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堂游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26:12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1

【关键词】童心;课堂游戏;中职生;英语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大脑的发育程度已经接近成熟,因此,他们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已趋于成人水平,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高峰状态。但他们仍然是孩子,他们还是好玩好动,他们仍然拥有一颗童心。童心,小孩子的天真纯朴的心;像小孩子那样的天真纯朴的心。

游戏,广义地说就是玩。课堂游戏即把游戏的开展范围限定到了一个特别指定的时空。具体来说,课堂游戏是指教师将“游戏”运用到英语课的教学中,结合该课程特定的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持续其学习兴趣,且适合中职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好玩游戏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

课堂游戏教学在中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那么,最初以尊重童心,延长教学对象课堂注意力实践,保持学习兴趣而启用的课堂游戏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课程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呢?

从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分析: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好了不上中职校,上了中职校英语好不了。”这句民俗是对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英语水平较为贴切的概括,我校学生也不例外。根据粗略的估计,我校在在校的生中7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2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上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加严峻。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讲,厌学英语情绪愈加严重,我校学生的表现有以下这些方式: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身在课堂心在外,对学习没有心思;有的上课讲话、玩手机,听mp3;有的趴在课桌上睡觉;有的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有的在作业本上乱写乱画,所写内容低级庸俗;有的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我曾与多位学生闲谈,他们都有几乎相同的说法:“老师,我真的听不懂,但我确实控制不住自己,就想做其他的事,或者趴着睡觉,一趴就睡着了”;有的考试不及格,个别学生补考也不参加。学生的种种表现都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相当低,一个英语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如此现状,根本没办法完成一节课45分钟的教学任务。同样有如此经历的我于是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法--游戏教学无疑是绝对可行且很有必要的。

教与学双方都持有一颗童心为课堂游戏的顺利是以促进教学为根本出发点的,只有在设计以及实施游戏时遵循目的性、启发性、适度性、多样化以及评价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才能使“游戏”有效地促进教学。

目的性原则:课堂上的游戏过程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它带有极强的教学目的性,集游戏和语言学习为一体,以游戏的形式来学习语言知识,从而达到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目的。所以,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例如在职高第一册Unit8中路标的英文表示时,可以叫几个同学做几个动作,让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路标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比较抽象的,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语言与现实比较相近的事物结合,加深记忆。

启发性原则:开展游戏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但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他们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例如,在旅游准备模拟时,让同学们准备好将带的东西:whatwillyoutake?学生将很多东西装入包内,如camera,medicine,umbrella,sunglasses,tent,travellingbrochure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自己所学过的词汇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很受学生欢迎。游戏的启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的难度把握上,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提示以鼓励他们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可能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积极性。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要增大游戏的难度。

适度性原则:为中职生课程设计的游戏,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特征,否则,即使再拥有童心的学生也可能认为游戏太幼稚而不屑于全心参与。因此,在设计游戏的难度要适中,太难会使多数学生做不来,导致失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又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不同年级的学生应从实际出发,设计最适宜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如“GuessGame”,中年级的学生“猜词”,高年级的学生就“猜词说句子”较为适合了。适度性原则第二个方面的意思是,开展课堂游戏不是摆花架子、耍花枪,其数量一定要根据教学需要而设定同时也要有学生的参与面。活动时要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多创设体现合作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其三,游戏进行到预期的程度即止,课堂即要有活跃的气氛,也要把握好活动进行的时间和尺度,教师要对课堂有足够的驾驭能力。

多样化原则:俗话说:“好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也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设计游戏,不断翻新游戏。学生有着无穷的好奇心,节节课会伸长脖子期待着老师的课堂游戏。例如:在教授方位名词in,on,near,under,behind等单词时,巩固游戏,我采用把一物品如橡皮放在一个盒子的不同位置,学生仔细观察,快速反应的形式,主要让学生说单词。又如在学习职业单词时,我事先准备画有简笔画的职业单词卡片,让全班按座位分成5个小组,游戏开始前全体向后转。我发给每组第一个同学写有一种职业的卡片,然后让学生只能通过动作表演来告诉后一位同学。依次传递,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写下单词,又快又对的小组为胜。

评价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新课程标准提出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真正收到英语教学游戏的功效,使评价有利于学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在游戏活动结束时,教师要重视评价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另外,教师要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任务智慧和闪光点,都要及时表扬,这样能促使游戏活动向更高层面发展。

作为一个中职英语教师,面对如此的英语教学现状,你是否产生了职业倦怠?如果有,请你永远保持一颗善于发现生活真善美的童心,你用孩子般好奇的眼光去探索世界,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让童心回归,用童心去发掘我们所从事的专业中的亮点,带领学生体验游戏的神奇魔力,将学习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贺杰.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文摘,2006(12).

[2]吴颖.课堂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6(22).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2

一、游戏教学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教学手段,在游戏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平等、温馨、合作的气氛中充分的活动,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儿童良好的心理环境基础上。游戏的心理环境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出一个使儿童感到安全、温暖、宽容,便于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儿童积极地去探索周围环境,用各种方法使用操作玩具和游戏材料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游戏教学有利于体现儿童的主体精神,让其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游戏教学的作用

游戏教学的优势主要在于使教师通过儿童的动态活动以及他们在集体竞争中的表现发现儿童的自觉心理、情感、意志、组织纪律性、性格、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等所表现的心态。游戏中的猜测性、趣味性、对抗性等因素满足了儿童的“五好”心理,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身心处于愉悦状态,这时是他们学习效率最佳的时候,并且游戏教学淡化了教学难点,儿童学习没负担,学习信心增强,有利于儿童建立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

(2)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而作出的判断,是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

(3)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的基本因素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都应该得到开发,而游戏的特点──形象、生动、创造等,无一不是智力开发和发展的有利因素。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三)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学英语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而游戏教学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

1、游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游戏教学能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

3、游戏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习得语言

4、游戏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5、游戏教学能发掘学生多发面的潜力

三、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分类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新内容的教学,旧知识的巩固,也可用于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发展非智力因素。而且游戏时游戏者的数量和参与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可将游戏教学中的游戏分类如下:

(一)按内容划分

1、字母类游戏

2、词汇类游戏

3、语音类游戏

4、句型类游戏

5、对话类游戏

6、数字类游戏

(二)按能力的发展划分

1、记忆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在字母、词汇、语音教学中,可做“what’s?missing”的游戏。

2、比反应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要利用学生各方面反应快的特点,进行高密度、快节奏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大量快速的操作中进行日常英语对话。

3、赛速度

赛速度游戏主要是靠小组合作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比速度。比赛的内容一般为说话游戏(如传话游戏)、操作游戏(如根据所听到的内容拼单词等)和比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速度的游戏(如让学生在有限定的时间内去完成尽量多的任务,如借东西,找失主等)。

4、快观察

游戏中所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材料包括图像和文字两大类。如图像需要学生仔细辨认,并用相关词语谈论和汇报观察的结果。文字观察往往是指在一组文字材料中,按要求快速找出有关内容,如在以下一串字母中按从左到右方向找出所学过的单词sithatenewhoureaday。

四、结束语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3

1.初中英语游戏教学失范现象分析

1.1英语课堂游戏组织不足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的多个环节与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游戏,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但是,很多英语课堂游戏的场面较为混乱,学生很难在游戏活动中学到英语知识。像在组织学生玩摸物猜词的游戏时,在游戏一开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摸物体的同时猜测英语词汇,并将猜测的结果说出来。但组织不当,会让学生注意力下降,不再积极去思考,而将摸物体当成了游戏的主要环节。组织力度不足,会极大地影响游戏教学法积极作用的发挥。

1.2英语课堂游戏参与性不足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样,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活动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课堂游戏的主人。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不同,有效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同。教师设置的游戏活动内容过难,会让游戏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游戏,影响学困生的参与度。

1.3英语课堂游戏趣味性不足

趣味性强的游戏,比较容易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一些教师过于关注课堂的严肃性,即时利用游戏活动开展英语教学,也会将游戏变得死板。这些教师认为课堂就是严肃学习的地方,一切娱乐的事物都与课堂学习无关。在游戏中,教师很容易控制学生的游戏行为,学生没有参与游戏的自由,自然无法体会到课堂游戏活动的趣味性。

2.初中英语游戏教学规范对策分析

2.1加强初中英语游戏活动的科学设计

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活动,与学生课下的游戏活动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游戏活动的设计工作,不得随意在课堂中组织游戏活动。教师要全面分析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符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游戏活动。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活动有不同的期待。所以,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要关注游戏活动的可行性,考虑到教学条件与教学时间问题,在课堂教学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where’syourpenpalfrom?》时,教师要引导初一学生去掌握“whereareyoufrom?i’mfrom...”这样的句式,学习几个常见国家的名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玩举旗回答问题的游戏。组织学生两人对话,准备好几个国家国旗的图片,扣在桌子上。一人提问“whereareyoufrom?”,一人抽出一张图片,并根据图片上的国家回答问题。这样的具有交际性,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2.2提高初中英语游戏活动的差异性

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不仅要重视优秀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更要调动学困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全体学生都通过游戏融入到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表面上的热闹,不是游戏教学法应用的目的。用游戏活动去变换教学方式,让学困生找到参与课堂的方法才是重点。比如在讲解《Howoftendoyouexercise?》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取数说实话”的游戏。安排学困生提“Howoftendoyouexercise?”问题,能力较好者抽数字,说出频率与具体的运动,促进英语游戏过程中学生听说、理解能力的提高。

2.3提高初中英语游戏活动的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英语课堂游戏才具有吸引力,游戏所占用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触最有趣的游戏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疲劳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多多参与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去,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以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英语课堂效率提升。比如在讲解《whenwasheborn?》时,教师可以事先了解学生生日,并选择五个学生的生日写在黑板上,给学生三分钟时间,看哪位学生可以通过询问找到这五个生日的主人。这样的活动具有未知性与刺激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英语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英语知识。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行为,需要初中英语教师积极去思考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改变当前的初中英语游戏教学失范问题,才能推动初中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4

【关键词】游戏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a)-0076-01

众所周知,游戏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工具。在婴幼儿阶段,家长、幼师经常会利用肢体语言和互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教育,让学习变得更容易、更有趣。然而,到了小学、中学阶段,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这种方式则很少被使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形是,老师忙着在上面讲,学生忙着在下面记,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目前许多国家的教育中都将课堂游戏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课堂游戏教育就是通过对游戏活动进行专门的设计,并将它搬进学校课堂,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在不经意中学习知识和社会规则,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课堂游戏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相互配合、合理竞争,所以课堂游戏对培养学生的某种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传统说教式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课堂游戏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娱乐式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学生在游戏教育中必须要体验到快乐,这也是学生参加课堂游戏活动的动机所在。对于老师来说,使用课堂游戏可以让教学过程更愉快、更轻松,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游戏可以让他们实践所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潜意识,帮助他们通过课堂游戏学习和巩固新知识。

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不喜欢这门课,老师讲的太无聊了。一般来说,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所以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努力使课堂变得有趣。众所周知,学习母语总是比学习外语容易的多,这是因为语言是一种习惯,需要环境的熏陶,亲身经历的事情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情境和语境的支撑,学生们尽管很努力的学习,还是经常忘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显然这不是学生不够努力,而是缺乏必要的练习和实践,所以记忆不深刻。而课堂游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感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象学习母语一样轻松快乐、迅速高效,所以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点,这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也深刻的多。

既然课堂游戏在英语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如何在教学中灵活有效、积极正确的使用课堂游戏,使之发挥最大、最好的效果,则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游戏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课堂游戏的设计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虽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玩游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游戏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同样的游戏设计对于有些学生是适合的,而对有些学生则可能是不适合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大家都能够参与的课堂游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当然,不管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游戏,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其次,虽然课堂游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什么都不用做,恰恰相反,作为课堂游戏的策划者、组织者、控制者,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要设定游戏规则,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规则,同时可以做一些示范,因为并非所有的游戏规则都很容易解释,有时肢体语言比口语更直观、更有效。虽然规则是经过精心策划并被学生所熟知,但是总有一些学生会打破规则,有时它会使课堂游戏变得更加有趣,有时则会导致争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要善于因势利导,教育学生要学会遵守规则,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第三,课堂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要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设计课堂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简单的情景设计,把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他们刚刚学习到的一些新的单词和句子结构。同时,在课堂游戏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游戏背景,可以是简单的对话,也可以是复杂的情景模拟,甚至可以是益智类游戏,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课堂游戏设计要新颖、有创造性,如果游戏过于呆板,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5

一、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自我约束力较差,这就决定了小学课堂不能过于“死板”,尤其是对于小学英语这种活跃性比较高的课堂,教师更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合理高效应用游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游戏教学合理地应用了小学生“玩中学,学更效”的特点,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高效地汲取了知识,还让教师更加高效地完成自身的教学目标,把教师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说”模式中解放出来。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只是教会学生刻板地记忆单词,然后默写单词,这种方法不仅会让学生与教师陷入英语学习的“泥泞”之中,长此以往重复记忆古板的学习,还会造成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骤减,进而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下降。而游戏教学的出现给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学习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学生从英语学习的重复记忆与刻板背诵中解放了出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游戏中得到的启发与反思联系到学习之中,从而高效率地学习英语课堂知识,加深对英语课堂知识的理解。

同时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的意志力较差,本性仍较为贪玩,英语学科本身的趣味性不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大部分是单词的记忆与背诵,如果只是课堂中单一的学习会阻碍学生心理的协调发展,进而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游戏教学则符合小学生天性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夯实英语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游戏化,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课堂游戏教学中学到教师通过游戏所传达的知识。

另外,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小学英语学习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因缺乏学习的激情与乐趣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进而阻碍学生英语学科的发展。而游戏教学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论学生的能力,范围能够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自信心。同时游戏教学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之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与思考,还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对英语学科有更深的理解与热爱,进而有效推动课堂英语教学的进程。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英语学科的优良发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小学英语学科的进步。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游戏中“学”,学习中“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到英语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游戏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要选取与生活实际紧密贴合的相关游戏,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了解生活,透过游戏的情境学到一些知识。教师在课堂游戏教学中要时时记住让学生游戏中“学”,学习中“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的实际情境中去,比如学生在学习身体部位的单词时,如果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学习与记忆,学生对于身体部位有关的单词极其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同桌为单位相互之间结合英语单词的指认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感知自身的器官同时明确英语单词的记忆。学生进行游戏时对身体部位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这时记忆相关的单词也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的学习内容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学习,从而促进英语课堂科学合理地发展。

(二)运用游戏帮助学生破解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单词与句子对于学生来讲难以理解,有时即使教师经过了细腻深刻的讲解学生也难以真正地去掌握。但是,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出现却打破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这一弊端,使得学生能够以游戏的方式去突破重点与难点,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眼睛这个单词时,学生经常会把最后的那个字母e记忆成o,从而导致对很多句子都会产生误解。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去理解记忆眼睛这个单词的构成,选出班级里的两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两个男同学扮演眼睛在两边,女同学站在中间扮演鼻子。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游戏表演会对眼睛eye这个单词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能更加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要巧妙运用游戏,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6

一、课堂游戏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量的英语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游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强调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利用游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利于化难为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理想的英语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教学环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机会和场合,让学生沉浸其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英语教学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运用恰当的英语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的有利因素,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如何调动学生做游戏的热情

英语学科中的游戏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游戏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的热情。参与的人越多,学生的积极性越高,兴趣越浓,课堂效果越好。但是现在的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不是很高,他们的认知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使得教学常常处于尴尬的局面,他们总以为做游戏是小儿科,上课一提到做游戏就没了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做游戏的热情呢?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1.改变学生的“想法”

(1)思想上要重视

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上重视,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必须先让学生改变对游戏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下工夫,设计的游戏要新颖,要有针对性,要让学生明确游戏对促进课堂教学的作用。游戏是不分年龄的,要转化学生的观念,不要认为是大孩子了,就不用做游戏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通过游戏来调动,只有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才能“活”起来。

(2)态度上要端正

做游戏最重要的是投入,只有投入进去了,才能更好地领略游戏的真谛,理解老师的苦心,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要教会学生学会理解别人,因为你不喜欢的也许是别人比较喜欢的,做到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游戏的真正快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创编中去,寻找快乐的真谛。另外,教师要严肃对待备课,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出发,从一些娱乐性的节目中寻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并加以改编,贴近学生的实际,并适合于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2.改变游戏的“玩法”

(1)针对不同特点改变游戏的玩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游戏。鉴于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特点,男同学可以多做一些接力比赛和合作类的游戏,这类游戏能够展现男生的体力和耐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女同学不爱跑、不爱跳的特点,可做一些“喊号抱团”“拉网捕鱼”“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将这些游戏加入英语课堂的有关元素,就能很好地体现英语的特色。

(2)提高难度,改变游戏的玩法

如果玩一个游戏,没有什么难度,平平淡淡的,就调动不了学生的游戏热情,只要适当加以改变,增加点花样,提高点难度,就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例如“贴膏药”游戏,原本两个人追来跑去,好长时间轮不到自己,就觉得没意思了。这时可以加点难度,学生要时刻堤防轮到自己,学生做游戏的热情自然就高了。正因为有了不断增加的难度,才能激起学生对超越的渴望,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激情澎拜,投入到游戏当中。

(3)唤起学生的童心

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人过度的时期,不要让学生自己“老成”起来,适当做一些看起来像“小儿科”的游戏,例如“反口令练习”“排头做啥我做啥”等,让学生真正地乐起来,唤起他们的童心,那么学生做游戏的热情会比什么时候都高。

三、如何在课堂中实践游戏课堂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7

【关键词】游戏教学英语小学课堂

一般意义上,游戏的作用在于游戏的积极作用即游戏的价值,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肯定的。游戏不仅能促进儿童生理发展,而且能激发儿童情感、促进认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儿童的天性是乐于在游戏中习得新知,因此不论是在发展儿童生理还是心理方面,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较为有价值的做法。

一、目前小学英语游戏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的目的不明确,趋于形式化。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特别新奇的,也能引起小学生们的关注和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都很{涨,在跟读时表现的很积极。到了游戏环节,当看到老师拿出游戏道具时,学生们特别好奇,各个跃跃欲试。但是在真正做游戏的时候,学生们的注章力都集中在如何去做游戏,如何取得高分上面了,对于句型的练习就不太注意。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比如说画图是为了练习句型,但大部分同学却忽略了语句练习,因此上课效果欠佳。也比较能引起这一现象具体表现为:整个教学过程充斥着满满的游戏,从导入课,到新课呈现,再到巩固复习,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被游戏占用。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整节课都“忙忙碌碌”,但是下课之后便不知整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学生注意力被游戏形式过分吸引,而淡忘了学习目标。

2.游戏内容单调反复,缺乏新颖性。运用的游戏大体可以根据模块分为:单词教学中的单词卡片游戏、语音教学中的接火车游戏、单词教学的看音标抢读单词、对话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对话或情景模拟对话等,大多数教师授课大体就是运用的这几类游戏,很少有新的游戏内容出现,而最终学生的反应就是,每到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都能自觉说出接下来的任务,整体对游戏的渴望情绪降低。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有效运用的对策

1.重视教学目标。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游戏这一学习方式,在游戏中认识新的环境,在游戏中模仿他人的举动,在游戏中儿童是在一种种自由愉快的态度来接受事物,束缚感会降低。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游戏教学也十分重要,做到游戏和传统教学的流畅转换和衔接,使课堂的氛围既愉快又严肃。在进行游戏教学时,不能只为了追求游戏的趣味性,忽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对课堂时间的掌控,对游戏进步的预测,都影响着游戏教学的有效进行。

2.游戏设计要有良好的实效性。游戏的实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游戏时,要做到用最“经济省时”的方式来高效完成游戏目的,也就是课堂目标。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游戏实效性的具体操作方法:

(1)简化游戏形式。有些教师对游戏的设计盲目追求形式新颖,而造成了形式复杂不易理解。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在游戏形式上的投入与游戏结果不成正比,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在游戏教学上投入较多却收效甚微。不仅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因此简化游戏形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游戏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目标内容,因此,应该用最简单的游戏形式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2)简化操作手法。针对上述关于游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点,同一个游戏,教师对游戏的操作对游戏结果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师把游戏指令复杂化了,因此出现了学生听不懂教师指令或反应慢等问题,这样,游戏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游戏都应该做到操作最简化,这样才能提高游戏运行效率。

(3)明确游戏规则。要使课堂教学游戏具有实效性,就要求教师能够给出明确的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给出详细的游戏说明,包括游戏的要求、奖惩细则的介绍等,尽量避免游戏过程中不停地打断游戏进行来补充游戏说明。学生如果对游戏规则或要求不够明确,模糊不清,就容易造成游戏过程中对教师的意图不明确,减弱对游戏的兴趣,参与的主动性也相应的减弱。

3.游戏方式内容要丰富。游戏的丰富性主要包括形式的多样性,单调的游戏容易使学生的好奇心下降,进而游戏的热情降低,影响游戏实施及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在课堂游戏的设计中,应该尽量丰富其内容和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进行学习、保持创新精神。

4.游戏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游戏的主体主要指参与课堂的学生,学生参与游戏的多少也是游戏有效性的一个指标,学生参与游戏的数量多说明游戏的有效性高;反之则低。首先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多的安排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完成的游戏任务。在一个班级中,无论学生的整体水平怎么样,其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可以说没有两个情况完全一样的学生。这种差异对于教师教学游戏设计上的要求就是,充分考虑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游戏设计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得拥有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能够发挥其长处,找到更多适合的参与机会。

结语:要实现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教师必须得具备过硬的语言专业素养、要学会善于倾听、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技能,才能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更好地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8

关键词:高校;课堂管理;游戏教学;游戏精神

1高校课堂管理及其研究意义

有效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而课堂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课堂行为根据其功能可以划分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2],即课堂行为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由来已久,而对课堂管理的研究则相对滞后。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对有效教学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发现课堂管理对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课堂管理不仅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单位时间效益的确保创造条件,而且是有效教学的保证[2]。而高校课堂管理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相关能力和素质的途径。我国对课堂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从早期的以依靠经验为主,注重行为控制和程式化问题解决的传统课堂管理,转向结合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化管理[3-4]。在对课堂管理开展的研究中,关于基础教育的研究占了大多数[4],而对高校课堂管理的研究则有些不足。当前,高校课堂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如逃课或隐形逃课、师生关系不和谐、学习态度不端正、参与度低等问题较为严重。高校课堂管理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它在考量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在拷问着社会的价值观。因此,对高校课堂管理的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笔者尝试从游戏教学观角度出发,对高校课堂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课堂管理提供一个参考。

2游戏教学观的内涵

游戏研究先驱胡伊青加在其著作《人:游戏者》中提出:人是游戏者,也就是说,游戏是人存在的方式。而作为培养人“成人”活动的教学,贯穿游戏精神,是实现“成人”的重要路径,因而从本体意义上看教学如游戏,游戏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内在精神[5-6]。这就是把游戏精神引入教学,把教学看作游戏,培养学生游戏品格的游戏教学观。这个观点最早由周建平于2002年提出[5]。此后,大家逐渐认识到游戏精神的教育意义[6-9],让教育教学赋有游戏精神,实现游戏与教学的融合,是教育通向“成人”道路的重要路径[6]。

2.1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是指游戏者在游戏中形成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体验[9],也就是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5-8]。1)自由的精神。游戏的真正主体是游戏本身,其以自身为目的,具有内在的自由性,不为外物所累,是非功利性的。让参与游戏的游戏者自由接受游戏规则,让身心自由释放。2)在开放中创生的精神。游戏是一个往返重复、自我更新的过程。其内部秩序规定其有限、封闭、重复的境域。同时,在游戏运动中与游戏者相互敞开、相互接纳,形成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意义境域,使游戏者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我,实现创生。3)体验的精神。游戏是由内在目的、内在需要激发的一种活动,从形式上看是虚构的。但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内心体验却是真实的。游戏过程中,游戏者与游戏世界融合在一起,与之进行交流,这能引起游戏者心灵的颤动,并激发游戏者的情绪体验和感悟。4)平等的精神。游戏中的游戏者相互平等,现实世界中的社会身份、地位等差别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只是分工和标签的不同。而游戏有内在的规则性,游戏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规则遭到破坏,游戏的世界也将坍塌。5)理解对话的精神。游戏中通过理解对话的方式,以及游戏的联结功能,实现开放性的相互倾听、相互批判、相互修正,从而达到理解和共识。

2.2游戏教学内涵

融合了游戏精神的游戏教学观有其内在意蕴,具体而言,该教学观具有如下几种内涵[5-8]。1)教学是自成目的的。教育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是生活的手段,当下的生活才是目的。教学作为游戏,其主体是教学本身,只能是在其自身中完成其目的,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游戏者,只是在游戏时置身其间,沉醉其间,而不应被外在功利性目的所奴役。2)教学是平等对话的。教学作为游戏,教学本身成了对话的延续。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开放游戏环境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本等的对话。在教学中,就是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师生与课程、教材的对话。在纯精神往关系中,彼此敞开,实现知识、经验意义的共享,实现师生各自的成长。3)教学是体验的。教学作为游戏,置入其间的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情境中的,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和生命的体验,所以它是让学生真正地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教学观下高校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3.1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当代高校学生基本为“90后”,他们是在物质优越的环境中和家庭的过度关注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出生在我国经济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受网络文化影响巨大。他们的特点是:行为上独立自主、个性张扬,但是抗压能力弱,依赖性强,比较自我;情感外显,较情绪化,自我调控能力弱;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10]。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应当适应具体教育对象的年龄和行为特征[2]。面对这群表面成熟,实则单纯、敏感、极端的“90后”大学生,简单的规则管理并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许多高职院校采取后高中时代的管理方式,形成被动学习现象,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目标,而且长此以往可能还会带来副作用[11]。通过营造自由平等的环境,以教育本身为目的,剔除容易引起学生叛逆性格的外在因素,让这群个性独立、思维活跃、自我脆弱的群体有被理解和对话的渠道,并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而这也正是贯穿游戏精神的游戏教学观所具有的内涵。因此,针对当代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游戏教学观引领下制订的课堂管理策略是具有实际效用的。

3.2制订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教学途径

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我内在控制,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并与有效教学相辅相成[1]。换言之,就是激发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转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由外在的压力变为内生的动力。当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外界的要求和压力的驱使,而是发自内心去做时,那么真正的动力就产生了。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游戏教学观下的课堂管理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师生都成为“游戏”中的游戏人,全身心地投入,陶醉在游戏中,达到身心自由自在的和谐之美,并与这种自由与游戏内在的规则性达成平衡状态[8]。这种身心的自由自在之美,就是内在驱动力下的自我实现之美。由此可见,游戏教学观下的课堂管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3.3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有效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1]。游戏教学观下的课堂管理,老师和学生都是游戏者,在自由、开放、平等、对话体验的精神下,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生命意义的感悟、美感的培养、灵魂的陶冶、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自我的实现,而这与教育促使人丰富与完善生命的目标相一致。因此,游戏教学观下进行高校课堂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3.4重塑当代大学生游戏精神的突破口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功利心过重、抗挫折能力弱、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凸显,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问题严重[12]。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教育其“成人”的主体环境,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教授许多隐性知识。比如:如何调节情绪、如何自我管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游戏精神体现的重精神追求、非功利性、尊重秩序规则、乐观豁达、不畏失败等品质[12],正是这些隐性知识学习的要素,也正是“成人”必备的素质。而这些精神只有通过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的潜移默化,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因而,通过游戏教学观进行高校课堂管理,正是重塑高校学生游戏精神的突破口。

4游戏教学观下的高校课堂管理策略

4.1培育自由开放的课堂文化

美国管理学家布鲁贝克认为,管理不只是学问,还应该是一种文化,通过文化熏陶达到管理的目的。游戏教学观下的课堂管理,其管理文化是自由、开放、平等、对话的。因而要形成游戏教学观取向的课堂环境,使游戏精神与课堂管理融合,需要培育自由开放的课堂文化。这直接体现在课堂管理的理念上,即意识、观念和行为上,表现为班级的学风和教学的氛围。通过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来树立共同的民主与和谐文化的价值观;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使各个关系之间良性互动,形成自由、开放、平等对话的氛围。特别是要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师生间才能彼此精神敞开,才能平等对话。为此,需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从“人-人”的角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5]。

4.2培养教师的游戏精神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其本身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在游戏教学观下的课堂管理,展现的游戏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游戏精神[13]。富有游戏精神的教师以教学本身为目的,享受过程,脱离外在功利性的束缚,呈现出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由、追求生命意义的审美境界。当这种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要有效地进行游戏教学观下的高校课堂管理,必须培养教师的游戏精神素养。

4.3建立游戏式的考核评价机制

常规的课堂管理规范都是一些条条框框,呆滞无趣而死板,让追求新鲜事物的“90后”学生非常排斥。且这种权威式、条款式课堂管理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学生触犯条规后采取的措施,不仅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会因为学生的反感而适得其反。而以游戏策略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却因为将主体转换为游戏本身,化解了师生之间的对立之势,瓦解了学生被控制的感觉,让学生自发地遵守游戏的规则,接受游戏预设的惩罚情境,从而实现行为规范的内化,以及生命体验和感悟的获得。在游戏教学观下进行高校课堂管理,需要从课堂文化的建设着手,形成游戏教学观取向的课堂环境,还要培养教师本身的游戏精神职业素养,引导具体的游戏性教育教学的进行,并建立游戏式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实现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并获得生命的感悟、自我实现的体验。

作者:陈昌芬单位: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54-55.

[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6):42-43.

[3]宋秋前.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5(17):44-47.

[4]刘家访.课堂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70-72.

[5]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56-59.

[6]史铭之.论游戏精神的教学论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36-39.

[7]王春燕.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42-45.

[8]王金娜.论教育的游戏精神[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9]王文生.高扬游戏精神[J].体育课程杂志,2006(5):1.

[10]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11]卫嵘.高职院校有效课堂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36-38.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9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VB课堂教学;兴趣

游戏教学法又称“游戏导向教学法”最早是由Schwedes、aufshnaite及Helanko在1984年提出的,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在“玩”的过程中轻松理解课堂中枯燥、难度大的知识内容,并通过掌握的知识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在我国,这种教学方法也在各学科中实践,教材中也都已经涉及到了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还不够完善,不够鲜明,不够系统,但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值得花大力气去推广。

一、VB课程及学生的课堂现状

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的VB课程,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它是一门编程语言课程,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单词和简单的语句基础,一定的数学解题能力,还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而这些是我们中职生最欠缺的一些方面,因此VB的学习难度非常大。同时,我们现在应用的VB教材,大多数是文字型的,纯理论的,举例也是比较枯燥无聊,学生一翻开书就会有心理压力,何来兴趣?没有兴趣,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因此在VB的课堂学习上,学习睡堂现象、老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就频频出现。

在新课改背景下,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纷纷引入各学科教学中,在我们的VB课堂中也将这些教学模式应用下去,虽然有了一些改观,但是时间一长,学生还是会渐渐失去兴趣。与VB课堂现象相反的是,我们的学生对于游戏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在计算机房总有学生想方设法偷偷地玩游戏,上课时注意力不会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我们发现,在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平时善于玩游戏的学生情况来看,他们接受计算机专业技能的能力也比较强、手脑协调能力也相应强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在一定程序上高于其他同学。如果在我们的VB教学中,教师能将知识点结合到“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在学生“玩”中教,我们相信对于VB课程的学习事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教学法在VB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1.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

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为我们在VB课程游戏式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把握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掌握学科结构的态度或方法便是“发现”。因而,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

2.洛扎洛夫的暗示法教学原理

洛扎洛夫的暗示法教学原理,为我们在VB课程游戏式教学过程中优化教育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隐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把有意与无意结合起来,把理论与情感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原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原理,为我们在VB课程游戏式教学过程中更科学地认识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客体相互作用,感知客体,理解客体,并建构相应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的发展。

三、游戏在VB课的多种运用方式

1. 应用游戏导入课程新课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上课开始,正属于集中注意阶段,所以,如何设计新奇的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对一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而游戏为学生们创设了生动的情景,学生们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激发了情趣,产生了浓厚的表现欲望。通过游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机会,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if…else条件语句编写程序时,我用“猜铃铛”这个常见游戏导入课堂。让铃铛在三个盒子中随机跳动,停止的时候让学生猜铃铛在哪里。玩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觉得很神秘!这样,课堂一开始,学生都被该“游戏”调动起来了,很想知道是什么原理。学生的求知欲为本堂课后面编程语句的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2.运动游戏调节课堂气氛

在我们的教学中,灌输式方法仍大有存在,教师只注重自己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到位,学生学习的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的机会,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就不能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一些游戏活动,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VB课中在讲到应用数组来排序的课堂教学中,讲到多种排序方法,教师在讲描这些排序原理的时候很理论化,很数学化,很板书化,学生接受和正确应用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就会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利用真人做动作来理解各种排序方法。可以让一些同学打扮成某个范围内的数,配合教师的讲解过程让学生不断地比较、交换,最后完成排序。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了原理,动起来了,提了神了,再来得到程序段,在以后的应用中做到“某人对某种方法”来选择方法进行应用。

3.拓展游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的趋势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要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上的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要通过游戏中一些特殊的功能去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学习过一位优秀教师的VB课,主讲教师巧借“石头剪刀布”游戏贯穿课堂,引导学生“看”、“编”、“改”游戏之后,最后“比”游戏的环节使课堂达到高潮。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新增了“英雄榜”、“用户信息”、“游戏难易级别”等功能。教师把学生制作的游戏拿来“比”一下,比一比谁编写的游戏程序更好玩、更实用、更有创意。通过“比”游戏,取长补短,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竞赛游戏培养学生团队能力

它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在我们VB课程中体现的是设计和编程能力的竞赛游戏。以竞赛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VB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以小组形式的方式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

例如:我们在举例利用时钟来控制窗体控件运动时,教师以单球从左到右移动为例讲解设计思路,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完成来实现运动的效果程序。小组内通过讨论、设计、编程,最后每个小组由组长来演示结果并进行设计思路的讲解。最后发现,各个小组在设计上都各有特点,在应用老师简单例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功实现的小组,可以让他人有学习的机会,不成功的小组,通过思路分析,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该思路的程序实现方法,在一定程序上更有利用巩固该课程的知识应用。

四、VB课堂中引入“游戏”后的效果

本人承担VB课程的教学已经有三年了,在这连续三年学生的VB教学中,我也一直在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好,用得更好。在尝试“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将平行班作为试验对象,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对比,得到在VB课中引入“游戏教学法”在以下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对比。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明确了课程学习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你所授的课感兴趣,学生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课堂中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如果将学习的内容都能纳入游戏中,在游戏的环境过程中,将知识出由浅入深地学会,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学会知识和技能,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强!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积极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通过知识的学习,主动设计游戏,将设计游戏进行分享,在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知识能够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 。

3.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也可以以教学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当学生对于知识点能够很好的掌握,并且能够融会贯通,那通过编写VB的应用程序,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使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

4.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课程,会“择师”而学,因此,当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喜欢上了你的教学方法,自然就会提高教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久而也会对你这个老师“另眼相看”;同时通过游戏的过程,师生达到共同的“话题”,有了更多的沟通,有了相互的帮助,有了共同的分享,师生关系会更融洽,更有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五、如何“游戏”值得深思

课堂教学要注意规范和严肃性,而不能随心所欲,没有章法,游戏要有游戏规则。因此在开展课程教学中,如何“游戏”也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

1.游戏开展应有目的性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要让游戏为教学内容服务,成为学习的一道桥梁。

2.游戏开展应有趣味性

VB是我们中职生的一门课程,我们在采取游戏的时候主题要附合高中生的身份,切勿太幼稚、没有趣味性,玩,必须有极大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并尽可能大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3.游戏开展不能喧宾夺主

教师课堂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它有它的严肃性。所以“游戏教学法”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辅佐教学。

4.游戏要健康积极具有教育意义

选择游戏必须要健康,要具有教育意义,没有教育意义,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失去了教学中的基本教育意义。通过游戏的开展,要让学生懂得游戏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意义。

六、结束语

总之,在我们的VB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游戏的运用,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竞争合作、创新思维等各种活动,有效使用拓宽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对我们VB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在VB的课堂教学中,巧借“游戏”来教学,让课堂的学生“玩”起来,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

参考文献:

[1]王日超.计算机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教育,2007.11

[2]朱峰.游戏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

中学生课堂游戏篇10

【关键词】传统课堂;英语游戏;教学效果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在外语课堂中,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教学方法,更准确地讲是集中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即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一、英语游戏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游戏是英语课堂的调味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常规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在外语课堂中,如能好好使用英语游戏,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引用风趣诙谐的英语游戏,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学,真正把语言与兴趣结合起来,进而加强英语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目的。在课堂上,一个好的英语游戏,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当看到自己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也不能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时,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设计的内容不够好、不够新颖有趣。而英语游戏法就可避免以上几大问题,只要教师充分把握好游戏的法则与尺度,学生是能完全融入其中的。

二、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游戏的分类

游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分类方式。按游戏的目的分,可将游戏分为语言学游戏与交际游戏。语言学游戏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而交际游戏更注重信息与观点的成功交换,期间语言的正确使用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达到交际的目的。按游戏形式分,可将游戏分为更多的种类:(1)热身游戏。主要用于上课之初,能迅速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类游戏。(2)口语游戏。主要可用于口语课程教学,也是最常用的,变化方式多样的一大游戏。(3)听力游戏。用于视听说课程的游戏教学,听力课程往往很枯燥乏味,课堂上如能运用一两个听力小游戏,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4)词汇游戏。此类游戏也很常见,如单词接龙,猜单词等等,常用于基础英语教学、词汇学等课程。

三、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

(1)每个游戏均应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游戏为掌握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游戏为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服务。(2)实施游戏前应有所准备。首先,物质上的准备,包括道具、录音机、卡片、板书、服装、头饰、录音带、影碟等。其次,知识上的准备,每个游戏的进行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有预见性。最后是心理上的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办任何事成功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安静,进入游戏状态。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游戏。(3)游戏进行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游戏时有必要遵循其难度差别,做到由易到难、因地制宜、步步为营,逐步提高。(4)对每个人公平:公平的对待所有学生,不可歧视差生,且应适当地照顾差生,后三排的学生,老师黄金视角以外的学生,培养全体学习成功者。在知识上对学生公平:有的游戏难度不一,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求教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游戏。(5)要有所控制。有的游戏在进行时,由于其本身的对抗性较强,学生好胜心切,群情激昂时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老师做游戏应该心中有数,能有效控制课堂纪律。(6)游戏的难易程度要适宜,太难会使多数学生做不了,导致游戏失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又不能激发兴趣。不同班级,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安排最适宜的游戏。

四、游戏教学案例

案例一:

游戏背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汽车服务班大学英语课,学生人数32人,使用教材新职业英语第一册,任课教师:张俐。

游戏名称:Chairswappingfornames。

游戏类型:热身游戏

游戏时间:10分钟

游戏难度:初级、中级。

游戏内容:全班围成一圈或几圈。在自我介绍后,尝试记住其他人的名字。一名同学先说一个新朋友的名字,如果对方也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交换座位。

游戏目的:第一学期的第一节课,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很陌生,需要此类热身游戏来让大家彼此认识,建立融洽的气氛,友好的关系,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交际化互动性合作的基础。

案例二:

游戏背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应用英语专业秘书英语课,学生人数23人,使用教材秘书英语第一册,任课教师:张俐。

游戏名称:Let’sknowtheoffice!

游戏类型:口语游戏。

游戏时间:15―20分钟

游戏难度:中级。

游戏内容:3―4人一组,给每组分发办公室卡片a一张(常见办公室英文标示。)

可对办公室环境进行模拟,讨论对应的中文,并讨论说明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要求。

游戏目的:此类游戏应用于英语专业学生,锻炼其口语表达阐述能力,并有助于了解各种办公用品英文名称及其用途。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游戏教学法给师生带来了课堂上的欢乐气氛,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到知识,教师通过游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只要对游戏进行好好准备,学生是可以通过游戏来巩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

参考文献

[1]王茹.浅谈课堂游戏法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