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19:49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

【关键词】社区文化主动性创造力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特别是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地日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活力,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并确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理念

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本领,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根本。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区积极培育和践行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根本,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抢占农村社区文化的主阵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

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并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发挥地域优势,寻求社区文化的个性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都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点,且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区文化。我国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党的政策、法律、宣传高尚的精神追求,宣传健康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质,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把社区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场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加深社区文化的底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要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

三、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广大农民群众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的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指导社区创建民间公益性组织,逐步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开展包括文艺表演、科普宣传、思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社区文化认同,构建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特点的文化,改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适应农村形态和农民素质转型的需求,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农村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进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进程。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2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所以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农村园林风貌的根本体现。

1.2新农村绿地

新农村绿地建设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主要的任务。当前,关于城市绿地建设方面的资料很多,比较完善。但是,在新农村绿地建设方面可以借鉴的资料却十分有限,主要是因为:新农村的建设问题才刚刚起步,在政策、经济等方面都还比较滞后;新农村绿地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有一套切合实际的绿地建设的方法来指导。所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按照新农村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实施措施来进行园林绿地景观规划建设。

2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地规划与建设

新农村绿地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新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2.1新农村绿地规划的特点

2.1.1整体综合性原则景观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形象体现,是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复合载体。

2.1.2注重景观用地的利用景观用地不仅应考虑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应强调其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2.1.3注重土地利用的空间布置根据景观优化利用原则,实现特定地点的最佳使用价值或者为特定利用方式选择最优地点。

2.1.4景观多样性原则规划必须注重人们生活的各种不同需求,以及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着眼于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和不断地丰富生物环境。

2.1.5自然景观的优先保护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类,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

2.2规划原则

2.2.1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绿化指标体系由于现在农村在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相应的绿地指标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要从实际出发,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指标体系,对绿地建设进行动态控制,以便指导资金投入,便于绿化建设的控制和操作。

2.2.2适当处理好乡村景观与城市化园林景观的相互协调关系广阔的田野、蜿蜒的河流、河边的林带形成了田园乡村景观,而小城镇往往处于乡村田园环境之中,所以要使两者协调一致,融为一体。

2.2.3全面绿化,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城市、农村“两张皮”的错误认识,做好城市园林发展与乡村园林的协调发展,把农村作为区域发展的延伸,建立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框架上进行策划和打造。

2.2.4要重视新农村本身的特色、文化内涵不同地区在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积淀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地方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绿地往往是地方性民族文化的载体。

2.3新农村绿地建设模式

由于农村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在新农村园林绿地规划建设时,应制定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着力体现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并要正确处理保护文脉与村镇建设的关系,实现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因此,要在坚持标准基本统一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力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2.3.1山水田园风光型在一些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建设时要注重彰显特色,保护好山体、河流、水塘,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园林绿地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可依地势环境布局,力争与山水田园、人文景观协调,打造一批颇具景观特色的田园风光型绿地。

2.3.2城郊园林社区型对于地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具有区位独特、基础较好、环境较优的优势的农村,新农村园林绿地建设要紧紧围绕“社区为城市服务,城市促社区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在规划时既要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统一,更要利用好城市的辐射拉动功能,注重生态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城区的延伸区、补充区和服务区,与城市融为一体,打造既有园林风情,又颇具城市特色的园林社区型新绿地。

2.3.3农村“城镇”型对于一些农村,应充分发挥区位较好、经济较强的优势,有的农村园区经济发达,可按照乡村城镇化的道路,结合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来进行。根据“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小康设施建设。

2.4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地建设的实施

2.4.1坚持观念先导,重视新农村绿化建设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家园。

2.4.2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必须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学的绿地规划方案。

2.4.3坚持依托区域经济,统筹解决新农村绿化建设的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抓住各自有利的地理条件优势,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整合资源,聚集资金,用城乡统筹的办法来进行新农村的绿化建设。

2.4.4以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政府是推动绿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积极参与,是绿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特别市社会各界给予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的支持,搞好绿地规划设计,更是新农村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所在。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4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管理;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就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从规模上看,大的可以指一个乡镇甚至相邻的几个乡镇,小的指乡镇村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是以乡镇辖区和村委会所辖区域为单位,它是我国农村社会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也是我国农村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二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强;三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四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在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社区服务管理也就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社区服务管理迫切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如何适应当前这一改革发展趋势,加快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就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加快和改进农村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乡镇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就要进一步改变乡镇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农村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城镇社区,以农村城镇化发展推动社区发展,把农村社区改造成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健全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及服务功能,培育社区管理服务意识,使社区内的组织、群众、社会团体等都成为社区管理的参与者,就能使农村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能使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在农业生产、劳动就业、居住环境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乡镇单位的社会职能也逐步转向社会,落实到社区,农村社会正由“乡村人”向“社区人”转化,社区承担了“乡村”分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诸如为社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对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管理,这都将为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

2.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文明和谐乡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村特色文化,弘扬文明道德风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就成为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思想文化素质,要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有利于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给社会和其他组织来管理,使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是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统一实现了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管理,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这意味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也将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这几年的推广实践过程中,农村社区在社区管理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服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观念落后。从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农村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农村乡镇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许多切合农村实际,符合民心,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思想文化素质低、管理能力差,工作不认真负责,且对政策和法规领会不透、传不准、落不到实处,因而在农村许多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比如有的农民不知道“新农村”的含义:又如农村联产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已出台多年了,但至今仍有好多村没有完善承包手续:管理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职能,使许多村干部在管理方面随心所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也未完全实现由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主要是以乡镇村为依托,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处于乡镇政府与农民的最直接联系层面,其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近几年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和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自己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基层组织也才刚刚开始形成,且相关的改革措施也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置,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7-0001-04[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继续教育研究团队”课题项目子课题“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中华(1973―),男,江西吉水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

本文所说的“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如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相较而言,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贫困,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更是如此。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当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农村,以提升民族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技能等综合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逐步创建学习型社区,是振兴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社区教育的核心和载体是社区教育课程,它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发展。课程不仅是社区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和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社区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1]因此,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效,实现预期的目标,加强课程开发便是应有之义、必然之举。

一、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

所谓原则,就是指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农民的需求为主,注重实用性

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农民,所以课程开发首先应以满足农民提升文化和提高技能的需求为主,体现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课程还要能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同时,在课程的组织设计上,也要考虑农民的学习特点和知识基础,无需以严格的学科形式呈现,而是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农民的学习需求为目标取向。

(二)立足本地,体现地域特色

社区教育课程是为了促进社区的发展而设置的,不同的社区其经济、文化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不同。因此,在社区教育课程的选择与设置上也要体现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民族农村地区,其民族性、区域性、贫困性等特点表现突出,这就要求民族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要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条件、民族文化资源、地理物产资源等情况的基础上,设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实用技术类、技能型课程,以满足农民脱贫致富和文化娱乐的现实需要。总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应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

(三)突出实践性,注重可操作水平

社区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是相对于理论性而言的。就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来说,它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体现学科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课程就要按照学科理论来建构。相反,由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首要的目的是提升当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因此,实践性才是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要使课程的理论性知识融于实践性当中,采取基于农民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历的学习方式,使课程学习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让农民学以致用。

(四)重视动态生成,内容开放多元

重视课程开发的动态生成,是指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在课程开发中,内容的选择不能一成不变,要善于根据农民的发展需要、社区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相应的变化调整,使课程的开发与当地农民的需求、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相统一。

农民的层次、需求、兴趣存在多样性,这使得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领域宽泛、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开放多元,要随着当地农民发展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五)挖掘民族特色,多元文化共融

民族农村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场所,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就在于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农村文化、贫困地区文化等与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和世界普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2]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应借鉴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先进理念,紧跟时代的潮流,在重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和保存民族传统;同时,还应注重多元文化共融,保持文化的多元共存。

二、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课程开发缺乏基础支撑

由于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方经济、文化较为落后,政府面临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较多;而且当地政府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更多更集中地投入到城市的发展中,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和能力非常有限。在农村社区教育方面,这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1.经费投入长期不足。由于对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低、财力薄弱,当地政府往往无暇过多关注农村社区教育,拨付给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少之又少。政府的“供血”一直不足,而农村社区自身的“造血”能力又非常有限,这必然导致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和大规模的课程推广因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而难以展开。2.管理力度不够。由于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缺位,加上传统政绩观的影响,农村社区教育很难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议题,这自然导致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流于表面形式,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3.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构建严重滞后,缺乏相应、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课程开发尚缺乏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1.课程开发理论欠缺

从可查阅到的相关文献来看,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而其中专门论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更是缺乏,仅有的少量研究基本是从一般的课程开发理论出发,演绎出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理论。理论研究缺乏针对性,必然导致民族地区农村课程开发实践缺乏理论引导。其中内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后,才越来越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二是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中,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决定,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发展较快,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近些年才逐渐得到各方重视。

2.课程开发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对象差异性较大、学习需求多样性等特点,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广泛、体系复杂,涉及领域较多。这就对课程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的民族农村地区还无法配备专业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人员,在课程的开设上往往根据以往经验和上级的要求而定,具有自发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缺乏科学性。

(三)课程开发欠规范

一个完整而规范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前期对当地课程资源、社区存在问题、居民的文化技能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发展和社会需要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课程并进行评价工作。[3]课程开发需要课程专家、社区教育管理者、教师、社区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通过广泛、充分的交流,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简言之,一个规范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体现“全员参与”和“全程控制”的特点。与之相反,在民族农村地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还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开发过程不完整,前期缺乏对“社情”的充分调研,不了解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缺乏对开发出来课程的科学组织和综合评价;二是部分课程开发主体缺位,当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基本上是根据上级行政的指导,由当地的教师和社区教育管理者完成,缺乏课程专家和广大居民的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随意性,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四)缺乏课程研发意识,研发缺位

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具有民族性和农村性的双重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农村文化、贫困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交汇的地域,具有复杂性。所以,在课程的开发中要善于注重统一性,把握多元性。所谓注重统一性,就是国家对农村社区教育要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要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进步,提升农民的文化和技能等综合素质,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注重多元性,是指在具体的推进社区教育过程中要体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的特点,要求课程开发者要有较高的研发意识,善于理清课程的复杂性,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但实际上,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呈现趋同化倾向,缺少独特性。这有当前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不够的原因――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尚缺乏社会广泛支持的土壤,也有部分管理部门认识不足的原因――他们尚未能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对农村发展和民族和谐的重要意义。

三、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策略思考

(一)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为课程开发提供基础保障

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尤其是在课程开发上的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保证课程开发有足够的资金和场所。在经费投入上,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4]由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民族性、农村性、贫困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首先应在国家层面上给予要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倾斜,设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专项资金;民族地区各级政府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财政支持。此外,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领域。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积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各种义务和责任,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评价考核系统,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官员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二)建立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努力提高课程开发水平和质量

1.建立课程开发人员定期的专业培训机制

某种程度上说,课程开发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水平。因此,应创造条件,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课程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课程开发水平。

2.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流程

对影响课程质量的每个过程和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每个过程进行再分解,确定每个过程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途径。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中,只有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流程,才能做到无论是对社情的调查、当地资源分析,还是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有章可循。

3.建立课程开发质量评价机制

课程开发质量评价是一个检视所开发的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者达到什么程度目标的过程。它至少应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评价什么和由谁评价。对于评价什么的问题,应是对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结构的组织、实施的效果等全面科学的评价;对于由谁评价的问题,不应只有课程专家、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评价课程,还需要有社区课程学习者的参与。只有通过对课程开发实施“全程评价”和“全员参与评价”,才能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

(三)开展社区教育调查,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没有调查,就缺乏准确的信息,社区课程开发就会变得盲目。社区教育首先应该从社区调查入手,因为“社区教育需求的调查是设计社区教育课程的必经过程”[5]。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建构,应以对当地的“社情”调查为起点,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认真而细致的调查,准确地把握农民的需求信息、当地资源情况和民族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建构能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和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开展社区教育调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社区议事等方式来展开。要善于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征求意见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总结有助于课程开发的建设性指导意见。

(四)加强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队伍

专业化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制约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这与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工作者待遇低、环境差、缺乏晋升平台等因素相关。要想短期之内改变这一现状还很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来改善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人才不足的状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目前在职在岗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可以和专业机构和高校加强联系,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观摩示范等形式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努力开展城乡对口支援,通过城市支援农村,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适当地对在基层农村从事社区教育的工作者一定的政策倾斜,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合理设定编制规划,提供专业化职称晋升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徐明怡.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策略的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

[2]蒋士会,唐盈盈.多元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江苏教育研究,2011(10a).

[3]高志宏.偏远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4).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社区教育在20世纪中后期从国外传到国内,在国内逐渐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由于受物质、文化、人的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村社区教育开展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且只有少数地区得以开展。所以对该问题的学术研究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进,以期指导教育实践。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平台,以“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借以了解这一问题的研究动态。

一、社区教育模式理论研究

社区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概念、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1、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

研究者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多有界定。苏民(2001)、郑淮、周洁(2006)认为它是“旨在巩固基层政权的地位,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和文化娱乐能力,塑造社区整合力、向心力、自治力的社区内教育资源的统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张灵霞(2010)将其界定为能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的有组织的结构模型及其活动方式。邵海英、邵成智(2015)则特别解析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认为是一种能够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的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及其活动方式。从上述界定可见,研究者们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已达成基本共识,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和活动方略。

2、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构建原则

目前很少有研究者讨论这一议题,仅见刘洋(2003)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定位系统、组织系统、运作系统、资源系统”,黄丽(2011)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层次定位、主体、条件、内容、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凌云、戚兴朋(2007)从组织管理系统、内容及师资来源、教育和培训原则、监督和评价、教育创新五个方面构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以此明确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所见文献中,只有刘洋(2003)提出了“大教育观”、终身教育、社会适应性、地域性、多样性这四个原则,却可谓全面、恰切,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针对国内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虽不多,但有研究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及其构成要素、教育模式的特点,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

1、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模式

较早总结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是魏超雄(1997),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广大农村中逐步形成了“三种类型”和“三种层次”的社区教育模式。其中“三种类型”分别是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农科教结合型和全民教育型。“三种层次”指县(市)职教中心教育层次、乡镇社区教育层次以及村级社区教育层次。魏超雄(2003)也认同魏超雄“三种类型”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特点。徐玉斌(2003)总结出十种模式,即政府统筹型、学校辖射型、双向参与型、家教扩大型、全程教育、厂矿企业合作型、军民共建型、老年教育扩大型、农科教结合型和农业高科技园区型。周光_(2004)归纳出五种,即以街道、镇、乡、办事处为中心的联动型、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活动型、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型、以社区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以地域为边界的自治型。杭州市某课题组(2005)从力量整合的角度提出“五力合一”模式,“五力”指政府推动力、市场运作力、部门协作力、社区自治力以及群众参与力。后来的研究者如尹小敏(2009)则着眼于教育模式运作主体,概括出政府主导模式、学校-社区互动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模式、以成人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综合模式、网络模式这五种。邵海英、邵成智(2015)总结的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现有模式主要有统筹组织型、自治活动型、学校辐射型。在上述分类中,显然有些分类没有采用同一标准,以致有些类型之间没有充分互斥,在逻辑上不够严谨,但是对于学术研究和实践还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2、关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秦磊(2013)总结分析了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的“温江模式”的构成要素:社区教育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社区教育活动。关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特点,李磊(2003)概括为“本土化”再现性及地域性,周俊(2004)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后发性、可塑性、多元性和时效性。刘洋总结了多省的实践模式及其突出特点:浙江省象山县石铺镇的“农村小城镇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统筹,学校为主体。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种村所构建的“全员、全程村级终身教育系统”,主要特点是政府统筹。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农村社区教育基本格局”,特点是以党政为主要领导,以学校为依托。甘肃省陇南地区社会与学校“双向参与”社区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学校为社区的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科普中心。

三、海外研究与实践引介

叶南客(2002)比较了中外社区教育近百年来的发生发展,概括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一是欧美的社区教育模式,即社区组织――教育模式;社区发展――教育模式;社区行动――教育模式;社会行动――教育模式。二是亚洲的社区教育基本模式,包括韩国、印尼的促进静态社会向动态社会转型,日本、新加坡以社区为载体的国民伦理和精神建设。刘洋(2003)、元焕芳(2010)介绍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的典型,包括美国的社区学院和生计教育计划,英国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大学推广运动”、继续教育和社区休闲教育,日本以非职业性继续教育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等国外农村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黄衔鸣(2010)认为俄罗斯基加什社区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侧重于个体,形式更加多样,更利于社区人的发展。王丽(2011)认为澳大利亚的成人社区教育不仅悠久历史而且已达繁盛时期,是一种立足于社区、针对成人的非正规教育。她从成人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入手,分析了澳大利亚成人社区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乔兴媚(2012)则总结了英国社区教育模式的突出特色,即具有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

四、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改进方案

国内学者对如何改革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也给予了关注。刘洋(2006)将农村划分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落后这四类地区,提出应针对不同的地区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模式,即以全面教育型为主、以乡镇成人学校中心型为主、以政府统筹型为主、以学校中心型为主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吴锦程,陈榕(2010)从学习型社会视角给出了改革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建议,即以培育现代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建立以社区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网络,教育内容应培养农民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资金由政府支持并多元筹资。周波(2011)从城乡统筹视角提出应采取“社区学院”为主体的社区教育模式、以街道办为基点的“社区教育中心”、以农业高科技园区为基地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倪建兵(2013)提出要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城乡二元化模式,建设乡镇社区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邵海英、邵成智(2015)从定位系统、组织系统、运作系统、资源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

从相关文献来看,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远远不够丰富。有学者对社区教育及其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但大多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关注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很少。而现有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教育模式及其特点的总结以及教育模式改革建议,这些研究尽管对农村社区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多半比较宏观和空泛,难以在操作层面产生更大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关于国外社区教育,研究者们大多是引介教育模式及其特色,而对国外经验本土化问题却极少谈及,以致淡化了国外经验的借鉴意义。此外,关于社区教育模式的架构这一关键问题,尚未形成具有理论指导价值的研究结论和学术共识,这无疑不利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完善和社区教育实践的有效推进。上述的梳理和分析表明,国内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戚兴朋,凌云.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建构[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刘尧.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作者简介】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滞后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势在必行。近年来,信阳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是从地域特色、农村发展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量,在法制的视野下,寻求信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构建信阳特色生态型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信阳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信阳新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供给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笔者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依然相对滞后,是基于农村客观条件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财政机制、供给决策不合理、供给主体缺失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新农村建设以来,信阳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了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信阳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基础地位,高效经济作物成为新的增长点。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改善;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美化了生态环境,农村风貌发生新变化。信阳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改善。但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众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及公共服务认识不全面。重视硬,忽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忽视地方实际,错误认为建新农村就是自然村落拆迁,统一建设,提供统一公共服务。二是信阳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责任主体不明确,部门协作欠缺,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四是资金短缺以及留守居民难以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信阳市新农村公共服务的对策

信阳市具有区域特色,地理环境独特,南北自然景观分明,农耕文明根深蒂固。信阳市丘陵和山区所占比例较大,蕴含资源丰富。信阳独特地貌和丘陵山区资源优势使信阳区域经济以特色集聚区、生态枢纽城、绿色农业谷为特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信阳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增长极、战略支撑点和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信阳独特的区域特色以及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科学定位,为信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定位于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中小城镇建设

信阳新农村建设综合定位,要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提供生态经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信阳的地域特色决定信阳将重点围绕生态文化和区位交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打造山水生态城市连绵带,形成中心城区辐射、县城带动、重点镇支撑的山水生态城镇连绵带;综合考虑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问题,信阳应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生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生态型新农村,要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整治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逐步建设整洁、文明、靓丽的新农村。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和地区推进农村沼气、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村服务的作用。

(三)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

信阳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方面,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以及转移就业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卫生方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把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信阳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要建立起由财政资金保障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供包括惠及儿童、妇女和老人的社会福利。

(五)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供给格局

在构建科学合理的信阳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应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听取民意表达,公共产品体现居民的要求,避免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公共产品提供中要明确公共服务的主体及职权。信阳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财政供给较为困难。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作用,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物品,推动多渠道、竞争性供给格局的形成。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公共物品融资体制,更有利于提高我市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六)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长期以来,地方官员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重浪费了有限的公共资源,而农民获得公共服务的水平却未见提升。信阳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干部绩效考评体系。把农村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中,把农民满意度作为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因素,以此督促各级政府为农民做实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哲:《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版.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8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56-02

1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的内涵

传统的农村社区指的是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指的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重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的,人口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它们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功能或生活方式的社区,这种社区内的居民大多以农耕及副业为主,居民的居住方式是以村落为主,而且村落的规模通常较小。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和传统的农村社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三个地方: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文化、具有一定类型的新型社区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农村社区是有区别与传统概念上的新型社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它的定义可以表达为: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主要以农民为主体构成,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具有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的功能

(1)发展社区经济功能。农村社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展社区经济。如何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增加农村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是社区发展经济的目的所在。发展经济,在搞好一般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培育和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社区经济能力。

(2)政治功能。农村社区的政治功能主要是由社区自治组织来实现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通过社区居民手中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参与社会政治责任等。社区管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自治管理,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一句话,农村社区的发展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自治水平的高低。

(3)传承文化功能。农村社区文化由一系列要素组成,这些文化为农村社区所共同拥有,同时又制约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优秀农村传统文化,开展具有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并通过社区的道德约束和纪律约束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文化功能的具体要求。

(4)提供社会保障功能。农村社区是各种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环节。一般来说,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利用社区集体资产向社区成员提供医疗、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邻里之间的互助也加强了社区的社保功能,成为农村社保的一支有力的辅助力量。

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模式分析

(1)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现状。农村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社区建设垫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从城市走进乡村是这几年刚刚开始的,可以说农村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新事物。但是,正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提到了面前……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鉴于这种情况,许多的省、市积极开始试点,边试点,边实践,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将之推广。其中,以山东省等为代表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青岛市为例,青岛市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各级民政部门的领导下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目前青岛市市南区已累计投资5亿多元打造“三个中心”,截至目前,已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中心、管理中心、医疗中心30个,一半以上达到2000平方米,其中面积最大的达2800平方米,多半“中心”仅“文化中心”一项就超过1000平方米。到2012年,该区建设的65个“三个中心”将全部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

(2)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问题分析。我国社区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社区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但并非照搬国外的做法。原因有二: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区发育不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活动别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发挥重要的支持、导向、组织作用。根据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精密度为标准,我国的社区发展模式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政府掌握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政策,也控制着社区发展的资源,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农村社区对我国各级政府和各个主管部门来说农村社区的种种政策制定和制度确立还处于摸索状态,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中一些问题是根本的态度问题,是在构建农村社区中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清,将严重的误导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4改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

(1)改善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行为。首先,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全面科学的政绩观,讲求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前途的大事,事关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丝毫马虎不得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本着谦虚的态度学习社区方面的知识,了解社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要切实的转变工作作风和政绩观,坚决避免在农村社区建设活动中出现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发生。其次,明确政府和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行政主导模式向行政引导模式转变是我国整个社区建设政府行为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与社区之间关系的必然选择。行政引导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活动中是政策的制定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而不是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者;社区管理组织多样化,多种组织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活动中来。

(2)完善社区内部建设。从社区层面来说,社区负有对社区范围内的各类组织的综合管理和协调任务,丰富社区生活,社区工作者应该主动地承担起培育社区组织的繁重任务,引导社区组织形成为民服务,开展社区安置就业指导。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9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着力点,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坚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业的观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路子。一是把培育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生产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任务,大力推动规模化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的成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制定促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能人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培育一批能够带领农民勇闯国内外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以特色农业强镇强村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农业强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合作联合服务组织。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为切入点,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强化信用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功能,推进“三位一体”的联合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农民信箱”功能,加强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可追溯制度,支持农产品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培育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和物流基地。四是大力加强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的科技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配合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强县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首席专家、推广教授、责任农技员制度。五是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保障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抵御“两个风险”能力。按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提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大力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渔塘和标准渔港建设,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健全农业防病防疫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

(二)搭建农民二三产业创业就业新平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农民群众在非农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的新平台,以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新门路。一是做大做强以农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为特征的特色块状经济。鼓励产业龙头型骨干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牌和产业提升,引导更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家庭工业参与块状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进一步提升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特色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二是加快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按照中心镇的产业特点、功能定位以及与村镇体系布局相衔接的要求,搞好中心镇布局和建设规划,引导农民进中心镇创业就业,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向中心镇集聚。清理和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进城安居的限制性政策,加强对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指导服务,使中心镇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大平台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把发展特色村域经济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在积极鼓励农民到城镇创业就业的同时,引导农民就地创新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和农村服务业,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发展路子,打响特色村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的品牌。积极营造多形式、多途径创业富民的良好氛围,形成农户家庭经济、私营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格局,多方面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加快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的系列工程,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新社区。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扎实推进农民饮用水、农村道路交通、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河道清理、卫生改厕、人畜分离、绿化造林、社区服务和农村信息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十项建设。一是全面完成3000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和300个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建设任务。重点整治村庄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全面开展村内改路、改水、改厕、改塘、垃圾污水处理,达到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景美。整乡整镇连片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提高整治村建设水平。加快编制完善县市域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村镇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加快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社区配套服务,努力把一批中心村率先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二是根据农村基础设施调查情况,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新农村公路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新农村新电力、兴林富民、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有线电视网络联网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系列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分类养护机制建设。

(四)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覆盖,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难题。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放到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逐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快建设覆盖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管理规范、与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业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职工社会保险向农民工的覆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户、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救助救济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四项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探索建立优秀教师留农村的机制,推广城乡学校对口扶持和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标准化建设,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对低收入农民家庭子女实行免费高中段教育。三是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和管理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标准化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的制度。四是加快繁荣农村文化。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和农民小康健身工程。以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充分挖掘和培育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加快农村文化体育队伍建设,掀起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五)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按照培育新型农民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要求,把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文明素质教育摆到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围绕提高农民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努力创新培训形式,把职业教育的机制引入到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上来,分专业分层次地进行技能培训,努力使培训农民拿到专业技能证书,把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成为有专业技术证书的技术工人,把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培养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结合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把一批有技术和经营特长的农村能人培育成为农村新的创业者。要探索把就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结合起来的办法,让参加培训农民在拿到专业技能证书的同时取得新学历文凭。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让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6个月至1年的职业教育,让更多农民子女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电大、农函大、农广校等教育平台的作用,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三是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加快把农民群众培育成为文明新人。

(六)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把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举措和中心工作来抓,把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难点加以重点突破。一是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提高低收入农民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按照“结对帮扶落实到乡(镇)、扶贫重心下移到村、扶贫对象明确到户”的工作要求,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明确扶贫的对象和扶贫工作重点村,因村制宜确定扶持项目,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培训就业、推进下山搬迁、扩大社会救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建立党政领导、区域协作、结对帮扶、社会参与的机制,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要加快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划,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路子,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培育新的增长点。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做精高效生态农业,做强生态型工业,做大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有关计划安排和国债项目上给予倾斜。加强区域协作,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0

关键词:农村社区;模式;探讨

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必将会在各个领域内逐步展开,广大西部地区已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快速时期,社区建设也将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在西部还处在探索和争论阶段,但在一些地区内已先行了一步。张掖市在近年来出现了几个农村社区的模式雏形,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社区建设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题,这其中有积极响应的,有观望等待的,有怀疑困惑的,有反对排斥的。但必须肯定――农村社区必将给张掖市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农业经营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

概括张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一些作法,大概可以总结出三种农村社区模式:第一种以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为依据,走“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的社区建设路子,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的村镇,如甘州区五星村。第二种以自身发展的特点为依据,走自主创新的社区发展路子,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突出的村镇,如山丹县芦堡村。第三种以民族地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依据,走社区化服务的路子,这主要来自于发展较快的农牧区,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

一、张掖市农村社区模式分析

(一)五星村

五星村模式:甘州区五星村辖6个社,265户,1074人,耕地面积2821亩,2008年经济总收入1268万元,人均纯收入4652元。五星村是全市第一个建立农村社区的行政村。五星社区的建立既带来了新农村建设中新的思路,同时也在不同方面存在着许多争议。2008年五星村被确定为甘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该村社区建设的尝试得到了肯定。

五星村的基本作法:将该村分为人文生活区和生产作业区两个部分。在人文生活区新建了一期工程的五栋13个单元130户宽裕型小康住宅楼、25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五星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及多功能电化教育室,结合6个合作经济管理小组、2个农民协会、5个精神文明服务队、5个服务窗口,建立了社区服务体系,还计划新建托老所、中心幼儿园、养殖小区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以此实现“打造居民的幸福乐园,五星人的精神家园”社区生活。五星社区模式以“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为指导理念,以“适度超前,统一规划,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分步实施”为原则的作法,已被张掖市的许多乡镇认同,之后有一大批乡镇也在吸收五星人的经验基础上,开始对本乡镇的建设进行了比五星更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五星模式”开创了张掖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导。

可以说,当第一个农村社区出现,就标志着张掖在城镇化建设中向前迈了一大步;标志着张掖工业化程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张掖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新突破;标志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发展。

(二)芦堡村

芦堡村模式:山丹县芦堡村,有7个社,458户,1723人,劳动力1060人,耕地3650亩,主要有劳务、建筑、建材和亚麻四项支柱产业。2008年,村级集体积累达到1000万元,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9元。村党支部曾两次被中组部和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部级文明村。

芦堡村的社会现状:虽然他们还没有建立农村社区,但已经在生产经营、生活方式、社会现象上与传统的农村相脱离,建立农村社区的各种条件早已具备,芦堡村正在积极准备社区式的乡村服务基地的建设,这已是该村今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今的芦堡有大多数人地过着“工作日上班,休息时下地;平常住城里,农忙回乡里”生活。享受“新农合”全免;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义务工全免;享受住宅、用水、用电、升学、婚葬等补助;生活在有广场、街心花园、娱乐中心,三十年无一例刑事案件的环境里。

芦堡虽然还没有建立完整意义上的农村社区,但实际上早已在一些年前就进入了一种介于城市社区与乡村农民的生活。芦堡历来是一个观念超前,行动超前,转变超前的独特地方。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几十年过去,芦堡村仍然保持着农村建设的领军地位,总是走在变革的前例。所以无论是否建立明确的社区,芦堡人都已经进入了新的社会生活模式。

(三)皇城区

皇城区模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居18个自然行政村,境内居住着裕固、藏、汉、回、蒙古、土、满、撒拉族等8种民族,共1907户、7143人,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805.42元,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农牧区,且农牧民收入水平较高。

皇城区的发展方向: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皇城区启动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在区政府所在地建成了牧民集中生活区,为那些急需为老人与孩子建立一个较舒适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农牧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牧民有了自己的单元房,平时多是老人与孩子,冬季时野外放牧的人们在生活区的时间也相应多了,牧民们的生活重点也由各自的放牧区逐渐向集中生活区转移。还有许多牧民不再满足于山里的生活,有的把家搬到县城,有的把家搬到市里,有的甚至会搬到临近其他地区的城市里。所以,这种以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就对牧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基层组织建设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情况,如何加强党员的流动管理,如何提高对农牧民的服务水平,社区就成了另一个可以依托的基层组织形式。社区雏形已经具备,只待各种相关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一个新型有牧区社区就会为牧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皇城模式的进步意义:以生活区为支点向社区方向发展,建立现代的牧区社区,是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合理转变。同时,如何加强对跨县居住牧民党员的双重管理,使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的条件下更坚强有力,成为我们必需面对的新课题。

二、张掖农村社区模式的启示

以上三种典型的农村社区模式,是张掖市社区建设中自发产生的现象,从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农村社区的建立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由于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分离,由于从分散居住向集中的转变,延续千年的前院住人,后院养殖的状态被改变,传统的作息习惯被改变,家庭经营方式也被改变,一度曾为农户带来家庭收入和环境美化的庭院经济也退出农户经营范围。这种改变又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在集中养殖农户中,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轮流值班,而这些改变都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

农村社区的建立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社区的起步伴随着城市社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形成城乡社区建设的协同发展。目前,张掖城乡社区正在积极探讨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突出个性,共同发展是张掖社区的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村社区的建立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会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心,社区居民已打破了原来的村社归属,不同村社的居民居住在同一社区,而同一村社的居民可能在不同社区,这给党员管理和村民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进一步探讨社区发展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成为农村党建的一个新课题。

农村社区的建立推动了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西部农村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不可能发展到“一户一业”的经营模式,但目前却在“一村一品”的经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此基础上将其做进一步的延伸,由“一村一品”发展到“一户一品”,也就是说,走一条从“一村一品”――“一户一品”――“一户一业”的路子,是西部农村逐步提高专业化、产业化的现实选择。而社区式的生活模式,为农户走“一户一业”的经营道路奠定了基础。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农村社区建设应根据人文环境的特点,突出个性。经济发展快的乡镇可依据城市社区来完成社区建设,这符合发达农村自身的需要,便社区建设逐步向城市社区建设过渡,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浓厚的自身发展特色的乡镇可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特色社区,使社区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实现社区特色化;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建设应向流动的生产与固定的生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使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更具现代化。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分层推进。张掖农村不现县、区之间,同一县区不同乡镇之间经济发水平很不平衡,农村社会化建设的程度也不同。之前分析的几个典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该县区新农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者。它们起到的典型示范作用只对部分与它们发展水平接近的村镇有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而对其他相对落后地区的村镇则更多的是学习他们这种寻求发展的思路和开拓精神。因为,从总体上来,西部农村社区化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大部村镇现阶段还不具备发展社区建设的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中应慎重对待:在条件成熟的村镇及时推进;在条件许可的村镇适时准备;在条件不足的村镇延时考虑,不可一拥而上。

第三,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根据群众认识程度不同,明确认识。在调查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疑问,社区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处理,有的基层干部觉得,城市社区就是一级基层组织,那么农村是不是也应该是这样,如果这样,岂不是有两个平等的基层组织。因此,应尽快让大家明确,社区建设只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方面,社区建设只能依赖于基层组织建设来实现这样一个原则问题,否则就会给群众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从而影响社区建设,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应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互相促进。农村社区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核心开展服务工作。要在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探索建立以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级组织为基础、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互动合作、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以社区的依托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同时,要避免因社区的建立而增加人员编制,增加工作经费的简单机构重叠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