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5:56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1高效节水灌溉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就是对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的所有的输水和灌水方式的统称。高效节水灌溉对水的利用效率比较高,目前输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0.95,相比于之前的0.3有较大提升,灌水利用系数也在不断的提升,从0.3提升到0.98[1]。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紧缺,作为农业大国,灌溉用水量非常大,尤其需要注意节约用水,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而且这项技术也比较容易掌握,设备投资比较少,适合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还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还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降低了作业成本,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节水规划

在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农业灌溉,而且还需要加强节水管理工作。但是在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中,对水资源的管理不足,而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周围环境和本身条件的考虑不足,盲目追求高技术,造成投入多而产出少[2];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对灌溉的规模、类型和标准等考虑不足。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对农田的地质和区域水资源没有做好考察工作,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也没有全面的考察农作物的类型,工程没有联系实际农田情况,仅仅根据自身建设的经验来进行,导致其并不符合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需要。

2.2缺少统一的农业节水标准

我国缺少高效节水灌溉的标准,现在农田水利建设都是采用喷洒、微灌、渠道灌溉等方式进行,对水资源的输出并没有明确的计算,这就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无法计算,并不能确定水资源是否被高效利用。

2.3对综合技术的整体效益重视不够

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是单项的工程建设,这就导致工程建设的综合效果无法发挥[3]。项目投入的资金虽多,但是功能比较单一,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等,这些都没有很好地与农业增产措施配套,没有形成综合技术。

2.4灌溉水资源开发力度小,对高效节能灌溉利用不足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灌溉水资源的发展力度并不大,目前农田灌溉需要的水资源量较大,虽然我国每年新增的农田灌溉水资源也比较多,但是仍无法满足各个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加强节水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该明确灌溉的规模,并且加强灌溉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就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周围的农田灌溉需求量,确定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类型和规模。其次,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也需要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综合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选择适合当地农田灌溉的工程类型。

3.2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标准

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标准,对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农业灌溉的工程,采取不同的节水标准和定量的指标体系,对水资源的利用需要进行控制,如灌溉的流速、灌溉的时间、灌溉的最大水量等,这些都应该设定一个标准,对于不同地区也应采取不同的节水标准,根据地区和作物的需水量确定。

3.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应该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样能够促进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促进周边乡(镇)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进行。而有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也需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首先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建设,缓解当地的水危机,高效灌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地区起带头示范作用。

3.4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节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灌溉需求,而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不断的增加,为了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就需要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且还应该加强节水灌溉应用的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在农田水利灌溉中需要应用更多的先进技术,如调控灌溉技术、智能技术等,更好地实现农业灌溉现代化。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2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在投放、使用和财务核算等环节中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灌溉水和自然降水,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从水源地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耗水量,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值而投入的资金。

第三条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使用和管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须遵循本办法。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来源

第四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自治区财政、市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和县区配套资金以及其他方面投入的各类资金。

第五条国家、自治区财政安排的资金(以下统称自治区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可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专项资金: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扶贫资金、粮食增产工程资金等。

第六条市和县区财政根据每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任务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管理

第七条县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配套资金先上解市财政,市财政根据各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任务,同市本级和上级安排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资金(不含自治区专项资金)一并下达县区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区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级高效节水办公室(水利管理部门)的申请,及时将用于购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材料款汇入市高效节水办公室设立的专户(可走直接支付程序),市高效节水办公室根据采购计划适时进行采购,并对县区及时准确调拨相关材料物资。

对自治区专项资金按原渠道不变、保持项目的完整性、符合项目验收要求的原则,把其中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材料资金通过项目实施单位汇入市高效节水办公室设立的专户。自治区专项资金需要县区配套的资金将从县区上解资金中解决。

第九条市和县区高效节水办公室(水利管理部门)设立高效节水灌溉专项资金专户,对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封闭运行”管理。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高效节水灌溉专项资金的调度,并对专户资金的核算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第十条自治区专项资金和市级、县区配套资金下达县区财政后,各地须按市里要求及时将资金汇入市级专户,未按时汇款地区,市财政将从该地区财政往来资金中抵扣。

第十一条市高效节水办公室负责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登记、发放,并根据县区的要求负责提供材料的清单和发票等相关票据。市高效节水办公室将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登记、发放等制定具体办法。

第十二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资金拨付遵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三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实行县区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县区人民政府应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部门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十五条各级监察、审计部门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附则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校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应用;探讨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也到了极大程度的完善,使得经济的整体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其中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能够做好其相关的建设工作,将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虽然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针对实际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其改革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问题

1、设计规划问题

在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规划。设计规划阶段必须要到实地调研勘测,进行资料的收集记录,才能确保后续设计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有些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往往都过于依赖理论资料,疏于实地勘察,没有仔细分析灌溉区的地理条件、种植结构、土壤状况,导致工程设计严重脱离实际,使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

2、后期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大都需要比较先进的技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都会比较重视,但是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的后期管理工作却往往不到位。这样虽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却会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在竣工后无人管理和维护,问题丛生,实际利用效率低,水利工程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1]。

3、基础设备不规范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不仅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较高水平的技术,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对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以及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足的,在一些地区甚至需要农户自发筹集资金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而一旦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就极易导致工程建设的基础设备不完善,而且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也会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及时修缮,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要点

1、做好设计规划以及建设前期的调研和勘察

在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以及需水量和地形地质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实际的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必须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和勘察工作,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记录,有效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背景和设计可能性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力度

想要做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必须要加强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各项农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落后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想更好的发展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必须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建设管理力度

只有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对农村水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注意前期的工程选址,优先选择严重缺水或地面高低不平的地区、种植种类比较多的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应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工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更好的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服务。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4

记者从会上获悉,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的目标任务是,用4年时间投资380亿元,在东北四省(区)集中连片建设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亿斤,年均增收160多亿元,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0以上,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水利部、财政部、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密切配合,迅速行动,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全面启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雷说,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要重点抓好八个关键环节:狠抓水资源论证,确保总量平衡;狠抓前期工作,严格方案审批;狠抓技术选型,搞好典型设计;狠抓项目组织,规范建设管理;狠抓市场监管,保证产品质量;狠抓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狠抓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狠抓运行管护,加强后期扶持。

胡静林说,地方各级财政应落实的资金,要通过公共财政预算、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及其他可以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来安排,不得将中央财政安排的其他财政支农资金或银行贷款作为地方财政应落实的资金,也不允许搞“垫资性贷款”。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必须保证达到总投入的30%,市县财政应落实的10%如果完成不了,省级财政要负责落实,确保投入及时、足额到位。

张桃林说,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实施节水增粮行动,与财政、水利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项目选点、种植作物、灌溉制度、农艺配套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配合做好节水增粮实施方案编制和论证等工作,切实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分别在会上介绍各自省区推进节水增粮行动的措施和打算,四省区8个建设任务重的县市负责人和1个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代表在会上发言。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5

摘要: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占据经济结构的主要地位,农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急需开展节水灌溉工程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的工程形式选择不是盲目的,需要与当地农业实际相结合,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状况、环境影响、水资源含量、农民经济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生a方式,选择能够有效促进节水灌溉实施的工程形式,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用。本文将对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工程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促进选择正确合理的节水灌溉工程形式。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形式选择

农业灌溉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量,但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地区水资源缺乏,而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保证农业产量提高的同时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节水灌溉工程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各农业地区具有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生产力水平、作物种类、经济水平以及水资源状况,因此在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与当地农业特点相结合,因地制宜,使用符合当地农业条件的灌溉工程,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农业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促进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意义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完善灌溉基础设施,促进对科学节水灌溉技术的普遍使用,在保证农业生产量的同时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仅有利于农业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1.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国保护水资源意识较为落后,而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使用传统灌溉方式进行灌溉,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不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且影响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许多农业生产地区不具备完善的灌溉设施,难以实现对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同样降低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近几年,我国各地农业部门开始提高对节水灌溉的重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施工,促进了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帮助。

1.2维护生态平衡

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不仅满足了农业生产的日常灌溉需求,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还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对水资源紧张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对下游地区的用水紧张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式,减少了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2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考虑因素

2.1水源状况

水源因素是节水灌溉工程的关键问题。工程类型受水源条件影响巨大,例如,地处山区的果树种植园,由于水资源较为短缺,一般使用微型水源工程,若在进行灌溉时不考虑实际,采用大水漫灌形式,会加重水资源不足,且控制面积较小,所以可以推广使用针对果树的滴灌、喷灌以及水量出流灌等形式进行节水灌溉,虽然有较高的投入成本,但因为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有很高的实施积极性,因此推广效果较好。

2.2农民以及当地经济条件

通常来说,应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节水灌溉工程投资,但受益和投资主体始终为农民,政府投资有限,因此主要通过政府的示范与推广,促进农民对节水灌溉意识的提高,引导农民选择合理的节水灌溉形式。为了提高农民的接受度,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投资方面,不能在大面积推广中片面追求投资的工程形式。比如某区丘峻地带,农作物多采用渠道防渗技术结合应用灌或沟灌技术,推广节水灌制度,按照规范要求确定防渗工程和田间工程标准,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会有大的提高,投资低,农民容易接受。但农村劳动力,又能使其他行业创造更高的效益。莆田市的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选择,不应当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和当地经济条件,在没有进行技术经济条件论证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两种不同的工程类型进行比较。

2.3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九十年代以来,灌溉工程建设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水利投入的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中央制定了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这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同时又要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协调,比如大田喷灌技术,如果不解决种植多样化的问题,不形成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条件,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的。要解决种植多样化的问题的方法是统一规划,适度规划经营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或供水公司进行管理,解决了某些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适应的问题。

2.4必须搞好效益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敏感性问题,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灌区注意的是管理单位的整体效益,国家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在节水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由于水价低、粮食作物的对比效益低,选择灌溉工程形式应慎重。同时,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实在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统一。

2.5参考成功的经验,考虑技术的成熟程度

不管哪一种节水灌溉工程形式,都有其工程技术特点,也有其使用范围,对于类似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应用成功的技术,对于应用不成功的技术,要分析总结原因,慎重采用。同时,在选择工程形式时,要重视设备水平,技术成熟程度,有些不太成熟的技术如a灌技术等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

2.6非工程节水措施和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扣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阴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过农业节水措施减少这部分蒸发,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水分生产率会大有提高。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滴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

2.7如何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其效益就高。

结束语

节水灌溉工程的大力推广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工程效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对实际环境的综合考虑,特别需要对工程的投资与受益主体的农民进行普及,推广符合其要求的工程,在保证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并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不足;发展趋势

在对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我国现在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农田用水量也有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我国水资源出现匮乏的现象,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开展合理的节水灌溉,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现存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还有一些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节水灌溉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针对于这一点就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保证我国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得到更好的发展。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规划设计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要想保证节水灌溉的全面实施,在进行这项工程之前还要对整个节水灌溉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察,这样不仅仅能够提升节水灌溉的合理性,对促使节水灌溉发挥其自身最大的作用。但是在进行节水灌溉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实地进行有效的考察,只是按照原有的书面资料和图纸进行节水灌溉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规划区域的变动,导致节水灌溉的规划还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而且对于不符合材料的相应数据,施工人员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这样对于节水灌溉的顺利实施还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另外在按照原有资料和图纸进行节水灌溉施工中,由于规划的缺失,还会导致这项工程和实际状况不能做到全面的衔接,造成节水灌溉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1.2投入机制还存在一定缺失

在进行节水灌溉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自身涉及的投入机制起到高度重视,这样对于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涉及的投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整个节水灌溉工程的前期资金成本和其他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其自身的合理性。但是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整个工程投入的资金与节水灌溉的发展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加上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收益也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就导致农业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对节水灌溉的顺利实施也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1.3涉及的节水灌溉体系并不是很健全

总的来说在我国农田水利进行节水灌溉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节水灌溉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这项工程的相关人员对节水灌溉的思想意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加上在实施农田节水灌溉之前投入的资金比较多,而且在短时间见到效益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加上节水灌溉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这就导致在实施节水灌溉的时候,涉及的体系和其他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现在社会上制造的节水灌溉社会经常出现故障,并且缺乏有关规章准则,因此在目前实现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4没有形成配套的灌区管理体系

目前,有关节水灌溉政策法规与实际节水灌溉发展情况不配套,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约束机制,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建立适应灌区节水灌溉的管理办法,对于节水灌溉管理无法可依,无法可管,灌区管理体系不健全。

2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未来发展方向

2.1提高节水灌溉工程长远的规划设计

节水灌溉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规范设计时,要严格要求参与规划设计人员认真勘察工程及周边的实地情况,认真分析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种因素,在获取精确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设计要符合长远规划的目的,要使节水灌溉工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2.2完善农田节水灌溉的投入机制

为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首先,国家和各级财政应加大对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建立起以国家投入为龙头,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其次,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确立节水投入的专项资金;建立节水灌溉基金制度,开展专项储蓄;也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方法增加社会和企业对节水灌溉的投入;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金融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的投入。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农田节水灌溉资金监管机制,要监督和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农田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

2.3大力开发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走科技兴水之路,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研究和开发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要确立适合国情的节水灌溉方法。为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定期举办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召开节水灌溉技术研讨会,既进行了学术交流,还可以提高群众学习和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再次,尽快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到生产上,对于生产节水灌溉技术的生产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国家对开发、研制以及生产节水灌溉设备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政策贴息、支持和补助。最后,在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上,可将节水设备及产品纳入农资产品目录,使其充分享有农资产品在增值税政策中的减免资格,从而降低农民购买节水设备的成本,加大其市场的推广力度。

2.4大力加强灌区的管理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灌区效益与作用的关键。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法规,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同时还可建立乡镇村组协调合作管理,要明确职责和权利,将制度落实到人。要创新管理模式,可将公司型、公益型、股份型等管理模式综合应用,这样才能加强高效的灌区管理,提高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发挥其作用。

结束语

在对我国目前实施的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进行深入研究中,了解到其对于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我国现在实施的节水灌溉起到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研究中,发现节水灌溉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实现节水灌溉起到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在实施节水灌溉的过程中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样对于促使节水灌溉在我国农田水利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会玲.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5(15).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7

abstract:inthispaper,thepresentirrigatingsituationandhighefficiencywatersavingirrigationinYanghuangirrigationareaarecompared.thehigh-efficientwater-savingirrigation,managementmodeandexistingproblemsareexpounded.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管理

Keywords:highefficiencywatersaving;irriga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040-03

0引言

农业灌溉节水一直是海原县的一项节水重点工作。扬黄灌区通过近年来的节水改造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工程状况得到改善、用水效率得到提高、农田灌排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成效等方面。灌区节水改造在取得成效的同r,也出现了一些如管理体制和投资方向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深化灌区体制改革,减少或取消地方配套资金、提高建设标准,完善投资方向等方面的体会和建议。

1灌区概述

海原县扬黄灌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期以来,灌区水利对保障该县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灌区辖4个乡镇,即高崖乡、李旺镇、七营镇和三河镇,涉及55个行政村223个自然村,灌区总人口14.31万人。灌区有固海扬水系统和固扩扬水系统,两大系统在我县境内建有泵站7座(其中固海系统2座,即固海八泵站、固海九泵站;固扩系统5座,即固扩八泵站、固扩九泵站、固扩十泵站、固扩十一泵站、固扩十二泵站)。整个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19.5万亩,现状灌溉面积22.8万亩,其中固海系统12.0万亩,固扩系统10.8万亩。灌区主要以种植玉米、枸杞、小麦、油料等作物为主。作物种植比例为:玉米80%、枸杞10%、小麦及其它10%。

近年来,在分配水指标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海原县坚持“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制度,依据“以水定植、以供定需”的供水原则,大力推行节水灌溉,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灌区灌溉以小畦灌溉为主,同时结合灌区实情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灌区亩均灌溉定额280m3,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定额120m3。

灌区按照取水方式可分为干渠直取水自流灌溉(自流灌区)、扬水灌溉(扬水灌区)和高效节水灌溉三种:

灌区现状灌溉面积20.34万亩,其中固海系统10.6万亩,固扩系统9.74万亩,灌区主要涉及渠道有固海七干、八干,红寺堡扬黄扩灌八、九、十、十一、十二干,共有支斗渠1258条,渠道总长度1074.62公里,衬砌长度1009.82公里,固定渠系建筑物有交通桥和生产桥2284座,各类闸门455座,农口14818座。

灌区现状灌溉面积2.46万亩,其中固海系统1.4万亩,固扩系统1.06万亩。固海系统有新生、李果园、张家术、白疙瘩4处扬水泵站,固扩系统有红圈、二道、小塬、李旺及南堡5处扬水泵站。

2高效节水灌区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1高效节水灌区取得的成效

自2006年以来,海原县以农业节水为目标,保障设施农业及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推广低压管灌、微喷灌、滴灌。截止2016底,先后在扬黄灌区建成13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累计完成资金0.59亿元,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9万亩(扬黄灌区总面积覆盖),其中自流灌区2.85万亩,旱耕地0.8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灌溉定额由现状320m3/亩下降至12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9以上。

目前扬黄灌区主要有县乡协调村管型、水管单位监管型、承包经营型及农民用水协会四种管理运行模式。

固海扬黄自流灌区(除709支干区)、李旺固扩扬黄自流灌区自扬水工程建成后一直采用县乡协调村管型管理运行模式,县水务局负责将固海管理处下达到我县的灌溉水量指标的下达到各斗口,做好固海管理处与乡镇在灌溉期间的协调工作,乡镇负责协调各行政村与固海扬水泵站做好水量调配工作,维护均衡受益原则和灌溉秩序,行政村负责管辖范围内各支、斗、农区水量分配,组织群众适时灌溉和水费的收缴,维护灌溉秩序等工作。

新生、李果园、白疙瘩3处扬水泵站,由海原县扶贫扬黄办负责兴建,交由高崖、李旺水水利工作站运行管理,水管单位负责机电设备、渠道的维修及管理运行,以及配水到村,水价实行斗口终端水价,由行政村或自然村负责分配到用水户,做好水利工作站与群众的协调工作。

高崖乡709支干区涉及三分湾、联合、红古、红岸四个行政村,灌溉面积4.6万亩。为了实现均衡受益,有效解决灌水矛盾,经县水务局、固海管理处、高崖乡政府共同协商,交固海管理处石峡口泵站代管,水价由自治区物价部门核定,实行斗口终端水价。同时,为维护正常的灌溉秩序,成立了709支干区农民用水协会,做好斗口以下灌溉管理及渠道维修等。

红圈、二道、小塬、李旺、张家术5处扬水站,由当地群众承包管理运行。

就以上四种管理模式来看,一是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承担直接受益的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责任,解决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后集体管水组织主体“缺位”问题;解决灌区的大量斗渠以下田间工程有人用、没人管,老化破损严重等问题,建立了农村水利建设运行新机制;巩固了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成果,保证灌区工程设施充分发挥效益。培育和提高了农民自主管理意识和水平,明晰了农村水利设施所有权,建立了现代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三河、七营所有支渠都有农民用水协会组织,水利用率达到85%以上,水商品率达到90%以上,渠道完好率在95%以上。二是灌溉管理机构完全按照终端水价,按方计收,各个支渠都有量水堰,收缴水费有发票,做到了公开透明,帐目清楚、群众明白,无水费拖欠现象。

海原县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与灌区实际紧密结合,从立项审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年度项目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运作,严格招投标,杜绝地方干预,严格“四制”管理,严格资格审查,落实准入制度,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全程进行监管,积极推行“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的四级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了我县灌区高效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规范运作。

一是机构设置合理,理顺管理体制。以乡镇为单元,成立了关桥、西安、张湾、高崖等17个乡镇水利工作站和树台水土保持实验站,人员由乡镇管理过度到县水务局管理,各区域站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水务局统一管理,乡镇监督,形成了水利科技推广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用人机制。在用人机制上,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建立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竞争流动机制,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和全员聘用制,不断调整充实一线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和科技推广人员,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勤学、实干、创新,使每个专业技术人员肩上有担子,工作有压力。三是建立考核制度,注重业绩评价。制定了《海原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人员考核管理办法》,量化考核内容,实行动态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人员调动、工作考评和职称晋升等方面,水务局将水利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人员待遇。四是培育用水协会,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按照“管理公开、民主公平、办事高效”原则,我们先后成立了西安东干渠等农民用水者协会6个,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五是稳步推进水价和水费计收改革。巩固“灌区管理单位+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管理模式,两部制水价、终端水价改革和灌溉用水计量收费深入推进并取得较好成效,使灌区水费收取率得到全面提升。

2.2高效节水灌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①多年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分国补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在建设中国补资金全能到位,而地方配套资金及自筹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项目建设资金减少,工程建设标准降低,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造成项目区群众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错误认识,从而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发展。②由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农户多且面广,需要规模化发展,而我县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认识不到位,土地流转工作困难大,致使种植结构不能合理调整,形成规模化发展只是空话。③多年来,虽然中央、区、市及县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运行管理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但工程运行管理主体依然不能落实到位,致使工程建后管理不到位而停用或带病运行。④由于近年来设施农业未能得到健康发展,导致部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停运或不能很好的管理,工程设施损坏较为严重,且工程失去了应有的用途。⑤一些已建工程现状只存地埋管道,地面喷灌带、滴灌带等水利设施由于使用寿命短,投资大而农户无力筹资更换,致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只是实现了“管道化”灌溉,没有发挥微喷灌及滴灌的长期效益。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部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至今由建设单位负责运行管理,工程的电费、运行管理费、维修费均由建设单位承担,导致出现挤占项目资金现象,这些费用已成为建设单位的包袱。

3强化高效节水灌区建设的建议

针对我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①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议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高效节水灌溉管理运行机制。在明晰产权或经营管理权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管理形式,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工程损毁赔偿制度,核定维修责任、经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节约用水和维护灌溉设施的良好氛围,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建后管理。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规模化发展。建议政府及各部门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流转,促进土地利用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创造有利条件。③增加工程建后资金,建立工程管护机制。建议自治区增加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建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护补偿机制,促进节灌工程良性运行。④建立工程专项基金,完善工程管护机制。建议建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基金,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开展“回头看”工作,根据项目区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工程措施,完善工程补偿机制,切实保障工程效益的发挥。⑤提高国补投入比例,促进工程设计标准。建议增加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国补资金投入比例,减少地方配套资金,有效促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设计标准的提高,为落实工程运行管护主体和工程健康运行奠定基础。⑥深入结合项目实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议对符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地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论证(产业、水源、效益),结合项目地实情和意愿,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民需要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4结语

扬黄灌区作为海原县的主要粮食产区,在海原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着灌区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水源工程渠系不配套、设计标准低等诸多问题,开展以节水为中心,实现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的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年来的改造建设,灌区在工程状况改善、用水效率、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和协调好这些问题,将是灌区早日实现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韩宇平,阮本清,邱林.基于水量平衡的宁夏引黄灌区广义生态耗水量计算[J].灌溉排水学报,2006(05).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8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水利;措施

1.农业水利灌溉的模式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开展节水灌溉的。一是通过储存水量保持田地湿度;二是适当调整作物的种植时间,利用雨水灌溉;三是利用残余的秸秆覆盖农田的表层,达到保墒的效果;最后就是选择抗旱的作物品种。我国现在主要应用的三种节水灌溉的方式是防渗渠道灌溉、喷洒灌溉以及滴水灌溉。

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灌溉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灌溉技术,但以前的利用土渠输水时带来的渗漏导致损失十分严重,大概占水量的50%-60%,所以说,修建防渗渠道是我国节水灌溉的基本措施,也是最可以明显看到效果的节水措施。按照防渗渠道的材料有使用土料来压实地面的、用砖砌的、用混凝土打底的或者是用各种底料来防止渗漏的,例如,塑料、沥青等。

这种节水灌溉措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大大减少了渠道输水系统中水量渗漏带来的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的系数,同时也提高了输水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加了输水能力。

1.2喷灌技术

喷洒灌溉即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技术,或者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带来的压力将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再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落在作物上。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同时为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喷灌技术通常可以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

1.3滴灌技术

滴水灌溉即滴灌这种灌溉技术基本算是目前为止可以将水的利用率达到最高的灌溉技术,一般分为地表灌溉和地下灌溉。滴水灌溉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控制枢纽、输配水管路和灌水器组成。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0.8-12L/h。由此可见,滴水灌溉技术是十分节水的,但由于需要的技术要求较高,受限制的环境因素较多,所以,大规模的使用还无法实现。

2.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力度较小

大家都知道,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节水灌溉这一技术领域都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有效节水,强力灌溉的目的。但是,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仅限于试验田里使用,或者示范工程,普通天地绝大多数还在使用渠道灌溉。

2.2产权关系不明

许多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清楚的现象,因此,导致管理职责不清楚,政事企单位管理划分不明确,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灌溉系统的管理制度粗放,调度不够灵活。

2.3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在一些水资源相对充分的地方,农民朋友们对建立节水灌溉系统的积极性不高,绝大部分的受制原因是利益问题。现在政府还没有能力出自将节水灌溉技术覆盖到全国各地。

2.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的投入一般只限于工程的完成,之后的维护及保养都没有做到,导致灌溉系统的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逐年减退和降低。新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由于短缺和资金不到位,使得灌溉系统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

2.5规划不当

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的有效规划,可行性不够,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导致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6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设备的不配套,标准化系统化程度不高,以及维修服务的落后,导致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做到同一质量的使用。

3.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目前的农业灌溉节水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缺水的状况。为了增产增收,人们一方面在打更深的井,另一方面利用节省下来的水去扩大灌溉面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节水灌溉。因此,要想实现全面的节水灌溉,就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全面的考虑农业节水问题。由此看来,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实施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政府应该让多个部门多加配合,统筹考虑并解决节水灌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符合不同地区的、比较灵活的节水灌溉方案。

3.2合理规划

灌溉用的水多半是地下水,有的由于地理环境较好,有可能是从地表建立引水系统,将附近河流湖泊的水引来使用,引水系统的灌溉水的补给主要是通过降水完成的。它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出流和开采。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的补给量或者补给量较大的区域,合理使用水资源。

3.3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投资力度

现行的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农民统筹,国家来实给予补助。一个灌溉工程的所需资金相当大,国家给的补助资金却很少,大部分都是农民自己筹资的,依照现在我国农民的收入情况开看,他们并不富裕,很难拿出钱来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因此就需要各级政府把农业节水工程的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加大投资力度。与此同时,加强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宣传手段,提高老百姓的节水意识,为建立健全的节水系统打下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

3.4搞好中的产田节水灌溉

建设者应该因地制宜的规划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不要盲目引进,搞无目标的推广活动,这样,既达不到预期的灌溉效果,而且还浪费了资金。中低产田的改造已经列入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中低产田要求提高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搞好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工程将是以后全面发展节水灌溉的一个前提。

4.小结

总之,节水灌溉农业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体系,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等领域,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等问题。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以及单位水量生产出的粮食的产量及价值。这个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灌溉农田的水资源发挥它自身的最大价值,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且可以使农产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景雷,吴景社,齐学斌,杨保中.节水灌溉评价研究进展[S].水科学进展,2002,(4).

[2]曹成.利辛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潜力及效益分析[S].安徽农业科学,2013(5).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9

【关键词】节水灌溉综合效益

abstract:thewatersavingirrigationinthethreesystems,andthatwatermustfollowtheeconomiclawsatthesametimetakeintoaccountthebenefits.

Keywords:water-savingirrigation;comprehensivebenefits

1.我国的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农业用水更为困难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每公顷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270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占国土面积50%以上的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十分严重。由于缺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地下水超采,过去5年,北方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5m,五大河流除长江外均缺水。全国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达8.2万km2。按目前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旱年缺水358亿m3,其中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近年来,北方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出,黄河断流的时间及河段越来越长;1972年断流15天,1996年133天,而1997年长达226天,最长的断流距离达700多km。当前,我国工农业用水效益差距较大,单位工业产品耗水较高(高于美、日、德等国)。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必然还会迅速增加,农业用水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据统计,工业用水份额已从50年代的2%上升到90年代的25%,城市用水由2%增至9%,农业用水由79%下降到62%。我国水资源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应当认识到,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采取短期行为,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扭转这种负债利用的时刻了。

2.发展节水灌溉是一场革命

节水灌溉是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根据上述水资源状况,要发展农业,必须发展节水灌溉。应当说,节水灌溉是农田灌溉乃至农业用水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的一场重大革命。节水灌溉不但节约了用水,还可以节约土地、增加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量,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省灌溉用水,首先要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同时把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水源,如:地面水、地下水、灌溉回归水、经过处理以后的污水以及土壤水等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广义的节水灌溉包括了农业高效用水的许多措施,如雨水蓄积、土壤保墒、渠井结合、渠系水优化调配、农艺节水、用水管理等。

3.发展节水灌溉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从上述不难看出,要达到节水的目的,必须一定的资金和建设很多必要的设施,例如,实施喷灌或滴灌就要铺设塑料管道和安装喷、滴头等。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先进”,不惜重金从国外进口设备而忽视我国自己创造的经验。如有一个市引进了法国、奥地利、以色列、希腊、澳大利亚等国的节水灌溉设备,还建立了一座10000m3的荷兰全自动控制温室。但并未看到使用这些设备的经济效益评价的报道。而我国自己创造的一些成功经验却鲜为人知。例如水利部灌溉所在河南省偃师市山化乡关窑村建立的大田作物滴灌系统,从1980年以来已经运行了18年,造价仅200余元/亩。又如我国研制成功的“燕山滴灌”即国外专家赞誉为“傻瓜滴灌”的“低成本微滴灌”,均还没有大范国的推广。

为能有效地推动节水灌溉工作,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笔者认为,水费价格是推动实行节水灌溉的核心,国家只有撬动这个杠杆才能真正推动节水灌溉。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合理的水价不仅是发展节水灌溉的动力,也是实现水管单位良性循环的关键。反之,节水只能是句空话。目前,我国现行水费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水价过低,每方灌溉用水仅收2~6分钱。廉价的水费使得农民从不珍惜用水,尤其是自流灌区,灌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渠系渗漏严重,灌水定额偏大,亩次灌水超过100m3以上,水的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井灌区和泵站抽水也仅仅收取电费。灌溉水费如此低廉,至使农户长期以来根本不把节水放在心上,造成了渠灌区的大水漫灌串灌等长期落后状况。既浪费了水量又恶化了生态环境。为此,国家应当根据水量因素、环境水质因素、水利灌溉工程自身因素、农民的负担能力、物价上涨指数等制定合理的水价,依法执行。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可以按照“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统一时间,分步到位”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

4.建立三大体系,全面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

为了扎扎实实地开展节水灌溉工作,必须建立节水灌溉的三大体系,即: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节水灌溉标准体系和节水灌溉效益评价体系。

4.1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为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优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措施组成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它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4.1.2节水工程技术与措施,它包括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等。

4.1.3节水农业技术,它包括耕作保墒技术、适雨种植和覆盖保墒技术、培肥改土技术、采用经济灌溉定额、抗旱品种选育、水稻浅湿灌溉技术等。

4.1.4节水管理技术,它包括建立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做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制订节水灌溉制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对作物灌溉进行预测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水和控制设备及计算机技术,实现灌溉用水管理自动化等。

4.2节水灌溉标准体系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和形成产量,包括水资源调度、输水、配水、灌水、土壤蒸发、植物蒸腾等许多环节,节水灌溉必须在这些环节上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节水灌溉的情况,又不使问题过于复杂,应当对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渠道防渗率、井灌区管道输水、喷灌工程、微灌工程、地面灌溉的田间工程)以及效益建立标准。达不到标准则不能算是节水灌溉。

4.3节水灌溉的效益评价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考虑以下因素:节水量(m3/年)、节能量(千瓦・时/年)、增产效益、节地效益、省工效益(工日)、转移效益(元/年,指将节约出来的水用于工业及城市生活而产生的效益)、环境效益(元/年)、替代效益(元/年)。认真执行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标准,实实在在地计算效益,才能使节水灌溉工作稳步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篇10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S274.1文献标识码:a

1.我国节水灌溉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节水挖潜改造为中心,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节水增效示范、末级渠系改造、水权转换等工程项目,有效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区,推行了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推动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拿四平辽河灌区为例,截止目前,全区共发展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总投资2千万元。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1万亩,低压管道灌溉面积3万亩,喷微灌面积4万亩。发展地面软管灌溉、小畦灌溉等非工程节水灌溉措施面积1万亩。年可节水4000万立方米,增产1000万公斤,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工收入的增加和区域水资源平衡,改善了生态环境,拉动了节水灌溉设备产业的发展  

2.节水灌溉技术的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3.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3)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4.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5.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

       (4)促进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 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