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39:18

社区活动体会篇1

人们都说:劳动最光荣。当我在切身体验劳动时,我才更进一步地融会了这句话的精髓……

为了这次活动,我比以前早起一个小时,为这次义务劳动作了详细的计划。刚做完,就听外面喊:“快,出发了!”我便和同学一起,去了我们的社区。

这是时间还较早,社区里没什么人在活动,但是,辛苦的社区管理员已经忙碌开来了。见到这情景,我们便也毫不犹豫的加入到劳动当中去。管理员分配给我们第一个任务——整理图书。接到任务,我们便飞奔图书室。别看只是几本书,整理起来可真不容易。看,我们正从书柜里抱出一大摞书,挨本打开,写号盖印,把书面擦得一尘不染,然后把书按顺序排好……好不容易干完了,管理员姐姐又过来说:“把桌椅摆整齐,地扫干净啊!要快,还有活哦!”我们本有些抱怨,但一想到为人们做好事,就埋头苦干起来。不一会儿,图书室就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我们走到外面,挺挺腰,哟,院子里“人满为患”了。这人多了,垃圾肯定也多了,这不,大姐姐又来了,快快,拿扫帚,扫地吧!于是乎,我们就跟着大姐姐拿扫帚去了……

一会儿,我们抱着扫帚来了,从大门口开始,“唰、唰”的扫了起来,人们都为我们让开了路,我们一看,干得更起劲了,把地上的纸屑果皮,统统扫进了垃圾箱,尘土扫起了一大片,堆在了墙边。人们看我们这么卖力的工作,都好像觉察到了什么,把手中的废纸屑都扔进了垃圾箱。

看着干干净净的社区,我们虽然很累,但是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欣慰和喜悦。说实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真是受益匪浅:我充分体验到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对他们有了肃然起敬的感觉,想想每个工作者每天辛勤工作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的社区管理员会是伟大的!同时,社区为我们营造了好的集体交涉的场所。在社区里,人们亲如一家,突出了享亲情,共建和谐社区的主题!

社区活动体会篇2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根据这个就写吧!

3.人们都说:劳动最光荣。利用假期体会了劳动的辛苦,也体会了劳动的快乐。周五,我和同学三人去居委会参加社区保洁活动,居委会的负责人让吩咐我们去小区里面刮小广告。我高兴的应承了下来,心想,弄小广告有什么不容易的,拿手一撕不就成了!于是信心满满的拿着负责人给我的铲子和水桶就走了,谁知道事实和想象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不小。

我先找到一个贴在地上的小广告,貌似真的很难弄,拿铲子刮了半天也没有太大的结果,

本想放弃,然后去干点别的事情,但是不服输的性格使我想到,还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呢,然后,我就在哪里冥思苦想,想主意我就突然想起一次下雨天走在路上时候的情景了,被水冲过的地面上的小广告,很容易就掉了,所以我想到了,将小广告上面弄上水,等了2,3分钟,果然,很有效果,拿手轻轻一撕,小广告就掉了。

看到自己想到的方法取得了成果,当时心里挺兴奋的,于是更加满怀信心,去劳动了!

呃…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被我清除过的地方确实看着干净,整洁多了。

我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动手动脑解决了问题是我收获最大的,学习亦是如此吧!

第二天和第三天,我们又参加了社区敬老爱老活动。来到老年公寓,我们三人说明来意,就各自行动起来。首先是擦玻璃,从各个门到各个窗户,从无力道屋外,把室内外所有的玻璃都擦了一遍。虽说擦得不算最好,但我们尽力了,在家也是很少干这些活的,老爷爷、奶奶们都赞不绝口。接下来,我没又把室内外的卫生也彻底地打扫了一遍。还把比较脏的窗帘洗了又洗。这是后两天的主要活动,最然很累,却觉得很充实。

通过这次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会还是不会,你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尝试一下。做了,你是困难的领导;不做,你是困难的俘虏;而我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学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有实际教育意义!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中学生要多多参加此类活动对自己有好处!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课堂.去义务地帮助别人,让别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呢,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我们以后也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不断参加类似的活动,有目的的深入实践,之后还要`进行分析与体会,才能紧跟社会步伐,在以后的生活中站稳脚跟,做一个强人,才能哟能否自己宝贵的实践阅历打开成功之门!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社区活动体会篇3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身体力行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必将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新解放,认识达到新高度,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增强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时刻树立群众的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社区的工作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工作理念,就一定能把社区工作做好,就能更好地服务与居民群众,就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让群众感到满意。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社区活动体会篇4

关键词:新时期;社区文体活动;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同时生活和工作压力也逐步加大,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放松,因此,社区文体活动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的满足了社区居民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时期,社区文体活动已成为社区最为活跃、最具凝聚力的活动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广泛参与其中,为建设和谐社区,繁荣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凝聚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社区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繁荣发展,也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

1新时期社区文体活动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社区文体活动还不够系统化目前,很多社区在开展文体活动时形式相对散漫,在活动开展前没有进行周密的计划,有时候只是社区工作人员应付工作,因此,文体活动安排的不够科学,系统化不强。这主要是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在组织文体活动之前,没有对居民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脱离社区居民生活实际,缺乏对文体活动的科学安排,导致社区文体活动开展的不够顺利。

1.2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政府及相关组织机构对社区文体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居委会为居民灌输的文化思想相对较少,对社区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文化不是很强烈,这不利于社区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人对于社区文体活动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文体活动只是用来娱乐的,同时缺乏有效的引导,不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另外,社区文体活动一般都是不定期举行的,使得居民参加活动的机会减少,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1.3相关活动设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在新时期,很多社区已经建立了一些文化活动设施,但多数是宣传娱乐性质的,缺少一些能真正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的设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活动需求,导致居民对于社区文化的满意度不高,从而大大降低了群众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在社区的服务方面,由于大部分社区的常住人群都是老人和小孩,但是社区设置的专门为老人和孩子服务的设施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多数人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需求。

2新时期做好社区文体活动的对策

2.1加大开展文体活动所需的硬件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必须要有活动开展所需的场所和基础设施,因此,社区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社区文体活动开展所需的硬件设施建设。给居民创造一流的健身环境,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社区居委会应积极和各方协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硬件投入,不断加强社区文体活动环境和设施建设。比如,社区可以建设文体活动礼堂、体育馆、游泳池、老年活动室等公共健身活动场所,并在社区公园、街道两旁装配室外健身器械,满足社区居民的休闲和健身需求,为社区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2.2倡导全民健身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全民健身开始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社区应该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来,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比如举办社区运动会、竞技象棋、踢毽子比赛等竞技性的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2.3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建设要想切实做好社区文体活动,必须要建立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导,以文体协会组织为支撑的社区文体活动服务组织,为社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组织保证。只有有了专业的社区文体活动组织机构,才能科学的组织、策划、指导和开展社区文体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文体协会组织主要负责文体活动的编排、训练、演出、比赛的具体实施,是开展文体活动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只有相关组织机构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责,协调配合,才能保障社区文体活动的有序开展。

2.4加强社区文化馆建设在我国,社区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之一,是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只有加强了社区文化馆的建设,积极探索实现文化服务的途径,加强合作,共建共享,才能为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从而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群众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5加强宣传,提高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如前文所述,目前,社区大部分居民是老年人,因此,要做好社区文体活动必须要提高老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可以利用社区宣传栏、举办座谈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向老年人宣传参加文体健身活动的意义,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其次,还要宣传参加文体活动的科学知识和正确方法,让老年人充分了解到,通过参加文体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和减少疾病,愉悦身心,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文体活动结识很多老年朋友,增强人际交往,消除老年人因退休产生的孤独感,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社区文体活动开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组织机构加强社区文体活动开展所需的硬件设施建设,健全社区文化馆等相关组织机构的功能,倡导全民健身,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来,从而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孔建英.浅谈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2(14):321.

社区活动体会篇5

本文作者:周咏松张贤松周清明工作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状况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服务现状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是社区居民进行安全科学锻炼前提与保障。但是我国体育部门到现在没有出台统一的对社区体育标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没有把社区体育看做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社体体育活动的仍是在由各地政府体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体育工作,政府部门是社区体育的组织主体、决策主体。从调查的实际状况来看,市中区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虽设有体育办公室或文体办公室,但从对其管理者的访谈情况来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体育部门申报社区安装体育器材的信息,以及协助政府对大型体育比赛的组织。从居民的访谈情况来看,他们认为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较少,活动基本由小区的体育爱好者组织;甚至有居民不清楚社区体育有没有主管部门。各体育组织一般举办健身活动大多不需要申报,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进行申报。综合来社区体育活动基本没有政府参与管理,多数属于群众自娱自乐。居民反映,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各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较多,社区居委会加大了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但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社区体育活动便骤减,组织管理也逐渐冷淡。同时,在被调查的7个社区中,有老年人拉丁协会3个,秧歌队2个,腰鼓队3个,冬泳俱乐部1个,太极拳协会2个。除拉丁协会以及冬泳、腰鼓协会,其他各体育协会或健身队并没有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注册,都是体育爱好者自己组织,且各体育组织之间是一种松散式的管理在新兴的社区,比如通江社区,现阶段有组织的体育协会还没有建立起来。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调查的社区活动的组织运行形势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行政运作”,是社区体育开展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的主要方式;第二种为“自发运作”,是社区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日常方式;第三种是“共同运作”,是社区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创新方式[1]。过去乐山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上级体育领导部门的安排,根据上级的要求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居民参加。这些活动均由社区或街道所在的单位或者大型社区所组织,参加比赛的群众,均为各单位成员,以及公司职员等,其他群众参与较少。因此单位成员把这些活动看做是行政任务,参与热情也不高,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以长跑,田赛等竞技为主,不能起到带动社区体育发展的初衷。从2006年开始,乐山市体育局开展了“农村体育示范乡镇”、“农村体育示范村”、“城市体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创建成功的社区可获得由体育局提供的8件套全民健身路径和一付乒乓球台[2]。体育局以“创建”为抓手,带动城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促进各社区体育活动从“数量、质量、规模、形式”四个方面发展。随着乐山建立“双百”城市的契机以及广场体育的深入发展,在调查的每个社区中,体育活动项目已经从单调的晨晚练习、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舞蹈、腰鼓队、太极拳剑等。同时,乐山市体育局开展了“假日体育”“广场体育”系列活动,通过在节假日开展体育竞赛,在中心城区体育中心、音乐广场、阳光广场、乐山广场等组织人员进行拉丁舞、太极拳、健身操等体育活动的免费教学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体育兴趣,促进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锻炼。通过表二可以看出只要是政府体育部门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参与人数非常踊跃。但是从调查的结果也反映出不乐观的一面,多数居民一周参与的时间也不多,其中每周一次锻炼的人数有170人,达到调查人数的47%,说明各社区的居民还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与政府没有把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有效组织体育活动,创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社区体育经费投入现状我国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当地政府拨款、社区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在调查中发现,乐山市社区体育的上级政府部门每年对各社区并未投入专门的体育经费,虽体育局实行了“城市体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但只是以补充社区体育健身器材为主;政府管理部门也没有从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制定专门的活动经费预算,因为街道办或社区居委会每年在有限的经费下,首先必须处理好计划生育、党建、文明创造、劳动就业、民政低保等民生重工作。为此,每当社区体育开展活动的时候,经常遇到经费困难,只能靠区、街道、居委会向居民筹措,以及依靠社区的政府单位以及大型企业进行赞助,或通过协调接受热心团体或个人的赞助,但赞助一般次数少,资金有限,并且多以物质形式出现,作为纪念品、奖品。经费来源极其有限,难以达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要求,使得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表3显示出,在调查的社区中,只有肖坝嘉州新城社会以及翡翠国际社区对当地的社区体育活动进行大力支持,因为这两个社区人口集中,场地宽大,社区物业鼓励开展各类型的体育活动,各体育活动都可以在社区楼盘内进行。其他社区人口不集中,其场地有限,群众一般到社区的文化广场进行活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很少。在对360名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调查中,有279名居民表示希望在参加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或赛事时,活动经费能够由上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是社区居委会投入。社区体育场地服务设施现状从表4可以看出,被调查的7个社区中:营业性场地有22个,有体育设施的单位有18个,有体育设施的学校有17个,大型体育场馆0个,公益性设施10个,公共练点21个。从调查中了解到,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乐山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器材配备主要有3种渠道:第一种为“单位或社区承建商内部投资”;第二种为“政府部门直接投资”;第三种为“公益性体育设施”。学校的体育设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营业性体育活动场所主要由个体承包经营;大型体育活动场馆、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主要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公益性体育设施来源于乐山市体育局实行的“城市体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创建活动从2006年实行至今,已经有张公桥、泊水街、上河街等3个城市社区创建部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社区成功,也获得了由政府提供的8件套全民健身路径和一副乒乓球台。可乐山市市中区剩下的30个社区到目前还没有公益性体育设施。从表4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场地设施分布方面:过去的老城区如泊水街等营业性场地设施、有体育设施的单位、公共练点、公益性体育设施分布较均匀;新兴的肖坝社区学校体育设施分布较密集;通江等过去作为刚划归到乐山市范围内的城乡结合地区,体育设施缺口较大,总的看来乐山市的大型体育场馆紧缺,无法满足乐山市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场地设施被使用方面:单位、社区及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一般只针对自己的人员进行开放,也有个别学校从不对外开放;除所在社区的大学周末会对外开放以外,多数中小学的公共体育设施基本不对外开放。公益性设施、公共练点供所有市民全天候自由使用;大型体育场馆除开用于训练、教学以外,以及承包租赁的场馆外,只有部分体育设施供市民享用。在场地设施被维护方面:营业性场地、单位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公益性设施及大型体育场馆都有私人或单位部门的管理人员维护;公共练点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维护,在个别社区健身广场就有健身路径设施被人为损坏或是因常年累月遭受风吹雨淋,基本已经失效,造成很多安全隐患。由表4统计显示,平均每个社区拥有营业性场地3.1个、单位2.5所、学校2.4所、大型体育场馆0所,公益性体育设施1.4处、公共练点3所。从表面看各社区所拥有的社区体育服务设施还能满足群众需要,但是除有体育设施的单位、学校以及营业性体育场地外,群众能够无偿使用的社区体育服务其实很少,毕竟多数锻炼身体的人是中老年人,他们的体育活动经费有限,所以各社区经常出现锻炼群众到商场门口的空地,以及滨河路边的空地进行锻炼,各广场上也由于锻炼的体育组织多,经常产生一些矛盾。健身设施缺少,使用频率高,造成健身器材的损坏也比较严重。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因其导致的日益紧缩的土地资源,乐山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材设备相当紧缺,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的需求。社区体育指导员服务现状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骨干,是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贯彻到群众健身的桥梁。他们主要负责对社会体育管理的宏观指导,政策解读,以及对各个健身协会的指导和监督。他们也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杠杆力量,是在社区体育服务一线的人力资源[3]。2.5.1社区体育指导员管理缺失按照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是兼职从事义务体育健身指导,因此在对乐山市的8个社区的调查中发现,社区体育指导员由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下设的文体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兼任以及各社区体育组织的负责人担任。不过这部分人一般是在政府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中才会参加,活跃在一线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一般都是各体育小团体,比如老年拉丁、太极拳的负责人,他们多数是热心体育的退休中老年人。与他们的访谈中得知,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体育局正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没有取得体育局颁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因此,他们多数人对健身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很清晰的认识。社区体育知识宣传现状体育知识宣传服务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是加强社区体育服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体育教育、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对泊水街等7个社区的走访中发现,在宣传手段上,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各社区基本上以黑板报为主,个别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会邀请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方法进行讲座。但是从未利用像电视、网络这类多媒体工具,或是请体育局转接进社区进行讲座;在宣传内容上,各社区的宣传内容基本是上对本社区开展过的文体活动的图片展示,也没有对体育健身知识、体育运动伤害防范,以及《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大部分居民反映,他们对于体育知识以及国家的体育现状的了解大多是凭过去的经验以及朋友之间的交流。居民盲目锻炼、违规健身的现象经常可见。所以乐山市各社区应该加强体育宣传环境的建设,为群众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知识普及氛围。

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重视体育工作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机制各级领导部门在制定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时,要把社区体育发展作为切实贯彻《体育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其中。并把社区体育服务建设作为街道考核指标,纳入到年底考评体系中,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实行“以评促建”的工作思路,加大对社区体育发展评比的支持力度,体育政策研究部门应制定出各自社区的社区体育发展规划,以及体育社团的社区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促进各社区举行社区体育活动的热情,加快公益性体育设施投入,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体育健身中来。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对社区所在的体育组织应要求到体育部门下属协会进行注册登记,实施规范化管理,在加强对各社区体育协会监督管理的同时,应建立健全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为主导,以社区体育协会为核心,以社区体育社团组织、公共晨晚练指导点,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体育协会为基础,以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骨干,以社区广大成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种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的社区体育多元化组织管理体系[4]。整合社区体育资源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在缺乏体育资金的过程中,各社区体育组织应杜绝“等、靠、要”等思想,多元化筹措社会体育资金。大力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对社区体育经费或器材设施的捐助和兴办公益性事业;并立足社区,发掘社区体育特色,争取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打造社区体育产业,而后将盈利的经费作为对社区体育反哺。积极争创乐山市“城市体育示范社区”,以获取政府提供的健身器材。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学校体育资源的整合作用,争取得到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的支持,在保证安全以及责任自负的前提下,利用其运动场地及设施。同时,发挥社区居民及体育社团的监督作用,鼓励居民义务维护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社区居委会应在其辖区内修建社区体育活动室或体育服务点,在社区内公园、空置场地和楼群间合理布局简易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辟健身场地,使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使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得到真正的落实。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社区体育人员能力社区体育人才的短缺是乐山市各个社区存在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想社区体育能达到长远的发展,必须先把社区体育协会或组织成员送到上级政府体育部门培养,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以确保专(兼)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社区体育观念、健身知识、健身方法、服务能力及指导能力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区应加强与高校合作,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学校共建社区体育志愿者小分队,扩充社区体育人才队伍,以此建立健全以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社区体育志愿者为先导的社区体育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服务体系各社区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墙报、展板,坚持以人为本,对健身知识、体育信息、政策法规等的宣传,丰富社区体育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投入少量经费,购买一部分健身书籍或订阅健康杂志,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健身观,了解更详细、更科学、更广泛的健身知识。适当时候,与上级体育部门联系,邀请体育健身专家为群众做现状讲座或者健身实践,使居民能够运用正确的健身知识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并能自主解决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社区活动体会篇6

论文关键词:社区体育;社会和谐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社区体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重视和积极引导社区体育的开展也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1社区体育的内涵和外延

我国的体育管理者和学者们随着对社区体育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入,从1991年至今先后形成过不少定义,最终将社区体育定义为以基本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根据社区体育的定义,可以将社区体育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它是区域性体育,区域范围相当于基层、微型的社区;第二,它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体育;第三,它以本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第四,它的宗旨是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巩固和发展社区情感。据此,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具有六大构成要素,即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根据我国国情和传统的社区分类,我国的社区体育可分为农村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城镇社区体育。就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而言,城市社区体育的开展已经已见雏形,农村社区体育和城镇社区体育的开展几乎还未起步,在此,文章将重点探讨城市社区体育,我们也应该相信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村社区体育和城镇社区体育的开展。

2城市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即使是邻里之间,也很少有沟通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趋于“办事”而平时却很少交往,城市人们更多的交际圈是以同事、同学、朋友等为核心的,而邻居之间的交流相对稀少,可真谓是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城市沙漠化”,这也是现代人面临的情感冷漠和情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不可避免地要形成一种人际关系,因社区而建立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归宿之一,社区人们之间的社会情感、相互交流的需要就变得更加迫切和必需。

通过本研究对郑州市部分社区进行的调查显示,69.1%的人们认为自己会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超过90%的人们认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能增进人们的交流。有大量的研究均表明,在集体活动中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极大地增强了群体凝聚力,使群体体育活动更加协调有效地进行,并影响参加者的坚持性。在群体体育活动中可以获得一种归属感,而人是需要有归属感的,社区体育是一种非常好的集体性活动的形式,恰好能组织社区居民集体性的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满足人的这一需要,通过体育活动使人们增进了交流,拉近了情感,大多数人都十分珍惜在体育活动中建立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社区居民建立的人际关系能更加亲密和牢固。通过组织社区体育活动能很好的促进社区的和谐,当然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2.2发展社区体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而社区体育有利于社区居民形成一种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这对于加强社会团结和睦、形成和谐社会的合力是至关重要的。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文化是社会和谐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元素。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上所述,社区体育的开展可以加强人们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是社区和谐生活的重要润滑剂。生活在和谐社区中,有利于人们思想行为的和谐,减少精神压力。所以可以说社区体育中的和谐文化建设既可以推动社区其他和谐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社区虽然是一个社会小细胞,但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到能否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对社会和谐具有基础性意义,所以发展社区体育对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2.3发展社区体育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现阶段的重要追求,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融洽与共同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提高和心理品质完善是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无须质疑,体育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促进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维护人的身、心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体育事业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也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转贴于

体育运动使人们的体质更加强壮,全面促进了人们生理机能的提高,这既能提高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又能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另外休闲体育是我们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参与运动的同时也愉悦了心理。人的心理状态

是生理功能的内在表现,所以对生理的改造过程必然导致心理的发展,并且也只有将心理的发展纳入到身体的改造中,才能最终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发展。况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步将体育活动变为了一种企业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更应该将体育活动作为社区重要的文化内容,这无疑能在人们面临生存巨大压力的现实社会中,有益调节工作后的紧张神经,缓解心理压力,是放松身心的最积极有效的休闲活动。

3实施社区体育的途径

3.1建立组织,使社区体育常规化

开展体育活动,离开相应的组织是不行的,只会是短期的,体育工作深入不下去,会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效果。就社区体育组织而言,小到具体的社区,达到街道办,行政区都需要有自己的体育组织,或者有专人负责社区体育工作。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由上级的主管部门发起,引导,或者统一部署,并由专人负责具体实施,并将体育工作作为整个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其常态化,定期、有组织的进行。这种由上级组织发起的体育活动往往起到一个宣传,启动的效果,往往适用于社区间的体育活动。它能推动各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也能提高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除社区间的体育活动意外,对社区成员来说更有意义的是社区内的体育活动,社区内的体育活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组织(目前大多是物业管理公司)举行,另一部分是由部分社区体育爱好者进行,这种自发的体育活动往往人员固定,活动频率较高,比如太极拳、交谊舞、秧歌等,也有一些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较好,有篮球、乒乓球场地,也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人员。

3.2发展社区体育指导员,积极推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我们的社区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自发性的体育活动,主要问题是人员相对固定,参与范围较小,且缺乏相应的体育运动知识。我国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是比较缺乏的,而对郑州市社区的了解来看,几乎所有的社区均没有社区体育指导员,这可能是经济力量不足的原因。但是,这里希望另辟蹊径,寻求一个更加科学的途径,比如根据社区情况,成立相应的体育协会,比如篮球协会、协会、武术协会等,一些指导员工作可以由这些协会来承担。通过成立协会来培养指导员来推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社区活动体会篇7

关键词:社区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等服务,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特征

1.1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提出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社会系统内部各种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的和谐。即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第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第三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第四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人所处的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实际上已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1.2和谐社会的特征

从和谐社会的特征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表明,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是公平的社会、彼此友爱的社会、运行有序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协调、平衡而有序发展的社会。

2、社区体育及其功能

2.1社区体育的概念

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乡镇和居、村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2.2社区体育的功能

社区体育功能包括体育的一般性功能和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两部分。体育的一般性功能指任何体育形式对于参与者个体所具有的共同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和社会化功能。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是指社区体育形态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促进居民参与的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的功能;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功能;发展社区文化的功能。

3、社区体育是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3.1提高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社会成员的公平正义感

社区体育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健身的场所和氛围。通过开展社区体育,充分利用公园、广场、草坪、林荫道等组织体育活动,可以为社区居民,特别是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所。通过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吸引广大的社区居民参与或参观,使社区居民在学习、工作之余得到积极的调整,缓解精神压力,愉悦身心;通过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社区体育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3.2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构建文化和谐

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行,我国大众的余暇时间大大增多了,如何度过余暇时间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因此人们需要在余暇时间放松自己。社区体育的开展,可以有效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消除焦虑和孤独感。当人们在运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后,就会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和热情,从而产生持久的运动的需要,同时还会带动他的家人、朋友也加入到这种无限的快乐当中去,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进一步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开展。

3.3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社区体育活动是社区居民之间增强感情、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纽带。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体系的不断细化,社会交往的间接化,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趋于淡化。社区体育的群体生活方式就十分有力地吸引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能有效调节与消除家庭成员、社区成员之间各种不良情绪,为他们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身心健康、生活愉快,从而减轻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免费论文。

3.4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

人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会出现许多矛盾,造成某些心理不平衡,产生不满情绪。这些不满情绪需要有发泄的场所和时机,社会如果不能给人们提供这样的场所和时机,就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和消除人的焦虑、悲观、愤怒、仇恨等不良情绪,是一种良好的维持社会秩序的控制手段。社区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极具感召力、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抵御不健康生活方式,使人们空虚的精神和压抑的情感得到安全而自然地披露,使人们在运动的领域里相互沟通和理解,促进团体,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形成一种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维护社区秩序的稳定。

4、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4.1.1参加体育锻炼者结构不合理,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我国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中青年参加人数较少,呈“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赋闲在家,为了排除失落感和孤独感、防止老年疾病的发生,选择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就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些儿童常常是由老年人带,因而也常常随老年人一起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而中、轻年人正值身强力壮之时,往往忙于学习和工作,忽略了身体锻炼,而且也没有太多时间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这样就造成了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年龄结构失衡。

4.1.2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社会

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据资料显示:尽管全国用于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以每年56.7%的速度增长,并且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公益金”全面健身工程和各地基层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几千条健身路径已经分布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但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较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来说,这种投入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我国有73.2%的城乡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进行身体锻炼。免费论文。可见,社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是一个普遍性的事实。

4.1.3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大众进行体育活动指导及各种身体练习的基本指导,使人们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然而,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数量到质量,距离我国社会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22398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7007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引诱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而日本平均每2000人中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培养体制及队伍结构等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

4.2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体育发展之对策

4.2.1加强社区体育宣传工作,增强居民体育参与意识,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中来

社区体育宣传教育工作是社区体育文化的窗口,更是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加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宣传教育,并积极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才能为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动机及行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要正确引导居民抵制和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身体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社区体育才能有更强盛的生命力,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4.2.2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灵活多样的健身环境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是目前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24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免费论文。当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主要问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决策中缺少应有的重视。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增加经费投入,修建一批方便、实用、小型多样的体育场馆,配置一些占地少、方便、简易的体育健身设施,为居民提供和谐的运动健身环境。

4.2.3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掌握科学指导健身的方法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工作起步较晚,尚处在探索当中,从近年来体育院校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过程中考察,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类型、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完善。要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所有想将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职业和关心体育事业的人,都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社区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基层做起,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才能逐步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的社区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层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以社区体育为媒介,努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1]秦德平.浅析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三明学院学报,2005,22(4).

[2]王凯珍.全面小康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4).

[3]张洪潭.试论社区体育的称谓、特点及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1(2).

[4]刘元强.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区体育的地位与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

[5]卢绍群,刘远海.社区体育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m].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

社区活动体会篇8

摘要社区体育作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社区体育的稳定快速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组织管理的规范,只有广大的体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才能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人民的体育建设。

关键词我国社区体育述评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过渡,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整体的深化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社区在社会生活方面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在城市体育实践中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体育形态即社区体育。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就简要谈谈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对此提出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社区体育的研究主要体现

(一)关于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

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方面:相对薄弱。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构建主要是依托在社区原有的组织管理模式上,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一直相对薄弱,社区的体育工作多数是由社区文体干事来管理,他们身兼多职,工作繁杂,专业性不够,真正投入工作的时间、精力远远在社区体育工作上不足,造成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经常性,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社区体育活动项目方面:具有明显的非竞技化特征。大部分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习练者主要活动是慢跑、散步、太极类运动和健身操(如扇子舞、秧歌舞)等。调查湘潭市社区体育发展项目分布情况,健身跑步和健身操分别达到29.1%和27.3%,活动项目体现了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和文体一体化的特点。

在社区体育活动活动场地方面:相对局限。在过去在城市规划中忽视居民区健身活动场地的整体配套设施的考虑,因此现在社区的体育活动场地缺乏,居民区体育场地有限,很多居民只能在小区里进行活动。

(二)关于社区体育的特点职能等的研究

1.社区体育的主要特点:(1)活动设施的公共性(2)活动组织的民间性(3)活动方法的服务性(4)活动范围的区域性(5)活动指导的平等性。

2.社区体育的功能:(1)整合功能(2)健全与丰富社区功能(3)娱乐功能(4)凝聚功能(5)服务功能(6)沟通居民的人际关系,缓解老龄化社会问题。

3.社区体育的地位:(1)它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措施(2)它是实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3)它是加速体育社会化的促进因素(4)它是体育生活化的重要举措。

(三)制约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

对于社区体育,人们的认识存在偏差。社区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社会的规划和建设为基础,是社区为依托。脱离社区的发展,社区体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我国群众体育正处于发展不成熟的阶段,谈社区体育的发展,脱离社区的发展和建设,使人们容易认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仅仅是体育领域的事,不能凝聚全民力量,社区体育发展就陷入孤军奋战中,从而使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制约。

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仍需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是社区事务的管理者,承担了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自然也成为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因此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存在许多问题。如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能的模糊、工作方式有较浓厚行政色彩。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在事实上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使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于街道的安排,在具体事务之中,居委会过多地承担了本应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中介承担的事务,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减弱了居委会自治组织的职能,削弱了对社区体育的管理。

社区体育指导缺乏组织性及科学性。目前,许多城市社区体育组织部门对社区体育的管理与组织主要是在街委会下设体育协会的形式。这些领导人对社区体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更加不用说组织活动。社区体育组织性不够,主观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社区体育缺乏组织,而体育运动是讲究科学性的一项活动,缺乏指导的活动可能导致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不科学性、不规范性,长此以往,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更加有可能诱发一些意外事故。

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认识仍不足。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居民中体闲之风渐成气候,但较少选择体育活动。体育作为培养人综合素质体闲、娱乐的手段的价值尚未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社区体育具有较强的个人余暇性和自主性,决定了对社区体育的发动、组织和管理不能做强行干预。应从调动大家参与积极性着手。

(四)我国社区的体育与其他国家的对比

社区活动体会篇9

一、*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街道从辖区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需要为宗旨,以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以社区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发展。*街道自建制以来,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城区、农村群众文化网络已形成,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活动内容日趋丰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社区优势,针对辖区地域广大、人口密集、油田单位多、居民层次多样等特点,把社区文化工作列入到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中,将社区的精神风貌、建设成就、服务宗旨等内容融为一体,推动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振奋了群众精神,凝聚了社区居民的人心,使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生机勃勃,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全省先进体育社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星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的获得,足以证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思想,创出了街道的名气;二是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生活,增强了街道的人气;三是宣传社区群众的典型,树立了街道的正气;四是激发了社区群众的热情,形成了街道的好风气。

以社区优势造就一批社区文化骨干。社区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必须要有一批社区文化骨干,社区优势也就为这批骨干造就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街道文化站作为社区文化活动大舞台的龙头,在社区率先成立了三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京剧爱好者协会、书画联谊会、中老年健身舞协会,这些协会成为带动和深化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力支点。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文化站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坚,通过文化站又培养了一大批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队伍,他们的素质有多高,社区文化在社区中的体现就有多深。*街道的老年人占全辖区人口的10%以上,抓住他们中间热心于群众文化工作的骨干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已形成了*街道独特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参加协会的会员已达500余人,协会以分布区域广、参加会员多、活动内容实、层次品位高的特点在社区文化中大显身手。好的社区文化必须讲究一定的品位,只有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才能脍炙人口,才会有生命力、有凝聚力、有艺术魅力。要想达到这样高品位的标准,就要靠社区文化活动骨干去策划、去指导,最终还要靠这些骨干的一幅画、一曲歌、一个表演、一场舞蹈去体现,从而也使社区文化活动的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几个协会多次参加省、市、区竞赛或表演均取得好成绩。

以社区优势促进社区文化阵地建设。*街道财政收入连年增长,文化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了开展社区文化工作,多方筹措资金抓好阵地建设。20*年以来,我街道分别在新胜、新兴社区建起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投资1460余万元配套完善了文化体育设施,建成了社区健身中心、灯光篮球场、门球场,购置了录音机、篮球架、篮板、乒乓球台、台球桌和象棋等文体活动器材。并将文化、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并且逐年加大投入,为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的阵地,由于设施更加齐全先进,活动项目更加丰富多彩,不同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文化活动内容,有京剧、越剧;有声乐、器乐;有读书看报、娱乐;有书画习作、老人聊天;有舞蹈排练、体育锻炼。

*街道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阵地的同时,还利用各小区新增加的休闲广场定期开展社区居民委员会片区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新的舞台,拓展新的空间,并为创建文明住宅小区赋予新的内容。

立足油区优势开展社区文化。辖区油田家委会众多,油田社区内文化设施齐全,文化底蕴深厚,文体人才较多。加强社区文化的结合是油地社区共建、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一是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以*街道、胜东社区、*医院、胜大集团等油田单位为主,联合成立了*艺术团,下设了鼓乐队、秧歌队、吕剧团、舞剑队、老年模特队、老年健身操等文体队伍,整合了油地文体人才资源;社区健身房、室、室外活动场所、乒乓球室、单位文体活动室等娱乐场所无偿或低偿向油地居民开放,整合了文化设施资源。二是经常联合开展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培养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先后举办了油地庆“七一”社区文艺演出、新胜社区文化广场启动金秋演唱会、社区老年人门球赛,组织了新胜社区文化广场和*公园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新胜社区、新兴社区双双荣获东营区“国税杯”首届社区健身操大赛一等奖。三是油地联合开展了“共创文明新社区”、创建“五好家庭”、“文明居民”等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

(二)社区文化发展特点

建立“三位一体”配合联动的群众文化和文明养成教育格局把辖区各油田单位、社会各界都动员起来,协助、支持街道开展社区文化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从建立教育网络入手,吸收油田家委会文化工作经验,在各个居委会成立了“三支队伍”、一所“学校”即离退休干部组成的12个老干部宣传团,离退休及在职教师组成的家教协会,司法、居民片组长、街道办事处单位负责人以及油田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道德评议会,家庭、学校组建的文明市民学校,形成三位一体配合联动的群众文化和文明养成教育格局。

建立“三合一”的健身服务体制。充分发挥热心健身活动的离退休老干部的作用,健全了小区健身服务队,协调和沟通老年人体育协会、青年体育志愿者协会等社区健身服务组织和网点的服务工作,引导居民进行科学健身活动,形成了街道、居委会、健身服务队“三合一”的健身服务体制。广泛开展了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街道对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军训,进一步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了健身舞比赛,开展了“百人长跑”比赛活动。并经常利用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健身活动调动社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如中老年人健身操、门球、乒乓球赛,秧歌舞表演等。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匮乏、设施设备滞后,发展不均衡。虽然*街道的社区文化在近二年来有所发展,但基础建设仍需加强,距现代化大都市对城区的要求相差甚远。其一:目前文化阵地面临的是独立使用少,混合型占多,且面积狭小。由于没有自身独立的和固定的活动阵地,一些社团很难在辖区内立足,其流动性和随意性很大,社团成员缺少归属感;其二,依目前*街道的现有设施设备其简陋简易滞后状况,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区成员缺乏认同感,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其三,社区的文化社团队伍,模式陈旧,活动层次单一,玩一玩、乐一乐的队伍状况仍占一定比例。目前还有一些团队,其组合的随意性很大,活动质量一般。如京剧队总是一成不变的自拉自唱的老腔调;秧歌队永远摆脱不了大红大绿的扭腰、跑长龙形式;健身队仍坚持着初级保健操的模式等等。这些缺少大都市意识、缺乏大都市品位的的团队,是很难与不断发展与提升的现代大都市区域相匹配的;其四,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指目前仅靠一个街道对社区文化的投入是不够的。举办文化活动困难很大,一些部门领导指责文化部门“劳民伤财”,有的虽不明确反对,但也有我行我素的。文化活动晴雨表首先在干部中反映出来,其主要一点就是经济状况不佳,承办单位没有赞助单位难于成行、参与单位没有排演费拿不出节目等。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在大力提倡提高都市文化品位的宗旨下,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普及提高与组织引导,积极有效地开展文化活动,让社区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2、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增加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有利相互了解与沟通,从而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3、在同一区域内,利用资源共享这一优势,通过文化活动,促进社区经济建设,树立自身的文化品牌,宣传区域单位,加强文化与经济的协作;

4、在综合能力发展的今天,社区文化通过求知、求美、求乐活动,来提高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社区文化有它潜在的重要的意义。

(二)启示与思考

1、加强*街道社区文化环境,文化设施的建设,构建大社区,实现资源共享。目前,辖区内单位众多,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分配不均,实现社区内的资源共享带有一定局限。

社区活动体会篇10

关键词:三亚,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把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在这一阶段,城市社区体育如何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物质文化需求,将是城市社区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在调查中发现三亚市居委会的历史都不长,大多数居委会都是农村城镇化的产物,因此以原先农村邻里为基础的居委会有比其他城市社区较强的心理认同和凝聚力,附之以海南文化特有的开放性,三亚社区居民表现出很强的吸纳外来文化而改变自身生活方式的适应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亚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是三亚市体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笔者对三亚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是29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体育。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1991年以来有关社区及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文件等文献资料,在三亚市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查阅、分类和整理分析、研究;问卷调查法。遵循社会学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三亚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居民问卷)”和“三亚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管理者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为95%。管理者问卷采用普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9份,全部收回;访谈法。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三亚市河东区、河西区街道、居委会的有关干部进行走访,与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部分负责人访谈,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真实数据和资料;现场观察法。通过到有关的经常性社区体育活动场所进行现场实际观察,直观发现和了解到与所研究的内容相关的信息;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l2,0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一、结果与分析

1,三亚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活动状况

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日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多以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形式开展。在对三亚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活动地点的形成方式上三亚和其他城市的情况基本相同,大多是以趋于分散,多标化且规模多呈现小型的简单体育活动,是采取就近的方式,根据实际的参与人群等情况进行活动的。

(1)体育活动场所的组成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形成方式主要有5种。其中29个街道都存在居民自己组建的体育活动场所,5l%的街道办事处都对所辖区的活动场所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内容的帮助。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三亚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建立主要以居民自发组织为主。这一部分活动组织主要是一些兴趣相投的居民聚集在一起进行身体锻炼,具有强身健体和交流感情的双重目的。三亚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基层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街道的居委会参与了对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对本社区的体育活动场所实施了内容和不同程度的管理。22%的街道有事业单位对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加以帮助;8%的街道有体育协会帮助了体育活动场所的组建。可以看出社会力量在社区体育组建中发挥的作用较弱。值得注意的是有68%的街道有住宅区物业管理机构帮助组建体育活动场所的现象。这主要发生在城郊结合区的一些街道,主要与近几年三亚新兴的物业管理小区有一定的关系。这也说明了物业帮助管理社区体育组织的新趋向。

(2)体育活动场所的分布情况。调查后发现,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活动场地大多集中在社区内的广场、空地等,人数比例较多。而在市内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锻炼的人数仅占17.9%。产生这种差异性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在活动场所里所设置的项目时对设施的合理性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就是社区内的现有体育器材也不是特别到位。在和有关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得知,目前社区中场地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特别是有很多学校的设施很好,但是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基本上没有向社区的居民开放。目前活动场所的场地设施较差,很多居民非常想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如果周围没有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场地设施,就有许多人放弃了在本社区内锻炼的机会。如果想动员社区内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都来参加社区所组织或是其他群体组织的体育健身活动,就要改善社区内的体育设施条件。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大力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日本,社区体育组织中。利用本社区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占58.8%,使用公共室外及室内场地设施的分别占13.2%和36.5%,而使用公园和广场绿地的仅占13.2%。

目前三亚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活动内容多以健身操、拳和舞蹈为主要活动项目。健身操有关节操、养生操等;拳类主要是太极拳;舞蹈类有健身舞、筷子舞、扇子舞等,还有一些本地民众自编的地方传统的健身活动。这些项目都非竞技性、保健性、表演性等特点,并且对活动场地、器械的要求不是太高。参与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在打发时间的同时渴望健康和长寿,而这些项目活动量相对较小,身体活动的强度也不太大,适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在社区里,这些项目在老年人当中普及得较好。但是这些项目对于青少年、成年人的多元化体育需求来说,就显出很大的不适应性了,要想保证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活化,经常化,社区所形成的活动项目就应该将目前较为单一的健身保健类活动项目扩展到多类型、多方式的活动项目,这样的话,能改变体育活动场所内容项目较偏的现象,让更多的居民有机会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根据对活动指导员的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社区所进行的健身内容大多是更新的少,除非由指导员学习新的内容后教给组织成员。

(3)体育活动场所的经费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有50%的居民选择由物业给予支持,有35%的人选择没有经费,其他居民所在活动场所都有不同渠道的经费来源。物业给予支持显示出了社区居民健身的新趋势,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参加健身活动时是没有经费的,他们需要自己进行筹办,有的是社区体育协会来统一组织,以个人交纳会费为主,还有的是个人组织大家进行筹集,经费主要用来活动时音响设备所消耗的电费,购买光盘、磁带等。总之,目前组织自筹经费是主流,经费来源呈多渠道,其中以交纳会员费为主,反映出了大多数活动组织自我投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民间型组织,大力发展该类组织,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

2,三亚城市社区体育场所的设施和参加者状况

在调查三亚的29个街道中,有20个街道有自己管理的室内体育场地,占所调查街道数的70%。只有2个街道的室内场地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拥有一套4件以上的室内体育健身设备,而其他的只是在社区里有几组普通的室外健身路径而已。另外还有的只是乒乓球室、室等小型室内场地。在所调查的相关社区里很少有室内场地和全民健身工程设施。而广大的体育设施资源都分布在学校、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等。调查中显示辖区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向社区内居民开放的很少。

通过对三亚城市相关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城市社区体育的活动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表现出进行锻炼上的性别不平衡。在健身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拥有大量的余暇时间,又有健康长寿的需求。表明了三亚城市社区中群众体育活动场所的内容多以适合老年人参加的运动强度较小,行动比较缓和的健身为主的舞蹈类活动项目为主。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活动场地大多集中在社区内的广场、空地等。在活动场所中的健身项目在活动内容上多以健身操、拳和舞蹈为主要活动项目。

(2)三亚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在活动场所的组成形式上主要以居民自发组织为主,但出现的以小区物业支持的现象将是以后主要的发展趋势。

(3)在社区里,仅仅是有一些室外的健身路径,很少有自己管理的室内外场地设施。辖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基本上很少向社区居民开放。大多街道居委全每年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数量很少。

(4)在社区体育场所里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年龄结构失衡,表现为中老年居多、青少年比较少的现象。在进行健身的居民中呈现了性别不平衡,即女性多于男性。

2,建议

(1)社区体育运动项目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建议改变目前体育活动项目较偏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2)增加对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经费投入,加大社区体育协会的管理职能,提高体育协会的指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