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灌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9:29

高效农业灌溉篇1

关键词:新疆节水灌溉问题措施

水是生命资源,由于新疆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新疆农业的发展只能选择节水灌溉技术,以消除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经过十多年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新疆已经成为了全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区和领先者,但是在新疆节水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一、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基本情况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农业生产需水全靠灌溉。一方面由于缺水、少雨,一方面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致使新疆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草场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农业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工程设施设计标准低,受损严重,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浪费严重。

目前新疆正处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对水资源的需求愈发严重,尤其是新疆农业的发展,大部分依靠灌溉用水,对灌溉技术的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只有建立高效节水型的灌溉农业,才能缓解新疆的用水需求,也是新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二、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遇到的问题

(一)水资源严重匮乏,用水矛盾突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当前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影响很大,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增长有限。新疆是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作为保障。由于水资源匮乏,有的地方出现了抽用地下水的现象,导致生态水源被过分掠夺,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用水矛盾日益突出。节水灌溉工程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政府宣传力度不大,农民缺乏节水观念。农民是发展节水农业的主体,但是政府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中,对农民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导致了农民对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不清。而且,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不严,水价较低,造成了大多数农民自行采用引渠灌溉、沟灌和漫灌等方式。与此同时,农民在水资源的利用上还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须珍惜的错误思想,严重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新疆的水利设施建设始终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水利工程的投入上严重不足,拖欠多。新疆地区有众多的河流流经,但是却缺少主体性的水利控制工程,已经建成的水利设施的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工程的效益低,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高效的利用和供水。

(四)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做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府的水利政策措施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节水政策、奖惩体制等处于滞后的状态,导致管理部门在管理上的松懈、不到位。另外,农民节水意识的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三、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要提高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全局出发。首先要合理规划农业用水的发展布局,切实提高对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其次,制定出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规划,划出节水灌溉技术的重点区,对重点地区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并根据水资源的状况,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法规支持。为了加快新疆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政府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对水资源浪费的惩罚,奖励对节水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扶持,银行采用低息或无息贷款的方式让农民具备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和器材的能力。

(三)加大节水农业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政府要加大对节水农业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节水的意识。制定新疆节水农业发展各项内容的完成时间表,分配到各个基层,长期性和经常性地进行专项检查,把发展任务落实到实处,将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作为领导的考核标准之一。

(四)积极完善各种配套的综合管理制度。政府要加大对节水灌溉设备、器材生产厂商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或提供贷款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生产技术的政策支持和补助。将农业生产节水设备和器材纳入农资产品中,使农户和企业都能享受到农资产品的减免增值税政策,从而进一步降低节水设备的生产成本。

一方面,企业节水设备的工程管理要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对节水人才的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将节水技术带入基层,走进农户。亦可以举办技术培训讲座,加强农民对节水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对节水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力度是一项持久的重任,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农业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苏荟.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2]周和平,王忠等.新疆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模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2).

[3]朱彬彬.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

高效农业灌溉篇2

关键词:高效节水;诱致性技术选择;要素资源的稀缺性;灌溉技术

1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现状研究

宁波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亿立方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作为用水大户,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普遍比较低。

1.1农业用水量变化情况在农业用水方面,对于宁波来说,主要包括农作物、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以及畜牧用水等,其中,用水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农作物灌溉。气候、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产生影响和制约,因此每年的灌溉补给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农田灌溉用水量方面,1980年全市约为12.02亿m3,占全市年用水量的86%;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及推广使用节水农业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总用水量中,农田灌溉用水量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到2013年农田灌溉用水量为5.73亿m3,占用水总量的32.4%。

1.2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现状截止2013年,在总供水能力方面,宁波市水源工程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1亿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83.38千公顷,有效实灌面积达到180.5千公顷,其中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09.54千公顷,占55.2%。随着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各县区(市)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投入运行,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管道灌溉、渠道防渗、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3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达82.13千公顷,其中喷微灌面积4.61千公顷。

1.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模式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主要模式有工程性节水灌溉技术和非工程性节水灌溉技术,其中非工程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水稻薄膜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节水型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喷微灌技术[1]进行重点介绍。

在目前农田灌溉中,渠道防渗是主要的输水方式,采用混凝土U型渠道、预制空心板梯等防渗技术,由于糙率小,流速快,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该灌溉技术利用小于0.2mpa的水压力,将水通过管道直接送到田间进行灌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通常情况下,水的利用率超过90%。在河网提水灌区和自流条件好的灌区,低压管道输水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在成本投入、灌区要求方面,这种灌溉及时要求比较高。

喷微灌是现代高效节水的有效灌水技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管道上的喷头、滴头、微喷头、滴灌带等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土层和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具省水、节能、精量、适应性强等优点。2010年-2014年期间,全市微喷设施累计收益面积307526亩,投入总资产共计5.98亿元。

2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农业节水政策机制不完善。目前,农业节水政策机制建立,给全市农民带来很多政策,同时对农业节水也取得了很好成效,但也存在些小问题,节水补偿政策只能让很少一部分农民收益,大部门农民要建设节水设备,要花费很多成本,跟农业收益慢有很大矛盾;也有县区对于节水补偿没有及时落实,长期耽误农民投入农业再生产,不利于农民以水资源配置来调整种植结构,激励农民发展节水。②节水建设与管理体系不完善。节水工程建设投资渠道多,建设标准不统一,节水工程实施后难以衡量节水工程的实际效果。③水资源管理手段不先进和灌溉技术选择不到位。目前,许多灌区农业用水计量措施设施不到位,由人工完成水资源的使用、管理、计量、监督,缺乏高科技支撑。同时对于灌溉技术选择不明确,整体上停留在前面所述模式,未对实际的灌区情况、农作物类型、水源方式、投入资本及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评价上进行精准选择模式,导致存在用水浪费现象,投入太大,收益太慢等问题,影响农业节水实施和贯彻落实。

2.2主要原因分析针对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二方面进行分析:

2.2.1农业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导性选择分析农业技术变迁是资源禀赋稀缺程度决定的不同供给弹性资源的相对价格的诱导反应,也是对现代农业要素相对价格下降的反应。同样,水资源的稀缺会诱导节水灌溉技术的变迁,资本的投入、相对价格便宜的节水设施产品诱致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遵循着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施莫克勒-格里克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对诱致性技术选择做出很好地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技术是由节约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和具有更大市场需求诱致而产生了技术创新和选择[2]。

宁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市场需求的诱致性技术选择,在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需求的市场诱导下,科研部门、企业等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创新,通过科研、试验和推广取得了相对价格适合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产品。节水灌溉设施产品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快速的大面积推广。农户遵循成本和收益的原则,用资本代替传统的灌溉技术,选择了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初期也遇到很大阻力。只有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采用,企业生产的节水产品才能达到最优惠的价格,并且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交易费用及节水设施及产品的应用成本才能降低到最低。

2.2.2农业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导性选择分析农业技术的选择行为一般遵循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3]。宁波体制虽使得农业所处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但是,宁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仍然受到要素资源稀缺性诱导,以水资源和农业产品为主的稀缺要素资源诱导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变迁。农业基地遍布宁波边远区的各地,许多农业合作社建立在偏僻山区,地处风头无水,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水资源非常稀缺,要素资源的稀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宁波农业生产(特别是果业)一直面临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有效地解决了要素资源的稀缺性。

宁波对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的选择最主要是解决山丘水资源稀缺,可以说水资源日益稀缺加速诱导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近些年气候极端变化,在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抗争过程中,节水水源,兴修水利,发展节水灌溉,则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解决水利灌溉的建设中,宁波为适应不同时期对稀缺水资源的需求,在经济可接受的程度下发展适宜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其目标都是为节约日益稀缺的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朝着更加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变迁。宁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以水资源和劳动力稀缺为主要稀缺要素资源及其它要素稀缺共同作用诱导反应的结果,要素的稀缺和要素价格变化致使宁波市及农业基层生产部门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产生了诱致性技术选择。

3政策与建议

3.1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发挥稀缺对行为诱导

3.1.1合理配置农业用水,监督农户节约用水宁波市政府、水利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通过水资源的配额限制诱导灌区地方政府推行节水灌溉,采取节水行为,引导和推动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一个区域或灌区的农业水资源配置合理,水资源稀缺性能诱导政府、农业基层组织、农户等采用更加节水的灌溉技术以节约稀缺的水资源。

3.1.2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开展农业高效节水建立节约水量交易机制,构建交易平台,利用水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农户,对节余水进行交易,保障农民在水权转让中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农户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政府引导和监督灌区水权交易,构建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监控的水权交易体系,促进灌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2优化相关制度和环境,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

3.2.1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制度环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国家应制定和完善农业节水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性制度限制和规范农业用水。宁波依据国家农业节水有关法律、法规,部署各县区农业节水措施,依法治理和整顿浪费水资源行为,加大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3.2.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依据我国和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宁波市县乡多级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大对乡村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服务力度。鼓励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供给企业建立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加强与农户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作物耕作后“产学研结合”服务,鼓励农业科研单位、高校从事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引导和扶持各类与节水灌溉技术相关合作组织建立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和提升合作组织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蔡伯元,奕永庆,等.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J].宁波农业科技,2012(2):21-23.

高效农业灌溉篇3

关键词:农业灌溉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就目前形势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快解决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和改革完善灌溉节水的相关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也能够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与我国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有着重要联系,也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农业灌溉中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下,人们在农业灌溉中的节水意识并不强,依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用水浪费现象,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然降水,导致农业灌溉水始终得不到有效地使用,与此同时,由于灌溉水的利用率因灌溉地区的不同而异,这样往往会减弱水利灌溉的力度。因此要着力解决水利灌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发现问题,深刻的认识问题。经分析,存在于农业水利灌溉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也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新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推广力度不大,相对高效的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局限,一般只应用在经济作物,或者是作为农业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然而,有时在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会因为不能因地制宜而大大减弱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功能性,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这就需要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向着更大的范围和规模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2.2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的缺乏

由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和灌溉区域的划分不清,导致人们的管理职责混乱,而出现了管理不严,调度不灵等管理问题的频发;再有,因为相关部门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项目的资金投放数额不够,导致在工程前期节水设备质量高低不同,相关设备不能配套,限制了节水工程的规模发展。工程后期维护资金短缺使得维修服务跟不上,不能及时解决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程系统的损坏率日益增加,使用寿命逐渐缩短,水资源利用效益也逐渐降低。

2.3人们的节水意识薄弱,有待增强

由于地区的不同,水资源的丰富性差别相对较大,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水资源相对不紧张的地方,人们在农业灌溉是的节水意识并不是很强,对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大,从而导致了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要从根本上使得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得以发展和推广就需要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3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及相关建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灌溉节水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自主研发了多种农业灌溉节水模式,如喷灌、滴灌技术,灌溉渠道的防渗技术等。现在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情况日益凸显,我国对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视也不断加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

3.1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

首先要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适用范围和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地势的不同以及土壤酸碱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切忌盲目扩大节水灌溉规模,不要约束在常规灌溉的条条框框中,要积极大胆地采取合理有效的节水措施,还要根据灌溉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制定相应的因地制宜节水灌溉措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及农村经济技术,建立更有效地节水模式。此外,要根据灌溉区开采条件,确定合适的开采强度,合理的布局节水灌溉系统,建立有效地节水灌溉工程。与此同时,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地创新和研发新的、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低耗能和高效率运作,更好的实现农业灌溉的节水目的。

3.2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与农业节水灌溉水利工程资金投放的有关制度。增加国家对农业节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及资金补助,以减少大部分较贫困地区的农民的资金负担,更好的建设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并明确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另外,要保证农业节水项目的资金足够,才能确保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其节水灌溉的高效性,增大农业经济收益。

3.3提高人民的农业节水意识

要从根本上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首先就要从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做起。树立人们对水资源缺乏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加大宣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水资源有效利用的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及相关技术模式,使人们主动的去节约农业用水。完善对农业节水灌溉管理的措施和制度,以有效地推动节水灌溉技术落实,实现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4总结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大农作物产量;其次,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建设;最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建设,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总而言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际到科学技术的多个研究领域,这就需要在建设、使用过程中综合各方因素,考虑周全,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发挥出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要注意完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保障足够的工程建设及维护资金,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农业灌溉节水意识,从而缓解农业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效农业灌溉篇4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应用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且合理的利用,全面提高灌溉水的实际使用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由水资源、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合而成,该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需要相关人员积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掌握好节水灌溉技术的重点,促进节水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1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1.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2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可知,当前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滴灌等现代化节水技术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范围存在局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部分地区农业水利工程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之间的产权关系并不明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管理效果,职责不清以及调度不灵活的问题,都影响着农业水利灌溉的实际效果。部分地区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往往忽视了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在部分资金紧缺的地区,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不到位,且已有的灌溉工程维护缺乏有效性,实际灌溉情况不尽如人意,相关的配套资金也存在不足,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农业节水灌溉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节水灌溉的工程设备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相关设备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并且设备运行的标准化程度较差,导致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

3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立足于现代化的角度,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统筹分析

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水利灌溉的实际效果,提高农田水利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应当立足于现代化的发展角度,对农业节水问题进行社会化经济化的统筹分析,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发展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对影响农业节水灌溉的各项因素进行统筹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节水灌溉方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增产增收。

3.2对农业节水灌溉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实际节水灌溉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在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灌溉操作时,应当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灌区内部拦蓄和灌区外部引水系统的有效应用,从整体上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去的较好的灌溉效果。

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当然要发展井灌,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修建当地蓄水工程,利用河流水源引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使在一个灌区内,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或者上游井渠结合,以渠为主,下游井渠结合,以井为主。

3.3积极完善现代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制度体系,加大农业节水灌溉的投资力度

现代农业水利工程节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适当加大资金扶持的力度,对农业水利工程在进行一次性工程投资后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有效的缓解,积极对农业水里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扶持和推动。就当前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4根据农业水里灌溉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切实做好中低产量农田的节水灌溉操作

也就是说,在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过程中,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好节水灌溉工作,掌握好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促进当地农业水利工程得到合理的灌溉操作。尤其是在对盐碱地进行水里灌溉工程操作时,应当对土壤改良等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制定出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促进中低产量农田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那么在实际的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应当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衡量,从整体上促进现代农业整体增产增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促进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高效农业灌溉篇5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加强措施

作为农田灌溉方面的重要工作,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农田节水灌溉的整体效果。本文从介绍节水灌溉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1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概述

实现科学、高效、安全、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符合当前国家关于农业方面的各项政策方针,而且其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为:首先,通过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形成合理配套的田间灌排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输水和排水能力,降低输水过程中损失,提高农田防洪排涝能力,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可以降低水资源浪费和水土资源流失危害,又可以有效节约农民进行灌溉农田费用,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具体可划分以下几种:首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工程,进行相关灌溉规划设计时,应在水利工程数量和布局上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做到耕地集中连片,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安全、有序、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继承性原则。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该地区前期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尽量保证工程结构和布局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功能更加优化,结构更加合理。

2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1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喷、微灌技术。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地下滴灌技术,此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且适于农田作业管理,特别适合干旱、多风、高温地区推广应用。

2.2推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实现灌溉渠系管道化。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今后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口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

2.3发展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土地平整是改进地面灌溉的基础和关键,因我国农田灌溉量大面广,急需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间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2.4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适合本地特点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搞好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问题,合理规划,统一布局,避免盲目引进,造成严重浪费。改良土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提高中低产田的作物产量。

3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存在着不足。在节水灌溉工程中,在工程勘察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依靠以往或已有的资料,如: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内的土壤情况不进行精确分析、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水源水质状况不进行了解、项目区内的种植结构不认真分析等没有能够认真勘察工程实地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因素,没有在获取精确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人员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一些节水灌溉工程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3.2投入机制不完善。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节水灌溉工程投入机制不是很完善。虽然我国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各级财政投入与节水灌溉发展的需求差距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收入水平也较低,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一次性投入大,国家对用于节水灌溉的投入不足,运行维护费用不是很高,节水灌溉也难以快速发展。

3.3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不健全。国家投入兴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极大推动全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由于人们对于节水灌溉的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再加上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前期投资较大,不能再短时间内见到效益。但真正能够落实节水灌溉建设的技术覆盖面积还相对较少。现今节水灌溉设备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节水灌溉行业准入制度,也没有培养一批可承担节水灌溉技术的设备生产企业,因此难以形成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4提升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4.1严格设计工程主体、确保工程规划效果。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有明确的主体,这样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恰当的解决方法,同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把每一区域的农田灌溉分配给相应的负责人,一改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严格的评审程序加入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评价当中,作为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建设单位,应做到客观甄别施工、监理单位的水平与能力,对未能达到工程标准要求的施工或监理单位,倡导运用经济手段推进监理、施工单位高素质人才的投入,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节水灌溉系统的整体规划效果。

4.2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投入力度的具体措施,如下:完善投入机制;增加融资方式;建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基金;贷款;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广大民众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投入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监管力度,确保投入资金百分之百的用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上。

4.3建立合理科学的节水灌溉体系。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中,人们的行为有了制度的约束就会更加规范和统一,一旦有违规操作止级部门就会依照规章制度对其予以惩罚,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形成自觉节水的习惯,在工程建设中就会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水源的利用率,为目的而经行施工操作监管部门一定不能放松监管的力度,要将节水理念贯彻到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并且要保障灌溉设计的有效执行,定期的进行节水理念的宣传活动,使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另外监管机制以及监管体系也要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为日后建设工程中的节水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5结语

通过对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管理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高效农业灌溉篇6

关键词: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全面加强水利灌溉中的节水建设,不断创新节水技术,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加强水利灌溉中节水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

一、加强水利灌溉中节水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需要

现今,农业用水浪费的现象较为明显,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不高,且灌溉的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每一个地区的用水效率都不一样,使得水利灌溉的力度不大。因此,加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村建设的需要

实施水利灌溉中的节水建设,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能力,来有效的实现现代灌溉,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可以使农作物得到适时的灌溉,这样不断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使农作物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促进农村建设的需要,使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具备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需要

由于生态系统建设和优化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可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水利灌溉中节水建设,可以起到节约农村建设和农村灌溉的用水量,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改善,除此之外,采取控制上游水的措施,可以使用水紧张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由此可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水环境,保障生态建设,从而有效的减少农村地质灾害的产生。

二、完善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

(一)重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

在水利灌溉中,要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就应该首先提高对水利节水灌溉的认识,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了解和关心水利节水灌溉建设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水利节水灌溉的氛围。要加强水利节水灌溉的建设和投入,制定水利节水灌溉的机制,以此来对农业用水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配,这样才可以避免水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水利灌溉中采取节水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果不符合农村的实际,那么农民就无法在节水措施中获取相应的实惠,就不能够得到农民的拥护,就更加无法起到推动节水灌溉持续发展下去。

(二)明确水利管理单位供水、节水双重职责

作为水利管理单位,在节水上面应该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且主管部门要运用节水量和供水量这两个指标来对水利管理单位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考核。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异,对于农作物来说,也会因为需水量不同而产生变化。因此,作为水利管理单位,一定要合理的调配水资源,做好供水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水利单位在做好水资源调配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对水库和渠道的建设,对主渠道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水泥的衬砌,对支渠要大量引用水泥管道和各类低压管道,这样才可以达到完善引水系统和抽水系统的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渠道灌溉的力度,实现水利灌溉中节水的目的。

(三)提高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提高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也是水利灌溉中较为有效的节水措施,它也是中国加工制造业中关键的一个增长点,所以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采取金融和财政等经济手段来对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水利灌溉中达到节水的目的。

(四)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目前,水利灌溉中节水工程的管理,已经在节水措施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效益占50%,因此,加强节水工程管理可以达到节水的效果。只有在水利灌溉中,全面提高节水工程管理,才可以使水利灌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加强节水工程管理,可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通过节水工程管理中的渠道整治,建筑物重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更新,既满足了渠道安全运行要求,同时又满足了灌域内农作物适时灌溉的要求,给灌域内的农牧民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灌域内的农牧业增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由此可见,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管理是确保节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行节水灌溉,优化产业结构,是确保有限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关键。

(五)推广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认真贯彻落实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使水利服务和设计部门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对将建水利工程的踏查设计和已建水利工程的检修等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在备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要不断的发掘现有生产潜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采取综合节水措施,减少灌溉水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此达到降低水费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灌区进行有效的改造,制订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计划。并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节水灌溉技术讲座,讲解科学用水技术,从而提高增加农民的认知度,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水利灌溉中实施节水措施,首先应重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并明确水利管理单位供水、节水双重职责,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用水的效率,使其更加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为农民服务,达到节约资金和降低农业用水的成本,以来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

[2]于宏丽,陈锡哲.对我国现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

高效农业灌溉篇7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前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用水量呈现日趋紧张的趋势,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在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用水上节制使用。总体来看,在农业用水上有更大的节水空间。在农田水利的建设上,只要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节水灌溉及其重要性分析

节水灌溉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节水灌溉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比重一般为总用水量的50%左右,而我国不管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严重缺乏水资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用水将会急剧增加,而农业用水只能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因此,在农田水利中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实现适时适量的节水灌溉,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

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农田水利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不仅仅关乎到整个农业建设的发展状况,更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也比较紧张,某些新技术还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与利用。除此之外,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主要针对目前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从而改善灌溉技术的灌溉方式,真正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节约水资源浪费等现象,这也是我国农业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最佳选择。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

对农田进行灌溉一般要经过调配水资源、输送灌溉用水、浇灌以及作物吸收四个阶段。灌溉量=灌溉用水总量-输送蒸发渗漏-灌溉地表径流-田间蒸发在输送水资源以及灌溉的过程中,由于输送渠道的渗漏及土壤蒸发等原因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的浪费,必须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

1.农田灌溉输水过程中的节水措施

在实际的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主要输水方式是挖土成渠将水输送到农田之中,但这样原始的输送方式在输送的过程中就会浪费掉了很大一部分水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输水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节约水资源:第一,用防渗透材料将输水渠道修成防渗透的渠道,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另外要针对农田的地势、地质、水土条件、农业结构选择适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以及止水材料,依据防渗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塑料薄膜材料防渗、浆砌、石头衬砌以及混凝土衬砌等;第二,运用管道输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的蒸发,而且还可以实现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节约。

2.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即喷洒灌溉技术,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溉技术,这项技术是我国当下农田节水的主要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水泵、动力机等设备将水增压,还可以利用水自然下降产生的势能将自来水或水泵的水压缩到管道里,管道终端的喷嘴将水喷到空中,将水在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所要灌溉的区域。其优点是喷水速度均匀,水量也较为适中,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地板结,利于植物根部透气,适用于所有的农作物灌溉。

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继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之后农田水利建设所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是指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并且利用安装在末梢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水以小流量,均匀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其优点是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对灌溉水量无法控制的现象,实现了对水量的严格把控。

3)集蓄雨水技术

集蓄雨水技术是指用相关的集水设备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一旦农田需要灌溉时就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田地的技术,较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该技术优点是:一是有效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二是解决了人畜的饮水问题;三是可以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业健康发展。

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实现了节水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完美集合,是将农村现有的各种农用机械与电力作为灌溉动力,支持相应的配套灌溉设备,增强移动灌溉的适用性。该技术特点是:不要求配备复杂的设施,利用组装的方式进行机器装配,设备拆装比较方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流动性,需要用到拖拉机等运输设备。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渠工程,节省了劳动力和资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保证了灌溉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节水灌溉技术在未来农田水利应用中的发展措施

1.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与作物类型都不同,因此,各地区发展节水灌溉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因地制宜地,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取最适宜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模式。

2.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认识

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首要任务,让群众了解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使其主动节水。另外,有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切实让农民充分了解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以及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后所带来的间接收益与直接收益。通过大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宣传,以使全社会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关心与重视,营造与形成一个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3.规范制度,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

建立与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要通过制定与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实现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控。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建立"谁收益,谁补偿"的机制,鼓励与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中来,使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使农民群众自觉的主动、自愿进行节水灌溉。

结语

综上,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利系统明显提高,粮食产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但节水灌溉技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希望能有进一步的研究。相信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会有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华.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大科技,2013.

高效农业灌溉篇8

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水资源问题,因此,新形势下需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通过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来发展我国的经济。本文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新形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0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丰富我国的水资源,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节水灌溉技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效能。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凭自己的经验,或参考以往的资料开展设计工作,而不是对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考察,导致节水灌溉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比如,设计师本该对项目区域内的土壤、水源、水质、种植结构等,进行实地考察,并认真分析考察结果,总结会对节水灌溉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同时请教专业人员一起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但设计师为简化设计程序,往往会忽略实地考察这一环节,而是直接参考已有的资料,凭借自己的设计经验,就开始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由于缺乏一手资料,使得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与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出入,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出节水灌溉的作用。

1.2缺乏完善的投入机制

国家为大力发展农业,在节水灌溉方面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尽管如此,各个地区的财政投入仍然无法满足节水灌溉的实际需求。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作为农业发展主力军的农民,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而节水灌溉中的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若想达到更加高效的效果,就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这是广大农民群体无法承受的。而国家对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无法维持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维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速度。

1.3缺乏健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我国在一些地区事先投入兴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其他地区积极响应,也开始在农田水利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但是,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却没有随之被强化,且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的资金投入比较大,短时间内见不到成效,所以能将节水灌溉落实到位的覆盖面积其实是非常少的。此外,市场上的节水灌溉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加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能够承担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的企业还没出现,从而导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不健全。

2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策略

2.1加大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推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难以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且农民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与收益相距甚远。尽管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农田水利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规模非常庞大,小规模的节水灌溉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与农业发展相关的部门应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增加融资渠道,可适当的放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贷款条件,并通过国家补息和贴息的方式来扩宽融资渠道,为节水灌溉工程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委员会,确保资金的去向,保证其是真正被用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再次,相关政府要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是真正的加大了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

2.2开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在开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研发出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且,国家应组织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活动,并定期召开相关的研讨会,让研究人员在交流学术的同时,对群众普及节水灌溉知识,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学习和使用热情,让全社会的成员都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开发出新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后,要尽快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而国家则应该对相应的设备制造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另外,在推广节水灌溉设备时,可将这些设备与其他相关的产品共同编入农资产品目录中,通过农资产品的增值税政策,节水灌溉设备就能享有税收减免权,通过降低购买成本的方式来增强广大农民群体对节水灌溉设备的购买力,从而扩宽设备的推广范围。

2.3将节水灌溉技术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节水灌溉信息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起高效的节水灌溉试验基础平台,用于研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将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推广。节水灌溉试验平台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不同的农作物需要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水质条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特点选取适宜的节水灌溉方法,从而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能自动采集到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同时将这些信息共享出来。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滴灌的精确度,并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自动调整灌溉量。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约水资源,及时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还能提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创新,并且越来越多样化,因而能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农作物需水不及时等问题。为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开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推广,同时还要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信息化发展,从而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作者:樊超峰单位:郓城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黄日放.新形势下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究[J].南方农业,2015,9(09):176,180.

高效农业灌溉篇9

关键词:企业参与;高效节水;县域;农业产业化

一、高效节水灌溉成功经验

截止2014年,同心县有效灌溉面积为71.65万亩,其中扬黄灌区灌溉面积48.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23.15万亩。扬黄灌区均为渠道灌溉,高效节水灌溉区均在旱作区开发(水源仍为扬黄水)。我县现状年农业用水量为1.9亿m3,渠灌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为0.63,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达到0.85以上。

同心县下马关以色列合作项目灌溉技术示范项目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心位置,通过引进以色列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地方特色高效节水补灌农业。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带动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下马关镇节水灌溉项目区尽快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目标。我县通过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为补充,成功引进了中石化宁夏易捷庄园枸杞科技有限公司在下马关镇节水灌溉项目区建设标准化枸杞出口生产基地2万亩。项目实施后,一是大幅度提高该地区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当地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二是项目建成后前五年累计生产鲜果4460万公斤,企业实现利润2222万元,同时,发展2万亩枸杞,年需雇佣劳力4万人,每年仅枸杞采摘一项就可使农民获得现金收入达7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使农村劳动力尽快转化为产业工人,长期解决了移民在家门口打工问题,给当地移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切实能增加移民收入。三是项目的建设不但充分发挥了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引进企业发展枸杞产业,对推进当地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效节水灌溉规划

鉴于下马关节水灌溉项目的成功实施,同心县以推进农业节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有灌溉面积节水改造和高效利用地表水为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水利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保护需求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严格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以供定需、量水而行,突出重点区域,合理确定未来5年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发展目标、布局、模式和建设任务,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大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作。2013年-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依托黄河扬水工程,以在扬黄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拟在同心县境内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8万亩,分5年实施。

三、示范区实施方案

2014年,以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为示范区,在扬黄灌区发展微灌工程。

1.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涉及丁塘镇新华村1个行政村和吴家河湾1个自然村465户2486人,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元。

新华村创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集中养殖,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结合五统一分的要求,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经果经济,建成了同心县新华村富民肉牛养殖园区,成立了新华雨露水果专业合作社,已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书。

2.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总土地面积7720亩,其中:水浇地灌溉面积56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5%。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350亩,占6.25%,玉米种植面积为3750亩,占66.96%,苹果1500亩,占26.79%,目前种植业为粮、经、饲、菜四元结构,种植比例调整为34:50:10:6。

3.水资源平衡情况。(1)需水量预测。项目种植作物以苹果为主,考虑到苹果幼龄期还不能发挥效益,为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保障合作社的效益,苹果幼龄期间作矮生作物。该种植模式下,枣树的株行距为3×5m,亩均定植果树44棵。矮生(豆类)作物进行条播。项目区发展苹果树间作豆类灌溉面积5600亩。根据种植结构规划苹果树亩均定植44株。根据灌溉制度,确定苹果树(幼龄期)灌水定额为4.0m3/亩(单棵灌水定额90.9L/棵),苹果树(盛果期)灌水定额为14m3/亩(单棵灌水定额318L/棵),豆类灌水定额为13.5m3/亩。由于项目区间作的豆类只种植3年,前3年果树处于幼龄期,两者进行错时灌溉,果树灌水定额比豆类灌水定额大,故计算管径时只考虑苹果树盛果期的用水量,项目区苹果树盛果期单次最大灌溉需水量:5600亩×14m3/亩=7.84万m3。按0.85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毛灌水定额为16.5m3/亩,项目区苹果一次灌溉毛需水量9.24万m3。果树盛果期毛灌溉定额为148.5m3/亩,年灌溉总需水量83.16万m3。

项目区前三年年需水量由苹果幼龄期需水量和豆类需水量组成,苹果幼龄期年毛需水量为23.69万m3,豆类年毛需水量为49.72万m3,则需水量为73.41万m3。

(2)供水量。项目区为老灌区,不需新增水指标,直接水源为固海东二支渠。现状采用地面灌溉方式,种植大田作物,亩均灌水量为415m3/亩,年可用水量232.4万m3,因此供水水源供水能力完全满足总需水量要求。

(3)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为老灌区改造,把渠道灌溉改为滴管。根据我县多年灌溉经验、相关资料及近来年其他地区试验资料,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63,原需水量232.4万m3。微灌实施后,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85以上,灌溉定额为148.5m3/亩,年灌溉需水量83.16万m3,年可节水149.24万m3。在不新增用水量的情况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案可行。

四、工程设计情况

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5600亩,根据地形及水利设施现状,基本按斗渠控制面积将项目区划分为a、B、C、D四个灌溉片区,其中:a区控制面积1280亩,B区控制面积1460亩,C区控制面积1310亩,D区控制面积1550亩。四个片区通过在蓄水池取水集中加压,在每个区修建首部过滤器,分散过滤的方式,安装首部过滤系统4套。田间工程规划为滴灌和小管出流灌溉。灌溉系统运行方式为蓄水池——灌溉首部系统——输配水管网——小管出流灌水器(滴管带)。

五、工程效益情况

工程效益分析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主要包括灌溉效益;间接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只计算直接效益。

工程节水灌溉面积5600亩,采用分摊系数法计算灌溉效益。灌溉效益为农业、水利等综合投入产出,水利工程的效益应根据其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摊,在此采用分摊系数0.35。灌溉效益为349.66万元。

高效农业灌溉篇10

关键词:节水灌溉科学发展观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S275

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是农业和农村,只有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社会经济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已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我国这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灌溉在实现节约型社会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商洛节水灌溉健康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1发展节水灌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1.1发展节水灌溉是商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商洛市水资源总量57.068亿m3,居全省第三位,全市人均占有量2193m3(不包括客水在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83.4%,占全省人均的170%,水资源相对较充足。但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9%,低于全国15.8%、全省12%的水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3.34万处,2011年全市用水总量3.7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1.9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2.4%。商洛市水资源从总量上看,现阶段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但商洛市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使商洛市呈现明显工程型缺水状态,特别是骨干水源工程少,调节能力差,供水工程少,供水能力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将进一步加剧商洛市水资源缺水的局面。因此,将节水灌溉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以发展节水灌溉为重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建设方向,走节水型农业的路子,将成为今后商洛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最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和保障。

1.2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实现了农村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根本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农田灌溉设施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田灌溉现代化。根据现代农业的概念,农田灌溉要实现灌溉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生产管理标准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的目标。必须靠发展高效、“精准”的节水灌溉技术。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2商洛市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近年来,商洛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按照科技先导、突出重点、典型带动的原则,加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在灌区节水改造、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等国家重点节水工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下,因地制宜地加大“U”型渠道、渠道衬砌、喷灌、管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力度,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2.2万亩,其中渠道防渗14.6万亩,低压管道5.17万亩,喷灌1.2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52.12万亩的42.6%。

2.2商洛市节水灌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多年来商洛市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主要采取国家资金和地方配套,集体及农民自筹、出工出劳为主的资金筹措模式。近年来虽然中央、省级财政的投入有了一定增加,但由于商洛市经济不发达,市、县配套和群众投入落实相对困难,远不能满足发展节水灌溉的需要。

2、工程建设速度慢、标准不高

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商洛市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农业设施化水平低、建设资金短缺、农民接受能力差、使用管理相对复杂且与一家一户土地经营模式不相适应等因素,商洛市节水灌溉工程仍以“U”型渠道和防渗渠道输水灌溉为主,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发展相对缓慢。加之由于建设资金限制,部分节水灌区仅对一级、二级灌溉渠道进行防渗,部分灌区节水工程的田间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商洛市部分节水工程建设标准还不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工程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现行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劳动者素质不适应节水灌溉发展的要求

目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基本上是“一家一户一小条”,由此给农业大生产、机械化带来了困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需要规模化的集约农业,地块分散,作物多样化都给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带来巨大的挑战。

发展节水灌溉,应以农民为主体,但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生产大部分处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维持状态,农村人员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节水灌溉发展要求。

4、管理体制不健全、浪费水现象严重

由于农业灌溉效益相对较低,加之相当部分地区群众“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的陈旧思想存在,灌溉水费难以收取,造成节水工程建后管理维护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体制改革难度较大、农民节水意识薄弱、浪费水的现象比较普遍,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偏低等问题,并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商洛市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3.1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实现农民自主管理

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民用水户协会,为农业灌溉实现民主管理奠定基础。将小型节水工程及田间节水工程交给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以提高农户(用水户)建设、维护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

3.2发挥各级财政投资的主渠道作用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节水灌溉的公益性质,把投资节水灌溉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的重要内容,优先支持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节水灌溉项目,以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的国家意志。市县财政在预算中应明确用于节水灌溉的投资比例,或者从城市建设用地土地转让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节水灌溉,保证商洛市节水灌溉项目中市县配套资金足额配套到位。

3.3以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节水灌溉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家庭承包走向联合是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节水灌溉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其推广发展必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几年,通过发展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商洛市已有实例。如在一些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通过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建设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建成后,返租倒包给农民进行种植管理,形成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但解决了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缺位的问题,而且通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得到了效益,农民得到了实惠,节水效益得到了发挥,扩大了项目的示范作用,同时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因此,通过政策扶持和倾斜,以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农业化进程,同时,节水灌溉的推广也要以现代农业建设为平台,在土地集约化经营区域,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加快节水灌溉建设步伐。

3.4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发展节水灌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努力。一是要建立健全以基层水利和农业服务组织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广泛参与,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加强以灌溉试验为内容的节水灌溉基础研究工作,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的办法,建设完善的灌溉试验体系,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

3.5加强政策制订,激发农民、社会投资节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政府应出台节水激励政策,建立制约和激励双重机制,促进农民和社会节水积极性和自觉性。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为发展大规模的设施农业奠定基础。制订具有法律效率的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和约束本地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依据;对农民、社会投资节水灌溉,政府应根据工程类型、作物类型、公益效益给予补贴,对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进行直接补贴,对灌溉用电电费给予优惠。对企业、社会投入节水灌溉要有相应的鼓励及优惠政策。调动农民、集体和社会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和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姜文来,罗其友。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B/oL].,2006-2-17/2008-5-16.

[2]高占义,刘珏,雷波。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探讨----从灌区到农户的补偿问题[J].水利发展研究,200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