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35:36

建筑施工工法篇1

【关键词】节能;房屋建筑节能;节能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众多的人口现状下,能源、土地和建筑原材料都面临着严重短缺现象。就目前的工程项目分析,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是很低,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也显得尤为明显。伴随着目前节能施工概念的提出,传统的施工工艺改进已经刻不容缓,实现节能建筑施工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和关键。

一、建筑节能技术综述

十二五时期,我国逐步迈进战略机遇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社会资源需求量也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同时受到国内外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影响,我国的建筑施工改进与优化已是刻不容缓。为此在工程项目中,为了应对这些社会现状和全球化能源危机,日前我国国务院颁发了《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筑节能是基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使建筑发展与自然发展、资源应用以及环境矛盾之间进行协调,使得能够彼此协调统一发展。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和工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引起了政府与企业的高度重视。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内容设计到整个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从土木工程,结构、混凝土工程以及门窗工程都需要以节能为宗旨和目的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并在施工中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产品来对各种施工设施进行节能规划,利用新型能源与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施工。本文主要从外墙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幕墙节能、门窗节能施工和屋面节能施工等环节进行了探讨与阐述。

二、墙体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外墙维护结构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部位,也是承载各种自然因素和荷载的主要部位。在墙体采暖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点,在施工中,良好高质的墙体结构不但能够降低热损耗,而且还能够改善墙体的承重荷载。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改善墙体的保温性能已成为整个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节能建筑工艺和效益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外墙建筑施工分析,其施工技术采用最多的便是空心砖墙体结构。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都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整砖进行平砌,然后利用这些墙体结构沿着垂直方向顺着墙体进行设置。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墙体的工整平直,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保温性。就一般的墙体施工而言,在施工中墙壁中的洞口和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彼此相连,并且公国实心砖来对孔道周围进行砌筑。同时在施工的时候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施工质量。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其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三、幕墙节能

1、光电幕墙

光电幕墙诞生于上个世纪初期,当时主要应用在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当时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同时更是有着极为严重的能源危机,这就造成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常规的发电成本不断上涨,致使人们在工作中逐步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使得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进而形成了一项新的能源标准和幕墙结构形式。光电幕墙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从电池组、导线、光电板、整流器以及相应的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进行综合深入分析,同时更是要在工作中对周围的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深入总结,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能够达到最佳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

2、生态幕墙

生态幕墙,它是随着建筑生态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所谓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建筑生态和建筑色彩的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根据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生态和色彩的建筑幕墙称之为生态幕墙,生态幕墙是生态建筑的一种,是生态护结构的建筑。因此,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又被称为热通道幕墙.按通风原理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系统。

四、门窗安装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

2、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

3、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

4、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须用水泥砂浆进行严密处置,在靠室外一侧须结合外装修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

5、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

五、保温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筑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六、结语

目前,能源问题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之大的。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

建筑施工工法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U2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施工工期指的是从工程开工一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结束的时间期限,它表现的是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施工工期作为建设工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长短将会直接影响到建设工期的长短,由此也就影响到整个建设项目的效益。缩短施工工期,让建设工程早日竣工使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缩短施工工期也可以减少工程的自然和无形磨损,节约费用,降低企业施工的固定成本,规避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预期造价可能产生的影响。

建筑产品技术经济:

1、建筑固定性和生产流动性;

2、建筑多样性和生产个体性;

3、建筑体积庞大,单价高,周期长;

4、建筑生产涉面广,综合性强;

5、露天作业多,受自然影响大。

认识建筑技术经济特点,对提高建筑产品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其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建筑业普遍工期长,费用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技术跟不上,组织管理不科学,结算方式不合理,领导法制观念薄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生产顺利与否的重要前提。对发挥施工人员积极性,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投资都有重要作用。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凡是施工准备工作做得好的,开工前和施工中认真细致为施工创造必要条件的,工程都能顺利提前完成。反之,凡是忽视准备,仓促上马的,虽有加快进度、缩短工期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缺东少西,浪费力量,延误时间,有的甚至被迫停工,最后不得不回头补齐各项准备工作,即减慢了施工速度,也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施工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始终。不仅开工前做准备,工程开工后,随施工的进行,整个工程施工阶段,仍要根据各施工阶段特点及工期安排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保持施工过程的连续、均衡、有节奏,做到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使用。做好施工准备,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物资、施工现场场地、施工力量等四个方面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指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关于工程项目和施工区域的必要资料,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的重要一环,它是全面安排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表等。

建筑和结构设计为我们提供了纸上建筑,如何把它变成现实中的建筑,这就是要进行一系列的施工生产活动。建筑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产活动,客观上要求用施工组织设计来组织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正是为了阐明怎样进行建筑施工。提出措施、方法、途径,达到又快、又好、又省地建成某一项目的目的。用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施工,是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实践证明,正确地编制和全面地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顺利施工的首要条件,是缩短施工工期的有效途径。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建筑产品的生产特点,对耗用大量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施工,以期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达到相对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达到质量好、工期短的目的。

2、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是指施工中必需的材料、构配件、工具、机械设备和临时设施等的准备。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把各种物资准备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使施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3、施工现场场地的准备

施工现场场地的准备内容有:进行全现场的场地平整(指高低差在300毫米以内)、修建施工临时道路、接通施工上下水管线、接通发包单位指定的施工生产用电电源、进行施工现场的施工测量等。

4、施工力量的准备

施工力量的准备是指劳动力的准备。它包括:有计划地培训施工所需的稀缺工种、特殊技术工种和新技术工种;办理临时工、合同工的招收和培训;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成立现场基层管理机构,健全劳动组织,落实协作和分包单位的施工队伍进场。

施工准备工作,应注意贯彻一下几项具体措施: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室内准备工作与室外准备工作的结合、土建工程与专业工程相结合、现场准备与预制加工相结合、整个工程的准备工作与班组准备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环节的脱离,各方互通情况,通力协作,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均衡、有节奏施工

(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各司其责。

(2)在劳动力使用上,讲求实际,干满工时,不搞突击,不打疲劳仗。避免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消除安全和质量事故。

(3)施工方法上,注意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尽量减少工程量,提高时空利用率。推广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法。比如在房屋施工过程中,把室内和室外、底层和楼层、地面和顶棚等部分的土建、水电和设备安装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实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多工种多工序相互穿插、紧密衔接,同时进行施工作业,以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尽量减少以至完全消除施工中的停歇现象,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4)施工管理规格化。在每一项施工之前,都要提前编报周密详细的作业计划,对各种主要材料的每日需用量、库存量和使用量均列出详细数字,并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施工企业应通过施工实践,总结出不同施工对象的规格化的施工方法,并使参加施工的各个成员都了如指掌,从而把施工方法制度化,施工技术措施科学化、系列化,施工管理规格化。

三、充分认识不确定风险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1、气候因素

建筑施工主要为高空、露天、地下作业,气候等因素对施工工期和安全影响大,如工程实施中遇到超标洪水、暴雨、地震、飓风等。

施工工艺不确定性风险因素

建筑物有着极强单体化和个性特点,如果设计经常变更,则施工工艺也要不断变更,建筑施工工艺就需要面对“第一次可能失败”的风险。

地基状况

之前所获得的勘察资料不能够全面正确的反应工程地质情况,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签约和索赔,依法经营,依法维权,依法抵御风险等方式控制施工中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并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项目风险,让项目工期有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四、采用新技术推进建筑工业化

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来建造各种建筑物,推进建筑工业化,进而有效地缩短工期。为适应建筑工业化要求,还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科学技术培训教育,向劳动者传授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

结论

施工中,要结合建筑的技术经济特点来控制施工工期,科学的组织施工,充分认识工期、成本、质量间的关系。通过人力、设备、技术、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优化来缩短施工工期。

参考文献:

[1]代玉双,陈思远.对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

[2]曾小娟.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04)

建筑施工工法篇3

第一条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本方法所称建设工程。

第三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国家鼓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

第九条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

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日内,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日前。

(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第三章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

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

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

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

第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第十五条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

第十六条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

签订租赁协议时,出租单位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应当出具检测合格证明。

禁止出租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

第十七条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

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安装单位应当自检,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完毕后。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第十八条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九条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建筑施工工法篇4

[关键词]建筑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15-01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原则就是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施工单位的形象。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高效性。因此,相关的建筑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对逆作法的施工方式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找到适合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建筑结构,促进建筑工程的高效进行。

一、“逆作法”工法的主要特点

(一)所谓的逆作法就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进行顺序而言的,主要是由于这种建筑形式打破了常规的施工顺序。这种施工方式主要会在地下室结构的建筑和施工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其中将梁柱、木板或者是外墙结构,作为主要的基坑围护结构,同时要确定基础的支撑结构。施工顺序主要是按照地下结构,基坑支护以及其他的施工工作来进行。

(二)逆作法的特点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采用基坑施工的结构中,主要是以地下墙的结构作为主要的承载结构,然后利用地下室的楼板的结构,对基坑施工结构进行支撑。在施工的过程中,桩体的深度,柱体的直径以及地下墙的深度和厚度等参数都应该经过精准地计算,这样才能够保证逆作法施工的高效性。第二,如果是对于地下多层结构来采取逆作法的心事,就需要在首层的楼板结构完成之后,采用专用的设备在楼板底部进行挖土工作,直到达到最底层的高度之后,对其进行浇筑。采用相同的方法来进行地下其他地层结构的施工。

(三)逆作法的优势之所在。逆作法的施工方式和其他的施工方案相比,采用逆作法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节约工程的投资,通常情况下,节省投资量会达到一半左右。另外,采用这种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是逆作法施工方式主要是以现浇的梁板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形成一种相对比较完整的网架结构,提升了土层开挖的稳定性。水体和土体的压力可以传递到梁板结构中,这样可以减少挡土桩的受力程度,进而提升了基坑挡土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适应性方面,逆作法防护比较实用于地下室结构的基坑施工结构,在软土地基或者是地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另外就是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采用逆作法。可见这种方式的适用性相对较强,而且也是一种相对比较科学、比较经济的施工做法。

二、逆作法原理以及施工关键技术

(一)工艺原理

在逆作法方式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地下的连续墙作为主要的承重对象,基坑的支护结构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挡土、挡水以及支撑。首层楼板同样可以进行支撑。具体来说,施工工程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以及人工挖孔桩等结构,另外还包括施工荷载的相关构件,地下室梁板可以作为地下连续墙来起到水平支撑的作用。

(二)施工关键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广泛地解决基坑建筑工程中施工周期,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荷载等相关的问题。但是,从实际的逆作法工程中可以看出,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差异沉降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底板施工之前,所有结构的重量主要依靠的是地下的连续的结构来承担。施工结构层数增加的同时,必须要对中柱状的地下连续墙的荷载程度进行控制,尽量减少荷载量。因此,逆作法施工中,在地下室基础底板完成前,地下连续墙和中柱桩直接受力,未直接受力的工程桩之间的相互影响依然存在,如果各根中柱桩之间或地下连续墙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沉降,已浇筑的楼板与梁系就会产生裂缝,将危及上部结构的安全。所以,逆作法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计算中柱桩间和边桩与地下连续墙间的沉降,以及如何通过实测控制他们的差异沉降。

2、桩承载力问题。当前高层建筑桩(筏)基础与地基工同作用的理论可分为,高层建筑桩箱(筏)基础的常规设计理论―强度设计理论和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变形控制设计理论。逆作法施工期间基坑开挖土体应力释放,坑内土体回弱,带动立柱桩上移: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施工后,桩身承担的向下荷载增加。整个过程中,桩身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桩身自重、上部荷载、正摩阻力、负摩阻力、桩端阻力,这些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桩发生沉降与抬升的变形。这是一个复杂的受力过程,为分析方便,可将桩身受力分成两部分,即不考虑桩身自重及上部荷载的作用与只考虑桩身自重及上部外荷载的作用,然后运用叠加原理求得基坑开挖对立柱桩竖向位移的影响结果。

不考虑桩身自重及下部荷载的作用,进桩好像“浮”在土中。基坑开挖后,坑底应力释放,坑内土体回弹,带动听立柱桩上移,桩身上部承受向上的正摩阻力,桩被抬升,桩身下部土体阻止桩的上移,对桩产生向下的负摩阻力,正、负摩阻力最终达到平衡。桩在正、负摩阻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伸长。下部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负摩阻力,由反作用力,桩对下部土体有向上的作用力,致使桩周与桩端土体垂直应力减小,导致桩端土体应力释放,产生膨胀,桩也随之上升。

3、“盆”边土宽度问题。在地下连续墙边需留设合理的土体宽度,采用盆式开挖可提高机械挖土效率,减少人工挖土量,是加快挖土速度、控制地墙变形的有效方法。在盆式开挖阶段地墙的变形增量并不大,但是在盆边抽条挖土时,变形要比盆式开挖阶段的变形值大,发展速率快。另一方面,在挖土施工时在坑内部留有足够宽度的盆边土,坑内局部留土的合理分布可以有效增大被动区的被动土压力,可用此部分土体产生的被动土压力来平衡基坑外部的主动土压力。要在理论上计算出合理的留土宽度,并分析盆中土和留土开挖对两边管道及地铁等的影响,对比在目前留土宽度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计算出留土宽度的变化规律,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4、在逆作法设计和施工的配合方面。目前设计单位不直接参与逆作法施工过程的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只能依靠施工单位自身的力量进行研究分析,而施工单位由于人员配备的局限性,往往没有强大的结构分析设计队伍,因此在进行逆作法的分析和设计时只能半经验半理论,没有正规的理论设计依据:同时设计单位也不参与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因此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常常因为设计思路和施工进程发生矛盾。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留设问题也是设计和施工单位争论的焦点,梁柱接头的设计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然而设计方往往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缝留设位置以及接头方式产生质疑,在双方的讨论中设计方由于缺乏逆作法的专业设计经验又不能提供强有力的设计方案。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逆作法在多层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在围护挡方案、节约投资及安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优势。尤其在现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时,若能够在设计上统筹安排,不失为一种方便可行、经济安全的好的施工方案,值得推广并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工法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细部节点;防水施工;钢筋连接

细部节点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格外引起设计人员注意的问题,这是因为在长期的建筑施工经验中可以得知,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或使用中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在一些细部节点的施工质量没能得到保证而引起的,尤其是在建筑的主体结构稳定以及防水工程中,对于细部节点的施工质量要求则更高。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为此,必须要加强对细部节点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以全面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防水工程与钢混凝土工程这两项工程的细部节点做法为例进行探讨。

1.防水施工中细部节点做法

防水问题一直以来都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且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措施进行根治,成为了困扰施工设计人员的最大难题。但究其根本原因,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还是在于在防水细节部位没有做好,继而导致渗漏现象。为此,必须要加大对防水细节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对防水细节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1.1外墙外保温在外窗的收口部位

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被大多数工程所采用,外保温在外窗收口部位的雨水渗漏问题也随之而来,雨水顺着保温的收口部位渗漏至保温的空气层内,进而沿着外墙渗透至室内。对于这种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防治:在施工主体结构时在外窗四周浇筑凸出的混凝土边框,其凸出厚度为设计的保温层厚度。此种做法犹如给外墙保温在外窗的收口部位加设了一个环箍,对其进行了加强,避免了由于此处破坏引起的渗漏。

1.2卫生间门口部位

卫生间的防水可以说一直以来人们的重视程度较高,因为其经常处在一种有水的环境下,特别是马桶底部、地漏处、给排水管道根部等部位一直是人们的高度关注的部位。但是,对于卫生间门框下部的渗漏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认为,应当在这一问题上加强细节部位的做法。安装门框时,在靠近门框底部增加固定点,保证在此部位门框与墙体连接牢固。同时,门框安装好后,要注意避免对其产生大的震动,做好成品保护。门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要采用砂浆填塞密实,而且填塞砂浆中适当掺入建筑胶,使其不容易产生裂缝。同时,在门框与墙体的接缝处另加一层防水油膏,对此部位的防水进行加强。

1.3预埋件与套管的留置部位

现在的建筑各种管线都埋置在地下,由地下室外墙穿入建筑物后接入室内,于是地下室外墙上的预埋件与套管的留置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这些部位处于地下室,特别是对于水位较高的地区,非常容易产生渗漏。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下述方法来控制:

(1)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穿地下室外墙的管道,应使用防水套管,并认真焊接止水环。预埋套管加焊止水环做法:套管采用钢管,其长度等于墙厚,兼具撑头作用,以保持模板之间的尺寸;止水环在套管上满焊严密,支模时在预埋套管中穿人对拉螺栓拉紧固定模板。拆模后将螺栓抽出,套管与管道间采用沥青麻丝和防水密封膏封堵密实。套管两端有垫木的,拆模时连同垫木一并拆除,除密实封堵套管外,还应将两端垫木留下的凹坑封实。

(2)加强对止水环焊缝的检查,在满焊的条件下应逐个敲击焊缝检验,对不合格的要补焊后方可用到工程中。用于支模的穿墙螺栓要采用止水螺栓,而且在螺栓端头要预埋小木块,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埋的小木块剔掉,在剔掉小木块后形成的凹槽内截去穿墙螺栓,并将凹槽采用膨胀砂浆补实。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细部节点做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建筑结构形式,而在其结构施工中,对于梁柱节点的施工是整个建筑结构稳固性的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出现房屋倒塌的建筑工程大都是因为梁柱节点部位的施工质量不能达到技术要求而引起的。为此,必须要重视其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2.1节点区的钢筋绑扎

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时主要应注意两点:即箍筋的间距大小和纵筋的锚固。在实际的施工中,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箍筋。具体的施工流程:绑扎框架梁以下柱箍安装柱模浇灌柱砼拆除柱模安装框架梁底模安放框架梁底筋绑扎节点箍筋绑扎框架梁钢筋梁面处加节点箍筋一道安装节点区模板安装框架梁侧模及楼板底模。这样的安排可能要增加绑扎框架梁钢筋使用的操作架,这时可以用工具式脚手架来解决。如果楼板底模是用钢管做顶撑,也可以先搭顶撑架,利用它来做绑扎梁钢筋的操作架。

2.2节点区的模板安装

梁柱节点支模一般都比较麻烦,工效底。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接驳垂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不便于进行节点内的杂物清理和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结合节点箍筋的绑扎顺序,在装梁底模、穿梁底筋再绑扎节点箍筋后才安装节点模板,可以采取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制模板的改进做法。采用工具式定制节点模板体系,节点模板一般可以周转使用10次左右,可节省人工和材料;提前制作,又可节省现场作业时间,加快进度。

2.3节点区的砼浇灌

框架梁柱节点作为梁的支座本身属于柱的一部分,所以节点砼强度等级应与柱相同。先浇高标号砼后浇低标号砼,即先浇节点区砼后浇节点区以外的梁板砼。应注意的是:节点区砼与梁板砼应连续浇筑,不得将高低强度等级砼交界处留成施工缝或出现冷缝。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中,要合理确定配合比,并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在搅拌中应控制搅拌时间,做好浇筑过程的振捣工作,最后要加强混凝土养护,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工法篇6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工程;选择原则;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一.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的选择原则

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的选择原则:(1)根据土层条件制宜。由于建筑工程场地的实时地质条件,比如地下水位情况、桩端持力层深度、土壤成分等,会对桩的实际功能产生影响,故可依据各种桩结构的技术指标和参数,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2)基础荷载量的有效控制。施工前,估算建筑上层部分给予基础的荷载大小以设计出对应的桩,因为基础荷载量是影响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3)周边环境影响制宜。建筑工程的设桩操作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泥浆护壁的钻孔桩的实施,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泥水、沙石的有效处理。(4)机械化设备制宜。对施工单位可用的桩基础设备进行评估,如果不能不足现有项目的需要,可就近调用,实在不行那就得考虑选购新机械。

二.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

1、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工挖孔桩技术是灌注桩的一种,其也是灌注桩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桩基础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依靠人完成的,其特点主要有成本低,质量好,并且制作流程简单,并且也不会对周围的施工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应影响,因此在土建工程中常常说人工挖孔桩技术是一种环保健康、经济的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已挖桩底进行扩孔,其扩孔的大小根据水流量进行控制,在透水层应该注意适当进行布置环状钢筋圈,然后进行回填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后,应按照设计的直径进行开挖穿过透水层。

2、2、钻孔灌注桩施工。内部放有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桩孔的形成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即为钻孔灌注桩技术,它是一种按方法定义的桩类型。与打入桩方式不同,钻孔灌注桩是先成孔后成桩,通过面向桩体方向移动的土体从而对桩产生动态压力,采取适合的桩距以防止坍孔和缩径。成孔的垂直精度是验证灌注桩的顺利实施的主要指标,可利用扩大桩机的支撑面积使桩机稳固、定期核实钻架和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以保证其精度,成孔后必须及时拆掉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等设备。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超过50mm,并检查回填土是否严实,以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同时为精确把握钻孔深度,可在桩架固定后实时记录底梁和桩具之间的长度,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多余长度来确定成孔的实际操作深度。而当钻孔钻至设计预期值时,必须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一定次数的清孔以保证桩基工程的质量,并且清洗操作最好在混凝土灌注前进行。

3、振动沉桩施工。振动沉桩主要是通过电动机的振动而才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作用于地基,使地基土层达到密实状态。由于振动时间较长,且振动效果好,因此对地基土体的作用效果也很理想。在施工中首先要在桩顶安装固定的振动器,通过震动器的振动,在桩自身重力与振动效果的共同作用下,将桩沉入地基土层,从而带动土层受迫振动,产生收缩和位移,这个过程就是利用了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在采用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时,要注意的是开始打桩时,先采用小距离轻度锤击,再进行连续锤击,直到将桩打入要求的深度。

4、静力压桩施工。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利用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的自重及桩架上的配重对预制桩作反力,将其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其在压桩的过程中极易破坏土层的结果,产生超空隙水压力。因此,在使用静力压柱施工技术时,不宜中途停顿,应持续进行。该技术不仅具有无振动、工艺简明、无冲击力、质量可靠、造价低廉、无噪音、检测方便等优点,同时还能节约混凝土和钢筋,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因此,非常适用于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区建筑。

三、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

桩基础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预制桩用锤击、静压、振动或水冲沉入等方法打桩入土。灌注桩则在就地成孔,而后在钻孔中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根据成孔的方法,又可分为钻孔、挖孔、冲孔及沉管成孔等方法。工程中一般根据土层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上部荷载等确定桩型与施工方法。

1、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与资源准备工作,以保证打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2)技术准备。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成桩机械、成桩方法、施工顺序、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等。二是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确定桩基施工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进度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及材料、设备需求计划。三是进行工艺试桩。为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桩,由此确定工艺参数。

2、现场准备工作。现场准备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对于预制桩,不论是锤击、静压或是振动打桩法,打桩机械自重均较大,在场地平整时还应考虑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以提高与打桩机械直接接触的地基表面的承载力,防止打桩作业时桩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影响打桩的垂直度。一般履带式打桩机要术地基承载力为100~130kpa。如铺设碎石仍不能满足要术时,则可采用铺设走道板的方法,以减小对地基土的压力。对于灌注桩应根据不同成孔方法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如采用人工挖孔方法,则在场地平整时需考虑挖孔后的运土道路;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则应考虑泥浆槽及排水沟。近年来,在大城市实行了钻孔灌注桩硬地施工法,即在灌注桩施工区先做混凝土硬地,同时布置好泥浆池、槽及排水沟等,然后在桩位处钻孔成桩。该法使泥浆有序排放,做到了文明施工,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场地平整的要术与预制打入桩类似,由于其沉管时亦需用锤击或振动法,桩机对地基土的承载力也有较高的要术。

3、现场放线定位。桩基础施工现场轴线应经复核确认,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不应受桩基施工影响,以便桩基施工作业时复核桩位。(1)定桩位。定桩位时必须按照施工方格网实地定出控制线,再根据设计的桩位图,将桩逐一编号,依桩号所对应的轴线、尺寸施放桩位,并设置样桩,以供桩机就位定位。定出的桩位必须再经一次复核,以防定位差错。(2)水准点。桩基施工的标高控制,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每根桩的桩顶、桩端均须做标高记录,为此,施工区附近应设置不受沉桩影响的水准点,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该水准点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予以保护,不使其受损坏。桩基施工中的水准点,可利用建筑高程控制网的水准基点,也可另行设置。

结束语

桩基础工程是我国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的建设效率与质量,建筑桩基础工程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新技术。从而推动我国的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跃川.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2

建筑施工工法篇7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行政执法、企业管理、法人负责、职工守纪、群众监督”,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是宏观管理、督促,而施工现场安全主要靠承包商的微观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1)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只看工程质量好坏和工程进度的快慢,不为承包商提供安全施工环境,承包商对此无能为力。(2)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流于形式。(3)企业负责人以经济效益为重,对安全工作只喊口号,不见行动。(4)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5)安全管理人员的一切利益都与企业挂钩,现在的安全管理规定中,对于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不管大小都要进行处罚,对企业的全体员工都有影响。(6)施工企业使用民工数量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7)工程监理单位只注重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并未把安全监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监控。二、建筑安全监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和落实的施工安全监理责任制,就是要明确各级、各岗位、每个参与监理施工安全的监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把监理施工安全的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总监、各有关监理人员的身上,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做到监理施工安全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使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纳入监理单位的监理目标,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施工阶段监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施工安全监管。三、安全监理工作内容(1)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3)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4)审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5)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6)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7)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四、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程序(1)审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2)审核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和证明文件。(3)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审核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1.施工安全危险源的分析和预控监理人员应做好施工安全危险源的分析和预控。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施工场所周围区域。分析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现场调查。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来获取外部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可识别有关的危险源。(2)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施工现场人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有关的危险源。(3)编制安全检查表。运用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4)危险与操作性研究。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识别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的对策。(5)事件树分析。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通过对系统各环节事件的分析,可识别出系统的危险源。(6)故障树分析。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识别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在识别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一种还不足以全面地分析到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方法。2.监理人员控制施工安全的方法和手段(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审核内容:有关技术证明文件、专项施工方案、有关安全物资的检验报告、反映工序施工安全的图表、有关安全设施和施工机械验收核查资料等。(2)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1)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①监督、检查在施工作业和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要求;②对于重要的和对工程施工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工程部位、作业活动,监理人员还应在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③对安全记录资料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2)现场安全检查的类型有日常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后安全检查等。3)现场安全检查的方式。如:旁站、巡视、平行检验。(3)工地例会和安全专题会议。工地例会是施工过程中参加建设工程各方沟通情况,解决分歧、形成共识、做出决定的主要渠道。通过工地例会,监理人员分析施工过程的安全状况,指出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完成。针对某些专门安全问题,监理人员还应组织专题会议,集中解决较重大或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p#分页标题#e#3.安全隐患的处理监理人员应按下列规定对事故安全隐患处理:(1)监理人员应鉴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要求施工单位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2)监理人员对检查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应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事故整改措施经监理人员确认后实施。(3)监理人员对检查发现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向责任人当场指出,督促立即纠正。(4)监理人员对事故安全整改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保存检查记录。

建筑施工工法篇8

1灌浆料定义

灌浆材料中的骨料是高强度材料,其结合剂是水泥,在材料当中还会增加一定数量的高流态、微膨胀和防离析等多种物质配置而成的一种材料,它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数量的水,在材料均匀度符合要求之后就可以使用,这种材料本身的流动性非常好,无毒无害,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其优势十分的明显。

2特点

第一,其早强和高强性非常强,在浇筑之后的1-3天就能超过30mpa,所以对缩短工期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第二,这种材料呈自流态的特征。浇筑之后的物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收缩现象,同时也十分有效的保证设备和基础结构能够得到充分的接触,砂浆能够实现自流,同时还能在施工中减少振动现象的发生,在长距离的情况下也能体现出非常好的施工效果。第三,微膨胀。浇筑体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收缩现象,同时设备和基础接触的紧密度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基础和基础之间并不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收缩现象,在正常的膨胀压力之下也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第四是抗油渗。在机油的环境当中浸泡30天之后,其强度能够得到十分显著的提高,抗渗性能非常好,同时能够体现出非常好的环保性。第五,耐久性强。在经过了200万次的疲劳试验和50此的冻融试验之后,材料的强度均无明显的变化。

3施工方法

首先是要在灌浆施工之前将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模板和养护物品准备齐全。

其次是在二次灌浆的时候,模板和设备底座周围的水平一定要控制在100mm左右,同时模板的顶部标高一定要比设备底座的上表面要高出50mm。

再次是混凝土结构在改造加固过程中,模板支护一定要有足够的灌浆孔和排气孔,灌浆孔自身的孔径一定要在50mm之内,其间距应该在1000mm之内。

第四是水泥基灌浆拌和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产品自身的要求去加入适量的水,采用机械的方式拌和处理,在拌和的时候需要先加入的水分搅拌3分钟,之后再将剩下的水加入,搅拌至均匀的状态。

第五是递交螺栓锚固灌浆。在地脚螺栓成孔的时候,螺栓孔壁相对比较粗糙,这个时候要做好清理工作,将杂质和铁锈等全部清理掉,此外还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去选择螺栓的具体位置,灌浆的时候一定不能对其进行振捣处理,灌浆施工结束之后不能对螺栓的加以调整。

第六是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在灌浆之前需要将和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以及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全面的清理,不能出现任何杂物。在灌浆施工之前的24小时需要将基础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充分的湿润处理,灌浆前的一小时之内要将所有的积水全部排除。如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轨道基础或者是灌浆的距离相对较长的时候,应该按照工程具体的施工情况去选择施工段,每一段的距离必须要在5m之内,如果设备底板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我们需要采用的是压力灌浆的方式。在灌浆的时候不能对其进行振捣施工。在发生了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采用的是灌浆助推器对其加以处理,不能从灌浆层的中部和上部进行推动处理。在完成了设备基础灌浆施工之后,应该在灌浆料初凝之后沿着底板的边缘向外切45°的斜角,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切边处理,我们应该在初凝之后使用抹刀将灌浆层的表面进行充分的压光处理。

第七是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灌浆。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应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钢筋,将修补区域边缘切成垂直形状。灌浆前应清除所有有碎石、粉尘或其它杂物,并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将拌和均匀的灌浆料灌入模板中并适当敲击模板。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第八是施工养护措施。灌浆时,日平均匀温度不应低于5℃,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冬季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度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建筑施工工法篇9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况

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施工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是安全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建筑的标准和规范,施工单位需采取安全管理手段,以避免和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大体涉及下述内容:(1)安全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施工单位通过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施工材料设备,制定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2)安全施工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安全施工制度,主要是制定好工程施工项目以后,施工单位根据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制定出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的施工安全制度,以此保证施工依照安全制度迸行;(3)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建筑工程中进行安全组织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后,施工单位要严格管理,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作用。

1.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方面:(1)有利于提升我国建筑的国际化水平。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的开放程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外的建筑企业开始进入我国的市场,继而提高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国家化视野和水平,并且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国际化的水准执行;(2)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既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建设资金不足、设计未完善以及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就提前施工,施工单位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竞争等,这些都降低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这也使相关建筑行业规范制度相继出现,从而进一步规范我国建筑行业发展;(3)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和完善,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对施工的施工周期、造价、成本费用等进行明确,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人员规范施工,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满足建筑承包方的需求。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部门缺少独立性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施工单位管理的水平。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单位施工的管理部门大部分是通过政府和科研部门建立的,导致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较差,进而影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能充分行使管理职权,致使施工单位整个安全管理部门出现问题,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2安全管理比较松懈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密切相关,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为缺乏,施工单位过分注重施工的进步和工程成本,把工程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略了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往往压缩用于安全管理的资金,由此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也比较松懈,整体呈现出消极、不认真的态度,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2.3安全管理的法规不够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立法不断健全,关于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增多,但是整体来看建筑工程有关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质量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做到与时俱进,使其适应建筑的需要。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相关法律和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减弱,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

2.4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素质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关系。首先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但是我国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同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较差,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其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髙,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制定经常存在不完善之处,降低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效率。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强化安全管理教育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对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的知识和了解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广泛采纳施工人员的意见;其次还需要保证施工氛围和施工环境的安全,从而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实施;最后还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增强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

3.2增加安全的投入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保证足够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安全投人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增加安全管理的人员投入,二是增加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目前施工单位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压缩了在安全管理上的投人,所以应该合理调整建筑工程施工投人的结构,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人员的投人主要是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配备,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是安全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设备的购置和相关计划的制定,所以资金的投人是非常必要的。

3.3严格做好安全考核

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此促进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规范来评价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评价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否复核工作的标准。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与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于工作出现的疏忽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

3.4采取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即使做好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还会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应该制定安全事故的紧密处理措施,准备救援物资和相关的药品、设备等,以防事故发生缺少应急机制。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国家应加强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社会应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则要加强自身安全管理的执行,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施工工法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探究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扩张速度较快,从而极大的带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管理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建材用量的合理配置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等,需要一个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协调统筹各个方面工作的正常进行。积极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工作,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建造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建筑物。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的建筑工程的工程承包方的经济效益,生产质量和企业声誉等问题,当前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大量引进应用了大型机械和新型施工技术,促进施工工作机械化、科技化和高效化进行,这些都需要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来支撑。

建筑工程施工自身特殊性较为显著,不同建筑工程之间差异较大,例如建筑物用途、设计风格等,建筑物差异性较大。另外建筑施工过程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比如天气环境的变化,强烈的天气状况对建筑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建筑施工工程中对多学科交叉,多种技术结合使用技术要求较高,这些施工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来解决。

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与大量的新装备、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施工工作中密不可分,利用科学化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材料调配、质量监督以及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科学化管理,发挥对建筑工程规划和执行情况的调控作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工作效率,获取利益最大化。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升施工质量,按期完成预设工期,为正常建筑施工工作提供保障。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通过出台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细则等方式规范施工技术管理,并近年来逐渐加大对施工技术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视,但在实际施工技术操作工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特别是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一些问题。施工责任不够明确,技术管理主体不清,相关管理机构职能划分不清,严重影响正常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建筑原材料随意堆放、相关机械设备管理不严、警示标志摆放错误等问题严重,增加施工工程的安全隐患。建造图纸管理不规范,经常出现多次修改图纸、随意更改计划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协调性,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

三、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建设是规范正常工作和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为正常施工的进行提供制度保障,在施工工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建筑行业建造领域的法律法规,提升工作过程中对划定标准的执行力。对于施工工作队伍,实施定期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施工队伍的施工标准化能力。建立奖罚分明的业绩考核制度,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时间,对于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按制度规定严格处罚,坚决杜绝违规情况的发生。

明确施工现场的责任划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混乱的情况,通过落实相关区域和相关单位的责任划分,责任到人,提高施工现场的规范施工,对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技术管理水平发挥促进作用。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加强对施工工作的实时监察工作,对施工现场各种技术问题,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以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严格核算工程成本和对工程进度的实时计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以实际施工工作中,通过核算工程成本,掌握工程实际造价,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施工技术发挥最大效果。实时监督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度,根据前期规划设计,通过调整施工技术的运用,控制恰当合理的施工进度,发挥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整体施工的调控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贯彻整个建筑工程全部过程,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速较快,对于各行各业的要求标准逐渐严格,这就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建设,运用科学化综合化管理体系,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施工高效发展,以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协调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佰鑫.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

[2]周罕,曹平.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