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32:29

诗歌阅读方法篇1

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

(一)读懂。就是读懂诗意。其过程是:

1.读标题。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作者。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因此,我们就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

(三)读化。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歌中的境界化为鉴赏者心中的境界,“置身诗境”,融会贯通,并突出表现为完成鉴赏文字的表述或鉴赏题的解答。具体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入“境”。就是进入诗境,“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诗中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而且,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2.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了解古人和今人在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作者比较,比较不同诗人在背景、经历、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其作品内容、情感和风格的变化;作品比较,比较不同作品在题材、主题、技巧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方法二:古诗篇章结构“四看法”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的“起承转合”。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的领悟。在方法运用上重点要注意“四看”:

一看内容――抓“起”与题目。看诗歌的开头是如何联题起事的,进而推知要写的内容。例如:《悯农》起句“锄禾日当午”,其“农”可“悯”――既扣题,又可推知诗的主题;承句“汗滴禾下土”,其情可哀――承接起句,并有扩展,从而引出后面的主旨。

二看主旨――抓“转”/“合”。“起”“承”往往是铺垫、引起下文的,而“转”“合”则往往是作者情感所向、诗歌主旨所在,此所谓“卒章显志”法。例如:“谁知盘中餐”,诗人便从田野转到家中餐桌,转到人心中去写;而“锄禾”到成熟的“粒粒”,辛苦是贯穿全过程的――合题。因此,我们通过细读并认真分析“转”“合”两部分内容就能推知诗歌的主旨。

三看意境――抓“起”/“承”。诗歌当中不同的意象往往表示着不同的情感,尤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意象。因此鉴赏诗歌必须看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意境)有什么特点,对中心p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四看技巧――“起承转合”都有。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而诗人总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技巧。譬如,开头的“起”“承”部分多为写景或叙事,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描写和叙述,表现手法多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融情于景以及比兴、烘托、渲染、衬托,等等;而“转”“合”部分多为总结或点题,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议论或抒情,表现手法则多为托物言志、借史咏怀、卒章显志等。

方法三:古诗鉴赏意象“五析法”

阅读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而要领悟意境就必须从分析意象入手。客观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意念、情感倾向,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形成一种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成了意象;意象的精心建构便形成了意境。因此,运用意象分析法指导诗歌阅读鉴赏更能让学生“置身诗境”,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入手:

1.析“象”。诗歌中“象”繁富众多,但主要的是客观实在的物象,在诗歌中表现为景物或景象;其次包括一些“虚在”的或心理上的“象”。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是把这些物象找出来,然后思考分析这些物象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选它们。如阅读马致远的《秋思》,我们就应首先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物象,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即可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色调灰暗阴冷,意韵苍凉孤寂,而这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恰好吻合。由此,我们就可理解诗人为什么会精选这些物象,同时也能理解这些物象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富有特定意味的意象。

2.析“意”。“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诗歌中的物象附着有诗人的主观意愿和情感,也就是已经成为了意象。譬如,《秋思》,制约全诗的“意”为“断肠人在天涯”,这便决定了诗人所选之象必然带有因“秋思”而“断肠”之人的感伤痛楚的色彩;同时,单个的意象中,我们仍能“看”得出诗人“刻意”追求的“意”之所在。

3.析组合。单个孤立的意象是难以形成意境的;意象只有通过作者精心的建构(组合)才能形成画面,才能形成意境。譬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诗人精选了9个名词性意象,但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形成意境;诗人在此将众多的意象巧妙地叠加在一起,画面感更加鲜明突出,意境更加深邃沉郁。

诗歌阅读方法篇2

[关键词]诗歌教学阅读诗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1-054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歌独有的节奏与儿童生命的节律一脉相承。因此,所有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将诗歌作为儿童母语教育的样本。我们唯有依循着诗歌的个性和味道,才能真正读懂诗歌,让诗歌慰藉自己的心灵。

一、突破理解障碍,“穿越”式阅读

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且富于联想,常将写作对象与想象中的事物进行隔空链接。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必须要以“穿越”的视角关注文本,从而消除诗歌表达的理解障碍。

诗歌注重对人和物的形象塑造,诗人常常将两个原本互不相连的事物借助“穿越”的方式,构建出有机交融的结晶体。而在现代诗的创作中,作者也会借助多种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静带动,化抽象为具体。阅读时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学会关注。

如在《老师,您好!》一诗中,诗人将教师写成是“金桥”“丝线”“新苗”。这些看似与教师毫不相干的事物,正是在诗人内在意识的串联和整合下,实现了与教师形象的高度契合,从而让“隔”的感觉消失殆尽。

因此,只有从“穿越”的视角阅读诗歌,才能缩短诗歌与现实生活,尤其是与学生内在意识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诗歌中的意象,走进诗歌。

二、契合诗歌节奏,跳跃式阅读

诗歌的语言表达高度浓缩。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经常会出现语言省略、词语颠倒等现象,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就意味着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引领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按图索骥地进行解读,而是要让学生依循诗歌表达的特质,去触摸诗歌表达的内在规律和节奏,从而促进诗歌阅读效益的提升。

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暂且不谈其语言表达顺序的倒置,就其中涉及的五处地名来说,不同地域的空间距离也相去甚远,诗人运用各种不同的动词加以链接,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种语言表达的跳跃,将诗人内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凸显出来,更展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根据诗歌跳跃性的语言,来体悟诗中的路程之遥、心情之切,真正走进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中。

如此跳跃式的阅读,正契合了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与节奏,使学生真正触碰到了诗歌内在的生命律动,将诗歌教学推向了新的层面。

三、顺应表达方式,切换式阅读

诗歌语言讲究的是一种美的韵律。诗歌语言之所以被称为是“美的语言”,主要在于诗歌表达的变脸艺术。诗歌在遣词造句上有别于其他普通文体,常常运用浓烈的修辞装饰,如反复手法等,使诗歌如同吟唱一般,一唱三叹。因此,在长期的阅读历练中,学生的内在积淀会不断丰厚,其语言也会在诗歌的浸润下变得精练而流畅。

仍旧以《峨眉山月歌》为例,一首诗寥寥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我们在阅读之时,却毫无臃肿重复之感。诗人李白通过五个地名的艺术化罗列,绘制了一幅千里蜀地的旅行图。我们在诗人精准妥帖的用词艺术中快速切换,感受着诗人一路走来的思君情深。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提炼出5处地名;然后,要求学生感受诗人地点切换时动词的准确运用。正是借助“入”“发”“向”“下”等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学生才真正实现了变脸式阅读。

因此,阅读教学只有运用切换式阅读,才能引领学生体悟诗歌语言的内在魅力。

四、寻求意蕴关联,捕捉式阅读

诗歌与一般性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性文本侧重于直接抒感和意趣,而诗歌一般不将诗人内在的情韵直接点出,而是寄寓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就着表层文字引导学生简单感知与处理,而要善于依据诗歌创作的规律,依据诗歌语言的表象进行拓展联系,捕捉其实际指向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触摸诗歌的内核。

如《老师,您好!》一诗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大道”和“金桥”凸显教师职业的“崇高”,而“春蚕”和“甘露”则指向于“美好”。诗人正是将自己对教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蕴藏在这些相应的事物中,给予了读者鲜明的情感之源。而诗人在表达顺序上,则将“美好”铺陈于“崇高”之后,更突显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拓展与升华。

这种类似于捉迷藏的表达方式,决定了诗歌教学必须要引领学生穿越诗歌语言的藩篱,捕捉其对应的联系点,捕捉题眼、诗眼以及传神的核心字词,体会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领悟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诗歌阅读方法篇3

一、教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基本上在高二年级使用,集中的将唐宋元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展示给学生。从目录中可以看出,(见文后附录一)三个单元的基本教学,都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个部分,基本阅读以诗人为线索,拓展阅读则以诗歌题材为分类标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觉这样的排版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就阅读能力提高方面显然不能做到专攻一类。以往我们的教学是基本阅读全讲,以介绍作家风格为主结合诗歌意象、抒情等细节进行教学,拓展阅读不全讲。这样的教学安排,在教一方,显然是比较全面,但是在学的一方,就不是很有效。所谓的有效,是指是否真正的体现出本年度的高考《考纲》要求。2011年语文考试大纲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也就是说,考纲明确的指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考查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能力。2011年的广东卷出乎意料的“含糊”,显然,对学生“技巧和积累”的考查最终将会指向综合分析能力的检验。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独立的“赏析”古典诗歌的能力,这样才会在高考的大旗下游刃有余。

二、教学思路雏形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想在古典诗歌阅读能力的教学和训练上分成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基本知识;第二梯度:技法训练;第三梯度:整合分析能力提高.首先按照诗歌题材分类重新编排《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部分。

三、教学过程设想(以高二年级诗歌教学为例)

1、第一梯度教学尝试:

首先,培养“诗性”,记忆基本常识。

比如:关于传统诗歌意象的含义的教学,力争在生活中找机会让学生多一些生活和情感体验,“晴朗的夜晚,让学生举头望明月;狂风暴雨的时候,让学生凭栏远眺;繁华盛开的时候,踏足校园闭目品析;微风渐起的时候,扶风静思……”;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尝试新鲜的教学方式,我曾经讲过一堂复习课,主要针对“意象”做总结复习。以仿写句开始教学:“一看到……就想到……”先举例:“一看到月亮就想到亲人;一看到月亮就想到诗人客居他乡”然后给出一系列的意象“风雨、浮云、流水、杨柳、大雁、燕子……”要求学生结合知识和生活体验来接龙。这样的一节复习课,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但是已经达到了意象意义梳理的目的,而且形式简单,完全可以随时放到教学当中,既活跃气氛又加强记忆。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总结各种题材的思想感情。

其次,“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进行诗歌教学,强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这一梯度知识的特点是“琐碎”、容量庞大,但是,这样做学生也只能浅尝辄止,而且基本上不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原本就毫无规律可循的基础知识无法有效记忆。统一每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比如,“即景抒怀诗”这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学生应掌握通过意象推断诗歌题材并了解该类型诗歌所抒发的五种基本情感。以意象――意境――思想感情为主线,穿插一些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基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贪多求快的教学心态是完全不可取的。

2、第二梯度教学尝试:“循环反复”强化技法

如果说上一梯度解决的“米”的问题,那么,这一梯度将试图解决的是“为炊”的问题了。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典诗文的阅读,重点都在于“阅读”二字,说白了其实强调的是一种阅读的思维方式。经常有学生反应,明明知道诗歌中某意象的意义,但是还是看不懂,也不会做题目。这样的情况很常见,问题出在那些能够背诵记忆的知识是“死的”,缺少了“方法论”就如一潭死水。放眼望去,关于古典诗歌鉴赏方法多如牛毛,各有特色,有的甚至可以被总结成公式,而我推崇的方法是“先情感思想后表现手法”。

任何诗歌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无论他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修辞,什么手法,都是为了表达这个内容而服务的,也就是说形式服务于内容。先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再结合这种情感来分析手法。个人认为,学生阅读诗歌主要的困难是把握诗人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旦明确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又明确的知道所有的语言、写景、抒情、修辞、形象都是为表达这一诗歌主题而服务的那么就解决了“读懂诗歌”的问题,那么,老师通过两个问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诗歌内容这样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第三梯度教学设想:“高屋建瓴”化有形于无形

之所以是设想,是因为还未在学生中有效的开展,但是对这种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方法却很有信心。就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将老师解放出来,让学生去独立赏析古典诗歌,具体做法很简单,只给出诗歌及注解,要求学生用200字左右的文字赏析此诗。先不做内容要求,答案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不断引导,不断完善,最后达到横一条线:从题目――作者――诗歌内容――注解背景;纵一条线:从字到词到句的表现手法分析到整首诗歌情感和思想的挖掘,一横一纵,深入分析诗歌,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能够在古典诗歌阅读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四、反思小结――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诗歌阅读方法篇4

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选择题”是不是最佳选择,这当然可以再讨论,但分析质疑者、反对者的声音却不难发现,更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是不少教师关于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两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诗歌鉴赏就是读懂诗意,二是把诗歌鉴赏等同于个性化欣赏。

事实上,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试题,它不能只有“懂”和“赏”,还应当有体现逻辑思维的“鉴”和“析”。因此,抛开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能否用“选择题”的争议不说,我认为,要真正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应当理性解读考纲中的“鉴赏”要求,抓住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就应当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恰当引入逻辑思维,以切实提升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理性解读考纲,抓住考查核心

1.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要求的解读

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要求,耳熟能详的是这么一段:

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事实上,仅仅拿《考试大纲》中的这一段文字来作为古代诗歌阅读的教学指导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可能带来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要求的误读。因为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的只是考查的内容要求,而关于“鉴赏评价”这一考查能力层级的解读,还应当往前翻到《考试大纲》的第一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表述: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解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出三条重要结论:一是“鉴赏评价”是一种阅读能力,其研究的对象是试卷提供的阅读材料;二是“鉴赏评价”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要求,而是依存于“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之上,是以上三种能力要求的综合提高和水到渠成的结果;三是“鉴赏评价”是一种统称,它包括理性客观的“鉴别”“析”和“评”,也包括有感性色彩的“赏”和“说”。

因此,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将“诗歌鉴赏”等同于“读懂诗意”,拉低了“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仅完成了“理解(B)”的阅读任务;而将“诗歌鉴赏”误作“个性化欣赏”则忽略了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校选拔性考试试题所应有的“基础性、综合性”要求,是把“诗歌鉴赏”当作自娱自乐的诗歌欣赏,最终可能导致阅读测试中鉴别、分析、评价无法完成任务。

2.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核心的理解

根据以上对《考试大纲》有关要求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古代诗歌阅读考查核心的理解与判断,其实应立足于两个层面:一是诗歌的层面,二是阅读考查的层面。

从诗歌的层面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即要求我们要根据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如言志抒怀、寓情于象、含蓄隽永等,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应当“考什么”。在这一层面上,“读懂诗意”是考查的核心,考生的任务是调动平时的学习积累,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的语言、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观点等。

从阅读考查的层面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即要求我们根据语文阅读考核目标与要求,对试卷提供的古代诗歌阅读材料进行分解剖析,并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指出这一首诗的具体特点。在这一层面上,理性的“分析”和“鉴别”是古代诗歌读的考查核心。

综合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只是试题材料,“鉴赏”才是关系考生得分的能力要求,孰主孰次一目了然。更何况,“读懂诗意”对应的是“理解(B)”这一能力层级,是“分析”“鉴别”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想抓住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核心,关键还是对古代诗歌的理性的“分析”和“鉴别”。

二、运用理性思维,提升古诗教学效率

作为文学类文本的古代诗歌,是否适用“理性思维”?运用“理性思维”阅读古代诗歌会不会肢解诗歌、破坏美感?这是许多教师的担忧和拒绝理性思维的理由。事实上,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理性思维从来不是“美感”的敌人。

1.正确认识古代诗歌与理性思维的关联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文学作品的古代诗歌固然具有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富有形象性的鲜明特点,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而又感性的认识,但这不等于古代诗歌创作只有感性认识而没有理性思维。事实上,感性认识相对于理性思维而言,往往是断续的、跳跃的、模糊的,具备一定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诗歌创作的过程如果少了理性思维的参与,诗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很可能是混乱无序的,不要说给读者带来“美感”,连读懂都会有困难。概而言之,诗歌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心理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其实是相互交错、相互征服、相互表现的。

其次,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读者对于一首古代诗歌的欣赏,不可能仅仅依靠以感觉和表象为主要特征的感性认识。因为读者在感受诗歌形象之初,所获得的只是个别的、具体的表象,依靠这些表象,读者并不足以理解一首诗的全意,也不可能有“喜爱”的判断。只有当读者透过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方法全面理解诗歌时,诗歌所要展现的思想内容、诗人所要传达的复杂情愫,才有可能进入读者的脑海,进而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审美体验。

因此,无论从诗歌创作还是从诗歌欣赏的角度看,古代诗歌都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鉴赏古代诗歌时,理性思维的参与不但不会破坏美感,而且有益于审美的实现。

2.理性思维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1)结合推理论证,辅助读懂诗意

由于考生对古代诗歌形象的知识储备往往不是那么丰富,也由于古代诗歌形象往往具有内容的多义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如果仅仅抓住诗歌的形象来解读诗意,就容易出现诗歌形象的误读,进而使诗意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南辕北辙。这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讲一点逻辑知识,引导学生从推理论证的角度来认识古代诗歌的内容结构,对于考生正确解读诗意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古代诗歌中符合逻辑学意义上的论证结构的篇章并不在少数。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提出的诗歌创作讲求“起承转合”的说法恰恰可以成为古代诗歌在内容上富有逻辑性的一个明证。运用推理论证的有关知识来辅助解读诗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诗歌形象多义性、多样性的困扰,可以帮助考生理清一首诗的内容思路,从而更准确地读懂诗意。

(2)借助概念比较,突破审题关口

为了适当降低阅读难度,古代诗歌阅读的命题设问往往比较具体,切入口较小,因此题目中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概念往往比较多。考生审读题目时,常常会忽略这些关键性概念而审错题意。那么,如何纠正考生的审题偏差呢?一味强调“认真”显然于事无补,而让考生习惯于圈画出题目中的重要概念,并借助类似概念的比较来确定答题重点,不失为一种值得一试的好办法。我们不妨来看一个例子。

【例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第8题)

在这一题目中,对于答题起到限制、提示作用的重要概念有“前四句”“景象”“用意”“什么样”“什么”等。孤立地看,有时候我们很难认识到它们的限制、提示作用,但如果在审题时引入一些类似概念来比较,问题可能一下子就清晰多了:“前四句”不是“全诗”,它限制了答题的对象范围,概括内容时要注意不能超出前四句的范围;“景象”不是“意象”,它要求答案应是一个综合叙述的意境特点,而不是罗列意象;“用意”不是“意思”,它要求不但要答出前四句的内容,而且要分析前四句内容对于全诗主旨、诗人情感的作用;“什么样”“什么”不是“哪些”,这说明答案要点相对唯一,答题的重点不是要点的简单罗列,而是答题点的内容逻辑。

(3)学会分析综合,提升答案逻辑性

“分析综合”指的是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在古代诗歌阅读题的答案组织中,强调“分析”可以使答案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避免套话、空话答题,也可以使答案本身更有逻辑性,更照应题目设问;强调“综合”,则可以使答案更有概括性,表达更加简洁有力。为了让考生的答案组织显现出应有的逻辑性,我们一方面要拿高考真题的权威答案给学生作示例,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考生每次组织答案时,都参照因果推理的思维模式去检查,看看答案组织是否能自圆其说,形成一个闭合的逻辑链条。下面我们剖析一道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

【例2】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第8题)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在这一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答案组织呈现鲜明的总分结构:“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属于扣题的总说,而且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从标题……”“开头……”则是对总说的具体分析说明,它们紧紧扣住了“非作者亲眼所见”“出于想象”,体现出极强的因果呼应性,与总说形成了闭合的逻辑链条,而且它们的语言既紧密结合了诗歌的具体内容,也有较强的综合性。

以这样的参考答案为标尺去衡量考生的答案,用这样的分析去指导考生的答案组织,考生的答案将会变得更有条理,更有逻辑,其得分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诗歌阅读方法篇5

选材有意回避名篇,甚至回避名家是2012年诗歌鉴赏题的明显特点。其实这种做法早已经初见端倪。湖南、四川等地方卷首开其端,全国大纲卷今年竟也摒弃了名家名篇,转而选用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作品来命题。其他试卷即使选了名家,也是选用名家不太为人们熟知的作品。2012年高考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涉及18首诗词,全都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唐代修睦、明代金銮、金代王寂、曹伯启等都是借助今年高考题才名声大噪。前些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都可以见诸各种鉴赏辞典,今年材料则来源于《全唐诗》、《御选历代诗余》等诗集,几乎无法从现有的鉴赏辞典找到权威解读。这个做法符合公平、真实的高考原则。

选材更加注重诗歌自身的本质特征,摒弃过于强调思想性的偏向,以抒写作者健康的、正常的思想情感为主。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是民族英雄在特定条件下写出的铿锵之作,实际上绝大多数诗词都是个人即兴而作,表现个人的生活,抒写自己的情感。江苏卷选温庭筠的词,既保留花间词虚拟女性抒情主人公的风格特点,又巧妙避开花间词的不太适应中学生阅读的思想弊端;既体现艺术性,又不合思想性,还原诗歌抒发个人情感的本来面目。

命题表面上看变化不大,实际上难度有所增加,符合“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往年的诗词鉴赏题,常常或是借由题目、作者、注释来交代相应的人物、环境和事件,或是提示人物的遭遇及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引导考生去正确理解诗歌,继而把握诗意主旨。在保持高考命题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今年略微调整了局部知识的能力考查,命题角度的调整使得考生无法凭借题目、作者、注释大体把握诗歌主旨、语言风格,转而需从整体上观察把握,进行鉴赏,丢掉了“拐杖”,这就很好地落实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考查的要求。

体现“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增加难度,今年出现一个近乎“极端”的试验性现象:削弱了对原始文本的“阅读”,强化了对外部材料的“延伸”。最典型的堪称北京卷《柳堤》的两道题,非但不要求结合所选诗作,甚至在题干里特地告诉考生要脱离原始文本,直接去分析在题干前半部提到的那些“其他同类诗歌”。这种命题方式首次将阅读题延伸,关注点正式转向到原始文本的写作思路、艺术特色上,扩大阅读区间,提高答题难度,重视分析运用,体现课改精神。如果今年尝试成功,以后会发展为一种趋向,值得关注。

细细分析今年的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表面看差得不多,但是对答案的要求差异很大。

答案科学准确,当然是所有试卷的共同要求,大多数试卷只要求意思答对即可,少数试卷要求精确。精确指答题角度要准确,答题内容要全面,分析语言要深刻。江苏卷堪称这方面的典型。字面的和隐含的,眼前的和以前的,实写的和虚写的,概括的和具体的,如有缺漏,势必扣分。要求考生读得清楚,想得清楚,还要写得清楚。其实,答案的要求与江苏在课改以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学性的理想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透过题目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今年17套试卷的诗歌阅读材料文字都不多,从阅读量上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这是一种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做法。如安徽卷和湖南卷各选一首七言绝句,江苏卷《梦江南》词都只有二三十个字。诗歌阅读材料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当,在于命题者是否认真检索选择。希望继续坚持下去,不要太为难考生。

二、2013年诗歌鉴赏复习建议

1.抓住诗歌抒情的本质特点来鉴赏诗歌。

为什么诗歌鉴赏复习效果不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做题而做题,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词丛稿》一书里指出:“我们鉴赏诗歌,不该只是简单地把韵文化为散文,把文言变成白话,或者只做一些对于典故的诠释,或者将其勉强纳入某种既定的理论套式之内而已,更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如此才是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创作生命的真正完成。”叶先生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结合诗歌文体特点,强调诗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应该着重注意它的抒情特点。

诗歌是诸多文学体裁中最富激情、最具感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所以我们鉴赏诗歌,对诗歌的认识和把握方式也应该是情感式的。诗人的情感常常是凝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并不都是直接说出来的,但离开感情,我们就很难准确捕捉诗的形象。充满激情,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在诗歌欣赏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最具感彩的文体。

我们只有抓住诗歌的本质特点才谈得上真正鉴赏诗歌。

2.通过直接阅读诗歌原作来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直接读原作是训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原则,力避借助现成的鉴赏辞典代替自己的阅读鉴赏过程的错误做法。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有注解的读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或个人诗集的选注本作为阅读材料。自己努力读通作品,有困难查看一下注解。第二阶段就从《全唐诗》、《全宋词》里选印一些作品,不加任何注解,完全靠自己解读。

诗歌阅读方法篇6

【关键词】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9-01

春秋时代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歌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受重视的程度。到了今天,文学艺术门类纷繁,但是诗歌仍然受到人们的厚爱,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学习诗歌可以提高思想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把握诗词的艺术形式,从中体验审美情感,进而启迪人文智慧,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典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

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1朗读方面

示范朗读的作用是明显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它突出了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和示范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揣摩文本,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水平,力争范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产生美感愉悦,才会产生模仿的强烈动机,从而充分发挥朗读的积极作用。范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语文教学离不开范读。朗读带或网上朗读资源当然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是,每个教师应该有每个教师的朗读风格,每个人应该有自己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如果语文教师一味依赖朗读带或网上朗读资源,那么就会失去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魅力。

1.2写作方面

教青少年读诗写诗,是我国古老的语文教育传统。但是,在现当代语文教育中,诗歌写作根本没有一席之地。在历届中考中,诗歌一般都被排除在选择的作文文体之外。至于选拔性很强的高考,诗歌的地位一般也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中高考作文把诗歌文体排除在外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作文作的是“文”,而不是诗,把诗歌当“文’,写,不符合作文规定;二是诗歌的评分标准难以把握;涵养不足,难于写好;训练奇缺,很难精通。对于写作诗歌,学生相当陌生;争议很大,最难评分。

1.3鉴赏方面

对于诗歌,不外乎是作者生平介绍-写作背景-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这样的流水线操作,所谓教学策略只不过是变着法子贩卖教参。由于不少教师的诗歌阅读量少,诗歌修养底气不足,对诗歌的理解力不够,缺少对诗歌独特的自我感悟,因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也只能照搬教参。个性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魅力课堂应是个性课堂,真正的古典诗歌教学应是个性色彩鲜明的教学。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对策分析

2.1灵活加强中学生日常诗歌阅读积累

诗歌教学中,教师除了“以纲扣本”,狠抓文本阅读,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诗歌阅读能力,加强学生日常诗歌阅读积累。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读,可以利用中午晚饭后的休息时间读等。总之,阅读教学要把教学的“边角”充分利用起来,把课外阅读充分利用起来,才能提高语文的阅读效率。古典诗歌的阅读时间是挤出来的,要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中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古典诗歌的阅读积累外,语文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抓住其它时间,甚至假期。

2.2重视教师的写作体验和感悟

所谓的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老师只给学生讲修辞,讲篇章结构当然可以帮助教学。但真要对学生练习作文起作用,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还在乎老师消化那些书面而不是转述那些书,还在乎老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教师的写作确然是个切要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写作对学生的写作有极大的帮助,诗歌教学也如此。事实上,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尝试创作诗歌对学生的诗歌学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2.3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和指导

在进行了大量的古典诗歌阅读积累和赏析训练后,学生渐渐认识和了解了古典诗歌的一些特点,并逐步掌握了诗歌的一些表情达意技巧。在诗歌写作教学中,教师的鼓励很关键。恰当的鼓励和适当的表扬对学生来说,是成长中的阳光雨露。当然,诗歌的写作形式应当多样。如可以让学生把古典诗歌改写成别的文体。像《登金陵凤凰台》、《兼蔑》就可以改写成记叙性散文,或改编成戏剧。语文新课标规定高中生要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因而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写短小的古典诗歌评论。如用小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评点自己喜欢的古诗,并用500字左右的篇幅对它的意象、语言、技巧等进行评价,能说出诗歌的妙处即可。平时不练,考试时想妙笔生花是不切实际的。

3.结束语

古典诗歌凝结了我国古人丰富的思想,纯洁的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艺术精华。当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诗歌教学已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古典诗歌人文价值的认识将会进一步深入。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吴彩霞.新课标下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52-154.

诗歌阅读方法篇7

关键词:幼儿早阅诗歌语言能力价值有效性

当前,随着对学前教育重视度的全面提升,普遍家长、教师甚至整个社会都开始全面重视幼儿早期教育,然而,在重视的背后,极容易陷入另一个误区――“拔苗助长”,很多家长都提前将幼儿送往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力求从小就抓好幼儿的教育,殊不知,拔苗助长的行为很容易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导致幼儿自身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谨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笔者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特别是对于朗朗上口的诗歌类,幼儿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爱和期待,这些诗歌中蕴含的知识是可以不断延伸和拓展的。以下是笔者关于早阅诗歌的几点探索。

一、营造宽松互动的教育氛围

在早阅诗歌的探索和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应当为幼儿营造宽松互动的教育氛围。在早阅诗歌的开始阶段,很多幼儿可能会觉得难度有点大,不容易一时对诗歌进行消化吸收,笔者先为幼儿们营造宽松互动的教育氛围。

1.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幼儿教学中,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电子白板这类信息技术工具,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为幼儿教学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学习《三只老骆驼》时,笔者就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骆驼的照片,再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2.亲子阅读游戏的参与

亲子阅读游戏的参与,是营造宽松互动氛围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笔者会用短信或者微信平台的方式,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阅读游戏。在活动时,笔者会让孩子们将诗歌背给家长听,与家长一起分享诗歌,通过亲子阅读游戏的参与,让亲子诗歌阅读同步参与。

3.阅读环境的精心布置

阅读环境的精心布置,对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阅读氛围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对阅读区域环境的创设,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比如笔者结合《幸福的种子》里面出现的绘本故事,在孩子们的读书区域放置了相关绘本图片,学生们一看到图片就会不自觉想起诗歌。

二、探索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早阅诗歌的实践中,笔者采用创新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收获“知识的种子”,对诗歌内容充满期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成效,方法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在早阅诗歌的开展中,可以通过教师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吸引幼儿的阅读好奇心。比如《小胖小》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就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们有好朋友吗?”“小朋友可以说说自己好朋友的特点吗?”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对阅读课充满了期待。

2.设计温馨图书活动

通过微学生创设温馨的图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在开展温馨图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幼儿们参与,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融入到图书活动中。

温馨的图书活动中,笔者引导每个幼儿都上去讲故事,将诗歌和故事内容相结合,看谁讲得流利,通过图书活动的布置,让幼儿们爱上诗歌。

三、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手段

评价改革在幼儿早阅中起着能动的作用,幼儿如同一株迎风而长的幼苗,在实施评价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有效的评价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幼儿错误

幼儿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有的幼儿甚至不能容许别人指出他的错误。笔者结合经验发现,在教学中要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采用正面表扬的方式淡化幼儿的错误。

2.关注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身上折射出成长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等,在关注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幼儿自身的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早阅诗歌方式。

3.适时进行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和调整,运用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错误,并且能够愉快接受意见,进行改正。

总而言之,幼儿早阅诗歌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在早期的尝试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们的记忆力非常好,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能力非常快,通过早阅诗歌,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了全面提高。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构建更丰富精彩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汪耀,童诗朗诵的教学探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4,1.

[2]渠春华,快乐阅读,童心飞翔――小班分享阅读初探[J].文教资料,2012,19.

诗歌阅读方法篇8

“少教多学”理念要求教师“不能激发兴趣的内容不教,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得到的不教,不能举一反三、启发深思的不教,未经慎思的不教”,在高中三年教学活动中,针对诗歌鉴赏这一教学专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从而真正地做到“少教多学”呢?

一、高一重在积累

高一的学生,对诗歌鉴赏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说到鉴赏,大多数人的积累还只局限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课本知识上,所以,面对高一学生,教师应主要从量的积累上对他们进行引导。

从必修一诗歌单元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依次在每节课前三分钟每人向大家介绍一首诗歌,无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能说明一点介绍理由即可,比如说: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上口;有一个词用得好;有一句诗让我联想到了什么,等等。说读着上口的,大家就一起读读感受一下;说词用得好的,就说说好在哪;说联想到什么的,就描述一下联想的内容……即使是迫于课前要当众展示,学生也会认真去了解一首诗歌,在别人介绍的时候也会认真听,和自己的展示做做比较,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全班就掀起了读诗热潮。

有时候,课内的几句点拨,学生就会立即联想到他们课前三分钟里碰到的诗歌,比如在讲《再别康桥》的时候,讲到“三美”,就有不少学生想起之前有同学介绍的闻一多的《死水》,当时的推荐理由是,读起来上口。提起了“三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上口,这样课内外互为印证,学生觉得自己学有所用,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虽然课内只有几节诗歌讲读课,但是在兴趣的感召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一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但诗歌阅读量大大增加,对诗歌的感受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高二在体悟

阅读诗歌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鉴赏,最基本的是要读懂诗歌的含义,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短小精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鉴赏诗歌离不开“感同身受”的体悟,阅读者要借助联想、想象、涵咏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再现诗歌中描绘的情境,以便把握主题。

高二伊始,我引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写点眉批、夹批、总评之类,内容注重读诗歌时体会到作者的心情,诗歌表现的情感,诗歌展示的画面、人物、故事,等等。学生开始只是简单地批注,比如《登高》课前预习时学生能在批注中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标明诗人因何而愁。

在课堂朗诵的时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推选出朗诵好的同学,展示后,在小组自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的过程中,使学生基本做到还原诗境,体悟到作者的情感,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

后来我又引导学生把阅读诗歌和写作结合起来,把不同题材的诗歌改写成散文、故事,在改写的过程中注重还原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对诗歌意境的体悟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娴熟。

读懂了诗歌.鉴赏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三、高三重在方法

到了高三,时间紧,任务重,留给诗歌鉴赏的课堂时间就更少了。这一阶段,要坚决执行“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课堂上,主要是针对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在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方面进行引导。

由于在高一、高二的积累和训练,学生在大量的诗歌阅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鉴赏认识,所以高三课堂对诗歌类型的识别就变得简单了,什么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等,只要给学生一个概念,他们很快就能把碰到的诗歌归到某一种类型里去,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准确表述在答题卡上,所以,建立在读懂诗歌基础上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指导是关键。

如果一首一首地讲方法,时间不允许,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把诗歌鉴赏高考类型问题做了一个归类,比如分析意象意境类、表达技巧类、炼字析句类等,每一种类型以一两个问题为例,总结出一套答题的基本模式,然后让学生在大量的诗歌鉴赏习题中找同类题目去做,利用早读、自习、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训练进度做展示,有疑问的地方全班合力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反复应用于课外,既对答题的思路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熟练,又增强了信心,不再担心“看得懂,答不出”的情况发生了。

在“少教多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三年的不断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以兴趣为动力,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取得了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诗情的熏陶中,他们获得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文学素养、文学气质,并受益终生。

诗歌阅读方法篇9

[关键词]网络诗歌;写作;阅读;博弈;诗意

[中图分类号]i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4)04-0082-05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普及之时,正是中国诗歌在商业大潮中边缘化生存的艰难时期。诗歌和网络的联姻,仿佛一下子重燃了缪斯之火,诗坛焕发了新的生机。尽管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但它却使诗歌完成了从“纸上”到“网上”存在形态的巨大变化,正是这一存在形态的改变极大地转变了诗歌读与写的方式,进而影响了诗歌的生态。网络对日常生活的渗入,潜在地影响了诗歌书写的方式,进而影响了人们对诗歌的阅读,纸质时代诗歌读与写的固有模式被打破,网络赋予它们崭新的意义。通过对网络诗歌读与写之间博弈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网络时代诗歌的生态机制,同时也为网络和诗歌更好地融合并使诗歌在网络时代重现辉煌提供一个可资进入的视点。

一、网络时代的诗歌写作

反观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繁衍生息,从“”时代的“手抄本”,到20世纪80、90年代的“民刊”,再到90年代末新世纪初的“网媒”,媒体在诗歌的写作和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媒体的变化,使诗歌写作呈现了新的形式。网络时代诗歌的写作特点是在和“前网络时代”的对比中得以凸显的。报刊和诗集是纸质时代诗歌存在的主要形态,但随着大众文化的侵袭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它们在时代的大潮中逐渐失去了承载诗歌的力量,诗歌的“读”与“写”出现严重脱节,诗歌的边缘化日益明显。诗歌的边缘化,表现为诗歌发表的艰难、诗歌刊物的低迷、诗歌读者的减少。尽管90年代以来诗歌民刊曾经盛行,但诗歌民刊普遍的早夭、传播的小圈子化,并没有给诗歌写作和发表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界限”的主将李元胜对此有很精准的表达:“在网络诗歌运动兴起之前,诗人的价值或者说诗歌作品的价值,只能由两个圈子来认定,一是各级文学刊物,二是民间诗歌社团或群落。没有经过这两个圈子判断并给予承认的诗人,多数时候,他的作品连和读者见面的机会都没有。”[1]网络的出现,真正降低了诗歌书写难度,为作者提供了完全自由的发表空间。诗歌的载体从纸质媒介变成了电子媒介,网络成为它崭新的载体。网络电子媒介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生存空间,它在“网上”的姿态也日益多样化,从诗歌论坛到诗歌网站、诗歌博客,数量惊人且姿态各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这种空间不断得以扩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硬件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的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是软件上催生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

与纸质书写比较,网络时代的诗歌写作主要呈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写作方式从“书写”到“敲打”的转变。传统的纸与笔变成了当下的“键盘、屏幕”,诗歌写作完成了从“实体书写”到“虚拟书写”的转变。网络的直接发表传播和在线交流互动营造了崭新的数字化语境,越来越多的诗人丢掉纸和笔,直接以电脑网络为创作和交流平台。网络诗歌的崛起意味着传统的“纸笔文化”的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面临电子屏幕的电子书写,它的显著特征在于键盘敲击取墨滑动、比特字符取画模拟。纸笔书写的预谋性、慢速度使得写作要经历一个“历时性”的“思”与“写”的先后过程,传统文学理论所指涉的“构思”、“腹稿”,甚至古典诗词锤炼语句所形成的“推敲”佳话等等,都是这一历时性的表达。而在临屏的键盘敲击过程中,“思”与“写”更多情况下是一个“共时性”的产物,在键盘上飞舞的手指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惯性,词语的无限蔓延也变成了一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纸质书写所面对的是白纸,是纯然的“创造”;而临屏写作可以一边面临诸多的电子资源,一边进行书写,它更接近于“生产”。电脑技术所提供的剪切、复制、粘贴等一系列便捷化的操作方式,使得电子书写更加轻盈。这种“轻盈”和“快捷”的写作方式,很大程度上使得诗歌写作失去了“创作”的内核,进而使得诗歌文本失去了“含蓄蕴藉”的诗学特质,诗歌书写的难度降低,诗歌应对现实人生的速度更加迅捷,但同时诗歌本身的浓度却有可能降低,在这种变化中诗歌可能损失一些传统的东西,而粘合一些新的特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30卷第4期马春光:“纸”与“网”的博弈――网络诗歌新论第二,传播层面上的“共时性”取代“历时性”。纸质时代的诗歌写作与发表存在时间差,要经过邮寄、编审等时间过程,并且这种发表是有难度的,是一种被动的“他者”行为,只有得到他人(编辑、主编、专家等)的认可诗歌才能发表。传统的报刊、年选甚至诗集,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一首诗从诗人写出到报刊发表再到读者阅读,需要很长的周期。这不仅表现在“空间”上传播的阻滞性,还鲜明地体现在“时间”上的延缓性。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即时文化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这种出版发行程序变成了“古董”,即时性的快速刊行发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以往任何媒体难以想象的便捷。网络时代的发表则弥合了这种时间差,并且重新赋予写作者发表的主动性,它获得的自由是空前的。它突破了传统出版发行的一系列编辑、刊行制度,打破了那种写作、投稿、审核的时序性机制,写作和发表实现了时间上的一致性,随写随发,发表没有任何限制,它使得写作和发表具有了某种“共时性”,这是对传统的纸质发表范式的革命性改造。尽管当今时代传统报刊的传播已经非常迅速,但仍然难以和网络诗歌传播的迅捷性相媲美。一首诗在键盘上敲打出来,随时发表在论坛、博客甚至微博上,世界各地的读者几乎可以同时看到。原有的时空机制被打破,诗歌在享受这种“快”的同时,它自身必将在写作者和阅读者那里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质。

第三,在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异变过程中,写作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写作发表的“时间效应”和“他者机制”使得写作者对文本高度重视,精雕细琢,甚至得不到发表机会后,还会主动调整写作方向,写作的“学徒期”由此形成;写作者在历时性的投稿、发表等过程中,对自己写作行为的不断修正,必然会不断提高写作的技艺,经典化的趋势明显。而网络写作的顺畅和便捷很容易消弭这种对难度的寻找,自由感会在悄无声息中窒息了艺术感,诗歌之外的东西(发表的、点击量的多寡)牵引了写作者的兴趣,写作者无暇顾及文学的经典化,诗歌有可能被放逐。在网络诗歌的写作过程中,消费时代的欲望宣泄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诗歌的人文观念,而网络技术又异化了以往的创作流程,唯一得以彰显的是作为虚拟创作主体的个性反叛。在这种写作方式的背后,是那种迥异于纸质时代被剥夺自由发表权利之后的自由舒畅感,写作就是为了发表,这种低难度和快捷性,为写作带来了内驱力,同时也潜在地改变了诗歌的写作方式。

网络时代诗歌写作的这些特征不仅外在地改变了诗歌的面貌,而且内在地影响了诗人的诗思运作方式,从而改变了诗歌的特质。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电子书写是新媒质对传统书写的异化,是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和后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对文学审美的损毁与戕害。但随着网络成为一种日常,电子书写成为司空见惯的书写方式,我们要考察的将是这种书写方式遗弃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它呈现了哪些新的诗歌美学,它如何有效地促发了诗歌的繁荣,焊接了诗歌读与写的缝隙。它呈现的美学形态和新的阅读方式,为未来诗歌展示了新的可能性。

二、网络时代的诗歌阅读

诗歌在网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生态环境机制被解构。网络自身的多媒体性、信息性、娱乐性为阅读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同时也给诗歌的阅读带来了很多悖论。

这种悖论的表现之一是“信息”与“文学”的冲突。现代传媒的广泛普及和“微型化”,真正实现了所谓的“信息大爆炸”。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网络的泛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阅读不再是端坐某处,捧读书籍,精心阅读,甚至也没有了端坐电脑前的阅读,移动阅读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一过程中,文学逐渐“泛信息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要转变。“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对内容的需求,随时随地生产与消费内容,也正在成为读者的一种阅读习惯。”[2]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它呼唤的是深层阅读,是对文字反复品咂之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而信息所召唤的是瞬间的获得,它是对文字的一次性获得,它甚至是反阅读的。根据阅读生理学的知识,“阅读最核心的秘密就在于可以让读者的大脑获得自由思考的时间,大脑中的延迟神经梳理了我们的线性思考,使得我们有能力进行阅读,而这种延迟更多地来自纸张而不是屏幕”[3]25。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展示过程,而信息的长处在于瞬间性,这直接造成了网络阅读普遍的浮躁心理。“网络包含着海量信息或云量信息,了解信息是网络阅读的主要目的,浅阅读是网络阅读的基本特点。”[4]网络环境滋生并孕育了“浅阅读”和“娱乐化阅读”,它们是对传统文学“深阅读”和“经典阅读”的颠覆。这种颠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文学的传播格局,它“由传统纸质媒体所塑造出的作品―读者的文学关系链被网络世界中的信息―用户这一新的关系链所取代”[5]139。诗歌这种最需要“慢”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并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势必造成一种“碎片化”的文学图景,读与写失去了原来的那种酝酿、构思、鉴赏、把玩的心理机制。“我们的问题在于,现在同时接收过多过量的信息,就像电流超载容易烧断保险丝一样,我们也会陷入头脑短路的境地。一个合格的阅读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文字背后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接收更多的文字信息。”[3]25以诗歌论坛为例,每天充斥在论坛上的大量诗歌,并没有得到有效阅读,而论坛的建设者似乎也并不关心所谓真正的阅读,他们在乎的是人气、点击量以及回帖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非文学性的浅阅读,“就这样,阅读受到了伤害,进而又伤害了写作本身。今天的读与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6]96。

这种悖论的表现之二在于“娱乐化”和“严肃化”的对立。正如本雅明所言:“大众寻求着消遣,而艺术却要求接受者凝神专注。”[7]125诗歌要求的是一种“凝神专注”的阅读状态,而网络时代的诗歌阅读更多是在娱乐化“消遣”的引领下进行的。“消遣和凝神专注作为两种对立的态度可表述如下:面对艺术作品而凝神专注的人沉入到了该作品中,他进入到这幅作品中,就像传说中一位中国画家在注视自己的杰作时一样;与此相反,进行消遣的大众则超然于艺术品而沉浸在自我中。”[7]126沉浸在自我中而不是沉入作品,撕裂了传统文学阅读与鉴赏的固有模式,扭转了传统诗歌阅读“沉潜”的鉴赏姿态。这是写作与阅读的“深度模式”的消失,“诗歌挣脱少数精英分子的话语权力成为纯粹消费性的文化代码,诗歌已不再是精神引导式的心智陶冶”[8]。网络信息技术催生了一种众声喧哗的“网络生态”,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俨然就是一个娱乐消遣的广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9]。它对传统的阅读与写作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

网络阅读悖论的表现之三,在于文字与其他媒介的交错、博弈。网络所展示的是文字、图像、声音的综合交融,而诗歌所召唤的是对“文字”的集中关注。诗是用来读的,它的审美特质在于由文字所激发的想象空间的拓展,这样一种审美空间是由阅读创造的。网络阅读极大地冲击着人们阅读的心理、习惯以及思维模式,“在纸张上阅读和在电脑上阅读是两种很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说前者所面对的纸质文本是单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话,那么后者面对的电脑文本是一个非物质性的复杂文本世界,在这里,电脑文本不仅与声音、影像一起共舞,它还与信息、游戏一起狂欢”[5]138。这是由网络自身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媒介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模式。

网络阅读悖论的表现之四,在于阅读心态上“仰视”与“平视”的交互。读者姿态的“平民化”取代“仰视”的姿态,读者由“接受者”变成“参与者”,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交互都得到了空前的自由。网络时代的诗歌交互化表现在多个方面,这其中既有纸媒与网媒的交互,又有读与写在空间、时间上的交互。相对于纸质媒介,网络给文学(诗歌)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便是它的交互化,网络实现了纸质媒介所不可企及的写作与阅读的交互化,写作、阅读、评论可以在同一时间交错进行。网络诗歌因此成为了本雅明所谓的“具有可修正性的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学观念里“已经完成的作品”呈现出某种“未完成性”,任何人都可以对其“再创造性”地进行数字化书写。在这里,所有的读者都变成了作者,读者、作者和批评者角色频繁互换,没有专家和权威,在“众声喧哗”中到处是虚拟情境、意义不稳定的碎片,即时交流充斥其中,新的风格和新的经验随时出现。纸质时代读与写的时间顺序在这里变得模糊,呈现出一种混杂状态,诗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应该看到,网络给诗歌阅读带来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它实现了阅读的真正解放,并赋予阅读更大的主动性。其实,网络技术所带来的“读”与“写”的快捷互动,是有目共睹的。网络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交互式的审美文化空间”,在这里,读者与作者的身份已经完全模糊,一首原创网络诗歌可以由原创者和网民共同参与完成,也可以是不同的网民参与创作同一首诗歌,诗歌可以在网上把自己对于作品的感想、构思等说出来,网民同创作者一起进行补充、修改或者续写、升华等等。这样诗歌文本仿佛永远处在未完成的状态,保持了充分的互动性和开放性。这是阅读传统诗歌作品所无法达成的。

三、读与写的博弈

当网络成为一种日常,诗歌并没有被网络扼杀,也没有随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歌场有它自己运行、发展的独特规律。网络并没有对诗歌造成致命的打击,相反,网络会给诗歌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当然,也会有很多陷阱。如何趋利避害,绕开这样那样的陷阱,重建新时代的诗歌精神,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而最关键的,则是如何辨析、调整网络时代诗歌读与写的几种博弈关系。

第一,纸媒和网媒的博弈。好的阅读可以反过来对写作形成积极的反作用,而浮躁的快餐式阅读则会加剧网络诗歌作者的浮躁心理。由于网络诗歌已经构成了诗歌场中的一极和独立势力,因此,那些早就渴望改变沉闷的诗歌局面的传统诗歌媒介都积极开始和网络诗歌互动。文学刊物和网络诗歌的互动极为频繁,一方面借此扩大稿源,丰富内容,制作专门的网络诗歌专题,以吸引关注;一方面透过网络扩大自己的影响,开展营销活动,甚至直接参与网络之中。而网络诗歌也主动地展开了与纸质媒介的互动,一方面是面对纸质刊物、诗选的“招安”心理,潜在地引导了网络诗歌只有经过“二次发表”才有效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大型诗歌网站往往以纸质的形式对自己的创作成绩进行总结,“诗生活”、“中国诗歌网”、“界限”等大型的诗歌网站都有不同形式的纸质选本,这又以“界限”最为典型,其出版的《界限・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就是纸媒对网媒最有力的“总结”。从这个角度说,纸媒和网媒的博弈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网媒提供了鲜活的诗歌场域,而纸媒则是诗歌经典化的重要媒介,当二者的互动博弈处于一种良性状态时,诗歌的辉煌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传统读者与网络诗歌的博弈。网络诗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俘获了大批有较高诗歌素养读者的同时,也一直遭受着很多传统文学批评家、诗歌评论者的非议。“面对数量极其庞大并且每一刻都在激增的各种媒体介质上的诗歌,任何一个阅读者和批评者的视野与阅读量都显得微乎其微;现在阅读的发生已经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电子阅读,论坛、博客、微博成为阅读最为集中的空间;阅读传统纸质刊物的读者越来越小圈子化、知识化、专业化,甚至这种阅读人数也是非常微小的。”[10]一些习惯了纸质阅读的诗歌批评家和阅读者,很容易在网络诗歌面前展示一种“精神贵族”的姿态。面对网络诗歌这个“庞然大物”,人们往往单向度地肯定,或者直接予以否定,而不能理性、科学地对待。“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使用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去评价新文学,就会失去文学的方向,产生文学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不能准确认识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也无法理解新媒体作家的写作方式”。[11]实际上,我们应该正视媒介给诗歌带来的影响,历史性地看待,并给予宽容。传统诗歌培育出来的一些艺术鉴赏水平、理论水平较高的批评家,如果能够调整自己的态度,无任何偏见地对待网络诗歌,对其进行积极的认知和评价,从理论上对网络诗歌进行更加精深的研究,在学理层面上给予更多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对于网络时代诗歌的发展必将是一个极大的推进。

第三,慢与快的博弈。快捷化和便捷性使得写作的门槛降低,阅读也随之浮泛化,“时间差”的消失,使得写作和阅读仿佛都成为了即时性的行为。后果很可能是,写作放逐了阅读,阅读也放逐了写作。在读与写的交互化过程中,自由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也是网络诗歌得以极大繁荣的最重要原因。这种绝对的自由,其实未必真正意味着文学的自由,正像有论者指出的:“网络诗歌的自由狂欢其实缺乏对自由的真正思考,它的自由通常只是一种自私的自由。”[12]69网络诗歌的读者群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从“艺术”的角度阅读诗歌的,他们的阅读是“文学意义”之外的阅读。在这里,我们呼唤真正的“文学阅读”,这可以用张炜的话来进行表述:“读文学作品,一般而言关注的重点不是它的情节,而是细节;不是中心思想之类,而是它的意境;不是快速掠过句子,而是咀嚼语言之妙;不是抓住和记住信息,而是长久地享用它的趣味。”[6]96不管是电子屏幕还是纸质的书页,它们都是一种工具,写作和阅读的“内核”在演变的过程中有它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正是当前的网络阅读所缺乏的。这种“慢”下来的艺术,会渐渐使网络诗歌获得它的自足性。

事实上,任何决绝的概括都可能遮蔽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网络诗歌在“变”的同时,也有它相对于纸质诗歌“不变”的东西。“尽管目前的网络诗歌在总体上表现出活跃乃至繁荣的态势,但网络诗歌写作者们的创作思维仍然是传统的纸面式思维,这就使得网络诗歌与传统意义上的纸面诗歌并未在诗学形态上构成实质上的独立与差异,它只是在诗歌写作方式和发表载体上进行了一次技术意义的转换。”[13]在考察网络诗歌写作的时候,除了辨识技术层面的变革,还应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角度思考技术变革所引起的诗歌深层的变化,这变化既有写作方式、发表方式,也有诗歌的形态结构、语言方式,甚至它所引发的阅读的改变,以及诗歌在文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审美裂变。

中国的网络诗歌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时间,在经历了最初的喧嚣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在诗歌的阅读与写作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当网络成为一种日常,如何缝补诗歌与网络的关系,使它们可以在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下相互依托?重建诗歌与时代、媒体的良好生态,我们的聚焦点应该重返“诗歌”,找回遗失的“诗意”。“诗意是中国精神的核心。诗歌如果放弃了‘为天地立心’,必然被文明抛弃。新诗要尊重它的成熟,不要总是一场场青春期的胡闹。汉语写作在呼唤我们时代的高僧大德。”[12]69网络诗歌读与写的秩序重建,需要作者、读者严肃地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意”,并用一种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意识谱写这个时代的诗歌。

[参考文献]

[1]李元胜.界限――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序[J].青年作家,2010(3):85.

[2]徐升国.阅读的未来:数字化时代阅读大趋势[J].出版广角,2013(14):13.

[3]施尔玛赫.网络至死[m].邱袁炜,译.北京:龙门书局,2011.

[4]蒋登科.网络时代:诗的机遇与挑战[J].文艺研究,2011(12):4249.

[5]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张炜.何为文学阅读[J].走向世界,2011(10).

[7]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8]杨晓民.世纪之交的缪斯宿命:网络环境下的诗歌写作[J].当代作家,1998(1):130.

[9]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10]霍俊明.“关键词”里的诗歌现实与精神图景[J].星星诗歌理论,2013(8):25.

[11]周海波.新媒体与新的文学革命[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6.

诗歌阅读方法篇10

关键词:诗歌教学三读三问

诗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过多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走进诗歌,使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方法,总结出“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读”是指激趣读、品味读、感情读;“三问”是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下面,我结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谈谈体会。

一、激趣读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诗歌教学的需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完成对诗歌的初读。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我设计的教学导入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英国诗人济慈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出了怎样美妙的诗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和文本对话。初读诗歌时学生会查找资料、扫除字词障碍,达到了解诗歌基本信息的目的。学生读完后,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了解学情时检查学生:通过初读诗歌,你了解到了什么(关于诗歌、关于作者)?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你?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诗人济慈面对大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叫声,发出了“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学生实现了正确、流利朗读诗歌的目标。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品味读”。

二、品味读

在这一环节,学生围绕“三问”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主要解决理解作品内容方面的问题。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理清作品的思路)?怎么写的(主要解决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写(主要解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问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边学习理解,一边列出阅读提纲,完成自读笔记。师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交流及板书如下:

蝈蝈和蛐蛐

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

《蝈蝈与蛐蛐》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理清思路:

首句总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分写/盛夏――蝈蝈的乐音

严冬――蛐蛐的歌儿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怎么写的:

十四行诗田园诗总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冬夏两幅小景以动衬静明写冬夏,暗示春秋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为什么写:

教师点拨:诗人济慈有“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的创作思想。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师生达成共识: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三、感情读

完成了激趣读、品味读后,学生逐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形式及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发挥想象再现诗中的情境,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身处地将诗歌的韵味读出来。站在诗人的角度设想当时的环境、人物、事件,体会彼情彼景,再像当时的作者一样吟诵一遍诗歌,这样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写作思路背诵,完成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感,为日后阅读和写作做好知识储备。

四、拓展作业

尝试练笔,发展诗歌学习能力。新课标强调淡化文体,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目的是提倡学生作文中写我所想,写我所感,诗歌写作的特点正与新课标的写作理念相契合,这就为诗歌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感情最丰富和活跃的阶段,这也为诗歌写作提供了可能条件,用诗歌记录学生的丰富情感,记录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不但可行,而且有益。实践表明,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进行练笔尝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在具体练笔时,可采用仿写、改写、创作等各种练笔手段,以此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