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45:59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1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加强病室环境及空气消毒、早期发现肺部感染征象、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及基础疾病、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肺部感染的治愈。结论: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护理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肺部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1],也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颅内压增高,可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肺淤血,其将直接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全身缺氧,更易合并肺部感染[2]。因此,如何在临床上及早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冶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7例,其中男56例,女21例,年龄57~90岁,平均77.4岁。脑卒中诊断按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患者住院期间,不同程度出现发热、咳嗽、咯多量白痰或脓痰、气短、呼吸困难、缺氧、发绀等症状。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①有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②两肺有干湿性啰音或其他不同程度的肺部体征;③体温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超过正常;④全胸片显示炎性改变;⑤痰培养查到致病菌[3]。满足其中3项即可确诊。

2.护理体会

2.1加强病室环境及空气消毒:①患者所居住的病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左右,湿度在65%左右。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及紫外线消毒,地面、墙壁、物体表面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每月及时做好空气、物体表面、手的监测。②严格控制室内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及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前后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并向患者及探视者宣传洗手的重要性,家属接触患者前后洗手,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2早期发现肺部感染征象:将高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首先观察体温热型,并做好记录,要密切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发热特点,特别是脑卒中急性期过后出现的发热,应首先考虑感染的可能。对伴有呼吸道症状者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相应的检查,包括胸X线片检查、血常规、血及痰的病原学检查等。当Sao2

2.3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是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与呼吸道分泌物,抵御肺部感染的一种保护,因此应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吸气和咳嗽,有痰尽早排出。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可采取侧卧位,头稍向后仰,以防舌后坠,也利于咽部口腔分泌物引流,有活动假牙应取下。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以加大肺部通气量,刺激咳嗽使分泌物排出,必要时予以气管内吸痰,可行插管或切开,及时清除气管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应选择粗细长短适中的吸痰管,最好是选择多侧有孔或者前开口的刺激性较小的一次性硅胶吸痰管。吸痰过程中,吸痰管要求负压进入,插入至差气管导管末端大约1cm时,关闭负压,再插入大约1cm时,再放开负压,每次吸痰不超过15S,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痰稠者及气管切开者可应用糜蛋白酶,有效抗生素及0.9%氯化钠溶液,常规雾化吸入,2~3次/d,气管切开患者每隔30~60min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感染。

2.4营养支持: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加上病后长期卧床,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极易引起营养不良,早期进食可满足机体组织营养的需要,加速脑组织的重建,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适当静脉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白蛋白等营养物质,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满足机体能量代谢需要,有助于肺部感染的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对吞咽困难者应尽早鼻饲插管,输入食物前,应先抽出胃内残留液,如胃内残留液大于100ml,应适当延长饲喂的间隔时间,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确认后方可注食。要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适当调整鼻饲营养液的数量和温度,以及鼻饲的间隔时间,每次鼻饲量在200~300ml左右,温度维持在40C0比较合适,鼻饲后给予半卧位30~60min,以利于胃排空。鼻饲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鼻饲,并及时进行吸引。

2.5积极治疗原发及基础疾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对脑梗死患者要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脑出血患者提倡早期血肿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及时进行脑室外引流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置换,可使患者意识得到改善和减少长期使用脱水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有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基础病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后肺部感染几率明显大于既往无糖尿病及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特别是急性脑卒中后应激状态下空腹血糖大于9mmol/L,应静点胰岛素控制血糖。已明确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合理的运动、饮食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2.6心理护理: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常表现为悲观和抑郁,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拒绝治疗。在护理活动中,要热情接待患者,善于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采取因人施护,通过解释、说理、暗示、移情、宣泄等调护方法,对患者循循善诱,关心体贴,置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使患者感到温暖、关怀、受尊重。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者思想波动,与家属一起抚慰患者,避免不良刺激。急性期过后,生命体征平稳时,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尽可能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使之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小结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除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应加强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细小的肺部感染信号,积极采取综合的预防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还要认真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及时对护理措施进行改进,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维铭,王维治,于永发,等.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09.

[2]熊刚,谭世碧.脑梗死病发肺部感染10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8):906.

[3]叶莜红,周晓红.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2):3229.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2):32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2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肺纤维化患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52.3±12.3)岁。患者均具有咳嗽、咳痰病史,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15例患者有10年以上吸烟史。X线胸片显示双侧肺纹理增粗紊乱,双肺野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呈网格状或纤维条索状阴影、周围伴斑片状或片絮状阴影,密度不均,合并心力衰竭时心影增大。

1.2治疗方法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当合并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时很难治愈。因此早期治疗很关键。治疗的目标是防止肺部纤维化的进展及控制感染、改善呼吸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以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合并应用为主。

1.3护理方法

1.3.1用药护理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感染,用药前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适应证,按医嘱服药,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肺纤维化患者病程较长,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白细胞计数下降易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因此应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真菌等感染,定期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黏膜溃疡发生。长期用药还会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表现为欣、激动、失眠等不良反应,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及时调整用药。在利尿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尿量,观察有无低钾血症的发生(如乏力、表情淡漠等),根据病情及时补钾。

1.3.2改善呼吸的护理

肺纤维化的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肺部感染,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当咳嗽加重时要及时就医,尽早治疗,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控制病情发展。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排痰,经常协助患者变换,叩背排痰,黏稠的痰液要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叩背,使痰液易于排出。清醒的患者要嘱其自主咳嗽,昏迷的患者利用无菌导管吸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给予患者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呼吸困难缓解后,停止吸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氧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呼吸困难缓解时,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运动缓解缺氧状态,患者取站立位或仰卧位,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深吸气,吸至极限时屏住呼吸保持1~3s,再用力呼出肺内气体,同时用双手配合腹部按压,以便腹肌收缩使气体尽量呼出。频率可根据患者不同心肺功能调整,根据病情1~3次/d,2~10min/次。

1.3.3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流食为主。要保证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多、低盐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白菜、萝卜、鸡蛋、牛肉等,以提高患者食欲,忌食麻、辣、辛、甜及油炸食品,不食刺激性食品。饮食要做到多样化,合理搭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1.3.4心理护理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病,合并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时进行性加重,患者呼吸活动能力和身体抵抗力下降。有些患者虽坚持治疗及锻炼,病情缓解后也易反复,这样很容易给患者造成恐惧心理并产生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失去战胜病魔的勇气,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时作为一个合格的医护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护理患者时可采用情绪转移法改变患者的焦虑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精神上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问题细心、耐心的进行解答,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做到自我减压、自我排解、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对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治疗疾病是有益的。

1.3.5出院后指导

指导患者在缓解期仍按医嘱服药,并做好回访,3个月~1年内定期复查。出院后尤其要注意肺部感染的预防,嘱患者注意生活环境的整洁,尽量少去人群密度大、空气质量差的场所,如车站、商场等。如果外出需佩戴口罩,有条件者可在家或公园进行适当强度体质锻炼及呼吸功能恢复锻炼。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控制病情恶化。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32例通过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后好转出院,4例患者病情加重,晚期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3小结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54-02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卧床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影响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以至治疗过程复杂化,延长治疗疗程,使病人错过有效治疗时间窗,导致患者致残率风险增加。同时并发肺部感染也是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资料显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2%[1],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现将近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脑卒中患者233例,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197例,男132例,女101例,年龄48~89岁,平均63.2岁。合并肺部感染者48例,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31例,平均感染率为25.9%,其中脑出血为47.2%;脑梗死为15.7%。其中男49例,女34例,平均68.3岁。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标准明确诊断[2];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1990年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3]。

2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从本组患者发病特点和有关资料显示分析:[4]①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以老年人居多,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②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③脑卒中病情越重,并发肺部感染的机会越高;④并发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高于无肺部感染者。其相关因素可能是:a.发病重,脑干或下丘脑功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肺部对细菌等微生物的清除功能减弱;b.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抗病能力较弱,容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c.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颅内高压患者多有呕吐症状,如合并意识障碍时,呕吐物易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梗阻或吸入性肺炎;d.意识障碍,咳嗽反射迟钝,口咽部及气管的分泌物不能充分排出;e.因病情需要长时间绝对卧床,肺活量减少,肺底部肺疱膨胀不全,分泌物不易排除易致坠入性肺炎;f.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对较多,如:鼻导管吸氧、插胃管、气管插管使细菌带入体内的机会增多。

3护理对策

①护士必须了解该病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全方位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估,并且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观察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细微的病情变化。因此,临床护士必须随时处于高度警觉状态;②高度重视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诱因,早期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定时拍背,肺部叩打,清醒患者,嘱其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无力咳出者,应及早气管切开排痰;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滥用脱水利尿、激素等药物;③及时有效解除脑水肿,减轻血肿对脑组织压迫以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促使患者的意识早日恢复[5]。

3.1提供安全、舒适环境: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整洁、舒适的病室中,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清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在55%~60%,限制或减少人员控视,每日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一次。

3.1.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及呕吐物,饮食上以半流质易消化食物为宜,少食多餐,使胃及时排空。对吞咽困难者予以鼻饲,为防止鼻饲物返流,鼻饲前应先床头抬高15°~30°后翻身,拍背,吸尽呼吸道分泌物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确认后方可注入食物。进食速度宜慢,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约200ml,间隔不低于2h,鼻饲后短时间尽量不翻身、吸痰,以免引起呕吐。鼻饲高热量、高

蛋白、高维生素的有效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控制感染十分重要。对昏迷及不能经口进食者,应将患者安置为避免误吸的,抬高床头,头偏向一侧以利于静脉回流,肺部通气。

3.1.2定时翻身叩背:患者每2~3h翻身1次,注意翻身宜缓慢进行,将患者逐步翻至所需,翻身时配合叩背,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防止窒息。

3.1.3湿化呼吸道,促进排痰:通过湿化增强呼吸道纤毛活动能力,稀释痰液,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使痰液排出。可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ml,а-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4万u。患者取侧位,床头抬高30°,15min/次,每天早晚各1次。做雾化吸入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如痰多不能咳出时要及时吸出。气管切开的患者每日用蒸馏水500ml,а-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4万u,行气道湿化,稀释痰液,使痰液能及时吸出。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4

【关键词】脑梗塞;气道阻塞;整体护理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而肺部感染是脑梗塞患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常会导致脑梗塞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除了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之外,护理质量也是治愈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预防肺部感染。以下是我院收治的50例并发肺部感染的脑梗塞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入选的50例脑梗塞患者都是通过Ct或者mRi确诊的,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46岁-73岁,平均年龄为(54±2.4)岁,经过胸片确诊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的时候即出现气道大量痰液,而且痰液比较粘稠,患者难以自行咳出及吸引,最后导致气道阻塞,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47例进行了气管插管,3例行气管切开,都需要接受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1.2方法回顾分析50例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气道阻塞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原因,并找出对策。

1.3数据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均值±均方差)表示。

2结果

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50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危险期,其中患者感染情况,见表1。

3讨论

评估病情,找出现存主要问题。本组病人存在以下护理问题。①皮肤完整性受损。所选病例中有45例病人极其消瘦,突出的骨性标志皮肤对压力更为敏感;有6例患者出现皮肤轻度浮肿,使皮肤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被动、程度不等的肢体瘫痪,而且机械通气后患者活动受限,大小便刺激皮肤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皮肤受损的危险性加大[2]。②气道管理护理。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与长时间的机械通气,而且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是要求无菌操作的,吸痰容易引起痛苦,使意识清醒病人的抗拒等因素加大了气道管理的相对难度。③预防与控制感染工作困难。因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使用静脉留置针及锁骨下静脉穿刺,都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病人出现程度不同的消瘦和低蛋白血症,致使自身抵抗力降低。引起肺部感染最危险的因素是频繁吸痰与雾化吸入。④心理护理困难。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常会出现焦虑、不安全感、依赖、孤独抑郁及绝望等负面情绪,而且机械通气期间患者与人语言沟通障碍,更加大了心理护理难度。

针对以上所说的护理难点,按照护理程序步骤,每日对病人的状况进行评估,确定重点问题,然后修订护理计划,按照计划实施护理,评价。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1加强基础护理和康复训练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尤其是容易残留软垢和细菌的双颊部与咽部。根据病情鼓励患者每隔2小时变换,勤翻身、拍背,按摩骨隆突突出,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大小便浸渍。开始机械通气,即给病人放置多浪床,持续减压,预防褥疮。同时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使病人抵抗力增强。

3.2人工气道的护理机械通气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加之呼吸功能衰竭并且患有严重疾病的,而且经常采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等,自身体抗力特别弱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使气管失去正常情况下原先呼吸道过滤病原微生物与非特异性的免疫保护作用,病菌可直接进入呼吸道。第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缺失,导致气道黏膜干燥,形成痰痂阻塞气道,所以对呼吸道进行湿化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应保证患者充足的液体入量,如果机体的入量得不到保证,呼吸道内的水分会流失到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然会处于失水状态。第三,向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如果患者分泌物比较粘稠,可向气管内定时注入无菌气道湿化液。第四,适时给患者安全吸痰,如果听诊的时候听到痰鸣音像“噪声样”呼吸,需要吸痰;给患者翻身前后要吸痰,因为改变会使口腔分泌物进入到气道,因此翻身前需先吸净口腔和鼻腔分泌物,给患者翻身后要进行拍背,使粘附到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能够通过振动脱落而排入大支气管。还可以依据血氧饱和度监测选择是否吸痰;也可以根据呼吸机的压力报警确定是否吸痰。第五,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气管和口鼻使用的生理盐水与吸痰管要分开,每次吸痰结束均要更换吸痰管。

3.3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应进行空气消毒,定时通风换气,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患者病情危重的时候禁止家属来探视,要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可以通过电子消毒机、紫外线、臭氧消毒机等等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每天两次使用含氯消毒液拖地。②重视手卫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媒介就是手,应要求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前后都必须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③对呼吸机气道管路要加强消毒。吸氧管、气管导管、牙垫还有吸痰管等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无菌物品;气囊、喉镜片每次使用结束都要及时浸泡消毒;每天清洗更换呼吸机连接管和湿化罐,将冷凝水收集瓶应放于气路的最低位置,要及时倾倒出冷凝水,避免倒流[3]。

3.4做好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护理。第一,有意识的病人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耐心讲解使用该仪器的重要性,医护人员会随时守护在病床旁。常探视病人会让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对其病情的关心,消除患者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

综上所述,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气道阻塞病人的护理中,综合护理贯穿始终,按照护理程序执行。经过上述护理,50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危险期。脱机实验时守护在患者身边,增强患者信心,消除不良情绪,顺利脱机。

参考文献

[1]曹炎华,侯瑞莲.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3):2618-2619.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5

关键词:肺部感染;临床护理;老年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口老年化趋势日益加强,由于老年人本身器官功能的衰竭及免疫力的低下,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升高,尤其以老年肺部感染较为常见[1]。老年人咳痰反射减弱,反应迟钝,痰液淤积在呼吸道,阻塞气道,使呼吸功能受损,肺部感染形成。相对于青壮年肺部感染来说,老年人肺部感染发生时,生理和心理问题突出,因而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繁琐,要求更高[2]。我院将2011~2012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实行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平均年龄(70.12±10.56)岁。纳入标准:年龄>60岁;卧床不起;确诊为肺部感染;发病前无肺部感染症状。发病后的体征或者症状符合下面5项的3项:①有呼吸道感染症状;②t≥8.5℃,血wBC≥10.0×109/L;③肺部听诊有肺部实变体征,部分有干、湿音;④影像学检查,胸部平片有炎性改变;⑤病原学检查,可见到致病菌。原发基础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

1.2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预测病情较重,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患者年龄大,免疫力低,易患院内感染;吞咽反射减弱,容易引起误吸;意识模糊,反应不灵敏,呼吸道分泌物滞留;长期卧床,肺部分泌物积聚;手术因素所致。

1.3护理对策

1.3.1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的安静,维持温度20℃,湿度为58%,定时通风通气,净化室内空气1次/d,行紫外线杀菌消毒,严格限制家属探视的次数和人员。

1.3.2心理护理措施老年患者体质差,自身基础疾病多,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悲观、急切等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讲解此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注意问题,用热情诚恳的态度消除患者的顾虑、孤独,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

1.3.3呼吸道管理密切监视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翻身1次/2.5h,注意翻身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缓慢,并且应配合叩击动作。鼓励患者注意咳嗽咳痰,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注意咳嗽的力度、速度,使尽可能多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叩击动作应在患者呼气时进行,可以更好将分泌物排出体外,每次呼气时叩击4次,持续约10min,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面部改变和呼吸频率。咳嗽咳痰能力消失的患者,每次在叩击动作完成后,应及时将痰液吸出[3]。协助患者定时进行变换,促进痰液的排出。

1.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患者不能行动自如,反应较慢,临床表现形式多,病情变化快,应加强监视,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饮食方面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痰培养和药敏实验,为治疗提供参考

1.3.5饮食护理肺部感染伴有脑血管病的患者,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负氮平衡,使机体衰退速度加快,自身抵抗力降低,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鼻饲方法适用于昏迷患者,但要注意鼻饲的温度,温度过低使,患者常有腹胀症状出现。同时,鼻饲注食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深度,确认胃管是否到达胃内后方;注食过程中,速度应掌握好,避免因呛咳而出现误吸。

1.3.6用药护理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坚持服药;同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监测,观察有无改善。用药过程中,若有精神欠佳、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服药。同时监测基本生命体征,同时定时检测肝肾功能。

1.3.7并发症的护理心衰患者因心脏功能降低,肺部水肿,抵抗力差,肺内易发生感染,进一步加重心衰。此外,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降低,若输液速度过快,则可引起肺水肿,进而继发肺部炎症。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输液的速度,尽量保持匀速输入;同时,密切进行心电监护,可掌握患者的心功能进展。

1.3.6康复锻炼指导

1.3.6.1身体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指导其进行一定量的日常运动,例如跑步、汽车、散步等,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及患者抵抗力的效果,还可减少疾病的发作和病情的进展。

1.3.6.2呼吸锻炼进行胸式或腹式呼吸的运动,延长呼吸或吸气的时间等运动,这样①可增强呼吸肌的强度,减低呼吸时的氧耗量,②还加强气道的防御功能,增加分泌无得排出,减轻患者的气喘难受程度。

1.3.6.3穴位按摩三里、迎香、太阳、百会等穴位是人体较重要的几个穴位,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治愈的有93(93.0%)例,好转的有6(6.0%)例,死亡的有1(1%)例。

3讨论

肺部感染主要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炎症,临床上多有咳嗽、咳痰、呼吸障碍等表现[4]。老年肺部感染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慢性炎症,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好发于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下呼吸道,使肺泡实质发生病变,形成炎症,严重者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老年人肺部感染症状常不明显,治疗不及时的话,常累及全身各系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不同的临床症状,护理的对策也不一样。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费用昂贵的情形下,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医护人员来说,这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5]。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长期卧床不起,易出现肺部感染,这时需要医生、患者、护理技师3方面的密切配合,除了良好的临床治疗外,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老年人各器官、各系统的特殊性,护理工作应着重放在咳嗽咳痰、痰液吸出方面,同时应联合变换、消毒、呼吸道清洁等多方面的的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表明,经过有效系统的护理干预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3.0%,说明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缩短肺部感染时间,增强呼吸功能,加强机体免疫力,达到了预防和增强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娟,付艳玲.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566-567.

[2]尹素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0.

[3]唐志宏.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90-1091.

[4]蒋秀花.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6):455-456.

[5]马念芳.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55-1357.

[6]李淑妮,何振爱,杨满清.马凡氏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6

【关键词】脑外伤术后;预防误吸;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8-0102-02

doi:10.14033/ki.cfmr.2016.18.057

脑外伤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1]。如果患者的肺部出现感染病症极易引发并发症,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2-3]。因此,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促进脑外伤术后患者误吸致肺部感染的恢复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护理在脑外伤术后患者误吸致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并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脑外伤术后出现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38.00±12.25)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63岁,平均(37.00±11.9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具体措施:(1)抗生素的合理运用。通过检查患者的肺部呼吸情况,查看患者痰液的颜色、性质及排出量,并对痰液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给予患者合理的抗生素,定期检查患者胸部X线片情况。(2)做好呼吸气道管理。对于出现咳痰无力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辅助患者翻身,变化排痰,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按照气管切开手术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确保无菌环境下操作,清除患者呼吸道的痰液,保证气道湿化。(3)氧疗护理。保证患者呼吸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实施2~3L/min低流量持续给氧,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套管给氧5L/min。(4)饮食护理。出现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其实施鼻饲饮食,防止出现吞咽呛咳、困难的情况,避免异物误入患者的支气管内引发肺部感染。实施鼻饲饮食之前,护理人员要判断胃管是否位于患者胃部内,确定胃管在胃部内后可以注入饮食,注意每次的鼻饲饮食量应少于200ml,选取营养泵滴入胃管。给予鼻饲前后,护理人员要清除患者的痰液,但鼻饲之后不可立刻实施吸痰,避免呼吸气道受到刺激引发呕吐现象,使食物出现逆流误入患者的支气管内而出现肺部感染。(5)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神志瞳孔、t、Bp、R、p的变化情况,尤其是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手术后,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给予常规冰枕,用以减少脑部组织的耗氧量。如果患者的体温过高,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按照医生嘱咐实施相应的药物或物理降温操作。(6)调节室内温、湿度。手术后,患者意识存在障碍,且会出现口部呼吸的现象,因此,病房内应保持流通空气的新鲜、干燥,护理人员通过室内消毒、调节温、湿度以及控制家属陪护等方法,防止出现交叉感染。(7)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患者处于昏迷时,肺部换气、通气功能比较弱,排痰不畅,口腔内部细菌容易进入呼吸气道和肺部,进而引发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口腔护理,定期检测口腔的pH值,观察舌苔、口腔黏膜的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8)加强患者营养。向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补充血浆、氨基酸等营养药剂,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肺部感染率。(9)重视病房环境管理。患者由iCU转入病房后,由于携带很多的病原菌,容易引发病菌感染,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消毒操作,避免非感染患者被交叉感染。危重患者要尽快移到单人病房,并对病房进行清理、消毒,保证空气清洁。严格限制家属陪护、探视,避免各种外来病菌进入病房,降低病房内微生物的传播。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正常,肺部感染情况消失;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肺部感染情况得到改善;无效: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各项临床病症未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同时,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在86分及以上为基本满意;分数65~85分为较满意;分数在6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20.0版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在脑外伤术后1~5周内,研究组按照风险因素进行综合护理,25例因误吸引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有24例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6.00%(24/25);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改善的有19例,总有效率76.00%(1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528,p=0.0416),见表1。

2.2两组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基本满意13例(52.00%),较满意11例(44.00%),不满意1例(4.00%),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后基本满意11例(44.00%),较满意9例(36.00%),不满意5例(20.00%),总满意度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外伤术后,患者因气管切开而出现吞咽困难、意识不清等情况,此时患者的肺部组织容易受到感染[5-6]。肺部一旦被感染,患者温度升高后肺功能减弱,通气、换气不畅,极易引起脑部乃至全身机体系统的缺氧,使脑水肿现象恶化,致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术后护理工作[7]。综合护理要贯穿于各个管理环节中,包括病房管理、患者呼吸气道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氧疗护理、生命体征检查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开展综合护理的研究组,其护理后25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有24例症状得到改善,护理总效率达到96.00%(24/25),对照组中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改善的有19例,护理总有效率76.00%(1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术后误吸致肺部感染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重视患者的呼吸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可有效改善肺部感染,促进患者的机体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霞.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3(9):141-142.

[2]刘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261.

[3]周易,谭璐,张慧,等.临床药师参与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并迟发型尿崩症患者的治疗[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8):498-500.

[4]张晓军,,王忠,等.272例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13(1):261.

[5]陈俊彦,龚蕴珍.1例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3(8):154-155.

[6]李蕊,汤可,林济南,等.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高额费用发生分析[J].中国医院,2014,18(9):25-27.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7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肺部感染;综合性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25-0079-03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ivenessofcomprehensivenursingmanagementmeasuresinthepreventionofpulmonaryinfectionafterabdominaloperationinelderlypatients.method:58elderly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may2014toapril2016wereselected,groupingaccordingtodifferentnursingmanagementmode,theinterventiongroupof30cases,strengthenthecomprehensivenursingmanagement,routinegroupof28cases,theimplementationofbasicnursingmanagement,compared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sputumvolumeandtheincidenceofpulmonaryinfection.Result:theroutinegroupof5cases(17.86%)withpulmonaryinfection,theinterventiongroupappeared1case(3.33%),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elderlypatients;abdominaloperation;pulmonaryinfection;Comprehensivenursingmanagement

First-author’saddress:thepeople’sHospitalofJianhuCounty,Jianhu2247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5.041

腹部手术属于“有创性”术式,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伤害,加之老年患者恢复速率慢、身体机能普遍偏差,因此极易出现肺部感染问题,需加以防护,落实综合护理管理措施[1-2]。为评定综合性护理管理措施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预防工作中的有效性,此研究以58例于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分作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和基础性护理管理措施,期待能提升老年患者术后预后水平,避免出现肺部感染问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58例老年患者,以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为指标进行分组。干预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73.2±3.2)岁。常规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74.0±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常规组在常规性护理模式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管理,如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注意病房消毒、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呼吸道护理等,另外,帮助患者翻身、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1.2.2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的护理管理:(1)术前宣教。术前,向患者介绍腹部手术操作流程、肺部感染防护措施等信息,通过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增加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有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理解、消除偏见,以提升其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其围术期配合度[3]。此外,采取图文手册将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原因、症状以及危害、自我预防措施等知识告知患者,并加强护患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4]。(2)心理疏导:由于老年患者病情严重、恢复速率较慢,往往会发生一些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安慰患者,需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亲切地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在治疗及护理中的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减轻其心理负担,进而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3)术后防护。术毕,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注重病房消毒、无菌操作、气管插管等方面的护理,谨防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此外,对于术后尚未清醒的患者,将其头部进行偏侧,并对其呼吸道内、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充分清除,避免误吸、吸入性肺炎等问题出现。(4)排痰护理。术后1d,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确保其口腔保持湿润状、清洁性。同时,向患者介绍自主排痰方法及咳痰方法,再通过拍背的形式,协助患者顺利排痰。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感染现象发生率、加强护理管理后第1~5天的排痰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接受干预后肺部感染现象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5例(17.86%)老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干预组出现1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接受干预后排痰量比较

加强护理管理后第1~5天,常规组排痰量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国内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受身体素质降低、抵抗能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患病率明显偏高,接受腹部手术的概率也随之升高[6]。腹部手术患者不仅创伤性大,而且其预后难度同样较大,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除了本身病情过重外,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肺部感染,所以需要加以防护,并落实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强调以患者的病情为工作依据,通过对患者感染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再加强针对性、专业性防护,从而提升老年患者恢复质量,避免肺部感染问题发生[7]。

综合性护理管理方案落实中,除了要进行术前宣教、心理疏导、术后防护以及排痰护理外,还要加强感冒防护以及指导:(1)感冒防护。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后,其免疫力通常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且极易出现咳嗽及感冒等问题,同样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所以要加以防护。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保暖护理,避免患者受寒,并对病房温度、病房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其中温度维持22℃~25℃,而湿度则维持50%~60%。(2)指导。术后,协助患者行半卧,确保其膈肌组织位置降低,通过扩张其胸腔,在加大肺活量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有效呼吸,从而避免呼吸困难问题出现[8]。此次施行两种管理措施后,常规组老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现象的概率为17.86%(5/28)例,干预组为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实施肺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避免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建议加强综合性的护理管理,通过对机体呼吸道进行有效保护,加大日均排痰量,从而避免肺部感染问题发生,提升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丽.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83-84.

[2]黎巧燕.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方法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88-89.

[3]熊八荣.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0,8(6):143-144.

[4]易成英.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04-105.

[5]蔡正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111-112.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19-221.

[7]金培丽,周艳.28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04-105.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8

[关键词]真菌感染;肺结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1(b)-0138-03

ComparisonoftheinfluenceoftwoKindsofnursinginterventionsonthetherapeuticeffectof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FungalinfectionZUJianhong

ConsultingRoom,ChangchunHospitalforinfectiousDiseases(tuberculosis),Changchun,Jilinprovince,13012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ofdifferentnursinginterventionsonthetherapeuticeffectof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fungalinfection.methods58caseswith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fungalinfection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2toDecember2013wererandomlyselected.the58cases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27cases)andobservationgroup(31cases).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theantituberculosisdrugsandantifungaltreatmentregimenandtheconventionalnursingintervention,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bythe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includingpsychologicalnursing,medicationnursing,adversedrugreactionsnursing,symptomaticnursingandsoonbasedonthetreatmentandnursinggiventothecontrolgroup.andtheclinicalefficacie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3.55%,whilethatofthecontrolgroupwas74.07%,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Fungalinfection;pulmonarytuberculosis;nursing

目前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肺结核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导致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相对较差、免疫功能下降等特点,促使真菌感染几率发生,同时患者经常使用导管、插管增加了肺部真菌感染机会。使得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增多。由于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再加肺部真菌感染受肺结核病或药物治疗掩盖,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肺部真菌感染早期不被发现,不能得以及时的治疗,从而导致患者大量咳血、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等甚至死亡,因此,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只有早诊断早治疗,切断或减少诱发因素,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机率。为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病患者,对其中31例患者采用了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将58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6.4±2.4)岁,其中19例浸润型肺结核、9例慢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9.9±3.6)岁,其中16例浸润型肺结核、8例慢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58例患者中肺部病灶单侧20例,双侧38例;初始肺结核32例,复治肺结核26例;58例患者的真菌类型实验检查曲霉菌25例、白色念珠菌15例、光滑念珠菌2例、新生隐球菌4例、滑念珠菌6例、热带念珠菌6。所有患者做痰细胞结核杆菌试验为阳性。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所有患者采用联合药物抗结核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利福喷叮联合用药。治疗第2个月后痰细菌未阴转均继续进行强化治疗;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结合病原学的检查结果,选用抗真菌药物。给予两性霉素、氟康唑、氟康唑和异性霉素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总疗程2~5周。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等综合护理。

1.2.2对照组常规护理①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食物,如牛奶、鱼、瘦肉、蔬菜、水果等食物,以增加抵抗力,同时忌用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腹压升高而引起再度咯血。对于不能进食者可给鼻饲,引用鼻饲时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引起侵入性肺部真菌感染。②加强口腔护理:由于肺结核病人吞咽、咳嗽反射低下,易引起口腔及咽部真菌感染,所以经常检查和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用1%~0.4%碳酸氢钠溶液或0.5%氟康唑溶液漱口,定时对口腔及咽部真菌检测,一旦发现口腔有真菌感染应及早治疗,以免发展为肺部感染。

1.2.3观察组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病程长,反复治疗给家庭和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并且结核病是传染性疾病,许多亲朋好友不敢接近患者,受到人们的排斥,从而给患者增加沉重思想负担,使患者出现自卑、孤独、不安等心理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给予疏导,消除消极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以最佳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肺部真菌感染很难发现,受肺结核或药物治疗掩盖,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肺内阴影及白细胞等症状,如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退热而又复生,咳嗽、咳痰、肺内阴影加重,白细胞增高现象,应考虑有肺部真菌感染可能,同时注意口腔及咽部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定期做真菌类型实验检查,应及早做预防性治疗,减少肺部真菌感染机率。③用药护理:目前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时要结合病原学的检查结果来确定。氟康唑的具有抗菌谱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一线药物。抗真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迟发性皮疹、肝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在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现问题要对症处理。④对症护理:对于发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采用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应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药;对于咳痰严重患者,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并且给患者进行拍背,利于痰液排出,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咳出痰液;对于痰液黏稠患儿可进行雾化吸入,湿化痰液,可使痰液易于咳出,减少阻塞,减轻感染。对于大咳血发作时协助患者排除呼吸道血块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窒息。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1周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肺部音及呼吸困难明显消退、1周内胸片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上述症状基本消退,1周内胸片吸收好转。③无效:上述症状没有减轻或病情略有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于肺结核慢性病变损害了肺组织表面,另一方面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体失调,肺结核患者自身体质差,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使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由于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受肺结核病或药物治疗掩盖,使之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临床上易被忽视而漏诊,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大咯血、呼吸衰竭、咯血窒息等甚至生命危机。严密病情观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病人预后恢复至关重要,只有减少诱发因素,加强预防措施,是降低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发病机率。该研究发现,观察组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7、p

[参考文献]

[1]李彦玲.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47例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0):373-374.

[2]梁立红.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27(1下):233.

[3]马莺.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的护理[C].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防痨协会,2011:196-197.

[4]梁立红.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27(11下).

[5]杨双梅.初治肺结核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2,4(3):19.

[6]吕海燕,伊曲康唑治疗24例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0):12-13.

[7]白大鹏,马琴琴,孔伟利.伊曲康唑治疗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7):666-670.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9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原因;护理对策;效果

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是提高脑出血临床治愈水平及降低其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就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2例为实验组,均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男20例,女12例;年龄34-81岁,平均(64.5±6.7)岁。其中,深昏迷19例,留置胃管15例,肺部疾病史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所有感染病例均经X胸片检查确诊,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2原因分析

2.1意识障碍研究表明[3],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越低,其发生意识障碍的程度越重。本组有19例感染患者入院时处于深昏迷状态,占59.4%。究其原因,意识障碍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等功能衰退或消失,使得其痰液、呕吐物等难以排出,易发生误吸,进而导致肺部感染。

2.2留置胃管留置胃管是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15例中有25例为留置胃管患者,占46.9%。这与可能与留置胃管造成患者咳嗽、吞咽等减退,易发生咽部黏膜损伤,导致感染。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愈长,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愈大。

2.3既往肺部疾患史本次研究中,有肺部疾患史者8例,占25.0%。其中,5例为长期吸烟史,2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1例为肺心病。上述患者心肺代偿能力低下,肺功能差,机体抵抗力弱,加之长期卧床,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肺部感染。

2.4年龄因素本组资料中,有18例感染者年龄≥60岁以上,占56.3%,其中60-70岁12例,71以上6例。这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抵抗力差等有关。

2.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也是发生肺部感染不可忽略的因素。32例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为3-27d,平均(11.5±7.4)d。我们也发现,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愈长,肺部感染率愈高。原因是气管切开与相关侵袭操作使患者呼吸道损害,细菌易侵入发生感染[4]。

2.6时间因素临床实践证实,肺部感染多发于脑出血后早期。本组有21例发生于脑出血后早期,占65.6%,平均时间为脑出血后(9.9±4.8)d。说明了该时段是发生脑出血的高危险期,临床应予以重视,及早预防。

3护理对策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其感染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3.1口腔护理认真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每天口腔清洁2次,测量患者的pH值,必要时给予清洗液(如口泰、替硝唑)清洗口腔,尽可能减少细菌咋咽部的繁殖,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3.2护理患者取右侧半卧位,或抬高床头,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休息时协助抬高下肢,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及肺淤血;定时翻身,2-4h翻身一次。

3.3饮食护理对于吞咽障碍和(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宜早期予以静脉补液,以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入院后3-4的酌情给予鼻饲,一般以4h1次为宜,200ml/次;待患者清醒后,适当予以易消化的温热流食补充营养,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3.4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患者常出现呼吸不畅、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张口呼吸时身体水分散失严重,尤其是机械通气和长期吸烟的患者[4-5]。鼓励患者多喝温开水,每天至少1500ml以上,少量多次,保持口腔湿润,以湿化气道,增强气管的纤毛活动能力,防止分泌物黏稠及于涸结痂,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水及雾化吸入,促进排痰。

3.5有效排痰对于长期卧床者给予引流可促进有效排痰: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在重力作用下使痰液流向支气管,排除体外;协助患者翻身,每日轻扣背部,排出痰液。高龄体弱者或症状严重(意识障碍、咳嗽困难)者床旁应备好吸痰器方便随时吸痰。

3.6合理使用抗生素对肺部感染患者正确、及时地留取痰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培养和实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使用指证,防止菌群失调[5],发生感染。对于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尤其注意呼吸道的呼吸,避免二重感染。

3.7防止医源性感染病室要定时通风、消毒,仔细擦拭房间物品,限制探视人数,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及时检测室内的空气、物品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等的细菌指数,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4结论

综上所述,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既往肺部疾患史是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得主要因素,老年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好发,脑出血后早期是肺部感染的高危险期。严格执行临床各项操作,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减少或避免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聚斓.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1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09):1534-1535.

[2]杨铭霞.老年脑出血50例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2,15(12):96.

[3]陈广秀.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16(01):120.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篇10

关键词: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肺部感染;因素;护理措施

肺部感染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一种并发症,极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多痰、体温升高等,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为了将肺部感染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就必须认真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本研究对我院神经外科近两年来收治的50例危重症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与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其中有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7~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10.3)岁。有21例患者为颅脑外伤感染,15例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感染,10例患者为颅内恶性肿瘤感染,4例患者为其他感染。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处理,同时运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辅助治疗,对患者的原发病及其他并发症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有效控制原发病。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将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机制详细记录下来,并有效整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因素[2]。

2.结果

2.1本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的治疗效果情况

70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后经治疗,36例患者治愈,达到了72%的治愈率;14例患者死亡,达到了28%的死亡率(表1)。

2.2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

70例患者中,48例患者由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68%;其次为激素应用,占总人数的48%;之后是肺部原发病,占总人数的40%;最后是意识障碍或偏瘫,占总数的34%(表2)。

2.3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检测结果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多痰、体温升高等,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白细胞增多、出现肺部阴影、胸部有炎性病灶等(表3)。

3.讨论

3.1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每2个小时1次,并对其背部进行叩打,待其血压平稳后,将其床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对其口腔内分泌物和呕吐物进行及时的清除,从而对坠积性肺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进行鼻饲时,应该保持在200ml以内,鼻饲前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0°,以对鼻饲时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而发生误吸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并定期更换,以顺利排出痰液。如果患者具有粘稠的痰液,则给予其高频雾化吸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用硫酸庆大霉素、沐舒坦、地塞米松磷酸钠等作为雾化液,每天2次。吸入的过程中嘱咐患者重复做深呼吸,深呼吸动作间隔时间为5~10s,持续深呼吸和屏气动作,直到洗完雾化液[3]。

3.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各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增强自身的无菌观念,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患者进入病房之前,运用0.1%的过氧乙酸对病房内的各物体表面等进行认真细致的擦拭,并运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对病房进行彻底的熏蒸,进行6个小时的密闭和2个小时的通风。同时,保持病房清洁,定时开窗促进空气流通,从而保持室内新鲜的空气。用食醋对病房进行熏蒸,每天2次,早晚各1次。持续运用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将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18~20℃和55%左右[4],对患者家属探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保持合理的探视频率和探视时长。

总之,气管切开、激素应用、肺部原发病、意识障碍或偏瘫均会引发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切实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等,同时做到有效预防、及早治疗,从而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冯华.实用神经外科基础和临床[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刘瑞云,孟清华.神经外科重症加护病房肺部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7(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