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2:43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第五批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性研究课题“江苏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ZD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papersinRelationtoaCourseofLiberaleducation”[J].15americanJournalofScienceand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and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2]胡弼成,张卫良.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5-9.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2

1核心概念界定

1.1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早的提出者是我国的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先生,按照聂圣哲先生的观点,工匠精神本身是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的综合性体现。工匠精神包含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第一,敬业。这是工匠精神价值观念的凸显。从基础层面来讲,敬业讲究干一行,爱一行,要对自身职业树立基本的尊重意识。同时,敬业也体现出了职业价值观中的一种高层追求,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于行业前辈,先进技术持尊重态度,积极学习,不投机,不取巧,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专注且认真。第二,乐业。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职业者具备较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体现工作价值,实现职业追求。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处的行业才可以更好地研磨工艺,专于工匠,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好地拓宽,职业价值有效体现。第三,精益求精。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职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本行业树立不断研究的执着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品质,以更好地使整个人在工作中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第四,创新。这是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认可,并且具有不断向上生长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技艺的发展既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更体现为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以此为一种谋生手段,更要具备崇高的追求敬业爱业热情,持之以恒的专注精神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意识。这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更强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1.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机械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服务于生产加工的专业性课程。围绕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材料的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掌握碳铁合金相图的相关知识,认识生产当中常用的材料号牌及用途,并选择恰当的热处理方法,改善材料性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从基本知识入手,致力于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热处理工艺、金属结构和钢排号等知识点,不仅与本门课程相关,同时对于学生其他核心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和生产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2将工匠精神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2.1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的颁布。当前党和国家对于制造业越来越重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要从更好地提升我国在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利用率、提升产品质量效益的角度入手,更好地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有序迈进。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过程中,必须要更好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制造行业,输送更多优秀工匠,让他们成长为高素质、高水平、综合性人才,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让我国的制造业强国梦可以稳步实现。

2.2企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伴随智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有序转变。现在国家制造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输送具有崇高职业追求的优秀员工,同时激发学生自身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推动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发展。这样不仅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且可以将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有机契合,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追求,推动我国制造行业进一步向前创新创优发展。

2.3职业院校实现长远性发展的基本需求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立德树人理念深度推进的重要切入点。但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缺乏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入。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这样只能让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有效发展,不能够引领学生有效转变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对学校教育体系的价值认同。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夯实学校理论课程的发展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4学生就业及长远性发展的基本需求

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不仅要为学生当前的校内学习而服务,更要实现长远引领性价值,将工匠精神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工作和学习实践中用心、精心、敬业、乐业,并有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的职业追求。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容易从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受到企业及领导的重视。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体系之中,能够为学生职业价值的体现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指引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向上发展意识,积极成为新时期大国工匠,学生人生理想和自身价值都能有机实现。

3工匠精神融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基本对策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具有内容相对基础但知识结构比较枯燥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自身也要能够与工匠精神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有效理解,这样才可以使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能愈加全面。

3.1凸显价值引领性让学生重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学习

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首先需要更好地体现工匠精神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性价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明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基础性,让学生不要抱着取得学分,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应付式学习。教师要更好地将工匠精神中所体现出来的精心、钻研精神有效渗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坚定积极的信念,结合具体的问题,思索课程的广泛应用性价值。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要传递给学生工匠精神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学习,在行动上将工匠精神积极践行。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具体的工作,学生需要从未来工作时间入手,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工匠精神传承层面让学生明白,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具备更加谨慎的态度,同时学生也能够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2凸显交流互动性让学生具备严谨认真学习态度

在课堂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学习要指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还要坚持教学互动性原则,让学生将工匠精神内涵充分理解的同时,融合于学习过程,为学生设计多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积极的讨论,多元互动,进而使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加充分,并能够让学生学习践行意识也能有效提升。譬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为学生穿插一些真实案例,使学生了解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很多劳动模范、先进典型身上所传递出的工匠精神建立认同。学习平凡劳动者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理论进行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利用学生身上对偶像的崇拜,使学生更好地坚定课程学习信念,增强践行意识。另外,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引入辩论、演讲、实践、课堂等多种模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并在丰富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去完成一些综合性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丰富内涵的有效理解。在丰富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密切,这样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能够上升到一个更好地层面。尤其是在实训课堂上,对于一些综合性实验,教师都要让学生积极钻研,尝试应用,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从环境营造、工作处理到一些细节工作的落实,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3.3坚持示范引领发挥身边的榜样力量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积极超越的领路人。在对工匠精神进行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榜样和示范引领作用,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授课技巧,让学生带着兴趣走入课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对工匠精神加深理解。另外教师要能够不断对工匠精神深入钻研,在工作中做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通过多个方面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以教师自身的职业担当,让学生积极学习和贯彻工匠精神。在校园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走入学生中间,发掘学生身上的一些优点,并引领其他同学有效观摩和借鉴,让学生自己成长为优秀的工人,娴熟的工匠。这样学生自身又会就会有很强的学习成就意识,并自觉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钻研,为学生未来进入企业奠定坚实基础。学生中间的一些模范人物,可以更好地起到榜样引领价值,潜移默化中带动更多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念。这样,工匠精神就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而是内化为学生心底的学习自觉。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充分领悟。

3.4结合工匠精神制定高标准培训目标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念,优化培养目标体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当前就业竞争压力较大的现状有效认知边,对课程学习的重要价值有效把握。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兼顾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效提升,尤其是一些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要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引领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及时进行课后巩固,从日常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时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让学生可以得艺并重,全面发展。结合学生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教师也要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有效渗透,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积极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效应用,以更好地助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丰富理解。另外,在对学生落实技能考核的过程中,不要单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层面来有效考核,更要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在实践课堂的表现以及学生团队意识养成等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丰富理解。例如,在实践考核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于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能不能认真分析,采取积极的补救对策。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呈现的视频资料、文本资料,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学习,尤其是一些线上内容,学生是不是能够做到反复观看,并对一些重点知识有效理解。教师要更多的从学生当前的在校学习表现入手,评价学生是否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以教师的教学评价督促学生做好内省工作,找出自身不足并积极提升。这样学生以后工进入工作岗位,也能够树立严谨认真态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补救,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3.5加强工匠精神文化建设改变学生学习心态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3

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表述可谓是“及时雨”、“雪中炭”,点透了人心所想、人心所向的那层窗户纸,使“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两个舆论场紧密贴合,让“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民间投资下滑严重,“脱实向虚”的风险在加大。许多企业家都在玩房地产、玩金融,把实体经济晾在了一边。企业家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体经济的钱太难挣,他们不得已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转向了投资和投机领域。这样做将带来许多不利后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首先,不利于我国继续发挥现有的制造业优势。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国一直被誉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里具有独特优势。从发展阶段看,我们现在还很难与发达国家在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如果任由“脱实向虚”,不充分发挥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则很可能会削弱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脱实向虚”还会带来经济泡沫和经济风险的累积。再次,从社会心理层面看,大范围持续“脱实向虚”,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对于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众所周知,从马桶盖到化妆品,从奶粉到电饭煲,境外购物一度火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消费外流已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专家表示,弘扬工匠精神、质量提升行动是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何谓工匠精神?

王京生(国务院参事):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一道构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工匠精神推动的是品质的革命、匠心的锤炼,崇尚的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的是尽善尽美、锲而不舍。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乃至实现民族复兴,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但无论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一范畴的内涵,它都是指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消费者至上为宗旨,十分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生产经营理念;指那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刻的、不懈的追求行为。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彭奇彪(湖南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讲质量讲创新的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国外制造强国如德国、日本等,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管是从外形尺寸上,还是性能甚至使用寿命上,都是比较一致的。我们国家一些产品的质量就参差不齐,做得好的各方面性能可能非常好,但是差的也许连基本性能都满足不了,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

周永利(浙江省政协委员、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具备工匠精神,就跟一个人需要符合健康标准一样,这样企业才能保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魅力。不过,相比木匠、铁匠等传统工匠,现代工匠内涵更广泛,比如智能化、物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入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后,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手艺工匠结合后,才是合格的工匠。

秋山利辉(家具职人、秋山木工创办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而且,没有“超”一流的人品,单凭工作打动人心,是不可能做到的。“匠人须知30条”是我们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核心内容。这“30条”守则浓缩了培养一流匠人,即一流人才的基本要素。

为何倡导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一国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农业输出、低端制造、中高端制造、创新科技中心的四个阶段中,我们仍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亟须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而绝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任何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他们才是真正的筑梦人。

乔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教授):中国掌握焊接技术的工匠不计其数,能够达到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级技师)的技术水平的工匠也并不少见,但是能够对自己的产品达到“精心雕琢”甚至像“金娃娃”一样用心呵护的工匠却凤毛麟角。所以,我认为,如高凤林一样的大国工匠,他们创造的与其说是技术传奇,不如说是人生传奇和精神传奇。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精神价值追求和较高的人生境界,既不满足于一时的成事,也不满足于世俗的所谓成功,而是用生命演绎传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所以提“工匠精神”,重点在“精神”二字。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这也不可避免影响工匠群体,很多人更重视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技能,而忽视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有些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工匠;有些产品我们做出来却没有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缺乏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的工匠。用“心”才会创新,使命感才会赢得市场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提倡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般认为马虎将就、大差不差就行的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普遍缺少这种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工匠精神”。缺乏工匠精神,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最大障碍。

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鲁班,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现代我们有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但我觉得,中国古代、近代的工匠精神,留传下来的大多是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世界著名品牌;现实中一些留传下来的老字号,不是在发扬壮大,而是后继无人,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于是一些人转而认为,不是中国人缺乏这种精神,而是中国不适合这种模式。工匠精神在当代,只适合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费档次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愿或不能购买高质高价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会选择低质低价、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我对这种意见的批评是:看看这些年中国人如何到海外市场抢购商品便可知晓,现在中国人的需求结构正往高级化方向迅速地升级,但并没有逻辑地转化为拉动本国企业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的力量,而是转化成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不是中国不适合工匠精神的模式,而是因为某种原因的作用,使这种精神无处发扬,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格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运行,塑造出了漠视消费者的各种企业顽疾,它们是不是我们历史上“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的根本原因?应该说,由于短缺的市场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削弱了竞争意识,削弱了消费者本位的格局,长期阻碍把视消费者为上帝、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发展。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开始增强,尤其突出表现在以出口导向为目标的市场领域,一些新的产品品牌开始出现。因此“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只能在市场的环境和土壤中。目前我国已经过了物资缺乏的年代,因此发扬光大过去的工匠精神、追求中高端的转型升级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初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具备优异的制造能力,才具备基本的竞争能力。中国必须尽早、尽多地培养熟练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才能在工业人口基数减少的不利环境下守住核心竞争力。

怎样践行工匠精神?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人们经常问,为什么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经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工匠制度并不是哪路神仙来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由此看来,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多少是提倡青年人去做一个扎实工作一辈子的“工匠”呢?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缺失的是社会鼓励工匠精神的文化。所以,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在贫困阶段,我们说提倡工匠精神有些奢侈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彻底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雎⒍稀H绻行政垄断格局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日趋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普遍出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行为文化。就重构国人的工匠精神来说,一是要鼓励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性。只有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才会有工匠精神,否则就是空谈。因为只有讲究,才会有精神,处处“将就”,“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讲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企业组织必然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管理文化。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一个最具体的、最核心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一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在管理上可能要采取许多方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要管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灵活性”上,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态度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太多。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就等于是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中国许多行业在这方面教训惨痛,应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最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才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指出,工人技师可以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这一政策给予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更多元的薪资和福利形式,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工人技师的行业中来。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崇高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高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李国武(湖南省人大代表、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大国工匠”如何炼成?企业自身的坚持和培育是基础,职业教育的完善是前提。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就社会而言,需要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重新定位和规划职业教育。要走出只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打造一支具有“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大军。

同时,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工艺、尊重工匠、追求专业品位的好风气,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相匹配的身价,并提供符合其身份的社会报酬。这是一个漫长的文化培育过程。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4

一、工匠精神与无缝对接机制的意涵解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职业习惯的体现,是职业人的职业价值追求,它实现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职业思维的有机统一。[1]

所谓无缝连接,本是一个技术概念,是指在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完全兼容的产品。对无缝对接的释义,语境不同,意涵也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而言,引用的无缝对接机制,是指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着眼于培育效果的实现,在主体择选、方法选用和评估方式上采取衔接较为紧凑、可行、科学的机制,促成培育机制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无缝对接机制在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在培育主体上,促成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不可缺少的机制,它融合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机遇的共享,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借助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平台和主体,诠释和彰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和活力,真正将工匠精神植根于高职院校发展命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工匠型人才。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育目标,为社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灵魂的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但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并自觉践行,还需校企之间进行本职的无缝连接,因为企业实习,关注的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活化应用,重视的是学生职业素质的展现。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质量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企业工匠文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示范和指导;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师傅带徒弟,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让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艺本领,另一方面,工人师傅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追求,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理解工匠精神,进而向往、崇敬工匠精神。总之,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实现高职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既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又能让学生直接感受能工巧匠的精神风尚和价值追求,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熏陶,获得技术精练和精神提升的双重收益,将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之中。

第二,在培育过程上,促成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无缝对接。所谓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而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个体意识(新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的过程,是由内(思想道德认识)向外(行为实践)的发展过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本质在于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其追求在于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实施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做好工匠精神的内化机制建设工作,而内化的精髓在于培养工匠思维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3],这种思维既要承续传统社会的工匠思维,又要保持现代职业的思维;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这既是传统手工业社会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职业本质;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也是一种执着敬业、履行职责、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的职业精神。对于职业人来讲,只有履行了这些道德规范,才能锻造出真正的工匠精神来。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社会的宣传引导外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文化的熏陶。为此,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仰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来引导宣传。通过对大国工匠的事迹及其道德观、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展现,在学校营造一个走进工匠、了解工匠、志成工匠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做好工匠精神的外化机制建设工作,而外化的要义则在于践行和磨练工匠习性和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是以精神两字来描述的,往往让人望文生义成是一种道德观。但是,工匠精神不只是德而且也是才,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且也是一种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技术制度锻造而成的。高品质高标准的职业技术是成其为工匠的基本前提,没有对职业技术的精确把握、职业技能的娴熟运用,何来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何来持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n、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因此,倡导工匠精神须先倡导工匠技术,培育工匠精神,实际上是要培育工匠技术。由工匠精神的学习者变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真正实现工匠精神的外化。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5

关键词:工匠精神;政工工作;培育路径

工匠精神源自于我国古老的手工行业,因此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也成为了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手工业的没落使工匠这一角色逐渐淡出了历史,但是“工匠精神”所体现出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原则被传承了下来,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振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断被丰富了,还包括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作为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撑,应该得到培育和弘扬。尤其作为企业政工人员,更需要培育“工匠精神”来提高本职工作的使命。

一、培育工匠精神与政工工作的联系

(一)立德树人是政工工作的责任

政工工作的任务是提高组织内员工的各项素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首先,工匠精神所要求的也是立德树人的目的,两者之间具有着共同点。如工匠精神要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锲而不舍的品质,以及工作踏实,遵守规章制度等,这些都是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其次,工匠精神所具有的价值与立德树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工匠精神重视道德要求和品质规范,尤其强调职业道德,倡导爱岗敬业、遵守纪律,重视楷模的树立和榜样示范,有弘扬与传播中华美德、激励人们加强道德实践、促进道德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同时,工匠精神包含心传体知、师徒相传的内容,既重视技能、技艺的传授,也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它寓“教”与“育”于一身,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工匠精神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它崇尚劳动,并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实践劳动,以促进自我价值的彰显和实现,它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激励、指导和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二)传承民族精神是政工工作的内容

中华民族有着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非常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与理想人格的塑造。近代以来,中国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并贯穿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而工匠精神既蕴含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也凝结着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追求,它是中国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工工作要肩负起传承中国精神的职责,就应该重视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以更好地促进中华美德的承继,以及中华文明的延续。我国人民向来崇尚辛勤劳动,并把此看作是做人做事的本分,是兴家立国之基础,而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勤劳与进取,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品格与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此外,工匠精神还代表着追求卓越和勇于创新,鼓励人们在敬业、精业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新,体现了中国精神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并为中国精神作出了时代性的表达与诠释。

二、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创设优良的文化氛围

精神的生长需要优良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需植根于优秀文化。以文化涵养工匠精神,这是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前提。首先,要打破不利于工匠精神发展的文化氛围。其一,要转变陈旧的观念,正确地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地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有悠久的农耕文化,人们也随之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中国传统观念里认为“农本工末”,工匠及工匠精神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这直接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发展。其二,要克服固有的刻板印象,客观地评价工匠及工匠精神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就有轻视体力劳动及体力劳动者的传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在当代中国,很多人仍然对“工匠”抱有一定偏见,认为它是沉闷死板、不懂变通、不够灵活的代名词,这种刻板印象限制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其次,要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其一,要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资源,增强工匠精神的说服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太多凝结和反映工匠精神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建筑、雕刻、瓷器、刺绣、历史资料及企业文化等,形式多样,要重视挖掘、利用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以向人们展示和传递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二,要合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提高工匠精神的吸引力。西方一些国家是工匠精神发展与传承的典范,其文化产品也很能代表和体现这一精神,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进一步彰显工匠精神的魅力与价值,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二)开展内容丰富系统的职业培训

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教育尤为关键,特别是职业培训,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其职业道德的养成,有着突出的作用。学校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要转变“重成绩、轻能力;重学习,轻实践”的观念,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积极开设系统的职业课程,包括专业技术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训练与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面试应聘技巧的传授,职业道德的规范,职业规划、管理与评价,等等。要重视把工匠精神所凝结的“专业”“敬业”“精业”“创业”的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之中,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它所代表的认真勤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持之以恒、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通过制度的构建支撑工匠精神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发挥政府服务职能,而且也需要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要完善我国用人制度,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打破就业体制,破除固有的体制障碍,

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提高工匠的就业环境与职业地位。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受到很大冲击,传统工匠的手工诙逐渐被流水线生产所取代,很多独门技艺都已失传,工匠精神也在一定意义上失落,工匠的地位因此也为人们所忽视。基于此,政府应该关注这一群体,并对现代工匠及相关技艺予以法律上的保护和政策性的支持,以提升工匠的职业威望,鼓励手工技艺的继承与发展,促进人们自觉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工匠、重视工匠精神的观念。其次,要完善奖惩制度,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净化社会环境,促进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发挥制度的警示、监督、激励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并细化职业道德规范条例,赏罚分明,鼓励创新,对于先进单位及个人,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与精神支持,以榜样示范、评优评奖、竞技比赛、产品展览等多种形式,促进业内交流,以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支撑作用,切实保障工匠精神的有效传递、培育及弘扬。

三、结语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要求对本职工作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体现出敬业的精神,这是各行各业所推崇的职业品质。作为企业的政工工作者,要时时刻刻践行“工匠精神”,加快政工工作的创新,以工匠的姿态对待人和事。我们要把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的政工工作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仪雅.论政工工作的理论彻底性问题[J].现代交际,2016(19).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价值内涵;人的素质冰山模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11-00-03

当前,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就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中国智造”,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培育工匠精神,造就“大国工匠”,中职学校责无旁贷。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人生追求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之于工匠个体,主要表现为专注、耐心、执著、创新与奉献等优良素质;工匠精神之于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等独特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1]

我们可以从专业水平、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等四个层面来认知工匠精神。

一是“尚于巧”,即追求技艺之巧,是工匠努力追求的精神品质,是工匠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是工匠精神的魂。“工必尚巧”,“巧”是工匠的代名词,能被称为工匠的人一定是心灵手巧的人。“巧”在本质上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质,即在熟练、娴熟基础上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不拘泥于传统,蕴涵在工匠身上的那种求新的精神品质。历史上,鲁班之所以被后人尊奉为祖师爷,就是因为他发明创造了曲尺、墨斗、刨子等器物。

二是“精于工”,即追求技艺的精湛与产品的精致细腻,是传统工匠精神的“钙”。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指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象牙、骨器时仔细认真、反复琢磨。这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品质造就了中华文明。中国的丝绸、陶瓷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远销欧亚,因此被誉称“丝绸之国”“陶瓷之都”;战国编钟极其精致,可以做到“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丝缕极细,用料2.6平方米,而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冀”“轻若烟雾”,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蝉衣;著名的苏州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而著称于世,被称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些背后都凝聚着中国工匠追求精细的精神品质。

三是“匠于心”,即耐心、专注、执著的工匠心境,敬业、精业、乐业,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崇尚极致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工匠会对每个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地做到极致,矢志不渝地追求一种完美至善的理想状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拥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崇尚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并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四是“品于行”,即工匠有止于至善的高尚品行。对技艺和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并不是高明工匠的唯一目的。《庄子・养生主》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老然响然,奏刀蟾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梁惠王赞叹他精湛的技艺,而庖丁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这一典型例子说明,工匠虽然谋于物,精于工,但其深知使用者非自身。为了让使用者获得“快快”的“到位感”,“爽爽”的“舒适感”,“满满”的“成就感”,工匠会竭尽所能,穷尽其术,这就把利他的情怀发挥到极致,即希望通过手中的技艺领悟到“道”的真谛,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这种利他情怀,在人情世故趋冷的当下,弥足珍贵。

二、“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研究专家斯潘塞(Spencer)提出的人的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的素质分为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知识与技能等五种基本素质。[2]其中,动机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并付诸行动的内驱力;特质是指身体的特性以及拥有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及自我印象;知识是指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指个人所拥有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上述五个方面的素质特征组成了一个人整体的素质结构。斯潘塞进一步将此素质结构以冰山模式(theicebergmodel)加以分析(见下图):

知识和技能是可以看得见的,表层的、外显的个人特征,漂浮在水上;动机和特质更隐藏,位于人格结构的更深层,自我概念位于二者之间。表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改变,可以通过培训促使其发展;自我概念,如态度、价值观和自信也可通过培训而得以改变,但这相对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困难;核心的动机和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最深处,难以对其进行培训和发展。内隐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关键因素。麦克利兰认为,水上冰山部分知识和技能是基准性素质,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准确区别开来;水下冰山部分可以统称为鉴别性素质,是区分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基于素质冰川模型理论,工匠精神之于工匠个体,显然属于内隐特征的范畴,处于人格结构的最深处,难以对其进行培训和发展。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种“稀缺”的优秀品质与精神资源,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应何以为之?

第一,观念转变。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专业会随人才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专业的知识、技能含金量会随之起落,而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则是恒定的。这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更加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涵盖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属于内隐性特征的范畴,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制造粗制滥造产品还是制造精品的关键因素,因此,它是职业教育精神之“钙”,是职业教育“Dna”。仅仅关注专业知识、技能将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最大障碍。

第二,教学融入。强化职业素养的课程实施,要求由以工作过程导向向以职业素养导向转型。要将职业素养整合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当中,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要把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教学上确保从注重技能本位向注重素养本位的转型。教师在教学中应带头践行工匠精神,通过榜样示范、言传身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才能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实践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造,只有将工匠精神和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感受到它的价值。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双向育人平台,一方面构建“参与+体验+感悟”的工匠精神教育载体和平台,促进工匠精神与岗位工作、技术活动等有机融合,并内化于学生心中;另一方面,利用这一平台邀请行业大师和优秀工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选聘行业大师担任学校的顾问,遴选一批优秀工匠作为学生的职业导师,使学生在师父的言传身教和率先垂范中感受工匠精神,最终让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还可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第四,文化培育。要建立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的校园文化[3],一方面,要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系统设计能很好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要利用这种文化软实力,向社会宣传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以营造适宜“大国工匠”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方法创新。现代学徒制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产教整合的重要载体,既有传统学徒制经验上的优势,又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可以说,复兴“学徒制”这一古老制度的现代学徒制,是重塑工匠精神和培育“大国工匠”的一剂良药,从根本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较快培养工匠、技师的有效途径。

依据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只有给中职学生以适宜的土壤、舒适的生存环境和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努力成为“大国工匠”,才能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转变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4.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重要性;发展;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48-02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词汇,备受社会关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这种精神对于引导和培育当代职校生积极向上、健康生活大有裨益。当前,如何对职校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人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安溪茶叶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安溪茶校”)为例,研究“工匠精神”对安溪茶校发展的重要性。

一、安溪茶校发展中凸现的文化冲突

1.工匠精神的核心

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上看,它要求每一个匠人不仅仅只是留住技艺、传承技艺,使之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把工匠的特点升华为一种精神,即树立一种对工作专注与坚持、耐心与严谨、执着与热爱的态度,持有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理念。

2.安溪茶校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安溪茶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茶文化旅游体验和新型人才的农民培育等各种培训于一体的“省部级重点”中等人才学校。据《泉州晚报》2015年7月16日报道,该校林建明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职高、技校、职专”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办学社会化、交流国际化、校区公园化、校企合作化”新的办学特色。

3.“四化”办学特色中的校企文化冲突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人才学校,安溪茶校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出来的,因为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工匠文化氛围。在“四化”的办学特色中,安溪茶校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主要是校企文化的冲突。企业和学校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学校体制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教室即企业,学生即工匠。因此,企业和学校的文化冲突也就无法避免。主要表现在:

(1)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安溪茶校是社会文化主体,而企业是社会经济主体,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效益意识、管理行为等。具体说来,前者追求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目标最大化,而后者追求的则是以效益和利润为核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企业所代表的是市场经济的文化,显然与学校所代表的传承知识、技能的文化是两种不同的“异质文化”。尽管两者在共同参与开发人的能力上能够找到交叉点,但毕竟因价值观念的趋向不同,两者也就因矛盾和冲突而无法融合。

(2)效益意识的矛盾冲突。从上述观点不难看出,不同的文化规律造就不同的效益意识。企业文化遵循的是生产运营规律,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因为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学校则不然,它遵循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规律。也就是说,作为以传播知识、培训技能为基本功能的学校,它没有成本意识,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不同的效益意识,是造成校企文化难以融合的主要根源。

(3)协作意识的矛盾冲突。既然是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学校无疑是一个团队。许多人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正是人们这种意识的形象描述。其实,话虽这样说,做起来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大家知道,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气质,企业文化的功利性显然与校园文化格格不入,因为学校秉承的不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规训。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文化要由矛盾、冲突走向协作、融合,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4.工匠精神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

毫无疑问,安溪茶校校企合作存在着校企文化冲突,但这种冲突实际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安溪茶校在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前提下,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用企业文化涵养校园文化,即把企业文化所要求的“精益求精、专注敬业、诚实守信、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中,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体验式人才的实践,营造实践工匠精神的环境氛围,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与超越。

安溪茶校基于“游学基地”的合作办学新载体,一方面,营造“筑巢引凤”环境,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学校共建“游学基地”,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践工匠精神的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实施“借船出海”策略,校企双方通过“游学基地”减少“冲突”,通过共识“互补”相互“渗透”,让学生走进企业园区,进入企业“心脏地带”,再造安溪茶校学生实践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安溪茶校的发展与工匠精神的培育

作为一所中等人才学校,安溪茶校既不是作坊,也不同于企业,其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能像打铁匠对待铁块、雕刻匠对待木头、石头那样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精雕细刻。但是要落实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

1.文化再造――安溪茶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等人才学校特别是农村中等人才学校,往往囿于其发展路径,或疏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或沿用普通中学的方式,注重的是传播学科文化理论知识的校园文化。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安溪茶校的校训“厚德强能”,强调技能,主张德才兼备。在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其发展目标,有可能更新校训,但只是文化再造的起点,它需要经历文化提炼、文化设计、文化传播等几个阶段。由此可见,校训不是口号,它要求不断强化时代的发展理念,把新时期工匠精神重新提炼、设计并融入制度,建设物质文化载体,最终将其传播并贯彻在师生行为中,并凝聚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像工匠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互补”与“渗透”――推进安溪茶校校企合作的途径

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文化合作――融合校企工匠文化。2016年7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一文,文章提出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五种文化,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前面分析过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恰恰碰触了这五种文化的建设问题。由此说来,校企文化虽不是一种对立,但要真正融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匠文化的培育是校企合作的文化“结合部”,有交叉就存在互学互补的可能。安溪茶校与企业合作“冠名”办班,形成了订单培养办学模式,不仅将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能力要求相结合,而且把企业所需“工匠精神”通过实习、实训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提升人才的素质的内驱力,有效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的培养脱节的问题。安溪茶校通过“互补”,弥补自己在工匠文化传播途径上的不足,同时逐渐把校企合作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冲突通过“互补”逐渐“渗透”“磨合”,从认识到认同,最后达到了真正融合。

3.兼容并蓄――安溪茶校校企合作中领悟“工匠精神”的落脚点

校企合作是安溪茶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破解校企合作中文化冲突的难题,就要抓住校企合作中文化建设核心层面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工作方式及其对从工作环境中获取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在安溪茶校合作企业中,有茶企业、生态茶园体验观光、旅游、农业种植体验等……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在与具体合作企业的文化融合时,安溪茶校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特点,进行合作文化上的兼容并蓄,让企业文化中的“工匠之心”流入学校的方寸田园,让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养育之情”注入企业血脉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可持续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合作中的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本文仅就某些文化冲突现象寻找校企文化融合的结合点――工匠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教师只有突破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德清.系统科学与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新态势,产业经济发展新机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视职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因为企业在用人上已经将这种工匠精神列入其中。所以,高职院校应抓住发展趋势,在自身教育体系中深度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刚刚开始关注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现状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职业素养的加工、生产、服务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高职业素养需要通过两方面来现,一是技能培训,二是精神培养。然而,在高职教育中,高职院校对于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理论知识传输比较重视,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显得严重不足,在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中,忽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是普遍现象,然而,职业精神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职业精神涵盖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他不仅是一种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还是一种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在普遍的社会实践中,它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教育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说,工匠精神即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职业人不断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不断升华自我,提升服务或管理质量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精神理念,也是一种行为表现、一种职业态度、一种职业价值取向,表达了一个人对于工作品质的不懈追求。目前,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比较重视,尤其是欧美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工匠精神。发达国家之所以在高端制造产业领域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无关系。所以,高职院校应抓住发展趋势,在自身教育体系中深度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虽然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我国高职院校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笔者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工匠精神的培养将会贯穿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工匠”意识

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和完善职业精神,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工匠精神,在社会对于优秀人才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并将工匠精神纳人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不仅要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还要能够深刻领会工匠精神的实质,形成职业态度,提升职业素养。当然,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在就业创业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要学会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训练教学中,使之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尤其要在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结合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分析专业岗位的职业精神,从完善自身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入手,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得职业精神能够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不断提升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渗透工匠精神,在实训教学中也可以潜移默化的逐步渗透。学生的职业素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仅仅依靠简单的专业教学,职业信仰与追求很难形成,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通过建立模拟场景,锻造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真实地理解到它的本质。模拟工作场景既可以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实施,当然,最好是在实习实训中实施更加有效。可通过校企合作形式,让学生在工厂开展实习实训,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在不断实践中磨练技艺,通过亲身参与工作实践,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业余文化活动中,技能培训和精神培养相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可以通过隐性教育,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传播。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还营造传播了职业精神,丰富了学生业余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得到了锻炼。开展职业精神教育,还可以通过参观采访专家讲座等形式,在这种面对面的教育形式中,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还可以直接了解企业这一职业素质在自身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通过行业专家,就业明星讲解,了解到更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现在很多地方职业教育机构都在努力打造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现自身的职业教育特色。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一定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将工匠精神与地方文化结合,提高院校的辨识度,成就自身办学的品质。如欧洲手工业日本制造业,就充分的体现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工作的热爱,代表着坚定、踏实、精益求精,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就业的法宝,也是职业生涯取得成功的基本素养。企业在考核工作技能前,应聘者的职业态度是重要的考核指标,高职教育就是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基地,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技能培训和精神培养相结合,尤其要更多给予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学生能够具有良好工匠精神,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

三、结语

长久以来,由于缺乏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得高职教育之路崎岖坎坷。这种工匠精神的缺乏,也导致一些企业创新变得异常艰难,使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大浪淘沙。因此,在产业调整升级背景下,在新经济常态下,高职院校要重塑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体验工匠精神,提高思想意识,将工匠精神内化成自觉行为,将来成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3.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9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结构下,工匠精神在育人体系中的渗透,不仅仅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着多重方面的价值意义,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1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

1.1内涵。

工匠精神在我国的传承历史悠久,并积淀起了丰厚的内涵。工匠以自身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待艺术、对待自身职业的执着精神,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纵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工艺、老工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其在实践中沉淀下的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在很多人的认知结构中,工匠被视作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事实不然,他们代表了特殊时代下手艺人的独特气质,与精益求精、坚韧不拔、踏实肯干等良好品质连在一起,是职业精神不断内化的结果。曾在工作讲话中专门强调了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时代意义,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各级劳动人民也必须将这种精神渗透到工作当中,不断践行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倡导各级人员在工作中形成“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劳动精神。这就为我们阐明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使我们看到“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追求、不断创新的能力、塑造卓越的品质等集合。

1.2价值。

“工匠精神”曾历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俨然成为了国家意志和全民的共识,是社会各行业追求奉行的职业信念。尤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下,面对愈加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形势,工匠精神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亦是现代工匠成长的摇篮,对工匠精神的发扬壮大,是提升育人工程水平的重要选择,更是精准对接国家发展需求的必然之路。而艺术设计作为一个特殊的应用型专业,强调相关教育在功能效用和审美意识上的高度统一,紧密关联人们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面临着更高要求和挑战。因此,工匠精神已然成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必备的素质,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使之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并提升其在当下激烈就业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实力。同时,艺术设计本身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其之于职业人才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熟能生巧的技术操作,唯有在工匠精神的支撑下,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2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2.1深入产学一体。

工匠精神在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植入,是现实社会对高品质人才需求的必然,迎合了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奠定了设计大国的实现基础。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精准把握经济市场的脉搏,深入产学一体建设,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明确工作目标导向,推动工匠精神的外显化、实质化,帮助师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内涵,构建生产—学习—研究融合的运行机制,凝聚多方元素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形成一个多元共生、整体发展的特色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是现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想途径。其中,导师制要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导师协同发力,形成互补优势,以身作则,深入素质教育改革,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尽快投入到艺术设计的本职工作中去,升华认知、锤炼技能,继而在追求完美的道路行走得更加久远。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工作,促进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共享有效实践经验,提升其整体素养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引导。此外,还可以联合企业,打造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形象呈现第一线的生产实践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例如,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量房体验,将教学嵌入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当中,讲解房型特点,明确门窗、厨房、浴室等量房要求,可快速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再如,依托校企合作搭建的工作室,提供合适的项目给学生,使之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作灵感。如此,深入产学一体,为工匠精神视角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2依托教学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承担着知识讲授与能力锻炼的双重重任,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教师要从教材选定、教案准备、教学创新等角度入手,形成科学的授学结构模块,并结合完善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来讲,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生,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要进一步释放学生的这些优势,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工匠精神”,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从历史视角切入,梳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再现“精益求精”的过程,借助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其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将工匠精神实质化,亦有利于他们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环节有意识地植入“工匠精神”,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等内涵穿插其中,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并主动上升为内在品质、转化为外在行为。另外,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偏重于理论讲解,忽视了学生能动释放,极大地压制着其个性成长和创新素质发展,“工匠精神”培育没有了发力点。对此,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让其深入了解整个工作流程和状态。例如,教师可组织情景式教学,提出富有探究性趣味的课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并辅之以真实的职业场景,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刻体会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属性,在不断地交互中碰撞出新的创新思维,锤炼学生的工匠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密参与学生小组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性化引导。

工匠精神的价值篇10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