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05:50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1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02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跨省,跨地区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之中。而月塘中学,正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经济非常落后,老百姓为了生活,不得不进城打工。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10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监护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上课时鼓励他们发言,锻炼他们的胆量,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自以为是”,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组建学习共同体,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我还经常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平时应多与孩子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10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相处融洽,学习、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比较敏感,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家信的方式,让全班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颗爱心,还要具有耐心。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021)

留守儿童作为1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开心成长。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会很深,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与五(1)班XX同学结了对子,她是1个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很内向的小女孩,很少与他人交流,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在班级集体活动时,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二、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

XX同学学习成绩中等,完成作业时常会遇到困难。我找到班主任和课任老师,针对她的情况,专门拿出方案,进行补课。她的成绩稳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了,还经常打电话和我交流。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2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021

在这次参与志愿者的活动我们去到了偏远山区,见到了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是什么样子。说实话看着他们的样子,在想想城里的小孩就有些忍不住想要流泪,在了解哪些留守儿童家里的事情之后心里更是心疼他们,不仅感叹命运的不公。他们在这么偏远的山村却也知道读书是唯一走出大山的希望,只有读书才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家里离学校远就大早上起来去上学了,即便是平常还要在家里做家务,在周末还要做农活,他们也没有放下自己的书本,没有停下学习的.进度,这样的精神是很多城里孩子没有的,他们是真的喜欢读书,喜欢书籍。

而这次去参加这个活动,做志愿者,我们带了很多的衣服,和很多的书籍。这里的小孩子可能一年也穿不上一件新衣服,他们的父母也都有着不得已的原因,在外面打工赚钱。而这边家乡可能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出去打工了,小孩子们除了做事之外可能还要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这么小的孩子却要面对这么大的担子让我不禁有些感动,有些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但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在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个小男孩,我让他带他的小伙伴来,我给他们上课,讲课,告诉他们一些城里的事情,当我问他最想要什么,我可以回去之后,邮寄过来给他。但他却说出了一个让我没有想到的答案,他说他想要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他的爸爸妈妈已经三年没有回来了,他都已经快要忘记他们长什么样子了。当他说出这个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或许是看出了我的尴尬,他又说他什么都有了,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这幅画面让我不禁想哭,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却这么懂事,我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和父母闹着不去上学呢。这个岁数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陪伴长大的时候,但现实的原因却使得他的父母不得不远走他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为的就是养活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感情确实让我一度很难受,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事情多的很,但我却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毕竟每个人都要生活。我只能够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那些我能够帮助到的人,这也是我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的初衷。我相信随着我国慢慢的发展,迟早大家都能够过上阖家团圆的生活。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021

留守儿童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件事。因为很多家庭要外出打工养活家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出去工作,不然无法维持一个家庭的支出。今天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格外多,为此在这次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这次去的地方不是很偏远,但是那地方也不是多富裕,属于一个小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是一进去,我也是感到心情沉闷了,一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几乎没有青年和壮年在里面。我们去的时候,村子里上学的孩子还没有回来,只有一些三四岁和上了六十的老人在,而且他们不仅要带小孩,还要做农活,特别的辛苦。后面我们就了解到孩子的爸妈几乎都出去打工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村里的儿童都特别的懂事,即使想念爸妈,也不会去吵闹。这样的他们真的让人心疼。我们在晚上才等到孩子放学回家,他们一回来就要做饭做菜,做家务,还要学习。而且据了解他们的学校离家很远,因为没什么钱,就只能徒步走到学校,一来一回就要费很多时间,早上起的真的比鸡还早。

我们自从了解之后,能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小物资,帮不上太大的忙,虽然没有很偏远,但是生活也是真的难,大部分的家里都没有大人在,都是一些儿童,这么小就要承受很多。这样一对比自己,我觉得太幸福了。这次的经历也让我知道还有很多地方跟这里一样,需要去被注意到,这些儿童也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看到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就能知道他们的困境,正是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才会这样被留在家中,不能与父母享受在一起的时光。我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渴望父母的爱和关怀,也能感受到他们想要去往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期待。

与此,我们更加应该呼吁社会上的人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他们不是没有人去关爱的。我想只有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的生活,才会有一些改变,这些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更多帮助,他们不再是孤单的。这次的这个经历,真的是让我明白了在社会上生活的不易,我是幸福的,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人,才算得是圆满的。关爱留守儿童,大家一起去做才更好。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021

21世纪,是经济蓬勃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打工浪潮似潮水一样涌来,人们纷纷远走他乡,造成农村“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状况,孩子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缺少家庭教育的环境,从此,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们,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肩负着让每一个儿童都应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理所当然地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温暖。那么,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些儿童离开父母后,就产生了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常使他们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儿童在学校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将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拥有爱心的班主任才能让学生信任,让孩子亲切。于是,我给予那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无论棵内外,我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我们班xx父母去xx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她的卫生习惯很差,班上有些同学不愿意和她坐同桌,在一年级时她经常尿裤子,她特别胆小,又不善言谈。我把她叫到房子,给她洗了头发,她当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幸福的笑容。因为爷爷奶奶也不识字,给她没法辅导,再加之她的速度慢,我就利用吃过午饭这段时间,辅导她的作业,讲她没听懂的知识,渐渐的她在黑板上做题能做对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也改变了,也愿意和她玩耍了,愿意和她交流了,她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了。看到她的进步,我笑了!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他们在学校时尽情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陶醉在快乐和幸福之中,渐渐便对同学、老师、学校产生向往和依赖感,谈化思念父母所带来的痛苦。

二、构建新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学生有的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的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的和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导致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儿童十分溺爱,造成儿童放荡不羁,亲戚朋友,面对他人的儿童,管也难,不管也难,造成教育空档,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儿童能养成良好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只要能做到不出大的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因此,我便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3

支教老师“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青春是美好的,你舍得挥霍吗?事实上,在这青春飞扬的日子里,应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走进社会,开阔视野。光阴似箭,很快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在这个七月酷热的日子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并深有感触。

在这次的叁下乡中,我们的目的地是在xx市的xx小学,我们的任务除支教以外,还对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调研,因此这次的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在去之间我们做了一係列的准备,为xx小学的学生準备了丰富的第二课堂节目,对社会调研也做了相关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充足的准备,我们于7月14日早晨我们一行誌愿者13人在理学院何书记等领导的带领下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

支教

顺利到达xx小学,一个坐落在路边的小学。小学有一栋四层楼房,虽说算不上破旧,也能看出楼房建造有一段时间了,有的教室窗户上的玻璃已经坏掉并没有换上新的。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的设施还是落后的,但小学里的孩子的热情与激动却深深感染了我们。我喜欢他们热情地问我们从哪里来,他们在玩跳绳拍纸牌时开心的笑容,他们衝着我们笑着说老师好,这个美好的早晨也深深刻在我脑子里不能忘怀。

就在这个我们到达的早晨,孩子们的热情都感染了我们,还没有上课的时候她们就围着我们问什么时候上课,这天要上什么课,哪个老师上课?每天早上下午他们都是早早到的,然后催着我们给他们上课。该上课的时候,她们都安安静静得坐在教室里等待我们来上课。也有几个十分顽皮的孩子,但是也在我们教育下渐渐听话了。我们支教的内容包括有音乐、体育、武术、普通话、书法、折纸、游戏等,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异常的高涨活跃,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在我们与他们进行一係列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之后拉近了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

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带着尊敬叫我老师,他们好奇地围着我问各种奇观的问题,他们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他们的笑容憨厚而朴实。我感受到了!感受到童心的无邪、圣洁、庄严!

在下乡的几天里,我虽不能说改变了他们,但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让我收获了感动,也开始从心灵上回归童真,开始摈弃成人世界的虚伪。

调研

在支教之余,我们还组织了外出调研,我们拿着调研表跟随着孩子们去到他们家中。

在一次的调研中我们前往一个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读叁年级了,每天她都很早就到学校了,而且都很听话。我们跟随她走在泥泞的路上,天下着小雨,有一些路已经被水淹没了,就这样我们一直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她的家。到她家的时候,看到两层的房子,应该年代比较久远了。我们了解到,平常一般是她和她的奶奶在家,爷爷去世了,爸爸妈妈在外工作,虽说离家不是很远,也不会经常回家,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还在读书。我问她,家里离这么远为什么还想这暑假去学校啊?她隻是笑了笑,没有说。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家是比较困苦的,但是她还是很热情把家里的龙眼拿出来叫我们吃,后来还呆着我们对村子里年级差不多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和调研。我们在前往另一个孩子家中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都在学校上学,一个四年级,一个二年级,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我们问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说都到外地打工了,要过年才回来。他的家隻有一层,我们在外麵往里麵看,几乎是看不到屋子里的布置。看着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及成长条件我们不由得有一种说不上的心酸。最深刻的是我们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的时候看到一个婆婆,婆婆的年级也不算十分大,但是她受伤的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番的交流下,我们也了解到了她悲惨的生活,婆婆说手是因为年轻工作时候折断没有钱医治造成的,尽管如此,她还是需要自己种田。

我们去家访调研的时候家长都是很热情地,很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到来都表现得很兴奋。除了跟我们说他孩子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一些留守家庭孩子家中的情况。几天的调研,我们对当地孩子的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并在支教期间因材施教。

生活

在这段下乡的日子里我们住在学校里,吃住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我们在支教和调研之余,抽出时间到步行来回一个小时左右的地方去买菜,然后在厨房里生火烧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点不习惯,渐渐地我们也懂得了其中的技巧,厨房中几个人忙碌相互合作之下我们一起吃饭的感觉总是很快乐的。学校也没有这么多的宿舍,男生们在教室里打地铺。

虽说我们的条件并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很满足。在这里,看着收割完的稻谷地,有一份莫名的舒心以及喜悦。每天晚上我们都开一个总结大会,总结一天的事项。总结会开完之后我们坐在一起交流,因此我们在有所悟的时候也收获了友谊。而我很珍惜这些天的生活,很珍惜着友谊。

几天的下乡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有许多的不舍,孩子们也是,给我们写了信,我们既意外又感动。这次叁下乡是一次收获之旅。艰苦着,快乐着;奉献着,收获着;传授着,学习着。我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叁下乡的余香应该已经弥漫在我的回忆里了,芬芳一生,让我受益匪浅。

支教老师“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第一次参加“关注留守儿童”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很开心,因为又多了一次机会去接触孩子。我的专业是初等教育,主攻小学语文方面,这次可以算是个家访吧。我相信这次实践活动我会有很大的收获。

活动的前一天,团长就召集我们在办公室开了个小会,部署相关的工作,还呼吁我们为这次活动进行募捐,为孩子买些学习用品,我们每位团员都积极参加这次活动也同意给孩子买学习用品。

活动当天我们一大早就去书店给孩子们买各种学习用具。拿着这些物资,我们坐车随着xx村委副主任来到了留守儿童的家。我们九个人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户。我是其中一组的组员专门负责笔录的。当我们来到儿童家里,只看见孩子的爷爷在家,爷爷说,孩子们去玩了。爷爷去找孩子回来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刚开始,孩子很害羞,见到我们志愿者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坐着。在我们的接触一段时间后,孩子才开始说话。和爷爷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爷爷和两个小孙女。大孙女读学前班,叫xxx。小孙女叫xxx。当我们把学习用品交到孩子手里时,孩子的脸上充满了笑容,那瞬间我好像吃了糖,心里特别甜。从孩子的口中我们得知,孩子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渴望着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父母的爱。我们的志愿者还迫不及待的和孩子们画画,孩子们开心极了。由于我们活动的时间有限,不能陪孩子玩太久。在不舍中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和孩子玩,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天真烂漫。就在准备坐车的离开时候,我想起了落在孩子家里的伞,为了赶时间,我匆匆忙忙返回小女孩的家,走到门口就看见小女孩正在画画,看起来意犹未尽的样子。看到我在旁边就不好意思的用手盖住。我只是笑笑。看到这场景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想看我的作文,我拿着就是不给看,因为作文题是:我的妈妈。

从小女孩家出来,我们在村委的带领下又来到了一个男孩子家里。这男孩叫xx,在xx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平时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奶奶今年已经74岁的高龄了,在家种点玉米。奶奶告诉我们,男孩的妈妈在男孩出生不久就离开家再也没有回来过来了,孩子一直是由奶奶带大的,家里的田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于是爸爸就踏上打工之路,把孩子给奶奶带。平时也会寄生活费给家里。由于爸爸在外打工赚钱不多,春节都不能回家,因为车费太贵了,只能等3月份才能回来看孩子和母亲。当我们的志愿者问男孩,你想妈妈吗?男孩答“不想”,这回答让我很吃惊,我猜想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没见过妈妈,更谈不上想不想了。奶奶还告诉我们,男孩已经会自己洗衣服了,还会煮饭呢。从奶奶的脸上可以看出,奶奶很开心,孙子已经懂事了,不管怎么样,至少男孩已经懂事了,我相信他长大了会理解父母的苦的。

我也是农村里走出来读书的孩子,我为男孩学会了自立而高兴,因为我们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生存。

这次实践活动之所以能顺利的完成,主要是xx村委副主任的大力支持还有留守儿童的家人和我们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爱心;自信心;培养

自信心和爱心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信与缺乏自信存在一种累加效应,自信的孩子,愈会成功,愈会成功则会显得更为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留守儿童是农村未成年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多数由祖父母、外公外婆代管,这种隔代监护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发展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充满自信,懂得关心他人,是教师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

一、开展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心和自信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愉悦。如,开展给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让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心。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除了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外,还要开展留守儿童才艺展示、留守儿童作业展评、留守儿童作文竞赛等活动,给他们创设表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在活动中,让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消除自卑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二、加强教育引导,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自信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尊重、信任留守儿童

在日常教学中,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亲切、和蔼,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信赖和亲近,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认真组织好主题班会

开展一系列与培养留守儿童自信心和爱心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让留守儿童参与到活动中去,让自信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得到培养。

3.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与辅导

由于每个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当他们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心理困惑时,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和引导,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的同时,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消除心理方面的负担。

4.让留守儿童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我倾向较强,往往更多地站在自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要帮助他们逐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和感受大家的关心的同时,能为他人着想,想着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知恩必报,让爱心驻留心中。

三、时时抓住契机,巩固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自信

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对留守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害怕别人伤害自己的自尊,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们要细化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式方法,仔细分析每位留守儿童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发现并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有利时机,强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应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给他们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到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融入班集体这个群体,融入同龄伙伴之中,并在活动中取得收获,在成功中受到鼓舞,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得到增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自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途径,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在家里及校外的表现情况。

教师要当好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桥梁,要求留守儿童父母利用电话、书信等形式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在留守儿童取得进步时,要求父母及时给予表扬,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在留守儿童犯错、失意、情绪低落时,要求父母配合教育,及时安慰,多加鼓励,避免他们产生孤独、自卑心理,并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鼓足勇气、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5

关键词:关注;留守儿童;中国未来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96-01

2012年7月6日,重庆三峡学院“关爱留守儿童”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对巫溪县上璜镇羊桥村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对羊桥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我们分别对上璜镇羊桥村2社的社长李明银、关爱留守儿童的退休老师郑达英、纺织厂村民代表向小娟以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做了详细的调查走访。

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发展现状”调查小组的组长,我身感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羊桥村留守儿童的调研走访,我们受益匪浅。对于我们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村民温馨和谐的氛围、以及巫溪特有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对“关爱留守儿童”的想想我们的收获,想想我们能为关爱留守儿童,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便无怨无悔。同时希望党和国家、广大媒体的重视和关注,为关注留守儿童而努力,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证明,这不仅是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郑达英女士是羊桥中学的退休老师,她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她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却用自己的言行感化着大家。她积极主动的关心留守儿童,收留留守儿童,如今收留的两位留守儿童谭欣、谭婷发展状况良好。她无偿的为留守儿童服务,仅仅说了一句话:“我是一名退休老师,党的政策好发放了退休补助金,我把补助金用在了留守儿童的身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谭欣、谭婷是郑达英老师直接抚养的两位留守儿童,接收这两位孩子的时候,她们内向、害羞,不愿与人交流,郑达英老师积极主动的给她们做心理辅导,给她们洗头、洗澡,陪他们学习,玩游戏,如今她们是天真活泼的两位孩子,克服了自卑感,心理非常健康。

简单的一句话,震撼了我们。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她无偿的收养留守儿童,使她们健康的成长,并号召村民关爱留守儿童,这不仅仅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无私奉献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二、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就是栋梁之才

“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就是栋梁之才”,在采访羊桥村2区社长李明银同志时,他如是说。李明银对羊桥村留守儿童问题非常的关注。在采访中,他反复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外出父母返乡创业、就业。同时,号召广大村民组织募捐,用实际行动去关爱留守儿童。

同时,他还对留守儿童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就是栋梁之才”,针对留守儿童,我们应当用真心去关注,用行动去证明,积极帮助留守儿童,促进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健康发展。

三、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

羊桥村地方政府积极组织生产队,进行关注留守儿童的募捐活动。募捐的来源主要来自政府、企业、投资商、以及村民,资金来源非常广泛。募捐资金主要用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工具、生活用品等,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这一举措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村民自愿组织建立留守儿童基金会,也称“互助会”。留守儿童基金会是自发性组织,主要资金来源是村民的自愿捐款。留守基金会是一个非常注重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质性协会,它制度非常完善,也带动了其它社区的基金会的发展和完善,仅在第一次募捐活动中,村民就自愿捐助了6000余元,为羊桥村108名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村民团结和谐,关爱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

村民积极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晚会。以退休教师郑达英的积极倡导下,2012年6月1日,她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大型晚会。她组织并参与了本次晚会,让留守儿童为主角表演节目,大胆的表现自己,张扬个性,充分的融入生活环境。解除了孩子的自卑感,使孩子们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文魅力,从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她畅想着,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组织更多的晚会,充分关爱留守儿童。

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关爱留守儿童的发展。我们将召集留守儿童,慰问留守儿童,对其进行募捐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家访等,充分的显示出人文关怀,希望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上璜,明天更美好

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通过对“关爱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我们做出了以下倡议,希望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出自己的一份力:

政府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措施,改善交通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商和企业,以发展本地经济,提供就业岗位,这是解决留守儿童的直接性措施,也是根本措施。同时,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措施,为返乡创业的村民提供一些就业创业的措施,扩大就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比如羊桥村纺织厂的建立,既发展了本地经济,又提供了就业岗位,外出父母既可以回来安家,又可以发展经济。

加大媒体的宣传和关注,通过各媒体的宣传和呼吁,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地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促进政府、企业、村民的募捐,促进开发商在此落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6

【关键词】教育留守儿童关爱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今民生问题之一。国家实施一系列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举措。如建“春晖之家”“家长、父母”等志愿者活动,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但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从层面上来说还不够全面,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笔者提出如下观点:

一、留守儿童关爱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长期的制度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有的是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等亲戚一起生活,还有的留守儿童出现无人监护的现象,回家面临的是“空巢”现象,有的儿童回家冷锅冷灶,没有父母在家为其监管衣食住行,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自己照顾好饮食住行,甚至出现生病无人照顾的现象,只有依托邻居、学校老师代为照顾,这都是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留守儿童监管制度,建立社区、邻居、学校及社会四维一体的监管网络,填补留守儿童监管空白和盲区,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共同监管,实施志愿者服务等项目,加强留守儿童的监管。

二、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需要心理上的援助

留守儿童常年远离父母,而且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善,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更多是需要从心理上的援助。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有必要每周与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交流,通过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心里之所想,同时传递给留守儿童身边人对其关注、关爱的信息,消除留守儿童常年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和冷漠心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留守儿童“春晖之家”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留守儿童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家长交流、沟通,增进亲子感情,解除留守儿童心理上对父母的怨恨和冷漠,这都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三、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需要社会成员的参与

学校老师、社区居委会的人力、财力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如留守儿童假期、节假日的监管等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需要在政府监管下的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有的留守儿童从小远离父母,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有的留守儿童上初中寄宿制学习还不能很好的安排每周生活开支,洗衣做饭等,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课教育,因此留守儿童更需要生活能力的教育,“家长、父母”能够填补这一教育的盲区,召集社会志愿者,每周深入社区、深入留守儿童的家庭,手把手地教留守儿童洗衣、做饭,为留守儿童做上一顿香喷喷的饭菜,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这都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开设家长义工,让家长深入学校,为留守儿童服务,监管留守儿童每日生活起居安排,锻炼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留守儿童自助关爱机构,无偿为留守儿童提供医疗心理援助、生活援助甚至法律援助,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健康体检、心理健康测试、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法制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等,当留守儿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等,使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7

关键词:衡水市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务工,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儿童远离打工的父母,其教育和成长便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衡水是个劳务输出大市,目前在外务工人员达4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8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是外出打工父母的“心病”,是委托监护人的“头疼病”,是学校管护的“疑难病”。近年来,衡水市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认真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制度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班主任调查摸底,掌握“留守儿童”信息,把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临时监护人情况、联系电话等都记录在册。在“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册中,定时或不定时地记录学生在校的健康情况、荣誉情况、成绩情况、评价情况等,便于学校及时与学生家庭、亲邻、朋友沟通,也便于家长、委托监护人、班主任、科任老师更加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以便对其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枣强县妇联以学校为单位为全县留守儿童建爱心档案,要求各校对排查出的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心理发展及父母务工状况等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梳理,实行归档管理;并建立沟通桥梁,从而夯实了留守儿童工作基础。

二、“链式救助”,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武邑县在对留守儿童调查时了解到: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县妇联提出了对留守儿童的“链式救助”的方法。“链式救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给予“经济救助”。该县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纳入“一对一”贫困儿童救助体制中,使全县89名较为贫困的留守儿童全部得到救助。二是对那些文化基础课程薄弱的儿童,指定相关学校教师对其进行“知识救助”,对留守儿童学习上关心,吃偏饭,开小灶。三是对那些缺少关爱、性格孤僻的儿童实施“精神救助”,他们在与留守儿童关系较好的同学父母中,筛选出热爱孩子、家庭和睦的父母作为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他们定期请留守儿童到家中做客,定期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生活、学习上予以关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享受到亲情关怀和安全关怀。四是针对留守儿童因缺少监护,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该县妇联与公、检、法、司联合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和保护儿童安全教育的“安全救助”。通过四方面救助的结合,全方面地解决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三、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1.结对帮扶,关爱儿童。

故城县妇联要求各中小学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动态管理;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要求各校充分发挥当地学生的作用,采取就近就地、年龄相仿的原则,将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结成对子,建立班级互助互爱小组,在学习上对留守儿童给予帮助,安排校内帮扶老师,履行部分家庭教育职责。该县还成立以“家长”、“爱心妈妈”、“校外辅导员”为主要成员的社会帮扶队伍,通过多方面力量教育留守儿童。此外,各中小学还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思想沟通,开展了以“四自三远离(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远离不法场所、远离不轨人群)”为主题的留守儿童专项教育活动,均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的欢迎。

2.家长,温暖留守儿童心。

针对近年来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等系列问题,枣强县妇联、教文局、社区办开展了“伸出一只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通过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协调,近800名留守儿童找到了家长。家长通过辅导留守儿童做功课,带他们逛街,陪他们做游戏,家访等多种方式为他们带来快乐,并与留守儿童结成长期的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安心学习和健康成长。

3.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8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存在的社会群体,构建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关爱留守儿童”建设为载体,以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关爱服务体系。我校积极探索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努力构建融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为一体的多方位的关爱服务体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原因

1.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留守儿童既无法得到父母思想上的教育,又无法感受父母情感上的关爱,更难找到称职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缺位,直接导致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精神空虚、品行不端、行为失范、学业无成。

2.教育管理存在缺陷。一是制度化要求多,人性化关怀少。有些学校也会开展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但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走进孩子心灵深处。二是对成绩关注多,对其它方面关注少。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易受冷落、被遗忘,长久下来,必然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批评留守儿童缺点的多,赏识留守儿童优点的少。

3.社会关爱存在缺陷。一是综合治理不到位,农村学校周围黑网吧依然存在并向未成年人开放,一些不良信息侵蚀、毒害着孩子。二是课余时间监管空白多,社会闲杂人员接近留守学生,教唆他们染上吸烟、酗酒、、小偷小摸等恶习。三是社会帮扶机制不健全,孩子的情感需求、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救助。四是社会资助还需加强,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困难,需要社会资助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

二、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探索性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留守儿童的存在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占农村儿童总数10%的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农村千万个家庭的未来,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服务于“三农”工作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为广大农民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近几年来的试点和推广,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呈现出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如何构建更有效的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是当前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亟需探索、解决的重要新课题。

1、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构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供根本保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机制。建议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组成。使这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可持续的有效开展。

2、要完善学校教育机制,确保留守流动儿童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目前,由于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导致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因各种体制的限制,又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即使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高考。如何完善教育机制,均衡教育资源,使留守流动儿童都能享受到平等的优质教育,是构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使农村留守儿童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要大力支持农村寄宿学校的的建设,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提供经费支持,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健全公平的社会教育机制,制订和实施有利流动人口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相同的权益,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儿童完全平等的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9

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妇联、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和市邮政局联合在这里举行__市首届“爱心报刊”捐赠留守儿童活动启动仪式,这是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又一次实际行动,很有意义。刚才,有10家单位现场捐赠,捐赠单位代表和受助学生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很受感动,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和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并借此机会祝全市儿童节日快乐!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平等受教育的条件,就是对外出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的维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将来新农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留守儿童保护和发展环境,满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求,省、市政府自20__年起已将“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这是党委、政府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注民生的具体行动体现。

下面,就“爱心报刊”捐赠留守儿童活动的实施,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爱心报刊捐赠活动

“知识之光点亮孩子的眼睛,爱心之火温暖他们的世界”,全市首届“爱心报刊”捐赠留守儿童活动,市妇联、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和市邮政局五家主办单位要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积极倡议和爱心资金的募集,以初步实现部分贫困、留守儿童想要订一份学习类报刊的愿望。

关注贫困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爱心报刊”捐赠活动是一项公益活动,旨在用知识改变贫困留守儿童的命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贫困留守儿童以知识的利剑,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物质财富。此项活动的开展为全市贫困、留守儿童成长搭建了一个健康、积极的互动平台,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同时也丰富了众多贫困、留守儿童们的精神世界,帮扶了他们的成长教育,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学会对社会大众的感恩之情。希望各地各部门要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注民生、构建和谐__的高度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好此项活动。

二、明确责任,以协同联动的整体合力做好首届爱心报刊捐赠工作

首届爱心报刊活动的举办,市妇联、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和市邮政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做的很好。活动将以全市贫困留守儿童个人,留守儿童班级以及“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活动室”为捐赠对象,倡议并组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赠,最终实现为每个贫困、留守儿童征订一份自己喜爱的学习类报纸杂志的目标。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农村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涌向城市务工。他们当中的很多家庭将尚未成年的子女留在了农村老家,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顾,有的甚至寄养在托管机构,这就产生了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据介绍,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管,他们在成长和教育方面产生了很多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不能不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及诱因

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悉心照顾,这使得他们的成长环境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1.养成习惯差,成绩不理想

留守儿童最苦恼的事是“作业不会做,不知问谁好”“功课跟不上,没有人辅导”。部分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生”。据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不完成家庭作业,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进取心,成绩较差,厌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本人所在中心校有89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仅9人,很多都是老师头疼的“捣蛋生”“调皮鬼”。

2.生活条件差,身体发育不良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在生活上照顾自己的孩子,许多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据调查统计,24.2%的留守儿童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34.1%的孩子月生活费在100到200元之间,每月200到300元的占27.5%,其中,部分孩子月生活费较高,每月300元以上的占14.3%。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生活水平处于基本温饱阶段。同时,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课外生活比较单一,完成作业后,除了看电视或玩耍,很少看课外书和参加课外兴趣班学习,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亲情温暖缺,逆反心理强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很难注意到孩子心理的需求,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爱,心中缺乏安全感,往往焦虑紧张,担心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同时渴望得到父母关心和,久而久之,逆反心理强,对父母有怨恨。抽样调查显示,28.6%的孩子担心父母在外工作太辛苦,或出现健康问题;50.5%的孩子担心自己的学习不好,对不起在外的父母;20.9%的孩子比较担心安全问题。

4.心灵关注少,心理问题多

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有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5.安全隐患多,极易受伤害

监护人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和矫正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所以,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笔者在乡镇中心小学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自己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那就是用爱浇灌留守儿童,用情暖化他们的心灵,开启留守儿童心灵成长之窗,让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孤单,能在人生路上健康快乐成长。

1.加强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功能

完善学校相关功能,全面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他们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从而促使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1)创办留守儿童之家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有创办“留守儿童之家”,让乐观开朗向上有能力的留守儿童充当家庭委员会成员,每月定期开展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司法干警到校做报告;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队会,从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幸福。

(2)建立专门档案资料

作为学校,特别是少先队组织和班级必须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召开家长会,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

(4)手拉手帮扶结对

留守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委屈是:缺乏情感上真正需求的“爱”。而情感的空白需要用爱心来充实和弥补。建立师生、生生结对子,可以满足留守儿童对爱的需要。跟留守儿童结对子的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辅导,要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定期与家长通电话,达到相互沟通,每个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

2.把握时机,多加鼓励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尤其是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教师一定要拥有爱心,抓住每一个机会,多鼓励他们,才能让他们信任,让他们感到亲切。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3.营造氛围,多渠道疏通引导

各科教师要重视儿童心理学,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针对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疏导。学校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过游戏、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团体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从“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等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4.多方联手,齐心关注献爱心

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仅凭班主任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如,争取校外教育力量实施教育,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的作用,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等。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努力形成了政府、村委、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我们期待着,期待着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早日获得一个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健康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吴思娜.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龙门书局,2007-04.

[2]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01).

[3]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05.

[4]熊亚.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农村教育,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