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来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45:24

国庆节的来历篇1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迅速肃清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广播。

美国国庆节的来历meiguoguoqingjie

美国国庆节的正规叫法是“独立纪念日”,它是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7月4日,以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它标志着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和英国正式分家,走向独立建国的道路

美国国庆节布什发表广播讲话

amercianpresident"sRadioaddressfor2005independenceDay

tHepReSiDent:Goodmorning.LauraandiwishallamericansahappyFourthofJulyweekend.ilookforwardtocelebratingindependenceDaywiththepeopleofmorgantown,westVirginia.

ontheFourthofJuly,werememberthevisionandconvictionofamerica"sFounders.weremembertheidealsoflibertythatledmenfrom13coloniestogatherinphiladelphiaandpenadeclarationofself-evidenttruths.andweremembertheextraordinarypersonalcouragethatmadetheireffortsasuccess.DoctorBenjaminRushsaidthatsigningth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was"likesigningyourowndeathwarrant."Hesigneditanyway--rightabovehisfellowpennsylvaniadelegate,BenjaminFranklin.

onindependenceDay,wearealsomindfulthatthepromisesoftheDeclarationhavebeensecuredbytheserviceandsacrificeofeverygeneration.america"sfirstdefendersweremostlyfarmers,artisans,andshopkeeperswhowagedadesperatefightforindependence.ourUnionwaspreservedthroughthecostlybattlesoftheCivilwar--includingoneatVicksburgthatendedonindependenceDay,1863.andweliveinfreedombecauseamericansprevailedinthehard-foughtstrugglesofthe20thcentury,fromthemarneandnormandytoiwoJimaandinchonBay.americaishometo25millionmilitaryveterans--andwewillalwaysbegratefulfortheirunselfishcourage.

today,anewgenerationofamericansisdefendingourfreedomagainstdeterminedenemies.atpostsinafghanistan,iraq,andaroundtheworld,ourmenandwomeninuniformaretakingthefighttotheterroristsoverseas,sothatwedonothavetofacetheterroristshereathome.andbyfreeingmillionsfromoppression,ourarmedForcesareredeemingauniversalprincipleoftheDeclarationthatallarecreatedequal,andallaremeanttobefree.thosewhoservetodayaretakingtheirrightfulplaceamongthegreatestgenerationsthathavewornournation"suniform.

theburdenofwarfallsespeciallyhardonmilitaryfamilies,andithankthemforthesupporttheygiveourtroopsintheirvitalwork.Someofamerica"sfinestmenandwomenhavegiventheirlivesinthewaronterror,andwerememberthemonindependenceDay.weprayforthefamilieswhohavelostalovedoneinfreedom"scause.andweknowthatthebestwaytohonorthelivesthathavebeengiveninthisstruggleistocompletethemission,sowewillstayinthefightuntilthefightiswon.

inthistimeoftesting,allourtroopsandtheirfamiliescanknowthattheamericanpeoplearebehindthem.onthisFourthofJulyweekend,iaskeveryamericantofindawaytothankmenandwomendefendingourfreedom--byflyingtheflag,sendingletterstoourtroopsinthefield,andhelpingthemilitaryfamilydownthestreet.theDepartmentofDefensehassetupawebsite-americaSupportsYou.mil.Youcangotheretolearnaboutprivateeffortsinyourowncommunity.atthistimewhenwecelebrateourfreedom,wewillstandwiththemenandwomenwhodefendusall.

inthesummerof1776,JohnadamscalledtheamericanRevolution"themostcomplete,unexpected,andremarkableofanyinthehistoryofnations."and229yearslater,historyhasprovedhimright.theFourthofJulyisadaytobeproudofourheritageasfreedom"shomeanddefender.itisadaytobeconfidentinthefuture,becausethespiritofourfoundersstillshapestheconscienceofourcountry.aboveall,itisadaytogivethankstoGodforHismanyblessingsonamerica,andfortheprivilegetocallourselvescitizensofthisspecialland.

ihopeallamericansenjoyamemorableandsafeindependenceDaycelebration.thankyouforlistening

浪漫的法国国庆节的来历faguoguoqingjie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了君主政权。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确立为法国的国庆日,法国人每年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这一天的夜晚成为欢乐的海洋,法国的标志埃菲尔铁塔为火树银花所映衬。

人们通常认为,法国国庆日的正式确定是1789年,其实不然。虽然为纪念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这一光辉的日子,曾一度将1789年的7月14日作为国庆日。但1814年封建王朝复辟后,宣布7月14日为“国耻日”和“杀人犯的节日”。1870年,共和国恢复,1879年,共和党人成立了政府,议会由凡尔赛迁到了巴黎。翌年6月,法国议会正式通过法令,将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的国庆节,直至今日。

国庆节是法国最隆重的民众节日。7月14日这天,全国放假一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挂起彩旗,所有建筑物和公共场所都饰以彩灯和花环,街头路口架起一座座饰有红、白、蓝一色布帷的露天舞台,管弦乐队在台上演奏着民间流行乐曲。13、14日晚上,狂欢的人群纷纷拥向街头,脖子上围着红、白、蓝三色彩带,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卡马尼奥舞及其它民间舞蹈。

为庆祝国庆节,每年都要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7月14日上午,大街。空军机群飞抵凯旋门上空,阅兵开始。编成队列的飞机掠过香榭丽舍大街,机尾喷出红、白、蓝三色烟幕,宛如一面巨大的法国国旗在空中舒展开来。当飞机通过协和广场的总统阅兵台上空后,陆海军分列式开始向总统敬礼。入夜,凯旋门上空,明亮的红、白、蓝三色探照灯光柱交叉摇曳,映照着门洞的巨大国旗;地面上节日的灯火与天空中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爆竹声与狂欢的乐曲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使节日庆祝达到最高潮。

法国每年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要用去50吨火药,10亿支爆竹。从费用来看,半个小时的焰火要花费2000万法郎,由此见知,整个庆祝活动所耗费用相当可观。

在农村,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也很有特色。首先是穿袋赛跑,参加这种比赛的主要是孩子们,参赛者每人套在一只装土豆的大袋子里,从脚一直套到胸,比赛开始后,参赛者只能一蹦一跳地前进,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比赛始终包围在欢笑与助威呐喊声中,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国庆节的来历篇2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

国庆节(nationalDay)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但是,各国的国庆节的名称以及日期的确定都不尽相同。

从名称上说,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称"国庆节"或"国庆日"的有中国、法国等约40个国家;称"独立日"或"独立节"的有美国、墨西哥、菲律宾、缅甸等约60个国家;称"共和日"或"共和国日"的有南斯拉夫、扎伊尔、冰岛等国家;称"**节"的有原苏联、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称"联邦成立日"的有瑞士;称"联合日"的有坦桑尼亚;还有的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和"巴基斯坦日。"

从日期的含义上说,全世界包括我国在内,约有30个国家以建国日为国庆节;有的是以宪法颁布日为国庆节,如联邦德国;有的以**起义日为国庆节,如法国;有的则以国家元首生日为国庆节,如日本、泰国、荷兰、丹麦、英国等国。有趣的是,这些国家随着国王、天皇或女王的更换而改变国庆节的日期。

国庆节的来历篇3

1925年8月,世界5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发表了爱护儿童、保障儿童福利的宣言。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1949年11月,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香港现时虽属共和国一部份,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仍保留与中华民国一致的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中华民国1931年,孔祥熙发起建立的中华慈幼协济会提议,将4月4日定为中华民国儿童节,此后,中华民国立法机关在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第五条中规定,4月4日儿童节由有关机关、团体、学校举行庆祝活动,不列为国定假日。香港也以此日作为儿童节。

日本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日”(日语:こどもの日),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二战前,这个节日被称为“端午节”(日语:端午の节句),并且只是男孩的节日。1948年,当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的时候,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不过日本在3月3日还有单独的女孩节,从上巳节发展过来,女儿节以摆放各种玩偶来庆祝。男儿节悬挂鲤鱼旗是源自中国的“望子成龙”和“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韩国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长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或者其他游乐设施,让孩子开心地度过假日。

印度在印度,儿童节的日子就是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生日,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

土耳其

泰国泰国的儿童节在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欧洲德国

国庆节的来历篇4

【关键词】节庆旅游;效益;资源;对策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开展节庆旅游,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不但丰富了旅游的内容,还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力量,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郑州市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等条件也积极地发展节庆旅游。

节庆旅游在国外发展的时间比较早,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活跃起来。由于它是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一下子激发了广大旅游爱好者极大的兴趣,旅游人数迅速增加。

一、节庆旅游概论

(一)节庆旅游概念。

节庆一般是指节日和庆祝活动的总称。节庆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民间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的节日、庆典、纪念日等。从广义上来说,节庆不仅包括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还包括人们所策划的各种现代节庆活动。

国内外专家对节庆旅游有不同的解释。盖茨认为节庆旅游是指从一定的目的出发,一次或多次举办的、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我国学者吴必虎则认为节庆旅游是指目的地利用其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举办意在加强地方吸引力的各种节日活动,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节庆旅游是指旅游目的地以本地文化背景为基础,吸引游客共同参与,旨在提高本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而举办的各种活动。

(二)节庆旅游的分类。

节庆旅游有多种分类方式,国外把节庆旅游按内容一般分为8类:文化庆典类、文艺娱乐类、体育赛事类、休闲事件、政治事件、私人事件、科学教育事件和商贸会展。

我国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型、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物产餐饮型、运动休闲型、娱乐游憩型等。本文根据节庆旅游主导功能分为旅游观光型、民俗文化型、功能综合性、商业经贸型。

二、郑州发展节庆旅游的优势

(一)节庆旅游资源丰富。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靠低山丘陵区,东临广阔的华北平原,物产丰富,且历史悠久,因此形成了众多独特的节庆活动。除了传统的中秋节、春节等之外,郑州市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近年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旅游活动。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炎黄文化旅游节、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利用地方特色举办的郑州月季花会、巩义雪花洞拍手定情节、新郑枣乡风情游、中牟西瓜节等。

(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郑州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的过度位置,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北临波涛汹涌的万里黄河,西依名扬天下的中岳嵩山,东、南接辽阔的华北平原,地理位置独特。郑州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交界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因此郑州各种农副产品丰富多样,质高价廉,如新郑的大枣,中牟的西瓜、大蒜等都驰名中外,这些为节庆旅游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区位条件独特。

郑州在全国的版图上,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占着居中的地位,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现代的京广、陇海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郑州,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郑州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因此,无论从与全国经济联系考虑,还是从相邻省市经济技术交流着想,郑州均处于中心位置,对全国经济活动中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作用是其它市区不可比拟的。这些条件使得郑州发展节庆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文化底蕴深厚。

郑州历史悠久。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这里不但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著名历史人物轩辕黄帝、列子、子产、申不害、韩非子、郑国、陈胜、张良、潘安、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出生在郑州所辖县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到来。

三、郑州节庆旅游的发展的现状

(一)取得的效益。

1、经济效益。郑州市举办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月季花会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娱乐,使得郑州旅游市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旅游收入大大增加。同时提高了郑州的知名度,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投资,经贸活动异常活跃,不但缓解了就业的压力,而且活跃了市场,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2、社会效益

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在到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宣传了本地的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让游客了解了郑州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今取得的成就,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利用活动契机,各部门进行优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素质,摈除恶习陋习,对于改善社会风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郑州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与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

3、环境效益。

郑州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各种宣传活动,使当地群众以主人公的态度参与其中,使得人们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且增强了保护名胜古迹的意识。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了环境的绿化美化,街道整治等措施,使得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二)节庆旅游存在问题。

1、市场化运作不足。

郑州市举办的节庆活动,大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旅游景点筹备运作的,主要是政府的行为,市场运作明显不足。随着节庆旅游的日渐成熟,由政府牵头,民众参与,企业赞助的组织形式,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有的节庆活动只是政府单一组织,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应该由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协作,企业、群众共同参与的模式,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旅游特色不明显。

举办节庆旅游活动应当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族风俗等地方特色,使人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能够体验本地人文风情,享受特色美食,观赏自然美景。郑州地处地势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貌复杂多样,景观反差巨大,加之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众多,如果组织得当,必然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郑州有的节庆旅游活动内容单一,没有体现本区特色,民众参与性不强,许多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较低。

3、举办历史短,知名度低。

知名的节庆旅游能够给本地带来巨大的效益,而郑州市许多节庆旅游活动举办的时间不长,有的甚至举办一两届就持续不下去了,连续举办并且形成一定知名度的不多。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举办地的形象,改善基础设施,各方参与,形成品牌优势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郑州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包含吃喝住行各个方面,要想举办成功的节庆旅游活动,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让每一名来旅游的游客都能够做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从而起到巨大的宣传效果,提升知名度,促进了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举办单位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不能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心理,只有宣传到位,让众多游客知道,才有可能吸引他们的到来。

(二)利用文化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许多著名的旅游地都是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曾是商朝的都城,历史久远。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文化优势,能够产生无穷的魅力。没有文内涵的节庆活动是难以持久下去的。如利用千年古刹少林寺而打造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就是一个成功的典例。

(三)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举办节庆旅游活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群众的支持,离开了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会成功。因此必须有政府做引导,公安、交通、文化等多部门积极配合,群众积极参加,大力支持,齐心协力完成此项活动,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目的。

(四)加强管理、科学安排。

各个部门加强对节庆活动的管理,使其井井有条,有始有终。从空间上来看,节庆活动的安排应大致平衡,支持郊县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如新郑枣乡风情游、中牟县西瓜节等。从时间上来看,要合理安排四季的节庆旅游活动,做到春夏秋冬都有活动,使得魅力常在。一次节庆活动举办的时间应在5—10天,太短起不到宣传的效果,太长又让人感到疲乏反而影响效果。

(五)重视形象、打造品牌。

节庆活动无论大小都应认真对待,不能只讲形式,不讲质量,要积极宣传,教育民众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要求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使他们真正参与到里面,成为活动的主角。对于不同的游客要区别对待。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满足合理要求。对待外宾要有翻译能力的导游服务,切忌服务质量低下,对旅客不管不问。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想方设法把节庆活动打造成知名品牌。

(六)建立运作公司,培养旅游人才。

节庆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专业知识很高的工程,要想走向正规化、市场化,必须建立专门的策划公司,聘请专业人才来组织管理。要引进管理人才,培养自己的旅游人才,避免管理混乱,盲目规划等现象。

五、结语

通过近年来的节庆活动证明,郑州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旅游活动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可行的,因为郑州有发展节庆旅游活动的诸多优势,把节庆旅游努力打造成知名品牌,推动郑州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舟,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规划方法初探平原大学学报2005

2、樊传果,论节会活动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学术交流2006

国庆节的来历篇5

1月1日,新的一年的开始,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并非“舶来品”,已在农历(夏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但现行“元旦”为1949年所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旦的庆祝方式和习俗活动,欢迎阅读!

元旦的庆祝方式元旦的庆祝方式一: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庆祝方式二: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庆祝方式三: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

过元旦节的时候活动有哪些古代中国元旦习俗活动:

古代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是为了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堆火等庆祝活动。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现代中国元旦习俗活动:

1949新中国成立后,把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由于元旦是在我国民国时期才诞生的。庆祝的习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的习俗,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的传统庆祝方式。比如放烟花,杀三生,祭鬼神,拜祭先祖等。

元旦属于国际节,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列为法定的节日,在中国也同样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规定元旦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古代的元旦与当今的有何不同从史料来看,差别挺大。中国很早就有“元旦”概念。1960年大汶口时期,从陵阳河遗址出土,灰陶上便发现了“旦”字。传说元旦是由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出,规定了一年从元旦这天开始。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

元旦的别称很丰富,汉代多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多称“元正”、“元日”、“元会”、“元辰”、“元春”,隋唐及以后有称“元朔”、“岁日”,民间多叫“新正”、“新年”,等等。由此可见,今天已十分流行的“元旦”一词,在古代并不太受青睐。开始为“元”,天明即“旦”,元旦应该是古代文人杂合了“正旦”、“元正”等词汇要素,慢慢叫开来的。

“元旦”固定组合,在南北朝时已出现。南朝梁萧子云所写《介雅》便是供新年第一天使用的歌词,创造性地使用了“元旦”:“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趋拜齐衮玉,钟石变箫韶。日升等皇运,洪基邈且遥。”

宋元以后,“元旦”已不再是生词,当时的志书、笔记中渐多。如宋陆游父子参订的《嘉泰会稽志》中有一句:“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进一步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今天所使用的“元旦”一词,和古代已经有差别。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政治,也结束了惟用天干地支纪年的历史,进入了西历(阳历)与中历(阴历)并存的“二元”历法新时期,以西历公元为标准纪年,将1912年1月1日,确定为民国元年的元旦。可以说,民国对西历和元旦的全新确认,无异于一场民俗和律历领域的辛亥革命。

国庆节的来历篇6

关键词:庆州;古城保护;城市开发

中图分类号:G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49-02

一、序论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蕴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量信息。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己成为所有历史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进行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又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二者不相冲突,协调发展,这本身就是很难做到的。因此目前国家重视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确保文化古城建设有序合理的发展。

韩国虽然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半岛国家,但是却拥有9处世界文化遗产,各种历史文化遗产很好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一些历史文化古城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并且利用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的成功保护和开发利用策略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学习。

本文主要以韩国历史古城庆州为例,深入研究韩国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他们的发展策略,从中可以找到解决我国古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难题的办法,为我国主要的古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庆州古城保护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庆州位于韩国东南部庆尚北道,属于韩国中等城市,庆州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约一千年的时间(公元前57年至935年)是作为新罗王朝的首都,遍布着新罗时代的文化遗址。庆州是朝鲜半岛历史文化和文物最丰富的地方,具韩国国土研究院调查资料显示,庆州具有指定的部级、道级文化遗产297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12个文化都市之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庆州的佛国寺、石窟庵、历史遗址群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庆州作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其主要特色。庆州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对国内游客,也对海外游客尤其是欧美国家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年都有很多外国人前去参观游玩,进行文化旅游。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又很好的保护了庆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庆州的文物古迹和空间格局得到很好的保存,同时也发挥了对市民的贡献,旅游产业的可观收入也为继续进行文物的管理和修葺提供了资金。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

庆州在古城发展上,首先确保历史文化资源的永存,庆州是新罗长达992年的千年古都,拥有最具韩国特点的自然景观以及新罗时代的遗址,因此在开发中突出其“天然博物馆”的特色。同时韩国政府花费巨资修复了庆州的许多古迹,并将连同庆州及其郊区共214平方公里的地区全部划为历史保护区。为保护古迹和人文环境,庆州不准建造高楼大厦,农村和城镇居民住房多为古色古香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平房或2-3层的楼房,与整个庆州的文化古迹相相得益彰。因此庆州地区基本保持古都昔日风貌。同时有形与无形资源开发相结合,民间新罗节庆习俗、传统花郎武艺、传统民俗娃娃和韩纸的制作等,很好地展示了庆州的文化旅游特色。

庆州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并没有影响庆州经济发展。庆州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召开庆州世界文化博览会、新罗文化节及韩国美酒及糕点宴会等代表韩国的庆典和国际性活动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化艺术城市。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成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

三、庆州古城历史遗迹保护与发展规划实践特点分析

(一)国家的法律支持和庆州市政府的主导

韩国国家于2005年制定了《古城保护特别法》,将古城保护上升到法律高度,从文化遗址的个别保护上升到历史文化大环境的保护。庆州古城保护与发展得益于此法律。为庆州的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庆州市城市基本规划成五个区域,历史遗迹保护区、历史景观保护区、开发促进区、新城区、普门观光区,具有不同的城市功能。

庆州制定了具体针对庆州文物古迹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条例,有“文物保护法”、“都市计划法”、“建筑法”等。比如规定保护区范围,木柱、石柱建筑,从建筑物外檐在地面投影起20-100米内为保护区,王陵、古墓等封土下端起10-100米内为保护区等。还规定了市区内建筑物高度,庆州旧市区内的建筑高度在7米至25米之间。另一方面,通过条例加强对韩国传统住宅区的保护和管理。为了传承韩国传统住宅文化,市政府要求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几个历史遗迹区周边建造历史文化美观区,即区内各种建筑要按照古时的民宅式样建造。规定建筑物的围墙、大门、屋顶样式、色彩、材料等。这些规定都细致入微的起到对古城建设的指导作用,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另外庆州市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主导。在庆州制定了综合发展规划以后,韩国国家各个部门及庆州市市政府、庆州文化管理委员会、庆州主要公司等共同参与工程的推进,一个部门只负责一个任务,避免平行部门的混合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完善。同时庆州市古城保护和发展采取政府主导型经济运营机制,一半以上的资金都是由政府部门投入,极大的提高了古城开发的运作能力。

(二)妥善解决开发与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

庆州在进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始终做到开发和保护并举。将旧城街区大部分地区都划到特别保护区和历史文化环境区内,强化了对旧街区的保护力度。从个别物的个别保护转向对文物系统的整体保护,旧城区原有遗迹的修复和保护与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庆州禁止对大陵园内古坟的挖掘和开发,禁止在旧城区建设高层建筑,禁止兴建有污染的企业。而现代化高层建筑大多在市外20-30公里的地方。

庆州发展避开历史遗迹丰富的旧城区,遵循新罗王京地区遗留轮廓,营造与地区景观相配合的中、低密度的居住空间。周边的绿地、河流、文化遗迹成为一个整体,在保护文化古迹的同时,也给居民创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庆州新区的开发成功联合了周边主要城市,如大邱、蔚山、浦项等,发展成为综合新都市。

(三)维护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自发进行古城保护

由于韩国是土地私有制,在庆州进行古城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古城很多土地都属于当地居民私有财产,由于刚开始缺乏政府主导,居民乱建房屋,开发混乱。后来在旧城遗址复原和改造过程中,庆州政府注重对居民拆迁的安抚工作,制定明确细致的补偿方案。花巨资分次集中购买居民土地,并在新区进行房屋的加倍补偿措施,很居民利益得到了保护。

另外鼓励居民根据条例规定建造房屋。如果建造的传统韩屋能够显示出传统建筑美感,并有利于保护周边地区景观时,政府则提供一些资金支持。对独立住宅每平米提供25万韩元(约合250美元),对房屋屋顶的维修每平米提供5万韩元(50美元)以下的资金。这样使得居民在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体会到了古城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和质量的提高,因此自发的加强对古城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并积极支持政府的规划建设。

(四)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和博览会,大力进行外宣活动

庆州政府在古城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政府为主导对当地的旅游活动进行宣传。由政府牵头,利用韩国观光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对庆州的古城旅游商品进行企划,包装,然后通过媒体进行报道,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并以文化观光庆典为导线,进行海外市场开发活动。庆州开发了多种多样的庆典活动,分布于各个季节和时间,庆典有政府支援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各个部门联合对庆典进行策划和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并且制作庆州市市政府和庆州文化旅游网站,设有英语、日语、中国语多国语言网页,内容详尽,设计新颖。起到很好的外宣作用。

四、给我国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启示

(一)利用先进理念进行古城建设设计长远规划

城市规划对于古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能够减少很多开发过程中对于古城文化资源的破坏,缓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各级政府要对相关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与分析,制定符合该城市特点的规划,并带头执行。不仅要有短期规划还要有长远规划,同时确保换届不换规划,保证规划持续进行。合理规划好古城与新城的关系,用新城发展带动旧城的保护和改造,用新城发展弥补旧城空间和功能上的不足,起到互补作用,形成统一体。

每个古城按照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对于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古城环境、格局等进行不同层次的保护和维护,对老城区要坚持保护、保存和修整结合的方针,对新城要坚持科学合理规划、现代管理模式运营的方针。

(二)加强政府主导和资金的投入

要重视发挥文物部门在古城保护中的作用,多部门进行协作。要加大古城历史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整治资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元投资渠道,开拓有特色的新型产业,探索建立古城保护的补偿机制。同时加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来扩充文物古迹保护经费,从旅游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专项文化保护资金,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实现了文物资源的长久保护。另外政府要出面进行文化产业资源招商引资,吸引港澳台和海外资金的注入。

(三)调动市民保护积极性与参与性

我国很多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传播还主要是政府推动,地方和民间都是配角,积极性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广大民众应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来面对古城的保护和传承。古城举办的各种旅游节和文化庆典活动,应以民众为主体,让民众找到节日文化主人的感觉,进而投身到古城历史文明对外传播的队伍中去。政府应打造广大民众对于所在城市的自信力和自豪感,使广大民众自发地调动起积极性,投身到古城保护和建设行列中去。

(四)开发各种旅游产品、加强外宣

针对古城自身历史资源特色,开发各种旅游产品、策划各种庆典活动,政府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这些产品和活动的包装、广告策划,拓宽传播途径,有效利用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积极向国内外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古城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古城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庆尚北道.庆北圈观光开发计划[R].2002.

[2]韩国观光资源部.庆州传统文化中心城市的观光发展构想[R].2009.

[3]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刘汉州.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国庆节的来历篇7

在我国元旦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元旦的到来也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到来,而人们也最想要去了解的元旦将节日信息绝对是元旦放假安排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元旦节日什么时候放假_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元旦节放假时间安排1月1日-3日放假!无调休,共3天假期!(2021年元旦放假通知国务院这边暂未公布,一切还是以官方消息为准,以上仅为猜测。)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元旦节的习俗。在我国,元旦节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元旦节传说故事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自从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庆祝元旦的方式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放假了,随你怎么玩都行。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国庆节的来历篇8

国庆节是中国的法定假日。国庆期间,中国全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世界各国国庆日由来

国庆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世界各国确定国庆日的依据也千奇百怪。

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日的国家有35个。我国以建国的1949年10月1日为国庆节。

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捷克和斯洛伐克。

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

国庆节的来历篇9

国庆节来历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20xx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国庆节的基本简介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中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如今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国庆节的名称命名

国庆节(nationalDay)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但是,各国的国庆节的名称以及日期的确定都不尽相同。从名称上说,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称"国庆节"或"国庆日"的有中国(China)、法国(France)等约40个国家;称"独立日"或"独立节"的有美国(america)、墨西哥(mexico)、菲律宾(philippines)、缅甸(Burma)等约60个国家;称"共和日"或"共和国日"的有南斯拉夫(Yugoslavia)、扎伊尔(Zaire)、冰岛(iceland)等国家;称"革命节"的有原苏联、阿尔巴尼亚、匈牙利(Hungary);称"联邦成立日"的有瑞士(Switzerland);称"联合日"的有坦桑尼亚(tanzania);还有的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australia)日"和"巴基斯坦(pakistan)日。"

国庆节的日期含义

从日期的含义上说,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约有30个国家以建国日为国庆节;但有的是以宪法颁布日为国庆节,如联邦德国(Germany);有的以革命起义日为国庆节,如法国;有的则以国家元首生日为国庆节,如日本(Japan)、泰国(thailand)、荷兰(Holland)、丹麦(Denmark)、英国(england)等国。有趣的是,这些国家随着国王、天皇或女王的更换而改变国庆节的日期。

国庆节的节日意义

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的来历篇10

送走猪年,迎来鼠年,世界各地的华人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迎接中华民族这个传统节日。

巴黎华埠活动精彩年味浓

农历大年初一,告别了丁亥猪年的旅法华人,迎来了戊子鼠年,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开始利用几天的假期,走亲访友,团拜聚会,互致祝福。在华人聚集区,龙飞狮舞,新春纳福,华裔一族期盼着新的一年能为每一个人都带来好运,巴黎华埠的过年气氛随之达到高潮。

步入巴黎13区的唐人街,高悬的贺岁条幅映入眼帘:“万象更新”、“万事如意”、“合境平安”、“百事亨通”……这些条幅伴随着当地华人对和睦、和谐的期盼和追求。随着中国年的到来,华人聚集区内的年味越来越浓。

华人超市早早地为春节做了准备,精心地装扮铺面,丰富货源,向市民提供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亚裔居民喜爱的食品。一些大型超市的门前悬挂了一串串的大红灯笼,透着喜气,十分感人。有的商场还在入口处设置了以大红颜色为主的门面,顶部配以各种悬挂的贺岁装饰。

一些中餐馆还及时推出迎春酒席,吸引各方食客;有的大商场则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向顾客提供多买多送等促销活动。

今年的华人庆新春活动多且面广,各华人社团、协会等行动起来,投入到各种庆祝活动的准备工作上。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巴黎华埠的各类庆祝活动不下几十场。

巴黎华埠的节日舞台内容多姿多彩,京剧《王子复仇记》、由7个华人社团联合举办并邀请的北京艺术家代表团的大型文艺演出、由华人社团组织举办的“情系中华”文艺演出、甘肃歌舞《大梦敦煌》、由旅法华人艺术家献艺的“颂春”音乐会等为法国公众和旅法华人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大年初三和初四的两场华人春节彩妆游行,将旅法华人庆新春活动推向了高潮。

中国新年还得到法国高层的重视。法国总统萨科奇、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分别致信华人,向旅法华人恭贺中国新年。春节期间,法国国民议会和法国参议院也向华人敞开了大门。2月6日,法国国民议会在波旁宫举行大型迎春酒会,一些华人社团侨领和知名人士应邀出席。2月9日晚,法国参议院所在地的卢森堡宫内也迎来了华裔客人。

温哥华新春呈多元文化盛况

1月29日正午时分,盛大的农历春节大游行从温哥华的唐人街千禧门开始,沿着奇花街一路南行,队伍绵延千米,看热闹的人群沿途挥手响应,共庆新春佳节,同道新年快乐。

“恭喜发财!”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省长金宝尔一路派发利是,一路用广东话重复着这句千年吉言。与金宝尔同时出现在游行队伍中的还有加国政要卑诗省省督、省议员李灿明、温哥华市长苏利文以及中国驻温总领事田春燕等。

在涌动的围观人群中,不仅有扶老携幼的华人家庭,还有执手相依的白人情侣,更有笑逐颜开的印裔姑娘,不同肤色的张张面孔上写着共同的“语言”:春节快乐!

在欢快的表演队伍中,不仅有象征中华文明的舞龙舞狮,还有浓缩印第安文化的原住民舞蹈,更有热情奔放的美洲拉丁舞,多元文化的盛况展现着共同的“心声”:和谐文明。

一位老移民说,春节大联欢一年一度,但他发现每年参加游行的队伍不断壮大,不仅在人数上,更重要的是在族群上。循着原住民的游行队伍看去,一个标语格外引人瞩目――“发展新友谊!”

唐人街“新春大游行”由中华会馆等温哥华主要华社联合主办,至今已举办了32年。由于近年来非华裔团体踊跃参加,此项活动已成为全温哥华年度大型活动之一。

过年了!在大温哥华地区,来自的华裔几乎察觉不到是生活在海外。因为在这里,同样有着浓浓的春节气氛:办年货、逛花市、吃年夜饭、看大巡游、探亲访友……

除了唐人街浓缩了华人欢度春节的精华外,大温地区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华人相对聚居的列治文市各大商店,纷纷推出新年促销活动,各式各样的年货一应俱全,让人感觉如身临北京王府井。

“东风”已西渐,在倡导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加拿大,春节这一中华传统不仅扎了根,更开出茂盛的奇葩。

华盛顿春节活动多姿多彩

在大华盛顿地区,各中国同乡会、校友会接连举行迎新春活动庆祝农历新年。在这里,依然可见舞龙、舞狮、武术表演。而在一些华人的聚会上,还能听到由票友串演的京剧名段,还能听到小朋友登台背诵的《三字经》。

一些来自中国的文化团体也在华盛顿举办各种活动为节日添彩。以冀运希为团长的中国健身气功代表团,春节期间在大华府地区开展健身气功推广活动,配上中英文解说的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四套健身气功,让当地人真切体会到中国的健身文化。

中国歌剧院代表团新年前来到华盛顿,在白宫旁的独立礼堂演出简版历史歌剧《霸王别姬》。旅美中国山水画画家穆家善,把自己习画40年来的得意之作,悬挂到世界银行总部大楼的中央大厅,让这个位于华盛顿中心的国际大家庭也有了中国新年的气氛。

大华盛顿华人积极向当地社区推广中国文化,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今年新春伊始,马里兰州州长奥马利在给华裔社区拜年时宣布,将每年农历新年定为“亚裔农历新年日”,成为继纽约州之后全美第二个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的州。美国总统参选人奥巴马春节期间还给大华府地区侨领发来一封贺年信,信中说,“我是你们中的一员,能和大家一起庆祝农历新年是我无比的荣耀”。

在大华府地区华侨华人多姿多彩的庆祝春节活动中,向中国南方冰雪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成为其中一项内容。美国福建同乡联合会在举办周年庆典晚宴时当场发动侨胞捐款12572美元。

伦敦庆鼠年满城“中国红”

伦敦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在10日达到高潮,数十万人来到市中心广场,参加新年庆典和巡游,和华人分享新春的喜悦。

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相邻的街区,10日专为中国新年改为步行区,放眼望去到处装点的是中国红灯笼,喜庆红火气氛比中国的庙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众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看中国式盛装巡游、听中国音乐演奏、品中国传统小吃、玩中国特色小玩具、学一句中国吉祥话“恭喜发财”,这一切使中国新年的庆祝不再是华人专利,而是所有市民的开心节日。

新年巡游队伍里,既有舞龙舞狮,还有功夫熊猫、奥运福娃、财神爷、秧歌队、彩旗队等;既有华人各界的代表,也有很多是金发碧眼的英国人。盛装巡游让人目不暇接,市民们将街道两边站得水泄不通,一边鼓掌叫好,一边拿起相机赶紧拍摄这“异域风情”的盛大巡游。

中午时分,迎鼠年庆祝活动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庆典。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伦敦华埠商会会长邓柱廷等各界人士,出席庆典仪式,祝福2008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

广场中心的舞台上,随后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音乐、武术、京剧、舞蹈等一个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节目激起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很多伦敦市民是全家出动前来“赶场子”,他们一边欣赏来自中国的文艺团体的演出,一边互相卖弄刚学的“恭喜发财”、“春节好”的中文祝福话语,显得兴趣盎然。

伦敦每年选择春节之后的周日作为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的日子,“亚洲之外最大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因此成为市民眼中的又一个“狂欢节”。

10日的欢庆也是“中国在伦敦”系列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由于2008年是北京奥运年,今年的“中国在伦敦”更显丰富多彩,各种展览、演出、联欢等连番登场,让人应接不暇。

名古屋春节狮舞岁吉祥

第二届名古屋中国春节庆典2月9日在日本名古屋市中心的久屋广场拉开帷幕,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和驻名古屋总领事李天然、爱知县知事神田真秋、丰田公司名誉会长丰田章一郎以及一些国家驻名古屋总领事等出席庆典仪式。

龙腾国运昌,狮舞岁吉祥。第二届名古屋中国春节庆典执行委员会主席叶文俊宣布庆典开始。崔天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2008年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一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主席将在春天访问日本,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在新世纪的首次访日,意义非常重大。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大力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他勉励当地华侨华人以第二届名古屋中国春节庆典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主办方代表李天然发表了新春祝辞。他说,名古屋中国春节庆典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和日本民族喜闻乐见的“祭”的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是中日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融合、交流的最新形式和见证,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加深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崭新大舞台。他相信,名古屋中国春节庆典融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演艺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炉,一定能让日本民众和在日华侨华人共度一个真正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