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理论学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4:18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1

---谈高效课堂有感理论学习体会

天天谈高效课堂,什么不是高效?怎样才能高效才是我们要明白的问题。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与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全面互动的过程,是从高效教学出发而落脚于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在新课程条件下,高效课堂就是在每一节课中,学生在愉悦的心理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的境界。这样的课堂中,学者乐于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教者乐于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这样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首先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乐于学,这就要求自己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的互动。

其次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2

【关键词】多元学习理论;高效课堂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能否找到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达成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教育人一直不断思索、不断求证的过程。我们固然要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我们更期待有更好的操作办法。

一、数学高效课堂设计的基础

1.基于新的课程理念

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论背景下,数学课堂设计主要是围绕知识点的讲授而进行的习题设计,学案是以习题为教学内容的载体。随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课程理论的提出,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习题讲授,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2.建立新的课堂模式

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应该是学生课堂活动方案的设计,是针对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而设计的活动方案,一般由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四部分构成,突出学习的目标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强调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情、设计活动和课后反思,是教学平等、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活动平台。

3.探讨新的问题解决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展示、教师讲解等活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新课程理念提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案模式在对学生个体深层次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和课堂高效性实现两方面还需要做一些思考和探索,数学高效课堂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应该有机统一,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二、数学高效课堂理念的引进

1.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包含了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探索智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八项智能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成在某一智能或某几个智能方面突出发展的过程,最终达到“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的个性发展目的,强调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没有高低之分,只存在智能组合方式的差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

2.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首先提出,后经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而形成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显示了采用听讲、阅读、视听结合、示范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其中,采用被动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平均学习保持率低于30%,而采用主动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平均学习保持率则高于50%。

3.活动教学理论

简而言之,活动教学理论就是教学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结合活动教学理论,数学课堂设计思想定位为“做中学”,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应将学科教学活动化,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主导作用,以学定教,以导促学,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

4.三种理论的整合

多元智能理论侧重于多元智能的训练,解决了学生“学什么”的学习需要;学习金字塔理论侧重于学习方法的选择,解决了学生“怎样学”的学习策略;活动教学理论侧重于知识内化的途径,解决了学生“如何得”的学习手段。将多元智能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和活动教学理论有机整合,各取其长,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学会实践,学会展示,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构建高效生成的课堂。

三、数学高效课堂设计的完善

1.数学高效课堂设计要渗透多元智能培养

要使数学教学达到对学生个体深层次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和课堂高效性实现,其根本在于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多元智能,也就是说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应围绕“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得”进行设计,在课堂的多样化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知识的构建,自我能力的提高和自我习得的评价。

2.数学高效课堂设计要符合本学科的特点

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应体现认知的逻辑过程,因此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应包括“数学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等等,更要培养学生“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品质”,就此,我们应该将数学高效课堂设计成可探究、可深入、可质疑的形式。

3.数学高效课堂设计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

“学习金字塔理论”其根本就在于说明“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高效性,但这并意味着无论什么问题都直接进入讨论的环节,那种没有目的的或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讨论是低效的伪讨论。讨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求同,更是思想的叠加交换,而不一对一的物质交换,努力的把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去做、真正去想、真正去讨论、真正自主构建,而不是总停留在“行不行?”、“会不会?”、“好不好?”低水平思维状态。

4.数学高效课堂设计要强调教学设计精准

有时候,数学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我们将问题归结为学生活动多了,课堂容量小了,对此,我们要反思活动内容是不是重点?活动形成是不是恰当?教学内容符合不符合学情?等等,而不能以偏概全中。

数学高效课堂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得”,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改革,以期课改更合适和更适合。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和实现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更期待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因噎废食,抛砖以引玉,毕竟只有改革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1日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3

关键词:课堂讨论;同伴教学;效果评价;工程材料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75-03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校大学生至少有50%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效果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根据上一轮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的结果来看,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状况更多的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讲情况不容乐观,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1]。教育学家指出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学习才是目的。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只有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出来。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课堂讨论和同伴学习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典型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两种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正面评价。

“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是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本校机械、能动、航空航天、化工装备等专业开设材料基础课程,每年大约有1000名本科生学习该课程。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建设,目前“工程材料基础”是国家精品课程(2009)、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同时也是拥有12位主讲教师的稳定的课程团队(课程组)。从2014年开始,课程主讲教师开始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经过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不同教师的班级开展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的对比研究。每学期在最后一次课进行了10分钟的测试,测试题针对我们采用的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内容设计,题型为选择题。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不能看书或者笔记、不能讨论,主要检测学生掌握情况,y试卷不记名。统计学生答题正确率以及人数比例等,对课堂讨论型、同伴学习型等不同教学方式同传统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为课堂教学模式选择与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课堂讨论教学及其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的应用与效果

讨论法教学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孔子与弟子的对于理想与志向的讨论打动了无数人,孔子对其弟子的理想和志向逐一评价,充分展现出讨论法的奥妙与魅力。课堂讨论是一种师生、生生互动性比较强的授课形式。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与教师的讨论,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融会贯通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课堂讨论被多数教师重视,文献[2]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课堂讨论的十大心理学原则,指出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具有生成性和探索性;文献[3-6]从课堂讨论的选题、组织以及讨论中的注意事项方面论述了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这些研究成果也充分表明课堂讨论的重要性。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大学采用班级制,集中授课,达到培养人才的高效率。班级制授课的优点有目共睹,但是其缺点是人数过多(比如大班授课),不容易采用讨论法授课。教师一般采用一人讲课全班听课的形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高。

一个人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规律表明,在获得知识和经验过程中参与程度越高,印象越深刻,记忆时间越长。最高层次是亲自动手与参与,终生牢记。比如我们亲自参与的一些活动和经历,一生就不会忘记;其次是经历了艰辛的思考后豁然开朗而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也会难以忘记;再次就是别人告诉自己,除非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否则很可能转眼就忘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告诉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有可能转身忘记。尽管课程时间与学生精力的限制,不可能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但是我们可以增加学生思考的途径从而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工程材料基础课程的碳钢是重要章节,其中Fe-Fe3C相图、碳钢的选择与应用等知识都是重点与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呢?在本章学习结束后设计了课堂讨论,主要针对课堂上讲到的碳钢及其应用。选择低碳钢和高碳钢、中碳钢,对应的零件分别是汽车车身、手工锉刀,学生相对来讲比较熟悉。具体过程如下:教师通过ppt展示汽车车身的加工过程,其中重要的是经过冷冲压变形。教师强调冷变形是塑性变形过程,需要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主讲教师逐一讲解这几个零件的加工、使用性能要求,然后让学生选择材料。在课堂上使用了彩色a、B、C、D选项纸,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教师很容易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对于选择了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解释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学生选择答案错误,教师则重新讲解该知识点,让学生重新选择,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对于选择正确答案的学生,需要解释理由,这时出现的情况就是尽管答案选择正确,学生理解有问题,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正确的理解,直到学生掌握和理解了相关知识点为止。

经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呢?我们在最后一次课针对碳钢应用设计了2道题进行测试,并对比了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对于不同教师,结果显示经过课堂讨论的班级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未经过课堂讨论的班级,经过课堂讨论的班级的2道题回答正确的学生比例高出未经讨论的班级约38%,如图1(a)。对于相同教师,统计结果表明经过课堂讨论学生掌握情况显著改进,相对于未经过课堂讨论的班级,经过课堂讨论后学生对2道测试题回答正确的比例提高21%,如图1(b)所示。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课堂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都可以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同伴教学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及其效果

上世纪80年代风靡欧美的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antlearning,paL)或者同伴教学(peerinstruction,pi)有助于班级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增强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ericmazur创立的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简称pi)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为自主学习互动教学的典范[7,8]。“三人行,必有我师”即是同伴学习的映照。与课堂讨论不同的是同伴学习的生生互动较为活跃,同伴相互讨论,达到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同伴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学生的锻炼是多方面的。

国内已在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等课程采用了同伴教w方式,结果表明采用课堂应答系统的同伴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给出了同伴互助的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8-10]。已有的研究指出同伴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同学之间相互促进的自主学习方式,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可见,同伴学习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正面作用得到了不同课程的肯定。

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教学中,同伴教学的实施过程为以下几个步骤: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课前学习;课堂测试;同伴讨论;理解掌握。本次同伴学习主讲教师选择难易适度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作为同伴学习的内容。我们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可以通过观看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或者看书自学。课堂上教师根据知识点设置检测问题,学生当堂回答。对于回答错误较多的题目,教师让同桌学生相互讨论,组成学习互助组,再次选择,直到80%以上的学生回答正确,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测试与学习。作为对照组的传统教学,即是主讲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不采用同伴教学这种方式)。在学期最后一次课,让学生回答事先设计5道题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良好的情况(5道测试题回答正确4道及以上的学生人数与比例)。

2014、2015年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表明pi教学的学生学习效果好于传统教学。对于不同教师,pi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良好的比例高出传统教学12%,如图2(a)所示。对于相同教师,pi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良好的比例高出传统教学的14%。平均来讲,pi教学学生学习效果高于传统教学约10%。

四、结论

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教学中探索了课堂讨论、同伴教学等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教学方式,并通过连续两届学生学习的效果检测和统计,对比了课堂讨论、同伴教学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课堂讨论和同伴教学都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课堂讨论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1-6.

[2]朱晓斌.课堂讨论十大心理学原则[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14-17.

[3]王明莉.大学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11,211(11):176-178.

[4]程顺有.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理科教育,2004,(3):87-90.

[5]陈若愚,朱建飞,王国平.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6):32-35.

[6]高艳,郭方玲,陈丽.有效课堂讨论策略三题[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16-19.

[7]左璜,黄甫全.国外同伴互助学习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国外教育研究,2010,(4):53-60.

[8]王祖源,武贺兰,顾牧.以同伴教学法促进学生互动式学习[J].物理与工程,2013,23(2):45-48.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4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76

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课堂中的内容前置到课前,教师创建教学视频放置网络平台,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准备及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由此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教育,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分析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完美配合,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水平。

2.1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2.1.1调查过程

构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需要先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真正了解课堂上的真实状况,以及学生和老师对于当前课堂模式的认识和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对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编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访谈提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翻转课堂实施可行性调查问卷》、《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试》等问卷,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教学模型。

2.1.2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存在应付心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使用的是同一套的教材,教材里的很多内容都是侧重于理论性的,并且理论性很强更适合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储备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畏难心理,很多学生学习都只是为了可以通过期末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相关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这种状况必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应付化”。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重视自己未来的就业状况,尤其对于学校的专业课学习更为用心,而对于非专业课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的学习热情就不高,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很被动。尤其在高职院校,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的专业学习,实训课的学习,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专业课和实训课更有用,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会更有用。他们看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人生指导的重要性,缺乏对自身素养的综合认知和提升,很多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不高,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这样的状况大大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3)教师教学方法老化。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育教学方法过时的现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很多教学措施抑制沿用过去的教学手法,在课堂上进行以教师讲述为主提问学生为辅,常常以灌输讲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育教学。及时现在很多院校使用了新多媒体设备,但是很多教师就是将课本的知识点搬到了ppt上,然后加上一些图片,这种方式还是传统的灌输讲述,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教学手段。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每个学生都拥有手机终端或是电脑终端,他们接受信息的范围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教育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运用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才可以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

2.2翻D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2.1理论可行性分析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革新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果提高教育有效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就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重新确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状。将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2.2.2实践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便携化,二是个性化。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开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视频,将视频控制在20分钟以内,然后上传网络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自由掌握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同时,还可以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或是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进行在线评估或是自测联系,在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同时对自己没有掌握的问题进行反复学习,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由教师帮助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构建实施

3.1教学整体流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活动中,可以具体分为4个阶段,分别课前教学准备、课前学习思考、课堂学习互动、教学内容反思。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将制作好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在课前学习思考阶段,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课前的学习包含着学生的提问。在课堂学习互动阶段,教师通过布置小组任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整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反思阶段,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重难点的学习上。这就是全部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

3.2教学重难点的解答

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课堂上进行重难点的解答,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一般都是大班化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是大班化教学。在课堂中人数一般在100人以上,这样让学生实现交流互动的难度比较大。翻转课堂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在课堂上完成小组的学习以及教师对重难点的解答,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4思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4.1学生学习的策略

4.1.1学生课前学习策略

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和控制力来完成教学资源的观看。这个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生需要完成的第一步,因为教师已经将教学内容以及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整合,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提前完成,并且是必须完成,如果不完成就无法进行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学生需要全身心的观看教学资源,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吸收情况进行思考,及时做好笔记和问题的记录,然后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消化。

4.1.2学生课堂学习策略

学生在完成课前的学习后进入课堂,由教师导入一个教学任务或课题,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课题。这个环节可以很好的锻炼同学的合作能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人都会最大的开发自己的能力,在小组学习讨论中探讨交流更有价值意义的问题。这个环节需要教师进行整体把控,对于有问题需要帮助的小组给予引导。这种策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就是翻转课堂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

4.2教师教学的策略

4.2.1教师课前教学的策略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资源的准备上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在精心准备好视频的情况下还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学习使用,比如如何找到视频的位置,如何进行在线测评,如何控制学习的进度,在遇到问题时如何标记等等。这些告知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帮助学习尽快的适应这种全新的教育体验。翻转课堂是基于新技术革命下的,可以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这种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2.2教师课堂教学的策略

改变传统课程上教师一味讲解理论知识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将理论知识更多的放在课下时间,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和安排更多的师生互动或是生生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应该设计多n情景的教学互动,例如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前学习视频的状况,例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式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所有的情景设计都需要老师进行全程的把控和引导,逐步将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解析。整个课堂让学生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探究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探索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进步,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和信息传播的增强,它对传统的课堂形式进行了改革,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轶群.浅议高职思想政治课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3):189.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5

一、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1.结合教育理论大练兵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科学指导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树立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并通过教师讲学、述学、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2.组织教师学习德育理论,应安排集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新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班主任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与团队活动设计与组织、留守儿童教育、怎样当好一个班级的科任教师”等主题培训、交流活动。

3.通过教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的学习,应该使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并能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二、剖析课堂教学现状,摸清课堂低效根由

1.教师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深入的剖析、科学的评判,既从自身的教学行为也从学生的学情方面深刻思考,尽可能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有计划性自我修正。

2.从各级骨干教师中抽调责任心强、教育教学理念新、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组成学科指导组,有计划组织学科指导组成员对本校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会诊”,帮助教师从教情和学情两个方面查找问题、指出有待提高的地方,并会同教师制订出提高自修方案。

3.在全镇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组成“乡镇优化课堂提高课效学科骨干指导小组”,并组织骨干指导小组成员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对全镇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帮助每个教师分析课堂教学现状,并会同教师制定出相应的自修提高方案。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1.教学内容,为提高课效作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应当采取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制度,尤其是要共同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重组教学内容。

2.教师均应重视学情分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基础,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层次性,注意分层教学,努力寻求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

3.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做到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从而保障学生学习的高效。

4.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首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为低效课堂、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提供时间空挡,迫使教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5.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帮助教师养成课堂上科学、合理支配时间的习惯和能力,并指导学生学会“经营”课堂时间,使课堂产生高效。

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课堂高效保障

1.学管理的触角要伸向课堂,以课堂管理为中心,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师课堂,看看教师在课堂内到底在干什么,教师怎样教学?学生怎样学习?教学效果怎样?要加大课堂教学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权重。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6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革命大潮下,教育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其倡导的角色异位,学生自主的教育理念与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新课改在本质上不谋而合,而“翻转课堂”应用的实施手段更是与时代潮流接轨,从而更方便达成目标。高中政治肩负着学生智育与德育教化的双重任务,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课德智共融功能的发挥,则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难题,尤其在多元价值观的渗透与强烈冲击的现在,这一切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实现高中政治与“翻转课堂”模式变革的有效衔接及具体的融合,则是高中政治教学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一、“翻转课堂”理论在高中政治课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所组成的“五段教学法”及其变式。通常情况下,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这一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组织效率、学习效果、考试检验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功能。但是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这同样表现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上。

二、“翻转课堂”理论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从教学目的上来看,大多数还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停留在对一般知识的背记上,没有注重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实践转化,缺乏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能力。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大多数中学的政治课都还遵循着“教师――教室――教材”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参与到政治课中来,难以充分体现政治课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性,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死板,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根据调查显示,在高中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方面,78%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59%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偶尔听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不够高,44%的学生不做课堂笔记,还有42%的学生认为高中政治课程的作用不大。在高中政治课课堂上,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效果的感受;教师不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不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联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上课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所以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高中生受到当下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也与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高中生呈现出了兴趣广泛、求知愿望强烈、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潮流等特点,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精神和品质启蒙较早,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持否定或怀疑的态度。此外,在很多学校,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但在高中政治课上,尽管有教师已经尝试使用电脑、电影、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改进教学方式,但却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三、“翻转课堂”理论在高中政治课应用的优势

1.“翻转课堂”有利于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的“探究”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重新构建了知识的传递过程,即课前自学和课堂内化。在课前自学阶段,学生通过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视频资料,在大脑中形成了对本节课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自由进行课前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产生学习问题,并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内化的环节,教师通过组际交流和师生互动等形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去不断地探索知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量,同时也培养了自我探索的能力。“翻转课堂”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也能培养其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用。例如,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如果仅仅讲授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更别说将这些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了。但如果教师将这些理论的基本概念通过微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案例讨论其现实意义,就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些理论。此外,一些对这些理论感兴趣的学生,还将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些理论,此时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高中政治课程中,可以有效改善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效果就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思考。翻转课堂的运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成就感,甚至还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当具有的民主参与意识。

2.“翻转课堂”有利于实现教学重点突破和效率提高

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就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一般是指教材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理论知识或最为关键和有现实意义的部分,而教学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或容易产生错误、学生较难理解的那部分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变成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个个主题,打破了原有教材的课、节、框的束缚,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堂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翻转课堂”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

高中政治课不但有很深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比较广泛的背景知识,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背景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枯燥乏味,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自学材料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地划分与整合,精简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十多分钟的短视频或ppt,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理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划分活动小组,以生生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发现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

四、“翻转课堂”理论在高中政治课的应用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这一点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堂。这主要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高中政治课的课堂不再是“满堂灌”,而是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课堂。这样做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将需要学习的相关概念、理论等知识布置给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方面要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来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学习和案例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达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目的。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我们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两部分的内容作为试点,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课件、视频材料、阅读清单等,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讨论、汇报和交流为主,教师仅就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点评,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第二层含义是将原来课堂上大部分用来讲授的时间变为以学生讨论、探究和自主学习为主。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基本上以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即便有学生的参与,也只是以有限的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难以做到让所有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就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高中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经过小组讨论和共同探究等环节,这就迫使学生提高其课堂参与度,而这也能促进学生思想激荡、观点交锋,相较于令人昏昏欲睡的灌输式教学,无疑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考。第三层含义是要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融入教学中。高中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翻转课堂的运用,能够在课堂这一学生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平台上教给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合作互助精神等品格,相较于照本宣科的道德教育更有现实意义。

2.转变教学方式,必须实现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互动

在形式上,高中政治课可以借鉴国外翻转课堂的经验,可采用微视频、云课堂等方式,将书本上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为音视频,而这些音视频既可以作为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加深印象或总结而采用的材料。教师可以学习最近流行的视频软件来制作相关的微视频。在内容上,翻转课堂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那些知识,还有更多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和案例。在讲授高中政治原理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过时案例替换为时代性强的案例,与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能通过案例感受到学习政治理论和知识的重要性。

3.转变考核方式,实现单向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

传统高中政治课,往往最终都是以纸质考试测验作为考核方式。而这种方式的重点就是考查基本概念和理论,难免让人觉得考试就是死记硬背。如果采用翻转课堂,就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可以通过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来实现。比如,教师可以在考试时设置一些场景或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教师还可以布置小论文或读书报告、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来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这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概念和理论,而且还要求他们能够将这些概念和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分析和解释问题。此外,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参与度的考查,在翻转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应当成为考核的一个参考指标。相对于原来课堂上仅仅通过点名回答的方式来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方法,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仅身在课堂,更能让学生心在课堂。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7

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

17—0065—01

中小学课改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各学校要积极开展教育理论”大练兵”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科学指导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树立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采用讲学、述学、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组织教师学习德育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班主任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与团队活动设计与组织”、“留守儿童教育”、“怎样当好一个班级的科任教师”等主题培训、交流活动。通过教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的学习,使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并能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二、剖析课堂教学现状

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反思、深入剖析、科学评判,从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情两方面深刻思考,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自我修正。学校应该从各级骨干教师中抽调责任心强、教育理念新、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组成学科指导组,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指导组对本校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会诊”,帮助教师从教学情况和学情两个方面查找问题,并会同教师制订出解决方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抽调骨干教师,组成各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地对区域内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帮助每个教师分析课堂教学现状。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做到六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内容,为提高课效作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共同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二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做到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三是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各学校要严把课时关,不为低效课堂的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提供时间空档,迫使教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四是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对本学科学习进行专门的学法指导,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优化课堂练习,巩固学习成果。课堂练习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所有学生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做有所获。六是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每节课都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尊重、理解、信任学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的触角要伸向课堂,以课堂管理为中心。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师课堂,看看教师在课堂内到底在干什么?教师怎样教学?学生怎样学习?教学效果怎样?要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学科指导组的管理,明确每个组织的具体职责,对各组提出具体要求,定期参与活动并对活动情况进行抽查,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师岗位练兵中的作用。经常性开展教学科研大练兵活动,加强各种课型的研究,积极开展高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的研究。学校可以围绕“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主题开展研训活动,骨干教师必须讲“展示课”,给别人提供高效课堂的样板;中老年教师讲“研究课”,大家共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青年教师讲“过关课”,通过讲评课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五、构建课堂评价体系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8

1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切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要以理论为先导,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成为我们的迫切需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性,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在教学理念上转变了教学教育思想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原来的教材偏重知识的结构和陈述,忽视知识习得过程,受此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师生问答”、“启发思考”方式,希望学生通过思维很快理解知识,学生主要靠听说读议练记的方式学习,触及不到学生学习的本源,学生学习难度大。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这都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的建立,但是至今没有找到科学的操作把手。我们应该改变单纯灌输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理解的课程本身及其形成的规律,创建学习环境,让主体在与环境交互中自我建构。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课堂教学上为了保证教学计划实施的可行性,详细制定教学计划,用所学的新教学理念围绕的三大方面进行教学尝试,一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趣味性研究,二是科普知识教学有效性研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应用能力,三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尽快独立地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去做来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研究上研究教材、审视教材,扎根于日常教学的常识,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重点抓备课质量的提高,采用教师个体独立备课和备课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质量,实现优秀教案、作业设计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研究的深度。但绝不意味教师要迷信教材,受缚于教材。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来增强老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组织教学上要努力创设良好,宽松,舒适、和谐的课堂气氛,组织全体学生举办“有效性课堂教学”知识竞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好教师的课堂角色,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放下包袱舒心大胆、轻松愉快地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下面几点如手:1、设计恰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设计多变延伸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3、设计“过程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5、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6、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规范教育教学常规,追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分析学生理解的教材,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就必须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这是有效课堂研究的核心。总的来说,设计的学习活动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现、体验、建构知识。(1)分析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学习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有利于开拓教师视野,准确把握某一种活动所适应的内容和范围。(2)总结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围绕学习活动设计的总要求,进一步梳理出学习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学习活动与教材知识的关系;学习活动与动机的关系;学习活动与时间的关系;学习活动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关系,期望获得明确的结论。(3)形成规范的学习活动编写体例。设计的所有的学习活动,必须经课堂实践,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检验其效果,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9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在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中,预习交流是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配任务是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合作探究是各小组对本组任务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并进行拓展。展示拔高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是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是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因此,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课堂学习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完善所学内容,加深知识印象,评价收获结果。

一、“高效课堂”简析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用尽可能少的课堂时间,获取最大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益,达到提高整个教育体系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课堂的特点是将课堂时间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教学中的主动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认真听老师讲课转变为小组自主学习探究;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努力苦学转变为轻松快乐的学习,知识传导方向从学生需要学转变为学生想要学;学生的学习评价从成绩评测转变为学习能力评价。

在高效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预习进行指导,并为学生定下明确的课堂探究目标,引导学生自学,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知识延伸拓展,将其带入课堂讨论问题当中,让学生自主探讨。教师要能够划分好课堂教学的流程,适当的让学生自学,控制好课堂讨论及思考时间。学生的任务则集中在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充分的利用课堂预留时间,积极主动地巩固和消化课堂学习的内容。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实施课程预习10分钟,交流、讨论、展示30分钟,学习成果评测5分钟,完成整节课的学习。课程主要分为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模块。高效课堂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配合,达到老师教得深入轻松,学生学得充实快乐的目标。

二、拔高、巩固与测评的作用

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是高效课堂六大模块后三项,占用一半的课堂时间,在课堂学习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完善所学内容,加深知识印象,评价收获结果。这三点能够体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在高校课堂中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其作用分析如下:

(一)展现拔高

展现拔高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不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合作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将自己讨论出的内容进行阐述,发表自己小组探讨的结论,接收其他小组探讨的知识,并自行理解、延伸。让大家的想法能够得到交流,补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并补充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不足,让分组学习形成组员竞争、小组竞争的良性发展。通过这一环节,不仅能让学生所思所想得到体现,还能补充未思漏想的地方,在课堂中显得极为重要。

(二)穿插巩固

穿插巩固是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承接展现拔高。学生在进行自我展现之后,需要对自己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整理,认真地听取其他小组的研讨结果,在别人进行展示拔高时认真的思考、分析问题,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意见,将从其他小组得到的知识加入自己的理解,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在这期间,对从这堂课上获得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加深理解,加固印象,更可以再次深入思考,延伸出新的知识。这种穿插展示与自我巩固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是高效课堂基本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耗时5分钟,是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达标测评是一堂课的总结,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测,还是对课堂是否高效的有效评测,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通过整合学生所学的成果来确定课堂的教学质量,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学得越多越牢固,课堂的教学质量越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越值得肯定。在达标测评这一环节还可以增加一些奖项,并配置一些奖励,如“最佳默契小组奖”“集体智慧奖”等,可以提高学生讨论的动力,增强他们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乐于思考,积极发言。因此,达标测评对高效课堂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结束语

高效课堂强调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得到最大的教学效益,是现代课改后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校课堂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上转移到学生手里,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参加教学的动力,让学生学得更好更轻松。高效课堂的拔高、巩固与测评占据了一半的课堂时间,是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所在,对教学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谆谆.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1):104-105

[2]师凤英.也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妇女(下旬),2013(05):88-89

[3]陈杰.高效课堂读解的六个维度[J].江苏教育研究,2010(35):14-17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篇10

关键词新课改学业负担学习效能自主减负

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总目标,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环境。我国的各种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高效课堂改革的理论架构、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关系以及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等。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自己的阵地,只有充分利用好自己阵地所拥有的资源,才有可能使学生学习达到高效。有学者提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管理”[1]。而作为课堂的管理人员,教师要尽自己最大能力搞好课堂管理。因此,本文旨在从课堂管理和高效课堂的关系方面入手,分析高效课堂对课堂管理的要求,以及良好的课堂管理对未来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何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支撑下,构建起的以学生高效学习为特点的课堂模式。这里的教育思想可以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合作能力、做事能力和做人能力”,也可以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为重点――学习技能和交流技能”。这里的教学理念可以是“以学为中心”,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些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构建高效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会学、愿学、能学,并且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二、课堂管理的范畴

什么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包括哪些内容?课堂管理是不是对学生纪律方面的管理?事实上,“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组织学生、利用空间、掌控时间和驾驭材料的一切事情”[2]。学生只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空间和时间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而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首先得管理好自己,从情绪到心态、从知识到技能都要做到最佳,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最佳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发生。良好的课堂管理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在老师的学术指导下;(2)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而且总体上能够做到;(3)几乎没有时间的浪费、混乱或者干扰;(4)教室的环境以学习为导向,但却轻松愉快[3]。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那么如何实现此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下功夫管理,尽量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服务。就此看来,搞好课堂管理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而只有学生参与学习了,高效课堂才成为可能。

三、高效课堂和课堂管理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的参与又需要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那么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课堂管理工作呢?

1.学生的管理

(1)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想象,“填鸭式”的教学不可能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相反,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竞赛、报告、演讲等却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中。因此,老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中。

(2)要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不论做得好与坏,成功与失败。同时,只有老师所组织的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才会主动参与。所以,老师需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

(3)要让学生深度参与

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只是表面现象的热闹,而是帮助学生快速、牢固、轻松、愉快地学习,容知识的积累、整合、应用和创新于一体的深度参与。

2.教材的管理

(1)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其中包括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课堂上对教材的管理来看,首先,教师要把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详细、明确而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时间就明确今天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具备可实现性,即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不宜过高或过低。再次,教学目标要具备可测量性,即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判断是否达到,而不应该用模糊的语言或难易衡量的语言来描述[4]。

(2)教学内容要充实

教师需要完全吃透教材,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所以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既有重点,又有难点;既有高强度的教学内容,又有让学生稍微接受的内容。难易结合,张弛有度,这样学生才能在教材内容的指引下实现高效学习。

(3)教学材料要齐全

从课本,到练习题,到相关材料;从纸质的,到电子的;从电脑上的,到网络上的,所有与教学相关的材料和路径都要完全准备好。当学生看见老师在课堂上忙作一团时,有的可能为老师着急,有的在看笑话,有的就已经开小差。因此,老师只有把所需的各种材料提前放到方便合适的地方,教学才能顺利进展,学生也才能有效、高效地学习。

3.教师的管理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是自己的工作,也是自己的事业,更是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带着不良情绪走入课堂,不仅自己无法按照提前准备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教学,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生无辜地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必然无法高效学习。

(2)让自己完全准备好

有学者指出,“工作的有效性一半在你出门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在你离开家和到学校的途中就需要把自己武装好,学术上和态度上都要做到”[2]。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老师首先要让自己在课堂上高效起来。而老师的高效必然包括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兴致勃勃地迎接新的一天,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从知识的角度引领他们思考和探究。从授课内容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材到资源都要得心应手。

(3)让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

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准备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老师还需要在这堂课中百分之百地投入。只有老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极致。

(4)制定好测评机制

公平公正、始终如一的测评标准会使学生逐渐地朝着老师的要求前进。老师完全按照标准来执行,学生才能心服口服,在安全和有保证的环境中愉快高效地学习[5]。

4.时间的管理

从准点开始,到充分利用中间的有效时间,再到干脆利索地结尾都是一堂高效课堂必备的要素。学生到来之前,老师就应该守候在教室里,让学生知道,老师很遵守时间,因此学生也不应该迟到。日久天长,学生便养成了准时到达或提前进教室的良好习惯。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要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既不让学生无所事事,也不能让学生过于紧张。最后,老师一定要把总结压缩在下课之前,不拖堂。

5.空间的管理

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课堂这一大空间,具体包括教师的空间、学生的空间和活动的空间。就教师的空间而言,重点指教师的课桌、讲台周围的空间。首先,教师要整理好自己课桌上的东西,与这堂课教学无关的东西尽量不要放到上面,而必需的东西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拿到想要的教学材料或教具。其次,要整理好脚下的空间,以防自己在不小心中被绊倒或碰伤。只有保证自己的高效工作,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高效。对于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供安全、舒适、自由的学习空间,包括他们单个学习时课桌周围的空间、小组讨论时他们公共的空间以及与老师交流和探讨时的空间。

四、课堂管理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随着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重点已逐步转移到课堂教学。而高效课堂既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必要条件。那么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管理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呢?

1.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管理

就如今的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填鸭式”的方式,把知识一点一点地“喂”到学生的口中。而学生只是默默地听,静静地记,几乎没有互动,连眼神的交流都很少。这样的课堂,看起来似乎不需要管理。学生乖乖地听讲,老师兴致勃勃地讲课,看似一切正常,但是否做到了高效课堂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动作的发出者,是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质疑的发生者。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课堂管理,重新定义课堂管理,而且重新实施课堂管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改革才有出路,才能真正满足教学的需求。

2.教学改革亟待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由于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够,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能力也令人担忧。首先,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教师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教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其次,课堂管理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只要学生的分数高,什么样的课堂管理都无所谓。但高分的代价是剥夺了学生自由探索、自我求知、自我学习的权利。所以,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终身学习来看,现有的课堂管理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要想使教改实现真正的成功,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较知识能力更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你的课堂管理能力要比你拥有多少知识更为重要。老师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而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上激励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求知,让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教材的禁锢,自由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相比之下,课堂管理的好坏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更能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

总之,教改的重点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重心又是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良好的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管理能力。因此,要想使我们的教改进一步深入,课堂管理就成为关键性因素。期盼着我们的教改能从课堂管理入手,以高效课堂为目标,最终满足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wang,margaret,GenevaHaertel,andHerbertwalberg.whatHelpsStudentsLearn?educationalLeadership,1994,74-79.

[2]wong,H.K&wongR.t.theFirstDaysofSchool.California:HarryK.wongpublications,inc.,2009.

[3]emmer,edmundt.,Carolynm.evertson,andmurraye.worsham.ClassroommanagementforSecondaryteachers.Boston:allyn&Bacon,2003.

[4]程晓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备课[J].教师教育论坛,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