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8:09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1

今天早晨睁开眼睛就外出行作,打算,那人就只是在城边,对于路痴的自己来说,还是想规划的好一点,但是后来又转念一想,鼻子底下就是嘴,一路都有人,找不见路就问呗!

出发之前还特意去了汉堡店买了俩瓶水,一个汉堡加薯条!先想着,如果这边风景秀丽的话,中午就不用回家了,能跟小臭来个简单的野餐也不错!

电动车载着小臭,一路走一路问没多久,也算是到了目的地!

因为是一个山顶上的寺庙,之前还在修建中,最近也算是成型了,因为是要爬山,所以就把电动车停在山脚下。

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坚持锻炼,其实关于爬山自己心里是很犯愁的,还没有爬山,就觉得特别累,但是小臭好久没有出来了,显得特别的兴奋,兴致勃勃地走在第一个!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因为自己实在太累了,就坐下歇歇,小臭看着山脚下的风景,感慨说,这大自然真是美啊!听着小家伙小大人一样的感慨,自己心里想着这一趟,总算没有白出来。

有的时候在家里呆的久了,想着出来转一下也挺不错的!

算是到达山顶了,看着山脚下的风景,真的是感觉,这一趟小型的旅游是值了!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2

   关键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整合;教学改革

   1917年周作人以北京大学文科教授的身份首先开设欧洲文学史,1918年第一本《欧洲文学史》教材问世。1930年朱自清主持清华大学国文系后,明确提出从“比较”高度认识“西洋文学”。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对大学课程进行调整,中文系课程设置沿用清华思路。1946年,按照闻一多的设想:把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分解重组文学系和语言系,后因争议较大未能实施。1952年新中国高校学科大调整后,“外国文学史”作为规范的学科名称替代“欧洲文学史”、“西洋文学”。1997年国务院社科规划办公室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本着减少旧学科、发展新学科的宗旨,将高校讲坛上存在了80年的外国文学与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比较文学实施学科合并,合并为“文学”学科之下新的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原有学科只能以专业性质(专业方向)存在.

   一、学科整合背景及内部关系明确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

   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着《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的具体内容.

   1、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着,从事鉴赏和研究.

   2、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着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着(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文学名着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着,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着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3

从本质上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并不是一个学科体系的范畴,而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把这两个学科强制地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经过学术意识的公众论证。然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原来的“外国文学”课程均变为了现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那些“外国文学”的教师也随之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1、比较文学的内涵

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设置是混乱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定位就是“非学术性”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比较思维”。事实上,在人文学术史上,“比较文学”和其他各个“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命名是都是以“地域”为基础的,其涵义就是在存在于特定地域中的一种“文学”。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个逻辑体系,它是专门用来解析及阐述以上各“文学”的,它不是“文学存在”,而是“学术存在”。

2、世界文学的内涵

可以说,“世界文学”也是以地域为基础认定的一种“文学”,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做出的无数的构想,例如,“天下大同”、“桃花源”、“万国共和”和“共产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期望在人类的生活中能够实现语言上的相同,从而出现了“世界语”,与此同时,人们还期望人类可以在精神形态实现融合,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学”。但是,“世界语”的流布失败了,而“世界文学”也尚未形成一定的模本,因此,可以说,“世界文学”是先哲们的一个“梦”。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真正的“世界文学”尚未形成,而高校学科中的“世界文学”指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学”,其仍然是在世界各地存在着。无论是高校,还是学者,都没有展示出“世界文学”的样本,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属于世界,其超过了“国别”。严格来说,“世界文学”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文学的一种“集合体”。在学术意识的层面来说,“世界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或者“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例如,《世界文学》这本杂志是国内著名的研究“外国文学”的刊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文学”早已形成了定论,且学界也达成了基本共识。

3、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界文学”就是先哲们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种幻想,一个“梦”,尚不存在任何模板。因此,以一个不具体的“梦”来当做我国高校中一门学科,并不合理。此外,现行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其实质就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但是,“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总量代词,其需要进行还原,成为具体的“国别文学”,如“美国文学”。因此,“世界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地域文学”,这样一来,使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所具有的“非学术性”特征更加凸显。综合以上分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名称的设定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结论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4

在200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次会议形成的《凯恩斯决议》中规定,除了还没有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外,所有国家每年只能有一项提名。后来在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修正为:容许一国提名两项世界遗产,但其中有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项目;并同时规定,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只接受四十五项世界遗产的申请。

这不仅反映了《世界遗产名录》已经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手段,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遗产的申报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申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产品供给”,《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只有在存在合适甚至高涨的需求时才会凸显出来。而另一方面,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所以会对《世界遗产名录》产生高涨的需求,也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游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

其实,将世界遗产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并非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恰恰是旅游者年复一年涌向这些遗产地的原因。该组织公布的一项数字显示,在1998年,全世界就有近5亿人游览了552个世界遗产地。国外学者对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32个遗产景点的研究发现,它们接待的游客量占所有游客量的84%以上。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9年实施的调查也证实了旅游与世界遗产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同能吸引游客的磁铁一般,世界遗产往往成为所在国(或地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事实上,除了国际援助和政府拨款外,国外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资金恰恰来自于旅游收入,比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尼亚的别尔坦和它的要塞教堂等。

世界文化遗产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除了这种基于市场层面的价值认识之外,国际上对待遗产还存在另一个层面,即对其内在的文化及自然价值基于精神层面的认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的住宅重建和新建,欧洲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迅速消失,历史环境被破坏,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对待历史建筑态度上的错误,意识到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和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精神家园的突出作用,人们不仅保护文物建筑,而且开始着手全面保护城市中的旧城区,希望通过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以保留历史记忆、保持城镇历史的连续性。

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认同的终极表现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5

美国华盛顿大学伯佑铭教授认为,“中国国际综合实力、意识形态差异、影视传播、作家交流、学术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地域风情、民俗特色、传统与时代内容,以及独特文学经验和达到的艺术水平等,都是推动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原因”。⑧质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域传播,不仅仅是如何翻译,翻译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综合考虑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多文本之外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传媒的介入和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影化、电视剧化助力了它的域外传播,比如,电影《红高粱》、《人到中年》、《活着》、《边走边唱》(《命若琴弦》)、《大红灯笼高高挂》(《妻妾成群》)和电视剧《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等。谈到自己的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莫言说,客观地讲,有张艺谋的功劳在里面。1987年,《红高粱》在德国得了金熊奖,很多人先是看了电影然后找小说、找作家。80年代末,早一点被翻译出去的作家都沾了张艺谋的光,他的电影开路,后面的小说跟上去。⑨这一点是不能否定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把电影、电视剧的助力强调到极点。其实真正能持续影响读者的还是小说本身的魅力,像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作品并没有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但它们在域外的影响不比《红高粱》低。尤其是近年来,域外翻译家、出版社和经纪人开始摒弃意识形态、文化隔膜和流行“跟风”,理性化地、审美地关注中国的作家和中国的文学。比如,葛浩文对毕飞宇、苏童等作家作品的翻译就是例证。此外,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国立大学合作正在建设中的中文翻译网站“译道”,专为翻译提供中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译者介绍以及翻译时间等信息,可以用中英文进行查询。它将大大便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与研究,等等。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之大背景下,政府着力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对外宣传。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与文学对外译介相关的工作有:一是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翻译家有兴趣,可以补助翻译出版费用;二是国家图书推广计划的工程,中国作协也接受汉学家、翻译家的申请;三是互译出版,中国作协与某个国家或当地文学组织相互出版文学作品,具体作品由双方商议决定,方式是各负其责;四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作协资助在域外出版的当代中国小说选有:俄文版4卷、英文版5卷、波兰版3卷、韩文版1卷、捷克版1卷、德文版1卷,涉及100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五是从2009年起中国作协在境内举办了中美、中法、中德、中西、中意、中澳、中日韩论坛活动。国务院新闻办每年都会提出“对外译介推荐书目”。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导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也加大了支持中国作家和作品的创作推广力度:2006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正式实施,通过资助翻译费用鼓励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计划;2009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启动,以资助系列图书为主,不仅资助翻译费,同时资助出版费用和推广费用。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设立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已有22人获奖。200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设立主宾国,至今有法国、俄罗斯、德国、希腊、西班牙、印度、荷兰、韩国等为主宾国,并在“文学之夜”等主题活动中提供中外作家交流的机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与美国老牌Springer出版社联合推出英文版的季刊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先由编委会从近年来中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挑选出优秀者,翻译成英文,然后交美方出版社定稿。在此基础上,有人建议:一是建立“中译外”基地,如翻译夏令营、工作坊、翻译研讨班等;二是通过网络形成了几个翻译圈子,如著名的paperRepublic(纸上共和国)等。三是设立域外译介奖。

许多中国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怀有深厚而真挚的情感,有个别人为此停止乃至放弃原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研究中来。因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分应因势利导,募集“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译介”专项基金,奖励那些翻译、评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外翻译家、图书评论员、媒体记者和中国学家,以资鼓励他们及时翻译中国文学的最新力作,撰写新书推介文章,并发表在域外主流媒体上,像当年拉美国家打开美国市场那样。真正要使翻译出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域外得以广泛传播,乃至有产生深度的接受和影响,落地生根,就必须把“走出去”方略与“中国学”建构联动起来。也就是说,鉴于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和“中国学”建构的有限性、零散性和可能性,我们有必要进行如下的多维度思考:既要建设好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工程;又要开展好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推广活动,让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相融,把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结合,使小众话语与大众话语互渗,同时,要处理好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仿造性与原创性的关系;⑩还要分析外媒的相关报道;最后要研究现代文学的域外传播史与接受史。因为悠久的汉学传统,良好的汉学环境,以及领先的综合国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坚实基础。像法国那样有着深厚汉学传统的国家,18世纪就掀起了“中国热”,还由此催生了世界的“中国热”。那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是全世界的榜样,而中国的道德哲学,乃至康熙皇帝又是法国的楷模。也就是说,经由法国,汉学在世界进入了一种良性互动的传播轨道。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基本上在法国都有译介。另外,像美国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面对中国的崛起,在21世纪加紧了对中国的研究,而在美国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同时影响到整个西方国家。因此,为了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把“走出去”的战略考量与夯实“中国学”基础结合起来予以通盘考虑,以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域外传播得更长久,更有实效。质言之,我们需要从翻译层面、译介学层面、国家与社会支援层面以及中国学学科层面规划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战略方案。至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与“中国学”建构的探讨并没有停止。在此基础上,有的专家又作出了如下进一步的提醒。他认为,不要以为仅仅“依靠文本翻译输出、文学史扩容或者文学教学课程”,中国文学就能顺理成章地走向世界,更不能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就真的成了世界文学了,要“重新理解和建立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观念”,要把中国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文学来反观自身,也就是说,只有以这种“文学外位性的普遍理解”,克服民族文学僵化的片面性和封闭性,中国文学最终“才有可能在鲜活的存在层面真正成为世界文学的有机部分”。

简而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不仅仅是浅表上的、空间上的“扩容”问题,而是深层次的、时空兼备的、灵活的“融入”问题。看来,重新梳理、反思我们现有的文学观念、翻译观念和译介学观念,从观念的改变着手,才不至于出现方向性错误,更不至于最终导致将西方文学永久放在“超经典”的光荣榜上,相应地,把中国文学始终钉在第三世界文学/弱国文学的耻辱柱上。对此,陈思和作了更为深入的反思。他说:“这时候‘走向世界’就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时髦话题,这个语词里隐含着时代的焦虑与渴望:所谓‘走向’,即意味着中国至今尚未走进‘世界’,尚未成为世界的一个成员,那么,是什么样的‘世界’既排除了中国又制约着中国呢?(与此相伴的是当时的流行语‘落后要挨打’‘开除球籍’等,都反映了类似的时代情绪。)显然,在现代化的全球性语境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一种时间性的同向差距,中外文学关系相应地趋向于这种诠释:中国的现代文学是在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文学惟有对世界文学样板的模仿与追求中,才能产生世界性的意义。虽然在影响研究中也注意到民族性的关系,但所谓‘愈是民族的愈具有世界性’的格言,使用的仍然是‘世界’的标准,潜藏其背后的依然是被‘世界’承认的渴望”。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6

一、建设和谐世界理念将推动我国外交工作健康发展,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世界仍不安宁,占据强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仍在不断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扩张,政治强权、经济垄断、文化霸权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国家利益不断向全世界拓展,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将逐渐增多,一些西方国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大肆宣扬“中国”,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我国外交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局面。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科学的外交理念来指导外交工作,以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传统外交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处理对外关系将致力于促进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共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将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将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将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和谐世界理念把中国的发展与各国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将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健康发展。和谐世界理念有助于纠正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歪曲和误解,是对“中国”的有力回击,对我国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友善的舆论环境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建设和谐世界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主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态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国家,中国应发挥大国作用,从维护世界秩序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国际事务提出自己的立场、原则和说法。和谐世界理念阐明了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构想和未来世界模式的选择,向世界系统展示了在未来国际秩序问题上的中国主张。

和谐世界理念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髓,饱含着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际战略思想和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印记。在和谐世界理念中,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以及“道”治天下、“克己复礼”思想都有明显体现。随着和谐世界理念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些思想将走向全世界,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异彩,造福全人类。因此,和谐世界理念将有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三、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引导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

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人类社会应该走向何方?未来人类应当在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下生活?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和谐世界理念站在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谋求建立一种既超越霸权又能够避免冲突,既尊重差异又能够实现各国共同进步,既代表时代精神又体现全球价值的社会模式,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选择。

在建设和谐世界的路径问题上,和谐世界理念主张逐步对现有世界秩序中不合理的成分加以改造,而不是用革命性的手段挑战或现行秩序。在建设和谐世界的方法问题上,和谐世界理念主张通过协商解决争端,在协商中增强了解,在了解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和谐世界理念倡导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发展道路,任何国家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国。应充分尊重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多样性,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尊重差别,相互借鉴。正如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1]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和谐世界理念以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为目标,倡导以互惠、共赢为核心的新发展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以尊重多样性为特点的新文明观,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稳定国际形势、缓和国际关系,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因而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能够争取到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同与支持,必将推动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7

新时期以来走向世界的渴望和追求细数起来,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始有世界意识。由于我们屡屡战败,所以那时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只是为强国强兵,救亡图存。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才极其强烈地意识到,真正的强国必须与世界对话,与世界接轨,必须主动向世界亮相,必须主动走向世界。而毫无疑问,任何一种代表时代的思想意识,都必然会在文学以及文化产品上体现出来。《走向世界丛书》就是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一套图书,也是旗帜鲜明地打出走向世界旗号的第一套丛书。李一氓说它是出版界的一巨大业绩。钱锺书的评价是:《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丛书所收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亲往西方进行接触和交流的记录。这些记录是近代中国人睁眼展望现代文明的第一次,是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脚印。而上世纪80年代,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再一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途,《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那时我正在读大学,这个丛书的名称对我震撼极大。

此后,走向世界的意识越来越强,呼声越来越高。而在这个进程中,文学的先锋作用和引领作用非常明显。对此,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经讲道: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有隐含的和预设的读者,在过去,这个读者基本上是不言而喻的,他就是中国人,但现在,作家们会意识到,一个欧洲的青年或老人也会读到他正在写的这本书,而且这个读者正是从这书里认识中国。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学也在走向世界。这种全球化语境中的写作,给中国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当然,中国作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地意识到,他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承担的文化责任。从学术领域和理论认识方面,全国性的关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研讨,连续举办过多次。而在创作和出版实践上,许多作家和出版社,包括民营出版商也都有意识地瞄准海外国际市场。就比如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大型系列丛书的策划和运作。其主编人野莽多年供职于编译出版社,他自己就有多种小说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所以他不仅对于向世界推介中国作家情有独钟,而且也非常内行。正如他在这套文库的总序中所说:事实上接受这项工作对我而言,简单得就好比将多年前已备好的课复诵一遍,依照尚书房的原始设计,一是把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被翻译到国外的,重要和发生影响的长篇以下的小说,以母语的形式再次集中出版,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收藏;二是精选这些作家尚未出境的新作,出版之后推荐给国外的翻译家和出版家??就我过去的阅读积累,我可以闭上眼睛念出一大批在国内外已被认知的作品和它们的作者的名字,以及这些作者还未被翻译的本世纪的新作。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实践以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为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推动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在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和工程。只有全力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全面真实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展示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一方面,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构建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宣示和传播我们的软实力。而积极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绝不仅仅是国家部门和专业机构的事情。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我们是要为国家文化的兴,尽职尽责。

对于我们的作家和文学事业来说,更是责无旁贷。从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的运作模式来看,国家文化出版部门、民营出版品牌运营商,以及有影响力的专业作家,包括资深的翻译家、编辑家等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阵容强大的合力。文库主编由在中国文学外译机构工作多年的作家、编辑家、出版家野莽担任,文库编选过程还邀请国内的著名作家、翻译家,以及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共同参与文库的遴选工作。并特邀汉学家、法文翻译家、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中国区负责人安博兰女士,英、法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副总编、法文翻译家吕华先生等担纲编委。这样的高端合作,无疑是运作成功的重要前提。从内容的生产上看,这套大型文库遴选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活跃在中国文坛、曾经获得多种国际和国内文学大奖的百位重要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汪曾祺、贾平凹、史铁生、梁晓声等人。目前该文库首批20本已经出版上市,如汪曾祺的《受戒》、贾平凹的《晚雨》、梁晓声的《兄弟》、周大新的《牺牲》、刘醒龙的《赤壁》、刘庆邦的《神木》、林希的《婢女春红》、墨白的《光荣院》等等,其中有些作品在国外已有译文,但绝大多数是正在翻译和尚待翻译的,新旧作品荟萃一书,便于读者和翻译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作者。并计划今年内将陆续完成前50卷的出版。他们的编辑出版团队表示:这套文库的使命正是因应国内外两类读者的愿望,用作家个人单行本的形式,以极其简约的容量,将极其浓缩的精华溶于一书,既有过去产生的经典,又能展示当今的水平,读其一本,可知一位作家,读其百部,可知中国文学。理论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学,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的文学理应成为这一宏观战略的排头兵,在整个的文化战线打头阵。

当然,这样一个事关国家长期文化发展战略的宏大工程,不可能只有一二套文学作品和作家选集的文库就能达到效果和目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文库先行一步,先声夺人。而中国文学浩瀚博大,无穷无尽,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尤其是编辑家、出版家们,更加充分地增强世界意识,自觉积极地投入这样的伟大事业当中。从而形成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流传到世界的各个地方。

最近从一个公开资料看到,8月26日,2016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报告显示,自2012年始,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已经连续5年不断增长。2015和2016年,中国大陆出版物进入全世界图书馆系统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西方强势与新媒体冲击的困境与突围归根结底,所谓中国文化走出去,绝不可能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我们主观上要走出去,而在另一方面又必须得到对方的接受和认可。如果没有对方的接受,而且是真心实意地欣赏与赞美,文化走出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我们的文化要真正实现走出去,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研究我们文化的可接受性问题。

如今看来,我们首先面临的就是两个方面的最大障碍。其一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尤其是美国文化强势;其二是,新媒体的碎片化、低俗化阅读的问题。美国文化的强势早已有目共睹,好莱坞、迪斯尼、微软等等横扫全球。而世界性的新媒体传播,也在到处侵吞和消磨着人们的阅读时间和兴趣。要在这样的大环境和生态下争夺读者,对于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实在具有巨大挑战性。为了能够更好应对这样的挑战,笔者认为,我们的走出去战略,起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打造精品,个性化创作慎用品牌

打造精品,谁都懂得。但是,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这样的精神食粮的生产,越来越难于精雕细琢。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样的精打细磨,被碎片化、功利化生产消磨得一干二净。其实,陈忠实一生只有一部《白鹿原》最有价值,但是,一部足矣。

而鲁迅一生只有两部短篇小说集,但是,两部足矣。所以,当我们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精品意识还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又为什么要说慎用品牌呢?因为现在有些作家一旦成名,一旦形成了品牌,就很容易批量生产,甚至流水线生产。只顾粗制滥造,只顾量的产出。所以,对于个别作家而言,需要的是不断创新,而不是固守品牌。尤其是文学创作本质上是独立、超越和创新,是绝对个性化与不可复制化的。作家个人品牌形象反而会伤害文学。但是,如果是像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这样的规模制作,以及团队化运作,品牌效应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规模传播,注意热点形成强势

中国文化走出去,绝不是只求一时利益的零零散散的作品推广。也不能只靠单枪匹马,单兵作战。国际文化舞台的占领,一定要成规模化、要大兵团进攻。而且一定要有总体规划和运筹。

所以,像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这样的文库集成类出版运作,是非常值得采用和提倡的。至于面对西方文化已有的强势态势,我们又如何重新夺取市场主动权呢?我们认为,巧妙地利用时机形成热点,并因势利导占据强势地位,是重要的宏观战略和策略。例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就可以乘势在西方国家大力推广中国文学。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再夺金牌,我们也可以及时以文学出版的形式,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女排精神。总之,要想更好更快地使得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规模化运作和传播途径,必不可少。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8

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历史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以何种方式实现发展,对国际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紧密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对国际战略和对外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成为我们党面临的迫切任务。

2004年以来,同志在国内外各种场合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2005年11月,主席访英期间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要义。同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坚定决心,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在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向世界明确宣示,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由此,我们不仅妥善地应对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种种议论和猜测,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而且确立了中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以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精髓可以归结为: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永远不称霸。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大国武力崛起旧模式的摒弃。纵观近代几百年来大国的兴衰史,大国崛起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通过武力和战争改变原先世界格局,从而建立新的霸权和国际秩序的道路。大国的武力崛起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的和平发展,开创了通过维护和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繁荣的全新道路,开创了落后国家在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中实现发展的全新局面。和平发展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历史潮流,表明中国是以发展谋和平,以合作促和平,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统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中国的发展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思想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与和平的统一。作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既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的手段是和平的,我们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也决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更不会通过掠夺来发展自己。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发展,以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建设和谐社会到建设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逐步形成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方针。2005年4月22日,主席在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7月1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将“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确认为两国的共识。9月15日,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演讲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倡议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去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事工作的重要目标,并就贯彻落实作出具体规划。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十分清晰地表明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内政外交紧密联系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世界深刻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善于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的宽广眼界和战略思维。与此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始终是负责任大国的立场,展示了中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愿景。

建设和谐世界,反映了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不少需要各国各地区共同应对的严峻挑战。建设和谐世界,把握住世界发展大势,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出发,倡导“互尊互鉴”、“开放包容”,从而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在共同合作中抓住共同机遇,共同应对挑战。

建设和谐世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和为贵”、“以和邦国”等思想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心世界,形成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成为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底蕴。

建设和谐世界,要抛弃冷战思维,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本着平等互信、和平共处的原则处理国与国关系。要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和争端;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注重消除其根源,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建设和谐世界,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各经济体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能源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重大传染性疾病频发等共同问题,最有效的应对途径是加强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和各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要坚持开放包容。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世界的显著特点。推动不同文化和信仰相互交流,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有助于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人民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努力形成兼收并蓄、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一些积极变革表明,人类正步入建设和谐世界的机遇期;另一方面,当今世界还远不太平,也不够和谐,仍面临着不少矛盾与挑战。建立和谐世界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

建设和谐世界,关键要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始终把国家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一方面,中国国内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必将对其他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加深互信,不断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正确处理大国关系。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国关系分化组合,发生重大变化,各大国更加注重综合国力的竞争,大国之间协作多于摩擦。建设和谐世界,大国是关键。中国致力于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确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增进交流与互信,扩大共识与合作,减少矛盾与摩擦,保持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加强和扩大各大国在反恐、防扩散、联合国改革、亚太事务、能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等重要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的发展。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正确处理周边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边界情况复杂。周边地区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有所作为的重点区域。建设和谐周边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首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国内和谐社会建设。要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同周边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水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支持并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对于区域外机制,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坚持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始终重视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中国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力量,南北差距是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状况需要尽快得以根本改善,发达国家理应为此负有重大责任,并拿出切实行动。南南合作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此已经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和贡献。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郑重宣布,中国将通过增加援助、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等方式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前不久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北京峰会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两项纲领性文件,以务实有效的方式推动了中非和谐关系的发展,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成功实践。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9

我们有值得回顾和骄傲的辉煌历史。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应只成为我们荣耀的理由,还应成为鞭策我们创新的动力。在当下日益扩大、频繁、深化的文化艺术交流中,既要注重对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要不断开拓新源,倡扬文化创新。即一方面要从世界大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机制,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和气魄,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认真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现实,找准中国文化艺术创新的误区和盲点,剥离和彻底置换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劣根性,摆脱自卑、自大、自恋的文化心态;以古养今,古为今用,加强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整理、研究,以及不同省区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构建,不断为现代文化提供新的生长点,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以雄健的活力、开放的心态,激活中国文化艺术内部自我超越、自我提升的能力,使传统文化在被改造、超越和更新中发生内涵性的深刻变化,在世界的大舞台上重塑自强、自明、自信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对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特别是西方文化艺术的借鉴。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我们经常可见外来文化艺术的踪影而又纯属我们的本土文化的成果。而在外国文化艺术的长廊上,我们同样也能见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痕迹而又确实是他种文化的因素。这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世界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辉煌的文化。因此,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文化过滤”,摈弃其消极腐朽和带有毒素的东西,采取理性“整合”态度,吸收融合外来有益的、合理的、有价值的、符合中国实情的文化,丰富、充实和发展中国文化,使中国创新的文化艺术更具世界性。

文化创新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要有资源、实绩的支撑。而这种创新的资源与实绩,一方面来自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改造与转化、对西方文化艺术的认同与吸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在广泛吸收不同文化资源基础上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创建,以及引起世界关注的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目前,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大众文化、西方文化过度膨胀,高雅文化、民间文化日趋萎缩的现象,生产文化产品的整个“工序”中,“产业”显得很少,无论是在世界影坛上“遍地开花”、且年年给国人带来新的惊喜的电影文化,还是年产天文数字的电视剧、电视节目,甚至已经非常市场化的流行歌坛,都还处于一种手工作坊式的闭门造车的状态。将文化艺术的生产消费和市场连接起来,实现文化资源商品化,运作产业化;盘活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使民族民间地方文化优势转化为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实现重实效、有物质内容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让中国文化艺术真正走出去?熏融入世界。

文化创新,还要在哲学、文学、文化理论研究上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承传下来的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融合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从根本上实现对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克服对西方文化的能力依赖,在文化原创的源头获得能力创新的全面建设,创造属于当代中华文化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艺术,创造既反映世界先进文化潮流又具有自己民族特色且具原创性的思想理论作品和文化艺术精品,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激情、灵感和智慧,提供文化艺术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净化力、文化同化力和文化抵御力,为中国文化重现“轴心时代”、参与全球化文化竞争提供本原意义上的安全保障。

外面的世界作文篇10

一、从外交理念看,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和谐世界”理念的升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突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改变周边国家对新中国心存疑虑、实现中国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友好交往的初步外交探索成果。该原则最初在1953年12月由总理处理中印关系时提出来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自那时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广泛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得了显著成果,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共有9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和谐世界”理念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应对科技迅猛发展态势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而提出的新外交准则。“和谐世界”理念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地拓展,它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是“和谐世界”理念的萌芽期:“”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和平解决国家间边界领土争端提供了新思路;党的十四大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概括为“求同存异”。世纪之交时期是“和谐世界”理念初步形成期: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尊重世界多样性”及“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解决”①的主张;党的十六大在十五大的基础上,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正式形成了“和谐社会”理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目标,为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升华提供了新思路。2005年4月22日,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发言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同年7月1日,出访莫斯科,“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这一全新理念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总部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确立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目标,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③

“和谐世界”理念体现着世界各国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是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大一统”、“中庸”思想,它既强调世界的一体性,更追求国际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和平共处的和谐,每个国家能够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谐世界”理念与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普遍愿望相通,和人类的普世价值相通。如果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国家和权益基础上的互利,那么,“和谐世界”理念则是在互利基础上的利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谐世界”理念的重大意义有二:首先,它向世界昭示中国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提升了中国软实力。“和谐世界”把中国传统的精髓凝聚其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力量,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当代中国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也标志着中国从注重硬实力向重视软实力的国际外交理念发展。其次,它有效地消除国际社会的误解,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妖魔化”逐步强大起来的中国,认为崛起后的中国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和谐世界”的国际理念有力地证明,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实现互利合作、各国皆赢的局面,赞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化解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和冲突。联合国总部大厦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荀子“四海之内如一家”的最好诠释,充分表明中华和谐文化的影响力。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外交领域成就辉煌,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朋友遍天下。

二、从外交侧重点看,在独立自主外交原则基础上,由重政治、重意识形态向政治、经济利益兼顾的转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国家和利益作为最高准则。新中国果断地取缔所有有损中国国家和权益的不平等条约。由于受冷战国际局势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外交往中往往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朋友或敌人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新中国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起来,并用这种“左”倾思想指导外交,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策绝对化,如在唐山大地震后拒绝联合国和西方国家的赈灾援助;拒绝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因此,中国虽在1971~1972年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取得巨大突破,但外交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这不能不是历史的缺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及时总结“”时期“左”的教训,指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因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先决条件、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④进入80年代以来,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⑤早在1989年邓小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国与国的关系应该主要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⑥经过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国解除了100多年的思想,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党的十四大郑重声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应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中国“愿意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科技合作,加强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⑦紧接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年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着重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涉外经济发展政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⑧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十几年以来中国一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抵制全球化的迹象: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欧洲也出现了保护主义的苗头,法国公开提倡经济爱国主义。面对新的挑战,中国迎难而上,继续坚持与国际之间展开对话、交流和合作。近十几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区域合作,深入参加经贸领域的国际谈判,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和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权益。中国参与并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中非首脑会议,并参与G8+5对话等。2001年,中国专门成立了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举办了首届“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2005年,推动亚欧首脑会议通过了《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对话宣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全面运作,中国自2006年起,单方面向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三国扩大特惠关税产品范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携手自立自强的典范。中、越、菲联合开发南海的机制已经建立,使南海由争议之海变为合作之海,为妥善解决类似海上争议问题树立了新的模式。一年一度的东盟中日韩“10+3”会议已形成机制,东亚合作成为亚洲区域合作总进程中最有活力、前景最被看好的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参与国际合作、区域合作和国际贸易谈判,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发生了巨大改观,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

三、从外交角色看,由改变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革命者向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转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主要扮演革命者角色,这既与中国共产党没有及时从革命党角色向执政党转变有关,也与冷战时期两大阵营激烈的意识形态对立关联。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宣布,中国“必须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边。⑨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后,中国进一步受到来自美苏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中国确立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对抗现存的国际政治秩序:中国同“美帝”、“苏修”划清界限,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下,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支持亚非拉民族和人民解放运动;另一方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争取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在此思维支配下,、中共中央认为中国面临着美、苏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危险,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时刻准备着美、苏发动的常规战甚至核战争,进行世界革命,直至把它们都消灭,重新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世界蓬勃发展的科技浪潮,邓小平对战争危险的估计逐步发生变化,得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⑩结论。他还认为: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的对外政策很明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11}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和主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及问题。一方面认识到时代的主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2};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另一方面,国际上依然存在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根本没有改变,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主动迎接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要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13}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升华为“和谐世界”理念,并系统地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原则: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并重申,“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4}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实践,已超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韬光养晦”、“不出头”的阶段,而是在国际事务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了。

迄今为止,中国已参加了近300个国际条约,130多个国际组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热情不断上升,中国先后任命了朝鲜特使、中东特使、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等,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自2002年朝核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先后组织了中、美、朝三方会谈和中、美、朝、韩、俄、日六方会谈,推动朝核谈判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2002年9月任命中东特使,推动冲突各方进行谈判;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一方面推动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合作,防止局势升级;另一方面参与六国协商并支持安理会对伊朗的有关决议,敦促伊朗执行安理会决议;中国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主张循序渐进,充分协商,努力寻求最广泛一致,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

四、从外交视阈看,从单向度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向全方位外交转变

明确表示,苏联与美国同属第一世界,是超级大国,中国同广大亚非拉国家一样属于第三世界,1974年正式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三个世界”思想成为反对霸权主义、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核心内容。“三个世界理论”使中国外交战线再获丰收,在非洲朋友的直接帮助下,中国成功地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1970年至1980年十年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75个。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外交战略,稳妥地处理了内政和外交的关系。中国继续加强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保持传统友谊,在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发展道路,开展全方位外交,积极改善和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发展中国家始终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首先,中国继续巩固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友谊。党的十四大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同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各自国家的独立上相互支持,在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15}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同七十七国集团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继续强调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并在传统友谊基础上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出访了拉美、非洲、中东等地区,足迹遍及几十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建立合作论坛,与安第斯共同体建立了磋商与合作机制。发展的中国还始终关切、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非洲,中国帮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近900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已免除了31个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05亿元人民币。中国重视同发展中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中国是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非贸易额是50年前的800多倍。2005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总额比2004年增加26%。

其次,中国积极打开外交新局面,同发达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巩固和发展传统外交优势,并在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扩大同各国及其政党关系的方针;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正式提出“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正确处理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关系,主动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关系{16};党的十七大继续强调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互相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17}在上述外交理念指导下,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外交取得重大成效。

在外交实践中,早在1998~1999年间,中国与诸多发达国家建立战略性的伙伴关系。与世界核大国兼能源大国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互访,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领导人互访密集,双方部长级会议、副部长级会议已机制化。近年来,中欧正式启动伙伴合作协定谈判,各级政治磋商机制不断完善。中美双方保持相对稳定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克林顿时期,中美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更是建设性合作者;中美高层会晤频繁,战略对话定期举行,军事互访也已恢复。中日关系日趋改善,近年来建立战略互惠、互信关系。200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访日的“暖春之旅”,有效地促进两国政府及民间的了解和信任,推进双方互惠、互信关系的发展。“中国龙”和“印度象”是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双方在能源、民航、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制药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印在结束边界争端、促进经贸合作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中国积极建设周边和谐环境,不遗余力推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国提倡开放的地区主义,不谋求支配性的地位,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10+3”合作、中韩日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桥梁,努力建设和谐周边,积极推进周边利益共同体。中国积极推动和参与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防治禽流感传播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地区合作与合作机制的建设,几乎参加了亚洲所有的地区安全机制。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领域实现的四个转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开放决策的伟大。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改革开放政策则是发动机,只有发动机运转良好,才能为机器的高效工作提供更多的能量,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国际体系中占据主动。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中国不断发展之巨大动力。

注释:

①{7}{1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6、36~37页。

②{1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42页。

{8}{13}{16}《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5、234页。

{3}{14}{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6~47、46~47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241页。

{5}⑥{10}{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330、127、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