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4:36

高效课堂步骤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9-02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没有“猛药”,我们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科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预热——前置学习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孵化器”

前置性学习一般分为两种,即课外前置性学习和课内前置性学习,这里强调的是课外前置性学习。学习单模式就是一种课外前置性学习,其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整理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但随之而来出现了诸如“是否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前置性学习是否就是把课内的知识机械地课外化”等疑问,当然,出现这样的疑问也是正常的,一种新模式的发展终究要经过千锤百炼。

实践证明,适当的前置性学习确实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是能否把握好前置性学习的“度”,这个“度”掌握好了,前置性学习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孵化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我们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进行“预热”时应遵循适量、精要、趣味、容易的原则。

例如,有位老师布置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的前置性学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缺水的情况”。课堂反馈证明,学生课外通过浏览网络、查阅图书、观看电视、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了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由于课外资源得到了共享,课内学习氛围相当好。应该说,这位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的这个前置性学习任务,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二、起步——激发兴趣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源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课堂开始就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且保持其持久性,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教师融合起来。研究表明,过度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刺激会导致学生思维疲劳,而过弱的刺激往往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激发的手段上多花工夫,能让学生在刺激的“正常值”内,对所学知识有持久的兴趣。

还以《水》一课为例,上课开始,教者就依次出示了五幅图片:汹涌澎湃的大海、飞流直下的瀑布、涓涓的小溪、时断时续的流水、干涸的河床。让学生边欣赏边找出这些图片的规律:水越来越少,水资源越来越贫乏;然后让学生说:假如给你一杯水,你怎样才能最好地利用好它?水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大家都玩过、用过水,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说水,很大程度上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兴趣点得到了激发,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同时围绕怎样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个深刻的话题,同学们也是有感而发。

在其他教学环节中,这位老师设计的“对西部地区儿童采访视频的播放”,自创“关于水的诗歌小竞赛”,也是对学生兴趣的再激发,这些教学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提速——因势利导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师如何能合理利用好学生已形成的“兴奋点”,有效讲解文本的重点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擅于合理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总的原则是就学生课堂生成的“最新区”,甄选出最简洁、最有效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过渡语,可以是小游戏,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现场采访,等等。其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兴奋牵引到文本所要让学生讨论交流的问题上来,让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感悟与启迪。

事实证明,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因势利导,决定着一节高效课堂的教学“亮点”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语文素养的标准之一。以《水》为例,当学生学到“勺水冲凉”这个重要环节时,出现了两种意见,有学生认为是写有水之“乐”,也有学生认为是写无水之“苦”。教师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适时地抛出“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这个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最新课堂生成,因势利导,为下一步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最终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

四、高速——质疑思辨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提高。学生多提出一个疑问,是对问题的再思考,是对文本解读的再升华,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索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质疑思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教师要利用好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很快激活探究意识,在积极的情感因素驱动下自主、能动地阅读,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水》一课中,教者抛出的问题“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讨论中学生又自主提出“一勺水冲凉,真的就有那么舒服吗?”“一把普通的钥匙,为什么在‘我们’的眼中就是权威的象征?”的疑问,并在小组和班级的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五、减速——总结拓展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状态,是积极的,值得提倡的。但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后面还有其他科目的学习,如果临近下课,学生还处于一种语文学习的亢奋和激情当中,是不利于其后续学习的。总结拓展是对课堂节奏的调节和对课堂知识的整理和再学习,是归纳与演绎的并存。

在《水》一课中,教者在结束时播放了一段关于水的宣传片,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更加明白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课末善于及时、正确地总结,写写生字,做做小练习,说说感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科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点”。

高效课堂步骤篇2

高效课堂基本步骤(四步六环节):第一步骤――先学(自学、互学):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对自学成果和产生的疑问作适当记录,以便展示、提问。学生的自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可以小组交流相互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和检测题。第二步骤――展示:学生通过说、谈、演、写,展示自学成果,展示的内容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和检测题为主。展示过程中允许其他学生随时补充、质疑、纠正,尽量让多数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更正、点拨。教师通过展示环节掌握学情。第三步骤――后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掌握学生易错、易混、易漏、想不清、想不透的知识,然后对这些地方进行精讲,并进行变式练习;进一步对知识总结提升,构建知识网络。第四步骤――练习: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训练也可以穿插在其他环节中),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堂堂清。

为了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操作,我进一步细化了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了耀州区“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流程图(见右图),明确了每一个环节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通过在实验校先行实施及全区全面实施“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模式的结果来看,取得了以下明显效果:

1.教师的教学观念普遍发生了转变,教师普遍摒弃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费时低效”的满堂灌做法,改变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再也没有课堂打瞌睡的现象。

2.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已初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独立思考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寻求同伴的帮助,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3.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通过全区的质量检测和2015年的中考来看,凡“以学定教”高效课堂实施到位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高效课堂步骤篇3

[关键词]体育课堂 教法改进 身心素质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教材内容、生理负荷和教学组织的严格训练顺序及时问安排的合理分配等。课堂结构是否安排得合理,对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关系到一堂体育课的成败。《体育课程标准》细则中,针对体育课堂结构和教法。不仅仅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情感的因素,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在课堂教学的始终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改进体育课堂结构和教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就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现行体育课堂结构通常由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组织教法和要求。

一、开始部分(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迅速组织学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明确上课的内容和要求。这一阶段的内容是组织教学所必须的课堂常规、集队、查看人数、师生相互问好;组织教法是全班统一进行。

二、准备部分(第二部分)。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基本部分做准备;这一阶段的内容是队列和基本体操队形,徒手操;组织教法是全班统一进行或分组进行。

三、基本部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学习新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这一阶段的内容是《九年义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内容和结合具体情况选订的项目。组织教法是全班统一进行、分组进行、个人一次进行等。

四、结束部分(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布置课外作业等。这一阶段的内容是选择一些逐渐降低生理负荷和使身心舒畅的恢复性练习。

上述课堂结构是50年代引入的前苏联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便于操作,但过于程式化,它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而是以机械的模式进行机械式的训练。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机械呆板,各阶段联系松散,教学内容单一,影响学生科学、严谨、全面地锻炼身体。体育课的课堂结构应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来确定。既要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科学健身,提高儿童身心素质的目的。因为学生在很多的方面。如体能、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过于统一的“一刀切”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生成。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学生的情感差异,让其能在愉悦中学到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爱学习。为此,我对体育课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形成了由多步骤、多项教材内容组成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步骤,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教育:体育委员集队,查看人数,向教师报告情况,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交代注意事项,并布置见习生的活动内容。要求做到五个一:“集合一分钟,站队一条线,没有一个学生站错队,不迟到一个学生,不说一句小话儿”,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

第二步骤(准备活动),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通过游戏、韵律活动、舞蹈、模仿操、徒手操、队列、队形和基本体操的练习等,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第三、第四两个步骤做好准备活动。

第三步骤,结合第四步骤做一些有助于学习和掌握主教材的辅助练习。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学习。

第四步骤,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向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并以《大纲》为依据而安排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是通过讲解、示范和采取多种练习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练习中按序、玩中有乐、结合教材性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来锻炼身体,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加大练习密度,提高课堂效率,全面锻炼身体。

第五步骤,根据人体机能的适应性规律放松活动,采用模仿操、韵律活动、游戏、徒手操、舞蹈等,其中任选一项,使学生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六步骤,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往后延伸。

为什么我要这样改进课堂的结构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重纳的《结构课程论》吸取了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优点,对小学体育课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科技迅猛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客观要求。我根据布鲁纳的这一理论,运用发现法,大胆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才能。如原结构第一阶段和我改进后的第一步骤就显然不同:主要是组织学生明确任务,使之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常规,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第二步骤从生理、心理上动员学生,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作好准备活动,发展各主要肌肉群。使关节韧带活动,培养正确姿势,逐步提高机体工作力,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第三阶段: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再学习新知识,每节课都这样做,学生感到机械、呆板。而改进后的第三步骤的辅练习却是有针对性的,也就是减缓教课的难度。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再连贯起来完成整个动作,这样就可以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信心和较快地完整地掌握动作要领。第四步骤,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方法、技能和技巧,是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粗略地拳握动作――改进与提高动作――巩固与动作自如”三个阶段来设计的。第五步骤根据活动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内容作放松活动。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整理放松活动,使机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上述步骤是根据人体重量功能的变化规律,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来改进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效课堂步骤篇4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两千多年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千变万化,唯独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式,从讲授四书五经的私塾到今日之规模宏大的学校,都不曾废止过。因此,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只有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有效的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并以科学的手段检验教学目标的落实,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应有作用。

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前提

我们所指的教学目标,不仅针对整门课而言,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每一课、每一堂课——只有这样十分具体的落实,才能充分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效率才能具体体现。例如,这一课的课文内容,要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标?如果这一课要分几个课时讲授,每一课时内容要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又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都应该有明确简练的交代。

不仅如此,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师是一个方面,学生是另一个方面。即对于这一课、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应该有具体的确定。例如,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如何解决重点、难点,等等。这都是教师一方所要认真考虑、编写的问题。就学生一方来说,他们授受教师的教学,他们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准确摸清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并使之具体化;针对具体的层次,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重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实施时有的放矢,而目标的落实也就有基础了。

作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有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手段;否则,目标的实现就是纸上谈兵,无法体现和落实。要做到扎扎实实体现目标,课堂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具体的,容不得半点空洞。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教材,对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实际,使内容与学生整体水平相适应,同时,又针对学生水平差距,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衔接性;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设备、知识补充等。

总体来看,这第一个步骤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教学对象的正确适应,以及与这两项有关联的事项。

第二,确定实施教学内容的方式。

1.新课导入。新课的导入首先要“温故”。以简洁的语言“温故”,不仅能加深巩固学生原已学得的知识,而且对新课有一种自然的衔接作用,也就是“知新”。

2.点明本课应达到的目标。

3.醒目地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

4.简明深入地阐明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第三,切实作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小结。

教学内容实施以后,还有一个落实的问题,尽管实现这一步骤不需很多时间,但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就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有开头,有发展,然后还应该有结尾,课堂教学内容的小结就有这个作用,目的是为了加深内容的印象,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一步骤的主要内容有:回顾学习目标;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本课或本节课的接受印象;根据本课或本节课的内容,启发学生联想。

检验教学目标的落实是体现效率的重要一环

紧扣教学目标并严格按教学步骤实现教学以后,必须要有教学检验。没有检验就无法知道教学目标落实的程度,也无法知道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效率的状况。同时,教学检验还有利于下一个教学目标的制订,更能促进改正缺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做好小结,应该制订如下内容: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识;

2.学生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3.学生对总体教学效果的体会。

以上三项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即不同层次来实现,但切忌繁琐,更要实事求是。繁琐或不实事求是都会使小结流于形式,有害无益。

二、教师方面:

1.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认识;

2.对学生的评价、体会的反映。

高效课堂步骤篇5

【关键词】拓展训练开阔眼界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54-01

有人说学数学很无聊,我感觉如果课堂内容是老师精心设计和准备后在学生投入的气氛下进行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热情,那就另当别论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探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引导,开展必要而有恰到好处的拓展训练,课堂教学会更有效,课堂也就不会那么无聊,枯燥。举例如下:

“椭圆的性质”一节课中,拓展椭圆的一个性质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步骤1:先画一个数轴,提示学生思考原点把这条线分成了左、中、右三部分(两段线和一个点)对应实数x0。教师诱导学生要有耐心,而且要循序渐进。

步骤2:建立一个坐标系,启发学生思考y轴把平面分成了左、中、右三部分,对应不等式x0;x轴把平面分成了上、中、下三部分,对应不等式y0。教师注意应当给学生适当思考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步骤3:建立一个坐标系,做一条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根据我们学过线性规划的问题,得出一三象限的这条角平分线仍然把平面分为左上、直线上、右下三部分,可以用数学式表示为y>x、y=x、y

步骤4:教师趁热打铁,在坐标系中,画一条一般的直线y=kx+b(kb≠0)。让学生思考这条直线把平面分为几部分?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娴熟的说出三部分,而且线性规划学的好的同学能很快得出这三部分可以用ykx+b,具体探讨哪一部分对应哪个不等式,只需要用(0,0)点或其它不再已知直线上的点带入不等式去验证即可,满足不等式的点的周围区域就可用此不等式表示,不满足的就不是这个区域。慢慢地,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会发挥无限想象,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

步骤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一个单位圆,考虑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很容易得出圆上的的点满足x2+y2=1,圆外的点满足x2+y2>1,圆内的点满足x2+y2r2、(x-a)2+(y-b)2>=r2、(x-a)2+(y-b)2

步骤6:建立坐标系,画一个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1,有了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很容易得到结论:椭圆曲线把平面分为椭圆外部、椭圆上、椭圆内部三部分,各部分可用不等式表示为+>1、+=1、+

步骤7:如在空间坐标系中,x2+y2+z2=1表示单位球,把空间分为球的外部,球面,球的内部三部分,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x2+y2+z2>1、x2+y2+z2=1、x2+y2+z2

步骤8: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y和z轴确定的平面把空间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用x0表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尽情的飞翔,飞的越来越高。

高效课堂步骤篇6

【论文摘要】《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以备更好地学习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本文结合本校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特点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以4mat教学设计系统为理论依据以促进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加强交流,加快发展,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发展要求,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必要的。我院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学生在已有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掌握机电类专业常用的词汇,具有一定的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资料,并且能顺利地阅读,理解和翻译有关的机电专业英文文献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并能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知识阅读最新的专业英语文献,为从事创新性的工作打下基础。

一、《机电专业英语》课程学习的现状

本课程的基本情况是:总课时为26节,每周两节,教学过程无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教材为姚永玉,常云朋,周丽丹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机电专业英语》,实施教学实施对象为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有学生,包括高职和高技。

基于以上的情况,课程学习前本人对专业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40%学生认为英语底子薄弱,对该课程的学习几乎无任何兴趣;30%认为该课程与普通英语是一回事,再学习觉得是重复;10%认为不知道学习什么东西,学习无用;20%认为既然开设了总有它的道理。面对学生这样的学习态度,本课程的教学仍然走原来的老路的话,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本人对以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反思,并针对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专业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作了尝试性的实践,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些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二、课堂改革的理论依据——4mat教学设计系统

4mat教学设计系统分为四个步骤,步骤一:创建经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精心设计的话,这一象限的活动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激活他们的原有知识。步骤二:呈现内容,活动的目的在于理解教师传授的概念。步骤三:展开练习。最后步骤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这些步骤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体现了一种自然学习循环的模式,或者可以说是对教学进行思考的方式。4mat体现了一个自然循环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它拓展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可能性。国外有研究调查表明目前尚不清楚在什么条件下使用4mat系统能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即教师使用这一系统教出来的学生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相比,前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显。基于这种结果,结合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现在的状况,可以借鉴4mat系统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学习动机不足,课堂教学沉闷,教学效率低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机电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学生英语现有的基础,根据4mat教学设计系统所体现的学习自然循环的过程,本人将其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具体实施:

(一)课堂实施环节一:课堂互动环节,开展“游戏”

该环节实施的理论基础是:4mat教学设计系统步骤一:创建经验。

该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如果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的原有知识,那么接下来步骤的实施是毫无意义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如何能够让她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找到自己的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联系(connect),组织(orgnize),形象化(Visualize)三个4mat将教学设计系统当中的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创建经验,激发原有的知识水平,重拾英语学习当中的自信。基于如此的动机,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正式实施之前插入一些简单英文的小笑话或者简单英语的脑筋急转弯,如:

teacher:Johnny,whyareyoulateforschooleverymorning?

Johnny:everytimeicometothecorner,aguidepostsays,‘School--GoSlow’.

还可以例举在翻译当中因为不懂专业英语出现的小笑话,如:“pigiron”,有同学会从字面上理解成“猪铁”(正确翻译是生铁),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学生自己可以分析这种翻译会有错误,这样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为课堂教学下一个环节的正常进行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课堂实施环节二:课堂阅读环节

该环节实施的理论基础是:4mat教学设计系统步骤二:呈现内容。

该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能顺利地阅读,理解和翻译有关的机电专业英文文献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对于部分高职学生来说,让他们在课堂上主动阅读英文文献往往很难,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导致动力不足,需要给他们学习的鼓励。

在方法上,可以给学生阅读的短暂时间,比如说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成的进度,阅读完成的地方指导学生做好适当的记号,并且完成几项数据:1.10分钟内阅读多少句子。2.多少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意。3.阅读的文献里有多少个不能理解的生词。可以根据每次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阅读的水平是否有所提高;阅读的速度是否有提高;词汇量有没有增加;如果数据没有变化,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阅读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会在每次课后及时发现自己阅读上的短处,更能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课堂实施环节三:文献翻译环节

该环节实施的理论基础仍然是:4mat教学设计系统步骤二:呈现内容

该教材专业文献包括材料和热处理,机械设计,加工工艺,电机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六大部分,兼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层面,文献的特点是篇幅比较长。在问卷调查过程发现学生英语基础差,全文进行翻译不现实,因此在该环节当中可以挑选其中的某些段落进行翻译,挑选的原则应该是:1.专业性强2.生词词组多3.翻译有难度。学生通过倾听来学习的方式容易感觉枯燥,因此在翻译生词词组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实事和新闻进行解释,不仅不给学生制造可能“开小差”的机会,还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在解释“mechanicalDesignengineer”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看一则广告:

职位名称:mechanicalDesignengineer(机械设计工程师)

职位年薪:10-20万

工作地点:江苏省

招聘企业:欧美知名公司

所属行业: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

企业性质:中外合营(合资·合作)

通过这则广告学生可以从中获取与该词组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诠释往往比直接告诉他这个词组的意义更为显而易见。如果教室里有互联网的话,还可以及时搜索与该职位的相关信息,该职位的招聘信息多为英文,也就说明如果你需要应聘这个岗位的话,必须能读懂相关的专业英语。这种信息实质上起到了“学习暗示”作用,这样往往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们学习的意义更有效果。

同时还可以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金属、集成电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一部分前沿的、热点的英文资料,选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总之,在该环节的教学中应该要体现多样化教学,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从而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四)课堂实施环节四:课堂练习环节

该环节实施的理论基础是:4mat教学设计系统步骤三:反复练习。

4mat系统当中就指出:“学生必须联系所学内容,联系首先进入了左半球模式,他们需要通过练习来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保持理解事实,思想和概念,还能以某种形式使用这些概念。围绕你设立的问题推动联系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在能够创新之前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所以所学的知识不经过相关的练习训练师不能形成程序性知识的。”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练习活动中,教师随之就他们的表现做出反馈如口头表扬或者鼓掌等简单的形式都有助于恢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课堂也因此活跃了。

(五)课堂实施环节五:课堂交流环节

该环节实施的理论基础是:4mat教学设计系统步骤四:鼓励学生所学。

很多时候我们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小结,即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这种方式仍然体现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该次课的任务是完成了但是学生学习后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就不得为之了。对于90后的这一类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和交流意识很强。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现阶段的心理特征设置必要的课堂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收获,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对课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然后对所有课堂记录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记录和描述。之后,教师们去审视这些记录,从中探索各自的课堂上都存在着什么样的交流模式。通过这种方法,教师们获得了关于课堂交流模式的直观经验,可以准确的判断出什么样的课堂交流能够成为学生们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提供机会,哪一种课堂交流会妨碍他们学习。

法雷尔在《反思课堂交流——亚洲案例》书中提到有效的课堂交流需要多种交流模式。在专业英语这样的课程教学当中,交流模式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引导性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交流模式。如询问学生:“这次课你学习了什么东西?”结果就是学生把板书念一遍就完事了。我认为,适合的交流模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互相帮助,让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实现了共同提高,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

本文以4mat教学设计系统为理论基础将《机电专业英语》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进行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在没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能认真学习专业英语从而掌握一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英语方面的技能,为学习世界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杨雷迪斯?高尔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

[2]普莱斯顿·D·费德恩,罗伯特·m·沃格尔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高效课堂步骤篇7

一、“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课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环节及要求如下:

1.揭示教学目标。目的: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预期结果或标准:了解或识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转译、变式、判别、直接推论等;简单运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解决问题。步骤:板书课题,讲述教学目标。注意点:目标要准确,即什么内容达到简单运用的要求,教师在揭示时要讲明确。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语言要简洁,一般二至三句即可。

2.自学前的指导。目的:使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自学的时间:约5分钟;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找答案,理解并记熟概念;如何检测:默写概念,运用概念做相关练习。步骤: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纲。

3.先学:学生自学概念。目的: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步骤:学生结合思考题看书,划出有关概念;理解并记熟概念。注意点: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表扬自学快、效果好的学生,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但教师的言语不宜太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并进行后教。目的: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步骤:评判对错;针对问题进行点拔。教的内容:学生默不出来或默错的地方;教的要求:不能只判断概念默得对不对,还要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教的方式:由学生先讲,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更正。

5.再学――运用概念做练习。目的:让学生运用概念做练习,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步骤:教师出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存在的问题。注意点:运用的程度一般由易到难;练习题一般来源于课每一节后面的练习,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检查方式为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学生报答案,教师将答案板书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或点名请学生板演。

6.点拔矫正练习,指导运用。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步骤:学生评判对错;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拔、矫正。注意点:因为概念课的重点不是熟概念,而是理解和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进行点拔时,要引导每一们学生清楚地认识他所犯的错误是由于将哪一个要领用错了,或都将哪一个概念的关键词忽略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

7.当堂训练。目的: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评。步骤:安排课堂练习,完成当堂作业。

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在例题课中的应用

1.揭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步骤:板书课题;讲述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自学。目的:自学的内容;课本第几页至第几页的内容;自学的时间:约5分钟;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思考例题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同时寻求解决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的方法,书中省略的解题步骤要添写出来;如何检测:运用自学例题时学到的方法解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步骤:布置学生自学;出示思考题。

3.先学:学生自学例题。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学会例题的解决方法步骤,会解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步骤:学生看例题;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步骤;思考与例题类似题目的解法。

高效课堂步骤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效率教学过程反馈法

总结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不外乎意象、语言、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几大类,因此教师可以从总结命题规律、梳理知识要点、分析题型特点、指导解题方法等方面入手引领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复习。传统的诗歌鉴赏复习方法往往是先审读题干、定位题型,后介绍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再举典型例题分析,最后练习巩固。在分析练习时,更多的是教师“满堂灌”――教师先分析诗意,然后根据题目出示答案。这样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录,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实际上,教师在给学生指导解题方法时,如果能适当运用反馈法,可以充分激活诗歌鉴赏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古诗鉴赏的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率。

反馈教学法是依据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是师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由教师引导(控制)学生进行系统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突出教与学之间信息交流的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新颖科学的,集各种教学法的优点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法。反馈教学法始终以信息反馈为主线,及时调控教与学,力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法的特点是:把学习结果返回教师和学生,从而调整教与学,重新组织第二次学习,查漏补缺,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所教内容。这种教学法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改进学习方法等;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有利于及时调控,改进教法。在教学中应用反馈教学法,能使师生的信息相互及时传递使信息量得以控制,取得最佳效果。”①反馈法可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诗歌鉴赏的教学反馈可放在课前

在授课之前教师可先布置典型的预习性作业。从作业批改中初步掌握学生诗歌鉴赏的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而制定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例题,组织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程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可以用学生的答题情况导入对诗歌鉴赏某一题型模式的解题分析。

例:事先要求学生分析唐代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我从学生作业中选取了一份典型错例,他是这么回答的:诗中塑造了一个脱俗的隐士形象。我给这份答案评了1分。然后问学生,这个答案为什么只能得1分?从而导入对人物形象类题目答题思路和模式的介绍:步骤(1)明确诗歌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类别);步骤(2)结合诗句概括、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或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步骤(3)点明形象表现出的意义(诗人的情感态度)。因此上述答案只回答出了一个步骤,只能得一分。

从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反馈的信息,我不仅了解到学生不清楚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答题步骤的信息,从而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对答题步骤的介绍和落实,另外在课堂上,还用学生很感兴趣的自己的作业得分设疑,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迫切的求知欲望。巧用作业反馈的信息创设问题情境,无疑是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

二、诗歌鉴赏的教学反馈也可放在上课过程中

上课时要勤于捕捉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法和讲课内容;问答中能因势利导,随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对学生全体或个别给予帮助,并随机提炼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当然还可用当堂练习中学生的答题情况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看大多数学生是否确实接收并储存了信息,具备了某种技能,从而能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修整教案,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找出适当的对策,使教学适应大多数学生要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课堂教学中的调控也是如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评价”,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问,严密精确地回答学生的质疑,公布课堂练习答案,或让学生相互评点或自我评定课内作业的质量,学会自己纠偏。

例上课开始我先分析了炼字型题目的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后,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步骤一);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二);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步骤三)。

然后请学生简要分析2004年浙江卷李白《菩萨蛮》中对“玉阶空伫立”中“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利用投影出示四份答案:1、“空”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2、“空”字写出了空荡荡的,无人。写玉阶孤寂地伫立着,鸟儿急着飞回巢中,描绘出孤寂、悲凉的场景,体现出作者不知归程是何时,一个人背井离乡的孤寂,对家乡的思念。3、“空”为独自的意思,表达了诗人的浪子情怀,对前途的迷茫,“天下如此之大,却没有我容身之处”。4、“空”解释为“白白地、独自”,玉阶上只有一个人独自站立着,仰望鸟急飞归家,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之后再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它们的优劣,学生讨论后普遍认为:1、笼而统之,以空对空;2、字面理解,任意发挥;3、无中生有、盲目拔高;4、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最后再出示学生中优秀的答案让学生体味其规范性。

这样通过出示正反例子和相互讨论品评,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答题不足的学生能从中找到差距,改正错误,促使自我激励;而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则更进一步激发了兴趣,调动了学习热情,增强了自信心。

三、诗歌鉴赏的教学反馈也可放在课后巩固中。

高效课堂步骤篇9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的有效参与。

新课标下英语学习的过程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重组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0.malley,1990),让语言(如英语)在整个认知过程中产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越喜欢某种学习活动,参与学习的效率越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提高得越快。教学效果就越好。

鉴于新疆地区的特殊性。2008年秋季才使用新教材,笔者主要对我校高中一年级整个汉语班作调查.因笔者认为这些班较具有代表性。在教师方面,老中青结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基本情况:

1.年级:高一:教材:新版模块一;课文:nelsonmanela—amodemhero;授课时间:4o分钟。

2.学生分析:本校高一年级共20个班。其中汉语部10个班,民语部1o个班。汉语部实验班4个,普通班6个。实验班学生多来自全疆各地州,男生偏多,汉族占9o%,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占10%。普通班学生多来自乌市或周边县市,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占28%。笔者所用的班:实验班4个,人数240人。主体导向数学、物理、化学。但在英语方面相对来说成绩比普通班平均分高10分上。另一对照班是普通班,人数:384人,英语成绩一般。这些班存在问题较多:(1)大部分学生虽对英语较感兴趣,能积极参加活动,如:话题的讨论、凋查、回答问题.但仅局限于较简单的回答,很少有学生能成串地或成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毕竟是高一学生,对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较弱。(2)每班都有少数学生连最简单的表达都有困难,教师在活动中和他们交流需给予很大的帮助和鼓励。(3)课前学生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单词,并能正确运用某些褒贬词汇。

3.教材分析和目标(教师们集体备课,笔者的随机一堂课):本课是Unit5中的第四课时。本课重点是通过范文work—book中readingtask:afollowerofBillGates,以及课文中的speakingandwriting(1ifeofnelsonmandela)来描述一个伟人或著名人物,学会用褒义词、贬义词口头回答或评价一个人物。

4.教学策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运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用导、引的方式刺激学生有效地参与。让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目标。

5.教学步骤:Step1:warmingup:teacher’sactivities——showsomefamouspesronsandgreatpersonsonthescreen,thenaskstudentstoguesswhotheyare…(Chairmanmao:nelsonman—dela;LiuXiang;BillGates).Students’activities一一te11whothefamouspersonsare.本步骤体现以旧引新,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回答问题。

Step2.Leadin: askstudentstosummarizethereasonswhysomepersonsarefamousbutnotgreatanewhysomepesronsarebothfamousandrgeat.本步骤小级活动降低任务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励学生有效参与,学会如何陈述观点,表达赞同或否定,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Step3.Reading:teacher’Sactivities——askthemtoread“afollowerofBillGates”onpage73:Students’activities——knowaboutBillGatesandanswerthequestions.本步骤体现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学习思考.完成回答问题。体现了推理、分析、概括和参与操作的能力。

Step4.Groupdiscussion:teacher’Sactivity——guidethemtoreadthespeakingpartonpage39.Students’activities——knowaboutlifeofnelsonmandelathen~llowtheparttowriteaboutChairmanmao.本步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并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提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总结语言规律。

Step5.Groupwork:teacher’Sactivity——Guideandgivecommentsonstudents’work…Students’acitvities——showtheirworkinfrontofclass(anyform),thencomparetheirworkswitheachotherandcorrectthem…本步骤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性进行评价,以及学生互评,引导每位学生反思,从而培养他们的调控策略。

6.笔者上课的实践活动观察,以及课后对“参与课堂活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高效课堂步骤篇10

关键词:情境数学;有序教学;社会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人文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便成了大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情境教学的模式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学生根据情境做出自己的选择,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做出价值评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也有了一种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有步骤的教学活动

1.详细的备课

有步骤的教学活动首先需要详细的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

不仅要准备讲课的内容,还要综合考虑学习环境、学习效果、学习方法等各种课堂因素。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如何运用已有的条件,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引人入胜的导入

在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入好的导入方式,将旧课程与新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这种引人入胜的引导,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求知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后面课程的教授。

3.精心的复习

此外,精心的复习也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对所学的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案例、术语等等进行系统的回顾,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三、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还有一点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便是它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强调。因而,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同时,对社会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好的方法来有效地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组织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措施中加强思想品德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薛家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J].教育探索,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