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7:26

汽车修理培训篇1

【关键词】汽车运用维修中职师资培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88-02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基地在200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广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0年间,该基地一直持续的加强建设,积极完善教学资源条件,为我区的中职学校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分析目前广西中职师资培训当中存在的问题,对基地管理模式进行论述。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是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点。而以往的中职师资培训在教学观念上较为陈旧,并没有很好的凸显这几个特点,比如针对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一些在汽车行业已经淘汰的设备或技术仍旧是培训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明显与市场脱节,对中职教师的培养和技能的提升明显不利。

(二)培训内容时效滞后

以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程都要求与市场和行业生产更加贴近,但在实际的师资培训中往往出现培训内容时效性不强,与生产一线相比有滞后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接受培训的教师所学的都不是生产一线中最前沿的技能。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中职教师的思想观念更新慢,学校的设备更新也较慢,比如在汽车维修中,企业生产一线大面积采用的一些解码器在中职学校都没有采购,所以中职教师也不愿意学,还有中职校汽车专业现有的教学用车多数都是几年前就淘汰不用的车型,这也造成了培训内容滞后。

(三)培训基地与企业生产脱节

多数的中职师资培训都是在培训基地完成的,主要以理论+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授课模式存在了较长的时间,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师资培训必须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的培训也不能仅仅依靠校内的实训就可以完成,而多数培训基地非常重视自身基地的建设、实训设备的更新等,忽略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作,造成培训体系与企业生产脱节。

(四)培训服务体系缺失

培训的服务体系并不是简单的培训过程中的后勤保障,而应该包括培训前的通告、学员的咨询、学员水平的摸底(以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中的调研、后勤保障、学员参训关怀,以及特别重要的训后的追踪回访。我们参训的学员经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有没有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培训体系中哪些课程是学员满意的,哪些是需要调整的;整个培训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有哪些等信息,都需要培训后的跟踪回访,这样的信息反馈,培训基地才得知培训效果。而以往多数的培训在后期的服务上未能形成制度,没有执行到位,造成了信息的反馈缺失。

二、培训基地运作模式

(一)学员需求分析

这是开展培训前必要的一项步骤,是中职师资培训的第一环节,所谓师资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是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对参训学员进行调研,明确:一是学员的学历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员参训前的知识技能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培训基地在课程设计、教授方法等的选择;二是要了解该学校送培的目的及需求,要了解该参训教师在本专业的发展以及在近期专业知识急需补充的内容和教学理念、方法、技术等;第三是要明确学员的技能需求。技能培训是中职教师培训,尤其是像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培训的重要部分,特别要注重与生产一线的接轨,按照真实的生产情景要求来开展技能培训。

通过对60多名中职教师的问卷调查,在对“培训形式”调查时,75%的中职教师最希望到企业一线,锻炼自己的实操技能,20%的人最希望到专门的师资培训基地,只有5%的人选择了在本校接受培训。这也反映出中职校教师对技能培训的重视和需求。

(二)培训内容的选择

我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非常重视培训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培训内容的甄选,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发展快速,如何使我们的培训课程不与市场脱节,培训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基地导入了课程招标机制,即在制定培训方案之前面向基地现有课程进行招标遴选,采取教学活动中常用的说课形式,成立中职师资培训工作小组,对参与招标的课程从课程目标与中职师资培训目标是否一致、培训内容与行业发展是否相适应等方面综合评估,然后遴选出优化的几门课程进入培训方案中。并且结合中职教育和汽车行业的发展,随时更新课程内容,比如近年来我们在培训中就增加了中职汽车类项目区级和部级技能大赛的相关内容。

(三)培训讲师的竞聘

随着课程的确定,我们开展培训讲师的竞聘。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培训讲师的选择上并不完全按照教师的资历、职称或者职位来,而这些都仅仅是参考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效果,一是通过说课展现教师对这门培训课程的理解与设计,由工作小组来进行评估;二是通过学院督导部门长期所做的学评教数据(学生对老师授课效果的评价)来看教师的授课效果;第三还要参考近年来师资培训后我们在跟踪回访中,培训讲师在中职教师中的受欢迎程度等因素来选择教师。此外,基地还根据课程需要,选用一些我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老总、技术总监、优秀技术工人对管理、技术标准、企业运营等方面的课程进行讲授,更加贴近生产一线。

(四)培训方案的确定

培训方法是联系内容和学院的纽带,也是课程内容得以理解掌握的桥梁,同样的知识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来传授,效果有天壤之别,所以在对于中职师资培训中方法的确定就显得相当重要。在以往的中职师资培训中,40%左右的学员都反映是被满堂灌知识,目前在职业教育中常常采用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分组工作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而单一的办法都不能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教学特征,同时,因为我们面对的学员是要走上讲台的教师,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借鉴了现下流行的“ttt”培训,同时结合汽车行业生产实际,多采用案例分析、行动导向等方法交替进行。

(五)培训团队的构建

培训方案及授课讲师确定以后,我院着手组建培训团队。团队的成员不限于几名参训的授课专业教师,而是包括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工作组织人员、过程监控人员等在内的一个团队,承担项目过程监控、培训期间后勤保障、教学督导、学员信息反馈等工作。

(六)理实交替开展培训

为了解决汽车类专业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我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借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理实交替的培训,即在校内完成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再分组到我院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生产锻炼,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

(七)训后关怀回访

我们对每一期学员登记造册,并通过QQ群、微信群等平台搭建了交流和回访平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了解,掌握学员培训后的反馈,以及加强与每一期学员的交流,能及时解决学员在实际授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能第一时间了解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来改善我们的培训课程和方法。

对2013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师资培训进行了实施和调研,调查的55名学员全部对培训的工作非常满意,认为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大大提高中职师资的能力。在55名被调研的教师中,对实训设备的满意度达到96%,对理论教师的满意度达到98%,对校外实训基地培训教师的满意度100%。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

目前部分中职教师只是把培训当做任务,并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加上中职师资培训一般都是安排在暑期,部分中职教师承担了较重的招生任务,所以在培训中经常请假,缺席授课,效果较差。如果将专业教师在培训基地的培训评价和是否取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并把培训学分计入档案,用于冲抵其他任务,以此让参训学员对学习过程更加重视,从而保证培训质量。

(二)加强中职专业教师培养基地建设

严格按照广西区域汽车行业发展对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和专业教师的实际需求,按计划实施中职教师培养基地的建设,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强原有师资培养基地的建设,在经费和培训计划中重点向这样的基地倾斜,并通过各种项目采购、添置实训设备,完善基地的建设。同时,不断开发和增加校外实训基地,完善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让校外实训基地在师资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基地教师队伍建设

要培训中职的师资,先要把自己的师资培养好,需要想办法让基地的管理人员、专职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到区内外的高校学习,到更高的学府里深造,充分学习和吸收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见习,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掌握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把握行业发展及技能需求;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校外兼职教师的评聘制度等。

(四)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目前的中职师资培训体系下主要还是基础培训,由于每一个中职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对专业教师的知识技能需求也不相同。而同一批送培的中职教师也存在较大差异,水平参差不齐,这也造成了在培训中部分效果好,部分没有效果。应扩大培训面,同时针对特殊需求的学校开展量身定做的培训课程,更有针对性。

(五)提升服务质量

中职师资培训基地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培训开始和结束以后都需要跟踪服务,同时建立中职教师培训档案,完善学员培训服务体系。还可以根据各中职校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开展灵活的培训课程,如送教上门,或者在学期中开展短训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邱春丽.职教教师专业化培养策略初探[J].中国教师,2009(14)

汽车修理培训篇2

关键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培养的学生数量和质量已无法适应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加大改革进程,为社会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汽车维修人才。

1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现状

1.1维修专业人才缺口大

我国每年新增汽车过千万辆,但每年增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不足几十万,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捷。

1.2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国内汽修从业人员层次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例如在一些大型修理厂,甚至约有60%汽车维修人员属于初中文化程度。

1.3技能型人才紧缺

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不仅需要一般维修保养的“汽车护士”,更需要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检测仪器诊断出汽车疑难故障,并进行高效维修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即“汽车医生”。我国汽车工业相对起步较晚,“汽车医生”等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现状更加明显。

1.4汽车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高职院校约有百余所,大多数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容乐观。虽然部分学生毕业时已经取得了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等资格证书,但其实际维修能力还不如初级工,不能很快独立承担汽车维修一线工作。

2国内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校企合作不紧密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但很难做到紧密有效的合作。由于没有得到汽车企业有效的参与支持,高职院校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定位、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建设等环节,都缺乏汽车企业所反馈的岗位资质要求及先进理念等,使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2.2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大多院校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程按学期分开设置,一般是先基础后专业,欠缺关联,这使得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知识脱离,无法起到基础文化课辅助专业课的作用。汽车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现状不符,教材内容偏向大量学科性内容,忽视各种单项训练,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落后等,也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2.3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薄弱

大多汽车专业教师是由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一线汽车维修实践能力和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汽车维修技能指导。高职院校实训专业设备不足或相对陈旧,也严重影响学生维修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

3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3.1加强校企有效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汽车校企有效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更新原有的知识,应用企业提供的实际维修案例,将理论教学与维修一线的技术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指导学生实训汽车维修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院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分减高昂的汽车维修设备费用负担。再者,对学生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直接到合作的汽车维修企业实习,既能够学习到最先进实用的技术,又能和企业员工一同接受企业的培训管理,大幅缩短学生就业之后和企业之间的磨合期,快速适应岗位。对企业而言,可以优先从合作院校选用优秀维修人才,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整体实力。

3.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

首先,要调整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其次,要加快高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注重加强汽车维修操作技能、汽车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的综合学习,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最后,加强学生从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只要具备了扎实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一定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职业道德。

3.3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又擅长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创造浓厚学术氛围;三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种竞赛比武,提升整体能力素质。四是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等。通过多种途径和举措使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首先,要注重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汽车维修专业应按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分别建设多个不同功能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如汽车结构分析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检测维修实训室、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等;其次,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顶岗实习和暑期实践锻炼,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已步入科技发展的快车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日趋紧迫。目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完善服务功能,才能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打造现代汽车维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航母。

参考文献:

[1]王宏威.浅析我国汽车维修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资讯,2006.

[2]田光辉.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现状与人才培养[J].北京汽车,2005,(5):12-14.

汽车修理培训篇3

摘要:汽车专业近些年来已成为学生及家长推崇的热门专业,但是从汽车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可以看出,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综合实训项目化教育模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技术人才教育的缺陷,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从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综合实训项目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为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汽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近年来,我国各高职院校针对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地尝试改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提供了全新的方式。笔者对汽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以及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在汽车行业人才不断受到重视的同时,汽车行业的教育模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汽车专业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理论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进行理论传授,汽车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汽车的故障检测以及维修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理知识以及机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入学时,首先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但是我国过于强化这些理论知识的作用,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

2.案例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模式

为了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开始结合案例让学生亲自操作,之后教师对操作方法以及原理进行讲解,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技术能力,但学生就业时,还是无法达到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实际要求。

二、综合实训项目的概念及意义

综合实训项目是近些年来针对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出的全新教学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培训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综合实训项目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岗位综合素质进行集中训练,模拟实际工作岗位,并对该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进行培训。汽车行业各岗位的职责差别较大,综合实训项目就是针对汽车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综合培训,例如,汽车接待员专门培训其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汽车电工主要培训其技术能力,汽车钣金工及喷漆工着重培养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三、综合实训项目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尝试

在汽车行业中,故障判断是最考验技术的一项工作,故障判断主要是电工以及底盘维修工的工作。底盘维修相对简单,大部分是物理性异响的判断,针对该工种的人才培养,综合实训项目主要针对异响声音的辨别、异响原理等技能进行培训,辅助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术语解释能力。

电工是汽车行业中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种,电工不仅要对电路故障判断明确,还要对最简单、迅速的故障排除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电工还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跟进新车型的新技术。综合实训项目对汽车电工加强了具体、深入的技能培训,并对电工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进行了引导,使电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综合实训项目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对汽车技术工种以外的汽车相关工作的素质培训,例如,汽车维修接待的语言沟通能力。在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中,会模拟各种情况,对汽车维修接待的沟通能力进行考验,锻炼学生应对某些突发事件。同时,锻炼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内部沟通能力,判断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并为其安排维修任务。

在汽车行业,客户经理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岗位,客户经理能够弥补维修接待中的沟通不足,满足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在针对客户经理职位的综合实训项目化模式培训中,尤其要培养其在遇到情绪比较激动的客户时的应对能力,模拟事态现场,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及指导。

四、小结

综合培训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未来我国教学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尤其针对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综合性实训项目结合了汽车行业中具体的工作内容,并针对这些工作内容对应的岗位所需要的人才进行了全面的培养,促进了我国汽车专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未来的职业院校教育模式也应该运用综合实训项目模式,全面提升人才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后循,宋卫东,赵世婧等.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汽车修理培训篇4

关键词:汽车;维修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71-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这个行业市场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和市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汽车维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对加快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汽车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数量较多,各个企业的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部分汽车维修企业不重视人才的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跟不上现代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造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对现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不熟练,不能充分发挥故障诊断设备应有的作用,导致不能及时解决维修中的疑难问题.

2.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当前我国多数汽修企业存在安全管理上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一部分汽车维修商虽然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识,但是却没有具体的管理举措;另一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却执行不力。二是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不足。三是缺少科学的管理标准与预警体系,假如产生问题就会变得难以应对,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3.汽车维修服务质量规范体系尚不完善

汽车维修需要规范服务的内容和流程。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汽车维修服务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汽车维修4S店有生产厂家统一制定的包括进厂接待、维护作业、结算交车、客户回访等服务规范,但仅对本厂品牌有约束力,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很大,也不够全面;其他二类企业,特别是三类企业,根本就没有专业化、规范化服务的意识,更谈不上建立相应的维修服务规范。

当前,部分维修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用户利益,不公布或公布与实际执行不一致的收费标准,甚至虚报作业项目和价格,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把小问题说成大问题,把没问题说成有问题,或在车辆零件上偷梁换柱获取不正当利益;在价格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常常随意抬高工时价。

二、我国汽车维修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为规范汽车维修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国汽车维修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1.改革专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较强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因而,从培养人才的长远计划来看,首先,我们必须改革普通教育和大学培养制度,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让专业院校与企业走联合办学之路。

其次,要将人才培训纳入国家及行业的计划,采用分级培训方式:(1)国家及行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针对不同种类的技术人员编写不同的教材。(2)由国家及行业的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织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然后由这些高级技术人员再负责对企业内部一般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再由一般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机械操作手培训。(3)国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的教材编写和培训应给予特殊的支持。

三是充分利用每一次设备采购机会,接受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商的使用和维修培训或者企业可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地方的区域维修服务企业可以与生产厂家合作,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中心来培养修理、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方面(包括设备安装、调整和小修)的熟练工人。

四是企业制定培训计划不仅要满足自身的要求,同时最好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免技术的重复培训。

2.强化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上,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这种管理形式在汽车维修当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实施全面的安全培训,而且还应当全力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注重于宣传的成效,在内容上应当更为注重知识性以及趣味性,从而形成浓郁的安全管理氛围,让员工们在其中真正树立起安全理念,一步一步从企业要求我注重安全发展到我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之后再发展到我有能力保障自身安全。同时,在汽修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一定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之原则,运用相应的措施来提升从业人员对于落实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提高全体员工的实际安全管理能力,并在安全管理当中让员工们找到当家做主的感觉,从而建立起安全管理的共同意识,让安全管理能够深入实施。

3.建立完善汽修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和完善汽修行业维修质量管理网络由政府部门牵头、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管车辆安全检测和综合检测交通汽修管理部门管汽修企业,环保部门管汽车污染,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汽修质量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

其次,督促、指导汽修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度,实行企业一把手亲自管、质检部门具体抓、全体员工齐参与的汽修质量管理机制。

最后,引导汽修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1509000质量管理标准,要把“三类”汽修企业开业条件与1509000认证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汽修行业的1509000认证工作。

总之,除上述问题外,当前的汽车维修企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只能节选几个问题作探讨,此外,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及汽车维修企业在维修管理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实践和探索,尤其是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和汽车企业本身,都应该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汽车维修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林瑞花.浅谈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J],职业,2008,(20)

[2]沈树盛,陈良清.论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与发展[J],实用汽车技术,2007,(06)

汽车修理培训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汽车检测维修技术

1“五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而没有办学特色的专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我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形成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和定位,通过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准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来实现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制订出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合一”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了“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操作与维修”“五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独立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任务,实现岗位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同步,提高对实际工作岗位的综合适应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1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汽车服务行业需要的、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汽车服务行业需要,以“实用、前沿”为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岗位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色,教学内容应特别注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养。

首先,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一是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6大专业核心模块课程。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将能力进行分解,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建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具有职业特色的六大核心模块课程体系。二是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有:习教礼仪、汽车文化等;课外素质教育课程有: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通过素质课程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学会做人。三是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六大核心模块课程,教师上课有教学录像、课件;学生学习有任务工单、技术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建设了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0GB的教学资源库。四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学年修订一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技术标准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1.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以现有的院级教学团队为基础,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师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实施能力,着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教师36名,其中专任教师18名,兼职教师18名。专任教师中有院级教学名师2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学位10人;5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6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兼职教师都是区域内高校、汽车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并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技师4人、技师5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其教学团队也被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1.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已成规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4500m2,建有汽车检修技术实训基地、汽车电控系统检修实训基地、汽车检测维修服务中心3个实训区、30个一体化教室,设备总价值236万元。并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在校内建立大学生“汽车美容”创业基地。本专业与12家汽车生产、维修企业、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合作建立了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及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1.4专业社会服务颇具影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担负烟台市汽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任务。近3年,为高职院校及中职院校举办汽车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师资103人;为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汽车技术培训160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作为市属的技能鉴定所、山东省高级汽车修理工仿真考试基地,承担汽车维修工、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等工种的职业鉴定工作,年均鉴定量达到600人次;与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承担了汽车修理工二级(技师)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年均培训量到达120人次;专业骨干教师为烟台电视台《靓车无疆》栏目进行技术讲座12人次。

1.5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本专业学生近3年已有22名毕业生升入对口本科院校学;2008年和2011年代表学院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分别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连续3年参加山东省高职院校汽车技能大赛,获得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汽车修理培训篇6

关键词:示范校建设汽修专业内涵建设建设思路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创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汽修专业”),专业自成立以来,招生人数连续攀升,市场前景好,企业来校洽谈合作培养、订单培养、招聘人才的数量逐年增加,专业特色与优势日渐形成。汽修专业要借省级示范校建设机遇,利用好政策和资金,立足龙岩汽车产业优势,练内功打品牌,建内涵促发展,把汽修专业建设成为福建省示范性重点专业。

一、适应产业发展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立足点

1.专业紧密对接龙岩汽车产业。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持,其立足点和目标就是质量[1]。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突飞猛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剧增,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维修与检测人才被列为我国四大紧缺型技能人才之一。龙岩的福建新龙马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汽车整车企业三家之一,年产销量三十万辆;福建的汽车改装企业14家中有7家落户在龙岩;目前龙岩市各类汽车检测维修企业超过200家;龙岩拥有一些全国知名工程车辆和特种汽车生产企业:装载机单品产销量全国第一的龙工集团、福建省龙马环卫汽车有限公司。汽修专业紧密对接龙岩汽车生产、检测维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2.专业建设要补齐短板勇于创新。

我院汽修专业创办较晚,前几年学校的重点放在创建国家骨干校建设上,汽修专业的建设相对滞后。专业缺乏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技能大师,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师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技能方面的优势还不明显;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待加强;实训条件和教学资源库较薄弱还需进一步完善;校企融合深度不够,校企共育人才模式、校企共建共用实训基地等合作形式需要深入实践与创新。因此,在为服务区域经济,对接地方产业,作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中,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通过建设加以补齐和完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

1.创新校企共育人才机制。

专业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汽修专业要成立由龙岩汽车检测维修协会、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汽车4S店等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共育长效机制,以提高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模式改革。结合汽车生产和检测维修企业的核心岗位的任职要求,制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能力形成的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发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形成“二元五共模式”校企合作机制,即校企共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共育汽车维修技能人才,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共同参与社会培训服务。

2.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2]。汽修专业是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它适合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龙岩汽修企业分布广泛,拥有众多高端汽车维修师傅,我院于2014年引进龙岩中顺汽车修理厂,聘请该厂师傅参与实训指导。采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有利于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要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所以,要把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贯穿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以专业教育为载体覆盖专业教育的全方位。美国mBa毕业生公认的三个基本品格为“负责、正直和诚实”,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成功企业家人品的第一要素。对学生进行有关创新创业品格的教育,有助力于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企业家精神产,使学生具有探索真理的勇气和独立的人格,以及创新创业的激情,从而产生不竭的创新、创业动力[3]。积极构建汽修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合汽车生产、维修企业,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把老区文化、汽车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理念及职业道德等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保障

1.构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师资队伍。汽修专业老师必须具有懂理论、熟技能、会指导的能力。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优良与“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双师”指专业教师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工程师证或(高级)技师证。建设期内按汽车机械方向和汽车电气方向,完成培养两名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两名,通过引进或培养一批专任教师,使师生比达到1:18;“双师型”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100%;专任教师研究生或硕士学位以上比率达到7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率达到30%以上。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和实训指导,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2.打造实践型教师队伍。

要形成教师队伍的科学培养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教师挂职锻炼制度、“访问工程师”进修制度及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聘用制度。新录用老师在上岗前,要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在岗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教师继续教育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450学时,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老师每年有二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师每两年累计两周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学习考察与调研。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参与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工作,面向社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承担科研任务,调动老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与团队合作意识。

四、建设好教学资源是基础

教学资源是教育学生的有效载体,汽修专业是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充足的软硬件教学资源作为基础。

1.完善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好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训练环境。按“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的思路,依据高水平、开放式、生产性、共享型的建设原则,把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建成“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使本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新建和完善汽车检测与维修有关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必要的技能训练需求,参照汽车4S店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组建创新创业指导团队,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成立特长生工作室,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定专业课程相应的实施课程标准,通过校企共同开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把教材建成学生学习、企业员工培训“双用”教材。利用学校校园网,按照专业群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包括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校企共享资源平台,融合汽修专业教学资源和企业员工培训资源,集专业行业标准、网络课程、教学课件、企业案例、专业认证、技能鉴定、实训基地、维修行业资源、新能源新技术、汽车品牌文化、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等于一体的数学化教学平台。

五、发挥好社会服务和引领示范是优势

1.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专业通过社会服务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参与社会服务具有双赢性,发挥专业师资和设备优势,企业既能从中受益,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又能锻炼丰富教师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以成立“汽车技术服务中心”为窗口,通过与引进校内的“龙岩中顺汽车修理厂”深度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业务,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各类汽车技术的培训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为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服务。

2.引领示范,带动专业群协同发展。

我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思想,通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重点建设,形成具有办学理念先进、校企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等优势和示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引领和带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群的建设,实现专业群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整体推进,最终提高我院整体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洋,卢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教学规范管理[J].管理学刊,2010(01):82-83.

汽车修理培训篇7

关键词:汽车市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1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

汽车修理培训篇8

一、中职实训课程综合化项目课程的内涵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综合化项目课程就是强调各个汽车实训课程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分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学科领域之间彼此孤立,防止相互重复或脱节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依照这种思想和原则设计的课程为综合化课程。中职教育的实训课程综合化项目课程是以“实训教学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实训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实训课程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项目课程就是把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维修、服务、经营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实训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汽车维修工作任务作为实训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

二、实训课程综合化项目教学的探索

1.工作任务分析

首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经反复研讨确定了本专业所应对的职业岗位:汽车电器维修工、汽车维修工、汽车美容师、汽车油漆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检验员;然后,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详细调查其工作过程,分解其工作任务;最后,研究其所应对的职业能力,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由汽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同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对照专业技能鉴定标准,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实训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业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综合化项目实训课程体系。

2.实训课程综合化项目教学的确定

我们要依据市场需求、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汽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来确定项目课程。实训课程综合化项目教学整体改革方案,必须从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需求特点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科学地处理好针对性与适用性的关系、发展后劲与就业竞争能力的关系。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行业对用人的建议、要求,最终根据目前本专业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以及中职学生在校时间改为“2.5+0.5”的实际情况,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应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具备汽车运用技术及解决汽车技术问题能力与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我们通过三个层面,设置了实训课程。

汽车修理培训篇9

关键词: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状况;素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更为重要的是,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生产和消费2009年已突破1000万辆,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与此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开发,汽车技术已步入高科技领域,更为先进和智能化的汽车不断地涌入我国汽车市场,现代汽车已是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已步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也紧跟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汽车维修已由传统的凭经验维修转变到靠资料、设备和检测仪器。同时,随着维修管理的不断科学化,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基本原则,以不解体检测诊断为前提,高质量、快速维修的维修方式已成为汽车维修业的服务准则。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汽车,我国急需大量的高技能汽车修理技术人才。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是汽车维修企业一线从业者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括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高技能人才状况分析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调研与分析在我国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一线作业的维修人员主要包括维修电工、机修工、钣金工、保修员、汽车技术总监、配件经理、车间主任等。通过调研发现,这些从业人员中,持有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的不足50%,而具有技师以上资格证的不足10%。从业人员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少。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的抽样调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26.2%;在一线工人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38.5%,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为9.3%,经过维修基础培训的为38.7%。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中学毕业生、转岗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到汽车维修企业求职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中专和技校毕业生,这类人员在维修企业中已趋于饱和,而具有中、高级水平的汽车维修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缺少的不是中专、技校培养的汽车“护士”,即普通维修工,而是高校培养的汽车“医生”,即高技能人才。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1)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五部委(教育部、原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联合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报告指出:在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中,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为30.4%、43.1%、26.5%,而发达国家分别为15%、50%、35%。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2)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5%、51.5%、10%,而发达国家分别为20%、20%、40%。(3)培训不足。由于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在人才培训上投入不足,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经过系统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极低。即使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由于企业与学校存在差异,也需要接受相关技能培训。因此,我国汽车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4)恶性竞争。竞争导致优胜劣汰,但是,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企业为降低维修成本而不重视维修质量,在人员方面大量聘用工薪低的农民工,从而使维修人员的素质全面下降。(5)收入偏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偏低,缺乏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技术人才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6)流动性大。高技能人才、维修工甚至企业高管频繁跳槽,这种流动不仅发生在行业内部,也发生在汽修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维修专业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汽车维修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和收入偏低,是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流动性大,不仅造成大量汽修专业人才流失,而且影响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汽车维修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维修技术的进步。维修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转变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维修”为主。有资料表明,现代汽车维修需要40%的精力查阅资料,30%的精力分析故障,而拆装零件的作业由过去的70%下降到30%以下,“七分诊断、三分修理”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维修对象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人员高素质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管理电脑化、故障诊断专家化,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的发展趋势。这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的汽车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技能汽车维修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汽车排放与控制等。掌握这些知识需要经过在高等院校的系统学习。

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检测设备操作能力等。技能好坏是评价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不仅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以上的资格证书,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能够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对于新的车型和进口车辆,能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另外,应善于通过自主学习或进修,掌握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和成果,保持知识不断更新。

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这也是汽车维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具有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现代汽车是一个高科技的综合产品,汽车维修人员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娴熟的技术和操作能力,现代汽车维修需要整个维修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另外,汽车维修作业需要经常与汽车使用客户打交道,询问汽车的使用情况和故障征兆等,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善于交际并与人融洽相处。

对于汽车维修企业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高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与灵魂。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不仅要靠汽车维修企业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而更主要的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目前,大中专和技校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达不到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具备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还要接受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对于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需求,高等院校要针对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承担起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2]魏庆.汽车维修业发展概况和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3]马聪承.汽车维修企业和人员从业环境分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7):34-40.

[4]白韶波,倪雅馨.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人才发展问题[J].北京汽车,2009,(4).

[5]王志欣.汽车维修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0,(32).

汽车修理培训篇10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中职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要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汽车维修;中职教育

一、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中职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要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据调查表明,在汽车行业里,目前以“四位一体”品牌企业为主,集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同时,汽车维修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整车或总成大修作业已经不适宜,行业的重点转向检测诊断技术和售后服务,但既掌握汽车专业技术、又懂服务管理的人才奇缺,特别是掌握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的人才。为此根据中职的指导思想,确定出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以汽车维修为主,兼顾具有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实际能力。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确定毕业生必须要达到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形成了汽车维修专业基本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与汽车发展相协调或超前。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的依据,修订教学大纲应以企业的发展和要求为依据。汽车维修专业重点是抓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将其分为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或者是教学标准),把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四门课作为改革对象,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课时比例约为1:1。各门实践课程都编制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特别是实践教学内容要服务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学要面向实际应用。实践教学要与汽车维修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使教学更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

(三)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同时可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要求学生考取汽车维修中级工等级证、汽车营销师证和汽车驾驶员证等证书。

三、加强校内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一)加强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的建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应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场地面积和设备布置要求与实际的企业接近,最好能开设校办汽车维修企业,与品牌企业联营,提高相应的职业仿真的程度,并且要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

(二)加大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为了适应汽车修理企业的需要,实习实训基地应配套先进的设备和检测仪器。由于中职教育起步比较晚,中职院校大部分对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少,现有的实习设备陈旧、数量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大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比较重视对实习实训的投入,引进500万欧元的西班牙政府贷款购买实习实训设备,加上南宁市政府给予的配套资金,在未来几年内该院将建成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发挥整体的培养优势,完成本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

(三)加强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充足完善的实习设备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要跟上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步伐,应注重实习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以便及时给学生补充新技术、新知识,适应企业的需要。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让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生产全过程,了解汽车维修工艺等。因此,必须建设校外的稳定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汽车维修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部门经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加深对实际生产的了解。学校的教师要深入校外实习企业,经常了解学生定岗实习的情况,征求企业对办学的意见,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很快掌握汽车维修工艺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同时,企业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作为录用员工的依据,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拓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