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业绩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1:57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1

  通过公司领导关心和同事的交流,我勤学苦练,努力工作,依次担任过施工员、安全员和工长等岗位工作。经历了工作、学习、再工作、再学习过程。不论何时何地,我始终怀着对职工作的无限热爱,不断虚心请教,潜心学习,并及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取得了一些良好的工作业绩。多次受到领导和业主好评,几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称号。

 一、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

 本人一向爱岗敬业、谦虚好学、专研业务、勇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求真务实。能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近年来,我一直认真学习时事政治,紧跟党的政策,坚持看新闻报道、以及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通过国家大事和百姓心声,来更好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工作能和奉献精神。另外,我坏始终坚持学习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做到忠于职守、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二、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

 本人对专业技术理论刻苦专研、认真求证,力求精益求精;近些年我自费购买并研读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建筑施工手册》、《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住宅质量通病与防治》、《监理规范》等等一系列的共几百册专业书籍。使我进一步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业务水平、增长了专业技能,也更大地激发了工作热情。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工程业绩的增加,接触的工程案例增多,我越来越自信自豪,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帮助身边的同志解决专业问题。最近几年,我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参考其他人的工程案例,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一直负责编制施工方案,同时在项目现场指导基层技术人员专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项目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我经常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角落,及时准确的纠正工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质量问题以及细部作法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并督促其认真整改。经常应公司要求在公司层面上演讲项目上的先进经验、做法。

 三、工作成绩及履行职责情况

 本人2006到公司后在工程部任职,随后分派至项目上担任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因为项目组人员的努力,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本人在每个年度的公司考核中,年年被评为称职。

  在工作中我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工程技术与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开拓创新比较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拓展创新思维,运用所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的工作。勤勤恳恳的做事,成为出色的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遵守公司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2

一、资质申请

(一)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活动,应当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二)企业申请资质应按照《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申请渠道提出申请,增项资质按照主项资质的申请渠道申请;

《规定》第九条第(二)款规定之外的企业申请各类资质,应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申请。

(三)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的企业,可以直接申请一级及以下建筑业企业资质,但应满足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申请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完成相应规模的工程总承包业绩可以作为工程业绩申报资质。

其它工程设计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办理。

(四)对企业改制、分立或合并后设立的企业,资质许可机关按下列规定进行资质核定:

1、整体改制的企业,按资质变更程序办理;

2、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企业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资质等级。合并后不申请资质升级和增加其它专业资质的,按资质变更程序办理;申请资质升级或增加其它专业资质的,资质许可机关应根据其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规定》中的审批程序核定;

3、企业分立成两个及以上企业的,应根据其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对分立后的企业分别重新核定资质等级。

(五)企业申请资质升级不受年限限制。

(六)企业可以申请一项或多项资质,申请多项资质的,应当选择一项作为主项资质,其余为增项资质。

企业的增项资质级别不得高于主项资质级别。

经原资质许可机关批准,企业的主项资质可以与增项资质互换。

(七)选择总承包序列某一类别资质作为本企业主项资质的,可申请总承包序列内各类别资质。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不再申请总承包资质覆盖范围内的各专业承包类别资质,即可承揽专业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投标或承包其总承包类别资质覆盖范围以外的专业工程,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承包类别资质;总承包企业不得申请劳务分包类别资质。

总承包类别覆盖的相应专业承包类别的对照表,另行制定印发后执行。

二、申请材料

企业申请资质需提供《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含电子文档)及相应附件资料,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装订:

(八)综合资料(第一册):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2、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

3、企业章程;

4、企业近三年建筑业行业统计报表;

5、企业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

6、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

7、企业经理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代表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8、如有设备、厂房等要求的,应提供设备购置发票或租赁合同、厂房的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以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9、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劳务分包企业、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预拌商品混凝土等企业可不提供)

其中,首次申请资质的企业,不需提供上述2、4、5、9的材料,但应提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文件。

10、申请特级资质的,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

(1)企业近三年银行授信凭证;

(2)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税票或境外工程的工程结算凭证;

(3)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分中心认证的证书或有效核准文件;

(4)部级工法的认定文件、专利技术的认定证书;

(5)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证书或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行业标准的通知(或令)、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资料复印件。

(九)人员资料(第二册):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人员的身份证明、注册证书;

2、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养老保险凭证;

3、部分资质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的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及养老保险凭证,还应提供相应证书及反映专业的证明材料;

4、劳务分包企业应提供标准要求的人员岗位证书、身份证明。

(十)工程业绩资料(申请最低等级资质不提供)(第三册):

1、工程合同、中标通知书;

2、符合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单(备案表)或质量核验资料;

3、上述资料无法反映技术指标的,还应提供反映技术指标要求的工程照片、图纸、工程决算资料等。

(十一)对企业申请改制、分立、合并需重新核定资质的,除需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应提供下列资料(列入第一册综合材料):

1、企业改制、分立、合并方案(包括新企业与原企业资产、人员、工程业绩的分割情况);

2、企业改制、分立、合并的批准文件或股东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3、企业改制、分立应提供改制、分立前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

4、企业合并应提供合并前各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及最新合并报表;

5、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十二)资质证书延续资料

1、《建筑业企业资质延续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3、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

4、企业注册人员的注册证书。

(十三)已具备工程设计资质的企业首次申请同类别或相近类别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其申报材料除应提供首次申请所列全部材料外,申请除最低等级的施工总承包资质的,还应提供本实施意见第(十)条所要求的全部材料。

(十四)具有《规定》第九条资质的企业申请变更资质证书中企业名称的,由建设部负责办理。企业应向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变更审核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企业原有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关于变更事项的决议或文件。

上述规定以外的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具体办理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确定。其中具有《规定》第九条资质的企业其资质证书编号发生变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需报建设部核准后,方可办理。

(十五)具有《规定》第九条资质的企业申请工商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的,企业应向新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企业原工商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同意资质变更的书面意见;

2、变更前原工商营业执照注销证明及变更后新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3、首次申请资质的全部材料。

其中涉及到资质证书中企业名称变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将受理的申请材料报建设部办理。

具有《规定》第九条资质的企业之外的其它企业申请工商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参照上述程序依法制定。

(十六)资料要求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四份,附件资料一套。其中涉及到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专业部门资质的,每涉及一个专业部门,须另增加《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二份、附件资料一套。

2、资质受理机关负责核对企业提供的资料原件,原件由企业保存。资质许可机关正式受理后,所有资料一律不得更换、修改、退还。

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申请材料有质疑的,企业应当提供相关资料原件,必要时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

3、附件资料应按“综合资料、人员资料、工程业绩资料”的顺序排列装订,规格为a4(210×297mm)型纸,并有标明页码的总目录及申请说明,建议采用软封面封底,逐页编写页码。

企业申报的资料必须使用中文,资料原文是其它文字的,须同时附中文译本并翻译准确。

4、申请资料必须数据齐全、填表规范、印鉴齐全、字迹清晰,复印件必须清晰、可辨。

三、资质受理审查程序

(十七)《规定》第十一条所列“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的管理办法及审查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十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特殊情况,需增列《标准》中各类专业工程外的其它工程种类,其资质标准可参照专业承包序列“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条件提出,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批准后予以颁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实施。

(十九)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标准没有分级的,其申请和审批程序与专业承包一级企业相同;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没有分级的,其申请和审批程序与劳务分包一级企业相同。

(二十)涉及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方面资质,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在20日内审核完毕,并将审核意见返回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送省有关部门审核后审批。

涉及铁道、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方面的资质,除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资质外,其余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涉及铁道方面二级总承包资质的审批,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目前没有设立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其审批程序暂与一级资质相同。

(二十一)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许可实行实地核查制度。

(二十二)资质许可实行公告制度。

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实施许可的,公告在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或通过互联网进行;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及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实施许可的,公告方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二十三)资质许可机关对建筑业企业的所有申请、审查等书面材料应当至少保存五年。

上级建设主管部门有权对下级建设主管部门受理的企业申请材料、初审部门的审核材料进行监督检查。

(二十四)省级及以下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作出资质许可决定后30日内,将资质许可的决定,通过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送相应专业部门,由建设部将各省资质许可情况及时在网上向社会公布,以方便异地查询和确认。逾期或未向建设部备案的,建设部将不再给予上网公布。

(二十五)企业申请资质升级、资质增项的,资质许可机关应当核查其近一年内有无《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所列违法违规行为、有无《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中施工单位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所列行为,并将核查结果作为资质许可的重要依据。

四、资质证书

(二十六)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由建设部统一制定。实行全国统一编码,具体编码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二十七)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包括一个正本和六个副本(特级十二本)。企业因经营需要申请增加资格证书副本数量的,应持增加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资格证书副本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最多增加三本(特级不超过六个副本)。

(二十八)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依法颁发的企业资质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二十九)企业遗失资质证书,可以申请补办。需提供下列资料:

1、申请补办的报告;

2、《建设工程企业证书增补审核表》;

3、在《中国建设报》等全国性建设行业报纸或省级综合类报纸上刊登的遗失声明。

(三十)企业因变更、升级、注销等原因需要换发或收回资质证书的,由原资质许可机关负责收回并销毁。

(三十一)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证书:

1、取得施工总承包序列中某一类别特级资质的企业,核发本类别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证书;同时核发某一相应行业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证书。

2、取得房屋建筑、公路、铁路、市政公用、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等类别中任意1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同时取得其它2类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的。对达到特级标准的类别,核发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证书和相应行业的行业甲级设计证书;并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上注明:可承接上述其它类别的各类工程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及开展设计主导专业人员齐备的施工图设计业务。同时不再授予房屋建筑、公路、铁路、市政公用、港口航道、水利水电等类别的一级及以下施工总承包资质。

3、取得房屋建筑、矿山、冶炼、石油化工、电力等类别中任意1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同时取得其它2类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的。对达到特级标准的类别,核发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证书和相应行业的行业甲级设计证书;并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上注明:可承接上述其它类别的各类工程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及开展设计主导专业人员齐备的施工图设计业务。同时不再授予房屋建筑、矿山、冶炼、石油化工、电力等类别的一级及以下施工总承包资质。

(三十二)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的起始时间:以企业首次取得最高等级主项资质的日期为资质证书有效期计算起始时间。企业资质发生变更的,有效期不变,其中涉及到主项升级,或分立、合并事项的,按新批准时间作为有效期的起始日。

(三十三)资质证书的续期:

1、企业应于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60日前,按原资质申请途径申请资质证书有效期延续。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职业道德,信用档案中无不良记录且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标准要求的,经资质许可机关同意,在其资质证书副本上签发有效期延续五年的意见;对有违法违规行为、信用档案中有不良记录或企业资质条件发生变化的,资质许可机关应对其资质情况进行重新核定。

2、企业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0日内申请资质延续的,资质受理部门可受理其申请,但自有效期到期之日至批准延续的时间内资质证书失效。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仍未提出延续的,其资质证书自动失效。如需继续开展工程建设活动,企业必须重新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五、监督管理

(三十四)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对本辖区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资质许可的层级监管办法和监管标准,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对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三十五)监督管理的内容是对建筑业企业在建筑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以及企业资质条件的检查。

对于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并将违法事实、处罚结果或处理建议及时告知该企业的资质许可机关,同时将处罚结果记入建筑业企业信用档案,资质许可机关及时核查其资质条件。

(三十六)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处罚,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应当在违法事实查实认定后30日内,将资质处罚的建议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资质处罚。

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处罚程序由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确定。建立资质处罚信息公示制度,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有关处罚信息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三十七)各级资质许可机关应该对许可的建筑业企业的资质条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每年抽查率不应低于5%。被检查单位应如实提供企业资质证书、企业财务报表、人员资料及业绩资料等与资质标准相关的资料,核查中发现企业不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由资质许可机关通知企业限期改正,整改期限不少于一个月,整改过程中企业应暂停新接工程、不得新申请资质。逾期不改的,由资质许可机关撤回其资质。

六、有关资质标准指标说明

(三十八)关于工程业绩

1、一项工程业绩同时满足多项技术指标的,只能作为一项指标考核。例如,房屋建筑工程按层数计算过业绩,就不能再按高度或跨度等计算业绩。1项工程,即使层数、高度、跨度、造价等均达到考核标准,也只能算1项业绩。

2、业绩要求的“×项中的×项”必须分别满足,不能相互替代。例如房屋建筑一级资质标准,要求企业完成“6项中的4项以上工程”,是指企业完成的工程中,层数、高度、单体面积、单跨跨度、住宅小区、单项建安合同额等6项指标中至少满足4项,不足4项即为业绩不达标。某企业分别完成了层数、高度、单体建筑面积达标的多个工程,但只能算3项业绩,仍达不到要求完成的4项以上业绩,故该企业业绩仍为不达标。

3、企业申请多项资质的,工程业绩应当分别满足各项资质标准中所要求的条件。

4、签订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的,主体结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为工程总承包业绩计算。

5、同一个工程项目分期发包,且中标单位均为同一家企业的,可以将各期工程累加。如果累加后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的某一项,可以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不属同一个工程项目的不能累加;超过标准规定时限和承揽范围要求的不能累加。

6、企业与业主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不论该工程是否实行分包,可计入该企业的施工总承包业绩。合法分包该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也可将承包的专业工程作为专业业绩申报资质。

7、施工总承包企业申请专业承包资质晋级的,应提供单独承包的专业工程作为工程业绩,而不能使用施工总承包工程作为工程业绩。

8、标准中要求的“近5年”或“近10年”,是指自申报年度起逆推5年或10年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如:申报年度为2005年,“近5年”的业绩年限从2000年1月1日算起。

9、代表工程的合同资料。指企业承包工程所签订的能反映合同双方名称、工程概况、合同价格、承包方式、施工工期、质量约定等内容的建设工程合同协议书或者含有上述内容的合同部分。

10、质量验收资料。指业主或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报告或工程质量鉴定书。国外工程按照国际惯例出具工程竣工证明文件。

11、房屋建筑业绩标准中涉及的“单位”、“单体”、“单项”工程,均指单体建筑或连体建筑(连体建筑应提供该建筑物为同一基础的证明)。

12、轻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跨度业绩不能作为房屋建筑跨度业绩。

13、房屋建筑工程的高度应为从标高正负零算起至檐口的高度。

14、网架工程边长按短边进行考核。

15、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范围的代表工程业绩无效。

(三十九)关于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

1、企业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超过60周岁的人数比例不得超过15%,技术负责人年龄限制在60周岁及以下。

2、企业人员在两家及以上企业注册或受聘的不予认可,其证书上的单位必须与申报单位名称一致。涉及铁道、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消防等方面资质的,企业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职称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复印件应同时上报。

3、申请特级资质的,企业应具有与特级资质承包范围内各类别工程相对应的,各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5人。

4、对企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的专业考核,按企业申请的主项资质要求进行。

5、企业申请多项资质的,其注册建造师(或项目经理)人数按照企业申报的各类资质标准中的最高值进行考核。

(四十)其它指标

1、注册资本金:是指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标明的注册资本金,以实收资本为考核指标。申请多项资质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按照企业申请各类别资质标准的最高值进行考核。

2、净资产: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申请多项资质的,按照企业申请的各类别资质标准中的最高值进行考核。

3、工程结算收入:是指本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按企业财务报表份年度填写。新设立企业不填此项。

核定企业的工程结算收入时,应按企业完成的各类工程结算收入计算,不包括工程以外的其它业务收入(如房地产开发收入);申请多项资质的,按照企业申请的各类别资质标准中的最高值进行考核。

4、企业财务报表:指企业经审计的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5、企业的注册执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工程业绩(包括境外工程业绩)等条件,均是以独立法人企业为审核单位。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在申请资质时,上述各项指标不得重复计算。

6、根据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具体标准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家颁布有其它专业工程事故分级标准的,按与上述分级对应的标准考核。

(四十一)涉及特级资质标准的指标解释

1、建筑业营业税:指企业在承包范围内开展的施工总承包、施工图设计、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所交纳的营业税;企业申请多项特级资质,每增加一项,营业税增加5000万元;境外工程结算收入可按当期汇率与国内建筑营业税税率折算建筑营业税。

2、银行授信额度:指银行授予企业的年度信贷额度。多家银行的授信额度不能累加计算,以其中的最高额度为准。

3、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过的代表工程:指其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或主持完成技术标(并签字)、总设计师等职务时所完成的工程项目;企业应提供工程合同及工程竣工证明或设计合同及工程图纸,上述材料均需提供技术负责人本人签字页。

4、财务负责人:指企业主管财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5、企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参照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人员配备表的规定。

6、企业技术中心:指符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3号)规定的认定标准(或相当于该水平的标准),并经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含分中心)。企业应提供有关批准文件或认定证书复印件。

7、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主要包括科技开发经费支出、信息化建设支出、科技培训费支出和科技开发奖励经费支出。科技开发经费一般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各类试验费、技术资料购置费、研究机构人员工资以及科技研究有关的其它经费或委托其它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

按照企业财务或统计报表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栏目进行考核。

8、科技进步奖:指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第396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由国家科技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评审,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应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9、主持编制过国家或行业标准:指企业主持编制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或行业级别的工程建设标准,并且已经正式出版。企业应提供标准的通知(或令)、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资料复印件。

10、申请多项特级资质的,其企业“资信能力”、“科技进步水平”中的各项指标及企业具有注册建造师数量不需叠加计算,但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和代表工程业绩应分别满足标准要求。

(四十二)涉及铁道、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方面资质的界定

1、涉及铁道方面的资质包括: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铁路铺轨架梁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铁路电气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2、涉及交通方面的资质包括: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港口装卸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航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通航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通航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水上交通管制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3、涉及水利方面的资质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水利专业)企业资质、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堤防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水利专业)企业资质、水工大坝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水工隧洞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4、涉及信息产业方面的资质包括: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电信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电子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5、涉及民航方面的资质包括: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机场空管工程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机场目视助航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6、涉及多个专业部门的资质包括: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核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海洋石油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7、按照《规定》第九条规定,上述各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及涉及铁路、民航方面专业承包二级资质的许可,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七、过渡期的有关规定

(四十三)《规定》实施前已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在《规定》实施后其资质证书暂不统一换发,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对特级资质以外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修订,在新的标准颁布实施前,原资质证书继续有效。

在过渡期内,暂按以下规定执行:施工总承包企业申请的专业工程类别资质不超过5项,但不得申请劳务分包类别资质;

选择专业承包序列某一类别资质作为本企业主项资质的,可申请不超过5项的专业承包序列内各类别资质,但不得申请劳务分包序列的各类别资质,不得增项总承包资质;达到资质标准的,可以申请不超过现有主项资质等级的总承包资质,但须将总承包资质变更为主项资质,且主增项资质符合前款要求;

劳务分包序列企业可以申请本序列内各类别资质。

企业如申请资质升级或其它原因发生主项资质变化的,证书有效期按本实施意见第三十二条规定办理。

(四十四)特级资质企业的过渡期

在《特级标准》颁布前已取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自《特级标准》之日起设三年过渡期。原资质证书有效期延续到2010年3月13日。过渡期内企业按原资质证书的承包范围承揽业务;过渡期届满三个月前,企业应按照《特级标准》重新申请资质;有效期届满,企业原资质证书自行失效。

过渡期内,持原特级资质证书的企业提出资质分立、改制申请的,在原企业的企业名称、资质基本条件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对分立、改制后的企业除特级以外的其它资质全部进行重新核定,但原企业特级资质的注册资本、人员等条件必须满足原特级标准要求。

(四十五)项目经理的过渡期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业企业绩效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需求也逐渐增大。但是,伴随着城市化高峰时代的到来,建筑能耗也随之逐渐增加。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耗能占总耗能的30%,这种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低碳经济要求建筑业企业改变其高耗能的经营方式,采用先进的手段来打造绿色建筑。针对这些改革,建筑业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变化。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要求

近些年来,全球的气候都在发生剧烈的转变,气候问题也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首先,全球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高,这些因素肯定会影响水资源、农业、自然环境以及企业人力等;其次,雾霾这样极端的天气也会影响到企业材料采购、商品生产、销售的运营状况,增大企业生产成本,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绩效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施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针对低碳经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采取了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对企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企业开始实行低碳产业政策。首先是缩短各种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同时,要推进全国乃至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所谓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一种交易。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最终要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而借助碳权交易便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建筑业作为一种高碳企业,在低碳经济下,也需要进行节能减排,向着低碳企业方向发展。

二、低碳经济下建筑业企业的绩效评价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呈上升趋势,2010年至2013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3422亿元、4241亿元、4841亿元、5575亿元(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0年至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是,随着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业如果不随之实行低碳建筑政策,这种上升的状况将难以为继。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业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关注未来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两方面进行。

1、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已经发生的可以计量的经济成果。获利是企业的核心目标,典型的绩效评价财务指标通常是和企业的获利能力联系在一起的。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和全部利润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以及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持久性只能来源于用比对手更先进的技术、更低的成本、更佳的质量以及更快的速度与更高的效率去发展自己的能力,来源于能够生产出大量具有强大竞争潜力的差别化产品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强弱的最直接表现,无疑是主营业务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能全面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企业是否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应高于其债务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又称经济利润,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投人资本成本的差额。如果eVa的值为正,表明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相反,如果eVa的值为负,则表明股东的财富在减少。该指标将经营绩效评价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利于企业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

2、非财务评价指标

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是为了弥补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实务中已越来越多地将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融入绩效评价体系之中。

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某主导产品的销量占整个行业同种产品销量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公司市场经营方面的绩效,表明企业在现实情况下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实力的主要表现。

客户满意度是评价企业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欲望和要求。满足客户的期望会带来客户的满足感,超越客户的期望还可带来客户更强烈的忠诚度。

员工劳动生产率是评价员工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一项指标,包括员工对内部生产过程改进能力和其改进是否符合客户要求等。一般将生产产品的员工和数量同其创造的价值联系起来考察,即用员工创造的价值和生产产品的员工比率来体现。

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指企业在研究开发新产品过程中的投入,反映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评价技术创新投入的指标主要有:创新投入占销售额比率、创新投入年增长率、创新人员占企业总员工比率和创新人员年增长率。

三、建筑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企业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宏观经济增长的波动性直接导致了建筑业企业绩效的好坏,而相同条件下企业所有制类型的不同也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同时反映众多因素对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是很困难的,但在低碳背景下,这并不影响对企业绩效有较大关联性因素的研究,在本文中,着重研究在低碳背景下对建筑企业绩效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构成内容,同时也是企业资本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企业的经营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智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具有相关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的企业绩效。一家企业要想在低碳背景下寻求更多的竞争方法,就需要寻求高科技人才。虽然具有绿色低碳技术的人力会增加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但是,这些人才所带来的创新型技术会使企业在低碳背景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既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也可以保持较低的碳排放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同时,高科技人才的加入能提高在岗职工素质,使建筑企业声誉提高,增加社会满意度。

2、低碳技术的研发

对于建筑业来说,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对降低碳排放量,保持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正在向低碳转型的中国建筑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核心竞争力。低碳技术的研发虽然在研发当年会增加研发支出费用,但是在低碳背景的浪潮下,如果前期不投入,后期的“碳”会更贵且这些研发技术一旦投入生产,极有可能增加企业绩效。换句话说,低碳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几年虽然会使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等财务指标降低,但是会对以后的企业绩效产生作用。

3、材料的选择

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未来房地产竞争的利器,绿色节能建筑开发将成为风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适合建筑物的建筑要求,也要考虑到节能减排。选择正确的绿色材料,看似由于新型材料增加了成本,但是在低碳经济趋势下,更多的建筑业企业将选择绿色材料,势必会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如果先选择了正确的绿色材料,企业就相当于先占领了这一片市场,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并且,国家还设立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加大对企业的扶持,降低了一定的成本。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能在财务指标上提高绩效,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公众形象,增加综合社会贡献。

4、建筑垃圾的处理

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而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绩效。如果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这一定算入企业内部的支出。但是各种研究表明,建筑垃圾也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它可以替代耕地土做回填材料,也可以用来生产烧结砖等建筑材料。如果一个企业采取了这些处理方法,可以对建筑垃圾进行出售或者自产自用,增加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也会影响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与经济增加值。另外,对建筑垃圾进行可回收处理,可以增强企业形象,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5、可再生循环资源的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对可再生循环资源的利用也会影响企业的绩效。一家建筑业企业在施工时,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如雨水、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一次性能源的利用与依赖。这不仅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耗能。若按单位GDp节能20%的要求,每年建成量中的10亿平方米为低碳建筑,每平方米减排1吨,可以节约运行费1000亿元。节约的运行费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财务绩效指标。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业未来发展路径

1、增强人力资本

要招收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对员工进行各种低碳方面的工作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采取激励政策,例如股票计划、薪资计划等,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但是,人员不是越多越好,要与企业绩效、企业规模等协调一致,发挥他们的最大效益。

2、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

要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积极努力发展各种低碳建筑所需要的技术,例如太阳能技术、地热系统、生物质能系统、高效冷却技术。还需要将这些系统进行综合应用,靠合理的建筑设计、用能系统设计、正确的运行管理,不断推广与改进,做低碳绿色建筑,抢占商机,赢得企业的发展。

3、选择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选择正确,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建筑速度也随之加快。例如水泥的选择,最好选择散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工作。对于钢筋的选择要推广使用高强钢筋,专业化加工与配送。在安装时要适当选择安装方式,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在墙材方面,要选择新型环保墙材,并且在施工前,要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材料的浪费。

4、重复利用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过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5、加强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

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在设计建筑时,实行“节能暖房”工程,改造供热管道,尽量使用集中供暖,并且可以根据当地气候与自然资源条件,充分使用其他一些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地热来代替煤的燃放,推动可再生资源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或其他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低碳建筑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低碳建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建筑业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不是应付世界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推广低碳技术,也不是短时期的炒作,而是长期经济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影响建筑业企业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将这些因素合理有效的综合考虑好,不断摸索创新,建筑业企业的绩效才能有所提高,走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岳立、牛晓婧: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建筑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

[2]段洁婷:低碳板块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Z].2007-09-10.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不仅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更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强有力工具。伴随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薪酬的形式、内容和考量指标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亟待进行与本企业相适宜的调整和匹配。作为一家国企性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历经数十年的国企改革历程,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先进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其中的薪酬分配制度也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一、公司简介

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是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其前身为济南铁路局所属专业建筑施工企业。公司近几年来每年的施工生产产值及新签合同额均在20亿元以上,施工项目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市场,施工范围包括工民建筑、铁路站房、城市道路、市政桥梁、既有铁路线施工等领域。公司人员结构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和生产服务人员等。此文只探讨公司机关除高层管理人员以外人员的薪酬管理情况。

二、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历程与现状

建筑公司在2004年加入中铁十局集团之前,一直沿袭的是老铁路系统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这种以岗位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在当时对国有企业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国家、企业和员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在实施初期有效地促进了广大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工资单元中增加了岗位工资,加上名目繁多的津贴,加大了基本工资所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不利于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发挥;二是技能工资名不副实,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不能真正反映员工个人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技能工资晋升与劳动贡献相脱节;三是工资标准复杂、单元过多,而实际工资收入却拉不开差距,激励作用微乎其微。这种近乎平均主义的薪酬分配制度无法真正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激励功能,人才流失情况时有发生,给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2004年中铁十局集团成立以来,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想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国家经贸委3部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关于实施岗位等级工资制的指导意见》,建筑公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04年11月制定了《公司岗薪制管理试行办法》并开始实施,在此之后的十年中,根据公司发展的现实需要及建筑施工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具体实际,多次对该办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

新的岗薪制管理办法遵循五个原则:一是以岗定酬原则,员工的劳动报酬与所在岗位、所任职务的责任大小、技术含量、工作繁简等紧密结合;二是按劳分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员工的劳动报酬同工作业绩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员工个人工作业绩;三是薪随效浮原则,员工的劳动报酬不仅取决于员工个人贡献大小和岗位责任,还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易岗易薪、岗变薪变原则,员工的岗薪随岗位职务的变动而调整。该制度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一)岗薪制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

1、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业绩工资制。岗薪制由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政策性补贴、业绩工资四个单元。

(1)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按照岗位设置,本着充分体现岗位职务责任大小、技术含量、工作繁简不同,工资标准有所差异的原则,实行一岗一薪,一共分为九个岗位。

(2)业绩工资

业绩工资是根据员工工作业绩支付的报酬,按照每个人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部门整体工作业绩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员工完成的实际工作任务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个人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服务质量、劳动纪律、劳动态度等。业绩工资为个人岗位工资的80%,并随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上下浮动。业绩工资实行月预支、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分配方式。业绩考核按照公司员工工作业绩考核办法执行。

(二)岗薪制薪酬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

与改革前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相比,新的岗薪制薪酬分配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了了“同工同酬”的按劳分配原则,不管工作年限多长,学历多高,只要在同一岗位上就拿同样多的岗位工资,只是在工龄工资上略有差别,因此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2、“业绩工资为个人岗位工资的80%,并随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上下浮动”使得员工工资与公司效益挂起钩来,真正把员工收人与公司效益捆绑在一起,有利于员工和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增强了员工士气,在公司上下逐渐形成了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3、通过季度业绩考核和年度业绩考核打分机制,使得业绩工资的高低与员工工作业绩紧密挂钩,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有效地发挥薪酬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

4、简化了工资项目,克服了旧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复杂、项目繁多的弊病,便于工资核算,提高了工资汇总统计效率,且易于和劳动力市场对接,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

三、公司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薪酬分配制度是公司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十年来,建筑公司岗薪制薪酬分配度的实施有效激励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但就像“人无完人”一样,任何工资体系也都有它不完美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建筑公司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岗薪制薪酬分配制度也暴露出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业绩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

首先,业绩考核标准笼统、抽象、单一,不够量化、细化、具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易把握和衡量;其次,由于各岗位之间职责大小、难易程度、技能要求不尽一致,并不适用于同一个统一的业绩评价标准,最后,业绩考核过程缺乏规范性,难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鼓励先进和惩罚落后的激励作用。

(二)“一岗一薪”的岗位工资标准忽略了虽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事实上却存在多种劳动差别的因素,没有考虑同一等次岗位的重要程度和工作负荷各不相同的情况。如:不同部门的负责人虽属同类岗位,但因其所在部门负责业务类型的不同,其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会有较大差距,执行同样的岗位工资显然不合适;又如:部门内同一岗位由多人分工负责,主要负责人员和辅助人员执行同样的岗位工资也不甚合理。

(三)受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控机制的政策限制,工资总额难以实现同步增长。国企工资收人是由行政监管主体通过工效挂钩确定工资总额,受政策因素限制,在企业发展较快之时,往往难以实现工资总额的同步增长,工资总额以及与员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都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因此,员工容易产生心理落差,滋生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消极情绪。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通过对建筑公司薪酬分配制度实施以来情况的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深人调查,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使其真正起到应有的激励和保障作用。

(一)完善业绩考核制度

业绩考核制度是薪酬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业绩考核不仅仅是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和排序,还应担负着对员工的管理、监督、指导和激励的功能。业绩考核是一种管理行为,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要把考核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1、科学确定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业绩考核应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考核标准和内容都应有所不同,相同类别的可以使用同一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尽可能具体、可量化,与公司的管理目标相结合。

2、严格考核要求。业绩考核要按照既定的程序严格执行,考核结果要经过严格审核、审批,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在发挥业绩考核鼓励先进、评选优秀员工的同时,应加大惩罚力度,实行末位淘汰制。

(二)由“一岗一薪”逐步向“一岗数薪”过渡

在一个岗位内设置几个工资等级,以反映同岗位不同等级的差别。岗内等级可根据岗位不同工作的技术难度、工作强度、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确定。实行一岗数薪后,员工在本岗位内可以小步考核升级,直到达到本岗位最高工资标准。

(三)在工资总额管控体制下最大限度体现公平合理原则

受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控机制的约束,企业工资总额短期内难以实现快速增长,因此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即相对公平地支付给员工薪酬,在公司内部要准确地反映员工之间的相对劳动价值差别。实现内部公平,就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也是要以职位分析、岗位测评为基础,根据对岗位要素的分析评价,合理确定各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从而确定相应的报酬。

五、结束语

对外竞争力强、对内公平合理、激励约束充分的薪酬分配体系,是公司加快发展的关键。建筑公司将紧紧围绕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将员工的短期利益、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吸引优秀人才,充分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为造就最具竞争力的员工队伍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敏鹏.公司薪酬设计与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2]徐斌.业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叶向峰,黄杰.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10).

[4]胡昌全.薪酬福利管理(第1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6).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5

【关键词】课改;认识实习;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文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建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认识实习是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尽快了解专业方面的有关情况,安排一周时间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随着课程教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发现认识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因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不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参观学习机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象;在实习结束时,出现很多学生抄袭实习报告的现象。针对现状,本着体现“五个对接”为指导的“校企合作共建”、体现服务专业、服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原则,体现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原则,我们计划从实习教育专业教育、施工现场参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等过程进行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着重引导学生增加对认识实习的兴趣,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认识实习,并改革考核模式,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1.转变学生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标

高职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很强,学校的专业设置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就能上岗,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认识实习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岗位的基本情况,知道岗位对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的要求,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认识实习的意义,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其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细化实习任务

2.1为实习做好知识准备

在实习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各种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图的识读等新技术的科教片,并请有关教师和专家分别介绍与实习有关的基础知识,邀请专家来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生产实际工作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去参观现场工地之前,让学生们进行一定的读图识图训练,准备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图纸各一套。问题的准备,问题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体现,也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在实习之前将实习内容设计为几十个相关的问题,并提前发学生[2]。

2.2细化实习活动的任务布置

实习任务细化到以半天为单位,具体任务见下表:

单元一和五时间固定,单元二、三和四可随联系的实习工地做适当调整。每日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建筑公司的业务运作程序;了解测量员、施工员、预算员、施工管理员及资料员的工作实情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建筑工程现场识图,并将与实际实际工程相结合,了解建筑施工几大分部工程的施工过程: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混凝土工程和防水工程等。每天明确要求学生自带日记本,或者相机,把所见所闻所想都要及时记录。记录要有条理,重点突出,有正规的图或示意图,不得抄袭。

2.3实习指导与要求

采用实习指导教师与外聘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组合指导模式,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以指导教师为辅,请熟悉工厂生产情况的技术人员配合现场介绍,现场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安全措施、工程概况、工程预期效果等。通过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相互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施工工艺、各种设备选用、工艺流程及施工参数的控制、施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有了初步感性知识,对建筑企业生产现状有了概略的了解,增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学生们普遍感到很有收获。

3.选择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择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代表性强、设备较先进的的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3]。工地的类型应尽量多样化,如车站、办公楼、商住楼、学校、宾馆等,让学生对各类建筑有初步的了解。由于建筑企业施工的特点,学生到一处工地只能看到一部分施工过程,不可能在一个工程看到所有的项目,那么一周的认识实习时间,学校可以选定多家认识实习建筑企业,而且施工阶段也不同。

认识实习单位的选择应与学生就业去向相结合[4]。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的去向主要集中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市政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行业。因此,在选择认识实习单位时,选择与就业去向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早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

4.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认识实习只有短短的一周,做好实习成绩的评定也是完成认识实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1)实习纪律考核,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表现、遵守纪律情况、出勤率、实习态度、与实习单位人员相处情况及工作的责任心等的考核,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该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检查听报告笔记。在校内,结合基本知识的实习教学,为实习预备了相关专家讲座和施工视频,这是实习安排的一项内容和要求。也是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实习,又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检查每天实习记录。要求学生实习当天完成此项总结,并由指导老师次日做好检查,并记录学生的完成情况。实习记录占总成绩的30%。

(4)检查实结报告。实结更是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机会。为杜绝学生抄袭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在教室指定时间完成,并在给定的专用实习报告纸上完成,在写报告时,可以参考自己在认识实习期间所做的每天记录、笔记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结语

专业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必须要把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做实、做细。虽然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时间只有一周,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生崖观,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创新能力、增强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习教学质量、增强人才竞争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03.16.

[2]林日亿,黄善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7):35-37.

[3]白润波,刘福胜,朱坤.大学生认识实习体制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1,(9):82-85.

[4]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74-176.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资源消耗、能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之热潮,我国近年正抓紧推行绿色建筑战略。而据相关研究显示,绿色建筑成本的结果绩效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绿色建筑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成本管理的结果绩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绿色建筑的成本,有学者研究认为,其全寿命周期成本与传统建筑成本不同,要从更高的层次、全要素角度进行成本分析,并要考虑外在的、隐形的、不可量化的成本。也有学者指出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重点应该放在管理上,管理控制的着眼点不是管理成本,而是管理本身。美国加州可持续工作小组一份调查报告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果,即通过LeeDtm银质水平认证的绿色建筑成本增量范围是整个建筑基准成本的1%~5%,绿色建筑成本管理方式的不同,成本管理绩效也不同,有的成本增量在这个范围的下限,或者在该范围内,但仍有成本增量超过该范围的,甚至能超过10%。

2研究方法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指的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成本管理方式,在满足绿色建筑目标的条件下,节约投资、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的管理效果水平。因此,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与成本管理结果绩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本文认为可通过改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结果绩效,实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的提高。

(1)从现实目标成本管理方面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结果绩效表现为绿色建筑实际投资与计划目标的偏离程度监控及其修正。因此要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结果绩效管理,需制定合适的目标成本,且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成本要及时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纠偏,确保建设项目总成本在目标成本控制范围内,这就是采用动态的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2)从组织行为的角度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结果绩效表现为绿色建筑项目参与方的组织行为因素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目标的影响,因此建议采用文献调查法,通过分析绿色建筑项目参与方的行为因素对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绩效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提出控制策略,实现成本管理绩效达标。

3从数据库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来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动态的成本管理方法与传统建筑动态的成本管理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目前大量绿色建材正在研发试用过程造成绿色建筑目标成本不易确定,归根到底在于绿色建筑成本数据的缺乏。因此本文认为加强绿色建筑成本数据信息的全系统、规范性、动态收集和反馈工作,改进传统建筑动态成本管理方法,将是实现有利于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目标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加强绿色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绿色建筑成本数据库。这一步是收集绿色建筑开发者历史项目的基础数据和最新的市场数据,建立绿色建筑成本数据库,目的是为制定绿色建筑项目成本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需要收集的绿色建筑成本数据主要指的是绿色建筑附加费,包括采用不同的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节水措施、室内环境措施的成本和建筑智能化的成本等数据。

第二步:制定目标成本。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和评估等级,对绿色建筑的目标要求也不同。开发商可以根据评估标准的要求,根据自身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建立开发作业清单。接着在绿色建筑基准价库的基础上,根据项目信息、开发作业清单和图纸,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及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方法,编制出项目的目标成本,以此作为绿色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的基础。

第三步:招标采购阶段,制定成本计划。根据作业清单和图纸进行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上一阶段编制的绿色建筑目标成本对该阶段的成本管理有控制作用,目的是使本阶段形成的计划成本在编制的目标成本之内。将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比较的结果和一些从承包商和市场得到的价格信息,如承包商对绿色建筑的报价清单、市场绿色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等,及时反馈到绿色建筑成本数据库,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基础数据。

第四步:合同制定和实施。合同要能清楚地描述绿色建筑的目标和要求,并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工作,控制实际成本不超过计划成本,做好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和结算控制等工作。将控制的结果及时反馈到绿色建筑成本数据库中,为未来的项目成本测算提供基础数据。

第五步:成本分配。将绿色建筑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分配到各作业清单和单位工程上,由此可得到各作业清单、单位工程的成本和项目的总成本,并将成本分配的结果及时反馈到绿色建筑成本数据库中。

第六步:评估分析。将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引起投资偏差的原因,并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为绿色建筑成本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以上动态成本管理方法,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除了吸收借鉴传统建筑动态成本管理的优点,还因将项目进展过程中的绿色成本信息及时反馈到绿色建筑成本数据库中,从而有利于制定和实现合理的绿色目标成本。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7

由于培养计划对“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学时的压缩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水工建筑物包括的建筑物类型很多,如:各类大坝、各类水闸、地下洞室、船闸、渠系建筑物等等。通过“水工建筑物”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无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建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必须根据学生就业趋势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讲解相关建筑物。扬州大学的经验是根据江苏等地水网发达的特点,较多地讲解水闸、土坝等建筑物的内容,而对适用于高山峡谷地带的建筑物只介绍一些基本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改革教学内容不单纯考虑“水工建筑物”这一门课程,而应从课程体系中课程安排上系统地考虑,各课程相互衔接,不必过多地重复。如“水工建筑物”中闸孔计算、消能设计、渗流计算的算法尽可能放到“水力学”中讲解,同样可将边坡稳定这部分内容与“土力学”课程相协调,尽量减少重复。总之作为专业课必须与专业基础课程相协调,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给学生介绍较多的内容,让学生尽量掌握较为全面、前沿的水工建筑物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水工建筑物”教学不应再采取过去那套填鸭式教学办法,而应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水工建筑物”有别于其他土木工程建筑物,它的特点是工作条件复杂、施工建造艰巨、设计造型独特、工程兴建影响巨大。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感性认识,单靠在黑板上讲解往往是不够的,而且水工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结构复杂,内容抽象,要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学生必须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去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音像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原理、结构形式、受力过程、破坏机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授课的课件、教学大纲、教学图片、动画、视频、习题和思考题等列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阅读观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而忽视基本原理的讲解、计算公式地推导,从作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水工建筑物”中相关公式必须在黑板上一步步推导,学生才能很好地掌握,否则用多媒体一带而过,学生不能掌握其实质。(2)运用大型计算软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水工建筑物”教学内容多、计算量大,很多问题靠手工计算解决不了,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大型计算软件教学建立仿真模型,直观显示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状态、破坏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水工建筑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会大型计算软件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小计算工作量,为今后工作特别是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水工建筑物”内容繁多,有的内容比较专业又比较重要,而课时有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利用讲座的形式,不占教学学时,注意联系学术前沿的新成果、新业绩、新观点、新突破,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最前卫的观点、最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前沿。“水工建筑物”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迅速,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向学生讲述,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综合创新能力。

3.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

(1)实习与课程教学的整和。水工建筑物结构复杂,大型水工建筑物施工工期长,短时间的现场实践效果不佳,现场实习应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的经验是利用教学录像给学生介绍建筑物的施工全过程和相关组成部分的作用,再利用实体教学模型给学生予以讲解,让学生结合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感受工程现场实习气氛,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水工建筑物”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止水”,课程中介绍止水的形式、作用以及在图纸上的表达方式,然后利用模型介绍止水如何施工、如何工作,到现场实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去搞清楚止水部位,止水是如何施工、如何工作的。(2)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改革。“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短,不能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全面的设计,只是对水工建筑物一部分进行计算分析,对总体布置进行分析,而较为全面地对水工建筑物进行设计只有依靠毕业设计,笔者认为作为水利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应安排一个学期进行,这样可以参与建筑物从规模设计、消能设计、渗流分析到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而对水工建筑物设计有个全面的了解。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搜索资料、查阅规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计算软件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全过程计算分析,学会工程图的绘制,设计使学生对水工建筑物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扩展。

4.构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系统

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突出综合能力考核,建立形式多样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方式,替代以往单一的考试成绩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多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水工建筑物”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可以考虑多层次的评价模型,除学习成绩外还可考虑两个方向因素“基础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基础能力”又可以考虑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三个因素,而“实践性能力”主要考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验中的“计算分析能力”、“绘图能力”和“实验或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能力”三个因素,各因素的权重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确定,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一学生的最终成绩。

5.结语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8

广东海外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设计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人才要求较高。企业要留住人才,并激励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绩效和薪酬是企业管理的基石。绩效与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关的概念,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付出的回报,绩效是员工工作的表现和结果,科学合理地衡量绩效,并与薪酬管理挂钩,就能促进员工产生更好的绩效。本文介绍了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并结合建筑设计企业案例分析了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方法。

[

关键词]绩效考评体系;建筑设计企业

传统绩效管理往往流于形式,难以真实地体现员工的实际付出,再加上缺乏反馈和沟通环节,使员工普遍感觉在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既留不住骨干人才,也吸引不来高级人才。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对于建筑设计企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1.绩效考评主要方法与选择

1.1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

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有排序法、行为锚定等级法、目标管理(mBo)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平衡计分卡法和关键绩效指标(Kpl)法等[1],在我国关注度比较高的是后面3种方法。360度反馈评价法采用上级、下级、同级、企业内外甚至还包括被考评者本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由于评价层次广泛,且为匿名评估,较少受个人偏见影响,评价较为客观。平衡计分卡法是从创新与学习、业务流程、顾客、财务四个角度出发建立起来的考评体系,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心,通过层层分解细化为可计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之间包含了业绩结果及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关键绩效指标(Kpi)法是基于“二八法则”建立的绩效考评体系,即企业绩效中的80%是由20%的关键行为所创造的,只要抓住了这20%的关键行为,就等于抓住了绩效考评的重点。Kpi既包含定量指标,也包含定性指标,便于对那些难以计量的指标进行评价。

1.2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

绩效考评方法选择受到考评的目的、员工工作性质与特点、考评的成本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不同方法的适应范围是有差别的,关键是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筑设计企业以智力型员工为主,他们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有一定创造性,非简单重复性劳动可比。劳动过程中无法像生产线工人那样进行严格的监控,劳动成果更不像普通产品那样可以准确评价。与普通劳动者相比,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也难于严格约束。由于他们有更高的个人追求,对企业忠诚度较差,所以流动意愿较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设计企业考评体系应该有别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考评方法的选择应当更加灵活多样,不仅要考核工作成果,也要关注工作过程,其中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投入程度等。员工自主意识强烈,就不仅要他人考评,也要结合其自评,以引导员工客观评价自己和其他员工。由于衡量设计成果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为了使考评结果更加准确和真实,收集信息应力求全面,并从多方位加以考察。同时,还应注意项目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结合,因为大部分设计项目通过团队包括跨企业团队完成的,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要反映到绩效考评中。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应经常向员工反馈绩效考评结果,这样有利于向员工传递工作要求,并明确工作方向[2]。

2.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

2.1设计原则与思路

对于不同的建筑设计企业,在企业规模、资质等级、业务特点、人员构成、管理目标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差别,所以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建筑设计企业的统一绩效考评方案,应根据企业特点及其管理目标进行设计,并遵循以下原则:(1)基于岗位设置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案。例如分三层进行设计,组织绩效对应于高层人员绩效,部门绩效对应于中层管理人员绩效,基层绩效对应于普通员工绩效。(2)界定考评关系,制定考评标准。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组织设计和岗位梳理,明确了组织管理模式和岗位责任体系以后提取关键业绩指标,并将指标分解细化到具体岗位上[3]。(3)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考评工具。通常要结合多种考评工具进行设计,例如首先通过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角度明确考评的方向,再利用Kpi提取岗位关键绩效指标,然后通过360度反馈评价法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4)考评指标应尽量量化,便于理解和操作。下面结合某建筑设计企业案例介绍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方法。

2.2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方法

2.2.1成立绩效考评组织机构

成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并由院长、副院长、总工及其他相关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其中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和总工担任副组长。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核和批准绩效考评制度、方案,审查和批复考评结果,对考评申诉做最终处理等。成立绩效管理实施小组,组长由分管人力资源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人力资源部经理担任,人力资源部为执行机构。实施主体为各职能部门和科室,基层员工在其主管领导下实施个人绩效管理,并有权反馈意见。

2.2.2建立绩效考评指标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组织绩效从财务指标、市场与客户指标、企业文化与组织建设指标、创新与开拓性指标四个角度进行设计。每项指标可细化分解,例如财务指标可分解为产值、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成本降低率等;市场与客户指标也可分解为精品项目数量、大型项目数量、投标中标率、设计事故率、客户满意度等。对每一项指标设置了权重,例如财务指标权重为40%,其他三项大指标各占20%。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部门绩效从业务水平指标、客户评价指标、内部管理指标、创新与发展指标方面进行设计,并对各项指标赋予了权重。其中每一项指标再分解细化,如业务水平指标可分解为计划任务完成率、设计图纸质量、设计出错次数、重大产品事故率等。针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从业绩指标、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创新与学习几方面进行设计并赋予相应权重。

2.2.3绩效考评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首先,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如制定绩效计划、培训、评估、反馈、改进等流程细则。其次,健全绩效考评机制,明确考评主体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公平和公正。还有,创造良好的绩效考评环境,配套相关制度,如员工薪酬制度、考评验收制度等。

3.结语

建筑设计企业以智力型人员为主,传统绩效考评方法效果不佳,不利于设计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基于这种状况,本文探讨了建立高效绩效考评体系的意义和方法,可供从事建筑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同仁参详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旭.SZ建筑设计院的绩效考评体系改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9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建筑工程业绩总结篇10

abstract:thispaperisbasedonresearchtopracticalprogramandlearningsofpredecessors,withtheoriesandempiricalevidencecombined,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hasbeenusedtostudythelogisticscapacityofpublishingenterprise.meanwhileitadoptsmethodslikefactorialanalysisandpathanalysis,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logisticscapacityandenterpriseperformanceviastatisticalsoftwareasSpSSandLiSeRL,explorestheinteractrelationshipbetweenlogisticscapacityandenterpriseperformance,basedonthereflectiononenterpriseperformancestandardoflogisticscapacity,discoversthekeyfactorinfluencing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oastocutthecostofpublishinglogistics.

p键词:建筑物流;回归分析模型;路径分析

Keywords:publishinglogistics;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path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94-03

0引言

虽然现代物流业在我国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我国建筑业集团化改革的推进,建筑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也水涨船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建筑物流中心达规模以上的有百余家,分布在全国经济区域内。此外,各建筑企业也逐渐认识到建筑物流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大对物流环节的投入,使得建筑物流在技术、设备、管理、服务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

1河南省建筑企业物流能力现状

根据河南省新闻建筑局的重点任务部署,在发展建筑物流业方面,要依托我省的区位优势,加强以跨区域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物流为特征的大型现代新闻建筑流通企业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有能力的建筑物流企业,使其成为立足河南、辐射全国的大型现代建筑物流公司;对乡村建筑物行业进行主动帮助建设,将建筑业流通网络建设形成以连接城乡的、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与之配套的模式;支持建筑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和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按照河南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在2015年年底,河南省建筑物发行物流业实现了巨大突破,全省总发行单位接近10家,区域性连锁达到13家,批发单位达到500家,零售单位达到9500家;建筑物发行单位平均年增长率为10.5%,全省经营单位总量控制在2000家以内,其中批发及连锁经营单位50余家,零售及出租销售单位1950家;建筑物年销售年均增长6%;基本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建筑物集散地。真正实现了着眼于大市场下发展、大流通下筹划,促进建筑物流向现代化业态的升级,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公平诚信的建筑物流市场格局。

2建筑供应链相关理论

2.1牛鞭效应原理

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中对产品需求的订单的波动程度大大超过产品的市场实际发货量的变化程度,而且这种变化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不断扩大的一种现象。

2.2逆向物流原理

逆向物流指为了重新获取原材料、产成品或半成品和相关信息价值或对其进行恰当处理,将其从消费端送回到其原始点的计划、运行以及控制的过程。在建筑物流领域里,逆向物流主要指对报废或过期的图书进行再循环、再生产和再使用的过程。

3建筑企业物流能力及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1建筑企业物流能力指标确立及说明

①基础要素能力。

基础要素能力指的是物流领域中任何企业部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出版物流也不例外。基础要素能力主要包括设施设备、人员配置、管理服务、仓储规模及利用率和配送速度及安全性。

②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标准化程度、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和信息处理速度三个方面。

信息标准化程度主要说明物流活动是否在设备、系统以及术语使用上实现了无空隙对接;

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是指出版企业是否拥有本企业的出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且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对软件系统进行操作;

信息处理速度主要强调物流部门能否迅速对订单进行响应和处理。

3.2建筑企业绩效指标选取

通过对综述及现状分析研究的归纳,我们对建筑企业绩效指标整理如下:

①经济效益绩效。经济效益绩效包括财务总量指标和盈利指标。作为最基础和传统的关键要素,经济效益绩效可以直观和有效的反映企业当前经营水平和状况。

②满意度绩效。满意度绩效包括客户满意度和供应链伙伴满意度,这样就把整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全部纳入到评价当中,不仅做到了全面性,还充分体现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性特征。

③社会贡献绩效。当今社会中现代企业除自身营利外,也更加注重社会责任,这不仅是道德价值观的要求,也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社会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来看,社会贡献绩效主要包括社会就业贡献率和环境保护贡献率。

4基于Sem的建筑物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框架及模型假设

4.1回归分析模型(Sem)概述

一般来讲回归分析模型(Sem)可分为两部分,测量方程(measurementequation)以及回归分析(structuralequation)。测量方程是用来描述潜变量和指标之间关系的;而回归分析则描述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测量方程来说,对于指标与潜变量的关系,通常写成下列公式:

x=?撰x?孜+?啄(1)

y=?撰y?浊+?着(2)

其中,x―外源指标组成的向量;y―内生指标组成的向量

?撰x―外源指标与外源潜变量的关系;?撰y―内生指标与内生潜变量的关系

?啄―外源指标存在的误差项;

?着―内生指标存在的误差项。

而对于回归分析来说,潜变量间的关系,一般写成如下形式:

?浊=B?浊+Г?孜+?灼(3)

其中,?浊―内生潜变量;?孜―外源潜变量;?灼―回归分析的残差项;

B―内生潜变量间的关系;Г―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

基于上述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的定义式,回归分析模型中存在四个假设:

①测量方程误差项?啄、?着的均值为零;

②回归分析残差项?灼的均值为零;

③误差项?啄、?着和因子?浊、?孜之间没有相关;

④残差项?灼与?啄、?着之间不相关。

4.2建筑物流能力与绩效结构关系假设模型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第一,基础配置能力作为最传统、最基本的物流评价要素,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环节能否顺利进行,进而直接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数据上。

第二,信息技术能力作为现代化手段和未来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可以有效改善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便订单的查询和配送,提高订单的安全性对于建筑物流能力和企业绩效关系中其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鉴于现实中对于其相关分析的实际意义有限,便不再做其他假设。

5建筑企业物流能力与绩效关系模型分析结果与建议

通过与专家讨论和理论分析后,在完成假设验证的同时,经过整理,我们能够确立如下结论:第一,基础配置能力是整个物流能力的根本,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基本的设施建设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保障。第二,信息技术能力是未来建筑企业重点发展内容,信息化和标准化是建筑企业进步的标志;第三,供应链一体化是建筑物流发展大趋势,协同运作是实现一体化的关键步骤。具体阐述分析和建议如下。

5.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现代建筑物流软硬件设备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要建立自动化仓储设备和分拣运输体系,自动化仓储系统要能够运用自动化仓储设备,实现产品快速入库、快速提取、分拣、打包、配送、出货。分拣运输体系采用统一归类、分拣标准,能够实现配送信息的精准化、一对一匹配,实现智能化物流,提升建筑业物流水平。有条件的建筑单位还应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建设库存、管理、配送、销售信息的跟踪设备,同时运用先进的射频识别工具对订单、订购量、订购品项数、单品订购量等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对图书的库存和销售情况进行把握。

5.2进一步加强建筑物流信息网络化和俗蓟建设

从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在电商平台和物流经济已逐步融合的大趋势下,建筑物物流有必要借助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机遇,将物流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作为发起点,建立多行业联动格局,也就是把建筑物流原始业态与新兴电商业态,以及实体物流交易与网上物流平台有效的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信息化为建筑行业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的互动营销机制。这为分析读者需求、选题策划、审稿、装帧设计、印发、配送等环节建立一个信息流动平台,解决了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及进出货决策的问题,为建筑单位优化选题结构、量化印刷提供了决策依据,让建筑工作与发行工作衔接更加紧密。此外,依托建筑物流信息化平台掌握物流仓储过程中的配送和退货,进而降低终端店面积存量,提升资金利用率,建立“零库存”运行周转机制。还要强调的是,为防止各企业在内部信息系统建成使用中因相互间无法识别数据、共享信息,从而导致建筑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保证数据形式、软件内容、应用功能等在一定范围的协调一致,建筑物流企业要非常重视在信息化初期行业领域内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平台统一兼容的问题。

6研究主要结论

本论文采用回归分析模型等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从物流系统入手改善企业经营结构,为建筑物流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①结合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探讨在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物流能力与绩效的相互作用关系,有针对性的建立了适合建筑物流的指标体系,从而解决了建筑物流建设中理论和实践研究匮乏的问题。

②本研究运用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以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找到了建筑物流能力因子中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环节,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流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经营效益,改善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

③根据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和措施,有效的弥补建筑发行集团因整合和重组深度不够而出现的建筑供应链规模化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提高河南省建筑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对河南省建筑物流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云,费秀红.建筑业互惠式供应链物流模式构建[J].建筑发行研究,2012(02).

[2]林竹鸣,刘振滨.组织经济学视角下建筑物流整合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建筑,2014(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