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20:57

家庭教育问题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静止地看待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轻视发展思维、创新能力,脱离社会实际需要

爱因斯坦曾说:“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它一直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①但现行中国家庭教育的基点只是要求孩子按规定而行:记单词、背概念等[1]。最终导致孩子从小虽接受了不随地吐痰的教育,长大以后却对保护好生态环境不知所措;知道过马路时不能闯红灯,但长大后驾驶汽车时却唯我先行;小时候一再被教育“不说谎话”,踏入社会却融入造假大牢;学校里说“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却是一个小皇帝。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行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的学生可以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但却很少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2]。

2.特长教育的种种失误

(1)方法不当

孩子好奇心强,性格可变性非常大[3]。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应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但事实上,一部分家长却没做到这一点,而是采取强迫压抑的办法逼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2)贪多求全

“多学总比少学好”,这是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平时学校作业多,想着周末能休息一下,哪知周末比平时还累。上海曾做过这样一次调查,8岁左右的孩子觉得自己有压力的达到70%。难怪有些孩子说,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也不愿回家。

3.家长的言行和家庭的文化氛围低劣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有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说话时出言不逊、一遇到问题就打骂孩子、在家也不尊重长辈、极为自私、行为也不检点。业余生活从不读书看报,沉湎于酗酒、、搓麻将、打扑克,精神贫乏、低级趣味,甚至观看、传播黄色音质品。这些难免会让孩子模仿。家庭当中的娱乐的内容,文化生活对于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肯定不爱学习,也不会守纪律,甚至还会养成吃喝玩乐的恶习。

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制度层面: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以及传统制度的不良影响

(1)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

当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应试教育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它仿佛是一架考试机器,因为它直接推动学历教育向前发展;它使得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为考试忙个不停;用成绩单做标准过滤着一个个合格与不合格的学生;它直接制约着“高分低能”,使得学历、学位脱离它应有的实际意义[4]。

(2)考试制度执行中的隐形弊端

中国从古至今,有着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讲,中国考试制度的最大优点是相对公平,同时具有筛选性,因此避免了“分配工作”的强迫性和任意性。一个正常的社会制度还离不开考试,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基于此,家长和学生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出现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伴随着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诚信的缺失等。

2.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

(1)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一项数据显示:“在上海市的6-14岁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旦出现分歧,只有11.84%的父母会去请教教育专家。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只有3.6%的父母会看家庭教育的电视节目、报刊或请教专家。”②致使当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陷入了经验模式,其直接后果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沟通又是了解孩子思想的唯一途径。

(2)家庭教育缺乏心理健康辅导

现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动力不足、不想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学习方法不得当、不会学、学习效率低;学习压力大、又得不到及时宣泄与指导,导致情绪影响学习及身心健康。但目前,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或重视但未重视到点子上,重视了但侧重了结果而忽视了预防。

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赋予家长公共伦理学的思想,正确定位家长和孩子双方的角色

作为家长,不要将孩子视为改造的主体,更不要将他们看成是缺点的集合体,而应对孩子好一点,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其实自己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多毛病。公共伦理学提倡的不是抱最大希望,做最坏打算,而是面对社会群体时要轻松无压力,感化周围群体要靠善行来,一味的严肃训斥不一定能达成好的效果。而作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至少应充当好以下三种角色:第一,做孩子的玩伴。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家长的童年是在游戏的陪伴下度过的,跳绳、踢毽子、造房子、跳橡皮筋、拍元宝等,这些已经从当前幼儿的生活中逐渐淡化。家长应亲自来承担对孩子的指导与教学任务,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一起游戏、玩耍与交流。第二,做孩子的学伴。现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给孩子介绍学习伴侣的中介机构。对于时间充实的家庭或者是孩子还小的家庭,认为还没有必要为孩子安排学习伴侣,家长承担起做孩子“学伴”的重任,更有利于孩子体会父母的爱心,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挚爱。与孩子一起读书、观察生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组织一些班级或集体活动,做孩子学校生活的有力支持者与坚强后盾。第三,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们的思想阵地,家长不去积极引导与占领,恐怖电影、小说、卡通、游戏以及互联网上的消极文化就要占领。当好的爱好占领了孩子的心灵和精力之后,坏的也就无机可乘了。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辨别好与坏,鼓励孩子做好事,同时也要培养独生子女的道德情感。如:教孩子尊敬长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推动下,对孩子进行各种途径的心理健康辅导,比如优秀影片的观看,使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志。

2.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遵循相应的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办好家长学校

教育管理本身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对于家庭教育的管理,办家长学校是条相当直接的途径,家长对于教育理论掌握不健全,当然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为人处世,可贵的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各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教育管理活动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即一个教育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认真考虑教育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管理者,独生子女作为被管理者,既要考虑社会中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政治制度、人口等对教育的影响,也要考虑教育的社会功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但现实中,一些家长将教育活动单独考虑,将教育的独立性夸张看待,往往出现教育的过渡超前或滞后。所以很有必要办好家长学校,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遵循教育原则,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前提。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提出教育要遵守“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即对于不同个体,要因材施教;对于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要循序渐进进行教育。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在现代高节奏的社会中,家长必须遵循量力性的教学原则教育孩子,除此之外,教育要着眼于社会需要,家长在实施教育时要将孩子的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第二,健全组织,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学校可以以班为单位,建立家长代表小组,其职责是及时沟通家长与教师、学校的联系,参与班级管理。健全家长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制、考核制、多渠道筹措家长学校办学经费。

第三,规范管理,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保证。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实行分级管理,校长管年级组长,年级组长管各班班主任,各班班主任联系家长代表,反馈信息。

3.依托社区组织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依托社区组织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也是解决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的一个分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聘请社区内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或教授,担任教育指导,面向社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总之,父母们往往对家庭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利用,对社会资源审视失误,所有家长们必须要清楚一点,总有一天,孩子们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让孩子在服务中学会自立。认识到对孩子早期自理能力的培养就像一粒种子,绝不能等到要收获的季节才匆匆忙忙想到播种,对于孩子,我们要充分信任他们。

注释:

①宇飞.千万别“管”孩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②和更生.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动机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8,(4).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家庭教育问题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性教育;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19-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留守儿童性健康关爱体系构建研究”(2014JB25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瑾(1976―),女,江苏盐城人,硕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马卡连柯说:“性教育问题通常被认作是最困难的一个教育问题。”一般来说,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孩出生开始,家长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性教育熏陶和性心理素质的培养,但现实中却有很多问题。

一、家庭性教育问题[HtSS]

(一)从什么时候开始?

性是人的本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教育更是人类自身文明进步的要求。性科学研究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青少年由于性发育问题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成年人由于性问题导致的各种心理和躯体疾患,乃至夫妻生活的不和谐,大多源于儿童期。因此,从幼儿期即性别自认期开始家长就需要关注孩子的性教育。更有学者提出,性教育应从零岁开始,因为孩子出生后即有性唤起能力存在。比如,婴儿吮吸母亲的,在得到乳汁的同时会产生一种,几个月的男婴会在哺乳时出现的自发性,随着吮吸频率的加快出现面色红涨,身体有节律地收缩,之后出现一种满足后的松弛、安详。女婴也有类似性兴奋反应过程,如阴道分泌液增多及阴道节律性收缩等。婴儿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觉信息,以后随着视觉、听觉的发展,逐渐认识世界。

我们对婴儿不仅应满足其饮食本能需要,而且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如父母需经常拥抱孩子,轻轻拍打孩子使其安稳入睡。现代育婴还提倡母婴同浴,正如鲁迅先生很早就认识到的:父母在洗澡时不可禁止孩子进出浴室,这种实体观察使孩子通过自己父母之躯,从小就对两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大后就不会有性神秘与性惊奇之感了。这就是说,假如一个孩子在童年发育时期始终没见过异性儿童的形态,随着年龄长大是可能引起一种病态的好奇心理的。另外,无论是生了男孩还是女孩,在取名、着装、打扮、生活用品等的选择上,都不可混为一谈,防止由此形成性别模糊的精神因素。如果父母按自己的意愿把孩子搞成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这就破坏了孩子的“性别自认”意识,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出现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问题。

(二)如何回答孩子的性疑问?

如果将0~3岁的“抚爱式”教育作为儿童性教育的第一阶段,那么4~10岁的“问答式”教育就可看作儿童性教育的第二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已进入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由于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迅速增强,因此孩子特别会发问。有关性与性别的疑问也会是各式各样,尤其在关于出生、男女之别、男女身体差别等方面。此阶段的儿童性教育主要是回答孩子的性疑问。

儿童性疑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生育秘密上,即“我从哪里来”。面对孩子的提问,大多数年轻父母都是遮遮掩掩,或王顾左右而言他,或编造谎言以搪塞,甚至把孩子训斥一番,吓得孩子从此不敢再问。其实,对初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提出这个问题是完全符合情理的,因为他们的小脑袋瓜怎么也想不出自己是如何降生到这个世界的。因此,家长没有必要避讳这个人类最普通的话题。怎么回答?一般有以下选项:

1.粗线条回答,即简明扼要地拿动物比喻,对孩子说,“生孩子就象大动物生小动物一样,是极为平常的自然现象,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会明白,如植物开花结果、母鸡下蛋等”。回答不能太复杂,若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再进一步回答。

2.坦诚回答。一个孩子的出生是父亲母亲相爱的结晶,是爸爸身上的一个(精)细胞和妈妈身上的一个(卵)细胞结合诞生的新生命,小生命在妈妈身体里发育,最后从一个管道里生出来。笔者认为坦诚到这里,点到为止就行了,并不需要去解释父母的详情,把握好分寸。

在北京首部小学生性教育教材中,《我是从哪里来的?》一课里大胆加入了内容,该内容涉及的名词概念有阴囊、、、小蝌蚪、卵子,“为了让淘气的能尽快找到卵子,爸爸用插入妈妈的阴道里,用力把射入妈妈的阴道内,保证顺利进入子宫和输卵管,尽早和等在那里的卵子相遇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需不需要接受这些名词概念,有没有接受这些概念的迫切性,有没有能力理解,讲这么透彻、深入对他们的成长有益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暂时没有这个必要,过犹不及。

3.机智地避开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孩子:“你的年纪还小,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这样,孩子就会忘记自己的问题,去注意其他的事情。这一观点是马卡连柯所倡导的,他认为,“为了儿童偶然的发问,没有急于说明‘生孩子的道理’的任何迫切必要”,“事实上,儿童不仅在性的问题上对有些事情不了解,就是在其他的生活问题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不能够明白。但是,我们不能过早地拿儿童所不能了解的知识强加于儿童”。

总的来说,对孩子性问题的回答应注意这么几点:第一,回答的内容应是科学可信的,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第二,回答的内容应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如歌曲“吉祥三宝”中孩子问:“太阳出来月亮到哪里去了?”妈妈回答:“他回家了。”这样的回答对那样小的孩子是有益的、合理的、能理解的。第三,回答最好带点趣味或嬉戏性,也可以反问:“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又能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第四,如果孩子提问不恰当或有失体统,也不必指责、训斥孩子,只要表示出轻描淡写的态度,一般都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第五,不就事论事,注意抓住教育机会培养孩子对性的正确态度。孩子有时会玩弄生殖器、互相查看或窥视同性及异性同伴的身体,还会玩“过家家”等游戏,这不过是儿童性意识发展尚幼稚的表现,不必压制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性。父母可以在这些时候对儿童进行性卫生教育、性别差异教育和性安全教育,比如为什么男孩女孩都要养成每天清洗的习惯,不可以向别人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等。同时,学校、家长应高度警惕儿童被事件。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四川省某乡镇小学教师利用放学后补课时间,采取威胁、欺骗手段,几年间多次、猥亵八九岁女童多达20多名。为避免孩子成为性违法犯罪和性心理变态者侵害的对象,家长应告诉孩子不能让别人随便摸自己的身体,特别是生殖器官,使孩子对害有防范意识。

总之,儿童的家庭性教育既用不着裸,也不必羞答答,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不必讲究系统性。至于家长要说到什么尺度,也难有统一标准,应采取儿童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使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即可。

二、青春发育期孩子的家庭性教育[HtSS]

现在很多少年儿童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及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等因素,青春期提前来临,这一状况使家长非常忧虑。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深受生活中“性信息”的影响,热衷于模仿成人之间的关系,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居然就谈起了“恋爱”,甚至有了亲密行为,对此有的家长先打后骂,无计可施;有的家长不以为然,持默许态度。然而,粗暴和溺爱的后果均堪忧。不少教师和家长深受孩子早恋这个既敏感又棘手的问题的困扰,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孩子处理好青春期情感问题,指导他们调节好这一特定时期所特有的性心理状态。

家庭青春期性教育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能够在适当时机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是最自然、最不受拘束的,而性教育话题和家庭问题又有密切的联系。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某个有关性问题的事件打开话匣子,针对孩子的需求,告诉孩子相关的性知识,或纠正其错误的观念。

通常,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增强体相意识。此时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发育,如身高、体型、容貌、第二性征等,照镜子次数增多,喜欢修饰打扮自己,对异性也更加注意了。父母可以从孩子月经或遗精的卫生知识入手,解除孩子对身体变化的担忧和困惑,并引申探讨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人生价值体现等话题,帮助孩子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同时,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性生理的发育会主动探索性知识。伴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孩子还会产生向往异性的性心理活动,如性梦幻、性兴奋、性冲动,甚至有一定的性需求等。这时,正是家长关注和指导孩子如何与不同性别同学平等相处协调关系的时

机。同学之间交友的目的应是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友谊、加深友谊。这个阶段尤其要关注孩子异往的分寸,既不能不交往,也不能交往过度,交往应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家长可以旁敲侧击地告诉孩子要以学业为重,要自尊自爱等,家长还可以介绍相关的书籍给孩子。若发现孩子确有潜在的危险行为时,如放学后至天黑仍不回家,总是想脱离家长视线,过分关注色情信息等,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开展教育。这里可以提及的概念,有性越轨行为、两性结合、婚姻缔结、意外妊娠、堕胎、性病等。在此基础上,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相信孩子会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伤害,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家庭性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和方法[HtSS]

“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就性教育而言,首先家长要有性教育的意识,认识到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这种意识,在涉“性”方面教育引导孩子就无从谈起,很多家长听之任之甚至束手无策。有了这种意识,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性伦理等知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就会心中有底。同时,父母还应注意学习向孩子传授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平日家长的言谈举止和道德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自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性别角色榜样,父母之间的互敬互爱的关系也是孩子两性关系的榜样。父母能在工作上相互鼓励支持,家务上分工合作,生活上融洽和谐,会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性与生殖健康成长。当然,如果父母品行不端、作风不正,孩子的心灵必然也会受到“污染”。父母若对讲“脏话”不以为然,那孩子的性观念就会树立在人类文明的垃圾堆上。

另外,家长应注意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避免态度粗暴、言语粗鲁等负面现象,主动协调好青春期的亲子关系。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庭性教育并不是同家庭其他方面的教育完全割裂开来、孤立存在的教育内容,马卡连柯曾精辟地指出:“培养儿童的忠诚、真实、率直、说实话的习惯,尊重他人和他的生活体验和兴趣、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我们也就在性的关系上教育了儿童。在这些一般的教育方法中,有对性教育关系较多的,也有对性教育关系较少的,不过所有这些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可以决定我们教育未来家庭主人和未来丈夫或妻子的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问题篇3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前儿童 教育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之前生活在完整和睦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离婚的原因,会认为他们不爱自己了、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不会排解,一旦受到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学习的影响 

单亲家庭必然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单亲家庭的家长为生活奔波,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管教学前儿童,他们无约无束任意地玩闹,导致学习成绩差,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学习没有用,长期下去就会不学习,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辍学。 

二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2.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

[1] [2] 

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对策 

.从实际出发,不要期望过高 

单亲家庭的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活着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自己节省,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就向反的方面发展,希望父亲或母亲能注意自己,以减少压力;另有一些孩子想为了不让父亲或母亲失望,长期过度的学习,表现自己,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走向崩溃。单亲家庭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不要事事自己做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加大对孩子的监管 

单亲家庭的父母比较忙,但也一定要关注孩子,对孩子要有责任感,不要生活有压力、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发脾气或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要加大对孩子的监管,有些家长会组建新的家庭,有的孩子会心情不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行沟通、劝解,而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位置。 

.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许多单亲家长害怕孩子不安全、出事故。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孩子的活动,造成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此,单亲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有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其独立的生活习惯。 

.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问题篇4

一是对孩子过度溺爱,事事包办,偏袒护私。现在农村不少家庭也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事事包办。有些孩子自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年已十四五岁,却什么事都不会做。有些逃学上网,孩子的家长借口“上网没有什么了不起”、“上网也是学知识”、“上网时花自己的钱与学校无关”,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是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重学业成绩,轻品德教育。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一辈子在农村吃苦受罪没出息,要让孩子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将来做城市人,过上城里的好生活。因此对孩子教育回报的期望值甚高,把家庭教育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过分追求考试高分,甚至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将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也导致孩子学习过于功利。忽视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导致孩子素质不全面,将来的发展也受制约。

三是对孩子态度粗暴,方法简单,非打即骂。许多农村家长文化层次低,不善于管教孩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期望不符时,家长就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不分青红皂白责骂甚至体罚。亲子关系僵硬,不民主,不平等,少包容。

四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只养不教,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原来管得很严,但因效果不佳而失望,索性不管了。有的家长本身没什么追求,所以对孩子也不作什么指望,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老人溺爱的多,造成孩子个性与行为偏差。凡此种种,都易导致孩子成长出现误区。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要依托家长学校和家访等家校互动平台,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帮助农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是要放开双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可以让孩子从中感受劳动的乐趣,感受父母的辛苦,感受挣钱的不易,从而懂得珍惜,懂得孝敬父母,又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能力,养成对自己负责、勇于承担的品格。

二是要端正心态,使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仅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也要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无论孩子将来升学还是打工就业,都不会出大的偏差。孩子先成人再成才。不能为成才而不成人,甚至人、才两空。

三是要正确定位,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谋生,往往是城里呆不住,村里不愿呆。受其影响,孩子从小也对农村缺少认同感,但是考到城里读重点大学也是一条成本高昂的路,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能承受,也不是每个农村孩子都有这种能力。因此,家长要对孩子的发展进行正确定位,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不能好高骛远。对学习上受挫的孩子,要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帮孩子重建信心,积极向上。期望孩子将来到城市生活是好的,但对孩子只能留在农村求发展也要有好的心态。一棵红心,两种准备。既要不失梦想,更要立足现实。

四是要宽严有度,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对可塑性更强的青春期以前的孩子要求要严,帮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循序渐进地走上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可适当从宽,坚持大原则,放过小琐事,通过平等对话帮助孩子择善去恶,巩固良好习惯。好习惯让孩子一生受益。

家庭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解决;成长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过程,也是家长与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双向成长的过程。[1]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学业、安全问题成为其家庭教育的关注焦点,牵引、滞绊着家庭教育的进行。因此,“问题解决”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内容。帮助儿童成长是家庭教育的最根本任务,问题解决不等同于儿童的成长,也不应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以发展的视角来解决问题,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为其发展创设环境,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实现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转变。

一、“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弊端

问题解决即通过社会化、非正式团体的压力、奖惩等方式进行社会控制的过程与方法。社会通过社会规范来约束其成员,与社会规范不一致的个人或群体被称为偏差者,成为需要管束制约的对象。[2]留守儿童因其行为特征较普通儿童存在偏差,被贴上“问题儿童”标签,成为被管束的对象。因此,“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以普通儿童为社会规范,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管束的过程。

(一)“问题解决”成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泛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而被留置在农村的6—1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既包括留守儿童自身存在学业落后、安全保障缺失、行为失范,监护人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等显性问题;又包括一些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的隐性问题,即受家庭环境、家长观念等因素的局限,难以意识到或者被忽视的问题。例如,儿童艺术审美、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早恋、闲暇教育等。现存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新生问题源源不断。《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且增加趋势明显,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业已成为政府、社会团体组织、学术界等共同面临的难题,问题解决也成为当务之急。在整个社会努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下,受“问题”及“解决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愿望”的驱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焦点也转移到问题解决之上,“问题解决”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中心。留守儿童家庭多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资本相对匮乏,难以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家长外出务工,子女随迁遇阻,留守儿童必须接受隔代监护、单亲监护或者同辈监护,而监护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参差不齐,家庭教育完整性、科学合理性难以得到保障。家庭教育难以顺利实施,问题源源不断,解决问题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应对方式,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问题解决”式家庭教育的弊端

家庭是自然形成的教育环境,也是个体生活最为放松的场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般缺少专门计划,家长及孩子的家庭行为较为随意,多在日常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的生活属性本就容易滋生问题,并且出现问题而不能自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得家庭教育陷入问题情境,儿童成为被管制约束的对象,窄化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不利于更好地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一是窄化家庭教育内涵。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应有之意。问题解决有助于儿童成长,但是问题解决不等同于儿童的成长教育,更不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未来社会对个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来辅助实现,家庭教育必然要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意:要通过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激发儿童好奇心、批判精神、独立思辨能力;未来“先进经济”的非物质化使得关系能力成为儿童成长、进入社会生活的必要“资格”,家庭教育要帮助儿童增强这种基于交往、与他人共处、解决冲突的“关系能力”;要增强儿童自我认识,培养“情感同化态度”,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实现儿童与他人一起帮扶成长;要帮助孩子尽可能参与到美学、艺术体育、科学、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发现和试验机会”中去[3],成为未来社会有责任感、有知识、有自我标准的建设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文化资本相对贫乏,或许难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但是,应该意识到并摒弃“把问题解决等同于儿童成长的偏颇观念”。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是对家庭教育作用的窄化。家庭教育需要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更需要帮助儿童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在生活中获得基本的素养,锻炼提升其学习、做事、交往、生活等各方面能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无疑窄化了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二是造成“问题儿童”晕轮效应。社会标签理论认为“越轨”即社会大众赋予某些特殊群体的标签[4],一旦某人被贴上越轨标签,就容易遭遇“次级越轨”危机,即被他人标定为“越轨者”,且自身也逐渐接受这种标定。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会形成一种消极标定,即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问题儿童”,并无意识作用于监护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无益于留守儿童问题最终的、有效的解决。[5]“弱势群体”“问题儿童”的标定,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人格成分中消极的特质,相对忽视其中积极的成分;模糊了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的界限,留守儿童本身被看作“解决”的对象,这一认识易对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与行为造成错误的引导,对家庭教育的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家庭之中,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作为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对留守儿童自我标定,即认识、评估自我行为,形成自我认识具有重要作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镜中我”概念,认为“儿童总是设想或理解外界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并根据自己对外界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进而形成自我认识”“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乃是因为周围的人,一再以同样的词语来描述自己”。[6]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监护人在无意识中把孩子当作“问题儿童”更会严重阻碍留守儿童自尊、自我效能感及积极自我认识的形成,这种无意识的危险教育观念必须剔除,问题解决式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必须摒弃。

二、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转变

问题解决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成长教育的应有之意。但是,“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以问题为基础,又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目标,既依赖问题,又否定问题,把问题解决等同于家庭教育,本身具有不合理性。成长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用发展的意识来指导家庭教育,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完成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积极转变。

(一)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需要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与方向。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外出,缺少父母关爱;面临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同辈监护,监护人安全意识较弱,安全问题频发;被贴上“问题儿童”标签,自尊心受挫,自我效能感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行为问题的产生,多因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问题解决有利于满足儿童缺失的需要,这是儿童成长的前提条件,也是家庭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保障。但是,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更具社会价值,是完美人格的体现。缺失性需要的满足仅仅保障人的生存,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才能使人更好地生活。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无意识地把留守儿童作为问题儿童,仅关注儿童基本的需要,而忽视了留守儿童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窄化了家庭教育的应有之意,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问题解决仅是成长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完成由“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积极转变。

(二)儿童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本质追求

成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由未成熟状态不断趋向成熟状态的动态过程,而且这一未成熟状态蕴含生长的力量———可塑性和社会交往的本能。[7]因此,成长教育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取向的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发挥儿童本身的力量,通过教育,帮助儿童由未成熟状态不断趋向成熟状态,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是以血缘为纽带联结的关爱教育。家长角色(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是以“孩子”的存在为基础生成的,并以满足孩子需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爱活动获得意义。家长怀着对孩子本能的、生命性的关爱,家庭教育就成为这种关爱的一种表达方式。[8]因此,成长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把儿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另外,家庭成长教育从儿童发展的视角出发,强调外在环境的指导控制作用,但也认同环境中的自我调节与自我适应。[9]因此,成长教育既注重外在环境的创设、改善,又重视留守儿童自我调节、适应、更新、扩展,形成积极自我认识,发挥主体积极作用。[10]

三、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的实施

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面临重重问题,需要留守儿童对自我、对环境有客观的认识,积极的理解,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需要积极的同伴群体、适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保护性因素”的建设,帮助留守儿童在困境中健康成长。

(一)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

“心理弹性”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11]该理论认为,处境不利儿童可以通过“克服逆境”“创伤积极恢复”,减少不利环境影响,实现良好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文化资本贫乏,影响子女现在及未来教育资本的获得,对子女的成长及未来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完整家庭结构及父母亲情关爱的缺失使得这些影响更加复杂。但是,不利环境只是一种客观状态,并不等同于消极结果。从发展的机制考虑,不平衡的形式帮助形成“一种新的能力或实现某种再定向”。儿童需要从先前的自我中脱离出来,从他的环境中撤退出来,以积蓄前进的力量。[12]困难的家庭现状,更需要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自我能动作用的发挥,提升自我效能感,自信积极地面对困境,解决困难。健康的身体、强健的精神、良好的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等都有利于儿童积极自我认同的建构。健康的教育寓于健康的身体,留守儿童监护人要督促孩子注意饮食、少用药、多运动、睡眠充足,保证身体的健康;要“珍惜、培植孩子的优点,温和的改正与消除其不良倾向,养成良好习惯”[13]。在生活中鼓励儿童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培养儿童“强健的精神”,坚强应对逆境与困难、积极进行自我调控;进行基本生活技能训练,例如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生活技能;培养儿童多方面兴趣与技能,读书、绘画、音乐等,预防留守儿童养成不良嗜好。

(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组建积极的同伴群体

儿童“心理弹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保护性因素(指能够减少不利环境影响,实现积极发展的因素)的积极作用。积极的同伴群体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14]对留守儿童扩充知识经验,满足社交需要,获得友谊、支持与安全感,习得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少年阶段,儿童不断发展成熟,对家长从依赖到独立,从顺从到自主,努力摆脱家长的束缚,进入“心里断乳期”,亲子关系随之进入危机期,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形成不良习惯、嗜好。积极的同伴群体能帮助留守儿童时刻获得帮助与支持,获得源源不断的积极动力,弥补这一阶段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度过发展的关键敏感阶段。积极同伴群体的建设需要留守儿童监护人相互支持配合、引导帮助。监护人要积极鼓励留守儿童走出家门,多与同伴、朋友交流、交往;教导孩子尊重理解他人、乐于助人,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建立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群体;鼓励儿童承担群体管理职责,进行必要的监督,引导群体建立积极的群体文化、风气、氛围,通过共同完成作业、闲暇时间一起娱乐、发展相似爱好,遇到困难互相帮助等方式,让群体成为留守儿童与朋友、同学之间互相鼓励、监督、帮助、自我管理的乐园,成为留守儿童精神、学习、娱乐、交流沟通的乐园;号召留守儿童监护人积极参与,组织群体进行爬山、野炊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伙伴友谊,锻炼儿童能力。

(三)为留守儿童积极创设“保护性”的家庭环境

儿童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成长。家庭对留守儿童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也是最容易犯错的教师,问题儿童的背后总会存在问题家长、问题家庭。同时,家庭之外,学校、政府等相互作用形成了留守儿童成长更为广泛的环境系统与资源,需要关注和利用,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争取更多保护性因素,帮助其健康成长。一要填补父母陪伴缺失导致的心理洼地。父母的陪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温暖的依靠,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父母外出、家长陪伴缺失的问题,易导致儿童缺少安全感。父母要意识到不在身边并不代表陪伴的完全缺失,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多鼓励表扬,但不溺爱、放纵,慎用批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愿意与父母沟通、做孩子的朋友。谈话的主题不要一直围绕成绩,应关注孩子多方面的情况等。二要建设良好家风。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式”的教育,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儿童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教育,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但是,家庭教育是自发形成,本身带有随意性,需要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家庭规范的建设。监护人需要引导,或与留守儿童一起制定家庭规约,共同遵守,并把这种规约内化为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基本意识。家训、家规、家诫等是我国家庭悠久的传统,德教为先、修己安人、勤勉学习、起居有常等观念仍有借鉴意义。监护人与儿童可以从生活琐事着手,不断完善,不断升华。留守儿童家庭要注重培养“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严”指督促留守儿童监护人严于律己,同时树立必要的家长权威。关爱孩子是家长的本能,监护人也不要过于溺爱,使“慈”失去应有的界限。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避免过于娇弱或放纵,尤其在“心里断乳期”等关键阶段,留守儿童开始尝试建立自我判断与价值标准,怀疑、反抗家长,严慈相济能够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平稳过渡。

(四)为留守儿童创建“保护性”学校、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在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度过。施教者、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意义重大且深远。教师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种真诚、接受、互相理解的关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留守儿童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真诚的批评或鼓励,促进留守儿童不断改善提高。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可以尝试多种内容与活动。如,可以借鉴台湾“融入式课程设计”,通过合适的教育主题融入,把家庭教育观念及内容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起来进行;组织“家庭之日”活动,对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引导儿童积极理解留守现状,并尝试解决现有问题。政府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保障系统建设,联合组织更多的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给以支持、指导,比如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动,农村图书馆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宗秋荣.“中国家庭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04(8):92-94.

[2]蔡文辉,李绍荣.社会学概论[m].台北:三民书局,2013:58、129-138.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12.

[4]李红,刘洪.组织中的建设性越轨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8):45-52.

[5]魏晓娟.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与出路[J].青年探索,2015(4):106-111.

[6]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9—54.

[7]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7.

[8]雷尧珠,王佩雄.教育与人的发展[a].瞿宝魁,主编.教育学文集(2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2—198.

[9]田春.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6-18.[11]

家庭教育问题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知识本位;家长学校;社工介入

家庭教育主要指的是父母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活动,当然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互动[1](p4)。一直以来,人们的认识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学校教育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刻的教育方式,家长很少去思考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以及应该营造怎样的家庭氛围,包括部分80后和90后父母都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职责。进入新时代以来,家长逐渐意识到家庭环境以及他们自身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上一代的“散养”转变为严格把控,教养方式和教育特性等也出现了偏差。本文就通过分析新时代家庭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者能够从哪些方面介入以最大程度解决问题。

一、新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知识本位为背景底色的家庭教育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多样化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方面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知识本位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背景色调,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学校教育中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因此,家庭教育也由伦理本位转换为知识本位。知识本位型的家庭教育忽视和弱化了家庭的其他功能,父母看重孩子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品德素质反而不做过多要求,甚至不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他们关心孩子,但是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缺乏恰当的沟通技巧,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成长和优异成绩。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觉得在家长眼里学习成绩远比自己更重要,失败的挫折感阻碍了他们的自我认同。知识本位的家庭教育观还使得亲子关系淡漠,减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例如:当前的学前教育都是向知识化靠拢的,父母以自己的经验和眼界替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忽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情感和支持需要,把幼儿时期的孩子送到外语启蒙班,以赢在学习的起跑线上[2]。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中提到孩子在幼儿时期最需要获得的是自信与自主的心理素质而不是所谓的双语知识。违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规律的家庭教育行为把孩子的生活狭窄为知识的学习,造成孩子的片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本应该是父母,父母由于扮演角色的不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作用也就不同。研究发现,西方的许多理论,如生态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都表明,家庭中父母自身的特征以及与孩子的人际互动等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的角色同样重要缺一不可[3]。但在我们现代的家庭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母亲的责任,而父亲要工作挣钱养家,没有时间也没有女性那么细腻的心思去关心孩子。父亲责任的缺失源于其错误的认知,大多数男性认为生儿育女、教育孩子是女性的职责,父亲教育孩子则是对母亲的帮助,那么一旦父亲把自己从家庭教育中抽离出来变成旁观者,家庭教育主体的缺失状况也就出现了。这不仅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教育对于其自身自主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美国社会学家保罗阿马托曾提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由父亲提供的,父亲缺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每个家庭中父亲需要发挥自己的教导与榜样作用,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与教导。

(三)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家庭教养方式很多,如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现代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养方式就是专制型和溺爱型。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厉,希望孩子能够达到自己对他的全部期望,他们大都实行侵入式的教养方式,主要通过引发儿童的内疚感和焦虑感来管理孩子的日常行为[4]。比如,他们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父母的辛苦工作努力挣钱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孩子们听多了这样的话,慢慢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要求,因为父母本身就不容易;也不敢培养自己的爱好,因为那样就是分心,不努力学习,是对不起父母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更倾向于压迫自己的天性,容易养成怯懦不自信的性格,不利于儿童自立。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这是人类的本能,但很多家长把握不好爱与溺爱的度。溺爱会使孩子经不起挫折,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不能够独立面对磨难。而爱一个孩子是教会他怎样照顾好自己,怎样承担自己的责任,在被挫折绊倒的时候扶起他、鼓励他,而不是自己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正确的认知、理性的能力都要在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麻烦的过程中获得。另外,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要有明显的边界,但采用不当教养方式的家庭中往往存在混淆边界的行为。对此,父母需要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但有时候也要发挥自己作为家长的引导职责,避免孩子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四)家庭教育的功利性人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生活,这就需要从社会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取社会支持,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家庭就是个人非正式支持的主要来源,在这里笔者强调的并不是家庭的经济功能,而是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我们习惯教育孩子要坚强、成熟,努力学习,不轻易言败,但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在家里他们可以不用顾忌丢脸或者因为自己的失败羞耻,因为家人会无条件支持他,做他坚强的后盾。只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自信的、不轻易言败的。但反观现在普遍的家庭教育,部分父母不注意呵护孩子的自尊,没有教给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不顾孩子的意愿为他们报各种特长班,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的想法并没有错,但父母不应该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和意愿,只拿成人的利益评估法来计算投资回报率、替孩子做选择,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功利性太强,损害了家庭的支持功能。

(五)家长学校的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完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是为了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能力而设置的机构,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他们自身要克服的困难,顺利度过才能获得自信、自主等品质,因此,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学习新的理念。但现在大部分家长学校似乎都只关注教导家长怎么去教育孩子,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语言。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家长自身,家长学校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怎样提高家长的道德素养、认知水平和传输正确的价值观上,因为父母都是通过日常的家庭沟通以及行为举止来影响儿童的言行举止,如果他们自身的素养不高,只会照本宣科按照条例去教育孩子,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新时代的家长学校一定要与时俱进,认识到当今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不断推出适合家长的教育体系,进而达到提高亲子关系融洽度、完善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社会工作者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介入层面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其介入层面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对于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对策,以解决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微观层面:针对家庭个案提供的服务当发现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时,一定要重点评估其家庭结构、家庭沟通方式等对他产生的影响,以确定其家庭教育理念是否存在问题;或者遇到因育儿理念产生困扰主动向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对象时,一定不能擅自对他们的问题下定义,可以通过观察法以及分析其家庭结构图和内部的社会支持网络图示进一步判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父母自身认知的问题,还是沟通出现误差。然后,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放弃忽略孩子个性一味追求特长的想法,让孩子父亲充分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重视孩子品德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强调家庭教育的知识化。对于那些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多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防患于未然。社会工作是强调爱与尊重的专业,我们要接纳服务对象出现的问题,传输正确的价值理念,使父母能够更好地尊重孩子。

(二)中观层面:社区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平台社区是具有互动关系和共同维系力的,且生活在某一共同领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因此是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针对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掘社区资源,利用社区的基础平台进行宣传。例如:可以邀请亲子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定期去社区进行讲座宣讲,传授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知识,解答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疑惑,最重要的是讲解关于父母如何提升自身素养、保持理性认知以及规范自身行为的要点。社会工作者要联合社区居委会搞好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印刷、分发家庭教育手册,引起社区居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鼓励父母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座谈会;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和社区共同合作的运行机制,宣传落实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宏观层面:社会政策倡导以及设置社会工作专职新时代家庭教育不断出现问题,重视知识、轻视德行,不当的教养方式以及家长学校也存在不足等,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立法也提上日程。制定家庭教育法已被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三类项目,在相关的讨论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建议: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执行机构,如在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置家教中心、学校设置家庭教育课程,明确家庭教育法的执行主体。笔者认为,家教中心的任职人员应该由既熟悉家庭教育又了解社会行政的社会工作者充当,因为社会工作者在分析基层社会问题和提出对策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在跨部门合作中也会有很好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另外,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政策倡导者,既然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重视,那么我们就应该将从下到上的意见总结起来,为有关家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推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三、结论

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家庭教育过度强调知识化,忽视孩子品德素质的培养;家庭中忽视父亲角色承担的责任,一味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推脱给母亲;许多家庭采用不当的教养方式,利用孩子的愧疚心和耻辱心来完成自己交代给孩子的任务;对待孩子过度溺爱或者过度严苛都会造成孩子人格发展上的缺陷;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再是围绕“爱”,不够尊重孩子的个性,违背孩子意愿去帮助他们做选择,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家长学校的兴起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传播正确的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的作用,但忽略了一点,要想从根本上完善家庭教育,就要从提高父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知识素养入手。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家庭教育理念要加以改变,除满足物质需求外,还要保证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站在社会工作者立场上,针对家庭教育的问题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不论是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社会工作都可以有效介入。微观层面以家庭为个案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中观层面以社区作为指导家庭教育的平台,宏观层面则可以利用社会工作者政策倡导者的角色,促进政策的出台以及相关部门的完善。总之,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促进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孙瑶,李琬,张栩桐.学前教育幼儿潜能过度开发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1.

[3]吴旻,刘争光,梁丽婵.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年心理发展的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5-60.

家庭教育问题篇7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1.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农村教育得到了发展,但贫困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非常有限的土地难以留住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大多数父母外出,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多的弊端。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二是在教育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落后,表现出严重重男轻女、重智轻德、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三是教育方法上更是单调落后,普遍存在多要求少表率、多物质奖励少精神投入、多包办代替少实践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文化素质方面的因素。

1.1贫困农村经济落后。(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因农村经济落后,大部分家庭条件差受经济状况影响,大部分农村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抛下子女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经商打工,这就导致了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农村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农民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

1.2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在农村家庭教育中分数往往代表一切。据调查显示,62%的农村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2.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现就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家庭互相沟通的制度,做到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育人。家庭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掌握孩子参与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2.2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家长学校是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更新、改革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家长学校正常活动;有集中讲授、组织座谈、经验交流等的活动形式;这些都是一所合格的家长学校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2.3落实家访工作。家访作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能够与家长进一步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也能够改变教师陈腐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因此,学校工作中把家访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于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4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的垂范意识和责任感。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庭教育问题篇8

校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06―0028―01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在中国,近60%左右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孩子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出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及时地解决,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缺乏沟通。本文就谈谈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许多农村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生计,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指导。重养育,轻教育,把对孩子的教育视为学校的天职,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解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精神需求及道德教育。

2.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当前的家庭教育,把关爱孩子当作教育孩子的全部,爱变成了一种溺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父母觉察不到孩子的不足和弱点,不能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导致孩子自我评价的歪曲,形成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性格缺陷。

3.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教育观念错误,有些农村家长不会选择与孩子交流的时机,更缺乏与孩子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技巧,更有部分家长与孩子“交流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缺少耐心说服和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和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精神上应有的关怀、交流和沟通。

4.家庭教育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由于受农村居住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有时是爷爷与奶奶,有时是父母,由于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缺乏一致性,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不同,使孩子无所适从。

5.家长不良言行的影响。部分家长对自己要求低,对孩子要求高。个别家长自己得过且过,却要求孩子做事认真,奋发上进。这种做法使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了怀疑,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6.家庭学习环境差。笔者在家访的过程中,经常看到许多农村学生没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设施普遍较差,有的学生边看电视边写字。这样的学习环境,容易造成学生视力下降、脊柱弯曲、身体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二、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1.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投资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方面的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去了解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2.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校联系,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均衡发展。学校和老师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听课日、电话交流等活动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3.建立农村家教组织网络。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如: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长假期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站等。要积极推广成功家长的经验,树立典型。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有感染力的主题宣传教育,深入农村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常识,传授如何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宽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

4.扩大宣传,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推进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倡导各类报纸、电视台开办家教园地、父母之友、家长课堂等家庭教育专题、专栏节目,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以及“以德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家庭教育问题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农村学前儿童,是指其户口所在地和居住地为农村,年龄处在0-6岁的学龄前阶段的婴幼儿。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其他成员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影响,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成员构成将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一、农村学前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有主干家庭、核心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再组家庭这几种家庭结构模式。主干家庭是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夫妻双方与一个或两个学前儿童所组成的家庭,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当地就业,共同养育和教育孩子。隔代家庭一般是指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跟孙辈居住在一起,由祖辈代替孩子父母履行监护责任,这种家庭一般是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有的仅在过年过节时回家团聚,甚至有的几年都无法回家看望和教育孩子。单亲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者父亲、母亲一方过世所形成的家庭模式。再组家庭是两个残缺家庭重新组合构成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可能无血缘关系。

二、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深,对现代教育理念了解不足。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比如有的父母认为“黄金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材”,认为孩子年龄小,给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通过打带来的疼痛感让孩子记住规则。另外,由于农村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现在隔代教育现象严重,爷爷奶奶缺乏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只管对孩子的生活加以照顾,更不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知道如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家长的成长经历、受教育水平、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很多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不重视,导致孩子不遵守社会规则,不懂礼貌,肆意妄为。

(三)在教育内容上:重智力开发,但缺乏对智力的科学认识,同时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文化学科知识的传递,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智力概念,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界定。在我国,一般认为,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它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在广大农村,很多家长简单地以为记忆力好就是智力水平高,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背诵儿歌、诗词等,但是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却相对缺乏。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狭义说来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其实,一个人对学习的兴趣,面对困难的意志程度及其性格往往会影响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比如一个性格急躁、没有耐心的人,那么他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就不会长,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的人,他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就会受到影响。

在教育内容上,农村的家长往往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传递,从小就让孩子学习拼音、识字,计算。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作业本写字,做计算题。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做得不到位,我们从媒体报道可知,农村学前儿童在家误食农药、溺水、被电击、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被的案件。另外,有的农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味地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尊重老人等。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家庭生活不完整,往往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胆小、怯懦。

(四)在教育方法上:重言传,轻身教。

在生活中,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给孩子讲解,比如注意清洁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等。家长会经常给孩子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天天刷牙等。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现象:家长把孩子带进卫生间洗手,自己却不洗手就上了餐桌。在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而事实是这样的: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没车的时候,即使是红灯,某些家长也会牵着孩子冲过马路。试想: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五)在教育要求上:家庭成员的要求不一致。

教育要求的不一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在现实中,容易出现祖辈与父辈要求的不一致,也会出现父母要求的不一致。尤其是在主干家庭中,祖辈对孩子宠溺有余,约束不足,一方面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爷爷奶奶对孩子宠爱有加,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一个样,爸爸妈妈面前一个样,让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由于成长经历、对教育的认识、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也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中国一直有“严父慈母”,也有“虎妈猫爸”,一个松,一个紧,这也容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在再婚家庭中,由于缺乏血缘关系的一方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往往也会出现和稀泥的现象,导致对孩子的教育不严格。

(六)在家庭教育的外界支持上: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的教育经验要么来自于自己的父母,要么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同事、朋友的交流,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祖辈的交友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对于现代教育缺乏充分认识,同时更没有得到外界的相关指导。我国《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指出,把家庭教育指导按照0-18岁分成5个阶段,其中的0-3,4-6岁的指导就属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对这2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该《大纲》还提出指导中的“多向互动”原则,家庭教育指导者应建立指导者与家长、儿童,家长与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虽然有规定,但是对于农村的现实来看,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没有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开展相应教育。

三、解决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家长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现在的学前儿童的父母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说很容易接受新思想与新观念,现在主要缺乏的是学习、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渠道。因此,各地方教育机构、社区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借助网络平台等手段,让家长实时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二)扩充家庭教育内容,智力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齐头并进,同时兼顾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及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非智力因素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因此,家长在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发展时也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培养应从小抓起。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等。家长可以通过跟孩子讲故事、玩益智游戏、看动画片等实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从小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磨炼孩子的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家长可通过扩大孩子的交往,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募捐、看望老人院的老人的活动,培养其爱心与同情心;也可大胆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尝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多激励、表扬,激发其学习动机;同时给予孩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立刻帮助解决,而是让其自己解决,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于农村学前儿童家长而言,安全教育是一个重大突出的问题。由于家长看管不力或者是缺乏相关教育,导致孩子被电击、误食农药、溺水、被拐卖、被猥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各位家长首先应该有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时刻警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惨剧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广播、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议等形式指导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使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纠正家长的不良教育方法,家庭成员之间步调一致。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主要通过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情景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通过陪孩子看动画片、带领孩子进入现场等方式,通过家长的身教让孩子进行模仿。比如家长教孩子乘坐电梯注意安全、过马路注意安全,教孩子注意防水、讲卫生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优秀示范行为开展。不能只通过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因为对于0-6岁的儿童来说,有些道理他们是不能明白的。另外,家庭成员应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达到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做到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地方政府借助教育机构的力量,落实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自身的问题,缺乏必备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力。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等不同,导致家长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当家长遇到教育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借助各教育机构的力量,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家长培训讲座,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总之,对于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儿童家长的事,而且应该是各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事情,只有三方协调,共同关注,才能使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连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偏差及修正策略[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8).

[2]张富洪.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及其实施[J].教育导刊,2010(12).

家庭教育问题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远离家乡,而其年幼的子女大多留在农村,因此也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缺失就是家庭教育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心理上、品行及人生安全等方面的关心爱护不够,不仅仅影响r村儿童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新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本文通过对株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一、株洲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和问题

(一)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沟通存在障碍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一般都由监护人照看,甚至有些还可能不是由亲属照看,因此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沟通存在障碍,难以达到父母与孩子之间这般沟通。父母的长期缺位,家庭教育功能也就无从谈起,这也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稍有觉悟的父母家长可能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原因,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经常电话联系孩子,多多与孩子沟通,无奈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而不能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只要保障孩子成长就足够,没有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忽视了家庭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还存在局限性

学校是留守儿童除家庭之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但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局限性,不能替代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只能对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进行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心理上、身体成长上难以企及,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笔者对株洲农村的调查来看,农村学校老师跟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沟通交流,对留守儿童不能有效管理,有些还以成绩好坏进行区别对待。同时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较差,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

(三)政府对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塑造还存在不足

农村基层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还不够重视。根据对株洲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各级基层政府还没有对留守儿童成长的问题上有所人力、资金的投入,也没有政策的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相反,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网吧和游戏厅,农村留守儿童沉溺于中。

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层面,履行和加强教育职能

父母和监护人需要加强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首先父母和监护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力支持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次父母和监护人必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外打工的父母要经常打电话、发邮件、视频等各种方式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增加沟通频率,培养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护,也让在外的父母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出现问题时,父母也能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再次,父母及其监护人必须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监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培养,形成合力。有条件的家长应尽量参加家长会,面对面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老师和家庭积极配合才能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产生更好的效果。最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应以“赏识”教育为主,即鼓励、激励留守儿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关怀与关爱,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完整人格。注重与学校教育同步,每个学校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小学时是小学时的方法,中学时是中学时的方法,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产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最大化。

(二)政府层面,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长效关爱机制保障

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视,推出相关措施,缓解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机制。基层政府将相关政策措施逐步细化,逐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完善相关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定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将学校教育管理纳入工作评估体系,强调“一个都不能少”、“面向全体学生”和“教育为本,德育优先”;对教师的考核评估,增加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有关内容,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在课外时间组织留守儿童进行相关有益身心的活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长期来看,各级政府可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这样可以做到照顾家庭和赚钱两不误。

(三)学校层面,加强针对性教育管理

第一,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缺失就是缺少关爱,学校对留守儿童群体建立一份跟踪档案,记录和把握留守儿童的成长关键期,并针对各自情况,制定好相关的教育计划。

第二,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留守儿童心理波动大,学校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心理课程,引导孩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调节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