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8:3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全会提出了“五统筹”市场化改革的新要求,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统筹”的改革要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新的改革思维,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廓清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思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潮,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同时也出现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首先是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其次,人对自然又有能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赖自然界而生活,而能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并在自然活动中完善自身。但这种改造同样受制于自然界,也就是说,这种改造由不得人本身,而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人的能动性是建立在受动性基础上的,统一它们的是人在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人对自然界不恰当的改造会产生反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他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人和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不断觉醒的标志。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库兹涅茨(Kuznet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个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同样也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即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水平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大发展,资源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结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改善有促进作用,环境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

但是,倒U型曲线并不表明,我们可以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倒U型曲线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上,我们可以“无为而治”;倒U型曲线的存在也不意味着,任何文明都有机会越过临界点,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转折。

从20个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问题开始受到重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面临的多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生态破坏。1992年,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把环境与发展整合起来,把环境保护看作发展的一部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既是发展的结果,同时对发展也有重大影响,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上的问题,致使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每年总人口仍以1000万以上的速度递增。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生态破坏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中国拥有13亿人口,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世界上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曾经造成过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中国目前应当如何对待和处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保和经济发展是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鱼和熊掌不得兼得”。有些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是这种“不可兼得”的关系: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如果注重环保,则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美国南佛罗里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资深环境科学家伍业纲认为,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是鸡和蛋的关系,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了“发展-污染-治理”这样一种三段式过程,中国绝不能走这条老路,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之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专家指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如果置环保于不顾,或者忽视环保,那无疑是本末倒置,即使经济发展上去,也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应该清楚,发展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尽管工业发达国家在发展早期经历过严重的环境恶化,但那是一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设计和调整,完全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实际上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

目前中国生育水平已降至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在第三世界人口大国中,我国是惟一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中国在控制人口方面的巨大成就,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减轻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77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人口基数依然庞大。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二)环境保护政策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始于1973年,30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政府通过这些政策手段,影响并改变社会及个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以达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

在各种政策中尤以经济政策最为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发展环保事业,如果不能从经济上建立激励机制,其他手段也就失去了依托。

1、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对影响环境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以达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主要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负担”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力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手段和措施。当经济手段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时,采用经济手段的动机在于:如果在当事人的评估分析中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意味着更多的好处和更高的效益,那么他们将“自动地”将决策和行为转向更有利于社会的方向上来。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税收、收费、财政金融政策、排污权交易、明晰产权。

环境税收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强化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征收的一系列税种以及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它通过对污染源或污染行为进行征税,将环境资源的价格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改变市场价格信号以劝阻某种消费或生产行为。在环境税中,适宜的税率水平使企业采用污染削减技术的成本低于企业因污染环境而承担的纳税负担,否则企业就会宁愿支付税收而不致力于污染削减。新晨

3、环境技术政策

环境技术政策,是指为了协调经济技术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途径、技术方向和技术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规定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途径、方法、手段和要求;规定倡导和发展及限制、禁止和淘汰的环境技术;选择和确定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明确环境保护技术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4、环境产业政策

环境保护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及工程承包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2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和平共生。“和”与“谐”二字看似有共义,实则有分义。“和”有和面之义,意即“面对面”商讨、议事、谈判,而谐具有“糅合”之义,意即:“谐调”、“统一”、“共处”。那么,建立和谐社会,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古人对和谐的探讨认为,天、地、人三方的融通就是最大的和谐,即所谓:“天地人和”,换成现代语言来说,最大的和谐就是要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解决现实中这几对关系的矛盾对立问题,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最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关系,即人依靠自然而生存、发展。当人类处于原始蒙昧状态时,其抵御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敬畏神灵和自然,往往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的活动。在古希腊,人们崇拜日神,把自然看成有生命的、能运动、有感觉、有意识的有机体,人类与自然是同一的。在中国《左传》中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的记载,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产物。当时,人类用敬畏之心看待自然的环境,把天地看成自己的父母,图腾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早期人类几乎所有的图腾都是自然之物。因此。人过多地依赖自然,也十分顺从自然。随着人类能力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度变成征服的关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移山倒海的伟力,人类不满意过去匍匐在自然脚下的角色,而要成为自然的主人,并大肆向自然母亲掠夺。但是,当人们一度以为可以凭借大机器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沾沾自喜时,当人类惊叹自己与天地斗争所开创的辉煌伟业时,自然的疯狂报复也接踵而至;频繁的水旱灾害、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温室效应、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屡屡肆虐的流行病毒等。已经极大地危及人类的生存。人们这才猛醒,人成为驾驭大自然的主人之后,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的发展,人们以为已经被驯服了的大自然,却以更加疯狂的反扑报复它的征服者,使人措手不及。在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愈演愈烈,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得到调整,由“宿命论”走向“征服论”,再到“和谐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20世纪内最大的进步,它显示着人类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实践能力与科技水平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并不断地调整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机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从广义来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提出后,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它不仅成为许多国家选择发展目标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而且已成为各国学者从事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抓住了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重大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内容要素上看,是诸多要素的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从时间上看,是长期的。甚至是恒久的;从国际关系上看,它不仅满足当代人需求,而还要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求:从范围上看,它涉及的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从空间上看,它是众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形成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发展。这五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包含三个方面含义:其一,在人与资源方面,人类要发展,首先必须取得维持生活的所需。其二,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对自然界均衡状态的破坏已经达到了严重的地步,人们从自然环境的破坏、地球生物圈失衡的惨重代价中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行动保持与创造一个青山、绿水、蓝天的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三。在人与社会和经济方面,人们要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需求意识,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进而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是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从历史上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和谐的关系,而是矛盾和冲突始终存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矛盾的性质和尖锐程度不同。现代社会则主要是不适当的资源开发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进入二十世纪后。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认真地反省人类自身的思想传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类自然观。哲学家们提出应当发展一种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人征服自然,而应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应该保护性、发展性的利用自然。法国的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施韦兹在20年代提出建立一种扩展到自然界,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对象的伦理学。强调人和自然生物的关系应是一种特别亲密、互相感恩的关系。30年代,被认为是生态伦理学先驱的美国科学家莱奥波尔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思想。他首次提倡人们要和自然建立伙伴关系模式,以取代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关系模式:提出人类必须把道德权利的概念从人类伦理学中扩展到大自然的一切实体和过程中去。确认他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现代生态学及新型的生态哲学也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应该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人与自然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因此,“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思想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在更高阶段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统一的追求和趋势,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作为追求目标与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三、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机制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凸现。生态伦理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生态学和伦理学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它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一些社会道德准则,推广应用于生态自然界。生态伦理又称为“环境伦理”,一般认为它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道德学说。具体地说是指把道德一调整人与人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延伸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既

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也要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有的学者认为,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关系的领域,主张不仅对人讲道德,而且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所谓自然界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人类文化的层次,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在生命和自然的层次,它满足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持地球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全发展。

生态伦理是随着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生态危机从局部性问题变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与全新的发展模式一一可持续发展,它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同样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求。这里包含着人类需求和环境限度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人类的需求不应该突破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能力的限度。高强度消耗生态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过度的消费已经使人类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再也不能做愧对子孙后代的蠢事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这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人类内心的内在信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自觉的生态意识来保证人与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四、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客观机制

生态伦理是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的伦理学,其新颖之处不是舍弃了人类共同利益,而是把人类与自然界的利益共同纳入了人们的视野中,丰富和扩大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内容。1 从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形成看,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人类可持续生存,一开始就成为生态伦理学的视点;2 从生态伦理学的性质和功能看,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是生态伦理学关注的中心。与以往的研究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传统伦理学不同。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研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的利益关系作为研究的基础。因为包括道德现象在内的整个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同人与自然的三维结构,追求利益的满足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作为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之一的生态伦理学,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3 从生态伦理学的应用和实践看,人类共同利益是推动环保合作的共同价值准则。生态伦理学自二十世纪中叶孕育、形成以来,还有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自然价值、自然权力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它所倡导的尊重生命、关心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许多原则却已渐人人心并开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人类对共同利益的觉醒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共同利益意识都相当淡薄。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各自为政。呈现出一些孤立或近似孤立的社会单元,它们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在文化上自成一家,自成一系;在政治上闭关自守,分疆抗峙。人类历史的单元化,妨碍了人们相互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交往和开放,影响了人们对异地人类的利益共性的认识和认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促成了全球通讯和信息网络的建立,为全球人类的交往和沟通提供了物质便利。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相互渗透:又由于战争的影响,特别是核毁灭的威胁促成了政治对话与合作。而全球性问题以否定的形式展示着人类利益的共同性、整体性,同时也为人们对此的认识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和内在动因。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

【正文】

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几乎都是靠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持的,由此导致全球性环境恶化,以致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做法,又造成了经济上的重负,这是一条无异杀鸡取卵的发展道路。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一个较为世人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样,就将全球性问题上升到了发展观的高度,并凸显其价值观的意义。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声明》,声明中不仅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更指明它绝不包含侵犯国家的含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它是中国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把它既看作是挑战,更看作是机遇。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旧的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机械的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过去近三百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观,就是这种旧的发展观。以单纯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使人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现象,也造成了人的单向度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的畸型。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种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57亿,并且仍以每年8000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这说明旧的发展观已经破产,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提出,正是时代的要求,它与机械发展观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将发展的中心由“经济”过渡到’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只着眼于暂时利益,其重心在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它没有看到,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条件或手段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其重心是放在发展“主体”,即人上面的。第一,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所得出的悲观结论必然为不少人所反对,但“可以维持”的发展观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为人类如何认识现实和未来,寻求完整的社会发展模式,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角度。第二,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策划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人是发展最终的检验者。人的认识和实践不仅仅决定社会能否向前发展,也可以检验这种发展。发展既取决于人们的活动,又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目标及其原则都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第二,它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第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强调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共同性原则。虽然国情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同,但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面临共同挑战,人类只有形成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采取共同的行动。

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以人为本,是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这些要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整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的活动而遭受破坏,亦可由人的活动来协调。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就需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人们建立起尊重自然、减少浪费、保护生物圈的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调控结构中最深层也是最本质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原则及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的逻辑与道德基础。实际上,目前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了解个人生活方式与缓解贫困、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之间的联系,也不了解改变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和他人有何影响。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教育系统、大众传媒,宣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使大众学习和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危机和教训中学习、吸取经验、思考克服困境的办法,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建立起新的道德观念,使每一个人都按照新的规范采取行动。

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说:“个人的发展属于个人本身的职责,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任何人都不能摆脱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所负的责任。这种要求已被许多文化所公认,并被许多宗教教义所强调。然而,从完全不同的经验观察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同样明显的是,个人的活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注: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44页。)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发展是人自身建设的一个过程。在联合国大会开展的名为《发展的目标、过程和指标》研究项目中,提出的定义是:“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以及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某种和谐关系的构成,保证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

发展目标经历了从“经济”到“人”的转变,其深层原因在于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也只有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得到发展。人的发展有时可以不作为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直接目标表现出来,但不能把某一阶段的子目标当成总目标而使社会发展误入歧途。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处理这两大关系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人类社会要想继续蓬勃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使之保持和谐的状态,只有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改变才有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从历史上看,人与自然之间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和谐的关系。起初,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缺乏科学的认识,人只能受制于自然,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任何抗拒能力,对各种疾病也没有任何防治能力,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以后,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变得聪明能干起来,有了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了空前的速度与规模,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正当人们陶醉于自信人类能够统治自然、驾驭自然的时候,人们发现:人类已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人类必须认真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训。从反思中人们认识到,自然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都不应该是主仆关系、奴役关系,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努力在人与自然之

间建立起友好的和谐关系的时代应该开始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正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理想作为追求的目标,要求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自然系统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人是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脱离自然界的人,同脱离人的自然界一样,都是空洞的抽象,现实、事物、感性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恩格斯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一一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83-384页。)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伟人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应该是在平等的地位上,人类之所以能“统治”自然界,是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是去奴役它。

其次,人作用于自然,自然也反作用于人。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自然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人通过劳动改变世界,同时也在改变人本身,恩格斯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他说:“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如德雷帕和其他一些自然研究家或多或少持有的这种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29页。)同样,人类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来作用和改造自然,自然也会给人以反作用。如果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也会予以“报复”。

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支配和反支配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变化与转化的条件是人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支配自然界的问题上,恩格斯曾有如下著名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83页。)因此,恩格斯告诫我们要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过程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影响,不仅感觉到而且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一致。

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的精神实质——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无疑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人与人关系的哲学反思。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印度诗人甘地说过,自然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婪。对自然的态度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类的文明程度。对此,社会公众必须有一个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来节制物欲与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综合协调既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后者直接影响到前者。《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无疑是生产活动的目的,所以务必要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再强调它的中心作用。贫穷往往就是人们不能满足其生存和福利的需求,即使资源和服务是存在的,同时,那些没有陷于贫穷的人们的需求却可能带来重大的环境后果。”(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人与人的关系较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显得尤为复杂。人类本身也面临着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更新的问题。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人类面临种种环境问题及其本身复杂的社会问题困扰之下,要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世界的蔓延,也是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说:“当前的经济学思维正举步维艰、半推半就地摆脱着一经产生就泛滥开来、现已堕落成同其原始形态大相径庭的粗俗享乐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个人功利主义。以当代各种经济学为基础的‘哲学’反映了一种交易心理,这种心理破坏了人们之间的伙伴意识,随之破坏了一切哲学和宗教尤其作为人性来看待的价值观念。”(注: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8页。)这种价值观念势必导致人人为我的主导思想,引起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而摆脱旧的价值观念,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国际上最初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后来的重要补充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表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与人的平等,包括“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两方面。第一,体现未来价值取向的代际平等。它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地对待后代人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这里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后代人的意见在现代无从得到反映,因此加强对未来人负责的自律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二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儿继承的一样多甚至更多的自然财富。如果某一代人给下一代人留下的自然财富少于他们从前辈人那儿所继承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使下一代人的状况变差了。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是让下一代人的发展比上一代更好。第二,体现空间观念的代内平等,它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这也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只有一个”的地球上,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没有无限制发展的自由,都必须以不给其他地

区和国家带来危害作保证。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讲代内平等,就是地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二是整体发展的关键是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分化。许多资料表明:全球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起因,尽管有贫困地区为求温饱而不得不掠夺性地利用资源,更有富裕者为求最大利润和奢侈享受而滥用资源。所以,只有采取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缩小两极分化,才可保持发展的持续性。而且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者的生存需求应当先于富有者的奢侈需求,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4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abstract:the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ofthethoughtofusingtheprincipleoftheidentityandstruggleofinterconnected.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thehumanandnaturefromtheunitytotheopposition,thiscausestheecologicalcrisis.therefore,inordertoachiev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manandnature,wemustfaceuptothevalueofnature,understandingnature,changeourconceptofdevelopment,andgraduallyimprovethebenefitinharmonywiththenaturalecologicalsystem,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ulturebetter,tobuildaharmoniousenvironmentforhumanandnature.

Keywords: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028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已经到了任何生物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大量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由于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也体悟到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生存环境恶劣、健康质量下降、生命长度难以达到自然天寿”,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带来的结果。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教育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使古人与自然形成了亲近和谐的关系。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重新审视并确实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懂得"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当自然界创造人类的时候,人类对自然曾经充满敬畏。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拥有知识自我积累与更新能力的高级生物。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取更大的身心自由,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类有组织的行动对自然的塑造,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演化。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它不会容许人类的肆无忌弹,便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有数不清的例子都充分证明了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到那个时候,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我的家乡在前些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通过几年铁矿的开采,虽然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个别人提前致富了,也滋生出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大款。但是山上的松林、果树和草坪没有了,各种野生动物不见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所见的山被翻了个底朝天,下雨时山上流下来的是泥水,刮风时山里人也体会到了"沙尘暴"的滋味。庆幸的是地方政府已预测到并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以"百矿披绿"工程为重点,集中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此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赞扬。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面,某些动物做得比人类要睿智得多。我看过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描述的是有关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作家姜戎在小说中描写关于狼捕食的细节着实值得人们感念: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或许狼已经意识到:如果食物链不再延续下去,等待它们的将是生存的危机。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过着足实的生活,狼群努力维系着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狼且如此,何况人乎!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大自然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并非简单单一的,大自然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人类也生存于这张网中,从这张网中吸取营养同时也受制于此。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以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果断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的调节者,从而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对于我国显得尤其重要。相对于13亿人口,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十分短缺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总体上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消耗的水泥、钢铁和煤炭分别占到全世界的55%、26%和30%,而创造的GDp只占全球的4%.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可以用“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来形容。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水土流失面积达38%,海港化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还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癌症患者的70~80%与环境污染有关。统计表明,2002年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是倒数第14名。如果再不重视人与环境建设,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此,需要更新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5

关键词:彩虹自然爱情灵魂毁灭

一、引言

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人们对道德、价值、爱情、宗教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亲身经历了上述的种种变化,认为现代社会的工业化戕害了人类天性,导致西方文明的堕落。《虹》(1915)以关注生态发展和对两性关系的研究为基点,以布兰温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揭示了社会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苦恼、变异和挣扎,表达了劳伦斯对生态和谐遭到破坏和美好爱情走向妥协的同情,同时结尾处隐现的彩虹也暗示了他对和谐自然和完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虹》的悲剧色彩

1.《虹》的悲剧色彩——毁灭和谐的生态悲剧

劳伦斯的《虹》,从题目到结尾都隐含着一种虽然让人感到美好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状态的美,小说在“发展——高潮——结局”的叙述过程中处处体现了悲剧气氛的愈加强烈。从布兰温家族的第一代人身上悲剧开始出现,第二代人经历了比第一代人更大的悲剧,而到了第三代厄秀拉,悲剧气氛到了浓墨重彩的地步,故事的跌宕起伏令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工业社会的文明对生命的践踏、对尊严的藐视。

劳伦斯从两个视角对19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文明导致的这一悲剧进行了演绎。第一个视角是田原牧歌式的自然生态遭到毁灭,马什农场由“伊甸园”异化为“失乐园”。马什农场位于肥沃的低草地上,是英格兰中部典型的田园牧歌式的乐土。200多年来,它一直是布兰温家族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世外桃源。但这种伊甸园般的幸福时光在大约1840年以后变成了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天堂”。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为了攫取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大肆开发利用自然界,昔日宁静优雅的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所破坏。作为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分子,劳伦斯亲眼目睹了英国昔日秀丽肥沃的田园景色被丑陋肮脏的铁轨和矿井所取代的过程。在小说中,马什农场在1840年以后被开凿了一条运河,沿河的田野被筑起了河堤,谷地被通了铁路,到处被开采成煤矿,土地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宁静被喧嚣所取代,他们由土地的主人被异化为陌生人,自然的和谐被糟蹋的面目全非,彻底被异化为“失乐园”。

另一个视角被定格在“人”的毁灭上。作为农业文明时期的最后一代人的代表——汤姆的洪水溺亡则预示了人与自然和谐时代的彻底结束。当他毕业以后又回到农场时,他感到又找回了自己,身体强壮,精力充沛,骨子里流着贴近自然地的血液,享受着泥土的气息,欣赏着生气盎然的牲畜的活蹦乱跳。[1]汤姆与土地的自然、亲近、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就是这样一个乐于知足、融于自然的鲜活生命最后竟然被“洪水”所吞没。

2.《虹》的悲剧色彩——妥协社会的爱情悲剧

《虹》是劳伦斯力图对和谐完美婚姻追求和探索的代表作。但它所描述的几对夫妇的爱情故事都或多或少地充斥着悲哀的气氛。第一对夫妻是迪莉娅和汤姆。他们除了性和谐之外,在精神和心灵上都始终保持着距离和独立性,是基于他们之间的陌生感。因为“汤姆抛弃了自己心中不愿屈服于妻子的东西,忘掉自我去寻求她”。[2]再看第二对夫妻安娜和威尔。安娜喜欢享受外面世界的生活乐趣,而威尔却钟情于宗教的自由与喜悦,想让妻子和自己呆在同一个永不改变的世界里。他们无休无止,莫名其妙地你争我斗,都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彼此冲突不断,只能以完全沉缅于自己的性生活求得各自的慰藉。他们的爱情和婚姻以安娜满足于生儿育女、获得家庭的主宰权而告终,而男主人公同样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成为了被支配的对象。[3]这种没有思想上的亲近,没有内心世界的温存,只有追求的幸福本身就是一种致命的激情,是爱情向工业文明妥协的有力见证。

厄秀拉和安东的爱情是《虹》中爱情故事的高潮。厄秀拉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继承了农耕社会中老一辈的人性精髓——独立性强、思想深邃、见识超群、敢作敢为,听命于自然本能的呼唤,不屈服于周围强大的势力。而安东是“世俗的自我”战胜了“内心深处的自我”的牺牲品,尽管很爱厄秀拉,但最终毅然决然地弃她而去,并且以闪电式结婚断了自己的后路,暗示着与农业文明的彻底决裂。几番挣扎之后,厄秀拉还是无法与他达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只能让他成为心中幻觉的偶像。他们“相遇——分离——再相遇——再分离”的故事正是两种新旧思想和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的真实体现。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社会体制是不可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小说最后厄秀拉的怀孕,并非真正意义上两人和谐爱情的结晶,而是象征着在安东的影响下厄秀拉欲向工业文明妥协的念头,但惊现的马群象征了厄秀拉意识领域里和安东的最后一次对抗,也是两种势力和价值观的决斗,最终以“胎儿”的消亡预示了厄秀拉灵魂深处对自然和谐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坚决抵制。

故事中另一个非主角人物英格的爱情归宿,更从侧面佐证了爱情被工业文明异化的事实。英格心地纯洁,是个敢作敢为、追求彻底独立和自由的摩登女性,曾因志趣相投而与厄秀拉一见倾心。她一度将宗教人格化,认为宗教不过是披在人某种愿望上的特殊的外衣,而且对女权运动感兴趣,认为男人思想陈旧,毫无生气。就是这样一位博览群书、果断优雅的女强人最终还是做了机器的俘虏,嫁给了厄秀拉当煤矿经理的舅舅小汤姆,她的爱情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工业社会的戕害。

三、结语

马云飞在“《虹》标题的意象象征”一文中,总结了虹的七种象征意义,即“虹象征着乡村生活和工业社会之间的冲突,象征着男女两性之间的冲突,象征着布兰温一家人的生命轨迹,象征着联系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纽带,象征着精神和肉体的和谐统一,象征着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以及女主人公厄秀拉的成长轨迹”。而本文认为,一种悲剧意识流贯穿了小说的始终,虹最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它隐含着一种乐观的悲哀。从自然和谐的毁灭到美好爱情追求的破灭再到精神和灵魂追求的幻灭,精妙入微地刻画了一部资本主义欲望膨胀的罪恶史,由物质到精神戕害了所有美好的东西。批判是为了进步,揭露工业文明的肮脏和丑陋是为了以后不再有这种悲剧的发生,而这也正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虹》的意义所在。《虹》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英国资本主义对自然和人和谐状态的无情摧残,意欲引起社会的共鸣: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否则会酿成悲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今天,人类更要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钟雪美.从生态美学观点谈《虹》中第一代人汤姆的人性之美[J].海外英语,2011(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6

一、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赋予环境资源法的历史使命

自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尝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危机的苦果,而酿成这种苦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干了许多违背自然生态的蠢事。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时期”和“十年动乱时期”,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搞什么“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退田还林还草,治沙治水治山,但由于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恶化的趋势。实践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谁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失衡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和理想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2]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4]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

,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和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同年秋天由联合国第42届大会审议并接受。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6]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共同的未来》在其第二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李瑞环同志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他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香港城市大学发表演讲时将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称为绿色革命,强调这种绿色变革“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是一种‘大转变’,需要采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大战略’”:“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要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体系中,把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与‘人’一样公正、公平对待的‘主体’,同自然平等相处,崇尚简朴的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10]200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强调,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2003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

目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和重要目标;各有关行业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各有关学科正在努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指导。环境资源法是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法律保障,应该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应该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伟大时代和实践对环境资源法提出的要求。

二、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资源法十分有效。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也是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和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包括环境资源法在内的法的共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环境资源法的特性。从具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关系;从总体上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的基本原因、发展的决定因素、长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环境资源法的主导方面、本质方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是指作为主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特定对象(包括人、人的行为、状态、关系、事项、工作和秩序等)的活动。在这里,主体是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所谓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环境资源法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作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原因或理由是因为环境资源法律是人们的环境行为的行为规则。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法律中的人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人等于他自己的一连串行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11]行为是法律世界中最经常、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贯穿法律运行过程的一个最具活跃性、能动性的驱动器和关键因素;法之产生、存在的初始动因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化;行为是法律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法实现其价值功能的立足点;行为是法的根本内容──权利的载体。法律规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即法律规范规定人应该如何行动,包括禁止什么行为、限制什么行为和鼓励什么行为。所谓人的环境行为(环境资源行为的简称),是指作用或影响环境资源的各种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简称,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或行为。显然,环境资源法律中的人的法律行为都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结果(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生联系。人们的行为既可以作用于人也可以作用于物(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下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包括形成、维持和改变等,下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作用于物的行为可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直接作用于物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前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通过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此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于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以为人调整的关系这一基本性质。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一定程度,无论当时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是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会要求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与日俱进的、也是可变的,在某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不愿意或不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成为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愿意或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的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达,以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就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就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另外,法律具有调整、保护、、指引和评价功能,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法的作用或功能。随着法律的发展和演变,法律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功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任务、作用和功能。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因为在环境资源工作或环境保护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同时产生这两种关系。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2]恩格斯在批判那种“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时指出:“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3]“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5]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当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随意污染、破坏、浪费、掠夺自然环境资源)调整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尊重、热爱、保护、改善、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法学主要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法律调整机制。

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主要指环境资源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方式。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方法、调整对象、调整要素和调整过程等内容。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方法是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制是各种调整方法的集合或整合,是对各种调整方法运作的动态反映、系统控制。

随着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兴起,环境资源法正在形成其富有特色的调整和调整机制(简称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关系的机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仅指专门的环境资源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广义上是指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所采用的各种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所采用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以及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产生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渊源的总和。环境资源法律部门包括环境资源专门法或专门法律规范,以及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法专门法)是环境资源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体部分。环境资源专门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专门机制、主要机制、核心机制。与环境资源专门法相比较而言,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有关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较少、较分散、较单一。阐明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的特有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是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化”是原苏联学者创用的一个词,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环境协调的观点去思考,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调整机制特别是生态化调整机制,是区别于传统法律调整机制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它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主要采用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governance)方式(强调政府行政组织、营利性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结合,提倡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达到保护人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和可持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二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将其他法律部门的传统调整方法和机制予以绿化或生态化(指用生态观点、环境观点进行改造、完善),而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运用生态化方法,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整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或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具体来讲主要是: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制度;环境资源信息显示(报告、统计、公告、牌示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公告等制度;环境资源问题预防机制(包括环境评价、规划、功能分区和预警),包括环境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资源功能分区和其他预防预警等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机制(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行为规范等),包括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等制度;环境资源整治、补救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治理、恢复、补救、补偿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各种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以及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法律责任制度;环境资源行为监督管理机制,包括议会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环境资源公众参与制度等。

各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环境资源法不仅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出发,研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不能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点。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与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相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6]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7]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6]《环境报》,1996年7月20日第一版。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8]李瑞环:《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1999年6月25日),登于《环境工作通讯》1999年8月15日第8期。

[9]新华社北京2001年7月1日电。

[10]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道路》,《中国环境报》2002年11月15日。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1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7

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同时,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即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

这一理论中,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当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会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代价,但经济效益的获得,如果利用得当,又可以成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促进作用?;同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也可以对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三者是互为基础,互相补充的。但是,在现实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经常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殊不知,这种行为却是杀鸡取卵。

一、目前我国围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

(一)已造成环境的较大破坏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对环境时刻产生着影响。旅游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日益显现出。如对土壤,水体,大气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破坏。旅游设施开发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分割,形成岛屿化。同时大面积植被被移除,游客踩踏,肆意采摘,外来物种引入,垃圾污染等问题凸显。

(二)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过渡建设,无序开发。只考虑迎合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在景区内大量建设旅游接待设施,过多的公路,宾馆,商店,景区人工化现象严重。同时,景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把牺牲环境作为商业项目投资上马的代价,致使环境遭到破坏。

(三)生态旅游成为地方政府,商家招揽游客的“生财之道”的幌子。

自生态旅游诞生,各种打着生态旅游旗号的旅游项目也开始风行。这些旅游地区主要是那些纯自然环境或受人为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这种旅游对广大旅游爱好者吸引力巨大,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新热点。但生态旅游目前却处境尴尬。一方面这一概念已被相关机构以盈利为目大肆宣传,成为吸引游客的卖点;另一方面在实际贯彻上,却雷声大雨点小,不见起色。许多地方政府或商家将此严肃的环保理念视为商机,换汤不换药,仅仅是贴上绿色标签。

(四)游客生态旅游意识薄弱

对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应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一般自然旅游的关键因素。因为生态旅游是通过游客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从而达到自觉保护自然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远未达到这一标准。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残缺不全,展示手段更是形式单调,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二、合理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地区绝对不可以把经济利益作为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而要在旅游规划中秉持有利于景区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保护多了,影响旅游业的运转,不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发多了,生态环境容易失衡,旅游资源就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时要寻找它们的均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例如,在生态旅游区不应大兴土木,而应就地取材,旅游接待设施,应使用当地民居,不应大量修建新的酒店,饭店。

(二)生态旅游景区必须进行游客流量限制

任何生态环境都有其承载力,因此游客的人数必须控制在其承载力之下。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规划,有的放矢,根据承载力进行旅游开发。比如游牧式的经营,因为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都幅员辽阔,因此根据不同地域的承载能力和恢复周期,科学轮流设置游览区与无人区。从而有效游客流量。再比如可以进行订单式游览,游客在选择生态旅游区进行游览前,必须与景区进行联系预约,在景区合理调配下安排时间游览,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游客出行时间。

(三)加强政府行为能力

生态旅游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能够担当此任的只有政府。实际上,生态旅游是一个内在地具有政治性的事物。在这里,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等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来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如立法、规范、管理的开支,项目与基础设施,科研和促销等。

(四)生态旅游教育

生态旅游提倡“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游客应在出行前,应多了解景区的风土人情,自然文化知识,在旅行过程中,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应时刻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社区人民,不对当地环境造成任何主动性的破坏。在旅行结束后,要把生态旅游的思想宣传出去,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五)当地居民应融入到生态旅游发展中来,但不可过分商业化。

过分商业化,是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顽疾。虽然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当地居民从中受益,但这种受益是一把双刃剑,经济收益有所改善,但其原本的生活状态却被打破。因此,应适当发展商业,切不可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破坏了景区社区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当地居民开放自己空闲民居进行家庭旅馆型经营,但不可从新修建接待设施。同时,可适当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畜,做到自己自足并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且政府应给其进行相应补助,使居民不至于为追求经济收益扩大经营规模。

目前虽然生态旅游还不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它确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力求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春艳《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存在的问题》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2]张建春《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促进作用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教育是受社会发展诸因素制约着的育人的社会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反映在教育上就必然是“和谐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个体发展,培养“和谐主体”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个人是社会的元素,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合,因此个体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完美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因此主体的发展程度应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和谐教育是通过其内部组织系统的一系列活动,以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社会的“和谐主体”为目的的教育,它所尊崇的教育理念同和谐社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和谐主体”的培养,主体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石,承担着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使命和职责,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起点,是和谐社会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谐教育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主张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反对传统教育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少体育、缺美育和劳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平等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至上、教师即权威的旧师生关系;在教学管理上提倡人文管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理要求,把学生作为一个完全发展着的“主体人”来看待,反对把学生当做机器,忽视学生独立尊严和人格的行政性管理模式。和谐教育的这些和谐行为在完成自身的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在自觉地完成社会“和谐主体”的培养功能。所以说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内源性基础和逻辑前提,具有为和谐社会培养“和谐主体”的作用。

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一)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是一种有机联系的关系,应该共存共荣,协调发展。然而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人与自然的矛盾却越来越严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致使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酸雨区的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29%。南方有81%的城市出现过酸雨;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每年达6.2亿吨,累积存量达64.6亿吨,占地面积5.6万顷;全国60%的河流和1000多公顷土地,受到乡镇企业的污染,淮河流域80%的河流水体呈黑绿色;植被严重破坏,沙漠化飞速发展,洪水频频发生。如果这些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话,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和谐教育对于改变传统人与自然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想认识,树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具有重要作用。和谐教育本身就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天人合一”的历史思想渊源。“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学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天人合一”也就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和谐教育必然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渗透到卖践中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珍视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人得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的矛盾统一体。在这里,需要加以解释说明的是,和谐教育所提倡的“自然和谐观”不仅仅是指当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应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自然问题是指与人现行生存密切相关的地球以内的自然客体,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对于宇宙奥妙的探索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地球、太阳系、宇宙均处于统一联系体之中,一方的不和谐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调。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自然客体为地球,是在考虑人与地球所含自然客体的和谐,将来我们很可能考虑的是地球与太阳系所包含客体的和谐关系。和谐教育在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和谐的自然发展观时,不仅能使人们认识到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且能使人们提升认识,考虑未来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

(二)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统一,完全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及科学技术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解放程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在开放的形势下,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及价值观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滋生蔓延,黑恶势力、各种腐败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和谐教育所追求的价值观是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一方面,和谐教育致力于使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谐人格的实现是和谐教育所期望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和谐教育价值观充分尊重个体的合理需求,允许个体在正常的机制范围内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完全满足,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体思想。另一方面,和谐教育所培养的“和谐主体”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者,离开了这一社会意义或目的,和谐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而施加集体影响,在每个人身上塑造新的和谐人格,使之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将个体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和谐教育所提倡的“价值观”的两方面并不相矛盾,相反是辩证统一的,旨在追求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只有自由、充分的发展,才有全面的发展;只有每个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才有一切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

三、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整合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遇到的矛盾的内在要求,在文化层次上包涵着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要求。教育作为社会文化传递的主要机构必然要满足社会发展的文化要求,发挥其作用。

(一)要继承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和谐思想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内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道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

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据。庄子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儒家思想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要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至中和,天地信笃,万物发焉。”均在强调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关系。孑L子还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主张。主张用鱼钩钓鱼,而不用网拦河捕鱼。很显然,孔子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孔子认为,“仁”的本质含义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要尊重人,爱人,这是提倡人与人的平等。在这个前提下,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一切符合礼的准则。在孔子看来,一切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少的内在机制,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传统和谐思想主张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强调具有怡淡的心态,协调二者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允许满足人的正当需要。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但应“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念。老子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挫其锐,解其纷,和基光,同其要”(《老子》第50章),人应具有和谐的人格,身心获得协调发展。

(二)要批判传统思想中不适宜于现代文化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

传统和谐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免又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对于传统和谐思想我们要有批判精神,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文角度来阐释传统和谐思想。在当代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改造和发展传统思想,使其现代化,赋予其时代新意,只有过样,传统和谐思想才能继续向前发展,源源不断。

继承和发展传统和谐思想,和谐教育将发挥主导。和谐教育在丰富自身的思想内容时必定要继承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同时和谐教育要符合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要求,对传统和谐思想不断地进行创造和更新发展,赋予其时代新意。结合这两方面的要求,我们认为,和谐教育具有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整合作用。

四、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国民素质整体不高,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之一。和谐教育认为,主体人的发展,关键的是个体的人格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应当“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道德完善是和谐人格的主要内容,德育在和谐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因为“人的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道德是一个人从事任何工作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主体”必然是道德高尚的主体。和谐教育将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发展视为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和谐教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9

[关键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个人自身

人的和谐发展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然而,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的和谐,最终要落脚到人的和谐发展问题上,它是以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诸多方面的和谐为依托的。本文拟就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和谐发展维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核心内涵——多维度关系的协调有序发展

什么是和谐?和谐是一种状态,有一定幅度和范围,是多种事物在保持特性差异和同种事物之间保持层次差别的基础上的符合一定“度”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状态。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差别和多样性。

谈到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离不开对人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状态的考察。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为我们思考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人是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其次,人是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2]人的本质的实现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动态创造过程。在此意义上,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质量(包括和谐)就是一致的、同一的。

人的和谐发展在本质上是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和谐,是状态,也是过程。基于人的社会性而言,它体现为一种现实状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一种均衡态,是利益关系和要素关系的均衡,在社会的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大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因而必然是尊重多样性,以多样性为前提的;基于人的历史性而言,它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进行自我创造和建构的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个人自身诸要素的由片面、不协调发展到均衡协调的发展过程。

因此,我们在思考现实中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时,就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四个关系维度来展开。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人的和谐发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全面地建构自身、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家园,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状态,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只有建立起彼此和谐的发展关系,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人和社会才能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反之,恶劣的人际生态,就会限制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自觉协调个人的本能及需要与他人的本能及需要的矛盾,变单赢为双赢或多赢。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个人的和谐发展应是个人所具有的一切素质(生理、心理、兴趣、能力、道德、思想观念等)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是符合国家、社会需要及发展方向的发展。

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消除盲目性、混乱性,以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们走彼此共存的多样性道路。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也是有限结果与无限过程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总是不断地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同自然界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必然会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曾论述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他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向来不是简单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能量交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过多地强调了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结果是自然对人类的侵害转化为人类对自然的侵害,如气温升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统的失衡,从而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事实上,社会和谐、人的和谐都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也难以建立长久的和谐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更无从谈起。无限制地掠夺自然,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贫困和社会问题丛生,从而也会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Holderlin)认为:谁压迫自然,使之降为可利用耗尽的东西,谁就达不到爱,达不到自身与世界的美好统一。不难想像,在生存都面临危机的自然之中,人类所谓的和谐或许只能在疲于奔命之中相互达成,因为一个真正和谐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基础上。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需要和选择。

三、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当然内涵

人的和谐发展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解放。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个性发展、解放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得以展开和实现的。个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要求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作为有个性的个人发生相互关系,社会尽可能提供条件满足人的个性发展,不是以被迫牺牲一些方面为代价而片面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对人的个性发展过程,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把它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三个阶段。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着。”[4]人对他人、对群体的依赖性极强,个人发展不可能被提出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5]这种“物的依赖性”是指由于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人与人在交换与分工中,在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中形成相互关系,这时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被提出来。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这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人彻底摆脱了来自社会和其它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转贴于

由于人的个性发展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这种现实展开,既可以是对社会的(表现为阶层、集团、单位、社群等),也可以是对其他个人的。因此,人的和谐发展问题必然涉及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二者相互关联、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现实的存在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社会现实层面上,作为社会的人,其个体不能脱离或超越社会而独立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即处于一定社会阶层和团体之中。所以,人的和谐发展,就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利益关系得以正确处理,彼此协调。这也就是与个人相对应的和谐的“民”。人民包括各阶层和各群体,只有各方面的利益都兼顾到,而不是关心一方、排斥另一方,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层面意义上的人的和谐,才更能体现和显示“以人为本”的价值。不同社会阶层、团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是人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和谐发展的条件。

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前提。而那些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好逸恶劳、违法乱纪的人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生态,从而也就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来看,必须自觉协调个人的本能及需要与他人的本能及需要的矛盾,变单赢为双赢或多赢。

由此可见,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提升的互动过程。人和社会、他人只有建立起彼此和谐的发展关系,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动态平衡过程中,才能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四、个人内在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和谐来实现。人的生命存在总是以单独个体的人的存在为最根本形式,人的和谐发展最终也要落脚到个体的人的自身和谐发展。

就单个人而言,人的和谐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的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综合平衡的开发调动。它包括个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与时俱进,能力(体力、智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等)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个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等等)的充分自由发展。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的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整个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才有可靠保证和基础;只有每个人身心和谐,心理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社会成员显示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就内容而言,人的发展是由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构成,分别从自主性、广泛性、发展程度和发展状态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广泛上谈人的发展,它是指人的各种需要、各种素质、各种能力、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也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这种发展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对此,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像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7]。

马克思多次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人作为某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自身的特性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也蕴藏在他自身的内部结构之中,即人的个性发展中。这就如同一个个结在树上的桔子,生命之源来自于社会这棵大树,在光亮的表皮下面,又布满了交织复杂的纤维,即使内部如此的复杂,却又以完整独立的个体形象映入我们的眼中。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

人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各方面要素的和谐、个性的和谐,也包括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精神属性,赋予了人不断提升自身本质力量、开发自身能力资源的条件,同时,也使得精神需要成为人的需要的基本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除了满足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满足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物质生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精神属性愈益彰显、精神生活愈益丰富的过程。

总而言之,人的和谐发展,是由人内外在各种关系的状态界定的,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内在性等各方面的关系由紧张、对抗走向松弛、和谐。人的和谐发展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互为条件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又是直接同一的。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的时候,伴随着它的必将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出现的复杂状况,而这些都是让那些企盼简单生活的人们所烦乱的,而只有人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和摆脱出来,人和社会才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6.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24,95.

[4][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104.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编,人民出版社,1984,34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104,36.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全文)[R].(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

[3]林国标.和谐社会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6-11-1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10

关键词:青少年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 心理和谐 心理健康

1.问题提出: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本内涵之一(孙彦泉2005)。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谐,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性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对其与自然和谐的心理探讨意义深远。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和谐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等基本心理过程的相互协调和内在统一的健康社会心态,实现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荣誉和挫折。心理和谐作为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1]。心理和谐包括四个层面结构:自我和谐、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和与社会和谐[2]。李志勇等学者研究发现人与自然和谐与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3]。

其次,心理和谐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核。和谐心理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个体能悦纳自我、平和待人、理性处事和善待它物。因此心理和谐的个体能够如同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价值一样,善待与人类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发展,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迈向真正的和谐社会[4]。

再次,人与自然和谐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科学生态价值观是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思想内涵(ChenGuobin,ZhangYanhong)。近20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首先集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Fengtianyu)。诸如能源、环境问题等。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大影响力,当代青少年学生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中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当代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总之,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心理和谐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核,要让青少年的心理和谐,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青少年与自然和谐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之一。因此,探讨青少年与自然和谐的心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和谐及其相关概述

2.1和谐及其思想渊源

2.1.1国内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比如儒、道、法、墨等学派。儒学代表孔子主张“仁”“礼”。“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孟子提出了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儒家认为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乃至整个宇宙融为一体的(陈致中,2010)。道家代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地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居其一”,但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必须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视为“大本大宗”,即最根本最主要的事情,也就是说人类要了解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做到“天和”。而“天和”是“人和”的必要前提,通过“天和”以真正实现“人和”(马英俊2008)。道家主张的“无为”,不仅是要实现社会自身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除此之外,法家和儒、道一样,所追求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达到社会的和谐。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著名论断。北宋时期张载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著名论断。他的这种和谐强调的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因此,和谐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共同价值规则(张岱年,1990)。

国内有关和谐的研究。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国内学术界主要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论述。其中,心理学学科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都走在前列,成果颇为丰富。比如林崇德[5](2007)、石国兴(2007)、余国良[6](2011)等都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和谐的结构。国内各心理学专家广开思路,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心理学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中所能作出的贡献[7]。与自然和谐是心理和谐状态较好的人十个典型特征之一(ResearchprojectGroupofpsychologicalHarmony2008)。

2.1.2国外的“和谐”思想

国外对和谐思想的源于古希腊对哲学的研究,比如毕达哥拉斯哲学中的差异性互补,该学派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和谐的最高境界是灵魂的和谐”(西方哲学史(上下卷)1982),赫拉克利特思想中的斗争观和基本价值视域;恩培多克勒的爱与和谐,苏格拉底的对话法与动态和谐,柏拉图思想中的内在和谐,以及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道等。美国史学家约翰・海厄姆认为和谐是指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原则及其所包含的个人主义与进取精神等(张涛2002)。当今国外学者(muzaferSherifandCarolynSherif)研究了心理和谐与冲突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把和谐与民族联系起来探讨,但是国外更倾向与对冲突的研究[8]。国外有研究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身体健康[9]。西蒙(Simon)雷蒙德(Raymond)对香港1062名成人居民进行知觉水平的社会和谐满意研究发现确定在香港最有利于自然和谐的因素。

2.2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需要卑谦自持,通过“法地”、“法天”而法于“自然”之“道”。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资本论,1975)”这段话说明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的协调发展才可达致和谐社会的出现。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王铭霞(2001)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平等的两个自然主体,不存在谁主谁从的问题,两者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给予我们栖息之地的自然的一种尊敬和感激。有学者提出“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不仅是纯粹的外在规范,而是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变成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信念,而不是解决目前危机的权宜之计”(吕慧燕,刘辉2009),从而实现“与天地合其德”。

再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著名的心理学家俞国良(2011)指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以及自然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人与自然沟通时.必须首先学会认识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从尊重自然角度.与自然发生物质、能量和情感交换。一个心理和谐的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接受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对造化怀有敬畏之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做违背、损害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睦共存和协调发展[8]。

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影响的整体关系。青少年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青少年与自然和谐

3.1青少年及青少年与自然和谐界定

所谓青少年,也叫青少年期(或青年期)(adolescence)一般指11、12岁至17、18岁(林崇德,2002)。本文在对文献进行搜索、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作出比较明确的界定:它是指青少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恰当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关怀自然,并能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3.2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陈爱华研究发现浪费资源会影响心理健康。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需要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及其道德理念。奢侈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造成有限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教育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勤俭节约的道德习惯。全社会都要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陈爱华2006)。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出亲近自然,尊爱万物。现代学者阳泽(2010)把个体与自然和谐看成是心理健康的表征之一[10]。他认为个体与自然的和谐主要表现就是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然的关怀。刘婷,秦琴,张进辅.(2010)提出与自然和谐要真正做到亲近性和相融性。与自然和谐要遵循伦理向度,以恰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同时又能适应自然、欣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人、自然(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真正能诗意地栖居在自然(环境)中(陈爱华2006)。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相联,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我们更应该关注更多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结构探析[n].光明日报,

2007年7月3日.

[2]刘婷,秦琴,张进辅.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唯度探讨[J].西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

[3]李志勇,廖军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问题探析[J].

心理学探新,2010,30,(4)

[4]陈赵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心理建设探析J.攀

登.2007,第3期.96

[5]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6]俞国良.释义“心理和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

增刊:80-81.

[7]中国心理学会.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J】.心理学

报,2007,39(1):1-8.

[8]muzaferSherifandCarolynSherifReviewedwork(s).

psychologicalHarmonyandConflictinminorityGroupties

【J】.theamericanCatholicSociologicalReview,Vol.22,

no.3(autumn,1961),207-222.

[9]DavidBResnik,JD,phD[Bioethicist].HumanHealthand

theenvironment:inHarmonyorinConflict?【J】Health

Careanal.2009September;17(3):261276.doi:10.1007/

s10728-008-010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