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46:46

计算机学习篇1

经验和方法

1、基础很重要

实践证明,“幻灯片”制作的能力是计算机课件的基础,学习幻灯片,需要一定的操作桌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工具操作能力,尤其是设计作图能力,一般来说,我所在的班级中,幻灯片水平好的学员,学起来较容易些,效果较好!

2、循序渐进

整个学习过程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的起源、发展、winDowS2000、Xp的桌面操作、电子表格等,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他们的使用技术。

3、学以致用

在学习课件制作时始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各个命令孤立地学习上;要把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使自己对幻灯片命令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有利于培养自己应用p0weRpoint独立完成幻灯片制作的能力。

4、熟能生巧

woRD作为文字操作专家,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练文字操作的命令。要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分别详细地进行文字编辑,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编辑过程,力争使自己学习完woRD之后就可以投身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掌握技巧

1、常见问题要弄懂

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推脱,那么问题就越堆越多,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2、有比较,才有鉴别

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3、养成良好习惯

计算机学习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意识兴趣热情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却显得有些滞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只是一个专业工具,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工具。随着学生入学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非常重要。具体本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学生层次的不同、社会认知度的不同、自我目标定位的不同、心理素质、自我控制能力的不同等。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使高职院校的工作具有了特殊性。具体分析如下:目前,各种主客观因素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报考高职高专的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生和职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降低层次的压力使他们内心自卑,情绪低落,入校后的思想波动较大。学生层次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针对其特定的特点,必须先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德育工作是前提,后一步来谈学习的事。

2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状

2.1入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学条件好的中学里,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文档编辑、演示文稿制作、网上浏览等基本应用,而教学条件差的中学学生往往很少接触到计算机,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入学大学生进行要求,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就会感到有些内容太简单,学习是在浪费时间;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又会感觉有些内容太复杂,对学习计算机课程产生厌烦心理,这都会扼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2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培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高职院校就统一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否则不能毕业。这种方法对普及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存在造成学生的不理解、应试教育、强迫式学习,学的快、忘记的快等一系列弊端。

3具体实操过程

3.1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多次访问学生,了解到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历来都感到惧怕,说句实话,他们的接受能力可能比较差,而且对于计算机这种高科技的产物,这方面就显得更突出。这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智障反应能力低人一等,而是因为我们大部分家庭是传统的中国家庭,对新生事物并不那么热忠,比一般人更难以接受,并把这种思想当作家庭教育的范畴,以之给我们的脑海打下深深的烙印。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看到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网络内容,才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其他的原因也不便也无必要枉自揣测了。

3.2分层次教学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计算机应用已经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现院校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针对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可以进行前期调查,然后让对计算机认识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对学生对计算机兴趣的培养可在了解每个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意境、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应用实践、积极评价等环节进行,其关键是应用实践。应用实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部分,是通过对计算机认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应用,并理解知识间的衔接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生活实践是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因此,实现这个目标的核心是计算机应用意识的培养。《计算机应用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机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以体会计算机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2.1明确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重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应用计算机的意识,这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计算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其应用是广泛的。因此,计算机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真正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例,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溶入工作任务中,根据专业要求和特点,课程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能满足后续课程的要求及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计算机就在自己身边。在远古时候人们为了计算日子,在绳子上打个结就表示一天,如今人们购物后需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住户水电费等这些因计算机的存在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的精力。

3.2.2养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没有充分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加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意识的形成。因此,对于计算机知识不要停留在一级计算机题上,更要明确它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这也正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所在。

3.2.3注重动手实践,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实践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并能有效地应用,这有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意识的形成。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和课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4开展计算机技能比赛计算机课基本操作有些乏味,有了这个活动老师和同学之间也有了更好的交流。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一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中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像这样类似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加以实现,更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计算机知识应用比赛,实际是由“应用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适当开展应用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应用比赛中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在比赛中,由于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而开展计算机知识应用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定期开展教学知识应用比赛活动,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意识的有效形式。应用知识比赛既能检验学生的训练效果,也能增强数学教师们重视学生思维训练的意识。

例如,在一次打字比赛中,有的学生应用最新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打字速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取得好成绩。应用不同的输入法,接收最新事物的速度也提高了。在每次实践比赛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要扩大获奖面,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比赛乐趣。教师通过开展这样的比赛,可以拓宽学生计算机学习的领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应用活动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形成奋勇争先的好学风。通过开展计算机技能比赛,引导和激发我校青年学生学习与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青年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学应尽可能地引入更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案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并从中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坚定学习计算机的信念。

参考文献:

[1]董爱民.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反思.科技教育创新,2006(11).

[2]陈琦.《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5年8月1).

计算机学习篇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方法

一、引言

“动机”作为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一种由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或推动人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大学生学习动机不明,逃课现象严重。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读书为了什么,或者有着错误的学习动机。这些问题及在学生中屡见不鲜的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都表明: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已经成了制约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将通过对计算机学习动机理论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激发大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动机。

二、学习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而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学习、维持学习并将学习导向某一目标的原动力,激发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

(一)学习动机理论观点

目前主流的学习动机理论观点有以下三种:

1.内因观。这种观点一般从行为内在动因着眼,如“直接推动个体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动机是行为发动的起因,也即个体用某种形式活动的主观原因”。

2.外因观。这种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刺激等作用,如“为现实一个特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3.内外因统一观。这种观点一般把内在需求与外在诱惑有机地联系起来,强调中介的变量过程,如“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等。

(二)影响学习行为的内部因素

学习行为的内部动机来源于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总体分析有以下几类。

1.认知需要: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好奇,对所学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派生出求知欲望。

2.自我提高需要:这是那些以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学习动机,它既是学生学习期间力图用学习成就来取得名次或等级的手段,又是他们在学习期间和未来职业生涯中作出贡献以谋求地位的一种愿望。

(三)学习行为的外部因素

学习行为的诱因来源于学生个体,对学习起刺激、强化作用,有以下几个因素。

1.目标。目标是引发学生动机的目的物,具有诱发或激励行为的作用,是可以立即得到的东西,有小目标和大目标之分。

2.期望。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是一种期望效应,如果教师,班主任,家长,亲戚朋友对学生取得的好成绩有一种预期的希望,并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就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起到促进作用。

3.奖惩:在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爱奖怕罚的心理。教师的表扬与批评,生生之间的鼓励与羡慕,学校定期的评优,都能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如何激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

下面我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谈谈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归纳为两个类型:一是主导性动机,二是辅动机。一般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导性动机包括:物质性动机和遵从性动机。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根据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中的认知需要,要激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2.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学习。根据影响学习动机外部因素中的奖惩因素,对学生给予适当鼓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进行情感交流,提高学习兴趣。这是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中的条件因素。一个好的老师必定是学生的朋友。

4.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风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课堂氛围不好,大多数学生在睡觉,则势必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四、结语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动机理论,并结合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具体分析了本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水清.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定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计算机学习篇4

兴趣是学生对一切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计算机教学的初期,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为以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在入门的时候会有一些难度,大多数的学生只是认识计算机的外部组件,但是内部的组件却知道的很少。那么,在教授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记不全或是记不清,这就容易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导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被破坏,加上计算机课程在小学的课时安排并不多,很容易让小学生对它产生不重视的态度,甚至会产生置之不理的态度,给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工作进程带来许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关注点,选择一些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游戏,来开启教学活动。

二、师生相互协作教学,同发展同进步

计算机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分配有一台电脑,计算机教师通过局域网教师端控制学生端的电脑来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电脑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看不到教师的表情,动作,并且全程没有情感和眼神的交流,让学生感觉没有教师的关注,很容易上课走神或是与其他的同学私下交谈,不能认真的听课。针对学生的这些课上反映,计算机教师要适当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多关注学生的动向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喜爱,做到教师同学生共同的进步发展。

三、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己操作,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做中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任务驱动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围绕一个任务来完成操作,每一项任务都具有真实性,这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从心而发收获成功的喜悦,渐渐地喜欢上计算机的学习,更加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比如,节日来临时,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计算机技术给亲朋好友制作一个电子的节日问候卡片,可以选择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节日卡,为自己的家人朋友送出祝福。学生整合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积极地完成教师留给的任务,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四、运用多种计算机教学策略,丰富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班级里搞小竞赛,竞赛的举办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比赛中加深计算机操作技能,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场键盘输入的竞赛,规定时间和输入内容,看谁打得又快又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克服懒惰的坏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样的,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展示的方法,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成品作业,可以挑出一些有特点、优秀的来给大家作范例。给予学生作品的肯定和表扬,这不仅鼓励了这些作品的小作者,同时也会调动起其他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争取在大家面前展示的机会。

五、总结语

计算机学习篇5

关键词:模块;数据库;登录;在线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077-02

1概述

由于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应用的迫切需求,计算机应用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由早期的“终端一计算机网”发展成“计算机一计算机网”这样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进入教学领域,最根本的是改变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因人施教,实行个别化差异化教学。本网站设计的初衷就是想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内容利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学生,发挥出网络教育的优势。我们设计网站主要利用了aSp技术,activeServerpage(aSp)提供了一个在服务器端执行脚本指令的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web应用程序。本网站的设计最根本的目的为了给广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教学辅导网站概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网站功能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今网站项目的设计已经不能再仅仅简单地利用静态Html文件来实现。比如本教育辅导网站就是利用aSp设计与建设的。与前几年网站设计由一两名网页设计师自由的创作相比,网站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越来越像一个软件工程,也越来越复杂,网站的设计和开发进入了需要强调流程和分工的时代,建立规范的、有效的、健壮的开发机制,才能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一个以教学和辅导为目的的网站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网站已经不能再仅仅简单地利用静态Html文件来实现。而本网站所利用的aSp语言是非常有前途和生命力的。aSp语言是面向ο蟮挠镅裕于是拿面向对象语言来设计一个面向对象为主题的网站是非常好和必要的。

为了使教学网站有效地完成教与学的再度综合,要求教学辅导网站做到: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策略。

确保内容的科学性。

有严谨的结构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注重与学习者的双向交流并及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反馈。

3模块划分

网站总共分为4个模块:

(1)注册与登录区

实现用户的注册与登陆,用户登陆以后可以进入留言版和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留言和考试。

实现管理员的登陆管理,管理员在登陆后可以对站内资源进行添加、修改、删除。

(2)留言板

基本上所有教学辅导网站都应具有的功能之一,用于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管理员、用户与网站设计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是网站教学与辅导的重要手段之一。

(3)在线考试

提供一个测验的机会给用户,主要的测试试题基本上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

(4)其他部分

学习资料浏览:主要是一些网络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

新闻浏览:用于管理员新闻和通知。用户只能查看,不能对此进行客户端的操作。

在线人数统计:主要是统计访问网站的人数。

下面以首页的登录注册为例详细介绍网站的具体构建过程

4首页与注册登陆

4.1首页

是每个网站都必须有的界面,是用户浏览一个网站时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网站的最外层的衣服。我们在设计本站时,决定将本站的首页设计的清新简单一点比较符合教学辅导网站的样子。建设本站时,我们采取了一般网站的框架结构,页头为图片,下面紧接导航条,然后下面有登陆,主页新闻,连接等等。

如图1所示:

4.2模块数据库设计

在设计数据库表之前,首先要创建一个数据库,本网站使用的数据库是access数据库。为了方便管理本网站用到了三个数据库分别是guestbook、jiao、exercise。

网站与数据库连接的关键代码为: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l.ce="

&server.mappath(“jiao.mdb”)

在数据库jiao中创建一个用户信息表user来保存用户信息。见表1。

4.3用户登录与注册

本网站主要的用户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者和爱好者。为了让用户更好的享受本站资源,我们设计了“注册与登陆”模块。

其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用户登录后才能管理用户信息,登录留言簿留言,进人论坛,才能进行在线答题。

计算机学习篇6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经常性认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没有关联,也不会被用到,没有学习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多以应付的心里来面对,无法获取到实质性的,有用的知识,更不能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上完一节课后,学生一问三不知,对于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就更没有兴趣了。

2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性质以及特点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进入了千家万户,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如今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现今,学校对于计算机的课程越来越重视,同时计算机课程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目前为止,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社会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去求也越来越广泛,强有力的带动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正因如此,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向学生传授计算机课程知识。在计算机课程教育中,中职计算机课程有着独特的性质,主要特点表现在:操作性强、发展性、基础性、以及受限制性。

2.1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性质

现今,全世界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广泛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各行各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学习、工作、生活的必需品。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科目是中职学校学生面对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必修课程,是中职学校响应素质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课程占有着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唯有将计算机课程学好,才能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更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的课程是由技能性以及知识性相结合的学科,主要教导中职学生能够了解并且操作基础知识技能,并侧面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养成学习习惯,获取新的信息以及知识,让学生成为一个信息社会中的合格公民。

2.2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特点

其一,是中职学校计算课程的基础性:现今,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普及,进入普通高中的门槛越来越低大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都已经进入到普通中学中,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较差或者中考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入学时基础比较差,所以对于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都略有欠缺。正因如此,中职学校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都是从基础开始,也适用于未来中职学生在社会中对于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的需要。目前为止,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基础硬件、初级软件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人员。其二,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拥有很强的操作性:在计算机课程中,本身就是一门将实践操作以及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科目。因为中职学校的特性,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更注重的是对于学生操作性的培养,培养学生操作性,上机操作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其中中职学校培养的方面包括:文字的输入、文字的排版、制作稿件以及上网搜索知识的基本操作能力,同时相比学习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对计算机操作的课程。其三,就是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发展性:现今,计算机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件和硬件都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提出了更多的新观点。计算机是目前为止发展最快的一门科目,教师在讲述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将实时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3中职计算机中学习环模式的应用

在将学习环模式运用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同时要适合全体学生,能够调动每一名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设计的情景中,与教师共同探究。同时,教师应该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走下三尺神探,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在互动中让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像学生灌输:“人人都能成功”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的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能,以此来满足不同性格,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但让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出普遍性,还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的发展自己的个性。

4结束语

计算机学习篇7

2009年9月至10月,我将在陕西师大附中进行为期8周的计算机科学科目的教育实习,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条例》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习计划。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通过教育实习,在实践中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和巩固献身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深入教育教学实际,调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学习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合格中学教师之间的差距;加深理解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运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基础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初步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基本上能按照教育教学的理论,上好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并能指导活动课,学会做班主任工作;了解中学素质教育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参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

二、实习内容

(一)教学工作

依据相关的课程标准,开展教材研究、备课、编写教案、说课、试讲、上课、评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注意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积累经验,提高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班主任工作见习(如果有的话)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和管理号班集体,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工作,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

(三)调查研究

在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根据教务处拟定的参考题目或自己拟定题目(经指导教师审批同意),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有目的的开展专题调查活动,了解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现状,研究与工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

三、要求

认真。

计算机学习篇8

关键词:合作学习;计算机课程;中职院校;主体地位;教学有效性

在新的课程目标实施的影响下,中职院校的课程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提升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利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一、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合作学习即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多个学生针对同一课题任务或是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以此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探讨来解决相应的难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自信心[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从而加强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凸显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措施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科学合理的分组是保证合作学习效果的基础,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可以组织简单基础的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再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进行优化分组。在此基础上,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方案,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2]。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合作学习任务以及设定不同的教学情景,综合考虑课题任务的难度不断调整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结构,以此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应当发挥自身指导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营造积极的计算机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现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管理在中职计算机课程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将自身的特长优势展现出来,以此打造高效的中职计算机学习课堂。但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经常会出现同小组内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主体任务探讨当中,大部分学生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且主义无法集中,仅仅依靠别人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自己却不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免出现学生逃避任务和推卸责任的情况。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支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个小组内学生的优势作用得以全面的展现。同时,教师制定一整套的奖惩措施,以此规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加强规小组合作学习的监管控制力度,保证各个小组内的成员都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另外,中职计算机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选定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并给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分相应的组织管理任务,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全面记录每个成员的表现,并及时向教师反馈。组长需要保证记录评价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以此形成规范优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从而加强中职计算机课程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完课程学习任务后,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再由成员推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观点的阐述和结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结论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或是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说明。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起到指导辅助作用即可,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整体上的把控,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又好又快发展。

计算机学习篇9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教研室  孟春恩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与核心,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早在七十年代初第四代计算机问世以来,敢于创新的美国人就发现它的巨大潜力,迅速在各个学校发展起来,学校、家庭、商场等场所都装有电脑,图书馆也都是用电脑管理。学生借书、查阅音像资料,写作文都是用电脑,学校走廊里也放有电脑,象公用电话一样,学生经常在里查阅各种信息,编制程序,探讨学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学生生活在计算机环境中,思维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创造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在中美教育差异中,最明显的是教育观、知识观的差异,以数学教学为例,以前我国教育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所以,中小学不准使用计算器,然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学校使用很普遍。他们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们何必劳神费力的用脑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做机器不能做的事情。

我国的教育理念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个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美国教育的理念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计算机的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在闭卷考试的形势下,美国的学生比不上中国的学生,但是,在随意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的学生就远远比不上美国了。显然,在利用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教育是有效的.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各种信息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教育则更胜一筹.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基于这样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并对这种运用的立足点做了明确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工具的本质.同时,

当令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是一个常见的,大量的,繁重的工作,人们为了更快,更准.更自如地处理和利用信息,很自然地利用计算机,它可以帮助我们对繁杂的数据科学运算,,大量的信息处理,辅助各种设计,辅助教育教学,进行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摸拟.对于其强大的功能,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计算机.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指出''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绝大多数学校已建起了微机室,不少家庭也添置了微机,学生在电脑上绘画,办报.制贺卡,写作文,发电子邮件,有的对探索电脑神奇的奥秘着了迷.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至少有如下方面的好处,

1.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特别是对计算机神奇的功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2.在计算机操作中,学生根据操作程序,运算规程及逻辑推理,对学生学习,.思维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3.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有初步的操作基础上,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这一目标,思考,讨论,探索,动手操作实践来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培养.

4.计算机有大的功能,给学生一个探索科学奥秘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和平台.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计算机课是培养学生兴爱好增长专业知识的主渠道,要把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构造.原理.功能及在社会的广泛应用向学生做简要介绍,激发其兴趣.亚里士多得说:思维自问和惊奇开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他对好奇的解释为,不可遏制的求知欲.因此,要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计算机课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生动有趣活泼,不能枯燥地讲一些操作知识,让学生一练就完事的做法,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经验进教学,如教了用计算机绘画一课时,让学生画一画校园一角,自已的同学和卧室.学了剪切,复制,粘贴等內容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办有插图.花边.背景的小报,如班上有同学生日,就让全班同学为他制一张贺卡,数学学了计算器后,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来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解决身边的问题.

3.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经过十多的发展,课件的使用和制做已深入到镇级的学校.实践证明,课件辅助教学对展示抽象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各科教师学习,研究课件的使用和制做,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认识和使用水平.在学校掀起一个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

4.学校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把优秀成果向教师,学生,家长展示.并开展一些竟赛活动,开发他们这方面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5.有条件的学校,图书室尽量采用计算机管理,借阅图书直接在计算机上查阅,学生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写作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作用.

6.各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开设计算机专栏,学校的知识窗,橱窗也有固定栏目,宣传报道计算机方面的信息,使学生处处感到到计算机

的存在.

目前,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迅速形象与极时反馈的特点-----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iCaiD智能计算机教学以及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教学中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段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段和媒体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进一步改善.研究表明,发展学生理解和兴趣的一个有效径就是让学生们处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计算机学习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混合学习;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教育的信息化,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多联系社会实际,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混合学习模式因此应运而生,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1混合学习的内涵

所谓混合学习,其实就是将传统的学习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或新媒体技术加以结合,并协同教师的辅导和启发,发挥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在其基础之上充分培养和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混合学习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如果将其引进计算机教学中,其获得的教学成效是比较可观的。下面就混合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作相关论述。

2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混合学习的意义

混合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混合学习强调的是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混合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堂学习

3.1.1学生角度

就教育的实质来说,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课堂上的活动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首先要做的便是理解和掌握本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完成老师所分配的学习任务(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最后是对知识点的回顾,深刻理解本堂课所讲授的相关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和问题等。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活动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而独立完成,往往需要辅以教师教学或者其他媒体教学。

(1)面对面学习。虽然现代多媒体技术有着很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可以借助网上视频教学,或其他方式来实现,但在国内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讲解,这也是当前国内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面对面学习方法。面对面学习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其学习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技能。事实上,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不多,实践应用技巧反而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一般来说,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学多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将本堂课中需要学习的计算机操作给学生示范一遍,但在示范时注意点到为止,尽量避免从头到尾的全程演示,示范完成后再让学生自行模仿。实践技能的培训是帮助学生提高其应用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最佳手段。

(3)网上答题。当学生完成本堂课的实践任务之后,需要在网上进行在线检测。其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堂课上所学知识点以及前期所学过的所有知识点。检测题目由专业辅导教师自行编纂,并在课前将编好的测试题目上传到计算机所媒体平台上。这种测试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在测试之前看不到测试的题目,并且答题时,每个人的测试题目以及对应选项都是不相同的,有效避免了抄袭现象的发生。

3.1.2教师角度

(1)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需要教师的讲解与启发,在这方面不能完全依赖网络,需要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由教师来辅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制作电子课件来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资料。同时,考虑到学生两极分化的客观现实,还要为理解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相关的课外知识,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2)辅助学生进行技能实践。教师要留给学生自己尝试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和学生处于共同探索的平等地位,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马上就提供帮助,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只给予有限的启发,这样学生才能记忆深刻,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反馈。通过这种混合式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首先,从传统课堂方面。在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上,教师可以得到学生掌握技能情况的反馈,并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解决,并且可以在发现学生共同犯的错误时,统一地进行纠正,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其次,网络可以作为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反馈。

3.2课下学习

3.2.1课外扩展内容学习。在网络上会有教师提供的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和较新的计算机技术动态,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随时阅读学习。计算机学科是一个飞快发展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有时并不能完全站在潮流发展的前沿。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供资料,实现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目的。

3.2.2讨论区学习。网络提供了讨论区的功能,教师可以为自己的课程建立讨论区,可以赋予学生不同的权限,如可以让比较活跃的学生做讨论区的管理员,监督讨论区的内容及负责用户的管理。学生能够在讨论区分享学习感受,探讨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及流行的计算机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合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对于一个不太擅长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教学的教师来说,其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实施混合学习时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但是,如果教师所花费的时间,所作出的努力能够换回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那么教师所谓的付出也必然是值得的。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混合学习模式,教师就一定要付出努力,控制并把握混合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