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管理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7:04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且定资产投资之后不易发生变动。因此,中小企业固定投资面临着大的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内容,需要中小企业认真管理。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问题。但是,由于受传统投资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完善策略不仅能够降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风险,而且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

(一)债务风险。固定资产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要开展筹资活动,保证资金支撑。筹资活动中,负债形式是最主要的筹资方式。但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较长,借款种类不固定,需要根据借款数量与借款种类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也要考虑还款的本金和利息。如果中小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不能保证长期的还债能力,会面临资金周转失灵的状况和批产的风险。

(二)投资总额变动风险。固定资产投资的预算和最终投资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将会给企业带来投资总额变动风险。资总额变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预算不准确,企业在开展投资预算的时候,缺乏科学的预算方法,导致投资预算与实际投资之间存在着差异;二是投资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漏洞。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投资管理不够科学规范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漏洞,导致投资总额下降,与预算存在差异;三是筹款渠道变化。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如果预期的筹款渠道发生变化,投资计划和投资总额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估算风险。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会运用经济数据对投资项目进行估算。但是,这种估算处于一种假设状态,会与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固定资产投资还需要对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进行预测,一旦某一项预测不准确,便会导致估算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四)投资期变动风险。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有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投资期。并且,固定资产的投资期可能会发生变动。例如,当投资项目未能计划进行将会严重影响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引起投资时间和投资收益的变化。另外,如果固定资产未能使投资到位或出现其他突发性事件也会造成投资的变动,引起投资期变动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的矛盾。一是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大多数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的发展问题,探索企业快速发展的方法。但是,在发展程中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将投资作为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进而引起了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矛盾。具体来说,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在短时间内扩大投资。但是,资金限制要求中小企业合理分配固定资产的投资。二是投资成本和效益。在正常情况下,投资成本与效益是成正比的,投资成本越高,收益越大。但是,由于资金限制,中小企业虽然期望较高的投资效益,但是却难以接受较高的投资成本。因此,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投资成本和效益的问题。三是投资风险和收益。投资风险对投资收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收益越低,风险越小。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希望投资风险最小化而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当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关系时,才会吸引中小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也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矛盾。

(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战略眼光。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倾向于较短的投资回收期和较小的投资规模。这种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方法很难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中小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没有将固定投资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很容易造成企业投资盲目化和简单化。二是投资资金短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筹资困难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使得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其他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内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增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难度,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无法顺利实施。三是缺乏科学管理。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投资管理团队,没有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专业化管理,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并且,缺乏专业化管理容易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漏洞,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安全。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无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

三、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明确管理原则。一是明确投资方向。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企业战略管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指导作用,树立战略管理理念,将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的常规工作,明确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骤,制定出明确的企业行动计划和行动纲领。另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投资风险、投资效益和战略发展的关系,寻找投资风险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点,积极遵从战略优先的原则,注重固定投资的战略发展;二是坚持筹资活动先行。中小企业应积极重视筹资困难的问题,保持对待筹资的谨慎态度,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筹资。并且,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应坚持筹资活动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筹资的数量和途径,对于成本过高的投资项目要慎重考虑,避免造成资金损失。另外,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投资决策和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分析,提高投资决策质量。

(二)做好前期评价。一是分析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主要指投资项目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投资项目所处的政治背景、经济趋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另外,中小企业应积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环境,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市场、技术、资本、硬件设施、政策等因素,做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调查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二是分析投资必要性。中小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企业的发展规划对固定投资影响,使固定投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另外,中小企业要重视固定投资对资产结构的影响,重视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现固定资产过剩的现象;三是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小企业在投资之前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和投资总额进行估算,并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和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根据对投资项目的预算选择合理的投资总额,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现象。

(三)科学设计投资决策分析指标。一是投资决策分析指标要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性。为此,中小企业应充分考虑投资回收期、投资风险和投资的安全程度,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资金状况选择较为安全的投资项目,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二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应坚持效益优先,充分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获利规模和投资效益,从获利角度出发选择效益较好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陈立棍.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刍议[J].浙江金融,2007,1

[2]马宏,刘银凤,于敬礼.企业投资理论中的投资—金融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2006,11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资产管理

建筑企业的数量众多,行业门槛较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竞争过度现象已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低层次密集型的劳动力市场,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建筑行业的利润率持续走低。且由于建筑企业的资产类型多样,固定资产投入大,耗材难以管理需求量大,项目周期长应收账款回款难等原因,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产管理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特别是加强工程项目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加强资产管理,拓展盈利空间

建筑企业在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和压力。目前建筑行业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不均衡状态,各个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以保证自己在建筑行业中获得有利地位;也因此建筑企业尚存在众多问题:信用机制不成熟,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肆意压低合同价格,放宽收款条件,造成之间的恶行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建筑企业内部也存在各种问题,包括利润率低、管理不科学、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进一步造成了企业发展质量差,盈利空间小。盲目地扩张产量,罔顾质量和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在各个环节提升自身实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2资产类型多,管理难度大

建筑企业资产具有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从资产的形态分类,资产一般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资产流动性分类,企业资产又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建筑企业由于行业和产品特点,固定资产和有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其中包括厂房、建筑物、生产设备、搅拌车、运输工具等在内的固定资产,和大量的原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耗材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适用和消耗的实物资产和存货。同时,建筑企业由于项目周期长、规模大,又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和“未完成施工”。建筑企业不同类型的资产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同的意义,同时又由于资产的特征和使用场景不同,在管理、使用和监管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建筑企业的资产管理是否完善、合理,对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项目效率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2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资产管理意识不强,专业性不足

建筑企业目前项目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部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其一表现在,管理者重视现金资产而忽略其他资产的管理。如上文所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众多,且项目分散,不同的项目需要消耗和使用大量的耗材、周转材料、工具以及其他存货,这些资产由于分散且量大,容易被管理层所忽视,对于资产的使用情况没有全盘把握,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遗失、浪费和重复采购等情况。其二表现在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部门管理人员对资产的分类和核算方式不了解,进而忽略在相关环节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清点,在财务核算方面也对数据不敏感,无法发现财务数据中隐藏的资产管理的问题。此问题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尤其突出。由于企业看重业务和销售金额,前端业务人员盲目投标和签订订单,一味追求订单数量和金额,往往对工程方财务条件和信用状况未进行必要的签约前调查和筛选,又为了促成签单放宽收款条件,且多容易忽略后续的项目验收和应收账款回款问题,管理人员同样没有重视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金额高、汇款难问题,最终形成后续的收款难、大量坏账的情况,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率。

2.2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资产管理管制。建筑施工企业拥有大量的原材料和耗材等资产,在项目高峰期,资产种类繁多且量大,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在资产的采购、领取、分发、盘点等环节没有完善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对资产的购置、使用等环节没有设置清晰的指引条例和规定,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进而影响资产利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效果。且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大量的原材来、周转材料、耗材和工具等处于露天状态,在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下,项目相关人员对于这些露天状态的资产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建立专人专责制度,分工不明确不合理。资产管理包括众多种类和环节,涉及的规格、型号、数量等均更有不同,面对如此复杂且繁琐的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目前建筑企业目标没有落实到专人负责和监管,不同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无人负责和监管的问题,且出现问题没有及时上报,从而导致了资产管理的漏洞和不足,进而影响资产利用效率等。

2.3资产调拨协调差,信息管理混乱

由于项目分散,建筑施工企业不同项目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没有实现高效互通,资产和资源无法有效调拨。实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时常有需要进行原材料和周转材料或者更多资产的协调和调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配,一是项目之间无法快速获得相关资产其他项目的可调配状态和数量,二是被协调项目没有动力主动为其他项目提供相应资产和支持;三是项目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缺乏必要的指引,在资产实际协调后缺乏必要的记录,从而进一步影响项目间资产调动的效率和主动性。

3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的策略

3.1加强资产管理意识,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针对企业管理层资产管理意识淡漠,资产管理能力薄弱,员工对资产管理意识不清晰,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这一问题,从上到下解决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善。具体说来,管理层应树立对资产管理的正确意识,熟悉和了解本企业的资产情况,包括资产类型、数量、金额等基本情况。通过开展内部会议和沟通,掌握本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比如是否存在重大的浪费,是否有监管缺失的环节,应收账款问题是否严峻。以应收账款为例,管理人员应了解过高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利润率和效益的不利影响,不能为了签约而罔顾合同质量,造成后期的大量坏账问题。对相关管理人员和资产管理直接相关的员工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提高全员的资产管理认识,培养相关直接负责人员资产管理能力,对于存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建筑企业其他资产的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应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做出对应的管理方式和决策,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效果。

3.2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

针对建筑企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企业应对资产管理的不同环节进行明确,制定相应的指引和规范条例,尤其加强在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使用、验收和盘点等重点环节的管理。针对大型资产的采购需要有充足的分析和论证,对于一般存货的采购也明确采购目标的使用情况和目的,避免随意采购和浪费;针对不同的资产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同时完善内部的监管审计机制。严格制定资产采购计划和流程要求。针对本文重点分析的建筑企业的几项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和应收账款,应根据资产的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固定资产,需要进行定期的盘点和清查,明确资产升值、贬值或者折旧核算方式,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闲置情况,明确固定资产的维修和处置需要,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折损,对盘点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混凝土企业为例,固定资产占比最大的是搅拌车,所以对搅拌车的保养有严格要求。譬如:每周一次定期对车辆进行吹风格清洁、维护、保养,每半个月定期检查罐体结块情况(原则上结鼓超过1吨,则需安排清鼓处理),配合汽修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车辆安全技术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和整洁。为了保证司机对所驾车辆车况了解,司机必须亲自或监督专业人员为车辆打黄油,每月最少一次。对于原材料、周转材料在内的大量存货,明确使用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规范资产使用的流程,领用需要有书面记录,包含项目、负责人、型号、规格、数量等必要项单据完善且妥善保管,建立完备的资产管理档案。定期盘点存货使用情况,对于不同项目进行横向分析,对比存货使用情况和效率,针对利用效率高、浪费少的项目进行奖励,针对浪费严重的项目找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改善。以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混凝土企业为例,对原材料进仓有严格要求,制定原材料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上再制定公司内控标准。所有“样品”及“不合格材料”开具报告时、附带图片,所有“骨料”的不合格并针对“每批次/每船”进行检测和开具报告。针对应收账款,全流程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包括加强对工程方财务情况和信用状况筛选和调查,以及合同审核和管理,在合同签订环节即通过提高筛选标准有效避免低质量合同和大量应收账款的产生;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和项目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和完成时效,不给工程方制造拖欠尾款的理由;企业尤其需要建立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制度,不同部门之间通过定期的沟通,实现应收账款信息公开,管理层和业务人员需对应收账款收款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应收账款及时相应措施。

3.3落实岗位专人专责,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在资产管理应落实责任到个人,针对不同环节和不同类型的资产,能够做到有专人负责,遇到困难有专人解决,出现问题有专人解答。在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资产清查盘点,除了专人负责以外,同时需要加强内审,必要时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盘点清算,包括工程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通过有效的审查和监督,强化企业内部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资产管理效果。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奖励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认真负责以及有其他突出贡献的员工,比如在工作过程中提供更加高效合理的管理方式,并能够证实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创新行为;同时对、滥用职责、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惩罚。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障其业务水平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对于规模较大、资产金额高的建筑企业,或者特殊的项目工程,可设立专门的资产监督小组和部门,对企业资产进行具体的调配和管理,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3.4统一资产信息管理,加强内部资源协调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的项目间信息不流动,资产调动不顺畅问题,建筑企业应该借助信息化和科技手段,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及流通。如果只是利用线下数据和记录,面对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的资产,建筑企业资产管理往往效率低下,且数据和信息更新滞后,难免出现诸多问题。企业通过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或者系统,比如专门的资产管理平台,或oa系统等。建立项目间互相流通和公开的台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项目进行情况,设置对应的条目和明细,并规范项目资产管理负责人员做好本项目资产采购、使用等情况的电子信息记录,保证资产信息和数据及时更新,公开透明。对于平台的使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明确使用规范和要求,保证企业内部员工对于系统或平台能够熟练运用,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同一个项目可以清楚了解本项目的资产采购和使用情况;在采购之前,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所需资产的企业库存情况,根据剩余数量和资源是否可用等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下一步采购;当面临特殊和紧急情况,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掌握企业内其他项目的资产情况,通过线上申请和调配,实现资源在项目间的高效流转和协调,节约采购和等待时间,保证工程按照计划进行。财务部门、工程方和资产管理部门都能够通过统一的平台对企业的资产情况有精准掌握,管理层也能够通过统一的系统和平台对企业的资产使用情况有全局把握,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资产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4结语

建筑企业资产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问题,从资产的类型、数量,到管理的环节,都可以看出对每个建筑企业是重大的难点和挑战,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抓住时展机遇,立足自身发展特点,认识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直面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业务水平,最终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昆.建筑施工单位资产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0(30):149-150.

[2]张文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2.1(2):96-97.

[3]吴双梅.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2(4):231-233.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物资分类;物料管理

一、汽车生产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现状

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成熟产业,产品开发是汽车工业技术的核心。当前的汽车制造已经由过去以成本和质量为出发点的单一产品形式的批量生产,逐步转向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的灵活多变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决定了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地位。

在我们所研究的某汽车生产企业,物资供应涉及到8个系列上百种型号的产品,物料包括零部件和各种化工和金属材料,品种多达1000多种,有国内产品也有国外进口产品,供应商达到300多家,年采购额达十几亿元人民币。由于汽车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零件品种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定制化的产品开发必然要求零部件的定制化,而零部件和材料成本往往占整车成本的70%,因此汽车生产厂的开发效率越来越依赖于零部件的供应水平。而在这家企业里,物资供应仍然是根据传统的预算体制进行的,采购部门接到产品明细和外购的专用件明细表后进行采购工作。在当前的产品开发环境下,图纸和明细表经常更改,定制件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在当前全球化采购的环境下,采购周期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往往较长,为了减小采购周期的不确定性对物资供应工作的影响,只好设置安全库存。而单一的库存管理策略一方面导致大量的库存,另一方面又老是发现不能按时成套,物资供应不能满足生产和开发计划的按时进行,严重地拖了产品开发和生产工作的后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物资供应的管理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二、物资供应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物资管理方面,简单的物资分类是单一的物资管理策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家汽车生产企业,采用传统的abc分类法,按照物资的价值不同进行划分,对a类物资严格控制,记录详细的库存数据,对c类物资,采用简单的经济批量的方法进行控制。这种方法过去用起来是比较简单有效的,abc分析法是储存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经济工作中一种基本工作和认识方法。abc分析的应用,在储存管理中比较容易地取得以下成效:(1)压缩了总库存量;(2)解放了被占压的资金;(3)使库存结构合理化;(4)节约了管理力量。但随着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备料工作的周期也要求随之缩短,并且定制化的产品开发导致大量的定制化零部件需求产生和零部件明细表的频繁更改,使得这种简单的abc法无法有效地进行物资的管理,导致了大量的库存,同时严重影响了物资的准时供应。

由于这些物资的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特别重要,一点都不能缺货,一旦缺货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些物资则相对不那么重要,一旦缺货,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再从企业的效益上看,有些品种的效益高、有些品种的效益低。我们对那些效益高的品种作精心的管理,则可以带来很显著的效益,而对那些效益低的品种作精心管理,不会带来什么效益。而且对有些品种事实上没有必要作精心的管理,它们随时可以采购到,而且成本也不高,对企业的生产的重要性也不是那么重要。

三、物资供应策略的改进

实际上,经过调查发现,占物资品种80%左右的物资都是标准件,也比较好控制;但是小部分定制化的专用件,占据了库存金额的70%左右,同时需求的不确定特别大,供应的难度也很大,但这部分物资往往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物资,价值不是很大,也不是关键的零部件,但由于是单一的供应源,受到厂商供应能力的影响,属于市场紧缺产品,往往会影响产品的成套。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需要借鉴peterkraljic所提出的物资分类方法(如图1示),加以改进,在这个方法中,需要在两个变量的基础上对采购额和供应商的供应风险加以分析。

1.物资采购对公司成本底线的影响。特定的供应物品的利润影响可以通过原料成本、总称本、采购量、总采购成本的百分比的影响,或是产品质量或企业成长的影响标准加以衡量。采购数量或金额越高,采购对于成本的底线的财务影响越大。

2.供应风险。供应风险可以通过短期和长期的有效性、潜在的供应商数量、供应市场的竞争结构、制造和购买的机会、存储风险和替代可能性等标准加以衡量,由这些变量进行组合可以组合成一个二维象限的矩阵,用以定义物料的类别:(1)战略物资——价值大,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证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同时市场供应的复杂度较大;对绩效成本的影响大,如汽车制造的变速箱。(2)重要物资——价值大,对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市场上的供应难度较小;基本上是一些基本的制造品,该类物资的各种供应商所供应的差异较小;对材料成本的影响较大,但是供应风险不大。(3)瓶颈物资——价值不大,但供应市场的不确定性大,供应商的数量较少,到货时间长,属于紧缺物资;对经营成本的影响大。(4)一般物资——价值不大,供应市场风险低,低成本的物资,也比较容易获取。对管理操作成本影响大。

在这里,物资对产品重要性主要反映在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的影响、单位价值等,而供应市场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采购周期长短、采购源多少、可替代性、产品更新频率等方面。

为了减少物料的库存、采购、管理等成本,可以应用这种分类方法,并结合供应商库存管理,对于不同类的物料提出不同的管理目标和达到这种目标的管理方法。譬如说,对于战略物资,由于价值高并且难于采购,采购部门可以要求工程师在最终工艺图纸和产品明细表完成前,甚至在设计初期,与采购员共同确定物资产品型号规格,选择该类零部件和相应的供应商,同时提前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对于有的专用件与相应的供应商共同研制开发,尽可能提前向供应商发订单;对于部分杠杆物资,由于供应难度不大,主要采购绩效衡量为采购价格为基础。采购者主要寻求采购低的供应商;对于部分瓶颈物资,由于受指定供应商生产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防止物料供应中断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主要考虑该类物资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所带来的设备闲置成本和使用成本;对于一般性的物资,除了考虑单位采购价格外,主要大力提高采购效率,大幅度的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采用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结合供应商库存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库存,减少采购和库存成本。

对该企业各类物资的详细策略及相关职能如下:

1.战略型物资。(1)物资特性:高技术、高价值、高收入机会;较少选择的供应源;(2)管理目标:在长期关系中创造相互承诺;与供应商保持较高的供应水平;引进新技术开发从供应商处获得独特的服务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3)供应商管理战略: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友好、利益共享、协调性配合,责任共担;信息传输,信息共享;供应商小批量,连续补充措施;(4)采购部门:获取供应商的信息,获取友好的合作采购环境;与供应商合作收益;采购部门考核主要是根据长期可得性和质量可靠性;(5)设计部门:与供应商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加强设计变更和计划变更的联系工作;采用滚动材料清单ppl;(6)采购员具备的技能:能够集中组织各部门的力量;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战略性思维强;(7)检验部门: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自己尽量免检。

2.杠杆型物资。(1)物资特性:高价值标准物资;许多的供应替代来源。(2)管理目标:获得短期最佳交易;降低平均成本和准时供货,为利润做出更大的贡献。(3)供应商管理战略:采取竞标和合同采购,供应商提供数量折扣等,信息保密。(4)采购部门:把握市场信息;保持在供应商的竞争地位;利用采购数量的规模效益,管理价格及后勤;由企业内部掌握库存,主要是衡量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5)采购员具备的技能:优秀的谈判技能,积极的进攻性,能够制定并实现进取性的目标,人际交往能力强,能熟练的运用策略技巧;(6)检验部门:严格检验。

3.瓶颈型物资。(1)物资特性:高技术要求低价值,几乎没有供应替代来源;(2)管理目标:保持短期和长期的供应,降低供应风险,降低该物资的种类,尽量转化成杆杠和一般型的物资;(3)供应商管理战略:伙伴关系,供应商应尽早参与,强调及时供货和支付条件,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向供应商提供生产计划;(4)采购部门:确保持续供应,对供应商给予激励和奖励,选择临近的供应商,主要是考核供应源的可靠性;(5)设计部门:降低物资的独特性,将该类标准化,降低物资的供应种类,执行技术标准;采用滚动材料清单ppl;(6)采购员具备的技能:较强的技术技能,以专业技能著称,具有鼓动性,擅长外交,总成本管理的技能;(7)检验部门:合作尽量减少检验,甚至取消产品检验。

4.一般物资。(1)物资特性:低价值标准物资,市场上有很多供应商;(2)管理目标:降低物流的复杂度,提高经营效率,简化和消除其物资流程,降低获取成本;(3)供应商管理战略:系统合同,约定年供应量,随时取货的购买合同;(4)采购部门:降低获取成本,进行采购外包,主要是降低管理业务成本;(5)采购员具备的技能:好的系统技能、成本技能,有好的改善流程的能力和采购外包的能力;(6)检验部门:利用标准流程或容器进行检验,减少作业。 

参考文献:

1.peterkraljic.purchasingmustbecamesupply.hbrsept-oct,pp109-117,1983.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4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当前企业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展,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固定资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具有资产密集型特点,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很大,其特点包括使用周期长、价值高、种类多、数量大等,因此存在较高的管理难度。当前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显现出较多的问题,必须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改善,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这样我国企业才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成本费用。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期间,其价值必须通过折旧方式慢慢向产品成本中转移,因为固定资产需要使用较长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基本上会存在于整个使用年限中,同时各个会计期间有较大的折旧额,其成为了成本费用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成本费用的水平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具有较高价值,属于企业主体资产中的一部分,在资金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相较于流动资产,想要取得固定资产,必须付出更多,固定资产价值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组成了企业总资产。所以,固定资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如果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出现问题,或者固定资产计价出现错误,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

二、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1.制订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为管理缺乏条理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进行管理。因此,企业有必要按照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企业内部具体情况相结合考虑,完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具体包括申报制度、奖罚制度、程序和权限审批、使用保管制度、财产保管岗位责任制、定期清查制度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有所保障,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保证国有资产的增殖以及保值。同时制订的制度必须保证可操作性,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管理的规范性。

2.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库以及入库管理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后,转交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按照最开始的凭证填好资产入库通知单,资产供应以及使用部门根据发票以及通知单,与财务部门一起完成验收入库,同时,填写好固定资产领用单,根据设备铭牌,填写好固定资产的各类信息,包括名称、容量、规格型号、电压、厂家、电流、出厂编号及日期等,需要使用资产时必须通过资产领用单在资产供应部门领取,退还时要经过财务部门盖章认可,财务部门根据发票、审价单以及回执联进行入账处理。固定资产在转让、盘赢、盘亏和报废时的程序与购入程序完全相反。

3.研究企业固定资产新建投资以及技改投资的可行性

如果企业建设的项目工程比较重要,必须建立一支专门管理小组,选派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对项目的招标以及论证进行商讨决定,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保证招标的良性竞争,节约企业投资成本,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重视控制企业固定资产建造成本

将在建工程管理好时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以及重要基础,工程成本不仅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初成本,同时也是沉没成本的一种,要想管理好固定资产,必须保证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始,财务监控应该贯彻到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资产转增、工程竣工决算编制、核算以及控制成本、申请以及拨付资金、预算资本性支出、工程立项等,保证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公司必须每年对年度预算进行编制,真正依据公司年度预算实施资本性支出项目,借助预算对资本性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合理控制成本,切实完善好预算以外的项目的各类审批手续。

“1+4”预算是当前部分企业编制的方法,具体是预测近五个年度的全部业务,涵盖所有资本性支出方面,结束预算编制后上报公司董事会进行审批,经批准后公司按照这个编制进行预算分解,使支出具体到每个月,这样能够对资本性支出费用的各项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及控制。

5.促进固定资产零星采购流程以及购置预算的不断完善

在公司年度预算中,有一部分内容为固定资产菱形购置预算,公司中的各个部门必须依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中纳入零星购置总额。通常企业的物资部应该负责零星购置固定资产,最大程度减少采购成本,使企业采购业务更加规范。结束购置固定资产后,必须选派专门人员完成资产验收工作,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予入库保存,不能给予使用。同时应该根据合同要求赔款,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零星购置的质量得以保证。

6.选择高水平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正确计提折旧

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很大部分是资产折旧所得,同时资产折旧也是组成成本费用的一个部分。借助折旧提取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收回,保证再生产固定资产具备稳定来源,增加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做到这些,选择高水平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完成企业固定资产不同方面的管理以及控制。在管理软件中输入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管理软件能够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根据需求的不同生成相应的资产管理报表,确保管理人员对各类信息的掌握,保证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查询到所需的全部信息。

emiS财务管理软件是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资产管理时中间模块之一,在软件中录入每个月新增的资产信息,软件能够依照这些信息完成自动排序以及分类,还能够对资产的折旧计提时间、月折旧额等进行自动计算。另外,软件可以生成资产增加以及计提折旧的凭证,有助于企业处理日常业务。软件能够完成资产的报废处理工作,同时对累计折旧以及损益进行自动计算以及转结。如果管理人员需要,软件还能够生成各年到期资产明细、已报废资产信息等各类报表,使管理者能够了解各类详细信息。另外,软件还能够进行查询,包括查询资产的类别、编号以及金额等。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企业运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是企业运营能力的体现,必须深入分析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有效的改善方法,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规范化、内部控制制度化、职位清晰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不断强化基础工作,促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诗雅.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新途径--以HF县级供电企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2,(12):56-57.

[2]刘庆军.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8-8.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中图分类号:F233;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195-02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国家,在未来的30—50年内,尽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电和核电的发展和推广,将使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逐年下降,但煤炭的主导地位不会变,煤炭企业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企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煤炭企业整体技术面貌与先进采煤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建立起煤炭企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财务管理,解决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煤炭企业发展的很重要问题,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就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突出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当前,我国的煤炭工业经济效益还比较低,科技比较落后,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很严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国家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力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内部原因,尤以内部原因更为突出。

(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法制观念

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考核指标,只考虑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利用各种手段,授意、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编造虚假财务报告,随意改变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虚列或隐瞒收入,人为调剂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隐瞒利润,使企业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例如,2004年某国有煤矿负责人在年底离职前财务报告反映该单位利润450万元,新领导接任后,通过盘点发现原离职领导在任期间为了达到个人升迁,授意、指使本单位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采取虚报产量和库存材料不入库直接消耗等办法,出现产品亏量和材料亏库,造成潜亏4480万元,使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利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没有严格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或程序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没有按照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求,对会计事项的财务收支实行逐级审核及审批,企业内部各经济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2002年,某煤炭企业分厂在与某私企物资公司办理磨账时,由于管理失控,材料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按照企业磨账管理规定严格审查,结果多给私企磨进多种型号电缆材料近30万元;此外有近价值50万元的电缆因质量问题未及时办理入账及入库等相关手续,不但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使会计信息失真。

(三)企业专业人才缺乏,缺少高素质人才

我国煤炭工业人才比较缺乏,原有人才大量流失,后继人才供给不足,人才断层和断档的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财务管理人才更是缺乏。真正懂煤矿,熟悉煤矿,财务管理方面能力强的人才很少。有的单位会计人员甚至无会计证就上岗,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按国家和企业制定的有关规定严格把关,以致造成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提高了开支标准,有的还给企业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譬如2002年某煤矿扩建厂房,由于当年工程资金来源不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未增加企业固定资产,也未挂账。会计人员对该工程合同不熟悉,企业负责人素质不高,未按合同中施工单位已明确规定的工程取费标准,200万元的工程款多结算给施工单位工程款40万元,其中高套定额22万元、预算比设计多作工程量18万元。此外一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对本身负责的会计清算科目不能做到及时清理,使企业债权和债务长期挂账,也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4.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新《会计法》颁布实施以前,由于国家对会计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对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大,没有明确的会计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多重责任主体,结果导致无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造成了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违法难究,使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损害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习,全面增强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

全贯彻执行新“会计法”。特别是企业负责人要学法、懂法和守法,他们提高认识,遵纪守法,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重要。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要积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落实,防止企业会计信息因为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而失真。只有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单位内部约束机制,才能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和程序健全,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违法、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因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会计信息失真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科学的适应本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特点和要求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范会计业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在实际工作执行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煤炭企业会计人员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企业钱财物的管理者,必须加强会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健全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统一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各煤炭高校可以定向为煤炭企业培养高级会计人才。采取超常规措施,在稳定现有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的提拔使用人才,对那些长期从事财会工作,有真才实学、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财务人员,大胆提拔到财务领导岗位上来。加大在职人员后续教育力度,提高财务人员多方面的适应性和业务技能,尤其是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从业素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四)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发挥内审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会计工作的控制和再监督,也是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积极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会计法》会计监督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明确规定了“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积极发挥企业内审计作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纠正违纪违规问题,同时还能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避免和减少企业资产流失,为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提供可靠保障。

(五)严格执法,加大违纪处罚力度

为使《会计法》落到实处,确保企业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必须狠抓制度的落实。不断加大会计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那些知法犯法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伪造和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必须按违纪情节的轻重予以查处,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情节严重的,给予法律的制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六)实行会计核算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应用财务管理软件,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保障。实行电脑记账,可以提高企业会计部门的独立性,减少领导及其他相关部门干预,会计人员也不能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不能随意篡改会计数据,还可以使财务人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大大增强。

结束语

总之,财务管理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关系到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断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李娇.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若干思考[J].中国外资,2012,(4).

[2]王滨.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6

关键词: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我国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我国大部分广电网络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还比较缺乏,没有树立起科学、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尤其是很多较小的广电网络企业片面的认为,只需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的业务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此外,很多中小型以及部分大型的广电网络企业都缺乏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意识,片面的认为只要固定资产的采购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固定资产的管理风险,忽视了来自于企业外部市场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普遍较高

我国广电网络行业受现代网络技术影响较大,技术和设备的创新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使得新技术、新方法在广电网络企业中的使用周期也变短,更换新技术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如此就会导致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更换频率加快,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和资金的浪费损耗。同时,我国广电网络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也较为混乱,在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支出、收入记录缺乏一定的可靠性,从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无故流失等问题发生。

(三)企业内部尚未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虽然大多数大型广电网络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实施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仍旧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无章可循,缺乏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缺乏相应的完善的制度,也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且不能进行较好的任务衔接,这就可能会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增加,极大的降低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大多数是网络资产,其中包括光缆线路、管道等。此外,在企业总固定资产里面,几乎各项资产都包含了许多的子资产,一项设备又包含了许多个子设备,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般的技术人员难以理清。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国广电网络固定资产的管理就对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力的限制,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很好的分类和集中,从而影响到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二、提高我国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该提高企业领导人或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得到了领导和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才有机会得以更好的实施。然后,充分利用“领导者意志”,以上级带动下级的形式,逐步提高企业各层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以提高企业全体人员都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管理

由于目前我国广电网络企业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极高,所以广电网络企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设备,以能够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广电网络企业在购买先进设备前应充分比较设备的各方面特征,进行产品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制定多种购买决策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估,选择最适合企业自身要求的固定资产产品。此外,对于广电网络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也对企业整体的资产有着较大的影响。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报废的主要阶段包括:设备退役阶段、物料报废阶段、资产报废阶段,固定资产的报废主要是在处置阶段。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企业首先应该对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可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如果该项固定资产不能达到保留目标,则对其进行报废处理。此外,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把完全不需要的固定资产尽快进行处理,使新的固定资产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有利于正确计算和提取折旧。

(三)完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因为我国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较大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内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困难。广电网络企业应将日常管理的需求与网络建设相结合,以此来确定网络资产的类别,如:电缆、光纤线路及管道等类别。在广电网络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也应严格按照这些分类来进行工作活动,如此更方便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工作,同时也可以保证实物与固定资产核算的口径相一致,使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简单易行。

此外,由于我国广电网络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等对员工的要求较高,所以,企业在招聘新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只选拨任用符合工作任务的员工。企业还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基础技能知识进行培养,以提升该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要求。

(四)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广电网络企业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有了较深的认识,并且已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是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这些企业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广电网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要求,结合已有经验,寻找、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章可循,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实际得以实施,所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企业也应该积极吸取已有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完善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7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分析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几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

3、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2)企业管理部门对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4)背景信息,(5)竞争对手信息。

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

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美性和及时性。由于未来企业的竞争充满风险,信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未来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即对那些相对不太可靠但又相关的信息,只要在披露信息的同时披露其计量方法和假设即可,这样,信息用户可据此评价信息风险,调整其战略决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1、投资决策需要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之所以可以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极其广泛,而且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决策有用性。战略管理会计的这一特点对投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战术性投资决策相比,战略性投资决策由于涉及的资本数额巨大,投资的方向往往与企业的经营主干相关联,决策实施后影响的期限长、范围广,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决策一旦出现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造成的影响也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而要避免企业出现战略决策失误,需要考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提高决策所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会计中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不仅需要财务方面的定量信息,而且往往更注重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度、产品寿命周期等内部与外部的非财务信息,只有拥有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才能确保战略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投资决策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剧了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相应的计划往往与实际环境相脱节。传统管理会计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束手无策,提供的信息不仅对投资决策产生不了应有的支持和指导作用,反而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战略管理会计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作为一个外向型僦息系统,时刻关注着环境的变化,同时战略管理会计中包含的权变思想使其力图寻找到会计系统设计中适用不同环境的成分,将管理会计系统设计与规模、技术和风格等组织机构因素,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外部环境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投资决策在这种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大大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提供出不同决策方案加以考虑,当环境突变时,企业可以采用事先制定的权变计划以解燃眉之急。

3、决策效益的评价方法将有所改变

传统管理会计中决策效益的评价主要考虑决策方案的财务效益,而且把重点放在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省上,这是与原有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强调局部的、短期的利益最大化是传统管理会计效益评价的一个突出特征。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往往会损害企业其他部门的利益,甚至企业整体的利益,使企业的整体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使企业整体的资源最优利用也难以顺利实现。追求短期利益则容易导致企业长期的高成本、低利润状况的出现,牺牲了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把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引入歧途,使其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强调整体观和长期观,这就促使企业在评价投资决策效益时~方面既要考虑决策的财务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决策的非财务效益,如决策对环境的适应性、生产系统的灵活性、质量的适当性、职工的积极性和协作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市场的占有率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另一方面企业在评价投资决策效益时坚持整体观和长期观,使企业的效益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达到整体最优。

4、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在现实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会有多种可能的结果,风险既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分析短期的战术性问题,因此风险问题不是其研究的主要课题。相比之下,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历史环境则复杂得多,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所以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在战略管理会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在战略管理会计中专门采用预警分析技术,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竞争机遇和问题与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以便做到有备无患。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8

  1.运营战略决策概述

运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选定的市场和产品特点进行有关决策的规划、程序等。运营战略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获取最大的优势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运营战略可以范围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目标极具战略等。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在某个领域内使得自己的生产成本低于对手,进而获得市场上领先的战略地位,主要是得到价格竞争优势。企业在总成本战略目标下就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产量大的优点,企业在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中要求企业能够严格控制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小研宄陈本,为了达到这目标需要高度重视管理,虽然在管理中也不能忽视质量以及服务,但是低成本企业仍然能够获取高效益。

目标积聚战略是一种细分市场战略,这种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果为市场的特殊顾客提供服务,一般采用目标聚聚战略管理的企业也具有超越同行企业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在采用目标积聚战略管理中一般会将自己的经历集中在某个领域中。这些公司可以采用低成本战略,也能够仅仅采用差异化战略,采用低成本战略中,将资源进行细分。大部分的服务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是提供的服务,因此在制定服务运营战略中需要以顾客为核心,确定竞争重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运营战略都能够使用在制造业以及服务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2.运营战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1合理配置资源

运营战略决策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企业不管是在转移的过程中,还是在扩张的过程中,企业拥有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缺乏资源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会对现有的经济状况不满足,会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寻找经济增长点的时候,会遇到很多机会,但企业由于资源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人力、设备等条件去尝试每一个机会,同时每一个机会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时候企业就要面临选择,选择那些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进行投资,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企业首先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还要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把握环境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在回报率高的项目上要多多投资,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2指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

运营战略决策的制定有利于指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管理看似非常复杂,其实在实质上它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不管是安排企业正常的生产计划,还是企业对外的投资行为,都离不开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的发展是由一个个决策推动的,一个决策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战略决策制定中必须要和企业的长期生产和利益需求相符合,只有符合企业利益的决策才是好的决策,才是成功的决策。企业的各级决策者,不管是中层领导还是董事会成员,制定决策时还与企业的战略决策相互配合,制定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决策,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长期稳定的发展。制定了企业的战略决策,可以对企业各级做出的决策进行指导,统一各级目标,团结在整体利益周围,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以战略决策为依据,企业各级才能制定正确的决策,保证企业取得长远的发展利益。

3.运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创新发展途径

3.1运营战略的构建重心

运营战略是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传统企业的运营管理并未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运营管理问题,但是在今天,企业的运营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运营战略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如何通过运营管理活动来支持和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运营战略可以视为使运营管理目标和更大的组织目标协调一致的规划过程的一部分。运营战略涉及对运营管理过程和运营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所做出的根本性谋划。由此可见,运营战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企业整体发展资源的整合,确定好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按照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和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处理好企业战略的研宄内容,确定生产管理运营的标准,提出系统化建设的方案,有效组织问题,改善产品选择与建设的难题,根据设施布置,生产管理运营等组织情况,合理解决竞争优势问题。在运营战略的性质上看待所有问题的解决要结合具体情况,通过根本性的谋划,确定生产管理经营的要素,确定长远发展目标和重点内容,树立好企业发展制度。

3.2运营战略管理的职能调配

运营战略管理思路要结合企业整体战略体系,确定企业的管理职能,职能管理主要解决的是运营管理职能的划分,要包含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的竞争优势与地位,运营战略一般分为两类。第一是结构性的战略发展,其中包括设施选址,运营能力,纵向集成和流程选择发展方向。第二是基础性战略,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水平、产品的质量问题、生产管理计划和控制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等时间跨度相对较短的决策问题。企业的运营战略是由企业的竞争优势要素构建的。竞争优势要素包括: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货、柔性和服务。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独有的、对竞争优势要素的获取能力,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要与竞争优势要素协调一致。

4.结束语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9

摘要:企业资金链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流畅的资金链意味着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紧张的资金链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状况正面临着危机。本文通过对企业资金链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就企业做好资金链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资金链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的资金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企业资金链就如同人体的血液,当企业资金链流通顺畅时,则企业健康运行,当企业资金链出现紧张或者其他危机时,则意味着企业正面临着风险。企业资金链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第一,管理好企业的资金链就能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提供稳定、持续的现金流。任何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等活动中,需要拥有稳定的、持续的现金流,才能确保企业的日常工作的开展,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第二,管理好企业资金链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具有较高资金链管理水平的企业容易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从而促进企业现金流的畅通,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二、企业资金链危机发生的原因

1.盲目扩张

企业在行业内发展到一定规模,达到一定的业内地位时,极容易产生盲目扩张的冲动。这种扩张冲动源于对资本的追逐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急躁心理。大多数企业的扩张主要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以降低经营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扩张策略,可能会导致企业对其本来业务的荒废,而且涉足到另一个从未触及的领域,极容易导致扩张失败。假如企业的扩张没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就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这是过高的初始投资无法按期收回成本以及无法按期偿还融资性债务所引起的。资金链的断裂会迅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面临崩溃,严重者会让企业立即破产。

2.财务管理不规范

有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仅局限于记账、做账和会计核算,未达到财务管理的水平和高度,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缺乏全局性的统筹规划,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意识,从而造成企业的资金链管理处于空白状态,无人对企业资金链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评估和预警。比如,有的企业将全部流动资金用来投资,一旦遇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变化,就有可能因为流动资金不足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3.应收账款规模过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交易越来越依靠商业信用进行。有的企业为了加快扩张步伐,过度使用赊销模式,使得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过大。在国家政策、行业环境趋于利好时,过大应收账款规模对企业的影响较小,一旦国家政策变化,行业环境不好时,企业的回款无法保证现金流的顺畅时,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有的企业将资金过度积累在非生产环节,也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4.存货规模过大

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通常愿意采取扩大市场份额等销售策略。企业此时就会大量生产,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按计划销售出去,就会导致大量的存货。存货规模过大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如果存货规模超出企业的极限值,就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三、管理好企业资金链的对策

1.坚持稳健的财务战略

企业应当制定稳健的财务战略,避免冲动型的扩张政策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企业应当具备立足长远的战略目光,结合企业的自身客观实际、市场环境、国家政策、行业地位等条件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据此制定出企业稳健的财务战略。企业应当将资金链管理作为稳健型财务战略管理的关键,以确保稳健型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企业资金链断裂是财务战略管理失败的结果,而财务战略管理是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根本原因。故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应当事前就企业的扩张战略制定底线,也就是企业的扩张应当具有一定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不会触及财务战略目标的底线。比如,企业在制定出稳健型财务战略且在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过程中,除非确有必要改变稳健型财务战略,否则,不应该盲目改变预先制定的稳健型财务战略目标。如果企业忽视稳健型财务战略的制衡作用,盲目乐观的看待扩张结果,就极有可能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2.构建资金链断裂风险预警机制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金链在断裂之前可以进行风险预警。风险预警包括风险防范、识别及处理等方面。企业在资金链断裂之前,通常可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销售过程中发现资金链可能面临破裂的蛛丝马迹。若企业在发现资金管理的不良迹象后,仍持盲目乐观的态度,就无法及时对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进行预警。例如,当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出现增加的趋势,或者国家金融政策变化,导致还款压力增加时,此时均须注意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预警机制应当将企业的融资风险、销售风险、合同风险等因素考虑在内,全面进行风险预警。

3.选择适度的信用销售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采用信用销售策略具有必要性,但是选择怎样的信用销售政策对于企业资金链的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在运用信用销售政策时需要做到以下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确保资金链的安全:一是客观评价自身风险抵御能力;二是严格制定信用销售政策适用对象的标准,也就使客户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能与其进行信用销售,如需要客户提供担保;三是必须具有明确的、严格的、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款制度,如应收账款回款率应当与销售人员的业绩挂钩,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联合对呆坏账进行处理,并及时做好坏账计提工作。

4.合理控制销售库存规模

一是合理制定生产策略,避免盲目生产,通常情况下,应当满足订单的条件下生产;二是可以采取降价销售等策略以清理库存,先确保企业的现金流的充足,回笼资金,防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四、结论

综上所述,资金链断裂对于企业而言是灾难性的。企业资金链断裂主要是盲目扩张、财务管理不规范、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过大等原因造成的。要管理好企业的资金链,一是应当坚持稳健的财务战略,二是构建资金链断裂风险预警机制,三是选择适度的信用销售策略,四是合理控制销售库存规模。管理好了企业的资金链,才能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朝龙.浅析企业资金链断裂原因及其防范对策———以浙赣地区民营企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0(08).

[2]刘卫华.中小企业要在资金链危机中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2008(12).

企业资产管理策略篇10

【摘要】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优势明显不强,如何帮助建筑企业发掘自身的竞争优势,制定符合自身状况的竞争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成为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积极参与竞争角度对建筑企业的竞争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策略

加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我国建筑业将面临与强大的国外建筑企业进行激烈竞争的局面。在外部环境变化剧烈、内部竞争力不强的双重困境下,如何适应新形势,制定切实有效的竞争策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困境包括下面几点:(1)企业内部机构不合理,整体优势难以发挥。(2)发展战略不清晰,制定措施难实施。(3)资金匮乏、融资能力差。

1建筑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企业竞争策略要能真正反映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企业内部活动与外部环境的耦合互动中,围绕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强化竞争策略管理,以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竞争策略管理水平提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竞争策略制定与实施,达到对建筑企业应用策略管理推进企业发展壮大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1.1成本优势竞争策略

清单模式下的企业报价是市场行为,但是鉴于建筑业存在压价和垫资的体制诱因,加之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现况,我国建筑企业实施成本优势竞争策略可通过如下途径:

(1)降低工程报价策略。根据降价幅度分为两种形式:让利降价和保本降价。让利降价即企业为保持市场份额而让出一部分计划利润,达到降低报价维持较高的市场份额的降价策略;而保本降价是企业单纯按成本报价,仅为获得市场份额或者收回固定成本费用而采取的降价策略。

(2)垫资施工策略。垫资可使业主降低资金成本、转嫁经营风险、减轻财务压力。因此,垫资实际上已成为众多建筑企业中标的先决条件和难以回避的经营“陷阱”。由于垫资使建筑企业失去资金时间价值,因而实质上也是建筑企业实现成本优势的另一途径。

1.2差异化竞争策略

建筑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主要是满足业主对建筑产品需求的差异化。业主除了对建筑产品最基本的需求外,还有对质量、成本和时间价值等需求。建筑企业在服务能力上的差异是建筑行业产品差异化优势的本质所在。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建筑企业质量可以通过产品功能、外观、耐久性、适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满意度来体现。较高的产品质量,能够提高企业声誉,获得信誉竞争优势,还可高价中标,获得较高的利润。

(2)严格控制工期。经济发展的需求使业主对工期要求日益严格。尤其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因项目依托大量的银行贷款,利息的时间因素不能忽视。作为非价格竞争途径,工期控制水平是增强企业产品差别的又一重要途径。

(3)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企业可凭借专业化的技术优势和独特性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差异收益。

1.3集约管理竞争策略

建筑企业应该实现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这是建筑企业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能否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工程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也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管理应以项目管理为主线,项目管理应以贯标和成本控制为切入点,走质量效益型之路。企业应坚持不懈地抓好贯标工作,使之纳入法制化轨道,要积极推行成本核算制,优化企业劳动定额,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目标考核、监督体系,使目标成本处于受控制状态。严格管理,努力实现按期、优质、安全、高效的项目管理目标。总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机遇和挑战,各企业应认清形势,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不断充实、调整、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1.4业务组合优势化竞争策略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市场的开拓与占领是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实施业务组合优势化竞争策略,就要明确于某个领域的领先主导地位。企业不断巩固优势项目,以自身优势站稳既有市场外,还应把握市场导向,深入研究市场,积极拓展相关领域,拓宽经营领域,形成一业为主、综合经营的多元化业务组合。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大的业务,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协调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而且还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1.5融资渠道多元化竞争策略

在国内外的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建筑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的融资途径有:

(1)提高企业内部融资能力;

(2)继续推进企业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大的融资信贷额度和优惠信贷条件;

(3)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融资方式,如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租赁融资、企业上市等融资方式或推行Bot、ppp项目融资;

(4)国际业务中充分用好现有的融资方式如出口信贷,积极利用银行的服务业务,如资信调查、委托收款和担保等,增强自身在国际项目中的竞争力;

(5)国际业务中充分利用国家设立的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解决企业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担保问题,减轻自身资金压力。

1.6相关产业战略联盟竞争策略

相关产业战略联盟策略是加强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寻求双赢之路。工程项目大型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使单一的承包商难以应对。近年来,国际上“强强联合”型或“优势互补”型的企业间合作模式渐成主流,以合作代替彼此竞争以求双赢,逐步赢得国际认可。建筑企业通过合作者是否处于价值链上分为纵向联合战略联盟策略和横向联合战略联盟策略。

(1)纵向联合战略联盟策略

a.支持、鼓励内部成员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实力。

b.加强与材料设备供应商、专业承包商间的联合与合作,从而达到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阶段,都能达到竞争优势最优化;

c.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

(2)横向联合战略联盟策略

a.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或形成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交流和项目合作提升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声誉,借助于合作伙伴的品牌、市场资源进入门槛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

b.积极与项目所在国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开辟当地市场,积累业绩和声誉。

2结语

建筑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必然要求我国的建筑企业呈现国际化,建筑企业必须要制定适当的竞争策略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董英霞,纪秀春,张晓东.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经营策略[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9: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