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28:15

网络学习篇1

网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面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大量的信息和无人监督看管的情况下,学习者能主动地、积极地、独立地选择、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对网络学习的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

1.驱动功能

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习者处于一种相对分离的状态,学习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它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驱使学生积极采取一系列学习行为去接受信息,并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导向功能

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对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手段作出自主选择,相对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面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学生容易迷茫困惑、无所适从。而学习动机犹如指南针,能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有意义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避免无关信息,采取有意义的学习行为,直到实现学习目标。

3.维持和监督功能

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是网络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学习动机就如“加油站”,不断地给学生打气加油。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传统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但现代教育心理学赋予这一概念更多的含义。如沃尔夫克(woolfolk,a.e.,2001)说: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与如何学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器”。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一般称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动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求,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也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由内部学习动机激起的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例如:有的儿童对阅读文艺作品很感兴趣,一有空就读文艺作品,从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获得语言表达技能。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获得和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与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求。后两者也称外部动机。无论是内部学习动机还是外部学习动机,都是促使网络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的支持性条件。

三: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影响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非常广泛的。一般认为,和其它领域的学习动机一样,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也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内部学习需要、外部学习诱导和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习需要是教育发展的根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学习需求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这种愿望和意向是驱动主体学习的根本动力,也称内部驱动力。内部学习需要是最根本的驱动力。外在学习诱导是指外界环境施与学习者的诱导和产生的压力。人是一个“社会人”,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和影响,如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就像很多中国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但为了出国,不得不学习英语。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激发网络学习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对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Schunk(1984)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层面,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耐力,而且能将学习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过程。

四:激发和维持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

网络课程中融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激励方法。网络课程在激励作用方面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对网络学习而言是这样的重要,但目前我国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实状况不容乐观。而且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发展到现在其有效性还受到怀疑,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切入点来增强其有效性。所以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强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考虑到它的影响因素和网络课程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设计出既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网络课程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途径。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设计这样的网络课程。

1.设计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第二,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第三,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以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同样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必须让学习者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这样,他们才能明确成就的性质,进而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就活动。

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习者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要考虑到网络学习自身的特点,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近期的、简单的目标,使学习者看到从事复杂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认识到自己还有潜力可挖。如教学目标可包括课程教学目标,章教学目标,节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点教学目标等4个层次。但它们有着层次区分和领域划分的体系,并逐层体现细化。第二,教学目标要有灵活性和贴切性。由于网络学习者大多数是成年人,他们是带着工作或生活中的需要来学习的,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贴切性,允许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有所选择。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也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2.设计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将网络课程所表现的知识内容按照网络教学环境的需要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重组,并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特点,选择各种不同的资源类型,使教学面容以更适宜于网络教学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为了使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内容设计时应该注意几点:第一、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浓厚兴趣。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应该不断动态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

3.提供简单实用的交互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对话,也就是网络学习中的“交互”。根据穆尔的交互分类理论,网络教育中存在三种交互类型,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间的交互,生生间的交互。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交互,能确保交互的有效进行,能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师生和生生的交互设计中,可以通过netmeeting,聊天室,BBS,e-mail等形式来实现。在设计学生与内容的交互时,交互不应该只是单向进行的,内容作用于学习者,学习者也应该作用于内容,允许学习者对资源进行相关的操作、添加注释、发表感想,提供笔记本、小字典、书签等等。同时,网络课程应当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

4.设计能给予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的作业测试

作业和测试在维持学习者积极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作业测试的设计时要注意几个问题:1.提供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w.汉尼(wsltHaney)(1991)的研究发现,及时反馈是学习本身固有的成分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并指出,立即给予反馈都比测验完成一天后给予反馈更有效,同时还指出指导学生怎样确定正确答案的反馈比仅仅指出对错的反馈更能促进学习。2.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或对他们来说更富有意义的题目的机会。3.评分要公平,且平分机制要公布。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可知,学习者的得分的公平性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影响。

5.提供激励性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具有激发学习者行为动机,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作用。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必须具备下列性质。第一、尽可能提供肯定性评价。肯定性评价能使学习者受到鼓舞,产生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从而不断地提高成就动机,焕发积极的热情,做出更大的努力。第二、实行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学习者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差生以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在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尽可能挖掘学习者的长处,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评价要努力着眼于指导和帮助被评对象改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提供对学习和进步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当学生学会反思他们的个人成就时,他们就学会了在他们的能力限度内进行学生。

【参考文献】

[1]童金皓,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现代远程教育[J]2005,3

[2]冯锐,张浩.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策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5,9

[3]王守恒主编,教育动力论.人民教育出版社[m]

[4]李新宇.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J].中国远程教育,2003,4

[5]唐清安,韩平,程永敬等主编.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

[6]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现代教学设计[m],2005,1

【摘要】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关系呈倒U性曲线,学习动机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而网络课程承担着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使命。本文首先阐述了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其对网络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网络课程。

网络学习篇2

“三味”网络学习

实验小学四(4)班

安荟静

指导老师孙林娜

“网络”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三味网络”大家可不知道吧!“三味网络学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第一味“苦”——学唱歌

自从老师让我们大家都要练《爱星满天》的时候,我有预感—苦日子要来了,果然不出所料,我一回家,就向妈妈报告了这件事,妈妈让我上网查,跟着练……,整整一个中午,我都在练,很苦吧!

第二味 “甜”——会唱歌

嘿,今天我会唱了,明天我打算向老师申请一下,能不能当领唱,真是“不经风雨,哪见彩虹”呀!我轻轻哼着歌走在上学的路上,心里美滋滋的。

第三味

“酸”——老跑调

歌是会唱了,可是老跑调,唱着唱着跑调了,你说怎么办呢?我觉得应该打开网络继续跟着练,直到不跑调为止,你说对吧?

网络学习篇3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网络学习社区;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37―05

一引言

网络学习社区不仅是提供简单的信息共享,更重要的是通过在线讨论培养学习者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完成知识的重构和创新[1]。它是解决当前一系列教育难题的有意义的尝试,是科学技术与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关注网络学习社区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又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2]。本文以网络学习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网络角度出发,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移植到对实验班级网络社区的研究中,计算并分析网络社区的密度、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度等量值,从而了解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社会网络的形成和结构以及它对学习者的影响,探讨社会网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归纳网络学习社区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量化软件在教学分析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二网络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

1研究方法

论文主要采用了实验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3]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组织系统、人际关系、团体互动的概念与方法,是网络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画出矩阵统计实验数据,生成社群图,并通过网络密度、成员可达度、点度中心度等相关性分析解析社群成员以及成员之间形成的社区网络。

2实验设计

此研究针对温州大学04级小学教育本科1班(45人)和04级美术本科(28人)的学生,跟踪了他们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探究性学习模块的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进行相互讨论来确定主题,并自主寻找相关的资源来对课题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引入网络社区,开发论坛(省略/bbs/b/)作为课外学生参与学习的平台。

实验将每个班级各分两组:BBS2和BBS4。我们取每班的第二组作为研究对象,因为第一组我们完全让学生自主参与,作为一个完全自由的学习空间存在,第二组是由教师和管理员主持引导的一个学习社区环境,能保证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形成学习进程,我们以第二组作为典型的网络学习社区研究对象,教师和管理员可以登录班级的小组,研究课题和在线讨论的话题,成员通过密码进入自己的组中学习。学生每周理论课后搜索相关资料,并以帖子的形式进行在线讨论,可以发表主题帖,并接受同学的回复、评论和投票,也可以对教师在推荐栏中的话题进行回复。这样,同学之间共享资源,并对话题进行讨论和控制,也可以对小组成员的某一个观点进行评论、修改或提出参考意见,话题、任务完成的进度等不受控制,最后完成本模块的学习任务,形成最终成果。

实验者在每周统计出讨论内容数据,首先将所有的帖子复制到word文档中,在excel中统计出主题数,回帖数等用户信息,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进行分析。

三现代教育技术论坛社会网络分析

1社群图分析

对BBS2组内所有的学生建立一个矩阵,如a对B的贴子进行了n次回复,则有

这样根据主题统计回帖数,如无明显标志,就将跟贴记作对主题帖的回复,将没有跟贴的主题贴记作作者对自己的回复,最后得到矩阵如图1所示,如果将矩阵中所有非零的数简化为1,并规定节点对自己的联系为0,得到用于以后分析的矩阵。在UCinet中输入数据,获得二值有向的社群图如图2。同样的方法产生BBS4的社群图3。

图中箭头的起点是帖子的者,所指的方向是他回复的对象。将矩阵转化成社群图后,我们已经能非常直观地看出这两个小组各自的整体网络状况。BBS2和BBS4社群图都属于非完备图,即图中任意两点没有两两相连,虽然都拥有明显的凝聚中心,但是成员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其中BBS2的结构显然要比BBS4的结构散乱,在这个只有24人的小组中,仍存在3个边缘型学生。

根据杨堤雅对虚拟社区成员角色的分类理论对典型节点做分析[4],发现在BBS2中,节点Gly(管理员)、H16和K22显然处于比较领导的地位,具有比较高的呼声。节点e10、F12、G14等上面有一个封闭椭圆,表明他们都有主题帖并且在主题后面还有自己的回复或者称为补充,或者他发表了主题帖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回复,这都说明这些节点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供他人评论,是经验意见分享者。节点B04,R36,V44可能是信息的浏览者,有成为其他角色的潜力,但是如果他们继续孤立地存在而不与其他成员交互,将不利于自己的学习。而BBS4中的节点a02属于典型的意见呼应者,他对其他成员的回复比较多,对于增强社区的社会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矩阵分析

社群图虽然可以直观表现网络结构,但是矩阵的计算则更能反映出网络联系的更多信息,下面利用矩阵对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计算[5]。

(1)距离(Distance)和可达度(Reachability)

连接两点的最短途径(walk)的长度即距离。如果两点间不存在途径,则距离无限。与距离相对的一个概念就是可达度,只有存在途径时,才有可达度的值。

测算BBS2矩阵的距离,结果发现点的距离在1到4之间,不少点之间不存在数值,表明两者之间无法获得联系。测量可达度发现点D04、e10、F12、R36、V44、Gly均不可达。BBS4中节点之间距离为1和2,更多的点同样不存在距离,但是总体紧密性与BBS2相比要来得大,而且这个组里面不可达的点的概率比较小,只有myh和Gly。由此我们也发现在社群图中看起来联系在一起的节点,实际上他们的联系还是非常之弱。

(2)密度(Density)

图形的密度即该图形中实际存在的线与可能数量的线的比例。密度大,说明团体的关系紧密、合作行为较多,信息流通较容易,团队工作的绩效也会比较好。

有向图的密度公式为:

Densityk=

本实验测得BBS2、BBS4的网络密度分别为0.0553和0.1095。从这个对网络中人际关系的总体分布特征的量化描述中可以看出,在这两个的网络社区中,成员之间相互有直接关系的点比较少,在网络链接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社群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关注程度不高。

(3)点入度和点出度(inDegree、outDegree)

点入度是当连接线有方向时,以该点为终点的连接线的数目,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列的格值之和。点出度是当连接线有方向时,自该点引出的连接线的数目。点出度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行的格值之和。

经过计算可得:BBS2中点入度最高的是节点是Gly,H16和K22,点出度最高的是节点n28和t40,BBS4中点入度最高的是节点myh,C06,点出度最高的是节点a02,G14。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4)点连接度和点中心值

点连接度是描述一点与其他多少点有直接关系的数量指标。当连接线有方向时,某点的连接度即是该点的点出度与点入度之和。点中心值是点的连接度与网中连接线总数之比,相对地说,点中心值是对于点在网中与其他点关系多少的评价。

对于网中任一点Ct,其中心值为:

总的来说,在BBS2中点入度最高的是Gly、H16和K22,点出度最高的是n28和t40,中心性最高的是Gly、H16、K22,网络平均中心度是33.12%,在BBS4中点入度最高的是myh,C06,点出度最高的是a02,G14,中心性最高的是myh、C06、G14,网络平均中心度是73.63%。可见网络的总体密度BBS4要比BBS2高。

3中心性分析[6]

中心性是一个重要的个人结构位置指针,用以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性,衡量其地位优越性或权威性以及社会声望等,也体现了社区的活跃程度。本实验测量的程度中心性与中介性是中心性的其中两种表现形式。

程度中心性(DegreeCentrality)是我们最常用来衡量在这个团体中最主要的中心人物。群体程度中心性的公式为:

,表示程度中心性最高者与其他人程度中心性的差距。

该值越大,表示此团体权利过分集中,有一个人特别重要,群体程度中心性最高的图形就是星状图形。

考虑帖子的方向性,对BBS2的中心性进行测算,得到数据如图4。各行分别是外向程度中心性、内向程度中心性、标准化的外向程度中心性和标准化的内向程度中心性。在图4中可以看出BBS2中节点n28和t40的外向程度中心度最高,在这个社群中,属于意见呼应者,而Gly的内向程度中心度最高,其标准化内向中心度达到了40.9%。

图4程度中心性(BBS2)

中介性(BetweennessCentrality)衡量了一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即他的“桥”的作用。群体中介性公式为:

,表示中介性最高的那个人与其他人中介性的差距。

该值越高,表示此一团体分成数个小团体而太依靠某几个人的中间传话,这些中间传话人可能高度操纵信息和利益。

经过计算得到BBS2中中介度最高的节点是K22,其他16个点没有中介性。这说明这个虚拟社群发展到现在,用户之间的交流量还是比较少,除了节点K22和节点m26具有比较高的中介性,有大部分的人只有发回帖或者只有发主题贴。在BBS4中,中介性最高的是G14,其次是C16。其他节点也没有中介性。虽然中介性体现集权,在一个大型的网络社区中如果某几个的人的中介性非常之高,是不利于信息的交互的,但是,如果有很多的人中介性非常之低,也不利于信息的共享。

4小团体分析

小团体就是团体中的一小群人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组件是最大的相连的子图形,是小团体定义中最严格的一种小团体。理论上,一个社区中完完全全连接的网络与有多个组件的社会网络在传递信息效率效果方面会差很大,如果存在孤立者或多个不与外界联系的小子群,社区的知识共享效率就很成问题。

图5以弱连接定义获得的组件(BBS2)

对BBS2的社会网以弱连接图形定义测算得到5个组件如图5,分别由节点{B04},{e10、F12},{R36},{V44},以及其他18个节点组成的集合。去除管理员的节点(Gly)后选择K-plex计算方法,采用节点程度计算分析BBS2中的3个小团体,分别是C06、H16、K22、t40、C06、H16、K22、U42和C06、K22、t40、U42。而在BBS4中,则找不到小团体。这说明在这个比较短期的学习社区中,还没有形成比较集权的小团体,权利的分布比较松散。

5网络位置和社会角色――对等性研究

网络位置指的是一系列嵌入于相同关系网络中的个体行动者,即在网络互动中相似的行动者。网络角色是指把各个社会位置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组合,是存在于行动者或者各个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如果两个行动者与所有其他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相同,就说这两个行动者具有相同的“位置”或者角色。规则对等性是关于社会网络中相似性的研究手段之一。

图6连续性的规则对等性(BBS2)

以BBS2为例,选择连续性的规则对等性算法进行计算,获得如图6的矩阵,图上方的值是百分数,值越大说明对应的成员之间越具有规则性。在组织结构中处于最低层的节点V44、B04、R36,以及D08、p32、o30,他们各自的规则对等性都几乎接近100%,也就是说他们在社群中的社会地位十分相似,基本可以互换,而H16和Gly两个节点的相似度则比较低,但是总体来说,这个社群各自节点之间的相似度都非常高,说明这个社群中没有什么节点其地位特别突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该社区的结构比较散,没有形成突出的领导者,对于BBS4的连续性规则对等性分析获得了相似的结论。

根据论坛数据库对帖子内容的分析,获得下面的图7。

从图7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在这两个网络社区中,第一周最为活跃,以后学生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明显降低,说明了成员对于网络社区的忠诚度不够支撑他们完成本模块的学习,论坛的持久性因此大打折扣。这也是网络社区紧密程度低的另一个体现,同时是网络社区发展趋势的最大特征。

图7帖子数统计

四结论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一大特点就是所有数据都可以量化,又可以生成非常清晰直观的图形或者矩阵,因此能够使分析者清楚地获得BBS的群体特征和班级中成员间的交互的信息。通过对这两个班级中的小组的社会网络分析的尝试性的实验分析,可以发现:

1网络社区的规模与网络密度呈反相关趋势。本实验的社区中学习者人数分别是14和22,结果显示,这两个组在网络密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成员人数少的论坛的网络密度要高于成员数多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社区的规模与网络密度之间有一个反向的趋势,根据网络规模与密度的相关运算,一定能够找到一个“最佳规模”,使得在这样的人数条件下,网络社区获得最佳的发展。

2成员的网络位置和社会角色不突出,具有突出地位的领导者无法形成。无论从中心度分析还是规则对等性分析,都发现在本实验的BBS中,没有地位特别突出的角色。

3论坛的联系整体偏少,活跃期集中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前一个阶段,论坛持久活力较低。对帖子的数目按照时间进行数量统计,发现在第一周里发表的帖子数最多,接下去社群活跃度下降的比较快,而这就不利于小团体的形成。

研究表明该实验网络社区要想更好发展,还存在很大问题,我们必须在网络社区规模、社区成员角色形成、社区社会交往广度和密度方面进行考虑。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社区才能有序,才能充分保证社区的生命力(或者成为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培养参与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完成知识重构和创新的作用。

五展望

网络学习社区以其功能的强大性,交互的多样性,学与教的灵活性而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网校和远程教育机构所采用。而社会网络分析因为其客观性和科学性逐步成为社区研究的工具,特别是数学工具(图论、矩阵代数)和统计技术的支持,各类网络分析软件的诞生,使一般的研究人员也能方便地运用此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大型的网络分析软件如UCinet和GRaDap,以及小型的如netdraw等都使得我们无须计算就能获得网络测度,这十分有助于我们分析关联性呈现为较大个体差异的网络社区并获得其群体结构特征,从而分析网络结构对成员产生的影响。正是看到这些优势,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已越来越多地参与此类研究,尽管它对研究者的数学、统计学和英语水平(目前的分析软件都未曾汉化)有一定要求。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其他分析方法对网络社区进行研究,无疑将会使网络社区的研究取得更好的进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参考文献

[1]王陆.基于网络的学习型组织――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与应用[oL].首都师范大学,2004.

[2]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3]罗家德,叶勇助.网上社会网络研究[D].台湾:元智大学信息社会学研究所,1999.

[4]杨堤雅.网际网路虚拟社群成员之角色与沟通互动之探讨[D].台湾:国立中正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2000.

[5]罗家德.社会网络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6]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aSocialnetworksResearchonnetworksLearningCommunity

QiUFeng1YeXin-dong2

(1.Departmentofeduc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2.Departmentofeducationtechnology,wenzhou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325035,China)

abstract:asanimportantprogramplatformineducation,networkscommunitycarriestheresponsibilitiesofsharinginformation,equippingparticipantswiththeabilitytosolvecomplexproblemsandfinishingthedecompositionandinnovationofknowledge.takingsocialnetworksastheresearchscope,thispaperwillmakeananalysisofnetworkscommunity;also,thispaperwillmakeafurtherresearchofadetailedunstructurednetworklearningcommunity―moderninstructionaltechnologyForumthroughthemethodofsocialnetworkanalysis(Sna).thisquantitiesanalysiswillpresenttherelationshipofcommunitymemberstocoin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ofunstructurednetworkcommunity.Finally,thispaperwillgivesomefeasibleadvicetodevelopasoundunstructuredlearningcommunity.

网络学习篇4

现阶段网络技术在学科课堂中的运用,已显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教师对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对整合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虽然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受时空限制,让学习者更具有自主性,但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网络教育组织者的教学设计,往往只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监管,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学习监控及其必要性

网络自主学习监控,是网络教育平台中学习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以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者的课程学习目标为依据,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对学习者学习全过程中所持的态度以及知识、能力发展水平作出价值判断。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适时地引导学习者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地运用学习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进行监控,旨在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考信息,使学习者能更清晰、完整地了解自己,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监控能力,从而实现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自我监视和自我调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国内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元认知由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进行监控,是要运用元认知监控理论、协作学习相关理论以及支持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监控的相关智能技术,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数据和信息,提高其自身元认知监控能力。

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身就需要控制和接受控制。学习控制分为两种: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就是学习者受到来自外部的对于自己学习的约束,与学习的外部动机相联系;而内部控制也叫自我控制,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计划,与学习的内部动机相联系。学习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外部控制和自我控制,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它们的比重不同,相互制约。外部控制往往作为一种学习支持而存在,自我控制则是决定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

课堂学习是典型的外部控制学习,学习受到来自课程、集体、教师的有形、无形的外部控制。而网络化学习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的学习,学习活动由学习者自己控制。网络环境相对自由松散,对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要求将很高。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网络学习的整体特征表现为“缺乏自主性、独立性,缺乏自我控制的学习能力”。很明显,我国网络学习中学习监控是严重缺失的。

三、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系统的建构

1.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的内容及方法。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对网络教学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网络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利用及时反馈信息来指导、调控甚至补救网络教学与学习活动。总结性评价充分考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态度、实践。一方面,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的内容包括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和学习者与学习系统的交互信息;另一方面,网络自主学习监控还要对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行监控。这可以通过监控学习者自主学习活动三个方面的信息来完成:一是相关性。主要监控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进行的活动与协作主题的相关性。通过监控交流工具传送的消息进行监控。二是活跃度。主要监控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这个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系统的交互记录进行判断。三是有效性。监控学习者个体目标的完成程度及协作组总体目标的完成程度。

2.自主学习监控系统的建构模块。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课程方面,了解课程内学习者活动的实施状况,为网络教学的策略及实施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二是学生方面,分析学习者学习过程,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努力与成长的过程,进而评定学习者学习的成果。具体则由以下四个模块构成:

(1)建立学习日志监控模块。在一般情况下,学习者应由学校为其指定登录到学习平台的用户名,由用户自己确定登录密码,已注册的学习者可以登录至该平台学习,从学习者登录到该网络开始就可进行远程学习的监控,包括其学习时间、登录次数、学习内容记录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入口打开学习者学习日志记录情况表,通过浏览学习者所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项目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找出对学习项目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学习时间的分配建议,使学生调整学习时间或内容。(2)网络自主学习交互监控模块。现在许多网络教学将网络课程当做课本的副本,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是大量的文本、图片资料,学习者的任务是阅读大量的材料,然后去做教师设计好的练习题或进行考试,这种网上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资料的浏览和练习,对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研究与实践都表明,交互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远程学习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BBS、email、聊天室、视频会议等网络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已使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相当便捷,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利用这些工具来促进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对学习者交互程度的评价可以通过记录学习者利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中的各种交流工具辅助学习进行,包括:一是课程讨论。如课程讨论区的文章被浏览的总次数、总时间;学习者课程讨论区发表言论的次数;学习者课程、浏览时间等参数。二是主题讨论。如主题讨论区的文章被浏览的总次数、总时间;学习者在主题讨论区发表言论的次数、被浏览的时间。三是群组讨论。群组讨论区的文章被浏览总的次数、总时间;学习者在群组讨论区发表言论的次数等。(3)网络自主学习答疑监控模块。无论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部分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协作学习解决,部分问题则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才能有效解决。答疑情况可以通过学习者请教的问题数、浏览问题解决的次数,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次数等信息反映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主动学习的参数。(4)网络学习作业考核监控模块。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的测试以及评价是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章节内容的学习之后及时地进行网上测试,或学习完某一单元之后进行单元测试,可以通过网络把学生每一单元或章节的测试内容及测试成绩记录在网络数据库中。

3.网络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首先,鼓励学习者进行时间规划。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不稳定程度非常高,时间规划是自我监控首要解决的问题。时间规划与学习者的目标设置、成败归因和自我效能密切相关。有效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时间,学习者应该设置具体的可行的学习目标,采取策略完成学习任务,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此外,让学习者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间段,养成习惯,在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分清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其次,引导学习者采用自我记分技术。在网络环境中通常是在网上测验后,空出一小段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检查,估算一下自己可能得到的分数。另外,自我提问也是一种常用的促进理解监控的策略,学习者可在网络学习之前或过程中为自己构建一些问题以检查自己的学习质量。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网络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提问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网络学习篇5

全新的网络学习方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开始还是有些许不适应,由于课程大多采用直播和mooC的方式进行,这对自身的学习自觉性有了较高的要求。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一

今年的寒假是个不平凡的寒假。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开学时间延迟。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开展了网络课程。今天是网上教学的第四天,同学们都慢慢适应了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因为老师的监督而松懈了自己的学习,在课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听讲,课后也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而成为“主播”的老师们轮流完成各门学科的授课,上课很积极,课件准备的很用心,知识点也总结的很到位。我感觉这次网上教学的方法,即能保护同学和老师的安全,又能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笼罩了中华大地。人们开始足不出户,生活变得压抑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通知“停课不停学”,正式开辟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网上授课。

每天在钉钉直播群里上课,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变得生动活泼,我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许多。老师们每节课在直播间里以课件的形式向我们授课,整节课的知识框架变得清晰明朗了起来,这是十分有利于我们接受并消化东西的。

其次,就是这种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是每一个学科只有一个老师授课,但在网上授课则是许多不同的老师担任我们的任课老师,使我们能充分了解到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进而可以得知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方式。

再者,在网上授课时,每个老师一天只需上一节课或两节课,这就为老师们挤出了充足的时间为同学们批改作业及写评语,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自己作业的不足和突出的地方,之后就知道我们可以向哪一个方向努力。

总而言之,我们在这足不出户的冬日勃发着学习的兴趣。“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进行网上学习,永远保持着学习的自信,总有一缕阳光,会突破疫情的阴霾,带来温暖的春天。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聚校园。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二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学生我也有了一些对于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为了避免未来忘了这段极其特殊的学习经历,本人还是把这段时间的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在未来想要回顾的时候,可以有份心得体会回顾吧!

“网络学习”这个词,其实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我们在上课之余,对于自己薄弱的科目,自己甚至于家长都会想要通过互联网给我们找一些网络学习课程来加强学习。不过一所学校,甚至整个国家或者说全世界的学校都统一将学生们安排在家进行网络学习,这一次可以说还是第一次吧!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宅在了家里进行网络学习,过去学校里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出现在了我们的电脑屏幕上,这种感受还真的挺新鲜的。最开始进行网络学习的时候,学生我除了感到好奇,最大的感受可以说是“不适应”。不适应自己过去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的老师忽然坐在了电脑对面,隔着屏幕在跟我们进行授课,不适应自己每天走路去学校上课变成了打开电脑打卡上课,更加不适应过去可以面对面聊天的同学,现在都各自坐在家里,大家只能够通过社交软件交流。这种不适应,甚至让我觉得自己成绩一定会下降,在家进行网络学习一定会让我的成绩直线下滑。

然而,当网络学习变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开始,我也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为了成绩不下滑,为了自己的学习不出现问题,我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去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每天依旧早早的起床,把走路上学的时间用来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把上课想要问老师的问题都整理在一条备忘录里,等到老师网课结束了之后再在教学软件上请教老师,把与同学交流的事情学会了用电话去沟通,慢慢的,自己也就适应并且喜欢上这种网络学习的方式了。

在后来适应了网络学习的日子里,我又把之前落下的功课迎头赶上了,和老师的交流(一开始文字交流还有一些互相不理解)也越来越顺畅了,因为常常与同学进行电话联系,大家的关系也不再因为见不着面而生疏了。想必在返校开学后,这段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的网络学习时光,也会让我的开学生活更加顺利吧!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三

我们的网络课程学习结束了。相比最初的不情愿开始,现在的不愿意结束更加凸显出了我们对于网络课程学习的体会。我们都以为我们会学着学着就放弃,没想到却在网络课程的丰富里学着学着更加热爱学习了。

这其中的变化,我想都是因为我们老师对我们的认真负责。同样是在家办公的老师们,他们对于我们的学习可谓是操碎了心。他们除了给我们进行网络课程的教授外,还要进行网络课程的研讨会,不断地通过他们的智慧,将我们的网络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才不至于让我们学着学着就放弃,才最终获得了我们在网络课程里变得更加热爱学习的表现。

试问又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呢?我们的网络课堂里,我们的老师正是通过和我们学生打成一片获得了我们所有人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我们的老师,他们通过变身为我们平日里熟悉的网络直播的形象,和我们在网络课堂上探讨学习的奥秘,再在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了学习的奥秘之后,他们开始将网络课堂演绎成一出出微型情景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里面各饰一角,把我们以为学起来会枯燥乏味的课程,变成了线上丰富内容的网络课程。

我记得影响最深的一堂网课,是我们数学老师给我们进行准备的网络课程。我们的数学老师已经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了,但他在网络课堂上的表现让我们都明白,年龄不是一个人年轻与衰老的分界线,他用他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真的心态年轻。

我们的数学老师他在头一天下课的时候,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作业,量一下自己准确的体重。等到第二天网络课程继续开始时,我们的数学老师用我们几位同学的体重出了一道数学题,让我们猜某位同学的具体体重。

数学老师把题目出得像是脑筋急转弯似的,弄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更加好奇那位同学的体重了。就连我们班数学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最后都是算错了三遍才算出了准确的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不爱学数学的已经和我们所有爱数学的同学“达成了一片”,全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使劲的演算着,只为谁能够第一时间猜对那位同学的体重。

一堂课下来,我们不仅学会了那节网络课程中数学老师希望我们学会的演算过程,而且我们都体会到了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快乐。回想起这些网络课程的快乐,我都已经不情愿结束网络课程的学习了。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800字范文四

今天外面下起了雨,雨滴顺着屋檐一直流下,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就在这个雨天里,我第一天上网课。老师将账号密码全都分发在家长群里,并且规定今后每天的那几个时间段就是网上直播的阶段,老师直播的也就是我们学习课程。

今天是第一天,我对此充满着好奇,毕竟从前上课,我们可都是传统的模式。老师和同学都坐在教室里,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坐在下方位置上的同学们认真听讲。如今换了一种模式,虽然还是老师在讲,我们在听,但是已经转换成了线上模式。当时间一到,我守在家里的电脑前,进入老师的直播间。时间刚刚好,老师也才开始讲课。上网课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解决在特殊时期里,我们没法去教室里上课的情况。但是上网课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在上了今天的网课之后,我总觉得有些虚拟。

以前在教室里上课时候,老师与我们面对面的讲课,同学们之间也都会有私下的交流,传统那样的课堂是如此的鲜活真实,也是如此的有代入感。而今天,从我上的这网课来看,虽然在线上,我们同学与老师也都有互动,但不知为何,总会觉得身边围绕着一种孤独感。甚至还觉得自己脱离了一个群体,还处在一个学习的边缘。为什么说是学习的边缘,因为在家上网课的我,一会儿觉得自己在家,一会儿有觉得自己在学校,毕竟在我的心里,家和学校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今天就快要结束了,这一天我的感想就是关于上网课了。通过上网课,我更加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当没有人在你身旁管束着你,这个时候,自主学习无比重要。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五

上网课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对我而言网课就是一次非常奇妙的体验,因为网课和平时上课有些不同,不需要去学校,也不需要面对面,只要有电脑就能够上课了。

简单也方便,但是上网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会自我管束,毕竟老师不在身边,不能监督和催促,这让我们变得更自由,更加随意,没有学校那么严肃庄重,反而变得更加轻松。如果管不住自己,容易让自己的成绩严重下滑,还好在家中我们有爸妈照看,每次上课都有爸妈陪同。虽然有时候爸妈不在家,但是随着上课习惯了,也就不在有任何不适应,反而觉得很不错。

在家里上课,更安静,因为大家相聚很远就不会出现讲悄悄话,就算有同学不认真上课也影响不到我们学习,对我们二院这才是最棒的,有了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学习的效率反而增加了,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我也喜欢这样学习。我知道网络课程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上,有些不适应,有些排斥也是正常的,毕竟要接受新事物,要有一个过程,一个星期的学习就能够让我们慢慢融入到网课当中。

每次要上网课的时候,我们老师就会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时间到了,做好上课准备,每节课我们老师都会点名,然后我们自己按报道就行,可以在qq微信生签到,也可以在然健上面签到,就这样,我们上课也都非常规律非常有有趣和积极,不用担心自己忘记上课了,只要有时间就必须要尽早开展网课,尽早做好上课准备。

我们上课前老师都会让我先熟悉,然后再上课,上课需要课本,老师就把课本发到我们手上,拿着手上的课本就不需要担心没有参考书了,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打卡签到,报告老师我们准备好上课了,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上课。就如同每天去学校上课一样,只要在上课铃响起之前起床签到准备上课就行,知识上课铃声,改成了闹钟,也方便了我们学习。

因为感觉每天早上要赶去上学,非常忙碌也不方便,在家中我们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了,只要做好安排和准备工作就行,每天做好学习,达到要求完成每天的作业一天的课程也都差不多结束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晚自习,不在学校里面需要靠自己自觉,如果一个人不认真去学习,不会充分在家中利用时间自习就会浪费时间,所以我在家中都会尊重老师的叮嘱,自己认真在家中自己学习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学得多,我们才成长的快。

网络学习篇6

【关键词】学习动机;网络学习;网络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网络学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形态、眼神等激励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然而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由于师生的时空分离,教师不能及时的运用激励手段来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而导致学习者学习动机、兴趣日益衰减,没毅力继续学习,结果造成一些学习者中途退出学习行列。网络课程既凝聚了教学内容的信息,又融会了教师的激励措施,即应该具有激励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本文就围绕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作用、设计具有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网络课程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传统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但现代教育心理学赋予这一概念更多的含义。如沃尔夫克(woolfolk,a.e.,2001)说: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与如何学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器”。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一般称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动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求,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也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由内部学习动机激起的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例如:有的儿童对阅读文艺作品很感兴趣,一有空就读文艺作品,从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获得语言表达技能。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获得和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与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求。后两者也称外部动机。无论是内部学习动机还是外部学习动机,都是促使网络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的支持性条件。

二: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网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面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大量的信息和无人监督看管的情况下,学习者能主动地、积极地、独立地选择、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对网络学习的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

1.驱动功能

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习者处于一种相对分离的状态,学习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它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驱使学生积极采取一系列学习行为去接受信息,并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导向功能

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对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手段作出自主选择,相对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面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学生容易迷茫困惑、无所适从。而学习动机犹如指南针,能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有意义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避免无关信息,采取有意义的学习行为,直到实现学习目标。

3.维持和监督功能

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是网络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学习动机就如“加油站”,不断地给学生打气加油。

三: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影响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非常广泛的。一般认为,和其它领域的学习动机一样,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也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内部学习需要、外部学习诱导和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习需要是教育发展的根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学习需求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这种愿望和意向是驱动主体学习的根本动力,也称内部驱动力。内部学习需要是最根本的驱动力。外在学习诱导是指外界环境施与学习者的诱导和产生的压力。人是一个“社会人”,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和影响,如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就像很多中国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但为了出国,不得不学习英语。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激发网络学习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对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Schunk(1984)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层面,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耐力,而且能将学习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过程。

四:激发和维持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

网络课程中融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激励方法。网络课程在激励作用方面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对网络学习而言是这样的重要,但目前我国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实状况不容乐观。而且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发展到现在其有效性还受到怀疑,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切入点来增强其有效性。所以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强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考虑到它的影响因素和网络课程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设计出既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网络课程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途径。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设计这样的网络课程。

1.设计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第二,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第三,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以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同样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必须让学习者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这样,他们才能明确成就的性质,进而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就活动。

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习者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要考虑到网络学习自身的特点,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近期的、简单的目标,使学习者看到从事复杂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认识到自己还有潜力可挖。如教学目标可包括课程教学目标,章教学目标,节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点教学目标等4个层次。但它们有着层次区分和领域划分的体系,并逐层体现细化。第二,教学目标要有灵活性和贴切性。由于网络学习者大多数是成年人,他们是带着工作或生活中的需要来学习的,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贴切性,允许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有所选择。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也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2.设计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将网络课程所表现的知识内容按照网络教学环境的需要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重组,并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特点,选择各种不同的资源类型,使教学面容以更适宜于网络教学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为了使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内容设计时应该注意几点:第一、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浓厚兴趣。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应该不断动态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

3.提供简单实用的交互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对话,也就是网络学习中的“交互”。根据穆尔的交互分类理论,网络教育中存在三种交互类型,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间的交互,生生间的交互。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交互,能确保交互的有效进行,能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师生和生生的交互设计中,可以通过netmeeting,聊天室,BBS,e-mail等形式来实现。在设计学生与内容的交互时,交互不应该只是单向进行的,内容作用于学习者,学习者也应该作用于内容,允许学习者对资源进行相关的操作、添加注释、发表感想,提供笔记本、小字典、书签等等。同时,网络课程应当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

4.设计能给予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的作业测试

5.提供激励性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具有激发学习者行为动机,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作用。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必须具备下列性质。第一、尽可能提供肯定性评价。肯定性评价能使学习者受到鼓舞,产生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从而不断地提高成就动机,焕发积极的热情,做出更大的努力。第二、实行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学习者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差生以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在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尽可能挖掘学习者的长处,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评价要努力着眼于指导和帮助被评对象改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提供对学习和进步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当学生学会反思他们的个人成就时,他们就学会了在他们的能力限度内进行学生。

【[2]冯锐,张浩.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策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5,9

[3]王守恒主编,教育动力论.人民教育出版社[m]

[4]李新宇.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J].中国远程教育,2003,4

网络学习篇7

1、网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通常被称为数字化学习或在线学习,用新的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改进学习的质量,无论何种定义或解释,都突出了网络学习需要以技术为基础这一显著特征;

2、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使自主学习成为时尚,其次,使学习更有可能成为乐趣,而且,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打破学习的时空界线;

3、网络学习不仅是虚拟学习更是真实学习,网络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理解与运用信息,网络学习不仅是个体学习更是社会性学习。

(来源:文章屋网)

网络学习篇8

关键词关键词:学习活动设计;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7802

0引言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探索和发展,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渐走进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探索为目的。以活动为中心是未来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而且按照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网络课程建设将会采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思想组织和开发网络课程。另外,以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鼓励学习者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并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它还有利于学习者个性化特征的表现。网络自主话语权促使学习者尊从自我并实现学习者的自我价值,也促使学习者尊重“他人的他性”,而网络课程环境下快捷的信息自由,可以促进学习者及时地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首创性。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即是学习活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应该让学习者处于主体地位,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发展,这样学习者才能真正从事有意义学习。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活动的质量,而学习活动设计中任务设计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因为任务与学习目标具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张贵芹认为,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将初级知识学习与高级知识学习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以能力生成类活动为主,将意义建构类活动融合进来,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意义建构),反过来,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力生成),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藉此过程而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设计方案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来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杨开城(2005)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新探索》一书中提到,“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将学习活动作为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采用二维目标模型分析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采用学生模型分析学习者特征,采用知识建模分析法分析学习内容,利用9种微观任务组合设计学习活动的任务,同时利用12要素学习动力设计模型以及知识网络图变形法来辅助设计学习活动。”

2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策略与形式

网络课程其实不是传统课堂的电子搬家,传统课堂缺乏交互性和参与性,而网络课程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在线学习,使得学习是有趣的、交互的、有目的的以及有意义的。这种在线学习活动利用在线技术,如聊天室、讨论区、电子邮件等来促进学习者在与课程学习目标相关的练习中主动参与,就像在传统课堂运用一些活动和游戏一样,设计者和教师也会运用在线学习活动来完成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比如:将一个学习者介绍给另一个学习者,共享学习经验、小组学习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参与,或是鼓励学习者通过此课程发展建设性的网络关系。

2.1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通过对教学设计领域的相关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发现其中适用于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主要有成果适应策略、接近真实策略、目标渐进策略、角色分解策略和进度控制策略\[8\]。

(1)成果适应策略。成果适应策略,是解决任务类型合理选择的直接方法;其目标在于选择适合预期成果的任务,其主要运用于个体知识及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的任务选取。通过所设计的任务类型支持成果与学习活动预定成果间的关系对比,从而确定选择的任务类型。

(2)接近真实策略。接近真实策略,即所设计的任务和场景需无限接近学习者的“真实情境”。特别是结果复杂的活动的设计,要接近学习者的最基本需求,也就是实际需求。依据学习者的不同特性,设计合理的任务,以适应其学习要求,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在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符合其学习要求的“真实性”学习场景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不仅可以用真实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模拟真实的任务环境,或者创造一个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即可。

(3)目标渐进策略。目标渐进策略,是先易后难逐层实现预期效果的分层方法,它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分类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中,教师一般都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递进来设计任务的,从而形成由低到高的一种递进式的学习任务形式,最后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同时,任务要有层次感,需循序渐进,既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习者,又能满足各个不同阶段的需求;同时要避免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不然,在面对任务时学习者很容易产生厌烦感。目标渐进策略的实现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由辅导老师示范如何完成任务的方法,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过程定向支持;二是提供任务工作清单,让学习者根据清单指示来完成问题的推理和解决,从而感知其过程。

(4)角色分解策略。角色分解策略是指不仅仅要学习设计者的角色,更需要设计课程辅导教师在各个活动中的角色。mclsaac曾指出,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或督促者,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只是传输者,在网络课程中教师通过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意识到自我存在。从而避免了学习者的孤立感,因此得到的是不同个体一定数量的反馈。

(5)进度控制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时间管理的手段就是进度控制策略。在辅导和设计中,要想使得学习者逐步实现学习结果的话,就必须要注意不能控制学习者,限制其主动性的发挥,所做的是控制其学习过程。

2.2学习活动设计形式

学习活动展现了学习目标的具体实现步骤、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和学习过程的具体安排。因此在设计时要把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征相对照,统一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0\]:

(1)以学习活动过程为线索的学习活动设计。这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活动过程为线索,学习活动的顺序可以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也可以以活动内容的相关性或难易程度为序。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学习内容都要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相对应。

(2)以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中各学段学生的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以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中各学段学生的绩效指标为线索,学习活动的安排不仅要促进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以及能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学习内容都要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相对应。

(3)以多元智能为线索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多元智能为线索,活动的内容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学习内容都要和学生的各项智能以及相关的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相对应。

3学习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学习篇9

大家好!

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e环境下的新型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想就有关网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一辈子的事情,人要走进知识宝库。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网络教育,给了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1、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一般地,教育受经济的影响是从二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从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2、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下是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网上课件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3、按需进修

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光顾继续教育网,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或调阅课件,或与人交流,或完成作业,或自我检测,或搜寻信息。网络学习的关键还在与相互的参与。都知道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和讨论式的学习,网络就给我门这样一个机会,今天在坐的老师们能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体会,这本身就已经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这个团队的协作学习精神。

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成人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网络社会中。替代的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

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然而,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好的教师是极少的如果教师缺乏能动性或素质不高,传统教育的优势将消失。远程式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主持(现在多数采用课程主编与主讲教师合一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学员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了教师。

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网络学习对我教学观念。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教师既不会被技术所替代,信息时代。也不应该再作为传递知识的权威。教育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替代教师角色,教师之所以是教师,于教师能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特别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的设计、监控、研究和评价。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应该被看作为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地位应该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坐在电脑前,夜深人静时。登上继续教育网,已成为多年来的一种自然习惯。继续教育网”像一本磁力很强的教科书,里面共享信息内容丰富,各类课件制作精良。网上资源中,不只是知识的储存和播放,更为我提供了旨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诸多方法。而且,这里有着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比如在线答疑、教师论坛、等栏目,让我协同学习和自主学习相得益彰。

网络学习篇10

一、网络学习实际、有效、管用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网络学习的优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符合工作实际

。网络远程教育解决了以往干部进行学习或培训,要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各级党校进行集中学习,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自行安排时间,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学员必须用真实身份登陆网络,每次学习的时间又都有严格的纪录,保证了每位学院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由于网络教育以计算机和互连网作为媒介,学院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对现代科技成果的了解和应用,提高了现代科技知识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二是学习形式鲜活。以往进行理论学习,不外乎两种形式:到党校集中听取教授讲课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相关资料。如果说听讲还比较生动,那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加上平时工作较忙,既不能经常和党校集中学习,阅读也难以坚持经常。网络学校的开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把枯燥的阅读变成了教师面对面的讲解,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是学习内容丰富。网络学校的教育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的政治理论,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差异,同时包涵着经济、法律、科技、历史等内容,使我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有利于各方面知识整体提升,丰富知识层面,进一步开阔视野,为做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好网络平台,提高“三个素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也在于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班子,首先就是要把各级领导变成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一是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头等重要的素质,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抓好学习,特别是紧密联系实际、系统深入地学习理论。通过学习,进一步牢固树立了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性要求相一致的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领导发展的能力。

二是提高战略素质。领导干部的战略素质,是指善于进行战略思维、能够驾驭全局和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学习中,我努力将自己置身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结合b市市情,提升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谋划发展大计的能力。同时,针对b市改革发展中因利益关系调整不断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应对突发事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