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十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十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13:37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1

1、贴近生活,“活”中发现。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最具活力的特点就是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话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操作研究的小课题呢?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开放性的原则,组织学生从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

学科拓展方面――寻找悬挂在唐诗宋词里的月亮

活动领域方面――少先队员心目中最喜欢的活动的调查研究

环境领域方面――关于灵山江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

社会领域方面――古城传统风味小吃调查研究

小课题研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近――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过程来认识生活的本来面貌。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探究课题,找到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2)小――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情、小现象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大观念,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风味小吃的演变”看出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频繁停电的原因调查”折射出的环保问题。另外,这些小问题、小现象往往童趣盎然,清新自然,符合孩子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天性。

(3)实――实在、可操作。这个课题,从内容上、研究策略上,有很多操作的余地。如果很好地利用主观、客观条件,就能得出研究结果。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参与研究的学生感到快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选题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研究的,所以还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筛选。

2、联系实际,“学”中设计。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需要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设计和论证,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1)成员研究分工要实际,既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兴趣,又要考虑他在课题组内分工负责的研究任务。

(2)研究过程要严谨,要考虑全面,提高效率。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要组织论证。通过论证,可以继续完善方案,还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把握了方案设计的要求,提高了参与热情和关注程度。

(3)研究方法要科学,要考虑参与学生的能力水平,要联系小组成员的物质条件,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如:

《“频繁停电”的调查与研究》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由来

“同学们,今天晚上要停电,卓老师叫大家写好日记再回家。”语文课代表徐景雯刚说完,大家就议论开了:

“这学期怎么回事,三天两头停电。”

“糟了,又不能上网了。”

“好几天没有看《猫和老鼠》了,真没劲!

的确,频繁的停电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为什么经常停电呢?第二天,我们问刘老师,刘老师告诉我们:“去年7月份以来,我县就出现了频繁停电的现象,城里三天停一次,农村是两天停一次。像这们频繁的停电,是我县近几年没有出现过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你们可以去调查研究呀!”

就这样,我们成立了“灵溪”课题组,自行组织调查研究“频繁停电的原因及对策”。

(二)我们的目标

1、了解频繁停电的原因及对策。

2、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和小课题研究的能力。

3、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团体合作精神。

(三)活动的方式

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讨论、辩论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分工组合,制定计划。

第三阶段:调查采访,查找资料。

第四阶段:收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交流论文,完成报告。

(五)活动分工

组长:徐景雯小记者:江汉录音:张振斌

记录员:毛玉雯电脑操作员:吴翔

(六)预期成果

论文、活动体会

3、重视体验,“行”中探索。

小课题研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在课余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学生有的收集资料、有的做实验、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注意积累资料,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等,像记研究日记、写实验报告、写过程体会等,提高了学生研究过程的效能。

如学校课题组开展的“灵山江水质情况调查”的小课题研究,学生分成调查组、实验组、网络组等,随后学生来到了城南工业开发区、桥下居民生活动区,开展调查、访问、观测等实践活动,回到学校后,学生又上网、上图书馆进一步查阅造纸技术、水污染等资料,相继开展了“这水能不能用来洗衣服”、“这水能不能用来养鱼”、“这水能不能用来灌溉农田”等实验,学生在参观、调查、访问、实验的过程中,懂得了许多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知识,从中深深感受到水资源保护的近切性,由衷地产生出要保护环境的强烈感情。

当然,学生独立开展探究活动,开始时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并成为探究活动深入进行的障碍。而且,综合实践活动重在过程体验学习,所以教师要加强过程指导和评价激励。在适当的时候“架”上“一个梯子”,使学生多掌握一种探究的工具,对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探究的实践,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加强过程的评价交流,为的是对学生的过程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调节,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研究过程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注重参与、合作与交流,而非仅重视结果。

4、创设平台,“乐”中交流。

(1)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小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与思维的空间,在这里,学生通过自身的尝试与体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此基础上举行的交流活动,就能进一步激发起思维的火花。如,通过交流,可以在资料的搜集和在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上相互补充,加以丰富;通过补充,可以激发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永不满足,将正在研究的课题尽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激烈的争论,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中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三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正是顺应国家际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与以往的活动课程相比更好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对我国原有的“课外活动”、“活动课程”的进化,更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的创生与延续。这一课程的设置,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一次更新,它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国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传授主体的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下的课程,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如下:

(一)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自然、社会以及个体的实际活动中学习。立足生活世界,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此同时,注重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表现在重视知识结果的接受性学习,而局限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鉴于此,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地、创新地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性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大胆探究、动手实践来形成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在国家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并且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活动课程没有完全的分离开来,实施的效果不是很好。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没有完全从“活动课程”中分离出开来

随着我国对现代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重视,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学生家长已普遍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与以往传统的课外活动的区别仍旧不大,新意也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以往的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差不多相同,两者都在活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活动出发,并通过开展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中与以往的活动课程差别不大,课程内容往往也没有彻底开发出来,随意性强,孩子们在课上只是随意地玩个游戏,做做运动或是做一些手工,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体现出来。因此,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地实施。二是,缺少对课程的认识,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错误认识与解读,严重导致课程实施的形式化。首先,从课程定位来说,大多数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为普通的“活动课程”,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以前的活动课,并且让学生在课上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等。而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新的必修课程,是活动课程的在新世纪发展下的延续和进化。这种单纯地的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简单地进行一些活动,与以前的活动课程没什么区别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错误解读。

(二)教学形式“学科化”

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谈到教学结构,很多学校的教师还是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分析,甚至去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通常是老师在前面演练一遍,学生把其基本模式记录下来然后变成自己的操作,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操作过程,最后做成自己的作品。教师按照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指导。从课程内容角度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还不够完善,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探索l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

(三)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经验少

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活动课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感悟正是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所在。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还存在着学生基数大,没有全部参与进来,不同学生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小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少等,这些问题将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缺乏创新意识的养成

一方面,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常常是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少,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就是课上做做游戏、手工、实验或是观察一些事物、现象等。所以,学生也渐渐的养成了只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不爱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没有激发其自身潜在的创新思维。

2.不同学生个体不同的兴趣特点问题

小学阶段正处于孩子的启蒙阶段,对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充满新鲜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爱画画,有的喜欢唱歌、跳舞、写毛笔字等等,并且随着孩子接触的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乃至世界,接触范围不断扩大,其对任何事物的好奇表现出来的好奇点也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生可能只对自己或是对自己小组研究讨论的内容感兴趣,对其他人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完全参与不进来,使整个活动的实施缺少积极性与创生性。

(四)缺乏成型的课程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既不是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科学等学科的补充,而是具有独特育人理念的课程,体现了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课程管理就尤为重要,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和建设是课程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以下为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乏成型的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是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场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课程计划、内容开发、师资培训以及对课程实施的管理评价等,然而,部分学校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按照整体计划实施,甚至没有建立健全的课程规章制度及措施,不能通过课程管理机制的保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发展,对课程的实施趋于形式。

2.教育行政部门疏于对课程的管理

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学校、农村的学校都出现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够重视的现实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造条件,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组织松散随意,缺少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五)课程评价不完善

1.参与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忽视学生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评价占主导地位,以至于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其他同学的实践过程中去,甚至导致学生不能在实践总结时发现自己的优、劣势,使学生没有自己的感悟,从而学生不能获得实际的体验和经验。

2.注重过程评价,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或作品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很多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只评价学生在实践中作品的好、坏,学生的做法以及在学生评价中过分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和体验,而对学生在实践中如何提高自我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不够关心。

3.评价随意性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应以对学生的了解、活动中的观察作为评价的基础,并且随时记录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种种表现及做法。但是,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不明确实施学生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疏于收集过程性评价的素材和资料,从而导致对学生发展评价的依据不足,教师评价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

四、改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一)加大提高宣传力度,提高加强重视程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力宣传,引起社会、学校、社区乃至学生家长的普遍重视并做到令其重新审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不仅仅是每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顺应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规范课程管理体制,重视课程实施

规范课程体制,重视课程建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其在具体实施上很难把握,加之该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一方面,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关于地方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文件,规范相应的管理体制、评价制度、实施情况、师资安排、奖励机制等,从多方面保障课程建设。另一方面,建立小学综合践活动课程监督团队,坚决打击“教学形式化”“随意占用课程”等现象,奖励实施较好的学校,整治实施不到位的学校。

(三)关注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要充当指导者的角色,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活动主题。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有限,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可能会有困难,可能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即使这样,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的范围时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便选出的活动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3

一、本课题的依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已经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已发展成为一门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运作方式与方法的独立学科。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毕竟又是一门与多个学科在培养目标、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共同与相似点,并以多学科为载体和实施途径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综合实践与不同区域,不同教学资源条件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育是全日制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体育课及与其相关的体育活动为大多数中小学生所喜爱,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又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户外的群体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体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与体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已占据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重大份额,特别是后奥运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广泛参与更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体育学科教学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学生们的体育实践活动毕竟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状态,作为一种有着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有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为依托,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形式尚不够成熟,尚待进一步深入实践和系统研究。《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学科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特点、方式方法方面的共同和相近点达成两学科的有机融合,使体育课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课程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达成两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目标:一方面使综合实践课借助体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实现综合实践课相关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又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社会综合实践这个平台,把有限的体育课教学,向广泛的校园群体活动领域和无限的体育社会实践领域延伸,使广大学生获得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在达成强身健体益智目标的同时,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培养,以创新精神、合作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体育实践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一整套为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体育教育教学与实践的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解决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实践活动开展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使之更好的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以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研究的条件

课题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1、本课题得到白山市教育研修院杨国华(体育教研员)、贺永军(综合实践教研员)两位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将为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2、近年来,我县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长足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科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课题研究占据大量内容详实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体育及综合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经验,他们熟悉课题运作方式方法,能够很好的把握研究的方向和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3、课题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师大体育、政治双本科学历,曾于2007年在长春接受过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该同志是我县省级骨干教师,我市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省、市体育“十佳”教师和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他曾任实验小学、靖宇三中体育教研组长,具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学、校内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经验和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体育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他的教学论述和文章有十余篇在《中国学校体育》、《吉林教育科学》、《吉林体育科学》、《白山教育》等部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4、进修学校对课题研究极为重视,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他们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人员和时间保证,提供充分的科研指导和财力物力支持。

三、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一)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必然性研究;(二)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可行性研究;(三)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即整合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四)对整合效果评价的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体育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3、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是:

(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体育与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综合实践与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整合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3)运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和检验学科整合的效果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站在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胸襟,前瞻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立足于本地区体育教学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以两学科所具有的共性为切入点,谋求两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使之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整合优势,最终达成两学科共同具有的学科教育目标。

突破学校体育重体育课教学轻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现状力图通过与综合实践学科的整合,构建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体系,引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育实践行为,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活动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发挥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教育目标。

五、本课题的研究阶段

本课题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

(1)深入学习总课题相关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子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基本方向和重点内容,制定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成员包括,学校相关领导、综合实践教研员、体育教研员、实验校综合实践课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织开题会议。

(3)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使参加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4)搜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筹措课题研究必须的资金,购置必备的体育实践活动所需器材,印制各种调查表格。

(二)实施阶段(2010年8月—2012年7月)

(1)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和实验基地,对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实验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实践活动原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组织各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和学生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对实践过程获得的理论认识、方法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在科学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实验的方式论证和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的策略,形成相关理论。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1)系统归纳和总结综合实践与体育学科整合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写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2)整理有关实验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的迎检、验收和结题工作。

(3)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转化。

六、本课题拟定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3、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七、课题组成员

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织机构及分工:

(一)学科专家指导:杨国华(学科专家、市教育研修院体育教研员)贺永军(学科专家、市教育学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负责课题研究体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理论及实践活动指导。

(二)课题学术指导:潘景胜(教育专家、进修学校校长)、王元德(教育专家、进修学校党委书记),负责课题理论研究与实际运作的学术指导。

(三)课题负责人:

吴岩,课题组长、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负责课题的统筹、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及与总课题组的联络工作。

(四)课题组重要组织机构:

课题组下设体育教师培训、课题实验、课题联络组和信息采集与数据统计四个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教师培训组:邱军、王乾、王彦军分别负责小学、初中、高中体育实验教师运动技能及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方法的培训工作。

课题实验组:

乡村:张建新、徐树仁、吉华、王作军、房起成、鄂润泽、仲卫军、张大伟等

城镇:杜明禧、李克军、李志刚、王宏伟、王志刚、郭永刚、胡翦飞,杨吉涛等

上述为各实验校(学区)体育教研组长、市县体育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负责课题实验活动在本学校(学区)的组织和实施。

课题联络组:杜明禧、姜永波、王亮负责课题组与各实验校(学区)及各实验校(学区)之间的联络和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4

体育微型课题开题报告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大体育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全民健身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校园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更是百花开放,但各校在组织竞技性体育运动会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动不经常,活动内容死板老套,参与者有压力等方面不足。而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许多城市开展和研究过,但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趋势: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课间活动要力争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做到小场地、大课间;积极探索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把大课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活动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让充满活力的大课间、让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让安全有序的大课间出现在我市的各个校园。

三、课题研究依据

以《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的意见》、《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运动、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传到功能;降低近视率,减少肥胖症;促进学生的休息与睡眠;科学使用脑力和体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团队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到大风小雨不间断,酷暑严冬照常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的健身意识。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2、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开放场地设施,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3、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的方法适时向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和老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

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大课间活动主题,对每一阶段实施的情况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2、研究措施:

时间保障。调节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室内游戏等活动。

制度保障。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

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宣传和管理,按类别划定活动区域,师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六、课题研究步骤

XX年5月进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座谈会,全面启动课题,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

XX年9月-20XX年12月份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

XX年3月份对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进行总结,展示活动成果,并进一步完善。

完成结题报告20XX年3月进行课题后期期调查分析,并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组织课题鉴定,向全市推广大课间活动研究成果。

体育微型课题开题报告二

一、本课题的依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已经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已发展成为一门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运作方式与方法的独立学科。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毕竟又是一门与多个学科在培养目标、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共同与相似点,并以多学科为载体和实施途径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综合实践与不同区域,不同教学资源条件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育是全日制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体育课及与其相关的体育活动为大多数中小学生所喜爱,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又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户外的群体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体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与体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已占据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重大份额,特别是后奥运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广泛参与更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体育学科教学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学生们的体育实践活动毕竟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状态,作为一种有着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有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为依托,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形式尚不够成熟,尚待进一步深入实践和系统研究。《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学科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特点、方式方法方面的共同和相近点达成两学科的有机融合,使体育课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课程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达成两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目标:一方面使综合实践课借助体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实现综合实践课相关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又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社会综合实践这个平台,把有限的体育课教学,向广泛的校园群体活动领域和无限的体育社会实践领域延伸,使广大学生获得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在达成强身健体益智目标的同时,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培养,以创新精神、合作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体育实践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一整套为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体育教育教学与实践的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解决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实践活动开展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使之更好的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以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研究的条件

课题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1、本课题得到白山市教育研修院杨国华(体育教研员)、贺永军(综合实践教研员)两位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将为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2、近年来,我县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长足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科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课题研究占据大量内容详实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体育及综合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经验,他们熟悉课题运作方式方法,能够很好的把握研究的方向和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3、课题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师大体育、政治双本科学历,曾于2007年在长春接受过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该同志是我县省级骨干教师,我市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省、市体育“十佳”教师和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他曾任实验小学、靖宇三中体育教研组长,具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学、校内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经验和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体育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他的教学论述和文章有十余篇在《中国学校体育》、《吉林教育科学》、《吉林体育科学》、《白山教育》等部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4、进修学校对课题研究极为重视,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他们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人员和时间保证,提供充分的科研指导和财力物力支持。

三、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一)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必然性研究;

(二)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可行性研究;

(三)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即整合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四)对整合效果评价的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体育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3、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是:

(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体育与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综合实践与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整合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3)运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和检验学科整合的效果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站在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胸襟,前瞻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立足于本地区体育教学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以两学科所具有的共性为切入点,谋求两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使之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整合优势,最终达成两学科共同具有的学科教育目标。

突破学校体育重体育课教学轻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现状力图通过与综合实践学科的整合,构建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体系,引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育实践行为,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活动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发挥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教育目标。

五、本课题的研究阶段

本课题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深入学课题相关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子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基本方向和重点内容,制定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成员包括,学校相关领导、综合实践教研员、体育教研员、实验校综合实践课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织开题会议。

(3)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使参加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4)搜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筹措课题研究必须的资金,购置必备的体育实践活动所需器材,印制各种调查表格。

(二)实施阶段

(1)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和实验基地,对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实验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实践活动原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组织各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和学生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对实践过程获得的理论认识、方法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在科学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实验的方式论证和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的策略,形成相关理论。

(三)总结阶段

(1)系统归纳和总结综合实践与体育学科整合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写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2)整理有关实验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的迎检、验收和结题工作。

(3)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转化。

六、本课题拟定研究成果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5

【关键词】高中综合实践;教材开发;问题与对策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个较宽泛的概念,具体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中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作为必修课程在小学到高中各学段开设。而高中学段由于学业压力大,课程安排紧张,往往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开发缺乏重视,直接影响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高中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大多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设。研究性学习,直观地说,是指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某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重在让学生自选课题,搜集相关信息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深化课题研究,最终多形成论文进行总结。它是一种动态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书面表述素质等。然而,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误区:研究性学习就是做研究课题不需要用教材。于是,一些教师和学生就把精力放在远离教材的课题研究上,而且,片面地追求课题的全而深,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显示研究性学习的特色。实际上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意义是革新学习方法,并不是要改变或抛弃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依然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范围的体现。现在国家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材几乎没有,只是在普通学科教材中涉及一些探究活动或者研究课题。学校研究性学习教材也处于无序状态,形式内容复杂多变,或者就根本没有形成系统文字教材,紧靠教师口述为主。有些研究性学习教材还是仅提供研究素材和资料,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指导很少,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研究性学习教材。

笔者在高中担任一线教学工作,在高一、高二阶段学校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开课前,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报名选择各类课程,但开课后反映差异很大。有的课程课题吸引力很强,但学生参加后发现实际内容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多教师是临时备课准备;有的课程纯粹是知识性的幻灯片,没有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的课程难度太大,与学生已有知识脱节,学生难以理解,逐渐失去兴趣。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高中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甚至是没有课程纲要。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也有成功的案例,都是建立在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相配套的教材基础上的。

通过对高中学校已有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开发调查发现有如下两种较极端的问题:一是教材开发的责任和权力过度自由,缺乏监管和调控。部分区域和学校为了减轻负担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开发权之间赋予了教师和学生,这种做法虽然方便简洁,但是由于个体教师和学生精力能力的局限性,对教材的质量难以把控,不利于优质教材的形成和推广;二是地区教育部门推广使用统一编制的地方教材,教师和学生只有使用权。这种做法虽然能保证系统教材的形成,但是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某种程度上会遏制活动的开展。毕竟教师和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主体,在活动中鼓励思维的创新和大胆的探究,统一不变的课程教材会使师生思想趋于僵化,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完善和发展。

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特色化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有无必要开发,这是由其基本功能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能不能开发,这是由学校条件决定的。对于前一问题,主要取决于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与需求的适切度、教材本身的质量以及使用的有效性;而后一问题,不同的学校差异比较大。总的说来,目前并不提倡每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编写教材。事实上,也并不是每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需要教材,也并不是每所学校都能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开发并不能简单地问答有无必要和可能与否的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需求、教师发展、学校条件以及课程调整等因素。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材开发需求性最大的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的编写,能引导和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能按照教材的思想脉络,有计划、有规律、有特点的进行,开发了高中生们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增强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6

在课程实施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历体验,追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追求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进一步优化教师指导,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特色。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解和实施能力。

⑴继续引导广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活动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任务、方式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⑵组织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及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认真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经验,及时把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

⑶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2.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⑴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学校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优化课程的管理、实施和研究。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针对学生活动各环节进行指导、并承担相关组织协调考评等职能的过程指导教师、针对具体学生及具体实践活动方式的项目指导教师和在分组活动或大型集体活动中承担组织管理责任的协同指导教师,共同构成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要规定每位教师需承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课程的真正落实。

⑵认真制定并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落实教师和课时,认真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同时,要求有关教师在充分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和同伴交流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⑶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计划、教师管理、课时管理、检查调研等过程管理方面的资料;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3.落实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⑴每学期3-6年级、7-8年级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选题、策划——活动展开——交流展示——总结评价);不能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成纯粹的课外学习活动,除单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使用的教学时间不应少于24课时,并注意确保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⑵重视学生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获取和使用信息、沟通交流、计划与监控、方法选择、资料整理与处理、分析综合、评价反思、操作与实验等方面的能力。

⑶进一步优化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根据实践活动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指导学生充分经历活动过程,提高研究和实践的水平。结合具体活动进程,适时上好选题指导课、方法指导课、过程反馈课、信息整理课、成果汇报课、总结评价课。

4.深化研究,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⑴各学段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型及教学结构”、“教师的指导规范与策略”、“方法指导的序列化、生活化”、“学生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开展积极的行动研究,组织好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⑵各教研协作片本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小学、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或观摩活动。各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活动,各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落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调研。各位指导教师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随堂听课至少一次。

⑶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究。各中小学要确立具体的研究专题进行有效的研究,针对活动实施过程的基本环节,总结和提炼师生活动的基本规范,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积累经验。充分利用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优质资源组织开展校

本培训和专题研究活动。加强生命教育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5.活化交流,努力促进区域课程实施的均衡化。

⑴继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页的建设,促进互动和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丰富各种形式的资源,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及时交流一线教师的经验和体会、问题与困惑。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7

关键词:综合实践途径方法

一、课题研究背景:

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展紧密联系,是“基于载体的活动”,更是“基于资源的学习”。

2、我校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继开发了“南山竹海”、“横涧茶场”等实践活动基地,积累了一些课题相关的经验,为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综合性。

三、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四、研究目标

我们通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对自然、社会等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培养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操作途径与办法:

1、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在学习中理解与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开始我们对之了解甚少,《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案例》、《新课改校本研究与课程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成了我们实践的指南。

2、搭建研究平台,让师生在实践中反思与感悟。

(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资源现出来。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要努力重塑学校文化,培植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了使学校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全校每班都辟有图书角、科技角、生物角,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努力把实践意识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心灵与情操。

(2)、构建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资源多起来。

a、围绕各种环保节日开展大型的主题活动

在各种环保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力求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形式多样的考察活动

我校地处天目湖320平方公里三期旅游开发区,有着优良的环保教育素材,这里风景独特,竹海万亩、茶园、栗园等自然生态农业开发区,为此,我们尽量地挖掘各类素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多次组织学生走进竹海、走向石矿,融入大自然去参观考察。在各种考察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领略到“绿色与生命密切相关,绿色与健康时时相伴”这一环保真谛。

C、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是一种参与性的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知识宣传活动,体现了学生在环保中的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参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环境教育收到实效。

(3)、留心校内外生活中的动态呈现,让资源活起来。

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因为好奇,学生会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号;因为敏锐,教师会有许多值得尝试的方案,教师即资源,学生也是资源,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往往还会自然生成许多新的资源。把“蓝天”当作学校,把“小溪”当作课本,把我们可见、可闻、可得的一切去粗存精,让这些也许沉睡的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4)、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让资源聚起来。

实践中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这种“活页”式的资源可以随时增加,也可随时重组,随时完善。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搭建了一个大的框架,分出主题,分出块块,平时注意将一些已成雏形的东西归入其中,形成一个资源库,这既符合经济原则,又能使资源鲜亮地呈现出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关注课程实施管理,让教学处处皆相长。

我们深切地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其它的学科课程,落实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学校管理层,一方面要努力发挥起提纲挈领和协调推动的作用,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操作时勤于积累和反思,不断丰富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思考,形成富有个性的各种合理化建议。

另外,我们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加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研究不断富有生成性与生命性。

4、关注校本特色建设,让实践处处皆难忘。

校本特色则是优质课程实施的标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激励了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开发与实施的队伍中来。目前,我校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有:《茶文化》、《手工》、《泥塑》等,这是我校实行“开发示范—组织实施—经验推广—组织实施”模式的成功体现,也是行动研究方法的成功利用,从而逐步推广校本课程的发展。

七、主要成绩:

1、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题研究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的幸福体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锤炼,素质得到了提高。

2、课题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课题研究中,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科研骨干典型引路,全体教师热情参与,积极开展教科研究活动,扎扎实实进行教改实验研究,让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将课题研究渗透在日程教学工作中,使课题管理愈加规范有序,愈加科学高效。

3、学校的办学内涵得到了丰富,办学特色得到了加强。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以点带面,带动了学校的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科普教育已初见雏形。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8

一、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师培训?

任何课程改革若没有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就必定会失败,这是不争的事实。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其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对教师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素质要求。在课程开展中,我们首先进行理论培训,引导教师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实施原则,了解教师在课程中的素养与能力要求。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课例进行具体指导。任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都要经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阶段一般包括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实践研究课、成果汇报课等环节。这几种课型究竟该怎么上?课例研究是一线教师受益最大的一项研究,也是最有效的一项培训。

1.选题指导课。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在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生成课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价值,具有现实性、新颖性、可行性。例如,在园艺课题研究中,学校五(2)班学生根据平时校园里观察到的现象―枇杷结果有大小年,提炼出“果实的生长环境研究”这个主题。这个课题有江南地域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2.方案设计课。前年在“鸽蛋孵化研究”的方案设计课研磨阶段,我们邀请有关专家、课题组的教师共同参与这堂课的听课活动。通过三轮试教,老师们对方案设计课要注意的问题有所了解。例如,如何指导学生在基本把握孵化条件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孵化方案;小组汇报的时候,小组间成员如何学会倾听,帮助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由此,真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研究课。上好实践研究课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环境与条件,提供亲身体验的经历,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例如,学校开展感知无锡的系列活动―“舌尖上的无锡”,为了让学生了解无锡特产小笼包的做法,教师把课堂搬到了校园旁的点心店,让星级面点师(学生家长)指导学生怎么做小笼包。在亲身体验中,让学生了解小笼包的制作过程,了解无锡饮食文化的特点,从而爱上家乡的美味。

4.成果汇报课。成果汇报课不是简单的成果汇报与展示,还可以有质疑与解惑,可以生成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下一轮主题活动的延伸。成果展示课还要巧妙地展示研究过程,呈现研究方法。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申辩,学会表达,学会包容,学会信任。同时,成果汇报课还具有信息量大、形式丰富、课堂生成性强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还是以学习体验为主?

第一轮鸽蛋孵化研究失败了,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非常失落,但指导老师的追问令人深思:鸽蛋孵化研究没有成功,那么这个研究性学习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科学探究不可能没有失败,研究性学习当然也会有失败,从某种角度上说,不成功反而更好,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下一轮实验要注意什么。需要明确的是,研究性学习不等同于科学研究。在孵化研究中,关键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关于孵化的知识与技能,而在于学生经历了一次孵化研究,究竟获得了哪些学习体验。通过两次孵化研究,学生对鸽子这个小生命的初始样子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意识到,只要有信心,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最难能可贵的。

由此,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丰富学生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中“最年轻”的一门课程,亟须课程资源的支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开发性、动态性、生活体验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它必须拥有丰富的校内外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及网络的支持。作为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和校本开发实施的一门亮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没有教材,目前也没有资源包,这势必给课程实施带来不少困难。若有教材或者资源包,会给教学带来一定好处,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但同时也会束缚教师的思维,带来学科化的倾向。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通过真实情景中的实践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学校在省“十二五”课题“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感知教育发展研究”理念指导下,建立了校内外一批感知教育实践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依托。

关于感知教育,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感官y合的教育,是一种亲历体验与认知的教育。教师在教育现场通过调节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认知世界,体验生命,提高主动学习的效能;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构建一种立体交互的教育网络,引导教师、学生、教育支持者(包括家长或专业支持者)共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倡导的是一种经历与体验,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是高度吻合的。

1.校内:数字农植园资源

学校的数字农植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探究体验环境。达尔文社团的成员在这里种植蔬果和花卉、孵化鸽蛋、观赏金鱼。实验通过国家教育新媒体―“果实网”实时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各年级学生都可以走进农植园观察体验。当然更重要的是,科学老师可以根据孵化的项目研究,根据翻土栽培管理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例如,我们科学老师曾经开发过“神奇的土壤”“鸽蛋孵化研究”“小鸡破壳啦!”“风信子的栽培”等优秀课程。

2.校外:基地

基地分别是无锡感知博览园、东风社区比特实验室、海力士、薛福成故居、惠山古镇、长广溪湿地公园、雪浪生态园、南长古运河。“小脚丫逛感知博览园”是学校借助校外的社会资源―无锡感知博览园开发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个课程的开展,力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自走进博览园去感知、去研究,在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操作、交流讨论、反思体会中进行学习探究。同时通过理论的支撑,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探究物联网环境下小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实践内涵。在准备阶段,项目组的师生共同设计参观线路和探究活动任务,进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培训;在探究阶段,分组布置任务,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成果;最后小组合作完成参观指南绘制。据此撰写的论文也在部级刊物上发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9

国家的赋权意味着地方与学校已不仅是课程忠实的管理者与执行者,更应是课程创生的领导者与建设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它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区域内创生实施的权力更大、空间更广。而且,我国以县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以县为主的课程建设具有特殊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县域层面就能更好规划、更好统筹、更好实施、更好评估,更能充分享受和体现国家赋权的优势。

太仓市是最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区之一,至今已历时九年多。期间经历了部分学校试点、分层分段区域推进、区域常态均衡实施、课程有效优质发展四个阶段,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态势良好。但毋庸置疑,在课程实施初期和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都碰到了新的问题,遇到了新的困难,但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决贯彻课程领导创新理念,通过“行政主导、基地建设、四位一体、科研引领”,逐步构建起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效实施机制,最终实现课程的常态、均衡、有效、优质。

行政主导常态实施

价值先导。转变行为,理念先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型课程形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它在新课改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晰它的重要价值。一是课程价值的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指向标,对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学习方式的变革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全市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抓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列为学校和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凸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改中的重要价值。二是专业价值的认定。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等特点,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它独特的专业价值在于提高师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是教师个人价值的认可。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的地位、作用、价值给予充分认可,将他们纳入到职称评定、带头人评选等评选体系中,并在评先评优中予以政策倾斜。三大价值的先导,为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

组织领导。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落实,全市加强了组织领导,建立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成立由教育局局长牵头、各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组成的“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政决策与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研究决定课程实施的重大举措;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基本保障;组织对各学校的课程评审;等等。二是建立由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教培研中心”)、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领导专家组成的“课程调控中心”,发挥统筹区域课程资源、协调区域课程服务等功能。其中,市教培研中心是常务实施者,承担牵头作用,通过联席会议推进工作的开展。调控中心具体负责:制定联席会议的运作程序与相关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各学校、各小组间的工作关系;部署各阶段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指导学校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等等。三是组建由市级专家、学科骨干教师、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的市、校二级“课程管理团队”,确保教育局的决策、决定全面推进与创新落实,尤其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的“课程管理团队”为第一推进实施者,保证课程落实到位。

制度引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制度相关。按照“重点突破,分级推出”的思路,在专项调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教育局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实施。如:《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考核评估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校本培训制度》等,这些制度对各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全面的指导意见,为行政部门开展督查与考核、业务部门进行调研与指导、学校深入推进课程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与科学导向,极大保障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基地建设均衡实施

合理规划。区域内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基地建设是保障。依托整体规划,教育局先后高标准建设了系列实践基地。一是“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提档扩建。我们采取了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项目等三大举措,让“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优质实践资源就近就便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所利用。二是创建“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教育局于2002年先期投入1800多万元,创建了占地近100亩的“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创设了无公害蔬菜及果树种植、经济动物饲养、环境保护、军营生活体验、农家生活体验、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等实践项目,大大丰富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公共资源。三是建设学校特色实践基地系列。全市学校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立足校本,创建学校特色实践基地。首先,学校利用自身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挖掘校内优势资源不断加以开发建设,逐步形成并彰显特色;其次,依托学校周边的人文、科学、历史、名人等特色资源,就近便利,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再次,重视学生的“生成性特色资源”,学生以其自身特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呈现、扩散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形成了学生独有的综合实践的特色项目,这是课程特色形成的根本所在。目前,围绕艺术板块、体育板块、科技板块、综合板块等,已经建成了21个“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特色实践基地”。其中,以明德学校的“机器人项目”、荣文学校的“江南丝竹的研究”、双凤中学的“少年邮局”、经贸小学的“航模科技”、陆渡小学的“少年军校”等为典型的一批特色项目,在全国乃至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教育局通过落实考核、奖励、复评等制度,每年跟进投入105万元预算内外资金用于学校特色实践基地的建设,促使这些“学校特色实践基地”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科学运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基地要真正持续发挥作用,必须通过科学运作提高其功能效益,为此,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政策扶持。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实践基地”分类考核评估标准;“实践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实践基地”创建优惠政策;“实践基地”师资持证上岗制度等政策。二是资源统筹。在教育局全面统筹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实践项目、“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课程与广大中小学校特色项目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我们提出了基地课程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动互补、均衡发展的运行模式,即“基地―学校互动融合运行模式”,通过定期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到“实践基地”、“活动中心”开展活动,以及分片区域内学校间的“走校”、“走活动”、“走项目”的实践,实现了全市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均衡辐射。这一模式尤其彰显了学校特色基地在区域内促进课程均衡推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三是活动推进。教育局每年举行三次重大活动:年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基地”创建论坛;年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基地”督查评估;年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基地”总结表彰。三大举措使“实践基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均衡实施中,不断凸显育人功能,帮助学校达成课程目标,使全市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专业支撑有效实施

机制创新。我市教育局创新成立的“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是集教研、科研、培训和信息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机构。这一创新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不仅更好地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惠及到了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指导与服务,整合资源,扩大效应,为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提供了机制保障。

区域研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地方和学校探究实施模式、开发课程资源、培养教师团队。为了增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原动力,我市积极应用“研修一体”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学科中心组为载体,以实验学校为基地,以远程网络和视频会议为平台,组织开展现场观摩、菜单式区域培训、网络主题研修等活动。除了开展公开课、专题研讨课、示范课、指导课、同题异构课等常规的学科研修活动外,我们着重推进了师生主题研究成果展评、主题案例评选、学校课程规划评选等活动的开展,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利用网络视频系统开展讲座、课程实施培训等网络视频研修,突破了传统教研的时空受限,实现了远程直播或点播。这一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区域内全面推开与均衡提升。同时,我们还通过“服务外包”引进课程专家进行高层引领与对话研讨,通过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反思性研究等多种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模式、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深入研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

网络支持。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区域内更好地实现互动交流、有效反馈、典型推介,我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区域和学校两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支撑网络平台。这个集管理与培训、评价与考核、教研与科研于一体的多功能网络平台,主要针对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平台的优化设置、管理运作章程的制订等,发挥其在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中的专业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平台运作动态把握全市课程实施情况,科学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状态,并依托平台组织开展网络研修,加强过程性管理,有效推动了区域内课程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科研引领优质实施

科研带动。科研引领促进课程发展是一重要战略。教育局于“十五”、“十一五”期间先后申报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机制的实践与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构建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效机制的实践与研究”、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等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着力解决广大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不到位问题和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机制不到位等问题,使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在课程领导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实现了常态均衡,有效优质。

特色彰显。在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立足实际,选准突破口,抓准切入点,努力探索,开拓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太仓区域特色的课程实施模式。如: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的“师生互动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由六个环节组成,分别是:教师通过主题展示会提出研究主题的建议;学生根据展示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及相应的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子课题),撰写研究方案;师生共同进行开题评审,修正研究方案;活动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师的指导,开展过程评价;师生课题分别进行展示、答辩与成果评定(发展性评价)。该模式以其独创性和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典型,并很快在全国乃至海外地区产生积极影响。又如:沙溪实验中学(初中)凭借沙溪古镇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教师执著的研究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上创出了“学校―师生联动管理”模式,使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了全覆盖、常态化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市自编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手册达100多种,其中20多本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已正式出版,已积累起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篇10

一、在理论学习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非学科类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课程。然而在这门新型课程中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做?”而老师“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教?”这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只有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精神,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程,真正体现课程开设的根本价值。为此我校《学科资源有效整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发》课题研究启动后,感到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陌生和茫然。于是,学校加强了教师学习和领会课程精神内涵,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同时重视师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专家请教,派课题组老师参加相关单位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到学校为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专家们的讲座、培训和指导,使教师受益匪浅。在专家的引领下,我校课题研究不断推进,步入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教师在与专家的交流中说:“在教学中无从入手,课堂目的性变得模糊,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学什么、干什么、目的是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不知道,通过学习专家的讲座和指导,才认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了解了它的性质,知道了它的四大领域的内涵和相关性,明白了它的实施方法。”由此可见,加强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还能挖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潜能。

二、在校本研修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实施课程时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加强校本研修,是提高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课题实施以来,我校定期举行各种研讨会,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每两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梁校长带领课题组老师定期对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在选题、研究方法、指导方法、收集资料等方面进行分析、交流、总结、反思,要求课题组老师每学期要完成“三个一”:一份活动指导方案,一份活动资料,一份教学论文。通过一系列的课程研修学习、实际参与、切身体验,不断深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培植责任感,提高专业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专业情感。

三、在教学反思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