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8:42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1

关键词:高中教学;经典文学作品;价值

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众多的读者所阅读,并且人们判定成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因为其已经具有了物化形态,还因为其会对个人优秀思想品质的形式、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会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文学作品对个人的价值

(一)舒缓身心压力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将要面临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的阶段,使得其所承受的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这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而一些带有一定幽默性的文学作品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舒缓这种心理压力,让我们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愉悦的感觉。此外,小说类文学做平中的一些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满足我们高中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追求,使得我们相对比较过剩的精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良好的释放。

(二)扩大高中生的认知范围

经典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对于帮助正处于高中的我们认识自我、人生、世界社会和他人等都具有较大的帮助;并且,其中一些具有再现社会人生和人性等类型的文学作品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高中生可以在进一步了解社会和人生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处理做人做事的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对自己、老师和他人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一来,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高中生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由于高中生仍旧处于较为叛逆的阶段,其身体和心理也都在逐渐的走向成熟。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人格、心理和审美情趣等相对都不是十分的完善,而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还可以以作品中的任务为榜样,让自己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己辨别人事物的能力。

二、文学作品在群体中的价值

(一)对社会群众的影响

通过对高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社会运动之所以能够兴起,且影响范围可以迅速扩大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学做平对社会群众思想和发展形式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的,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更是如此。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很多的高中生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心理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一些结局十分美好的文学作品之中[1]。此外,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即将要步入到社会的阶段,所以做好自身沟通交流能够的培养十分的重要,而文学作品中一些能够全面表现社会现实情况,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内容,不仅可以满足高中生自身对于同外界交流过程中的一定需求,还能够帮助高中生对社会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使其在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二)教育价值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都来自于语文教材,而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被编入到教材之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十分的经典,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教育性特点。就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来讲,其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语言文字、掌握较多的写作技巧、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和高中生应该掌握的语文文化知识等,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意识得到良好的熏陶,成为我们灵魂的导师[2]。其中,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就带有这种教育作用;并且,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决定,更是因为其看到了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灵魂培养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经济方面的价值

文学作品的此种价值主要是由其自身带有的商品性属性所决定的。伴随出版印刷行业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学作品商品性这一特点也愈发的凸显出来,从作品的生产者到销售者,其都会为文学作品赋予一定的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则正是决定作品经济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3]。高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当前销售量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的一种文学作品类型,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经典文学作品带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自身的工具性上,这使得不同的主体便可以借助文学作品这一工具来满足自身的相关需要。虽然不同的主体带有的目的性和意识性比较强,但是其还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经典文学作品对高中生个人思想意识和整个高中群体的都会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翠娥.高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态阅读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05):50-51.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2

“国学热”在华人圈的兴起已有多年。本人学识有限,针对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课题无法发表高深的见解,但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余年的时间里,在践行经典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累积了些许的心得,说出来或许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下面我想就经典教育的概念,经典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渗透,其催生的效果彰显了怎样的价值意义这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何谓经典教育?经典,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的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道学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册的书。“典”的本义就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经典教育的内涵,在笔者看来,就是让孩子或青少年在大脑发育的最初最迅速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我们孩子和青少年的高度智慧,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孩子将来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经典,如上文所说,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的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比如,美术有美术的经典,音乐有音乐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就是《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等重要著作。

那么,经典教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怎样的价值及意义呢?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文以载道”,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和平纯净的情怀和博雅高尚的人文精神,使民族之魂发扬出来。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惟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把民族魂发扬起来的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自己民族灿烂的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国民素质和修养水平。经典教育在这一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大学》为例,孙中山先生就曾称其为“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就构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格局。

再如《老子》,约5000字,却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科学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将海尔打造成知名企业。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语》,则是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

“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德国哲人斯宾格勒的话,或许对我们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警训和忠告,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二、诵读经典,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为博览群书,养成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打下良好根基。

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感官摄取、处理、存储信息的过程,只有存储在自己的脑子里,才是自己学到的知识。存储就是记忆,记忆是人类学习和生存的基础。人类一切知识的获得要靠记忆,记忆越多,知识量就越丰富。诵读经典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使人处于宁静状态,做到杂念不起,专心致志,反复诵读就会强化记忆,熟读成诵。实践证明,0—13岁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经典是儿童之专长,有如轻松愉快的游戏,经过半年至一年的读经训练,不少儿童、青少年学生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养成温文尔雅的性情和喜爱读书的习惯,识字量大幅度增加,由此增强了阅读能力,包括阅读古文和现代文的能力。他们在诵读经典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由此养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学能力,并乐此不疲。聪慧好学的孩子,短短几年时间就可以阅读数百本书籍,并且能博学强记,真正做到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写作、讲话时就会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就彻底摒弃了现行实用主义教育“有兴趣才能教”的兴趣原则,真正体现教育重在激发学生自主性和自学能力的原则。实践还发现,读经对于患多动症的孩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于弱智儿童的智力开发也大有帮助。总之,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的训练,记忆力提升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阅读量大幅攀升了,综合的语文能力乃至学习所有学科的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三、经典教育的长期熏习,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程度和读写能力有直接而深远的助益。

有人怀疑:诵读古文经典,对学习语文真有那么大帮助吗?对此,著名教育家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博士作了精辟的回答:“单从语文程度上说,读一年可有高中语文程度;读二年,可有大学语文程度;读三年,可有中文系语文程度。至于人格之陶冶、气质之变化,其效果更不可测试。”作为一名不余遗力推广读经的有识之士的一番言辞,我们不宜主观臆断去质疑甚至否定,当身体力行,用实践去检验。正所谓: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真正倡导学生阅读经典也就近几年,虽然谨慎有余着力不够,尚未达到王教授所说的那种成效,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的确超出了自己原有的预期。

至于经典阅读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我想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语文学习中的读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修养的深浅决定了他的写作能力的高低。一个没有伟大心灵的人是写不出令人感动、震撼的伟大作品来的。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3

【关键词】经典文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精华【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经典文本具有独特的论证逻辑和理论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借鉴和总结,借助于特定的形式和手段,被人们接受并传承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特定的社会风尚及人民的行为习惯。由于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具备稳定性,所以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而经典文本能够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风尚和行为习惯进行总结。

经典文本承载着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中的优秀因子,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存在着命脉承传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当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相互交织,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基于经典文本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将成为处理好不同层次之间内在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此一来,便能够使人民群众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受益者。这不仅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求,也成为了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以及不同群体需求的重要通道。

经典文本经受住了时间考验,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历史精华。其中的智慧结晶能够提升生活品位、传承人类文明,因而得到了历代人民的广泛认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明的结晶就已经凝聚在典籍之中,其中“六经”是公认的经典。先秦诸子之中,儒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接并修订了“六经”等文化典籍,使之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文本,而儒家思想也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一方面致力于揭示“六经”的思想内涵,以礼乐为载体,创立了彰显人性尊严、人道自觉与人格独立的“仁”学系统,以“天人性命”为核心,将宗教、哲学、政治和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孔子通过教育,将传统史官、贵族垄断的文明精华进一步社会化。他通过对文化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建构了封建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自觉接续并拓展了中华文明的主流。

经典文本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中,能够将抽象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象化,通过对历史精华的总结与阐释,从而达到传播当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目的,这无疑是一条便捷而有益的渠道。如传统经典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等文本,都承载着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经典文本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能够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当下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它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而经典文本就是建立认识的重要文本依据和理论来源。

经典文本体系的构建主体

党内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是经典文本体系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他们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能够正确认识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向,能够经受得起人民的检验。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曾在《狱中札记》中写道:“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能够成为阵地战的主力,让他们将人民大众组织起来,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确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在构建经典文本体系的过程中,这样的“有机知识分子”能够通过承担对经典文本的研究和诠释,深化对经典本文的认识,并将其进一步向大众宣传推广。

同时,人民群众是衡量经典价值的重要标准,是经典文本体系的传播者。人民群众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文本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经典文本的传承离不开人民群众,它的价值在于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构成指导。人民群众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经典价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和创造能力,将经典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接受经典文本的过程中,成为了经典体系内涵及价值的检验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在结构

在价值观多元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依据经典文本来定义、诠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任意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部结构十分丰富,其首要特征就是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文化的经典能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反观先秦时代,先秦诸子为了构建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规范,以天下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和想象空间,少有思想束缚。一种文化要想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就要对异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截至目前,社会主义通过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精华,成了最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允许并需要其他经典文化的存在。

其次是先进性与大众性。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时,要兼顾先进性和大众的要求,遵循“分众”原则,提高针对性。普通大众往往较难接受和理解抽象的理论和远离现实生活的著作,而是很容易接受和理解那些接近现实生活、具有感性表现形式的作品。基于经典文本视角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拘泥于某一单纯领域,而是需要在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博采众长。要打破地域、民族、时代的局限,开拓出广阔的思想空间,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识局面。只有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需要,才能真正为全社会所认同和践行。

再次是历史性和时代性。曾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处理好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我们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同时,应该创造性地转换这些经典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来源,经典文本是衡量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据。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核心。张岱年先生曾指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而创新中国文化”。构建经典文本体系时,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建构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经典文本系统,结合中西文化的优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含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求,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根基,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以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补充。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X2016Y05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无锡市社科联课题组:《弘扬无锡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江南论坛》,2016年第8期。

②谢永宽、陈有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个维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4期。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4

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的现实意义不仅体现在进一步呼吁歌剧艺术工作者们深入民间生活,深入乡土文化生活进行素材挖掘与进行艺术创作的现实要求;还体现在它能够促使我们进一步展开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创作出更多影响人们精神和世界观的经典歌剧作品。

歌剧《小二黑结婚》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这部作品无论是从舞台呈现,还是从内容表现以及到音乐审美都具有经典性的普世价值。它不仅有着叩击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内涵与开启人内心世界的永恒魅力,而且它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思想领域,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引起了人们精神与思想的共鸣,我们即使在今天观看这部戏,也仍然能够感受到小二黑与小芹的那种冲破一切阻力,追求婚姻自主,向往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超越了时代,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与观众的打磨,因而最终成为了精品。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虽然现代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像《小二黑结婚》这样的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根基相对漂移的时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使我们逐渐远离了相对稳定的乡土文化生活环境。于是,在现实世界中,虽然我们有着丰厚的物质生活,但由于我们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乡土,所以我们似乎割断了乡土文化传统,人的理性主体也似乎进入了黄昏阶段;人们难以再有张载所说的那种雄心壮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也缺少了像“小二黑”那种冲破一切阻力,争取先进思想的精神力量,而没有了这种雄心壮志与基于乡土文化传统的精神力量,我们也就失去了可以把握时代本质的思想自信和语言力量,所以我们往往只能对某些情景化事件或事物的经验进行片断式叙述。而这种叙述往往缺少超越时空的力量,因而无法成为传世的经典作品,也无法树立更多的典型形象。于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似乎越来越缺少像“小二黑”与“小芹”那样的先进典型,却出现了不少诸如“三仙姑”与“二诸葛”之类的落后典型。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今的老一辈人更像当年的年轻人“小二黑”与“小芹”,他们在青年时代主张追求婚姻自主,向往美好生活,相对于物质追求,他们更崇尚精神恋爱。而如今的年轻人似乎更像当年的“三仙姑”与“二诸葛”。在婚恋观上,他们不但更趋于追求物质享受,而且讲究婚恋“快餐”,甚至动不动就算八字、求命运。所以,在当今时代排演歌剧《小二黑结婚》的现实意义,在于呼吁剧作家、歌剧艺术工作者们深入民间乡土文化生活,在民间充分挖掘创作素材与寻找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类似于歌剧《小二黑结婚》的经典作品。

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当代演出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呼唤,还在于对当今时代更多经典作品的呼唤。我们呼唤经典并不仅是要对媚俗的作品进行批判,而还要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优秀作家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回顾历史上传世的经典作品,从来都是出自少数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卓然脱俗追求崇高主题的作家之手。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庸俗泛滥才突出经典价值。因而要体现出作品的经典价值,笔者认为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经典作品需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美学价值观

综观歌剧《小二黑结婚》,虽然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唱段与情节也并不复杂,却能以一个很小的视角体现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美学价值观。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便是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和谐”价值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强调人人应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是肯定人人都应当具有独立的人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所谓大丈夫的崇高人格,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庄子也提倡崇高人格,他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4]可见,庄子亦认为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精神和自主精神。歌剧《小二黑结婚》同样强调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剧中的“小二黑”有着独立的思想与崇高的人格,他拒绝父亲给他找的童养媳,坚持自己的爱情信念,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剧中的“小芹”也是具有独立品格的先进典型,她不为财力所诱惑,批评母亲利用封建迷信骗取钱财的不良行径,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仅争取了自己的婚姻幸福,同时也教育了自己的母亲。因而,歌剧《小二黑结婚》对我们当代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对一种积极健康、独立健全的崇高人格的呼唤。因为我们除了需要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还需要建构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因此,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因。同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化理念也能够转化为符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

美学价值观就是指作品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与完美性,在人的审美感受中能够给人以美的体验与美的愉悦。应当说能够达到这个价值标准的舞台作品,代代都有,包括当代,从美学上来说,比前代强、能够给予新的审美体验的作品其实是很多的,甚至是不亚于以前的经典作品,比如说,比《小二黑结婚》在美学上更加提高的作品有的是。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条件。这种条件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成为经典,比如一个时代的文学在艺术上很匮乏的时候,如果一部作品可以给人以开拓式的完美性,那么人们从艺术上的价值认为它就是经典的。但是仅凭美学的价值观成为经典的作品不是很多,它还需要有文化价值观的支撑。因而,经典作品的文化价值观与美学价值观应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其次,经典作品需具有历史价值观与传承价值观

经典作品的历史价值观体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要记录历史真实,还要揭示历史规律,同时,作品创作出来后,还要禁得起历史的冲刷与检验,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我们知道:以往任何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结果,都经过了岁月流逝的大浪淘沙,都是在与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激烈竞争后存留下来的。这些经典作品在产生的过程中也曾经面临过许许多多的怀疑和批评,作者也曾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犹疑和彷徨。因而,优秀的作品必须有足够的岁月长河的历史冲刷,才可能最终使经典作品水落石出。这种经过岁月冲刷和检验的作品往往是超越时代的,它们的作者往往比同时代的人看得更远(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捕捉到未来的蛛丝马迹)。因此,很有可能,在今天不为人理解的作品,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由我们的后人发现它们的经久价值。因而,对待经典作品,我们必须有历史的态度。

另外,经典的作品还需要具备传承价值观。我们在当今时代重新排演歌剧《小二黑结婚》,也体现了这种传承价值观。传承价值就是需要具有某种传承文化意义、传承文化个性的一种价值,就是能够把特定民族、国家、族群、地域的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象征,这种经典每个种族、每个民族都有,比如从经典的诗词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很多,它们都体现了我们这个特定文化传承的价值。同样,歌剧《小二黑结婚》也体现了这种传承价值。不仅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情故事充满着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充满着追求婚姻自主和理想生活的坚定信念,具有思想传承的价值,而且由于歌剧《小二黑结婚》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民歌小调、梆子戏曲等地方音乐的“血脉基因”,因而也具有了传承某种特定族群、特定地域文化的特殊价值观。

最后,经典作品还需体现深刻的思想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

歌剧《小二黑结婚》之所以成为经典,与作品的思想立意不无关系,作品不仅宣扬和提倡婚姻自由,更注重宣扬“爱人不爱财”的处世之道,这种处事之道就体现了深刻的思想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因而在当代演出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舆论宣扬“奉献精神”,批评“见利忘义”的思想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我国古代学者谈论价值观的问题,叫做“义利之辩”。所谓“义”、“利”关系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关系,一是指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即公利与私利的关系。在先秦时期,儒、墨、道、法诸家都有各自的价值观,但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则是儒家的价值观。儒家认为,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该把义放在首位。因此,儒家的价值观可称为道德价值至上论。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5]“义”是道德价值,“上”指优先地位。他要求门人弟子做到“见利思义”,并向他们表态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他们要求人们在道德原则面前拿出勇气,“见义不为,无勇也”[7]。同时这种道德价值观还可以以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方式进行体现。人道主义价值观,指作品在表现生活时,我们不仅要关心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还要批判社会上的黑暗势力,张扬人道主义的正义价值。应当说,这是成为经典作品的重要标准。歌剧《小二黑结婚》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作家、编剧和作曲把笔触指向了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不久的一个偏僻山村,把视角落在了追求婚姻自主,向往美好生活的一批青年身上,描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斗争。

总之,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当代演出的现实意义在于号召我们当代的艺术家们深入生活,从传统文化与民间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素材,并启发我们对当代更多经典作品的呼唤与思考。因为凡是经典的作品,都需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作为常人之境的文化精神和社会现实,它不仅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还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经典作品能让我们在欣赏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能让我们找回曾经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让我们在感受经典的同时开始遐想、体悟与反思:在当今时代,我们虽然拥有如此多的创作素材和如此优越的创作环境,却为何很少能创作出像歌剧《小二黑结婚》这样的经典精品之作呢?这也正是我们思考传统的、民族的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当代演出的魅力、价值与意义所在。

注释:

[1]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也是张载哲学的大纲,世称“横渠四句”。

[2]孔子:《论语・子罕》,载于《四书五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3]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载于《四书五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4]庄子:《庄子・齐物论》,载于《老子・庄子》,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5

关键词:红色经典新建构原因经典化过程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5-5312(2009)06-0088-02

近年来,以“三红一创”为代表的红色经典陆续被搬到了荧屏上,以往备受冷落的“十七年文学经典”重新占据读者和观众的视野,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观看和热评红色经典的思潮。《红旗谱》、《青春之歌》、《红日》、《创业史》、《林海雪原》、《红岩》、《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沙家浜》等等一系列红色经典被重新演绎和评价,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这确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对于我们重新梳理和思考我们业已拥有的文学资源和经验,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催动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知道,英雄的“谱系化”和历史的“史诗化”曾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这一美学特征之主流地位的确立并成为那个时代作家的共同的追求显然有当时的功利需要和审美要求:一是由于革命的胜利和新政权的建立所带来的巨大感激之情使得作家自觉得以以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戴去深深的缅怀过去的艰难岁月和前辈的卓越功勋。二是那时代作家充当“社会历史家”再现历史和生活的整体过程的欲望和虔诚,使得他们能过自觉的想这一美学中心靠近。三是新一代作家所自觉担负起的“启蒙与救亡”的责任心,也使得他们能够自觉的投入到时代精神的潮流中去。正是在这样宏大历史背景下,一大批呈现着宏大叙事模式的作品出现了。

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小说可以说是独霸文头。梁斌、杜鹏裎、杨沫、赵树理、浩然、孙犁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他们都用其心血贡献出了一部或几部堪称经典的作品,他们也充分享受到了文学所赠与的莫大荣耀。“宏大主题”、“宏大叙事”、“英雄情结”是他们所共同分享的花环,也是那个年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新时期以来,随着人学主题和人道主义思潮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红色经典一度被读者和评论家遗忘了。世纪之交,红色经典又重新浮出了历史表面,读者或观众又一次掀起了阅读或观看的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异的存在。在我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讨“红色经典”热的原因和机制。

首先,从本体论看,“红色经典”确实不愧为“经典”。经典是富有典范性和穿透性的概念范畴,是一个不断被阅读和对话、不断被保值和增值的过程。经典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同样,没有“经典”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自延安时期,国家意识层面就有着建立一个建立“乌托邦国度”的梦想,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理所当然的参与进“精神乌托邦”的建构中来,反映在作品上,那就是国家宏大叙事背景下的“战争记忆”和“梦想遥望”。这样的建构和体验,已经有了产生“经典”的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加上那一代训练有素的作家的精神资源,“红色经典”已经具备了称之为“经典”的本体内容。经典的存在,确实首先有着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因子发生着相互的作用,从而保证这种生成作用自从诞生起便开始了保值与等值的过程。总之,红色经典这种自身的价值是穿越了历史之帷,奠定了自身无限发展的过程。

其次,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的过程,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存在着特殊的心理行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真诚的平民本位意识、对建构强大国家乌托邦梦想情结的诚挚意识、万众归一的集体意识,共同作用于作家和读者心理意识深处,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救民族于危亡,集乌托邦情结于一体,成为压倒一切的心理氛围。那种对历史审视的态度,对文学的真诚,对文学服务于政治的自动化心理,是以往任何时候也无法比拟的。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那个时代的整个心理氛围渗透到了那个时代的经典构建中来,也必然产生出像《红旗谱》和《创业史》那样的经典来。一句话,共同的心理意识创造了集体的“经典”。

进入九十年代,对当下“文学现场”的失望和怀旧心理,又一次促成了红色经典接受热的活动。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世俗化、粗鄙化,人们也懒于游荡于良莠不齐的当代文学资源当中来。90年代的文学创作要么深陷于陌生化的技术实验场中,要么沉醉于或神示的哲理或粗鄙媚态化的生活表象中,作家与读者做着相互背叛的游戏。人们疲惫的心灵,既失望于当代,也不寄希望于未来,因此,回顾往昔文学梦想必定是人们的首要选择;人学主题的消解,价值与精神的双重否定,人文精神的彻底颠覆,必定形成一部分人的怀旧浪潮,而且,人们也能够通过重读经典找到自己所期望的、在当代业已缺失了的精神体验和价值立场。由此看,失望于当下,迷惘于未来,回溯到过去,是广大受众心理的一个心理定势,有其存在的客观心理依据:一方面,满足了当代人重新审视并打量那段历史和重评红色经典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自身体系发展、自我调节的客观规律使然。文学的发展也要求它自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自身,它自身的体系和结构也要求随时代不断更新,并产生新的质变和阐释。

再次,从文学价值学角度看,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文学作品显然对人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价值不是实用价值,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存在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大周期中。红色经典,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停止在原点,而是在历时与共时的存在范畴里,不断实现着自我的保值与增值的过程,这增值的过程无疑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人们也在这些作品中确证了自我“英雄情结”和“光辉岁月”的荣耀,这样,红色经典就承担了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媒介存在。它的通过自己的不断更新和自我救赎来发展自己的独特的美学价值,为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开辟了途径。

大众文化促成了消费的民间化,浅近、平易、通俗、流行,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首选标准;丰富、熟悉、谨严、创新,又是当下商业语境中人们文学消费的潜在情结,无疑,红色经典以其熟悉的面影,通俗的民族化追求和高尚的道义情怀以及宏大的国家叙事追求,满足了普通大众的心理诉求。经过作家或编剧导演的再创作,在不改变原来框架基础上,对情结和人物进行了细枝末节的修改,完全符合了当代人的消费心理,又实现了经典的不断增值。

回到“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本身,我还是有很多的疑问。“红色”的范畴有确指么?什么才是“经典”的含义?“红色经典”的独立自主的系统自问世以来又发生了怎样的相互作用?她的未来发展前景怎样?“红色经典”热在可预见的未来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或者说这种“热”又延展的下线吗?问题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也不仅仅是这些。我还是固执的认为,经典没有固定的标签,他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一不断被建构的过程。正因为现实存在并不能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红色经典”仍然是人们确证自我生存的一个美好象征,那么它的经典化过程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它一直和人们的阅读状态持续下去。它的美学价值也会被无限的阐释下去,真正实现其常读常新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吴秀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6

关键词:红色经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82-02

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党和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对广大党员和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其蕴藏着独特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文化,负载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体现着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作为一种弘扬主旋律的艺术形式,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利用红色经典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对红色经典及其基本问题的认识

所谓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红色经典,专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文学作品;广义的红色经典,包括1921年至今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除了我们十分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作品外,还包括当代的一些“准经典”创作,比如《亮剑》、《潜伏》等影视文学作品。本文的红色经典特指广义上的红色经典。

1.红色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红色经典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纵观历史,红色经典的发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结束前。第三阶段,“”结束至八十年代末。第四阶段,八十年代末至今,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要,文学艺术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市场的需要,促使红色经典再度走红,展现出强大的文学生命力。

2.红色经典涵盖的核心价值。纵观红色经典发生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诠释了一种精神,构筑了一种价值观念。红色经典所弘扬的核心价值,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意识以及勇于献身的精神。①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一个政党来说,尤为重要。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容和活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红色经典作品的又一个重要价值。

3.红色经典教育的当代意义。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红色经典在表现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就其核心价值来说,却又具有相似之处。因此,红色经典教育在当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红色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红色经典作品作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学体裁,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爱国主义运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载体。②红色经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红色经典作品作为革命和建设年代积淀的特殊精神文化的代表,它本身就承载和蕴涵着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它所倡导的这种精神和信念,借助影视剧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和引导观众,从而使观众在自觉不自觉的观看过程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信念。③红色经典的民族精神培养功能,红色经典作品中所呈现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的体现,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④红色经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优质载体,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的基本内容,与红色经典作品所传扬的核心价值,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在当代,利用红色经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运用红色经典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红色经典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利用红色经典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实践。然而,当前,在运用红色经典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红色经典与教学环节脱节导致的学生兴趣缺失问题。红色经典作为优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据某项对当代大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对红色经典并不热心,大约1/4的人持否定态度,只有大约1/4的人持肯定态度。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本位的缺失导致的红色经典与教学环节脱节问题。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当中,红色经典资源数量极少,到了大学,教材中对红色经典更是鲜有涉及,加之学生对特定历史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学生兴趣缺失,从而影响了红色经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市场导向导致的传播渠道受阻,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一切以获取利益为导向。不断上市的作品多是一些财富经、人物传记等类型的书籍。红色经典作品因为不会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不会再版,亦不会推出精品,导致红色经典作品传播渠道受阻,资源缺乏导致红色经典作品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法发挥。

3.教学形式单调导致的教学效果不强,现行的红色经典教育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相似,都比较单调。多采用教师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缺乏感性认识,从而影响了红色经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红色经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之对策

红色经典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现实意义都是巨大的,然而,红色经典作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提高红色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笔者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结合自身思考,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1.因地制宜,整合红色经典资源。红色经典作品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因地制宜,整合红色经典资源。首先,应该增加红色经典作品的数量,以弥补数量少导致的红色经典资源缺失问题。其次,发挥大学生在红色经典资源整合中的作用,可以让他们对红色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价值意义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再次,整合红色经典资源,要多种方式并用。红色经典的整合,可以结合电影、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弥补纯文字作品的不足。最后,整合红色经典资源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提炼出红色经典作品的地方特色。

2.多举并进,力求红色经典教育形式多样化。高校红色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能过于单调,影响教学效果。应采用多种举措,综合发挥红色经典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此,笔者认为,在高校红色经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是个不错的尝试。

3.继往开来,创作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当今社会,各种思想的碰撞不断涌现,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交织中,借鉴前人创造红色经典的历史经验,创造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利于被当代大学生接受的、便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红色经典,确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罗成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7,(4).

[3]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刘清华.红色经典影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电影评介,2009,(4).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7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1.2在阅读推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实现其宗旨,即为读者服务,实现最好的社会效益。公共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保存保管,以供人民大众阅读学习,传播知识和正能量的社会机构,广大群众接受其传播的正能量,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紧抓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2.1推广经典阅读

2.1.1推广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经典阅读是对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图书馆担负着传承文化、传递信息的历史使命,服务的核心应该是与信息、教育和文化密切相关的图书馆一系列工作,而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积淀,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必备知识的积累,是个人融入社会的一种必需[2]。经典文化中蕴含的是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出来的,经典文化与之一脉相承,对经典文化进行阅读推广,在本质上就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推广经典阅读的意义

经典阅读,就是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个人的角度讲,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的角度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1.3推广经典阅读的方法

推广经典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QQ群、电子阅览室每台电脑的桌面等方式向读者介绍经典阅读[3],引领读者亲近经典;在流通窗口及书库张贴传统文化字画;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介绍经典名著,营造阅读氛围;开设经典导读活动,让更多的人阅读优秀经典文化;与媒体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经典文化等等。

2.3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2.3.1从未成年人做起,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未成年人抓起,要从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图书资源、设备设施、资金投入等环节入手为未成年人创造条件,同时也要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为其提供专门的服务,也要提供一些经典的文献,陶冶未成年人的情操。

2.3.2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

公共图书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扩大服务范围,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需深入到工业园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服务,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丰富的阅读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优秀文化的力量,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尚,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

2.4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开展阅读推广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开展阅读推广,比如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中进行:

第一,可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开展阅读推广

学习雷锋的活动在不断地进行着,而且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图书馆可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弘扬相互关爱、服务社会、扶贫济困等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在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会风尚。

第二,可在重要节庆日活动中开展阅读推广

图书馆应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和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平日所无法匹及的。

3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需要注意公共图书馆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居高自傲,也不能只服务不管理,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公共图书馆平日的工作中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做到阅读推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也就是知和行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才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不仅要让读者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让读者在日常的行为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指导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第二,阅读推广的本质就是利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的文化总是有其特殊的感召能力,总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要重视这一规律,提升馆藏质量,使馆内的图书做到品味性和优秀性的统一,拒绝低级、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服务体系和服务范围,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使读者明辨是非,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言: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众多公共基础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确定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这是因为通过大学语文教育的开展,不仅仅加深高职学生们对祖国语言文学的了解程度,开拓自身的语文知识视野,还能够提高高职学生们的欣赏与评价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品质与人文素养。而这些恰恰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所以,大学语文教育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以下笔者即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与个人的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入手就大学语文对践行与确定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展开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1.经典文学作品在确定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必然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虽然各个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院校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都会选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承载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通过相关文献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理念,且在核心理念的普及与传递上都会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予以实现。所以,时下我国各个院校在开展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经典文学作品势必也要承担着同样的光荣使命。

在大学语文教材之中,不仅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无数经典文学作品,还包括近现代以及国外很多时期的优秀经典文学作品。而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理念。从龚自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再到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理念都是无数的先贤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国家的独立而奋起的呐喊。

可以说,当我们翻开大学语文教材,学学语文知识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学术气氛。当学生们漫步于经典文学作品时,在潜移默化之间心灵就会受到相应的熏陶与感染。仅在唐代的时候,中国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仙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圣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诗王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然他们所创造的诗歌风格不尽相同,但是在这些诗歌之中都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体现了诗人追求国富民安的理想,等同于当今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

2.知行合一整合过程对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

要想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单依靠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灌输是无法完成发的,还需要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工作得以完成。尤其是在大学语文教材之中,选取了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不仅仅是高职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范本,更是高职学生们用来陶冶自身情操,净化自身心灵,提升自身修养,激发自身爱国情怀的重要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帮助高职学生们构建健全且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古至今无数的先贤们都讲述过自己被经典文学作品教育与熏陶的重要经历。所以,在确定、传播、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和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将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影响下得以完成,进而促使高职学生们真正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思想,自身的行为指导。

要想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知行合一,还必须要做到个体对特定社会刺激,如事物,观念或他人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就必须要通过实践来获得,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创设实践情境;可以通过课外失地调研的发放,增强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高职学生从模仿逐渐转变为服从,姆从逐渐转变为领悟,最后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本文笔者所指的内化就是指个人对态度的对象自觉形成特定的信念,并以这种信念指导行动。在这一阶段,外在要求与自身原有的态度体系相融合,形成新的态度并不受他人关系和外界压力的影响。因此,这必然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整合过程。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的道德。而道德恰恰被认为是人类目前最高的境界,同样也是现如今教育的最高境界与目的。所以,做好大学语文教育工作对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结束语:

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也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大学语文在承载与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重要作用,进而不断的强化大学语文教育工作,不断的创新大学语文教育工作。使高职学生们能够通过对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从而为践行与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恒.大学语文对确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文学教育(上).2016(10)

[2]李恒.大学语文与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3]金锡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J]语文建设.2016(11)

[4]刘明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05)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9

论文摘要:价值理论是个动态演进的系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每一种价值理论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出并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价值理论逐渐会被新的价值理论所取代。现在已经有许多经济学说对新古典价值理论提出了批评和补充,我们期待一个符合当今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回顾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

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由生产所创造,所以称之为供给决定论。由于生产过程是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自然应从三个要素中去寻找价值的源泉。一派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另一派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即要素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决定论

该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来自于生产过程,而是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观评价。若消费者认为商品对自己的主观效用大,则商品的价值就大,否则就低。

新古典学派的供求决定论

供求决定论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价值的决定,它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创立。马歇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申出商品的需求价格,又根据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引申出商品的供给价格,价值由供求双方达到的均衡决定,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价值理论的变迁

综观价值理论的发展史,我们发现价值理论是为适应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阶段而提出的,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价值理论将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它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将资源集中于能够最大限度扩张的生产领域,所以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古典学派的价值理论使资本家有将他们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进行再投资的强烈动机,结果使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理论仅仅适用于不发达经济,工业革命开始100多年后,这个理论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

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促进财富增长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边际学派给予需求应有的重视,使资本家的注意力从盲目生产转移到如何使产品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毫无疑问,这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但边际学派极端忽视供给,鉴于需求决定论的片面性,马歇尔在边际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供求决定论,在当时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且举足轻重的。正因如此,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决定论在很长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展望价值理论的未来

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决定论抽象掉了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特征,构造了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这明显与实际相脱节,因此一些新兴经济学对其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品的供求机制为研究核心的经济学科,其发展弥补了新古典自由市场仅仅限于纯私人品假设的不足。其对新古典理论的发展主要有:认识到价格机制不仅包含着私人交易私人品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交易公共品的过程。指出公共品的价格机制包含着公共(政治)选择的均衡过程,提出由于市场的非完全性,价格机制不仅包含着价格的决定过程运行机制,也包含价格的管理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如何优化制度环境,考虑到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者也是“经济人”,就必须对通过市场前分配权力来创造经济价值这一寻租行为加以强有力的限制,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使马歇尔均衡价格机制理论重新回到市场分析起点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其在产权、交易、组织、契约、信息等诸多方面都丰富和拓展了新古典价格理论,把其从静态和瞬间的数量关系上升到动态的、包含瞬间和长期的产权契约关系。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子引入到价格理论之中,使之成为价格机制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从而使新制度经济学的价格机制不仅反映物物交换的关系,而且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关系,是凝结在物品中的产权契约关系。

经典文学的价值篇10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选篇通常是出自经典名著中的一个片段或一个章节,如果只立足于某一选篇进行教学,无法让学生对名著整体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名著中同一片段或章节通常以较易理解的白话文语体,或相对较难理解的原著文言文语体,被列入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语文教材。例如,目前语文课本中的《西游记》选篇主要有: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第六回)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美猴王》(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与《美猴王》都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的由来。区别是考虑到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文言文理解的能力,小学阶段出现的《猴王出世》采用相较文言文而言更容易理解、也更接近白话文的语言形式,而初中阶段的《美猴王》摘自《西游记》原文。除此之外,仔细阅读两篇课文,会发现,小学阶段的《猴王出世》更注重对事件的概述,对事物具体的描写部分都以概括性的语言掠过;而《美猴王》《西游记》原文中将仙石、猴子的特点描写得更为具体,这有部分原因是根据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的学习目标是有区别的。

二、经典名著蕴含的历史文化

“从词源学上来讲,西方的‘经典’一词来源于闪族语qan,意为向上生长的芦苇。在古希腊文学中,‘经典’一词最重要的意义是‘度量衡’,指建筑中用于表示尺寸的规则,先是指正确的尺寸,后来指正确的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则和规范,把经典作为规范、典范,这种理解类似于我们对经典的认识。叶圣陶为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中所说:“朱自清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们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下来的东西”。经典是对文化的记录,必定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朱自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一点恰恰提醒我们,传承经典意在传承经典所承载的不可复制的、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经典是永恒的,这是经典的根本特征,每一部经典之作必然要经历历史的选择、具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才能被奉为经典。但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被创作出来的,经典正因此呈现出无可比拟的特殊性才被世人认为是值得传承的,于是经过世代相传、奉其为经典才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作品。换句话说,经典之作能否得到持续地传承并能持久地获得文化认同,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够承载多大的文化价值,及传承人能否真正地理解每一部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其背后隐藏着的独特的文化意涵。具体讲,我们理解的经典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用概括、抽象的语言加以释义出来的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意义的规范、典范;另一种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但却又是我们理解经典最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必须回到经典作品产生的最初的历史和时间中,探寻真正支撑着经典的背后的独特文化价值。我们经常谈经典是永恒的、是值得我们世代传承的,但如果传承人不理解经典中的经典之处,经典传承的过程终会导致经典一点一点地遗失直至被遗忘。

三、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要基于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和推进“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将不同年段语文课本中出自同一本名著的同一或不同x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然后将多个选篇与名著原著进行整合。名著阅读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将具体选篇中的主旨与名著原著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相结合,意在将文本所要表达的文化意旨及支撑着经典作品的整个文化发展脉络呈现给学生。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感悟经典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启发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单一选篇阅读转变为由多篇名著选篇整合阅读,进而扩展到名著原著的自主阅读。

1.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教育应该回归经典的呼声愈为强烈。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在2003年就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应对西方价值霸权、文化帝国主义与英语霸权对教育的冲击,就要通过经典教育进行文化陶冶,经典教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必需的选择之一。”彭书雄2011年就发表了《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一文,认为“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拯救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的危机”’。2013年张蔚等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中明确提出“经典阅读,实则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而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份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先后在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方面共计八次谈到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以传授母语为使命的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在两份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均附有“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两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传授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将经典纳入语文课程,不是单纯地促成语文教学内容自身的变革,而目的在于通过对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经典文化的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人文性的最大化,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例,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结合西天取经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分析佛家倡导的善对孙悟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宗教文化,体悟佛家倡导的“善”,使学生在文化陶冶中获得人格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名著阅读学习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2.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内容

把经典作品作为课程内容与以往其他课程内容相比,不同之处就在于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它被时代赋予某种责任,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经典作品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蕴藏其中的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学习经典,就是要从中学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名著阅读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一部经典作品背后呈现出来的文化发展脉络及在整体上表达出来的文化取向,由此使其借助于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切体悟经典作品背后内在的独特历史文化意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观。以《西游记》为例,其形成于明中后期,王学兴起,禅宗(强调本心是佛)渗透,《西游记》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汲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明代文化发展的脉络足够清晰,并能够认识到《西游记》形成与发展,及其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中的位置,了解“三教”代表的文化意旨,在此基础上了解《西游记》基本内容,其“对人性美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等主旨及其“物性、人性、神性合一”等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并依靠这些隐性文化资源,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显性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意在倡导的“善”念、“善”行等潜在的人文意涵。这样,学生习得的就远远超越了固定的文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关于一部经典形成、发展的整个文化脉络,包括其对文化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对不同文化之间关联性与延续性的认识和理解。

3.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