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述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0:03

经济责任述职篇1

一、狠抓管理,促进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两年来,为抓好财务管理,我注重在执行财经法规和标准制度上下功夫,落实了财务管理措施,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落实经费计划管理制度

单位的各项经费收支,严格按照“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经费收支计划。对各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做到了月有计划,周有安排。

2、严格落实经费核算制度

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按要求组织经费核算。要求取得的原始发票必须要素齐全,由经手人、验收人、法院领导签章后方可报销。对要素及手续不全的发票,不得作报销凭证。

3、严格落实现金管理制度

对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坚决不允许私借、挪用公款和以“白条”抵现金。工资、补贴做到随到随发,确保安全。

4、严格落实实物验收和逐日消耗登记制度

对采购的各种物质,由专人认真验收登记,做到钱物相符,堵塞漏洞。

5、严格落实财务交接制度

当财务人员因工作需要调离时,能认真组织办理交接手续,对所管理的文件资料、帐簿、凭证、贵重物品、库存现金等都认真清理,并编制交接清单进行交接。

二、狠抓监督,完善单位内控机制

在对待财务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上,不仅仅停留在“要求了”、“检查了”、“督导了”,而是经常抓、抓经常,深入分析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从而增强检查的威慑力和监督的约束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党组对财务工作的领导。经费安排等重要的财务事项,由党组集体决策,严禁领导者个人说了算。在党组统一领导下,实行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理财专题分析会,查找问题,布置下步工作。在平常的经费审核中,坚持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四个不批”,即:开支不符合要求的不批,发票不符合要求的不批,超出规定的不批,手续不全的不批。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假公济私和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三、各项经费收支明确,使用效益明显

两年来,共有大项经费开支*项,其中有:*********,******

预算外收入*****元,支出*****元,分别用于******,*****

干警物质文化生活共投入**万余元。

四、本人经济状况小结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我坚持“以廉为本”的原则,不拿不占单位及所属人员一分一毫。特别在办案、基建、干部提升等重大关键问题上,坚持不喝请酒、不收送礼。

经济责任述职篇2

一、基本概况

磨头镇由原场南、场北、磨头两乡一镇合并合成,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55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468户,总人口82648人,其中农业人口75282人。全镇共有101个基层党支部,中共党员3050名。

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4239万元,比2002年增长22.1%。其中农业增加值11912万元,增长8.2%,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17411万元,增长35.3%,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6万元,增长10.6%。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6.9:39.4:33.7。2004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4627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一产增加值13039万元,增长9.5%,二产增加值23980万元,增长37.7%,三产增加值17605万元,增长15.3%。三次产业比例为23.9:43.9:32.2,二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逐步趋于合理,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从2003年以来,磨头镇民间资本流动加快,广大农民经营理念不断更新,民营经济活力倍增,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形成了食品、废旧轮胎回收加工、酒业、卫生香、绗缝绣品等五大特色经济板块。2003年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1157家,其中个体工商户938家,私营企业219家。2004年,全镇又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597家,私营企业227家。

磨头镇是一个劳务输出的大镇。2003年,全镇转移劳动力27487人,劳务收入16164万元;2004年,全镇转移劳动力28639人,实现劳务收入23286万元。劳务收入占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

二、2003年-2004年我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7837万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4524万元,比上年增长56.9%,销售收入12599万元,比上年增长54.2%,实现利润114万元,比上年增长56.2%,完成税收282万元,比上年增长25.3%。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23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利用市外资金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9%,合同利用外资15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5万美元。累计完成项目投入7155万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入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9%。

200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5650万元,比上年增长54.4%;其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5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7%,销售收入34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利润456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完成税收768万元,比上年增长172.3%。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27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68%。全年利用市外资金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1%,合同利用外资70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7.6%,实际到帐外资7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9.6%。累计完成项目投入18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3.1%;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入1293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7%。由于2004年全市实行乡镇企业属地管理,如皋市花神糖业有限公司划入磨头镇管理,所以全镇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全面上调。

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2544.95万元,比上年增加56.65万元,增长2.28%。其中:预算内收入11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25.6%;预算外收入1411.37万元;完成国税收入464.84万元(剔除退税部分),比上年增长132%;地税收入309.6万元,比上年增长40%。

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2190.33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1027.09万元;预算外收入1163.24万元;完成国税收入447.63万元(剔除退税部分);地税收入38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96%。2004年比2003年预算内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农业税率的大幅下降,少征农业税215万元;预算外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教育收费统一上收管理,单此一项就减少收入300多万元。剔除统计口径变化的因素,两年来我镇的财政收入是一直在稳步增长的。总的来说,通过开源节流,两年内我镇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财政状况良好。

(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教育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全镇共撤并7所小学,新建校舍2905平方米,改造危房706平方米,启动镇初级中学189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工程;2004年全镇新建教学楼2710平方米,办公楼800平方米,学生公寓2477平方米,学生餐厅1140平方米,新建或改造运动场地15340平方米,新增校园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顺利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和磨小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

2、集镇建设步伐加快。两年来,按照“完善北区,发展南区,开拓西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完善了镇区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两路一区的详细规划,为我镇今后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镇区重点实施了卓吾南路的拓宽改造工程,征地68亩,拆迁16户,将卓吾南路拓宽为35米宽的镇区中心大道,树立了镇区南大门的新形象;实施了环镇西路的绿化美化工程,新建绿化带2400米,添置广告灯箱58个;启动了金磨综合市场和明达世纪新城建设工程,拆迁5户,征地58亩,全面拉开了卓吾南路开发建设的序幕。

3、群众文化有声有色。2003年,通过整合资源,将镇兽医站闲置的一幢楼房改建成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材。2004年成功举办了磨头镇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飞来磨”文化广场也顺利开工,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丰富,镇文化站被评为南通市“十佳”文化站。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98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幅为11.6%。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3元,比上年增加605元,增幅为16.8%。2004年末全镇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501万元。2004年全镇有线电话用户已发展到14560部,手提电话6000部,小灵通突破2000部。2004年全镇改水收益人口达85121人,普及率达到99.62%。2003年全镇有线电视铺设电缆25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4500户,比2002年翻了一番。2004年有线电视铺设电缆400公里,开通光接点27个,通村率达到100%,通组率达到80%,有线电视用户突破10000户,比上年翻了一番,被评为南通市有线电视先进镇。这些都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具体体现。

5、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3年全镇落实低保对象552户,1765人,发放补差生活费69562元;2004年全镇落实低保对象502户,1140人,发放补差生活费63287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卫生医疗事业长足发展,全镇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群众日常医疗卫生得到保障,大病补助参保率达90.34%。2003年全镇实施草危房改造64户,筹集和补贴草危房改造资金21.8万元;2004年全镇实施草危房改造130户,筹集和补贴草危房改造资金39万元。

6、通达工程取得成效。2003年,全镇通达工程共投资580万元,用招投标的方法先后完成了10条全长33.3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危桥3座。2004年的通达工程又完成了29.9公里的省标任务和8公里的市标任务,完成了如海运河2处撤渡建桥工程,改造危桥3座。通过两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真正实现了全镇村村通公路,彻底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

三、我镇经济运行正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基本思路和基本估价

2003年-2004年我镇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把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把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全镇工作的最终目标,紧紧围绕把我镇建设成为全市“中心重镇、中心强镇、中心名镇”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实现我镇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

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乡镇合并带来的优势互补,努力将南区的工业优势迅速向东北区延伸,着力协调工农业发展,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2003年我镇全年经济作物面积累计达到38000亩,2004年又新增花木面积3245亩,新增外向果蔬5040亩,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镇定报企业为7家,规模工业产值为14524万元,2004年定报企业为9家,规模工业产值达到35828万元,剔出如皋市花神糖业有限公司属地管理的因素,规模工业增长了56.5%。

总的来说,两年来通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巩固了农业经济基础;通过鼓励投入和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了工业经济规模;通过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提升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我镇经济社会正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其执行情况

加强财经管理。为了切实加强财经管理,镇党委、政府认真讨论制订了《磨头镇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账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农民负担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经济管理制度。对涉及财务、经济方面的问题,都一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严格审批手续。镇财政方面,严格按预决算执行,由财政所长把关,镇长一支笔审批,大额支出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通过。财政所内部审计一季度一次,由所内各岗位实行推磨式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抓好收支管理。镇属行政事业单位厉行《报账制制度》,使预算外资金管理做到了两个百分之百,并且实行了预算外资金并轨运作,做到收支两条线。

执行负担政策。乡村统筹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精神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两年来,农民负担稳步下降。2003年全镇农户合同内负担877.52万元,合同外负担51.26万元,合计负担928.78万元,人均合同内外负担123.38元,人均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3%。原创:2004年全镇农户合同内负担719.28万元,合同外负担50.29万元,合计负担769.57万元,人均合同内外负担102.22元,人均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3%。

坚持政务、村务公开。政务方面凡涉及组织人事工作的,在镇党委会、镇村两级干部会议上公开;涉及经济管理工作的,逐级向群众公开;涉及农经的热点、焦点问题,直接公开到户、到人;对重要的,一律民主议事在前,决策公布在后,必要时召开人代会,广泛征求并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对涉及到各类财务收支的,一律审计理财在前,核实公布在后。另外,村村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和要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镇上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通过以上举措,使村务公开基本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民负担及村级财务支出做到如实公布,让群众放心。

(三)镇融资负债任期内的变化情况

2003-2004年,我们始终把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和村级债务的化解作为工作难点和重点。

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收。2003年共清收投放款102.41万元,年末资金投放余额为1307.85万元;农户股金余额由年初的693.78万元下降至586.56万元,下降幅度为15.5%。2004年共清收投放款81.95万元,年末资金投放余额为1225.9万元;农户股金余额由年初的586.56万元下降至505.16万元,下降幅度为13.9%。两年来,我们坚持努力化解积累性历史矛盾,逐步推进基金会清收工作。主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一是行政推动突击清收,短期内组织机关干部充实到清收人员的队伍当中,协助搞好突击清收工作;二是安排专线常年清收,将合作基金会一条线的人员划区包干,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定期结账;三是配合法院依法清收。

村级债务化解。2003年年初村级债务为1400.94万元,当年化解684.01万元,当年新增103.62万元,年末村级债务余额为820.55万元;2004年当年化解村级债务234.12万元,当年新增173.91万元,年末村级债务余额为760.34万元。两年内,全镇累计化解村级债务640.6万元,化解幅度达到45.73%。

四、任期内履行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

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两年来我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坚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富民强镇这个根本目标,积极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实现全镇经济稳步增长、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1、确立税源意识。能确立以税源为中心的发展观,千方百计发展税源经济。一是出台了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水养鱼,着力培植重点骨干企业和项目,壮大主体财源,支持个体私营大户增加投入,培育新的财源,加快发展创税农业,稳定基础财源。二是结合“四五”普法,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和个体工商户增强法制意识,使之依法纳税。三是协调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加强个体私营税收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2、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身为党委书记的我,深知聚财、理财的重要性,为了保工资、保吃饭、保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我们采取了行政引导,行政推动和强化考核等办法,加大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的组织力度,强化统的功能,推行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支付和统一调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突出工作重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生产上狠抓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使农民群众富起来;工业生产上狠抓定报企业的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和技改投入;城镇建设上狠抓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使全镇工作的兴奋点始终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4、狠抓班子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对少数思想僵化、责任弱化的“软、懒、散”的基层班子进行了必要的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后进村的转化。同时加强了定报企业和规模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对这些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5、坚持民主决策,当好班长。能团结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展工作。领导班子内部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言堂”,充分发扬民主,维护班子团结,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领导集体。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团结同志,不搞特殊,不脱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更加切实合理的经济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6、廉洁自律,树立好自身良好形象。本人能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原创:在勤政廉政方面,自己首先以身作则,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始终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一系列规定,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始终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保持高尚纯洁的人格追求,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坚持做到了看好家门、管好家人,从没有在下属单位报支过任何费用。

经济责任述职篇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在机关作风建设年,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怎样才能达到优秀标准?笔者认为:经过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洗礼,在牢固树立党的信仰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廉洁勤政意识的基础上,主要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思想上,要勇于改革创新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既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的组织实施者,又是本乡镇重大工作的决策者。所以,一个乡镇的工作搞得怎样,关键取决于党委书记有没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超前的工作,这就要求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责任感。一个优秀的党委书记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本乡镇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目标,以此促进自己不断的追求。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有怕干不好工作的危机感;二是要有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的欠债感;三是要有自身应当具备的某些知识和能力而没有具备的不足感。有了这些,才有与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准备;才有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励精图治、坚定开创工作新局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奋勇进取,攀登新的高峰。凡有“怕苦怕累怕困难,庸庸碌碌守摊摊,熬过几年进县城,舒舒服服度晚年”的思想,不可能有所作为,也难以胜任乡镇党委书记职务。正是基于这一点,党委书记应该经常围绕着在新形势下,是创业,还是守摊,是开拓进取,还是抱残守缺的问题,查思想,查工作干劲,查创业精神,使改革不断赋予新意。

(二)紧迫感。乡镇工作的客观条件,需要党委书记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一特点决定乡镇党委书记的最佳任期不会太长。这就要求党委书记应具有时效观念,有雷厉风行的紧迫感。能今天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能马上办的事不等一会儿办,问题看准了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干部群众把任期目标变为现实。在工作上要分清轻重缓急,讲究方法,提高效率,善于找准对本乡镇经济发展带有突破性的战略重点,全力靠上去抓出成效。真正把多数人受益,群众急需,长期起作用又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办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精神。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到了一个乡镇,如何去贯彻执行呢?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必须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具体讲就是要体现出“快”、“新”。“快”就是中央方针、政策一经传达下来,就要立即组织实施,“敢为天下先”,敢于进行别人没有进行的试验,不能片面地强调所谓“绝对保险”,搞“一看二慢三通过”那一套。“新”就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如果只会照搬照转,事事都向上级要办法,没有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就不能做开拓性工作,不可能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在事业上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二、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挥集体力量

乡镇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光靠哪一个人去干是不行的。作为党委书记要学会“弹钢琴”的方法,当好指挥员,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力量,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书记掌舵,委员划船”的新格局。要实现这一点,党委书记必须做到:

(一)充分发扬民主。民主意识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特别是当前,增强民主意识,显得更为重要。现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要求政治民主的意识大大增强,只有顺应这一形势,改变和克服过去那种高高在上、行政命令的领导方式和方法,才会充分发挥好、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点燃建设家园这颗“火种”,让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激情涌动,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扬民主呢?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民主意识,重大的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不搞“家长制”、“一言堂”。坚持做到:研究工作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独断专行,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布置工作,注意尊重接受任务者的意愿;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疏导的方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党委成员和下级干部工作中出了问题,上不推下卸,横加指责,自己要勇于承担责任;对犯错误的同志,要进行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地谈心,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使其幡然醒悟。其次,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当前主要应建立和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党委民主决策程序》等,使党内民主规范化、制度化。

(二)大胆用人放权。一个班子能否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关键还在于党委书记是否能够做到大胆用人放权。在用人上,党委书记对委员要有信任感,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放权上,对委员要责权相称,委员分管什么工作,就应该给予什么权力。书记不能大小事一把抓,大小事一手揽。要做到“定其职、给其权、信其人、夸其绩”,让其他领导同志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样,既发挥了班子群体内每个成员和各个部门的整体效能,又相应地减轻了主要领导的工作压力,以便集中精力抓好面上的工作。

(三)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就是要解决各种矛盾,消除各种摩擦。作为一个基层党委书记,就应该具有平衡、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及人际之间关系的本领。千方百计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委员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主要应协调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党委和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支持党政分开的原则,不以党代政,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对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乡镇经济活动上的重大事宜,要敢于抓、善于管,不能光喊不干,当“甩手掌柜”。二是处理好党委书记与乡镇长的关系,这是两套班子团结合作的关键所在。要经常和乡镇长沟通思想,做到知其所愿、晓其所难,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做好工作。三是处理好党委和各部门、各村的关系。只有这些关系理顺了,领导同志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全面工作才能在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打开局面。

三、在作风上,要当好表率

乡镇党委书记的行为、作风如何,代表着一级党委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基层,影响着统管的对象。这就要求党委书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已,加强作风修养,为全乡镇的干部作出表率。

一是要有廉洁的品格。乡镇党委书记手里掌握着一定的人权、财权、物权,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权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注重的问题。特别在党风和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一旦放松要求,就会步入歧途,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当前,主要应过好六关,即“金钱关、名利关、人情关、色情关、廉洁关”。要顶住五风,即“特殊风、说情风、送礼风、裙带风、吃喝风”。党委书记做到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记廉政之责,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抵得住诱惑和腐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高效、清正廉洁,才能抓好机关的廉政工作,才能建立起一个党风端正的乡镇机关。

经济责任述职篇4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比,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下面主要从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风险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常规审计的审计对象是法人,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是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2010年12月下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做了规定:

(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1.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2.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二、审计目的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为监管、人力资源等部门选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推进党风的廉政建设。而常规审计的审计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查,促使被审计单位维护国家的财经法纪,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审计内容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审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还要检查被审计领导干部在任期中是否履行了经济管理责任,是否完成相关的计划指标,是否妥善管理相关资产,是否恰当的管理债务和正确执行相关任务。而常规审计主要是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收益性。

四、审计方法的特殊性

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除应用常规审计的审计方法(账目核查、询问、观察、检查、实物盘点、汇总分析)外,还应更加注重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及其有效性的评价,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会影响到经营管理的决策、决策的实施,最终体现为单位的效益。审计过程中主要用到以下调查方法:

1.民主测评法

民主测评法是召集若干知情人,应用测评表或调查表对被考核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分别评定的一种考核方法。

2.个别座谈法

个别座谈法是指由调查组长和干部、纪检人员组成的谈话测评组,单独听取和了解有关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意见和看法,获取和掌握被调查对象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线索的一种技术方法。

3.公式咨询法

公示咨询法就是调查组进入被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组织召开会议、听取被审对象述职后,采取调查相关信息、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提出调点内容、明确举报要求等一系列的措施,以此来收集被调查对象的负有经济责任期间履行职责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法。

4.走访调查法

走访调查法是根据被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咨询的身份对相关单位进行座谈咨询的一种技术方法。

五、审计程序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除了适应常规审计的审计程序外,还有其特殊的审计程序,以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要求。“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或者原任职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不仅要送达被审计单位还要送达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召开有审计组主要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安排审计工作有关事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需要参加审计工作安排会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有权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中所述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审计机关需要进行审计公示。在提供资料时除了提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经济合同、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资料外,还要提供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

六、审计风险的特殊性

第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人脉广,权力大,被审计单位可能慑于其权威而向审计机关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或是审计人员与领导干部有经济利益关系,缺乏独立性。

第二,经济责任审计时间长,跨度大,任务重,加之审计力量不足,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识不强。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广泛,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审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而且还要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应对症下药,对经济责任审计采用不同于常规审计的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质量,明确领导干部的管理经济责任,促使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廉洁奉公。

参考文献:

[1]李彩霞.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J].辽宁经济,2008(07):47.

[2]汪立元,顾晓敏,陈希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1(05):82-86.

[3]陈蔓莉.试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06):30.

经济责任述职篇5

关键词:法务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法务会计的含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规模日益庞大,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与此同时,各国为了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颁布了许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犯罪、经济纠纷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几乎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与会计和审计有关。而通过法律来调节市场经济行为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对每一个市场经济主体来说,法律诉讼将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2002年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法务会计准则公告-apS11》(statementofforensicaccountingstandardsapS11),其中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法务会计服务是“为解决争端或法庭诉讼的需要”。张苏彤(2006)认为,法务会计的总目标就是“为相关人士或组织提供、陈述或解释会计证据信息,满足法律的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法务会计提供的服务不仅内容上要满足法庭诉讼的需要,而且在形式上也要符合其要求,法务会计可视为以法院裁决经济案件中的罪犯可接受的形式提供财务信息的科学”。

二、法务会计(人员)对外承担的会计职业责任

1.什么是会计职业责任。提到会计责任,人们想到的好像就是当事人因会计舞弊案件受到的责罚,其实这是法律认定的狭义责任观。一般而言,会计职业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即会计行为当事人作为某个组织成员,应该富有服务于组织经济利益的责任。当前主要表现为会计应当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强化会计监督,并通过企业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为提高企业的年经济效益服务。1.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即会计行为当事人呢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履行社会契约,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伦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1.3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是会计行为当事人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社会契约,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伦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1.4自愿责任:自愿责任处于自愿选择主动承担对于组织和社会的义务,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简单的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2.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前已说过“责任”的含义,这里就不加赘述。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主要分为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前者为法务会计人员应尽的职业责任,后者为法务会计人员因未履行其职业责任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法律制裁。首先说会计责任:法务会计服务就是“旨在寻找符合既定责任或公司其他活动合法性目标的证据”,法务会计的行为方式可归为三种类型:法务会计调查、法务会计鉴定和法务会计咨询,这也是法务会计责任的负责对象。国内外的法务会计服务范围以及会计责任的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国内实务界一般以提供法务会计服务作为他的会计责任对象;而国外实务界出了提供法务会计服务,还提供一些会计、审计甚至非会计非审计的业务。法务会计的法律责任是指法务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提出了欺诈或错误的专家意见或有其他违法行为而应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务会计人员一般受当事人委托而成为专家证人,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或同时承担作伪证的刑事责任。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务会计人员受公司司法机关指定或聘请而成为鉴定人,承担侵权责任或同时承担行政责任和作伪证的刑事责任。

三、法务会计(人员)的自身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1.1专业胜任能力。法务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即法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职业道德角度看专业胜任能力还需强调的是法务会计人员应努力培养敬业乐业勤业精业意识、服务社会意识等职业道德意识,通过内在意识反映到外部行为,正确处理公与私、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切实遵守客观真实性、合法合规性、专业针对性等原则。1.2职业纪律与责任。法务会计的职业纪律是指在执业过程应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章、行业规范,按时完成委托业务。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是指法务工作往往会触及到不同方面的利益,经常遇到矛盾,甚至会遭到挫折和打击。具体表现为:保守秘密,执行相关规定,开拓创新意识,坚持独立工作等。2.如何加强法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2.1加强法务会计基本职业素养建设。如会计审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法务会计人员要通过审查企业的各种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来追查与所调查事项有关的事实,审计技术能帮助法务会计有效地搜集证据并鉴别真伪)、辨别舞弊的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尤其是证据规则知识,对法务会计人员来说对证据规则的理解至关重要。这包括证据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如何合法获得证据、如何保留证据、哪些证据当事人需要证明、哪些证据当事人无需证明、如何举证、举证责任如何分配、举证的时限与证据交换等)、高度地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对人的心理和动机的理解力、沟通技巧(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理解、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敬业的精神等。2.2成立规范、权威且配套齐全的行业协会组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也可以成立规范、权威且配套齐全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维护社会公众和会员合法权益,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组织实施法务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对法务会计师的任职资格及其事务所的职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等等。2.3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法务会计执业道德准则。现代法律会计发展较早的美国已经早制定了注册舞弊审核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我国亟需制定一套指导法务会计师工作、规范其行为、保证其工作质量、明确其执业责任的准则,有利于法务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规范化、维护法务会计师的职业信誉。2.4健全会计法务制度。加快法务会计的相关制度建设,由财政部、司法部牵头,组成由会计界法律界共同参与的研究机构,开展对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着手进行法务会计制度建设。

作者:李凌吉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谭立《财会月刊-对法务会计法律责任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2]陈国辉崔刚《会计之友-论新时期的会计职业责任观》.

[3]Georgea.manning.FinanCiaLinVeStiGationandFoRenSiCaCCoUntinG(secondedition).CRCpress,taylor&FrancisGroup,2005.

经济责任述职篇6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和规范中。企业越来越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也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但是同一行业内各公司运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各不相同,且未形成行业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旨在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及各方审计研究观点,尝试性地探索构建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该方面的研究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明确评价什么内容,进而确定内容对应的指标。当然因为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如何将这些指标体系化需要有个指导思路,即形成一种价值取向。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在保险公司内部集团、总公司、分公司等不同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便于文章阐述,本文将以前述逻辑对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1、保险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涉及指标

保监发〔2010〕78号制定了《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管理办法》。其第四条规定“保险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对象在特定期间及职权范围内对以下事项所承担的责任:(一)经营成果真实性;(二)经营行为合规性;(三)内部控制有效性。鼓励保险公司在完成以上审计内容的同时,对审计对象进行经营决策科学性和经营绩效评价。”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成果真实性体现在财务信息真实性,涉及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整体财务状况和经济指标,具体为资产、负债、净利润、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费用支出等。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行为合规性体现在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中有关审计对象应承担职责的领域内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追责工作,同时关注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监管机构对公司的常规及专项检查中所发现问题及后续处罚、整改情况。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体现在制度的健全性、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对公司内审及其他内部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和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风险问题的整改和追责情况。

在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营绩效评价体现在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评价内容重点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方面,以能准确反映上述内容的各项定量和定性指标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将各项指标与同行业或规模以上的平均水平对比。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指导思路

2.1、全面评价积极和消极的经济责任,积极经济责任是指责任人应当履行的岗位经济职责;消极经济责任是指责任人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经济职责而按规定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单方面评价积极经济责任则成了绩效考评;单方面评价消极经济责任则成了经济问题监察。

2.2、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涉及的因素有主观也有客观、有集体意识也有个人主导,所以应尽量采用公允、可划分的指标进行界定,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2.3、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是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往往不止一个会计年度,这种跨期性也需要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中被考虑。

2.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即要体现全面性,又不能为了全面而散,使得经济责任不明确。所以需要提炼核心指标,并与一个企业或行业的价值导向相吻合。

3、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

根据前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级目标和两级指标:一级目标分为四大评价角度,分别为经营成果真实性、经营行为合规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经营绩效评价。二级目标是将部分一级目标涉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例如将经营成果真实性分解为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盈利能力状况和非数据性评价事项。指标是对目标分类的具象化,根据保险公司分公司层级经济责任审计常用指标和实际运用情况,共选择了23个一级指标,并对其中7个一级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形成了23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具体的指标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

3.2、指标说明

3.2.1、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质量。通过“资产”指标来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资产的变化情况,具体细分为“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及“应收”科目等5类资产种类。

3.2.2、任职期间公司债务风险状况。通过“负债”指标来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债务的变化情况,具体细分为“预收保费”、“应付”科目、“未决赔款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例”等5类。

⑴未决赔款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

(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⑵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占已赚保费比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已赚保费

⑶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例=(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

3.2.3、任职期间公司经营增长状况。通过“保费收入”、“赔款支出”、“费用支出”3个指标反映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的经营状况,具体细分为“核心业务占比”、“保费收入增长率”、“核心业务保费增长率”、“赔款支出变化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支出变化率”、“手续费及佣金”、“手续费及佣金比率”、“业务及管理费”。

⑴核心业务占比=核心业务保费/整体业务保费收入

⑵保费收入增长率=(本期累计保费收入-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

⑶核心业务保费增长率=(核心业务本期累计保费收入-核心业务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核心业务上年同期累计保费收入

⑷赔款支出变化率=(本期累计赔款支出-上年同期累计赔款支出)/上年同期累计赔款支出

⑸综合赔付率=(赔款支出-摊回赔付支出+分保赔款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

⑹综合费用支出变化率=(本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上年同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上年同期累计综合费用支出

(综合费用支出=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保险业务营业税金及附加)

⑺手续费及佣金比率=手续费及佣金/保费收入

3.2.4、任职期间公司盈利能力状况。通过“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指标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

3.2.5、非数据性评价事项。该部分并非数据指标类,而是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说明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任职期间重大关联交易情况”、“任职期间是否存在影响经营成果真实性的事项(若有)及后续处理方法”。

3.2.6、任职期间公司处罚、投诉情况。通过“外部监管处罚笔数”、“外部监管处罚金额”、“外部监管最高级别处罚形式”、“内部监管处罚笔数”、“内部监管处罚金额”、“内部监管最高级别处罚形式”、“投诉笔数”等7个指标来说明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内公司经营行为合规性。

3.2.7、内部控制有效性。通过“任职期间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情况”、“缺陷整改率”两个方面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任职期内公司内部控制的情况。“任职期间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情况”非数据指标,而是从制度健全性、制度合理性、执行有效性三个方面描述内控情况。

缺陷整改率=已整改缺陷数/缺陷总数

经济责任述职篇7

正当全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推进发展新跨越之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并报市委同意,开展对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的述职评议工作,这是具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监督职能,提高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刚才,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林显君宣读了《关于对市统计局局长进行述职评议的实施方案》,市政府副市长章早彩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我根据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布署,就如何搞好这次评议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述职评议工作,不断增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自觉性

述职评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精神,履行职责,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依法评议和讲求实效等原则,对其任命的“一府两院”工作人员进行依法监督的重要活动。这次市人大常委会把市统计局局长确定为述职评议对象,旨在通过评议,推动统计工作事业的发展,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我们知道,统计部门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因为经济工作离不开统计,党政领导决策更离不开统计。前任总理朱鎔基和现任总理温家宝在亲临国家统计局考察工作时都强调:统计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不能失真,不能有水分。统计部门要大力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可靠、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特点,又适应于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培养一支坚持原则、精通业务、严守纪律、严格执法的统计队伍。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讲话,深刻地阐述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好统计工作对于我们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更好地指导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统计部门提供的坚实的统计基础,没有客观真实的统计和统计分析,就难以正确地估量形势,难以科学地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不可能有科学正确的决策。因此,这次评议,不仅充分显示人大对统计工作的重视,更是对《统计法》贯彻落实情况的一次督查。

人大常委会对被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的职责,这种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最具法律效力和权威性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监督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证了人民利益的最终实现。我们一定要从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不断增强人大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

撤地设市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已连续几年开展了对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工作。实践表明,对任命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有利于提高干部的法制意识,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促进廉政勤政,保持执政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有利于人大和政府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进一步密切政府部门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要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把人大常委会的评议当成一次改进自身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难得机会,自觉接受、主动配合人大开展的述职评议工作,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任职以来的工作,认真地改进工作,以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当一名称职的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

二、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述职评议人员,都是政府工作部门的“一把手”,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的工作不是对已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关键的是我们要看到问题和差距,努力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衡量述职评议工作效果的主要标准,我认为应该是通过评议后,在以下几方面有新的提高:

经济责任述职篇8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街道办事处审计所,江苏邳州221327)

摘 要:农村干部对于农村的发展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干部的升迁、调任以及离职等情况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个环节不会出现交接错误,更好带动农村的发展。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是在农村承包、租赁企业的法人、村委会主任、村财务人员在调、升、退、免时,对他们在任职期间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审查。本文就以农村干部的离职审查为中心,从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32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14-02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加之对农村地区财政补助资金的逐年大量增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离任农村干部职责不清,经济手续转交不畅等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康社会的进程。顺应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开展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已迫在眉睫。结合工作实际,本文就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程序和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自已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农村干部责任审计评价,是从经济发展和干部任期目标完成角度,对农村干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后,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评述,划清责任界限,公正地评价农村干部的功过是非。所以,对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否准确,影响重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雏形于80年代的企业厂长(经理)承包兑现审计和离任审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经济责任审计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新形式下用人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明确经济责任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人的业绩和过失,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据。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涉及到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工作,审计部门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

考核、评价离任干部任职期间的功过;审查重大经济问题,对个别干部在经济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予以查处;清查任职期内的经济往来,搞清两任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农村干部任职期间完成的各项指标,与其承包指标、计划指标、任职前的基础以及与外单位进行比较,确定任职期间责任履行的优劣,是否还有经济不清的问题。

(一)审查的主要指标

审查生产产量、产值、税务等主要经济指标是否实现,有无虚报、瞒报、漏报现象;审查集体资金积累的增加情况;审查上级转移支付、党委的拔付使用及效益状况;审查干部任期内有无责任不清,造成损失、浪费和以权谋私及经济不清的问题。

(二)审查的程序和方法

可按一般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但在每个阶段中的某些内容与一般审计工作程序的某些内容有所不同,具体有:

1.准备阶段、准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审计工作组独立进行审计工作,应回避的人员不能参加审计工作组,以免影响审计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在承包(租赁)经营下,除搜集一般审计工作应搜集的资料外还要搜集承包(租赁)经营合同及有关变更、修订资料;历次的审计报告、结论和处理决定;前任干部离任时的审计报告和结论等。对以上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要审查的重点。审计工作方法可按常规的格式内容进行编制。

2.实施阶段

审计工作方法批准后,即可下达离任干部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同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干部应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干部要撰写好任期综合性述职报告,具体内容应包括:主要业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和建议等。

清账和清产核查农村干部离任时,必须确定离任交接期限,进行清账和清产核查,并办理新任干部财产交接手续。清产核资工作,一般应由乡(镇)政府农经管理人员、离任和新任干部、村会计以及老农代表等组成的清查核资小组负责进行具体工作。

(2)听取述职报告,了解全部工作情况

审计组到被审单位后,应先听取离任干部述职报告,了解任职期间的全部工作情况。召开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离任干部的评议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运用审计专门方法进行审计查证工作。即采取查账与群众调查相结合,查账与查物相结合,账内与账外相对照等方法进行,对查出的重大问题,必须立案进行专门审查。

3.终结阶段

即对就地审查所取得的证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分析,编制审计评议报告,做出审计结论和审计处理决定。

(1)审计评议报告是表明离任干部在职期间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签证文书

报告应写明以下内容:被审单位的名称、离任干部姓名、任职期限、任职前和任职期间村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以及经营状况;客观、公正评价离任干部在任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其所起的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审计评议报告在征得被审查单位和被审干部意见之后,审计组负责人签字,上报乡镇政府主管领导机关,被审计人自身存在的违纪问题应单独列出,并形成报告。

(2)审计结论主要是集中概括明确离任干部的业绩和应承担的责任的审计鉴定文书。

它是在审计报告的基础上,根据被审单位、审计小组的综合讨论结果作出的,其内容着重于表述离任干部自身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审计结论应征求离任干部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后报送有关机关和相关人员。如被审计人对审计结论有意见的可向审计机关及其主管机关申请复审。

(3)审计处理决定,审计结论发出后,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全部审计工作即告结束。

但在审计中发现违纪违法的问题,须要处理时可根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讨论的意见,下发处理决定,予以纠正和处理。审计处理决定,不是农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的固定程序,只是用来对被审人等存在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的指导性文书。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顺从。

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农村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已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王瑞萍.农村干部任期责任审计评价之我见[J].《农村财务会计》.2002年12期.

[2]钟庆椿.赣州市审计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需着重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年03期.

[3]赵艳霞.河南省荥阳市审计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0年09期.

[4]高奕.北京起重运输机械所.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环节[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0年12期.

经济责任述职篇9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3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审计结果是对干部考察、综合评价、任用和奖励兑现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模式及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管理、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等对策,为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对策

一、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应我国国情而不断实践、创新审计理论的永恒课题。国内的专家、学者、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观点不一。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存有工作实践与相关理论脱节,达不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在查阅分析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著的基础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定义、内容、制度建设等进行重点关注和综述。

(一)关于经济责任的理论定义。目前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1]。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2]。前者认为经济责任就是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后果,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领导干部所负责任的追究;后者强调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后一种观点科学、全面表述了经济责任的内涵,是领导干部在职期间职权、责任和义务的统一。如此表述消除了人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偏见,客观上能够促使领导干部逐步转变认识,自愿接受审计监督,自觉依法行使权力,有效履行职责。

(二)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论述。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履行的职责不尽相同,故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也不好统一。比如,审计署经济责任司李树廷司长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要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但不能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应重点关注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情况、内部管理情况、执行国家政策情况[3]。学者张仕德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从注重财务责任审计逐步转向更加注重领导干部“角色责任”“能力责任”“财产责任”“道德及法律责任”[4]。学者李明认为审计内容要由关注经济活支的真实合法性向关注领导干部履行“四权一廉”(经济决策权、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管理权、监督权和廉政建设)的职责转变[5]。《规定》对各审计对象及审计内容给予全面及详细的表述,集中体现了先前专家、学者的论述。但由于《规定》政策性、理论性较强,审计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审计对象“个体性”特点,进而给审计工作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论述。2000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联合发文提出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03年国家相继出台《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关部门协调与配合的意见》,规定联席会议的组成部门为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由中纪委、审计署牵头。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之后,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纷纷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办公室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纵观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联席会议制度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重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做好有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须进一步加强对该机构的组织管理,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在其制度机制、技术方法、效果效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都得以长足的发展,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审计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

1.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独立性。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向政府报告工作,对政府负责,依法对同级党委、政府部门及其所属进行审计监督,就此体制制度看,国家审计实质是一种具有“政府内部审计”性质的审计。这种状况使审计的独立性先天不足,尤其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如在对县级以下机关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某些单位挪用“专项建设资金”变身为“上缴财政收入”形成虚增财政收入问题;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规举债问题等等,实施者为具体部门,但决策者往往为上级领导,若如实追究经济责任,则往往形成“下问上责”,反之则有失公允,这就常常使审计人员在揭示问题方面陷入两难境地,其独立性地位无形中受到影响。

2.经费保障不足,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机关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拨付。受地方财力状况的影响,各级审计机关经费苦乐不均。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财力状况较好的地区,经济责任审计经费比较充裕;经济发展水平较慢、财力状况不佳的地区,经济责任审计经费就相对紧张。以致出现靠罚没返还弥补审计工作经费或由被审计机关提供车辆、安排住宿等问题,这种看似审计机关的“无奈之举”,或曰团体利益上的“粘连”,必然严重违背审计的独立性,进而使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有效实现受到置疑。

(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形式及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中枢”作用发挥不明显。审计实践中发现,一些地方领导对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有的联席会议办公室形同虚设,未设立和配备专门办事机构和人员;有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领导人员早已升迁或调离,却未作相应调整;有的牵头单位不太重视,成员单位被动应付,一年活动一两次,仅仅听听审计汇报而已,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协调作用;有的对联席会议及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责认识不到位,各成员单位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监督合力。

2.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编制偏少、结构不优。一是审计人员少、任务重。如某县级审计机关受地方编制的人员限制,全局审计人员也就二十人,其中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仅三人,每年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最多达60多名。因此,审计机关不得不打破常规,发动全员参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如此做法势必会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性水平。二是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从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多为会计、审计出身,对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审计等领域存有专业盲区。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范围的扩大和审计内容的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再是一项“单纯”的审计业务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更需要熟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3.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计划性不够。多数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缺乏计划性管理,完全依赖本级组织部门下达的委托计划。有些地方政府遵循“满三年或五年一审”、“逢离必审”的“一刀切”政策,组织部门在安排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时又很少征求审计机关的意见。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管理、实施上比较被动。审计机关不得不克服任务重与人员少、时间紧与要求高的双重矛盾,如期完成阶段性(满三年或满五年一审)的任中审计,还要完成突发性(领导干部调整)的离任审计。大量集中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造成“重复审计”、“疲于审计”、“项目延压”的现象发生,还容易造成审计人员一味追求“短平快”、不重视审计质量的后果。

(三)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1.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略显“单薄”。由于受审计力量、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审计人员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多,对经济决策及管理效益审计少;对财务资料审计多,对业务资料审查少。当然,这不全是审计人员的责任,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也常常面临取证难、难取证的问题。所谓“取证难”,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未经集体讨论处置资产和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程序上不合法等敏感性、实质性、隐弊性的问题难以取证;所谓“难取证”,是指审计人员受外界阻力影响,较难取到账册以外的审计资料,如会议纪录、重大经济决策资料、业务档案等。有的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拒绝提供账外资料;有的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资料予以应付。但无论是“取证难”还是“难取证”都直接影响审计取证的质量及审计内容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全面性。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失偏颇。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加大了审计评价风险。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有“以偏盖全”、“舍本逐末”、“政绩倾向”等问题,未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经济决策、经营管理及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功过。有的简单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评价直接代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的照搬被审计单位工作总结及个人述职报告,将未审计的事项进行超范围评价;有的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但处理处罚不到位,套用法规时避重就轻,未将领导干部该为这些问题承担的责任份额分清;还有的将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规避,致使审计评价由“客观化”趋于“政绩化”。

3.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渠道不畅。一是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机制不健全,审计整改缺乏后续监督,有些问题是履查履犯、屡禁不止,淡化了审计成果。二是审计成果转化意识不强,审计人员重审轻用,重罚轻管,存有“完成报告交差了事”的思想,不注重从宏观角度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致使审计成果利用率低。三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重视不够,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管理相脱节。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报送政府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后,对它们如何运用审计成果监督管理干部,得不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必然造成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

三、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审计模式和工作机制,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是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保障。

1.打破常规审计方式,力求经济责任审计“零阻力”。打破地域的限制,授权组织开展上审下、交叉审、异地审;打破审计主体的限制,建立审计、财政、纪委等部门的联合审;打破审计结果的唯一性,注重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审计成果,从而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目的是消除各级党政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干预和阻挠。

2.完善二项管理机制,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一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各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的数量及规模、现有的办公条件及信息化发展要求,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经费,并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信息化建设提供经费保证,从而保障审计的独立性。二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审计机关要从思想上引导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思考、认真负责、敢讲真话、敢于坚持原则的独立品格;从业务上多措并举,加强对审计人员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的知识培训,提高其独挡一面的能力;从廉政建设上保护审计人员,要警钟长鸣,促使审计人员自觉遵守审计职业道德,保持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责任感。

(二)强化组织协调管理,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运作

1.项目立项时,应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目标明确”的原则。“统筹兼顾”就是审计机关应主动与组织人事、纪检等部门沟通,通过了解年度内这些部门在干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重点及干部调整动向。然后,兼顾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专项资金审计等计划,避免重复审计加大工作量。“突出重点”就是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集中分析组织部门提出的委托建议,确定审计监督重点对象。重点将掌管财政资金数额较大或有专项资金较多的领导、有行政执法权及收费权的领导、群众举报多的领导或以前年度审计发现有严重财经违纪问题的领导列入审计计划,着重安排任中审计。“目标明确”就是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除了确定合理的审计任务量外,还必须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达到的目标,便于审计实施中监督目标明确并有所侧重,以防审计结果“流于形式”。

2.实施过程中,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搞好配合和支持,不能将经济责任审计当作是纯粹性的审计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不定时现场查看并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审计成果更符合监督管理干部的需要;财政部门要积极协作解答有关政策规定;纪委监察部门要将有关的问题线索、群众举报情况及时提供给审计部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集体商讨,提出明确的好优劣差分档评级意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3.成果利用上,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共同研究利用审计成果的措施,并将审计成果利用结果及时反馈审计机关。审计机关要对查出问题依法进行处理处罚或移送。同时加大审计整改与落实力度,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对审计问题的后续监督机制,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公告制等,全面提升审计成果的利用效果;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党政“一把手”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直接与党政领导个人考核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考核挂钩;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审计移送问题的查处力度,并将查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情况的重要内容。

(三)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1.积极引入现代计算机审计手段,加快审计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审计署金审工程基础建设,搭建一个技术先进的审计业务和审计办公信息化平台,完善互联网和局域网两套系统,从而实现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部门和重点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的广域连接及数据、信息共享。对重大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要积极应用计算机审计,并逐步开展联网审计,利用计算机分析技术发现案件线索,查处重大问题。加大对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培训及普及力度,着力完善和推广网上学习培训功能,通过审计专网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以优秀的计算机审计案例提高审计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着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2.积极引入绩效审计理念,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

一要加快审计人员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审计人员要树立全面评价观和绩效审计理念,在关注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更要关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审计机关要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注重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展开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审计人员的宏观全局意识和专业水准。

二要注重绩效审计方法的应用。不仅要采用现场查阅、询问调查、实地查验等传统审计方法,还应采用因素分析、量本利分析等经济活动分析法,图表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数学分析法,以及项目评估和最优实例复合等对比评估方法,合理进行经济测定、效率测定和效果测定及评估。如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图表化比较,分析寻找变化趋势;依据即定的评价标准,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量化分析;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各项工程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各项民心工程的实际效果,采用发放测评表的方法,测评群众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三要将绩效分析评价作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组成部分,对领导干部执行能力、决策能力、发展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考核。从领导干部经济决策、重大项目投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关系民生的事项入手,在审查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项目资金绩效情况审计,并注重反映领导干部在落实有关政策、决策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多方位、多角度透射出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和决策的能力。

四要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领导干部管理不善、决策程序违规、决策失误、决策执行不力造成的重大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等内容进行指标设计,按不同问题的性质或同一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与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份额挂钩。绩效评价指标不宜太多,但即要有定性指标,也要有定量指标。其目的是增强问责问效的可操作性,促使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有效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王英姿.审计学原理与实务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417).

[2]刘家义.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中国审计.2011.1.

[3]李树廷.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中国审计.2009.6.11.

经济责任述职篇10

在岁末年初各项工作都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今天我们召开基层党(工)委(组)书记党建工作暨党管武装工作述职会议,主要目的是通过述职评议,检验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成效,进而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落实整改,更好地推进工作开展。去年11月上旬,县委常委会在传达贯彻全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时候,就决定在年终召开这样一个述职会议,把基层党建述职、党风廉政述职和党管武装述职一并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项述职”。由于在前期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一把手”已经进行了党风廉政述职,因此,今天会上述职的内容为两项。刚才,镇和乡的领导分别就自身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做了述职,镇和镇的领导分别作了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其它乡镇也作了书面述职。尽管述职只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手段之一,但从中我也体会到大家在过去一年中所进行的努力,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会后,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将对述职对象进行评议。这里,我就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党管武装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强化责任意识,深刻认清开展“三项述职”工作的重要性

县委之所以要开展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党管武装工作“三项述职”,从根本取决于这三项工作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基层党建、党风廉政还是党管武装工作,都是关系我们党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都是我们基层党委的“一把手”工程。这一点,在座的乡镇党委书记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强化责任意识。

一是基层党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联系和发动群众,关系到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去年上半年,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始终不能放松。越是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越是社会矛盾复杂,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此,去年下半年县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建立基层党(工)委(组)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一定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天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动脑筋,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带头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不断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党风廉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最近几年,县委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少数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仍呈多发态势,、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因工程建设引发的不廉洁、不公正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尤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着力解决。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工作作风如何,是否公正清廉,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所以,乡镇、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在抓好自身廉洁自律的同时,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三是党管武装。党管武装原则,既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指导武装力量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同志就多次强调党管武装的重要性,指出:“各地党委不可只管文不管武,只管钱不管枪。”当前,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武装干涉不断发生,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地区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坚持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国家整个国防后备力量是由各个局部的国防后力量组成的,只有各个局部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提高了,国家的整个国防后备力量才能强大。单就某地不搞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家整个国防建设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每个地方的领导都不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县委、县政府,还是乡镇党委、政府,在建设强大的国防进程中都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从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担起党管武装的重任。

总而言之,各乡镇、部门要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党管武装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始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尽责履职,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作落实。各位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要以对事业和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评议;既要肯定成绩,更要指出问题和不足,切实帮助述职对象找到差距、找准努力方向,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落实之功,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

各乡镇、部门要以本次述职为契机,切实按照县委的要求和部署,坚持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党管武装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科学确立工作目标、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及时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创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和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

一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方面必须切实把握:①是基层党建的工作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为今后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向。因此,只有把这“四个作用”发挥好、落实好,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做到位。推动发展,就是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着力点和有效载体;服务群众,就是要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最现实的问题,提高基层的执政能力和威信;凝聚人心,就是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和谐,就是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对社会面的掌控力。②是基层党建的工作方法要富有创新性。创新是党建工作发展的灵魂。近几年来,我县基层党建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关键在于我们注重工作创新。我们创造性开展的“民情沟通日”制度,探索开展的村党支部书记公开选任、异地任职和合并部分村党支部工作,等等,都是根据变化的形势进行的工作创新,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党员干部成份的变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会不断增多。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载体、途径和方法,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是基层党建的工作机制要立足长效性。要重视对基层党建工作鲜活经验的挖掘和总结,特别是要善于把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制度一经建立就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确保抓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要注重惩防并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腐败是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它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直接影响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①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从政先修德,做官先做人,律人先律己,这是做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全县各级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发展经济、善待百姓,哪一条都不能少;依法行政、按法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干任何工作都不能忘。各乡镇、部门的“一把手”一定要带头抓好廉洁自律,一定要算清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珍惜组织的培养、人民的重托和家庭的幸福,视廉政为生命,视腐败为病魔,永葆健康肌体,永葆先进本色。要以自身的廉洁自律,带动班子,带好干部,影响群众。②惩治和预防腐败并举,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障。惩治与预防紧密联系、互相作用、互为促进,惩治是预防的前提条件,预防是惩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坚决查办腐败案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尤其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惩治腐败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必须抓得紧而又紧,特别是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同时要通过严厉查处少数腐败分子,教育警醒大多数干部,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振奋党心、民心,震慑腐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