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经验分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8:56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1

关键词:美术课堂;分层次教学;兴趣;创造力;色感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206-01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应以一定的情境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才能了解小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力

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兴趣也应该跟随社会的发展的步伐。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人们也在不断的运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特有优势,利用电脑教学将教师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美术作品之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身临其境,这样才能进一步让小学生产生爱画、喜欢画的动力,并为学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勤学多练、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四、让学生在玩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色感

对于学生色感的培养,我认为在小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游戏导入,巧设情境。上儿童画《吹泡泡》一课,开课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彩泡泡王”,向空中吹出许多泡泡。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也拿出自备的吹泡泡用具,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吹泡泡”游戏。在游戏中学生既看到了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泡泡,又观察到了吹、扇、跳等人物动态。游戏结束后,教师立即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游戏,并趁热打铁提出作业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儿童画创作。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上的世界真精彩。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课程最主要的突破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这些理念,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而努力地开发相关的美术课程资源。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幸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47-01

幸福是什么?它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和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那么,在素质教育改革下课堂中的幸福又是什么呢?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的动态建构是建立在师生之间能以更幸福的生活的人生追求上。师生之间应该幸福地存在课堂之中,追求幸福的课堂生活。

然而,“幸福”这个美好而温馨的字眼,只能在存在于我们的祝福声中;我们的课堂似乎不存在“幸福”的空间。没有老师问学生:“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取而代之的是“这堂课你学了多少知识?”;没有老师问上课的教师:“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取而代之的是“这堂课你上得成功吗?”我们的课堂似乎远离幸福的滋润。事实上,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一、幸福的课堂是建立在“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基础上

教师能成功地落实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肯定的成功感,成为传统课堂中师生的终极追求。但是,如果把幸福看得比成功更重要,甚至只问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得成功,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幸福感的体验,这就有了偏差。其实,成功只是幸福的其中一个来源,而不是幸福的全部。面对成功的诱惑,教师失去应有的人文关怀,对于学困生,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显得苍白。反而,在课堂上为追求所谓的成功,用了不科学,不人道的方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成功的诱惑,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失去了耐心与宽容,失去了渐进与友谊。其实,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学生的幸福,是在课堂中各种成长的正当意愿,需求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只有那些有利于实现这类实现他们满足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成功的课堂。只要孩子们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幸福,还有什么理由说这是不成功的课堂呢?

二、幸福的课堂应该洋溢着师生之间独特而鲜活的生命意义

课堂应该是独特的,是一个个有着差异性的个体组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在特定场合进行生命的探索。每一个个体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形成积极、稳定的思想情操与价值取向。课堂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一个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课堂的熏陶感染。同时在课堂中鲜活的经历又必影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意义。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成课堂生命,师生之间的活动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状态的追求。师生之间生命构建使课堂成为培养形成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的载体。

三、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彼此对话,彼此分享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分享。对话是多向的,师与生,生与生,这种对话是一种网状的关系。对话还需要聆听,学生在聆听中分享教师的情感,教师在聆听中感受学生的心跳,沟通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是学生式的教师与教师式的学生。对话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学的进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在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四、幸福的课堂是不断生成的,不可克隆的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的设定越多,课堂上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小。课堂上,我们往往太注重教会孩子们知识,“授人以鱼,不若授以渔”而在知识激增的时代,教师即便是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那也远远也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他们带到“渔场”,给他们“海阔天空”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这样的空间里,智慧与人生经验在体验中迅速增长。课堂上,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教学方案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要敢于突破预期的目标,走向生成和开放的广阔天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得到充分的表现并达到极致。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创造活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流动的,是用生命与激情去生成的。每一堂课,我们无法预料,永远无法重复,而精彩,就在这无法预料和克隆之中!

五、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荷德尔林对人的生存发出了诗意的感慨和召唤。是的,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早已经成为我们语言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生命中对诗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读诗则是一种生命的投入。况且,诗意地栖居是生命本真状态的体现,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是不可以放弃对诗的追求。我们的课堂,是生命中的一段不可复制的段落。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他们精神寄居,心灵依托的场所,他们有权在课堂上追求诗意。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课堂生活的质量,从而提升课堂的生命价值。我们理应让孩子们快乐地,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美丽的错误――这是每一个老师所追求的课堂境界。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3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1.引言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在21世纪,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随后,大量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法上,已不拘泥于教师对学生的简单讲授,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技能运用。因此,教育部在2011年专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在该文件中,要求该课程要“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

2.体验式教学法

2.1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学习者在情境中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验证,在体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提高技能。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验式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和技能的形成。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但并非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减弱。相反,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创造性,这体现在体验式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根据库博1984年建立了体验学习循环模型

2.2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课程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外,还应掌握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心理调节等技能。

因此,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中,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领悟与理解情境中的丰富内容,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分享体验达成共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教学形式来说,体验式教学一般有游戏体验、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现实体验(社会实践);从教学过程来说,心理健康课堂上体验式教学大致经历这几个流程:(1)体验,根据教师预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全身心去体会情境的中的问题和冲突,形成自我体验。(2)分享,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认真倾听他人的体验,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动机不同,对相同情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就不同。(3)总结,在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揭示问题本质,讨论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预防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4)内化,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摧毁旧的不合理信念,建构新的理性信念,在学习、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在课堂上,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某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其中,“分享”和“内化”环节尤为重要。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体验汇集起来,基本形成了课堂所要传授的知识框架,这会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感悟。一堂心理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在走出教室后,内心是否有所触动,有所感悟。

3.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应用的优点与不足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银星严(2010)随机选取了400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平均分成2组,分别使用体验式教学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教学,随后,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面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接受体验式教学法的学生在四个层面均优于接受传统讲授法教学组的学生。学生普遍认为,体验式教学形式新颖、充满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深刻体验,从而使认知发生改变。因此,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课堂上被广泛应用,采取的形式有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学生讲课等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及案例法,据研究者报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作者通过阅读前人的报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在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尚存在以下局限:

3.1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主要按照“体验——分享——总结——内化”的流程进行,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其中,“分享”是最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实践课上,分享的时间要占相当大的比重。分享是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体验。通过分享、交流,学生把从自己的角度所经历到的体验呈现出来,每个学生就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问题的面目。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课堂人数、时间等限制,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分享。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是几个班合成一个大班来授课,人数一般都在100以上。这就使得在实践课上,教师要按照所设计的活动程序去开展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分享环节则是草草了事,基本上只有几个学生简单陈述自己的感受。从整个课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气氛活跃,参与度高,而实际上,只是相当于做了个游戏,下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增加什么。这就使得课堂流于形式。这就使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在“分享”的过程中,有些人的心理冲突就得到了解决。例如,作者在一次以信任为主题的教学中,设计了“盲行”活动,在分享的时候,有一位学生a流着泪说自己被蒙上眼睛后,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一定会很快来带领她,但是等了很久,感觉自己身边的“盲人”都被带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感到恐惧和失望。后来听到另一位同学B分享自己被蒙上眼的时候也非常恐惧,正在自己焦虑、恐惧的时候,忽然一只大手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带领她走出教室,她感到那只手很温暖。听了学生B的分享,学生a忽然感到自己一直在埋怨朋友,却忘了感谢在自己万分焦急时向她伸来援助之手的同学。可见,如果没有充分地分享,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就无法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更谈不上认知重建。

3.2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参差不齐。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构成相对复杂,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层次不同,教学水平不同,因而对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掌控能力也参差不齐。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作为辅助者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减弱。实际上,与传统教学相较而言,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传统教学是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教学程序是基本上是统一的,教师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要在情境中体验,从而形成知识结构。因此,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就尤为关键。如果没有适当的情境设置,就不能让学生产生适宜的体验,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教师能力水平的差异,而能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与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及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因此,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及人格魅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3.3教学效果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

目前,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对其教学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教学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从评价方法来说,大部分研究仅仅根据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情况等认为教学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银星严则设计实证研究,通过问卷法比较接受传统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的两组学生在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面上的差异,但目前这类实证研究还较少。从研究工具来说,主要SCL-90,SDS,SaS等问卷,对体验式教学前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

4.建议与展望

4.1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班级人数多,分享不充分,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建议进行实践课时,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由几位老师带领。这样,每位老师带的学生就由100多人降到30至40人,从而保证每个人都能分享。

4.2针对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能力带来的挑战,建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采用体验式培训法,让受训教师充当学生角色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学生的体验,并学习培训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

4.3未来应多开展体验式教学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形成理论,制定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使教师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不断改进以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志红.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教育与职业.2011(9):140-141.

[2]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5):153-154.

[3]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广西教育.2011(9):78-79.

[4]卢春宏.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5-67.

[5]李明.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97-100.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4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共享学生生活和谐课堂操作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成为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构筑互动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提出《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课堂教学特色的实践研究》的科研课题。在数学教学中,组织互动共享式课堂教学,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考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后,我确定的个人研究课题是《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认数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研究》。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为例,谈谈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认数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研究。

一、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激发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学生有兴趣学习了,才会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才会与老师互动。因此,要激发师生互动,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中,教师运用郊外野餐,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及图片演示,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地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分数,明确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分之一就是1/()。这样的设计,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教师在很多地方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时激发学生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互动的兴趣与渴望。学生思考人体头部高度占身高的几分之一,在多美滋广告的一段视频中寻找分数,这两部分是本课的升华部分。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和谐课堂为环境,促进互动生成

教育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力量,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特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感情问题,它还有着教育观念的内涵。要贯彻新课程的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必须与教育对象建立平等的关系,并接纳对方,倾听对方,进入对方的心灵世界。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获得新知。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上来就和学生讨论郊外野餐该如何分东西,学生很容易抛开束缚,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整节课中,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者,与学生一起活动、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平等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对正确的回答更是要多加赞赏。这些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整个课堂人性化。

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没有了学习的负担,没有了对老师的敬畏,轻松自然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思维也变得顺畅,这样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三、以操作交流为途径,共享互动成果

现代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亲身体验与实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自己动手,互相交流,以期获得学习成果。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很多操作交流的环节,如:教师给学生准备一根20厘米的线,长方形纸、圆形纸、其他轴对称图形各一个,让学生动手找出1/2,在折、涂、写、说中积极动脑探索,在直观操作中交流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师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全面而完善的知识。又如,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学生动手在圆形纸上折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借助圆形纸片,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探索得到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后的交流,使自己的语言表述更完整。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5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特点,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有更为广阔

的空间,也使分享的价值愈加突出。分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享促进课堂更为高效;分享强化团队精神

;分享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关键词】分享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分享就是和别人争着享受欢乐、幸福、思想、经验等。分享是一种理念,是接纳、享用、创造的过程;分

享是一种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分享是一种品质,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师生的知识积

累和道德成长。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与欣赏自己,学会将自己的成果、思想等传送给他人,与他

人进行心灵的沟通,积极接纳别人的一切可取之处,达到师生共同自我能量积聚、内涵积淀;实现敞开心

灵之窗,送出迎进,和谐地共生共进。

因为爱迪生的分享,光照亮了整个人类;因为梵高的分享,梵高的朋友更在"向日葵"里感知燃烧的友情。

他们用传奇的经历证明了分享可以改变世界。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之间分享与被分享,师生之间分享与被分享,可以改变课堂,改变课堂气

氛,提高课堂效果,分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价值不可小觑。

一、分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中学生受社会和年龄特征影响,表现自我的欲望更加明显。能让他人分享自己,

可以极大地满足中学生的表现欲,从而获得快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课改不止步,多样的课堂模式不断出现。不管是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奇迹":

"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预习先自己获取知

识,然后进行展示。或者兵教兵,把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同桌;或者一人讲组员听,把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同

组,或者一人讲全班听,把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全体同学。展示的过程实际就是分享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

,理解了教材内容,回答出了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对学生来说是莫

大的快乐。这快乐是自主学习的赏赐。同时,思想品德课的特点,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学

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使分享的价值愈加突出。思想品德课教材具有生成性和开

放性的特点,它不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终点。思想品德课教材力求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生活和世

界的平台,使之成为一个中间站,一个让学生走向更广阔世界的中间站。教材对有些问题的探究并未穷尽

,甚至没有以前大家熟悉的"标准答案"和"统一答案"。学生完全可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从自己的所见

所闻中,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答案",回答问题,与人共享。同学们要表现自己,要在与人分享中获得快

乐,必会积极自主学习,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

二、分享,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收获,促进课堂更为高效

萧伯纳说过一句经典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

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

回报你多少。是的,分享创造双赢,思想的分享使彼此的知识增长。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分

享他人收获的时候,通过对他人所回答问题的品评、欣赏,可以大大加深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同时课本以外的许多信息也带进了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容,使学生获得了许

多新知,让课堂更为高效。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失有序,学生学得紧张而不失快乐。例如:在讲人民

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青春故事"时,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由学生列举身边流行的表现,并反思这些

流行是否适合自己;另一个是:话说我的星。这两个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都有话可说,但真正要说清

楚说具体,有一些学生却又犯难了。于是,我让学生课后认真准备,再在课堂上展示,与大家分享。在课

下,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了大量功课,但在课堂上仍有个别学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人就说,没有我所追

逐的星。等别人把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时,同学们都欢呼雀跃,那些觉得无话可说的同学也

点头称是若有所思。

虽然,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概念仍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对此,学生往往又提不

起兴趣。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清结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会后就讲给别人听,远比要求学生端

正坐姿,自己独记,效果要好的多。这应该也是分享的作用。

三、分享,强化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团队精神

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是经常采取的形式。为使本小组在课堂展示得喝彩,让其他小

组分享本小组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快乐,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把自己的

聪明才智、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同时,在小组成员之间会自觉不自觉地比赛,看谁为本组出彩

贡献的多;小组之间更会自觉不自觉地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在全班表现更为突出。这就是合作与竞争,这

就是一种团队精神。

四、分享,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由衷地赞赏,真情实意地分享,学生会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幸福感,学生定

会对老师心存感激,从而拉近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再者,教师用优美的话语导入新课,用独到的见解

释疑解惑,用简洁、精准系统的板书进行小结,把师者的风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享,师生都会获得一

种心灵的满足、快乐的体验,无形之中让师生的心一起激动。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知识的分享而融

洽。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网络视频公开课;爱课程;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设计与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视频公开课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其灵活的学习地点和时间、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开放共享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师生的青睐,“翻转的课堂”“中国大学mooC”“创客”……新的概念也随之层出不穷,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将如何“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建构设计网络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将成为一条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1网络视频公开课与“翻转课堂”

1.1网络视频公开课

网络视频公开课也称为网络公开课、视频公开课,是指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名校以及国内各大名校相继推出的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主要目的,在网络上免费公开共享的大学视频课程。麻省理工学院是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先行者,早在2001年,它就将部分课件免费公开在网络上,使得全世界各国的学习者能够免费使用和获取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料和教育资源。法国、日本、英国等各国高校和国际教育组织纷纷效仿和学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教育资源开放、精品视频课及mooC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学习方面展开积极地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2010年11月1日,国内“网易”网站正式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成为我国首家推出世界名校公开课的门户网站。2011年11月9日,爱课程网站开通,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2013年6月26日,爱课程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2014年5月8日,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上线。以爱课程网络公开课为例,截止2014年12月底,视频公开课已立项课程1011门,上线课程706门,总讲数为5119集;资源共享课已立项课程2911门,上线课程2451门,上线资源总数为655780条;课程页面浏览量累计2.13亿次,独立访客访问量5147万次,网上评论86万条;注册用户1173641人。如此丰富的网络视频课程,为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平台。

1.2“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是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由教师加以驱动来运行。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课堂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授课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外借助网络平台辅助完成针对课堂所讲知识和定义的学习,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疑惑,然后带着问题和疑惑到课堂中去解答与讨论,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种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实行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才能实施:首先需要我们的学生拥有充足的课外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占用了大量的学生课余时间,这就需要学校适时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使学生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能够在课前学习和课程相关的翻转课堂的内容;其次学校要对师生进行相应的网络技术教育工具使用的培训学习,使其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此外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学会制作教学资源和维护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师生之间还需要借助网络系统能够进行相互交流和互动;再次教师根据翻转课堂的需要利用网络平台事先应为学生准备好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还应推荐诸多网上相关的课程视频比如爱课程网络视频公开课等相应学习资源以辅助在线教学、资源制作、网上交流和教学评价,使翻转课堂的过程能够得以顺利实行。

由此可见“翻转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殊形式。翻转课堂借助网络技术和活动课程使教师寻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但成为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知识内化的帮助者,而且也成为了学生共同知识建构的引路人和合作者。“翻转的课堂”翻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不失为我国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2《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是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承担的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组基于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00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和无数“中国大学mooC”课程而为学院统招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性通识教育标准化公共选修课程。课程以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网站为主平台,以网易公开课等为辅助。学习内容结构主要参照爱课程平台中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中国大学mooC课程为范本,内容侧重文、史、哲,涉及经济、法学、教育、艺术等方面。

本课程开设鉴于欧亚学院教学名师奇缺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选择网络视频公开课中学校需要的相关重要通识课程分专题分模块排序。由课题组优秀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借助于BB教学系统与欧亚博客,运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丰富的文化涵养和学习鉴赏力,个人修养与道德反思,表达与沟通,批判性思考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努力整顿修改和协调,最终形成一门沟通文理、拓宽基础,融合网络视频内容与人文精神并体现科学精神的具有西安欧亚学院特色的综合性、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标准化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3基于“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设计实践

下面我们以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为例,探索设计基于“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学习模式。

3.1构建“翻转的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网络平台

Blackboard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介质的课程管理系统,教师把课程相关内容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即可进行自主学习,它弥补了传统教学课时少、授课信息量小的缺憾,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保证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Blog教学则是通过Blog综合平台,实现教师不断提供知识、学生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在Blog环境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它能够突出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Blackboard与Blog协同辅助教学可以支持面向学习者群体的探究协作交流,采用这种技术辅助教学可设计《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的网络教学课程。在这里教师Blog与学生团队Blog是链接在Blackboard上的可以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学习工具。Blog与Blackboard的作者与读者既是学习者,也是辅导者和协商者,这样以网络为平台就可构成一个学习者群体并为其提供协同辅助的交流平台。

构建《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课Blackboard与Blog辅助平台,包括通知,教师信息,导读课程信息,导读课程大纲,导读课程内容;mooC网(慕课网),《经典阅读与鉴赏》,《影视鉴赏》等专题;练习与测试,学生获奖作品,学习手册,教师教学博客,学习小组博客,讨论板等模块。系统中资源丰富,模块形式各具特色,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如何操作运用和学习,需要设计出“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网络学习的导航系统作为学习者学习的方向与路线指导。

3.2设计“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导航系统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记忆/回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创造(Cerate)。据此我们将《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翻转课堂”网络课程导航系统分为课前学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学习三阶段:

(1)《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课前学习(原本课堂教师讲授内容,在Blackboard上展示,学生按要求课前自主学习):记忆/回忆理解。

①注意通知,明确课前学习事项;②读导读课程大纲,了解相关要求;③看导读课程手册,理解学习内容;④看网络视频课程ppt,温故专题资料;⑤关注mooC网中视频课程,学习网络视频公开课;⑥听百家讲坛,扩大知识容量;⑦互动教师教学博客,思考相关问题。

(2)《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课中学习(原本教师布置课前要做的作业,现在学生需要在课中合作研讨解决):理解;分析应用;创造。

《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侧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通过以下方法研讨学习:

①“深度阅读法”(可以使学生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与督促的学习团队,也可使学生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使学习变成一种责任与担当)。②“五分钟自由书写”;③“情景模拟、头脑风暴”④“独立思考结对合作相互交流”⑤“团队协同合作,通过ppt展示成果”。

(3)《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导学》课后学习与网络作业及大作业(加深拓展学习内容):

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①独立自主,完成学习小作业;②参与网络平台议题,加深活动内容;③参与博客教学互动,启发思考,扩大信息容量;④鉴赏、评价与创新,完成导学课程专题大作业。

3.3设计制定“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学习行为目标

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动学习网络视频课(侧重文、史、哲,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艺术等方面),能形成记忆性的、特定事实性的实际知识,能够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复述、识别和表达视频课程的基本内容等,准确率达到80%。

学习目标2:学生能够通过大量学习网络视频课用形成的记忆性的、特定事实性的实际知识,参与课堂讨论,网上BB师生、生生互动和欧亚博客师生交流互动,在互动中能够领会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能够有效的运用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解释自己的观点,学会运用证据支撑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学会鉴赏并培养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准确率达到80-90%。

学习目标3:大部分学生能够以形成的记忆性的、特定事实性的实际知识和互动性的讨论交流而形成的理解性的概念性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社会现实需要进行组织、提炼、发现与评判,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创作(如作品鉴赏、社会评论、名家名著研究性论文及其报告等),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鉴赏能力与逻辑表达能力,最终建构形成自己的应用性和程序性知识,在学习与鉴赏中加以应用,从而思辨吸收,融会贯通,提高素养,准确率达到7090%。

3.4设计制定“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学生学习评分计划与测评方式

(1)评分计划,如表1所示。

(2)测评方式。

①测评作业分数,如表2所示。

②测评作业等级,如表3所示。

注意:本课程所有的学习任务需按时间节点完成方能获得大纲规定的学分。迟交一个星期的作业会相应降低一个等级。

3.5制定“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学习表现行为

本课程活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希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如下行为:按时上课(旷课超过三次取消资格)、认真听讲、参与讨论,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分享(创作、评论与鉴赏、学习报告,ppt展示等),情景模拟、头脑风暴。

我们推广专题讨论和讲座、师生互动、情景模拟教学、学生参与演练等教学形式。学生还应及时登录BB系统和欧亚博客互动,按时提交相关小作业,完成有关测试,浏览课件,阅读资料,参与网上讨论等异步学习。

4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7

分享首先意味着师生之间彼此的关切,意味着要关注对方的现实生活处境、学习过程中的需要与感受以及学习新知识所具备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偏好。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在你的眼中,每个学生都在你的心中”,要让教学过程充满吸引力,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到学习之中。

其次,分享意味着师生之间平等的给予。给予什么?给予彼此支持,给予积极的回应,包括肯定、赞许、建设性的建议等。当然,在课堂中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给予学生明确且正确的指引。学生良好的学习姿态、对教师充满热情的支持,都将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再次,分享意味着师生之间心灵的真诚晤对。真诚,是优质教学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它意味着彼此之间的情真意切,真心希望对方进步、成长和幸福。真诚还意味着没有煞有介事、装腔作势的说教,没有故作姿态、道貌岸然的表演,没有故弄玄虚、不懂装懂的伪饰,也没有鹦鹉学舌、照本宣科的应付,而是自然、朴实的精神交流。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市场营销课堂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营销理论知识和营销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书本上的主要营销理论和知识。但是,营销知识固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源于实践,由于技术、媒介和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使得营销的理念、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层出不穷、丰富多样、更替频繁。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的营销课程内容固有的滞后性弊端越发凸显,教材修订的节奏永远无法赶上营销理论和知识更新的步伐。此外,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已成趋势,多种媒介能在同一平台上达成优势互补,使得人们即时即刻获取信息变得异常便利,这也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即时搜索信息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供了便捷渠道。因此,围绕营销专业的课程教材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媒介融合条件下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内容

(一)更新教学内容――时刻关注营销理论和实践动态,及时添补前沿内容

由于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营销理论和营销手段的更新变得极其迅速。及时吸收最新的营销理论和方法,添补到课程教学中去,是完善教学内容和传授新知识的最佳路径。在现有教材中的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途径丰富和完善营销新知识:(1)关注前沿理论进展。与课程内容教学进度一致,根据相关主题,定期阅读美国SSCi索引排名top10的营销理论研究期刊,了解最新理论进展,深化课堂中的营销理论教学;(2)关注市场研究和营销实践研究的各种期刊和杂志;(3)关注几个重要的从事营销实践研究的公司或咨询集团的研究动态;(4)关注营销类的几大门户网站,了解最新营销方法、工具和手段,同时学习行业内部人士的营销实践经验;(5)关注各行业中的市场领导者企业的营销实践及其采用的营销工具和手段;(6)关注各行业著名企业家的营销行为和动向。以上这些渠道是获取最新营销理论、观点、思想、方法和策略的重要途径,是增添营销新知识的不竭源泉。以上这些内容须在授课教师的指引下,由师生共同完成。

(二)变革教学方式方法――讲授为辅,开放式讨论为主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即教师讲授为主,辅之简单的“师问生答”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不足之处日渐显露。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课堂的绝对占有,学生接受知识过于被动,学生参与程度过低。它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因此,必须变革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分享和互动的氛围中开展课堂教学。

本文提出“讲授为辅,开放式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它由教师讲授、前沿问题与答疑、主题式营销实践案例分享三个环节构成。“教师讲授”是该方法中的基础环节,主要由教师讲解课程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并介绍相关知识的前沿动态,同时提出一些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前沿问题与答疑”是该方法中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讨论和解答相关知识的疑问和前沿问题。“专题式实践案例分享”是该方法中的核心环节,通过焦点小组的形式,由学生按照与教学内容同步的主题查找和撰写最新的实践前沿案例,先分享案例,再引出或提出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通过辩论式、开放的互动方式,共同探讨和学习。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主动性、互动性、分享性及创造性等优势。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活跃课堂氛围,最大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分享、激辩、探究式的学习

以网络为支撑的媒介融合,使得各种数据资源能同台开放,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想要的各种信息,因此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适应营销课程学习的特点,本文提出更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称之为“分享、激辩、探究式学习”。“分享”包括案例分享和观点分享两个方面。案例是指与课程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营销前沿案例,它通过焦点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它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准备,多渠道多角度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完备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撰写。观点分享,既包括焦点小组在案例中提出的观点,也包括在课堂上和案例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发起的开放式提问,并经过学生激辩归纳出的观点。“激辩”发生在讨论环节,主要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和学生自由提出的问题及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得出令人信服的见解。“探究”应用在前沿理论的搜索、前沿案例的写作和观点辩论过程中,它是一种问题式学习方法,通过问题来激发思考,集思广益,从多渠道搜集证据和观点来阐释疑问。这种方法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一)资料准备与向同行学习阶段

资料准备既包括收集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又包括教学改革内容中需要的文献资料。首先,要广泛搜集与课程改革内容关联紧密的各种教学方法类的教改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剖析,认真归纳、总结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观点、论据,为课程改革的研究积累和奠定扎实而有力的理论基础。其次,营销的最新理论和知识资料是本项目要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它们可以从前述教改内容中的六种来源中获取。这些信息来源是保证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最佳途径。这些资料的收集和积累贯穿整个教改实施环节。

与同行交流,向同行学习成功经验,能为课程教改的成功开展和实施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课程改革的负责人要与国内多数著名高校的营销同行长期保持密切联系,这些名校同行无论是营销理论研究、营销实践,还是营销教学研究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因此,通过观摩优秀同行的课堂教学和座谈等方式学习同行经验,能为顺利实施教学改革发挥示范和参考作用。

(二)教改执行实施阶段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环节是本项目的核心。在该环节中,教师的新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新学习方式将得到最好的检验,二者在本质上高度统一。为了保证新方法新方式达到预期目标,实施方案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享、开放讨论三部分内容。在时间安排上,这三部分内容分别占总时间的50%、20%、30%。具体的实施方案的设计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课堂讲授内容包括课程教材内容和新添内容两方面。教材内容是基础,但在讲授的时候要突出重点,力求精炼,重在解析,目的是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新添的内容是前沿,在教授的时候重在强调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理清知识的演变和发展脉络,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视角。两方面内容在教学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从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课堂的引导者,从主角转变为配角,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2.督导学生编写和分享优秀案例。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大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它主要通过教师选编案例给学生分享,但这种传统的案例方法中的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有必要将传统的案例法做适当的修改,让学生直接成为案例编写的主角,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后,可以将案例法分解为两个阶段,先后由学生编写案例和课堂分享案例组成。“案例编写过程”首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根据课程进程内容的相关主题进行编写。这要求学生在预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材料,再经过小组的认真研究,最后编写成案例做成ppt形式,其中要有小组的观点和建议,还要引出值得讨论的问题。案例编写在课堂学习之前完成(在报告的过程中也可以及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补充信息),由教师每次课后布置下一次的主题。“分享过程”是一个开放式的聆听与反馈过程,要求其他学生对报告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思考,及时提出疑问(要求学习小组做好记录,之后要求回答),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参与后续环节的讨论。

3.主持好开放式讨论。开放式讨论既是新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关键部分。这种讨论方式主要由“问题”引起。问题来源于三个方面,包括“学习小组”总结的问题、案例分享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作最深入的探讨,通过激辩过程,形成共识性的观点,最后由教师作总体的评述。

(三)教改的评估、检测和改进阶段

课程教学改革重在“改什么”和“如何改”,但对改革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测和改进更是关键。教改总的建设周期至少为一年,分上、下学期。整体评估发生在上学期,下学期进行改进,但在执行过程中,每次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四、总结

本文旨在探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课程的教师该“如何教”和营销专业学生该“如何学”的问题,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主要得到以下三个结论:(1)以课程教学知识为基础,及时关注和查阅营销前沿理论和实践,添补营销领域的最新知识。(2)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和实践“讲授为辅,开放式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在凭借适当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群情激昂的互动氛围中擦出思维火花,创造知识。(3)指导学生转换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践行“分享、激辩、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听讲”式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只有通过“分享、激辩、探究式的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陈英,邵春梅.“参与型”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8(4):90-91

[2]马建华.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和法律等专业中的应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1):36-38

[3]邹启明.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型学习模式――交际课堂小组活动的组织与监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2):66-69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9

与学科课堂提问不同,心理活动课的“分享”主要指在较为安全、开放的团体氛围中,师生就前面的活动或整堂课的体验进行互动,表达感受,增进心灵沟通。可以说,“分享”是一堂心理活动课的灵魂。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或流于形式,师生的收获可能仅停留在“玩游戏”层面,而游戏引发的体验则无法转换成心理成长的养分。那么,如何促进分享环节的心理能量流动呢?

一、从具体课堂策略来说,要促进分享过程的心理互动

一堂课的能量,一上课便开始了。因此,分享前后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紧密衔接。

(一)分享前,能量积聚

1.巧设课堂环节,引发心理体验

认知、体验、分享是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模式,也是层层深入的过程。学生对主题的认知、体验是分享的前提条件,没有任何心理铺垫的分享是无米之炊。认知环节的设计,不仅要做活动体验前的认知准备,也要为分享积累语言素材。体验环节要以活动为主,体验形式多样化,学生既带着一定的认知参与体验,也在体验过程中触发内心感受。

2.分享问题有梯度,层层递进心理能量

分享问题应以开放性或半开放性为主,尽量少用封闭式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紧扣主题,层层深入,逐步递进。例如,“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有何感受?”这样设问,学生较为容易进入分享状态,说出自己的感受,但不利于心理能量集中。“结合主题,谈谈这个活动给你什么启发?”这样设问,分享具有指向性,但不够层次化。在“学会赞美”一课中,针对学生中的反向赞美现象(表面赞美实为取笑),教师设计了三个分享问题,即:“像这样的反向赞美,你们喜欢吗?”“如果你是被‘赞美’的那个人,心情如何?”“假如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怎样赞美?”随着设问的步步深入,学生心理能量的互动也层层递进,心理成长也在悄然发生。

(二)分享过程中,能量碰撞

1.丰富分享形式,激发参与动机

一般而言,在团体动力发展良好的课堂,学生热情参与,积极分享,心理能量自然流动。但很多课堂,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高,分享时则非常被动,甚至出现集体沉默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诱导”性游戏,刺激学生参与。例如,“音乐传球”游戏,要求音乐停时球在谁手里便由谁分享。“玩色子”游戏则更适合小组分享。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转盘和几个色子,转盘上按照刻度写上每个组员的名字,掷色子的点数指向谁,就由谁分享。如果说这两个游戏都是随机抽取,那么“一句话”游戏则要求全班学生参与,按顺序每人用一句话表达感受。

采用游戏形式分享,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有利于集中团体注意力。当然,教师要注意课堂时间管理,不能让游戏喧宾夺主,使分享环节失去原有意义。

2.积极关注,提供心理支持

当学生进入分享状态,教师应接纳、尊重学生的观点,对他们的言语和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有位教师在小学四年级开展“认识自我”心理活动课,芳芳同学在分享环节说自己额头有个疤,总是低头走路,抬头怕别人议论。教师先是肯定了她的坦诚,然后做了如下互动。

师:小苗,你是芳芳的同桌,你知道她额头的疤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苗:其实,我并不知道她额头有疤。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芳芳头上有个疤痕?

仅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同学四年了,你们注意到芳芳身上的其他特征了吗?

生1:学习很努力。

生2:字写得很好看。

……

小苗:设计的黑板报很漂亮,课堂笔记很认真,乐于助人。

师: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不足的地方,别人根本没有注意。就像芳芳,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你身上的闪光点,善良、积极的一面。老师很欣赏你的坦诚,欢迎你来找我聊天,相信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如此,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以积极关注的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积极、正向的一面,逐步引导其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增强心理能量。

3.融入咨询技巧,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分享时,适时融入心理咨询技巧,是专业特点的凸显,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更是促进能量流动的策略。参与性技术可以帮助梳理课堂、澄清问题、启迪思考、把握方向。倾听、鼓励、重复、具体化等咨询技术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享陷入盲目、混乱、无指向性的境况,使分享有秩序地开展。当课堂中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时,可采用影响性技术,如面质、情感表达、自我开放等技术进行处理。对于影响班级团体动力的现象,若不及时干预,时过境迁,缺乏当前此刻的氛围,则会减少辅导的效果和意义。当然,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处理,“个别学生的深层次问题和剧烈的情绪波动并不适宜在团体中作出处理……教师可以先稳定学生的情绪,暂时‘忽略’问题,留待课后个体辅导时进行处理”。

此外,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非言语行为,如支持的眼神、关切地摸摸头、心领神会地拍拍肩等,促进分享能量的顺畅流动。

(三)分享结束后,能量延伸

1.安抚情绪,放松身心

分享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后续的其他学科课堂。例如,结合主题,配合音乐,做个放松冥想。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做放松操,舒缓情绪。

2.布置趣味性家庭作业

与学科家庭作业不同,心理活动课的作业主要以内心体验为主,旨在把一堂课的心理能量延伸到课外,且对后续的心理活动课起衔接铺垫作用。情绪类主题活动课,有些教师会让学生绘制“一周情绪晴雨表”,了解跟踪自己的情绪。“学会赞美”一课,教师让每位学生从幸运盒中抽取一个名字,名字的主人就是自己观察的对象,要保密不能让他人知道。学生要尽可能地发现其优点,把具体的事件写出来。这样的作业,把课堂上的心理能量延展到课后,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极有意义。

二、从长远发展来说,要加强师生的心理建设

分享环节的心理能量自然流动乃至灵动,单靠一些课堂辅导技巧与方法远远不够。它需要教师较强的专业底蕴、班级的团体动力发展良好等系列条件的支持。

(一)教师心理建设

一个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建设情况和专业底蕴,对分享环节的能量流动至关重要。教师的心理建设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储备、辅导理念和技巧,还包括察觉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等专业品质。察觉能力,主要指教师对课堂上团体心理的察觉。学生的眼神、表情、转笔的动作等传递了怎样的信息?现场分享情况适合深入还是就此打住?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察觉和判断。

a班级存在排斥“特殊生”现象,个别体相偏胖的女生和个子矮小的同学经常被拒绝在“班级圈”外。因此,教师在开展人际关系主题的活动课时,设计了“柏林墙”游戏。要求每个小组围成一个牢固的“柏林墙”,一个学生在圈外使劲冲进圈里,成为大家庭的一员,但集体的阻力超乎他们的想象,所以挑战成功的不多。最后,全班围成一个大圈,学生自愿挑战。在雄壮的背景音乐中,从小组“柏林墙”到班级“柏林墙”,每个圈外学生的内心体验着被拒绝的失落与委屈。分享的时候,一片沉默,好几个女生偷偷抹眼泪。辅导教师敏锐察觉到,这不是冷场,而是心理能量在无声中流动。如果此刻教师不断地提问、引导分享,反而会破坏团体氛围,因为上课主题在前面的认知环节已经明确了。因此,教师选择让无声持续,沉默的学生在思考,哭的学生在宣泄。作为结束语,教师轻轻地、安抚似地说道:“班级是一个团体,使我们有了心理归属感。如果自己是这个班级的成员,却没有被其他同学接纳,心里该多难受呀!同学们,让我们推倒这堵‘柏林墙’,接纳每一位成员。”或许,某种情况下,无声是分享的最高境界。

其实,在与学生的分享互动中,教师也在不断累积能量,成为心理建设的宝贵资源。教师心理建设越丰富,越有利于分享环节的能量互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帮助也越大。

(二)班级团体动力建设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篇10

教学风格以“亲和”为特色,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既关注数学本身的“亲和”,又强调要“亲和”地学。其领衔的名师工作室致力于“亲和数学”的研究,着力构建数学内涵与儿童趣味相和谐的数学学习活动,既关注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又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与生活世界,使儿童获得生命成长。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方程》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练习内容参考第8~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内涵。

2.进一步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3.在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小黑板;(学生)学习单、错题集等。

课堂实录:

一、简单回顾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将进行有关“方程”的第一次分享会,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

生1: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等式和什么是方程。(板书:等式和方程)

生2:我们还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板书: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二、热情分享

(一)小组交流

师:关于这两项内容,大家有些什么学习体会与经验呢?先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要求(屏幕显示):

四人小组任选其中一项内容进行组内交流活动。

(二)全班分享

1.分享有关“等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与学习体会

师:哪些小组是选择第一项内容的?选两个代表来跟全班分享。

(一小组的两位同学上讲台前当小老师跟大家分享,全班互动)

小老师1:我们想先举个例子考考大家(边说边板书)。3+7=10,这是一个等式还是方程?

生3:这只是一个等式。

小老师1:(边板书边问)那3+x=10,这又是什么呢?

生4:这也是一个等式,还是一个方程。

小老师1:是的,我们小组认为,等式就是含有等号的式子,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全班掌声响起)

小老师2:我们还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边画边问)如果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等式都放在这个口袋里,那方程应该在哪呢?

生5:方程已经被装在这个大口袋里面了,应该是里面的小口袋。

小老师2:(边画边讲)是的,也就是说,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2.分享有关“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相关知识与学习体会

师: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赞同。那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第二项内容?

(另一小组的两位同学上讲台前当小老师跟大家分享,全班互动)

小老师3:(把学习单放在展台上)

大家看我们这两题解方程,解第1题的方程时用了等式的哪个性质?

生6:用了等式的第一个性质,就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小老师3:是的,我们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6.4,得出方程的解是x=6.8。那第2题用了等式的哪个性质呢?

生7:用了等式的另一个性质,就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小老师3:是的,我们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5,得出方程的解是x=35。

小老师4:我们小组总结了一下,发现不管是用等式的哪个性质来解方程,其实都是为了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就得出方程的解了。(全班掌声)

师:感谢这个小组分享了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经验。那就让我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方程。

屏幕显示题目:x÷9=90x-54=18,学生独立解方程。

师:来吧,谁愿意跟大家讲讲是怎么解的?

生8:我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9,这样等式的左边就剩下x,所以x=810。(掌声)

生9:为了把方程左边的“-54”抵消,我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54,我算得x=72。(掌声)

师:老师发现英哲同学做得跟大家有些不一样,英哲,你能跟大家讲一讲吗?

生10(英哲):我是这样想的,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9,那么左边“÷9”跟“×9”正好可以抵消,所以我就把它们想在心里,直接写x=90×9。

师:谁能上来圈一圈,英哲把什么想在心里了?

生11上来圈:

师:那英哲这样“想在心里”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生12:可以让解方程来得更简单,写起来也更方便。

师:感谢英哲的分享,让解方程的过程变得更为简洁。(全班掌声)那第2题哪些部分我们也可以“想在心里”省略不写呢?

生13上来圈:

师:以后我们解方程既可以像以前那样做,也可以用英哲“想在心里”省略写的方法。我们再练两题解方程。

屏幕显示题目:0.9x=2.4376+x=91,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学生都自觉使用了“想在心里”的方法。

三、质疑解难

师: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睛里读出了智慧与自信。又到了“我是小问号”的时刻了。

1.小组交流

师:拿出我们的错题集,看看自己整理的错题以及“我是小问号”部分,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先在小组里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一会儿再全班交流讨论。(上图是学生错题集的部分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讨论

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的?或者虽然你们已经解决了,但觉得这个问题也值得全班分享?

生14:71+29=x,这是不是方程?

生15:10-()=2是不是方程?

生16:20÷x=4,这个方程怎么解?

师:我们来整理一下,这三个问题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是不是”方程的问题(板书:是不是),一类是“怎么解”方程的问题(板书:怎么解)。我们一个一个来研究讨论。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认为它是方程的举手。(大部分同学举手)

师:认为它不是方程的举手。(4个同学举手)

师:来吧,都来说说理由吧。

生17:71+29=x不仅是等式,而且还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生18:不对,这个x没有意义。

生19:可它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呀!

生20:我们可以把x用手盖住,发现71+29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算式了,所以这个x完全没有用。

师:咦,我们可以读一读其他几个方程,来体会体会他们所说的“没有意义”和“没有用”。

生齐读:3+x=10,x÷9=90,x-54=18。

师:跟这几个方程比,(指71+29=x)这里的未知数x有什么特殊的呢?

生21:这里的x单独在右边,而其他的方程中,未知数跟已知数在一起的。

师:是啊,在这些方程里(指刚读的3个方程),未知数与已知数是平等的,未知数也参与了列式;而在71+29=x中,x待在等号后面不干活。

生20:所以我认为这个未知数x根本没有意义,71+29=x也就不能算是方程。

师:知道吗?关于这是不是方程的问题,老师们也一直争论不休,张老师在自己的QQ空间里转载了很多专家的说法,也写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同学们想阅读吗?

生齐:想!

师:建议大家在阅读前、阅读后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正如刚才大家所说的,在71+29=x中,未知数x没有意义、没有用,所以以后我们自己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尽量不要列成这个样子。

师:再来看第2个问题,10-()=2是方程吗?

生22:是方程,因为“()”也可以表示未知数,所以这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且这个未知数还参与列式了。(全班掌声)

师:最后一个问题,怎么解方程20÷x=4?大家试试看吧。

(学生尝试解方程后交流)

生23:我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的。

师:他的解法跟我们以前的解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24:这种解法也是利用了等式的性质,但是以前都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以同一个数,而这里是同时乘x。(掌声)

生25:我是根据未知数的位置来解的。未知数是除数,所以就等于20÷4。

生26:我还有一种方法,我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4,这样方程就转化成5÷x=1,这样就知道x=5。

师: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大家觉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25: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想办法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掌声)

师:解决了“是不是”与“怎么解”的问题,我们再来研究“为什么”(板书:为什么),为什么要学方程呢?

生27:方程可以解很多难题呢。

师:关于方程的魅力我们可以一起来体会。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竞赛。当屏幕上的题目出示完毕,我们比一比,谁最先举手,能用方程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

屏幕显示:今天早上,8路公交车从江苏路站出发时,车上有x人。到傅佐路站时,下去4人,上来6人;到西流湾公园站时,又下去5人,上来9人。这时,车上有12人。那么从江苏路站出发时,车上有多少人?

(题目出示完毕,几乎全班举手)

生28:x-4+6-5+9=12。(全班掌声)

师:这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你们是怎样又快又对地列出方程的呢?

生29:我们只要按着题目的意思顺着写就行了。

师:多形象的一个词啊!“顺着写”,知道吗?“顺着写”是方程最大的魅力!

师:关于方程的魅力我们继续来体会。

屏幕显示:

师:任选一题,来说说吧。

生30:我选第3幅图,4x=72。

生31:我选第1幅图,4x=72。

生32:我选第2幅图,4x=72。

师:咦,图不同的呀,为什么列出的方程却相同呢?你还能试着编一道用4x=72表示的题目吗?

生33:小芳每天看书x页,4天看了72页。(掌声)

生34:四个同学都有x张邮票,一共有72张邮票。

(还有很多同学继续举手)

师:这样的问题能编得完吗?

生齐:编不完。

师:是啊,一道方程竟然可以表示无数个问题,一个方程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概括性,这也是方程的魅力。

四、考考自己

师:真诚地祝贺大家在分享的同时,又有了那么多的体会与收获!最后,让我们来“考考自己”。学习单的反面,独立完成。

1.看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2.看图列方程,不用解答

一瓶800毫升的果粒橙,正好倒满5个小杯和1个大杯。

课后思考:

周国平说:“教育不是制造,学生不是产品。所以衡量教育质量,不可能用外在的需要、外在的目的来制造机械产品,来制定指标,用指标来衡量。所以,要提高教育质量,一个前提就是把学生当成人,了解学生的生长,对他们的培育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说我们要真正做到教育目标上以人为本,教学方式上人性化,那么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课堂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积极状态。

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课堂,首先把学生看成一个真正的人。把学生当成人性意义上的人,让他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人性的丰富、做人的尊严、做人的快乐,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其次关注个性的发展,把每个学生看成独特的个体,让他最好的禀赋能够显示出来,得到发现,得到发育。

《“方程”分享会》是在学生学完“等式和方程”“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后的一节练习课,但它又与一般的练习课稍有不同,是让学生以分享的形式进行自主交流与自觉练习,并在自由分享的过程中提升认知的一节“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课堂。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课型不是公开场合的作秀,“分享会”“经验会”“讲评会”等一系列课型,是我们琅琊路小学开发的数学常态课堂。“分享会”所呈现的一些课堂环节也是平时课堂的一些常态动作,如“数学分享”时刻、“我是小问号”时刻,等等。

在今年3月3日举行的南京市小学数学教学现场会上,本课向全市的领导、教师开放,南京市教研室朱宇辉主任评价:这是一堂表达学生学习力的数学课,更是一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数学课。《“方程”分享会》绝不是一堂精雕细琢的课,甚至不是一堂可以“试上”与复制的课,说得更直白些,它就是一堂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裸课,为什么能得到专家的赞叹呢?我想这也正应了“最常态的课便是最好的公开课”这句话。

认真思考本课,以下几点表达了学生在中央的教学理念:

1.学习经验源自于学生的真切感受――真分享

课开始时的“热情分享”,学生始终以“主人”的角色参与活动。小组分享时,学生们围绕主题轮流说自己的认识与学习体会。每个同学既要说清楚自己的体会,还要听懂别人的认识,最后还要综合本小组的经验,以便全班分享。我们看到:有的小组在组内分享时有相互纠错的过程,有的小组有相互质疑的行为,更多的是相互补充与提醒。小组分享弥补了教师无法面面俱到的缺憾,让课堂里所有的声音都得到了关注与承认,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彼此聆听的能力。

在“全班分享”时,同学们又呈现了属于他们的精彩。“我们小组认为,等式就是含有等号的式子,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果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等式都放在这个口袋里,那方程应该在哪呢?”“不管是用等式的哪个性质来解方程,其实都是为了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就得出方程的解了。”……学生们的语言是稚嫩的,也许还不够完美、不够科学,但它们却是学生们自己的真切感受,是学生们自己的独特体验。

学生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只是初步学会了解方程,如何帮助他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形成相应的技能呢?在一般的课堂里,一定有老师的说教,可在这里只有学生彼此之间的分享。英哲同学的解法跟大家不一样,英哲分享说:我是这样想的,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9,那么左边“÷9”跟“×9”正好可以抵消,所以我就把它们想在心里,直接写x=90×9。老师抓住“想在心里”这一策略,使解方程的过程更加算法化。同学们通过比较、评价不同的方法,在算理与算法并行的同时,掌握了解方程的技能,让解方程的过程更简洁,让解方程的思考更加流畅,也与中学里解方程的“移项”等方法相接轨,有利于提升解方程的能力。

正因为分享的学习经验都是学生的亲身体会,所以在整个“热情分享”时刻,课堂氛围始终如此轻松、自然、平等,学生不必严肃拘谨,没有正襟危坐,有的只是愉快的分享、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彼此会心的笑脸。学生真正地站在了课堂的中央,真实地拥有了一个乐于表达的课堂、促进自我内在对话的课堂。

2.研究问题源自于学生的真实疑惑――真研究

在质疑问难环节,同学们首先以自己的错题集为载体,根据整理的错题及记录的“我是个小问号”内容,开展自我剖析与互相帮助的小组活动。有的同学在小组里坦诚地说出自己的错题经验,有的同学在小组里寻求帮助,也有的同学相互一起交流、争论着某一问题。此时,每个学习小组都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每个同学都能在小组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看得见的生长。

学生以主人的姿态交流自己的学习,包括自己的问题与疑惑,有些疑惑在小组内得到了解决,也有些疑惑小组内不能解决,于是就有了全班讨论。在全班讨论阶段,同学提出了“71+29=x”与“10-()=2”是不是方程的问题,还提出了怎么解方程20÷x=4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只是作出简单的解答,或者是苍白的说理,而是依然让学生站在课中央,把话语权给学生。学生对于71+29=x是不是方程的问题,尽管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但在学生的争论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对于方程内涵的理解:方程不仅仅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更是把未知数摆到与已知数同等的位置参与列式。

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课堂的关键是体现“人”与“人性”,“71+29=x”是不是方程的问题是教育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选择了直面,更是在学生争论后,善意地告诉学生,教师在自己的QQ空间里写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并转载了许多专家的观点,引导学生去再阅读、再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与教师是如此地平等,包括机会的平等、表达的平等、精神的平等……学生的学习不会因为40分钟的结束而停止,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课堂是促进学生41分钟发展的课堂。

无论是对于“是不是”方程的问题,还是“怎么解”方程的问题,因为都是学生自己的真实疑惑,也就有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与热情,学生始终以小主人的姿态主动、自觉地研究问题。

3.学习习惯源自于学生的真情经历――真养成

数学学习一直强调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良好的学习习惯哪里来?一定不是仅凭单调的说教就能形成的。本课学习中,学生表现出了优秀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堂学习习惯与课后作业、思考习惯等。具体如错题整理的习惯,及时记录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合作学习、相互质疑、懂得分享的习惯,等等。

课上完后,听课老师们纷纷上来,查看学生的错题集,发现我们学生的错题集上有与众不同的一栏,那就是“我是个小问号”部分,同学们会在这一栏里随时记录自己的问题,以便共同研究与探讨。听课老师们还索要了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单,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愿意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自己的同伴。

听课老师们疑惑:为什么这些学生拥有如此好的学习习惯呢?没有更多的理由,这些都只是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也许一开始还有些制度化的成分,可当学生们亲身经历,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后,这些“习惯”也就成为学生们自己最自然的需要与最真实的学习品质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中央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不作为的课堂,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更智慧的作为。如在本课的质疑问难阶段,学生们提出了“是不是”与“怎么解”的问题,老师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为什么”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真实经历,学生真切体会到了方程“顺着写”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方程是一种模型的思想,认识上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