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24:54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1

2、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2

关键词:世界遗产;分布;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9603

1引言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随着世界范围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它是保护世界遗产的根本大法[1]。世界遗产分为物质类世界遗产和非物质类世界遗产,物质类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非物质类的世界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等。通常所说的世界遗产就是指物质类的世界遗产。截至2012年7月,按其标准,世界上共评出世界遗产96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45项,世界自然遗产18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9项。世界遗产数量大洲排名: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2中国世界遗产基本概况

我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987年开始申报第一批世界遗产,截止到2012年7月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我国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医针灸、京剧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几个之最,遗产的种类最为齐全,包含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中国也是双重遗产的数量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只有29项双重遗产,而中国占4项: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拥有符合遗产标准项最多的遗产,全世界745项世界文化遗产中,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6条标准的只有中国的“莫高窟”、“泰山”和意大利的“威尼斯”三项;在自然遗产项目中,符合全部4个条件的很少,2003年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就是其中一个。

3中国世界遗产分布特征

中国世界遗产类型齐全,数量相对较多,分布广泛。世界文化遗产覆盖面积较广,数量较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北京及周边地区较为集中;自然遗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带等南方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图1)。其中北京市是拥有6项世界遗产成为全国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有5项世界遗产,位居第二,同时四川是全国拥有世界遗产种类最多的省份。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整体上不均衡。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状态。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与中国人口的分布情况相似,基本上沿着中国的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分布的(图2)。中国的世界遗产主要集中在东部,表现西部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则很少。在中国已有的43处世界遗产中,东部地区有24处,中部地区有14处,西部地区仅有5处。从南北方来看,南方地区有27项,北方地区有16项。

4中国世界遗产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4.1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不少遗产地都出现了旅游设施建设过度、游人数量过多的现象,以及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失控的旅游开发成了目前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最大威胁。世界遗产的头衔无疑是旅游宣传的最响亮的品牌,远远超过地质公园、森林公园、a级景区的知名度。遗产旅游迅速兴起,给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云南石林,2007年之前景区门票仅为几十块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门票涨到了170元。因此,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虽然动机与世界遗产产生的初衷相违背,但在客观上促进了遗产事业的繁荣。

《世界遗产公约》要求缔约国对其国内的世界遗产“鉴定、保护、保存、展出、遗传后代”,主题是保护,但展示的最好方式是旅游活动。虽然旅游业对遗产地的真实性、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政府、专家、社区还是比较认可发展旅游。而如果把世界遗产密封起来保护,不为外人所知,那世界遗产的价值无从体现。在申报、开发、利用世界遗产过程中,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遗产,使国内外人士更深刻、更广泛了解中国的遗产和保护遗产的正确规则及做法,有力地促进保护工作,并使遗产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2],不能简单地加以利用。世界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利用。世界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3]。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真性的问题更加凸显。事实证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风霜雨雪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也不是完全缺乏相应的保护技术,而是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观念。这是当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4]。世界遗产委员会还设有一份《濒危世界遗产清单》,面临被毁坏危险的遗产地就可能被列为濒危遗产。列入濒危遗产,虽然可以获得资金、技术的援助,但实际上,也是明确表达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地国家保护不利的批评。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多,其中一些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受到世界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其中对遗产价值破坏最严重的就是旅游活动本身及其因旅游活动而在遗产地进行的过度开发和建设。受“黄牌警告”的遗产中就有云南的两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和云南三江并流,他们被警告的原因就是旅游开发过热。

4.2世界遗产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

中国至今没有成立管理世界遗产的专门机构,而是由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不同类型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管理主体较多,比如说世界自然遗产隶属于建设部门,文化遗产隶属于文化部门。而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又包括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其中风景名胜区归属于建设部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归属于林业部门,对于遗产地发展旅游时又一定程度上归属于旅游部门。多头管理的弊端还表现在利益关系复杂、政策冲突。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由7个自然保护区和11个风景名胜区共18个管理单元组成,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都是既有部级的也有省级的,现在成为一个整体,管理起来非常难以协调。

4.3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健全

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已有30多年,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三,但中国至今也没有关于世界遗产的法律,各遗产地主要依据主管部门原来实施的法律法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虽已有《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地方性的法规,但仍然是不完善的,仍然缺乏具体且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制建设滞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主要法律依据[5],这个法律竟然“暂行”20多年。目前仅有四川、福建等省的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简略的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尚无全国性的法律出台。我国第一部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福建省人大也制定了《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因此,尽快出台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刻不容缓。

4.4遗产保护资金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的世界地在国家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中没有设立专项或经常性保护项目,不少遗产保护区没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有限,致使许多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步履维艰。遗产保护资金不能保障,资金投人更加有限,所以致使许多遗产地保护工作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旅游收人的一部分拿来用作遗产保护。于是遗产保护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要求景区保护好遗产资源以永续利用;另一方面又要求景区管理部门靠山吃山,自己解决保护经费问题[6]。

4.5世界遗产教育不足

世界遗产教育是以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世界上有哪些需要保护的遗产,如何避免遗产遭到破坏等[7]。

究其内涵,世界遗产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世界遗产包含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是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非常生动的教材,同样也可以成为极具现代感、极富趣味的学校新课程。在学校开设世界遗产保护等相关课程,普及世界遗产知识;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增强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培训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人员。从1998年开始北京大学开设世界遗产课程,随后十几所高校相继开设了世界遗产课程。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还没有设立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这就导致了遗产教育的层次还不够深入和普及。各级各类学校还做不到有意识地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遗产教育。在与世界遗产关系密切的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遗产教育缺失,教学资料严重缺乏。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高校中设置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应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推动我国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8]。

5结语

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中国世界遗产目前存在有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世界遗产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健全、遗产保护资金短缺、世界遗产教育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以及原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中国的世界遗产才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克勤.世界遗产学[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8.

[2]谢凝高.“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J].北京建设规划,2001(6):58~59.

[3]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62~68.

[4]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1~5.

[5]苏全有,李惠.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问题的反思[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1~4.

[6]陈兴中,郑柳青.德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迪[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98(2):204~207.

[7]马育倩,邸丛枝.我国世界遗产教育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6):82~85.

[8]孙克勤.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36~40.

桂花树苗的栽培技术

桂花树的繁殖一般是扦插。在其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些相关细节,如种子的收集处理,贮藏,次年播种的时候及要求,下面是一些具体事项:

(1)种子的收集和处理:一般在五至六月份,从大桂花树或地上找到呈黑紫色,果实饱满的种子进行收集。采后处理:将种子与沙子混合摩擦去掉种皮,并用清水除去漂浮在上面的空种壳。

(2)种子贮藏,去除种皮的种子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沙埋处理,待其完全成熟后发芽;可将种子埋在潮湿的沙子中,贮藏于水缸中,有玻璃片封口保湿,贮藏过程中要做到沙子保湿,沙藏开始需保持十分之一的水量,中后期要保证一半水量。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3

关键词:世界遗产;旅游;认识

世界遗产工程简介

世界遗产工程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旨在认定和保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世界性合作项目。早在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成功发起保护因修建阿斯旺大坝面临被淹的尼罗河河谷文物古迹的“努比亚行动”,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1972年,各国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确立开展世界遗产工程,每年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评审讨论世界遗产项目。后来世界遗产组织又将文化景观、线性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文献和农业文化遗产、湿地遗产等延伸项目纳入世界遗产工程整体,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广义的世界遗产工程。

截至2013年6月的第37届世界遗产年会,世界遗产组织共确立世界遗产981项,其中文化遗产759项,自然遗产193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9项。190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中的160国拥有自己的世界遗产。

我国的世界遗产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东亚文化的主要溯源地,我国广阔领土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早在1987年,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代表的首批国内重要历史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辟了我国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的历史。自此之后,国家一直积极参与配合世界遗产组织的各项工作,并专门委派住建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和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分别自然和人文遗产申遗工作。单就2013年而言,6月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又有两项申请获批,新疆天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云南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数量上列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31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6项,世界记忆工程9项。

世界遗产评判标准和申报

世界遗产组织及其相关文件要求各国提名的遗产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至少满足以下十项基准之一:

(1)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2)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3)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4)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5)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6)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7)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

(8)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

(9)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发展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显著例子。

(10)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

从我国现有名录来看,大部分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都经过了相应的旅游开发,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走上了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开发道路。世界遗产的头衔为景区的旅游开发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大批游客,可以说是对景区含金量的权威认可,这样的“世界遗产效应”因而促成了燃遍我国大江南北的申遗热。根据国家文物局在2012年公布的最新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国现有45个项目启动了申遗程序,报送世遗组织审议。

申遗热之“冷”分析

申遗热一方面体现在国内许多景区地方都开始规模浩大的整治和资料准备,纷纷参与到申遗的持久战中;另一方面,世界遗产项目的旅游在开发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态势,在获得世界遗产的肯定后,个别景区忘记了当初作出的承诺,将世遗头衔仅仅用来提高知名度和门票价格,加大开发,景区日渐红火,真正获得肯定的原生态独特性却遭到忽视甚至破坏。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因地质奇观和珍贵的自然植被被认定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森林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

据此,冷静分析我国现存的申遗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原则,合理的开展申遗工作:

1、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应该以不损害遗产本身为前提。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之所以能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主要是因为景区内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数量众多秀美的溶洞溪涧、珍稀动植物生态环境、多样的气象景观和丰富的地质遗迹。然而1998年,景区因为将大量的娱乐场所、酒店宾馆修建在美丽但脆弱的自然环境中,破坏了景区自然原貌,因而受到世遗组织专家的黄牌警告。这与认可它为自然遗产的初衷背道而驰,是在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中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2、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应该以宣传和保护遗产项目为目的。我国的现状是由景区主导和引领申遗工作,多数世界遗产项目都有相应的旅游开发,但是要把握工作的重点,保证遗产得到足够的保护,为全人类所共享。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华山景区因为管理部门未对高峰期游客数量进行控制,造成了游客滞留山上,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相反的,美国著名的黄石国家公园就采取了非常适宜的开发措施。黄石公园因其独特、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但是景区始终严格控制景区游客数量,为了保护景区使景区始终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许多游客不得不提前数年排队预约。

3、世界遗产项目的旅游开发应该讲求科学性,保证合理开发和有效开发。遗产旅游开发中可以联系当地历史、环境和民俗等不同旅游文化元素,将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景区质量,提高游览环境质量。例如,五台山佛教景区的旅游开发由来已久,但是单纯佛教主题的资源吸引力有限;加上景区地势高、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一般,景区基础设施不能尽如人意。事实上,五台山地处的山西省忻州市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独特的晋西北民俗文化,景区的开发完全可以借助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整合当地的历史、民俗资源及周边县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创造一个舒心的休闲环境。

我国拥有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但是如何有效开发和保护这些珍贵的人类共同财富,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归根结底,目前我们在申遗工作中体现出的许多事物,都基于对世界遗产内涵认识的不足,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覃业银.发展我国遗产旅游应解决的几个问题.湖南商学院学报[J].2007(04)

[2]徐嵩龄.中国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兼评四权分离与制衡主张.旅游学刊[J].2003(04)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4

作者简介:赵明海(1976―),湖北宜昌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摘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质教育

一、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等。它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每一项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中独特而绮丽的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见证和标志,同时也为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地理多姿多彩的遗产资源大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把世界遗产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加强遗产教育意义深远。

高等院校在世界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着积极作用。把遗产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遗产教育中,让学生既拓展视野、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又认识到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服务。尤其要把保护遗产的理由、方法告诉青少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时代传承,也为青少年打开了各民族文化的大门,吸收感受其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培养、激发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①

对大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将能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专业教育、抢救维护等方面,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程度。世界遗产涉及多种学科,科技含量很高,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就难以保护利用好这份遗产。为唤起全人类对保护自身遗产的热情和共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②

加强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可以提升民族理想,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世界遗产保护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设此课程非常必要。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世界遗产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史等众多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研究领域极为广阔。③世界遗产学与诸多学科又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种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的存在,为遗产学的学术更新,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世界遗产事务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世界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遗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遗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均未完备建立,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等严格来讲都未确立,亟须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有关世界遗产的概念、类型、主要特征,世界遗产组织和相关文件决议、文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申报及确定程序,以及候补、落选、濒危世界遗产等。世界遗产的理念和类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动态进程。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又确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截至2007年8月,全世界共有851项世界遗产,中国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另外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成为遗产数量上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第三大遗产国。通过重点讲述全球各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普遍原则、工作程序、具体方法以及法律制度,提高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意识。面对遗产遭受破坏性的经济开发威胁,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取代了精神文化和科学功能的情况,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不要再闹出“水洗三孔”一类令人瞠目的荒唐事件。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遗产保护开发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但难度也相当大,这就对开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讲授内容新颖、连贯、有特点、有吸引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先进,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点。根据课程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互动式”“交际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大学作为人类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主讲教师结合资料片段和在遗产地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有关人类文明进程及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场地设施上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在开设此课程时就收集了近200G的材料,其中有央视《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等系列,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日渐升温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不相称的是,中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世界遗产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为教材选择带来了一些困难。国内的世界遗产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层面上。交相问世的世界遗产书籍很大程度上均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其编纂的着眼点大部分在于把世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鉴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编写较好的书作为蓝本,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成讲义,让学生复印,在授课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注释:

①宋才发.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8.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5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连接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纽带,不仅是一种最近新出现的遗产类型,更为人们观察和理解遗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化景观进行了认同,这就使得国际社会在人类对遗产的拥有与保护区相关的价值、权利和利益方面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它体现了人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强大的精神和文化联系。同时,也是保护地球上文化和自然多样性的新途径。

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提出背景分析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至此,世界遗产就被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四个大类。一般来说,文化景观包括了以下的几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包括:①有机进化之残遗物(或化石)景观。②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为了使人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一理论成果,对其命题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进行相关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国际科教文组织UneSCo大会1972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worldHeritageConvention),在公约中提出了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财产的概念,而且还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用以登记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遗产。在这次会议中,人们将遗产分为了自然和文化两个有各自独立的表述的大类。由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时代和文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它将自然和文化作为两个完全对立的极端,这完全不公平的对待从而对世界各国的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让各国的实际操作工作显得困难重重。随后虽然也相继提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被国人称之为的“双遗产”的分类,但仍不满足世界遗产的申报与实践,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太多的遗产中总是呈现出文化和自然相互交织的境况。而在公约中人们又很难找到与该遗产相匹配的提名标准,如果非要把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就必须把自然部分和文化部分人为的剥离开来,但是这却与该遗产的本身存在价值相背道而驰。这种实践需求的情况就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于1984年提交的关于乡村景观的议程使得人们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在世界双遗产中的“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这一理念应该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和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继而用来表现人在乡村景观中的价值;第二,景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所以世界遗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和谐稳定的动态演变的环境,而不是为了使景观“凝固”起来;第三,该报告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加快行动保护和重视世界各地的乡村景观。为此,乡村景观的现状就为文化景观这个概念的提出创造了相关的条件。随着遗产学者对双遗产的重视和发展,乡村景观的概念也在不断演进发展。最终在1990年的会议中,特别优先考虑了双遗产和乡村景观的研究。自此,就奠定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出的理论基础。

其实真正意义上真正催生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产生的是1986年和1989年两次英国湖区(LakeDistrict)申请世界遗产的失败,这给世界遗产实践造成了2次大震动。英国湖区拥有美丽宜人的自然风景和绚烂夺目的文化底蕴,它拥有的人类聚居遗址、罗马堡垒、中世纪的修道院以及不断发展进步的工业、农业、乡村风光等构成了一副使人们具有各种各样集合意象的遗产景观(如图1);然而当时把自然和文化相对立的观点和现状,使得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对英国湖区找到与之特征相符合的提名标准,这就造成了其两次申遗的失败。这个事件对当时的世界遗产研究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为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iComoS这2个世界遗产的评估机构通过商议在严密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景观类别及其录入标准的提案,这成为了设立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关键一步,并且最终导致了文化景观类别的建立;最终,在美国圣菲1992年12月召开的UneSCo第16届世界遗产会议上,把文化景观开始列入到世界遗产的范畴,用来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成为了一座沟通自然和人文的渠道,主要用来解说一直以来被客观物质约束或受到自然环境因素、连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的影响情况下,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进化关系和进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申遗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见图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6

一、结构有突破,内容有新意

全面介绍世界遗产的五种类型,而且把概念、理念、遴选标准准确表述,以提高教材的学术含量。从“文”和“章”两方面揭示各个遗产所蕴涵的精神及其相互联系,即所谓“道”寓于文章之中。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入手对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的拯救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其他类似出版物其结构大体有两种,一是把遗产项分为考古遗址、宫廷建筑、园林、宗教建筑几种,分章介绍;一是按地域分为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五个篇章。而《世界遗产精选》在“章”这方面,具体的做法是,每一种类型为单独的一章,每章按该类遗产的遴选标准分节,每节在提到绝大部分符合该项遗产标准的遗产项后,择其最典型的加以详细介绍,在对各个典型遗产项的介绍时,刻意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语的意味渗透到字里行间,以期揭示该遗产项的特殊价值进而使学生理解世界遗产遴选标准及其所体现的理念。

在“文”这方面具体做法是力求文风统一,文笔唯美。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时借鉴李白、徐霞客等古人及梁思成、郭沫若等人精彩文章的神韵,力求文风统一、生动有趣、有意境、有文采,凸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介绍其他国家地区的世界遗产时借鉴遗产项所在国的有关文献,尽量体现该遗产项所在国的文化的特点和特有的魅力。同时还力求雅俗共赏,寓教于乐,避免艰涩的专业术语,大雅藏于俗。避免令人生厌的简单说教,寓教于乐。

二、对教育、教学以及科研均有重要价值

1.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在前言中已明确说明,《世界遗产精选》课是历史、地理、天文、生物、建筑等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不同学科交叉渗透的一门课,通过介绍与解读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有代表性的最精华的部分(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旨在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萌发爱惜人类优秀文化、珍惜自然环境的情操和传承世界遗产的时代意识。

作者在前言中强调,在我国,自然学科历来受重视,所以本课作为理科之一,其意义可不必赘言。本课也同时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可低估。

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科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人文学科不是使一个人学到一门技术,而是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应该十分重视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因为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塑造。

人类是大自然的创造物,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类又是自然的开拓者,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分布在世界各地,是现代人类形成后,人类社会的进步的历史积淀和此消彼长的各种文明的纪念碑。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祖国壮丽河山的缩影、国土景观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国家文明形象的标志和骄傲。

《世界遗产公约》要求公约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缔约国应使公众广泛了解对这类遗产造成威胁的危险和根据本公约进行的活动。

世界遗产关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与人类创造历史相关的文化遗产,还是与人类的生命时而平行时而聚拢的自然遗产。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就是对人自身的了解、对人的生存环境的了解。针对世界遗产的宣传和教育,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尤其是欧洲的一些世界遗产大国,在世界遗产的宣传、教育方式上、力度上都颇有建树。

正如左教授在前言中所说:“各个国家的世界遗产的保护,都是从世界遗产的知识普及和遗产意识的教育入手的。《世界遗产精选》是教科文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遗产公约》要求公约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缔约国应使公众广泛了解对这类遗产的赞赏和尊重,是理应担负的一种责任及义务。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今天的青年将是未来使《世界遗产公约》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成员。本课就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而开设的。这本教材就是为此而编写的。”可见《世界遗产精选》是教科文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所涉及的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社会效益显然会是良好且显著的。

2.形式美且有音像资料及课件支持,因而在教学方面有重要使用价值

在保证教材的内容质量的同时,也力求形式美,这也是该课程本身具有艺术魅力、与艺术关系紧密的必然要求。具体讲即讲究装帧的精美现代,采用787毫米乘1092毫米1/16的开本;精选部分具有标志性的经典的遗产项的经典插图,借以增强感染力、增强视觉冲击力。

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有关音像资料,如日本tBS出版的10集的系列《世界遗产》DVD,日本nHK发行的系列《留给未来的遗产》DVD,英国BBC广播公司出版的有关DVD,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的30集的《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发行的48本的《世界文明遗产》等。该教材重点介绍的世界遗产项均有精美的音像资料或自制课件与之相配合。

另外该教材还兼有工具书的功能,除在每节开头部分列举符合该条标准的遗产项可供查阅外,在书末有列举参考书目及资料的附录一,列举《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等重要有关法律文件的附录二以及中英文对照的按国别汉语拼音排列、按批准时间先后排列的《世界遗产分国编目录(1978―2005年)》的附录三。

3.对科研有重要价值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7

对于任何一个区域,只有当年度入选世界遗产的数量趋于稳定时,对其分布特征的研究才具有比较长期的意义。为此,需将非洲各国历年入选的世界遗产加以统计。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曾经将全球分为非洲、阿拉伯国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5个部分,分别对其世界遗产数量进行过统计①,但由于“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属于非洲,以这种口径统计的非洲世界遗产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将属于非洲国家的世界遗产析出,并按各项遗产的入选年份加以整理,得到自1978年以来非洲入选世界遗产数量的变化(图1)。图1显示,非洲入选世界遗产的数量除1978-1984年为一短期增长高峰期外,其他年度每年新增不超过5项。1985-2012年的28年间年均入选不足3项,1993、1995、1998和2010年甚至为0。非洲国家数量较多(有59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申报世界遗产的平均实力有限,因此非洲世界遗产的增量未来将处于低值稳定状态。

二、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特征

按类型、所在国家和地区对析出的非洲世界遗产整理②得到,截止2012年,非洲共有世界遗产126项;其中文化遗产83项,自然遗产3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5项,遍及39个国家(表1)。为便于分析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根据《世界遗产名录》中单项遗产的标定位置,将非洲全部世界遗产在非洲底图上集中标示(图2)。

1总体分布特征

总体来看,非洲世界遗产在大陆沿海和海岛地区、中等河流流域与非洲东部的分布相对集中。

(1)在沿海地带呈间断性集中分布,海岛地区密度较高

非洲世界遗产平均密度为4.15项/106km2(根据陆地面积计算③,以下提到密度时省略单位)。塞内加尔—冈比亚的大西洋沿岸地区空间密度最高,达38.10;贝宁、多哥、加纳、科特迪瓦4国成片区域次之,为8.93。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和南非4国分别形成孤立密集区,密度依次为50、19.61、7和6.56。海岛4国塞舌尔、毛里求斯、佛得角和马达加斯加地区平均密度为13.33。沿海地带世界遗产中,以作为殖民据点和贸易站的岛屿和要塞、城堡、竞技场、契约移民实验地、基督教遗址、伊斯兰教圣地、欧洲殖民者留下的旧城历史中心、阿拉伯人聚居区,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和伊斯兰文化相叠加的古城最多,说明来自西南亚、欧洲和南亚的势力对非洲世界文化遗产起源的影响巨大。除地理环境变迁中形成的鲸鱼谷、陨石坑以及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岩石礁、雨林及湿地类自然遗产外,宫殿、墓地、岩画,古人类文化、考古和古国遗址,以及适应半游牧生活和干燥环境的传统居住空间都是沿海地区古老文明的缩影。

(2)中等河流流经国家连片成高密度区

沿河流流域相对集中是世界各地遗产分布的共同特征(袁少雄等,2012)。计算非洲主要河流连续经过国家的遗产数和陆地面积发现,其中中等河流流域遗产密度高(表2),而尼罗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和刚果河四大河流连片区密度均低于全洲平均值。这些中等河流均为外流河,其入海口也往往是沿海遗产分布稠密的地区,其入海口分布地点的空间差异则是非洲世界遗产在沿海地带不连续分布的重要原因。四大河流域由于沿途国家众多,那些地处内陆、面积大而遗产少的国家,导致整个流域的遗产密度被拉低。

(3)在东非大裂谷及东非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分布密集

位于东非大裂谷沿线的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5国,除坦桑尼亚地处沿海,拥有贸易港口遗址和城镇类文化遗产外,更重要的是这里拥有非洲数量最多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遗产。同时,这里作为非洲古人类和文明发祥地之一,考古遗址、古城镇,以及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当地信仰有关的文化遗产众多。该区遗产平均密度为9.03,远高于全洲均值。

2文化和自然遗产分布的空间差异

非洲世界遗产中的绝大多数为单一属性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密集区多为人类文明发祥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先进的地区。与全洲世界文化遗产的平均密度(2.74)相比,埃及、利比亚、突尼斯3国连片成一高密度区(6.14),西非西南部贝宁、多哥、加纳和科特迪瓦4国连片区也较密集(5.95),尤以塞内加尔—冈比亚地区密度为高(28.57);摩洛哥(19.61)则为大陆沿海孤立性的高密度点,海岛国家佛得角和毛里求斯因国土面积狭小,文化遗产平均密度高达500。中等河流中,仅沃尔特河流域布基纳法索、贝宁、加纳、多哥和科特迪瓦5国连片为高密度区(5.94)。东非大裂谷及以东地区的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5国连片区也是文化遗产集中地,密度为5.35。由于数量上远少于文化遗产,非洲自然遗产(全洲平均密度为1.25)密集区的分布与文化遗产呈现特点不尽一致。尽管也在沿海地带呈断续集中,但大部分自然遗产集中区的范围远小于文化遗产集中区。突尼斯(6.25)、科特迪瓦(7.76)、南非(2.46)、塞内加尔(10)、几内亚(1.92),以及岛国塞舌尔和马达加斯加地区(6.95)都属于较孤立的密集区。大裂谷及东非高原的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4国仍为自然遗产连片集中区(2.12),但范围较文化遗产高密度区缩小。由沙漠、草原、疏林、雨林、湿地等景观构成的喀麦隆与内地国家中非和民主刚果相连,为一特殊的纯自然遗产密集区,3国平均密度为2.23,其中完全在内地的中非和民主刚果连片区为2.14。尼日尔则是由单一内陆国家构成的孤立高自然密度区(1.57)。极端的自然环境与封闭导致的人口稀少、社会经济滞后,使这里原始的自然面貌得以保持。

3地区尺度分布特征

按照现行地理教科书较为通行的划分标准,可将非洲分为5部分加以统计,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在北部非洲分别为35、2、1项,共38项;西部非洲分别为19、8、1项,共28项;中部非洲分别为0、9、1项,共10项;东部非洲分别为15、11、1项,共27项;南部非洲分别为14、8、1项,共23项。除中部非洲无文化遗产外,各地区文化遗产所占比例均大于50%,其中北部非洲最高,达92.11%;相反,北部非洲自然遗产所占比例最低,仅为5.26%,而中部非洲最高,达90%(图3)。与全洲平均密度(4.15)相比,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均为世界遗产稠密分布区,尤其东部非洲密度高达7.27;而南部和中部非洲低于均值,其中中部非洲密度仅为1.87。与全洲世界文化遗产的平均密度(2.74)相比,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同样为文化遗产稠密区,其中北部和东部非洲均在4.00以上;南部和中部非洲仍为文化遗产稀疏区,中部非洲最低为0。与全洲世界自然遗产的平均密度(1.25)相比,除北部非洲极度稀疏之外,其他地区自然遗产均较稠密,其中东部非洲密度最高,达全洲均值的2倍以上(图4)。中部非洲环境封闭、人口稀少、社会落后,使其自然遗产密度较大、占总数比例较高;文化遗产比例和密度最高的北部非洲则受当地古人类文明和区域外部势力的共同影响,人口数量多、经济发展较好;2类因素均有体现的东部非洲则在各地区中总遗产密度最高。

4国家尺度分布特征

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中,世界遗产数量7~9项的有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突尼斯、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坦桑尼亚;4~6项的有塞内加尔、肯尼亚、利比亚、民主刚果、马里、津巴布韦。南苏丹、西撒哈拉、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利比里亚、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卢旺达、布隆迪、安哥拉、斯威士兰、莱索托和科摩罗等国尚无世界遗产。这些国家要么极小,要么极穷,要么长期局势动荡,有的甚至尚未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

(1)各国不同种类世界遗产比例悬殊

非洲39个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中,除加蓬均为双重遗产外,利比亚、摩洛哥、苏丹、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多哥、博茨瓦纳、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14国均为文化遗产,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塞舌尔、赞比亚、乍得和刚果9国均为自然遗产。拥有2种以上世界遗产的15国各类遗产的比例依然悬殊。其中,文化遗产比例均大于75%的阿尔及利亚、埃及、突尼斯、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其自然遗产的比例低于全洲均值(30.16%),阿尔及利亚和马里甚至为0;而文化遗产比例低于全洲均值(65.87%)的毛里塔尼亚、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与文化遗产比例最低的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33.33%),其自然遗产的比例均大于40%,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最高,达66.67%(图5)④。各国各类遗产比例相差悬殊,遗产数量较多(4~9项)的国家中,阿尔及利亚和马里除拥有1项双重遗产外,埃塞俄比亚、埃及和突尼斯除拥有1项自然遗产外,其余全属文化遗产;以热带雨林与草原、陆地水体、山岳和岩石礁为主要特征的自然遗产比例大的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塞内加尔等国),也因存在古老人类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而没有成为纯自然遗产国。此外,面积狭小的国家不仅世界遗产数量少,而且种类单调。

(2)各国遗产密度差异大

非洲拥有世界遗产的39个国家中,有20国的遗产密度大于全洲平均值(4.15),其中埃及、贝宁、加纳、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和南非均未超过10;科特迪瓦、摩洛哥、多哥、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和津巴布韦介于10~20之间;塞内加尔、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毛里求斯和塞舌尔6国分别高达30、50、150、250、1000和4347.81。低于全洲均值的19个国家中,布基纳法索、马里、加蓬不到4;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喀麦隆、民主刚果和中非介于2~3之间;苏丹、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几内亚、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介于1~2之间;刚果、乍得和赞比亚小于1(表3)。如表3所示,文化遗产密度低于全洲均值(2.74)的19国中,除刚果、乍得、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塞舌尔、赞比亚和加蓬10国为0外,苏丹、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均不及1.5;高于全洲均值的20国中仅科特迪瓦、利比亚、布基纳法索、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南非少数国家未及5,埃及、贝宁、加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介于5~10之间,摩洛哥、塞内加尔近20,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和毛里求斯分别高达43.75、150、250、1000。自然遗产密度低于全洲均值(1.25)的国家中,除阿尔及利亚、马里、利比亚、摩洛哥、苏丹、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多哥、博茨瓦纳、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加蓬17国为0外,刚果、乍得、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和赞比亚均小于1;高于全洲均值的16国中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南非和津巴布韦9国小于5,突尼斯、科特迪瓦、塞内加尔、肯尼亚、乌干达和马拉维介于5~10之间,塞舌尔为极高值4347.81。以每百万km2面积衡量,国土狭小的国家只要拥有世界遗产其密度便会极高;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文化遗产密度高者与总遗产具有一致性,但自然遗产并非如此。这是由于一般而言,大国的文化遗产数量均远多于自然遗产,遗产总密度高主要是由文化遗产贡献。

三、结论

总体上,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的形成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和地缘位置3个方面(尹国蔚,2011b)。由于非洲各国已入选的世界遗产均不超过10项,本文未分析单个国家内部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而从全洲、地区和国家3个层次,以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主,揭示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

(1)从全洲看,大陆沿海和海岛地区、中等河流流域与非洲东部局部地区世界遗产分布相对集中。就地区而言,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比较稠密,其中东部非洲密度最高。国家尺度上,科特迪瓦、摩洛哥、多哥、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世界遗产密度大于10),以及塞内加尔、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毛里求斯和塞舌尔等国(世界遗产密度不低于30)绝大多数在此范围内。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8

这些世界遗产堪称德国最顶级的文化和观光景点,但同时也意味着保护的人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承担起保持和维护这些财富的重大责任,让现在和未来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者都能一睹其风采。以可持续、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世界遗产,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意义深远。”德国国家旅游局理事会主席何佩雅表示。

38处世界遗产的多元故事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981处世界遗产,有近一半位于欧洲。其中德国拥有38处,在世界遗产数量排名中与法国并列,位居欧洲排名第三位。科隆大教堂、无忧宫、卡塞尔的威廉高地公园、北海浅滩……两千年历史在德国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遗迹,沉默而有力地证明了德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自2012年以来,德国便跻身到欧洲世界文化之旅的一流行列。

早在1978年,德国最早的文化古迹――亚琛大教堂就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录中。而在2013年夏天最新加入德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是位于卡塞尔的威廉高地公园,由此也成为德国第38处世界遗产。截至目前,这些世界遗产涵盖了历史古迹、城市地标、工业文化代表、自然景观等,多元化的类别无不令人印象深刻,每一个都有说不尽的故事。据了解,这其中包含5处历史古城中心遗产,3处建筑与设计类遗产,7处自然、花园与风景遗产,3处工业遗产,4处古堡和宫殿遗产,8处文化与精神类遗产,以及8处教堂与修道院遗产。

在“历史古城中心”的世界遗产中,有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吕贝克古城”。从1230年到1535年,吕贝克被称为“汉萨王国的女王”,其整个老城区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也是欧洲北部地区第一个世界遗产古城。“班贝格古城”是欧洲中部典型的拥有中世纪风貌的古城,全城有超过1000座建筑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雷根斯堡古城和斯塔塔赫古城”是德国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城市中心,其中雷根斯堡老城总共包含984个纪念碑。

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魏玛和德萨奥的包豪斯及其遗址”属于建筑与设计类别的世界遗产,是对包豪斯建筑学院的纪念,因包豪斯的思想对整个20世纪的建筑设计都产生了影响。自然、花园与风景遗产中的“中上游莱茵河河谷”地区的乡村风貌是浪漫莱茵河的缩影,延绵65公里的中莱茵河河谷,和她的历史古城、悬崖城堡、葡萄园生动地描述了一段同多变的自然环境相缠绕的漫长人类历史。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瓦尔特堡城堡”,正是在这里,伟大的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几周之内将《圣经》翻译成了德文。地处原东德与西德的交界处,这里也成为了德国团结统一的有力象征……

此外,德国38处世界遗产中还有部分跨国境遗产。它们超越了政治边界,成为德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文化纽带。占地700公顷的“穆斯考公园”,由德国和波兰共同拥有,两侧分别由跨越奈塞河的几处桥梁相连;“日耳曼―雷蒂亚线路”中拥有跨越了英德边境的古罗马帝国边城,作为英国哈德良长城的一部分于1987年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林”总共15个山毛榉林,跨越了德国、斯洛伐克和乌克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下被列为了国际性世界遗产;“瓦登海”为跨越了德国与荷兰的世界自然遗产;“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包含了阿尔卑斯地区111处有代表性的木桩建筑,涉及的国家有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瑞士。

世界遗产的可持续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德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方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够很方便地参观到这些历史和自然的馈赠,我们与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世界遗产协会,共同为德国38个世界遗产提出‘世界遗产――可持续的文化和自然旅游业’的口号,并将其定为2014年度主题。”德国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他们同时想表达的是,旅游业不仅能给人带来欢乐,还可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游览世界遗产时,人们将获得丰富的阅历,从而对文物古迹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由此,旅游局的专家们推出了能够纵览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八条路线,区域与主题各异,将德国38处世界遗产与许多其他旅游景点完美地串联在了一起,而这些线路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词――“从世界起源到无尽未来的时光之旅”。

20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代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thomasmann)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海并非景观,而是永恒的体验。”在主题为“自然奇迹与荣誉之城”的路线中,你或许能更好感知这句话的内涵。旅程的起点在“光荣而自由的市民之城”不莱梅。北海浅滩和古山毛榉林等自然遗迹,与历史悠久的不莱梅市政厅和罗兰石像、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老城等世界遗产在这条线路上相映成趣。此外,港口城市汉堡和罗斯托克的加入,为线路增添了海港式浪漫。

“矿藏与建筑”路线是所有路线中历史跨度最长的一条。长约650公里的线路涵盖了从工业历史到史前地球的挖掘,如“拉默尔斯贝格矿山、戈斯拉尔、老城和上哈尔茨王室水利工程”“奎德林堡的修道院教堂、城堡和老城”“希尔德斯海姆的大教堂和圣米歇尔大教堂”“梅塞尔化石坑”等世界遗产。旅程中还特别为徒步爱好者提供了几处迷人的旅游路线,与不可思议的老城风光和庄严肃穆的宗教古迹形成鲜明对比,糅合成一次难得的整体体验。

“生活情调与高度文明”路线传递的则是另一种感觉:从法兰克福出发,沿着莱茵河蜿蜒向前,沿途皆是富有浪漫气息的美景,它的美丽就连罗马人也无法抗拒。富丽堂皇的城堡贯穿路线始终,查理大帝的世界敞开大门,最终穿过鲁尔河返回莱茵河,到达德国最具创意的城市之一――时尚之城杜塞尔多夫。贯穿其中的世界遗产地有“中莱茵河谷上游地区”“科隆大教堂”“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布吕尔的奥古斯都堡与猎趣园”“亚琛大教堂”等。

此外,还有起点和终点都在“英雄之城”莱比锡的“宫殿与园林”路线;能够让人近距离了解那些跨越数百年时空德国弄潮儿的“梦想家与思想领袖”路线;有机会回到石器时代、探访偏远的教堂、在别具一格的小岛上驻足停留的“在阿尔卑斯山与博登湖之间”路线等等,不一而足。

有世界遗产管理专业人士认为,文化旅游项目是提升世界遗产魅力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同时世界遗产也为文化旅游项目在建筑和主题方面奠定了基石。

“世界遗产也是我的遗产”

曾到德国出差的朋友说,留给他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德国人对自己城市文化遗迹发自内心的珍爱、对历史的尊重和高度的责任心”。比如城市古迹的修复,“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已建城800周年,城中17、18世纪巴洛克式的建筑在二战期间遭到盟军猛烈轰炸,七成以上的历史建筑遭到摧毁。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是依据照片和历史资料重新建造的。外部修旧重现当年雕琢、装饰和彩绘的原貌,内部则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断断续续修了五六十年,耗资数亿欧元。”再比如70%以上曾毁于二战的柏林博物馆群体建筑,战后博物馆全面修复及整理藏品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延续至今。据说德国人还特意把炮弹的痕迹留在墙体上展示,因为他们认为,这段战争历史的痕迹也应该保存并留给后人。

“过多的游客会损害世界遗产的氛围与魔力,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意味着索取与给予相平衡。”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秘书长罗兰德・波内克博士说,如果说世界遗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那么直接从旅游创收中抽出一部分用来对遗产进行保护,也是非常正当的要求。旅游声望的提高,也会带来积极的经济刺激效应。

他同时认为,人类卓越的文化成就以及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不应只属于某一个地区或民族,而应是全体人类的共同遗产,这才是设立“世界遗产”的初衷。“比如一位来自中国的游客,当他游览瓦特堡时,应该产生这样的感觉:这是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它也是我的遗产。”

最早:亚琛大教堂(aachenCathedral)

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德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当查理大帝于公元786年左右在今天的亚琛――他的中央官邸开始修建圣母教堂时,他就想要实现缔造一个“新罗马”的梦想。他以此为欧洲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奠定了基石,并使亚琛于公元800年左右成为他的罗马帝国中心。这座大教堂无论在建筑史还是艺术史上都具有非凡意义。在936年至1531年的近600年间,这里先后为三十位德意志国王加冕。

公元814年当查理大帝逝世时,这座行宫教堂成为了他的安葬地,其古老的石棺如今仍摆放在哥特式唱诗班座堂的中心。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大教堂仍保留了它的原貌,始终是亚琛这座城市的标志。

最新:卡塞尔威廉高地公园(wilhelmsh?heparkinKassel)

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德国最新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威廉高地公园不仅是一个典型的欧洲专制主义时期景观建筑的范例,其非凡的水景设计也确保了其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位。

最古老:麦塞尔化石遗址(messelpitFossilSite)

1995年,麦塞尔化石遗址成为德国第一个进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油页岩(此处主要的开采资源)中包含的化石,如动植物的许多微细组织结构都清晰可辨,实属奇观。且第三纪下层的动植物遗迹在遗址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保存下来的化石种类不仅质量堪称首屈一指,数量上也很可观。

最年轻:柏林现代主义住宅群落(BerlinmodernismHousingestates)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9

1、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2、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居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3、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位居第一。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项),中国一共两次承办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004年,苏州,第28届、2020年,福州,第44届。

(来源:文章屋网)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篇10

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7处。最初,在世界遗产工作指南中,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各自有一套评定标准,后来,参与评定的专家建议将两套标准合并,不再分立,意在避免割裂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世界遗产的徽标是一个方圆套合又彼此联结的图案,再由文字组成外圈。方代表人,圆代表自然,方与圆联结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字圈则代表对自然、人文遗产的保护。

被选为世界遗产的门类很多,包括岛屿、森林、名山、峡谷、城堡、宫殿、考古遗址等。把江山文物称作“遗产”,这一用辞本身便表明一个重要的想法。“遗产”二字,我们都不陌生,一般是指祖上给我们留下的珍贵之物,我们当妥善保管。这里面,珍贵性当然是遗产的头一个特征。另外。遗产绝不能再造,这是遗产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英文文件中有两个关键词:outstandinguniversal和authenticity,中文译为“突出的世界价值”和“真实性”,表述的其实就是遗产的珍贵性与不可再造性。既然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造的,结论当然就是必须对其精心保护。

不能不说的是,在不少地方对遗产还有另一种解释:遗产是钱财,至少是能变卖成钱财的东西。民国初年,前清遗老靠变卖遗产度日是普遍的。我们也记得前些年大家束手“均贫”的时候,忽然有个身边的人被通知到海外继承遗产,大家都有股说不出的羡慕滋味。遗产像突然降临的天使般拯救了那个穷人。在一个穷困而又谋生无术的人的心中,遗产意味着不劳而获的钱财。在对待世界遗产时,难说没有人将其看做不劳而获的钱财。带着这种心态,有些山川文物一类的遗产继承者,想得多的是变卖捞钱的手段。在变卖捞钱的手段中,过度的旅游开发是其主要形式。本来是清静之地,就该保护它的原作氛围,不宜招揽成千上万的游人,开设各色玩耍吃喝的场子,否则,就是对遗产的文化性出卖和精神性亵渎,这无异于让弥勒佛卖票,令观音菩萨唱歌。有些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商业活动有严格限定,获利不得过高,否则给予行政处罚,以此维护遗产地的原作气氛。这种做法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赞赏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文件明文规定,由于各种威胁,包括“大规模的公私项目或快速城市化,旅游开发”的威胁,遗产的真实性、原作性受到严重伤害,会将其降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如继续遭受破坏,则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因为这些遗产是“世界”的,它们的丧失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损失,而是全人类的损失。一个国家的名山文物被选为世界遗产,是该国该民的光荣,也是该国该民的责任,而遗产资格的丧失,则是该国该民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