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2:41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1

1.1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技术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a依照农

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的实际需求情况,在农作物需要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需水量的精确灌溉。

b利用先进的杂交技术和生物

遗传技术培育出抗旱的农作物,在水资源缺乏的地方种植抗旱农作物。

1.2田间管理节水技术

田间管理节水技术主要通过一些田间劳动的技巧,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土壤的结构。主要措施有:及时的整理田间的土壤,采用现代化机械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化学保水药剂的使用、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等。田间管理节水技术主要是根据田间操作的技术进行的,因此这种节水技术也可以称为农艺节水。

1.3工程节水

工程节水主要针对水资源在运送过程中和田间灌溉工程中的损耗,借助一些工程设施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和下渗,让更多的水资源灌溉到田间地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工程节水是整个农业节水灌溉的核心,也是未来节水灌溉农业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工程节水的措施主要有: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储集大气降水、优化水渠系统、改进地面灌溉技术、采用低压管道运送水、加强水渠管道的防渗技术等。

2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现状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使用节水技术进行灌溉的农业面积有了很大的增加,农业灌溉的节水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水渠管道的防渗技术和低压管道运水技术等因为需要的投资相对较少,推广和使用的情况很好。但是喷灌和滴灌技术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对技术的科技含量要求比较高,在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尽管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全国仍有一半的耕地没有任何灌溉设施,一半多点的土地没有实现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节水技术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节水设备更新的比较慢,节水技术缺乏创新;农业节水灌溉的管理方式过于的粗放,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和监管;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

3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广大群众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不全面,节水意识不强,且农业用水的价格不高,人们认为没必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刚完成不久就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节水灌溉技术不适应我国的农业土地使用体系,我国的土地使用承包制度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年限最长为30年。农业节水灌溉设施的建造,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使用的年限比较长久,无法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相一致。

4结语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1高效节水灌溉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就是对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的所有的输水和灌水方式的统称。高效节水灌溉对水的利用效率比较高,目前输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0.95,相比于之前的0.3有较大提升,灌水利用系数也在不断的提升,从0.3提升到0.98[1]。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紧缺,作为农业大国,灌溉用水量非常大,尤其需要注意节约用水,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而且这项技术也比较容易掌握,设备投资比较少,适合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还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还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降低了作业成本,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节水规划

在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农业灌溉,而且还需要加强节水管理工作。但是在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中,对水资源的管理不足,而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周围环境和本身条件的考虑不足,盲目追求高技术,造成投入多而产出少[2];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对灌溉的规模、类型和标准等考虑不足。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对农田的地质和区域水资源没有做好考察工作,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也没有全面的考察农作物的类型,工程没有联系实际农田情况,仅仅根据自身建设的经验来进行,导致其并不符合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需要。

2.2缺少统一的农业节水标准

我国缺少高效节水灌溉的标准,现在农田水利建设都是采用喷洒、微灌、渠道灌溉等方式进行,对水资源的输出并没有明确的计算,这就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无法计算,并不能确定水资源是否被高效利用。

2.3对综合技术的整体效益重视不够

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是单项的工程建设,这就导致工程建设的综合效果无法发挥[3]。项目投入的资金虽多,但是功能比较单一,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等,这些都没有很好地与农业增产措施配套,没有形成综合技术。

2.4灌溉水资源开发力度小,对高效节能灌溉利用不足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灌溉水资源的发展力度并不大,目前农田灌溉需要的水资源量较大,虽然我国每年新增的农田灌溉水资源也比较多,但是仍无法满足各个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加强节水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该明确灌溉的规模,并且加强灌溉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就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周围的农田灌溉需求量,确定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类型和规模。其次,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也需要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综合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选择适合当地农田灌溉的工程类型。

3.2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标准

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标准,对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农业灌溉的工程,采取不同的节水标准和定量的指标体系,对水资源的利用需要进行控制,如灌溉的流速、灌溉的时间、灌溉的最大水量等,这些都应该设定一个标准,对于不同地区也应采取不同的节水标准,根据地区和作物的需水量确定。

3.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应该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样能够促进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促进周边乡(镇)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进行。而有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也需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首先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建设,缓解当地的水危机,高效灌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地区起带头示范作用。

3.4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节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灌溉需求,而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不断的增加,为了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且还应该加强节水灌溉应用的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在农田水利灌溉中需要应用更多的先进技术,如调控灌溉技术、智能技术等,更好地实现农业灌溉现代化。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3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技术;措施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都在突飞猛进,消耗了大量的工业用水。但是,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便出现了资源紧缺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能一定要借助各种水利灌溉技术,不断在农业水利灌溉中探索新的节水措施,以便实现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而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1.1目前我国主要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目前,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喷灌技术。在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中,喷灌技术以洒水均匀,占用空间少、节省人力以及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在分类上,喷灌技术包括固定式、半移动式、滚移式以及中心支轴式等多种喷灌类型;在适用范围上,喷灌技术可以应用在蔬菜、果园以及除水稻之外大部分大田作物;在节水程度上,与普通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技术可以节省35%~50%的水分,大大解决了地面灌溉中出现的喷洒不均、水分大量蒸发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到达了节水的效果。但是,喷灌技术也尤其缺点,比如,喷灌技术在多风地区难以发挥其作用,不宜使用。

第二,渠道防渗技术。渠道灌溉是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节水方式。这种灌溉技术由于主要通过渠道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水分渗漏等损失。在分类上,渠道防渗技术依据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凝土衬砌、涂料压实、塑料薄膜防渗以及三合土护面防渗等多种方式;在节水能力上,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与传统的灌溉模式相比,渠道渗透可以减少55%~60%的水分损失量,由此可见,渠道防渗技术也是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一种有效模式。

1.2当前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与过去相比,虽然我国当前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的现实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水意识不强,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小。尽管目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但是,很多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节水意识不强,从而对农业水利中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不重视,使用范围小,推广力度弱。一般来说,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对农业进行灌溉的时候,人们还是普遍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形式。即使是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节水灌溉技术也更多地只使用在示范工程上。

第二,资金不足,限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一方面,由于资金匮乏,造成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设备数量有限,配套不齐全,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服务跟不上,比如,有些已建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老化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但是相关管理部门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解决灌溉工程后期维修服务问题,就会降低灌溉技术的节水效率。

第三,各个地区不能因地制宜地选用节水灌溉技术,可行性不强。正如上文所述,每种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他们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使用范围,比如,喷灌技术在多风地区使用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每个地区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时候,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灌溉技术,最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地区在推广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时候,生搬硬套,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最后导致有些节水灌溉技术不能发挥其功效。

2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

2.1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

针对我国农业水利灌溉实际中存在的节水意识薄弱问题,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加强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支持和参与到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之中,以达到农业灌溉节水的目标。比如,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受益群众的思想教育和管护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专业技能。

2.2科学管理,增加对水资源的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每个地区的水资源大致可以分为地上水和地下水。了解当地水资源分布和储存状况,是推广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前提条件。在分析地区水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的调度和开采力度,确定科学的开采方案,防止由于水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比如,如果在一定时期地下水被过度使用,就要通过雨季蓄水、渠道引水等方式控制地下水的使用量,以免出现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2.3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条件,充裕的资金可以为农业灌溉技术技术的实施提供物资基础。但是,在过去,很多地区都是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各种节水灌溉技术难以实施或者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严重阻碍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鉴于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购买比较完备的节水灌溉设备,保证农业灌溉区拥有一套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运用资金保证后期各种节水灌溉工程的服务,比如,设备的维护、更新等,从而实现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实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不仅是发展我国农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要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地区领导不仅要做好节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重视,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实施方案,确保我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安,刘志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

[2]王育新.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4).

[3]赵珊,齐兴利.组织制度改革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的影响分析――以陡山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为例[J].农村经济,2012(03).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4

1我国目前水利灌溉质量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业的发展日趋成熟,逐渐走向标准化、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也越来越科学,但是对农业灌溉知识技术运用不够全面,以至于农业水利灌溉质量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至于农业发展得不到快速提升。当下我国水利灌溉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1灌溉管理目的性不强

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管理目的性不强,缺乏规范化管理,农业管理中涵盖较多的信息知识,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就导致在对农业水利灌溉管理时出现工作随意性、盲目性,因此在建设水利设施时并没有兼顾各方面的信息知识,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发生混乱。对已建设使用的农业水利设施不及时维护、对需要增加水利灌溉设施的地区而随意建设都导致该设施无法发挥功效,影响水利灌溉的质量,达不到对农田灌溉的目的。

1.2灌溉管理较为粗放

水利灌溉设施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标准可执行,因此造成对农业灌溉设施管理较为粗放,水利设施的建设没有细致的管理规范,导致工程设施不能发挥作用、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工程资金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及监管。对建设好的工程设施管理粗放,导致水利灌溉设施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使其在对该设施使用时很难发挥农业水利灌溉价值。

1.3灌溉工程资金缺乏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机械设施、及工人工资等成本同样大大增加。原有的国家资金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灌溉工程建设的发展。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原有投入到农业发展的资金被挪用到地方工业发展中去,对农业发展资金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出现资金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农业水利资金更加短缺。在灌溉水费资金问题上,存在收缴困难、截留、拖欠等问题,导致灌溉经营受到严重影响,难以保证管理人员工资的发放,管理团队对农业管理热情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1.4灌溉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现有的灌溉工程体制下,因过大的灌溉区域、管理人员的不足、资金不到位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引导性的管理规范模糊,最终没有形成农业水利灌溉的科学体制。要想提高农业水利灌溉质量大幅度提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水利管理制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灌溉工作的顺利完成。

2提高农业水利灌溉质量措施

2.1增强水利灌溉设施管理

对现有的水利灌溉设施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出现问题的灌溉设施,设计出维护施工方案,使其恢复灌溉功能,对缺乏水利设施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水文资料修建适合该地区的水利灌溉设施,使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正常保障农户灌溉用水需求,达到农户用水目的,并增加农户效益。

2.2加强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投入

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提写报告,逐级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水利灌溉中来。也可拓展资金投入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水利灌溉建设中。对现有资金加强管理,保障资金能够切实使用在水利灌溉管理上。在收取灌溉水费时,对用水农户提出先交钱后用水策略,对用水量资金问题采用多退少补的方法,加以保障水费的收取。

2.3完善管理制度

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增加水利灌溉管理人员,并根据县、乡、村进行区域性责任划分,并制定巡查时间对水利灌溉设施实施监控,让每个出现问题的灌溉区域都能够落实到人,快速的解决农户灌溉用水问题,保障农户灌溉质量,达到增产创收的目的。

2.4农业灌溉技术推广

现阶段我国对现代化的农业灌溉机具推广不全面使用率不高,在部分地区农户对农田灌溉依然采用,过去使用的漫灌、淹灌等灌溉模式,浇灌时间周期长的同时对水资源造成大量浪费,水利灌溉管理部门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浇灌模式,采用微喷、滴灌方式不仅对农田进行有质量的灌溉,还节省水资源、节约成本。

2.5农作物预报灌溉技术

通过农业灌溉管理人员对农田土地实地观测,检测土地含水量。利用传感设备及分析仪器,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农作物是否需水,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了解农作物是否需要浇灌。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制定相对应农作物生长阶段的灌溉计划,预防盲目浇灌,节约用水防止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浇灌质量。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5

节水灌溉政策情况

为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工程更好的实施,各场都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节水灌溉优惠政策。

1)红色边疆农场对于节水灌溉的农户,农场给予每亩补贴10元;对实施喷灌的农户只按取10元/666.7m2收取作业费;经济作物用农用车拉水坐种的农户,农场给予补贴200元/hm2;为鼓励种植户打小型机井,农场给予补贴3000~5000元/眼。

2)红星、逊克、锦河、襄河等农场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即对承包节水灌溉有机蔬菜的农户,农场对节水灌溉的水源工程、电力工程、田间配套工程及喷灌设备进行配套,由承包户使用,3a内免收供水水费,同时对发展滴灌的蔬菜大棚,只要菜农不改变大棚用途,农场不再收取农户建设成本,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3)二龙山农场为了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加大了灌溉设备的维修管护力度,免费为特色蔬菜种植及马铃薯节水灌溉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

4)部分农场对采用节水灌溉农户采取先垫付油料、电费,秋后看效益算账的方式。

5)引龙河农场为鼓励职工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投入,以延长耕地承包年限、前三年少收或免收承包费等相关政策,扶持集体或个人对节水灌溉农业的开发,激发了职工投资投劳发展节水灌溉和进行种植结构及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积极性,使节水灌溉工程上规模上档次。

节溉工程管理情况

1)节水灌溉工程全面推行水利建设的“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工程质量;

2)认真履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实行工程报建和开工报告审批手续;

3)实行工程实体进度与工程内业同步管理,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完善一处。

4)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的好坏是节水灌溉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选购设备时,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选用经过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实行招标采购,从“比产品质量,讲销售价格,论售后服务”三方面来实现货优价廉,确保种植户利益。

节水灌溉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全局节水灌溉面积1.1万hm2,通过节水灌溉,每666.7m2节水100m3,节地40m2。大豆增产20%,小麦增产30%,马铃薯增产40%以上,按平均每666.7m2增产粮食70kg。每年可增产粮食11494t,节水1642万m3,节地656.8hm2。

2社会效益

北安管理局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通过实施节水高效灌溉农业,有利推动了北安垦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通过几年来的节水灌溉试验探索,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培养出一批节水灌溉工作的技术人员,大幅提高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生态环境效益

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给农作物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增加作物产量,促进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小蒸发量,增加地表水份,稳定表土,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遵循水土平衡规律,保证灌溉高效,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灌溉发展几点建议

1)北安管理局所属农场地下水资源较匮乏,单井出水量低,地下水分布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同时粗放型的水利灌溉模式在一定时间内还是主流,为了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除充分利用现有水库和河流,需积极建设地表蓄水工程和提水工程,充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灌溉,积极探索节水灌溉模式,从示范走向大面积推广,以节约地下水资源,把节水灌溉工程做精、做细,向观光、旅游农业的方向发展,突出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以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节水宣传,使节水观念深人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不断提高职工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法制意识。

3)完善政策,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保障。落实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群众自筹为主体、以信贷资金为补充的投融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节水灌溉补助资金、国债资金、国家节水贴息贷款等方面的节水投入,同时加大改革步伐,探索新的投资机制,鼓励工矿企业、承包大户投资,扩大股份制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实行以物代补,统一购买供应设备,保证节水灌溉补助资金足额到位。落实奖励政策,推行以奖代补。

4)在扩大节水灌溉农业的同时,重点抓好节水灌溉设备配套工作,转变灌溉模式,大力推广先进的微喷、滴(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率和灌溉保证率,提高灌溉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6

【关键词】粗放型;农业灌溉;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战略

0前言

节水灌溉是实现水的高效利用,以同样的耗水量实现产能的最大化。这在我们这个目前依然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农业灌溉粗放型的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1农业水利灌溉的大概现状

1.1灌区水源缺乏保障,当代农村很多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基本处于荒废状态。由于历史原因,灌溉渠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农村承包户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投入少,加之长期以来的管理体制的陈旧、管理粗放、手段落后、经费不足,群众和当地管理者缺乏工程保护意识导致渠道常年失修,淤积、滑塌严重;更有甚者,有些田间水渠由于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农户甚至将秸秆直接倾倒其中,造成基础灌溉的瘫痪。现在农村还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原始的机井抽水喷灌或引水漫灌,或者从沟河中直接抽水喷灌。遇到旱季,因水源供应紧张对农作物的产出造成不利影响。

1.2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如斗渠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不足0.4,每667平方灌区要用水高达320方,水分生产率仅为每立方0.25kg。喷灌效率更是少的可怜,尤其到了夏天,地表蒸腾作用的大大加强,水分来不及浸透地表达到根系就有相当一部分被蒸发走。造成农业成本增大,灌溉效益低下。

1.3农业节水灌溉中的综合技术应用重视度不高。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节水灌溉中,往往只是重视单项节水技术的应用,例如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滴管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但没有进行灵活的使用,形成综合性的技术,提升节水的能力和增产的效果;在水肥综合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作物的施肥时间,合理安排灌溉,造成肥料吸收效果的下降,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灌溉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农业节水灌溉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盲目进行节水灌溉、擅自改变节水模式的问题,造成了一些节水灌溉的工程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建成严格科学的节水组织监管结构,没有对节水灌溉进行严密的控制管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目前我国及世界范围内采取的有效实现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

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渠道防渗、滴灌、薄膜灌溉等形式,而滴灌应用更为广泛。

2.1滴灌(dripirrigation)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目前此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以色列。以色列地表水分布很不均匀,80%集中于北部地区,但是全国65%的耕地却在南部。其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并大力推广滴管技术,历经近半个世纪发展,其滴灌节水技术已然成为世界典范。如果这个技术被推广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这将对我国的农业的良性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2.2渠道防渗(seepagecontrolofcanal)是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的工程措施。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而且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止渠道的冲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节省占地,减少工程费用和维修管理费用等。渠道防渗方法可分两类:(1)改变原渠床土壤渗透性能,分为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前者是通过减少土壤空隙达到减少渗漏的目的;后者是掺入化学材料以改善渠床土壤的透水性。(2)设置防渗层,即进行渠道衬砌,可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塑料薄膜、砌石等材料衬砌于渠床中。采用这种防渗措施后,渠道渗漏损失可以有效减少50%~90%。混凝土衬砌是一种较普遍的渠道防渗形式,防渗防冲效果好、耐久,但缺点是投资较大。这在我国较为常见,同时渠道防渗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

2.3薄膜灌溉(membraneirrigation)是一种将塑料薄膜覆于垄沟底部,引入的水通过地膜时候从其上面所开的小孔渗入到作物的根系处进行灌溉的方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渗漏和蒸发,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在此基础上不需要后期的设备投入,并且还能对土壤起到增温保墒之作用。尤其在缺水地区,可以将滴灌管置于塑料薄膜下面,或者通过毛管进行滴灌,这种灌溉方式叫做膜下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同时又具有地膜覆盖的长处,节水效果最为明显。这种技术在新疆地区率先推广,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由于土地灌溉技术水平不高,往往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灌溉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业开发扶持农业力度的加大,农业开发项目区已经成为基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很主要途径。

3.1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每逢旱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或大或小。同时很多省份仍然长期面临缺水危机,比如西北地区以及西南部分地区,总是处于长期缺水状态。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推广节水理念和技术,尤其是农业节水灌溉,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3.2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腾飞,工业用水不断增加,而供水量是及其有限的,这将直接制约经济的向前推进。实现农业水利灌溉的节水技术的推广将实现农业用水在区域用水比重的大幅下降。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能有效避免土壤盐渍化,减少地下水的过渡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3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实行集约化经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农田趋于无脊、不排水。提高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等。在降低农业用水的同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的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国农田建设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

4结语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并且区域分布不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节水灌溉是的推广应用更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快步伐,改善现在面临的粗放结构问题,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化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改革和推广,走出一条灌溉节水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新江.农业灌溉中存在的问题[m].科学杂志出版社,2004.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高

农田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是重大问题,关系到整个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只有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及时安全可靠,才能真正实现粮食的高产稳产。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异常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这对于降低灌溉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重要意义分析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要求。农田水利灌溉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农业生产灌溉提供基本用水。如果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用水供给不合理,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或者是水量控制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作物产量的大幅下降。所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内容。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推动节约型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水资源短缺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必须面对的水资源客观实际问题。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变以往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活动模式。尤其是应该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改进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实现节水型农业生产。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以及促进各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相对落后。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相比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落后,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活动中对于农田灌溉的需求。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缺乏,特别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资金投入较高的工程,但是不少地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的农田水利灌溉收费制度还不够科学合理,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短期内难以回收。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不到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尽管一直在发展完善,但在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方面仍旧存在不少的制约问题。主要表现在3方面:第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模和质量不高,农田水利灌溉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第二,灌溉效率和节水效率不高。不少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主要采取土质沟渠引水方式,然而土质沟渠容易出现渗漏、破损和淤积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修理,很多沟渠已经难以继续使用;第三,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缺少计划性,农田水利灌溉的时间安排、灌溉水量等统筹不够科学。各种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运用不足。沟渠灌溉是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应用较为普遍的方式,但是沟渠灌溉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渗透问题严重,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由于各种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成本较高,因此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普及仍然较少,非常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

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首当其冲是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运行机制。首先,根据各地的农田水利灌溉工作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尤其是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开展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服务的制度,从而实现管理责任层次分明,进一步解决以往农田水利灌溉多头管理的问题,对于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效率打下基础。其次,应该针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的重点,特别是节水灌溉等工作,完善制度设计,定期组织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培训,提高节水灌溉责任意识;并探索推行阶梯水价制度,按照灌溉用水量不同来制定不同价格,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规划水平。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的组织实施,应该统筹考虑各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农业生产需求、灌溉排水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来制定农田水利灌溉规划,对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为了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规划的科学合理,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规划应该全面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组织实施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应该立足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积极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尤其是对于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更应该优先发展节水灌溉。同时,还应该注重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维护,更新改造渠首工程、渠系建筑物、输水渠道、输水管道及量测水设施,及时的修复水毁工程,对现有河渠进行清淤、渠道衬砌和整修配套,保证灌溉期间正常引水。此外,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上,应该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作为重点,确保符合国家有关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标准。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的统筹管理。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的统筹管理方面,首先应该注重加强流域内河、库、井、泉水的统配联调,对灌溉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维修养护,确保能够适时适量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其次,应该注重鼓励用水户及早、及时引水,错过用水高峰,并积极开展浇灌引水活动,加快农田灌溉的进度,以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第三,为了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应该注重压缩轮灌周期,适当增加灌溉次数,严格执行农田轮灌制度,确保各类农作物灌溉需水要求得到及时保证。此外,还应该注重对灌溉用水进行定时、定量、定额管理,督促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科技化水平。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上,提高灌溉管理质量,应该积极推广各类高新技术,特别是积极推动信息化、自动化与灌区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完善渠道水闸自动控制、信息采集传输等系统,对农田水利灌溉实现实时监控、准确调节、精确计量,建立高效实用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进而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

4结论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整个农业生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升,确保农业生产稳定有序。

作者:申宇单位: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

参考文献

[1]郭秋玲,孟令成,田惠凤,等.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与展望.农业展望,2012,(9)

[2]陈雪莲.关于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农业与技术,2015,(06)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8

关键词:高效用水;节水灌溉;灌溉农田;研究进展

abstract:inagriculturalirrigationarea,withothercountriesadvancedbythecomparativeevaluationwater-savingirrigationtechnologiesagriculturalefficientwateruse,anddiscussesthefeasibilityoftheprojectinChinaandthepresentsituationofwaterforagriculturalwaterstatusandhigh-efficientagricultureinChinawerereviewed.accordingtoChina'spopulationandresourcessuchaswater,land,andputsforwardtheproblemoflocalagriculturalirrigationmethods.pointsouttheagriculturalwatersavingirrigationinpresentsituationandtheproblemsinpromotion,andinthelightoftheoccurrenceofproblem,thispaperproposesstrengtheningpublicity,improvewatersavingconsciousness,strengthennationalguide,enhancingthewater-savingirrigationcountermeasuressuchastheapplicationofnewtechnologyinourcountry,inordertopromotehighirrigationfarmlandefficientwateruseprogress.

Keywords:highefficientuseofwater;irrigation;irrigation;researchprogress

中图分类号:S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而地球上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量不到地球水资源总量的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用水量开始由灌溉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增长,随着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加,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1]。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发展灌溉农业的阶段,节水灌溉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能力,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农业是用水大户,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而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运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领域[2]。

1国际上采用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用水量由于灌溉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增长,70年代以后,随着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加,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发展灌溉农业的阶段,节水灌溉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能力,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经济基础雄厚,技术先进,在农业灌溉方面普遍都应用比较先进的现代灌溉技术。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改进灌溉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来实现节水农业。尤其是自动控制技术大为发展,如计算机监测风速、湿度、气温、土壤水含量、蒸发量、和太阳辐射等参数,从而指导灌溉。美国多数地区还采用激光平地后的沟灌、涌流管、畦灌等节水措施。节水技术使美国灌溉用水持续下降,大大提高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且已经出现了可以在家里利用计算机对灌溉过程进行控制的农场,这些农场拥有的设备可以系统的对灌溉区域内的作物进行合理灌溉,极大的降低劳动力和水资源的损耗[4]。一些节水成效比较明显的国家及其措施主要有:

(1)以色列在农业方面有着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和先进而高效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以色列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的62%。为了提高灌溉水效率,所有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使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到90%。不仅如此,以色列还采用水量计量、水价政策、灌溉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和遥控、水肥同步施用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6]。同时国家还为供水提供一定补贴,更好的促进了政策的实施。以色列所采用的管理体制、法规、经济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水的需求进行管理,提高农业和工业用水率,重复利用其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世界上对水资源利用最有效的国家。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活的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

2)不断增建集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存在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

3)推广普及使用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包括喷灌和滴灌等。

此外以色列的国家输水管道工程也堪称国际一流,全国除个别偏远山区外,全部实现输水管网化。以色列全国的输水管道连接了大多数地区的供水系统,形成一个平衡的网络系统,可根据需要输水供水且避免了输水过程中因蒸发和渗漏引起的损失。输水管道不仅用于供水,在冬季和旱季还是以色列北方地区的排水管,使水重新进入地下水层,提高了水的回归和再利用率,加速了以色列引、输、灌水的自动化水平[7]。

(2)澳大利亚有1/3的地区不适于发展农牧业,另外1/3的地区只宜发展畜牧业,但其农用地面积仍然相当可观。其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国内水资源短缺为生活生产、农田灌溉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8]。其水资源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少,但人均占有量多。2)地区分布不均匀。3)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均。

澳大利亚许多灌溉工程的建设年代较早,加上地广人稀,过去主要采用传统的地面沟、畦灌或大水漫灌。近年来,由于灌溉水源紧张及长期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下大力气推广节水灌溉,取得明显成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用激光机械平整土地,加快了田间灌水速度、减少了渗漏蒸发损失,田间节水效果与喷灌相近。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管灌技术:采用地下管道输水,给水栓上接上闸管,在闸管上有许多个出流孔口,每个孔口上都装有一个小闸门,出流孔口直接对准灌水垄沟,各孔可以同时放水,代替了毛渠,免去了人工扒口灌水的繁重体力劳动,既省地,又省水;渗灌:这是一种将滴灌带埋入作物根部,让水从孔口缓慢地渗向四周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它比滴灌能更有效地减少蒸发损失,其水、肥有效利用率几乎接近100%。喷灌、滴灌不但减少了灌溉用水,还减轻了盐碱地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从改善生态环境角度看,这一优点特别受到当地人的重视。

政府从多方面扶持节水灌溉的发展。澳大利亚灌溉工程斗渠以上的部分由政府投资兴建,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农场内部设施由农场主自己负责。各个农场的边界接水口多装有自动量水计,按预先分配的水量用水。澳大利亚的农牧场随处可见喷灌设施,喷灌是农牧场草地的主要灌溉模式,我们所参观的几个农牧场基本都是这种灌溉方式,采用的基本上是移动式喷灌机。滴灌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效率高。澳大利亚主要用于大城市的郊区和小城镇的蔬菜地及部分果园。近年来,滴灌带管推广使用量增大。目前,澳大利亚喷滴灌已占全国灌溉面积的20%,且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3)加拿大海岸线长达24.38万公里。加拿大水资源十分丰富,五大湖与美国接壤,河流众多,领土的7.5%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水面的15%。加拿大湖泊面积占国土的7.6%,湿地占14%。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因此其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加拿大耕地面积约68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农业灌溉发展历史较短,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较为干旱的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主要对高价值的作物实施灌溉,如蔬菜种植面积中有11%进行灌溉,水果种植面积中灌溉面积大约占35%,最高的是马铃薯达到80%的灌溉率。虽然加拿大灌溉面积只占全部耕地的2%,但已经全部实现节水灌溉,采取了喷灌、滴灌或渗灌,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7]。

加拿大农业灌溉输水方式主要是管道输水,排水系统也大多采用管道,基本上做到了输水管道化,而通过渠系等输水比例较小。例如在整个安大略省,唯一一处利用渠系输水的农业灌溉面积也只有7000公顷。主要的灌溉方式有:移动式喷灌、滴灌、支架式喷灌等。加拿大水资源丰富但仍注重节约用水。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日益增强,加拿大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节约用水越来越重视,普通居民的节水意识也越来越强。由于水资源丰富,加拿大曾一度存在着水价过低、水资源滥用和水资源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并由此造成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不断增加,政府财力难以承受等情况。近几年随着用水供求压力增大,水资源供给出现紧张现象,天然降水出现减少,而需水量逐渐加大,对加拿大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邦政府及各省都在摸索高效的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1)利用调整水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2)试行用水许可制度;

3)建立科学灌溉制度;政府资助、指导开展地区灌溉潜力调查,明确土壤、作物、输水管道类型,依据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需水情况,在地区和农户水平上提供灌溉备选模式和方案,经与农产或中间组织协商后,确定最佳灌溉模式和方案,地方政府依此制订有效实施计划,然后通过灌排控制系统(包括灌排体系、管理体系、生态因应等)来调度、分配和保护灌溉用水。

4)鼓励中介组织参与灌溉管理。加拿大中介组织全部是自发成立的,如技术咨询委员会、用水者协会、管理委员会等,主要功能是协调用水者(农户)之间的灌溉用水管理问题。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紧缺而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多都是以超采地下水和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故我国应多参考国外先进的灌溉方式和一些先进的农业高效用水方案以发展我国高效灌溉。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因素为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尤其是农田灌溉的浪费极为严重。节水灌溉技术能极大程度上抑制水资源的浪费,改善作物品质。因此为发展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2我国的高效农业用水

全球淡水资源有限,然而对这一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地增加。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的各地条件差异很大,所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我国水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匮乏,且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极端不均匀。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巨大,尤其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挑战[9]。

2.1我国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干旱缺水地区较多。比如我国西部是主要的缺水地区。其干旱少雨多风,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导致西部生态综合承载能力较弱,水资源严重短缺。西部地区地表河流及地下水资源稀少,多为戈壁、沙漠。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更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此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劣、土壤有机含量不断下降都制约着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1)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45%左右;(2)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3)水分生产率不高,仅有1.0kg/m3左右,旱地农田水分生产率为0.60~0.75kg/m3。而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分生产率达到2.0kg/m3左右[10]。

除我国本身综合能力及技术水平较差外,一些人为因素也造成了中国农业灌溉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1)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形成水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我国近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包括节水在内的节能条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节水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其次,农用水价偏低,未形成水市场,调节手段单一。再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实施。(2)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3)地方政府支持与否是节水灌溉推广的瓶颈。很多地区借节水灌溉的幌子骗取国家资金,这些工程往往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往往是“领导来了放一放,领导走了盖起来”,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给当地的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11]。

2.2我国现行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2.2.1传统的地面灌溉和节水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

(1)畦灌。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长方形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移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

(2)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3)淹灌(又称格田灌溉)。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灌溉。

(4)漫灌。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灌溉方法就是传统灌水方法,这种灌溉方式容易使水分通过蒸发或深层渗漏,降低水的利用率,造成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灌溉水源渗入田间的深度超过计划湿润层即为无效灌溉,容易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渍灾害等,十分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地面灌溉的节水技术是对传统的地面灌溉的改进,如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沟、畦;改全部湿润为局部湿润;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改进淘、畦放水设施。明渠输水采用虹吸管、管道输水采用地面移动闸门孔管;地膜输水,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入渗给作物供水等。常用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主要有:土地整平技术、闸管灌溉、水平畦田灌溉和波涌流灌溉等[13]。

2.2.2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的多少来衡量的,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不是简单的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它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运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领域。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同时节水潜力很大[15]。

农田灌溉将水源输送到农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致田间;第二个环节是在田间地表水入渗到土壤中,在土壤中再分配转化为土壤水,而后被作物吸收;第三个环节是作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最后形成有机质。高效用水的目标是极大地提高这三个环节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既节水又高产。比较典型的节水灌溉方式如下:

(1)喷灌技术,它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并且几乎适于所有的旱作物。其主要特点是省水、省工,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匀、增产明显。与明渠灌溉相比,喷灌节水30%~50%[16]。

(2)微灌技术也是一种十分节水的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灌、涌泉灌等。微观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控制、过滤系统及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喷水器(滴头、微喷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带、喷水带等),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中[17]。微灌主要用于局部灌溉。现代化的滴灌系统都带有施肥装置,并在田间设水分、养分传感器和测定计算水肥需求量的计算机,按时按量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入作物根部。这种全封闭式的配肥与灌水系统使水肥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用水量减少30%,节省肥料30%~50%,有效地防止了土壤盐碱化和板结,增加了作物产量。此灌溉方法减少了水蒸发损失,节约水资源,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此外还减少了农药的用量,节省了资金和劳动力投入,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18]。

(3)在节水灌溉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植株间水分蒸发,也可极大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主要方法是地膜覆盖和低压输水管道。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地膜覆盖可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隔,迫使水分横向蒸发,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抑蒸力可达80%以上,达到保墒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具有综合生态效应[19]。

(4)在采用这些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发展行之有效的灌溉制度,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如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施加一定的干旱胁迫,有目的的使作物处于一定程度缺水的条件下,调节作物的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调控地上和地下生长动态,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舍弃有机合成物总量,提高经济产量,最终达到节水、高效、高产的目的[20]。

(5)非充分灌溉(也称“限水灌溉”或“腾发量亏缺灌溉”)是针对水资源的紧缺性与用水效率低下的普遍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就是将有限的水科学合理(非足额)安排在对产量影响比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在非水分临界期少供水或不供水。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新的灌溉制度,不追求单位面积上最高产量,允许一定限度的减产,并且与充分灌溉的对比试验中,证明在节水的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比充分灌溉的最高产量减产并不严重[21]。在水资源有限地区,建立合理的水量与产量关系模式,通过增加灌溉面积而获得大面积总量的均衡增产。非充分灌溉制度适用于干旱地区,不仅节约了水量,且有助于改善作物品质。我国是个严重缺少淡水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难以进行充分灌溉,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可以缓解我国农业缺水的矛盾,节省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22]。

(6)控制性干湿交替灌溉是指人为的使作物根系半边湿润、半边处于干燥的土壤环境内,充分利用水分,避免干旱发生的一种全新灌溉方法。

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处于干燥区域内的根系吸水受到限制后,能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传输到叶片某部位后,发出受到水分胁迫的批示信号,使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减少叶片水分的蒸腾,从而减少水分的消耗,,且干湿交替灌溉对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影响微小。

交替灌溉与地面全部湿润灌溉相比,可以显著减少作物株间水分蒸发损失和叶片水分蒸腾损失,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据梁宗锁等人研究,在灌水下限控制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根系分成相等两部分实施交替灌水时,用水量减少34%~36.8%,而作物生长、产量仅下降6%~12%,节水效果极为显著。

交替灌溉通过人为的控制,干燥与湿润区域交替出现,即上次灌水的区域,下次灌水时让其干燥,而上次保持干燥的区域,下次灌水,从而使不同区域的根系能够交替,接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亏缺)。在常规沟灌的基础上,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的方式,可实现交替性灌溉。利用滴灌、渗灌等系统,轮流交替着在作物的两侧供水,每次只让一侧的根系区域湿润,而另一侧的根系区域则保持干燥,也可以实现交替性灌溉[23]。

2.3对农业高效用水的几点建议

基于我国国情,在各个灌区大力发展喷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先进的现代灌溉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等,是我国高效用水研究的重点。借以达到发展节水农业,高效用水的目的。但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灌区适合的灌溉方式。如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日照强烈,且多风沙,故不适宜发展喷灌技术[24]。在缺水地区,发展耗水量小的工业和农业种植耗水小、效益大的经济作物,同时压缩耗水量大的工业及农作物的种植,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当今世界节水工作的一大趋势[25]。

我国应在别国取得的节水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发展我国的农业灌溉高效用水研究。这些措施主要是: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发展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首先要在群众中建立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农民节水增产增收[26]。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节水灌溉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方面,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从现阶

段的国情来看,除发展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等高产出的节水灌溉,以业主或农民为主投入外,我国节水灌溉的投入应以国家为主[27]。

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

导力度。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灌溉工程的推广[28]。

(3)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

在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措施,改分散为集中、改小打小闹为战略安排、改单纯搞示范点、示范区为全流域综合治理,改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改追求工程建设规模为出台重大管理举措,统筹安排,合理发展。

(4)加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

对于节水灌溉设备而言,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低成本、使用环保材料、物美价廉的节水灌溉设备;此外还要发展一批以节水灌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具备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体系。

总而言之,针对我国国情,并不适合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用以灌溉,更多的应尝试现代灌溉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灌溉田区,才是我国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的必由之路[29]。

3结语

我国农业灌溉历史悠久,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漫灌,沟灌等地面灌溉技术,这在造成水资源巨大浪费的同时更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灌溉高效用水,有益于对稀缺水资源的保护,有益于国计民生。而所谓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归根结底是对各种节水技术、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运作模式。节水灌溉工程和各类节水技术的推广,大幅提高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在节水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的发展高效农业[30]。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国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我国的高效农业指日可待。

4参考文献

[1]薛志成.国内外田间节水灌溉新法[J].节水灌溉,1998,(6):36—37.

[2]国家环境保护局.工业节水减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科学出版社,1992.

[3]刘渝.中西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4]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220.

[5]雷波,刘钰,许迪,等.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9,20(5):732~738.

[6]古智生.以色列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节水灌溉,1999(6),34~35.

[7]钱蕴璧,李英能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8]李友生,高虹.参与式灌溉管理与我国灌溉管理体制经济,2007(09),45~52.

[9]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5)404~405.

[10]葛爱丽,许书刚,程红,等.发展高效用水农业的探讨[J].地下水,2009,31(4):115~116.

[11],蔡燕,王会肖.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若干生理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271~5273.

[12]李发东,李隆海.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节水灌溉,2001(4):1~3.

[13]许迪,康绍忠.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高技术通讯,2002,12(12):45~50.

[14]薛克宗.国内外压力管道灌溉发展概况[J].节水灌溉,2003(1):35~37.

[15]金永堂,余玲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16]余玲,刘群昌,程先军,等.塑料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徐迪,龚时宏,高本虎.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18]高占义,杨继富,龚时宏,等.农村水利发展重点对策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

[19]高占义,龚时宏,刘文朝,等.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20]龚时宏,高占义,王晓玲,等.全国300个节水重点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1(4):5~1o.

[21]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等.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2]钱蕴璧,李英能,杨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3]夏敬源.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4):4~7.

[24]余根坚,李久生,龚时宏,等.喷微灌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2002(5):1~4.

[25]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等.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6]许迪,李益农,程先军,等.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7]邢义川,李远华,何武全,等.现代渠道与管网高效输水新材料及新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8]许迪,蔡林根,茆智,等.引黄灌区节水决策技术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9]许迪,龚时宏,李益农,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9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土地肥沃,农副产品丰富,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粮棉蔬果和畜牧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全市耕地面积56.19万公顷,人口620.19万,其中农业人占80%左右,截至2012年底,德州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4.5万公顷,农机总动力818.3万千瓦,农用电量5.7亿千瓦时。近年来,德州市农业结构趋于区域化、市场化、优质化,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德州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4.39亿元,粮食总产达到797.5万吨。计算显示,按现状的供水能力和节水水平,2010年和2020年缺水量和缺水率都非常严重。

2德州市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分析

德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用水量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全省的61%。缺水成为德州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此同时,全市有70%的河道淤积严重,60%的农村水利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25%的村庄和耕地无法用上黄河水。据统计,2011年德州市农业用水量达18.8亿立方米,灌区水利用系数仅为0.65。近年来该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彰显,德州市目前在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

2.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德州市现有灌溉设施大多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工程建设标准低,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灌溉设施已经普遍老化,加上农田分配到户,使得大部分灌溉设施严重失修,从而导致从水源向田间输水的过程中水量损失平均达到30%以上,灌概水利系数仅为70%左右。近年来,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基层水利管理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的局面,致使大量小型水利工程“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群众管不了”。

2.2灌溉水价机制不合理

目前,德州市农业还有很多地方采取的是按面积收费的方法,这种水费的征收模式大大阻碍了德州市节水型农业灌溉的推广。德州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水资源的低价造成的,这在农业生产中更为突出,灌溉水价严重低于农业供水成本,不能体现水资源的商品价值。在农业灌溉用水中,不收费和按亩收费的现象十分普遍。

2.3节水技术水平不高

德州市农业灌溉有些地方还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大水漫灌畦灌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再加上土渠的老化失修及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仅有的灌溉水资源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灌溉用水存在严重的缺口。

2.4农户节水意识不强

农户是农业灌溉用水的主体,农户的灌溉行为直接影响到灌溉用水的效率,由于历来农业用水的粗放使用对农户节水意识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农业用水无偿使用的观念在农户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生产意识让农户在水资源这种公共资源的消费方面显得尤为低效,农户为了自身的生产利益考虑,都想尽可能多的占用更多的灌溉水资源,争水抢水的情况在灌溉期时有发生,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年份就尤为严重,这种粗放的灌溉用水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3德州市农业灌溉节水策略

3.1加强灌溉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破解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难题。加大灌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粮棉油基地建设等各类灌溉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干支渠道及建筑物配套改造,逐步实现渠道防渗化,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安排专项资金,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增加沟渠改造的科技含量进行科技节水。进行灌排分设,将多级提水转变为一级提水,这样可以破解了一家一户购置灌溉设备投资大、安装机泵难、费工、费力等浇地难问题,同时,项目区同步配套了土壤墒情测报系统,根据土壤墒情和农作物需水情况,及时向农户发送浇地信息,实现了适时、适量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促进了农业增产。

3.2完善灌溉水价机制

水价机制的完善一定要体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为真正让农民从工程实施中得到实惠,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对于末级渠系示范片,按照“量水到口、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的原则,积极推行“一价制”收费管理,“一票收费到户”,真正让农户“用放心水,交明白钱”。水费由灌溉管理小组统一收取,直接收费到户,实现“计量到地头、开票到农户”,破解了农民用水浇地“计量计价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农业用水运行机制。

3.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技术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正效应。采用低压管道的节水灌溉方式能有效避免灌溉过程中的输水损失,再配合喷灌和滴管技术,可以起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

喷灌是一种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省水、高效、增产的特点,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所有大田作物。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20%~40%,增产15%~25%。德州市棉花种植面积大,与沟灌相比,喷灌可以减少棉花蕾铃脱落率,增加成铃数,提高棉花产量,同时还能提高棉花的质量。并且滴灌技术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降低,减少肥料的流失防止土壤盐渍化,从而提高蔬菜的出苗率。滴灌技术可以运用到德州市蔬菜、花卉、林果、棉花、大田作物的节水灌溉,土壤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区域。

3.4提高农户节水意识

农户是农业灌溉用水的主体,农户的灌溉行为直接影响到灌溉用水的效率,由于历来农业用水的粗放使用对农户节水意识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农业用水无偿使用的观念在农户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生产意识让农户在水资源这种公共资源的消费方面显得尤为低效,农户为了自身的生产利益考虑,都想尽可能多的占用更多的灌溉水资源,争水抢水的情况在灌溉期时有发生,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年份就尤为严重,这种粗放的灌溉用水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所以从微观层面对农户的用水行为进行科学的宣传引导,让农户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的紧缺现状和水资源的战略属性事关重要。农户节水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农户合理规划灌溉用水行为,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自然环境有效安排农业灌溉,这将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农业灌溉的方式篇10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

1当前我国农业用水现状研究

1.1农业水资源较为匮乏

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较少,导致开发区农业水资源比较匮乏[1]。由于该地区光热资源充足,这便加快了地表的水资源蒸发速度,致使农业用水还没有到达作物根系便已经蒸发消散,导致农作物很难有效的涵养水资源。

1.2灌溉方式不科学、欠缺合理性

当前,我国灌溉方式不够科学,欠缺合理性,大多时候依据采用传统浇灌方式,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且无法达到灌溉要求。由于农业灌溉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低、灌溉设备欠缺等,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下降。

1.3用水管理不合理,致使水资源浪费

农田灌溉管理基本采用的是粗放型管理方式,水费与水价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同时缺少节水灌溉意识[2],在灌溉期间依旧采用“大水漫灌式”,这便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导致农业开发区灌溉水利用率不断下降,无法达到节约用水的目标。

2节水灌溉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立足于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匀以及水资源短缺等方面,我国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已经成为关键所在。节水灌溉通过运用最低限度的水量来获得最大的产量以及经济收益。比如在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期间,水损失中的大部分水都能通过节约措施来充分的利用水资源,灌溉水利用率便会随之提升,同时灌溉面积也会增长。节水灌溉不仅能够提升我国粮食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在带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还需确保土地处于良好的状态下。近年来由于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正在逐渐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保持土壤中水、肥及气、热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可有效防止土地出现盐碱化以及沙漠化问题,有效减少我国盐碱化和沙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保持土地的现有状态。节水灌溉还拥有省水、省工以及节能、省肥等优点,并且能够确保水土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下,可提升粮食作物的增产与增收。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灌溉策略探究

3.1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技术来实施节水灌溉操作

提升农业地区天然降水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灌溉次数以及定额等,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天然降水技术,相关部门可以在农业开发区进行植树造林,以此来增加农业植物吸收的水分,并提升植物涵养水资源的能力,最终确保土壤以及空气中拥有大量的水分,达到节水灌溉目标。在干旱季节,可以利用简易的滴灌和微喷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从而确保作物可以在生长期间得到充足的水分供给。另外,可以将天然降水以及地表水一起进行利用,可提升水源的调节能力,并且在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水资源储蓄能力,增加农作物地下水的入渗补给。

3.2充分利用农业自动化技术对农作物实施节水灌溉操作

在现代农业体系当中,有多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被提出,其中主要以自动化信息技术[3]。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节水灌溉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达到节约水资源目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3.3将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充分的运用起来

在干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占据了大部分用水量。可作为节水灌溉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田间灌溉期间必须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来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需采用先进的喷管以及滴灌技术、微喷灌技术等来节约水资源[4]。另外,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农业耕作方式以及作物栽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运用,最终实现农业灌溉方式现代化的目标,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之上,不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节水灌溉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在带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实践表明,现阶段节水灌溉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步伐。为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极为重要。相关单位可以利用天然降水技术、农业自动化技术以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来实施农作物灌溉,通过实施应用,不仅能够达到节约用水的目标,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作者:李进喜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水利灌溉试验站

参考文献

[1]李朝辉.试论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珠江水运,2015,(24).

[2]胡聪敏,王欣.节水灌溉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