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13:54

实践理论研究篇1

关健词:工会理论建设实践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命题和实践形式,它内在地包含工会建设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工会理论建设在工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工会理论建设是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基本前提。从一般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工会理论建设的目的遵循一般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即工会理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指导工会工作实践;反之,通过工会工作实践来进一步确证工会理论的正确性,不断发展工会理论。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工会工作总体布局中,加强工会理论建设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一、工会理论建设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方式的影响,以及20世纪50年代对李立三、赖若愚等同志的工会理论观点的错误批判,对我国工会理论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工会理论在工会内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会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工会工作实践一再印证工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工会工作实践需要工会理论的指导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同理,如果没有工会的理论,就没有工会的运动。首先,工会理论源于工会实践,这种依赖关系表明:工会理论的产生不是脱离工会实际的纯主观产物,而是由工会实践决定的。工会理论典运而生的机会是由工会实践所提供的。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巫待从理论上给予回答。由此,推动了工会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工会理论对于工会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为离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会的实践活动必然是盲目的。这表明:工会理论本身并不是目的,理论的目的旨在为工会实践提供指导。因此,任何忽视工会理论建设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2.工会政策的制定需要理论指导

工会理论指导工会实践,需要经过工会政策这个中间环节。制定工会政策不是一娥而就的,而是运用工会理论进行指导,根据工会工作的实际要求,制定出各个地区工会工作的政策、法规,这是做好当前工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同时也是工会工作的内在逻辑。工会理论指导工会政策的制定,工会政策直接作用于工会工作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的工会理论指导,就不能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法规,就不能正确指导工会工作实际。由工会理论、工会政策和工会实践所构成的三者之间关系,真实地反映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路径。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常常忽视工会政策与工会理论的关系,忽视工会政策与工会工作实践的关系,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三者关系的割裂。厘清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工会工作者正确处理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加强工会理论建设刻不容缓

工会理论建设服务于工会工作实践,加强工会理论建设是更好地推进工会工作实践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实践告诉我们,工会工作所面临的诸多复杂局面,要求工会组织必须大胆实践;工会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求工会组织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由此形成大量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会工作经验和有效的工会工作方式。具体工作经验的局限性迫切要求将其升华为理论,这就需要工会理论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地概括和总结。换言之,工会的实践经验需要工会理论去概括和抽象。因此,按照工会工作实践的要求,不断加强工会理论建设是工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工会理论建设是工会自身建设的应有之义

工会自身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外延包含很多实际工作内容,诸如工会组织建设、工会思想建设、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其中工会理论建设是工会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1.工会自身建设离不开工会理论建设,否则工会自身建设就是不完备的。工会自身建设同样需要工会理论建设来支撑和辅助。没有工会理论建设,工会自身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工会理论建设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建设,工会应用理论建设,工会理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会基础理论是构筑工会理论体系的根本,也是用来指导工会具体应用理论研究的基础。随着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工会的地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受到社会学界的高度关注,很多科研机构都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工会领域,并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工会理论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反观工会自身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将工会政策研究完全等同于工会理论研究,这种替代因为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严格界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会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加强工会理论建设,必须正确区分上述关系,从思想上重视工会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投人。此外,同工会自身建设相关的是工会理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工会自身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工会理论建设。大连开发区总工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把工会理论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投人大量的精力和物力,锲而不舍地研究理论,做到每一年都根据工会工作实际,布置选题,鼓励工会研究者进行调查,提倡独立思考,并倡扬一种实事求是的研究风气,使大连开发区总工会的理论建设不断跃向新的台阶。

2.加强工会理论建设就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工会自身建设需要工会理论建设来指导和帮助。而工会理论建设又是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工会基本理论相对于工会方方面面工作而衍生出来的具体应用性理论,对于指导工会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工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比如:由工会基础理论所衍生的工会组织建设理论、干部队伍建设理论对于相应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以及工会活动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工会理论建设的实现途径

加强工会理论建设的实现途径,应当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去考虑和把握。

1.从思想方法上,改变工会工作中出现的“就工会论工会”的狭隘的思维方式,赋予工会工作者以理性化品格,逐步改变工会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工会理论建设上,同样要摒弃“就工会论工会”的研究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工会理论在外延上同许多学科相互交叉,这就为进一步拓展工会理论研究的眼界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比如,可以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工会,也可以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工会,还可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工会,这种研究的最终结果,不仅拓宽了理论视野,而且还可以将研究逐步引向深人。大连开发区总工会十分重视从不同角度研究工会的方法,比如从法律的角度,从企业文化角度研究工会,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实践理论研究篇2

一、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然关系分析

对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政法学性质的定位。在法学体系中,行政法学虽面临许多理论问题,但在总体性质上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即行政法学应立足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行政法律制度既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在其研究重心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各有侧重。应用法学以实践为基础,并以促进实践发展为宗旨;而理论法学则着重于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规律的研究,为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一般性理论指导,并不直接以现实的法律实践为研究重心。

当然,这不是说,行政法学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是强调行政法理论要服务于行政法的实践,并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行政法理论与实践不相关联,或对实践毫无指导意义,那么,行政法学的研究也就偏离了正确方向。

笔者认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政法实践为行政法理论的研究重心

行政法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法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技术。在行政组织形态的设计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如行政分权的思想,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等需要法律的肯定和落实。在管理方面,如行政机关对经济的调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及管理手段等都需要相应法律保障。现代行政管理非常复杂,传统的行政手段有很大局限,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所需的各项法律制度也就成为实现行政目标的手段。当然,行政法的目的还在于在确认、扩展公民的行政权益以及控制行政权。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行政资讯权,行政听证权等都需要相应行政法律制度的肯定和保障。对行政权的控制也要借助于相应的实体和程序制度才能实现。

第二,行政诉讼实践。行政诉讼主要涉及公民的行政诉权和国家行政审判权。为保障公民行政诉权的实现和国家行政审判权的合理运作,行政诉讼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审级制度、受案范围制度、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庭审制度、裁判制度,执行制度,以及法院体制、法官制度等都需要合理建构。

第三,其它社会实践。行政法律制度最富有开放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任何变迁与发展,都要求行政法制度作相应的变革。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激烈竞争,要求行政法律制度体现效率性,中国加入wto组织则要求政府减轻规制、政府的的运作更为透明和公正。

行政法理论要着眼于上述三类实践,研究应然的行政法律制度,研究行政法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对现行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当然,行政法研究要立足于我国的行政法实践,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研究的排斥,如行政法的发展规律,国外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等都需要系统研究。这里强调的是,行政法研究,无论是深层次的理论探索,还是具体问题的探讨,都不应脱离我国的行政法实践。

(二)行政法理论应服务和促进行政法制度的发展

行政法理论要以促进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为宗旨。行政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指导行政法体系的建立。虽然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都在寻找行政法治之路,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历史传统、法律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行政法治的模式上各有特色。如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行政法律制度以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制度为核心,而在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则注重各项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行政法学界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研究和论证,为我国行政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指导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行政处罚制度等,但仍有大量的行政法律制度正在建立或需要建立。行政法理论为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立和完善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各项行政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具体内容,尤其是有争议的难点、焦点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仔细论证。

第三,指导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在具体的法律操作层面,行政法理论具有独特作用。行政法研究需要解释法律规范的涵义,适用对象和范围,更要揭示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以确保行政法规范适用的正确和统一。

第四,推动行政法治理念的形成。行政法律制度的建构和运作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没有相应的法律文化,再好的法律制度也难以真正有效运行。而行政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除了依靠制度运行所带来的促进外,还需要行政法理论界的推动。行政法律制度中蕴涵的民主、公正、理性等公法理念的形成和普及都需要行政法理论的支持。

(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处于良性互动状态

从动态角度看,行政法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历史上,行政法最早出现于法国,行政法理论则在法国行政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英国、美国的行政法理论都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行政管理的变化,行政权的扩展相关。行政法理论一旦产生,又对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互动。行政法理论促进了实践的发展,而行政法实践中的创新和困难又推动着行政法研究的深入。在西方许多国家,行政法理论与实践都表现出良性互动关系。

二、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问题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决定了行政法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需要相互配合。一方面,行政法研究要深入实践,着力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行政法;另一方面,实务界要为理论界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并要及时采纳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远没有理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具体表现为:

(一)理论研究脱离实践

虽然二十年来,行政法学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但客观地说,行政法理论研究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以下问题十分明显:

第一,许多行政法领域缺乏研究。作为行政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充分关注,国立大学、国立科研机构等公法人至今仍游离在行政法规制之外。部门行政法学尚不发达,行政法学界几乎没有人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部门行政法学上。另外,我国加入wto组织的谈判和准备工作已进行多时,而且wto规则主要涉及各国政府的运作,但行政法学界对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

第二,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管理实践。行政法研究中有不少“成果”流于空泛,甚至是在不了解实际运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方面,对实践中的创新,学术界反映缓慢,如行政管理中的综合执法、国税与地税的分离、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以及依法治理的实践等,都没有引起行政法学界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行政法的许多“理论”又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如在我国盛行了十多年的行政主体理论在规范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权的设定和分配方面无能为力。更有一些学者喜欢生造理论,貌似高深,实则不知所云,不说指导实践,就是学人要将其读懂都非常困难。

第三,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诉讼实践。与脱离行政管理实践一样,行政法理论也与行政诉讼实践相脱节。行政法学界很少真正深入实际考察,不了解行政诉讼的实际运作,因而对实践面临的问题不敏感,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另外,法学界比较热中于对国外行政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探讨,与本国的实际相去甚远,无法为我国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实务部门排斥理论(界)

近些年来行政法实践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要归功于理论的指导,但实务部门对理论(界)的排斥却越来越明显。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务部门封锁信息。部分实务部门对实践中的创新和难题有意无意的封闭,不与学术界进行交流。甚至于有些领导人从经验主义出发,鄙视学术研究,鄙视研究人员,遇到难题总是绕开学术界自己研究、自我解决。

第二,实务部门很少参与理论研究。除个别人员和城市外,实务界对行政法理论研究缺乏兴趣和参与。行政官员和法官大多忙于实际工作,而且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领域,对理论界的研究不关注,对行政法理论的整体发展不敏锐,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自觉运用行政法理论。

第三,实务部门拒绝采纳理论成果。实务界对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不重视、不采纳或极少采纳,而是自行其是。结果造成了行政法理论被束之高阁,实务部门我行我素,理论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实现。

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深层次文化传统的影响,又与制度的欠缺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缺乏行政判例制度

无论是采用判例法的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实行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承认行政判例的效力。行政判例往往成为联结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实践(包括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和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创新和弊端得以显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行政法理论研究的成果又常常透过行政判例而为实践所肯定。由于我国一直奉行严格的成文法传统,行政判例制度至今没有建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二)缺乏合理交流机制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而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一方面,行政机关或法院吸收行政法专家参与管理或行政审判;另一方面,大量的重要官员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进入理论界,从事行政法的教学和研究。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虽也有部分接触,如共同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学者参与案件的论证,但交流的范围仍过于狭窄,相互了解的程度有限。

(三)咨询论证制度不健全

咨询论证是理论界参与实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目前,行政法学界参与行政法律的制定已成为惯例,《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都是在学者们的参与论证下完成的。相比之下,大量的行政立法、行政政策的制定以及部分司法解释等却缺乏学者的参与。即使学者参与,也只是零散的,浅层次的介入,没有形成定制。咨询论证无论对实务部门还是对学者都没有制度上的约束,随意性大,效果不理想。

(四)学术研究手段落后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能否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在这里,实证研究必不可少。多年来,行政法学界并不十分重视实证研究。鉴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学生很少走出校门,在行政法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实践方面的要求,其结果造成理论研究脱离实践。另外,学术界一直缺乏合理分工,大多数行政法学者没有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常常是泛而不精,更谈不上深入实践研究。学术研究手段的落后影响到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思想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官本位”、“行政至上”观念的影响,有些官员法治意识淡漠,对行政法治有抵触情绪,对规范行政权、控制行政权的理论研究不感兴趣,甚至于采取敌视态度,自然更不愿意与理论界合作。另外,实务界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影响到实际部门对行政法研究成果的合理吸纳。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司法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信息收集困难等。从更深层次看,还与我国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关联。

四、走出误区的建议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态既影响行政法学发展,也阻碍着行政法治进程,因而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如何走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误区,值得认真研究。我们认为,除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研究手段和在学术界进行合理分工外,更要建立有效制度,以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以下制度可以考虑:

(一)确立行政判例制度

如前所述,行政判例制度是连接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可将行政管理实践、行政诉讼实践和行政法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行政判例反映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行政判例中的判决意见也反映了实务界对有关问题的态度,行政判例更以其完整公开的特点为行政法研究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学者们可运用行政法理论对行政判例进行分析评论,从而为实务部门的制度改革提供指导。当然,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不仅于此。行政判例制度可弥补成文法之不足,法官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对法律规定作出新的阐释。行政判例制度还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二)确立人员交流制度

这里包括二项内容:其一,鼓励学者到实务部门任职,包括短期工作和长期任职。前者如学者参与行政案件的审判,参与规章的制定等,后者如学者到法院担任法官或行政官员等。当然,学者也可以到实务部门兼职。学者到实务部门工作,可以把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实践的发展。其二,鼓励实务部门的官员、专家到理论界工作。这里包括工作调动,也包括离任的官员、法官到大学、研究机构工作。这些官员、专家赋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实践中的创新和问题带到研究中来,可以提高理论研究的实用价值。

(三)确立信息交流制度

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信息交流可以有多种。如实务部门可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用合同方式委托给学者研究,并为其提供研究环境和条件,也可以由实务界的人员与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攻关研究。再如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由实务界通报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由理论界通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信息交流可以极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理论研究篇3

一、关于会计理论的一般认识

会计理论一词虽然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多年,但尚未标准的定义。在会计文献中,对会计理论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看一下几位著名会计理论家是如何认识会计理论的。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理论通过为在会计中清晰地思维提供帮助来证实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会计理论的职责是对信念和惯例加以批评性分析,阐明经验与推广最佳经验,并引导对会计工作的起源和结果的直接关注。"他指出"……理论的性质就是作出解释","……理论的最主要特征通常就是解释"。

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一套以广泛的原理(principles)为形式的逻辑推理。这些原理用来:(1)提供评价会计实务所依据的一般框架;(2)指导新实务和程序的发展"。亨德里克森认为:"会计理论也可被用来解释现存的实务以便加深对这些实务的理解。www.133229.Com但是,会计理论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提供构成关于评价和发展会计实务的一般框架的一系列首尾一致的逻辑原理"。

瓦芡和齐默尔曼作为当代实证会计理论的代表人物,对会计理论提出了如下意见:"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他们认为:"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提供理由","预测则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必就是未来现象,它们包括那些已经发生,但与其有关的系统性证据尚未从数据中收集到的现象。"显然,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在这里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他们的上述理论观点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经济学上大部分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基础。因此,在他们看来,假设和通过数据进行验证构成了发展会计理论的基本手段。

上述会计学家对会计理论的不同界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研究本身的发展,特别是研究方法的发展。显而易见,较早关于会计理论的认识,主要是基于规范研究方法的,会计学者试图说明会计实务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而新兴的实证会计理论学派则试图说明会计实务是什么这类命题。

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会计理论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因人们对会计实务的认识角度、深度、全面程度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而异。会计理论的定义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会计实务的演进和会计研究的深化而发展,并且与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进步密切相关。但是,无论如何,会计理论离不开也不可能离开会计实践。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术研究的成果(study),是人们对会计实务的理性认识。毋庸讳言,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应当是理解、预测或把握环境的某些方面。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的出发点、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态度不同,在采用相同手段的条件下,所占有的情况、材料、数据以及样本的范围和规范程度的不同,追求具有重复和普遍意义的会计研究结果几乎是徒劳的。正如利特尔顿所指出的:"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并不存在与受控室实验直接对应的事物。"因此,会计理论表现出多例证是可以理解的。

二、关于发展会计理论的方法和实践性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证会计理论逐渐发展并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如果说数理学科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学科的渗透对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的话,严格以会计实践为依据进行研究则是实证会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实证会计理论的显著优点恰恰在于它在大多数场合广泛地运用现代数理方法抽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进行检验,从而试图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尽管实证会计研究所检验的命题相对于会计理论框架而言往往十分微小,但其务实的精神还是值得弘扬的。

然而,严格的说,我国应用实证方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这首先是由于我国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体现制的转变致使会计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关存致使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群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相对独立地位的确立导致财务信息陈报的企业导向,会计人员身份的转变致使会计信息编报立刻发生了微妙乃至深刻的变化。其次,由于20年来我国财务会计规范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尽管这种变动的程度和频率不尽均衡,但相对而言,较大规范的变动至少应当包括1993年会计转制和1997年以来具体会计准则的和实施。这样的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相关年度财务信息较为严重的不可比,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果考虑到1994年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不可比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会计规范的两次大的变动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因此,在当前,以对我国财务报告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依据的研究成果的可信度是值得考虑的。所以,我国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会计理论研究,势必仍然无法以统计和建立模型等研究方法为主,而传统的研究方法仍将居于主流地位。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研究方法进行再认识。分析我国会计研究的传统方法,很难证明其等同于规范方法。换言之,规范研究方法与传统方法并不是相互重合的概念,二者充其量只不过是交叉的概念。在我们以往所进行的研究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部分采用了某些实证研究方法。众所周知,实证研究方法既包括当前十分流行的统计分析和"建模",也包括诸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谈、案例研究、实验室模拟研究、实地试验等方法。因而,以往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实地调查方法、解剖麻雀的方法、较为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蹲点实验等方法应当属于客观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或称之为以经验为根据的(empirical)方法,也可认为是实证研究方法。

随着实证研究的兴起,规范研究受到日益普遍的批评。规范研究的根本缺陷在于其所基于的假设或提通常在性质上是主观的,因而无法在结论上获得普遍的共识。尽管如此,对于诸如会计理论框架、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仍然主要地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研究以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的研究无不属于此列。应当承认,研究人员的主观随意性不仅表现在规范研究的过程中,而且也出现在实证研究的若干阶段。正如瓦芡和齐默尔曼在他们的《实证会计理论》中所指出的:"研究人员在建立会计理论的过程中必然带有主观随意性。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理论模式的建立都会受到研究人员自身价值购的影响。

在批评规范研究时,我们应当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命题的学术性加以区别,从而克服所谓纯学术研究的思想。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实际上都不是所谓纯学术的研究。

无论当前西方会计学者多么热衷于实证研究,就规范研究方法本身来说也仍然有期其特有的优势。换言之,规范研究方法仍然不失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正如瓦茨齐默尔曼在其经典著作《实证会计理论》中所指出的"我们重申,实证性理论并不会削弱规范性命题的重要性。对理论的需求来自于使用者对限定性、规范性命题的需要"。实证研究虽然能够解释若干现象或证明若干假设,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命题。因而,强调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并不意味着否定规范研究方法。

三、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尚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会计理论的研究竟应当以会计环境还是以会计目标作为其逻辑起点,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会计环境论和会计目标论之争。由于二者都有一定的说服力,针对其相持不下的情况,又有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结合论。以下笔者试图进行简要分析,以说明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语言等方面的原因,美国的会计研究文献对我国的会计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两国会计环境的差别,在某些场合却往往忽视。美国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市场完全监管严格,税制完善且管手段强硬,注册会计师职业得以充分发展且有着严谨的自律机制,资讯系统完善且高效。相比之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尚处于发展之中,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尚需进行调整和完善,资本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期,市场监管手段和税收征管以及税制的完善尚需要时日,审计环境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不容乐观,资讯条件不够理想。由此可见,不同环境下地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显然是不同的。所以进行我国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应当以我国会计所处的环境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本国的问题。当然,借鉴他国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从成本效益对比的角度说,真正专门从事国外会计理论研究的应当是少数。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成果也受到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内同仁的重视。这种情况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国际会计准则,特别是新近的到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认可的准则确实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以致各国从发展资本市场等方面考虑全部或部分接受这些准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会计理论研究的环境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无所作为,我们应当将这种情况视为一国会计环境的扩展,实事求是地探究这种扩展的范围及其影响的深刻程度。这是会计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虽然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存地诸多具有共性的成份,但并非所有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下被特定会计实践证明了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都具普遍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对将会计环境论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观点进行反思。会计环境在会计理论的建设中确实处于基本前提的地位。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从会计目标出发探讨构建会计理论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才有可能建构会计理论框架,发展会计理论。然而,我们能否因此说会计环境就是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或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部分?在分析会计目标论之后,笔者试图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会计目标论较之会计环境论来说,其本身存在着更多的争议。众所周知的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相互联系、相持不下、相得益彰。决策有用观以信息使用者为中心,以为其提供进行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为己任,与所有权特征和概念变化的要求相适应。经管责任观认为会计应当承担管家职能(stewardship)和对所有者托付的资源的经管责(accountability)资源委托者有权了解受托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者有责任向委托者报告托管资源的经管情况。前者在北美颇有市场,后者在西欧一些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这两者之争持续了多年。正如会计环境一样,由此也出现了折衷的观点:融合二者,取其所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7年的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的列报》修订稿(用以取代第1号、第5号和第13号国际会计准则)就表明了这样的立场:"通用财务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信息,以使其对广泛使有者做决策有用。财务报表也表明当局对资源受托者履行的结果。"

此外,双重受托责任也应运而生。双重受托责任购认为现代会计在"受托--受托"的关系中的责任是以重的,既包括对受托资源的安全完整、充分运用和实现经营目标的责任,也包括对员工的福利、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政府的税收、公众的就业、社会公益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会计目标论是受制于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运行体制的。在产品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地通过运用会计信息来考察受托者对托付财产或资源的管理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但仍然关注受托资源的经管情况,而且由他们处于一个相对发达的市场条件下,随时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间接地对其所托付的资源进行调配,社会经济体制和资本市场本身也确实充当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因而使得会计信息对决策的作用日益重要。不言而喻,决策有用观应当是财务会计被普遍认可的情况下才得以成立。只有当所有权和经营权充分分离之后,企业外部利益关系集团的力量足以制约财务信息的公允陈报,决策有用观才能够确立。因此,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相同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对于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以及私营企业而言,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的侧重点也未必相同。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国际会计准则只对财务会计处理和陈报的重要方面进行规范,而不顾及次要的方面。同理,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准则也主要用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因此,会计目标倚重决策有用观是可以理解和易于接受的。

综上所述,从会计理论体系本身来说,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基于特定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具有统驭作用。从实务方面看,它指导特定会计系统的的建立并引导其运行,从而构成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会计论坛日益繁荣。然而,改革开放初期对国外会计理论的引进和评价,毕竟只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拨乱反正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并非不可突破的既定模式。借用他山之石,是为了攻克本山之玉。借鉴并非为了借鉴本身,而是为了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会计特用的系统结构。这个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和优化方法,需要由我们自己实事求是地探索,实实在在地研究。把中国会计实务作为他国研究的许多成果试验田的做法实不足取。

同时,由于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许多成果基于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新兴学派的观点,而这些学派及其观点在其本学科领域中往往仍然存在争议,因此,当会计理论研究者对其所借用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时,这种借用显然是危险的。同时,由于新兴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假设,例如理性经济人假设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理实,未必符合我国社会和文化现实,盲目借用显然是有害的。

众所周知,著名的国外会计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大多研究本国的问题。同时,定量研究中对研究现象的高度抽象,致使其研究成果很难返回到实践中得到富有说服力的检验。尽管这些文章所应用的量化方法本身是科学和严谨的,但检验这些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既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也无法到实践中去重复,因此样本和结论是不可重复的,因而也就没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那样令人信用了。退一步说,这些成果即使能够经过实践检验,检验这些研究成果的实践也只能是这些研究成果赖以产生的实践。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新的用于检验以往研究成果的实践与获取研究数据时的实践是不对称的。因此,不进行某种修正,这种检验也是很难顺利进行的。

再退一步说,即使国外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统统经过实践的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检验的环境和条件与其研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但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也未必同我们的一致,在某些场合甚至大相径庭。因而,盲目借用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成果,很可能导致实践基础的错位,从而使得结论误导实务。

实践理论研究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实践;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也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在市场的控制下,企业虽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其中也存在的一定的风险。从经济学角度讲,利润越大,风险就越大。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当前的市场环境既是充满了机遇,又暗含许多风险。其中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经济活动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壮大。但是从理论角度分析,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是不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进行规避防范,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根据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以及长期的财务管理实践,我们可以得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较为落后传统,很多管理手段都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具体来讲,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主要如下所示:

1.企业形态决定了财务的特性。我国历来都是采用传统金字塔式的分层负责企业形态,是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这种以集权为特征的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结构,最容易导致财务分工细密、智能管理环节复杂、产生的成本高而效率低。

2.财务分流。现代企业管理者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进行无谓的部门细化,财务分流,让一个完整的财务系统分割成为部门之间的权衡对抗的工具,成为介于考核、核算为一体的财务统计部门,无形中职能角色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对于流程中的空白或重叠地带的管理工作难以完成财务要求的完整统一,因为在直线职能制下,员工和上级是直线指挥关系,员工业绩的考核是根据主要领导的评议来认定的,所以员工遇事从自己部门利益出发,如何让领导满意,而很少考虑让顾客满意,有些数字有时候未必是真实的写照,财务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3.认为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的信息传达扭曲。更容易导致。冗长的指挥链和深层的等级关系,使信息的上下传递受到影响,财务信息失真频频出现。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经常互相推诿责任,以保护自己的权威地位和既得利益。、官僚习气久治而未愈,相反更严重。

4.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应用不到住。对于目前国内很多企业来讲,业务信息只存在于单个部门之中,各自享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从而财务就缺乏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在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领域,不同的学者对财务风险持有不同的认识观点。财务管理风险理论体系的混乱使得企业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很难制定一套详细明确、科学合理的风险回避方式。再加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政府调控政策多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更是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而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理论支持,现实工作就很难顺利实施。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风险理论的研究力度,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制定风险规避方案。

总体来讲,当前的学者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危险损失论,就是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或者损失;第二种是结果差异论,就是说当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存在有差异,就认为是财务风险;而第三种则是不确定论,也就是说在未来所有不确定的因素都是财务风险因素。以这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为依据进行制定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也是造成当前市场上各个企业对于财务风险规避方式各不相同的原因之一。本文中笔者主要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不确定论。以下就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探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经营情况,导致企业未来财务收益可能存在一定的变数,以及由此引起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集团来讲,由于集团组成成员是由众多其他成员企业组成的,而且每个成员企业都或大或小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就离不开各个成员企业对各自财务风险的控制。同样,一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离不开各个部门的业务控制,风险管理,这种风险的控制如果得到有效的沟通和相互之间的有效协调,这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风险控制的目标会得到实现。相反则更加糟糕。所以,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单一结构的专业化企业集团更应该加倍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问题。

为了促进公司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转和配置,为促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估计公司内外部环境各因素的基础上,在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从财务角度制订出的长远谋略,促使企业领导作出正确的企业决策,特别是通过财务风险分析,使企业在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遵循企业发展战略,听从企业财务发展战略。还有就是企业必须不断创新,通:过实施具有创新性的财务战略,使公司从适应et前的环境过渡到适应未来的环境。实现这种自觉适应的重要前提就是制定公司的财务战)略。从上到下所有人员必须明白:财务战略是一切财务工作的行动纲领。

另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协调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全预算管理则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全面预算的实施,对企业内部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控制与考核等一系列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资源,发挥最佳管理效果。

四、结语

由于我国的经济还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也不够深入透彻,因为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并没有真正统一准确的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这还需要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自主摸索,积极根据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制定适应本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实践理论研究篇5

我国行政法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兴起,至今已近二十年。这些年来,行政法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行政法学自兴起之时就强调其实践性,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围绕着行政诉讼制度的立法和实务进行了大量研究,理论界与实务界合作默契,共同推动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然而近年来,行政法的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有相互疏远的趋势,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极难为实务部门采纳,同样,实务部门的创新和困难也不易为理论界关注。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行政法学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行政法的实践,进而影响到我国行政法治的进程。无疑,有必要对行政法理论与实务的关系进行深刻地反思与检讨。本文将从探讨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着手,分析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对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出相应对策。一、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然关系分析对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政法学性质的定位。在法学体系中,行政法学虽面临许多理论问题,但在总体性质上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即行政法学应立足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行政法律制度既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在其研究重心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各有侧重。应用法学以实践为基础,并以促进实践发展为宗旨;而理论法学则着重于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规律的研究,为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一般性理论指导,并不直接以现实的法律实践为研究重心。当然,这不是说,行政法学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是强调行政法理论要服务于行政法的实践,并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行政法理论与实践不相关联,或对实践毫无指导意义,那么,行政法学的研究也就偏离了正确方向。笔者认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行政法实践为行政法理论的研究重心行政法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法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技术。在行政组织形态的设计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如行政分权的思想,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等需要法律的肯定和落实。在管理方面,如行政机关对经济的调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及管理手段等都需要相应法律保障。现代行政管理非常复杂,传统的行政手段有很大局限,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所需的各项法律制度也就成为实现行政目标的手段。当然,行政法的目的还在于在确认、扩展公民的行政权益以及控制行政权。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行政资讯权,行政听证权等都需要相应行政法律制度的肯定和保障。对行政权的控制也要借助于相应的实体和程序制度才能实现。第二,行政诉讼实践。行政诉讼主要涉及公民的行政诉权和国家行政审判权。为保障公民行政诉权的实现和国家行政审判权的合理运作,行政诉讼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审级制度、受案范围制度、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庭审制度、裁判制度,执行制度,以及法院体制、法官制度等都需要合理建构。第三.其它社会实践。行政法律制度最富有开放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任何变迁与发展,都要求行政法制度作相应的变革。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激烈竞争,要求行政法律制度体现效率性,中国加入wto组织则要求政府减轻规制、政府的的运作更为透明和公正。行政法理论要着眼于上述三类实践,研究应然的行政法律制度,研究行政法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对现行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当然,行政法研究要立足于我国的行政法实践,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研究的排斥,如行政法的发展规律,国外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等都需要系统研究。这里强调的是,行政法研究,无论是深层次的理论探索,还是具体问题的探讨,都不应脱离我国的行政法实践。(二)行政法理论应服务和促进行政法制度的发展行政法理论要以促进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为宗旨。行政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指导行政法体系的建立。虽然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都在寻找行政法治之路,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历史传统、法律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行政法治的模式上各有特色。如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行政法律制度以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制度为核心,而在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则注重各项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行政法学界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研究和论证,为我国行政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第二,指导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行政处罚制度等,但仍有大量的行政法律制度正在建立或需要建立。行政法理论为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立和完善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各项行政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具体内容,尤其是有争议的难点、焦点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仔细论证。第三,指导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在具体的法律操作层面,行政法理论具有独特作用。行政法研究需要解释法律规范的涵义,适用对象和范围,更要揭示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以确保行政法规范适用的正确和统一。第四,推动行政法治理念的形成。行政法律制度的建构和运作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没有相应的法律文化,再好的法律制度也难以真正有效运行。而行政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除了依靠制度运行所带来的促进外,还需要行政法理论界的推动。行政法律制度中蕴涵的民主、公正、理性等公法理念的形成和普及都需要行政法理论的支持。(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处于良性互动状态从动态角度看,行政法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历史上,行政法最早出现于法国,行政法理论则在法国行政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英国、美国的行政法理论都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行政管理的变化,行政权的扩展相关。行政法理论一旦产生,又对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互动。行政法理论促进了实践的发展,而行政法实践中的创新和困难又推动着行政法研究的深入。在西方许多国家,行政法理论与实践都表现出良性互动关系。二、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问题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决定了行政法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需要相互配合。一方面,行政法研究要深入实践,着力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行政法;另一方面,实务界要为理论界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并要及时采纳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远没有理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具体表现为:(一)理论研究脱离实践虽然二十年来,行政法学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但客观地说,行政法理论研究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以下问题十分明显:第一,许多行政法领域缺乏研究。作为行政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充分关注,国立大学、国立科研机构等公法人至今仍游离在行政法规制之外。部门行政法学尚不发达,行政法学界几乎没有人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部门行政法学上。另外,我国加入wto组织的谈判和准备工作已进行多时,而且wto规则主要涉及各国政府的运作,但行政法学界对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第二,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管理实践。行政法研究中有不少"成果"流于空泛,甚至是在不了解实际运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方面,对实践中的创新,学术界反映缓慢,如行政管理中的综合执法、国税与地税的分离、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以及依法治理的实践等,都没有引起行政法学界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行政法的许多"理论"又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如在我国盛行了十多年的行政主体理论在规范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权的设定和分配方面无能为力。更有一些学者喜欢生造理论,貌似高深,实则不知所云,不说指导实践,就是学人要将其读懂都非常困难。第三,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诉讼实践。与脱离行政管理实践一样,行政法理论也与行政诉讼实践相脱节。行政法学界很少真正深入实际考察,不了解行政诉讼的实际运作,因而对实践面临的问题不敏感,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另外,法学界比较热中于对国外行政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探讨,与本国的实际相去甚远,无法为我国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二)实务部门排斥理论(界)近些年来行政法实践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要归功于理论的指导,但实务部门对理论(界)的排斥却越来越明显。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实务部门封锁信息。部分实务部门对实践中的创新和难题有意无意的封闭,不与学术界进行交流。甚至于有些领导人从经验主义出发,鄙视学术研究,鄙视研究人员,遇到难题总是绕开学术界自己研究、自我解决。第二,实务部门很少参与理论研究。除个别人员和城市外,实务界对行政法理论研究缺乏兴趣和参与。行政官员和法官大多忙于实际工作,而且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领域,对理论界的研究不关注,对行政法理论的整体发展不敏锐,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自觉运用行政法理论。第三,实务部门拒绝采纳理论成果。实务界对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不重视、不采纳或极少采纳,而是自行其是。结果造成了行政法理论被束之高阁,实务部门我行我素,理论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深层次文化传统的影响,又与制度的欠缺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缺乏行政判例制度无论是采用判例法的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实行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承认行政判例的效力。行政判例往往成为联结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实践(包括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和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创新和弊端得以显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行政法理论研究的成果又常常透过行政判例而为实践所肯定。由于我国一直奉行严格的成文法传统,行政判例制度至今没有建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二)缺乏合理交流机制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而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一方面,行政机关或法院吸收行政法专家参与管理或行政审判;另一方面,大量的重要官员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进入理论界,从事行政法的教学和研究。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虽也有部分接触,如共同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学者参与案件的论证,但交流的范围仍过于狭窄,相互了解的程度有限。(三)咨询论证制度不健全咨询论证是理论界参与实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目前,行政法学界参与行政法律的制定已成为惯例,《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都是在学者们的参与论证下完成的。相比之下,大量的行政立法、行政政策的制定以及部分司法解释等却缺乏学者的参与。即使学者参与,也只是零散的,浅层次的介入,没有形成定制。咨询论证无论对实务部门还是对学者都没有制度上的约束,随意性大,效果不理想。(四)学术研究手段落后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能否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在这里,实证研究必不可少。多年来,行政法学界并不十分重视实证研究。鉴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学生很少走出校门,在行政法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实践方面的要求,其结果造成理论研究脱离实践。另外,学术界一直缺乏合理分工,大多数行政法学者没有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常常是泛而不精,更谈不上深入实践研究。学术研究手段的落后影响到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五)思想观念陈旧由于传统"官本位"、"行政至上"观念的影响,有些官员法治意识淡漠,对行政法治有抵触情绪,对规范行政权、控制行政权的理论研究不感兴趣,甚至于采取敌视态度,自然更不愿意与理论界合作。另外,实务界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影响到实际部门对行政法研究成果的合理吸纳。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司法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信息收集困难等。从更深层次看,还与我国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关联。四、走出误区的建议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态既影响行政法学发展,也阻碍着行政法治进程,因而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如何走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误区,值得认真研究。我们认为,除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研究手段和在学术界进行合理分工外,更要建立有效制度,以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以下制度可以考虑:(一)确立行政判例制度如前所述,行政判例制度是连接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可将行政管理实践、行政诉讼实践和行政法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行政判例反映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行政判例中的判决意见也反映了实务界对有关问题的态度,行政判例更以其完整公开的特点为行政法研究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学者们可运用行政法理论对行政判例进行分析评论,从而为实务部门的制度改革提供指导。当然,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不仅于此。行政判例制度可弥补成文法之不足,法官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对法律规定作出新的阐释。行政判例制度还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二)确立人员交流制度这里包括二项内容:其一,鼓励学者到实务部门任职,包括短期工作和长期任职。前者如学者参与行政案件的审判,参与规章的制定等,后者如学者到法院担任法官或行政官员等。当然,学者也可以到实务部门兼职。学者到实务部门工作,可以把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实践的发展。其二,鼓励实务部门的官员、专家到理论界工作。这里包括工作调动,也包括离任的官员、法官到大学、研究机构工作。这些官员、专家赋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实践中的创新和问题带到研究中来,可以提高理论研究的实用价值。(三)确立信息交流制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信息交流可以有多种。如实务部门可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用合同方式委托给学者研究,并为其提供研究环境和条件,也可以由实务界的人员与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攻关研究。再如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由实务界通报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由理论界通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信息交流可以极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四)完善咨询论证制度咨询论证制度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健全的咨询论证制度应包含以下要素:第一,确定咨询论证的范围;第二,成立咨询论证委员会;第三,咨询论证委员会的报告一般应向社会公开;第四,是否采纳论证意见要予以说明。健全的咨询论证制度无论对参与研究论证的学者,还是对实务部门都必须有直接约束力。参与研究者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以保证咨询论证的质量;实务部门对咨询论证报告也要作合理取舍,并说明理由,防止流于形式

实践理论研究篇6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核心课程,内容抽象、课程教学难度大。课程内容主要介绍系统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这是众多操作系统的设计精髓。这些内容是人们在操作系统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呈现更新速度快、系统性差、概念抽象、原理性强等主要特点,也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提高“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形成积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机制,课程组自2002年起就开始规划和设计分层次内容和系列实验,确立责任教师,2005年作为校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通过“操作系统原理”这门课程,使得对学生能力培养更有效。

1教学方法研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该课程教学难点集中表现在:(1)教材内容十分庞杂,涉及面广,与计算机软、硬件及用户都有着密切的交互;(2)教学实践性强,与实际运行着的各类操作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3)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更新快。

针对这些问题和难点,本课程组老师将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加深教学内容。首先,在oS的多用户、多任务运行特征的主线下,有一条动态的进程活动线,有一个系统资源管理的截面,针对前者,课题组教师围绕多进程运行所带来的问题,以及所涉及的方法与机制展开讨论;对后者,围绕多用户、多任务对系统资源的竞争,展开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策略与方法的讨论。其次,选取合适的操作系统实例,注重与实际运行的各类操作系统结合,选用Linux和windows系统作为实例操作系统,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核心实现技术、并分析部分内核代码,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性的专业技能。接着,将操作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的内容限制在操作系统的核心实现技术上;将实践环境主要放在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上;在实践方面,既强调学生自主编写与调试程序,又强调多人按软件工程方法合作解决大型问题。

2教学手段研究

在操作系统本科教学中本课程组采用并坚持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统教学是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最好的模式。传统方法学互动性强,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加大信息容量;以动画生动表现动态过程;以拟人手段讲解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操作系统原理课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相长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上组织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动性大大提高。

此外,课程组采用了如下教学手段:(1)突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注重实践环节,强调能力培养,对学生的考核手段科学合理。

3实验课程设计

遵循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基于系统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的思路,在灵活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课程组利用较好的实验室条件,开设“实验室课堂”,构建“操作系统案例库”,并结合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加强学生系统编程与内核模块设计。例如,系统内核调用、内核模块替换,操作系统补丁等。这些案例既作为教学,也供学生自行设计或复现,优秀作品又进入案例库循环,使学生能即学即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抽象概念通过实践环节理解,拓展深层次思考。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

课程考试采用笔试+实验方式,并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获得应有学分。并根据综合设计(实验)的课题情况,拓展到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让学生体验进行较大型课题和实际科研项目开发的工作,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3.1实验课程设计的思想与课程目标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原理,而且也要求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操作系统原理实验”主要是根据所学课程中的原理,设计某些算法实验并进行验证;熟悉操作系统平台的使用,以及能够将某一操作系统的系统功能调用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这些上机实验,以加深对课程中的概念、原理、算法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的目标。

3.2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1)作业调度算法实验(4学时),具体要求:设计作业控制结构;完成作业队列的创建;模拟作业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作业优先算法和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等。(2)进程调度算法实验(6学时),具体要求:设计进程pCB;完成进程队列等的创建;模拟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优先级算法和轮转算法。(3)以分区策略为主的内存分配算法实验(4学时),具体要求:建立模拟用的内存分区、分区表和空闲队列等;实现最先适应算法;实现最佳适应算法;实现最坏适应算法;通过实例对上述算法进行对比。(4)存储器命中率计算问题(2学时),具体要求:设计描述页面的数据结构和管理内存页面的链表;实现页面的FiFo算法并研究其命中率;实现opt算法并研究其命中率;实现LRU算法并研究其命中率;实现LFU算法并研究其命中率;比较各算法的命中率。(5)SpooLinG系统的模拟(4学时),具体要求:设计pCB、pCB队列等数据结构;模拟实现SpooLinG算法;使用初始数据进行模拟,并分析模拟结果。(6)文件系统中操作命令的实现(6学时),具体要求:设计两级目录结构;设计文件的保护措施;实现如下文件操作命令:create、del、open、close、read和write;运行初始数据,分析运行结果。

3.3实验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研究

实验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师指导方法的实施具体如下:(1)课堂常规授课,教师进行理论讲授,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策略、算法、手段等。(2)教师在正常上机辅导时间在实验室与学生就事先布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考核时期,教师要求学生上机进行实验验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调试程序,运行程序并就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教师要求学生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从中选择优秀者。(3)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课堂演示与答辩,教师要求上机验收优秀者,在课堂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演示,并当堂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4)教师在课后答疑,通过网络等媒介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类问题。(5)教师上复习课和习题课,根据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等,集中进行讲解。

3.4实验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研究

实验课程的考核按照如下环节进行:(1)实验报告及其检查与评价,此环节可占实验课程考核总分的30%。(2)要求学生回答如下设计性问题并进行评价:解释算法原理、数据结构设计思路、测试用例设计及其含义,此环节可占总分的50%。(3)要求学生上机演示,随时回答问题并进行评价,主要做法包括:源程序的上机编译、调试;运行系统并显示运行结果,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输入数据加以解释,此环节可占总分的20%。

4结束语

本文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做法是在课堂上重视交互式教学,在课外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改革考试方法;增加学生课堂演示和答辩内容,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角色向主动学习角色的转换。

参考文献:

[1]陈向群.探索操作系统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7):45-47.

实践理论研究篇7

一、引言

在这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增长的竞争优势,就要不断地挖掘和发展各种优势资源,从而在市场上赢得发展机会。因而,人力资源就成了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对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领域从微观研究转变为宏观研究,将人力资源管理同组织战略联系在了一起。Devanna等(1984)首次提出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此后,众多学者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

Schuler(1987)则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人力资源哲学、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实践、人力资源程序五个部分。并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是运用整合和调整的方式以确保:1.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及战略性需求相结合。2.人力资源策略能与组织内部横向职能策略和纵向结构保持一致性。3.人力资源实践是能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并且是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的,且经过调整形成的。wright&mcmahan(1992)也曾给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下一个定义:企业为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体包括:(1)将人力资源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首要资源。(2)强调通过人力资源规划、策略及具体时间,可以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3)强调获取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与企业战略垂直匹配,并能在内部各种活动间水平匹配。(4)强调所有人力资源活动皆为一个目的,即达到企业目标。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或接近组织目标,以组织战略为导向,依据组织结构而进行的一系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实践和人力资源配置四个因素的管理活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更趋向于组织总体目标,进入战略角色,而不再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所体现的职能性角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打造自身特有的,他人所不能模仿的组织资源来赢得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以提高组织绩效。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的理论模式

经过整理前人对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实践的理论模式大致可分为“最佳实践”模式和权变模式两类。

1.“最佳实践”模式

许多学者认为存在人力资源实践,即“最佳实践”。这种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一些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pfeffer提出了16项最佳实践包括就业保障、重视招聘、高额工资、奖励津贴、雇员持股、信息分享、员工参与、工作团队、技能开发、一员多能、上下平等、减少薪差、内部晋升、长期规划、及时评价、系统哲学。后经过筛选将最佳人力资源实践总结为7种:就业保障、选择性雇用、自我管理团队、决策分权、绩效薪酬、广泛的培训体系、较少的地位差别以及在整个组织内部广泛分享财务和绩效的信息。Huselid(1995)提出人事选拔、绩效评估、激励薪酬、岗位设计、申诉程序、信息共享、态度考核、员工参与管理、招聘强度、员工培训时间、晋升标准等多项最佳实践。并发现激励性的薪酬、岗位设计、以及员工参与管理都会导致较低的离职率和较高的生产率,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刘善仕,刘学(2008)综合西方学者的研究,将人力资源最佳实践归结为员工招募选拔、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评估、薪酬、工作系统、员工参与、员工关系七个方面。

最佳实践模式认为存在几种最佳实践,这些实践对普遍地并且强有力地影响组织绩效,因此,不管组织处于何种环境都可以通过最佳实践得到提高。然而,综合以上各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最佳实践的构成要素并没有达成共识,或者是相对统一的看法。但是是否存在一种对任何企业都能提高其绩效的“最佳实践”,或者到底是什么样的“最佳实践”能对任何企业都适用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2.权变模式

权变模式不同于“最佳实践”模式,认为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实践”,认为人力资源实践受到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策略等多种权变因素的影响,因而组织通过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组合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Schuler&Jackson(1992)支持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权变观,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不同企业战略会要求不同人力资源实践,而且不同企业战略变革时要求人力资源实践也应当变革。macDuffie(1995)认为,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创新的人力资源实践才会影响组织绩效,并且提出下列三个条件:(1)员工拥有管理人员所没有的知识与技能;(2)员工因为受到激励而愿意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工作中;(3)只有当员工努力工作时,组织才能完成组织战略。

张正堂(2004)认为权变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受到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实践应当结合组织战略、组织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及保持与外部的一致性,才能完成组织目标。

从以上分析可见,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更倾向于权变模式,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组织战略将进行调整,为了达到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人力资源实践也应做出调整,以达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完成组织目标。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是权变的;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也需要借鉴“最佳实践”,从中获得适应于组织环境,配合组织战略的人力资源实践来更好的完成组织目标。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影响机制

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从个体层面到组织层面,从微观到宏观,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研究也是进入了更深的层次。表1列出了前人关于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

表1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作者控制变量战略性人力资源构成维度结果变量及其构成维度结论

arthur(1994)年份、规模、工会、企业战略分权、参与、培训、技能、薪酬和申诉机制组织绩效:自我报告的生产率、废品率、员工流失率高承诺战略企业比控制战略企业人力资源实践能带来更高的生产率、更低的废品率和更低的雇员离职率。

Huselid(1995)规模、研发、资本密集度、工会、行业人事选拔、绩效评估、激励薪酬、工作设计、申诉程序、信息共享、态度评价、劳动参与、招聘强度、员工年培训时间和晋升标准组织绩效:生产率(人均销售额)、tobin’sQ(市场价值/账面价值)、会计指标(总的资本回报率)技能结构与资本回报率相关,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生产率和tobin’sQ有显著影响。

Delery&Doty(1996)规模、年份、是否为控股公司内部职业机会、正式培训系统、绩效测量、就业保障、参与机制和工作设计组织绩效:资本回报率、股本回报率、创新绩效评估、利润分享、工作保障与资本回报率相关,利润分享与股本回报率相关。

Youndtetat.(1996)规模、成长、销售变化、产品复杂程度、战略人员配置、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系统组织绩效:自我报告的顾客服务、生产率与机器效率验证了权变模式,普遍模式没有得到支持,人力资本提高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多维的运营绩效相关,行政型人力资源实践不能促进弹性生产绩效。

不少学者还引入了大量中间变量来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主要有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引入中间变量。从微观方面中间变量的有wright&Snell(1998)假设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通过态度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努力程度,将集体的态度作为中介变量结果表明工作态度部分地缓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证实了态度的确部分中介了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Guest等人(2000)通过调查和访谈人力资源专家和企业执行总裁,发现高人力资源实践与高水平的员工承诺和贡献相关,从而提高生产率和服务质量。

从宏观方面引入中间变量的有wrightGardner(2003)通过实证证明了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承诺正相关,并且两者也与组织运营绩效和税后利润显著正相关,即组织承诺中介了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Gelade(2003)等研究了银行业中人力资源实践、组织氛围以及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组织氛围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徐淼(2008)通过研究人力资源实践、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证实了,人力资源实践通过影响吸收能力来影响组的创新绩效。

综上所述,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可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员招聘、薪酬系统、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及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战略的匹配性六个方面影响组织绩效。而对于组织绩效的构成,前人主要研究关于财务及生产力方面的绩效。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则从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客户维度及员工成长与发展维度四个方面来评价组织绩效。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存在不同观点,有关影响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五、总结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部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同组织战略联系起来影响组织绩效。外界环境的动态性要求组织采取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组织必须对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自身的影响做出分析和决策,快速调整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并采取行动。然而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呢?通过对人力资源实践的“最佳实践”和权变模式的研究,学者们更倾向于在权变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实践”。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的准确范围给出一致的定义。对于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很多学者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没得出一个公认的框架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种框架模型,试图从多方面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在组织战略的影响下,人力资源部门以组织战略为向导,通过影响员工行为和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来影响组织的绩效。但是还缺乏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Devanna,m.a,Fombrun,C,J.,&tichy,n.m..aFrameworkfor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J].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newyouk:wiley,1984:p33

[2]Schuler,R.S.&Jackson,S.e.linkingcompetitivestrategieswithhumanresourcemanagementpractices[J].academyofmanagementexecutive,1987,1(3):207―219

[3]wright,p.m.,&mcmahan,G.C.theoreticalperspectivesfor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J].Journalofmanagement,1992,18(2):295―320

[4]pfeffer,J..Competitiveadvantagethroughpeople[J].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4

[5]pfeffer,J..SevenpracticesofSuccessfulorganiz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2):96-124

[6]Huselid,m.a..theimpact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practicesonturnover,productivity,andCorporateFinancial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5,38(3):635-672

[7]刘善仕刘学:中国企业的最佳人力资源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08,5:199-201

[8]macDuffie,J.p..HumanResourceBundlesandmanufacturing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LogicandFlexibleproductionSystemsintheworldautoindustry[J].industrialandLaborRelationsReview,1995,48(2):197-221

[9]张正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4,5:48-54

[10]JeffreyB.arthur,effeetsofHumanResourceSystemsonmanufacturingperformanceandturnover[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4,37(3):670一687

[11]Youndt,marka,Snell,Scotta,Dean,JameswJr,Lepak,Davidp.HumanResourcemanagement,manufacturingStrategyandFirm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Briarcliffmanor,1996,39(4):836-867.

实践理论研究篇8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高等教育理论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越来越朝着社会化和大众化的趋势发展,进而致使广大高等教育院校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势必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教育理念变更,逐渐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去陈纳新。就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国情因素的限制决定了我国高校学生群体数量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管理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强烈的社会舆论压力,并或多或少的出现滞缓。就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来说,大学生的参与不管是在实践操作上,还是在理论上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为,传统高校管理方式在社会变迁潮流中的持续应用,必然会使高校后续管理工作产生各种程度不一的弊端,并最终形成高校管理的恶性循环。

一、广大青年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保护消费者权力方面的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和高等教育院校扩招的不断进行,我国相关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在教育学费持续上升的同时,学费在教育经费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广大高校青年学生属于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范畴,而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消费对象―高校的实际情况和运作方式具有一定的了解权,当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消费者的参与时,这种影响会直接推动广大高等教育院校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同当前的消费者和大众监管趋势是具有很强一致性的,进而会大幅降低不必要弊端产生的概率。就上述理论而言,高校学生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参与属于消费者对自己产业状况的管理和监督,是具有理论基础的。但鉴于学生与学习之间密切的关系,高校学生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参与不但需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就是从大学生群体中选择一些代表性和代表作用较强的学生参与管理,而且还需要能同各级院校领导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与校领导建立有效的联络机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法律范畴中的公民权利层面的理论依据

公民权利是广大人们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法律范畴基础,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超过18周岁的公民就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我国广大高校青年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普遍在18-22周岁,这也就是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是能清楚认识自身周边环境,并具有清楚行为控制能力的人。因此,从法律层面来讲,高校学生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是无可厚非的、完全可行的。本文认为,法律范畴中的公民权利主要体现为下述方面:首先,高校青年学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公民,不管是从心智上,还是从年龄上,他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胜任高校管理工作。其次,随着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增强和年龄的增长,绝大部分高校青年学生都可以在高校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领域中,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能够在主观层面大幅降低学生与高校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最后,从社会公民权利的视角而言,高校学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是无可厚非、完全合法的,是能够定向培养学生能力的,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潜在未来发展空间。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践分析

(一)完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

应不断强化高校管理制度建设,让学生会在高校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以确保和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由于相对较为特殊,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现实情况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必须让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并非是“门面”作用。据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很多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会,在现实操作中对学生群体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领域根本就不会涉及,之所以设立学生会,是因为可以让会中学生获得奖学金的理由更为充分。比如,低年级的大学生产生学习困惑或者出现思想矛盾时,根本就不会得到高年级学生的帮助。日后必须重点解决这类问题。其次,应逐渐让高校领导机制、学生会机制和管理机制公开化、透明化,让学生群体对管理机制中的奖罚措施与手段形成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而并非只是在遇到问题时只能被动接受结果,因而,这种方式只会加深学生与学校及其他人之间的矛盾,对高校管理的和谐和稳定是非常不利的。最后,高校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客观的解答和分析,通过各种平衡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切实提升高校管理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提升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高校管理工作中大学生的参与除了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还需要在主观上努力,必须切实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强化组织领导,以确保他们在高校管理的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发掘自身的潜在潜力,将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到实处。同时,还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严防各种小问题、小瑕疵的产生,不断强化组织领导能力,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良性循环的实现奠定基础。首先,高校要营造健康、积极、宽松和充满爱心的校园人际氛围,充分的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最大程度的满足他们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的合理、正当需求,以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自己的发展。其次,高校青年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及其他们的性格、年龄特定使得他们对学校管理事务和决定只能消极的接受,但是学校事务和高校管理工作与他们之间有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和联系性,学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的缺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涉及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估、宿舍管理工作等时,大学生的直接参与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水平,而且有能够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民主化教育理念的持续渗透,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首先,高校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参与净化逐渐从无组织、无秩序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会逐渐从依靠经验管理向依靠制度、依靠科学管理转变,会逐渐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再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会从单一的生活管理向综合管理过渡,并最终实现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途径和参与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最后,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会逐渐从以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法制为主、行政为辅的方向转变。

四、结语

通过本文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析和我国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现实来看,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间接或者直接的形式参与者学校管理工作,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落实,只是院校的表现仍待提升,一些院校的表现相对较为突出罢了。因此,在后续的高校管理工作中,各级高等教育院校必须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和范围,以实现高校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秀丽,齐兴.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2]林萍,廖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4,(02).

[3]王磊.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4]林永柏,邬志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1,(07).

实践理论研究篇9

自1994年实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以来,历经20余年的探索,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已发展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主轴,辅以相关技术和人文两类理论课程群的架构(图1)。

1教学实验背景

“尽管绝大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建构都希望上述两大类专业课程能够相辅相成地合力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人才,但是,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趋势,大多数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专业理论课都存在接受度和配合度较差、课程间的教学内容关联度弱化等现象”[1]。在整个建筑学课程体系中,设计实践课程和设计理论课程在各自的纵向体系上自成一系,而在横向体系上只是形式上的设计、理论课程分布,特别是到了高年级(3、4年级)设计课程训练的深化拓展阶段后,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协同性、关联性的缺失,成为困扰高年级建筑学师生的比较普遍的教学问题。同时,“建筑师培养目前在中国最突出的难题(这并非仅存在于建筑学教育中的问题,而是在整个中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学生自幼儿园以来长期形成的自主能力缺乏的瓶颈”[2]。这个瓶颈的后果就是教师不得不不遗余力地反复传授知识点,试图让学生什么知识点都学到,以便他们离开校园后就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这种以知识点传授,而不是以知识体系建立为基本思路的教育方式事先给定整个培养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将所有知识点融入教学环节,传授(灌输)给学生;通过多次不同类型建筑的模拟设计过程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建筑类型的设计要领,这导致学生无止境地反复训练,教师反复上课,造成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教与学的巨大重复工作量。绿色建筑教育是当代建筑学学科面对气候变化、环境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思考和行动。绿色建筑不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教学中也不应作为一个专门化的方向,回归学科本体的绿色建筑教学,不仅要建立关于资源环境与建筑能量系统的正确认识观,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究作为能量与气候调节结构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策略。因此,绿色建筑教育包含了绿色设计“观念体系”和“技术体系”两方面内容。绿色建筑概论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设计理论课程,不仅承担了学生绿色设计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承担了推动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设计意识的教育目标。基于以上认识,如何提高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强化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的教学联系,达到知识积累与观念建立的复合教学目标,成为促成本次教学实验的直接动力。

2探究式教学理论解读

探究式教学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学派的“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3]。建构主义学派奠基人皮亚杰认为:理想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得到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实际情景中习得的知识才能被学习者真正地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联系现实生活的情境化探究式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层级不同,探究式教学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归纳、质疑、创新的高层级思维活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特定问题,自主理解信息、寻求答案,其教学方式特点是回归过程、回归主体、回归问题、回归实践,因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独特优势[4]。经过前期3年专业学习,4年级建筑学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在5年制建筑学专业教育过程中,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定位为建筑设计能力的深化拓展和综合提高阶段,重点围绕城市空间、建筑集群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整合等设计问题展开,“问题导向”成为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及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共识[5]。当前,“设计的思维模式应从造物向谋事转变,应从形式表面的迷恋转向关注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要抓住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一核心理念[6]。在此设计背景下,探究式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设计类课程倡导的重要教育思想,采用研讨课堂、翻转课堂、实验实践课堂等教学方式,则被学界认为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3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本质差别在于:传统讲授式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采用口述的方式,由简到繁地将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探究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验分析、推导判断等探究性学习活动来领悟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而言,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以具体真实的设计问题为引导,以建成建筑为研究对象,推动学生观察发现身边的建筑问题,通过案例类比研究,运用专业知识展开问题分析,采用实验测试、设计工具进行推敲验证,最终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在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念的建立、绿色设计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绿色设计技能习得等复合教学目标。针对绿色建筑概论和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营造的主旨建设目标进行了相关设计问题的分类归纳(表1)。基于上述设计问题分类,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板块和提升板块,分别采用了课堂集中讲解(基础板块,讲授课堂)、阅读研讨(提升板块,翻转课堂)、实地调研测试(提升板块,体验课堂)、设计策划与方案设计(提升板块,实践课堂)等针对性课堂教学方式。基础板块内容包括可持续设计的概念、缘起、发展以及基础设计知识,主要由教师在课程前期学时采用课堂集中讲授,辅以课后扩展阅读方式完成教学。针对绿色建筑的观念问题和技术问题,在提升教学板块,选择绿色建筑的科学概念、人工环境营造中的技术逻辑等6个可持续设计相关研讨问题,结合讲授课程内容进度开展阅读研讨课堂教学。研讨课堂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教师在课程开课初期即全部研讨题目,推荐相关课题阅读文献;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3~4人/组),各研讨学习小组结合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内容,围绕研讨题目提出研讨问题的解答、质疑、评价等相关研讨内容。根据每组学生特点,每个研讨题目由教师指定3个研讨小组,分别执行主讲、提问和评价打分等不同研讨角色,在整个研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习小组的角色进行轮换。主讲小组在研讨课堂通过ppt展示研讨题目学习结果,提问小组针对研讨主题提出相关问题,评价小组执行研讨过程记录工作,并为主讲小组和提问小组的工作给出评分及评价说明(图2)。“设计教学阅读研讨课堂的作用不是为了给学生增加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些理论;阅读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评论家,而是培养一个有深度、会反思的设计师。”[7]在研讨课堂中,三方学生(主讲、提问、评价)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起到引导讨论过程、扭转陷入死角的讨论方向的作用。因为“绿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动态发展的建筑概念,随着认识的加深,其技术逻辑亦在不断推进发展,从研讨问题的选择到研讨场景的设计,绿色建筑概论研讨课堂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期望每位参与的同学通过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的图文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研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行为转换频繁,互动明显,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教互学、相互对话与启发的场所,师生的共同探索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由此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反思、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性思维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说明目前很多翻转课堂过多注重语言教学,而对学生的真实活动、实践实验这类训练较少[8]。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设计类课程均包含一定比例实践学时,自然具有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课程基础。体验式教学意为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呈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为了打破设计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藩篱,建立知识与认知之间的互动。绿色建筑概论课程与同期建筑设计课程协同推进,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建筑作为设计研究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营造角度出发,选择学校科研办公楼、教学楼、宿舍等某一类型建筑展开调研分析,运用绿色建筑概论课程相关设计原理,发现并分析身边的建筑环境问题(包括热、光、声物理环境,场所空间质量等问题),随后在绿色建筑概论、建筑设计课程相应时间节点提出阶段性调研、策划、设计方案(图3),完成从知识、认知到实践应用的完整学习过程。

4教学实验结果评价分析

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梅里尔在考察和比较11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首要教学原理,重在引领教学走上有效率、有效果和有魅力之路[9]。首要教学原理以问题解决为根本目标,包含5个核心要素:(1)问题(problem);(2)激活(activation);(3)演示(Demonstration);(4)应用(application);(5)整合(integration)。首要教学原理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强调整个教学活动应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尊重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阶段式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问题解决和探索发现的能力。基于身边建筑、具体问题的绿色设计教学实验,围绕问题、激活、演示、应用、整合5个方面核心要素展开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色建筑概论课程的理论知识,推动知识的内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意识的形成。经过2个年度课程教学实验探索之后,围绕“探究主体、探究互动、探究资源、探究能力”等4个探究式教学实践评价维度,课程组进行了不记名问卷(有效反馈64份,总计85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效果等总体评价以及小组学习方式、研讨问题、调研策划设计任务的难度、时间分配等具体课堂实施细节问题,主要调查反馈信息结果如图4所示:同传统讲授型理论课堂相比,超过75%的学生(6分以上,总分10分)对“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较高;超过90%学生认为以阅读研讨活动为主的翻转课堂在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念的建立方面具有启发作用,表示喜欢这种阅读研讨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超过80%学生认为实地调研、策划、设计实践体验课堂能够起到链接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的桥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绿色设计知识体系建立与设计技能培养。

结语

实践理论研究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238-01

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指学生在数学及相关学科教师的群体性指导下,运用类似于数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课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格守的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即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更有效地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1探究性。“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指出,数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之,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或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2.3自主性。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后,在一定时间内,他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研究性学习任务目标的完成负有主要责任,学生被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主观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调动。

3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载体是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拓展,也是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3.1以课本知识为选题内容。针对教材内容,把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研究性课题。这些材料可以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和规律的概括过程等。教师把这些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3.2以数学知识的间接应用为选题内容。如可以根据教材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已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的测量收集结合向量的知识进行力的研究。又如,立体几何的多面体学习中,通过教具模型和动手折纸让学生总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种类。

3.3以数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选题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书籍、访问、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较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例如,结合“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让学生研究“家庭购房是分期付款好还是一次性付款好”等问题。

4成果运用分析

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性成果运用到自己的学习过程,无疑会大大提高自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例1:设x+y-z=3,求证x3+y3-z3≤27。

分析:上述需要证明的左边是3次方,右边是0次方,依统一的策略,左右两边应同为3次方,所以,有下面的思路:

欲证上述,只需证明x3+y3-z3≤(x+y-z)3即可。显然第二步的思维跳跃依统一的策略是自然的,而反之舍弃统一的策略则是难以理解的。

例2:已知:1≤a-b≤2且2≤a+b≤4,求4a-2b的范围。

解法1:令a+b=m,由a+b=m,a-b=n。解得a=(m+n)/2;b=(m–n)/2。所以4a-2b=m+3n,又因2≤m≤4,3≤3n≤6,则5≤m+3n≤10,所以得出5≤4a-2b≤10。

解法2:设4a-2b=m(a-b)+n(a+b)=(m+n)a+(n-m)b,所以m+n=4。m-n=-2解得m=3,n=1。因为1≤a-b≤2,所以3≤3(a-b)≤6;又因为2≤a+b≤4,所以5≤3(a+b)+(a+b)≤10。即5≤4a-2b≤10。

5结语

综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优秀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整合运用好研究性学习和传统教学二者的优势。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肖精: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张复员: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中小学教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