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亲子沟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4:02

高效亲子沟通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玉林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共214人,共发放214份调查问卷,共回收214份。有效问卷142份,其中男生65人,女生77人。

2.研究方法

采用Barnes和olson编制的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parent-adolescentCommunicationScale,简称paCS)对随机抽取的被试进行调查。该量表由两个分量表构成,一个用来测量亲子沟通的开放性程度,另一个用来测量亲子沟通中存在问题的程度。开放性沟通是良好的沟通,指亲子之间的沟通是开放式的,相互之间能够自在地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有问题的沟通是指亲子之间在沟通时很不自在,双方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很拘谨,会避免谈论某些话题等。每个分量表包括10个项目,共20个项目。要求被试根据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实际情况作答。反应以5点记分,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无所谓,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各个分量表分别记分,在合成总分时,沟通问题分量表反向记分,即总分越高,意味着沟通情况越好。此外,为了解被试自身或父母的特点对亲子沟通的影响,也调查了被试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等。以下采用SpSS11.5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1.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亲子沟通状况

分析表明,男生在亲子沟通上得分的平均分为m男=2.4677,女生的平均分为m女=2.5870。t=1.250,p>0.05,因此,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亲子沟通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与父母的亲子沟通状况稍好于男生。

2.不同家庭结构的亲子沟通状况

家庭结构分别为“完整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去世”四种情况。方差分析表明,SS家庭结构=1.323,mS家庭结构=0.441,F(3,138)=1.378,p>0.05,因此,不同家庭结构中的亲子沟通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3.父母文化水平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父母的文化水平分别为“没上过学”“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和“大学文化”五种情况。

父母文化水平的亲子沟通水平的方差分析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SS母亲文化水平=3.185,mS母亲文化水平=0.796,F(4,137)=2.579,p

4.父母不同态度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父母对青少年的态度分为“非常差”“比较差”“一般”“比较好”和“非常好”五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都“比较好”或“非常好”。

父母不同态度的亲子沟通水平的方差分析表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SS母亲态度=6.416,mS母亲态度=1.604,F(4,135)=5.614,p

三、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体的亲子沟通状况上,青少年的性别对亲子沟通程度影响不大,女生的亲子沟通状况稍好于男生。通过对不同家庭结构的亲子沟通进行分析发现,亲子沟通在家庭结构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对不同文化水平的父母的亲子沟通进行分析发现,亲子沟通水平在父亲文化水平与母亲文化水平因素上差异显著,亲子沟通质量随父母文化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难想象,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越能接受新鲜事物,与青少年之间的共同话题便会增多,亲子沟通会更加顺畅。亲子沟通在父亲态度与母亲态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父母对青少年态度越好,亲子沟通质量越高。显而易见,父母对孩子好,彼此间的隔阂就相对较少,孩子便乐于与父母交流沟通,亲子沟通的质量就会提高;反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越差,他们就越想要逃避父母的束缚,远离父母的视线,亲子沟通的频率便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亲子沟通无法顺利进行,影响沟通的质量。

高效亲子沟通篇2

关键词 亲子沟通;对话定向;服从定向;沟通能力

分类号 B844

亲子沟通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它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具体形式和重要途径,成为一个被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所共同关注的主题。早期的亲子沟通研究不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而仅作为传播学中一个应用在家庭成员身上的研究主题。因此,早期研究缺乏对亲子沟通的专门界定,通常采用行为科学中对人类沟通的一般定义,认为沟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以传递感受、态度、实事、信念和想法为特征的社会互动过程。亲子沟通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两种:量表或问卷法、观察法。其中,采用量表或问卷进行的研究通过自陈量表考察被试在某些沟通测量指标上的得分,研究者据此概括出被试家庭中稳定的、抽象的沟通特征和模式。而采用观察法进行的研究则通过对若干亲子沟通过程的观察,归纳出核心的研究变量来描述亲子沟通的一般模式(Dailey,2008)。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在探究亲子沟通的稳定沟通模式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1 亲子沟通研究中测量方法的使用与发展

应用量表和问卷进行的亲子沟通研究,其研究内容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理论框架及测量工具的发展。本文就以亲子沟通研究中的主要测量工具及相应理论框架的发展为主线来综述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使用情况。早期亲子沟通研究缺乏独立的概念体系导致这一时期研究工具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且所谓的理论,大多只是作为测量工具编制基础的简单理论构念而已。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测量内容界定不准确,影响测量效度。例如,1969年由Bienvenu(1969)编制的家庭沟通调查,其项目主要来源于以往亲子关系研究涉及的变量及作者有关家庭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调查大致包括如下五个部分:(1)父母的批评、挖苦和缺乏信任;(2)信息的倾诉与分享;(3)感受的表达、倾听和语调;(4)父母的尊重、表扬和肯定;(5)父母的期望和理解。虽然该量表几乎是最早出现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完整测量工具,但对其项目进行内容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问卷的31个有效项目中,近一半实际测量的是教养行为与期望。可见,最初的亲子沟通研究在理论框架建构和测量工具发展两方面都不够完善。

亲子沟通早期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是由传播学者mcLeod和Chaffee(1972)编制的家庭沟通模式量表(FamilyCommunicationpattern,FCp)。虽然这一量表及后来的修订版量表都冠以家庭沟通的名称,但实际上,量表编制者和众多使用者都以家庭中的代际沟通,即亲子沟通为研究对象,因此其家庭沟通概念、相应理论观点的提出及测量工具编制都是围绕亲子沟通展开的。mcLeod和Chaffee(1972)认为,亲子沟通模式对儿童信息加工方式有重要影响并决定儿童对传播信息的加工方式。他们提出家庭中稳定的亲子沟通模式可以由概念定向(concept-orientation)和社会定向(socio-orientation)两个维度描述。其中,概念定向指在亲子沟通中沟通者强调对概念和观点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行为合理性的依据而社会定向指沟通中信息或观点提出者的社会角色及其与儿童的关系在信息加工中起较大作用,可能影响后续的行为。与此观点相对应,其家庭沟通模式量表也以这两个维度描述亲子沟通。概念定向得分较高表明在沟通中儿童更重视对概念和观点的加工;社会定向得分高意味着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对儿童信息加工影响较大。这一工具被广泛应用到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如Blandon和Volling(2008)考察了亲子沟通倾向与儿童服从行为的关系。

1990年,Ritchie和Fitzpatrick(1990)提出,由于学科兴趣的限制,mcLeod等人的量表不能从整体上描述亲子沟通模式,因此他们对这一工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家庭沟通模式量表(RevisedFamilyCommunicationpattern,RFCp)仍由两个维度构成,只不过维度名称稍有改变,分别称为对话定向(conversationorientation)和服从定向(conformityorientation)。其中对话定向的沟通指父母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观点,容忍亲子之间的观点分歧;而服从定向的沟通则强调儿童对父母的服从。可见,Ritchie和Fitzpatrick所做的修订仅仅是针对量表项目表述和维度名称的调整,其修订工作并没有突破原来mcLeod和Chaffee所设定的两大维度的理论框架,也没能超越亲子之间服从与被服从关系的基本理论假设。

尽管如此,这一量表仍被国内外致力于亲子沟通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广泛采用。根据对话和服从定向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低还可将家庭沟通划分为4种类型:高对话一低服从型、高对话。高服从型、低对话一高服从型和低对话,低服从型。这种清晰的“两维度四类型”的分析模式也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让这一工具广泛传播。而且,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两种定向的沟通模式能有效区分和预测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认知复杂性(Koestcn&anderson,2004);同时,4种亲子沟通类型的儿童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Shearman&Dumlao,2008)和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上(Vashchenko,Lambidoni,&Brody,2007)存在显著差异。

除了以上两个理论观点明确、测量工具结构较清晰的亲子沟通量表之外,还有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所需编制了其他一些测量工具。例如。Lucchctti和他的同事(Lucchetti,powers,&Love,2002)编制了亲子沟通理解量表(Child-parent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Scale,C-pCa),侧重考察亲子关系在沟通中的表现;mcCarty和Doyle(2001)编制了亲子沟通量表(parent-ChildCommunicationScale)在亲子沟通总体状况之外专门加入测量儿童沟通行为的项目。但是,这些工具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大都就事论事,缺乏深刻的理论思考,未能提出专门的理论观点或找到相应的理论基础。例如,mcCarty和Doyle(2001)仅提供了量表的测量常

模资料,还未针对量表背后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框架建设进行介绍和说明。这可能导致工具所使用概念(如“交流开放性”“交流技巧”“情感表达”)和测量维度都因缺乏专门界定和说明而被误解、误用,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这些测量工具的传播和推广。

采用测量方法进行亲子沟通研究的研究者中,另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以家庭功能研究著称的olson及其同事。olson以其家庭功能理论为基础先后编制了两个与亲子沟通有关的测量工具(Galvin,Bylund,&Bromine,2004)。虽然olson的家庭沟通理论明确提出沟通是家庭实现其各种功能的途径,也是提升其家庭功能的核心但是他并未在理论上详细界定亲子沟通的结构和特征。这为其工具编制带来一定困难。果然。olson所编制的第一个测量工具:父母一青少年沟通量表(theparent-adolescentCommunicationScale,paCS)在后来的应用中就出现了测量维度难以区分、测量内容含糊不清的问题。

父母一青少年沟通量表主要关注亲子沟通质量,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开放的父母沟通”,描述了积极的亲子沟通,如“父亲努力理解我的观点”;另一个维度是“有问题的父母沟通”,测量消极和冲突的互动,包括“母亲生气的时候伤害了我”等项目(Hartos&power,2000)。这一工具在家庭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量表结构不清晰。量表两维度实际代表的是沟通质量这一量尺的两个极端(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之间必定存在较高负相关,这为两个维度的计分和分数解释带来困难,也导致该工具在后来的应用中普遍存在计分方式不统一的问题。(2)测量内容不明确。虽然,这一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作为衡量“亲子沟通质量”的工具,但对其具体项目的分析表明,该工具实际测量的是父母在与儿童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沟通能力和倾向”。后来,olson吸取教训,在其第二个家庭沟通量表中明确强调其测量目的为家庭沟通中个体的沟通能力。该量表结构也较简单,主要从倾听技巧、说话技巧、自我表白、说话的清晰性、话题集中程度和对他人的尊重等六个方面测量了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Ganm,etal.,2004)。

综上所述,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表现出一些独特优势,如其通常采用的被试自评方式能够帮助研究者迅速把握亲子沟通中抽象的、稳定的特征和模式;再如,各种测量工具从沟通模式、沟通能力等不同角度描述亲子沟通状况,丰富了我们对亲子沟通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也表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专门的亲子沟通理论模型缺失,导致测量工具缺乏理论支持;目前研究主要关注沟通中的服从性和开放性,缺乏对其他重要沟通模式的考察:由于缺乏理论背景和相应概念体系,目前测量研究中测量层次(关系模式层面、个体能力层面等)混乱。鉴于此,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观察法直接收集、分析原始的亲子沟通过程,希望能从中抽取并概括出更丰富的、更有代表性的沟通模式。

2 亲子沟通研究中观察法的使用与发展

在亲子沟通研究中,观察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领域中。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关心亲子沟通过程,并能从丰富的沟通行为和复杂的沟通现象中抽象、概括出相对稳定的沟通模式。但是两者在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分析维度,同时,两者对观察中所设定的沟通任务的看法也有一定差异。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观察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2.1 观察资料的分析维度

虽然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者都观察并记录了亲子沟通过程,但在分析这些过程时他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分别抽取不同的分析维度,因此也发现了不同的沟通规律和模式。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关心某些心理病理学问题(如焦虑、抑郁、攻击行为等)在某些家庭内的代际传递现象,于是深入到亲子沟通的实际情境中探究特殊被试的家庭沟通模式是否有别于正常被试(DiBanolo&HeR,2007)。多数研究者对亲子沟通过程的分析沿用鲍姆林德在教养行为研究中提出的“温情”和“控制”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分别从情感和行为两方面考察了亲子沟通特征,也符合多数家庭功能研究、家庭咨询和治疗实践者的分析思路。因此,“温情”和“控制”成为亲子沟通模式的观察研究中最常见的分析结构。例如,Barrett,Fox和Farrell(2005)对有能力的、攻击倾向和焦虑的三类幼儿与父亲在认知任务中沟通行为的研究就是从控制行为和积极情感这两个维度的比较中发现三类被试的亲子沟通模式差异的。虽然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的分析维度会冠以不同的说法。甚至还有研究者增加了其他,如身体控制、打扰性卷入(Hudson&Rapee,2001)、积极情感(Rubin,Cheah,&Fox,2001)等指标,但当研究结果需要解决理论或假说层面的争论时,这些指标又会被归为“温情”和“控制”两大类。

教育心理学家们将亲子沟通看作一个“教学”过程,希望通过观察亲子沟通中双方的具体行为来研究父母提供的“脚手架”质量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通常不会使用教养方式研究中惯用的“温情”和“控制”维度,而是根据父母沟通行为所充当的“脚手架”或“认知支架”的水平或类型来命名沟通行为,如“开放式提问”、“提出建议”等,通过分析沟通行为所引发的儿童认知活动的类型来判断亲子沟通的优劣(vanderVeer&vanijzendoom,2000)。例如,portes,Zady和Dunham(1998)对母亲和儿童在科学任务解决中的沟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了由“父母问开放式问题”、“儿童启动任务操作”、“儿童打断父母”等沟通行为组成的“合作性问题解决行为模式”,这种沟通模式能够预测儿童在科学任务上的表现及学业成绩。再如,tenenbaum和同事们(tenenbaum&Callanan,2008;tenebaum&Leaer,2003)的研究以“使用科学术语”、“做概念性解释”、“运用因果推理”作为衡量亲子沟通质量的指标,发现父母高质量的沟通与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突出的能力表现有关。

2.2 观察研究中沟通任务的设置与作用

采用观察法进行亲子沟通研究时,研究者通常设置一些任务情境以展示亲子沟通过程。研究者们常用的实验任务有三类:认知任务、社会性任务和自由活动。其中,采用认知任务作为沟通背景的研究通常选择对儿童被试而言较为复杂的任务,或者是在规定时间内儿童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如复杂的折纸任务(Barrettetal.,2005)、迷宫找捷径任务(Dumas&LaFreniere,

1993)、复杂的七巧板拼图任务和拼词任务(Hudson&Rapee,2001)、科学实验等(portesetal.,1998;tenenbaum&Leaper,2003)。这些对儿童认知能力构成较大挑战的任务能够充分激发亲子互动,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沟通过程。这个过程在临床心理学家眼中是一个生动的教养实践过程:父母在某些观念的指导下做出各种适宜的和不适宜的行为。而它展现给教育心理学家的则是一个“教学过程”:父母作为有能力的成人、“教师”和知识权威与认知水平上处于弱势的儿童之间展开的知识传授和沟通过程。

认知任务背景中的亲子沟通过程呈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各取所需。临床心理学家关注特殊儿童(如具有焦虑、抑郁、退缩等问题的儿童)的父母在亲子沟通过程中是否出现特殊的行为或情感反应。因此,他们的分析重点是父母的行为模式,而不关心任务的完成情况(如Barrettetal.,2005;Greco&morris,2002;Hudson&Rapee,2001等研究)。与此不同,教育心理学家更关心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行为对儿童任务完成的影响,因此,其分析更加侧重沟通行为与任务完成之间的关系。例如,portes等人(1998)详细观察并记录了母亲与儿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行为序列,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儿童在任务中的表现评价各种沟通行为的有效性,最终挑选其中最利于任务完成的沟通行为组合。可见,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认知任务本身就是分析对象,研究者对沟通行为的分析不会脱离沟通任务。

亲子沟通研究中常用的社会任务包括制定度假计划、社会冲突情景讨论、模糊情节故事讲述与讨论、亲子冲突事件讨论等(Root&Jenkins,2005)。这类任务通过压力事件引发亲子之间观点的充分交流,而且对这类问题的讨论会增加沟通双方的焦虑水平,使他们表现出未经思考、已经自动化了的沟通模式,以模拟家庭背景中自然的消极沟通过程。这种任务常被临床心理学家用来研究具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被试所表现出的消极亲子沟通模式(Root&Jenkins,2005)。

家庭中的自由活动被认为最真实,因此也被用来作为亲子沟通的分析背景,如考察母亲与害羞程度不同的幼儿之间的自由沟通(vaningen,moore,&Fuemmeler,2008)。但是,自由沟通由于无法控制亲子沟通内容和难度,可能给沟通行为评价和比较带来困难。此外,自由沟通普遍缺少压力刺激,不能体现亲子沟通的深层模式和动力特征(Granic&Lamey,2002),而这些特征可能正是我们所关心的、导致儿童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自由活动任务在亲子沟通的观察研究中较少使用。

3 测量与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测量和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应用与发展状况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的亲子沟通研究在理论建构、测量工具建设和观察资料分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测量研究普遍缺乏理论依据

在亲子沟通的测量研究中,虽然有些研究工具被广泛应用,但是当我们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这些工具背后的理论建构工作极为薄弱,有些甚至缺乏相应理论基础。例如,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亲子沟通工具(Ritchie&Fitzpatrick,1990)虽然对维度名称等进行了修改,但其理论框架却仍然沿用传播学的沟通理论,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和理论目的相脱离,阻碍研究者深入、有效挖掘研究结果的意义。目前的亲子沟通研究者大都放弃对沟通过程本身的深入研究,而采用被普遍接受的工具研究不同群体的沟通特征(colaner,2009;Zhang,2008),或者研究亲子沟通的各种影响因素(Keaten&Kelly,2008;Koesten,Schrodt,&Ford,2009),这可能与该领域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或有效的理论模型有关。

另外,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理论基础,现有的各种沟通模式的理论构想(主要是对测量工具的说明)、所使用概念体系不尽相同。这导致相应测量工具中出现使用不同概念称谓同一特征,或者使用同一概念测量不同内容的情况。例如,上文中mcCarty和Doyle(2001)的“亲子沟通”既指父母沟通开放性这类沟通模式特征,也包括父母或儿童的沟通行为特征。这些表现在测量工具中的问题很多都与理论建构有关。我们认为这是影响亲子沟通领域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

3.2 测量工具存在的问题

采用测量方法进行的亲子沟通研究中,主流测量工具及其相应的理论说明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抽象沟通模式的有效手段和合理的解释框架,但这些工具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各种沟通模式的理论构想、量表维度界定都不尽相同,但在实证研究中却经常被相提并论,进行直接比较。从前面的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的亲子沟通测量工具基本可以分为三类:(1)对个体沟通能力的测量(如olson的家庭成员沟通能力量表);(2)对沟通模式或关系的测量(如mcLeod和Chaffee编制的沟通工具,以及Ritchie和Fitzpatrick的修订工具);(3)两者同时测量(如mcCarty和Doyle的家庭沟通测量工具)。显然,有些工具测量的是沟通的不同方面,但在实证研究中却会出现将不同类型工具得到的结果互相比较,或者将测量不同方面的项目合成一个总分作为亲子沟通模式测量指标的现象(Lucehettietal.,2002;mcCarty&Doyle,2001)。

此外,这些工具大多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陷:缺乏对沟通目标和具体行为特征的区分。通常,沟通是有目的的,或者旨在解决某个问题(如父母和孩子讨论如何改进学习),或者通过沟通增进双方的关系或确保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特定地位(如父母显示自己对孩子拥有权威)。而沟通行为特征则是亲子之间典型的沟通行为特点,它可以是习惯化而无意识的行为,也可以是为达成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做法。现有的量表要么是将沟通目标与具体行为(达成目的的手段)特征混为一谈,要么只是测定某个方面,缺乏方法论层面的思考。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已严重阻碍了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有效应用。

3.3 观察资料分析维度界定不清晰

采用观察法进行的亲子沟通研究中,“温情”和“控制”维度是应用最广泛的沟通行为分析维度(DiBartolo&Helt,2007)。虽然这两个维度在理论界定上较为成熟、统一,但是在实证研究层面却出现操作定义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同一概念在不同研究中含义不同,这为研究结果的比较和整合带来困难。

在观察研究中,研究者用来测量“控制”的指

标包括敌意策略、打断、过度保护、关系退缩、命令、语言或行为垄断、过分溺爱以及在认知任务中接触儿童的游戏材料或给予太多提示(Rubinetal.,2001)。显然,其中的许多行为是不同性质的,应该划归不同类型,但在观察研究中却被视为对同一变量的测量。同样的问题在“温情”概念上也存在。许多不同质的行为被作为温情的操作定义,如低温情指退缩行为、不关心、拒绝,同时也指批评和消极行为。这就导致同样是温情得分低的父母可能是对孩子漠不关心的,也可能是对孩子有敌意的,但这两种类型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却根本不同。除此之外,温情和控制两个概念在实证研究中还存在很大交叠。例如,Rubin等人(2001)用“过分热切关注”作为控制的形式,而其中却包含了明显的温情成分:Greco和morris(2002)在其研究中将明显的“退缩”归为低温情,而这可能被其他研究者评为低控制。

3.4 观察资料分析中的还原论倾向

还原论思想在亲子沟通的观察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个是将连贯的亲子沟通过程肢解为单个的行为元素;另一方面指对亲子沟通行为进行“去背景”的分析,将亲子沟通行为与其发生的具体任务背景剥离开来。下面将分别论述这两种情况。

第一个方面,亲子沟通的观察研究通常按照某个编码系统或分析维度对连续的沟通过程进行拆解,挑选编码系统中的行为或维度(如控制、温情等)进行分析(Barrettetal.,2005;Dumas&LaFreniere,1993;Hudson&Rapee,2001;Kubinetal.,2001)。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肢解完整沟通过程的还原论思想,可能导致许多有价值信息的流失。整体的行为序列和过程对研究结果的巨大影响在Capaldi对攻击性儿童的亲子沟通研究中可见一斑。Capaldi和同事的研究(capaldi&Stoolmiller,1999)采用观察法比较了纯攻击和混合攻击两类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行为,未发现显著差异。后来,有研究者(Granic&Lamey,2002)抛弃了Capaldi等人研究中所采用的测量指标(沟通行为各维度分数之和),转而通过分析沟通行为变化的即时模式,发现了两类儿童亲子沟通存在的结构性差异。

第二个方面,在肢解沟通过程时,研究者无意中剔除了行为发生的背景信息,也消解了观察法相对于测量法而言较强的即时性和生态化优势。而且,行为对背景有天然的依赖性,那种将亲子沟通行为与其赖以发生的具体背景剥离开来的分析方法可能带来对沟通行为界定和解释的偏差。例如,Rubin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父母在亲子自由活动和认知任务两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表现出的沟通行为不同;tenebaum和Callanan(2008)的研究也发现父母在博物馆和在家庭两种环境中与儿童进行科学问题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沟通深度也不同。这表明,只有结合亲子沟通发生的背景才能准确判断父母行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5 对儿童沟通行为的普遍忽略

目前。有关亲子沟通的大部分测量工具都将关注点集中在父母行为上,较少关心儿童作为一个独立而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在沟通中的表现。在此仅以亲子沟通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修订后的家庭沟通模式量表为例说明这种研究设计中的偏差。该量表共有26个描述亲子沟通的项目,而其中只有4个项目是描述儿童沟通行为的(Ritehie&Fitzpatrick,1990),即使在这个工具的儿童版中描述成人与儿童沟通行为的项目数量亦是如此。

这种对亲子沟通双方关注程度严重不对称的现象也体现在观察法的应用中(Barrettetal.,2005)。多数研究在编码和分析亲子沟通行为时根本不对观察到的儿童行为进行处理。有些研究即使对儿童行为进行了编码,也不会将其作为正式结果呈现。而确实有证据表明沟通中儿童行为特征对父母行为具有一定影响。例如,Dumas和LaFreniere(1993)的研究发现焦虑儿童的父母在同一任务中与自己孩子和不熟悉儿童的沟通行为不同。这说明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怎样的行为可能部分取决于儿童的沟通行为。

其实,亲子沟通模式本来就是在父母和儿童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应反映“亲”和“子”双方面的行为。portes等人(1998)对亲子沟通行为序列的研究就发现,良好的沟通模式既包括父母的提问、指导,也包括儿童对父母提问的反应、建议和主动发问等。同样,Granic和Lamey(2002)的研究也指出,稳定的亲子沟通模式源自父母和儿童之间上百次的行为尝试和互动,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稳定结构,即沟通模式。所以,研究者们不应忽视沟通的双向性,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应同时关注沟通中每个成员的行为,这样才可能看到真实的沟通行为序列,发现亲子沟通的真正规律。

4 测量和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测量和观察两种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应用的状况及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在亲子沟通理论模型的建构、测量工具建设、观察资料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上文中谈到的许多问题本质上都源于这一领域缺乏建构良好的亲子沟通理论模型。例如,观察资料分析中核心概念界定不清和操作定义混淆的问题意味着那些在理论上被确立的维度可能缺乏生态效度,不能有效地描述真实的亲子沟通,所以我们在指出具体研究的不足时也应当反思一下亲子沟通理论建设这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同样,测量工具存在的测量内容和方法论等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个概念体系明晰、观点明确的理论模型提供依据。而且,建构良好的亲子沟通理论模型能够为两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两类研究结果的交流提供平台,有利于亲子沟通这一研究领域的整体推进。最近,国外一些研究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着手就亲子沟通研究内容、相应理论框架等问题进行研究(edwards&Graham,2009;Vries,Bakker-pieper,Siberg,&Vlug,2009)。例如,edwards和Graham(2009)试图突破以往服从定向、对话定向的二维沟通模式,发现其他有意义的沟通模式,于是提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内隐的亲子沟通理论,这个沟通理论会影响个体在亲子沟通中对交流信息的编码和解读;Vries等人(2009)则通过多项词汇研究,归纳出清晰性、反应性、支持性等七个衡量亲子沟通能力的维度,并用实验证明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沟通能力的评价维度不同。这些结果都为今后的亲子沟通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效亲子沟通篇3

【关键词】亲子关系;亲子沟通素养;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6-0035-04

一、研究背景

亲子关系是当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几十年来,各国学者对亲子关系作了很多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Symonds(1939)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基本向度的亲子关系:“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他指出,被父母接受的儿童一般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被父母拒绝的儿童大多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而叛逆;受父母支配的儿童比较被动、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而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儿童有很强的进攻性。〔1〕Bumrind,D.(1971)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特征的关系。他指出,既尊重儿童独立性又坚持合理要求的民主型父母有助于儿童形成自信、独立、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滥用家长职权的专制型父母容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导致他们形成压抑、忧虑、退缩、怀疑、无主动性、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性格;对儿童没有明确要求、奖惩不明的放任型父母容易导致儿童形成依赖、胆小、遇到新奇事物会紧张退缩等性格。〔2,3〕

亲子沟通是亲子关系的重要内容,它是家长与子女交换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等以达到相互了解、信任与共同成长的过程(刘宁等,2005)。本研究通过调查“家长对亲子沟通的态度”“家长获取亲子沟通知识的渠道”和“亲子沟通的具体实践”等,了解当前亲子沟通的现状,并提出若干促进亲子沟通有效性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以杭州地区6所幼儿园3~6岁儿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95份,回收有效问卷494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

1.家长性别构成

男性,31%;女性,69%。

2.家长年龄

小于30岁,4%;30~35岁,47.9%;35~40岁,37%;大于40岁,9.5%;未填,1.6%。

3.家长受教育情况

小学毕业,0.8%;初中毕业,14.5%;高中毕业,21.7%;大学本科毕业,56.6%;硕士研究生毕业,5.7%;博士研究生毕业,0.6%。

4.儿童性别构成

男孩,52.8%;女孩,47.2%。

5.儿童班级分布

小班,26.3%;中班,25.7%;大班,48%。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亲子沟通的认识及态度

(1)对亲子关系的自我评价

当问及“您觉得自己目前的亲子关系如何”时,回答“很满意”的占38.7%;回答“满意”的占58.8%;回答“不满意”的占2.5%;无人回答“很不满意”。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目前的亲子关系评价良好。

(2)对亲子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当问及“您认为亲子沟通是否重要”时,回答“很重要”的占66.3%;回答“重要”的占33.7%;无人认为“不重要”。

根据oLSon的家庭功能曲线理论,沟通是影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通过沟通来表达亲密的情感,提高亲密度;也通过沟通来面对和处理有关问题,〔4〕提高家庭成员应对外部事件的适应性。上述数据说明家长对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有着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这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大有裨益。

(3)亲子沟通对孩子的影响

调查显示,66.5%的家长认为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63%的家长认为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3.1%的家长认为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还有17.6%的家长觉得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亲子沟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和智能,早期的亲子沟通为儿童认识世界创造了条件。二是情绪和情感,家长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引导作用。三是人格和品性,家长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影响儿童。〔5〕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家长更关注亲子沟通对儿童发展的后两种影响。

2.亲子沟通知识的获取情况

家长的亲子沟通素养包含亲子沟通的相关知识、态度和实践能力三部分内容。其中,相关知识是家长具备亲子沟通素养的基础。

调查显示,家长主要通过“向亲友、同事讨教”“看书”“观看教育类电视节目”等渠道获取相关的亲子沟通知识,详见图1。

进一步访谈得知,有些家长认为有的育儿书籍专业性很强,但可操作性较差;而有的可操作性很强,又似乎缺乏坚实的专业依据,因此面对具体问题时他们更愿意选择向亲友、同事讨教经验。

当问及平时是否关注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时,有7%的家长表示“不太关注”,有64.4%的家长表示“有时会关注,但不会刻意去寻找”。这反映出大部分家长主动获取亲子沟通知识的意识不够强。如果开展一些亲子沟通的指导活动,多数家长还是愿意参加的。比如“有亲子沟通方面的讲座”时,有24.6%的家长“很愿意参加”,70.1%的家长“愿意参加”。这说明,提供合适的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家长了解亲子沟通知识的积极性。

3.亲子沟通的具体实践

(1)3~6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基本情况

沟通时间、主动沟通的意识和平等沟通的态度,是影响亲子沟通质量的重要因素。

高效亲子沟通篇4

关键词:钥匙儿童;亲子沟通;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15-1

一、“钥匙儿童”问题的产生与现状

“钥匙儿童”顾名思义是脖子上经常挂着钥匙的儿童,他们一般十来岁,生活在城市,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学习进修或经营公司等,他们被留守在家,或是被寄托给亲戚、祖辈、祖辈,成为有别于农村留守孩子的一个群体。

如今,这些“钥匙儿童”面临的环境远不如农村淳朴,他们生活的城市中存在很多诱惑,比如网吧和各种游戏厅等,孩子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迷其中。虽然生活条件相对于农村要好些,却往往更加脆弱,对情感需求更强烈。

于是,一种全新的孤单形态被嵌进“钥匙儿童”这个名词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家。大部分父母在外头工作了一整天,最多是回家煮一餐饭,做一做家务,就已经身心俱疲。

“钥匙儿童”与父母的沟通频率低,时间短,主动性不强。可能主要与“钥匙儿童”家长的工作生活状态有关。作为“钥匙儿童”的父母不是不关注自己的孩子,而是迫于无奈,没有精力与能力。

二、解决“钥匙儿童”问题的重要性

“钥匙儿童”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反映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和分享进步成果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来看,解决好“钥匙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不仅有利于“钥匙儿童”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外来务工家庭的稳定和城市社会的稳定。

“钥匙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孩子们,长大后无论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家乡,都将成为未来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素质高低必将对国家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最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不加强“钥匙儿童”的家庭教育,任其盲目随意发展,将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有效亲子沟通的作用

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观点、思想、情感和态度,以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的互动状态和结果。[1]近年来,在亲子关系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开始关注家庭系统和亲子双向关系的变化,亲子沟通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进“钥匙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减少问题行为。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基本组成单位,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儿童获得教育和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心理学以往的研究都证明了家庭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钥匙儿童”来到城市,面临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庭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亲子双方的了解,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结,可以缓解“钥匙儿童”的不良情绪和孤独感。当“钥匙儿童”面临适应性的问题时,充分的亲子沟通是一个有效的资源,可以帮助“钥匙儿童”正确认识问题,恰当解决问题。相反,不良的亲子沟通可能不利于“钥匙儿童”的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

由于“钥匙儿童”每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体现出更好的亲子沟通效果,我们更注重有效的亲子沟通,以保证亲子沟通的质量。

四、学校如何引导有效的亲子沟通

学校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周末沙龙或者家长会等形式,由老师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帮助家长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建议,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等等。其次,适时通过家校通、电话或者教师家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实现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管理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监督,保障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平时的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可以通过发放《假期生活小贴士》、《告家长书》等,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另外,学校还应当设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机构(如我校的亲亲心语室),由专门的心理老师担任辅导人员,在“钥匙儿童”产生不适应等心理问题时,能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地给予开导与帮助,使“钥匙儿童”的负性情绪得以释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使“钥匙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有效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加强宣传,让“钥匙儿童”的家长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促进“钥匙儿童”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高效亲子沟通篇5

一、引言

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人将来的自主、自立、性格发展和问题行为等都有长远的影响。引导青少年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有正面的意义。良好的亲子关系始于有效的亲子沟通,然而,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问题就变得棘手多了。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生,独立意识与叛逆心理较为明显,即便孩子们内心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知道“我们爱你,一切都是为你好”是父母的肺腑之言,但仍然抵挡不住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冲突所引发的“唇枪舌剑”。“我是如此地爱你,你也是如此地爱我,但我们却在彼此伤害”,显然,“爱你在心伤你在口”,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当先从良好的亲子沟通开始。俗语说,没有天生的沟通大师,每个孩子与父母都需要学习亲子沟通的艺术。

二、案例研究的过程

无论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德育班会课,探讨亲子相处之道的内容尤为常见,而且大多是沿袭一个套路,即教师设计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或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提炼出若干条亲子相处原则或技巧。比如,笔者的一节亲子辅导课,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也按照老套路设计了以下情景。

情景一

母:“你野到哪里去了?都过了10点半了,你说好9点之前一定回来,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

子:“噢,我刚跨进家门,你也不管我浑身湿透了,也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有你这样做母亲的吗?”

母:“你竟然这样跟我说话?你从来只知道关心自己,从不关心别人的感受。我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而你,却自私得要命!”

子:“你才自私呢,不分青红皂白开口就骂,你才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从不为我着想!”

母:“好了,好了,你不要再说了。我规定你以后晚上不准和同学出去,任何时候都不行!”

情景二

母:“你野到哪里去了?都过了10点半了,你说好9点之前一定回来,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

子:“能让我有个解释的机会吗?”

母:“你会有什么理由,说来听听。”

子:“今天真是很糟糕,汽车抛锚,我们必须走到下一站等车。可是这条路线的车特别少。我想打电话回来,附近的公用电话又坏了。我急得不得了,可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真抱歉让你这样担心。对不起,妈妈。”

母:“好了,好了,快去擦洗干净,吃点东西吧。”

第一小组,请角色扮演情景一,并讨论以下问题:(1)妈妈等了这么久,她的感受如何?(2)没听到妈妈责备之前,你有什么感受?你打算如何与妈妈沟通?听到妈妈的责备后,你有什么感受?用了什么方法沟通?(3)情景一中的主人公与妈妈的沟通方式你认同吗?你是否有更好的沟通方法?

第二小组,请角色扮演情景二,并讨论以下问题:(1)比较情景一和情景二的对话,说说哪一次的沟通比较有效?(2)在情景一失败的沟通中败笔在哪里?在情景二良好的沟通中亮点在哪里?(3)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进行双赢的沟通。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亲子沟通障碍的对策,两个小组题目相似中又有细微差别,正是这种细微差别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受到启发,从中发现有效沟通、解决亲子冲突的好方法。但是,这种设计也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在第一次教学实践的研讨课后,听课教师这样评价:情景一和情景二的设计不能太具体,具体会导致学生一些真实想法不能得到体现,生成性的东西少,应该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自己建构适合自己家庭的沟通模式。非常感谢这位听课教师真诚而中肯的建议!

笔者认为,真正深入人心的心理健康课,其生成远比预设重要。心理健康课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学生在课堂中的心态也是千变万化的,在没有偏离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心理教师应尽可能地贴着学生的思路走,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真实地流露,而不是设定好某种套路让学生循规蹈矩地往里面走。当情景设计得过于具体,学生本人的生活中并不存在类似的情景,那么所有的讨论和角色扮演将流于形式,没有真情实感,仅仅为了表演而表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与启发的余地。

基于以上的教学反思,笔者在第二次教学实践时对教学设计做了几乎是脱胎换骨般的改动,不仅用“实战演练”取代具体情景,还加入了“我信息”新元素,该教学设计《为爱搭一座“我信息”沟通心桥》已于2014年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总第260期。在实战演练活动中,每个小组写一个发生在自己与爸爸妈妈之间的真实的冲突事件,以情景剧的形式把冲突情景呈现出来,原汁原味地呈现学生真实生活中的亲子沟通,在真实的基础上再构建和演绎解决问题的方式,所有冲突情景都没有预设,生成性的东西比较多,从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投入的状态,热烈讨论甚至是辩论的场景可见,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在共鸣的声音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实战演练的优势在于“真实”,只有来源于真实生活,最终才能回归到真实生活。不过,教师在进行实战演练之前必须先做好充足的铺垫――指导学生掌握具体有效的沟通策略,不然学生的实战演练将变成上演现场版的“亲子口水战”,没法把有效的沟通策略运用到解决冲突事件的演练中。另外,沟通策略指导要具体可操作,易模仿,不能泛泛而谈一些笼统的、模糊的沟通原则等。笔者的第二次教学实践引入了新颖实用的“我信息”沟通表达技术,学生在进行实战演练之前,首先学习何谓“我信息”,通过观看“亲子aB剧”视频反观自己在生活中与爸爸妈妈沟通的语言模式,并小组合作探究关于“我信息”表达方式的问题:

(1)亲子a剧中,儿子用了比较多的“你信息”表达方式,思考儿子的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亲子B剧中,儿子是怎样表达了他的内心需求?(2)回想一下,平时发生冲突时你比较习惯用“你信息”还是“我信息”?(3)发生冲突时,如果对方用“你信息”的沟通表达方式,你有什么感受?(4)发生冲突时,如果你用“我信息”的沟通表达方式,你觉得对方会有什么反应?完成了以上4个问题的探究之后,接着进一步学习了“我信息”表达三步曲。第一步:说出引发你情绪的具体事情或言行。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第三步:说出具体事情或言行所造成的影响,或者是你希望对方的做法。当学生充分了解了“我信息”相关知识和掌握了“我信息”沟通表达技术后,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平和,少了愤怒的攻击,少了盲目的责备,少了“嗯啊哦”式的敷衍,少了委屈求全式的息事宁人,多了对彼此的尊重,多了真诚的表达,多了内心感受和需要的分享,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小组实战演练效果比较理想。

三、案例研究的启示

(一)情感体验不可缺

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情感成分的介入,离开情感体验的认知活动或行为方式不可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格特质或价值体系。因此,任何情景的设计必须切合学生内心的需求,才能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有感而发,把积压在心里的许多困惑、压力或其他负面情绪一吐为快,引发他们对改变现状的深入讨论。第一次教学实践中的情景一、情景二过于具体,只有少部分体验过类似情景的学生才能被情景激活而产生情感共鸣,其他学生在这个环节则可能并没有太多的感受与收获。

(二)策略指导要具体

可以说,在亲密关系中的人们都渴望拥有高质量的交流方式,然而,事实上越是亲密的人处于冲突情境时说起话来越“口不择言”,亲子沟通不畅的主要根源在于父母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策略。笔者的第一次教学实践由师生合力总结出了主动道歉、换位思考、认真倾听等沟通策略,这些策略看起来不错,但是略显笼统,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不容易掌握,不易于迁移到现实生活的各种沟通情境中。第二次的教学实践,学生在易操作、易模仿的“我信息”语言范式指引下,各个小组的实战演练显得特别真实且有效,能直指冲突事件的核心,能表露内心真实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三)认知重构助改变

所谓“认知重构”,就是指改变团体成员原有的阻碍他们更有效行为的信念系统。中学生成长中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都与他们的认知模式有关,心理健康课若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就必须注重运用团体动力来促进团体成员打破原来令人困扰的情境,促使其以一种全新的知觉来发展和改变自己。例如,在“我信息”表达方式的实战演练中,每个小组由一位成员提供一个自己与爸爸妈妈之间的真实冲突事件,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充分互动,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视角,协助该成员吸纳合理的想法,重新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采用的是具体的情景一、情景二,将会局限学生的思路,不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生活中的真实冲突与困惑,进而不能有效地探索新的语言及行为模式。

(四)同伴互助与模仿

在实战演练环节的探究讨论和角色扮演过程中,表面上是团体协力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每位成员在给别的同学反馈意见和提出建议时,借着帮助别人的机会,自己也学习到如何帮助自己,他们在彼此身上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养分。在团队中总会出现一些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正向的榜样形象,团队成员对榜样的语言及行为方式的接纳及模仿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力量。

四、后续研究方向

高效亲子沟通篇6

关键词:茶室;亲子互动空间;茶文化;设计

当今社会,虽然教育水平在国家倡导和家长重视下不断提高,但因为各种科技因素,家长与子女的隔阂反而增大了,例如手机的出现,使得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变得极少。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亲子互动空间,应遇而生。作为亲子互动空间,对空间的需求,首要景物怡人、宽阔敞亮。“一切景语皆情语”,怡人的景色,宽阔的场地,更利于亲子间的感情流露,从而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其次,亲子互动空间的设计需要植入相当的文化元素,以便起到无意识文教的功能。而传统茶室往往囿于空间的限制,不能达到亲子互动空间对于宽阔场地的要求,而有些茶室日益依赖现代化的室内环境设计,也达不到文教的效果。基于此,在茶室中设计亲子互动空间,不能直接生硬搬入,而要结合茶室本身的功效以及亲子互动空间的需求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现代需求与传统文化功用有机结合,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所以,笔者将立足传统茶室设计,从茶室的空间布局、物品摆设等探讨在茶室中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望能设计出既满足现代人需求又能弘扬传统茶文化的多功能茶室亲子互动空间。

1探索茶室中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

随着物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对教育的愈加重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刚需”被不断唤醒,升级,对于能到起到双面教育,力求无隔阂沟通的亲子互动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室内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的位置选择中,茶室无疑是其中的最佳选择。首先茶室起源于盛唐集会,本身便为促进人们相互沟通、了解而设计,能有力推动亲子的互动沟通;其次,茶室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内蕴深厚的茶文化,使孩子亲近茶,亲近自然,亲近文化,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而家长也将从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在和谐氛围中学会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茶室内的亲子互动,将起到双赢效果。笔者将立足茶室文化,由茶室本身的功能,结合亲子互动空间的要求,从物质到文化,由文化到教育,逐步探索茶室中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

1.1茶室中亲子互动空间的陈设布局设计

茶室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本身便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媒介,茶室透过室内陈设与空间布局,往往将设计中的中式建筑风格以及其中的文化涵养传播给顾客,起到文化熏陶功能。故此,在茶室中设计亲子互动空间,增强对儿童的文化熏陶,其室内布局设计,不可不察。作为开放、自由、无隔阂的亲子互动空间,布局宜选择开阔敞亮,因为据心理研究数据表明,在视野开阔光线充足的地方逗留,能促进儿童的正面情绪,产生光明效应。再者,空间布局开阔敞亮,能使儿童有一种置身旷野的错觉,便像在大自然闲庭信步,同样可以促进亲子双方心情的愉快,为良好交流起到铺垫作用。所以,在明亮宽敞的茶室中布置亲子互动空间是明智的选择。茶室中亲子互动空间的室内布局设计,针对亲子互动,首先要注重其室内所体现出的色调色彩。心理研究表明,红色氛围中,人们的心情比较容易暴躁,不利于沟通;而白色的墙壁则会使沟通变得僵硬,在亲子互动中,茶绿色的色调或最为理想。其次应重视室内的装饰品类型,选择恰当的装饰品,在茶室里亲子互动空间的室内布局中,要尽量利用文化物质载体,表现出其文化特征。例如,在茶室内的亲子互动空间中,布置茶具、茶叶,与茶文化相关的书,将很好的传播茶文化,发挥其德育功能。再如在室内的空间摆设上挂上与古今品茶名人有关的壁画,又因茶文化本身与中华传统文化交融并汇,所以亦可挂上各种经史诗词,使儿童置身于文化空间中,不自觉受到文化的熏陶,间接提高其素质与修养,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1.2茶室中亲子互动空间的意境营造设计

亲子互动空间是为了促进“亲”与“子”间的交流沟通而设计应用,这种以沟通交流为目的,以文化熏陶和不自觉教育为意义的现代室内环境空间设计,对于文化意境营造的要求是近于苛刻的。而茶室本身作为休闲、沟通、文教的场所,符合亲子互动空间对于意境营造的要求,因此,结合现代室内设计,在现代茶室中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融入茶文化元素,将使得亲子互动空间的功能更加完善。笔者认为,茶室中亲子互动空间的意境营造设计,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意境营造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本身便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在亲子互动空间中,加入茶文化元素,对茶性、茶道、茶德做出得体诠释,将有益于启发儿童的正确价值观思维。现代室内茶室设计,往往趋向于将古典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例如将毕加索的抽象画摆在孔子像旁,起到一种文化视觉冲击效果。而在亲子互动空间中,则更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意境营造,对茶性中体现的中庸之道,茶道中体现的广博精微,茶德中的以和为贵,做出高度升华概括,以相应物质载体,表达出来,则对于亲子互动空间的意境营造设计起到升华作用。例如,茶生长在绝壁悬崖,餐风饮露,历经风雨而不倒,将茶的这种坚韧品性,加入到亲子互动空间中的意境营造设计中去,编制一册茶的童话故事放在互动空间里,能加强对儿童的文化教育,从而达到家长对儿童教育的目的。其二,在意境营造设计中的自然元素。据笔者研究,中华的传统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的文化,而茶文化,恰恰是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所以茶室内的设计,往往表现出自然、大方、朴素的特点。在优雅怡人的茶室中开设亲子互动空间,更应发挥自然的特点,使亲子双方有置身大自然的愉悦感觉。茶,汲取天地灵气而长成,为大自然的禀赋,在亲子互动空间内,泡一杯清新龙井,使儿童在接近茶、接近茶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里久违的自然气息,有利于儿童心灵的舒适舒畅,从而更有与家长交流的意愿。而具有茶室特征的亲子互动空间内的木石结构设计,简约的草席,木桌,竹木,禅石,古典的门窗,将使得亲子互动空间的整个意境营造趋向典雅端庄,木材的妙用也会使得置身亲子互动空间,似乎便具有了和春天的植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种环境下,家长也会在大自然中忘却工作上的压力,更能以心平气和地姿态与儿童交谈,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达到亲子互动空间,不仅是教育子女,也是子女教育父母怎么理解孩童的世界的双方面教育目的。综上所述,茶室中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应利用茶室本身的优势,从室内空间布局以及陈设等物质层面,逐步深入研究到室内空间的意境营造设计层面,从而完美地达到亲子互动空间对于沟通交流和文化教育的要求。在满足现代子女教育的同时,也对弘扬茶文化起到良好的侧面推进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2结束语

学校里,家庭中,青少年的教育难题一而再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重大问题。亲子之间难以互动、交流,是很多家庭不和谐的根源,因此,大力发展亲子互动空间,对于促进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是大有裨益的。在茶室中规划亲子互动空间,使中华传统茶文化渗透入现代教育,这种划时代的创新,将使得亲子互动空间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响应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共鸣。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历史传承,中华教育即使从孔子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积累中,中国教育的功效和成果有目共睹。当今世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担任越来越多的职责,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也在逐渐被世界认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德育功能,不仅是华人同时也是世界的做法,在美国,孔子学院便越办越好。笔者希望,在茶室里进行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的创新做法,能引起正面效应,对于教育问题的解决以及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蓓蕾,薛海霞,陈睿.高校学生宿舍的互动空间设计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3(6):39-43.

[2]郑德宏.现代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设计以台湾实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为例[J].创意设计源,2012(1):53-55.

[3]张犇.互动性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芝加哥千禧公园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的设计特色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4):148-151.

[4]鲍盼盼,吕聪.汽车展示空间中的互动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2013(5):15-16+24.

[5]孙妍.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表达方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a2):90-91.

[6]李希博.户外景观环境中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7]单琳琳.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高效亲子沟通篇7

教育心理学专家,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妇联《中华妈妈网》教育顾问,专栏作家,著有《做不成第一,做“唯一”》等作品。

王晶女士对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沟通困难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她认为,孩子基本上分为五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父母只有弄清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才可能与之有效沟通,才可能因材施教,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积极力量。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沟通的三大障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真的投入其中,却发现与孩子连最起码的沟通都困难重重。您认为亲子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王晶(以下简称王):2011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比较紧张,最紧张的是有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家庭,亲子沟通通畅的很少,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灵。我认为,造成亲子沟通困难主要有三大障碍。

第一,父母不尊重孩子。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对父母极其依恋,一刻也不愿离开父母,尤其是离不开妈妈。想想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就知道孩子是多么依恋父母。为什么上了中学孩子就不再依恋父母,甚至讨厌跟父母说话了呢?心理学对行为的认识是:给人一个刺激,人就会有一个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正面的刺激会得到正面的反应,负面的刺激会得到负面的反应。由此推理,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是一个拒绝的反应,那么之前一定是父母给了孩子拒绝的刺激。也就是说,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一定会反过来不尊重父母。

记: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很少。孩子的主张和要求经常被父母拒绝,孩子慢慢地就不愿跟父母进行友好的沟通了。

王:所谓沟通,是一个双向行为,是双方的互动;单向的不叫沟通,叫独白。大多数的亲子沟通困难,说白了就是父母独白,孩子置若罔闻,沟通当然是无效的。

记:第二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二,文化差异造成代沟。有的父母说,与孩子沟通不畅是因为有代沟。这样说,似乎亲子沟通困难是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所谓代沟并非年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记:父母与孩子所处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王: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在所属时代的精神食粮哺育下长大的。60后父母与90后孩子,各自从小所受的文化熏陶差异极大,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极大差异,沟通起来有问题是正常的。比如,父母认为好吃的是饺子和包子,孩子认为好吃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互相都不买账。父母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孩子则讥笑父母oUt了。

记:不管是文化问题还是年龄问题,反正代沟是存在,有何不同?

王:年龄差异无法改变,但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充电来缩小,从而填平代沟。比如,孩子津津乐道的东西,父母大可不必粗暴地抵制,更不必把自己崇尚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孩子成长的脚步,不正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吗?有了这样的意识,代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记:对,父母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面对时代的变迁和孩子的成长。第三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三,沟通方法不对头。现在,很多父母学习家庭教育方法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系统学习的却很少,沉不下心来,甚至希望把孩子推给专业人士了事。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推脱责任。专业人士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影响父母,通过父母影响孩子。只有当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孩子直接面对专业人士。

记:父母怎样才能掌握科学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呢?

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一定有规律,掌握方法应该从了解规律入手。过去我们常说,孩子有个性,家庭教育应该个性化,因材施教。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做深入的探讨。

孩子有五种类型

记:个性因人而异,如何谈得全?

王:人除了有个性,还有共性;即使是个性,也可以分类,而且分不出太多种。心理学从人的认知渠道出发,把个性分为五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嗅觉型和味觉型。我在工作实践中做过大量验证,每个孩子都可以对号入座。了解孩子和自己的个性类别,对父母来说意义重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古就是这个道理。

记:这是个有趣的专业问题,希望您讲解得通俗些。

王:好的。视觉型的人视觉发达,喜欢说话,语速快,与人交流时喜欢直视对方眼睛,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好,在学校是佼佼者,在家是听话的孩子。听觉型的人听觉发达,语速慢,不善于语言交流,与人交流时喜欢低着头,敏感,兴奋和快乐源自内心,很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外界变化的关注度不像视觉型孩子这么强。这两种类型的人很难相处。如果父母是视觉型的,而孩子是听觉型的,那么亲子沟通就会矛盾重重。父母抱怨:“孩子不尊重我,我说话他根本不看我,爱答不理的!”其实这是误会,孩子眼睛不看父母不代表他的耳朵不在听。同样,孩子嫌父母太唠叨,也是个性差异造成的误会。有的父母说:“孩子是个闷葫芦,我说了半天,他油盐不进!”其实,孩子未必没有认真听,他的听觉高度发达,不仅听懂了内容,而且听出了父母语气中的态度和种种暗示。

记:这样的误会简直比比皆是。

王:没错。视觉型的人跟听觉型的人沟通的时候,前者往往不理解后者,认为对方应该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希望改变对方。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因为她8岁的儿子语速慢,让她听着心焦,她希望儿子像别的孩子那样能说会道,于是给孩子报了演讲兴趣班,可她儿子变得更不爱说话了,还变得非常自卑。这位妈妈不了解儿子的个性类型,盲目地改变儿子,结果给儿子造成了伤害。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是经验的总结,孩子的个性是有渊源的,Dna技术已经证明了人的很多神经链接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类型,而且是后天不可能改变的。世界上有心性敏感的艺术家,有口若悬河的演讲家,何必强求孩子学他不擅长的东西呢?发掘潜力,培养特长,不是更高效的家庭教育吗?

记: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是视觉型的人,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是吗?

王:对。父母和孩子都是听觉型的,沟通的效率也会很高,却未必是话语很多,因为他们都是敏感的人,很会察言观色。

记:触觉型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王:触觉型,国外的心理学叫动觉型。这类个性的孩子在当下中国是经常受到打压的群体。他们的特点是:淘气,生命力特别强,喜欢创新,喜欢动手,喜欢破坏,不愿意停留,总是跑来跑去。

记:难怪叫动觉型,这样的孩子被很多老师和父母认为是得了多动症。

王:这种类型的孩子,行为特点是生理特点所决定的。神经科学的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类型的孩子,大脑中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兴奋点在同时工作,所以他很活泼,思维跳跃。父母正在跟他说这件事,他听着听着就想到了别的事,所答非所问。他上课跑神儿,专注力不持久。这叫心理不应期。触觉型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耐性,坐不住,往往被家长和老师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

记:触觉型的孩子适合从事什么?

王:触觉型的孩子因为天生爱动不爱静,生命能量强劲,多半都是运动员、舞蹈演员、艺术家的好材料。

记:但是,实际情况是,父母多半会想办法改变这类孩子的个性。

王:对,原因就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类型。每个孩子都有个性,都有长处和潜力,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提升它,而不是纠结孩子的缺点,整天批评他。很多时候,父母重复地批评孩子,非但不能起到纠错的作用,反倒是强调了那些缺点。比如,我现在反复对你说:“你不要想蓝天,你不要想蓝天,你千万不要想蓝天……”你告诉我,你在想什么?

记:我脑子里全是蓝天。

王:对触觉型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善待他,他思维活跃,有激情,有活力,自然有光明的未来,他只是不适合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评判。他不听话,有主见,其实是优点,因为他有自我的东西,是创造型人才。

记:嗅觉型和味觉型的孩子又有哪些特点?

王:嗅觉和味觉也是两个重要的认知渠道,与其相对应的嗅觉和味觉发达的人,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因而在这里不需要多谈。简单地说,品酒师、品烟师、美食家都是嗅觉和味觉优于常人的人。这类人往往是天才或专才,他们特别敏感,按照自己的认知渠道去学习,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的孩子占绝大多数,应该重点关注。父母应该重点从这三种认识渠道去认识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模式,有的放矢地与孩子沟通。

让孩子成为自己

记:现在的孩子特别崇尚“成为自己”,听上去充满逆反味道。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人的认知渠道不同,何必要求他们千人一面?

王:当然,生命的成长本质就是成为自己。只是这话让父母听起来不顺耳,父母的希望是孩子听话。

记: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本身就是一个挺不合理的要求,为什么孩子要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听父母的?父母的话一定对吗?即使父母的话是对的,孩子不用犯错误的方式来验证一下,又怎么知道是对的呢?

王: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本质上是在约束孩子,由约束孩子的行为到约束孩子的天性。生命的成长是一种自然现象,有自然规律,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是最重要的。前两年,日本科学家有一个轰动一时的创新,就是生产出正方形的西瓜,以方便运输。做法是把很小的西瓜放在正方形的塑料盒子里,等西瓜把塑料盒子撑满了,再打开盒子,西瓜就是正方形的了。这样的做法不失创意,但成本很高,有得不偿失之嫌。用类似的方法来管理孩子则完全不可取。试想,孩子从小听父母的话长大,对长辈的教导言听计从,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尤其是进入今天讲的创新型社会,他会很不适应,因为他已经变成“正方形”的了,规矩了,墨守成规了,而社会恰恰要求他创新,孩子如何适应?

记:所以,现在高分低能的孩子多,找不到工作的高材生多,啃老的宅男宅女多。

王:是的,当父母抱怨社会的时候,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激情和勇气已被二十多年的唠叨磨光了,他习惯于被指责,他害怕碰撞,家长还浑然不觉。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学校的时间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家长是应该负主要责任的。

记:您刚才举了很多妈妈的例子,请问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王:我认为爸爸和妈妈承担着同等重要的家庭教育责任,因为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更加全面。中国为什么特别强调母亲教育,因为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母亲的责任是“相夫教子”,教育孩子的担子就落在母亲的肩上。现在时代不同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基本没变,但父亲在外打拼再忙,打一个电话总是不难的。笼统地说,孩子跟父亲沟通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跟母亲沟通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学习。

高效亲子沟通篇8

关键词:小城镇;家园共育;幼儿;主动性

我园位于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区,其中包括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在这种背景下,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一般孩子的父母都有工作,在接送孩子时匆匆忙忙,没有时间跟教师交流,有些需要家园配合的事项都被家长以“工作忙”的借口推掉;普遍农村的爷爷奶奶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认识,对孩子过于宠爱;还有很多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给教师的家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基于此,我园申报了有关小城镇亲子教育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家长共育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有了不少的感悟和收获。

一、真诚沟通,是做好小城镇家园共育的基础

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教师教育,我们做到了“四公布”。即1.开学初公布该学期培养目标;2.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3.每周公布本周活动安排。4.然后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使家长对我园的培养计划有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不同建议、意见,对教师工作进行充分的配合。

很多家长十分淳朴,在交流中不能主动沟通,还有些家长因为文化不高,不愿意与教师沟通,这样的情况必然会使家园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茶话会。这样一来,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平等对话,消除隔膜,产生共鸣,进而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针对外来务工家长,由于他们的休息时间不固定,于是,我们把家园交流时间定在晚饭后,并安排教师在交流时间照顾这些家长的孩子,使家长安心参与活动。然后根据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平等交流,使家长逐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促进家园沟通,使家园之间的配合更加完善。

二、创新沟通方式,是畅通小城镇家园共育的最佳渠道

家园沟通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的普及,一些新兴的沟通方式也随之而来。比如,利用网络交流,就具有一些普通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比如,可以不用亲自到园,时效性比较强,时间上也随意一些。利用网络,孩子的父母也能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而教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孩子在家的表现。当然,这也是其中一种方式,毕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配备了,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来应用。因此,我们还有其他比如,飞信等沟通方式,把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明天活动需要配合的方面、最近开展的活动等以短消息的形式发给家长,不光能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也能鼓励其与教师主动交流和沟通。此外,在常州争创文明城市期间,把一些文明用语、每天的天气预报等都及时发给家长,提高家长的文明意识,能为常州的争创活动努力。这样的沟通方式及时而有效,不光能关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而且也让家长体会到了教师的用心良苦,逐渐化被动为主动。

总之,我们呼唤的是不拘形式、有创新的沟通方式。只要是有效的沟通,哪怕在常规方式上有些变化,也是创新。比如,为鼓励孩子,我园采取在孩子生日或其他重要节日时,由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给教师,并由教师在班内当众宣读,使孩子受到更直接的鼓励、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力度。

三、亲子活动开创小城镇家长共育新局面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都将教育内容和指导要求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中,向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教育的机会,促使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和能力,也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共同游戏、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增进亲子间的感情。目前,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3-4次的亲子活动,结合小城镇的特点,亲子活动的时间大多数安排在放学接孩子的时间段,让每个家长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家长由开始的包办代替逐步改变成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比如,在《马路上的车》这个主题中,我班举行了自制汽车的亲子活动。在活动时,我要求家长都积极参与,但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大部分家长,还是有几位没有来到。针对这种情况,便要求孩子旁边的家长帮忙指导孩子进行制作。在活动中,孩子与家长们都高兴地参与进来,而且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家长的指导方法很有特色,比如,思思的爸爸在活动时,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汽车有几个轮子,而是引导思思去想,然后再告诉他如何剪车轮,并且在孩子剪完一个后,再引导孩子去想还剩下几个要剪。这样,思思在爸爸的引导下,高兴地完成了制作小汽车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动手动脑,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也使家园之间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增强。

高效亲子沟通篇9

【关键词】亲子教育家长参与互动策略研究

一、引言

孩子凝聚了家人对未来最深切的全部期盼,因此培养好孩子意义重大。只有通过合理引导小孩在解决具体事务过程中的思路和对策,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0到6岁,小孩基本上所面对的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家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大于幼儿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意义重大。幼儿教育是通过对具体事项的探究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的办法,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幼儿发现问题之间、事物之间之间的联系。亲子教育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理念较为新颖、形式较为独特、使用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

二、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中,引入家长参与互动教育策略的意义分析

儿童最初成长阶段主要集中在家庭之中,尤其是0岁至6岁期间,对幼儿开展有质量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幼儿园等教学机构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在幼儿早期成长阶段,其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对其自身性格和终身习惯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活动,引入全方位因素,能够有效提升亲子教育活动质量。

儿童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感,0岁至6岁期间的幼儿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会更加明显。因此,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中,通过积极引入家长参与其中,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帮助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0岁至6岁期间,小孩的成长和教育大多时间在家里完成,因此父母等开户者的教育理念和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掌握知识的基本状况对幼儿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背景能够有效提升0岁至6岁幼儿早期潜力和智力的开发水平。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存在着极大问题和不足,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又极具现实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幼儿的教育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不断加深,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技能的孩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只有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通过充分发挥家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将丰富大量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推动孩子在未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因此,在0~6岁亲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互动的策略,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三、0~6岁亲子教育活动中引导家长参与互动的策略内容分析

3.1营造良好氛围,活动开始前充分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想要有效构建这一体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环境,通过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才能助推构建亲子教育体系。而想要做到这一系列要求,首先,要做好亲子家长会召开工作。亲子家长会意义重大,通过召开亲子家长会,全面、系统、体系化向广大家长介绍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所在目的和特殊意义。在家长会召开期间,应该明确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家长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同时幼儿园要积极做好自身推介和宣传教学理念工作,通过对自身教学风格和特点的充分展示,最终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助推亲子教育工作顺利实现。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宣传资料发放和免费咨询活动,一方面帮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提升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

3.2丰富活动形式,利用多种活动方式加强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教育

家长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重视合理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教育活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充分了解家长思想动态,通过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有效认识和沟通,去寻找其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同时积极结合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为家长制定正确合理的指导策略,通过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帮助家长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通过开展有质量的问题互动沟通,寻找到亲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开展一系列沟通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帮助大多数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教育活动当中,积极鼓励家长,大胆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活动形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实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的目标。

3.3积极拓宽教育资源内涵、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推动资源整合

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需要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经验沟通与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经验交流会,丰富学习各种互动理念,通过对教育资源内涵的积极拓宽,实现多角度、多维度,扎实有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而在教育活动完成之后,要及时做好互动沟通工作,通过对活动开展状况的积极反馈和及时有效沟通,促进家长提升反思能力,增强家长对教育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

四、结语

在0-6岁亲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有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推动亲子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而这一体系就需要积极引入家长这一元素,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想要有效开展o岁至6岁儿童亲子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提供科学高效和切合实际的支撑动力,通过建立体系化、制度化的教育流程,确保整个亲子活动全面科学开展。亲子教育不仅要开展一系列亲子教育活动,重要的是将一系列能够有效调动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和内容,正是通过引入家长元素,引导家长,积极开展参与亲子教育互动的策略,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教育孩子,在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培养形成积极健康、茁壮成长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高效亲子沟通篇10

亲子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有效的沟通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完善孩子的人格。大多数父母期望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也在寻找各种机会与孩子沟通,但不少父母感觉与孩子的沟通不畅或无效,甚至还遭到孩子的抵触。这些父母苦于缺少沟通方法和技巧,长期不自觉地沿用旧有的沟通方法和模式,使父母与孩子都陷于苦恼与迷惘。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关键在于觉察与呈现,父母要善于觉察自己与孩子的情绪、需求与愿望,并妥善地呈现自己与孩子的情绪、需求与愿望,不断练习以提升觉察的敏锐度与呈现的准确性,这样沟通才能顺畅而有效。父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与需求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会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了孩子,父母往往会自动放弃自己的需求。殊不知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不满与压抑的情绪会不断积累。如果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并调控的话,这些情绪就容易爆发出来,导致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对双方造成伤害。

如一个初中女生向老师诉说其母亲脾气急躁,经常发火,她对母亲又怕又怨。当老师与其母亲沟通时,母亲诉苦说孩子学习基础差,跟不上现在的学习要求,自己下班后除了忙家务还要抽空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孩子却不能体谅她的辛苦,做事磨磨蹭蹭,学习漫不经心,母亲心里很着急,又不知如何才能让孩子明白,经常忍不住向孩子发火。这位母亲把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放弃了很多自己休息与放松的需求,也没有及时觉察到自己无奈、紧张、愤怒的情绪在膨胀,因此就只有任由那些不良情绪胡乱喷发,严重伤害母女关系了。

二、呈现自己的感受与愿望

幸福的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需求都应得到满足。因此,当父母的权益因孩子的行为而受到侵犯,父母的需求受到影响时,父母应该向孩子呈现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感受,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其行为给父母造成的影响,并给孩子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如上一例常向女儿发脾气的母亲,不仅是因为没有及时觉察到自己紧张而愤怒的情绪,还因为没有及时向孩子呈现自己疲乏而焦虑的感受,孩子不明白母亲的需求和愿望,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误以为母亲看自己处处不顺眼,所以也很委屈和怨愤。老师指导母亲学习觉察并调控情绪,尝试向孩子表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孩子说:“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回家做家务,已经很累了。你学习跟不上,妈妈还得辅导你,但你学习老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慢慢吞吞,耽误妈妈很多休息时间,让妈妈感觉很累、很着急。”这位母亲按老师的建议做了,后来母亲很少再向孩子发脾气,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开始有所集中,行动也变得利索起来。母亲的情绪通过呈现感受有所纾解,孩子也能够理解母亲,并有意识地减轻母亲的负担,母女关系密切了很多。

父母在向孩子呈现感受与愿望时要注意措词,语气和语调尽量不带负面情绪,否则会让孩子感觉不受父母喜爱和尊重,感觉受到伤害。如“你考得这么差,丢尽了我的脸!下次考不好就别见我!”“你就知道闯祸,气死我了!以后不许出去玩了!”这样的表达主要是在宣泄父母的情绪,隐含着对孩子的命令、威胁、责备与厌恶,容易让孩子感到难堪,产生抗拒和逆反心理,不容易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还破坏了亲子关系。

父母可以分三步向孩子呈现感受与愿望,第一步是不带情绪地描述孩子不可接受的具体行为,第二步说明孩子行为对父母的具体影响,第三步表达孩子行为带给父母的真实感受。孩子对责任感是有需求的,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因此如果父母能够向孩子袒露自己的内在需求,以及自己受孩子行为影响后产生的不受,孩子是愿意改变他的行为来满足父母的,这样孩子也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位母亲向老师诉说孩子放假后喜欢上网玩游戏到深夜,母亲因担心儿子熬夜而难以入眠,影响到第二天上班的精神状态。起初她反复劝儿子不要玩得太晚,但儿子总是嘴里答应却不见起身,母亲非常苦恼。老师建议她向儿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儿子,你玩电脑游戏经常玩到半夜12点过,妈妈因担心你的身体受损害而难以入眠,这影响到妈妈第二天上班的状态,妈妈很疲累,又很担心你。”妈妈尝试着对儿子讲了几次,儿子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妈妈的影响,开始逐渐缩短玩游戏的时间,有时还不等妈妈开口提醒,儿子就自觉关机睡觉去了。父母恰当地向孩子呈现需求和感受能够达到平时唠叨和教训所难以达到的沟通效果。

三、觉察孩子的情绪与需求

同样,父母也要注意觉察孩子的情绪与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情绪,父母要注意解读孩子的需求,聆听孩子的心声。大多数孩子在需求得不到满足、处于困扰之中时也想向父母诉说,但很少一开始谈话就透露出令他烦心的真正问题,往往会先谈一些“表象问题”,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特性,只是注重“表象问题”的话,就很容易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使孩子的困扰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如一个初中男生英语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劝他参加暑期英语补习班,孩子也同意了,起初一段时间每天都按时去学习英语。但有一天家里来了亲戚,其中有孩子的表兄弟,孩子那天下午就表示不想去学英语了,母亲认为他是贪玩,不同意他逃课,硬要开车送他去上课。到了学习地点,孩子扭住车门不下车,脸涨得通红,无论母亲怎么训斥都不听,母亲没办法,只得把孩子带回家。母亲冷静了好一会,然后询问孩子不去学习的原因。孩子说不是因为想玩,是因为自己忘了完成老师昨天布置要听写的单词,怕被老师批评而不敢去。母亲得知缘由,愤怒的情绪平息了一些,然后问孩子有什么打算,孩子说计划先在家里背熟单词,补上欠缺的课程,明天再去学习。听了孩子的计划,母亲的愤怒情绪消散了,并对之前没有及时觉察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及为了满足自己对尊严和脸面的需求就大发一通脾气而惭愧,并庆幸自己没有继续错误的判断和训斥,造成不良后果。

四、呈现孩子的感受与愿望

父母不仅要敏锐觉察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对孩子表达的需求信息进行正确“解码”,还要将“解码”出的真实感受回馈给孩子进行求证,即恰当呈现孩子的感受和愿望,并觉察孩子是否认同。

如一个高三女孩为了高考上线,加倍努力学习,父母为孩子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看电视、减少娱乐时间,精心改善孩子的饮食、营养等。令人遗憾的是女孩高考的成绩离录取分数线差了两分,没被录取,女孩受到沉重打击,躲进自己的房间哭泣。母亲心里也很沉重,但她理解女儿难过的心情,知道女儿此时更需要接纳和陪伴,她走到女儿身边说:“孩子,妈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哭就哭吧。”女儿开始放声大哭,妈妈默默地陪着她,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女儿慢慢平静下来,妈妈继续说:“如果你想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就告诉我,我就离开。”女儿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依偎着妈妈,默默地流泪,过了一会儿,女儿擦擦眼泪,抬头对妈妈说:“妈妈,我还要考,明年我一定要考上。”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让女儿的感受和愿望作了恰当的呈现,让女儿感受到接纳和包容,消解了负疚感和绝望感,激发起对父母的感恩和对未来的信心。

当孩子传递出需求信息后,父母要把对信息的理解如实反馈给孩子,不要随意进行评价、建议、推论、指示等,否则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感到不被接受和信任,引起孩子的自我防御和愤怒情绪。

如一个高二男生期中考试考砸了,数学和英语两科不及格,他回家向父亲诉说苦闷。

父亲说:“你考差了,觉得很苦恼。”

儿子说:“岂止苦恼,都有些绝望了,我感觉高考希望渺茫。”

父亲说:“这次考差是因为你以前没有努力学习。”

儿子不满地说:“你是说我应该更努力?”

父亲说:“如果你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

儿子气恼地说:“考大学有什么了不起?我不信不读大学就没有出路了!”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起初还能觉察并呈现孩子的情绪,但很快就加入了自己的批评和指导,让孩子感觉不被接纳,感受到父亲对他施加的压力和控制,所以激发起防御和愤怒的心理,父亲与儿子的沟通以失败告终。

父母要想准确反馈孩子的信息,就要注意培养与孩子共情的能力,让孩子感觉父母与自己在同一个位置上,在用心体会他的感受,能真正理解他的需求。同时要将理解传达给孩子,孩子才能感觉自己得到了父母的接受和承认,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化解,心灵才能得到抚慰,孩子才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行为自然就会减缓,甚至消除。

如一个初中女生在不熟悉的同学面前容易紧张,说话很不自在,她觉得苦恼,询问父亲:“爸爸,你读中学时,喜欢什么样的同学?”

父亲说:“你是想知道怎样才能让同学喜欢你,是吗?”

女孩说:“是的,班上的同学不喜欢我,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父亲说:“你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你。”

女孩说:“嗯,我知道我不会说话,我说话没人喜欢听。”

父亲说:“你只是放不开,在同学面前很难放松下来。”

女孩说:“是的,我害怕我会说出让自己显得很没趣的话。”

父亲说:“你不希望他们认为你没趣。”

女孩说:“是的。所以我就尽量少开口,就不必冒这个险了。”

父亲说:“不开口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女孩说:“是的,但是这样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同学肯定认为我太内向,不喜欢交往。”

父亲说:“不开口没有使你得到想要的东西。”

女孩说:“没有,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冒一下险,多开口说话

试试。”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很准确地对孩子的信息进行了解码,知道孩子是想表达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苦恼和困惑,对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作了准确反馈和呈现,没有加入评价和指导,只是给予理解和接纳,而孩子在父亲的接纳下,很快理清了困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