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价值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46:52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1

自从那次,我发现我错了。

学校今天举行了2014年的元旦文艺演会,我作为一名观众细心的看着台面上的一场场表演,虽然周围很多人都在说话,吃零食,可是并没有影响到我看节目的心情,我看的很是投入。第一场节目过去了,台下没多少人为这个节目鼓掌,也就只有我了罢。我突然觉得很心凉,我觉得这个节目并不是很差啊,虽然台面上表演的人不是专业演员,只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但我还是觉得她们的表演不比专业演员的差。专业演员再怎么说也是受过培训的,而这些没有受过培训的老师和同学她们能表演的那么好,我觉得她们很值得我去为他们鼓掌。那些不为她们鼓掌的人我觉得你们能够做出这样的事吗:面对很多人,虽然什么都不会,但是努力为别人带来欢乐,你们能做到吗?

其实有几个我很喜欢的女孩子,她们长得很好看,她们是学校里面公认的小美女,我看到了她们在后台准备着出场,我有些小小的激动。她们出场了,她们表演的节目是大合唱,我看到了我最喜欢的这几个女孩子在这个里面。可能是因为样貌好吧,她们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我一眼都能够看的见。有三个领舞的在前面努力的表演着,舞蹈是那么的不整齐,但是她们都好努力,与后面的她,她,她们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我最喜欢的那几个女孩子她们在后面低着头,动也不动,扭扭捏捏,与前面带舞的几个样貌不是很好的几个女生作出鲜明的对比。我心里突然很不好受,我突然觉得那些相貌美丽俊俏的女孩子是不是不值得我喜欢?

后来,我们班的一个女孩,带着3个女孩子上了台,她们都很帅气,因为打扮的很像男孩子,她们要表演街舞。她们队伍整齐,舞步铿锵有力,整体都快达到专业水平,她们的表情很自信,很高傲,她们表演完后台下一群人为她们欢呼,很多人叫起了她们的名字。而我愣住了,我使劲的鼓掌,我心里突然很佩服她们,平时在我眼中她们是和我一样的坏人,我甚至还瞧不起她们,但是她们今天所做的事是普通人做不出来的,是很不容易的,她们在我心中的地位突然升的很高很高,我突然觉得她们好强,至少比我强,我发现自己连她们都不如了,我感觉我开始瞧不起我自己了。

后来有一个女生她让我很心动,她很漂亮,身材很好。在她表演结束以前我一直认为她是初三或者是初二的女孩,跟本没想过她是初一的。表演到中间的时候,因为学校音频设备落后,歌曲穿插不是很好,到了中间的部分,歌曲突然停了下来,老师在里面连调好几遍都没有顺利播放出来音乐。她放弃了自己的舞蹈姿势,她站起来冲进幕后,等调好音乐,她又出来瞬间摆好姿势,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她的舞步柔软轻盈,高潮时她的舞姿很有力度,很有张力,一点害羞的样子都没有。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如果有2000多双眼睛同时盯着你看,而你正在表演,表演中出了差错,你会不会紧张的继续出错?直到她表演结束后,台下至少有上百人在为她呼叫,为她呐喊,她害羞的扭头看了看,笑了笑,走进了幕后。她出名了,我们学校那天下午很多男生女生都在讨论她,都说她长得很漂亮,可是在我看来,真正出让她出名的不是她俊俏的脸蛋吧,而是她那强大的气场最吸引人吧?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2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就像这样的人才能体现出时间的含义,时间并不是流水,时间是生命,如果没有时间,还何谈生命存在的价值?

“天生我才必有用”正因为有了这个信念,许多人才走向了成功,只要有目标,人生的方向才会正确。天既然赐予我生命,就一定有我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都不要埋怨生活的不幸。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说的是成功的人士,不一定要有超长的智慧,但必须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只是你努力了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如果你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迫别人,别人也未必想做,就是告诫自己要礼貌待人,不要强迫别人。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3

他是生在一个农村的,家里十分的穷,爷爷是不让他来读书的,可是,他还是拿着一个木箱子,里面装了一些衣服,他还带了一点点的钱走到金华来读书,他读书以来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第二的。在他毕业以后,到了一个场干活,后来,参加了一个面试,爸爸他合格了,也就是他可以到日本去工作,这对爸爸他来说可是一个十分好的机会,他为此学了三个还是八个月的日语,准备上飞机的时候,厂长十分高兴地送他上飞机,可是副厂长对他十分嫉妒,为他做的一个证件不做,使他不能到日本去,爸爸他为此十分生气,辞职走了,后来养珍珠亏了好多钱,后来找到现在住的地方开始养鸡。开始,鸡笼全都是爸爸他自己用木头钉起来了,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就成了现在这样大了,中途养蚂蚁也亏了好多的钱。

他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大学生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来养鸡的确另人难以置信。但事实终归是事实,这是爸爸他经过精心努力得来的成果,但是爸爸他不满足与现状,为了攀登上更高的的山而更加努力。

所以,他要创品牌,要把鸡笼改进的更好,更高科技,设备要更好更高科技,品牌也要更好更高科技。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4

我们常歌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因为春蚕和蜡炬的无私奉献;翻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春蚕一样做贡献的人还少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扁鹊周游列国解除人间疾苦,屈原为寻求救国真理上下而求索……他们不都是无私奉献的英雄吗?如果有人认为当今不再需要奉献的话,那么想想血染党旗的左权、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刘胡兰、人民好卫士任长霞......是的,我们怎能否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怎能不由衷地赞美这奉献精神?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闪光才是生命顶点的坐标!

我们不能跟英雄们比,因为我们还是学生,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但是,我们却能为我们的母校做贡献,我们的母校-------升中职中,它就如一棵松柏,饱经风霜,从一棵无助的小树,经过无数的艰难困苦,长成茂盛的大树。如今,我们的母校如此的旺盛,全靠那一个个老前辈沥尽心血而得来的,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有这样一个生气怏然的校园,我们感谢他们,我们做为学校的一员,应当为我们的母校做无私的奉献,使我们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是的,让我们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以革命领袖和亲爱的党为榜样,终生以奉献为乐,以奉献为荣,以奉献为己任,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努力人生的价值,不在一时的享乐,不在贪婪的索取,而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在为人民和社会的奉献中!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应该把握住机遇,经得起挑战,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百炼成钢,用自己的火热青春和知识力量为人大工作贡献力量。

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朋友们,凭着岁月赐给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伸出你年轻的双手吧!让我们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5

【关键词】文化生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王志标,河南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68-05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渐转移,各国已经将中国视为一个制造大国,但普遍认为中国还不能被称为一个创造大国。毕竟,文化贸易逆差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被改变,而且价值观的差异使中国文化在向世界普及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客观地说,近年来文化发展较快,文化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文化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需要认真反思文化生产究竟有无问题。困扰文化发展的一个问题在于文化精品还不够多,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近年文化建设实践中作出的一个认真反思。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优秀文化作品,尤其是文化精品的作用。文化精品的特征不在于媚俗,不在于点击率。而在于作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在于作品的持久生命力,在于作品对于一个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文化凝聚力的营造。文化精品终将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我们民族性格中的一部分,并将激励着我们这代人和后代人积极向上。

一、在文化生产中为何要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进行统一

国际文化经济学会前主席戴维·思罗斯比在其名著《经济学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对文化产品价值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的经济价值上,而是应该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一起考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考虑到文化产品的特性。如果不顾及文化价值,那么就犯了将文化产品等同于普通物质产品的错误。事实上,这与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默有契合之处。后者在学术史上首次提出“文化工业”一词,并对其进行了批评。虽然从文化产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的福祉角度考虑,阿多诺与霍克海默的批评有其偏激之处,但其在强调艺术价值方面又是正确的。

文化产品不能抛离文化价值,文化生产者可以生产大众化的作品,但不能把大众化本身作为生产的目标来追求。这是文化生产的矛盾所在。一方面,一些文化精品内涵丰富,却得不到欣赏。甚至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媚俗之作充斥于市场,以较低的水平迎合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应该看到。这样的矛盾是暂时的,并非不可克服的。解决矛盾的关键之处在于普及艺术教育。这是我们长期忽略的地方。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促进人的更全面发展,但目前在艺术教育普及方面的努力还不够。部分地区在小学教育里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教育,例如广东省把粤剧搬入教科书。与这些先行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地区在早期教育阶段存在着对艺术的忽视。这恰恰是人们成年后缺乏文化鉴赏力的根本原因。早期的艺术教育未必能将一颗颗幼苗培养为未来的艺术明星,但却为儿童在未来建立起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打下了基础。

欣赏文化精品乃至于创作文化精品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要靠社会所提供的良好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文化能力。印度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既有缺乏机会的因素,更有缺乏能力的因素,能力贫困甚至解释了大多数贫困现象。类似的,文化领域的贫困,或言之,文化荒原,也系文化能力的缺失所致。通过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融入文化因子,就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能力,使其在成年后能够欣赏高水平的文化产品,这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高级化尤为重要。在西方,一些大师级的人物都是既懂专业,又通文化。例如,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凯恩斯先生对艺术同样热衷,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倡导了艺术赞助运动,从而为各国资助艺术树立了典范;对企业家创新行为卓有研究的威廉·鲍莫尔先生,在多个经济学分支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所提出的表演艺术中的成本疾病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文化经济学界和产业经济学界,对各国的赞助政策也不无启示。在中国,由于艺术教育的缺失,能够跨越科学与艺术领域的大师十分少见,更不要说普通人。

文化生产者对经济价值的追求有其必要性。文化生产与其他生产活动一样都在为人类创造着财富,精神财富对于人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文化生产的经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文化生产者不能得到合理的报酬,那么文化生产者就无法完成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讲文化产品的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对文化精品的追求也无从说起。西方文化经济学界对文化生产报酬的研究表明,文化生产的平均报酬与其他生产一样,甚至略低于其他行业,但是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高额报酬向着明星生产者的倾斜。这说明,文化生产的收入分配是极为不均的,少数明星生产者占据了收入分配的塔顶,多数文化生产者则努力朝着明星生产者的方向前进。成为明星生产者的过程甚至有些让人心酸,不少文化生产者为了自己的梦想不得不同时从事其他与文化生产无关的工作,因此,身兼数职的文化生产者较为普遍。明星生产者能够获得高额报酬,这是文化生产的一个重要信号,激励着更多的人从事文化生产,激励着更多的文化生产者成为明星生产者。更多的人参与文化生产,无疑会活跃文化市场。带来激烈的竞争,从而通过市场规律使文化精品得以呈现。如果消费者具有文化能力,能够识别出文化产品的水平好坏,那么呈现过程是可以预期的。但是,现实的文化消费者恰恰缺乏文化能力,不少文化消费者的鉴赏能力是在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中参悟出来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部分文化生产者的投机带来了便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成为部分投机者牟利的手段,使得文化消费者蒙受了损失。一旦投机活动盛行,文化生产便开始了一个“竞次”过程,生产者不再以提供高质最文化产品为目标,而是在相同价格下压低文化产品的质量。市场信号使消费者相信,买到次品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文化消费者逐渐退出市场,从而使文化市场萎缩。市场缩小会减少文化生产者的报酬,从而使其受到市场的“诅咒”。这对于文化生产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不能过分追逐经济价值。经济价值的实现应该建立在文化产品质量提高的基础上,而非“竞次”的基础上。

而文化价值是评判文化产品质量的唯一尺度。与普通物质产品不同,文化产品带给我们的主要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文化价值。如果以使用价值标准评判文化产品,许多文化产品会由此变得一无是处。现代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钻石与水的悖论”: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因而对人们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由于在某些地区可以免费获得水,水便没有价值;钻石对人们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但是由于对钻石的喜爱,人们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钻石。经过雕刻师的雕琢,钻石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这种价值是精神上的。根据思罗斯比的观点,文化价值包括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和真实价值。因此,对于文化产品所具有文化价值的审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文化生产者在创作的同时应该将文化价值作为体现作品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文化产品大都具有某种或几种文化价值,不同之处在于其价值内涵的差异和价值水平的高低。有的价值内涵可以用语言表达,有的却只能用心去感受,只有在作品与消费者的情感产生交集的时候。作品的价值内涵才会进发出来。对于价值水平高低的比较是多少带有主观性的判断,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文化产品会给出不同的评价,这正如奥运会上裁判对运动员的打分一样。在当今时代,对文化价值的评估会有更好的方式。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与消费者打分的综合会使文化价值更趋于客观。

但是,较高的文化价值并不一定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因为这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文化能力去享受文化产品。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较低,那么它迟早会失去市场。因此。文化生产要注重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文化价值是文化产品产生经济价值的基础,是文化产品的内涵;经济价值是市场对文化产品文化价值的反映,是文化产品的表象。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合成构成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单独以经济价值或文化价值看待文化产品都是不完全的,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给出对文化产品价值的全面判断。由于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由于在评估文化价值时可能存在的主观差异,所以不存在客观的文化产品价值。我们所需要努力的就是减少主观性,以揭示真实的文化产品价值。在这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困难。对于文化统计而言,尤其如此。如果能够解决文化价值的评估难题,那么将为世界文化产业的统计实践作出巨大贡献。

二、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于文化生产过程的科学内涵

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化于文化产品之中,一旦文化产品被生产出来。那么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即告确立。社会对文化产品的评价表现为对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背离运动,原因在于价值观的差异。但是。好的文化产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谈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就要求文化生产者在生产活动正式开展以前就树立起统一的目标。毕竟生产过程是按照既定目标轨迹进行的,虽然有偏差。但是除非目标本身就偏离了两种价值的统一。否则最终的文化产品仍然表现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体。这与文化产品生产过程是否引入机器生产并无必然联系,生产方式毕竟是工具,应服务于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不取决于产出最大化目标,不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取决于收益最大化目标,而是取决于能否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单纯偏向于经济价值,也许就会使文化价值黯然失色;单纯偏向于文化价值。生产者会因为生活难以为继而陷入创作困境。一些地方对特色文化产品的过度开发耗尽了这种文化产品发展的底气和潜力。最终反过来影响了经济收益。只有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起来。文化生产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将文化产品的价值按比例分配。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货币尺度来衡量,但是文化价值无法用货币尺度度量,这就构成了文化产品价值综合的难题。文化价值寓于人们的心理体验和主观感受,可以用效用尺度来衡量。在这个意义上。两者是无法直接相加的,也不能通过权重的方法将两者进行综合。即使西方文化经济学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依然会犯如上错误,例如思罗斯比在论文中试图以加权方法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进行加总,但这与其所提出的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对于文化产品的两种价值,不能进行简单加总,任何加总的企图都有可能走向与原定义相反的方向,从而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真要评估文化价值,替代法是备选方法之一。但是。在实证研究中,尚无学者对替代法进行演绎。可以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替代方法。例如,在一个文化演出活动中,一瓶普通啤酒的价格由3元上涨到6元,那么文化演出的文化价值就等价于3元。如果在演出活动中,同时提供多种商品,那么这多种商品价格幅度的加权平均数可以作为文化价值的近似度量。

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文化生产者对每一文化产品都要进行这样的设定。不可否认,文化产品从构想到诞生具有偶然性。一方面,文化生产者会付出大量的创意劳动,创意劳动是文化生产的主要投入,这是文化产品价值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生产活动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时尚、价值观、环境、气候,甚至心情都会对文化产品产生影响,这就使文化产品的价值出现波动性,画家难以画出一模一样的画,陶瓷工艺师无法保证同一批出炉的作品质量具有同一性。有些文化产品作为精品还欠火候,但作为普通用品则绰绰有余。如果一个人追求优异的文化产品。也许会毁掉普通文化产品,但是这会影响其收入,进而影响其生活。艺术家偶尔出现一些普通作品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正如著名学者有时也会在媒体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一样。强调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是从平均意义上或总体意义上而言的。但允许文化生产者偶尔的走偏。

三、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于文化生产过程的现实意义

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不容否认,当前的文化产品泥沙俱下,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选择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值此时代背景下,考虑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于文化生产过程具有现实意义。

1.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中华文化曾经灿烂夺目,引领亚洲潮流,对世界文化作出了不朽贡献。世界普遍认可,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这个文化圈以中国为核心,传递给越南、朝鲜和日本,然后再由三国向更远处辐射,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则处于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汇处。但是,随着中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衰落,中华文化对于周边的影响也在减弱,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越南和朝鲜相继废除了汉字的使用,日语词汇里不断增加的英语词语也挤压了汉字的生存空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传播的受阻会引起文化传播的受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使孔子学院加速了在全球的设立,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与日俱增。文化产品,尤其是融入悠久文化传统的作品,对于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性。一些文化产品因而具有了象征意义,如景德镇瓷器、汝瓷、钧瓷、汴绣、木版年画等都曾经在不同的重要场合被作为国礼赠与外国领导人和企业翘楚。在此情景下,文化生产必须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世界。让世界记得中国的文化产品,记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演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上竞争,更在文化软实力上竞争。与文化软实力相对应,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是硬实力。历史证明,硬实力会推动软实力的发展,软实力会反作用于硬实力。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为建设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资源基础、财政支持和人才保证。优秀文化产品的涌现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突出表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即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体现中国人民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和哲学思考,优秀文化产品向世界的流通和传播会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成长。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就是要在文化产品中注入更鲜明的“中国元素”,锤炼文化产品的民族性格,使外国人在喜欢文化产品的同时喜欢上中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就使中国人民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和哲学思考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最终提升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3.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由经济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跃进反映了中国人民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心声,是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漂洋过海而来的不仅有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更有西方的文化产品和思想体系。泊来的西方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但在商品化浪潮中不少人未加取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奢侈性消费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价值观。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现在已经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力。优秀文化产品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用优秀文化产品改造人、激励人和鼓舞人。会对社会价值观带来一次升华,最终经过努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入侵,荡涤思想体系。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根植于优秀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民族性,因此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提升优秀文化产品的蕴含,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会有利于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石。

四、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于文化生产过程的实现途径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05-03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理论指导作用、“方向盘”的作用、“净化器”的作用、规范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我们一般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另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它仅仅体现社会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种价值观我们就称之为一般价值观;另一种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这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叫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党的十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要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等,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它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的信息影响,印迹最深刻,保持最牢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并将学校的要求、社会的期望渗透其中,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较强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一旦形成教育力量,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和稳定性。

2.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无形的育人氛围,是大学经过长期发展、不断累积的文化积淀。享誉世界的名校成功的办学经验表明:只有把科学的办学理念、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整洁的校园环境等因素融入具备“大学精神”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具有浓郁文化底蕴、体现独特精神、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校园文化。[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激烈震荡,大学校园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但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价值取向偏离。随着网络交流的便捷,在加快获取知识信息并能共享全人类科技成果的同时,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凸显;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变更等非主流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冲击,导致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比如各种商业性、非主流性趋势明显,其行为严重偏离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使得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步履维艰。其次,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与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相比,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少。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不是靠内部挖潜,而是等待校友捐助、社会各界赞助,缺乏主动;另有一些学校则是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注重总结学校在发展中的经验并提炼到文化层而加以继承,更谈不上持续发展与创新。[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理论指导作用。“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过去许多人常常把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概念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来看待,认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牢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创新才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感和健全的道德人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方向盘”的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从这个层面出发,不是任何的内容形式都可以进入校园,校园文化不是一种放纵。不论学生的信仰如何,但是一定要以爱国为基点,不能在学校自由到丢失了自己的本源,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以德育为核心,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校园文化必须为“思想政治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要注重文化活动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围绕高校的根本任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文明风尚的传承者、倡导者和实践者。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净化器”的作用。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也是前线。但是大学毕竟还是大学,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始终还是研究学问的地方。纯粹把它社会化,完全导入社会的游戏规则,那这个学校将失去它的气息,任何事情看起来都是矫揉造作。所以净化学校风气,更加呼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等主流价值观。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学生要崇尚清风正气。少一些形式主义和功利思想。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对师生以“文”“化”之。校园文化要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要彰显文化的超功利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像涵养元气一样,用心专一,虚静深养,既要有高远的文化价值精神的统领,又要有实实在在的成体系的建设,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求真、审美、向善等文化样态凝结为一,形成元气丰沛的文化存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大学提供思想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大学提供思想指南。当前社会,价值观出现多样化乃至相互冲突,不少大学生出现困惑、迷茫、盲从心理,更加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思想共识,能够宽容谅解、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规定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4个字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力图建设品位高、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高校校园文化。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规范作用。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在价值取向中提高认知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而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化、功利化,以及认知和行为的脱节将直接导致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因此,急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系统、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坚守,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高度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和践行能力。勇于和善于对当前社会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理性的思辨,对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吸收什么、抵制什么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如果个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核心价值观不符,那就需要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其朝向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方向发展。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在所难免。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在学生中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统领地位,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通过倡导和支持积极的、有益的价值观,来规范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使其认同和确立符合民族和国家整体利益的正确价值评判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

[2]包思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2:29.

[3]程祥国,詹世友,王建清.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223-22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7

学校是青少年主要学习生活的地方,因此价值观培养的重任很大一部分有赖于学校教育。语文作为一门极富人文气息的学科,教材都选编自优秀的名家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具有人生哲理,因此在其教学中常常能对学生耳濡目染,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一.课堂教学是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而言都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成为语文教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阵地。语文教材的选编过程中要求遵循的道德原则和政治标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比如:《纪念刘和珍君》《骆驼祥子》等名家名篇,反映了革命历程和当时的社会景象,教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对比现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墨子》《逍遥游》等国学经典,体现了历史先贤的处世智慧、宽广胸襟、政治理想,引导学生进入另一个层次思考人生,文中兼爱、非攻、不被世俗所累、鹏飞九天的人生高度等等内容对中学生而言都是有益的精神食粮;《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表现出的人物的机智、果敢和语言使用上的智慧,可以帮助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此外,科技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文学经典帮助其培养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观。

二.写作教学中培养正确价值观

写作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自由表达,从中可以体现其价值观,让老师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学生在自由表述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记录自己的思想,是一个自我反映,自我照见的过程。所以,中学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当前的中学写作存在僵化死板套模式的问题,教师评分死板,按照所谓标准进行点评,学生则兴致缺缺,缚手缚脚,无法自由表达,从而作文只是一味迎合主流价值观。在这一点上,需要老师的合理引导,尝试以小见大,从一个学生熟悉且具体的角度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深入,挖掘更深层的意义。比如联系“李天一”“郭美美”等时事,激发学生思考一些社会现象,在此过程中明辨是非,了解何为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遵守的社会伦理道德是哪些。此外,还需要老师改变作文评分中的“猎奇”标准,不要一味求新,反而把学生的一些奇谈怪论作为创新点,给予高分,这会变相鼓励学生把低级趣味当真情实感,使作文浮于表面。总之,中学写作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是鼓励学生说真话,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授课技巧和文学底蕴,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表率。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教师在充满感情的教学中,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在课外阅读中加强价值观培养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听之任之,教师还是应当承担起在教学中引导者的职责。如向学生推荐内容积极,符合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好书,组织相关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共同探讨书中的内容,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发掘书籍的真意,吸收书籍中的有益成分。

价值观指导个人的行为,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中学生成才,要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以其人文性成为价值观培养的重要科目,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写作教学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8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的精神灵魂所在。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其开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渗透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及观念,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培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典型的渗透式、隐蔽式、无意识教育。这种鲜明的特点与特色也使之成为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和阵地。鉴于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发挥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因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组织文化,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外界的认可[1]。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可促使大学生的认知经历一个由接纳到转化到吸收内化再到反馈实践的过程,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旨在坚固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大学生长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因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其中。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起真正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具有潜在的创新精神和浓厚的民族精神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并不是一项表面工程,需要浓厚的文化精神做积淀,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作为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的角色,真正发挥其文化创造力。唯有此,经过大学生主体意识作用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检验。

(二)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的内在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通约性

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统一的辩证关系,其本身倡导、传播或塑造的文化价值、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信念、精神相契合。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其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头脑当中,使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要阵地,以求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下,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比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营造集体氛围,培养校园归属感,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这就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想契合;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创新观念、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就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坚定理想信念,就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相契合。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所宣扬的,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凝结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与此相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深深扎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正是两者的这种可通约性,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育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的体系,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精神,乃至爱校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恰恰为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础。大学生本身具有独立的个性,感悟力、理解力、可塑性较强。然而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在迅速传播交流融合,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上也出现了一元与多元、理想与现实、价值与观念的冲突。在这种可塑性与冲突性的双重影响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为重要,它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烘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校园文化建设中恰好可以综合运用各项校园资源,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作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浓厚氛围。

校园物质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为其提供活动阵地与物质条件的支撑。校园文化中的有形文化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其与大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校园环境中往往渗透着文化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具有统领整合作用,因为实体性的存在更能让人感到存在感,在长期的环境感染下必定能深刻影响大学生。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氛围的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体制保证,更需要在无形的精神文化和价值主导下,形成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流作用,必须要有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强调大学生的精神共识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线索。而赢得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念上的认同,恰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注入一剂强心剂。

(二)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性条件

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2]。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累积的、师生共同努力建造的一种独特的校园气质和风气,它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在大学生身上起到主旋律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具有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教风、学风、师风建设落实到每一位大学生身上,因而大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更能得到切身体会。这样一种架构体系就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落在细处,进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潜能。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异与否,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事实证明,未曾有一个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可长期立足于教育的视野。优秀的校园文化总是能激励与鼓舞学生,发挥学生在创造文化中的能动性,因而更能得到大学生的拥护与支持。积极能动的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这必将会使大学生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从而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关于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几点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的教育活动,具有渗透性、隐蔽性、感染性,寓有形的文化教育于无形之中,无形中可以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减少反感和抵触情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形式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中,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运用内化理论,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力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精神引导、舆论指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上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比较注重显性教育的作用,而轻视了隐性的教育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样如此。因而必须充分发掘校园文化内含的隐形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术氛围的校园文化,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3]。要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力,全面内化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必须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中,使大学生全面理解、自觉接受和奉行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并自觉践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将这种观念树立起来并辐射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要加大对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创造一个具有时代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的校园氛围。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充分体现其内在理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立足于大学生,充分理解文化内涵,把握其实质要义。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内在品质,体现于学校内部形成的独特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隐形作用,决定了大学生能否顺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要大力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倡导校园高雅精神文化的学习,大力鞭策不良的价值体系,让它作为一种精神[4],为广大学生所肯定。

(二)运用实践理论,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只有深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当中,才能起到切实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亲身体验,获得真知,对于存在的疑问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正确性。大学生只有敢于实践、善于实践,才能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自觉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要通过开展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关注民生,感受人民疾苦,提升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充实精神、提高道德境界[5]。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国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磨练意志,提升自身素质,从而实现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帮助学生将内在价值观念转化为外在的实际行动,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在实践中达到自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通过实践不断强化、不断地正面激励,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

(三)借鉴系统化理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整合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的系统,因而如何运用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多元文化给大学生多重文化选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惑与怀疑。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出来,主动吸引大学生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观念,就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整合各种有益文化成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文化基础。就物质条件而言,校园环境文化上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校园的人文气息。注重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不同文化,以实现文化的互补性,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奠定物质基础。就精神条件而言,校园精神文化上应尊重多元价值,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尊重校园文化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文化创造力,鼓励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勇于探索、克服矛盾,最终形成价值共识。

(四)运用传播理论,充分发挥网络校园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传播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信息的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在每一环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而要运用好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如海报、校园网、第二课堂等,加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发挥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坚持正确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的互动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传播作用,充分利用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占领网络主阵地。利用现代传媒环境,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之贴近学生要求与实际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实际上许多高校已经开通微博,微博已经成为与大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阵地。利用好微博等现代媒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已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要求。但应注意,利用微博等现代媒体时,要考虑到它的负面影响,将其降到最小化,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书卿.浅谈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J].新西部,2009(6):150-151.

[2]姚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2009(7):148-150.

[3]韦滢,李开学,袁尚伟.论建构主义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构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1-144.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9

关键词:泛娱乐化;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89-02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民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和决定着他们的价值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涌入我国,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泛娱乐化”思潮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寻找“乐子”,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使原本不含有娱乐因子的事物带有娱乐的属性,用一些低俗、夸张的手段甚至不惜牺牲社会道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身心愉悦,以博取大众的眼球,获得“卖点”。研究“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其对策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影响的现状,从理论高度分析原因,还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建议,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

一、“泛娱乐化”思潮的定义

美国批评家尼尔・博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指出:“随着媒体的兴盛、介入门槛极低的媒介的普及,所有的信息包括政治、宗教、哲学、艺术等等形而上的内容,都变成了娱乐的泛化。在此法则之下,‘搞笑’成风,闹腾无罪,于是,为了先‘乐’夺人,媒体争相在娱乐性上大做文章。”[1]

目前,国内对于泛娱乐化思潮的定义还存在一些争议,但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泛娱乐化思潮,就是以“乐”为标杆,把表现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的思想潮流。

二、“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主体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在面临或处理各种关系、矛盾和冲突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基本价值态度和为之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价值取向对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实质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包含价值目标选择、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实现手段三个方面。

“泛娱乐化”思潮通过影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将追求自己的快乐作为根本价值目标,将自己的快乐作为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价值实现手段日趋功利化和庸俗化。

(一)将追求自己的快乐作为根本价值目标

所谓价值目标指的是一个人活动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它是贯穿于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之中的,是一定行为活动的动因。当今大学生对社会与个人相互之间关系,比较普遍的认为社会和个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主观动机是为社会还是个人,客观效果往往是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个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这两者发生冲突时,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特别是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将追求自己的快乐作为根本价值目标。泛娱乐化带来的娱乐化思维方式,让大学生对人生的认识与理想逐渐发生着改变。“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成了时下部分大学生渴求的“理想”。“他们开始倾向于认为,五光十色、精彩刺激、悠闲娱乐才是人生的味道;而劳作、奋斗、挫折、坚忍等与传统的美德与价值,却不再具有吸引力”[3]。大学生在学业、前途、就业的压力,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逃避的念头,迟到、早退、翘课便成了家常便饭,聊QQ、玩游戏、逛街等娱乐成了他们每天的生活,价值目标产生了扭曲,形成了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只追求自己的快乐,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将自己的快乐作为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

所谓价值评价“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所做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肯定或是否定的判断。”[4]传统的价值评价过分强调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而新时代的到来,个体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也使一部分人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只关注个体价值,忽视社会价值,把能否满足自我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泛娱乐化”思潮使部分大学生将自己的快乐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唯一标准,“开心就好”成为大学生流行的信条,能否满足自己的快乐和如何追求自己的快乐成为他们的现实选择。部分大学生放弃了理想的价值标准,选择了现实的评价标准;放弃了责任,选择了逃避;放弃了人生追求,选择了安逸享乐;放弃了为别人着想,选择了快乐自己等等。有的学生采取双重评价标准,他们用集体主义的标准要求别人,自己却重视个人利益;在价值观念上认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价值行动上却执行个人主义标准;欣赏高尚但并不想拥有高尚,赞誉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

(三)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和庸俗化

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之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利益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传统的审美情趣被“个性”、“搞笑”、“牛人”等娱乐情趣所替代。“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思想在大学生中蔓延,一些女大学生明码标价寻求被包养,微博晒奢侈品求关注,毕业时穿学士服秀长腿搏眼球。一些男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大、未来生活压力大的残酷现实面前,抱着消极的心态混日子,崇尚吃喝玩乐的生活模式,并喊出“快乐无罪”的口号,通过粗鄙庸俗、噱头包装、戏谑恶搞等娱乐的方式自我慰藉,逃避现实。还有的大学生寻寻觅觅改变自己命运的捷径,不惜恶搞自己,靠网络炒作一夜成名。

三、加强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的对策

针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引导、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引领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核心内容和目标导向,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强化民族认同感,强化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同时吸纳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用人类文明中具有普遍性的零散、具体的精神文化诉求,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越和凝聚。我们要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立坚固的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二)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必须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接受程度,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

首先,必须明确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定位,多层次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是正确认识、客观分析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目标。当前,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逐渐凸显,高校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大学生在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和身心状况的特点,把握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把导向性、现实性和层次性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化的价值取向目标引领体系,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多层次引领,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可接受度。

其次,要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需求。价值观教育需要通过把握大学生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炼出大学生发展所需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充满科学性、时代性和生活性,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源自于生活,走向生活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5]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应当全面、客观、真实地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到与社会生活接轨,并以此来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规范行为,而且能够使全体师生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全体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首先,要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的载体,它反映了大学教育的价值观并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大学要充分利用物质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校内的宣传栏、显示屏、校报以及校园广播等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宣传,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其次,注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综合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完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因此,高校必须全面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安全管理、考勤管理、以及宿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顺利进行。

最后,强化高校精神文化建设。高校的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办学理念、内在灵魂和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三个方面。在校风建设方面,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和传统并结合时代精神营造出自己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在教风建设方面,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培养教师形成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优良品质,从而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教风;在学风建设方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四、结语

价值取向是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导向,价值取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美]尼尔・博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剑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0.

[3]郁乐,冯宇.娱乐化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建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

人生的价值作文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价值;空间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135-05

地域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和属性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空间既是有边界的地域空间.亦是无边界或边界模糊的价值空间。地域文化空间与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是一体性存在,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是基于地域文化价值形态的空间表述,任何展示地域文化特质的空间形式都必然成为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存在于地域文化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地域文化通过空间展示自己的价值,同时也通过价值赋予空间以文化的意蕴。

一、地域文化的价值生存空间

地域文化是价值性存在,价值生存空间是地域文化获得价值性存在的先在条件,生存空间的拓展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价值实现。

1.地域文化的生活化生存空间

生活化生存空间是地域文化通过主体日常生活行为实现价值表达的空间形式。

生活化生存空间是生活实践空间。正如胡塞尔所说:“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地域文化正是通过主体的日常生活.将生活实践经验凝练成个性化的文化价值理念,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生活实践构筑起地域文化的价值体系,实现地域文化的价值承传与价值传播。“地域文化愈来愈成为地域族群的身份象征,不同的民族正是在通过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回忆与重新建构中强化了对自身群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生活化生存空间亦是文化实践空间。生活世界本身也是一个文化世界,文化世界是“一种最内在地理解的、最深层次地共有的、由我们所有人分享的信念、价值、习俗,是构成我们生活体系的一切概念细节之总和”。地域文化的生活化生存是通过“知识储存”实现的,借用哈贝马斯对知识储存的解读,知识储存可以理解为特定地域中的生活主体内在地拥有和共享地域文化传统、价值、信仰、语言结构及其在互动过程中运用的知识库,它能够起到在生活世界传播、保存和更新地域文化知识的作用。生活化空间是地域文化最好的“知识储存”场域,是地域文化价值展现与价值实现的理想处所。地域文化如果不再是与日常生活的一体性同构,而仅仅是远离生活的纯粹形式,那就自然丧失了生机与活力。

2.地域文化的符号化生存空间

符号化生存空间,即地域文化通过语言、音乐、绘画、戏剧、建筑、饮食等符号载体实现自身价值表达的空间形式。怀特说:“符号是全部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本单位。全部人类行为起源于符号的使用。……仅仅是由于符号的使用,人类的全部文化才得以产生并流传不断。”符号既是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亦是地域文化的表征形式,地域文化正是通过符号实现超越时空、表达永恒的价值承传。地域文化的符号化生存,实现了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延续。作为符号的地域文化空间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回溯,即通过唤起回忆让人们回溯历史,让人从历史符号中解读地域文化的价值意蕴。按照皮尔士的理解,符号与作为客体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代替关系,当符号用以代替特定对象时,就意味着符号载体与特定对象之间的价值等同。正因如此,地域文化就可以借助符号实现价值表达。比如,由文化符号表征的意图性纪念空间,就是“通过建筑、雕塑、碑、柱、门、墙等元素来进行空间的限定和形象的塑造……运用隐喻、暗示、联想等环境塑造手段来引导人们的思考,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从而表达出空间的纪念性”。二是前瞻,即通过文化符号的营造,实现历史与未来的链接,让人们通过地域文化符号的价值认知把握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由于符号具有可复现性,因此地域文化就可以通过符号的持续生产,让符号作为传达工具或媒介实现文化的连续性传递。

3.地域文化的潜意识生存空间

潜意识生存空间,即地域文化以潜意识为载体实现自身价值表达的空间形式。潜意识空间,是一个不可见的绝对空间,即“一个‘物自身’(thinginitself),是一个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存在”(哈维)。同时,潜意识空间又是一个相对空间,潜意识总会影响主体的人并通过主体的具体行为与现象世界产生关联。地域文化从显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长期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地域文化就会人驻主体的精神世界并转化为社会心理意识,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定势。如果地域文化在主体无所察觉时产生作用,地域文化就成为了潜意识存在,潜意识空间就成为了地域文化的价值生存空间。

作为地域文化空间形式的潜意识既可以体现为集体潜意识,亦可以体现为个体潜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一种先天的、普遍一致的深层心理,不易被人们所觉察。作为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存在,集体潜意识同时成为集体中每一个体成员的潜意识。地域文化的集体潜意识是历代先辈的经验储存,当集体潜意识以不可觉知的方式介入个体的现实生活时,集体潜意识就转化为个体潜意识。但是,由于潜意识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是人们对认识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认识”,因此,作为空间形式的潜意识本身带有价值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主体可以拓展地域文化的潜意识空间,为地域文化提供更加开阔的栖身之地;另一方面,主体又要学会在显意识状态下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潜意识带来的文化非理性。

二、地域文化的价值生产空间

列斐伏尔说:“每一种生产方式有它自己的专门空间,从一种生产方式向另外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就需要一种新的空间的生产。”同样,地域文化生产亦有自己的专门空间,地域文化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价值空间的生产过程。

1.地域文化的“我者”生产空间

“我者”是相对于“他者”的存在。列斐伏尔认为,空间首先是主体“我者”的空间,然后才是我的对应物或者“他者”的空间。依此,地域文化的生产首先必须是“我者”的生产,地域文化的生产空间首先也必须是“我者”的生产空间。“我者”空间的生产是对地域文化内在本质的认同,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价值特色的创制。

地域文化的“我者”空间生产,关键是要将“我者”始终置于核心位置,不能让“他者”僭越于“我者”之上。马丁・布伯在论及“我者”与“他者”的关系时谈到,“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去感知世界,“周围世界仅是感觉对象”。对地域文化而言,“我者”是使地域文化成为自身的先在条件,作为“他者”存在的其他文化只能是地域文化的对象性存在。毕竟,“依靠‘他者’救赎、施舍或审定,绝不是文化发展的正途,也不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健康心态。”当然,地域文化的“我者”空间生产并不是对“他者”空间的简单排斥,而是在尊重“他者”空间的同时对“我者”空间的价值维护。地域文化的“我者”空间生产必须有时间的保证,只有在历时性中才能实现地域文化自我生产的空间拓展。正是得益于时间的流逝,地域文化中的“我者”空间才被直接生活(lived)出来,成为体现主体社会本质的亲历性空间。

2.地域文化的“具象”生产空间

具象即具体形象,是以可视形象对人类经验和自然存在的文化再现。就地域文化而言,具象则是地域文化的形象表征,是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的创造性集成。作为文化形式的具象生产,是主体的人根据自己的需求综合取舍地域文化生活表象进行的思维加工,是情感与灵魂的再造。地域文化的具象生产过程本身也是具象空间的生产过程,就像列斐伏尔所认为的那样,具象空间(Representationalsp-ace)时不时与一种隐蔽的社会生产相联系。

具象生产空间有两种不同维度的展示方式。其一是具象本身的空间编码,即特定具象空间要素的编码。比如,一个展示地域文化价值意蕴的建筑,到底应该在建筑里呈现哪些地域文化要素,就是建筑作为具象的空间要素编码。它既可以通过写实直接呈现建筑形象的地域属性,也可以通过重构赋予建筑以新的结构形式,在编码过程中注入主体的人文情怀,从而实现地域文化价值的崭新表达。其二是不同具象的空间编码,即不同具象在地域文化中的空间位置与空间权重的布局。由于不同性质的具象的价值表征方式不同,对生活主体的认知体验与感召能力也不一样,对地域文化的价值诠释自然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地域文化生产总是会将具有价值吸引力的具象优先布局,通过编码实现对文化空间的优先占领。

地域文化的具象生产空间同时也是价值生产空间。由于具象生产本身是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具象生产既是地域文化社会空间的再造,同时也是地域文化价值空间的表达,具象生产空间的延展总是意味着地域文化价值空间的扩大,预示着地域文化价值社会化的升华。

3.地域文化的“关系”生产空间

关系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形式,关系生产空间是地域文化生产空间的重要内容。地域文化的关系生产空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读。其一是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关系生产空间。由于地域文化总是特定地域特定族群的文化,由特定族群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因此,当特定族群主体进入非自己所在文化地域的时候,比如,英美文化地域的人进入阿拉伯文化地域,或者荆楚文化地域的人进入岭南文化地域等,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文化矛盾,双方为解决矛盾而建构的价值平衡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关系空间的生产或再生产。其二是同一族群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生产空间。在封闭的农耕社会,地理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文化空间移动的有限性,所以,同一族群基本生活在纯粹的本土地域文化中,很少受到非本土文化的干扰。但是,随着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的渗透,同一族群主体也面临着文化关系空间的再造。通常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处理“我者”地域文化与“他者”非地域文化的关系?如何在保证“我者”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建构不同“他者”文化的位序关系?当主体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也便建构了属于自身的地域文化关系空间,完成了个性化的文化价值选择。

三、地域文化的价值作用空间

地域文化的价值作用空间。实质上是地域文化价值功能的实现空间。就像列斐伏尔所说的那样,社会生产空间,空间亦生产社会。价值空间通过对人的作用,实现了地域文化对社会的生产。

1.地域文化的历时性作用空间

地域文化的历时性作用空间是立足于时间一维性的空间形式。在从过去、现在走向未来的时间序列中,地域文化通过空间变化显示着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扬弃文化的方式弘扬文化的价值。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地域文化的时间与空间即是如此,时间改变着地域文化的作用空间,地域文化空间造就了不同时间的不同的人。

地域文化通过空间的收缩与扩张表征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作用效能,尤其在对待地域文化的“过去”上,空间的伸缩效应直接反映出地域文化的价值效应。如果地域文化为“过去”开放更多空间,让传统地域文化有更多的符号表达和具象呈现,则意味着地域文化的传统价值得到尊重,地域文化的“过去”获得了“现在”的价值认同。相反,如果地域文化排挤“过去”,则意味着传统地域文化生存空间的萎缩,甚至可能意味着传统地域文化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承接性的断裂。但是,“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地域文化的历时性作用空间的伸缩,均是其文化价值张扬的合理方式。

2.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作用空间

差异性作用空间是基于地域文化境遇性质的考量。地域文化作用的空间差异性体现在同质空间与异质空间的区分上。

同质文化空间是指作为“我者”的地域文化与作为“他者”的外来文化之间精神特质与价值取向一致的空间状态。在同质文化空间,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同时归属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系统,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但是,同质文化的“同质”并不等于“同形”。事实上,每一种同质文化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文化的表征方式及演进特征各具特色,但这些区别至多只是量的分别而不是质的分裂。地域文化可以适度吸纳同质性外来文化的养分,在自我完善中提升文化品位与主导能力。

异质文化空间是指作为“我者”的地域文化与作为“他者”的外来文化之间精神特质与价值取向分离的空间状态。在异质文化空间,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分离集中体现为价值理念的差异,以及由价值理念差异导致的文化呈现方式的不同。尽管不能说价值分离就是一种价值敌对,但在客观上,外来文化异质性的价值理念的确可能给地域文化带来事实上的消极影响。然而,简单排斥异质性的外来文化绝对不是地域文化实施空间保护的明智选择,彼此包容才应该是异质文化空间下的合理状态。这就是说,地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之间应保持一种和平的伙伴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并实现有差别的交往,成为非平等的“有差别的共在”。

事实上,在任何特定的地域文化空间,同质文化与异质文化通常总是并列存在的。地域文化会通过自组织方式实现文化上的“合纵连横”,通过与同质文化的联合实现与异质文化的竞争,从而坚守地域文化的空间领地,保护地域文化的价值纯洁性。

3.地域文化的对象性作用空间

地域文化中的人既是地域文化的创造主体,亦是地域文化的作用客体。地域文化的对象性空间状态,表征着地域文化对作为客体的人的作用广度和作用深度。

在传统中国社会,地域文化依靠集权的强制力与习俗的约束力成为一种教育规训,地域文化的对象性空间处于圆满而无疏漏状态,特定地域中的人无一例外地接受地域文化的单向度洗礼和熏陶,每一个人都天然被动地成为地域文化的对象性存在。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说,规训“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力的特殊技术”。地域文化正是通过自己的文化权力规戒着人们的行为,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认同并臣服于地域文化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

但是,当代中国地域文化的对象性空间失去了传统社会的圆满,不仅地域文化作用对象的广度萎缩,地域文化对作用对象的影响深度也正在走向肤浅。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地域文化的作用呈现出依年龄递减而空间递减的正相关效应。年长者更愿意以主体身份自觉拥戴地域文化传统,但地域文化传统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里渐渐处于被漠视或被冷落的状态,而流行性的外来文化却实现了对年轻人的精神占领。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年长者在时间上离传统更近,有着更多地接近地域文化传统的经验直观与生活体验,因此对传统地域文化必然有更多的情感认同与理性接纳。而且,文化本身也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虽然处于同一地域文化空间系统之中,但年长者与年轻人只是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适应着“历史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系统”,他们可以共享也可以各自界定自己的文化空间。

四、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流变

地域文化的价值空间并不是静态存在.而是处于变动之中。地域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其价值空间流变的缓慢特征,流变往往不知不觉却又无时不在。

1.地域文化空间的开放与封闭

空间开放是地域文化吐故纳新,获得价值自我更新的必然路径。由于“文化空间必须通过文化时间得以纵向地延续和发展,文化时间必须通过文化空间得以横向地展开和延展”,所以,在时间的流逝中,空间开放就成为地域文化确证其历史合理性的必然选择。空间开放是地域文化在维持价值规定性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接纳或改造。包容即对外来文化,包括存在价值冲突的外来文化在地域文化空间里以非排斥性态度容留其价值存在:接纳即在维持价值统一性的基础上,将外来文化作为同质文化纳入地域文化空间所体现出的价值认同;改造即基于地域文化的价值需求,对外来文化进行价值修正并纳入地域文化空间的过程。无论哪一种开放,都必然带来地域文化既有空间的变化,并可能导致地域文化价值内核的重组。

当然,地域文化的空间开放永远伴随着价值风险,即文化的开放性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价值冲击.每一种新的价值理念的进入都可能带来固有价值理念的退让,并可能弱化甚至消灭地域文化的“地域”特色。所以,为了维持地域文化的价值特色.空间封闭就成为地域文化实施价值自我保护的本能选择。地域文化的空间封闭既可以是对有形的文化符号与文化具象的空间垄断,如在特定地理区域只容许修建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也可以是对无形的价值关系的空间阻隔,如在精神领域抵御和批判有悖于地域文化习俗的思想。尽管空间封闭可以暂时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价值维护,但在社会空间愈来愈开放的趋势下,地域文化的空间封闭不仅在技术上更加困难,在价值上也更加无效。开放代替封闭,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空间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如何在开放中维持地域文化的核心地位,是地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面临的现实课题。

2.地域文化空间的中心与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