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具体流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43:51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1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制度建构分析

近年来,民政部门对救助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提高救助整体水平。自2003年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逐渐实现了关爱性的救助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日渐完善,工作机制得以完善,服务网络日渐完善,救助管理机构日渐规范化,得到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日渐增多,呈现出上升趋势,他们基本的生存权益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概述

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借助档案被简称为“救助档案”,是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具有一定保存价值,是救助管理工作的一种是真实记录,属于民政专业档案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救助档案”也是国家民生档案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也就是说,加强救助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加快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步伐,促使受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还能促使国家民生档案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彰显其具有的价值。

救助档案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一是:文件材料形成具有动态性特点,而档案管理具有成套性特点。从流浪乞讨人员寻求帮助到救助管理机构进行甄别并给予救助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助个体存在差异性,救助个体形成文件材料数量、结档时间各不相同,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同时,每个受助个体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有着某种必然性,具有成套性特点。二是:文件材料归档具体内容、档案保管期限都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来说,都有着相同的受助程序,但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性,在救助结束之后,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内容、数量各不相同,每个受助个体档案都有不同的保存价值,体现在不同方面。

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制度构建

就救助档案而言,是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核心载体,能够有效维护受助对象、救助管理机构的合法权益。在新时代下,救助管理机构大都建立救助档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该地区的具体化、合理化档案管理方法。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急需要构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制度,即《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函管理办法》,可以简称为《办法》,对救助档案进行统一化管理,促使基本标准跟更加明确,基本程序更加规范化,为提高档案救助工作整体水平做好铺垫。

(一)《办法》参考依据、框架结构

在制定《办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全方位分析该地区救助工作的具体情况,促使各项内容更加明确化,其主体可以采用条款结构,其附件可以采用表格形式,满足文件材料整理需求。

(二)《办法》内容概述

1.《办法》名称、定位。就《办法》而言,需要结合救助档案已有的特征,咋会明确规定救助档案定义,救助档案体制、归档范围等。要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应的修订思路,围绕救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作用下,得出档案管理办法的名称,即《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明确中其主体。

2.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以救助工作内容为切入点,救助文件材料是由多个环节形成的,站内救助占据核心位置,是其主体,要严格啊那种啊接待登记、基本服务等有序进行,《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比如,《求助人员登记表》、《终止救助通知书》,全面而客观地记录整个救助过程。为此,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去呈现受助个体档案归档文件材料范围,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性,还需要做好附件归档工作。在此过程中,接头救助形成的文字材料、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等都和受助个体紧密相连,也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归档工作。

3.文件材料整体原则、方法,明确规定档案保管期限。结合救助文件材料具有的多样化特点,《办法》中已经对相关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需要坚持“一人一件”原则整理相关的文件材料,合理划分救助类型。在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合理制定档案材料整理的具体程序、方法,促使档案救助档案目录封面、盒内备考表等式样,促使救助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有利于保管、利用等。此外,要根据文书档案已有的保管期限规定原则等,客观分析救助管理机构规避风险情况,已有的档案保管能力等,救助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0年。如果是未成年人、长期需要安置人员等,其档案保管期间更长,为30年,而死亡人员的保管期间是永久的。

(三)《办法》出台作用

就《办法》而言,能够促使救助档案更加标准化,完善其规范化建设内容,促使全国救助档案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标准统一”。它能够简化救助管理程序,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完善国家民生档案资源,确保救助档案得到优化利用,进一步提高救助管理机构在规避风险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构建流浪乞讨人员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借助《办法》,科学管理救助档案管理,可以促使救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能够顺利进行,确保受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提高国家民生档案资源利用率,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具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丽.规范救助工作丰富民生档案――解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J].中国档案,2015,(02).

[2]李坤展,何紫盈,宋霞.中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5,(04).

[3]何文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制度建构[a].新形势下档案资源管理服务[C].2014.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2

1.事业单位档案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档案交接手续严密度不够

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性质与岗位职责角度上分析,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延续性、细致性且艰巨的工作,实际需要办理大量的手续,对各步骤流程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但是部分事业单位中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在工作调动或者离岗过程中,未严格根据档案的标准程序来办理交接手续,更有甚者忽视了办理,没有认真的核查该核查的事项,没有系统清理该清理的事情,将档案交接工作比作了钥匙的交接,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会因为缺乏齐全的交接手续而难以清晰的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职责权限。

1.2档案监交不严格

当前,有不少事业单位中普遍有这样的现象:领导层将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到了事务性工作领域,认为此项工作应交由档案管理人员全权负责,因此很少会参与档案交接工作的管理活动中来,进行档案监交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如此一来,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交接工作时就会越来越不严谨、越来越随意,没有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一味的按自己的意图办事。

1.3忽视了传帮带工作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中工作的老档案人员因为参加过专业的业务培训活动,他们的工作经验一般都是长年累月“攒下来”的,未更新、规范性差,而一些刚接触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因缺乏工作经验,只有根据老员工一直遵照的自创程序来开展档案交接工作。由于老员工的传帮带工作做得不够好,给新进员工的档案交接工作实效性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2.加强事业单位档案交接工作的具体策略

2.1列入议事日程、规范工作程序和完善管理制度

档案交接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所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交接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应将档案交接工作及时列入议事日程中,并根据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从而使档案交接工作运行中具有坚实有力的依据。如果对档案人员工作进行调动或者离职,必须办理齐全的交接手续,如果发现手续办理的并不齐全,那么相关的档案人员就不得离开事业单位,也不得进行工资转交手续的办理,要在所有手续都具体办理后方可离开事业单位。

2.2加强监督,保障档案的延续性

档案监交对档案交接具有显著的监督作用;实际中,不管是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交接还是档案机构负责人的交接,都必须配备专门的人员加强监督交接工作。对于从事档案监交工作的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根据规定的程序开展自己的工作。普通档案人员档案交接工作过程中,应让档案管理负责人对档案交接事项加以监督,档案管理负责人档案交接工作过程中,应让档案管理领导者实时监督档案交接工作。在档案监交人员的监督下,移交方与接收方应根据具体的手续交接,交接工作结束后,在交接清单上明确具体的交接时间、交接地点及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交接职务等。移交人、接收人、档案单位应各持一份移交清单。填写结束后,由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在交接文据上签字和盖章,这样交接工作就算完成。

2.3规范档案交接流程

为了将档案交接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就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指导,编制适应于交接工作的文本格式,应设置以下几项内容:确立交接整体情况登记表,主要详细记录监交人、接收人、移交人三方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储的档案、移交的档案、未归还的档案,认真细致的核对档案库与档案柜钥匙。构建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度一览表。构建档案检索工具一览表。构建未完成工作登记表;认真填写一些特殊情况,并详细陈述具体的原因。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应在整体交接文据上签字。将交接资料分别储存于事业单位宗卷内、文书档案内,同时上级档案业务主管也要对交接资料进行有效保管。

2.4强化业务知识培训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每年都要编制和发放学习材料给新进档案人员,事业单位每年都要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以确保新进档案人员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全面掌握与了解业务操作流程,并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3

【摘要】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社会独立体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有效掌握人才流动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引起了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从全新的层面分析,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建立更加切实有效的创新机制。本文对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要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机制和探索结构,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才爱档案管理模式构建创新

一、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要素

(一)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人员构成

通常意义上的流动人才管理档案模式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类,第一,辞职或者被辞职的机关工作人员,由于不同原因脱离了机关。第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建立基本的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对这两类人的信息档案进行集中管控。另外,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管理人员对用人单位消除劳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档案的集中管理,确保其信息的有效性,并且提升管理机制和管理效果。最后,就是要对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档案管理,从而对社会流动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和核定。

除此之外,有相关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对自主就业的部队转业军人进行档案管理,以提升信息的完整度和社会使用价值。

(二)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管理特征

在对流动人才档案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集中管控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一,流动人才档案管理凸显出较强的社会价值。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才流动性较大,正是基于此,不利于不同组织对人才进行吸纳。而人才档案管理模式中,能对信息进行集中管控,确保人才档案管理的实效性。第二,流动人才档案管理凸显出较强的广泛性和多变性。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能提升档案管理的广泛度,规避了原始档案管理的局限性。第三,流动人才档案管理凸显出较强的开放性。尽管是流动性人才,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人才档案管理机构就借助有效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方式以及手段能得到有效的升级,借助数字化网络结构将人才档案进行统筹管理,实现个人信息向开放交流形式的转变。

二、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式探索分析

(一)创建更加系统化的流动人才档案信息管理模式

在对流动人才档案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整体管理项目进行集中管控,确保管理模式顺应时展的诉求,能在吸收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人才档案管理项目的实效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进程中,管理人员要提升管控机制,由于流动人才档案信息给科研工作提供了十分有效的信息数据和基础资料,因此,能助力企业提高信息管理的实效性,并对档案进行集中完善,也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另外,流动人才档案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要提高项目的认知度,建立科技档案以及信息管理控制模型的过程中,运行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总之,只有强化人才档案信息执行项目的科学化标准和贵规范性管控措施,才能真正建立更加高效的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

(二)完善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的管理系统

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化管控,确保整体运行结构的完整度,提升档案管理项目的实效性。相关管理人员要从思想认知层面提高管理机制,确保建立健全完整的流动模式。在建立系统化管理框架以及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建立集中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完整度和水平的同步提升。另外,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处理机制,确保监管制度和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顺利提升档案管理的基本水准,确保档案信息完整性的同时,优化管理效果。

(三)优化升级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中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档案管理项目建立过程中,对于人才素质的管理是重点。也就是说,人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劣是由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只有提升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信息收集能力,才能提升整体项目的运行效果和管理质量。管理单位要针对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素质培训,确保其管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升级,在培训中,不仅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进行集中管控,也要提高其管理素质,确保整体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同步,顺利建构完整的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模式。另外,管理部门也要强化管控效果和管理实效性,提升人才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流程以及工作管理分配机制,建立系统融合以及统一化的管理框架,确保相关资料项目按照标准化顺序和流程进行统筹管控。在项目管控结构中,要建立区域性的人才档案管理中心,进一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人才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化的需求,要保证人才档案管理项目的实效性,作为一种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要求,借助有效控制,确保系统运行框架更加标准规范,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现代化特征。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实际项目运行和处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提高流动人才档案管理项目的实效性,确保管控机制和管理水准得到有效优化,实现训练课程的完整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训练得到有效落实,让流动人才档案管理发挥最大化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4

1档案一体化系统概述

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记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信息,在人类不断发展以及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作用是十分主要的,尤其是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的发展过程中,档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各个工作岗位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对于档案的发展情况会带来一定的制约,因此必须要对档案管理进行变革,应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就要保证档案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积极的采用计算机以及电子文件等相关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可以说更加科学化,并且具有组织性的特点,所以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更好的完善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2档案一体化管理基础

在进行档案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理论基础方面,因为当前的档案管理正处在电子文件的发展时期,所以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前端控制思想等都是主要的理论。而在实践基础中,应该为档案的一体化实现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是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的首要前提,只有将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档案一体化更好的发展。为今后的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3文档一体化管理思路

3.1文档应用系统设计思路

在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应用系统进行设计,其主要的思路是应用网络服务器以及数据管理平台等方式对档案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信息系统中,操作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以处理阶段为例,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文档的删减以及审批等工作,所以工作人员只具备对文件进行修改、删除或者增加等操作权限,档案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只具备查看以及浏览的权限,而在进入到档案归档以后,这一阶段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对电子档案进行整理以及进一步的筛选,选出有价值的档案资源进行保管。档案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加以必要的指导。在生成电子档案文件以后,档案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些档案加以进一步的保管,并且档案的使用者可以应用这些档案。整个过程中,档案具有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的特点,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错误的发生。

3.2文档一体化管理的互动要求

在档案工作中,文书工作是最基础的环节,可以说档案工作是文书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使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保障档案管理的质量提升。在档案一体化的实现过程中,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档案工作和业务系统有机的交叉在一起,这样可以对档案工作者带来重要的帮助,对社会积累财富执行力的强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档案的认知程度,让档案变得更加具有价值。只有将有价值的文件完整归档并移交给档案部门进行保管才能算相应的工作真正结束,同时还要意识到,在开展现行业务系统的过程中,要责任明确、注意积累,记录电子文件活动全过程中所有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信息,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3工作流程的集成性

在传统的文件管理过程中,文件的形式、归档和作为档案保管与提供利用等关节,都将文件生命周期清除地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现行期、半现行期和非现行期,并通过现行业务工作部门、机构档案室和档案馆三个物理位置不同的部门分别完成各自的工作。而文档一体化则将文件、档案的管理流程实现了集成,要求在一个统一的系统内,有统一的控制中心,统一的工作制度,统一的且各有特点的又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将档案著录、鉴定、保存和管理等工作贯穿于文件的形成、流转、移交、保存或销毁等各个环节,实现各个过程中工作流程的集成和信息的拱向,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件与处理要求定义特定的工作流程,实现流程的优化和个性化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档案接收和保管的复杂性,避免了信息的多次录入和产生不一致信息的可能性。

3.4业务处理的自动性

文档一体化是在充分信任的网络、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数字环境下开展工作,采用信息技术和基于工作流程管理理念实现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几率。同时,在一些业务处理环节增加了系统自动处理技术,如电子文件版本信息的自动跟踪、电子文件处理过程中的责任链信息的记录、基于管理规则实现的电子档案的自动标引等,都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复杂程度。由于这些自动化的处理过程是通过系统进行身份认证之后自动生成并保存记载的,因而,大大提高了电子文件正生命周期活动中信息记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5

为实现档案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构建公司档案信息网络,我公司提出:力争“十一五”期间,建设一个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网络。具体的建设目标如下:

第一,建成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做到覆盖国家电网总部、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县级供电公司等五级单位,满足以上五级单位对于本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实现上下级单位间的档案信息互通,即上级单位可以对下级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下级单位可以对上级单位进行档案数据的汇总上报,避免各单位形成内部档案信息孤岛,建立档案系统对外统一的标准系统数据接口,使得其他相关系统(如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能够顺利进入档案系统中。

第二,建成两个数据查询中心。即档案目录中心和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以集中统一数据仓库的方式面向公司所有普通用户提供档案目录和现行文件的查询。

第三,制定公司档案业务管理规范。

第四,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档案业务管理队伍。通过此平台的搭建,全面提高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形成一支专业化的业务团队。

技术实现手段及组织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在系统逻辑架构上分为基础数据平台、应用服务层、业务建模层和业务模块层。

基础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数据存储平台,通过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解决档案数据的安全存储问题。

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基于J2ee标准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和中间件及为应用系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如文件格式转换服务、oCR服务、电子文件浏览服务、全文检索服务等。

业务建模层主要用于初始化档案系统结构以及定制业务规则,包括部署系统结构、定义机构、档案管理模式等。其目的主要为是为档案管理员提供业务操作的功能模块,涵盖收集、整理、鉴定、数据管理、报表、统计、销毁、编研等日常档案管理业务。

从技术角度看,公司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扩展能力,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采用面向服务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体系结构。公司档案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结构采取集中式的系统结构,不同的单位系统之间可以分布部署。数据存储中将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进行甄别,系统数据、公共数据全部存放在主数据库中,不同单位不同的数据信息放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样保证系统数据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司下属五级单位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综合各级单位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对管理规范、信息系统以及后期服务方式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成立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项目协调小组下设业务小组和技术小组。

业务小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明确公司系统各级单位类型及档案管理特点;调研各级单位档案的管理现状和业务需求;收集整理各级单位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管理办法的数字化实施细则;明确各类档案的归档细则(包括归档范围、时间、要求、方式、流程、整理规则、著录信息、保密期限和目录格式等);明确各类工程档案的归档文件细目(即工程模板)。业务小组的主要的工作成果是完成《需求说明书》。

技术小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调研公司各单位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调研公司系统信息统一规划(应用开发环境、网络环境等);明确档案接口数据有效性验证要求;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规范(包括归档电子文件存储格式、电子文件命名、电子档案移交格式、档案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数据存储备份及安全管理、档案数字化加工规范等);形成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技术小组的主要工作成果是完成《总体设计方案》。

集团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技术优势

实现了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

电子文件管理必须遵循全程管理原则,就是要在从文件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全程管理,通过过程控制实现结果控制。由于过程的可控性强,过程控制的反馈周期短,因此,对电子文件生成、流转、保管、利用等每一项具体管理活动中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失误,不断调整管理策略。在过程管理中,所有有助于说明电子文件重要属性和有效管理过程的信息都被记录在案,以证实电子文件在管理系统中的运转状况,确保电子文件的管理质量。

以公司档案信息平台系统中对工程档案的管理和监控为例来说明该原则的应用:供电企业的工程项目档案的特点是量大面广,建设周期长。量大,是指建设项目从立项、调研、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安装到竣工投产,将产生大量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面广是指参建单位多,有建设、招投标、设备采购、土建施工、电气安装、监理、质量监督、系统调试等参建单位。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的做法、要求、习惯都不尽相同,对业主的要求不甚了解,使档案案卷质量难以保证。建设项目从项目前期开始到竣工投产,建设周期少则两年,多则十几年,时间跨度较大,对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面对量大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特点,系统平台引入了全程管理原则,并采用了工程档案模板技术,用计算机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将人为因素降低到最小化,从而有效地使工程项目文件材料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有序进行。通过该平台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已由过去建设单位一家管档案的模式,变为在业主的统一指导下,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等各参建单位在网上同步建档,业主单位实施全过程监控,实时管理。

贯彻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原则

前端控制原则是现代文件、档案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它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方法为基础,把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一个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的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整理、编目等具体管理活动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前端控制是实现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重要保障,这一原则在纸质及其他载体文件、档案管理中是有效的,在电子文件管理中更加重要。

在初步建立了档案信息平台系统的机构中,实现了电子文件在业务系统中生成和运转,在本平台系统的辅助下捕获和归档,因此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前端就延伸到了业务系统和电子文件管理系

统的设计阶段,前端控制的形式也部分转移到业务系统和电子文件管理的功能设计中。目前已经实现协同办公系统、招投标管理、法律合同管理、FmiS财务管理、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统一用户机构管理和认证等系统与档案管理平台的接口和集成,从而实现了档案的前端管理。通过这种延伸,使各机构归档的质量得到了大量提升。

体现了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原则

集成管理是全程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深化,它要求不仅关注文件流,也要关注与文件流相关的业务流,关注其他信息流的统筹兼顾、功能整合,鲜明地体现了开放式、集约式的管理理念。

具体说来,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原则在本系统中主要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文件流与业务流的集成。文件是机构履行职能、从事业务活动的重要手段,从―定意义上说,文件流是业务流的记录和反映。因此,文件流与业务流的结合程度应该是衡量电子文件管理质量的―个重要标准。文件业务流的集成思想不仅应体现在机构电子文件的管理理念、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之中,最终应体现在机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对电子文件流与业务流的―体化整合上。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应支持本机构的文件运转流程和业务流程,在确保文件完整、安全、准确的同时,保证文件运转和业务勰的顺畅、周密和高效。目前,已通过开放的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档案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从而实现了整个文件流与业务流的完整吻合。

2 文件流与其他信息流的集成。文件只是机构全部信息的一部分,任何机构在日常工作中都还会接收、运行、保管和利用各种各样的非文件信息,如参阅信息、内部管理信息、统计信息、宣传信息等。文件信息和非文件信息在内容上有互补性,在管理流程和技术上有许多相通之处,集成管理就是要打通它们之间的可通之处,连接它们之间的可连之处,’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和知识挖掘。本系统已经实现了档案系统与公司统一搜索功能(autonomy系统)的集成,从而实现了文件流与其他信息流的集成。

3 文件流内部管理活动的集成。长期以来,公司纸质文件管理实行的“分阶段+分环节”的管理方式,即先划分为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阶段,各阶段中再划分若干个管理环节,每个环节相对独立,界线清楚。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这种管理方式的不适应性日益明显:一是对原有管理流程的解析显示出作业的不合理分割和交叉重复;二是电子文件的技术特征要求实行前端控制,即将以往“后工序”提前至文件形成阶段,这使得文件管理流程改造成为必需。为了达到优化电子文件管理,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目的,电子文件管理的各项具体业务应该并尽可能根据其内在关联性而得以整合或集成,如归档与整理、鉴定、著录的结合等。这一思想使得我们在构造系统时,虽然在管理数据上是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但信息是一体化的,从而避免了信息“死角”,使需要查找的信息都能找到。

国际标准和理论的最佳实践

国家电网档案信息平台系统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都是目前最新iSo标准及前沿档案管理理论的最佳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在档案元数据上遵循欧盟moReq(modelRequirementsfortheman-agementofelectronicRecords)关于文件元数据通用要求,形成国家电网公司档案元数据规范;同时遵从0aiS参考模型,解决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问题。

2 在业务功能应用上采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前端控制的方式对归档文件在形成之初就进行了控制和管理,具体表现在系统中就是:针对文书类归档文件,在每一年的开始就明确各业务部门归档范围和责任,提供了文件收集、档案收集和收集整编等各类手段及业务系统接口实现对归档文件的前端控制和管理;针对工程项目档案则在项目立项时就同步确定项目归档范围、整理规则、明确归档责任,使得项目档案能与项目阶段同步进行归档和管理;

3,在档案的鉴定和管理观念上吸收了“后保管模式”理论的精华,“宏观鉴定”、“知识服务”等理念在系统中得到充分应用。具体体现在系统通过规范的分类表和归档模板实现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同时明确了各部门的归档范围和责任,并使得通过系统可以进行控制;也体现在系统与公司数据中心、知识管理进行和aU-tonomY搜索引擎进行的集成上。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思想观念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人才流动日趋加速,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县政府对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视,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关系混乱、人档脱离、管理无序的现状,及时召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协调会议,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陕西省人才市场条例》的有关规定,明确了组织、人事、教育、卫生、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管理权限,尤其是对流动人才的档案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从20__年全县的所有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各类流动人才的人事档案交由县人才中心管理。人才中心在具体工作中将人事人才档案管理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中心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年度目标,与机关其它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同时,选配了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人事档案整理、调转、查阅程序,建立了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以领导挂帅、业务协作、专人负责、流水作业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才档案工作管理,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加大硬件投入,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把档案室和办公地点完全分开,专门租赁了县档案局三间办公用房,设立了流动人才档案室;面对资金匮乏的窘境,挤出专用经费,购置了铁质档案柜36节,配置了计算机等专用设备,配备了灭火器、打孔机、湿度计、干燥剂等档案专用物品,投入资金购买安装了汇杰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程序,我们按照《档案法》的要求,从管理入手,整章建制,制定了档案管理程序、借阅查阅工作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明确了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的归档范围及整理要求,使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接收、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从制度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以章办事,严格管理,合理使用,没有出现档案损毁和丢失现象,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了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20__年,我们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工作实际的需要,在全市率先安装了《汇杰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所有的档案信息经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在调档、归档过程中,全部使用计算机查询,按照提示信息查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使我局的档案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轨道。

三、集中归类整理,完善档案内容

为了有效地发挥档案的作用,首先,我们每年都要对当年接收和采集到的档案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移交的档案实行逐人清理,按序编排,造册登记。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印制了有“___县人才交流中心档案专用”的统一标识档案袋和档案专用封签,对规格不一的档案袋全部更换,重新编号登记,进入微机管理,这样以来,档案的外表更整洁,内容更充实,便于查阅,便于利用。其次进行分类管理。将大中专学生、非普通高校毕业生、离职退职人员和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人员的档案采取分类整理,统一归档。按照人事的要求,按时为各类人才办理转正定级、工龄认定、评职调资等手续,____对流动人才培训进修所取得的档案材料进行甄别审核,并将有关材料归入本人档案。三是严格整理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采购档案用品,虚心向专业人员请教,按章操作,及时归档。截止目前,共接收各类人事档案2983份。其中大中专毕生2790份,非普通高校毕业生169份,离职退职人员3份,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人员21份。累计收集各类档案材料1137份,无一起档案泄密、丢失、损毁事件发生。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我们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时,选择了一位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原则性强、作风正派、吃苦耐劳,服务意识强的女同志承担次项工作。为了使从事档案专职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就派送她多次参加市县业务部门举办的档案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为档案室征订了《陕西档案》等业务杂志,购买了《档案工作法规文件与业务知识汇

编》、《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汇编》等重要工具书,对档案工作的开展,为我县的流动人才档案管理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1、档案管理机制依然混乱。一是关系混乱,管理的主体不清。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制的人员档案和事业单位新增人员的档案目前在贫困地区仍然不能摆脱政府管理的窠臼,新的人事制度要求这些人员的档案交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但实际工作中仅凭人才管理机构无法扭转这种现象。二是人档分离,管理的环节疏松。新的就业形式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丰富的舞台,但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弊端。人事就业部门和人才交流中心缺乏就业信息的沟通,档案调转滞后,造成了少数“死”档现象。三是私截档案,管理的盲区增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档案管理的认识,认为就业无望,不报到,不办理人事,就擅自将个人档案私自保管。希望上级业务部门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宣传力度,理顺档案管理体制,营造和谐文明工作环境。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7

[关键词]新形势文书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44-01

前言

伴随着十三五的到来,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要求文书档案管理要准确、快速、完整地提供信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书档案管理可以说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档案资料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作为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水平和为本公司中心工作服务的工作能力,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逐步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为本公司和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文书档案信息资源。

在新时期,人们虽然不断地加深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但实际中存在文书档案管理与新时期形势不符的现象,出现了多种问题。因此,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1现阶段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

1.1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较低

目前有很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较低,比如卷宗的分类、名称,文件的档号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还有些档案的卷宗出现组卷错乱,文件内缺少目录等等的问题,另外,文件档案检索效率不高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档案检索一般分为人工检索和电子检索。电子检索速度快,质量高,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有些单位由于工作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安装高质量的检索软件,还采用手工检索,这是远远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的

1.2缺乏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紧密衔接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为文书和档案,两者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实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将两者紧密的衔接为一体,以此来达到两者互相配合的目的,并构成较为全面的管理体系。可是,在新时期的操作中,一般采取分模块管理的方式,并单独操作,无法构成统一、完善的整体,即便个别单位建立了管理体系,也存在很大的形式化成分,从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这种管理模式扩大了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之间的距离,并且使两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1.3档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在实际管理中缺乏通用性,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如:有些档案管理软件,仅仅着眼于档案专业流程研究,而忽视了档案与文件的衔接,特别是实行办公自动化后,档案管理软件无法实现与oa系统的无缝衔接,导致许多电子文件无法及时、准确地归档。

1.4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丰富的人文需求不适应

文书档案部门往往成为机构改革、机关精简的对象,成为职称评聘、薪酬改革、闲杂人员安置的“灾区”,这些人员没有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这将会给档案工作本身或单位的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完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确保文书档案管理更为规范

首先,要对现存的文书档案进行整理,剔除那些陈旧失效的卷宗,这样既可以加快手工检索的速度,也可以避免以后使用电脑录入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要对那些比较混乱的卷宗进行重新编排,编排时,对那些无标题,无页码的要重新进行填写。最后,对于那些命题重复、错误或者不清楚的档案资料要统一命题,以避免用计算机管理时出现不好识别的情况。

2.2做好文书与档案工作之间的衔接。

在档案管理中,文书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分支。因此,要在档案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逐渐规范文件的相关管理,要求文书人员充分掌握档案工作,并具备档案意识及利用该意识进行文书材料的整理。在应用文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关注文书的一体化与规范化,注重在整体上促使字体、文件格式、纸张等方面的统一展现。此外,在收发文件时,需要及时的进行登记,并确保所收集资料的统一与完整,标注要清晰,要在档案盒中标识相应的资料名称,从而达到简单查阅的目标。

2.3运用先进手段,加强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使得收文、发文都通过oa流转完成,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首先,选择适合本公司文书档案管理的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整理、立卷、编号、检索、存储和查阅利用,做好oa系统软件和档案管理软件的接口,实现oa办公系统与档案系统无缝连接,使所有电子文件数据直接归档进入档案系统,并且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对应整理,所有文件信息保持一致。其次,要提高档案检索速度。档案计算机检索工具多样化,形成从文件级到案卷级再到档案专题,多层次多角度的检索体系,有利于提

高检索工具的覆盖率,使每一种检索工具都能覆盖全部文书档案,能迅速、准确、全面、系统地管理和提供档案材料,从而提高档案利用工作效率。

2.4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完善文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文书档案管理对于建设需要全面把握档案人才的入口,企业事业单位更需要结合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引进和聘用一些具有文化水平和文书档案管理能力的人员进行管理,优秀的文书档案管理者需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全面掌握文书档案计算机管理运用技术,采用更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强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2.5着力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高效、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要树立现代的档案管理理念,确立档案管理网络化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流意识,转变手工方式可靠的传统观念。

(2)要把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研发融入网络大系统,把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纳入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使档案从收集、整理到检索、利用与单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部门资源共享、网上流转。

结语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所以无论是单位的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水平,文书档案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完善各项文书档案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做好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有效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妍.浅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7-119.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8

制定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就是从国家层面和战略视角对电子文件管理全局性、基本性、长期性问题所进行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和基本制度安排。是一个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基本态度和总体思路。其实质是用战略的眼光来研究和解决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目前我国各地区、各机关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仍然具有强烈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特征,缺少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统一规划、战略部署与方法指导,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改变,就很难保证当代社会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完整保存和有效利用,国家将会为此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国家战略已经迫在眉睫。

确立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体制

随着电子文件在我国档案管理对象中所占比例愈大,管理好电子文件的需求愈强烈,改革我国文档管理体制的愿望愈迫切。全程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这项管理原则,需要确立国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体制。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处理、归档、利用,中间经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职责不清、制度不明、考虑不周,都可能造成对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危害。由档案机构跟踪和监控电子文件全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危害。因此,及早确立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体制,明确各方面的职责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确立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和地方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下,在规范、标准的文件格式和数据结构基础上,将电子文件从形成起就纳入档案管理的视野。把电子文件形成、电子文件处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确保文件机构内部、文件机构之间、文件与档案机构之间有关电子文件信息的及时流动与管理,实现电子文件文档一体管理的无缝衔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曾经指出:“在电子文件领域中,我们应该在设计信息系统时就对档案管理需求予以考虑,在电子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电子文件要进行认真控制……无权干涉现行文件的档案馆会发现他们在处理电子文件时处处受制。”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来说,确立全程管理体制是电子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管理符合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先进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经验。

确立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体制就要改革当前我国的文件管理体制和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其关键在于改国家档案局为国家文件与档案局。由它统管全国文件、档案工作事务,制定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各项政策、制度,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全过程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同时各级档案局更名为文件与档案局,使档案机构全程监控文件管理“名正言顺”。

体制的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相当复杂并存在许多问题的。但是,对于我国电子文件发展的未来而言,它又是必要的和必须的。2010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中确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9部门组成的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来确定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国家政策,可以说是在体制改革上向前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它对于我国未来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明确电子文件管理流程

档案管理对电子文件形成的介入需要在体制确立的基础之上明确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它包括对其创建、管理和处置,即在电子文件从形成、运转办理、传输、存储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完整生命周期中,以特定方法和原则对其进行创建、加工、利用、保管,使其完善并获得必要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我国传统文件、档案管理的特征是分阶段管理,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子文件管理来说,传统的分段式流程存在许多弊端,必须基于业务流程优化的理论对我国文档管理的整体流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的整合。从考虑档案管理的专业需求出发,梳理整个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将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实现条件融入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管理当中,把需要和可能在文件形成阶段实现或部分实现的管理功能尽量在同一阶段实现,并由档案机构对整个文件管理流程进行监督,以严格控制电子文件质量。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9

1.1为实现文档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文件是形成档案的基本要素,而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是文件的组成部分。但是,文件与档案又有所不同,文件是指广义的文件,即一切由文字、图表和声像等形式组合成的各种材料;档案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文件转变而来的。档案和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价值阶段的不同形态,两者具有同源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实效、功用、离合等个性差异。从文件到档案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辩证运动过程,从时效、价值和系统性上讲,档案是对文件的不断扬弃,使整理完毕的文件具有保存价值。只有将分散状态的文件按一定逻辑规律整理、集中保存起来,才能形成最后的档案,而归档和集中保存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必要程序和条件。

1.2有效提高文档一体化管理水平

文档一体化是要从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全局出发,实现从文件生成、整理到档案归档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文件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在这过程中,主要包括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文档管理一体化、文档信息利用一体化和文档规范一体化。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办公活动呈现出了全新的局面。在过去的文书处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手工操作,在收集整理文件资料时,既要求资料要完整、齐全,又要书写规范、清楚,既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而在办公自动化平台下,这些环节都是在系统设定的环境下操作的,整个过程方便、有序、简单易行。

1.3使文件管理更加快捷、高效

档案信息检索一直是档案手工管理的难题,而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档案文件中快速、准确地查询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传统档案管理的难点之一。将办公自动化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实现了数据的一次性输入和多次利用。当文书处理人员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完成了文件的流转后,档案管理员只需转一下库,就可以完成文件从办公自动化系统到档案管理系统的转换。文书人员就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文件归档,这样做满足了随时归档的要求。在使用档案时,只需按照指定的信息搜索,便能迅速、多方位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并浏览访问所需要的内容。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可以提供更多种查询检索功能,比如信息按处室、项目、流转过程分类等,使档案检索更加快捷、高效。

1.4有利于电子文件的保存

在办公自动化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是记录信息、传达信息和留存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有体积小、寿命长、便于保存等优点。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比如VCD、DVD和移动硬盘等。这些载体的特点都是存、读方便快捷,便于备份,易于传递,并且贮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

2.1将档案管理系统纳入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时,档案部门要参与其设计规划,避免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文件管理的设计功能与档案管理系统的归档不衔接、不兼容。这时,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前介入,与系统设计开发人员充分论证系统的功能和需求,做好流程和总体框架设计,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设计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前期的文书处理与后期的归档管理这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

2.2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例如,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电子文件在运行过程中丢失数据,造成档案保存不完整的情况;从安全方面看,如何保障网络不受病毒或黑客的攻击;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合理设置权限,避免人为因素对电子文件的篡改、删除或下载,确保文件的安全等。因此,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安全为前提。在保证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以系统完善的软硬件功能设计为基础,运用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保证系统安全功能的完备性;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以此为保障,建立由保密部门、文秘档案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组织体系,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必要时,要对系统所在的重点场所做防盗处理,为档案信息网络实施整体安全防护;③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精心维护,并建立身份认证,设定用户权限等;④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让所有系统使用者都熟悉系统的使用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因此,在关注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问题上,既要注意技术因素,也要注意非技术即人为因素,建立全过程的安全防护体系。

2.3文书档案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传统文书档案的归档主要是纸质文件的立卷归档,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组卷,很难完全统一立卷标准,这样,就会影响到归档案卷的质量。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下,文书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包括电子文件的网络归档和纸质文件的归档两部分,最主要的是电子文件的网络归档。其中,所有的电子文件都在设定的系统下产生,要求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文件登记、编号、扫描、上网、运转和结束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中,必须按照系统要求规范操作,以确保流转文件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此同时,还要明确从电子文件转入档案库、整理归档的流程和环节,统一著录标准,明确各归档部门的归档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因此,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有效提高文档一体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2.4提高文档和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做好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文书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和紧密配合,还需要不断提高文档和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文书管理人员在公文收、发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档案信息的正确、完整和规范;而档案管理人员在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一些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办公和档案管理系统,并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信息技术人员应尽可能了解相关的文书档案管理知识,掌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流程和要求,加强与文书档案人员之间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系统设计、应用、维护和改进等工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3结束语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篇10

前言

伴随着十三五的到来,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要求文书档案管理要准确、快速、完整地提供信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书档案管理可以说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档案资料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作为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水平和为本公司中心工作服务的工作能力,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逐步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为本公司和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文书档案信息资源。

在新时期,人们虽然不断地加深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但实际中存在文书档案管理与新时期形势不符的现象,出现了多种问题。因此,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1现阶段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

1.1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较低

目前有很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较低,比如卷宗的分类、名称,文件的档号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还有些档案的卷宗出现组卷错乱,文件内缺少目录等等的问题,另外,文件档案检索效率不高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档案检索一般分为人工检索和电子检索。电子检索速度快,质量高,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有些单位由于工作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安装高质量的检索软件,还采用手工检索,这是远远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的

1.2缺乏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紧密衔接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为文书和档案,两者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实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将两者紧密的衔接为一体,以此来达到两者互相配合的目的,并构成较为全面的管理体系。可是,在新时期的操作中,一般采取分模块管理的方式,并单独操作,无法构成统一、完善的整体,即便个别单位建立了管理体系,也存在很大的形式化成分,从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这种管理模式扩大了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之间的距离,并且使两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1.3档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在实际管理中缺乏通用性,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如:有些档案管理软件,仅仅着眼于档案专业流程研究,而忽视了档案与文件的衔接,特别是实行办公自动化后,档案管理软件无法实现与oa系统的无缝衔接,导致许多电子文件无法及时、准确地归档。

1.4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丰富的人文需求不适应

文书档案部门往往成为机构改革、机关精简的对象,成为职称评聘、薪酬改革、闲杂人员安置的“灾区”,这些人员没有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这将会给档案工作本身或单位的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完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确保文书档案管理更为规范

首先,要对现存的文书档案进行整理,剔除那些陈旧失效的卷宗,这样既可以加快手工检索的速度,也可以避免以后使用电脑录入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要对那些比较混乱的卷宗进行重新编排,编排时,对那些无标题,无页码的要重新进行填写。最后,对于那些命题重复、错误或者不清楚的档案资料要统一命题,以避免用计算机管理时出现不好识别的情况。

2.2做好文书与档案工作之间的衔接。

在档案管理中,文书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分支。因此,要在档案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逐渐规范文件的相关管理,要求文书人员充分掌握档案工作,并具备档案意识及利用该意识进行文书材料的整理。在应用文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关注文书的一体化与规范化,注重在整体上促使字体、文件格式、纸张等方面的统一展现。此外,在收发文件时,需要及时的进行登记,并确保所收集资料的统一与完整,标注要清晰,要在档案盒中标识相应的资料名称,从而达到简单查阅的目标。

2.3运用先进手段,加强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使得收文、发文都通过oa流转完成,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首先,选择适合本公司文书档案管理的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整理、立卷、编号、检索、存储和查阅利用,做好oa系统软件和档案管理软件的接口,实现oa办公系统与档案系统无缝连接,使所有电子文件数据直接归档进入档案系统,并且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对应整理,所有文件信息保持一致。其次,要提高档案检索速度。档案计算机检索工具多样化,形成从文件级到案卷级再到档案专题,多层次多角度的检索体系,有利于提

高检索工具的覆盖率,使每一种检索工具都能覆盖全部文书档案,能迅速、准确、全面、系统地管理和提供档案材料,从而提高档案利用工作效率。

2.4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完善文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文书档案管理对于建设需要全面把握档案人才的入口,企业事业单位更需要结合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引进和聘用一些具有文化水平和文书档案管理能力的人员进行管理,优秀的文书档案管理者需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全面掌握文书档案计算机管理运用技术,采用更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强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2.5着力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高效、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要树立现代的档案管理理念,确立档案管理网络化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流意识,转变手工方式可靠的传统观念。

(2)要把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研发融入网络大系统,把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纳入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使档案从收集、整理到检索、利用与单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部门资源共享、网上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