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平面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46:12

学习平面设计篇1

学习平面设计的心得:

第一,做平面设计首先要明确主题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已表达的方式,只是有时侯自已没有认识到而已。在绘画创作的时候,你可以有风格,个性化,不是非要画得如何写实如何细腻才叫好。

第二,想要学好平面设计要多问多练多看,多问是不懂的地方要刨根究底,多向别人请教。多练就是对于一个设计,尝试不同的效果,并做好笔记。多看就是平时生活上接触的平面广告,你要了解它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效果做出来的,如果是自己会用什么办法!

学习平面设计篇2

(一)借助Blackboard平台,构建良好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

混合式学习的有力保证是达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创建,因为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机会、途径和方法,充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难,同时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其实现了学生正确设定和进行学习规划,使规划内容和学习的交流更加顺畅、便捷和有效,具有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作用[3]。此外,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任务和考核标准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虚拟情境、实验和实践任务,让所有参与教学任务的教师与学生在最快、最便捷的环境中进行各种交流与互动。

1.学生应用Blackboard平台。由于Blackboard平台具有强大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共享功能,因此学生可以在这里查找和浏览任何有关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信息,达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目的。同时,学生可以借助blackboard这个平台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等进行整理和规划,并作出详细的计划,从而在这些计划和任务的合理安排下进行课程的预习、学习、掌握、反馈、总结。另外,学生还可以快速地在Blackboard平台与教师或者学习伙伴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稳步提升学习效果[4]。

2.教师应用Blackboard平台。教师在实际的多媒体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Blackboard平台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和课程反馈、总结等活动。诸如,在Blackboard平台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要求和课程计划上传精心制作的各种教学内容、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规划与学生和教学任务相关的信息。教师在Blackboard这个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有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实现网络教室方便快捷、有效的教学目的和创设初衷。此外,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还可以更加有效地、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状况和运用能力进行追踪跟进,从而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科学和完善地达到师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果,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使其具备评赏多媒体画面的技能、熟练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5]。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科学和完善的规划来实现上述教育目的,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photoshop的学习与运用、多媒体平面设计基本理实际应用的艺术规律和创作设计的创意思想等。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包括专业应用、基础应用两部分。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总共划分为九大模块,其中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该模块体现出学生的阶梯式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行为导向等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设置学习讨论和问题解答活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6]。除教师讲解和解答外,学生还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协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网络平台中询问相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并进行自主学习。在最后课程审核环节中,应设置络学习经历、期末考试、上机实践及平时成绩等考核内容,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结语

学习平面设计篇3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可从中获得各种信息。人们已充分领略到网络的魅力,大大缩小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共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被事实一再证明,被世人逐步接受。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实践中和老师的指导下以大量明晰的操作步骤和典型的应用实例,教会我们。使更丰富全面的软件技术和应用技巧,使我们真正对所学的软件融会贯通,熟练在手。所以本人结合所学专业的内容制作了个人网站,作为实习的成果。其内容是多样化的。制作网页用的软件是dff软件。d大大加速了网络时代电子交易应用中的项目交付。它提供了网页和表单的动态生成到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如电子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数据库应用等功能。f是目前最流行的网页图象制作软件。只要将d的默认图象编辑器设为f,那么在f中制作完成网页图象后将其输出就会立即在d中更新。f还可以安装使用所有的p滤镜,并且可以直接导入psd格式图象。更方便的是它不仅结合了p位图功能以及cidraw矢量图的功能,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网页图象模板供用户使用。

通过这次实习,在制作时想想使自己的网页更加丰富多彩,在网页中插入图象,动画,动态特效。可是总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动画到入里,开始不明白后来才知道是在d里先插个层,这样就可以浏览出效果了。还有是有时上传到网页上的图片不显示,原因是它们没有在一个文件夹内。但在同学的帮助和自己摸索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个实习的成果。看到了一些知名的网站开发出的网页,不仅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页面图文并茂,五彩缤纷,使得网民赞叹不已,流连忘返。以我们的经验,当前的软件的功能日趋复杂,不学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付自如的。因此反映出学习的还不够,缺点疏漏。虚在加以刻苦钻研及学习,不断开拓视野,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能做出出色的网页而努力。

相关阅读:网络平面设计实习鉴定

学习平面设计篇4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设计

1混合式学习概述

Singh&Reed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内,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和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协调,用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以取得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学习方式[1]。

我国学者何克抗认为,混合学习的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发挥二者的互补性,以达到降低教学成本、获得最佳学习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2]。有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形成[3]。

笔者认为在不同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混合式学习应该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基于我国教育领域中的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不能有机整合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将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以指导《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实施。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学者BadurlKhan提出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中,教学机构、教学论、技术、界面设计、评价管理、资源支持和道德伦理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4]。可见,混合式教学包含的因素是多元性的,需要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有力支持,要有具体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设计,需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几个要素。

3基本过程模型

本文根据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和《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本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过程划分为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类、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境的选择和教学评价几个模块。

(1)学习需求分析。在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内部分析法和外部分析法。内部分析法指根据教育部门内部制定的教学大纲的能力要求进行学习需求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快捷鉴别出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也存在学习需求分析与社会人才能力需求不能很好接轨的问题。外部分析法指根据社会的、职业的要求来分析学生现有能力水平与期望达到水平的差距。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需求的分析结果能够很好的与社会和职业接轨,缺点在于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由于条件的限制,可操作性差。笔者建议由各个教学单位的相关主管部门,比如各高校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学生处等进行外部分析,一线教师采用内部分析,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效的、客观的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指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或课堂教学中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它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用于解答“是什么”的问题,对于陈述性知识,学习重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对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系统性。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用产生式系统来表征。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知识学习的机械化,由于课堂教学的时空及教学环境的限制,仅依赖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策略性知识是在实践环境下解决问题方法的宏观思考,即学习者的认知策略,需要真实学习情景或虚拟化程度较高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这三类知识的构建,要求不同的混合学习条件、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在混合学习实施之前认真分析课程内容,详细的划分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3)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也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规格。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定向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反馈、调控作用。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目标要适度、恰当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4)教学环境构建。教学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知道如何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学环境分为课堂教学环境、实验室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和社会实践环境。根据《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本课程的教学环境设计应考虑学习任务、相关教学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和协作工具等要素。

(5)教学活动设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网络教学活动虽然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自主性,但又缺乏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可控性。在混合式教学中应注意二者的互补性,进行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课程的基本学习活动模型包括四种学习空间: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实验室学习及社会实践。课堂学习包括教学的教学演示、知识讲授、问题总结和组织学生讨论四种教学活动方式。网络学习包括网络交流、作业提交、问题探究、资料下载与共享、学习任务布置等教学活动。实验室学习包括实践操作、作品创作、小组协作和个别指导几个基本教学活动。社会实践包括问题反馈、环境适应、能力培训、实习教师指导和经验总结几个活动。

4教学评价

评价的基本内容为:知识评价、技能评价、能力评价。按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知识评价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几个层次。按照学生对所学技能的内化程度将技能评价分为指导性操作、机械操作、熟练操作和综合应用几个层次。学生能力评价分为限制情景下问题解决能力、真实情景下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三者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知识30%、技能30%、能力40%。

参考文献:

[1]SinghH.&ReedC.awhitepaper:achievingSuccesswithBlendedLearning[DB/oL].http:∥/download/whitepapers/blendedlearning.pdf.2001.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

[3]韩立华,常樱,王玉梅.基于BlendedLearning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

学习平面设计篇5

论文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面向虚拟项目,学习活动设计

面向虚拟项目的教学方式满足了以上需求,在设计面向虚拟项目课程时,根据各类学习活动的不同特点,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按照学习活动的目的进行划分,设计的学习活动多样化,活动包括“建议学习过程”、“补习前需知识”、“促进交流合作”、“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架”、“促进成果”六种类型,从这六种类型出发,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设计,主要运用课堂讲授、阅读、资料收集、讨论、范例学习、案例学习、班级辩论、协作学习、实践操作、问题解决以及反思等活动形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用活动串联起来,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高级思维能力,旨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过程”的新型学习活动特点。

1.建议学习过程

“建议学习过程”的最普遍作法是语言叙述,而利用演示文稿,网页等信息化手段则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建议”方式,并可反复观看。

在课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建议学习过程方式结合的形式,在课堂环境的学习活动中,比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中,使用演示文稿进行“建议”,以便获得学生及时的反馈,并可以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在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中,比如在线讨论时,使用moodle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课程资源设计模块创建“建议”网页为学生提供建议,虽然使用网页进行学习过程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但是网页可以长期保存,有利于更大范围的产生影响,但是在进行“建议”内容设计时需考虑的更为周到,并注意收到学生反馈后及时回复。

2.补习前需知识

学习者的主动探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包括技能)基础上,这些重要的知识(包括技能)成为前需知识。在面向虚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被赋予了掌握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资源的自由,因此,前需知识的回忆并不一定要由教师用讲授的方式来促成,也可以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或进行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补充前需知识”需要教师对于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现状给予一定的诊断,在课程中,我们先通过在线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诊断,根据调查的结果,精选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前需知识,一部分以资源的形式提供,一部分由教师进行讲授或通过教师的安排,选择各组中前需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各学习小组中进行互教互学。

3.促进交流合作

合作能力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高阶能力。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通过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可以为个体的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形成更加丰富,更加灵活的理解。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促进学习者之间灵活深入的交流合作,使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共同进步。

在课程中,我们设计了多种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用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活动形式一:相互了解

说明:在课程刚开始时,如何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熟悉陌生的环境,相互了解,快速建立归属感和信任感,对于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顺利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程开始的前四个课时内,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后,要求各组内部首先进行互相了解,推选组长,建立小组通讯录,设计小组口号和小组名称,然后进行班级范围内的小组集体亮相,并根据情况发放小奖品。这种举措很有效的引发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加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活动形式二:头脑风暴

说明:头脑风暴是指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任务),学习者可以开放地、自由地、快速地讨论这个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而无需担心它们是否合理。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集思广益,通常就一个问题得到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启发新的思考。在课程中,头脑风暴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频繁使用,在课程初期,由我们设置主题,如“面向对象式如何和自然世界进行关联?”,鼓励学生遵循自由畅谈、延迟批判、追求数量、综合改善的原则以团队形式进行头脑风暴。在课程中后期,讲解了思维导图的原理和绘制方法后,则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录头脑风暴时的产生思想花火,并不再由教师专门设置主题,而是由学生小组根据各自完成课程设计时出现的问题随时随地,在课堂上或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头脑风暴。

活动形式三:任务小组法

说明:任务小组法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合作形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致力于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小组成员在此过程中将互相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这种活动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会担负责任,促进有效合作。在课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派,规定明确任务期限,在评价标准中加设针小组评价,采取“一荣共荣”的小组评价标准,使用小组任务分工表,由各小组长进行任务进度的监督和任务的管理,并定期要求小组汇报进展报告,在任务完成后,将和展示的成果质量作为评价小组任务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石中英著.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学习平面设计篇6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探讨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

项目化;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用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中职平面设计中,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执行学习任务,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主动收集更多与平面设计相关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疑问,独立完成平面设计作业,找出自己平面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科学地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平面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

中职平面设计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需要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因为平面设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自己动手绘制平面设计图,才能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平,进而实现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目标。除此之外,项目化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还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创新,主要是因为平面设计要求具有新意,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因此,项目化中职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

四、确定目标项目

中职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不断优化认知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科学的目标项目。确定科学的项目,需要充分结合多项知识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生对项目化平面设计的接受程度,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合适的项目,为实现中职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作者:刘畅单位:辽阳技师学院

学习平面设计篇7

关键词:创意思维;平面设计教育;现状;建议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指设计者通过文字、图形以及各种符号的排列组合使其对观赏者产生视觉冲击,传达某种信息的新型专业。近年来,平面设计发展十分迅猛,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展平面设计有关专业,平面设计教育活动蓬勃发展,平面设计人才在市场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平面设计思想的创意化,平面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创意思维,否则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创意思维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可以说,创意思维是平面设计发展的动力,也是平面设计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同时,市场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要也着眼于创意思维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习者的创意思维尤其关键。

一、创意思维的含义和特性

1、创意思维的定义

创意思维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某种手段加以表现的能力或本领。创意思维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创意成果的产生,同时创意成果也是创意思维形象化的表现。创意思维的特性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其思维活动不同,产生的创意思维也不尽相同。创意思维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变化性以及不可控性,创意思维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此外,创意思维的产生和运用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意思维的参与,创意思维也将成为未来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

2、创意思维的特性

创意思维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性质,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创意思维的特性如下:第一,恒常性。创意思维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创意思维是指个人的思维特性或思维习惯所形成的一种特性,因而具有恒常性。第二,突破性。突破性作为创意思维最为重要的性质,决定了创意思维的社会价值以及发展潜力,即创意思维在实践发展中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不断突破的性质。第三,方向性。创意思维的产生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创意思维的作用范围也是特定的,不是随机产生的。

二、平面设计教育现状

1、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缺少明确的目标

平面设计教育活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某些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但其人才发展目标尚未明确。平面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发展方向,人才的培养缺少专业的发展规划。早期的平面设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鉴赏能力,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平面设计对于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逐渐提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平面设计教育也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但自平面设计发展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人才发展目标,从而缺少特定的发展方向,其教育活动的效率也不是十分理想。

2、平面设计在教育模式方面缺少创新

平面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较为相似,因此,平面设计在产生发展之初也将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作为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师资力量的分配,与美术专业都十分相似,缺少自身的教育模式[1]。长时间使用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使得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缺少创新,造成其发展的停滞不前。

3、学生缺少工作实践经验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专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要求较高,因此,平面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化实践训练,但在实际的平面设计教育活动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弱化。同时,平面设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频繁,学习者缺少参与平面设计工作实践的经验和机会,因而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三、平面设计教育中强化创意思维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

学生缺少创意思维能力是无法正常进行平面设计学习的,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必定蕴含着设计者强大的思维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学习者要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谋求职业发展的广大愿景,学习者必须加强对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展平面设计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能力。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加强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鼓励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第二,鼓励学生对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鉴赏,吸取优秀设计人员的学习经验;第三,在日常的平面设计学习中注重训练其创新精神,将创意思维与实践相融合。

2、改革平面设计教育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平面设计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从突破美术专业教育模式开始,首先,平面设计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将创新思维与专业发展方向相融合;其次,要优化平面设计师资力量的配备,使用专业素养较高的平面设计教学人员,教学人员要能够引领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训练;最后,要不断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变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法[2]。此外,平面设计教育活动中创意思维的培养需要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要将教学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实践性内容的教学上;其次,要多多组织学习者进行工作实践,积累平面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发现学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创意思维的培养。

四、结语

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缺少明确的目标、平面设计在教育模式方面缺少创新、学生缺少工作实践经验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平面设计教育活动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针对这一现状,平面设计教育人员需要从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改革平面设计教育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等方面加强对平面设计学习者创意思维的培养,强化平面设计专业素养,以此适应市场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要求,促进平面设计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彬彬任远单位: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参考文献

学习平面设计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而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毕业前的技能水平有着紧密的关联。本文就平面设计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平面设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在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素质和就业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对如何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的合理教学体系进行思考。

一、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教学现状

1、学生现状

现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性格普遍较活泼、外向,乐于表现,相对以前的同龄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部分学生还有一些电脑操作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电脑操作感兴趣。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现有的生源状况是学生专业学习零起点,甚至有些学生选择专业盲目,基本素质并不适合平面设计的学习,致使学习起来较困难不利于兴趣培养和快速提高。他们往往很快失去新鲜感而变得不愿去学。同时由于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特殊背景,进校学生往往在文化课和养成教育方面也相对薄弱,对传统教学方法更是极其逆反,使得教学更难顺利开展。

2、知识基础现状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在15-17岁,他们没有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而且大多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甚至部分学生在接受现代庞大信息的同时形成一些偏差的审美观念。所以他们很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既打好美术基础又学好专业技能,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储备不足,专业基础差,学习兴趣薄弱。在短短两年的学习中,传统的采用平面广告设计为主的平面设计教育,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培养方向定位过于理想化,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和周期。

二、平面设计专业学习要求

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熟练的设计技术。而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必须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必须教导学生掌握视觉语言的表现手法,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敏锐的时代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出众的审美能力;必须教授学生与设计相关的技术技能。

这就表明我们的教育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帮我们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

2、掌握一定的印刷知识。因为技术的原因,设计在电脑屏幕上的样子,与实际的输出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平面设计师需要了解的印刷机、油墨、纸张的性能等知识才能更好展现自己的作品;

3、掌握平面设计特色性的规律,这是设计出好作品的关键。

我们看过很多好的设计以后,会发现设计师们都在利用各种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质上(比如纸张等),努力拉伸视觉空间。这种展现空间感受的方法很多,如夸张的暗影效果;使用极具真实性与质感的图象;实物元素与绘画元素的对比使用;利用色彩之间的反差;利用线与色条的叠压效果;利用文字与图形、文字与文字的叠压效果;文字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的对比等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美术基础。

4、练就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5、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出众的审美能力。

三、对于中职教育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思考

基于前面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育的接受人群和平面设计本身能力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如今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电脑操作为主的美术制作方向具备培养的可塑性,基本具备平面设计行业中以操作为主设计为辅的技术人员的应有素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应该调整为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主,设计为辅的内容更符合实际教学需求,更能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习基本的平面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了解设计创作流程,培养设计思维。

四、构建合理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体系

适应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的合理教学体系应该以“应用”为宗旨,构建“适应需求、突出应用、优化结构”的教学体系。

1.适应需求,为职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通过及时了解行业信息,看清职业教育起点低、时间紧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针对平面设计可能的工作岗位共同存在的基础性重要课题,通过调查和分析,逐步创建促进平面设计基础能力培养的知识教学平台。在教学改革中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够用”的基础知识。这是本专业理论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基础能力培养的前提。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举一反三的知识应用能力。这是促进基础能力培养的核心。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研究基础知识促进专业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化机制,解决能力外延和弹性发展等问题。

2.突出“应用”,着力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平面设计课程的突出“应用”的教学模式,应该以职业岗位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着重训练什么为实践教学的重点。以避免中等职业教育中常见的重视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很少介入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使得学生毕业后只知道“是什么”,却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任务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操作、探究和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树立“知识即行动、行动即知识”的理念。这种让学生在职业环境中通过行动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自己的职业能力的教学过程,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学习平面设计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现状措施

高职教育已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高职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很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很强”等特点。高职学生的特长在于较强的职业技能,平面设计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平面设计受到更多的关注。

一、平面设计教育的现状

平面设计教育作为高职类及师范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在开设目的、开设时间、开设条件、开设课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扩招以后的生源素质大大降低,学生进校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学生学习宽泛基础课程,因为平均课时量少,都没能较深入地学习,使得学生没有较为突出的专业方向,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更无从谈起,离师范类毕业生的“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根据对现在的从业设计师的比例调查,平面设计师的数量达到了所有种类设计师的52.44%。中国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行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社会急需大量的平面设计人才,这样巨大的从业空间一方面给我们的平面设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也给建立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可行性支持。艺术院校重艺术轻技能,理工院校重技能轻艺术,这两种平面设计的人才观都略有偏颇。如何才能在重技能和重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现在许多专家考虑的问题。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直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将艺术平面设计教育归入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仅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艺术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这样的背景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落后的教学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就是“死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意识也被抑制了。而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只有注入新观念、新想法,才能设计出新的东西来。

2.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虽然系列地修完了各专业基础课,但并不等于已具备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中。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时,只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完成,大部分同学只是想考试及格,拿到学位即可。高职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

3.泛滥的电脑设计。计算机特技是电脑软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合理地利用它能产生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奇特效果。但是大家不假思索,不加控制地利用就会泛滥。

4.较差的动手能力。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原因,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死知识,而很少有机会进行设计训练。其实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完全是一门试验课程,老师在讲解要点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高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的措施

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高职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须、够用,并在进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掌握软件的操作要点,掌握知识结构框架,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积累和实践。艺术平面设计不能忽视学生平时的实践经验积累。长期处在封闭的训练中,学生不了解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根据社会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锻炼,吸取经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可组织学生参加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板报设计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明白学好平面设计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其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枯燥的讲述必然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索然无味,应该结合案例教学,加上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难以掌握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树立现代设计观念。观念决定一切,用什么观念指导办学和学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和质量。因此,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一踏进美术系的大门,就应该牢固地树立设计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以现代设计意识来统帅学习期间的全部过程,明确每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及它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5.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个性,才具有创新力。

四、思考与总结

虽然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才刚刚起步,我认为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教育模式。以往平面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着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设计的观念与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葳,李海冰.艺术理论课在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与设计,2005,(12).

[2]陈基才.现代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教育的二元制[J].2004,(3).

[3]彭建祥.创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探讨[J].2006,(6).

[4]华勇.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J].2006,(8).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杨玲,李连天.以市场为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探讨[J].科技经济场,2006,(7).

学习平面设计篇10

关键词:微平台;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随着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功能的不断发展,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更高要求,艺术院校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多从图书、学术文献、网站资源平台等方面来拓宽教学资源,缺乏对学习者黏度的吸引。微信平台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免费沟通工具,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上提供了崭新的辅助平台,更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微平台”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融合,将师生交互、生生交流与学习共享成果作为教学特色,增强了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黏度,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实现了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有利补充和扩展。

1“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主要从包装设计的软件学习、包装设计结构、平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立足学科知识内容来搭建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如在包装产品设计中,将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特性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从中来选择和学习。同时,针对课堂教学需求,教师可以从包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宽与延伸,学生通过微信平台来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下载、阅读和分享,从中发现疑难并进行互动沟通与交流,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从不同见解、观点的探讨中形成有效的互动环境,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微信平台的应用,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实际需求,随着移动手机通信技术的普及,网络化交互平台在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课件发送到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我实际来学习。如对于包装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进行汇集,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学习和应用。对包装设计中的表现作品创意、理念的相关资源进行传送,引导学生从中来独立思考,深化主题交流与讨论,增进包装设计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搭建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是利用“微信平台”公众号,将与之相关的包装设计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对接,拓宽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渠道,实现了与课堂教学的紧密关联。如通过构建“包装设计微课堂”、“包装设计软件”平台,利用不同包装设计资源、设计赛事、教学资料、视频再现等功能,增强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兴趣;利用包装设计相关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案,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增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微信平台作为即时性通信工具,利用其资源传播特点,可以将包装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快速传递,便于学生从中搜寻和整理,获取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信息。以“三维建模3DSmaX”软件微信交互平台为例,根据该软件教学特色,在整合软件资源共享中,结合当前包装市场常见的设计案例资料,并从调查分析、设计思路、资源学习、设计讨论、方案写作等方面来建立资源体系,突出包装设计创意。以包装设计概念设计分析为例,一要做好设计需求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包装产品特性,来研究和深化包装设计的价值体现。二要细化包装结构设计,从概念到创新技术参数确定上,来细化包装设计的流程,突出包装设计的竞争力。如对包装设计风格的确立、对包装设计色调的确定,对包装物品特性、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层次的细化,体现包装设计的合理性。三要细化包装设计方案,从方案的提出、汇总意见、优化包装设计,特别是包装外观、细节、颜色、特征等方面要素。四要做好数字建模环境,通过虚拟模型来进行设计和修改,突出对包装设计不同需求的改进与协调优化,最终确定包装设计方案。在创建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微信平台过程中,要突出信息化及时交互优势,在借鉴传统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整合网站的特色,来创建微信平台的共享性、免费性、及时性、交互性。如对于传统教学资源网站访问量不足问题,很多包装设计资源利用率不高,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时间、精力来进行优化,缺乏教学资源的空间快速适应性与传播性。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实现对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能促进持续性教学服务目标的达成。利用微信开放免费的端口,将包装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共享,并帮助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与借鉴、学习,增强微信平台的教学黏度。学生能够从自主学习上,自觉参与到微信平台教学资源的访问与交流中,还能从探讨中增进知识点的学习,特别是在服务课程教学、延伸课下教学实践中,利用微信平台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在线服务。通过微信平台来推送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学生虽然是被动接受微信资源,但却可以从资源推送的持续性、持久性上,突出教学资源共享性,再者,利用微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自主学习,以多种方式的阅读来轻松地获取知识,增进对包装设计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微信平台朋友圈功能的应用中,可以通过转发、收藏等能够,还可以对自己关注的学习资源进行再转发、再学习,利用对不同教学资源的内容评论,来突出信息交互功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3微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三维空间向度

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微信平台的设计,旨在从包装知识三维向度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延伸知识阅读,优化学生关注趋向,拓宽包装设计知识维度等方面,来营造广博、开放的知识空间。对于微信平台自身的通信特色,结合学生手机移动终端,来自行建立对包装设计知识空间的关联,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学科知识认知,特别是在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人际关系协同中,结合不同学生对不同设计知识的不同观点,来增加知识维度的交融,从而获得更深的知识渗透与能力养成效果。

3.1实现包装设计知识性资源普适性推广向度

包装设计所涵盖的知识体系较广,而微信平台以其便捷化传播方式,受众面更广、及时性更强,加之微信服务公众号的独特展示方式,既能够突出包装设计知识点资源的整合,还能够从包装作品的设计细节,来对相关文字、图片、图例、视频等专业知识进行直观呈现,因此更具吸引力和受知度,拉近了学生对包装设计专业的情感认知和学科体验,增强了学生从知识资源的分享与交流中获得学习趣味。

3.2拓宽包装设计行业资讯的综合性宣传向度

包装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征,既有包装设计理论研究、也有包装设计行业资讯,利用微信平台,可以从包装设计的学科定位、包装行业领域资讯等资源共享中,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来进行推送相关信息,增强学生对微信账号的学习关注度和使用黏度。如利用微信平台“裂变式”资讯推送平台,可以结合包装设计行业内的发展资讯,技术研究前沿知识、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等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传播和更新,便于学生从中了解行业现状。同时,在宣传向度上,微信平台以其共享课程的方式,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宽,有效补充了课堂知识,突出了信息媒介传播优势,增进学生与行业的关联。

3.3个性化操控平台实现了包装设计资源的传承向度

微信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载体,其及时性、快速回应性、个性化操控性提升了微信平台的应用深度,特别是在包装设计资源共享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来挖掘个性化知识信息呈现方式,突出包装设计学科知识资源的共享特色,从独具创意、个性化服务方式来强化微信平台在知识构建与学习交互中的黏度。正是凭借微信平台的普遍性、快速交互性特色,才让包装设计知识得以深度挖掘与传播。当然,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还需要从传承设计知识的教学模式与传播方式是行,利用学生用户群的订阅和参与,拓宽朋友圈等信息传播载体,提升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服务质量。

4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微平台的建设理念

4.1强调微平台教学服务与课程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包装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拓宽优质课程资源渠道,尤其是在共享资源建设上,要能够实现微平台资源与学科教学的互为补充。如利用微信平台来融入行业名家、名师的学术讲座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来统合同类专业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来丰富本校学科教学资源情境,特别是通过对国内外包装设计专业教学设计资源的融入,使其能够从资源平台化、资源系统化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借助于包装设计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微信平台,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及网站教学资源的并行发展,实现对包装设计领域行业知识、设计知识、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

4.2强调微信平台课程资源共享的交互性建设

知识的传播与传授是两个问题,课程教学与课程资源共享也是两个问题。课堂教学多依赖于教师的组织,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而微信平台作为独立的教学方式,其根本在于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突出了教师、学生各自的主体性。教师利用微信平台来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并进一步延伸学科教学领域,丰富微信平台课程资源的共享方式;学生利用微信平台,通过关注和自主学习,变被动知识传递为主动知识获取,尤其是在教师、学生、知识三位一体化交互过程中,教师以“教”来呈现知识,学生以“学”来参与学习,并通过三方多层次、多元化的整合,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管理中重构了课程教学资源要素,提升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4.3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以微信为载体的包装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在知识资源共享课程教学上,以其短小、灵活、集中、全面的知识传播模式,便于学生在线阅读、课下学习等自主选择。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我时间,自主参与到课程教学资源学习中,查找相关的课程教学背景资料,对关注的学习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并从实时互动交流中来获得知识的学习与分享。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来融入课前预习资料,便于教师从微信辅助教学中来构建动态化、综合性、普遍性教学。另外,利用微信平台这一独特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参与专题学习,增强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作者:彭光荣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弘扬,赵义泉.教师微课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9).

[2]程思岳.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教育平台的延伸服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