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43:26

经济管理前景篇1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前景研究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概括经济管理的主要的表现形式,研究出经济管理现代化与经济管理的新的趋势。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艺术性

任何一个企业进行高水平的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式,一定需要一定的艺术性的特征,这种艺术相特征是由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特殊性来决定的。由于经济与艺术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虽然艺术看起来与经济并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事实上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等同于艺术。由于艺术属于比较高端的范畴,但是物质世界与艺术世界对于人类的贡献十分等同,只是表达的方式十分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人作为进行进行经济管理的主体,并且也是进行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更要处理好人这个基本因素,企业就能解决好任何不同的管理问题。

2.民主性

由于西方的管理方式十分先进,在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水平中,有很多是在我们国家无法得到实现的,全民都参与到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来。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模仿的,就更加难以得到良好的实现。因此,在我们国家,要想进行现代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就对管理者们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首先管理者们要具备比较先进的管理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水平,管理者们要能够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原理,熟悉并且熟练的掌握经济管理的工具。

这一点,我们要向日本国家学习,日本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内部的“和”,在企业中也注重用“和”这种观点来调节各方的关系,并且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组成了一个共同命运的主体。并且日本企业的员工对企业都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日本的索尼公司为例,索尼公司创建了一整套完整的企业员工的沟通体制,领导们都能主动倾听员工们的想法,企业才能更加重视员工们的意见。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前景

1.个性化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在企业中不断实施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的提高其竞争力。苹果公司这一点上就做的非常好,一般的普通的公司在人才的使用上都希望招募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苹果公司则不同,尤其是顶尖的电子产品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只是求多,更是更应该追求“精确”和“简化”。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能采取苹果公司的做法,而是应该强调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公司发展的道路,在打造每个公司的个性化的管理文化的时候,应该极力进行创新:为了打造企业的独特的文化,应该充分突出企业的个性化的特征。塑造出对一个企业最有利的文化,并且还要严格区分企业与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促进企业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的形象,从而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还要通过树立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企业要以知识水平作为衡量一个企业自身价值的尺度,同时还要把企业的创新理念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并且要在企业的员工心中树立牢固的知识体系。

2.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要想变成一个最优秀最具有竞争力的优秀的企业,必须要在企业的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下功夫,因此更要全面提倡以人文本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围绕人展开的活动,从而使现代管理工作更加的贴近人性,这种管理理念对于全面提高人的工作潜能,促进员工高效率的参与到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员工们都普遍的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并且能够争取全员都参与到企业的建设过程当中,将每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首先企业要做到支持员工,一个好的优良的企业只有在发展好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同时,并且还能够给员工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留住那些有才能的人,并且给予这些人群以充分的信任与鼓励。帮助员工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避免员工们走弯路,能够遭受更多的挫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为员工们提供更多的员工们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各种信息等,及时帮助企业中的员工们解决更多的额困难,尽量减少员工们心中的不自信感,保证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额价值,这样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内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员工们自身的素质。另外,企业还要重视尊重每一个员工,在国内比较成功的企业都把员工们当成企业的合伙人,定期的实施一些员工们的培训计划,对员工们进行合理的奖惩措施。企业在充分尊重每个员工的基础之上,还更加注重开发员工们的自身的潜能。有的企业还能根据员工们的不同特质,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符合员工们的发展规律的计划。并且适当的对员工们进行引导教育,当员工们的表现十分优良的时候,甚至在超越了自我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起每个员工内在的潜能,使员工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收获,从工作中获取了更多的满足感。

沃尔玛超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到,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超市,确实证明沃尔玛超市有其独特的市场优势。其实在众多的成功的例子中,沃尔玛超市的现今理念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沃尔玛超市尊重每一个员工,把每个员工都当成一个合伙人。甚至把“员工是合伙人”的理念转化为公司的具体的政策。同时,沃尔玛超市还在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基础上,重视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能,根据每一个员工的潜质,制定出符合员工们发展的目标,并且沃尔玛超市及时的对员工们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当员工们超越了自我的时候,适当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员工们的潜能,使沃尔玛超市的员工在工作中收获巨大的满足感。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进行管理的趋势。并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加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企业更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政策,这样才能进行科学民主的战略决策,才能在根本上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广智.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探析[J].现代商业,2010(06):66-67.

[2]胡爱珍.探析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之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07):56-57.

[3]杨晓东.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0(06):66-67.

经济管理前景篇2

一、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分析

审视二十来年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从应用效果来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和分析,我认为管理会计应用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

多年来,企业管理当局对管理会计应用重视不够,在组织机构中没有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和专门人员,使管理会计工作无法真正展开。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个别企业对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也只限于间断或一次性的,把各项任务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去承担,降低了应有的效果;即使是国有大企业,也没有把管理会计工作看得很重要。管理会计工作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专门的责任机构和胜任的责任人员承担。

主观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加以解决。比如通过引导和示范使企业界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建立专职机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使管理会计师逐步向职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客观原因

在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管理会计的基础资料难以筹集,方法很难应用,这是管理会计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

管理会计的基础资料目前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和其他信息两个方面。财务会计是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系统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信息系统,但它所提供的信息难以满足管理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阶段反映的要求。首先,财务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来处理并报告经济信息,很少考虑管理会计的要求。其次,财务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不但要提供货币性财务信息,更要提供大量非货币性信息,经营越复杂,管理越科学,所需的非货币信息越多;最后,财务会计提供的都是事后信息,也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对现在及未来经济活动反映的要求。除来自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数据信息外,其他方面取得的数据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或者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基础资料难以取得,使管理会计成了“无米之炊”。

另外,管理会计大量使用系统规划和其他定量分析方法,在企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大量管理会计方法很难应用。

一般而言,客观条件不具备,管理会计工作很难全面、系统地展开,否则会导致很高的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电子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悄然走近的网络经济时代将使管理会计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空。以下重点就这方面进行讨论。

二、网络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应用前景分析

(一)网络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跟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分不开的,换言之,网络经济是建立在顾客和企业这些微观主体基础上的。届时,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交互会变得异常方便、快捷;大型网络管理软件的应用也使企业内部各部门成为信息交互和共享基础数据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包括企业外部和内部的信息资料,都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企业间的电子商务系统、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信息的处理和传输也变得异常方便、快捷,复杂模型的应用和计算都可由计算机按固定程序执行,不再是困扰管理会计人员的难题。总之,网络经济时代,限制管理会计应用的客观问题将不复存在。

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计可以从其他子系统取得信息,包括采购信息、库存信息、生产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财务信息等;也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取信息,如市场信息、客户信息、政府的政策性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使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这些基本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产生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复杂规范的数据处理采用程序化方式,将处理方法以程序形式固化在管理软件中,如同财务会计子系统的记账程序;而简单、一次性的数据处理由专门人员采用自助方式来完成。

为了满足管理会计对经济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利用的要求,系统录入和接收的信息应尽可能地详细。信息越详细,应用价值就越大。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使数据容量、处理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可以满足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快速处理的要求。

(二)抓住eRp上线时机,推进管理会计应用进程

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信息基础,大型管理软件如eRp系统的应用也引起了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借助eRp的实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他们的共同愿望。抓住eRp上线时机,推进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包括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软件供应商在开发软件时应更多地借鉴国外经验,更多地考虑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系统实施应做好统筹规划和安排,作好数据库的设计和基础信息的设置,给管理会计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管理会计提供“所炊之米”。事实上,大型管理软件的应用正使很多好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如即时生产制(Jit)和“零库存”管理等。据调查,已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几家大型企业基本上都能做到“即时生产和交货”,并严格按生产所需安排进货,极大地降低了存货水平,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经济管理前景篇3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从办学性质、学校体制、校园建设、师资引进、设备更新等方面不断适应扩招的需求。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地方性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大专院校升本的步伐较慢,而发展地区地方性大专院校在2000年至2004年基本完成升本。百色学院2006年才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广西最后升本的几所地方性大专院校之一。由于升本较晚,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传统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定位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需求,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必须紧贴社会实际、针对行业特征、符合行业要求、优化学科建设,逐步构建完善的、独立的学科教育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稳定对口的实践基地,不断探索教学实践模式新途径,是当前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也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应用技能,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采取了种种措施,探索应用型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一、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地方性院校资源禀赋情况来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该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按照行业发展的特征和要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来看,各地方院校不仅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也不断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心里有思考技能、眼睛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系的所有课程都是从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设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加大了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内容,并占到总学时的40%。教学实践的环节离不开相应的实践实习场所,由于发展较晚、资源有限,校内实验室还处于筹建中,但我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重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至今已经建立了百色市金丰华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百色国际大酒店、田阳县供销社、靖西通灵大峡谷等20多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我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先后有大批毕业生到基地工作,并在相应岗位发挥出色,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2、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招生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市场不完善、盲目的人才高消费、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就业高峰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一些高校在专业结构上存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矛盾:盲目开展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不及时调整冷门专业导致未就业先失业。1978-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高校的急剧扩张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节节攀升,2001年的114万到2009年将达到700万;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7年为70.9%。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是其重要原因。

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根据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类专业位于职位需求前十位。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因面向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总体就业形势要好于其他冷门专业。但受就业大环境的影响,这类专业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为了保证充分就业,地方性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市场,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第一线,积累实践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3、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高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

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百色学院作为百色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立足百色现状、依托百色资源,为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多输送合格人才。百色将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实施“四地一带一枢纽”的发展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四地一带一枢纽”即: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辐射滇黔桂接合部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地、广西右江河谷城镇带、大西南交通枢纽),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将是百色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

经济与旅游管理系紧紧抓住广西把百色建设成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和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以及工业强市、旅游大市、文化名市和生态城市的重大发展机遇,依托百色铝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特色农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七个重点优势产业,先后与百色国际大酒店、百色金丰华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加大了对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商务人才、管理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每年为地方输送了一批综合素质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合格毕业生。

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已经引起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因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滞后、就业严峻等问题,更加重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教学、科研和实习服务。为顺利完成从大专层次向本科层次办学的转变,地方性本科院校既要扩大规模,又要讲效益,作为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新建地方性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专业申报、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进行改革。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来看,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校企合作不断加深、涉及行业领域不断扩展、实践基地效应日趋凸现。但因诸多原因,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面临建设模式单一、实践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利益矛盾严重等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这是实践基地建设初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因历史原因,大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都是由师范类大专院校升格而来,传统的学生实践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教育实习,实践基地集中在地方中小学。这类实践基地大多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定和安排,而且相对固定和稳定,建设起来比较便利。但升本后,学校要摆脱师范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并向综合性院校发展,新的非师范类专业不断增加,教育实践基地也必须向多行业、多领域拓展。因基地建设经验不足和人才培养的急剧需要,学校只能走惟数量而轻质量的建设道路。

2、重建设、轻管理。这一矛盾在基地建设中期比较明显。许多地方性院校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地方企业谈判并签订合作协议,但签订后却很少过问、缺乏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利用和管理。当有教学实践需要和任务时,还必须经过间接渠道和实践基地进行沟通,实践基地也往往是不愿配合甚至排斥。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旅游景区进行实践时,连门票都不能减免,更谈不上进行相关的实践指导。一方面由于学校还处于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阶段,缺乏经验,相应的配套环节跟不上,导致对基地的管理缺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校和基地的双向互动不够,双赢效应不凸显。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既要扩大实践基地的数量,保证所有应用性专业都有对口实践基地,又要加强对已建立合作协议的基地的管理,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围绕实践基地制定教学实践环节,同时要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实践基地的利用率,充分保障学生实践基地的实践效果。

3、重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轻教学和科研实习基地建设。从实践基地的建设功能和利用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的时间大多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这属于典型的先学理论后实习的模式。作为常规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而且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中教学实践环节不够,即便在教学计划中制定了,也主要体现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看看视频资料等浅层次的环节上,真正能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太少。

一方面是高校“教授多、教练少”,也就是双师型教师太少,理论水平丰富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学校、系部和实践基地的对接不够,双方利益机制不健全,尤其是企业认为接待实习学生只会增加麻烦。因此,这就导致常规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起来困难重重,即便建立起来了,也因上述原因而利用率极低。作为科研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更少,除了部分工科类的专业教师能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水平的优势和企业资金的优势而进行合作外,大部分专业都没有重视和利用好科研实习基地,只是关起门来做研究,也很少关注研究成果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多大。

4、建设模式单一、实践内容简单。目前,地方性新升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单一,除了上面提到问题之外,“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校企一体化”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从目前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实践实习来看,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属于一些体力劳动,比如到酒店或旅行社实习,主要是做做服务员、打扫打扫卫生或做一些讲解员,能够接触或从事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的很少,而像其他一些专业就更加简单,只停留在参观参观企业、看看生产流程、和企业交流交流等层面上,真正在毕业之前能深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实习的很少,这是不利于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造成实践内容简单的原因主要是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设置都过于简单,背离了专业培养目标。同时,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还要克服国内高校存在的先学习再实践的模式,要做到理论之前参观,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的灵活模式。

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对策与模式

针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以上问题,并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同时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基地的建设。从校内而言,院系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严格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从校外而言,要加大投入,大胆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基地建设渠道,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地方性院校要克服自身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不足、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积极发挥年轻有活力、发展有后劲等优势,利用所处区域优势,抓住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机遇,大力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性人才。

1、校企双赢的机制化。地方性高校在发展初期会面临着盲目追求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同时会因诸多限制而缺乏与基地的积极联系与良好沟通,导致基地多,但真正能利用的上并发挥的好的基地很少。传统的实习实践模式因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对实习教学深层次认识不够,对实习目的、要求、实习内容和过程有很大的盲目性,校外实践只停留在到企业走走看看的层面。这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不能给其带来利益,反而会增加接待的麻烦,而作为营利性企业并没有共同培养人才的义务。因此,在实践中,基地主动配合程度较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十分粗糙。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企业接待学生实习的热情,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功效,必须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并从机制上保证实现校企的双赢,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基地是校企实现双赢的保障。

传统的理工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得的比较好,企业在资金、生产经验、设备和具体生产管理及操作中具有优势,而科研机构和科研水平不如高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非常明显。目前而言,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加强产学研结合方面不如理工科,这和其专业特点相关,该类专业的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相对较慢、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院校面临的这类问题更凸显。

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计划到2010年将包括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工商管理、金融学等7个本科专业,设置有招商管理、酒店管理、国际商务管理、金融保险等13个专科专业,这些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紧缺专业。百色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要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充沛的人力资源库,与实践基地企业展开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向企业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为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化。双师型教师一直以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对师资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因办学定位是“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所以即具备理论知识又有企业相关经验并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教师就必然成为这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是一个仅成立三年的新系,大多都是新进的具备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且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实际经验,如何拓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的建设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系部要从政策、资金方面鼓励教师走向企业,深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途径主要有:第一、鼓励青年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围绕实践基地需要申报课题,让教师带着课题走向企业,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比如物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应该深入到物流企业、外贸企业、港口等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锻炼了实践能力。第二、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第三、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试。

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形成制度,才会人人去执行,只有达到规范化,才能上档次。首先要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工作。如日本的“职业训练指导员”、德国各州的职业教学管理机构等,专门负责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其次要给予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一定的津贴和科研经费。再次在职称评审、优秀评比等方面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实践基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选择一些专业性结合较强、效益较好的校外实践基地并建立稳固的双赢合作关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既能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功效,又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真正做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利益互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因诸多原因存在重实习基地建设而轻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所以从整体来看,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施情况较好。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寻求新模式,选择了一些地方相对较好的品牌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安排学生最后一学期到百色国际大酒店、百色金丰华美食餐饮有限公司、百色恒升集团等实践基地实习并实现就地就业,大大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节省了学生找工作的成本,又保障了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比如学生不愿意到实践基地实习、实习后不愿留在基地工作、基地企业不愿录用合作学校毕业生。由于校企合作时间较短、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合作效益尚未凸显等诸多原因,合作双方应该在更广、更深的领域探索新路子,共同努力实现双赢。作为高校而言,要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的人格体系构建以保证培养质量。

从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近两年的就业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就业心态,宁愿游手好闲也不愿意到实践基地实习,认为工资太低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有学生反映学校所学东西没学透、也不够用,和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感到力不从心。合作企业而也要加强与高校联系,合作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真正做到“企业你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为你培养什么人才”,因此,实践基地企业要从制度上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相应提高工资待遇,建立顺畅的人才提升机制,提高企业和职位吸引力。只有建立校、企、学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最大化的实现三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苗.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8(10)

经济管理前景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背景;企业经济管理;构建分析

引言

我国当前多数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市场化与全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且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在现阶段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冲击了企业经济增长模式,促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已远远落后,并且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节奏[1]。基于此,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首要解决的就是改进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并积极构建能适应社会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1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概述

1.1市场经济发展背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众多机会。以商品市场为例,我国现阶段已充分实现了大部分市场化,但是从要素市场分析,只能作为半个要素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不仅尚未完善,且市场经济水平未提高。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因长期实施市场经济,我国在市场经济方面逐渐提高了其发展要求,要求其具有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等,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难点与问题[2]。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进行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1.2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意义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发挥指导作用,在各个时期、各个层面有效指导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还能显著提升经济管理体系构建与管理水平。从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已有企业开始尝试去构建经济管理模式,但均未收获理想效果,未充分体现出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的优势,以及开展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优势。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对于企业来说,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会逐步增加,越来越凸显出市场经济特点[3]。因此,想要在经济管理模式构建上获得一定进展,企业就需要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同时深入思索如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

2.1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市场经济下主要是发挥市场作用,企业只有按照市场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计划经济则对行政命令的依赖性较高。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渐完善,但是在企业中,仍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依赖陈旧的理念进行经济管理。从市场经济特征来看,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企业需要生产哪类产品、具体生产量是多少,而非通过厂家来决定[4]。如果部分企业管理者依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不仅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还会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一味重视生产忽略市场,不仅会导致企业缺乏其他方面的投入,还会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激烈,若一味忽视市场,只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越严重的影响。

2.2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一般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涉及较多的管理事务,同时还需要指导和规范各项管理活动地开展。因经济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盲目性特征,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呈现出一个相对较差的经济管理现象,普遍出现随意开展具体经济管理活动问题[5]。当面对经济管理模式构建问题时,就会放大缺乏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带来的影响性,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指导,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很难体现出成熟性。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制约其进行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的一大影响因素,就是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2.3存在明显的绩效管理短板

具体管理活动的开展是构建经济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来看,在开展具体管理活动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管理模式构建难度。这点在民营企业中的表现最为突出,绩效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且无法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同时奖惩机制公平性较低,这不仅会影响员工队伍建设事宜,还会影响经济管理活动地开展[6]。另一方面,这些不利影响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

3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有效措施

3.1转变经济管理理念

基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企业管理者若想构建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革新陈旧的经济管理观念,采取先进、创新的理念进行经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以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为基础,学习当前的先进理论,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发展进行创新。从实际上来说,就是要求企业站在宏观角度,不仅要对产品生产有严格要求,还需要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做好精细化管理,从多角度思考企业该如何进行发展[7]。基于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企业需要面临的不仅是机遇,还要迎接新的挑战,因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在企业发展中共存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就需要预判和分析在发展经济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措施。

3.2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从目前来看,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构建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以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工作为基础,通过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为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将各个层面的管理事务结合起来,构建各个层面的管理制度,以此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例如,在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时,企业需要先明确财务管理权责,再确立基本财务管理目标,然后通过管理制度将具体财务管理内容规定下来,以此为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8]。此外,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地建设,还需要分析其他管理制度,找出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不仅能更有效支持企业建设经济管理模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压力。

3.3加强弥补绩效等管理短板

一般来说,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在“木桶理论下”,其管理水平高低和管理短板有密切联系,因此为了能做好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就需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自身管理短板。以绩效管理短板为例,企业应采取措施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完善,结合绩效考核标准和奖惩激励;此外,由于企业不同,其内部绩效管理呈现出来的短板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有部分企业的管理短板并不会在绩效管理方面有所体现。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明确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不足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管理短板、管理不足进行完善、弥补,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能更好地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3.4重视人才应用

优秀的人才能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当前企业发展、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人才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因此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认识到人才应用的重要性,还需要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确保人才能适应企业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要求。考虑到实际问题,企业需要吸收更多的技术性人才来丰富自身的人才储备,且同时也要吸收大量企业管理人才。一方面,企业可聘请职业经理人,对自身的人才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在内部开展各种人才培训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企业现有的人才。最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不可或缺,可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

经济管理前景篇5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景区管理;创新

体验经济不是一个概念式的经济消费模式,而是一种刺激旅游消费的手段。体验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将会激活旅游消费市场,给旅游景区带来可观的建设费用。而不断创新的社会市场,要求我们在旅游景区的管理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经济体验方式。此文就是在社会主义、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浅论体验经济与旅游景区管理的创新。

一、何为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就是一种以商品为载体,运用先进舒适的服务手段把消费者融入到经济活动中来的经济消费方式。体验经济,企业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或者附加一些呆板的服务,而且最终提供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精神消费,给消费者带来难以忘怀的精神愉悦记忆,是一种精神和智力的体验。体验经济的周期短但是效益快,例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主题式的体验经济项目,在一个特定的节日里会制定最切合的主体经济消费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进行体验,也就是亲自试一试、玩一玩,从而带来经济消费流动,刺激消费。体验经济在很多发达国家有很好的表现,我们应该汲取体验经济的优势来大力发展我们的旅游景区管理经济事业,为我国其他行业提供借鉴范本。

二、旅游景区的管理现状及可创新的地方

1.旅游景区的管理现状

(1)多个国家部门进行管理,管理局面复杂混乱。在许多景区,也就一个景区品牌,却经常会看到这个品牌的多重身份,如即是部级名胜风景区又是世界地质公园甚至还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胜地,这么多交叉复杂的头衔,必然引起多个部门的混乱参与和管理,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必然使得旅游景区的管理出现多管不利的局面。

(2)实际情况下,大多数旅游景区的管理名不副实。虽然名义上,我国的旅游景区归国家所有,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央、省、市等多个政府部门干涉甚至非法参与。在旅游景区的实践管理中,管理机制不明确。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严重的法律漏洞,使得景区的保护力度不够,很难对旅游景区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

(4)我国在旅游景区的保护投资上,资金严重不足,使得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受到经济阻碍。而解决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改善资金投入的渠道和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2.旅游景区管理可创新的地方

(1)解决景区经营单位或个人的经营效率问题。可加大对景区环境的完善力度,把经营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有效的进行分离,让其随着市场化而更新发展。

(2)管理要由国家统一管理,取缔多个部门干涉的混乱管理方式,使得旅游景区的管理明朗化。

(3)提高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率,在旅游资源方面实行规范的法律及法规,节约了资源,也就提升了旅游景区的发展空间。

(4)对于旅游景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改变单一的国家扶持方式,可以征集社会爱心旅游成功人士的助力资金,为国家的资金投入减轻负担。

(5)在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上,可以发展一些相关爱好者、志愿者,为国家的人力投入出分力。

三、体验经济与旅游景区管理的结合与创新

1.体验经济与旅游景区管理的结合

(1)旅游景区在特定的旅游高峰期可以设立主题旅游狂欢日。如五一旅游高峰,旅游景区设立“登高望远、攀登未来高峰”的主题假期,因为五一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大好寓意,登高望远,符合人们勇往直前、敢攀高峰的心理诉求,人们通过爬山、蹦极等主题活动,更能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也为旅游景区带来了相对固定的、较为满意的游客数量。

(2)体验经济运用到旅游景区的户外与室内相结合项目中,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在一些旅游景区,我们经常会发现除了广阔的自然风光,还有一些像海底世界、鬼屋等的室内风光,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会让你先试看一小段时间,在你短暂的体验之后,刺激你的消费欲望,从而达到体验经济与旅游景区管理相结合的目的。

2.体验经济在旅游景区的管理上的创新

(1)旅游景区的管理制度改变了体验经济的直接感受方式,在景区,人们常常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其实只是它改变了你的消费程度的必要性。

(2)体验经济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景区管理方式,刺激了旅游消费,为景区带来了经济效益。体验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上的创新正体现在它给景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消费需求和市场。

(3)体验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创新方面还体现在门票的售卖方式上。现在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往往在门票上下足了功夫,在门票上有栩栩如生的画面背景,还有一些具有立体的3D投影效果,让游客感觉仿佛置身其中,立马会有购买门票的冲动和欲望,当门票成功的勾起你的视觉体验,那么你就会做出体验式的经济消费行动。这就是旅游景区管理对体验经济在门票上的创新。

四、结语

创新是任何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事业发展也急需创新,而体验经济是一种很好的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现在的旅游景区管理市场日趋规范化、科学化,是其创新血液的伟大延伸,也是体验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创新上的伟大创造。创新是生命的延续,本文就上面几个观点来浅论体验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方面的创新,也是本文想要表达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谢茹.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m].2006:136-138.

经济管理前景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意义;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自然而然也打动旅游业发展。其中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而也成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过分高度关注经济利益必然会引发生态旅游经济区高负荷运转,忽略环境保护,违背生态旅游最初意义。所以做好现存管理机制下的生态旅游经济对促使该行业更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最重要能实现人和环境和谐相处,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朝着健康、标准、规范等方向快速发展。

1生态旅游经济管理重要意义

1.1生态旅游社会生态价值链

大自然是科学发展的最大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环境,因为可以从自然中找到工程科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等法则,旅游资源还为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研究场所。众所周知,无限制的资源开发和频繁的大型人类活动必然会破坏环境,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生物、水资源、人文形态、游览观光、原始环境、历史古迹、土地资源的保护,一定程度能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种灾害。

1.2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如果从资源架构角度分析,旅游景观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不管是交通工具、科学、人口等发展或经济全球化都冲击了旅游发展,再加上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大的消费都使旅游资源逐渐匮乏。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即物质循环,但地球岩石圈含有较大的物质惰性,所以在一定时间内会抗拒人为物理变化。

1.3满足人类生活品质需求

旅游活动则涵盖在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中欣赏人文景观,能达到锻炼体魄和适当运动目。因为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属于休闲类活动,能净化人的心灵,从而满足心理和生理等不同层面需求。再加上人类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也需要借助生态旅游进行有效调剂,所以当前很多人都愿意花钱外出旅游,满足精神物质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1.4传承延续优秀历史资源

西方文化的侵蚀会逐渐丧失传统民族特点,也会失去属于中国的旅游资源,如果无法借助生态旅游理念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必然会造成文化没落。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民族祖先运用智慧和血汗铸造而成的,更是前人留下伟大的遗产之一。在旅游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历史变迁,这些痕迹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教育作用,更是留给后代子孙最为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

1.5有利于经济效益提升

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或间接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例如常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消费,能起到带动经济发展作用。或旅游者在旅游中增加行为支出,总而言之,加强生态旅途经济管理对推动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目前生态旅游行业存在问题

2.1盲目开发生态资源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生态景区都没有经过前期缜密科学调查分析就开发利用资源。为了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在开发新景区时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事实论证,严重浪费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目前我国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缺乏完善执法力度和监督管理机制,极大威胁自然环境。

2.2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但很多生态旅游景区都开始修建娱乐场所、索道、宾馆等设施,除了会使生态景观和建筑设施之间格格不入,还会使自然景观失去原有的风格,破坏生态平衡。

2.3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随着旅游资源所属产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常常会采用粗放经营方式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再加上我国旅游行业在发展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长期以往形成管理漏洞。部分生态旅游景区存在严重的监督机制欠缺和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情况,种种因素均会抑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3加强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措施

3.1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资源不同,需要做到科教、自然、保护、创收等多种条件于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等效益的相统一,而决定此方面因素在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生态旅游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管理模式,必要时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争取从政策、机制、法律、体制、监测、基建、宣教、科研等多方面建立相对科学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此外生态旅游管理内容不单单局限于自然景观中,可从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旅游市场、旅游设施、社会区民、旅游者、导游、经营者等方面多加考虑,严格控制生态景区游客量并监督人类对自然影响,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此外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因素,发挥地方优势特色,由此一来就需要深入研究景区覆盖的自然资源,从而吸引更多地旅游者,提高景区经济效益。

3.2加强景区规划评估工作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生态旅游开发人员在建设景区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当地景观构成要素和相关资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方案。一般生态旅游资源明确强调,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因此开发者要评估旅游资源并在报告中明确阐述不同资源发展趋势和附带的优越性,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目的,最重要是避免因盲目投资影响生态旅游业未来发展,可以说科学评估和规划工作能保障开发模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此外还需提升生态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培养景区服务人员良好服务态度。毫无疑问,旅游者除了注重优美的景观,还十分注意旅游服务态度,要求景区服务人员热情、耐心、诚恳的解答旅游者疑问,以准时、公正、高效的服务精神换取旅游者满意。同时对旅游景区通讯设施、电力、水等供给水平进行大力改善,进一步提升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设施水平,必要时可引入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景区服务质量。

3.3贯彻生态旅游创新理念实现合理布局规划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最终目标为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创新管理。①创新管理制度;生态旅游景区可定期培养生态旅游人才,可运用会议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促使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技能,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②创新管理;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可充分借鉴国外内先进景区管理经验并结合区域特色对生态旅游景区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生态旅游管理人员应贯彻保护环境思想,做好开发规划,一方面能保证开发成功,另一方面能避免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进一步认真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地质资源及各类环境质量资源,有利于针对因旅游活动带来对环境的影响做好准备并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品味。

4结语

总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经济发展、旅游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快速发展的经济无疑对生态旅游产业形成一种挑战,因此就需要生态旅游管理部门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情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积极完善管理机制和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做好生态景区规划与评估,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大众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由此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宝鼎,刘佳.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内涵、原则及发展路径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3(36):127~128.

[2]吕莹,王树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内涵、原则及发展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409.

经济管理前景篇7

(4)强化对企业财务的风险管控。在新经济的背景之下,企业财务创新管理要注重对财务内部风险的预估、评价和管控,要在企业运营各个阶段,进行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注重财务内控的细节控制,从而较好地规避和防范企业运营风险。2.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的特征分析(1)财务管理全球化的特征在新经济背景之下,企业财务创新管理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导向,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要密切关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内外环境的变化,分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索与企业现实情况相适应的财务控制管理模式,较好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2)多元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新经济背景之下,企业财务管理显现出多元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特点,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关注财务管理自身目标,还要关注知识、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创新应用,要最大程度上整合资源,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要注重企业与政府机构、社会公众、供应商、客户相链接和合作,促进企业多元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3)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交叉化特点在新经济的背景之下,企业财务管理逐渐转变原有的直线化的管理模式,不再过分突出权利、责任及利益,而是与信息时代和新经济时代相适应,不断细化企业财务管理在权责利方面的内容,更为注重团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知识共享的实现等方面,这就使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显现出交叉化的特点,各个环节呈现出更为紧密的联系,强化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的措施探索1.全面树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理念(1)树立国际化的战略理念。在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要严格依循和遵守国际化的战略创新理念,面对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特点和趋势,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使企业财务管理与整体战略相一致和契合,更好地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2)树立人本理念。在新经济背景之下,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推行和倡导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性运用趋势,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和综合素养。(3)树立危机意识。要丰富和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资本观念,使企业财务管理与国际经济管理理念相接轨,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的危机意识,不断开拓企业对外合资的合作渠道,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促进企业资本投资的多元化发展,较好地分散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4)树立实时创新意识。在新经济背景之下,企业财务管理要注重观念的实时创新,要引入风险投资的理念,在规避和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前提下,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时创新,从而更好地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益。

2.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在新经济背景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要全面规范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监管体系,明确财务内控监管体系的职责及管理权限,并依照《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项目运行管理、效益收支管理、财务分析等内容,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内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下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全面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管理进程。

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监控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和机遇,关注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要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预估能力和评判能力,较好地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监控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运行周期较长的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以较好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做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和管理要在新经济背景下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和管理,要对企业运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部门的独立监督的功能,显现出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好地使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

经济管理前景篇8

[关键词]经济背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136-01

财务管理的作用就是为企业提供完整的财务状况,使企业运用有效的方法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状况。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的工作,适当的调整有利于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活动,使之适应经济时展的要求。

1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1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企业都将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上,社会价值要比利润和产量更加有意义。

12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对于企业来说,全面掌握企业状况的难度也加大,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工作都不完善,管理的方式也比较落后,平常的工作都是由资金往来、账款明细等管理为主,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13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环节缺少控制力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包含了很多个环节:计划与控制管理、审计管理、核算管理、资产运作和融通管理等,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时没有将这些环节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缺少控制力导致管理的结果不理想。

14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

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追求知识的积极性,没有及时了解最新的相关知识,因此会发生面对问题不知道怎样处理的现象;大多数管理人员对社会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的更改不敏感,不能有效抓住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只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基础上。

15电子商务的普及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电子手段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整个商业贸易,电子商务活动无孔不入,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查询、采购、订货出货以及付款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双方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变得远程化甚至虚拟化,但是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资金的安全问题,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建立全新的支付政策以及管理办法应对电子商务的浪潮。

2经济背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21在经济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提高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企业没有自己的经营权,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很小,市场经济讲究的是效率,每一个企业都要参加到这个供求体系中来,产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改变,承担的风险也就增多。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相应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中成本和资金等问题。

2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在新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这已经是当代经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多面性的特点,由于产品的国际化,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快,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投融资的国际化,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通过什么方式来避免风险是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措施的创新

31整体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在企业核心能力中,财务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财务管理能力也是企业积累的财务相关知识的综合体现。财务管理具有全面性和基础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控制财务的能力以及处理金融关系的能力,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有效控制好企业的财务,另外也是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施的有力工具。

32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

对于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应该将管理的目标从利润转到价值上,将价值最大化定位一个长期稳定的目标,所谓价值最大化就是指通过正确的经营方式和政策,深入分析资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并且创造最大的价值。

价值最大化这个长期的目标比产量、利润相比更加有意义,它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企业价值波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住多方面的关系和利益,特别是对报酬和风险两者的平衡的重视;要求企业能够有效控制住风险的发生,不断地研发出新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保证供应资金的可靠性,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另外还有提升企业自身的名誉度和信誉度。

33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①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知识,因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涉及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和汇总方面的工作,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成本核算和控制、考核以及分析的综合能力。②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知识,另外还要有理解分析的能力,充分了解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够紧跟住更新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式。③管理人员要具备技能素质,包括与人交往的方面,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能够清晰地表述出问题和观点,财务管理内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团结,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

34对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网络化

将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实现网络化,其中包含了财务审核、核算动态以及远程控制,另外还能够处理电子单据、货币结算等,目前电子商务的一大组成部分就是网络化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做到及时反馈,但是网络化管理能对企业进行实施监督,能将静态的管理转变成动态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另外也消除了时差和距离的制约,能够及时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想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把财务管理放到最主要的位置,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才能使企业满足经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纪玉珊关于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1(19):103-104

[2]张红伟新时代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创新[J].中国外资,2012(16):81-83

经济管理前景篇9

关键词:治理资源整合景区治理

开放式旅游景区具有丰富的治理资源,通过对离散的治理资源的有序整合,实现治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克服开放式景区的治理难题,实现旅游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素有“小漓江”之称的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旅游景区,通过对景区治理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景区的有效治理,初步形成旅游秩序和谐稳定,景区环境有效保护,沿岸群众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景区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对阳朔遇龙河景区治理资源整合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深化对开放式景区治理资源整合的理论认识。

一、遇龙河景区概况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在大榕树附近的工农桥与金宝河汇合成田家河,由书童山入漓江,全长四十多公里。遇龙河沿河人文景观荟萃,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树绿柳翠,峰青路白,瑰丽多姿。遇龙河景区水程15公里,流经白沙、阳朔、高田等3个乡镇6个村委36个自然村,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

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到遇龙河游玩,遇龙河上的竹筏休闲游成了深受旅客欢迎的项目,遇龙河景区也成了中外游客休闲游览的最佳目的地。竹筏休闲游项目的火热及其投资少易操作,吸引了大量沿岸村民投入到这一旅游项目开发中,纷纷在沿岸建设简易码头,添置竹筏,开始揽客经营,竹筏休闲游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一些人为了扩大经营,随意乱建简陋码头,严重破坏沿岸自然环境。一些村民还相互争抢码头,谁的势力大,谁点的码头就多。为了争夺游客,各个码头不仅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甚至还拉伙打架,一些业主外出都要随身携带防身工具。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简易码头和竹筏,缺乏正规培训和管理的筏工,也给游客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整治这一混乱状态,促进景区旅游的有序发展,2007年8月,阳朔县委、政府本着“保景富民”的原则,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阳朔溯源遇龙河漂游有限公司(简称溯源公司)。规定公司负责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管理,实行统一票价,综合调度,整体促销,同时一律取缔私人码头,兴建大型现代化码头,完善道路和各种基础设施。

二、遇龙河景区治理资源整合的实践

政府成立溯源公司,整治景区的混乱状态,达到“保景富民”,愿望是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公司对景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却碰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原占有码头的少数人因利益受到损害,强烈反对取缔私人码头,甚至煽动村民抵制、围攻公司工作人员。沿岸村民由于存在各种顾虑,加上少数人的挑唆,也不积极与公司鉴定协议,使景区整治面临很大困难,公司运营难以顺利开展。面临对这一困局,公司必须想办法对景区具有的各种治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各种治理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统一经营管理目标。

作为治理主体的溯源公司,手中掌握的治理资源主要有:(1)政策资源。公司由政府主导,依据政府文件成立,享有政府赋予的对景区进行经营管理的各种政策资源。(2)经济资源。公司经营景区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能够把经济收入用以支付工人工资和村民的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还可以用于景区的投资开发。(3)景区旅游资源。公司依据政府规定统一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拥有旅游项目的经营权、定价权、收益权。但光有这些治理资源还不行,还必须与景区村庄拥有的人力资源、乡村干部资源(村民骨干资源)以及体现在村民身上的信任、支持、情感等精神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良好治理。溯源公司原先碰到的工作困难,就是由于没有对这些治理资源进行整合造成的。认识到问题所在后,溯源公司改变工作思路,先把乡村干部资源整合利用起来,让村两委干部参与协调、管理筏工和景区各种事宜,发挥村两委干部拥有丰富群众基础,与群众关系密切的优势,让他们耐心向村民讲解公司统一管理的好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带头鉴定协议,发挥示范作表率作用,以“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骨干—农户”的工作链去团结带动广大的村民,让广大村民理解、拥护、支持景区的管理工作。同时,溯源公司还利用经济资源的优势,去整合沿岸村庄的人力资源和村民的精神资源。公司招聘大量的沿岸村民做筏工,让他们取得工资收入,并规定筏工工资占营业额的25%,每位村民可享受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占营业额的10%。公司还主动将一些码头的基础设施给当地村委负责组织实施,景区内的11个码头建设及景区的美化绿化事宜,大都由当地村民承揽完成,让几百万元的工程投资转化成村民的承包收入。为了增进村民对公司的感情,溯源公司每年还为每一位筏工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并免费对筏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吸收残疾人作为景区保洁员,安排特困村民、贫困党员在景区工作,每逢传统节日,公司都会拿出几万元钱进行走访慰问。免费提供绿化苗给沿岸村民自行栽种,自行管护,让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到景区建设中来。溯源公司的付出赢得了沿岸村民的信任、支持和积极参与,也有效地整合了景区的各种治理资源,实现了景区旅游蓬勃发展与村民收入大幅提高的双赢。

溯源公司运营以来,沿岸每位村民每年获得资源保护补助费少则400元,多则700元,2011年溯源公司分配给沿岸村民的资源保护补助费便达900万元。公司拥有的两千多名筏工,全部是沿岸村民,一位筏工的年收入至少可达3万元。当地村民还开办起农家旅馆和农家饭馆,收入节节攀升,有的收入可达10万元。沿岸村民尝到了景区管理带来的甜头,纷纷自觉保护遇龙河的生态环境。规范化的管理也使景区愈发红火,游客数量的迅速上升,同时景区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公司经营步入了良性快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几点思考

1、景区治理必须重视治理资源的整合

溯源公司在对遇龙河景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时,虽然手中有政策,有经济实力,甚至有安排村民就业的岗位,有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但村民就是不买帐,不愿意跟公司鉴协议,不积极支持公司的统一管理。这充分说明,在村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已经觉醒,对个人利益日趋关注的今天,仅靠政策和经济资源,已难以实现对经济社会关系复杂的景区进行有效治理。景区治理,已经不能公司自己说了算,必须有村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才行。村民不愿意鉴定协议,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利益问题,还有对公司的信任问题、情感问题、权利实现问题等等。仅靠政府强制和经济利诱,解决不了村民的这些问题,必须应用其他手段,运用其他治理资源才能解决。溯源公司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启用乡村干部资源,让村干部去说服教育村民,做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收到了成效。再通过把码头建设工程让村民承包,关照村庄弱势群体等工作,让村民看到了公司的诚意,也获得了实在的经济收益,最终获得村民的支持,实现景区的治理。在治理主体多元化、利益独立化、关系复杂化的条件下,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条件。

2、治理资源整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信任、经济利益、情感等问题

治理资源整合涉及到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涉及到人的思想认识、心理情感、经济利益、相互信任等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资源手段,并运用恰当的方式与策略去,解决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愿合作问题。因为“治理更主要的是引导、协调、控制,而不是单向性的统治和管理,更主要的是比较、选择、决策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的静态关系。”[1]溯源公司在进行治理资源整合时,就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从村庄干部资源入手,运用村干部与乡村群众关系密切、相互熟悉的社会资源,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景区统一经营管理的好处,通过村干部带头鉴定合同给群众起示范表率作用。为了解决村民对公司的情感、信任问题,公司把码头建设工程让村民承包建设,让村民参与公司监督,招收沿岸村民到公司作筏工,并给他们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免费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给沿岸群众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关心沿河的弱势群体,每逢传统节日公司还走访慰问,给每个村子资金进行村道硬化建设等等。公司的这些善意行为,赢得了村民的普遍信任和积极支持,公司干部与村民的关系也日益密切,村民素质和主人翁意识大幅提高。沿岸村民纷纷自觉保护遇龙河的生态环境,主动将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留下一部分作为公益基金,用于硬化村道和建设文化设施,村委党员还到遇龙河边进行义务植树。景区治理资源整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就是建立相互信任的过程。正如德·茹弗内尔说,共同体意即“信任的制度化”。[2]如果“社会文化中缺乏信任将给公共制度的建立带来极大的阻碍。”[3]

3、资源整合既要满足村民眼前的利益需求,又要为村民长远发展着想

在遇龙河旅游发展之初,随着竹筏休闲游项目的慢慢兴起,沿岸许多村民已经从旅游中获得了不少经济利益,尝到了旅游经济的甜头,对竹筏休闲游项目及景区旅游开发寄于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由此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改变原来贫困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经济期望与要求比竹筏休闲游项目兴起之前,已经极大地提高了。而就在这时,由于旅游秩序混乱的原因,政府要组建溯源公司对景区实施统一管理,把竹筏休闲游项目全部收归公司集中经营。这无疑断了村民通过自行开发竹筏休闲游项目实现发家致富的指望,出现渴望与指望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巨大落差,对村民来说是痛苦的,也难以接受的。因为村民的经济意识已经觉醒,通过旅游致富的渴望已经被激发起来,似乎脱贫致富的目标就在眼前,致富的路子也已经找到。此时正如亨廷顿所说“农民不仅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受苦,也认识到能够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苦境。”[4]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溯源公司提出的鉴定协议,接受统一管理的要求,他们自然会顾虑担心,十分的不情愿。要消除这些顾虑和担心,就必须让村民看到希望,并采取行动缩小这种渴望与指望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快地让村民现实经济利益,改善村民眼前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溯源公司让村民承包码头工程,到公司作筏工,给予景区资源保护补助费,在让村民快速取得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又让沿岸全体村民共享公司收益,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随公司旅游发展而致富,从而赢得村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真正使遇龙河这一完全开放式的景区得到良好治理,既解决了村民面临的问题,又实现了景区的繁荣发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373)

经济管理前景篇10

作者简介:舒艳(1980-),女(苗族),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现状,以昭山旅游景区为例提出在景区建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如何加强再开发景区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合理开发旅游景区及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小型旅游景区;建设;管理;对策;昭山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59-03

1 序言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旅游业、娱乐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达到一定程度的大中城市,为旅游业而进行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服务活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因素。而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管理是旅游业的重心工作,即便拥有丰富的旅游风景资源如果不能实施规范的管理和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再开发,那么该旅游景区的旅游业将会面临重创。

旅游景区的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很多。如按景观的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如按旅游景区等级可分国际级旅游景区、部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景区;如按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规模又可分为大型旅游景区、中型旅游景区、小型旅游景区。本文主要探讨小型旅游景区。

小型旅游景区一般具备如下特点:其一占地规模较小;其二具备一定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精品景源缺乏同时现有景源等级较低;其三景区的景观环境水平、利用水平和规模范围等建设不够,开发潜力较大;其四旅游景区基本形成一定范围的旅游客源市场,但因知名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五旅游景区的整体管理存在较多的空白与矛盾,如经济效益与人才引进的矛盾,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等。

随着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带来比较明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旅游景区的热度越来越高。近些年,国内出现不少新型的小型旅游机关那曲,有的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有的是未开发完全开发有待深开发型的旅游景区,例如昭山旅游景区就属于后者。

2 昭山旅游景区的简介

作为湘潭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昭山旅游经贸区是一个以休闲、度假、旅游业为龙头,以商贸为基础的综合发展的开发区,而昭山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昭山旅游经贸区并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长株潭三市的生态“绿化”和交通枢纽,也是湘潭市区九个功能区之一,即长株潭郊野休闲度假区,发展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体育竞技等以及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功能区。

昭山旅游景区由山、江、湖泊、动植物、文化古迹、名人胜迹及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景区内有昭山、玉屏峰、龙骨岭、凤形山等山体,海波高度为150-300m,其森林覆盖率为92%左右,拥有金桂树、银杏树、杉树、兰花等主要的花草树木品种,其中的千年银杏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同时景区内还有野鸡、野兔和山蛇等20多种动物。

昭山是昭山旅游景区的中心景区,它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的人文历史名山,因昭王南巡至此而得此名。因昭山的秀丽景色和传奇历史,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前来游玩,特别是宋朝著名书画家米芾登山观景后所画的《山市晴岚图》,被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昭阳古寺位于昭山顶处,该寺始建于唐朝初年,其内有关圣殿、玉皇阁、玄帝殿和观音堂,另外还建有千手观音寺。同时景区内有北宋抗金名将太尉刘铸的故居,有曾驻留过的伟人亭,司令逃难经过的将军渡,以及大弟弟彭金华等八烈士蒙难的烈士坡等革命民族和名人的胜迹。

3 小型旅游景区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目前许多小型旅游景区因一时“旅游热”过急过快的开发或再开发,没有以精致的景观资源、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景区内涵来提升景区的品位,吸引广泛的游客前来观光,也没有从长远目标思考,而是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景区的指导思想不明确甚至是靠主观意识来开发或再开发景区。例如昭山旅游景区位于景区内的一部分即长株潭大市场的建设开发,没有从整体考虑到与其周边的景观特色和内涵,侧重追求短期的市场经济利润和市场开发而忽视景区的景观建设及旅游服务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和开发昭山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无针对性开发,定位不够清晰,导致目前景区经济效益不高,建设和开发的力度偏小。

3.2旅游景区缺乏规划依据,建设开发的力度偏小

建设规划管理对风景名胜区来说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发展均起到指导、推进和实现计划与发展目标。因此组织和实施建设规划是搞好风景名胜区长远发展与保护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手段,也是确保景区合理开发利用与协调发展的统一。然而目前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与营运阶段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手段,例如目前昭山旅游景区就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是景区内的环境品位不高,如何统一协调景区环境与经济效益值得深思;其二是长期以来景区的核心风景点一直局限于昭阳古寺和山市晴岚,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古迹、名人胜迹及革命纪念遗址等名胜古迹,其三是缺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虽然昭山旅游景区已经编制了《昭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纲要》,但目前在该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及其他必备的设施如给、排水、供电设施等较为简陋,同时在景区内外还暂时无法给广大的游客提供良好的吃、住、休息等场所以及丰富的娱乐项目,尤其给计划短期旅行的游客造成诸多不便。同时在《昭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前该景区的道路网布局不清,游线和路线随意,景区的出入口较为隐蔽,难以吸引旅客注意,甚至有的游客未经指引难以找到人口。

同时大多数小型旅游景区内增设项目不多,缺乏基础的设施和旅游管理,所以旅游景区应在规划依据上加快编制,在经营管理上注重从深层次的开发和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3.3管理机制有待建全,行政管理尚需统一

由于小型景区内因缺乏精品景观资源而其他增设休闲、娱乐项目不多,配套设施严重缺乏,使得景区的建设与发展缓慢,而景区周遍的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随意占用景区边缘土地修建筑或是砍伐树木,例如。在近些年,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共发生了挖山毁林、毁绿案件20多起,毁坏山林面积达到了2.25万m2,并造成山体滑坡1500m2。尤其是该景区内天马山整个山头不到134hm2,而山上的坟墓却不少于3000座,再如昭山旅游景区的范围界限不清,对景区的管理随意性较大,出现了乡、村、组多层管理,加上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以及具体的管理实施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景区管理混乱、执法不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有相应效能的管理体制和

相应权威的政策法规配套尤为迫切。

3.4景区内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急需改善

对于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与管理阶段中,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瓶颈现象。由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缓慢,其经济效益相应不高,出现人才流失或是人才引进困难等尴尬局面,例如昭山旅游景区内设有管理处,属于事业单位,没有人、财、物的管理支配权。下设办公室、财务、护林防火、治安、售票、宗教事务管理等科室,现有职工2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四分之一。显而易见,昭山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高,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人才层次有待提升。因此缺乏了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型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5旅游景区缺乏宣传,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

许多小型旅游景区虽然在当地小有名气,从景区内的景观资源到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比起临近空间区域的几个风景名胜区较为逊色。例如昭山旅游景区(湖南湘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湖南长沙)和南岳风景名胜区(湖南衡阳)来说差得较远。大多数小型旅游景区市场开拓力度小,几乎没有宣传手段和途径及策划活动或新闻报道来增强景区的影响力,加之缺乏优秀的导游等旅游组织者,未能对景区内有优势的景观资源给予介绍和宣传,对游客和市民的吸引不够,直接影响景区的经济收入,反过来使得宣传经费陷入瓶颈的尴尬局面。

4 小型旅游景区再开发建设管理对策

因此为做好小型旅游景区的事业,增强良好形象,创建特色品牌,解决景区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本人就关于加强建设发展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明确小型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为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可持续性建设与发展景区是开发景区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建设开发一个有影响力的景区不仅要提升其经济效益更要兼顾好环境保护,只有环境与效益达到协调才能更好地建设与发展景区。因此,小型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基于“资源保护高于一切”的观点,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政策,从有利于综合效益的创造、强调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突出旅游景区的特性、重视市场需求和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协调旅游景区与城镇的发展等六大主题思路对旅游景区进行有度、有序、有节律地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4.2按照规划依据加快规划的编制,促进小型旅游景区的环境与效益的统一协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正确的规划依据和编制,势必在深层次影响到景区的建设开发和可持续行发展。小型旅游景区必须依照诸多规划依据进行实施建设,如《旅游景区暂行条例》、《旅游景区规划规范》、及《××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基于众多规范的规划依据,利用已有的资料数据和特定的营销手段制定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案,从而在此基础上加快景区的规划编制,科学、规范地建设开发小型旅游景区,突出景区的重点资源,充分挖掘潜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的项目,按规划的标准和要求合理建设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吸引众多游客提供保障。

4.3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实施规范的行政管理

针对景区内范围界限不清,对景区的管理随意性较大以及没有明确统一的行政管理和具体管理实施办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按照要求划定景区的范围与界限,实行规范的行政管理,分清所属各处的行政机构,做到责任明确,落到实处,避免管理随意、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并加大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景区内各项管理工作,按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以及《××××旅游景区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了规范的行政管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达到效果,本人认为必须狠抓内部主要管理,一抓安全管理,二抓经营管理,三抓建设开发管理,四抓资源与环保管理。

4.4积极改善条件拓宽引进人才渠道,不断合理地完善人才结构

人才是21世纪重要的资源,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力的发挥。高效率的人才无疑会给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无穷的力量源泉。积极改善条件加快引进人才的步伐,将需要多专业的人才发挥专长,改善景区的人才梯队建设,从人才效应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景区经济效益与人才引进困难的矛盾,相关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景区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同时景区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与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4.5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鉴于小型旅游景区知名度不高和宣传不到位的现状,本人建议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不断改善。其一是在管理机构增设一个营销部或根据实际情况聘请资深人员通过策划活动来达到景区的宣传。目前自驾游、短期休闲旅游等不断兴起,通过营销部或专业人士进行敏锐的市场调研、周全的宣传战略作为制定营销方案的依据,举办多种活动大力宣传旅游景区,提高其知名度。其二是招聘全职或兼职的导游,通过劳动合同规定双方履行义务并对导游进行培训,熟悉景区的优势景观资源和景点,向广大游客介绍、宣传旅游景区,扩大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