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2:01

初中音乐课堂篇1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高效课堂;构建

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平,提升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情操,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初中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教学健康发展和高效进行。

一、高效课堂的正确解读

高效课堂不仅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吸收到丰富的音乐知识,还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交流,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下参与到课堂中来。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值得关注。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的体验、感受、收获为中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地构建高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尝试

1.合理准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学生只有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主动地学习,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教材,在抓住重点、难点的同时,注意选择恰当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兴趣点与课堂重点、难点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切入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深刻掌握理解知识。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思考、提问、交流,增强课堂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发深思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提问:“你能感受到两首曲子中蕴含的不同情感体验吗?分别都是什么?”“你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协奏曲的特点吗?”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既能使得师生关系更为平等和谐,有利于交流,还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学会比较、归纳、总结等技能。

3.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等多重体验,使得大脑多个区域共同运作接收信息,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模拟音乐情景,用影像展示音乐,促进学生理解,例如,在欣赏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展示相关景色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想象名曲中到底描绘了怎样一幅美景,这样展示更为直观、形象,还可以配合古诗朗诵播放,营造优美动人的意境,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利用音乐情景剧的方式,创造相应环境,使学生进入角色中去体会,例如,《红灯记》这种故事性强的作品就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实体验音乐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给初中音乐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

4.与其他学科结合教学

音乐与人文学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音乐与历史、地理、政治、语文、英语等科目都有相关性和相通性,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科目的知识、学习方法融合到音乐学习中去,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保卫黄河》时,可以联系历史知识,通过描绘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体会在那个国家飘摇之际热血国人心中的爱国救国之情,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中包含的深沉感情,触动他们的情感。

5.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

音乐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承担教学任务,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音乐教师在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合唱等多方面都要有更多的掌握,不断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堂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构建高效课堂,采取可行性强的教学方式,在教授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知识,在愉快中获得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品质,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祁步艳.试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5(4):192.

[2]乔军.浅谈构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三大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146.

初中音乐课堂篇2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反思策略

一、情景再现

(一)预设中的高潮。

这是一堂音乐研讨课,在欣赏完《春节序曲》到创编表现春节热闹欢庆的情景时,我提问:“如果用道具和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两段音乐,你该怎样表现?”安静了很久的学生第一反应是:我要鼓,我要锣,我要扇子,没听清要求就蜂拥而至,教室里“锣鼓齐鸣,绸扇飞舞”,好不热闹。眼看着时光飞逝,学生并没有再现出春节欢庆热闹的气氛,本来应是课的高潮,最后却在我的怒吼中低潮收场。课后同行的话使我幡然猛悟:“想法是好的,各个环节都得照顾到,既考虑学生参与,又考虑感受体验,创作等系列环节。但这节课让学生有多少时间在投入地听音乐,有多少时间在讨论春节相关知识,表现春节情景和创作歌词?哪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音乐是如何表现春节喜庆的情景?”

(二)防不胜防。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后我又上了《春之声》的研讨课,在欣赏完音乐后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受?”有位男同学发言:“我听过这首曲子后,好听是蛮好听的,但是晚上听了会睡不着觉,影响睡眠。”教室里一阵大笑。这是个意外,这突如其来的答案让我不知所措,在一阵心慌后我说了句:“啊,你真幽默。”继续提问其他同学寻找我想要的答案。整节课“死气沉沉”地拖到下课。

(三)渐入佳境。

在反思中我又上了《故乡情》,教学内容为欣赏《思乡曲》、学唱《鼓浪屿之波》,通过聆听、演唱、讨论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分析这两首作品的旋律特点,体会浓浓乡情,指导学生用柔美真挚的声音演唱《鼓浪屿之波》。我共设计四个环节:

1.初步感知音乐情绪――引情。

请学生给徐悲鸿的作品《箫声》配背景音乐,以引出《思乡曲》。(《姑苏行》、《喜洋洋》、《思乡曲》)

2.欣赏与感受音乐――激情。

欣赏《思乡曲》,在欣赏的过程中先用不同色彩的线条表现出每个段落的不同节奏特点和情绪,让学生不仅对音乐有感性认识,而且能够进行分析和判断。再引导学生探究作曲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把思乡情表现得如此强烈。

3.围绕音乐自主学习表现――燃情。

学唱《鼓浪屿之波》,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最感人的是哪几句。在情景中演唱后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唱出了情感。

4.生成、创作――升情。

当师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调性不稳及旋律下行的感觉不明显等问题时,我不强行灌输或视而不见,而是用举头、低头等肢体语言暗示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创作:“当我低头时音乐应该怎样?”当学生把旋律下行的技法准确唱出来时,成功的喜悦感顿时就溢满课堂,师生在一片深情真挚的歌声中将思乡情升华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祖国富强的爱。

通过三节课的深刻反思,我明白: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对教学理念理解偏颇,如第一节课天平向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情景的创设上倾斜,没有真正关注通过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来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感悟,引起学生没有目的的无效参与;有面对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态生成认识不到位,没有在课前为充分设想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意图来上课等各种各样的可能而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变准备,只会在预设的“樊笼”里挣扎,敷衍应付而引起学生机械学习,等等。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失败,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认真学习反思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丰盈的情感体验,有技能技巧的发展,更有参与音乐活动的审美愉悦。

二、策略

(一)情感的激发、体验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情感的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情绪情感与音乐的情绪情感和谐地沟通与交流,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使人忘我的境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应运用美术、音乐、舞蹈等综合手段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并且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投入,以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以自己娴熟的技巧和对作品的激情演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知识技能的暗化是音乐教学的营养剂。

音乐教学应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需经常反复聆听和分析音乐主题,找出最具表现的音乐元素展开教学。

(三)创作教学为学生音乐表现服务是音乐教学的添加剂。

创作教学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作、音乐创作等,但这些方式不应硬搬到每节课中去,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后根据每节课的实际,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来设计创作活动。

(四)把握课堂教学的“活”是音乐教学的调味剂。

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就必须想办法让一首歌曲教学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节奏紧凑、容量充实,做到歌活、情活、动作活、心活,让学生有唱、有跳、有听、有看、有创作、有感情的宣泄,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活力。但同时也要注意活而不乱,收放自如。根椐教学内容的设计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层次分明。蹦蹦跳跳这种活动要有,但不能太多;师生间的问答、交流互动是中层次的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保持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最好的活动是教师的语言、情境的创设、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心潮起伏,浮想联翩的心动,它是创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动力。各种层次的活动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运用得当,教学就会如鱼得水,收放自如。

(五)重视预设,关注生成是音乐课堂的兴奋剂。

加强课前“教学设计”,自觉“预计”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目标不能过于偏向认知目标,而应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形成“弹性化”方案,在操作时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对学生们有创建的见解,甚至是“异端邪说”,要在给予辩证的评价和鼓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他们的成见。

三、结语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激发,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要获得进步,总要经历一定的磨练,新课程实践为这种磨练提供了舞台,新课程视教师的实践为最丰富的资源。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练,改变了认识自己、看待学生和看待教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更新了教学行为,从教学的设计阶段,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阶段和教学方式与重建阶段,均力求超越每一节的限制,从学科的本质、整体,促进学生发展方向的潜在价值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我会以更新的理念、更优的手段、更专的方法迎接越来越富有挑战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标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初中音乐课堂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习心理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23-01

音乐与人类的心理、行为息息相关,音乐能健全审美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感知力、加深理解力、增强创造力,陶冶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外部动机激发

首先,适当地运用奖惩制度。在音乐课上奖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他们感到乐于接受这种奖励。奖励的形式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尺度,多表扬、多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气氛。音乐课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学习合作意识,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的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与合作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内部动机激发

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如: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时,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述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我国澳门的历史故事,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热情高涨、情绪激昂,纷纷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愤怒。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畅谈自己的见解。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演唱时准确的把握了歌曲的表现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次学习,就达到了学生由学习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外部动机的效果。但这样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所以教师要时常在课堂上注意这方面的启发激励。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情境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这种情景伴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创新。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讲解、提示、手工、图形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调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勇于表述自己对音乐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

三、学习兴趣的激发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陈旧简单、单一枯燥,很难引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初中音乐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究为手段,音乐教师要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探究与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过多、过深,特别是乐理知识、乐器演奏等让学生畏而却步,大大减弱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深浅得当、准确把握,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音乐。

3.充分挖掘教学亮点

音乐学科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往往是由音乐的独特性、表现性等魅力吸引的。音乐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音乐中的亮点,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如:教师应用诗歌、图形、声象、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特殊兴趣,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一种积极地心态,爱音乐、向往音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让音乐走进学生心里。

初中音乐课堂篇4

一、快乐学习――塑造初中音乐活泼课堂

1.师生互动、和谐关系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是建立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之上,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由于初中学生惧怕教师的权威性,就是有些自己的个人观点也不敢表达,尤其是不太喜欢音乐或者是音乐知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使得他们从内心里更加不喜欢。所以,音乐教师就该真正的转变思想观念,让自己主动的接近学生,融入学生当中,与大家和谐、平等的相处,通过了解初中学生对各类音乐的喜好,来逐渐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教师融入学生的群体当中,跟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的帮助解决。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到学生中间去聆听,去体验。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共同探讨,少点灌输,使学生和教师平等交往,共同探究知识,这样也会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

2.信息技术、快乐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领域都在更新着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原先的教学模式,利用其特有的视听技术,创设特定的音乐情景,使学生享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教师准备让学生欣赏《春节序曲》,那么在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放响一首充满欢快气氛的《新年好》歌曲,整个教室就会马上充满过节日的欢快气氛。而后,教师在给全体学生送上新年的祝福,相信此时,全体学生会被这气氛所感染,这样恰如其分的互动,既能制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又为后面学习《春节序曲》奠定了基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应用,使初中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高效教学――构建初中音乐活跃课堂

1.活跃课堂气氛

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任何的教学方式,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个主体来实施教学过程,不能让自己独占上风。教师要明白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想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依据初中学生极具挑战,又喜欢被表扬的心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抢答、组队比赛等办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同时享受成功快乐。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也得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适时的进行调整。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一些心理,比如,感兴趣新鲜事物,总喜欢展现自我等。教师就得抓住中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正确、有效的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表扬也得讲究方式方法,使学生们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音乐可以缓解、调整课堂气氛,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更好地做到高效课堂。

2.科学合理评价

初中音乐课堂篇5

一、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由于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审美的价值,他们更倾向于现代音乐歌曲的节奏、新奇、摇滚和流行,所以发现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兴趣这一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主题是基于科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理性的认识并且依赖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发展。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探索古典音乐教学方法,这有助于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是掌握古典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根据注重理解和兴趣喜好理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课的兴趣,加强中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思维。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更注重人的声音、音乐的记忆、想象的音乐和音乐的感知,根据人的声音感觉的四个要素:音高、音色、强度,时值,利用这些物理特性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有效解决对古典音乐缺乏兴趣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研究学习方法构建来和谐教学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古典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增长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感请,有助于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健康的人。怎样在这个流行音乐肆虐的时代培养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非常考验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培训中进行思考。还可以寻求互联网上正确有效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学古典音乐课的反思,并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需要研究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重要原因,设计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形成一个教学提案,通过基准教学的比较,表现出课程的有效性,鉴于具体的问题,可以积极研究具体方法并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从初中教师的角度出发,初中生学生因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们需要对文献的大量阅读,找出培养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喜爱的方法,并能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时效性的观察,掌握教学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教师填写问卷,找出教师认为初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原因。最后根据以往教师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和探讨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真正原因,并研究设计一个可以突破的教学方法,再将设计的课程与之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教学,研究课程的有效性。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在学生艺术能力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记录。最后,通过研究整个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总结及反思,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评价的能力。

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做问卷调查时我们应该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研究和评价有重要数据支持。班长和学习委员协助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校园文艺活动,从而引导初中学生理解古典音乐,促进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相结合

目前,标准的初中音乐课程是提倡以音乐基础教学为主,以教师的指导方针,提出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果发现学生不理解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去鉴赏古典音乐,那么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而且学生置身于教学学习情境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新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为了让学生能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教师也应当做一些学习计划,比如每周让每个学生选择一首古典音乐进行鉴赏,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教师,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让大家在课堂一起探讨和解读;在音乐课堂上仔细品鉴古典音乐,慢慢去感受和欣赏。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也会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提高,对于流向音乐有所减弱,而在古典和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发展。从而扩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结语

初中音乐课堂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方式

有效课堂是学校优质课堂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现课堂教学和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学,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给予音乐课堂以足够的关心和重视。

一、做好课前准备,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1.详细研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不但要研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重难点,寻求合适的教学方式,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以及教学资源的现状,整合为初中音乐教学资源。一方面,要结合地方的文化背景,最大限度地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大大地吸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补充教材的劣势,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2.结合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实际教学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制订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使学生均能获得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动力和思维习惯等,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高效性。

二、设计高效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成功在于课堂的有效设计。在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时,应从引起学生的兴趣入手,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集声音、文字、画面和动画于一体,能吸引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于优美音乐的海洋之中,学生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激起对音乐的渴望。在利用多媒体设计的场景中,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佳作的了解,也可促使学生和音乐佳作在心灵上相通相融,使学生形成在音乐艺术方面优良的审美观。

2.开展竞赛活动,提升学习的热情、激情

在竞技活动中,学生为了夺取成功的果实,自己会主动思考,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加强学习的效率。竞技性的比赛活动能加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真正地调动课堂的活跃性,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奠定学习成效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于拥有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有效课堂的主体是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构建初中有效音乐教学,重点要抓住教学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效率。

学校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校方的重视,会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重视。学校只有提供良好宽敞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习和吸取知识养分。学生只有认真地行动起来,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才能把握音乐佳作的内涵和弦外之意,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观。

四、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音乐素养,增强感染力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学生才会从心底里佩服和认同,才会更加配合老师认真学习。因此,首先音乐教师要展现优美的弹唱艺术,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上课才能挥洒自如。再者,老师要有高超的指挥领导能力,从气势上影响学生,通过老师的有效指挥,将感觉融入,从而才能把歌唱得更好。因为老师欣赏能力的好坏也能影响学生音乐方面的造诣。我们知道,现在艺术课也属于音乐课的一部分,已不是简单地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搞定,而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主。那么,对音乐老师专业能力要求也就逐步提高,老师必须对要教授的音乐作品熟悉并且有自我认识,才可以在课堂上将作品解析得更好,学生因此也能在感知艺术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改环境下,构建音乐的有效课堂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倾心设计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有注重自我专业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有效影响学生的音乐认识。这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过程和实践经验,并且进行不断探究而得出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敬环.论创设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现代阅读,2012(8):214.

初中音乐课堂篇7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观念师生关系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54-01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等等。在这种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以下是笔者在前人教育成果和教育实践结合自己教学上的一点感想和体会,愿和大家共同探讨。

1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创新思维

从现代教育理论可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气质,性格,理想,世界观,认识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创新成功,必须在思想观念上革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对学生音乐的激发,兴趣是学生一切学科的基础,普通中小学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承载太多太重的专业化东西,如果一个专业教师,把大学学的东西教给学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师要善于用音乐之美与自身的一片爱心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从繁重的知识压力中解放出来。还有就是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等等,有了新的教育思想转变,才可能有新的教育思路、手段。

2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教学因素中,如果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音乐课教学就会是内容贫乏,色彩苍白的花架子,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子,既站不起来,又深入不下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每位从教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师德的灵魂是爱,教师的职责更具有神圣的使命。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目光,都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师爱,就要用博大的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指引学生走上成长的道路。由此作为音乐课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建立教学双方平等关系的关键就在于音乐教师能否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因此建立师生双向的互动教学模式成了进行音乐教学方法的首选。

3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新颖课型

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它总是可分可合。分开是一个构件,一个单元,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能否在保持原有系统的前提下,把教学内容分割或合并,事实证明是完全可以的。如已往的歌唱教学大多是教唱或欣赏一首一种唱法的歌曲,可否改为一首歌曲用三种唱法或三首歌曲用三种唱法进行对比欣赏教学,能否恰当在课堂上引进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在器乐曲欣赏教学方面,又可将以往单独欣赏一首乐曲改为“管乐浏览,弦乐浏览,弹拨乐浏览”。如小步舞曲系列欣赏,东西南北茉莉花,春之声系列欣赏等。相信学生在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一定会兴趣倍增。

4创新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生动、具体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能够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的表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五彩缤纷的音乐画面加上悦耳的音乐,充分体现了“听觉艺术”与“情感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初中音乐课堂篇8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课堂思维能力

随着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单一的“我教你唱”的音乐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要使初中学生更好的接受音乐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德育水平,必须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中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活动,因此,必须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维新时期的初中音乐教学做一个全新的诠释。此外,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初中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我想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音乐道德品质,它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众多环节,需要教师自己在观念上发生根本转变,以及对新教学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施乐趣教学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课堂上多数也是只教一些流行歌曲。因此,学生会唱课本里的歌曲倒是很少,音乐的基本知识更是掌握得很差。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例如用划拍的办法唱准附点音符的节奏,用闭住嘴吸一口气的方法教会他们唱出休止符。通过尝试进行试唱教学,以提高对音准、节奏等的认知和记忆等等。但需要学生高度地集中注意,学得比较累。所以课堂教学中应该穿插一些多媒体软件,并运用一些游戏对话的形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严谨的音乐理论和机械的技巧训练成为学生有趣的游戏。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听的艺术,艺术不容忍说教,审美更不能依靠灌输。新课程的要求让我们进一步明白,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应该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当然,既要学习音乐,基本的乐理和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初中学生的艺术特长测试中也会有这类的内容的,特别是现在初中生把识谱和听音视为两大难题,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多想办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在认识五线谱时设计一些游戏,游戏的难度也是循序渐进的,先认识3和5两个音,巩固以后再认识1和2,引出下加一线和间上的音,比较熟练之后再加4、6、7三个音,完成对五线谱的认识,整个过程都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进行。当学生听到钢琴发出某个音时他们会唱出这个音,并能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高度及它在线谱中的位置,老师再把这种位置填到五线谱中。这些知识在以后学习中会不断得到运用,因而不必担心学生会忘记。可见,课堂上引进活动和游戏这种形式,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它的结果,更应该关注它的过程。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带着愉悦的体验离开音乐教室。

二、重视教学反思,提高课堂质量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一个青年教师,应该说学海无涯,攀登也是永无止境的。“路应该在脚下延伸”,我们不可忽略地去总结、认识自己一步一步艰难的穿过来的路,去仔细的审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踩出来的每一个脚印。可以说每一滴的经验,每个细微的成功和进步都是由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第一,与课前备课同等重要的是不能忽视课后的回顾总结。第二,在课内外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反应。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觉得反思自己的工作,难度主要在深度上。要相当的深度,就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

三、加强正面引导、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以九年级欣赏课《命运交响曲》为例,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听、分段听、复听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欣赏内容的含义。如果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另一角度去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课件展示作曲家贝多芬的人生历程和创作背景,再以听与视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按不同的音乐意境通过投影显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欣赏曲中的作者对命运的抗争的主题用敲门声或情景小故事表演给大家,这样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很快地抓住了乐曲的思想内涵。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借助于画面向学生提供信息源:皑皑的雪地,盛开的梅花,银色的树枝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知过程,让学生结合音乐去观察、去想象。再用常识来评价欣赏作品的同时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再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如选择色彩、画出不同的线条,也可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冬季景色等等,用图画引趣解难,大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由直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的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抓好基础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仅需要学习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去完整的表达他们自己的音乐表现,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创作学习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我们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学生已有的对音乐基本要素的体验为基础,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三)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初中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如《桑塔,露琪亚》是一首具有威尼斯船歌风格的意大利歌曲,曲调优美流畅,又具有令人陶醉之感,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一幅动人的画卷,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歌曲的情绪,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意大利那不勒斯和水城威尼斯的绚丽风光,再介绍那里的风土人情,配上该歌曲的伴奏导入新课,此时学生情感已沉浸在作品美的意境之中,同时也表现出想学想唱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找出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初中音乐课堂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一、感悟音乐精髓、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其民族特征显著。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是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音乐课堂渗透民族音乐教育,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拉近学生和民族音乐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民族音乐,不由自主地去倾听,感受心灵的碰撞,从而理解民族音乐、体验民族音乐,最终享受圆满。

二、捕捉音乐文字、领悟生命之美

如果音乐课堂忽视了文字语言的力量,那么这样的课堂就空剩一副躯壳。有人称旋律是音乐的肉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那么那些动人心魄的歌词就是那流淌的血液,犹如那跳跃的火花,纵贯全身,奔流不息。

好多励志歌曲歌词当中当饱含着生命价值,歌词当中有歌者的向往、歌者的追求,有歌者的浓浓爱意,光是读这些歌词都能为之动容,唱起来更是如梦如幻,轻轻地拨动每一根心弦。语言文字赋予了音乐太多的想象空间,在朗诵当中给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感情跌宕起伏,时而风起云涌、时而平静的掀不起一丝波澜……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适合音乐学习的意境,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情场”,把音乐的美育功能自然延伸到旋律的感受体验当中。

音乐和文字语言都需要心灵上的专注,才能体会其中的能量,在音乐所创造的意境中,充满了天性的童真,那跳跃的音符犹如顽皮的小家伙,在你怀中活蹦乱跳,时而与你窃窃私语,时而与你斗嘴撒欢。初中生的语言总是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份纯真让人如痴如醉,活泼的情怀是在是难能可贵。作为教师更应当善于捕捉到语言文字和音乐间的魅力,在平等温馨的对话当中,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满足学生心灵的需求,回归他们的本真。

生命教育在于追求生命的真谛,在于追求美好的诉求。心灵本真的需求创造了生命的真谛,自我价值的认可也体现了生命的真谛。音乐是内心激情的迸发,是人类生活的营养。如此看来,音乐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美育就像心灵体操,让学生的良心更加纯洁、情感更加强烈、精神更加正直、信念更加端正。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育,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来触碰音乐艺术形象,感悟音乐当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中的意境、生活的想象,从而对作品当中的内容、表现形式、社会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做出审美分析,进而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

音乐的曲韵悠扬带给人们心灵的启发,或是牺牲生命、燃烧自己,犹如那飞蛾扑火;或是绕指断肠、充满人间悲欢离合的喜怒哀乐;或是抑扬顿挫,热情激扬,充斥暴力和愤怒;亦或是轻柔舒缓,放松和安慰漂泊的心灵。用歌唱;来代替师生间的训诫,用倾听来洁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排除他们心灵上的苦闷和烦恼,释放他们荡涤的情怀。如此一来音乐给了学生快乐,实现了对自然和真实的崇尚。

三、亲近音乐历史、敬畏生命坚韧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极富艺术价值的文化,其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交融与潜在的生命物质。音乐的曲韵和旋律是音乐的结构和内涵,而潜在的生命物质就是音乐作品深层的灵魂。将生命价值教育融入音乐课堂,通过师生间亲切的沟通和交流来以音乐作品为媒介,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格,完善他们的价值观。

有的音乐作品可以展现那些音乐家光辉的人生,譬如贝多芬的钢琴曲,他的一生都在与凄惨的命运做斗争,尽管在失聪的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但依然以水滴石穿的意志来“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仅凭乐感和记忆的来进行演奏,并最终完成《命运交响曲》等多部不朽之巨作。有的作品促使人们去探寻历史、探寻音乐带来的人文魅力。在对音乐作品的倾听中感受逝去的历史,思考当前的人生。在音乐的感悟和体验中,不断汲取、不断思索,逐步踏入人性的圣洁殿堂。学生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来坚韧自己的品格、捍卫生命的尊严,主动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时刻做个有心人,及时关注音乐的发展,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学习、去欣赏、去演奏、去歌唱,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正确鉴别当前的流行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平,从音乐当中感悟真善美,认识假恶丑,完善个人价值观和生命观。初中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初中阶段孩子生命中的浪花,尽可能多地去关注他们的生命动态,这样生命教育才能拨动他们生命的琴弦,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增加个人魅力,以博爱之心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注重知识的精神潜质挖掘。引导学生逐渐丰盈学生的精神财富,唤醒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快乐的课堂氛围当中,师生双方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恣意绽放生命活力,使大家都能感悟到智慧光芒的迸发和生命之流的涌动,逐渐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生的人格也在其中被慢慢健全起来。

陶老曾经讲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行为,先力行后求知,教育的最终价值在于塑人。音乐教师就是塑造学生心灵的艺术家,通过音乐的魅力来感化学生,让他们都能够高效地领悟到音乐当中的文化本质和人文精神,体验到生命价值的内涵,重塑人格魅力,完善价值观。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让学生的内心能够随着音乐激流涌动,释放生命的本真如花般开放,纵使无人问津,但季节到了,生命之花自然会绽放飘香……

参考文献

[1]李慧.中学音乐课情感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中).2011(06)

初中音乐课堂篇10

一、多媒体让音乐课增色不少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的应用上。随着国家对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加大。城区学校的教室配置中,基本上实现了多媒体的普及。教室中的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的使用让音乐课增色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素材立体感增强

在以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材上的音乐素材就是靠一个录音机、一块老式磁带来展示。无论是音响效果还是音乐的表现力都不理想。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得到提高。而多媒体的加入,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明显增加,兴趣大大高于以前。

2.对初中音乐教学环节的体现有明显的帮助

在教学环节中,教学的导入、新课、巩固小结的环节在多媒体的使用下显得环环相扣,且生动得多。

3.在介绍音乐知识时,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比如,一些乐理知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不再枯燥无味,可以用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些课堂游戏也能很好地开展。

4.拓宽了教学的领域,除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还可以根据主题加入一些时代感强、学生喜欢的音乐素材

不再局限于教材上一些单一的内容。即使是同一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体现。

5.多媒体的使用让教学资源可以很好地共享,并能很好地进行科组的教研

二、如何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每个教室的教学设想都有个性以及共性的方面,如何来把握教育教学节奏,做好组内的教育教研。课件的交流也是一个方面。

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已经非常切实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化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对教学的实际作用非常大,但是如何让多媒体的使用对自己的教学实现最大化的作用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准备

也就是平常说的备课。现在的备课和以往的备课有一定的不同。以前的教师就是靠一支笔、一本备课本来备课。现在教师更多使用到的是电脑、网络。课前准备包括:教学素材、课件、文字资料。只有把课前准备做好了,在课堂上才会很从容地进行课堂教学。

2.多媒体工具的熟练掌握

这是最基本的操作应用。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多媒体、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熟悉它们的使用性能。

3.多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

比如,课件的制作、特色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走出去听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