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如何预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0:52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1

[关键词]预警;社区防治康复;精神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1(a)-0156-03

[Keywords]earlywarning;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mentaldisorders据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4.5亿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数达到了5000多万,各类精神疾病负担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1%[1]。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3.47‰,全国约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600多万名,其中精神分裂症约占900万[2]。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疾病已排名首位,约占20%,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25%。显然,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我国精神卫生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供需之间存在很大的缺口,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造成大量患者未能得到适宜的治疗和管理[3-4]。所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社区防治康复是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的主要趋势,倡导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而在社区中,要有效地预防精神疾病复发,降低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负担,预防和减少精神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早期监测、早期预警报告和早期干预。然而,国内鲜有针对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专门建立预警模式的报道和研究。本文拟就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在上海徐汇的运行情况,结合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做简要介绍。

1基本含义

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是由精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委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所组成的集预警监测、预警报告、信息核实和预警处置于一体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一支预警队伍,工作重心在社区,对疑似病例、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病例、复发病例和有危险行为等级的病例等潜在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突发精神卫生事件进行快速、准确、全面地监测、预警、处置的全程化和综合性的干预模式[5]。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和领导,精防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承担预警报告、治疗和康复的技术指导,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组织信息监测、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信息核实和处置。

2建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的目的

在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中开展预警信息监测,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复发先兆症状、复发病例或潜在危险行为的病例,早期提出预报警告,并结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实际需求,实施预警信息核实、报告和处置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检出率,使社区精神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复发率、住院率、再住院率、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尽可能地控制各类精神卫生突发事件在萌芽状态,并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3基本模式

3.1预警对象

根据建立预警模式的目的,将社区中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居民、有明显精神症状但未明确诊断的疑似病例、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病例、复发病例和潜在危险行为的病例做为预警对象。

3.2基本流程

社区信息员社区责任医生社区精防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区卫生局。

3.3职责分工

预警报告体系主要依托“社区基层―街道(镇)―区”精神疾病三级防治康复网络体系,预警队伍分别由社区信息报告员(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社区医务人员(社区责任医生、社区精防医生)和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人员组成。

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组建社区信息报告员队伍,信息报告员经专业培训后,在社区搜集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作为预警信息来源,并及时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落实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居委安排一名医务人员),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告信息,并协同社区精神卫生条线医生对预警对象进行预警处置和后续管理。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对信息监测、预警报告和预警处置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收集社区上报的预警信息,定期统计、分析、评估和报告相关数据和信息。区卫生局:总体负责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队伍的运行和信息;协调街道(镇)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部门,推动预警模式的建立和日常运作,并对预警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估。

3.4社区防治康复预警分类及其处置

3.4.1疑似预警主要指在社区发现疑似病例,进行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主要采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专门用于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的《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信息报告员按照调查问卷提供的线索内容对社区人群进行排查,只要符合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即可将其定为疑似病例,发出疑似预警,由社区精防医生建议其到精神卫生或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咨询、就诊。同时,对于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普通居民也发出疑似预警,由社区医生进行早期干预。

3.4.2复发先兆预警指在社区监测患者的复发先兆症状,对存在先兆症状或病情有波动的患者进行早报告、早干预。复发先兆症状监测主要围绕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既往精神病症状出现和注意力、适应性等六方面进行[6]。对存在复发先兆症状的患者,由社区精防医生向患者家属提出预警信息,提供随访服务和健康教育,督促其积极就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平时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干预、技能训练、个案管理等适宜康复技术服务,有效控制复发先兆症状,以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3.4.3复发预警报告是对社区中监测到的复发患者进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复发标准: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如患者满足下列任何一条,判定患者复发。①因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或已住院治疗;②panSS量表中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思维散漫、幻觉行为、猜疑或被害、装相和作态和不寻常思维内容),其中以任意1项超过5分或任意2项超过4分为界限[7-8];③精神症状影响生活、工作,或出现暴力行为,如自伤、伤人、毁物等;④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自杀观念或企图者。对上述标准的患者,由社区信息员向社区精防医生报告,社区精防医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随访教育,或者提供应急处置服务,协助送门急诊或住院治疗,使患者及早得到规范治疗,以控制再住院率或降低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3.4.4危险行为预警指早期评估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行为等级,对存在危险等级、有肇事肇祸倾向、滋事、肇事或肇祸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随访中进行危险行为登记评估(有需要随时评估),危险行为等级共分0~5级,采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统一的评估标准[9]。对存在危险等级或肇事肇祸倾向的,由社区精防医生、社区民警和社区居委干部组成的社区监护小组向其家属发出预警信息,督促及时就医;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出动应急处置小组,协助入院治疗,并签订监护责任书;若已发生肇事肇祸事件,由公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强制治疗。

4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的现状与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0]。SaRS事件敲响了人类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警钟,同时提醒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处理体系,才能有序、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公共卫生问题[11]。精神卫生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又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机制,对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建立以来,在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复发率、住院率、再住院率及肇事肇祸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将疑似病例、复发先兆症状、复发病例和有危险行为等级的病例等各类异常事件控制在早期萌芽阶段,对疾病管理和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效应。在2010年世博期间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中,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处置了各类预警和异常事件226件,其中滋事1件,易肇事肇祸11件,复发先兆预警处置85件,疑似预警处置34件,走失失踪处理13件,拒绝患者恢复9件,空挂找回22件,其他个案处理49件,有效地确保了该地区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目前,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预警模式是由社区信息员、社区责任医生、精防医生和区精神卫生专业防治机构人员组成的预警队伍进行逐级报告、处置和反馈。笔者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预警成员认为开展社区预警干预是合理可行的,但预警队伍对精神卫生事件的报告能力仍有待提高;同时,预警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队伍年龄、文化结构有待改进,这些也是我们在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进行预警报告和处置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5]。

公共卫生应急预警是一门系统科学,包括指挥体系、监测体系、疾控体系、医疗应急体系[12],更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健全精神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更加有助于尽早发现疾病、治疗疾病和管理疾病。为做好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的预警工作,有效应对和防范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特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和强化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入社区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社区异常病例或事件报告机制,进行常态化管理;建立基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疾病自动采集和预警监测试点,加强复发预警监测;完善网络直报预警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与调查处置能力;为巩固预警处置远期效果,加强社区精神康复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当然,预警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同时要有健全的社区信息直报系统和指挥协调系统,才能对信息进行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并及时作出正确反应。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Z].2002.

[2]张熙维,沈渔,李淑然,等.中国七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2):69-71.

[3]张明园.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世界精神卫生调查引发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329-330.

[4]肖水源.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重要挑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2):844-847.

[5]张国芳,张伟波,沈文龙,等.徐汇区精神疾病控制预警系统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08-2810.

[6]何鸣.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实用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315-316.

[7]项玉涛,李文咏,翁永振,等.“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l6(10):707-710.

[8]周建初,邱继红,汪波,等.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61-262.

[9]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Z].2012.

[10]曹康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3.

[11]曹广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暴发后对我国公共卫生防病应急系统的反思[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6):591-594.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2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立法虽缓但脚步加快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进程缓慢,早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完成第十五稿,但至今仍迟迟没有定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近年却陆续出台了地方性精神卫生条例:《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已于2001年12月28日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经过了一系列精神卫生立法调研后,于2006年2月8日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哈尔滨市政府今年1月即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虽然国家立法进程缓慢,但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各地政府部门已自觉开展精神卫生建设工作,来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常州市早于2005年2月创立了公益性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一批知名的心理、教育专家和来自高校、中小学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城区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

哈尔滨市计划在年底前每个区、县(市)至少有1个社区(乡镇)开展精神疾病基线调查;全市所有精神疾病患者均在社区建有基础档案;到2010年,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50%;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和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城市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降到10%以下。

世界卫生日推进精神卫生建设

2008年10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目标就是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行为的干预,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各地卫生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措施: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方面,重点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重点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在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预防和干预方面,重点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而关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彩虹计划”10月也在北京启动。这一计划旨在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帮助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探索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降低复发,达到临床痊愈,最终全面回归社会的效果。“彩虹计划”项目总负责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周东丰介绍说,研究发现,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干预,提供疗效及安全性更佳的药物,改变治疗途径,加强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教育,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降低患者的复发,从而为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全面回归社会创造新的可能。她说,“彩虹计划”将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医疗小组可以随时掌控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及专业的家庭护理技巧培训计划,帮助患者接受个体化的治疗及康复方案,实现患者院内外信息化管理。

“社区”是精神疾病管理的大舞台

个案管理是精神卫生社区干预理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场所常在医院、社区医院、家庭等不同地方变化,因此病人的病情往往会被疏漏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个案管理指定某位专业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协调服务的治疗理念,能确保患者获得稳定持续的治疗和照顾。“个案管理者”可以由精神卫生专业医生或护士担任,其主要职责包括:与患者和家庭保持联系,进行精神状况的评估和监测,参与心理教育、药物管理和监督,帮助患者加入社区活动,协助并发疾病的治疗,监督和回顾干预情况,协调不同服务群体对患者的照顾等。

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何燕玲教授介绍说,精神分裂症使用药物维持治疗,复发率为40%,而不用药物治疗复发率可以达到80%,复发后再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在2006年对3000多例患者调查后发现,仅有6成患者能够按时服药。“可以看出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但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看护人的关怀,同时要有专业人员的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发病先兆和进行急救工作。”

作为当前国际上治疗精神疾病的最新趋势之一,精神卫生社区干预倡导以社区为基本,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在坚持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帮助病人建立巩固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病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护士则在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的康复中承担随访和教育的工作。通过护士的随访工作动员家属,形成医―护―患者―家属的治疗联盟,突出了全程管理和个案管理的新特点。

在新模式的探讨和实施中,对于护士的要求非常高。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许冬梅分析:“主要是有两方面挑战:第一,护士在医院有任何问题可以求助医生,但随访时必须独当一面,必须提高专业知识;第二,要掌握更多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才能赢得患者和社区居民的支持。”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3

关键词:疾病防治;信息技术;精神疾病

中图分类号:G202;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022-02

疾病防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医疗改革中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医疗问题主要集中在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技术落后国际水平等方面。基于此,在城市医疗体系疾病防治中心发展期间,有关决策者,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与疾病有关的预防措施,记录城市居民基础健康信息,针对常见的疾病病因,制定合理的、准确的、针对性的控制与预防措施。除此之外,可借助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疾病防治和医疗卫生事业。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精神疾病防治与康复方面的应用,现做报道如下。

1疾病控制以“预防”为主,促进城市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医疗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关注疾病预防的实践与理论,尤其是精神疾病的康复与防治,针对精神类疾病也提出了诸多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强化预防精神疾病,可使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精神病的发生率。基于此,在疾病防治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期间,积极宣传以“预防”为主的疾病控制方针,相对于治疗疾病而言,尤为重要,同时也是防治精神疾病的关键。在我国医疗改革方案中,曾经提出一个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除此之外,强化健康宣教、疾病防治等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将网络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对城市居民进行强化健康宣教,使城市居民增强健康文明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的意识。

在宣传精神疾病防治的知识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期间,必须要了解当地实际状况,将其作为制定医疗防治发难的出发点。虽然大多数的城市医疗合作政策,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诸多的优惠,就医的经济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大部分城市依然存在着医疗设备落后、看病难等问题。虽然国家医疗改革中,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居民个人就医观念以及个人饮食、生活习性方面的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到疾病康复、疾病治疗,在管理和防治方面,产生诸多的干扰。积极宣传以“预防”为主的疾病控制方针,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城市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传统的就医观念,促进居民的健康意识怎强,注重疾病预防必要性、重要性的知识的讲解,让居民通过良好的健康生活性,来控制、预防精神疾病,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生率。

2通过互联网构建健康管理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早在90年代就已经在全国兴起,其发展状态也受到全球人们的关注。相关资料报道称就目前为止我国网民已经达到4亿之多,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一度在提升,高达30%。通过互联网的优势,选择优秀的技术团队在互联网上构建专属个人的健康管理中心,从而实现系统集成。

同时在网络上建立的健康管理中心均由专业的人员把关,从而确保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安全、有效。对用户上传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升可用性高且完善的健康管理平台,从而便于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通过简单、便捷的方式推向患者,从而提升患者或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认知。

帮助精神疾病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从健康档案出发,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精神状态进行采集,再交给相关人员使其电子化,从而为精神病患者建立专属的档案库。在信息化过程期间,不管是数据库的管理、卫生服务的记录还是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再利用,所有的一切都与电子化健康管理档案息息相关。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一定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化规范,可在各个医院中相互交流或共享数据,具有较强的交互使用性。除上述之外,由于目标用户均为精神疾病患者,所以健康档案是针对于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患者,通过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图画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患者家属能够在登陆后查看由医院采集和建立的电子化档案库。除上述之外,还可以为患者提供特殊检测以及常规检测等,为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根据检查的结果生成动态变化曲线,从而让医生护理人员更加直观的查看患者病情变化。

另外,能够及时调用健康档案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让患者家属除了能够及时的查阅之外,还可以及时的将健康档案打印出来,便于患者家属能够及时查阅,针对于已经建档的患者,家属可在登陆网络后,查阅和调取患者的相关信息,医护人员也能够通过网络管理及时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更新。

3通过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便捷性

近几年,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不仅互联网技术得到发展,而且移动通信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就中国而言,3G牌照颁发后,2009年开始,手机上网用户大幅度增加。据CnniC《报告》中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为止,1年内,手机网民增加了1.2亿之多。在3G业务持续开展的推动下,加之如今4G业务的推广,手机上网逐渐成为互联网用户增L的新增长点。手机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且普及率高,通过手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传播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实属一种既高效且便捷的方式。

手机体积小,方便携带,随时随地均可查阅,因此,手机上精神健康管理服务中,可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健康档案:主要作用在于储存精神健康信息,可供人们随时查阅,可在就医或紧急情况下,便可使用。②生活习惯自测:人们采用自测的方式,评估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了解自我精神状态,并获得相对应的改善建议,纠正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缓解精神压力,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③健康百科:为人们提供全面且系统的精神病知识,包括药物治疗、诱发因素、主要表现、预防措施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精神病,提高人们对精神病的认知程度,掌握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精神病发病率。

另外,手机健康管理服务,以中国特色为出发点,以家庭为单位,研发产品,增加人们的保健意识,注重自身健康,鼓励人们自觉承担家庭健康的责任,关注家庭成员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到院咨询,并积极接受相对应的治疗。

4借助“健康生命卡”,提高信息安全性与保密性

每位公民,均拥有一张用于身份识别的身份证,“健康生命卡”亦可作为人们自主进行健康管理的身份识别。若你拥有“健康生命卡”,表示你有安全、有效的私人精神状态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中,你可以自我评估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较大隐性压力,了解自己生活状态。就诊、转诊时,医疗结构以“健康生命卡”为凭据,通过互联网,便可查看患者的健康档案,了解患者疾病史、精神状态等,为制定切可行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使用“健康生命卡”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随地的去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对于好多疾病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减少疾病的发生。精神疾病是现在出现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很多都是在高压的工作之下逐渐形成的,但是如果有一张"健康生命卡",就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尽可能早的去发现,尽快的去预防,做到早预防,早解决,让精神疾病的发生尽可能的少。“健康生命卡”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给出一个指标,在以后的治疗当中会有帮助,能够为制定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个非常准确的依据。

5信息技术在精神疾病防治和康复上的作用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逐渐运用到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中来,尤其是在精神疾病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给有精神疾病的人提供帮助,根据这个技术可以对精神疾病能够起到一个提前预防的作用,通过这种技术让这种病的发病率能够降低,减少更多的伤害,确保了生命的健康。

不同的信息技术都能够根据精神疾病所给予一个防治和康复上的指导,但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都尽可能的使得精神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让疾病的发病率尽可能降到最低,这是在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所带来的优势,让信息技术在现代这种高压的社会工作中能够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5讨论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指基于心理学、生物学以及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下,大脑功能失调,造成以认知、情感、意识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上的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性格突变、行为诡异、睡眠障碍、情感紊乱、敏感多疑等。

近些年,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精神负担等不断增加,导致精神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技术,在多个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精神疾病防治与康复中,可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精神疾病知识宣传渠道,达到疾病预防及治疗的目的,控制精神疾病发病率,为患者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康玉春.王彦恒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2]武颖.基于知识网络的精神医学科研合作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

[3]耿伟胜.信息技术在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中的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30-31.

[4]叶星.双眼竞争范式在意识下情绪信息加工及精神和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4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治未病;中医养生;预防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群体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受到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环境因素等多种条件的影响,致使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最终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等位置。临床表现为特异性皮损、骨骼肌肉有关节痛、关节炎等,心脏受累、呼吸系统受累[1],总之,SLF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随着中医养生"治未病"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本次研究就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和治疗机制,就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特征及治未病治疗机制

1.1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至今尚未肯定,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关,但以形成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约为70/10万,尤其青年妇女得发病率更是高达113/10万[2]。与多种因素有关,SLF可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细胞破坏、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严重损害患者的机体系统。如何预防SLF的发生和发展一度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SLF疾病的治疗主要还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随着中医医疗水平的发展,中医养生治疗在预防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逐渐受到关注。

1.2治未病治疗机制治未病就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是治未病的主要思想及治疗机理。中医上认为,本病属中医风湿病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痹"。《扁鹊心书"痹病》明确提出"痹病"一词。是指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营卫失调,风寒湿热等邪乘虚侵袭。根据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的治疗机理看出,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施治未病,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原则[3]。

2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2.1未病先防治未病中的未病先防主要强调的就是在无病的状态下,要先注重养神、养心,保护脾胃,保持身心愉悦、坚持运动,才能避免邪气侵入,导致疾病。未病先防重在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密等原则,其中法于自然自导就是说要顺应自然规律和四时的变化。调理精神情志就是指要保持精神上的清净、无欲无求、安宁愉悦。阴平阳密则是指要保持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这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4]。治未病强调的未病先防中提出养生防病要重视起脾胃的调养,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预防SLF疾病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疾病的预防。中医中所说的邪气是导致SL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包括感染、避孕药、紫外线等可诱发的药物,还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试剂等因素。所以,要预防SLF还要避免接触各种危险因素,加以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防止和减少SLF的发生。

2.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患者已经患上SLF疾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发展。任何疾病的发展都有顺逆传遍的规律,在中医理论基础中,脏腑之间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在疾病的发展传变中主要包括五行传变,表里内外的传变。治未病的方法认为,患者素体先天不足,肝肾精血亏虚,再加上气血失和导致外界邪气侵入身体,从而诱发SLF。既病防变应根据五行传变、内外表里传变来进行,五行传变中包括母子传变及乘侮关系的传变两种,疾病的内外表里传变也分为经络与脏腑,《素问・皮部论》中讲:"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说明,疾病产生后可以根据传变规律展开预防[5]。针对轻型、未累及各个器官的SLF患者应酌情使用小剂量的GCS或羟氯喹,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SLF知识宣传教育与康复指导,尤其是女性,嘱患者在病情未控制期间,避免怀孕和活疫苗注射。针对重型伴有多系统损伤的SLF患者,要给予大剂量的GCS、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球蛋白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另外,可通过中医协助西医治疗的方式,减少免疫抑制药物导致的继发感染、消化道溃疡等并发症。

中医辨证论治针对SLF分为心脾两伤证:常用归脾汤(人参、黄芪、炙甘草、炒白术、茯神、大枣、生姜、龙眼肉、当归、炒枣仁、远志、木香)。肝风内动证:常用羚羊钩藤饮(羚羊角、钩藤、桑叶、、生地、白芍、茯神、川贝、竹茹、甘草)。气阴两虚证:常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或参附汤(人参、附子)等。

2.3愈后防复治未病中的愈后防复就是说在SLF疾病的稳定期需要进行巩固治疗,以防止疾病再次复发。在疾病稳定期因患者自身机体免疫炎症得到控制,各个组织和器官损伤也正处于修复状态,此时应配合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医治疗方案。采用小剂量GCS或免疫抑制药物,进一步促进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此时,中药治疗要以脾肾的治疗为主,主药为:生地、麦冬、玄参、天花粉、藏红花、白芷、甘草、黄芪、血竭、雷公藤;辅药为:甲壳质,上述主、辅药均按重量比给出。此方剂可提高人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活化人体的细胞,清除体内的毒素作用,帮助预防疾病再发[6]。

综上,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施治未病,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原则,防治关键在于要预防SLF的发生,应用治未病缓解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月玲,范永升(指导)."治未病"在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9):1141-1142.

[2]刘维,刘晓亚,张宏博,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远期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19-221.

[3]黄玉茵.系统性红斑狼疮冲击治疗前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C].第三届泛中医论坛、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2007,31(12):451-451.

[4]阎萍,周晓鸿,邓丹琪,等.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特异性量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J].广东医学,2012,33(18):2822-2825.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5

【关键词】精神病人;健康教育;心理状态。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主要由护士执行的,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指导促进疾病复发和预防疾病发作的有关知识,疾病发作作为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疾病,病人在发作期间,缺乏自知力,自我反省能力和自制力,思维,情感,行为方面也存在着异常,此期,很难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在精神病人的预后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情况恶化,走向衰退和精神残疾,对这部分病人和健康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就使得这一特殊疾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很大一部分应在病人家属方面进行实施。

1住院期间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1.1封闭病房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病人由于症状支配常表现为兴奋,少眠,伤人,毁物,自杀,自伤,他杀等过激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必须住在封闭病房内,一部分患者家属表现为紧张,恐慌,又存在着一定份额的自感内疚和疼爱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家属总想着探视患者。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工作人员应做到仪表端正,态度和蔼,真诚的对待教育所提的各种问题,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让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特点和症状表现,消除其紧张心理,让家属理解过频探望和照顾病人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当病情稳定时探视,才能诱导病人安心住院,配合治疗,同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支持,避免对其过分迁就,溺爱或训斥,责备等。还有一部分患者家属对病人较冷淡,抱怨,这主要是由于精神疾病复发率高,损害性大,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过重引起,护理人员应针对对疾病的特点,主要在促进康复,缩短病程,预防复发方面进行宣教,切实帮助家属解决后顾之忧。

1.2开放病房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科陪伴人员承担着患者的部分监护任务,在患者自知力丧失或缺损的情况下,护士必须加强与陪伴人员的沟通,提高其防范意外的警惕性,建立和谐,互动,信任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防范护患纠纷,促进患者健康,可采用讲解,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让家属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如何与患者沟通等,帮助陪伴人员制定具体的行为干预措施:如指导陪伴人员帮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并督促执行;特殊行为的干预;指导陪伴人员利用心理学知识正确使用强化法及消退法[1]。对患者行为进行干预。

2出院后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对精神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性教育,精神疾病由于其特殊性,服药时间一般较长,部分患者甚至终身服药,因此,健康教育性工作不是一次性工作,应是一个追踪的过程[2]。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患者住院期间家属的健康教育,也要坚强出院后的随治教育,巩固治疗效果。

2.1首次发病患者家属他们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对监护缺乏足够的认识,每月由一名医师和主管护师到患者加重或以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家庭健康教育一次,每次0.5小时,主要内容:(1)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的提问,帮助其学会处理和应对因为疾病造成的各种生活困难,减少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安全康复提供针对性指导。(2)向家属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复发先兆及应对方法。(3)妥善保管好家庭中的精神药物,定时按置给病人服药,并注意病人是否服下,严防超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自杀行为的发生。

2.2多次住院患者家属许多家庭都不堪人力,物力及经济的负担,精神病人家属因长期与病人相处,所以受影响较重。表现在家庭物质生活低,生活事件多,娱乐活动少,可存在心理障碍,生活满意度低,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做好上述的健康教育外,还要指导家属树立生活信心,改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善生活质量。

2.3衰退和精神残疾患者家属大部分家属存在厌烦情绪,以冷漠,甚至旁若无人的态度对待患者,此时,做好家属工作的同时,做好社区和工作单位有关人员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接纳病人,并多与沟通,给予感情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对精神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人的治疗,转归及预后复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6

引言:世界卫生组织2月3日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中称,2012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中国新增和死亡病例世界第一。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专家警告,根据人口总趋势、老年人群数量和环境恶化因素预测,如不加以控制,今后20年中,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将增加1倍。专家提示,及早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有1/3的癌症可预防。比如,控制吸烟可降低80%以上的肺癌和30%以上的癌症总死亡率;控制乙肝,可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病率;营养干预,可减少约1/3的癌症;消除职业危害,可减少多种相关癌症。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将超400万。

董志伟在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1]中写道本报告所建议的癌症防治策略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他疾病防治相结合的癌症防治策略建议,包括:控制吸烟行动计划;控制乙肝感染的行动计划及“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防病”计划。这些计划在疾病防治中具有极高的综合效益,

其意义远远超出癌症防治本身。为癌症防治本身所作的策略建议,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癌症的信息系统,它是制定及调整癌症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措施的基础。二是开展早诊早治,农村癌症高发区以肝癌、胃癌及食管癌为主,城市社区以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为主,适宜地区亦可开展宫颈癌及鼻咽癌的早诊早治。

张琼在我院1295名教职工癌症易感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2]中写道调查和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学院教职工22名癌症患者的工作性质、精神压力、生活习惯等情况;结果22倒癌症患者都存在工作精神压力大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有年轻化趋势且存活时间短死亡率高;结论知识分子普遍存在工作、精神压力大和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差易忠恶性肿瘤。

周世良在漫话中医预防癌症[3]中写道,发掘和弘扬中医学预防思想,结合西医进步的技术,弥补西医西药的缺陷点,如抗药性。中医的食疗、药膳扶正气,激发胃气,促进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

内白细胞抗御疾病能力,举世瞩目的中西结合防治癌症的特色,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

程德怀在中医对癌症病因的认识及防治措施[4]中写道,体正气不足,真元虚亏,气血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内在原因,而气滞血瘀,痰凝毒聚则是癌症发生的基本病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养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调摄精神情绪,注意饮食起居,防止外邪侵袭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方法。以正气为本,调摄精神情绪,保养脾胃是治疗癌症的基本法则。

在探究癌症的发病因素中,胡翠环在癌症患者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5]中写道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达69.9%,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有癌症的临床分期、患者对自己所患痰病的认知程度、家人及朋友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治疗效果、配偶对患者的支持程度、患者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子女对患者的支持情况等7项;癌症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家人及朋友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治疗效果、患者对死亡的态度、经济基础等4项因素显著相关(尸

宋红霞在癌症病人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措施[6]中写道对204例病人止痛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止痛护理后,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所以癌痛护理是癌症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护士有关知识培训、预防及处理癌痛,并对癌痛病人进行有关知识介绍及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我认为癌症并不可怕,但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态度,所谓的态度决定一切,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控制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宽度,努力让自己变得快乐,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疾病,其次,我们对疾病的三级预防也非常重要,一级预防也加病因预防,就是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二级预防,也叫临床前预防,在疾病没有发生前,我们要定期体检,早期的药物预防,预防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也叫临床治疗,积极地治疗原发疾病,也要对症治疗。促进其康复。任何疾病都一样,癌症也如此。

【参考文献】

[1]董志伟乔友林李连陈育德;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中国肿瘤;2002.11

[2]张琼温东娣我院1295名教职工癌症易感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

[3]周世良;漫话中医预防癌症;光明中医;2003.4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7

【关键词】 小儿;预防保健;辨证论治;中医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由于卫生防疫、免疫接种工作发展,新科学技术的进步,儿科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控制,难治病有了新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的病死率,提高了难治病的存活率。21世纪如何增强小儿体质的防病保健将是社会的极大需要。时下小儿中医保健药和食品有不根据儿科特点滥用“补养剂”、对脾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疾病的儿童滥用苦寒泄热药的现象。根据学习和应用中医药十几年的体会,重温“中医预防学”和“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结合儿科疾病的实践阐述两者的关系。

1 “对预防医学”的两种观点

“预防医学”是研究人体保健、预防疾病的科学,中西医学都十分重视,但由于两种医学的发展各有不同时代背景,地域差异、所受哲学思想和科学文明的影响也各有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由于西医学引用新技术微观研究致病因素理论比较清楚,在治疗和预防措施上强调消灭致病因素,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选用不同的消炎药,或手术和物理疗法。中医学则受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影响,整体观念强,宏观是其主要分析方法,所以对疾病的预防强调扶正,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法则,其中同样有扶正防病的预防思想。

2 中医预防保健的指导思想

   

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一身一整体”,局部组织或一个器官生理功能失调,或受疾病侵害,则整体功能受损,各脏器失去协调关系受到传变。预防要注重整体,以扶正为主,治疗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求本”,要“标本兼顾”。所谓“天人一整体”是指人的生存靠天地、气候、环境奉养,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均来之于外界环境,因此人体生命根本机理在于人体内部“阴阳、气血平衡、脏腑之间协调”。同时要“顺应四时”,即随四时气候变化、外界环境不同加强保健防病措施。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祖国医学特别重视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种“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不仅有“未病先防”,还有“已病防变”的涵义。由此可见“辨证论治”的涵义,除辨证候所属,还有根据审机、求因、因人、因地、因时和防疾病传变的预防思想进行辨证用药、辨证饮食、辨证施术和辨证防病等广泛意义。在整体观点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有预防观点,预防保健同样要根据辨证论治。   

3 中医预防保健的具体应用

  

3.1 未病先防

       

祖国医学认为邪气是导致疾病的先决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中医预防以养生扶正为主。   

3.1.1 平阴阳、调气血、协脏腑

   

阴阳的消长在人体内呈动态平衡,是生命健康的标志。小儿素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之说,意指阴阳均未成熟,一方偏盛,另一方则显虚弱。起居、饮食、保健护理需遵从这一法则,不能按成人的方式进行保健。小儿脾常不足,小儿保健饮食要根据年龄、体质选择健脾运、助吸收的保健食品和中药,不能专从西医营养学的观点选择保健品。所谓小儿“肾气未充”是未成熟之意,与成人的肾虚不同,防治小儿遗尿、肾脏疾病慎用温补壮阳药物。小儿藩篱薄弱,肺气不固,容易患外感疾病。所以饮食保健一定要考虑小儿肺、脾、肾三脏的弱点。《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小儿五脏中有三脏薄弱和不足,五脏之间相生相克,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所以小儿整体脏腑娇嫩,保健预防要遵从这一特点。

3.1.2 小儿饮食保健与辨证施治

   

《灵枢·天年篇》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曰:“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育婴家秘》指出:“乳为血化,美如饧。”以上均说明祖国医学对小儿起居、保健、饮食均应根据小儿的年龄、不同的气候时节辨证进行。如梨,性寒味甘,入脾、胃、肺,有养阴清胃、润肺生津止咳的作用。如婴儿体质属于脾气虚,痰湿不化的痰稀便溏者应用秋梨膏或梨汁均不相宜。小儿缺钙、佝偻病是常见疾病之一,防治此病除用钙、维生素D以外,多嘱咐添加鱼虾等海产品类辅食,海水咸,属肾,属阴,小儿佝偻病中医辨证多属脾肾虚,但婴儿临床未出现骨骼畸形时表现只有脾虚证,这时鱼虾等营养品对脾气虚型婴儿佝偻病是不相宜的。中医食品中药都有性味归经,中医书籍从未记载一药、一方、一位医家可以防治百病。   

3.1.3 预防保健要顺应四时

   

保健饮食要有季节性。春天阳气升发,多风,不能过食油腻煎炸动火的食品,谨防受风引发过敏性疾病(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的复发。夏天暑热湿盛,出汗多,宜食祛暑清热的食品,如绿豆荷叶粥、西瓜、冬瓜、酸梅等食品。秋天气候干燥,葱、姜、蒜、辣椒慎用。冬天寒冷,可用祛寒暖胃食品。小儿脾、肺、肾三脏薄弱应互相兼顾,必要时进行食物调配则可改变食物性能。如生姜性味辛温辣,能治胃寒呕吐,但刺激性大,脾胃虚弱或年幼儿童不宜食用,配以红糖、大枣则既可祛寒止呕又能和胃。

3.2 已病防变

   

辨证论治和已病防变都是中医治则的指导思想。《难经》“上工治未病”与未病先防的涵义不尽相同,此处“治未病”,是“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已病防变之谓。是指防疾病传变其他脏器,邪气深入恶化,突变甚至死亡或预防合并症、后遗症的发生。这是中医治病整体观念的具体发挥。否则按“中工治已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将会受到因用西药给疾病造成的假象得到错误的辨证,或疾病的恢复期和隐匿型的感染使疾病无证可辨延误了疾病的防治。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8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亚健康;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编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36-01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由于亚健康的表现错综复杂,一般没有病理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该现象还没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往往只简单地认为与工作疲劳有关,很少作系统的防治,但长期的亚健康状态未得到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据调查研究,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多为35-45岁之间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管干部中70%以上者处于亚健康状态【1】。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不畅,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暂时失去相对平衡,但尚未发展为疾病的中间状态。

由于亚健康状态极易导致精神疾患和生理疾患,所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逐渐被重视起来,中医辨证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未病”的内涵在《丹溪心法》中就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2】。中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与现代的亚健康理论非常相符。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它不仅确立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流行的原则及措施,这与近代学者提出的亚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医学的未病先防,不是被动消极地对治病邪气的防避,而是主动积极地对机体正气的保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包括两层含义: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此即所谓“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预防为主,贯穿于人体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扶正气,未病先防

1.1饮食调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3】。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是最高水平的“治未病”之术。饮食要以适量为宜,品种摄入均衡,不可饮食偏嗜,使人体能够全面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饥饱不均,否则易伤脾胃导致疾病发生。

1.2调摄情志修身养性《黄帝内经》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喜怒不节,生乃不固”。精神乐观,情志畅达,脏气和调,就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反之,情志的超长变化(如过怒、过喜、过悲等),就会损伤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发病或加重病情。孙思邈《孙真人养生铭》云:“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所以,调摄情志,修身养性,保持乐观的精神、开朗的性格、豁达的胸怀和良好的心情,是防止疾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条件。

1.3起居有常起居养生要求人们起居作息、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黄帝内经》指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能“度百岁乃去”。反过来,若“以妄为常”,则“半百而衰”。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意思是说,起居有常,摒弃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就能保养精神,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1.4运动锻炼运则立,动则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活动一身肌肉、筋骨、关节,能舒经活络、振奋阳气、畅行气血,适量的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长期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治亚健康。

2.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容之二,源于《内经》:“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4】。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着重指出疾病的早期治疗,防止病变恶化的重要性。

3.亚健康用中医干预措施临床还有很多,如五音疗法、刮痧、走罐及导引等,其形式多样、疗效显著。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可谓得天独厚,潜力无穷。

总之,中医辨证治病讲“治病求本”,疾病治疗需要找到根源,科学地进行扶正气、平阴阳、调脏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也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注重生存质量的体现。“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思想和原则,通过临床治疗和健康宣教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指导,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琦.

[2]钟可芬.“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医药经济报.2009.1.5.2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9

一、使人不得病――中医治未病的目标

健康无疾是人类梦想的永恒主题。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未病先防,治在病先的医学主张和健康理念,开创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这无疑是中医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学说,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仍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学科和发展方向。

《黄帝内经》认为,人要健康无疾,就要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进行养生,如春天要“生”,夏天要“长”,秋天要“收”,冬天要“藏”,并描述有四季起居养生的具体方法。指出阴阳四季的演变,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规律。违背这个规律,自然界就要发生灾害;顺应这个规律,人体就不会患大病。进而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贤达的人,懂得在疾病未发之前先进行预防,而不是疾病已形成再去治疗。如果疾病已发生,再去医治,这好比你已经口干渴了再去打井取水,战斗已经打响了再去制造兵器,难道不觉得太晚了吗!主张中医治未病的目标是使人不得病。《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上工治未病”,这一说法,既体现了医学的本质,即医学的目的是追求人类健康;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上工”。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增进健康是人心所向,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消病于未起是大势所趋。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虚弱和疾病,而且要有心理上的愉快和社会适应,还需要与环境的交融。疾病与健康并非简单的病痛与否,而是涉及复杂的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以整体理论指导养生实践,重视环境生态与人类和谐相处、躯体与心神的融合、人体与社会的适应,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强壮身体,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不得病或少生病。这与人类对健康的新要求是一致的。

二、中医养生――实践治未病的主体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是“未病先防”,核心理念是中医预防观。治未病虽言“治”,实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体现在一个“防”字,技术方法是中医养生,实施途径是养生实践。通过养生实践,达到防病却疾,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作为实践治未病思想的主体,理论精深,经验丰富,方法多样。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在改变,如怎样更好地阻止传染病,如何防治病毒性疾病,如何减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精神疾病等的发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一味地彻底消毒杀菌,拒病原体于门外,是否还应该找找人自身内部的原因及人与外界的关系。而中医的养生之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增强自身正气的抗病能力,强调器官组织的整体性、功能活动的和谐性、人与天地自然的相通性和人与社会群体的相融性,而且注意“未病”状态的体质辨识,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防疾病措施更为积极。这些中医养生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在起居养生方法中,均有具体的体现。

三、起居养生――中医养生的基础方法

所谓起居养生,就是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合理有序的安排,并进行规范持久的保健活动,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起居养生涉及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各个层面,比如生活方式的选择,衣食住行的安排,站立坐卧的习惯,一天从早到晚的活动,一年四季变换的适应等等。可以说,起居养生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方法。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并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通过历代医家、养生家不断地摸索、提炼,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中医养生方法,如饮食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养生、作息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房中养生、药物养生、顺时养生、娱乐养生等等。《黄帝内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的“道”就是“养生之道”。人能否做到健康无疾,终其天年,不仅要懂养生之道,更重要的是要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也就是将养精神、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等养生方法与生活起居相融合,在养生实践中生活,在起居活动中养生。从这个角度看,起居养生包括中医养生的方方面面。如果从与日常生活起居更为密切的养生实践看,起居养生至少包括作息养生、居室养生、睡眠养生、房中养生、四时养生、穿着养生、体质养生、排浊养生和沐浴养生等,这些养生方法就在我们身边,方法简便,在家里就可以做。可以说,起居养生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篇10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2%,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终身治疗,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治疗,需进行院外治疗,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但是部分病人及家属缺乏治疗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却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来完成。现介绍如下:

1社区中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改善和促进个体的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心理、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

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的住院治疗无疑会给患者增加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1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教育:通过社区糖尿病专题讲座、保健处方,每月一期宣传栏、社区健康角、社区网站等形式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宣传,重点阐述糖尿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宣传糖尿病的发病率、危害性及严重性,突出宣传危险因素、危害性,改变社区人群的知识结构和信念,降低居民主要危险因素水平,以至最终降低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率。

1.2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为了使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的方法。其家属应懂得防治糖尿病的知识,认识到依靠自己做好自我监护,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强化病人的家庭支持,对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作用。

1.3社区医生、护士的教育:社区糖尿病病人如何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都必须依靠社区医生、护士来进行,所以培训社区医生、护士掌握糖尿病专业知识及技术是做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关键,指导患者如何自我监护、正确应用药物及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护理,是社区医生、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2糖尿病的治疗指导

2.1心理指导: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术、重大精神负担时,要及时正确处理。总之,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2.2饮食指导:当前医学专家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饮食指导主要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个体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

2.3运动指导:运动疗法是依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运动指导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采取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h左右进行,医疗步行是最佳的运动方法,出去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时备用。

2.4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定期注射疫苗;照顾好双脚;不要吸烟;每日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糖。

利用补区覆盖面广,直接面对辖区居民这一优点,采用宣教、监测、随访建档、社区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高危人群的社区筛查、干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控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品雅,徐国琴.浅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J].中华内科学杂志,2006,3(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