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分析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04:10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证券投资与分析;实践教学

一、《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面临的矛盾

(1)投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矛盾。证券投资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因素分析、技术分析和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基本因素分析包括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价值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技术分析包括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主要理论和移动平均线(ma)、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等主要技术指标。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等。上述内容在理论讲授中是具有理性和比较清晰的,但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明确理论的假设条件,获得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分析者一方面能够获得全部信息,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处理信息的能力。(2)技术分析结论与市场实际的矛盾。证券投资有很多种分析理论,在分析市场行情时,常常会遇到针对同一时间段,不同的分析理论得出的分析结论彼此矛盾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多角度的分析结论也会使人无所适从。(3)课时有限与达到较高的分析水平需要时间积累的矛盾。作为财经类高职专科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课堂讲授时间一般是一个学期,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者要想达到较高的分析水平至少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牛市和熊市的循环,才能够将分析理论结合市场实际进行验证和体会。(4)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需求的矛盾。面对同样的市场行情,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的选择往往也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通常也是各种风险偏好类型者皆有,而在课堂讲授时又必须以某一种类型为主,进而出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议

(1)实训场景尽可能仿真化。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实验实训场所,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放弃教室形式的建设方式,在外部建设方面体现仿真化特点,尽量满足仿真实训实践要求。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实训场所应该针对证券业务的递进性,以各投资工具为出发点,结合不同领域对理财人才的需要,将具体功能拓展为:品种认知、品种开户、品种交易模拟、投资咨询四个方面,内设开户区、咨询区、演讲区和模拟操作区,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采用模拟软件接收市场信息,从不同的角色仿真业务场景,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训中心开展各种活动。(2)将模拟炒股作为教学的必要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证券投资与分析》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才能够较好掌握相关的技能,所以,开展模拟炒股比赛应当作为该课程教学的一项必要的内容。该项比赛作为学生本课程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模拟比赛,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有条件地开展实盘炒股。模拟炒股投资存在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学生在投资中使用的是虚拟的货币,投资成功与失败都是心理上的感觉,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约束和引导,模拟炒股可能就会流于形式。因此,为了强化模拟炒股的效果,提高证券投资的实际水平,可以有条件的开展实盘炒股。通过实盘炒股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切身感受,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对培养证券行业高技能型的人才起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4)实践教学要善于发现兴奋点。高职专科院校《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教师不能局限于普通的常识性教学,应该深入到高级使用层面,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学。如果教师能在这些方面多动脑筋,就能取得实践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5)注重讲授师资素质的提升。师资素质的高低对实践教学影响很大,如果教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经验,可以深深撼动学生的“崇拜”心理,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师资素质的提升虽然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是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师,尤其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要进行有计划的素质提升工作。在证券市场处于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之际,相关教师更加应努力实践,亲力而为,积极关注证券市场走势,形成自身的独立思考体系。(6)丰富考核方式动态考查能力。对于该课程的理论考核,应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证券投资分析》科目的重点为纲,鼓励学生以证代考,对于那些通过了该科目从业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于其参加理论考试。另外,课程的实训环节在期末总评中应占有一席之地,要动态地考查学生在实训环节中的综合表现。这个综合表现包括学生平时的实训参与态度,实训任务记录情况,任务模块完成情况,账户交易的操作频次,参与模拟证券交易大赛的积极性和战绩,以及最终学生账户的收益率。这应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用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2

摘要:目前证券投资实脸成为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笔者认为在当前证券投资实验中仍存在若干问题,如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脸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论文结尾处提出了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3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第三人、民事责任

证券分析师在我国又称为股评师、股票分析师,他们是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通过向公众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引导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规范证券市场运作、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St中科、银广厦、蓝田股份等造假股股价疯涨的背后,确有一些证券分析师在其中推波助澜。为此,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了《关于规范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加强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证券分析师的监管。

证券分析师因其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呢?《证券法》和《暂行办法》均未对证券分析师的民事责任作出规定。作为补救,《通知》在第7条中规定,“投资者或客户因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违法或者犯罪而遭受损失的,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损害赔偿。”那么,该如何具体界定证券分析师的民事责任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一、界定证券分析师民事责任的价值

何为证券分析师呢?笔者将其定义为:证券分析师是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和执业资格,就证券市场、证券品种走势及投资证券的可行性,以口头、书面、网络或其他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分析、预测或建议等信息咨询服务的专家。其专家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执业工作的独立性。这是证券分析师执行业务的首要要求。它要求证券分析师在执业时要保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独立姿态,并在工作上、地位上及利害关系上独立于当事人。其二,具有证券从业人员资格。即证券分析师应具备与其职业要求相符合的知识、技能,并得到相应主管部门的认可。其三,证券分析师给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服务是非定型性的。即证券分析师服务的对象一般为非特定化的大众投资者。其四,行业自律性。各国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一般都存在其行业自律机构,指导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的执业行为,并对违规者作出制裁。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职业。在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证券分析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证券市场正经历着重要的进化过程。其中最重要的进步是专业证券分析师的出现。由于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存档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及时、低成本地为分析师所得,使得分析师成为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机制。”[1](p13)理论上认为,如果有用的市场信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全部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反映,那么可以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证券市场是信息市场,只有信息充分,证券的正常价值才能被发现,投资者才可以据此做出理性的投资。虽然有关事实的信息一般投资者也能获得并加以使用,但证券分析师具有一般投资者无可比拟的专业优势和规模优势。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98年11月所评价的那样:“证券分析师使投资者了解信息,他们消化吸收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并且积极追踪企业新的信息,形成报告,他们在信息的传输中扮演了导管的角色。”[2](p9)所以说,证券分析师提供的分析意见和预测对一般投资者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在实践中,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美国高等法院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更进一步说明了证券分析师对证券市场的意义,“证券分析师对整个市场的价值是勿庸置疑的,他们收集分析信息的活动显著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增进了所有投资者的利益。”[3](p9)故证券分析师对于市场和投资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我们也看到,证券市场不是教堂,证券分析师也不是圣贤,而是“经济人”,具有逐利性。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在证券市场从事中介服务的商主体。作为其执业人员的证券分析师自然是一类重要的商主体。所以证券分析师基于利益驱使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在美国,随着一系列丑闻的曝光和股市泡沫的破灭,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的信用不断遭到人们的置疑和司法部门的调查。目前全美涉及华尔街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欺骗的案已达到300多件,涉及50多亿美元的赔偿要求,而排在最前面的25个案子全部是状告分析师的,估计赔偿金额会超过10亿美元,将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为说谎话付出的最大代价。[4](p134)华尔街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对于规范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仅仅依靠道德守则和行业自律有时候并不是有效的,而科以民事责任可能是一种可靠的阻吓欺诈的手段,同时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社会正义的手段。通过对实施欺诈行为的证券分析师科以民事赔偿责任,一方面可以产生威慑作用,促使他们更加谨慎和勤勉尽职,为投资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分析师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投资者的损失得到补偿,有助于化解矛盾,实现市场的公平,增加投资者信心,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二、证券分析师民事责任的性质

证券分析师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双方是平等的主体。根据责任自负的原则,任何人对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要承担责任。如果证券分析师在执业过程中因自己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那么,证券分析师承担的民事责任为何性质?是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还是独立责任?证券分析师从事证券分析业务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与投资者签订证券信息咨询服务合同而发生的合同关系;一种是证券分析师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提供证券信息服务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此种法律关系是基于公众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的信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信赖关系。本文论述的是证券分析师对不特定的公众投资者即第三人的民事责任。

关于证券分析师虚假陈述导致第三人受损的民事责任的性质,当前主要有契约责任说、侵权责任说和独立责任说三种。契约责任说认为:证券分析师向股票市场投资者传播股评信息是为了吸引股民大众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在这种服务中,存在着两方主体,一方是证券分析师,另一方是股民。当股民以一定方式接受证券分析师的股评时,证券分析师与股民之间即形成服务合同关系,证券分析师是服务提供方,股民是服务接受方。[5]侵权责任说认为,证券分析师与投资者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的情况下,证券分析师提供不实信息违反的是一种法定义务而不是当事人约定的义务。我国首例证券分析师民事赔偿案件采用的就是侵权责任。独立责任说认为,“证券交易有其独立的目的,其所决定的民事责任当属一种独立类型,不必强行纳入民法的责任类型中。”[6](p329)

笔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理由如下:

首先,对于独立责任说,大多数学者认为,其虽然免去了责任性质的纠缠,但其也不得不依客观事实的性质,类推适用民法上的侵权或合同责任的有关规定,其实仍然没能避免要将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归于传统法律制度之下。[7]此笔者表示赞同。

其次,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根本区别在于责任基础不同。违约责任的基础是违反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义务,侵权责任的基础是加害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的法定义务;且前者在责任之构成与法律规定之间,存在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的合意过程,后者在责任之构成与法律规定之间,不存在当事人的合意过程。[8](p201)证券分析师向不特定的证券投资者提供证券分析预测信息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并不是一种要约行为,他们与不特定的证券投资者之间并不存在合同关系。证券分析师所违背的义务也就不是一种合同义务,而是法律规定的一种特殊义务。而且我国合同法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采纳德国的“事实契约关系理论”,故认定为违约责任未免牵强。

第三,采取侵权责任说更有利于保护受害投资者的利益。侵权责任摆脱了合同责任对合同关系人相对性的限制,扩大了受保护的第三人的范围,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更显周全。在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一般都是认定为侵权责任。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关于信息提供者对没有当事人关系的第三人承担责任的第522条第1款规定:“某人在其业务、职业或受雇佣中,或其他有经济利益的交往中,为指引他人的商业交易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如若他在应用或传送该信息时未能行使合理的注意或能力,对他人因正当的依赖其信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负有责任。”[9](p209)

第四,证券分析师进行欺诈性预测的行为可以定性为广义的虚假陈述行为。而虚假陈述在现行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是界定为侵权责任的。虚假陈述的广义解释是指,证券市场的参与人违反证券法律义务性和禁止性的规定,在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作出背离事实真相的陈述或记载;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10](p67)本定义中所称的“证券法律义务性和禁止性的规定”具体是指《证券法》第72条:“禁止国家工作人员、新闻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影响证券交易。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第11条:“禁止单位或个人对股票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的事实、性质、前景、法律等作出不实、严重误导或者含有重大遗漏的任何虚假陈述或者诱导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其中证券交易服务机构主要就是指各类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以及证券资信评估机构。证券分析师即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虽然证券分析师不承担法定的信息披露义务,不是狭义的信息披露义务人,“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他们对市场负有不得虚假陈述或信息误导并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根据民法对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以及行为人的过错,则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1](p117)

三、第三人的界定

第三人是指与证券分析师没有合同关系的、使用证券分析师提供的预测性信息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欺诈性的虚假陈述可能会给为数众多的投资者造成损失,但是否因某次证券交易受损的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向证券分析师主张赔偿呢?显然这个范围过大。如果这样,可能会引发大量无理诉讼或滥诉,使证券分析师动则得咎;迫于无奈,证券分析师将三缄其口,无所作为,投资咨询行业将趋于萎缩,所以必须合理界定第三人的范围。

我们认为,有权主张赔偿的第三人一般要符合如下条件:

1、第三人必须是证券分析师可以合理预见的使用其提供的信息的投资者。所谓合理预见,指证券分析师依其职业常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哪些人将受到其预测分析的影响。这要依具体情况,视证券分析师信息的时间、场合、对象以及采用的方式等来确定。例如,证券分析师在针对一定数量投资者的咨询会上预测信息,仅视该部分投资者为可以合理预见的第三人;如果证券分析师通过全国性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来预测信息的,则应视不特定的公众投资者为可以合理预见的第三人,此时证券分析师对投资风险应该作出充分的警示说明,而不能以“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之类的语言笼统说明。

2、第三人必须是合理信赖证券分析师重大虚假陈述的投资者。换言之,第三人依据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作出投资决策时,不知道或者不可能知道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有重大的欺诈,即第三人必须出于善意。投资者明知或者有理由知道证券分析师的预测含有重大欺诈仍作出投资决策的,由于其投资是在没有受到欺诈的情况下作出的,不得主张赔偿。当然,如果有的投资者根本没有获得和使用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信息,也不得成为此处的第三人。

3、第三人必须是证券的实际购买者或出售者,即投资者信赖证券分析师的欺诈性预测进行了买卖证券的行为。

4、第三人必须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被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前买入该证券;在虚假陈述被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卖出该证券或者继续持有该证券而受有损失的投资者,即必须是诱多虚假陈述的受损者。之所以不把诱空虚假陈述的受损者纳入第三人的范围,是因为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且较之于诱多虚假陈述更难于认定。

5、第三人应该指没有专业投资技能的一般投资者,而不包括机构投资者,如基金。因为机构投资者一般都拥有专业研究机构或专业研究人员以及职业经营管理人员,对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有能力作出审慎的判断,没有理由被欺诈,故不宜纳入第三人的范围。

四、证券分析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们认为,在认定证券分析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时,应考虑到证券分析师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他们在进行证券分析时,要受上市公司事前和事后的影响,而且一旦信息公开,信息在证券市场上持续作用的时间较长,也就是证券分析师有可能对他人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一种期限不确定的担保责任。再加上证券市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存在风险,投资者受益或受损是经常的事情,如果法律强制证券分析师对第三人承担责任,而不考虑其行为时有无主观上的过错,这种无过错责任对于证券分析师而言未免过于苛刻,对证券分析师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不主张证券分析师对第三人的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

正因为如此,我国首例证券分析师民事赔偿案件,法院采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采用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又不利于保护受害者,原因在于证券分析师作为专业人员,与证券投资者相比,在信息获得中处于优势地位,一般的公众投资者只能被动的了解、接纳公开信息。对于证券分析师是否有过错难以充分举证。

笔者认为,考虑到诉讼中的举证问题,在确定证券分析师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下,基于保护受害人的目的,对证券分析师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过错原则即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是指若原告能证明其所受损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律上就应推定被告有过错并应付民事责任。[12](p570)即如果投资者能证明其所受的损失是由于信赖证券分析师的分析、预测或建议而作出投资决策造成的,而证券分析师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律上就应推定证券分析师有过错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要以因果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因果关系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证券欺诈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历来是一个难题,而证券分析师的民事责任问题更是在理论及实务中少有论及。故笔者拟借鉴“欺诈市场”理论和“信赖推定”原则,具体分析证券分析师虚假陈述侵权行为中的因果关系。

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中,包含了两个有关的因果关系问题:一是投资者的投资决定是否因为信赖虚假陈述而作出,即是否存在交易的因果关系;二是投资者的损失是否因为虚假陈述而导致,即损害的因果关系。[13](105)

关于交易的因果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证明:一是分析师的虚假陈述是重大的;二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对其陈述产生了合理的信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定。证券分析师只是依据客观事实作出预测,不可能与市场行情没有出入,所以只有其预测中含有重大的欺诈成分时,才能成立虚假陈述。而且此虚假陈述要足以使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合理信赖其是重大的,并作出错误的投资决定。至于“重大”的具体标准,还需要从技术层面给予认定的一般标准;具体案件还需法官具体分析,进行自由裁量。关于损害的因果关系,即投资者依据分析师的虚假陈述实际买卖了某种证券,并因此而受有损失。这是客观事实的认定,比较容易。认定证券分析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的难点正在于如何确定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与投资者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所在就看投资者是否对分析师的言论产生了足以影响其投资决策的“信赖”。“信赖”作为投资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如何把握,难度较大。根据“欺诈市场”理论和“信赖推定”原则,证券分析师的虚假陈述行为是对整个证券市场和所有投资者的欺诈;依投资者根据证券分析师虚假陈述进行投资的事实,即推定投资者对分析师的虚假陈述产生了合理的信赖,而无须由投资者积极举证证明其产生了实际的信赖。

归纳一下,我们认为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认定证券分析师的虚假陈述与投资者的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证券分析师作出了重大的虚假陈述;(2)投资人投资购买了与虚假陈述直接相关联的证券;(3)投资者是在虚假陈述作出后被揭露前进行证券买卖的;(4)投资者在虚假陈述被揭露或更正之日起,因卖出证券或继续持有证券而产生亏损。

在实践中,证券分析师虚假陈述大多数是与他人合谋进行内幕交易或者操纵市场,构成共同侵权,依法应承担连带责任。这些情况下,证券分析师的虚假陈述并非投资者受损的唯一原因,证券分析师与其他责任主体如何分担责任、证券分析师到底承担多大的责任,尚须法官依案件具体事实进行自由裁量。

参考文献

[1](美)小约翰?科菲。市场失灵与强制披露制度的经济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

[2][3]转引自陈汉文。证券分析师、定价机制与利益冲突[J].审计与理财,2003,(6)。

[4]苑德军、王国平。证券分析师的两难境地[J].银行家,2003,(1)。

[5]马卓檀。投资者权益保护逐步落到实处[n].证券时报。2001,(7-12)(10)。

[6]赖英照。证券交易法逐条释义(第一册)[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2.

[7]杨明宇。证券发行中不实陈述的民事责任研究。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8]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14]转引自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11]李国光、贾纬。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证券投资教学;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128-01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高职学院在此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高职学院开设证券投资教学的现状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对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改革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一些策略和设想。

证券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时间短,而且粗放型经营,对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为了培养能适应证券市场新变化的复合型人才,金融学教学中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要相应进行变革。教学应以培养适应证券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因而有必要探索在新形势下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相关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从整个群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形成这种局面: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似懂非懂的听。课程结束时老师觉得应该讲的都讲了,可是学生依旧觉得一头雾水。结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试只靠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缺乏教学实践设施,硬件建设水平滞后。中国很多高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实验室,部分高校不将其看做专业教学的附属设施,而是将它用于商业创收。同时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导致了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或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三)缺少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大都是国外证券投资理论的译著,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并不能完全适用。如果一味机械、教条地照搬,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甚至会“误用”。特别是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对证券投资理论分析都是基于国外的现状,对本国证券市场进行的分析少之又少。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并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出来。这种状况急需改善。

(四)教学方法大多数学校仍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而且这些图表在黑板上根本不可能画,结果造成学生听不懂,教师讲不明白的局面。证券投资学课程讲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手段。但中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学院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作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进行证券投资教学的改革措施与发展前景

(一)根据以上我国高职院校证券投资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两点改革想法:(1)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是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课时上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每周一半时间在课室上理论课,另一半时间在模拟实验室上实训课。理论课教材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实训课借助证券公司研发的证券模拟交易系统进行证券模拟投资训练。证券投资的理论体系虽然比较简单,但随着研究者们的研究创新,各种新的观点和角度也不断涌现。作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立足于“常识性”的知识点,这些“常识性”的知识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的概念、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证券交易的过程、证券投资品种(重点是股票和基金)、证券基本分析法、证券技术分析法、证券投资策略及证券投资方法。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品种仍然是股票,因此,实训课基本上就等同于“模拟炒股”课。当然,作为证券投资的一个主要品种的股票,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代表我国证券投资的现状。(2)大胆的进行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方面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与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相适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包括三大模块课,分别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辅修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技能模块课应包括: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公司理财、衍生金融工具、证券法律法规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为选修课程。同时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应鼓励证券专业的学生掌握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材方面首先应该以我国证券业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参考国外先进的理论来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论,不能盲目的遵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从而把路走歪,走死。其次应注重教材中对实践科目的安排,证券投资不是只让学生记住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利用证券投资盈利的方法。

(二)我国证券投资教学的前景及展望。

我国目前的证券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逐渐扩大的市场对高素质的证券投资类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证券投资专业人才是一项所有本专业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目前国际战争局势稳定的大局下。金融市场变成了世界各国追逐利益的主战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实力还比较薄弱,对于培养证券投资人才这一事业,展望未来: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5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论/文/网lunwennet/com]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6

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有效性建立在两个假设前提上:一是证券价格对证券信息具有不 同程度的敏感性;二是存在一种能够提供与传递信息并保证信息质量的法律制度。(注 :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5。)证券监管旨在通 过树立市场信心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其主要手段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随着证券专业化 程度的提高,信息披露报告中出现大量晦涩难懂的法律和会计术语,超出了普通……

在我国,真正意义的证券分析师尚未出现,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在2002中国工商论坛 上指出:我国将在适当时候推行证券分析师制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了十几年,从事股 评工作的人不在少数,但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制度的推出, 除证监会大力推动外,还需要证券业内部的力量。该职业的产生首先应基于市场需要, 我国1998年《证券法》并未采用证券分析师的概念,而是用了“证券咨询机构专门从业 人员”的冗长称谓。2000年7月证券业协会制定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也 只是略微提及。

二、证券分析师的市场角色与法律定位

当证券发行人的预期利润、管理决策等可能引起证券价格发生较大变动时,为辟免其 证券价格过渡波动,发行人会将信息选择性地披露给一些证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再 由他们做出市场预测和投资建议,这种选择披露的方式表面上看有利于证券价格的稳定 ,实际上违背了证券监管理念。证券分析师为避免被发行人排除于信息公布所选择的人 员范围外,有时会不得已做出对发行人有利的评价或建议,而不敢提相反意见。(注: 施天涛、李旭从“选择披露”到“公平披露”——对美国证券监管新规则的评价与思考 [J],环球法律评论,2001.(4).492。)2000年8月,SeC试图以实现市场机会真正平等的 公平披露规则而代之选择披露规则,效果如何有待实践检验。

证券分析师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无论在信息的搜寻还是证实上都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多数解释证券市场效率的理论都十分强调证券分析师在获取证券信息方面的优势。证 券分析师有两个基本职能,首先是从发行人以外的渠道搜集有关证券价值的重要信息, 例如,利率、竞争者行为、政府行为、消费者偏好、人口变动趋势等。这些信息是不具 备专业知识的发行人所依赖的参考资料;其次是证实和比较发行人披露的信息,防止恶 意欺诈并消除偏见。(注:[美]小约翰·科菲市场失灵与强制披露制度的经济分析[J]经 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13。)

证券分析师是投资者的参谋,其应当利用上市公司正式的信息、相关产业信息、 经济发展信息提供分析意见,并尽可能地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分析意见客观、真实、可 靠。但因为证券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其不应对预测行为承提责任。司法的干预应该是有 限的,除非分析师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否则不能因为预测的误差追究其责任。法律应 鼓励证券分析师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才能为投资者服务。投资者参考分析师的意见做出自 己独立的投资判断,最终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维护投资者利益和保证分析师正常执 业的目标是一致的,证券分析师组织将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分析师的执业能力, 培养分析师良好的执业素质,以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

证券分析师业正在形成规模,对证券市场起着推进作用的同时,可能带来危害证券市 场的消极作用,各国证券市场频现证券分析师以权谋私的丑闻,给证券业蒙上阴影。为 促进证券咨询业的规范发展和提高证券分析师的专业水平、规范证券分析师的行为,急 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内的制度来规范这一职业。证券分析师何 时应为其言行承担法律责任。更要明确何时应豁免其法律责任,避免其遭遇诉讼威胁。

三、证券分析师言行的不实责任与责任豁免

在世界经济衰退和股市持续低迷的大潮下,作为证券业楷模的华尔街也出了问题,证 券分析师违规操作的丑闻频现,引发人们对证券分析师法律责任的纷纷议论。最轰动的 美国纽约州司法部诉美林集团证券分析师建议公众购买潜在垃圾股、自己却大量卖出的 信用欺诈丑闻,近日以和解协定告终。但远非尾声,若分析师以权谋私的问题不解决, 没有人仍会对证券业抱有信心。该案的大白天下初步揭开了投资银行和分析师互相勾结 的重重黑幕。

证券分析师应当对股民负责,提供客观的评论。许多分析师却违背职业道德,扮演投 资银行推销员的角色。多数华尔街投资银行主要依据利润给分析师付酬,两者狼狈为奸 。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银行利用自己的分析师吹嘘自己的证券,所谓“专业股评”虽 不乏善意的引导,但也存在恶意欺骗。20世纪90年代网络股和电信股的泡沫,某种程度 上就是分析师吹起来的。只有分析师的收入与其任职的投资银行的经营业绩分离,彻底 解决利益冲突问题。证券分析师信用欺诈释放的市场信号导致股市异常变动,市场自身 无法调节,需要政府监管的外力价入,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另一重要干预是减少证券投机 。证券投机虽有益于促进证券价格根据时价做出调整。但投机者往往醉心于研究开价不 足或过高的股票。(注:[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m]北京: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579—580。)证券监管禁止证券诈欺,投资者有权通过司法途径提出 欺诈的损害赔偿请求。

根据传统的欺诈原则,可诉的虚假陈述必须实际上已为被欺诈人信任,否则,这种欺 诈就是无害的。通常,来自证券欺诈的收益为零。尽管欺诈所产生的成本并不等于投资 者遭受的损失,但确实存在社会成本。虽难以量化,但至少可能存在两种:第一,经理 层在封锁坏消息时将动用的资源;第二,有些投资者为克服公司经理层虚假陈述的损失 ,就不得不设法用更多的资源努力发现企业的真实情况。另外,证券价格下跌导致的损 失是否属于应予赔偿的部分,而分析师信用欺诈应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都 值得研究。

我国证券法上规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业人员不得从事下列行为:一是委托人从 事证券交易;二是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三是买卖本咨询 机构提供服务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我国首例股评家与股评刊登媒体被判承担损害赔偿责 任的“湘中药股评案”相关法律问题的研讨会上,有人提议尽快建立证券分析师信息获 取、分析业务免责制度,证券分析师只要完全尽了诚信和注意义务仍无法避免事实失真 时可以免除责任。证券分析师的地位应该完全中立,其进行证券分析时,只需依其内心 的确信,发表忠实于专业知识的专家意见即可,无需受任何人的指摘。如非经过严格的 法律途径调查和充分的证据支持,证券分析师不应受无合理和合法根据支持的苛刻指责 。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7

关键词:证券投资;理财;财富

一、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证券专业知识,缺乏证券投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家长注重孩子理财能力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为主,而没有涉及金融相关的课程,来源于《证券投资与理财》公选课程上一项调查的结果是:有91.5%的学生家长询问他们念大学的孩子是否懂得股票,且认为大学生无论就读什么专业,都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基本理财工具,并在这一领域超越他们的父辈。另一项的调查是:95%学生家长投资股票的同时所从事的职业与证券无关,他们几乎没有在没有任何知识和学习的情况下进入市场交易,最终的结果是赔钱。

以上的调查表明国民追求财富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但是所掌握的投资理财相关知识不够,再加上通胀高企的外部环境,自身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令许多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财富焦虑症”,大家都想让自己的财富保值与增值,与此同时,家长们也认识到:下一代人在人生的学习阶段培养理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的证券知识水平尚处在粗浅认知的阶段

学生可能是未来的交易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亲友、家庭、个人的积蓄需要进行理财,如何管理手中的财富?这是家长和学生都迫切希望在校期间能补上所缺的一课。调查显示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家长们的交谈;二是高中时历史课上的金融危机“美国大萧条”、“东南亚金融危机”;三是在广播报纸和网络财经新闻。学生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特点是:证券知识是贫乏、零乱,大多数人没有股票交易的经验,可以视为不具有证券专业知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选择勤学操练。

二、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提高证券投资知识和技能

在本校的公选课程中,《证券投资与理财》是最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在网络开放选课10分钟后,即被选完,也有学生建议在他们的专业上增加一个证券投资的课程,或在周末课开设与证券投资相关的金融课程,即使是收费也可以接受。

这种状况与我国的经济日益强大,伴随着国民财富迅速增加有关,家庭经济状况的逐渐改善,国民享受到了财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乐趣的增加,追求金钱被看成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理智追逐财富的热情对年青的下一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投资手段的丰富,储蓄、保险、股票、基金等各种投资项目的出现,国民愿意为丰富财富知识支付学费,注重财富性格的培养,加强投资风险意识,财富是生活质量的根本保障。

三、财富效应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理财主要指一个人对财富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能力。财富效应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进而促进消费增长,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一概念是C・哈伯勒提出来的。

班上有一位2009级工业材料专业同学,他的家长把家里闲置的钱交给在银行工作的亲戚,到了年底家里拿到了几倍银行利息的分红,全家人欣喜之余,赞叹这位亲戚的投资才干:通过银行投资理财获得高于银行的利息收益,主要是投资了股票和基金。成功的投资收益,打破他的家庭所有成员已经秉承了千百年来农村依赖农耕为收入来源的传统价值观,深深触动了该同学,这些事情成为他渴望在证券市场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动力,信息和专业知识可以用于做股票赚钱,资金投资不同领域的收益不同,正确进行投资使财富增值等各种新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使他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到证券知识的学习。

四、利用自己本专业知识在证券市场中实现自我价值,专业课与选修课相得益彰,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证券投资与理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运用。每堂课必有的市场分析,每讲到一种分析方法,都用市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如技术指标中的maCD,讲完其顶背离运用法则后,马上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maCD指标的应用法则,接下来学生自己上机,在行情软件中寻找股价顶背离的案例,提高对maCD指标的识别能力,讲完所有技术分析方法后,再给出一只股票,让学生用学过的各种技术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层层推进的实训,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要点,也掌握了所学理论如何在实际中运用。

在《证券投资与理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初步掌握证券投资所需的基本能力。整个的教学过程分成几个步骤进行:一是学生需要收集分析所需的各种信息,然后依次完成宏观、行业、公司、技术分析;二是根据自己的分析成果进行短线模拟交易;三是阐述自己的分析成果和操作成果。该项实训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通过短时间的集中综合训练,学生能够提高信息的综合收集整理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选股能力;提高交易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在证券投资实践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投资项目,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经验,这是投资投资界大师们坚持倡导的,稳定成功、安全获益的有利因素。如对于股票投资,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行业的上市公司、运用自己便于掌握的方法来决定操作手段,提高成功获利的几率。通过这样综合训练,学生体会到:自己变得更加专注本专业的学习了,以及追求专业知识的精益求精,特别是对于枯燥工科专业课的学有裨益。

在投资股票的同时,可以不断认识自己投资的股票所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的了解国内外各种因素对这些行业的影响,开扩了眼界,知识更丰富,在证券市场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五、结论

通过对我校高职学生证券投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调查研究,我们看到了《证券投资与理财》课程有效地帮助了各专业学生普及金融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理财能力,拓宽学生专业实践、实习内容,使他们专业知识领域与金融知识领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对国内外经济分析能力,信息意识与信息处理能力,沟通意识与交流交际能力等。这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探索职业教育向职业培训转型的道路之一,希望能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进一步证明了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和“窄基础”知识的灌输方式,应该转向“综合技能”与“宽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才能使学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复杂形势。

参考文献:

1、(美)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8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应用能力;教学方法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完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如何提高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效果,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是金融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1]。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工作者普遍认为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应有很大的不同。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教学为主体的静态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该课程的教学。作为一名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笔者深刻体会到应以课程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中心,从教学方法入手进行改革,以逐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是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而缺乏实践深度。而证券投资学既是理论性很强的学位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如著名的K线理论、扇形理论、缺口理论、波浪理论等,对实际的证券投资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只有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传统教学存在课堂讲授比重太大,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目前,由于师资力量的原因,只有师资队伍强的学校把证券投资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分开,形成证券投资学和证券交易实务两门课程来进行教学,而大多数学校还是直接把理论和实践并为一门证券投资学课程,因此限于现有条件以及课时限制,造成了课堂讲授中以教师主导为主、教法单一,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转化为创造能力方面缺乏一些有效方法和手段。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国外优秀教材对投资基本分析的论述较少,对技术分析只字不提,对现资管理理论和方法则作为主要内容详加阐述;而反观我们的现状,主要讲授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运作、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四大部分,而作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证券组合管理、风险资产的定价与证券组合管理的应用、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等,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联系的理论和应用部分并未在教学内容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课,让学生能从投资者角度进入证券市场,感受证券市场的涨跌变化,培养学生的市场敏感性,磨炼心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目前很多高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金融证券类实验室,部分高校也没将其看作专业教学的正常投入,而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检查的摆设。同时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导致了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缺乏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弊端,我们要在原有基础上予以创新,加入优秀的教学元素。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为:以能力(含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重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媒体,以专业课类型为划分依据,个性化的、或综合包容性的教学方法模式。体现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师生隔离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师生互动性的模式转变[2]。可考虑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有:

(一)市场模拟操作教学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同时由于证券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实习期间不可能实际操作。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广泛使用模拟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是实现证券投资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的有效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证券投资的模拟教学一般分为模拟交易实训、金融沙盘类互动演练和金融学术实验三个层次,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两种模式。模拟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利用不同的模拟教学级别和模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笔者在模拟教学中采取了团队竞赛的方式,通过团队帐户和个人帐户的建立,提倡团队设计、实施、评估、调整团队投资方案、分析讨论团队中个人投资方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人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从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案例分析教学

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原理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定条件下的分析能力。在证券投资的教学中,结合教学重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开展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通过案例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设计案例的展示,如何提出思考问题、开展课堂内外小组讨论等,都是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中应反复思考的内容[3]。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适当的案例,可以对书本上的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学习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说,利用相关软件对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案例教学。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是指根据宏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行业发展和公司财务状况等的分析,评估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投资建议的一种证券投资分析方法。教学时可以根据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三个分析层次: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在当前状况投资哪类、哪只股票是合适的。先要设问: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哪个行业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中属于优势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哪个企业是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较大作用?然后从相关软件中查找需要数据,分别对各层次进行分析,最后选出具体的投资对象。经过这样一个案例的讲解,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来选择投资对象。

(三)学生探究式学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因为课时较紧,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证(下转第295页)(上接第293页)券投资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以前所学课程与本课程的相关情况,安排学生自学一些易懂或以前其他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在授课时,这部分内容可一带而过,节约时间,以便在重点、难点内容上下功夫。课后可以适当布置作业或小论文。这些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又使学生在一定的压力下看书、阅读相关杂志,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投资报告进行评点,能够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由感性投资上升为理性投资。在对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会渐渐地有自己的看法,会主动探求一些问题。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证券投资学的内容紧贴金融市场,学生应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因特网,最为快捷、直观地将最新的财经类市场信息带入课堂,亦可以借助教学光盘将专家请入课堂,了解权威专家的观点。同时通过多媒体制作教案,教师可以结合市场的实际材料,用多维的图表将K线理论、缺口理论、形态理论、波浪理论的运用和价、量、时、空等分析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适时的宏观经济信息、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和动态的财务报告等进行分析,提高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教学信息平台。

(五)开展课外教学,建立实践基地

实践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基础,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需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一般可以选择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如能将证券交易所也作为实践基地则更好。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习,了解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了解如何进行投融资等;通过参观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感受交易场所的实际气氛、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的实习,掌握投资组合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等等。通过实践性教育,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结束语

总之,证券投资学在教学内容上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增加足够的实验与实训内容,将部分课堂教学转换到实验室或实践教学基地。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我们也要适当改变教学评估体系。以往对教师的评估多采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乃至科研能力的评估,而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方面重视不够,这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评估体系要加大这方面的比重,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将应用型教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使得教师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4]。

参考文献

[1]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2]赵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吴朝霞.关于高校本科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9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财经类专业教学模式

一、引言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研究证券投资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特点以及规律,并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对证券投资工具进行基本的交易操作。学习本课程不但是专业学习的需要而且能帮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理财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管将来在哪个行业发展,投资、理财都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初步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以及证券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程序和投资技巧,利用证券模拟和网上实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二、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适用的教材。证券投资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投资市场的不断完善息息相关,众多投资理论的形成也都是在西方市场环境下研究得出的,这样就导致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我国证券市场实践脱节。并且这些理论部分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等众多理论,其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的创始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见其理论达到了一定深度,而且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要理解这些内容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本适用的证券投资学教材不仅要符合财会专业知识结构,还要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据统计,目前在售的证券投资以及投资分析等相关教材绝大多数都是面向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对金融理论和模型的解析,而证券交易软件的操作和投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少。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证券投资工具的运用、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等。目前,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课两个部分。总课时为64-72学时,以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授课老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技巧,但是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也不显著,比如在学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到K线图、移动平均线、黄金分割线以及KDJ、maCD、wmS、RSi等各类技术分析指标,因此,授课老师在演示操作交易软件时,交易界面包含大量的信息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消化。实验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4,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学生要运用模拟交易软件完成相关实验操作,还要撰写实验报告。但往往因为实验课时过少导致实验环节的完成情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程考核评估方式单一。目前金融专业以及财经类专业的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均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很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积累到期末考试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证券投资学教学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应该丰富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表现成绩。

三、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在教材方面建议选用国外成熟的理论教材外加国内的案例分析教材,这样既能充实案例分析的内容又能弥补实践模拟课的缺陷,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投资理论,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西方投资理论可以略过不做重点讲解,教学内容本着够用、会用、实用为原则,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和灵活运用能力。在我国多变的证券投资市场环境下,教师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能只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还要加入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投资知识,及时补充国家证券市场中相关制度、政策等的变化内容,通过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变化。针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及特点,使其能够学以致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金融理论与模型的解析。

2.加强课后模拟交易指导与监督。鉴于目前实践课时过少,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求学生课后自行下载并安装证券投资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对课上讲授的各种投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综合练习。另外,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选股思路,寻找潜在的绩优股,就某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投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独立撰写投资分析报告。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最好能到证券交易所顶岗实习,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在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后模拟交易的指导与监督,指导学生综合应用投资学课程中的所学到的各种理论、方法或技巧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和综合素质。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打破目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引入财经周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进行如下教学模式的安排: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然后由老师提出与所授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选择播放《华尔街》以及析金法百科等相关视频将教材理论知识同视频中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投资实践。其次,在讲到金融衍生工具这个知识点时,因为很多同学对其不了解,可以利用案例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例如:假设今天某位同学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了10000股平安银行的股票。可以提问:买进后你会担心什么?怎样归避股价下跌的风险?什么是套期保值?怎样进行操作?引导学生得出套期保值的做法是在期货市场卖出10000股1个月后交割的平安银行股票的期货合约,期货价格也为每股20元。继续提问:假如平安银行一个月后股票价格下跌至15元/股,套期保值结果如何?假如平安银行股票价格一个月后上涨至30元/股,套期保值的结果又如何?层层递进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并理解套期保值的含义及特点。最后,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变化,引入财经周评模式,每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证券知识上周证券市场进行评价并对本周的股价走势进行预测。

4.课程考核评估方式多元化。课程的考核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证券投资学目前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比重太少而且实践环节的成绩几乎体现不出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以知识的运用能力为重点,而现有的考核方式没有突出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这样就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实验报告也不认真完成。因此,要增加平时成绩尤其是实验课和实验报告考核的占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还需增加课程考核中课堂讨论和主动发言的成绩比重,注重考核学生在实际投资领域的投资理财能力。

综上所述,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课后辅导与监督等多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改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同时,切身体会证券投资交易的流程、交易方法和操作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硕.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经济.2016.10. 

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篇10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非金融专业;教学手段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独立自主进行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以致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必要探索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针对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看似很清楚:“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变成了“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学”,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1]。于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模拟操作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结果,学生学完以后,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非常薄弱。这就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背离了。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对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一直采用的是“一只粉笔两本书”作为教学工具。但是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听课效率低下。

(三)缺乏实践环节、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都会有一定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投资者角度进入证券市场,感受证券市场的涨跌变化,培养学生的市场感觉,磨炼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永远不会明白证券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理论联系实际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体系的压缩,导致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设置教学实践课,有的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教学实践课,但落实起来不是很到位,所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材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我们现有的教材理论介绍过多,过于呆板,对于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在教材中很少涉及。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内容很少在教材中反映[2]。很多学过证券投资学的同学对这些概念茫然无知。另外就是游戏规则的变化,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是证券法规全面修改的时期,证券发行、上市以及交易规则都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即使是最新版的教材对上述内容都很少涉及,对规则修改更是没有反映。这些都难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

二、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教会他们证券的交易,最低的目标是学会炒股。不仅要知道开户程序、交易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掌握最基本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为市场和社会培育合格的股民、理性的投资者。中级目标是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证券业的大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要求学生参加并争取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的证券经纪类考试,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高级目标是为同学们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证券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证券知识。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取代以往的“粉笔+黑板”的老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1、案例教学

选择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一些难以理解、繁琐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2、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实时接收沪、深股市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模拟股票交易系统,建立操作规则,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同时,通过让学生扮演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角色进行模拟投资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具体运用,通过模拟操盘预测市场行情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证券投资知识。因此,模拟投资活动的开展,更突出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设置的一个较高的层次。

3、多媒体教学

证券投资分析是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由于证券价格在证券市场中的波动起伏是扑朔迷离的,所以,证券投资技术对于提高投资人的判断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强对证券市场未来的预见能力,躲避即将来到的风险,任何一个投资者(机构)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实际分析能力。而技术分析法涉及大量的指标分析和图形分析K线图、缺口理论、形态分析、成交量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现场设计黑板,描画技术图形,列举证券投资实例,还要通过察颜观色、个别提问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原本生动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看来也索然无味。而通过多媒体创作工具,则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形态中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的“电子讲稿”[3]。例如,用microsoftpowerpoint和authorware绘制出K线图以及各种K线组合,通过形状、大小、色彩、闪烁、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并利用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形象地讲解了葛兰碧的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了Flash的动画技术,生动、贴切地向学生们展示出股票交易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修正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改变过去教学没有实践环节或是把实践教学形式化的状况,使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以上,这样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由于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压缩,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证券公司进行岗位实习和训练。另外,要改变现有考试方式,增加实践环节考核力度,把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的考试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

参考文献

1徐怀业。关于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学报。2007,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