方进行求助。这种交际策略不能使用得过于频繁,否则不能顺利达到交际目的。(4)副语言策略,所谓副语言策略,不是用语言进行表达,而是通过利用肢体手势、面部的神态、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当学生因词汇量有限而无法顺利实现交际目标时,又需要对思想内容进行清晰的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副语言策略,这可使会话变得更生动和真实。在使用副语言策略时,必须注意到同一种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涵义,一定要注意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5)缩减策略,因为特定的需要或出于一定的目的,而将某一话题进行简化或者是放弃,这种回避某一话题的语言形式称之为缩减策略。该策略不能过于频繁使用,否则会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2.3通过应用会话技巧,使交际过程变得更顺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因为缺乏会话技巧,导致表达者和倾听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一方在滔滔不绝地陈述,而一方则沉默无言,毫无回应,彼此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往往使交际活动变得较为尴尬或是不自然。另外,一些说话者不知道怎样开启一个话题,或者是转换、结束一个话题,这是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常会遇到的难题。掌握一定的会话技巧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行顺畅的交流。

2.4扩大学生的实践范围,以便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光靠高中英语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英语社团或者与英语相关的交际活动,比如说英语角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只有认真地对当今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建平.论高中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Doi:10.7666/d.y82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