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十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十篇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7:5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1

说到我学的这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算得上国内本科专业中名称最长的了,为了方便,我们一般叫它“资管”。

不过,从2013年开始,填报高考志愿时就看不见它的身影了。因为在2012年,教育部将这个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

拆分前的“资管”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研究的是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等。拆分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仍旧属于人文地理学,侧重对城乡规划与管理的研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则属于自然地理学的范畴,侧重对自然资源管理及环境保护的研究。

作为“资管”专业倒数第二届的毕业生,看见自己所学的专业“消失”了,不免有些伤感,但对今后报考的同学来说,拆分后的专业方向划分更细,专业学习自然也会更有针对性。

如果大家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这两个专业感兴趣,不妨听我描述一下它们的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两个“不是”:不是“城市规划”,不是文科专业

经常会有同学把“资管”专业同“城市规划”专业弄混,我自己填志愿时也是,一直纠结填哪个,不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

首先,两者的学科属性不一样。“资管”属于理科,是地理科学类专业,4年制,主干课程为地理学、环境学和管理学。而城市规划专业则属于工科,是土建类专业,5年制(个别院校是4年制),主干课程是城市规划设计学和建筑学,对美术基础有要求。

说到这儿也许你会觉得奇怪,地理在高中时明明是文科生学的,怎么到了大学会变成理科专业?在我们的课堂上你甚至可以听到这样的“呼喊”:“我们在高中学的是理科啊,地理基础约等于0啊,老师你讲得再详细点吧,跪求啊,老师!”

实际上,高中阶段的学习只是让我们对地理学有基本的认识,可以说,那时候学的很多内容是“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晓的,而大学的学习则会更深入。据我所知,勘探、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等自然地理学的专业,招收的都是理科生;只有少部分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比如地理教育、旅游地理、区域地理等,是文理兼招的。所以,如果你将来想从事地理相关行业,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在地理及其他文理科目上的成绩水平。

其次,两者学习研究的侧重不同。虽然“资管”和城市规划都有规划方面的培养目标,有一些课是相通的,比如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学,但相对而言,“资管”更侧重于学术研究,城市规划则更偏向实践。

可以说,“资管”研究的是如何对一整片区域的资源和环境展开合理规划――是留作农用还是建设城镇、怎样最大化合理利用该区域的资源;而城市规划更为实际,研究的是怎样合理建设一座城镇,比如市政设施和道路交通如何排布、住宅与工商业功能区如何划分等。

“三驾马车”:地理、规划和建筑

地理、规划和建筑三方面的课程,可以说是“资管”专业的“三驾马车”。

其中,地理方面的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应用”,可以算是整个专业的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来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比如江西某县脐橙种植区划,就是通过GiS分析该区域土壤性质特点、农林业分布情况及土地利用情况后,生成的种植区划图。

遥感技术就是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观测,形成的图像能够体现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建筑物等地物的特征。遥感应用课上,除了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我们还会学习如何处理遥感图像、分析遥感数据。这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课,因为坐在电脑前看着那些图像,就好像自己悬在空中观察神州大地,感觉十分奇妙。

规划方面的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区域规划”,结合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因为在对一片区域进行规划时,一定是立足当地的资源条件,并充分结合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

建筑方面的课程主要安排在大学前期,学得不深。所以看到课表中有“建筑制图”“建筑工程制图”时,“手残”的同学千万别害怕,课上学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徒手作图,没有美术基础也能“Hold住”。

除了这些主干课程,学校还开设了大量选修课,将来想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可以选修“不动产估价”,想研究环境科学的可以选修“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之从兴趣出发,学自己想学的。

一大特色:大量实践机会

除了课堂学习,“资管”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多外出实践的机会,比如环境规划实习、土地规划实习、城市规划实习、居住区域规划实习等,这可以说是这个专业的一大特色。

大二那年暑假,由老师和研究生学长带队,我们进行了江苏九市农村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我去了扬州、泰州和苏州三个地方。

问卷调查是调研的主要手段。我们挨家挨户造访农户,记录每户人家的人口数量、收入情况、土地数量和土地性质,以期了解在土地整理前后当地生活环境、水质、土壤环境的变化。

为了做好调研,我们一队六人真是拼了。大家对农村都不熟,有些地方比较偏僻,根本见不到什么人,想问路都问不着,常常一天就在各种找路中过去了。而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村子里的老人们,一听说我们是来调研的农业大学的学生,特别热情,非要拉我们去家里坐坐,说我们是为老百姓做事的,还让我们给当地政府提意见,少规划不合理的建筑用地。

除了进村开展问卷调研,我们还走访了区政府和乡政府,搜集能够反映这个地区城镇化建设情况的数据,比如镇上人口的迁移变化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情况――是用作耕地还是建造房屋。之后我们还查阅了2000年到2013年江苏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府文件、会议记录等,结合调研成果汇编成册,并在省级会议上作了汇报。

有时候我会想,理论知识学得再多,也得在这样的实地调研中去深入体会和应用,才有踏实的收获。我也听到过同学抱怨我们专业学得太杂,有些课程只是略微涉猎,不利于将来找工作,可是有个学长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他在四年里跟着导师做了很多项目,村镇规划、旅游规划、水源地保护等,还以本科生的名义发表了两篇论文,这对他后来找工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所以,学的课程都一样,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力,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才是王道。

关于未来:想要专业对口的工作,考研吧

现在,我即将毕业了,不过我不打算工作,准备继续读研,班上大部分同学也是一样的想法,这与我们专业的就业情况有关。

与“资管”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省、市、县的规划、环保、国土、建设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在招考时大多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以想从事这方面工作,就得继续深造。

那么,考研可以考什么方向呢?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有三大方向,分别是:研究水文、地貌、气候、土壤等的自然地理学,研究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的人文地理学,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等的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相对来说,选择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将来就业会更好些,当然这个方向的考研难度也大些。

你也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比如城市规划专业。虽然某些课程与我们专业相通,但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绘图考试,徒手作图能力较弱的话,考起来会比较辛苦。

【院校链接】

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有: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云南大学济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南通大学

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院校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2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分布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

专业存在问题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专业办学建议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

  

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3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一专业设置现状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50余所高等院校设置该专业,以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理工院校为主[2]。

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学校的根本,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存基础。然而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单位的“高要求”、学生的择业观念的变化、专业设置与社会不“合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高等院校有的专业培养的一些学生质量下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当前特别重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高等院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应市场需求教育教学论文,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能够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

本文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状况,寻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多校内实践,少社会实践

(二)实践过程中旁观多,动手操作少

实践教学通常是学生分组、分时段、分空间进行,指导教师流动指导,这样对任一组而言都不是全程跟踪。这样造成一部分学生搭便车,没有真正参与到实践中,而是坐享其成。

例如做自然地理学土壤实验时,根据实验资源及学生情况,将30名学生分为六组,每组5人,这种分法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但是实验中仍发现有个别同学处于旁观状态。再以地质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为例,学生在野外进行常见岩石肉眼鉴定时,认真的学生会仔细观察颜色、纹理、颗粒物等,并用手触摸感知光滑度,用工具敲击岩石来察看硬度等。但是,不认真的学生可能只是观望岩石罢了论文提纲格式。

(三)专业教师指导实践多,企事业专家学者指导少

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基本都是由老师完成,较少聘请城乡规划、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专家。老师多是参照实践指导书指导学生实践,往往上下几届学生实践环节都相同,老师形成定势思维教育教学论文,缺少应变。学生的实践也是一成不变。学生参加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后往往感觉学校实践中学到的太简单,难以应对现实中的复杂局面。

在社会实际工作中,情形多样,实际出现的问题也不同。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等领域的专家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局面。但是这些实际工作者却难以指导学生实践。学校教师与实际工作者也很难进行联合实践教学。学生也很难有机会深入到工厂、企业、机关进行较长实践。

(四)实践重数量,轻质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强,所开设的实践课多,例如autoCaD上机实习、地质学基础实习、测量学实习、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居住小区规划课程设计、园林规划实习、土地利用规划实习、区域规划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无论实践课程数量、学时、内容等方面看,实践课都是比较丰富的,然而实践中师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根本不可能“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加之考核要求不高,一些学生应付了事,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再者,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缺少对学生的监管,也没有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督,因此有的实践课的“实践”效果差,实践质量低。

三适应市场需求,加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一)加强学院(系)、专业教研室等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增加社会实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性强、应用性强、涉及社会部门多,单靠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教育教学论文,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措施有:(1)增强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开展联合实践教学。(2)在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实践(实习、实验)基地。例如,可以在县、乡镇等的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建立实习基地,既可以为这些部门提供智力支援,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实践知识,积累实践经营,掌握实践技能。(3)聘请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领域的高级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等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授。

(二)加强实践过程中的监管,做到人人动手实践。

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对每个学生监管到位,有的学生就一直作壁上观,摆出旁观者的姿态。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监管。一是可以请研究生协助教师监管;二是在实践教学场所安装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对学生实践全面监管;三是加强学校实践教学部门对专业实践教学的监督。可以指派一、两名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全程跟踪实践教学。

(三)增强专业教师与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共同推进实践

大学专业教师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难以与社会上相应领域的专家相媲美。尤其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青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所以,应当加强专业教师与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一方面专业教师要“走出去”,走进社会相关行业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本领。另一方面要实施“引进来”战略,即将相关行业的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引进到学校来,聘请他们作为兼职教授论文提纲格式。此外,可以组织这些专家学者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

(四)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因此实践教学不是实践课程数量越多越好教育教学论文,学时越多越好,而是在于实践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改革。一是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结合学科专业发展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实践内容革新,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对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专业教师一导全体学生的局面,增加社会专家学者。改变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照搬照做的单一模式,增加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教学,允许学生自己创造性的实践。三是对实践教学考核的改革。四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指导书等的改革与建设。

(五)增加实践课的创新,开展有特色的实践课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比较宽,为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实践课程体系可由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课外网络学习、第二课题活动五大模块组成[3]。前三个模块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都有,后两个比较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涉及。这五大模块各具特色,共同组成实践教学。应当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加强相互衔接与配合,共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3]李森,徐颂.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专业特色的一些探索——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92-9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4

关键词:GiS,实验教学,案例教学

收稿日期:2007―09―15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0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1976―),女,汉族,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助教。

前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处理、管理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为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面向资源规划和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加强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GiS基本技能,培养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GiS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一)建立城乡规划数据库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各个城市也开始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步伐。数字城市是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图件及4D产品等内容。

规划专业信息:城市规划专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题规划、用地规划、道路规划等,以图形数据为主,基本涵盖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全部内容。

规划文档信息:规划文档信息主要包括:规划管理、用地、建设工程、报建、法规、规划设计等,以文档信息为主,是规划业务办公流程中的重要数据,一般以数据库方式进行管理是规划部门长期积累的成果资料。

(二)建设和维护城乡规划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UrbanplanninginformationSystem,简称Up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能对城市规划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主要目标,在功能上要求支持空间信息的查询、支持规划工作的日常业务办公流程以及公众的信息服务,因此,这是一个属于城市规划部门的操作型的实用系统。系统以GiS技术为基础,面向办公自动化管理,对图、文信息进行有效集成。

(三)城乡规划中引进GiS进行辅助设计

利用GiS技术,可以获取详尽、可靠、准确的测绘基础数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GiS技术强大的制图和空间分析能力,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GiS可提供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的工具,利于数据库的更新,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还可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作,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一,促进城市规划工作。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GiS对于不同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目前,全国开设GiS课程的高校很多,涉及的专业也很多,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GiS主要是从事关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方向的工作,结合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考虑,该专业的GiS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主要以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规划设计为主。即空间数据的信息化和应始终成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主线。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

重基础知识传授,忽视技术应用是当前GiS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高度统一的课程,实验教学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掌握理论课所讲授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并一次安排实验课教学。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将实验看分为“原理验证实验”与“创新实验”两部分。原理验证实验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指导教材所述方法步骤完成。这部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和综合实习两部分,通过完成实验作业可以对一些难理解的重要环节做到真正理解并能够应用,并可用通过实习课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理论课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并补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构想与实验方案,报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多性与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原理验证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实习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多媒体课件演示;对于综合实习部分的内容,采用的是案例教学。通过对真实、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解决思路、方法的讲解和演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非典型事物与事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不是要求唯一标准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实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经验。在典型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素材取之于实践,有真实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实地面对问题,其处理和解决的方法就是以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3。

对于创新实验部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自学、讨论和教师单独指导。大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或是通过参加各种单位举办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大赛来进行创新实验,在创新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施和教师指导,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前进入工作适应期,为毕业后较早进入状态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检验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就必须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使考试方式灵活多样。以前的考试方法,大部分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死记硬背,常造成高分低能现象。通过改革,采用笔试+机试(分值比重6:4)。笔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而机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反馈来看,这项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过关的不良学风。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浅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5no.26,138―13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5

【关键词】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影响分析

国家经济建设环境的稳定,其与内部城乡空间规划体系的健全密不可分,在这个过程中,城乡规划建设体系是一种重要的模式,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稳定有序发展,我们需要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的健全,从而实现与土地管理环节的有效协调,以此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推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关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环节的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也在迅速发展。我国在建设现代化乡镇、城市的过程中对土地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是非常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土地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找出如何统筹推进土地管理和城乡建设的方法,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1]。所以说,这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和城乡规划建设密切相关的。

首先,在当代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内外因素的影响,不能确保该规划系统环节的稳定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系统的健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利益,甚至为求利益不折手段,而他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比如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地的破坏等。对于土地这一无形资产来说,它的价值基础是比较大的,往往开发商需要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加上资金的周转期比较长,就使得很多开发商不顾气候和土质等问题,直接进行开荒,不予环境的适应性全面考虑。一边退耕还林,另一边却毁林开垦,导致占补不平衡,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我们的生存要素。

其次,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深化,离不开对其土地管理环节的优化,这是城乡规划建设系统得以稳定发展的需要,由于其土地管理环节的缺乏,就不能确保其城乡规划体系的健全,就容易导致一系列的难题的出现,目前来说,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土地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当中使用到的技术也很多,这也就使的一些开发商为节约开发成本而偷工减料,使用不合理的技术,导致了土地管理质量的降低,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第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影响土地管理环节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如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其在我国土地开发的整理工作中发挥着向导和主渠道的作用。我国政府投资力度有限,难以包揽土地开发这笔庞大的资金,所以需要拓宽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主体。

第四,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的规划管理缺乏灵活性和稳定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土地利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进行适当地调整,但事实上很多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表面文章,实质上一成不变,与现实脱节[2]。但灵活性不代表可以随意调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是稳定,而这正也是现实中所缺乏的,规划的不稳定既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同时也无法达到保护耕地及发展经济的目的。

2、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对策

首先,土地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与人员的专业素质。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土地开发专业技术团队是确保土地开发建设工作高效率、高水准完成的必要条件。针对于我国的这种现况,应该通过不断地加强新技术应用培训,来提高专业土地开发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以此保障土地开发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与此同时建立一套严格的、专业的考核与认证制度,定期地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与认证,从而使专业人员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其次,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于已有的土地规划要综合地、全面地考虑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建立生态型的开发管理制度。深刻地分析土地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矛盾,相应地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充分地认识到土地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相关的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预测对城乡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保持好城乡建设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第三,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拓展资金的来源,以确保土地开发的前提条件。根据不同投资者的不同心态、目的,以土地为结合点有效地融合政府、企业、个人这三个投资主体。

第四,对于土地管理工作,要做好土地的利用规划,做好一切编制规划的事前工作,编制规划报告,使其有效地解决城市规划与市场脱节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以保证土地的正常使用,保证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实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第五,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和完善土地规划功能,使其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向、速度相协调,以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并寻求集约紧凑的布局模式,强调内涵发展,杜绝形象工程。从城市的科学合理布局、交通运输功能之间的联系出发合理确定城市化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土地规划[3]。

3、结论

城乡总体规划是较长一段时期内城市、乡镇发展的总蓝图与总部署,其中包括规划中所需要的土地数量、用途及位置分布。这需要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全力配合,给予数量和结构上的保证,并且尽量使有限的土地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避免指标的浪费。当然随着目前城乡规划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城乡总体规划的进程,影响到土地的使用效率,影响到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配置的优化。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以使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于精杰,刘志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2,19(9);

[2]田纯.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3]贾莉.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国土资源.2012,1(46);

作者简介:

朱雪妍,女,辽东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建县始于公元195年。1988年撤县设市,东阳素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之美称。全市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人口80万,下辖17个镇、4个乡和6个街道办事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中心拓展,两区并进,拉开框架,基础先行,园区共建,整体推进”的城镇发展思路,着力塑造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实现乡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促进全县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卫生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历年增加,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内容。转运环节是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其布局对整个垃圾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点研究转运站的选址,以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

目前,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城乡一体化课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哲学、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途径理解不同,如社会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协调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循环流通,生产力合理布局,确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高度共享城乡资源。经济学家则认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制定平等的经济政策,使得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由运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生态学家认为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就必须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对峙、城市和农村对立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空间布局的相关学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调整和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通过有效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点状设施与各交通设施的线状设施之间的结构,使得城乡之间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顺畅,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2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

2.l系统性、独立性

各个系统规划的内容是完全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系统都完整地自成体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系统历来是市政规划管理棘手的问题。但各个系统规划内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概括为源、管线、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供给部分的相关内容。如给水系统的水源,能源系统的热源,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确定、设施规模选择、设施建设要求等等。管线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设及相应的管径取值等内容。用户则包括社会生产及生活用户。

2.2规划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面积广,建设周期较长,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资渠道,国家政府投资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2.3改良维修困难度大。由于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敷设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视,往往等出现问题了才想起如何补救维修。

2.4协调、管理部门多。基础设施规划涉及十几个小类,每部分管理的部门不尽相同,当需要协调的时候,各部门利益会出现冲突,处理难度比较大。

3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3.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各种危机相应产生,为了人类未来发展考虑,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将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来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内容。

1)区域统筹建设范畴

基础设施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点,但很多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去考虑其设施的建设与布置。如水系统中整体流域协调、水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电信系统规划;安全防灾系统中防洪、防震等规划;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环境分区规划。

(1)水资源流域协调。水系统具有流域性,一个地区的水系统的流域可能不仅局限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还涉及其他地区,因此需要规划流域协调区,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区划(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渔业等)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如按照水资源保护要求及标准,控制协调流域内供排水、防洪排涝、灌溉等内容的设施建设。

(2)水源保护。水源保护包括饮水水源保护和其它水源保护(如风景水体保护、生态水体保护等),在各种水资源保护中应该优先保护饮水水源。首先结合现状水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现有水库的库存量能否满足附近区域的供给。在大区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虑建设水库工程解决水源问题。从整个区域确定好水源后,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划分各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需要执行的标准。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节薄弱,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农村的发展建设情况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政府通过各种调控引导和投资建设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找到合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实际地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

4结论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状况提出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协调相关各类型、各层次规划,使城乡一体化中的基础设施规划能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规划的管理提升城市发展的品位,通过管理来协调城市的建筑发展和公共资源的利用。

二、城市规划的方向

1、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国家“四大主体功能区划”成果。国家在“十一五”的国家政策规划中明确的提出了:城市规划的过程必须要完全依照该城市的居民分布、经济情况、城市发展潜力、城市格局等各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详细的考虑,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规划四大主体的原则,也即是: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以及禁止开发的区域。这四大主体的城市规划是国家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政策,也是国家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只有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完全落实该政策成果,才能使得城市的规划能够由极大的有利经济转变的粗放式以及城市经济转变的外延式,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能够较大的减缓各个城市区域之间的经济攀比以及胡乱发展的情况,从而也尽量的避免了城市各个区域之间不重复的建设城市设施,减少城市资源的浪费,有利的促进了城市区域之间的协调性。最大化的实现了城市不同区域与不同空间的各项资源合理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生态网络格局。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一个全球战略性的眼光来构建整个城市的经济体系,以建立人工化的生态环境作为目标来进行建设,从而更好的完善城市各个区域与区域之间所共同发展的支撑体系,从而极大的提升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态以及自然生态的建设的质量、范围、效率。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城市发展面貌,使得能够与其他的区域、其他的城市相互的协调,整个国家呈现出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

3、制定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在城市发展脚步加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兼顾好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循环经济的主导理念做为引导,科学有序的发展整个城市的各个环节,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型,提升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发展的方向更为健康,城市的各项资源也得到了高效的利用,城市在人口就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环保产业的发展,整个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稳定性的发展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线之上。

二、实现城市规划生态化管理

现代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高要求,生态破坏的加剧,使得城市生态规划提上日程。做好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扩大资源利用度,提升城市承载力

如前面所讲,城市承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化,是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的一个重点。城市的资源不仅仅指城市经济资源,还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只有充分利用城市已有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把城市中的各项资源价值发挥出来,才能保证城市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的承载力,使城市变成不枯竭的资源。在城市经济资源的利用上,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控制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做到不浪费一毫经济财富,保证城市经济效益合法化,最大化;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将历史因素,本地民俗注入其中,变无形的精神财富为实际效益,全面实现城市发展。只有全面开发现有资源,寻找新能源,开创特色资源,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承载力。

2、调整城市格局布置,缓解城市压力

城市是一个大的集合体,将人口,建筑,交通,环境集结于一体,所以要以格局促发展,以布局显城市魅力。密集的人口,拥挤的交通,浑浊的空气成为旧城的标志,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必须以改变这种现状。小高层的规划降低了人口对土地的需求量,减轻了城市用地压力;高架桥的规划,将交通立体化,降低了土地消耗,缓解了交通压力;城市园林规划,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再者,我们从宏观上分析,城市各因素的合理布局,与城市的良性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工业带,绿化带,居住区的合理布局,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上发挥着重要功能。无论微观上的城市内部规划,还是宏观上的城市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才会最大能量的发挥作用,从而,减轻城市压力。

三、城乡规划管理在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应该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看待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把城市和乡村看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复合系统,整合地域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合理利用城乡土地资源,建立城乡协调互补的产业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间的统一合理配置和有效衔接。具体说来,要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围的变革

推进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首先应进行规划体系的变革。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重点进行建成区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仅仅涉及到发展规模预测、职能分工和发展方向的定位、很少进行全县域统一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是全县域统一规划,但由于仅仅侧重于土地类型划分,用地预测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方面力度不够。因此,应该创新城乡规划体系,进行覆盖整个行政地域的城乡统筹规划(总体规划),把广大乡村和城镇的规划建设纳入总体规划,扩大规划范围,为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规划指导和用地控制,从而成为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主要依据。

2、土地所有权和土地规划利用的变革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工作,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域上进行。在当前城乡土地所有权归属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一体化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应该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在保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土地的使用必须依照城乡总体规划进行统一合理的利用和管理。集约利用乡村和城镇的土地资源,做到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地域全覆盖,并进行城乡统一的用地审批和监测,严格制止各种乱用土地和浪费土地的集体和个人行为,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的合理集约利用,为城市空间的外向拓展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3、实施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应该有助于人口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对行政地域内的广大城镇进行统一的等级划分,确定各城镇未来的人口发展规模,并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政策,推动人口剩余劳动力稳步有序地向城镇和各级城市转移。

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消除户籍歧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促进城乡

就业的一体化。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和提供农民进城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进城镇落户,促进农村土地整理。

4、促进城乡产业链的关联和协作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能够以全局的视角评估规划地域各种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挖掘内在潜力,促进城乡产业的互补与共生,构建城乡联系密切的产业体系。要立足于城乡的各种资源优势,建立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城乡产业间的协作互补与配套,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生态链,充分发挥各村镇的比较优势,产业互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

四、用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管理

1、在实际生活中城市规划和景观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它是新形势下的一种进步与发展,它不仅是简单的将城市景观规模的扩大化,不是简单的追求绿化面积,而是由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整个城市规划中的过程,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专业的素质,实现城市规划的顺利开展。

2、在前面美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实例中,其设计师将各个环节之间进行融合,局部与整体的融合,经济与环境的融合,几何形与自然形态的结合,充分满足了人民日常的生活需要,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城市经济的巨大进步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从整体经济与环境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法律的日益完善对于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确立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强制性,能够一定程度促进城市规划中人与环境的相对和谐,促进社会的综合效益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城市的整体规划来提升城市发展的水平,通过规划的管理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定位,使其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8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5003205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而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而来[1-3],该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培养既善于宏观区域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4],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岗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机会。由于专业设立较晚,目前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并未深入展开,对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多[5-7],部分学者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定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研究[8-10],但关于地方院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院校该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现状

2004年菏泽学院升本后,为适应菏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于2006年申报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专业设立以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2006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别于2008年、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两次大幅调整,完成了从单一的培养方案到分城市规划与管理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两个独立方向的培养方案,再到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个模块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日趋清晰,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12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应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专业,并组织精干力量修订完善了相关培养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次招生。2014年该专业被评为菏泽学院特色专业。

二、地方需求与院校专业特色分析

(一)地方需求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从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农村建设到区域层面的都市区规划,再到某个城市乃至最微观的村镇或社区发展规划,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从目前来看,发达地区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镇人才严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地域分布严重失衡。菏泽市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市区之一,人才引进困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尤为匮乏[11]。

在全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菏泽市城镇化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变到质变,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同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之势。审时度势,菏泽市新一届政府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确保在目前城镇化率43%的基础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产城融合、设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县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城镇水、电、路、暖、气、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市场、公交、绿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菏泽市城镇化推进的同时,借助乡村文明建设契机,菏泽市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原有牡丹观赏旅游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菏泽各县区的生态、文化、地域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以上城乡建设、乡村旅游目标的实现及后续工作不仅需要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关注“人地和谐”、城乡一体化和人文关怀等问题。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乡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到微观项目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菏泽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立足小城镇、面向新农村

专业建设从菏

市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小城镇数量众多,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化趋向,这些内容在培养方案制定及平时作业训练中均有体现。

2.注重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专业为学生开设了两个学期的美术基础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专业所需的各种城乡规划计算机软件课程,并配备专业教师加以辅导,以加强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图件制作和图像处理能力,强化对规划图件的综合表达。培养计划中从“建筑单体”到“城市详细规划”,再到“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区域规划”的课程结构设置,更体现了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三、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刚刚脱胎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学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任务,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此,在专业发展中,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优化本专业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使该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

[1]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4):94-98.

[2]谢启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36-39.

[3]许树辉,李航,飞温瑞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5(1):54-56.

[4]张璐.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2):88-92.

[5]杨莉,周秀慧,康国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0,36(3):268-270.

[6]邓琳,王纯岩,乔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28):132-134.

[7]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53.

[8]刘富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考[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4,12(6):165-168.

[9]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教师教育,2013(5):59-60.

[10]张守忠,李玉英,胡囡.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11]侯光辉,张前进,陈卫.以“小区域”导向改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天津城建大学的探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1):40-4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9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ontheSpecialtyorientationofHumanGeography

andUrbanandRuralplanningfortheLocalUniversity

wUXiaomin,DonGping,LUXiang,HUHu

(Collegeofarchitecturalengineering,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GeographyandUrbanandRuralplanningisanewundergraduatespecialty.inalongterm,thespecialtyhasanunclearorientationwhichhasseriouslyaffectedongraduate′sjobseeking.thisarticlemakesmacroanalysisonthedifferentfactorssuchasdifferentlevelsofnationalbachelor′seducation,professionalconnotationandlocaleconomicaswellastheneedofsocialdevelopment,onthisbasis,itsummarizestheformerpersonaltrainingexperienceofthreestagesofthisspecialtyin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andthenitproposesanideawithacareer?orientatedundergraduatetrainingprogramandmaincoursesstructure,aswellasbasiccourseandcourseexpandingdirections,atlast,itoffersadiscussionandusefulreferenceforotherlocaluniversities.

Keywords:localuniversities;specialtyofurbanandruralplanning;professional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9]。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up)、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instituteforStatistics.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53.5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乡建设的决定》精神,推进我市城乡环境管理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加快现代新**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市管理工作“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我市城乡环境管理工作水平,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与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先行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重点工程和户外广告、门头招牌设施设置中做好先期规划和详细规划,一切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二)坚持统筹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好主城、县城(城镇)和乡村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环保型、节能型材料,广泛采用环保节能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管理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坚持全面实施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城乡环境管理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全市城乡环境管理水平。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工作实行强力推进,加大对居民小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抓紧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

(四)坚持资源共享与创新机制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城市部(事)件管理和监督的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构建城乡一体的统一指挥、综合执法、分工协作、市民参与、全面覆盖的“大城管”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和人性化,全面提高管理效能。

(五)坚持分级负责与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上级监督”和市统筹、区实施的原则,市、县、乡三级和各单位要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城乡环境管理工作。

(六)坚持广泛动员和社会参与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城乡环境管理工作,从决策到实施对城乡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市民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逐步建立听证制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利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三、总体目标

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城乡环境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数字城管系统;加快城乡环卫事业发展,搞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城乡各类污染源治理;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城市照明,城市道路、桥梁和停、洗车场管理;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我市城乡环境管理工作全面覆盖、长效管理的目标。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快数字城管系统建设

积极借鉴外地数字城管建设的先进做法,总结五华、西山、官渡和安宁数字城管建设经验,按照“城管为民、资源共享、科学决策、节俭建设、以城带乡、创新模式、分步实施”的原则,由市城管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三个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按照建设部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加快我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设置本地区数字城管办公室,开通全市统一的“12319”(城建服务热线),全面推进“棋盘式、方格化”管理。**年9月底前完成主城四区、三个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和市级平台建设,实现联动运行,11月份接受建设部专家组验收;2009年完成东川区、安宁市、呈贡县、石林县、晋宁县数字城管建设,并与市级平动;2010年完成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禄劝县、寻甸县数字城管建设,使数字城管系统覆盖全市。

(二)加强城乡卫生管理

1.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落实市场运作补偿机制。建立“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区处置”的城乡垃圾无害化收运处置四级管理体制。**年,除主城四区外其他各县(市)区要完成县城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年6月底前,在主城四区所辖乡镇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安宁市、呈贡县要在有条件的乡镇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其他各县和东川区要启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年完成滇池流域乡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2009年完成嵩明县、富民县、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剩余乡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

2.市城管局牵头负责全市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考核;各县(市)区政府是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规划、建设和管理,负责与辖区内的公共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检查落实;街道办事处(乡镇)成立环卫站,负责环卫设施的购置建设和维护管理、垃圾清运,以及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村(社区)组建专业的保洁队伍,负责本村农户、企事业单位产生的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负责村道、沟渠及其他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日常管理,检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3.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城市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费的收取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城市垃圾处理运营体制。各级财政在安排道路清扫保洁经费时,应不低于市级规定的标准,并将经费核拨给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城市进出口公路路产路权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产权单位负责,铁路沿线两边15米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铁路部门负责,辖区河道垃圾的清理和保洁工作由县级水利部门(滇管局)负责(产权单位可将产权地段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有偿委托属地环卫部门管理)。辖区城管部门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上述地段环境卫生的经常性检查,督促上述责任单位开展好环卫保洁整治工作。

(三)垃圾无害化处理两年突破工程

1.加快**市东、西郊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西郊发电厂**年3月正式发电,东郊发电厂**年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市城管局要完成东、西郊垃圾填埋场2座渗滤液处理站建设,启动西郊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建设,盘龙区、五华区各完成新建1座粪便无害化处理场。

2.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年各乡(镇)配备一辆载重量不低于5吨的密封垃圾收运车,除主城四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各配备5辆载重量不低于5吨的密封垃圾收运车;2009年底前,除主城四区外,其他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内人口总量各建成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采用市场化等多种方式投融资建设,市级财政给予定额补助,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09年,实现我市所有县城及乡镇建成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到60%以上,主城区达到100%,提升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推动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四)强化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管理

1.市城管局负责拟定**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编制要求、店招店牌设置准则和管理标准;负责对各县(市)区上报的户外广告设置进行核准;会同市规划局审批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详细规划;指导、监督、检查各县(市)区店招店牌设置审批管理工作;对全市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设置的批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2.各县(市)区利用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置户外广告,要严格执行《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实行特许经营(招标、拍卖经营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经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设置许可证,办理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登记。各级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监督检查城市(城镇)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审批和设置,并参与验收;对违规审批和违法设置的情况依法进行查处。

3.**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店招店牌设置准则(试行)》要求,负责完成辖区内城市主要街道、县城道路两侧店招店牌的规范和整治;授权各街道办事处(乡镇)对属地范围内的店招店牌进行审批和管理;每季度将辖区内审批的店招店牌报市城管局备案。各街道办事处(乡镇)要根据授权,依据《**市店招店牌设置准则(试行)》和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店招店牌进行审批和管理,并向所在县(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备案。

4.各县(市)区要严格执行《**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依据《**市主城规划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结合城市、县城、乡镇总体规划,2009年12月底前编制完成辖区内城市、县城的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逐步编制并实施乡镇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各县(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新设置户外广告必须依据详细规划进行初审,上报市城管局核准同意后,由辖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设置许可证,并负责户外广告设施建设的验收和管理。

(五)城市照明工作

1.除主城四区外其他各县(市)区、三个开发(度假)区、呈贡新城管委会,**年要编制完成城区(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15年)。在规划的指导下,严格实行城市照明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专家论证制和备案制;实行城市照明企业资质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审查制。

2.2010年前重点完善功能照明,各县(市)区城市公共区域路灯装置率、亮灯率达98%以上;组织完成主城区老旧超限灯具光源的节能改造,严禁安装使用高强度、大功率探照灯和大面积霓虹灯,高光效、长寿命光源应用率达95%以上;更新换代有碍观瞻、影响市容的水泥灯杆、电力共用灯杆以及锈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金属灯杆。

3.主城区公益性的城市照明电费和维护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符合规划要求的重点区域建筑物景观照明工程同步实施装表计量、统一控制,电费由财政保障;利用市级城市照明控制中心现有技术平台,逐步扩大控制范围,集中统一控制,达到高效节能、资源利用最大化。其他各县(市)区要建立自成一体的城市照明控制系统。

(六)城市道路、桥梁管养工作

1.按照《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市城管局负责拟定全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地方性法规;负责全市行政辖区内城市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的管养维护;指导、督促各县(市)区道路和桥梁管理部门做好城市道路桥梁管养工作。

2.各县(市)区城市道路及桥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辖区内城市道路和一般桥梁的年度管养维护计划,组织实施管养维护;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和桥梁的技术档案。根据《云南省城市道路临时占用、挖掘管理办法》,负责对辖区内城市道路的临时占道行为的审批;负责城市道路开挖的审批、收费和修复,并负责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类井盖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3.各县(市)区要组建道路、桥梁管养专业队伍,定期对辖区内城市道路、桥梁设施进行检查,记录、完善辖区城市内道路、桥梁的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制订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日常管养维护。

(七)规范机动车停、洗车场管理

1.各县(市)区规划部门要结合片区详细规划和**市静态交通规划,根据片区人口密度,按照合理布局,总量控制,提升档次的原则,做好机动车停、洗车场的规划,最大程度满足片区居民停车和洗车需求。

2.各县(市)区负责辖区内机动车停、洗车场的管理工作,严禁擅自占道设置停、洗车场;组织开展对辖区内规划许可的已建露天硬地化停车场进行生态化改造,拓展城乡绿化空间;新建露天停车场要将绿化工作纳入统一规划。市城管局负责对全市机动车停、洗车场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

(八)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1.市城管、公安、工商、规划、建设、环保、卫生、商务等部门要按照环境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加强协调联动;协调保障主城区重大活动期间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县(市)区对各类占道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持续整治,实施长效管理;加快各类集贸市场建设,疏堵结合,逐步建立对占道行为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2.加强施工环境整治。各县(市)区要加强对施工环境的治理,辖区内施工责任主体应对建筑工地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实行全封闭施工;从严规范建筑渣土和散体物料运输;在硬化建筑工地出入口设置冲洗设备设施;做到安全文明施工,防止扬尘污染。

3.推进防盗笼(栏)规范化管理。市级城管、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对防盗笼(栏)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加强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要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对临街建筑物立面设置不规范的防盗笼(栏)的整治工作;严禁在新建小区设置外挑式防盗笼(栏)。

4.深入开展打击城市非法营运。各县(市)区要加大对城市非法营运的治理力度,坚决取缔非法营运停靠点,切实改善出租汽车、公交车、道路客运车辆的营运环境,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客运环境明显改善,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的目标。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城乡公交和道路客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九)滇池流域污水处理厂

**年,继续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第七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开工实施第五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完成第七、第五污水处理厂改扩建50%基础处理工程,以及第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土建的70%。启动第一、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脱磷除氮(消毒)处理装置,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进行建设。继续推进呈贡新城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捞鱼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总投资的40%,洛龙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总投资的30%;呈贡新区雨水管网建设完成总投资的15%。启动流域集镇及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到2010全面完成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成第七污水处理厂,完成主城所有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程,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结合环湖公路建设,实施环湖东岸和环湖南岸截污工程建设,全面实现环湖截污。滇池一级保护区内建成114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一级保护区以外建成109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十)环湖截污及入滇主要河道截污整治工程

**年,依托环湖公路建设环湖截污工程,**年上半年动工实施环湖东路截污管渠建设,年内动工实施环湖南路截污干渠工程。完成盘龙江综合整治一年行动计划,实施宝象河综合整治,动工实施玉带河-篆塘河、洛龙河、西坝河、金汁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海河7条入湖河道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建立入湖河道“河(段)长负责制”,由河道流经区域主要领导对辖区水质目标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实行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和监督考核。启动入湖河道水质监测系统建设,采用自动和人工的方式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在常年有流量的河道入湖口处启动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在河道行政管理辖区交界处进行水质水量监测。

2009年——2010年对没有实施整治的入滇池主要河道全面完成综合治理工程。

(十一)加强城乡各类污染源治理

1.加快推进249台4吨以下燃煤锅炉的取缔和改用清洁能源工作。以阳宗海火力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为重点,加强对58家废气排放重点工业企业治理和监管工作,完成24家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废气在线监控设备安装,确保稳定达标。

2.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颁布实施《**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开工建设机动车简易工况法示范线和检测网络传输系统。

3.强化饮食业污染整治。各县(市)区重点清理整顿未办理环保手续的餐饮业,督促已下达限期整改或限期治理的餐饮业按期完成限期整改工作;加大对无证照经营、油烟污染扰民餐饮业的查处力度。

4.防治区域环境噪声:推进《**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实施,**市主城区建立部门联动的环境噪声长效监管体制,全面加强工业噪声、商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文化娱乐噪声的环境监管,开展主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巩固及新建工作。完成县(市)区噪声功能区的区划工作及噪声监管培训工作。

5.控制交通噪声:主城区主要街道设立机动车喇叭“禁鸣”标志,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禁鸣”规定行为实施处罚;完成30个噪声显示屏建设;建成二环快速系统,公交分担率达到30%;有效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五、完善城乡环境管理保障机制

加强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县(市)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好各类问题,努力把环境管理真正延伸到基层,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环境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三个拓展”,即:城市管理由主街干道向社区拓展,由城市中心区向城郊拓展,由主城区向郊县区拓展。通过由里向外的强化管理,逐步提升管理水平。

(一)落实投入保障机制

由市财政局负责制定财政性资金补贴政策措施,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督促各县(市)区配套落实财政资金。各县(市)区应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工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对城乡环境管理投入。

(二)健全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坚持以专项规划为龙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加强对政策法规的研究和细化完善工作,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市情的城乡环境管理机制和制度,努力健全我市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城乡环境依法管理、规范管理。

(三)完善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

按照“市抓主、区抓次;市统筹、区实施”的总体要求,推动城乡环境管理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和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各县(市)区要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四)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各县(市)区要把加强城乡环境管理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市政府将组织对各县(市)区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年度计划中各类环境设施建设情况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完备情况;各项指标年度完成情况。

(五)建立顺畅的协调联动机制

各级公安、工商、规划、建设、环保、财政、卫生、商务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城乡环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依法履行好各自的管理职能。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工作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审批、管理、处罚等各环节无缝对接。

(六)建立务实高效的执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